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佛 教 徒 的 自 然 觀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佛 教 徒 的 自 然 觀"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佛教徒的自然觀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講述

解決別人的困難、分擔別人的痛苦、關懷別人的福 利等等,也必然會給自己帶來利益。

今晚我想講的,是佛教徒對於自然的看法和認識。龍 樹大師說:「無一非緣合之物,故無一非空之物。」物質 的最終意義是空。那麼,究竟什麼是空呢?空就是一切 事物皆為緣合而成的性空之相。空是實存不妄、自性本 空的,並非是現象的虛無。獨立的、不依據因緣而自有的

空,是根本不存在的。

那麼,自然環境和生命世界兩部分,基本的 構成元素是什麼呢?本質上講,都是由風、火、

水、土、空「五大」組成的。時輪灌頂時,講究 一個「空」因,它是一切事物構成或發生的原動 力。一切事物最先生成,是先從「空」開始;而逐 漸消亡時,也是由此而去。根據「五大」的生成規律 所說,自然和生命兩者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因果關係。

不僅如此,在講「五大」時,眾生自有的「蘊」也是 由內部的「五大」構成,當然,這些「五大」也是有粗 細之分。佛教的觀點,構成物質內部最小「微粒」的成 分,與創始者一樣,是極細微的「五大」,它們聚合形成 了「微粒」。極細微的「五大」、以及形成內部「蘊」的

「五大」,組成了生物的個體。物質世界也是依據這種規 律形成,緩慢變化而最後形成了外部的環境。所以,我們 生物體與外部環境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因緣關係。這種 因緣關係的內容,包含相互依據的因、依據的成分、依據 的概念定義等很多詳細的類別。

No.522 Dec. 2007

35

(2)

今晚我們的主題,是關於自然界和生物之間的關係。我的幾個朋友對 我說﹕「人的本性是粗暴的」。我不贊成這種看法。我們研究哺乳動物時可 以發現,像老虎、獅子之類的食肉動物,需要捕獵其他物類來維生,所以 牠們有獠牙和利爪。而像鹿一類溫馴的食草動物,就沒有獠牙和利爪。從 這一點來看,我們人類的性格,就是趨於這類動物的溫柔一面。所以我對 朋友們說 ﹕「我與你們的觀點不同,我認為人類的本性是和善的。」

從我們生存的方式看,人是屬於聚居的一類。我們為了生存,就需要 與他人建立一種伙伴關係,否則是無法生存的。這是基本的規律。如果人 的本性是和善,那麼人對自然環境的態度,也要表現出這種溫柔的一面。

我認為,人與人之間不僅要保持友善的關係,並且人與自然之間也要維繫 這種狀態,這就是我們必須堅持的理念和擔負的責任。從另一個角度看,

自然環境不僅關係到我們人類自身,也是關係著一切眾生生存的根本問 題;同時,自然環境不僅是人類現實存在的基礎,也是人類未來生存的保 障。假如我們恣意揮霍自然資源,那麼,這或許能滿足眼下短暫和局部的 利益;而從長遠的角度看,卻是在給我們和未來的人類製造痛苦。

隨著環境的變化,自然氣候條件也會呈現變化,這對經濟發展變化等 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如此看來,環境問題就不僅僅只關係到我們的生 存問題了。所以,我認為保護環境和生態,首先在於端正人們的認識和思 想,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人們無視環境的重要性,那麼,其結果將對我 們生活的各個領域構成極大的威脅。因而,人們開展環保知識方面的宣傳 和教育,是極其重要的。

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慈悲心」。我經常提到它的重要性,這 是為什麼呢?正如以上所講述的,即使是一個極度孤傲貪欲的人,也離不 開對他人的依賴。解決別人的困難、分擔別人的痛苦、關懷別人的福利等 等,也必然會給自己帶來利益。如果一個人,若想不依賴他人而獨立生活,

最終損失的還是他自己。這是基本的規律。就好比說,你給別人微笑或不

佛教徒的自然觀

36

雜誌522

(3)

悅的表情,別人也會對你致以同樣的態度。不正是這樣嗎?如果你是誠實 友善地對待別人,那麼別人也會這樣對待你,這是擺明了的道理呀!大家 都想成為朋友,而不希望結怨。根本上來說,朋友關係的建立,取決於內心 的善良和誠實,這不是金錢和權力能夠獲得的。雖然有金錢和權力意義上 的朋友,但那不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是交心的朋友。難道不是這樣 嗎?我經常對人們說:「權力和金錢獲得的朋友,僅僅是利益上的朋友,是 不可靠的。為什麼呢?因為,當他們失去金錢和權力時,也就失去了朋友。

