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景觀元素對延續地方連結之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景觀元素對延續地方連結之影響"

Copied!
1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園藝暨景觀學系 碩士論文

Department of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ollege of Bio-Resources and Agricultur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景觀元素對延續地方連結之影響

Bonding to a New Place Never Visited─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scape Element and Place Bonding

郭蕙瑜 Hui-Yu Kuo

指導教授:鄭佳昆 博士 Advisor: Chia-Kuen Cheng, Ph.D.

中華民國 101 年 6 月

June, 2012

(2)
(3)
(4)
(5)
(6)
(7)
(8)
(9)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

現今全球化快速發展,全球普遍的地方同質性(sameness-of-place) 造成許多城 市產生過度一致化的建築與商業情形;而地點本身所擁有的物理元素因為地點的 平淡、一致而被切斷了認同、特質、意義與感情等的差異(Altman & Low, 1992;

Lewicka, 2010a);使地方失去了本身的多樣性,而同時也增加了人們對於特定地點 的渴望(Casey, 1997)。人們開始感受到這樣的現象不只因為懷念舊有事物,而是因 日常經驗的累積進而產生對地方更貼近的渴望(Lewicka, 2010a)。學者也指出在萬 變的世界中唯一不變的是 『地方感是人類生存的自然條件 』(Buttimer, 1980;

Heidegger, 1962; Norberg-Schultz, 1979; Seamon, 1980; Tuan, 1975)。但由於現今物理 空間的同質性使得人們缺乏與地點的深厚情感,在 40 年前已有探討人地關係之理 論,有些學者將這種與地點的特殊情感稱為地方連結(Hammitt, Backlund, & Bixler, 2004; 吳珮竹, 2011)、地方依附(林建堯, 2009; 原友蘭 & 劉俊志, 2004; 曹勝雄 &

孫君儀, 2009)或地方依戀(張良漢, 2006),雖然各學者使用的名詞不同但其意義是 類似的。而地方連結長久以來一直都是環境心理學領域所關心的議題,學者將地 方連結視為對人有正向的影響,包含提高生活品質、改變環境態度等情感(Lewicka, 2010a)。

學者解釋地方連結為使用者對環境地點經過長時間互動所產生的特殊的認同 與價值情感(Hay, 1998; Low & Altman, 1992; Stedman, 2006)。地方連結對人們有深 厚的影響,甚至有學者指出成年人在建造住宅時,其地點位置、裝修形式或內部 裝修都會被童年的情感環境經驗所影響(Marcus, 1992)。地方連結的重要性在於探

(10)

2

討人與環境互動後,產生的使用經驗、情感價值、根深地固感等的組成因素。約 在 40 年前第一個人地關係調查研究指出,居住時間與鄰里連結是依附感的最佳預 測因子(Kasarda & Janowitz, 1974)。近幾年也有學者指出居住時間的長短會影響地 方連結,並可直接或間接作為地方連結的預測因子(Harlan et al., 2005; Lewicka, 2010b)。

但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依附感與居住時間關係的研究結果皆與時 間呈現顯著相關(Bolan, 1997; Cuba & Hummon, 1993; Elder, King, & Conger, 1996;

Stokols & Shumaker, 1982)。甚至有學者指出地方依附與居住時間的長短無關的概 念(Cuba & Hummon, 1993; Stedman, 2002),雖然有不少學者認為居住時間長短會使 依附的品質不同(Kaltenborn & Williams, 2002; Stedman, 2006)。學者提及地點可以 是未知的地點或無經驗的(Altman & Low, 1992),甚至是對新地點產生依附的例子 (Bernardo & Palma, 2005)。除此之外,少數文獻也指出不需長時間居住,而與另外 一 個 新 的 地 點 產 生 特 殊 情 感 的 可 能 性 (Farnum, Hall, & Kruger, 2005; Jones, Patterson, & Hammitt, 2000)。學者對於此種連結發生的原因則較少有深入的討論。

但由延續性(Fried, 2000; Sciorra & Cooper, 1990; Twigger-Ross, 1996) 、地方建構 (Cheuk, 1998)以及景觀依附(Jones, et al., 2000)相關領域的文獻能解釋這種現象。人 們為了延續過去的情感,開始嘗試建構地方(place making) (Hiruy, 2009);試圖將過 去地點的某些景觀元素放入新地點中(Brook, 2003; Hiruy, 2009; Ismal, 2010;

Lowenthal, 1975; Mayer, 2011b; Sciorra & Cooper, 1990),這些置入的景觀元素都是 人們對過去地點的情感表達(Hiruy, 2009; Mayer, 2011b)。這些行為符合環境的物理 元素能導致地方依附產生的概念(Dale, Ling, & Newman, 2008)。同時也與地方連結 之影響因子有關,例如:情感記憶、熟悉感、歸屬感、過去經驗甚至是對地點的佔 有慾。雖然 Twigger-Ross (1996) 提及人們對地點有延續性的傾向或渴望,特別是 人們經由特定地點連結過去經驗、記憶,或是延續到另一個地點上,但在景觀環

(11)

3

境上卻鮮少人探討地方連結是否能轉移在另一個新地點上。雖然過去地方連結相 關文獻雖已達到上百篇,但對於其發展機制、過程仍尚待釐清;關於地方依附形 成時間、原因、要素之說法都許多不同說法(Lewicka, 2010a)。但我們可確定的是,

地方連結跟過去經驗有直接且緊密的關係(Riley, 1992; Ryan, 1997; Scannell &

Gifford, 2010a)。

現今過於一致化的建築、空間與商業情形已成為人們發展地方連結的阻礙。

Sime (1986) 認為身為環境專業者的責任不只是設計空間,同時也必須兼顧創造能 喚起地方感及依附感經驗的空間;甚至是考慮地方的文化意義,因為文化景觀能 促進產生地方連結及強化地方意義(Rishbeth, 2001)。當人們在一個沒有地方連結感 的環境時,要如何創造出對地點的地方連結感,以及什麼元素的介入能提升地方 連結感為本研究探討的主旨。

(12)

4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內容

地方連結主要是透過人與地點的互動、使用經驗等等的影響因子,進一步產生 對地點的特殊情感。過去鮮少學者探討對未造訪過地點的地方連結產生過程或發 展機制。依照過去文獻之觀點,人們確實有可能會對另一個新的點產生地方連結,

但其情感連結並不是無中生有,而是由另一個地點延續或轉移到新地點上,或是 地方有特別的象徵與意義。本研究主旨為以實證研究釐清人們對新地點的地方連 結發展過程,藉此了解人們在一個沒有地方連結感的環境時,要如何創造出對地 點的地方連結感,以及什麼元素的介入能提升地方連結感。並希望透過本次的研 究對地方連結的發展機制能有更深入的了解。本研究主要研究目的如下:

一、確認地方連結的延續是否會受到生長背景之影響

人們的地方連結是由對地點的熟悉感,進一步產生對地點的過去經驗、

記憶甚至是對地點的特殊情感。人們對於未造訪過地點產生地方連結,其特 殊情感由一個有地方連結的地點延續到另一個新地點而產生。本研究希望能 透過實證研究來了解人們對地方的情感連結是否會因為生長經驗,進而延續 到另一個未造訪過地點上,以及瞭解其中的發展過程與原因。

(13)

5

二、研究生長背景之景觀元素中,影響地方連結延續性之關係

由文獻之回顧,能推導出特定景觀元素應該能喚起人們對於新地點的地 方連結,當人們造訪新地點時感受到的情感連結,為由過去對某地點的情感進 而延續到新地點。人們在新地點中,由於某些景觀元素能誘發他們想起對舊地 點的情感依附,人們將某些重要的記憶、回憶延續到新的地點之中,而景觀元 素即作為使人們喚起地方連結之重要角色。本研究希望能透過實證研究來了解,

新地點加入特定景觀元素後,是否會影響人們的地方連結,藉以證明景觀元素 對延續地方連結的影響。

(14)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將根據兩大研究目的,以網路問卷的方式進行三階段地方連結延續及景 觀元素影響之相關研究,並以統計方法進行地方連結延續與景觀元素間的各項相 關分析。

二、研究流程

根據研究之動機與目的,本研究進行流程圖(圖 1-3-1)說明如下:

1. 緒論

闡明本研究之研究動機、研究目的與內容。

2. 文獻回顧

分別對地方連結相關理論、延續性相關理論進行相關文獻的探討。

3. 研究一(前測性研究)

根據文獻回顧中地方連結影響因子對地方連結延續性之影響提出研究假 設,並針對研究假設與研究目的建立研究架構。研究一為前測性研究,主 旨為瞭解地方連結是否會延續到新地點上,前測研究的重要性在於證實情 感延續到新地點的可能性,假若地方連結無法延續到新地點,則後續探討 景觀元素的影響則無意義。

4. 研究二(後測性研究)

