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日治時期板橋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五章 日治時期板橋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 "

Copied!
2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五章 日治時期板橋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

日軍登臺前,就對臺灣現況做過研究調查,從人口、街市、風土到物產,鉅 細靡遺;1895 年正式治臺後,總督府引進近代制度與設施,一面進行殖民統治,

一面以科學精神

1

積極展開各項現代化建設,臺灣在日本統治下,呈現出大不同 於從前的嶄新風貌。

日本殖民統治主要目的是在經濟,藉以增強日本國力。為有效控制臺灣及開 發島內資源,日本致力基礎建設,而交通體系是一切建設之母,故日人將興建鐵 路列為優先考量。交通網路一旦建立,同時意味著剝削網路的建立,雖然動機是 為了日本母國利益著想,但卻奠定了臺灣邁向現代化的根基。原本每年必須仰賴 日本國庫補助的臺灣,到了 1904 年以後,財政已經可以自立,無須再由日本中 央補貼。

2

板橋原屬水運稱便的河港都市,利用渡口互通有無,日治時期因鐵路經過而 展開新契機,由舊日水路運輸邁向陸路聯外交通,不但免於因舟運功能衰退而沒 落,空間範圍更因鐵路關係向南北擴大延伸,成為人潮往來要區,帶來經濟效益,

各方面得以迅速發展,一掃因林維源內渡不歸而沉寂的陰霾,重新恢復生氣。當 火車開進板橋,象徵現代化的開始,不停向前行駛的火車啟動了板橋的發展與繁 華的前景,為板橋挹注新的活力,確立了其交通樞紐的地位,使板橋深具發展潛 力,

3

加上接近臺北市的地緣關係發揮加乘作用,至今仍深深影響板橋的發展。

1

科學精神涵義有二,一為科學研究之本身,一為以科學方法制定政策,此為後藤新平「生物學 政治」重要根據。參見溫振華, 〈日據時代臺灣的社會變遷〉 , 《史學會刊》 ,33 期(臺北,1989.06) , 頁 6-10。

2

李筱峰, 《快讀臺灣史》,頁 68。

3

板橋發展至今,擁有五十四萬人口,不僅是全國第一大縣轄市,新板橋車站也是大臺北臺鐵、

高鐵、捷運藍線及預計 2011 年可通車的捷運環狀線四鐵共構的交通轉運點,成為淡水河西岸的

交通樞紐。參見江惠貞,〈點亮板橋的溫暖〉, (臺北:聯合報,2007.10.18),第A15 版。

(2)

板橋全境平原,且由於大安圳水利灌溉系統建立、大漢溪及新店溪主支流流 布,使板橋發展出一片片相連水田,泉甘土肥,擁有適合農業發展的自然條件。

在「農業臺灣、工業日本」經濟策略下,臺灣總督府實行所謂的「綠色革命」,

以促進農業生產;配合殖民政府市場需求,本區農產品以稻米、蔬菜、甘蔗、香 花最為重要。

日本治臺,以新式教育取代傳統教育,影響至鉅。過去受教育為少數人的權 利,到了日治時期,基礎教育普及,使得文盲日漸減少,根據臺灣總督府的統計,

日治後期(昭和十八年,1943 年)時,臺灣學齡兒童就學率高達 71.3%,在亞洲 僅次於日本,遠高於當時世界的平均水準,已達先進國家的標準。在日本主導下,

臺灣教育有了明顯的改變,臺灣人透過新式教育,逐漸接觸近代西方文明,接受 其洗禮,思想、文化、觀念都起了相當大的變化。

4

此時,社會教育也發揮功能,

教化一般民眾,訓練新國民,符合現代性。

本章討論重點計有日治時期板橋人口變遷、交通機能增強、農業經濟趨向、

新式教育及社會教育組織的發展。

第一節 人口變遷

一、人口數量之改變

臺灣有現代的人口登記始於日治時期,明治三十八年(1905 年) ,日本人做 了臺灣史上第一次人口普查,建立臺灣戶籍管理制度。戶口調查幕後最大功臣是 當時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

5

他是僅次於臺灣總督的第二號人物,後藤新平 曾在德國習醫,為人謹言慎行,極富科學精神,他運用所學,研擬治臺方向,認

4

李筱峰, 《快讀臺灣史》,頁 68-70。

5

日治初期,前三任總督以鎮壓抗日運動為主,少有建設;1898 年,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與總

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始聯手推動臺灣各項建設,臺灣的統治政策有了新的發展。

(3)

為要推行有效的行政,必須先了解人口,方能對人力資源做有效利用,故排除萬 難舉辦大規模人口調查。日本仿效歐美之制於 1902 年公布「國勢調查法」 ,並於 1905 年在臺灣實施第一次國勢調查。

6

戶口調查對一地區的族群分布、人口數、

出生數、死亡數、男女別、年齡別、職業別等皆有詳細記錄,

7

故本節以日人戶 口調查資料做分析來觀察板橋地區人口變化。

表 5-1 日治時期板橋十四街莊人口統計表 (單位:人)

