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進行「巢狀探究教學模式」對國二學生學習環境感知之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進行「巢狀探究教學模式」對國二學生學習環境感知之影響"

Copied!
3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屏東教育大學學報-理工類 第二十九期 2009年9月 頁79-112

進行「巢狀探究教學模式」對國二學生

學習環境感知之影響

蔡 執 仲

段 曉 林

靳 知 勤

摘 要

本 研 究 是 探 討 在 國 二「 自 然 與 生 活 科 技 領 域 」課 程 中 進 行「 巢 狀 探 究 教 學 」 , 學 生 在 學 習 環 境 知 覺 上 的 改 變 。 參 與 研 究 的 學 生 共 有 360 位 , 其 中 實 驗 組 有 5 個 班 級 (192 人 ), 以 「 巢 狀 探 究 教 學 模 式 」 進 行 教 學 , 對 照 組 有 5 個 班 級 (168 人 )依 照 現 行 教 科 書 內 容 進 行 講 述 式 教 學 , 共 歷 時 3 個 月 。 問 卷 採 用「 科 學 教 室 學 習 環 境 量 表 (What Is

Happening In this Class? ,WIHIC)」收 集 成 果,在 研 究 前 後 對 實 驗 及

(2)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Nested-based inquiry instruction on

the 8th graders’perceptions about

learning environments in the physical

science class

Chih-Chung Tsai

Hsiao-Lin Tuan

Chi-Chin Chin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 s study was to inv estigate the effect of Nested-based inquiry instruction on 8t h graders ’perceptions about leaning environments in the ph ysical sci ence classes. Th ere were 360 8t h grader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 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cluded five class es (n=192) were t aught with three units of nested-based inquiry instru ction for three months. In the control group, teach ers used the tex tbook to teach five classes of s tudents (n=168). The” What Is Happenin g In this Class? (W IHIC)” questionnaire was i mplemented in both groups b efore and after three months to collect students’ perceptions about the learnin g environments.

Results showed, the nested-based inquiry instruction should significantl y in creas e students’ perceptions positivel y. Am ong five scales, “Cooperation”and “Investigation”scales related the Personal Growth dimension; “Teacher Support” and “Student Involvement” scales related the Relationship dimension and “Equit y”scale related the S ystem maintenance and Change dimension. At last, the results show the Personal Development Dimensions and the Relationship Dimensions that affected b y inquiry-based instruction. In sum, nested based inquiry instruction can chan ge the situations of teaching as well as constructivism emphasizes.

Key words: inquiry instruction, inquiry learning, learning environment, nested-based inquiry instruction

Chih-Chung Tsai:Postdoctoral Researcher, Department of Science Application and Dissemination,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Hsiao-Lin Tuan:Professor, Graduate Institute of Science Education,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3)

進行「巢狀探究教學模式」對國二學生學習環境感知之影響 8 1

壹 、 前 言

(4)

或 是 探 討 教 學 成 效 前,必 須 先 對 學 習 環 境 進 行 瞭 解,並 且 在 複 雜 的 教 學 與 學 習 的 互 動 中,培 養 問 題 解 決 的 能 力,延 伸 出 可 供 探 究 的 議 題 。 待 答 問 題 有 二:第 一 是 探 討 學 生 對 探 究 教 學 與 教 科 書 教 學 在 環 境 知 覺 上 的 差 異。第 二 是 歷 經 探 究 教 學 後,學 生 對 環 境 知 覺 在 社 會 心 理 層 面 上 的 轉 變 。

貳 、 文 獻 探 討

本 研 究 主 要 是 藉 由 學 生 對 學 習 環 境 的 知 覺,得 知 達 到 有 效 探 究 教 學 在 社 會 心 理 層 面 上 所 應 呈 現 的 樣 貌。因 此 擬 從 建 構 主 義 與 探 究 的 關 係,探 究 教 學 的 理 念 與 學 習 環 境 所 涵 蓋 的 社 會 心 理 層 面 來 加 以 論 述 。

