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文及社會科學導論課程」第四次作業題目及說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人文及社會科學導論課程」第四次作業題目及說明 "

Copied!
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人文及社會科學導論課程」第四次作業題目及說明

題目設計者:國文科實習老師 吳昌政

一. 請閱讀完《社會學動動腦》〈前言:社會學 — 目的何在?〉一文之後,做 出一篇「摘要」。

1. 條列式摘要:

社會學是什麼:

z 社會學不同於其他學科的關鍵差異﹝the difference which makes the difference﹞,在於把人類行動看成較大形構的組成元素﹝elements of wider figurations﹞

z 社會學關心的課題是:形構、互依網、行動之交互制約﹝reciprocal conditioning of action﹞

z 社會學家關心的問題是:交織在一起這回事,對於人類行動者的可 能與實際行為會產生什麼後果,有何重要性及影響。這一類的問 題,構成了社會學論述的特殊領域。

z 社會學最主要是一種思考人類世界的方式;原則上,人可以用不同 的方式來思考同一個世界。

社會學與常識的關係:

z 比起其他學術科目,社會學與常識﹝common sense﹞的關係,或許 更加纏不清、問題重重,對社會學的地位與實務造成決定性的影響。

z 社會學談的任何事情,早已在我們的生活中,而且必然如此。而社 會學家所做的,就是比較人的經驗,去發掘個人身上的社會性﹝the social in the individual﹞去尋找特殊事件的普遍性﹝the general in the particular﹞我們期待社會學家告訴我們;我們的個人生命史,

如何與人類的共同歷史交織在一起。這使得社會學家無可避免的站 在他們努力詮釋的經驗的兩面,「出乎其外又入乎其內」。

z 社會學領域中,很少出現從沒有被賦予意義的現象。社會學家可能 用到的詞彙,大多皆已馱負了沉重的意義,那是「平常」人如你我 的常識所賦予他們的意義。

z 這就是為什麼社會學知識範圍與充滿社學概念的常識之間畫一條 清楚的界線,是如此重要的原因所在,這關係了社會學的身分是否 可以能成為一套凝聚的知識體。

社會學與常識的差異:

(2)

z 社會學刻意遵守「負責言論﹝responsible speech﹞」的嚴格紀律。

z 「場域大小﹝the size of field﹞」不同。常識通常是來自個人生活 世界,但社會學家追求的是比個人生活世界寬廣得多的觀點。

z 兩者「理解﹝making sense﹞」人類現實的方法不同。常識常是個 人觀點的,但社會學反對這種個人化的世界觀。因為社會學研究始 於形構﹝figurations﹞﹝依存網﹞而非個人行動者或單一行動。當 你從社會學的角度來思考時,你會透過分析各式各樣人類互依網來 理解人類狀況,而人類互依網還可以解釋我們的動機和動機催化的 效果。

z 常識常常把世界的可能變少了,但社會學立志克服常識的侷限性。

社會學能做些什麼?

z 社會學的藝術對我們每一個人的最大貢獻是:使我們變得更敏感。

它打破了一成不變的壓迫感,社會學思考的藝術,可以擴大你我自 由﹝freedom﹞的範圍與實效。

z 社會學思考的意思是:稍微更完整地了解我們周遭的人,了解他/

她們的渴望與夢想,他/她們的憂慮和他/她們的苦難。如果我們實踐 社會學思考,到最後我們可能會團結在一起,一種基於共同了解和 互相尊重的團結,團結在我們共同抗拒苦難合同聲譴責製造苦難的 殘酷行為之中。

z 社會學思考也可能幫助我們了解其他生活形態。新的了解,很可能 使我們比過去更容易與「他們」溝通,而且更可能導致共識。新的 了解亦有助於我們的共同自由,因為不能保證我的自由大於所有人 的自由。

z 社會學所強調的把個人自由奠立在集體自由的堅實基礎上,藉此強 化個人自由的觀念。

z 取得社會學式的理解,並不能保證你能化解和消弭人生「冷酷現實」

的頑抗力量,但若無社會學式的理解,個人生活管理和共同生活環 境的集體管例獲得成功的機會,恐怕更加渺茫。

關於本書:

z 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像你我這樣的普通人透視我們的經驗,並 證明顯然熟悉的生活層面,可以用新奇的方法來詮釋,用不同的眼 光來看待。

z

z 本書是為了個人用途而寫的,幫助你了解我們人類在日常生活中碰

(3)