研究二為後測性研究,研究一雖證實地方連結延續的可能性,但卻無法得 知人們受到哪些元素的影響,研究二除了再一次證明生長經驗對延續性的 影響之外,主要目的為瞭解人們受到哪些景觀元素的影響。

(15)

7

5. 研究三(景觀元素對延續地方連結的影響)

本次研究為三階段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環,此部分以更積極的方法證明地方 連結延續的可能性。利用上一階段(研究二)所收集之景觀元素,篩選影響 特定族群受測者的景觀元素,並以相片模擬方式證明在新地點上加入特定 景觀元素後,特定景觀元素的出現對地方連結有什麼樣的變化。

6. 結論與討論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之討論,並對研究之方法與結果進行檢討,以提出 改進之建議與後續研究之可行方向。

緒論

研究目的與內容

文獻蒐集與回顧

地方連結相關理論 延續性相關理論

研究一(前測性研究)

研究二(後測性研究)

研究三

結果與討論

地方位移 延續性 景觀依附 地方建構 地方連結的發展

地方連結的定義 地方和空間變的區辨 地方連結影響因子 地方連結的面向

圖 1-3-1 研究流程圖

(16)

8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地方連結相關理論

一、 地方連結的發展

人與地方的情感研究起源於 1963 年(Fried, 1963)。人們對環境喜好程度由個 人認知及情感因素複雜的交互作用所產生的結果,而地方依附(place attachment)

即是環境心理學家測量地方情感的一種常用方法。Lewicka (2010a) 指出人地依附 為正向關係,若人們與居住環境有強烈的心理連結,居住環境便成為充滿經驗的 地點,例如環境為舒適、安全、保護、關心與承諾;地方為地點與個人象徵性之 關係。社會心理學以及人際互動將這種情感稱為地方連結(Hammitt, et al., 2004;

Walster & Walster, 1987);而環境心理學及人地互動相關之領域將它稱為地方依附 (Bowlby, 1969; Low & Altman, 1992; Stokols & Shumaker, 1981)。雖然兩者的發展 領域不同 ,但 兩個概念都意指人地互動間所發展出來的情緒以及認知連結 (Roberts, 1996; Shumaker & Taylor, 1983),它們共同的概念都為人們與其生活中重 要的地方形成之情感連結(Hammitt, et al., 2004)。

Altman 與 Low (1992) 認為地方依附的概念指人與特定地方建立起的情感 聯繫,為一種認知或情感上的聯繫,或是將情感融入到地方的感受;Hidalgo 與 Hernandez (2001) 認為人們傾向留在有依附感的地方,並會因為地方而感到舒適 安全。但隨著研究者對地方依附更深入的探討,在近幾年的文獻裡,學者認為地 方依附面向的概念,已經超越原本的地方認同與地方依賴兩面向,並將地方依附 感被建構成由深至淺的五個面向,分別為熟悉感、歸屬感、認同感、依賴感與根 深蒂固感(Hammitt & Stewart, 1996)。

(17)

9

二、 地方連結的定義

地方連結(place bonding)為使用者與實質環境交互作用後產生的情感連結。

Hidalgo 與 Hernandez (2001) 將地方連結定義為對於某個特殊環境地點有特殊價 值與認同的情感,為一個人認定或關心某個特定環境的態度。人們對於地方的情 感連結意味著對於人與環境間繫有某種特殊情感,從暫時性的情感轉變為長時間 根深蒂固的依附感,而強烈的依附是從人們對於一個地方的使用依賴演變而來。

Stokols 與 Shumaker (1981) 認為地方連結不只涉及特殊物理情況和環境感知,

並涉及到這些地方的功能、情感以及可評價的意義。Cheuk (1998) 也指出我們會 對於某個特定地方產生連結,因為這個地點的意義是我們社會文化經驗的反射,

例如某些人對海浪的聲音有特別的感覺,但對於從沒經驗親近過海洋的人是沒有 什麼特別的感覺。

三、 地方(place)和空間(space)的區辨

地方連結中的地方常與空間被混淆。Burley (2007) 指出地方具社會面向及 物理性質,地方因為被社會性所建構所以其物理性質才會具有意義;而空間則較 抽象,沒有固定形狀也很難被確實描述或分析。劉俊志(2004) 認為地方與空間最 大的差別在於,空間僅為一個沒有特別意義或是象徵的環境,而地方則是承載了 個體或社會的情感、意義與經驗,包含了實體的環境層面以及心理上的情感認同 與歸屬層面;即地方為人們給予特定地點情感經驗及意義(Low 1992),並具有歷 史、經驗、地點的意義或符號等等地文化軌跡。但雖然空間不容易被表達,但空 間卻可藉由地方的概念被感覺或解釋,即空間提供地方脈絡,但空間的意義源自 於地方(潘桂成, 1998)。而當一個物理空間可以視為地方是由於空間提供特殊的活

(18)

10

動,並投入文化期許以及社會文化意義,其中包含地理、感知及許多社會與人之 間的面向(Lentini & Decortis, 2010)。

此外,Altman 與 Low (1992) 也提出依附可以有不同的規模的概念,認為 地點尺寸可以有不同的層級,即依附感不只建構於空間之上,更可藉由物品、物 件的收集等舉動而感受到人對地方的依附。

四、 地方連結的影響因子

在了解人們如何產生地方連結之前,必須要先了解那些因子影響著地方連 結。Scannell 與 Gifford (2010a) 提出了地方連結由過程(process)、地方(place)、

人(person)的三方架構概念。學者認為地方連結除了受過程、地方及人的影響之外,

還受到三方各自的影響因子所影響(見圖 2-3-2)。

圖 2-3-2 地方連結三方組織架構圖 (Scannell & Gifford, 2010a) 地方連結

地方

程序

文化/

團體

個體

社會性 物理性

情感

認知

行為

(19)

11

人的層面被文化/團體、個體所影響,此層面影響因子包含個人的記憶、使 用經驗、團體共同擁有的象徵意義、文化的連結等都可能影響地方連結的形成;

其他學者也提到相似的概念,Ryan (1997)認為地方連結被過去經驗及熟悉感所影 響。Riley (1992)等人認為地方依附由人們的過去經驗而產生,而景觀就是產生經 驗之背景環境。 Low 與 Altman(1992)認為依附感起源於對特定環境之過去經驗,

而不是其環境位置,因為物理環境只能提供想法、感覺、記憶的背景;甚至連結 程度也會隨造訪時間、頻率所影響,學者認為地方連結是透過時間和人地互動階 段而發展,並且會隨著時間發生變化(Hazen & Shaver, 1987),需要跨時間的研究,

並且與過去的使用經驗有關(Low & Altman, 1992)。Scannell 與 Gifford (2010a) 認為地方層面則包含社會性以及物理性兩個層面;地方因為被社會性所建構,所 以其物理性質才會具有意義(Burley, 2007)。而在社區研究中只有社會面向與居住 時間長度有關(Scannell & Gifford, 2010b)。而人對實體空間與無形的社會關係產 生的連結感不同,因此連結的物件也是地方連結影響因子的一部分。Hidalgo 與 Hernandez (2001) 研究發現人們對家與城市的依附比對社區層級的依附高,而社 會性地方依附也比物理上的依附高。程序方面包含情感、認知與行為三個層面,

在認知與情感層面,地方連結被人與地方有關的記憶、信仰、認知以及活動行為 等影響。Scannell 與 Gifford (2010a) 認為在行為層面,對地方的維護行為是表達 地方連結的一種方式。

景觀元素對地方連結的影響中,Davis (2005) 提出景觀為物質景觀與對於其 他地點圖像混合物的概念。Giuliani 與 Feldman (1993) 指出人與景觀的關係由比 較經驗及記憶為基礎,即每個景觀或地點都會與自己先前對於其他地點的經驗比 較而來;因此當人們藉由元素的介入來改變地點,地點就可能變成一個充滿象徵 性意義的環境,做為與其他環境比較不同的標準(Stokols & Shumaker, 1981)。

(20)

12

五、 地方連結的向度

過去 20 年間地方連結相關文獻雖已達到上百篇(Lewicka, 2010a),但對於其 發展機制、過程仍尚待釐清。過去文獻普遍都認為地方連結為多面向(Scannell &

Gifford, 2010b)。在 1989 年 Williams 與 Roggenbuck 提出一個廣泛以地方為測量 對象的依附量表,此量表的地方依附由地方認同(place identity)與地方依賴(place dependence)兩個面向所構成(Williams, Patterson, & Roggenbuck, 1992 ),且被後續 研究學者大量使用。

但之後許多學者開始質疑認同與依賴感無法完整的測量出地方依附,並認 為地方連結除了認同感與依賴感之外,應該還有其他複雜的組成概念以及影響因 子,雖然各學者所提出的增加面向不同,但其核心皆包含地方認同與地方依賴。