一 、 建 構 主 義 與 探 究 的 關 係

許 多 研 究 皆 指 出 以 建 構 主 義 為 理 念 的 探 究 課 程,是 進 行 良 好 教 學 與 學 習 的 有 效 方 式 (Bybee, 1997, 2000; Gibson & Chase,2002) 。 Tjosovold 和 Marino (1977)指 出 探 究 教 學 能 夠 幫 助 學 生 去 調 查 、 探 索、發 現 問 題,運 用 直 覺 去 發 掘 問 題 並 進 行 理 解,培 養 獲 得 科 學 知 識 的 方 法 與 策 略,因 此 學 習 並 非 僅 限 於 既 定 的 學 科 內 容,而 是 培 養 解 決 問 題 的 能 力。在 探 究 的 學 習 過 程 中,學 生 經 歷 到 科 學 家 發 現 與 創 造 知 識 的 過 程,其 策 略 包 含 透 過 閱 讀、寫 作、動 手 做、論 辯 與 溝 通 等 方 式 。 若 教 師 能 以 符 合 建 構 主 義 為 理 念 的 方 式 進 行 探 究 教 學,並 輔 以 小 組 合 作 學 習 的 方 式,則 能 建 構 出 有 意 義 的 學 習 環 境,建 立 如 同 科 學 家 般 的 實 務 社 群,透 過 社 會 磋 商 將 知 識 合 法 化,在 生 活 化 的 情 境 中 學 習 到 真 實 的 科 學,以 有 意 義 的 方 式 來 理 解 科 學,助 於 提 升 學 習 意 願 與 動 機 , 加 強 對 科 學 的 正 面 態 度 (蔡 執 仲 、 段 曉 林 和 靳 知 勤 , 2007; Gibson & Chase, 2002; Straits & Wilke, 2002)。

(5)

進行「巢狀探究教學模式」對國二學生學習環境感知之影響 8 3 激 的 來 源 。 而 Vygotsky 強 調 社 會 因 素 的 重 要 性 , 認 為 知 識 是 無 法 由 個 人 獨 自 建 構 而 來,而 是 藉 由 對 話 或 互 動 的 過 程,加 以 組 織 後 形 成 有 意 義 的 知 識,學 習 是 溝 通 互 動 後 文 化 涵 化 (Enculturing)的 成 果。Piaget 與 Vygotsky 對 獲 得 知 識 的 觀 點 雖 有 不 同,但 兩 者 皆 認 為 心 智 的 結 構 與 功 能 是 從 互 動 中 所 獲 得 的,同 時 重 視 建 構 過 程 中「 個 人 」與「 社 會 」 的 層 次 。

(6)
(7)
(8)
(9)

進行「巢狀探究教學模式」對國二學生學習環境感知之影響 8 7

其 主 動 建 構 意 義,營 造 出 喜 好 的 學 習 環 境,讓 學 生 運 用 更 多 的 探 究 策 略 來 解 決 問 題 (Dart et al.,1999; Henderson, Fisher & Fraser, 2000; Hofstein & Lunetta, 2004; Taylor, Fraser & Fisher, 1997)。

(10)

二 、 研 究 工 具

本 研 究 以 所 使 用 的「 科 學 教 室 環 境 量 表 (WIHIC)」,結 合 Dorman (2003)對 於 社 會 心 理 層 面 進 行 歸 類 , 問 卷 分 為 7 個 向 度 , 每 一 個 向 度 有 8 題 共 56 題 。 填 答 是 以 李 克 特 式 五 分 等 第 法 進 行 評 分 , 分 為 非 常 同 意 (5)、 同 意 (4)、 無 意 見 (3)、 不 同 意 (2)、 非 常 不 同 意 (1) 。 問 卷 中 「 同 學 親 和 」、「 教 師 支 持 」與「 學 生 參 與 」等 三 個 向 度 屬 於「 關 係 」 層 面,「 探 究 」、「 任 務 取 向 」與「 合 作 」則 屬 於「 個 人 發 展 」層 面 , 「 平 等 」則 屬 於「 系 統 維 持 與 系 統 改 變 」的 層 面,向 度 內 容 敘 述 如 下 : 1.「 同 學 親 和 (Student Cohesiveness)」 向 度 : 目 的 是 瞭 解 同 儕 相 處 的 狀 態 。 2.「 教 師 支 持 (Teach er Support)」 向 度 : 目 的 是 瞭 解 教 師 是 否 會 主 動 幫 助 、 友 善 對 待 、 信 任 學 生 , 並 對 學 習 狀 況 能 加 以 關 注 。 3.「 學 生 參 與 (Student Involvement)」向 度:目 的 是 瞭 解 學 生 的 參 與 興 趣 與 投 入 程 度 。