到的種種問題。

z 所以,這本書是按照日常生活的邏輯而編排的,而不是根據研究日 常生活的學科邏輯。

z 學術機構研究和教學的完整社會學面貌,不會在本書中出現。

z 我們會對著一個經驗兜圈子思考,往往會在理解的過程中,回頭再 看一次之前的東西,不斷的反覆。在這個反覆探索中,可以學到許 多東西。

2. 敘述式摘要:

社會學是什麼?我們可以從不同的方向來思考。我們想像社會學是一種 句約束力的傳統──一套浩瀚經卷,凡是新來者都必須咀嚼之、消化之、據 之為己有。或者我們可以想的更美好──它是一種永續的關懷,一種詮釋的 傳統。這種思考社會學的方式似乎再明顯自然不過。但這是就是社會學了嗎?

不,這只告訴了我們「社會學」這個字的指示對象﹝referent﹞,並不能教給 我們這個「社會學」其本身的知識。哪麼,什麼是使社會學的東西很「社會 學」,而不是政治學、歷史學、人類學……?他們都關心「人造世界

﹝human-made world﹞」,但社會學和他們的關鍵差異﹝the difference which makes the difference﹞在哪?我們憑什麼堅持社會學不是歷史、政治……?他 們都對研究有一個標準。他們努力蒐集一切相關事實﹝fact﹞、力求用清晰明 確的方式來表示他們的主張、證明自己的理論是對的。以負責任的方式獲取 和呈現自己的研究成果……一個科學的方式。那麼,社會學和他們的關鍵差 異到底在哪?

我們似乎只能從他們所採取的角度﹝認知觀點 cognitive perspectives﹞

來看。社會學與他們的不同之處在哪?經濟學觀察人類行動之成本與效益的 關係,看到的行動者之間的關係,是屬於財貨與服務的創造與服務的創造和 交換層面,而受到供需關係的調節。政治學則關心如何改變其他行動者的實 際或預期行為,或是被其他行動者的實際或預期行為所改變的人類行動城層 面。從權力何影響力不對稱的觀點來考慮人類行動。了解互動關係中各方在 遂其所願上的機會差別。

他們關心的事物對社會學來說毫不陌生。但使社會學不同於其他學科的 關鍵差異,在於把人類行動看成較大形構的組成元素﹝elements of wider figurations﹞。這個較大形構,是指一群非隨機性聚集的行動者,交織而成 的互相依存網﹝a web of mutual dependency﹞。社會學家關心的問題是:交織 在一起這回事,對於人類行動者的可能與實際行為會產生什麼後果。因此,

社會學關心的課題是:形構、互依網、行動之交互制約﹝reciprocal

conditioning of action﹞。單一行動者﹝如你我﹞被社會研究看成互依網中的 單元﹝units﹞、成員﹝members﹞或夥伴﹝partners﹞。我們可以說,社會學 的核心問題是:人不管做什麼或可能做什麼居須依賴他人,這件事到底有什

(4)

麼重要性?人永遠活在﹝而且不得互活在﹞其他人類的陪伴之中,永遠與其 他人類進行溝通、交換、競爭與合作,這到底有什麼重要性?正是這一類的 問題,構成了社會學論述的特殊領域,並界定社會學為一門相對獨立的人類 與社會科學分支。我們可以如是結論:社會學最主要是一種思考人類世界的 方式;原則上,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思考同一個世界。