Bricker 等人將傳統的兩面向加上生活方式,即地方依賴、地方認同以及生活方式 (life style)三個面向(Bricker & Kerstetter, 2000)。Kyle 等人(2004)提出地方依賴、

地方認同、社會連結(social bonding)以及情感依附(affective attachment)的四面向概 念(Kyle, Mowen, & Tarrant, 2004)。Hammitt 等人提出地方熟悉感(familiarity)、地 方歸屬感(belongingness)、地方認同、地方依賴、地方根深蒂固感(rootedness)五面 向模式(Hammitt, Backlund, & Bixler, 2006)。

Hammitt 的量表提出後在遊憩資源管理廣泛被應用,此量表考慮了不同情感 強度的概念,將地方依附感建構成由淺至深的五個面向,依序為: 熟悉感、歸屬 感、認同感、依賴感以及根深蒂固感(Hammitt, et al., 2004, 2006),為了避免與心 理學的專有名詞「依附(attachment)」混淆,Hammitt 將五面向的概念稱為地方連 結。本研究採用 Hammitt 地方連結量表作為測量工具,由於淺至深的五個面向在 應用上較為寬廣並且有彈性,其各面向分述如下 :

(21)

13

(一) 地方熟悉感(Familiarity)

熟悉感為人們對環境空間的辨認而發生,由對地方的熟悉感與典型性顯 現出來,而熟悉感可以幫助地方感的發生(Roberts, 1996;Stedman, 2003)。

Hammitt 將地方熟悉感階段定義為對地方的景色及遊憩地方相關的回憶,而 產生的令人愉快的回憶、屬性與認知以及環境意象。當人們在選擇遊憩地點 時常出現的旅遊地重遊現象,它可能源自於遊客對地點熟悉的感覺,這就是 記憶中潛在的熟悉感知產生情感經驗或特殊關係的表現 (Roberts, 1996)。我們 可透過物件、群體感覺到熟悉感,例如我們的過去、故事的口耳相傳、書籍 的閱讀、照片而感知到熟悉感。有時我們看到某些景觀時會感到很熟悉,好 像以前見過它,這就是由於過去的經驗影響了當下的感知(Lowenthal, 1975)。

(二) 地方歸屬感(Belongingness)

隨著人們記憶的增加,會對地方產生出一種社會層級的連結。歸屬感為 一種人們感覺到屬於這個地點的情感,把自己視為這個地方的一份子,並且 對它有「成員關係(membership)」的社會連結;這種連結會產生個人與環境的 連結,認為自己是環境中的一部分(Milligan, 1988)。學者認為歸屬感是比熟悉 感更深層的情感連結(Proshansky, Fabian, & Kaminoff, 1983)。當人們認為自己 對於一個地方有強烈的情感時,這種連結感便不容易被取代,也會促進歸屬 感的產生(Bogac, 2009)。

(22)

14

(三) 地方認同感(Place Identity)

地方認同為人以地方來表達對自我認同的連結情感,這種情感連結超越 歸屬感(Twigger-Ross, 1996)。地方認同是一個體透過意識、潛意識的概念、信 念、偏好、感覺、價值、目標、行為傾向及與環境相關等組成複雜的模式 (Proshansky, et al., 1983)。學者認為人們是否能感覺到地方所喚起的象徵 (symbol),進而讓人們感覺到自我認同是建立地方認同的一部分,例如人們因 為過去生長經驗,在地點感受到樸實、草根性,甚至是感受到與自然的連結,

這些感受都是喚起認同感的一部份(Wiborg, 2004)。事實上,這些人們透過與 地方的情感連結去產生、表達一種自我認同,場所的存在與否和自我認同的產 生有著重大關聯,我們可以把地方認同視為自我認同的基礎。

(四) 地方依賴感(Place Dependence)

當地方可以滿足人們不同的需求時,便會產生對地方的依賴感。學者認 為地方依賴是某特定地點比起其他功能相似的替代地點,更能夠滿足使用者所 需的特殊功能或達成特定的目標。這個面向的產生是由於對地方有某種資源或 功能上的依賴,即對於這個地方有某種特殊的目標或需要的活動 (Stokols &

Shumaker, 1981)。學者認為依賴感除了包含熟悉感、歸屬感與認同感的元素,

還包含對特定資源的必要性,即地方必須提供人們所需要的特定資源(Hammitt, et al., 2006)。

(23)

15

(五) 根深蒂固感(Place Rootedness)

根深蒂固感為當人們擁有、安定於或習慣於在某個特殊地點活動,且不渴 望在其他的地點有同樣的感覺(Rowles, 1983)。為一種強烈且集中的連結,在 一個特定地點感到安全和舒適,就如同像在『家中』一樣。這個最高層級的連 結顯現於個人對於環境的保護感與擁有感提升(Tuan, 1980)。這種連結的產生 和使用者過去在此地點的活動經驗有關,也可能是根植於家族的記憶、環境、

活動和過去曾發生的事情(Hammitt, et al., 2006);而這種穩定且佔有慾強的情 感也會降低他們對於其他地方的渴望(Hay, 1998)。

(24)

16

第二節 延續性相關理論

一、 地方位移(Displacement)

在探討延續性的相關文獻中,大多由地方位移後對新居住地點產生延續 性情感的方面切入。地方位移一詞在台灣常見於心理學領域的 psychological displacement 一詞,心理學系大部分將專有名詞翻譯為心理位移(李素芬, 2009;

陳姿妤, 2007; 謝亦泰, 2007),而此部分文獻所指的是地方上的改變,故將此名 詞翻譯為地方位移。地方位移(Displacement)產生原因為地方消失、地方改變 或是被迫遷移造成的情感變化,為居住地點的遷移,其遷移過程常包含顯著的 居住地點及建築結構的改變,這些變化可以改變居民環境以及社交關係(Speller, Lyons, & Twigger-Ross, 2001)。Cheuk (1998)提及地方依附產生的很慢但卻被瓦 解的很快,瓦解的原因可能是由於地點的失去,但在失去後他們期望發展新的 聯繫及認同去減少突然的改變。Fried(1963) 指出強迫居民遷移等於中斷舊地 點之延續感,同時也會中斷認同及認知的組成,甚至是意義、空間與團體認同,

而地方位移常是心理感受與生理健康負面衝擊之來源。

而社區依附遭受到威脅的時候會很顯著的投射到保護行為,甚至極端的 防止改變(Fried, 1963) ;失去地點也會激起強烈的社會與心理反應,因為他們 感到自我的失去(Dixon & Durrheim, 2004);但它可以是機會也可能是個冒險 (Hormuth, 1990; Weiss, 1990)。遷移可能會是社交與個人的改善,另一方面也可 能會是負面的衝擊(Bernardo & Palma, 2005)。大部分常見與地點依附中斷發生 在新環境的出現,然而新環境可能有更多元的選擇,Fried (1963) 研究指出新 環境可能增加收入、擁有新工作機會、更大的居住空間或不同人際關係的選擇,

雖然這些選擇不延續舊地點之依附感可能會出現更多不同的選擇,但有許多人

(25)

17

仍會選擇延續;儘管原本的地點有限制但他們仍對舊地點有很深的依附。對於 地方位移的不良感受不一定是來自於環境品質的惡化,有些居民即使他們原本 的生活環境很差,但他們還是無法忍受地方位移,原因為他們對於居住地點仍 有很深的情感,然而有另一部份的居民,有時會自願的換到另一個新地點,學 者認為這會讓人更有勇氣的去超越之前的社區情感與地方依附(Rossi, 1956;

Speare, 1970)。

儘管大部分學者皆認為地方位移為負面衝擊,但也有學者對地方位移之 影響提出不同的論點。Stokols 與 Shumaker (1982)利用調查遷移率與健康之結 果,研究發現遷移不一定導致負面的結果 ,而遷移過程仍有其他變數。

Ewald(2001) 也提出鄉愁產生的原因可能與家的居住地點有關,即其發生原因 與新地點是否與原本居住地點相似有關。

二、 延續性(Continuity)

延 續 性 常 見 於 社 區 依 附 文 獻 中 , 主 要 為 探 討 人 們 在 被 迫 『 位 移 (displacement)』時,造成了不可預期的心理後果,並會感到強烈的延續感中斷;

而人們為了接續中斷的經驗,會開始尋找與舊有地點相似的新居住地點並持續 之前的延續感(Fried, 1963; Winnicott, 1971),即人們嘗試著開始連結過去生活 經驗、地點,並透過他們記憶中的『家』,再重新創造他們延續對舊地點的連 結。學者提出移民者會尋找另一個能建立感覺像家的地點,接合離開的地方 (Buttimer, 1980; Feldman, 1990),並會在轉移的新地點持續生活的延續感 (Winnicott, 1971)。學者定義認同的延續需透過時間與經驗,產生與環境關係的 延續感(Breakwell, 1986, 1992, 1993)。Milligan (2003)也強調,新居住者承受對 新地點的不確定性,因此他們會試著重新獲得延續的認同感。