(11)
(12)
(13)
(14)

示 , 如 226-4a 所 代 表 的 意 義 為 , 226 為 次 主 題 的 編 碼 (酸 、 鹼 、 鹽 ), 4 代 表 為 學 習 階 段 (1: 國 小 一 至 二 年 級 、 2: 國 小 三 至 四 年 級 、 3: 國 小 五 至 六 年 級、4:國 中 一 至 三 年 級 ),a 為 概 念 流 水 號 (由 實 驗 探 討 金 屬 與 非 金 屬 氧 化 物 在 水 溶 液 中 的 酸 鹼 性,及 酸 性 溶 液 對 金 屬 與 大 理 石 的 反 應 ), 226-4a 代 表 為 在 「 酸 、 鹼 、 鹽 」 單 元 中 在 國 中 階 段 的 概 念 編 號 ( 教 育 部 , 2000) 。 現 將 各 情 境 的 設 計 敘 述 如 下 : 圖 一 「 巢 狀 探 究 教 學 模 式 」 實 施 流 程 (蔡 執 仲 , 2 00 7 )

(15)
(16)

共 同 分 享 。

II、 情 境 II (Contex t II): 屬 於 B yb ee 的「 建 構 教 學 模 式 」的「 解 釋 」階 段,在 本 情 境 中 學 生 所 進 行 的 活 動 是 屬 於 知 識 的 共 同 建 構,因 為 經 由 「 情 境 I」 中 小 組 內 所 形 成 的 結 論 , 結 果 未 必 符 合 科 學 社 群 的 規 準 。 因 此 在「 情 境 II」中 , 讓 各 小 組 呈 現 其 成 果 , 再 透 過 組 間 論 證 的 過 程 達 成 共 識。此 過 程 主 要 讓 學 生 經 歷 知 識 的 產 生 與 合 法 性 確 立 的 歷 程,另 外 透 過 論 證 的 過 程 亦 可 形 成 後 續 探 究 的 議 題。此 情 境 讓 學 生 在 解 決 問 題 時,是 自 行 設 計 與 收 集 資 料,並 將 所 面 臨 到 的 特 定 面 向 或 探 索 的 經 驗,藉 由 小 組 間 討 論 以 公 開 發 表 及 辯 論 的 形 式,讓 學 生 的 想 法 接 受 挑 戰,培 養 對 談 的 技 巧。從 討 論 中 學 生 能 再 次 的 檢 視 與 歸 納 資 料,教 師 協 助 其 在 科 學 概 念 上 的 理 解 與 澄 清,將 先 前 形 成 的 概 念 體 系 再 度 重 組 。 本 情 境 中 議 題 的 設 立 , 是 以 「 情 境 I」 的 成 果 讓 學 生 進 行 論 辯 , 教 師 必 須 提 出 既 定 的 議 題 引 導 學 生 討 論,但 能 加 入 學 生 自 行 形 成 議 題 強 化 參 與 程 度。教 師 所 設 定 的 議 題 是 從「 情 境 I」中 觀 察 學 生 的 學 習 , 認 為 有 待 澄 清 的 概 念 來 設 計 產 生。教 師 希 望 學 生 能 對 於「 酸 性 物 質 」、 「 鹼 性 物 質 」以 及 鹽 類 特 性 來 進 行 定 義,並 且 希 望 對 定 義 的 詮 釋 是 以 自 己 的 話 所 形 成 的 論 述。但 除 了 討 論 教 師 所 進 行 引 導 的 議 題 外,尚 能 討 論 延 伸 出 來 的 問 題 , 促 進 議 題 的 多 元 性 , 符 合 學 生 真 正 的 學 習 需 求,並 從 中 得 知 學 生 依 然 存 有 的 另 有 概 念,對 學 習 成 效 進 行 檢 核。在 本 階 段 還 以 回 家 作 業 的 方 式,讓 學 生 進 行 後 設 學 習,作 業 所 提 出 的 問 題 是 需 要 學 生 由 先 前 的 學 習 經 驗 重 新 對 概 念 進 行 歸 納,並 與 教 科 書 中 所 提 出 的 理 論 進 行 比 較,透 過 自 行 查 詢 及 閱 讀 相 關 的 資 料,理 解 不 同 理 論 在 解 釋 上 的 差 異 後,才 能 回 答 作 業 中 的 問 題。此 外 教 師 在 課 堂 中 與 學 生 討 論 的 過 程 , 綜 合 學 生 的 學 習 狀 況 後 , 形 成 可 供 在「 情 境 III」 的 探 究 議 題 。