比起其他學術科目,社會學與常識﹝common sense﹞的關係,或許更加 纏不清、問題重重,對社會學的地位與實務造成決定性的影響。很少科學如 此亟於釐清自己與常識的關係。大多的科學所研究、觀察的事物祇是他們的 壟斷財產,只有他們了解、觀察、實驗、研究。在他們研究和發言的領域,

不存在輿論,也不存在常識性的觀點。社會學則不同,構成社會學知識的材 料,完全是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經驗;是原則上人人接觸的到,雖然實際 上不一定會去接觸的經驗;是尚未放到社會學家的放大鏡底下,已經被某個 人生活過的經驗。社會學談的任何事情,早已在我們的生活中,而且必然如 此。而社會學家所做的,就是比較人的經驗,去發掘個人身上的社會性﹝the social in the individual﹞去尋找特殊事件的普遍性﹝the general in the

particular﹞我們期待社會學家告訴我們;我們的個人生命史,如何與人類的 共同歷史交織在一起。他們只能從他們與你我共享的日常生活經驗出發。社 會學家又必須冷眼旁觀他們所研究的對象。這使得社會學家無可避免的站在 他們努力詮釋的經驗的兩面,「出乎其外又入乎其內」。這還不是社會學與常 識糾纏不清的全部原因。

社會學領域中,很少出現從沒有被賦予意義的現象。社會學家可能用到 的詞彙,大多皆已馱負了沉重的意義,那是「平常」人如你我的常識所賦予 他們的意義。由此可知,社會學與常識的關係太過親密,乃至於無法像其他 科學對常識處之泰然。社會學對社會知識的主權,社會學家對研究主題發表 權威性言論的權利,也許永遠受到挑戰。這就是為什麼社會學知識範圍與充 滿社學概念的常識之間畫一條清楚的界線,是如此重要的原因所在,這關係 了社會學的身分是否可以能成為一套凝聚的知識體。

那麼,社會學與常識,有什麼不同之處?

我們可以想到起碼四個相當重要的差異。首先,社會學刻意遵守「負責 言論﹝responsible speech﹞」的嚴格紀律,這個紀律被認為是科學的一個屬 性。社會學家應當克制自己,不把純粹基於個人信仰的理念不時地表述為經 過測試的發現。社會學家必須導出最後結論,並且號稱可以保證可性度的整 個程序──敞開大門,接受無線度的公共檢驗。

第二個差異,則與採集資料以供判斷的「場域大小﹝the size of field﹞」

有關。對於我們大多數非專業人士來說,採集資料的場域,只限於我們的生 活世界。而純粹基於個人生活世界的經驗,必然是局部的,極可能是片面的。

而社會學家所追求的比個人生活世界寬廣得多的觀點,可以產生巨大的影 響,影響不僅是數量上的,而是品質上的及知識運用上的。

(5)

第三個差異在於,兩者「理解﹝making sense﹞」人類現實的方法不同;

在於它們如何為自己解釋,為什麼發生此事而非彼事,或為何事態如此。如 果我們的理解工具純粹取材於個人生活世界的話,我們很容易把大千世界發 生的每一件事,想成某某人刻意行動的後果。我們尋找這個引起事件的人,

一旦找到了,我們便確信問題解決了。真的是這樣嗎?社會學反對這種個人 化的世界觀。因為社會學研究始於形構﹝figurations﹞﹝依存網﹞而非個人 行動者或單一行動。當你從社會學的角度來思考時,你會透過分析各式各樣 人類互依網來理解人類狀況,而人類互依網還可以解釋我們的動機和動機催 化的效果。

最後,讓我們回想一下常識何以有如此大的力量?它們形塑我們的特性 習慣,而我們的特性習慣又維持了常識的力量。常識成了「理所當然」的事,

而理所當然的事是不需要解釋的,也不會成為一個問題。在某個意義上,你 看不到它們的存在。而社會學像是一個好管閒事,常惹人討厭的陌生人。它 把「顯而易見」的事變成了大惑不解的難題,把熟悉的事物「去熟悉化