(26)

18

在探討延續性的文獻中,Twigger–Ross (1996)認為延續地方感同時會包含 特定地點和地點類型兩種模式,他區別「特定地點的延續性(place-referent continuity)」,即對人有情緒重要性的特定地方而維持的連續性;與「地方普遍 的延續性(place-congruent continuity)」,透過一個地方普遍而可轉移至其他地方 的地方特性而維持的延續性。也就是說,有個選擇可以確定這種延續性,即是 透過地點的特性,它是普遍而且可以由一個地點轉移到另一個地點。這個概念 也與 Stokol (1981)提出的地方(place)分類相似,其分類為 Geographical place 與 Generic place 兩種,Geographical place 的概念比較類似人對一個特定地點的 依附,例如人們對於每天使用的公園;而 Generic place 的概念比較像是地點類 型的概念,認為只要是功能類似的地點都能感到滿足,例如人們對城市、山、

沙漠等景觀有依附感。Farum (2005)也提到人們會透過與特定地方連結的意義 與情緒,辦認與尋找其渴望認同的一致類型地方來維持自我認同。

由上述學者提出的「地方普遍的延續性(place-congruent continuity)」以 及 Generic place 概念,皆說明了地方情感轉移/延續到另一個地點的可能性;

而 Manzo(2005) 也認為人們因為地點的經驗而覺得地方重要,我們透過這些 重要的過去經驗而形成與地點的關係,因此地點本身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 是它對人們的意義。Downs(1977) 研究指出當人們造訪新地點時,過去經驗能 幫助培養一套規則去學習、認識新地點,並解決一系列空間上的問題,而這個 概念可由一個地方轉移某些有共同結構的特徵到另一個地點上。而延續性的典 型例子為『地方建構』以及『景觀依附』,遷移居民努力改變新環境與重新塑 造出之前生活的地點,這些行為是對舊地點的情感依附的表現(Hiruy, 2009),

即人們在新地點中可以置入某些物件/元素而感受到延續性。Lowental(1975)提 出之論點可解釋將情感延續到新地點的行為,人們也會選擇注意習慣看到的事 物,這些習慣的景觀特色、特徵、樣式能讓我們意識到自己,因為它有與自己

(27)

19

共同的歷史。這些學者觀點都間接表示在人地情感連結中,人們最在意的不是 地方,而是地方帶給人們的意義,因此若另一個地點也能帶給人們相同的感覺 時,人們也可能對這個地方有情感連結,即使他從未去過那個地點。

(一) 地方建構(Place Making)

地方建構(place making)可認為是人們因被迫地方位移而試圖延續過去依 附感之情感反應,人們傾向製造出與過去居住地點相似的新地點,並與延續性 有著相當緊密的關係。Hiruy (2009)認為地方的建構會透過兩個動作達成,為 消除新地點的陌生感以及創造社區感,人們透過文化活動(音樂、舞蹈、宗教 儀式等相關活動)去維持共同記憶。當人們對新環境感到陌生時失去感會很強 烈,失去感會觸發製造舊地點的渴望,例如透過引進移民者常見的植物(Brook, 2003);建造過去家鄉的宗教地點、家鄉風味餐館,為陌生地點帶來更多家的 感覺(Hiruy, 2009)。在移民之後,人們不只會適應環境,同時也嘗試用自己的 想法去改造新環境,使新地點的內在外在都與對家鄉的印象和諧(Mayer, 2011a)。

地方建構典型的例子為飛地(enclave)的出現,飛地意指在某個地理區劃境內有 一塊隸屬於他地的區域;Buttimer(1980)指出飛地如同位於美北洲的小義大利、

中國城等等與種族有關的區塊,這些區塊都是證明移民者試圖讓新的環境變的 像以前的家。 種族飛地為移民者建立的重要空間認同,使移民者同時記住與 之 前 地 點 之 連 結 , 並 能 適 當 的 與 新 地 點 產 生 連 結 (Mazumdar, Mazumdar, Docuyanan, & Mclaughlin, 2000)。這些飛地為移民者的心裡的支柱,提供他們 生活象徵的延續性與地方感(Hummon, 1989)。若移民者在飛地建造的生活與空 間特性 ,與先前居住地點相似或懷舊, 則 能夠使他們維持地點的延續性 (Mazumdar, et al., 2000)。

Feldman (1990)指出當移民者無法選擇與過去居住地點相似的居住環境

(28)

20

時,他們便會開始投入更多的關注在心理、物質以及環境資源上,將新的居住 環境模式變的像原本的居住環境而延續過去經驗。Marcus(1992)認為這與學者 提出的人們會延續過去重要地點有關,透過製造過去的重要環境藉以支持較早 年齡的認同經驗。許多與自己過去景觀分離的人,會因新地點景觀陳設出真實 或象徵過去的場景複製品而找到延續感,例如位於英國的印度人鄉愁的症狀也 透過設置熟悉的倫敦街道家俱而減輕(Lowenthal, 1975)。Hiruy(2009)研究也指 出衣索匹亞裔流亡者遵循著衣索匹亞正統的教堂建築建造教堂,這些再造拜神 地點的行為是對過去地點的情感連結,與尋找之前的延續感的情感表達。

Mayer(2011a) 研究結果也直接指出人們會將舊地點的印象轉移到新地點 的生活模式,由於印度的建築通常為開放度大以及形式多為獨棟的建築,因此 許多印度移民對英國移民地 Belgrave 筆直的封閉建築環境中感到不適應,而居 民嘗試著改變這樣的矛盾感,例如以印度傳統花朵裝飾大門、製造類似原本居 住地點的前院、置入印度人工製品裝飾窗戶;Belgrave 的設計成功建立印度與 英國建築的橋梁,這些小物件為真實的印度片段,代表人們由一個地方轉移到 另一個地方並且延續。Lever(1992) 指出歐洲移民北美洲的移民者都同樣有水 土不服的狀況,其政府也曾透過引進歐洲種類的動植物到新地點來改善這些問 題。類似的結果在 Brook (2003)與 Hiruy(2009)的研究也被發現,移民者試圖 透過引入過去居住地點的植物或排列形式,將之放置到新地點的花園,而這些 行為皆以特定元素延續過去情感到新地點,可由人們對家的情感連結解釋。過 去學者闡述的特定元素皆為與生長經驗有關的物件、植物、形式等景觀元素。

人們可以透過某些有連結感的元素維持與過去生活的連結,並同時與新的地點 產生關係。

(29)

21

(二) 景觀依附(Landscape Attachment)

景 觀 依 附 是 一 種 依 附 到 Generic places 的 過 程 , 其 中 也 包 含 Twigger-Ross(1996)提出的地方普遍延續性(place-congruent continuity)概念。

Ewald(2001)認為每個文化景觀不只是表面上所呈現的景象,而是背後都有其 含義,例如灌木叢與石牆這些明顯的景觀特徵不應僅僅視為結構物的元素,背 後同時也代表人類活動的景觀現象,Ewald 定義『景觀』為地球表面上各式各 樣的面貌,包括陸生、水生、自然、與文化相關的之不同優勢。而關於景觀元 素(Landscape Element)一詞,Wobse(1994)認為它代表文化景觀歷史重要的人工 製品;植物圍籬、梯田農田、石牆等都可稱之為元素(Ewald, 2001)。除上述學 者提及的人工製品之外,其他學者所闡述的景觀依附元素也包含對山景、海景 (Wiborg, 2004)或國外景色(Lynch, 1972)等自然中的景觀元素。

Riley (1992)認為依附感由人們的經驗而產生,而景觀就是產生經驗之背 景環境;人們因為看到某些景觀對地點產生熟悉感,進而對地點產生情感連結。

過去研究曾比較了當地居民及季節性遊客,地方依附、地方認同以及地方依賴 三者的差異,研究結果顯示,新安頓者也和當地民眾一樣對家有強烈依附 (Nielsen-Pincus, Hall, Force, & Wulfhorst, 2010; Stedman, 2006),Stedman 解釋這 個結果是由於環境品質所導致;另一個說法為當地居民與社區和社會文化聯繫 在一起,而新居住者則是因為環境中的特色而有依附感。這些學者的觀點及研 究結果皆支持人們對於某種景觀類型有特別情感連結的概念。

Lewicka(2010a) 與 Dale(2008)認為人們主要因為景觀特色及遊憩機會來 選擇新地點,新居住者原本就對這樣的景色有依附感,因此到新地點後看到同 種類型之景觀特徵而產生依附感,學者解釋這個結果的發生,可能由於依附中 的物理面向比社會面項發展的快。 Lowenthal (1987)已提出人們對於某種景色

(30)

