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微分方程與物理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微分方程與物理學"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微 分方程與物理學

鄭國順

一 . 前言

在各類數學的系統結構中, 都有一些運 算, 譬如說, 在正整數的運算中, 有乘法, 有 加法, 給兩個正整數 a 及 b, 我們很容易算出 來 a + b 及 a · b, 但這些運算的“逆”運算, 有 時候就非常困難, 譬如說已知 c, 求 a 及 b, 使 a + b = c 或 a · b = c, 這些逆運算就要比 原來的運算困難許多, 更一般地說, 設 Pn(x) 是一個 n 次多項式, 若 x 給定, 算 Pn(x) 的 值, 這是比較簡單的運算, 但是若給定 Pn(x) 的值要求 x, 這就困難許多了, 不過數學就是 因為這樣的變化而精采, 而吸引人。

在有了微積分之後, 給定一個足夠圓滑 的函數 f (x), 我們可以算 f(x), f′′(x), · · ·, 而這些函數 f 的各階導函數, 可能滿足某一 個關係式, 如f(x) + f (x) = 0, 現在把情 況倒轉, 問是否可以找到函數 f , 使它滿足 f(x) + f (x) = 0, 這一類的問題就是稱為 微分方程, 當變數是一維時, 稱為常微分方程 式, 當變數是二維以上時, 就稱為偏微分方程 式。 由此可以知道, 微分方程式, 就是一種廣 義的“微分逆運算”, 就像求 Pn(x) = 0 的根 一般, 是“乘法及加法的逆運算”。

有這一層的認識, 就知道, 微分方程是數 學上非常有趣的問題, 不只這樣, 它有兩個重 要的特徵, 首先, 它一定是相當有用的工具, 其次, 過於一般的方程式, 往往是無從下手。

因此, 一些與應用相關的方程式類型, 就變成 是探討微分方程式優先選擇的題材。

物理學是探討自然界各種現象的科學, 從觀察實驗, 歸納出一些規律, 再用理論模型 試圖解釋並預測, 若這些預測經實驗證實, 那 麼這個理論模型就暫時被接受, 而用來解釋 並預測相關的現象, 這是大部份物理學發展 所走的路徑, 而自然界的一些現象, 譬如物體 的運動, 熱的傳導以及波動的傳遞等等, 都與 速率、 速度、 變化率等相關, 因此, 微分方程 式這個工具, 在理論物理的模型中, 佔的比重 與份量, 是其他工具所不能比擬的, 而這篇文 章, 主要的是介紹幾個重要的微分方程式, 它 們在物理學發展的過程中, 佔據重要的位置, 可以這樣說, 今天科學之所以如此發達, 這些 方程式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雖然明知道微分方程式在物理學中必定 非常重要, 但是親眼目睹微分方程式解釋物

11

(2)

12

數學傳播

25

4

期 民

90

12

理現象的效率如此驚人, 也不免對心弦產生 極為強烈的振動。

二、 物理學中幾組重要方程式

1. 牛頓 (Newton) 的運動方程式:

對於物體運動現象的觀察及記錄, 是人 類一直進行的工作, 尤其是對天體運行的觀 測更是不曾間斷, 丹麥天文學家, Tycho Brahe(1546-1601), 對地球相對於太陽的運 動, 做長時間的測量及記錄, Kepler(1571- 1630) 經過十餘年的分析, 得到有名的 Ke- pler 三大定律, Newton(1642-1727) 透過 微積分, 提出他的物體運動三大定律, 其中第 二運動定律就是

F~ = m~a,

這裡 m 表示該物體的質量, ~a 表示該物 體的加速度, 若物體的位置向量是 ~r(t), 那 麼dtd~r(t) = ˙~r(t) 就是物體的速度, 而 dtd˙~r(t)

= dtd22~r(t) = ¨~r(t) = ~a(t) 就稱為物體的加速 度, 而 ~F 是物體所受的力。

這個常微分方程式, 開啟了物理學中有 關力學發展三百年的基業, 而它的試金石, 就 是拿來建造模型解釋 Kepler 的天文三大定 律, Newton 提出萬有引力, 兩個質量為 m1 及 m2 的物體, 它們之間有互相的吸引力, 它 的方向是在兩物體的連線上, 而它的大小與 m1, m2 成正比, 與距離平方成反比。 在這些 假設條件之下, 設太陽質量為M而地球質量 為m, 以太陽為原點, 地球相對於太陽的位置