﹝defamiliarize the familiar﹞」了。這揭開了嶄新的、意料之外的可能性,

用更自覺、更全面的方式過日子的可能性──或許也是更多自由與控制的生 活方式。

社會學雖然與常識保持固定與親密的對話,卻立志克服常識的侷限性。

它也可能喚起和鼓勵我們去重新評估自己的經驗,去發掘更多的可能詮釋,

而最後使我們變得更具批判性。

你可以說,社會學的藝術對我們每一個人的最大貢獻是:使我們變得更 敏感;它靈敏了我們的感官,開拓了我們的眼界,使我們能夠去探索過去視 而不見的人類狀況。你可以說,社會學思考本身是一種力量,一種反固定化

﹝anti-fixating﹞的力量。它打破了一成不變的壓迫感,社會學思考的藝術,

可以擴大你我自由﹝freedom﹞的範圍與實效。

社會學思考的意思是:稍微更完整地了解我們周遭的人,了解他/她們的 渴望與夢想,他/她們的憂慮和他/她們的苦難。如果我們實踐社會學思考,到 最後我們可能會團結在一起,一種基於共同了解和互相尊重的團結,團結在 我們共同抗拒苦難合同聲譴責製造苦難的殘酷行為之中。如果能達到這個效 果,哪麼自由的理想便會提升到人類共同目標的層次,因而更加壯大。

社會學思考也可能幫助我們了解其他生活形態,哪是我們的直接經驗無 法觸及的,而且常以刻板印象﹝stereotype﹞潛入常識之中,以片面、偏見式 的滑稽形象,嘲諷和我們不同的人過日子的方式。洞悉和我們不同的生活型 態的內再邏輯與意義,也許可以讓我們思考我們、他們的那條界線是否真的 是哪麼天經地義。新的了解,很可能使我們比過去更容易與「他們」溝通,

而且更可能導致共識。新的了解亦有助於我們的共同自由,因為不能保證我 的自由大於所有人的自由。唯有如此,我們才能自由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

基於上述理由,社會學所強調的把個人自由奠立在集體自由的堅實基礎

(6)

上,藉此強化個人自由的觀念,遂被認為有「動搖﹝destabilizing﹞」既有權 力關係﹝通常被既有權力捍衛者稱之為社會秩序﹞的嫌疑。

但是,取得社會學式的理解,並不能保證你能化解和消弭人生「冷酷現 實」的頑抗力量;理解的力量,無法抗衡結合了強制與認命、服從的常識所 構成的壓力。然而,若無社會學式的理解,個人生活管理和共同生活環境的 集體管例獲得成功的機會,恐怕更加渺茫。

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像你我這樣的普通人透視我們的經驗,並證明 顯然熟悉的生活層面,可以用新奇的方法來詮釋,用不同的眼光來看待。鼓 勵大家嚴格檢驗過去不假思索就全盤接受的信仰。因此這本書是為了個人用 途而寫的,幫助你了解我們人類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種種問題。所以,這本 書是按照日常生活的邏輯而編排的,而不是根據研究日常生活的學科邏輯。

因為主要是幫助你了解我們人類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種種問題,因此學術機 構研究和教學的完整社會學面貌,不會在本書中出現。又因為如此,我們會 對著一個經驗兜圈子思考,往往會在理解的過程中,回頭再看一次之前的東 西,不斷的反覆。但在這個反覆探索中,可以學到許多東西。

二.吳嘉苓老師在課堂上不斷強調「社會學的想像」這個概念;要言之,這是一 種連結「個人」與「社會」(比我們自身更廣大一點的世界)的思考方式。現 在,請運用「社會學的想像」,針對下列三項議題,簡要地提出你的看法:

(1)「升旗典禮」有何意義?你認為高中生需不需要舉行升旗典禮?為什麼?