所以,那種朋友是難以信任的。」

如果是真正的朋友,那麼在任何處境下都能夠一起同甘共苦。朋友關 係的建立,不是因為義氣和情感,也不是通過知識和智慧……而只有依靠 內心的善良和誠實才能獲得。所以,我經常說:「若想自私的話,不要做那 種狹隘的自私,而要做明智意義上的自私。」這個問題的關鍵,就是要有世 界責任感,它也是我們獲得力量和幸福的源泉。

從這個意義上看,我們對植物、水源等,不考慮未來而做出毫不顧惜 的濫用,難道不是我們的罪過嗎?假如,我們有世界責任感、有良好的動 機和自律意識等;那麼,我們不僅能與環境合理相處,也能使我們與鄰 里、周邊國家之間的關係,和睦友好、和平相處。

實際上,自古以來,印度就誕生過許多思想家和宗教大德。現代歷史 上,印度還出現了偉大的思想家馬赫德.甘地以及一些卓著的政治家。他 們所秉持的「阿恆撒」—這種「和平非暴力」的良好觀念,至今都能 得到我們的敬佩和深切感受。在特定政治環境下,印度堅持不結盟 的外交政策,也與此有極大的關係。我認為,現實中推廣和發展 這種觀點,不僅適宜,也很重要。

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心識和最小的「微粒」是什麼?我 認為,兩個世紀以來,西方國家乃至整個世界,都將科技工業的發 展,大力普及於外在的物質領域。當代微生物學家和神經生物學家,

No.522 Dec. 2007

37

(4)

對這種「微粒」進行了非常深入而細致地研究和瞭解,從而找到 了分析法和原理。那麼,什麼是原理呢?簡單說,就是科學家自 身。科學家又是通過什麼物質獲得了這種認識?是通過大腦而獲得。

西方科學家對腦細胞的認識仍有限度,我想,在幾百億個腦細胞裏,也許 已掌握了一百億,這樣,能算得上是認識嗎?大腦的特殊功能,或說這種

「微粒」性質的腦細胞功能,無論怎麼說,都涵蓋了大腦與認識之間、以及 認識與物質之間的必然聯繫。我認為,這是很重要的。關於認識與物質之 間的關係,我覺得東方思想和西方科學,應該開始進行共同的探討。

雖然,人的認識與外部環境有極大的關聯作用。但是,從我們內心來 講,對此需要作出的認識和關注卻遠遠不夠。我們在生活中獲得的利益和 成功,不僅需要借助科學和物質的手段,也需要依靠心的祥和。這種祥和 之心,是無法依靠大夫的針劑獲得,也不可能從市場上買到。假如,你有 很多的錢可以購買東西,但你去大商場說要買一個祥和之心,那一定會引 來人們的譏笑。如果,你去找一位大夫,要求通過治療獲得內心的幸福、

祥和。他可能會給你服用安眠藥、注射針劑、或讓你休息……以此獲得短 暫的寬慰,但這不是真正的幸福。內心真正的幸福、祥和,是大夫無法給 予的。像電腦之類的高科技產品,也不可能給你帶來幸福。心的祥和,只 有在自己的內心中去尋找。

人們都需要幸福。如果,我們把身體的幸福、痛苦與內心的幸福、痛苦 相比較,內心的幸福和痛苦會表現得更加強烈。所以,我經常強調,要從特 別的方式上發展內心的祥和,這是很重要的。而要發展內心的祥和,首先 就要瞭解心的許多內容。

我們在論及有關環境保護的問題時,雖然牽涉到許多層面,但概括起 來,最終還是由心來作決定。因而我認為,擁有慈悲、愛心、智慧為基礎的 世界責任感,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達賴喇嘛於1992年2月14日在印度德 里的講述)

本文由財團法人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提供,特此致謝。

佛教徒的自然觀

38

雜誌52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主題:來自山林中的禮物 主題情境說明:.

密法就是心續。何謂心續?就是要讓我們的心能夠正念連續,心不散亂。我們心

還是 下了功夫但效果不好, 那就更要找出原因, 不 然挫折感更 重, 信心受到打擊。 除了知道正確 的 解法, 還要翻開考卷背面的計算式找出自 己 的錯誤, 這才發現有的學生連計算式都找

我們一般所探究的不僅是科學及其經驗 方式的問題―我們所探究的是人的世

我記得比較嚴重的一段飢餓經 驗,是在民國 40 年(1951)初編《人 生》雜誌的時候。當時,因為編輯工 作的關係,借住在台北善導寺。有一

我建設佛光山之初,有一位國際的航運大王,發跡得比長榮集 團的張榮發早,也比香港海運大王董建華更早,他就是居住在美國

拿一個舊皮箱 裝著我的夢想 我要開始決定旅程的方向 設計稿在桌上 一疊偉大理想 當成這些賣不出去公仔的床 有天 我突發奇想 把這些公仔送孤兒院的小孩. 看著他們的表情 滿足的那模樣

(01)我的許多朋友來與我修習佛法,後來我看到他們生起了一些問 題。有些人擔心如果他們不在我身邊時他們不能正確地修習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