III、 情 境 III(Contex t III): 包 括 了 B ybee 的 「 建 構 教 學 模 式 」 中 「 精 緻 化 」 以 及 「 評 鑑 」 階 段 。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二 )、 探 究 教 學 對 「 個 人 成 長 」 層 面 的 影 響 : 本 層 面 包 含 有 「 探 究 」 、 「 任 務 取 向 」 與 「 合 作 」 等 3 個 向 度 , 依 序 呈 現 研 究 成 果 。 1. 在 「 探 究 」 向 度 上 的 轉 變 : 本 向 度 在 統 計 上 有 顯 著 的 提 升 ( 見 表 一 ), 起 始 的 單 題 平 均 為 2.84(22.71/8), 呈 現 出 學 生 以 往 所 接 觸 到 的 並 非 是 融 入 探 究 理 念 的 教 學,而 在 進 行「 巢 狀 探 究 教 學 」後 其 單 題 平 均 提 升 至 3.07(24.52/8),顯 示 出 本 研 究 的 教 學 設 計 是 蘊 含 科 學 探 究 的 成 分 。 探 究 教 學 是 希 望 建 立 能 解 決 問 題 的 情 境,讓 學 生 具 有 主 動 尋 求 解 答 的 探 究 態 度,而 非 等 待 教 師 的 回 應 或 解 答。希 望 學 生 能 基 於 證 據 來 形 成 理 論 上 的 解 釋,詮 釋 的 可 信 性 是 必 須 由 探 究 過 程 進 行 檢 視,視 證 據 以 及 推 理 的 品 質 來 加 以 判 斷。對 數 據 的 分 析 或 從 網 路 或 是 書 籍 上 尋 找 資 料,必 須 探 求 證 據 之 間 的 相 關 性 並 審 視 其 正 確 性。此 外 對 結 果 的 表 達 若 能 將 數 據 與 資 料,轉 化 成 以 圖、表 的 方 式,表 徵 出 明 確 的 因 果 關 係,如 此 則 能 證 明 學 生 獲 得 較 高 的 後 設 認 知 能 力。因 此 對 於 探 究 過 程 與 技 能 的 理 解,所 包 含 的 不 僅 是 對 於 事 實 性 知 識 的 記 憶,還 能 提 出 假 設 並 以 實 驗 來 驗 證 自 己 的 想 法 。

(25)
(26)
(27)
(28)

因 此 進 行 探 究 教 學 時,除 了 重 視 對 於 學 習 任 務 的 設 計 外,還 必 須 重 視 社 會 的 溝 通 技 巧 , 形 成 新 的 課 室 文 化 利 於 探 究 教 學 的 進 行 。 本 研 究 所 探 討 的 著 重 於 呈 現 實 務 社 群 的 面 貌 與 變 動,對 於 教 師 實 務 知 識 上 的 轉 變 並 未 多 加 探 討 , 但 這 對 於 瞭 解 專 業 發 展 是 相 當 重 要 的 。 因 此 未 來 的 研 究 方 向 , 將 針 對 教 師 的 專 業 成 長 進 行 討 論 。 但 如 Morge(2005) 所 指 出,對 於 教 師 的 教 學 信 念 的 理 解,必 須 透 過 觀 察 在 溝 通 互 動 的 過 程 中 所 採 取 的 實 際 策 略 , 才 能 發 現 在 教 學 實 務 上 的 成 長。在 研 究 方 法 上 將 以 質 量 合 併 的 方 式,由 教 師 與 學 生 的 角 度,探 討 進 行「 巢 狀 探 究 教 學 模 式 」的 教 學 時,教 學 信 念 與 進 行 決 策 的 轉 變 歷 程 。