1. 我認為升旗典禮的意義在於凝聚國人對於「國家」這個組織的認同感,

讓國人效忠國家。

2. 我認為也許需要,也許不需要。

3. 我認為因為當一個世界沒有國家這種組織時﹝完全的地球村﹞,我們便 不需要舉行這種儀式。但如果我們有國家這種組織的時候,我們就需要 一個標誌物來代表這個組織。而這個標誌通常是國號、國名、國徽、國 歌、國旗,而我們又創造了一種信仰:我們要尊敬、愛護這些標誌,這 也代表我們認同這個組織,「屬於」這個組織中。這是一種區分敵我的方 式,既然需要區分敵我,就代表有對立,有戰爭。而這也許是一種人間 苦難擴大的方式。

(2) 規定高中生穿著「制服」的可能理由為何?你認為高中生應該穿著制服上學 嗎?為什麼?

1. 我認為是作為認同的方式﹝區分群我﹞﹝功能論﹞,便於管理﹝較 為重要﹞﹝衝突論﹞。

2. 我認為也許應該,也許不應。

3. 我認為這對於學生的自由是一種侵犯,它限定了我們的衣著自由,

也讓上位者便於管理、掌握,而上位者則不必如此,這也許使師生 間的關係有些許的不平等。但以區分群我來說則穿制服教義區分。

(7)

但應該是穿著我們自己決定的衣服,而不是其他人決定的。

(3)「髮禁」的規定有道理嗎?你認為對高中生有必要實行「髮禁」嗎?為什麼?

1. 我認為沒有道理。

2. 我認為沒有必要。

3. 我認為這是上位者對於下位者的一種限制,以區分上下位者的不同。有 人說這樣較整齊,較有學生的樣子。如果說這樣較整齊就有軍事化管理 的味道,而「軍事化管理」在我看來對於學生是無用﹝益﹞的,反倒有 可能限制了學生的一些心理表現。至於較有學生的樣子則不一定代表這 個學生就會是個好學生﹝品行優良﹞。反倒是區分上下位者的不同,以 表示上位者的權利大於下位者的意味較濃厚

三. 請你針對「社會學」這項主題,或者是吳嘉苓老師上課所談及的內容,自己 問自己一個「重要的問題」,並且寫出自己對於該項問題的思索。

沒有社會階層的社會還會有社會規範嗎?

吳老師說,對於社會規範的產生有兩種理論,一個是衝突論,一個是功 能論。我個人比較認同衝突論。如果我們用衝突論來討論社會規範的話,那 我們就必須把人分為上位者與下位者。上下位的分別是掌權多寡。那麼,社 會規範就是為了維持上位者的權利而存在。但,如果沒有這個架構,社會規 範還會存在嗎?如果人人平等,這個社會還有規範嗎?

我想是會的,但有許多現存的規範會消逝不見。有些基本的,維持人與 人之間相處的一些基本規範還是會存在,像是尊重他人之類的規範還是會存 在,也許還有一些認同式的規範也會。但許許多多無意義的規範則不會,如 上所提的一些規範﹝髮禁等﹞。在這個沒有社會階級的社會中,人人都會尊 重他人權利、珍惜自己的權利。由於這樣,許多限制自由,且無意義﹝也許 是為了誇耀權力﹞規範會不見。當這個社會再進一步變得兼愛的時候,也許 社會規範只會形同具文,它們早在生活中。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原因之ㄧ,我想作者已預先留了伏筆─就是日本的戰敗,大江健三郎雖未

並且去找人詩人、技工等,他認為自己比較高明。這樣的追根究底,造成樹敵無

不同的學科的實踐方法到底有什麼不同?不論他們研究的題材是什麼,在對

5、社會學與常識的關係:由於人們的常識(即日常生活經驗,來自於日常生活

作者以「迷宮中望見星空」來比喻哲學。哲學,就如同迷惘在迷宮之中,無

Putnam 曾說:「meaning ain’t in the head.」意義部分的決定了外在環境,對

台灣這一個小島,於短短 400 年的歷史由於政權的不停更迭以及民族的多樣化因而如此 複雜。過去的臺灣歷史,比較注重政治層面,而政權的變遷,使歷史受限於時代,今以一種

人文及社會科學導論課程作業 12413 陳篆軒 11/15【歷史學】在台灣談歷史及歷史研究 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張隆志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