22

有依附感的概念,認為人們可能對某種景觀類型而非地方產生情感,人們對地 方的情感連結可能超越了實質環境,是一種抽象的象徵、精神或意義。陸續也 有許多學者提出依附到不同類型景觀的說法(見表 1-2-1)。Schroeder(2004)研究 也發現人們依附到的地方,並不一定是一個實質地點或真實景觀,而是依附到 他們自己設想的地點、概念或自己對地點過去的記憶、未來樣貌的猜想。

Blake(2002)也提出了類似的概念,他認為當地點具有被團體分享的象徵 與文化意義時,這些意義能使得人們無論是否造訪過那個地點仍然對地點有地 方感/地方依附。當人們對於從未造訪之陌生地點產生情感連結時,必需要有 一定的資訊來形塑該地之意象,而產生情感連結的原因更有可能是由對另一個 地點的過去情感連結為基礎而產生;熟悉感、歸屬感可能是建立於對類似地點 的過去經驗之上(Hammitt, et al., 2006; Jones, et al., 2000)。

(31)

23

表 1-2-1 景觀依附類型表

學者 年份 景觀依附 內容

Jonassen 1961  船隻

 造船廠

挪威人被位於紐約 Brooklyn 靠近造船場 的地方所吸引,因為船隻與造船廠使他們 想起挪威人的海上傳統,在這個氛圍中,

男性感到像家一樣的熟悉。

Lynch 1972  歐洲景色 許多離開家鄉的美國人會對於歐洲有像 家的感覺。

Lowenthal 1975

 矮樹離

 低地

 城堡、鐘

 教堂尖塔

英國人對矮樹籬景觀感到依附不是因為 它是早期的圍牆,是因為他們代表了早期 的田園景觀,特殊的特徵變成一種象徵並 且能分享記憶。

Appleton 1975  草原

大草原理論(savannah hypothesis)中我們 會依附到開放的草原或露出的樹木的草 原類景觀。

Johnson 1998  露營地 成人會對於被州際公路環繞的露營地有 依附感,因為想起兒童時光。

Jones, et al 2000  相似的家 鄉

人們對於自己生長的特定小鎮有地方依 附或根深蒂固感時,他們也有可能對幾百 英哩遠看起來像自己家鄉小鎮的任何小 鎮有歸屬感。

Blake 2002  Colorado Fourteeners

Colorado Fourteeners 這的地點對於許多 美國人有特別意義,美國人認為它代表西 方的精神和險峻,即使這些美國人從未到 過這的地點仍然對它有地方感/地方依附。

Wiborg 2004  山景

 海景

某些人們對於山景、海景有依附感是由於 過去居住地點有相似的要素,所以當看到 這些景色時,他們覺得像回到家裡。

(32)

24

第四節 小結

回顧過去研究可以發現,地方連結為使用者與實質環境交互作用後產生的情 感連結,為一個人認定或關心某個特定環境的態度(Hidalgo & Hernandez, 2001)。

而這種連結會受到 Scannell 等人所提出的三方架構所影響,包含人、地方以及程 序,而延續地方連結主要是人這個層面,即地方連結會被回憶、過去經驗、生長 經驗、熟悉感等因子所影響。大部分學者皆認為地方連結為使用者對環境地點經 過長時間互動,產生的特殊的認同與價值情感(Low & Altman, 1992),但在某些文 獻中我們卻可以發現,並不是所有研究依附感與居住時間關係之研究皆呈現顯著 相關。甚至有學者提到人們可能會對未造訪過的地點有情感連結(Farnum, et al., 2005; Jones, et al., 2000)。

雖然學者還未解釋這種現象的發展機制,但我們可以從探討延續性的文獻中 推論出其可能的發生原因。從學者提出人們傾向在新地點持續原本生活的延續感 (Winnicott, 1971);在地方建構及景觀依附文獻中,人們對於某些景色有依附感,

是由於過去生長背景、居住經驗、回憶等因素,而對某些類型的景觀特別有情感 連結,即某些人原本就對某些類型的景色有依附感,因此到新地點後看到同種類 型的景觀特徵而產生依附感 (Dale, et al., 2008);甚至是人們傾向將原本居住地點 的生活模式(Feldman, 1990; Mayer, 2011a)、植物(Brook, 2003; Ismal, 2010; Lever, 1992)、建築形式(Hiruy, 2009; Lowenthal, 1975; Mayer, 2011a)、文化習俗(Lowenthal, 1975)等延續到新居住地點。我們可以推論人們對未造訪過地點有情感連結,是從 另一個有連結的地方被轉移或延續到新地點。

以上這些的概念都說明了人們不一定需要長時間與地點的相處,便能與地方 產生情感連結,而這些連結主要是由過去經驗而來;因此地方在哪裡並不重要

(33)

25

(Manzo, 2005),重要的是地方背後的意義、回憶、經驗而產生的情感;學者也指 出地點可以是未知的地點或無經驗的(Altman & Low, 1992),即依附感源於對特定 環境之過去經驗,而不是其環境位置(Low & Altman, 1992),但物理環境是產生經 驗之背景環境。

但在現今快速變遷的時代,常出現許多遷移現象。當然人們面臨改變到新環 境時,如何適應種種的變化與不確定性是我們須探討的問題,由過去文獻我們可 知人們的過去生長背景、過去經驗以及新地點上是否有相似、熟悉的景觀元素存 在,可能都也是影響人們對新地點產生地方連結的因素之一。而本研究的主旨為 探討環境中哪種的元素出現,才會誘發人們想起過去經驗、回憶,進而對未造訪 過的地點產生連結;即景觀元素對於延續地方連結之影響。整體研究的關係概念 為人們若要對另一個未知地點產生地方連結,需有特定景觀元素的介入,且這個 特定景觀元素必須要有與生長經驗有緊密關係的背景。

圖 2-4-1 關係概念圖

陌生地點 對未知地點產生地方連結

景觀元素

地方連結 生長經驗

(34)

26

第三章 地方經驗延續對於地方連結之影響初探

本研究將藉由不同成長背景的使用者對於未知地點照片的連結反應,以探討 過去地點連結轉移到未知地點的可能。文獻回顧有許多學者提到對未知地點的連 結可能是由過去經驗而延續到另一個地點上,為了釐清與瞭解此現象是否存在,

本研究藉由給予受測者觀看與自己家鄉景觀風格相似之景觀照片,驗證是否人們 會對於未造訪過地點產生情感連結,並了解這種關係與過去經驗的關係。

為了解生長經驗對延續地方連結的影響,本章節將以較廣泛的實證研究來探 討人們是否會對未造訪的地點產生情感連結。本次研究將在同樣研究架構下分別 進行前測研究與後測研究,前測藉由馬來西亞人對與其生長背景有關係的陌生地 點的地方連結,來探討生長經驗對延續地方連結的影響,並以台灣受測者則為對 照組。研究將給予受測者觀看自己國家的景觀照片、未知地點景觀照片以及台灣 之景觀照片,探討人們是否能對未造訪過地點有情感連結,此部分研究目的在於 了解不同生長經驗下的差異,因此若研究一無法證實不同生長經驗有差異,則後 續景觀元素對延續地方連結的影響則無探討的必要。

由於研究一只能證明生長經驗對延續地方連結的影響,但對於其發生原因及 影響因子仍然無法解釋,為了更精確了解人們受到那些元素的影響,進行後測研 究(研究二)的探討。研究二將相同架構應用於不同族群受測者,而兩個研究最大的 差別在於研究一為前測研究,僅能了解生長背景的影響但無法確定受測者看到了 什麼東西而有影響;而研究二為了瞭解受測者受到那些東西的影響,而增加了開 放式問卷用以更深入了解受測者當下對照片的心理感受。因此若研究一無法證實 生長背景的影響,則後續研究瞭解其心理感受則無進行之必要。

(35)

27

第一節 研究方法

一、 參與對象及研究工具

本研究採用網際網路問卷方式調查,徵求自願參與研究的馬來西亞僑生、

澳門僑生及台大學生,參加的受測者會得到一組網站通行編號(UAC),通行碼 目的為攔阻未經批准的受測者進入。問卷以網頁程式 ASP 撰寫,以自導及互動 式的方式進行問卷,並提供受測者說明頁與填答範例。本研究採取網路問卷調 查方式的益處在於,受測者能以最佳的角度、距離觀看問卷照片,並即時填答 受測者對問卷照片的地方連結問項。

由於本次研究所採用的地方連結量表為英文,但為了避免不同語言翻譯對 於量表會產生認知上的差異,本研究受測者皆選擇華語系國家,因此本次問卷 所使用的量表、題項也皆為翻譯後之中文敘述,問卷翻譯採用吳珮竹(2011) 翻 譯自 Hammitt (2006)提出地方連結量表(見表 4-1-1),此份中文問卷參考部分台 灣學者翻譯的中文量表,但英翻中仍有部分敘述不易理解、閱讀,故將此份問 卷做字義上的修改,但為與原始量表有延續因此只做小幅度的修改。研究一受 測對象為馬來西亞僑生及台灣學生;而研究二則為澳門僑生及台灣學生。由於 生長經驗為本次研究非常重要的變項,為確保受測者確實為長時間在馬來西亞/