明治 38 年

(1905 年)

明治 43 年

(1910 年)

大正 4 年

(1915 年)

大正 9 年

(1920 年)

大正 14 年

(1925 年)

昭和 10 年

(1935 年)

昭和 15 年

(1940 年)

枋 橋 街 2,674 2,729 2,922 3,388 3,627 4,881 5,216

江 仔 翠 莊 2,598 2,768 2,752 2,778 2,936 3,189 4,311

後 埔 莊 1,355 1,526 1,635 1,622 1,813 2,318 2,954

溪 洲 莊 1,053 1,122 1,221 1,222 1,267 1,403 1,330

社 後 莊 1,007 1,029 990 956 1,003 1,220 1,163

新 埔 莊 966 1,084 1,064 1,118 1,147 1,187 1,825

湳 仔 莊 832 909 847 819 881 877 942

港 仔 嘴 莊 806 830 971 942 1,052 1,132 1,409

年 口 度 街 莊 名 數

6

這次的戶口調查,可說是開亞洲風氣之先,就連日本國內都未曾有過如此調查。臺、日原欲同 時進行戶口調查,但由於日俄戰爭爆發等諸多因素,使日本的戶口調查不得不暫時中止,臺灣 則如期舉行,日本國內直至 1920 年始實施第一次的國勢調查。1905 的戶口調查是臺灣史上首次 正式的戶口普查,從 10 月 1 日開始為期三天,調查結果,全臺人口數將近 304 萬人,以後五年 有小規模調查,十年有大規模普查。參見林衡道主編,盛清沂、王詩琅、高樹藩編著, 《臺灣史》,

頁 514-515。

7

夏靜凝、謝梅華, 《見證—臺灣總督府 1895-1945》(上) ,頁 62-70。

(4)

深 坵 莊 710 735 788 679 667 926 1,032

番 仔 園 莊 508 631 697 740 828 1,040 1,032

沙 崙 莊 469 519 532 516 540 647 574

四 汴 頭 莊 437 517 481 119 451 561 604

埔 墘 莊 401 419 506 464 547 693 737

下 深 坵 莊 246 250 260 246 298 329 364

合 計 14,062 15,068 15,666 15,939 17,057 20,043 23,493

年增加率

(千分率 )

14 8 3 14 16 32

增 加 指 數 100 107 111 113 121 143 167

資料來源: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 《臺灣現住人口統計》 (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調 查計課,明治 38 年、明治 43 年、大正 4 年、大正 9 年、昭和 10 年、

昭和 15 年) ;臺灣總督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 《國勢調查結果概數》

(臺北:山科,大正 15 年) 。

根據表 5-1,明治 38 年到昭和 15 年(1905-1940 年),板橋地區人口總數由 14,062 人成長到 23,493 人,35 年間增加 9,431 人,由年增加率及增加指數來看,

大致而言,本區人口呈持續上升趨勢,日人在臺五十年治績,明顯反映在人口數 量的持續成長上。一般來說,人口增加有兩種原因:自然增加與社會增加,日治 以前,臺灣、中國大陸人口往來頻繁,臺灣多外來移墾性的人口,是為社會增加;

但日領臺灣後,日人竭力隔離臺灣與中國大陸所有關係,對臺灣人民出入管制甚

(5)

為嚴密,故日治時期臺灣人口受遷徙因素影響極小,是為「封閉型」人口(closed population),

8

也就是說當時臺灣地區人口增加屬自然增加,與清代臺灣地區 人口的移民遷入增加不同。

9

日治初期有鑑於來臺日人多感染傳染病,職是之故,

日本當局致力改善臺灣環境衛生、撲滅風土傳染病、健全醫療制度、建立公共衛 生體系,使死亡率在 1910-1920 年間逐漸下降、出生率上揚,有益於人口成長;

從自然增加的觀點來看,在 1920-1940 年間,臺灣是當時世界人口增加速度最快 的地區。

10

板橋地區各街莊人口數量成長程度不一,以唯一的街市枋橋街人口數量最 多,1940 年時已有五千多人;江仔翠莊緊追在後,甚至在明治 43 年(1910 年)

超出枋橋街 39 人;日治末期,除沙崙、四汴頭、埔墘、下深坵四莊人口數不足 一千人,屬較小聚落外,板橋其餘各莊人口數均在一千人以上。

二、人口之分布

表 5-2 板橋十四街莊人口密度順位表(1935 年)

人 口 密 度 面 積

( 甲 )

占總面積 百 分 比

人 口 數

(單位:人)

占總人口數 百 分 比

人口數/面積 順位

枋 橋 街 30 1.78 4,881 23.92 162.70 1 後 埔 莊 112 6.63 2,318 11.36 20.51 2 港 仔 嘴 莊 61 3.61 1,132 5.55 18.56 3