參 考 文 獻

李旻憲、張俊彥(2004)。地球科學教室學習環境問卷之研發與初探。科學教 育學刊,12,421-443。 邱皓政(2007)。量化統計與分析。台北:五南。 黃台珠、Aldridge J. M. & Fraser B. J. (1998) 。台灣和西澳科學教室環境的 跨國研究:結合質性與量的研究方法。科學教育學刊,6(4),343-362。 教 育 部 ( 2000) 。 國 民 中 小 學 課 程 綱 要 -自 然 與 生 活 科 技 學 習 領 域 。 台 北 市 : 行 政 院 教 育 部 。 蔡 執 仲 、 段 曉 林 、 靳 知 勤( 2007)。 巢 狀 探 究 教 學 模 式 對 國 二 學 生 理 化 學 習 動 機 影 響 之 探 討 。 科 學 教 育 學 刊 , 15, 119-144。 蔡 執 仲 (2007)。『 巢 狀 探 究 教 學 模 式 』對 國 二 學 生 科 學 學 習 環 境 知 覺 與 學 習 動 機 影 響 之 研 究。國 立 彰 化 師 範 大 學 科 學 教 育 研 究 所 博 士 論 文 , 未 出 版 , 彰 化 。

Abd-El-Khalick, F., Boujaoude, S., Duschl, R., Lederman, N. G., Mamlok-Naaman, R., Hofstein, A., Niaz, M., Treagust, D., & Tuan, H. L. (2004). Inquir y in scienc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Science Education, 88, 397-419.

(29)

進行「巢狀探究教學模式」對國二學生學習環境感知之影響 1 0 7

Anderson, A., Hamilton, R. J ., & Hattie, J. (2004). Classroom climate and motivated behaviour in secondar y sch ools. Learning

Environments Research, 7, 211-225.

Bartholomew, H., Os borne, J . & Ratcliffe, M. (2004). Teaching students “Ideas-Abou t-Science”: Five dim ensions of effective practice. Scien ce Ed ucation, 88, 655-682.

Bruner, J . S. (1966). Toward a theory of instruction. Canbridge: Harvard Universit y Press.

B ybee, R. W., & Lan des, N. M. (1988). The biological sciences curriculum stud y (BSCS). Science and Children, 25(8), 36-37. B ybee, R. W. (1997). Achieving scientific literacy. N.H. Heinemann:

Portsmounth.

B ybee, R.W. (2000). Teaching science as i nquiry. In J . Minstrell, & E. van Zee (Eds.), Inqui ring into inquiry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science (pp. 20-46). Washington, DC: American Association fo 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Carin, A. A., Bass, J .E. & Contant, T. L. (2005). Teaching science as

inquiry. New J ersey: Upper Saddle River.

Cohen, J . (1988).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 (2n d ed.). Hillsdale, NJ : Lawrence Erlbau m Associate, In c.

Crouch, C. H., Fagen , A. P., Callan, J . P., & Mazur, E. (2004). Classroom demonstrations: Learning tools or entertain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72, 835-838.

Dart, B., Burnett, P., Boulton-Lewis, G.., Campbell, J ., Smith, D., & McCrindle A. (1999). Classroom learning environments and

students’approaches to learning.Learning Environments Research, 2, 137-156.

Doll, W.E. (1989). Foundations for a post-modern curriculum.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21, 243-253.

(30)

happening in this class? (WIHIC) questionnaire using confirmatory

factor an al ysis. Learning Environments Research, 6, 231-245.

Fraser, B. J . (1998). Classroom environment instructions: Development, validit y and applications. Learning Environments Research, 1, 7-33. Furtak, E. M. (2006). The problem with answers: an exploration of

guided scientific inq uiry teaching. S cience Education, 90, 453-467. Gibson, H. L., & Chase, C. (2002). Longitudinal impact of an

inquiry-based science program on middle schoolstudents’attitudes toward science. S cience Education, 86, 693-705.

Henderson, D., Fisher, D., & Fraser, B. J . (2000). Int erpersonal

behavior, laborator y learning environments, and student outcomes in senior biology class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7, 26-43.

Herron, M. D. (1971). The nature of scien ce enquir y. School Review,

79(2), 171-212.

Hofstein, A., & Lunetta, V. N. (2004). The laborator y in science education: Foundations for the twent y-first century. S cience

Education, 88, 28-54.

Hogan, K. (1999). Relating students’personal frameworks for science learning to their co gnition in collaborative contexts. Science

Education, 83, 1-32.

Lewin, K. (1952). Field theory in social science. London: Tavi stock. Martin-Hansen, L. (2 002). Defining inquiry. The Science Teach er,

69(2), 34-37

Matthews, M. R. (1994). Science teaching: The role of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New York: Routledge.

