課程名稱:食品科技 課程名稱:食品科技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食物及營養素
食物及營養素
食物及營養素
:食物及營養素 主要來源 種類
植物根莖果實 澱粉、纖維素及肝糖、葡萄糖
豆類和奶類 魚、肉 動物性蛋白質、植物性蛋白質 豬油、奶油
沙拉油和橄欖油 動物性脂肪、植物性脂肪
食物發酵產品 酒、醋、醬油及乳酸菌食品
醣類 蛋白質
脂肪 發酵食品
富含醣類的食物 動物性蛋白質
植物性蛋白質 動物性蛋白質 奶油
橄欖油
營養素 醣類
醣類
:( 1 )來源:綠色植物經 作用製造而得 1 公克醣類燃燒熱量 。
( 2 )種類:
( 3 )成分:含 三元素,又名 。 氫與氧原子數目比皆為 。
醣類通式:
葡萄糖:
蔗 糖:
多醣(聚合物) 雙醣 單醣
澱粉、纖維素
肝醣 蔗糖 葡萄糖、果糖
6 12
6
H O
11
C
22 12
H O C
光合
C 、 H 、
O 碳水化合物
2 : 1
n m
H O C
( 2 ) 醣類通式:
6 2
6 6
12
6
H O C ( H O )
C
11 2
12 11
22
12
H O C ( H O )
C
g Kcal 4
n m
H O C
( 2 )6 12
6
H O
C
212 24
12
H O
C H
2O
11 22
12
H O
C
營養素 蛋白質
蛋白質
:( 1 )蛋白質是由 聚合的聚合物,含 元 素。
1 公克蛋白質燃燒熱量 。
( 2 )蛋白質的 :蛋白質受光、熱、酸而變質,依此可作檢 驗。
胺基酸
g Kcal 4
C 、 H 、 O 、 N
、 S 變性
加熱 稀硝酸
白色固體凝固
變成黃色
加熱
白色固體凝固
生蛋白-透明液體
HNO
3蛋白質檢驗示意圖-變性
生蛋白
與硝酸 受熱凝固 共熱呈黃色
營養素 脂肪
脂肪
:( 1 )來源:動物及植物 1 公克脂肪燃燒熱量 。 動物性脂肪:在室溫下通常呈 態,如豬油和奶油。
植物性脂肪:在室溫下通常呈 態,如沙拉油和橄欖油。
( 2 )成分:含 三元素。
不溶於水
屬於一種酯類
是 與 (俗稱 )酯化而成
g Kcal 9
固 液
脂肪酸 丙三醇 甘油
C 、 H 、 O
發酵食品
- 酒
、醋
、醬油
、乳酸菌
區別 釀 造 方 法
酒
以醣類為原料,經酒精發酵而得乙醇(密閉無氧環境)
分為 釀造酒:啤酒、葡萄酒
蒸餾酒:高梁酒、米酒、伏特加 酒精濃度較高
醋
以醣類或酒類為原料,經醋酸發酵而得醋酸(開放有氧環境)
食醋含 3 ~ 5 %醋酸,分為:
釀造醋 合成醋:將冰醋酸(純乙酸)稀釋
發酵食品 酒和醋
發酵
:( 1 )意義:利用酵素的催化,使有機物分解的過程,稱為 。
( 2 )常見發酵食品:
酒 醋 醬油 乳酸菌食品(優格、優酪乳)
發酵
2 5
2 6
12
6
H O 2 C H OH 2 CO
C
酵母菌
O H COOH
CH O
OH H
C
2 5
2
醋酸菌
3
2 有色澤
釀造酒與蒸餾酒示意圖
釀造酒 蒸餾酒
酒精發酵 酒的酸化 越陳越香
O H COOH
CH O
OH H
C
2 5
2
醋酸菌
3
22 5
2 6
12
6
H O 2 C H OH 2 CO
