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我對格物致知的一點看法 我想獲得知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我對格物致知的一點看法 我想獲得知"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我對格物致知的一點看法

我想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而要想獲得知識,就必須接 受事物而徹底研究它的原理。人的心靈都具有認識能力,而天下萬事萬物都總有 一定的原理,只不過因為這些原理還沒有被徹底認識,所以使知識顯得很有局 限。因此,《大學》一開始就教學習者接受天下萬事萬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去 進一步探究,以徹底認識萬事萬物的原理。經過長期用功,總有一天會豁然貫通,

到那時,萬事萬物的里外巨細都被認識得清清楚楚,而自己內心的一切認識能力 都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再也沒有蔽塞。這就叫萬事萬物被認識、研究了,這就 叫知識達到頂點了。

格物致知——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而獲得知識,而不是從書本到書 本地獲得知識。這種認識論很具有實踐的色彩,打破了一般對儒學死啃書本的誤 解。 “格物致知"在宋以後成了中國哲學中的一個重要範疇,到清朝未年,“格 致"(即“格物致知"的省稱)又成了對聲光化電等 自然科學部門的統稱。魯 迅在《吶喊自序》裡說:“在這學堂裡, 我才知道在這世上,還有所謂格致,

算學,地理。繪圖和體操。"這說明“格物致知"的深刻影響。

把格物當作一種絕對的習慣,所得所知定能日見相對其繁,猶如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對於一切事物充滿初衷的感動及興趣,才有辦法做到真正的格物,

並獲得真知灼見。不為事物的外表的現象所迷惑,直取真正的本質,才是真正的 認識與格物。真正的道理總在最明白處,最淺顯處,格物之途總要如此明白,方 能透徹。事物的道理不會太難,三歲小孩都知道,八十老翁做不到,懂得以簡御 繁,才能條分縷析。事實上,時至今日,當我們說到知識的獲取時,仍離不開 “格 物致知"這一條途徑。因為,它不是說 “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而是說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變革梨子,親口吃一吃。"(毛澤東《實踐論》

語) 簡言之,“格物致知"把我們引向萬事萬物,引向實踐,引向“實踐是檢 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和“實踐是認識的唯一源泉。" 格物致知」是窮理盡性的 方法。朱熹認為《大學》說的格物致知,指示著窮理的工夫,他對《大學》所說 的「致知在格物」作了精詳的補充。他說:

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既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 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惟于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儘也。是以《大學》

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物,莫不因其己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于 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之表里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 明矣。此謂知之至也。

對於陸九淵的學術見解,朱子認為他的見解同「中庸」所講的「思辨然後篤 行」的宗旨相違背,表示不讚成。朱熹曾和陸家兄弟討論了許多問題,但最主要 的卻是教育方法,朱子的見解,認為指導學生讀書首先要「泛觀博覽,而後歸之 約」;意思是說,先打下廣博的基礎知識,才能夠進行專門的研究。陸九淵不同 意,認為應該「先發明人之本心,而後使之博覽」;意思是說,人的心靈本來具

(2)

有先天的智慧,所以首先應該啟發他的靈感,等他的先天智慧充分展開了,才教 他去廣泛地閱讀各方面的著作,加以分析研讀。

他們雙方對於教學方法的主張不同,因此在討論過程中彼此互相批評,朱子 認為陸九淵把教學看得太簡單,祇要發展靈感悟性而不學習基礎知識,恐怕結果 既感悟不出什麼東西而又弄到知識空虛,誤人子弟;而陸九淵卻批評朱子的教學 方法是支離破碎,東讀一點西抄一點,雜湊起來的知識沒有多大價值。他還提出 一個理由反駁朱子說:「堯舜以前的人,並沒有什麼書可讀,為什麼能夠明白許 多事理?顯然是依靠自己的心性智慧的能動作用。」

朱熹所說的「格物致知」,我認為:「既有認識論的意義,又有倫理學的意 義,即是一種求知方法,又是一種修養方法。」格物致知,普及主體與客體的關 係,朱熹說過:「知者,吾心之知;理者,事物之理,以此知彼,自有主賓之辨。」

所以,就道德實踐而言,「格物致知」則是道德主體對道德規範、準則的把握。

道德修養是充分體現人的自主和提高人的尊嚴的主體性活動,具有清晰的自我意 識和自我控制能力的人,就能有目的地影響自己的發展。朱熹所說的「人心之靈 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物,莫不因 其己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實質上是指教育者引導,啟發受教育者 自覺地追求和實踐道德目標。程朱一再強調,道心、人心只是一心,非是二心,