Morge, L. (2005). Teacher-pupil interaction: a study of hidden beliefs in conclusion phas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7(8), 935-956.

(31)

進行「巢狀探究教學模式」對國二學生學習環境感知之影響 1 0 9

education standard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 y Press.

Petegem, P.V., Donche, V., & Vanhoo f, J.(2005).Relating pre-service teachers’approaches to learning and preferences for construct 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s. Learning Environments Research, 8,

309-332.

Piaget, J . (1971). Biology and knowledge. Chicago: Universit y of Chicago Press.

Polman, J . L., & Pea, R.D.(2001). Transformative communication as a cultural tool for guiding inquiry scien ce. Science Education, 8 5, 223-238.

Resnick, L. (Ed.). (1 989). Knowing,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Rogoff, B. (1994). Develop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idea of communities of learners.

Mind, Culture, and Activity, 1(4), 209-229.

Roth, W.-M., & Bowen, G.. (1995). Knowing and interacting: A study of culture, practices, and resources in a grade 8 open-inquiry science classroom guided by a 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metaphor.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13, 73-128. Sandoval, W. A., & Reiser, B. J.(2004). Explanation-driven inquiry: Integrating

conceptual and epistemic scaffolds for scientific inquiry. Science Education, 88, 342-375.

Sandoval,W.A.(2005).Understanding students’practical

epistemologi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learning throu gh inquiry.

Science Education, 8 9, 634-656.

Staarman, J . K., Krol, K., & ven der M eijden, H. (2005). Peer

interaction in thre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Classroom Interaction, 40(1), 29-39.

(32)

Taconis, R., Ferguso n-Hessler, MGM., & Broekkamp, H. (2001 ). Teachin g science pro blem solving: An overview of ex perimental work.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 ching, 38(4), 442-468. Tamir, P. (1989). Training teachers to teach effectivel y in the

laborator y. S 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73(1), 59-69. Taylor, P.C., Fras er, B.J ., & Fisher, D. L. (1997). Monitoring

constructivist classroom learning environm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7, 293-302.

Tjosovold, D. & Marino, P. M. (1977). The effect of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of student reactions to inquiry and didactic s cience teaching.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14(4), 281-288. Vygotsk y, L. S. (197 8). Mind in Societ 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 y Press.

Walberg, H. J . (1991). Improvin g school s cience in advanc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1 (1), 25-29.

Wallace, C. S., & Kang, N. (2004). An in vestigation of ex perienced secondar y scien ce teachers’beliefs about inquiry: An ex amination of competing belief sets .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41(9), 936-960.

Watson, J .R., Swain, F.R. L., & McRobbie, C. (2004). Students’

discussions in practical scientific inquir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 26(1),25-45.

White, B. Y., & Frederiksen, J . R. (1998). Inquir y, modeling, and metacognition: making science accessible to all students.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16(1), 3-118.

(33)

進行「巢狀探究教學模式」對國二學生學習環境感知之影響 1 1 1

All yn and Bacon.

Wubbels, T., & Lev y, J . (Eds) (1993). Do you know what you look lik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education. London: Flamer Pres s.

(3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本教材設定使用對象為國中數學低成就的學生,考量《補救教學基本學習內 容》 , 並配合不同學習狀態的學生,發展了兩套教材:「精進教材」適用於百分等 級

近年,各地政府都不斷提出相同問題:究竟資訊科技教育的投資能否真正 改善學生的學習成果?這個問題引發很多研究,嘗試評估資訊科技對學習成果 的影響,歐盟執行委員會聘請顧問撰寫的

工作紙 合作學習 同質分組 腦基礎 電子學習 自主學習 異質分組 翻轉教室 生活應用 提問技巧 探究式..

學習範疇 主要學習成果 級別 級別描述 學習成果. 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學習模式及科本

 TPR教學法是一種利用肢體動作和聲音 連結的直覺教學法,研究發現TPR教學

探究式學習 教學類型 (四種類型).. 探究式學習教學 常見模式及實施 Stripling Model of Inquiry.. Connect, wonder, investigate, express

 學校選用「對學校的態度」量表,以了解學生對 學校的觀感及學生朋輩之間的關係,探討學生的 發展及成長需要。學校再於 下學年

學習範疇 主要學習成果 級別 級別描述 學習成果. 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學習模式及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