澳門居住、成長,因此本研究給予受測者網路問卷通行碼之前,需先確認受測 者國籍符合本次研究所需的長時間生長地點。研究一發放問卷馬來西亞僑生發 放問卷方式以大馬同學會為主要管道;而研究二的澳門僑生則以港澳同學會為 主要管道;受測者皆需經確認身份確認,必須在自己國家居住長達 15 年以上,

確認後即給受測者一組問卷通行碼(UAC)。而台灣組受測者則以當地大學生為 主,國籍需為台灣且居住 15 年以上之大學生。

(36)

28

研究一問卷內容包括兩個部份,第一部分為受測者之基本資料,包含性別、

年齡、系所、長時間居住地點(見附錄),此部份問卷內容之設計是為有效掌握受 訪者過去經驗之相關資訊。第二部分為受測者對於景觀照片之地方連結感,此 部份總計為 10 個問項,並採 9 點李克特量表方式劃記。研究二問卷前兩部分與 研究一相同,只是受測者由馬來西亞僑生換成澳門僑生,並多出第三部分開放 式問卷(見附錄);題項包括受測者認為照片中的地點在哪裡,以及受測者如何判 斷照片中的地點,最後詢問受測者多肯定這個答案,此部份的設計是為深入了 解受測者觀看照片時的心理感受。

表 3-1-1 地方連結短版量表

題號 面向 題目敘述

1

地方熟悉感

我到過照片中的地點很多次,而且我對這個地方非常熟悉

I have XX the many times and I am quite familiar with it.

2 我對照片中的地點瞭若指掌

I know the OO like the back of my hand.

3

地方歸屬感

我覺得我和照片中的地點緊密的結合在一起

I feel connected to the OO.

4 我覺得屬於照片中的地點

I feel like I belong at the OO.

5

地方認同感

我非常依戀照片中的地點

I am very attached to the OO.

6 照片中的地點對我來說意義重大

The OO means a great deal to me.

7

地方依賴感

對我的活動而言,沒有其他場所能取代照片中的地點

I wouldn’t substitute any other area for the XX I do at the OO.

8 比起其他地方,我在照片中的地點從事活動能獲得更多快樂

I get more satisfaction out of XX the OO than from XX any other river.

9

根深蒂固感

照片中的地點是我唯一想從事活動的地方

The OO is the only place I desire to XX.

10 我很少到照片以外的地點從事活動

I rarely if ever XX any place other than the OO.

註: OO 表示地名;XX 表示活動

(37)

29

二、 填寫問卷流程

而受測者填答問卷分為兩個部份,第一部分為基本資料。為將所有受測者 基準值拉到同樣的水平,受測者填答完資本資料後,系統會自動跳出 baseline 照片五張,隨後便出現填答問卷範例及說明,待受測者了解整個實驗流程後即 開始作答。第二部份為對照片的地方連結測量,景觀照片以 600X800 像素呈現,

給受測者觀看照片五秒後,照片即縮小並出現量表讓受測者填入地方連結評值。

為擴大整體研究的樣本數以及防止受試者在問卷進行中疲累,網路問卷系統將 由 30 張照片中隨機抽取 24 張景觀照片給予受測者填答。但由於受測者反映照 片數量過多且非常耗費時間填答,平均每人填答時間至少需耗費 20 分鐘,因此 研究二將照片減少為 16 張,而受測者需填答全部 16 張照片。

(38)

30

第二節 研究一研究地點

一、 研究地點背景

馬來西亞為東南亞國家,但由於其海上地理優勢帶來貿易和外國影響,葡 萄牙為歐洲第一個在馬來西亞建立勢力的殖民強權,葡萄牙人統治馬六甲長達 130 年之久,所以現在馬六甲還可以看到當時葡萄牙的影子。西班牙於 1571 年佔 領馬尼拉。1641 年,荷蘭人擊敗葡萄牙人攻佔了馬六甲,荷蘭人統治馬六甲也長 達 150 年之外,在馬六甲市內有座紅色教堂所使用之紅磚塊就是當時直接從荷蘭 運來的。馬來西牙隨後經歷英國、日本的統治,並於 1963 年獨立建國。而馬來 西亞過去的殖民國家從根本上影響著他的歷史及生活,在建築上留下許多具殖民 色彩的歷史遺跡,包含鐘塔、圓頂建築、紅屋、摩爾式建築等,且境內融合不同 種族的形成特有文化,國家交繪成東西方建築風格的城市印象。

馬來西亞人由於有這樣的殖民統治歷史,不僅生長環境中有許多國外風格的 建築遺跡,其日常生活、宗教也深深被殖民歷史所影響。因此本研究假設馬來西 亞人對於從未造訪過國家(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等)之風格相似景觀照片,應會有 較高的地方連結感。本研究為證明地方連結與地方經驗延續有著正向的關係,將 台灣組受測者及台灣景觀照片作為對照組;馬來西亞組受測者則為實驗組。

(39)

31

二、 研究一假設

生長經驗與地方連結有著緊密的關係,因此受測者觀對自己國家的景觀照 片有較高的地方連結感(H1);而有特定生長經驗的受測者(實驗組)因文化影響進 而對未造訪過地點有較高的地方連結感(H2);人們會對於與自己國家風格相似 的照片有較高的地方連結(H3)(詳見 3-1-1)。

H1: 受測者對自己國家之景觀照片有較高的地方連結

H2: 馬來西亞組受測者會對未造訪過地點之景觀照片會產生地方連結 H3: 兩組受測者對與自己國家景觀風格相似的景觀照片有較高的地方連結

馬來西亞(生長經驗)

台灣(生長經驗) 文化影響

(葡萄牙、西班牙、荷蘭)

馬來西亞地方連結

未造訪過地點地方連結

台灣地方連結

台灣風格地方連結

馬來西亞風格地方連結 H1

H1 H2

H3 H3

圖 3-1-1 研究一研究假設概念圖

(40)

32

三、 問卷照片挑選

本研究以景觀照片方式呈現國外地點給予受測者觀看,但礙於研究的限制 無法直接在國外拍攝照片以供問卷使用,因此必須由網際網路尋找適合的國外 景觀照片。問卷照片搜尋方法,馬來西亞問卷照片搜尋關鍵字以 Malaysia、

Malacca、Kuching、Kuala Lumpur 等字詞搜尋;台灣問卷照片搜尋關鍵字以台 灣、台灣都市、台灣鄉村等字詞搜尋;未知地點照片以 Gothic architecture 、 Portugal、Spain 等與馬來西亞文化有緊密關係的字詞搜尋。尋找景觀照片原則 為照片解析度需大於 600X800 像素、避免角度不佳、景物特寫、照片中有文字、

車牌等物件之出現之照片。研究一景觀照片之類型見表 3-2-1。

表 3-2-1 研究一景觀照片類型表

組別 景觀照片類型 預期結果

(1A) 台灣景觀照片 台灣人有較高的連結感

(1B) 馬來西亞景觀照片 馬來西亞人有較高的連結感

(1C) 相似馬來西亞景觀之外國景觀照片

(葡萄牙、西班牙、澳門、荷蘭) 馬來西亞人有較高的連結感 (1D) 照片地點為馬來西亞但照片風格

相似台灣之景觀照片 台灣人有較高的連結感

(1E) 照片地點為台灣但照片風格

相似馬來西亞之景觀照片 馬來西亞人有較高的連結感 為避免在挑選照片上因個人偏見而造成之問題,本研究所採用之問卷照片 皆需經過兩組受測者的篩選以確認其代表性。馬來西亞僑生與台灣學生各 20 人 篩選景觀照片;馬來西亞僑生由 100 張照片各類型照片中挑選出認為最像馬來 西亞之 1B 組(馬來西亞)景觀照片 7 張、1C 組(相似馬來西亞景觀之外國照片)6 張,及 1E 組照片(地點為台灣但照片風格相似馬來西亞)景觀照片 3 張。台灣學 生挑選出認為最像台灣之 1A 組(台灣)景觀照片 7 張,及 1D 組(照片地點為馬來 西亞但照片風格相似台灣)景觀照片 3 張。

(41)

33

四、 問卷照片

為避免照片中某些元素之出現會影響受測者判斷,本研究將篩選出之景觀 照片進行後製。舉凡照片中能看見之文字、車牌、數字等會影響受測者判斷照 片之干擾元素,皆以影像軟體Photoshop CS3去除,此部份主要目的是為避免照 片中之元素造成受測者在判斷上的錯誤,而影響整體研究的結果。為方便分類 及統計分析,故將照片編碼並分組。