二者之間就如理氣、天命之性與氣質之性的關係一樣,道心就在人心之中,是天 命之性發用流行出來的人心,非是在人心之外別有一種心可以稱為道心,所以朱 熹常說:「雖上智不能無人心,下愚不能無道心」。程朱理學借鑒和吸收佛性論 轉迷開悟、定慧雙修的宗教修行理論與實踐,倡行格物致知、居敬窮理,為人性 論提供了極具宗教修行意味的修養方式。在朱熹看來,格物致知的過程,也是道 德行為積累過程,積累到一定程度,量變成為質變,「一旦豁然貫通焉」,則道 德共相與道德殊相的統一就會實現。他說:

孔門教人甚寬今日理會此子,明日又理會此子,久則自貫通如耕荒田,今 日耕此子,明日又耕此子,久則自周匝,雖有不到處,亦不出這理。

從積累到貫通,朱熹強調「格物致知」必須重視實踐和有目的性,認為「格 物致知」是切切實實的工夫。下學而上達,只有循序漸進,才能積累德行達到仁 的填界。他說:

格物致知,大學之端,始學之事也;一物格則一知至,其功有漸,積久貫 通,然後胸中判然不疑所行,而意誠心正矣。然則所致之知固有淺深,豈遽以為 堯舜同者,一旦忽然而見之也哉。此殆釋一聞千倍,一超直入之虛談,非聖門明 善誠身之實務也。

我認為儒家人文教育的經驗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是在它重視全人格及全社會 的教育,尤其是類似鄉約這種民間自願團體所發揮的民眾教育的功能更是能夠彌 補當前教育的盲點。此外,我也認為在傳統重視家庭倫理的基本立場上,允許個 人有更大的活動空間及自主權,會使得朱熹所提倡的人文精神在現代社會中更透 徹的表現出來。

(3)

朱陸之學比較

朱熹 陸九淵

論心性 性即理 心即理(吾心即道)

主窮理以致知(即格物致知) 特重持敬(認為即物窮理為

「支離」)

教人信古人,讀古書 主先明本心,然後博覽 重外向的實踐功夫 重內向的內省功夫 盡性工夫

不同

近程頤 近程顥

地位 為眾流所歸,盛行於南宋、元至明初。至明中葉的王守仁出,才得到 發揚

優點

1 氣魄宏大,議論精密 2 教人方法平易淺近

可去支離之敝

缺點 格物致知要無所不至,確實難以辦到,

被譏為支離破碎 空洞、太簡化

影響 兩派爭執不下,而求證於經典原義,考證學乃運應而生。

來自 http://homework.wtuc.edu.tw/~wenlurg/index.html

參考資料:

「千家詩裡的故事」國語日報社出版李炳傑編著

《四書集註》,朱熹 論語,為政

《中國哲學史方法論發凡》,頁 127,張岱年

《朱子全書》,卷三,頁 29

《朱子語類》,卷九,頁 1

網站『人間福報』http://www.wfdn.com.tw/

網站「天主教會台灣地區主教團」http://www.catholic.org.tw

網站「中華萬年網-萬年史」http://www.china10k.com/trad/main/index.htm 網站「文藻外語學校」http://homework.wtuc.edu.tw/~wenlurg/index.html

124 18 號 劉世群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讓孩子從動畫短片中得到一個認知:要以客觀的立場學習接納不同 的事物,進而引導

顧客所認知的服務價格將不同於對商品價格的認知,主要受哪三層面的影響?(12 分,P33-34)

[r]

而唯名論者則持相反看法,認為共相只是名稱而不具客觀實在性,從個別事物抽 出的普遍概念只是人類知識論的方便工具,普遍概念並不指謂任何實體。唯名論 中又以「奧坎剃刀」

Shulman 曾提出的學科知識與學科教學知識,哪一個敘述屬於學科教學知識?. (A)實質結構知識(B)學科內容知識(C)情境與文化知識(D)學科的信念 ( A

本計畫旨在培育對基礎科學研究具潛力高中生,提 升對物理基礎科學知識能力,培養其正確的科學知 識與學習方法,以啟發主動思考問題及解決問題的

我有不同的想法。我覺得不管對方是誰,不管對方做了什麼讓你看不過去的事,不

那是我剛認識字不久,在小學二年級讀過的故事;依稀記得是《一百個好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