向量為 ~r(t), 則地球滿足的運動方程式就可 寫成

m¨~r(t) = −GmM r3 ~r(t),

這裡 G 是一個常數。 讓人驚異的是這個微分 方程式的解, 恰可以解釋 Kepler 的三大定 律, 同時也與 Brahe 的記錄一致, 這個大成 就確定了牛頓運動定律及萬有引力定律在物 理學發展上的地位。

2. Maxwell 電磁理論方程式

科學家經過長期的觀察知道物質可以帶 有電荷, 而且電荷有兩種, 正電荷及負電 荷, 電荷之間有相互的作用力, 設兩帶電體 相距 ~r12, 帶有電荷 (有正負號) q1 及 q2, Coulomb 定律告訴我們, 這兩個電荷之間的 相互作用力是

1 4πǫ0

q1q2

r122 ·~r12

r12 = ~F1 = − ~F2, 此處 ~r12 = ~r1 − ~r2, 而 ~F1 為 q1 所受之力, F~2 為 q2 所受之力, 因此, 若 q1, q2 同號, 則 q1 及 q2 受到排斥力, 若 q1, q2 異號, 則 q1 及 q2 受到互相吸引的力。 由此, 而我們可以 有 q2 在 ~r1 這點所產生的電場定義為

E(~r~ 1) = 1 4πǫ0

q2

r212

·~r12

r12,

那麼 q1 所受的力就是 q1E(~r~ 1), 這個觀念讓 我們可以擴充到很多電荷的分佈, 而有

E(~r~ 1) = 1 4πǫ0

Z Z Z

ρ(~r)(~r1− ~r)

|~r1− ~r|3 d3r, 此處 ρ 是電荷密度。 若在 ~r1 有帶 q1 電荷的 物體, 那麼

F~1 = q1E(r~ 1) 就是 q1 所受的力。

(3)

微分方程與物理學

13

經過一些數學運算後, 這樣子的 ~E 可以 滿足

∇ · ~~ E = ρ

ǫ0, ~∇ × ~E = 0,

這裡, ~E = (E1, E2, E3), ~∇ =



∂x , ∂y ,

∂z



, 因此,

∇ · ~~ E=ρE1

∂x + ∂E2

∂y +∂E3

∂z , 而

∇ × ~~ E=



∂E3

∂y −∂E2

∂z ,∂E1

∂z −∂E3

∂x ,

∂E2

∂x −∂E1

∂y



.

同樣的, 雖然自然界中沒找到磁荷, 但是 電流會產生磁場, 而磁場對運動中的電荷會 有作用力, 這種作用力稱為 Lorentz force, Ampere 定律告訴我們電流對運動質點 (帶 有電荷) 的作用力, 就像 Coulomb 定律一 般, 我們可以引進來磁場 ~B, 而 q~v × ~B 就是 電荷 q 所受的力, 經過一番努力, ~B 滿足

∇ · ~~ B= 0 c2∇ × ~~ B= ~j

ǫ0

, 這裡 ~j 是電流密度, ~j 不隨時間改變。

Maxwell 綜合所有已知的定律, 寫下有名的 方程式

∇ · ~~ E= ρ ǫ0

∇ × ~~ E= −∂ ~B

∂t c2∇ × ~~ B=∂ ~E

∂t + ~j ǫ0,

∇ · ~~ B= 0

所有電磁學相關的東西都可從此方程 出發而得到, 這方程式中, ∂ ~∂tE 這一項是 Maxwell 在完成這方程式時加進去的, 這一 項非常重要, 有了它, 這些方程式才算完整, 有了它, 電荷不滅,

∂ρ

∂t + ~∇ · ~j = 0 才成立。

在 ρ = 0, ~j = 0 時, 我們可以得到



E~ = 0,



B~ = 0, 此處



= c2∂t22 − ~∇ · ~∇ = c12

2

∂t2 − (∂x22 +

2

∂y2 +∂z22), 這就是電磁波滿足的方程式。 在 Hertz 實驗之前, Maxwell 就以他的方程式 預言電磁波的存在, 並把電磁波所滿足的方 程式都含在他的方程式中了。 讓人驚異的是, 在相對論發表之後人們發現, Maxwell 方程 式與相對論是相容的。