C
酵母菌
O H H
COOC CH
OH H
C COOH
CH
3
2 5
3 2 5
2酒精度低有色澤
酒精度高無色澤
發酵食品 醬油和乳酸
發酵
:( 1 )意義:利用酵素的催化,使有機物分解的過程,稱為 。
( 2 )常見發酵食品:
酒 醋 醬油 乳酸菌食品(優格、優酪乳) 茶 發酵
區別 釀 造 方 法
醬 油
釀造法:
把黃豆及小麥蒸煮、焙炒後,加入鹽水和麴菌發酵製成
化學製造法:
以 將黃豆分解得到含有 的液體製成 乳
酸 菌 食 品
將牛奶殺菌後,加乳酸菌培養而成
濃稠及凝態產品:每毫升含乳酸菌一千萬以上 稀釋及冷凍產品:每毫升含乳酸菌一百萬以上
區分:
活性乳:需冷藏於低溫 4℃ 左右 非活性乳:常溫銷售及儲存
鹽酸 胺基酸
食品烹煮
烹煮食物和溫度、壓力的關係
烹煮鍋具:
( 1 )壓力鍋:可以節省 、 。 ( 2 )悶燒鍋:可以節省 。
時間 煮的快 能源 省能源
省能源
壓力鍋 悶燒鍋
燜燒鍋與保溫瓶保溫原理
燜燒鍋與保溫瓶保溫原理:
外鍋蓋:塑膠材質 防止熱的 。 瓶塞 內鍋:移離火源,放入外鍋中,仍能維持高溫。
真空夾層 防止熱的 。 真空夾層 光滑鏡面 防止熱的 。 瓶內夾層鍍銀
傳導
傳導、對流 輻射
壓力鍋原理
壓力鍋原理:
( 1 )利用加熱使鍋內的水蒸發,以 鍋內的氣體壓力,因此水 的
沸點 ,使烹煮溫度提高,達到快速燉煮食物的效果。
水的沸點隨外界壓力增加而 。
在高山上,水的沸點較小,不容易將飯煮熟 ( 2 )安全設計:
蒸氣活門氣閥:壓力過高時排出蒸氣 安全活門氣閥:紅色指示桿下降可開啟
增加 提高
增加
蒸氣活門氣閥
安全活門氣閥
(媒體:
1
, 24” ;2
, 1’16” )
食品加工與保存
加工法 原 理 應用
乾燥法
將食物脫水:
使細菌無法活動
乾燥
醃製:加鹽、糖、醋
低溫 冷凍法
將食物冷凍於- 18 ℃ 以下,抑制細菌的繁殖
延長食品的保存期限
食品加工與保存
食物的腐敗,主要是 作用造成細菌水 餃 湯 圓
醃 香菇
製 品
加工法 原 理 應用
高溫
殺菌法 以 100℃ 以上的溫度,
殺死細菌
低溫 殺菌法
以 100℃ 以下溫度
( 65℃ ),殺菌(無法 完全)必須保存在 5℃
以下的空間。
延長食品的保存期限
食品加工與保存
食物的腐敗,主要是 作用造成細菌保久乳
罐頭 鮮 奶 鮮 果
汁
常用於食品的乾燥劑
常用於食品的乾燥劑:功用 吸收
。
( 1 )氧化鈣乾燥劑 ( 2 )矽膠乾燥劑
水份
氧化鈣(生石灰) 矽膠 SILICA GEL 成分 白色氧化鈣粉末 半透明顆粒
藍色顆粒(浸氯化亞鈷)
原理 化學變化
物理變化 吸附作用
使用 不可重複使用 藍色變粉紅色時,應烘乾
可反覆使用
2 2
O Ca (OH ) H
CaO
食品乾燥劑示意圖
矽膠
生石灰 CaO
常用於食品的脫氧劑
常用於食品的脫氧劑:
( 1 )鐵粉脫氧劑 ( ) ( 2 )作用原理:
成份: 。 作用: 。
原理:為 ,能與包裝袋中的氧反應 避免食品因氧化而腐敗
脫酸素劑
鐵粉 Fe
鐵的氧化
抗氧化劑(還原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