研究一經影像處理過後的照片分為三類(見表3-2-2),第一類為台灣之景觀 照片10張(1A組7張,1D組3張);第二類為馬來西亞之景觀照片(1B組7張,1E組3 張);第三類為國外之景觀照片(1C組6張)。

表 3-2-2 研究一問卷照片表 (1A) 台灣景觀照片

(42)

34

續表 3-2-2 研究一問卷照片表 (1B) 馬來西亞景觀照片

(1C) 相似馬來西亞景觀之外國景觀照片

(43)

35

續表 3-2-2 研究一問卷照片表

(1D) 照片地點為馬來西亞但照片風格相似台灣之景觀照片

(1E) 照片地點為台灣但照片風格相似馬來西亞之景觀照片

(44)

36

第三節 研究一結果

一、 資料處理及分析方法

研究者將篩選過後之填答資料於 spss 進行各項統計分析以驗證研究假設。

由於本次研究為重複性之測量,且為了避免不同受試者評值標準差異造成分析 上之誤差等問題,因此將每位受測者所填分數進行標準化(Standardizing),以 Zscore 標準化方式進行。由從原始分數(χ)中減去母體的平均值(μ),再依照母體 的標準差(σ)分割成不同的差距(史麗珠 & 林莉華, 2006; 郭寶錚 & 陳玉敏, 2007)。

=χ − μ σ

計算次數分配(frequency)、平均數(means)等各種統計數值進行統計分析。為 進一步確認其平均數之差異是否具有統計上之顯著性,先經過 Levene 檢定後,接 著以獨立樣本 t 檢定,分別驗證不同生長背景在不同類別照片的地方連結傾向。

χ是需要被標準化的原始分數 μ是母體的平均值

σ母體的標準差

(45)

37

二、 研究結果

(一) 受測者個人資料統計

本次研究共有 108 位受測者自願參與問卷調查,刪除之無效樣本包含不符 合本次研究所需之生長背景以及亂填答之受測者,有效樣本共 90 份。男性為 36 位,佔總樣本數 40%,女性為 54 位,佔總樣本數 60%;受測者長時間居住 於台灣為 46 位,佔總樣本數 51.1%,長時間居住於馬來西亞為 44 位,佔總樣 本數 48.9%;國籍台灣為 46 位,佔總樣本數 51.1%,國籍為馬來西亞為 44 位,

佔總樣本數 48.9%(見表 3-3-1)。

表 3-3-1 研究一性別與國別樣本統計(n=90)

N %

性別

男 36 40

女 54 60

長時間居住於

台灣 46 51.1

馬來西亞 44 48.9

受訪者

台灣 46 51.1

馬來西亞 44 48.9

(46)

38

(二) 第 1A 與 1B 組照片地方連結分析

在 1A 組照片(台灣之景觀照片)中, Levene 檢定結果顯示 p 值皆<0.001,

達.05 的顯著水準,因此 t 檢定兩組變異數視為不相等。在 t 檢定結果顯示,馬 來西亞、台灣兩組受測者在地方熟悉感、地方歸屬感、地方認同感、地方依賴 感及根深蒂固感中 P 值皆<0.001(見表 3-3-2),可說兩組受測者對於照片有不同 的連結反應。再進一步檢視兩組受測者的平均數,台灣受測者的平均數皆高於 馬來西亞組受測者。代表台灣受測者對於此組景觀照片有顯著高於馬來西亞受 測者的連結感。

在 1B 組照片(馬來西亞之景觀照片)中,Levene 檢定結果顯示 p 值皆<0.001,

達.05 的顯著水準,因此 t 檢定兩組變異數視為不相等。而在 t 檢定在不假設變 異數相等結果中,地方連結五面向 P 值<0.001(見表 3-3-3),兩組受測者對於照 片有不同的連結反應,代表馬來西亞受測者對於此組景觀照片有顯著高於台灣 受測者的連結感。

由 1A 與 1B 組景觀照片分析,可得知兩組受測者皆對於自己國家的景觀照 片皆有顯著較高的地方連結感(見表 3-3-2、3-3-3)。

(47)

39 註: 1A 組為台灣景觀照片

註: 1B 組為馬來西亞景觀照片

表 3-3-2 1A 組景觀照片獨立樣本 t 檢定結果

背景 N Mean t df Sig.

(2-tailed) 地方熟悉感 台灣 228 .62

9.21 394 .000

馬來西亞 170 -.23

地方歸屬感 台灣 221 .57

8.16 373 .000

馬來西亞 158 -.21

地方認同感 台灣 216 .54

8.16 368 .000

馬來西亞 158 -.25

地方依賴感 台灣 218 .43

6.49 367 .000

馬來西亞 152 -.22

根深蒂固感 台灣 202 .39

5.87 320 .000

馬來西亞 122 -.20

表 3-3-3 1B 組景觀照片獨立樣本 t 檢定結果

背景 N Mean t df Sig.

(2-tailed) 地方熟悉感 台灣 184 -.35

-8.37 203 .000

馬來西亞 142 .53

地方歸屬感 台灣 181 -.29

-7.13 210 .000

馬來西亞 127 .46

地方認同感 台灣 175 -.29

-6.8 198 .000

馬來西亞 127 .40

地方依賴感 台灣 174 -.26

-5.91 202 .000

馬來西亞 122 .30

根深蒂固感 台灣 157 -.24

-4.78 173 .000

馬來西亞 103 .29

(48)

40

(三) 第 1C 組照片地方連結分析

在 1C 組照片(未知地點景觀照片)中, Levene 檢定結果顯示 p 值皆<0.001,

達 0.05 的顯著水準,因此 t 檢定時兩組變異數視為不相等。而在 t 檢定結果顯 示,馬來西亞、台灣兩組受測者在不假設變異數相等中,地方熟悉感、地方認 同感、地方依賴感及根深蒂固感中 P 值<0.05(見表 3-3-4),唯地方歸屬感未達顯 著水準,兩組受測者對於照片有不同的連結反應,再進一步檢視兩組受測者的 平均數,馬來西亞受測者的平均數皆高於台灣組受測者。表示馬來西亞受測者 對於這些與本身文化影響相關國家的相關照片,相較於無文化影響的台灣受測 者,在熟悉感、認同感、依賴感及根深蒂固感有顯著較高的連結感。

註: 1C 組為未知地點景觀照片

表 3-3-4 1C 組景觀照片獨立樣本 t 檢定結果

背景 N Mean t df Sig.

(2-tailed) 地方熟悉感 台灣 219 -.39

-2.69 349 .007

馬來西亞 176 -.20

地方歸屬感 台灣 215 -.31

-1.69 329 .092

馬來西亞 165 -.17

地方認同感 台灣 210 -.31

-1.98 325 .048

馬來西亞 165 -.15

地方依賴感 台灣 208 -.29

-2.25 281 .025

馬來西亞 158 -.10

根深蒂固感 台灣 194 -.25

-2.63 230 .009

馬來西亞 138 -.00

(49)

41

(四) 第 1D、1E 組照片地方連結分析

在 1D 組照片(照片地點為馬來西亞但照片風格相似台灣之景觀照片)中,

Levene 檢定結果顯示 p 值皆<0.05,因此 t 檢定兩組變異數視為不相等。而在 t 檢定結果顯示,馬來西亞、台灣兩組受測者在地方熟悉感、地方歸屬感、地方 認同感及地方依賴感 P 值皆<0.05(見表 3-3-5);而在根深蒂固感未達到顯著水準。

結果顯示台灣受測者對於馬來西亞風格相似台灣的景觀照片,並無特別較高的 情感連結。馬來西亞受測者對於此組照片四面向有顯著較高的地方連結,在根 深蒂固感中兩組受測者則無差異。

在 1E 組照片(照片地點為台灣但照片風格相似馬來西亞之景觀照片)中,

Levene 檢定結果顯示 p 值皆<0.05,因此 t 檢定兩組變異數視為不相等。 t 檢定 結果顯示,馬來西亞、台灣兩組受測者在地方連結五面向 P 值皆<0.05(見表 3-3-6)。

結果顯示馬來西亞受測者對於台灣風格相似馬來西亞的景觀照片並無特別較高 的地方連結感。

(50)

42 註: 1D 組為馬來西亞照片但風格相似台灣

註: 1E 組為台灣照片但風格相似馬來西亞

表 3-3-5 1D 組景觀照片獨立樣本 t 檢定結果

背景 N Mean t df Sig.

(2-tailed) 地方熟悉感 台灣 88 .21

-2.89 146 .004

馬來西亞 72 .68

地方歸屬感 台灣 85 .04

-4.33 111 .000

馬來西亞 68 .76

地方認同感 台灣 82 .08

-4.21 123 .000

馬來西亞 68 .82

地方依賴感 台灣 82 -.00

-3.77 109 .000

馬來西亞 67 .62

根深蒂固感 台灣 76 .09

-1.50 101 .135

馬來西亞 55 .36

表 3-3-6 1E 組景觀照片獨立樣本 t 檢定結果

背景 N Mean t df Sig.