3. Schr¨odinger 方程式

二十世紀前三十年, 是量子物理從出生 到成熟的時代, 量子物理讓人們從概念上做 革命性的改變, 在微觀的物理世界中, 質點的 位置與動量是沒辦法同時精確測度的, 譬如 說, 一個質量為 m 的質點, 要描述這質點的 狀態, 我們需要有一個波函數 ψ(~r, t), ψ 是 一個 Hilbert 空間的元素, 那麼, 在狀態 ψ 之下, 質點的位置及動量是

< ~r >= < ψ|~r|ψ >

=

Z Z Z

ψ(~r, t)~rψ(~r, t)d3r

< ~p >=< ψ|~p|ψ >

=

Z Z Z

ψ(~r, t)(

~

i∇ψ(~r, t))d~ 3r ψ 是複函數, ψ 是 ψ 的複共軛。

(4)

14

數學傳播

25

4

期 民

90

12

狀態函數 ψ 到底如何隨時間改變而改 變呢? 這間題的解答就是 Schr¨odinger 方程 式

i

~

∂ψ

∂t = (

~

2

2m∇ · ~~ ∇ + V (~r))ψ(~r, t), 這裡

~

是 Planck 常數除以 2π, 在這方程 式中, 虛數單位出現其中, 這是讓人覺得不可 思議的, 方程式及解釋確定後, 量子物理的發 展, 一日千里, 可以說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發 現之一。

4. Einstein 方程式

二十世紀之初, Einstein 發表特殊相 對論, 解決了當時物理實驗上一些予盾, 一 九一五年, Einstein 發表一般相對論, Ein- stein 認為時空是一個有曲度的連續體, 而時 空曲度的改變是因能量-動量的分佈而來, 因 此, Einstein 寫下他的方程式

Rµν− 1

2Rgµν = −8πG C4 θµν µ, ν= 1, 2, 3, 4

這裡 C 是光速, G 是動力常數, θµν 就是 能-動量張量, 而 Rµν 是 Ricci 曲率, R = gµνRµ,ν 是純量曲率, gµν 就是時空的 met- ric, 即 ds2 =

P

gµν dxµdxµ。 而

Γαµν=1

2gαβ[∂µgβν + ∂νgβµ− ∂βgµν], Rαβµν=∂µΓαβν− ∂νΓαβµ + ΓαεµΓεβν

−ΓαενΓεβµ,

Rµν=gµβgναRεβεν, gµν= [gµν]−1,

Einstein方程式, 大部份是憑空而來, 可謂神 來之筆, 但是往後的發展是天文物理的主要 理論, 而它的複雜度比起前幾個方程式, 簡直 不可同日而語。

5. Dirac 方程式

Dirac方程式是描述自旋為 12 的粒子波 滿足的方程式, 雖然當時有些蛛絲馬跡, 但大 部份仍然是神來之筆。 Dirac 方程式為

(iγµ

∂xµ − m)ψ = 0, µ = 0, 1, 2, 3 此處 i =√

−1, m 為常數, ψ 為4個分量之 波函數, x0 = t, x1 = x, x2 = y, x3 = z, 且

γ0=

1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 γ1=

0 0 0 1 0 0 1 0 0 −1 0 0

−1 0 0 0

γ2=

0 0 0 −i 0 0 i 0 0 i 0 0

−i 0 0 0

, γ3=

0 0 1 0 0 0 0 −1

−1 0 0 0 0 1 0 0

這個方程式一舉解決了很多有關電子性 質的問題, 也讓量子電動力學的發展成為可 能。

由以上五個方程式所描述的物理現象, 可以知道微分方程是個多麼有效率的工具, 有時有效率到讓人驚心動魄。

—本文作者任教於國立中正大學數學系—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3) 這是一個半線性橢圓偏微分方程組 (semi- linear elliptic system), 有許多相關的數學

數學家抱怨物理學家與工程師不願與數學家對話, 事實上, 物理、 工程、 金 融、 經濟甚或生物都需要數學作為工具。 今日電腦進步, 網路發達, 這些需要用數學

如線性代數可以加入google的PageRank 、機器學習的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偏微分方程引進影像

[r]

An introduction to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their

在上 一講中, 根據微分與積分是微積分這門學科中的主要對立運算的觀點, 闡述了微積分 這門學科的內容是由三部分組成, 即微分、 積分、 指出微分與積分是一組對立運算的微積分基 本定理, 並且著重

26th Annual Meeting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Related Fields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Jan 6 – 7, 2018. Some recent developments on a

這是一個二階微分方程 (second-order differential equ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