(2-tailed) 地方熟悉感 台灣 97 .064

1.04 159 .298

馬來西亞 72 -.07

地方歸屬感 台灣 96 -.08

1.37 149 .172

馬來西亞 67 -.24

地方認同感 台灣 92 -.08

1.75 156 .082

馬來西亞 67 -.29

地方依賴感 台灣 91 -.04

1.60 146 .112

馬來西亞 65 -.24

根深蒂固感 台灣 83 -.08

1.09 120 .276

馬來西亞 54 -.21

(51)

43

第四節 研究一 小結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生長經驗確實對延續地方連結有影響(見表 3-4-1)。就地 方連結整體而言,人對地方的連結感受其過去經驗、回憶、文化層面等影響很深,

因此當受測者看到自己國家的景觀照片時,會產生較高的連結反應。馬來西亞組 因為生長背景、文化影響關係,對未知地點(1C 組景觀照片)的地方連結呈現較高 的連結感,人們很有可能因為過去生長背景,而對於一個未造訪過地點感到熟悉 進而產生地方連結感。本次研究中,給予受測者觀看與自己國家景觀風格相似(1D、

1E 組)的照片,結果與假設不符合,推究可能原因為,雖然受測者覺得照片中的地 點風格熟悉,但受測者仍然可以判斷出照片中的地點在哪裡,例如台灣受測者能 判斷出台灣像馬來西亞風格的相片位在台灣,造成結果不符合假設三的結果,因 此造成本項研究結果無法證實根據景觀依附之文獻回顧所提出的研究假設。但整 體來說,生長經驗確實會對延續地方連結有影響(H2),但本次研究結果無法得知受 測者受到什麼影響而產生延續,且在問卷照片挑選上仍有地方尚待改善,以上問 題將在研究二進行研究設計上的改善及釐清。

表 3-4-1 研究一結果統整表

照片分組 結果 假設

1A 1B

台灣之景觀照片 馬來西亞之景觀照片

受測者對於自己國家之景觀照片有顯著較

高的地方連結感。 √

1C 相似馬來西亞景觀之 外國景觀照片

馬來西亞組受測者對於外國景觀照片有顯

著較高的地方連結感。 √

1D 照片地點為馬來西亞 但照片風格相似台灣 之景觀照片

台灣組受測者在熟悉感、歸屬感、認同感、

依賴感皆顯著低於馬來西亞組;根深蒂固 感則兩組無顯著差異。

χ 1E 照片地點為台灣但照

片風格相似馬來西亞 之景觀照片

兩組受測者對於此組照片地方連結感五面

向皆無顯著差異。 χ

(52)

44

第五節 研究二研究地點

雖然研究一以證實生長經驗對延續地方連結確實有影響,但在景觀依附這 部分(研究一 H3)仍無法證實。檢討其可能原因之後,問題可能發生在問卷照片 地點的挑選。研究二以相同架構運用於不同地點(澳門、台灣)用以再次確認研究 效度之外,同時也改善照片地點的挑選並瞭解人們主要受到哪些景觀元素所影 響。

澳門與葡萄牙有著緊密的文化關係,原因從葡萄牙殖民澳門開始;澳門自 秦朝起成為中國領土,但在明朝 1557 年開始被葡萄牙人租借;直至 1887 年葡 萄牙政府與清朝政府簽訂 40 年的通商條約後澳門成為葡萄牙永居管理之地;直 到 1999 年葡萄牙結束了對澳門的統治,並將澳門主權移交中國,澳門實行一國 兩制享有「高度自治、澳人治澳」的權利。澳門人由於有這樣的殖民統治歷史,

其長達 400 年與葡萄牙的殖民關係在其建築風格及風俗民情上能明顯看見,舉 凡其街道名稱、飲食、天主教堂、節慶大部分皆是承襲葡萄牙政府的規定。由 此可知澳門人受葡萄牙殖民影響很大,包括其日常生活街道以及住宅或古蹟遺 址皆能看到澳門建築受葡式建築風格(摩爾式建築)的影子。

本研究為證明地方經驗與延續地方連結之關係,將台灣受測者及台灣景觀 照片作為對照組;澳門受測者則為實驗組。研究二增加開放式問項,用以了解 受測者看到照片時心中想的是哪個地點,以及照片中哪些元素會影響受測者判 斷照片。

(53)

45

一、 研究假設

生長經驗與地方連結有著緊密的關係,因此受測者觀看到自己國家的景觀 照片會有較高的地方連結感;而有特定生長經驗的受測者會因為文化影響而因 照片風格像自己國家,而相較於對照組有較高的地方連結感;反之對於風格不 像自己國家的照片則與對照組有相似的連結反映(詳見圖 3-5-1)。

H1: 受測者對自己國家之景觀照片有較高的地方連結

H2: 澳門組受測者會對未造訪過地點之景觀照片會產生地方連結 H3: 兩組受測者對不熟悉的景觀風格有相同的連結反應

澳門(生長經驗)

台灣(生長經驗) 葡萄牙文化影響

澳門地方連結

相似澳門景觀地方連結

不相似澳門景觀地方連結 台灣地方連結 H1

H1 H2 H3 H3

圖 3-5-1 研究二研究假設概念圖

(54)

46

二、 問卷照片挑選

本次研究架構與研究一類似,在問卷照片的挑選上以及問卷網站的設計上 也以相同模式進行,僅將部分照片地點挑選做小幅度修改,研究一取馬來西亞 像台灣照片、台灣像馬來西亞照片;研究二改變為葡萄牙像澳門照片、葡萄牙 不像澳門照片,研究二未知地點照片皆選擇非受測者國家地點之照片,如此一 來便不會產生受測者可能發現照片是自己國家而影響整體研究結果的問題。

由於本次研究對照組與研究一相同皆為台灣受測者,因此採用與研究一相 同的台灣照片。澳門問卷照片搜尋關鍵字以 Macau、大三巴遺址等關鍵字搜尋;

而葡萄牙像澳門照片則以關鍵字 Portugal 搜尋適合的景觀照片。葡萄牙不像澳 門的景觀照片則以(葡萄牙像澳門)照片中未被篩選為問卷照片中隨機挑選出。搜 尋照片原則為照片解析度需大於 600X800 像素、避免角度不佳、景物特寫、照 片中有文字、車牌等物件之出現之照片。研究二照片蒐集之類型見表 3-5-1。

問卷照片經過兩組受測者的篩選確認其代表性。研究二照片由 20 位澳門 人篩選景觀照片。澳門人由 50 張葡萄牙景觀照片中挑選出認為最像澳門之 2C 組(地點為葡萄牙且景觀風格相似澳門)景觀照片,共 3 張;將澳門人中皆無人挑 選之照片選為 2D 組(地點為葡萄牙但景觀風格不相似澳門)景觀照片,共 3 張;

台灣景觀照片沿用研究一之台灣景觀照片,共 5 張。本研究將篩選出之景觀照 片進行影像處理後製。

表 3-5-1 研究二景觀照片類型表

組別 景觀照片類型 預期結果

(2A) 台灣景觀照片 台灣人有較高的連結感

(2B) 澳門景觀照片 澳門人有較高的連結感

(2C) 地點為葡萄牙且景觀風格相似澳門之照片 澳門人有較高的連結感 (2D) 地點為葡萄牙但景觀風格不相似澳門之照片 兩組受測者連結感相似

數據

圖 2-3-2  地方連結三方組織架構圖  (Scannell &amp; Gifford, 2010a) 地方連結 地方 人 程序 文化/團體 個體 社會性 物理性  情感 認知 行為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able 1: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viewed visitors, by place of residence Table 2: Average length of stay of interviewed visitors, by place of residence Table 3: Per-capita spending

Table 12 : Sampling errors of per-capita shopping spending of interviewed visitors, by place of residence and type of expense. Table 13 : Interviewed visitors’ comments on

Table 1: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viewed visitors, by place of residence Table 2: Average length of stay of interviewed visitors, by place of residence Table 3: Per-capita spending

Proceedings of the Kristiansand Conference on History of Mathematics and its Place in Teaching, August 1988, edited by F.. Youschkevitch, “Euler”, in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Second graders’ concepts of place value represented by problems involving cuisenaire rods, coins, and cherries..

Through despair and hope Through faith and love Till we find our place On the path unwinding In the circle. The circle

¾ PCS systems can connected to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PSTN)6. ¾ Goal of PCS:enabling communications with a person at anytime, at any place and in any

• A formal usage policy and procedures should be in place, and appropriate security measures should be adopted to protect against the risks of using mobile computing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