8

陳紹馨,《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 ,頁 94。

9

移墾性的人口,是指人口深受農耕移入人口影響,人口的增加,受移民因素影響遠大於自然 增加。參見李國祁, 〈百年來臺澎地區人口的變遷〉 ,收錄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 員會主編, 《認識臺灣歷史論文集》 (臺北:師大中教輔委會,1996 年),頁 323-388。

10

陳紹馨, 《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頁 101。

(6)

沙 崙 莊 40 105 647 3.17 16.18 4

溪 洲 莊 133 7.87 1,403 6.88 10.55 5

江 仔 翠 莊 310 18.34 3,189 15.63 10.29 6

埔 墘 莊 69 4.08 693 3.40 10.04 7

深 坵 莊 105 6.21 926 4.54 8.82 8

湳 仔 莊 104 6.15 877 4.30 8.43 9

社 後 莊 159 9.41 1,220 5.98 7.67 10

新 埔 莊 178 10.53 1,187 5.82 6.67 11

四 汴 頭 莊 85 5.03 561 2.75 6.60 12

下 深 坵 莊 53 3.14 329 1.61 6.21 13

番 仔 園 莊 251 14.85 1,040 5.10 4.14 14

資料來源:海山郡板橋街役場, 《海山郡板橋街勢一覽》 ,臺北:海山郡役所,昭

和十二年。

(7)

圖 5-1 板橋十四街莊人口密度順位圖(1935 年)

1 2

3 14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資料來源:根據表 5-2 繪製

人口密度是指單位土地面積上的人口數,通常是將總人口數除以每平方公

(8)

里,亦可稱為人地比率,這是用來觀察一地人口分布的指標,它較人口總數更能 明確表達一地人口的實際狀況,人口密度高表示該地區可能擁有開發較早、氣候 宜人居住、利於農耕、商業密集、經濟發達、交通便利、資源較多、生活機能完 整等因素,故能招徠民眾,人煙聚集。以表 5-2、圖 5-1 為例說明,在 1935 年,

板橋地區因受到自然條件的限制及開墾順序的影響,各街莊人口密度相差甚為懸 殊,以枋橋街每甲土地面積 162.70 人居冠,大幅超越居次的後埔莊 20.51 人,

幾乎為其 8 倍;枋橋街人口密度與殿後的番仔園莊 4.14 人相比,更高達 39 倍之 多。

三、人口性別

表 5-3 日治時期板橋人口性別統計表 (單位:人)

年 度 大正 12 年

(1923 年)

大正 14 年

(1925 年)

昭和 5 年

(1930 年)

昭和 11 年

(1936 年)

男 8,565(50.74%) 8,824(50.86%) 9,365(50.56%) 10,326(50.58%)

女 8,312(49.26%) 8,523(49.14%) 9,157(49.44%) 10,090(49.42%)

合 計 16,877(100%) 17,347(100%) 18,522(100%) 20,416(100%)

性別比 103 104 102 102

資料來源:淀川喜代治編,古舜仁、陳存良譯, 《板橋街誌》 ,頁 39-40。

說 明:括號前之數字是人口數,括號內之數字是該性別人口數佔總人口 數之百分比

性別比(或稱性比例)是人口學上關於社會或國家男女人口數量的一種比

率,基本上以每 100 位女性所對應的男性數目為計算標準:性別比 = (男性人口

(9)

/女性人口)x100%。由於人類體質的關係,性別不均是一直存在的問題,在人口

統計學上,根據長期的觀察結果,一般正常範圍則在 102 至 107 之間,高於或低

於這個數字,即為人口失衡,對婚姻、家庭結構、社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由

表 5-3 得知,本區在日治時期,性別比接近平衡狀態,有助社會環境穩定,反映

當時社會成和諧的狀態。

(10)

第二節 交通機能的強化

交通順暢便捷是發展經濟、繁榮地方的首要條件,從交通的開拓演變可以看 出一個地區的進步,亦可從中了解整個歷史脈絡,這是開發過程中最鮮明的表徵 之一,

11

近代交通建設中尤以鐵路影響最大。

臺灣鐵路發展肇基於首任巡撫劉銘傳,劉氏眼光遠大,膽識過人,是建設臺 灣的大功臣,在所有近代化建設中,修築鐵路是最具影響力的措施,它有效啟動 了臺灣近代化腳步,堪稱是近代臺灣發展的重要里程碑。當劉銘傳在臺推行「新 政」之時,正值清廷守舊派人士大力反對興築鐵路,淞滬鐵路遭逢拆毀之際,劉 氏洞察鐵路對國防、政治、經濟、文化之重要,認為鐵路可以裨益海防、提振貿 易、造福地方,屢次奏請清廷,並獲直隸總督李鴻章保舉贊成,終於在光緒十三 年(1887 年)奏准修建臺灣省鐵路。

12

劉銘傳於光緒十三年五月在臺北設立「全臺灣鐵路商務總局」 ,進行路線偵 測、器材經營、經費調撥等事宜;六月在臺北府城的大稻埕向北、南先後動工,

建設中國第一條官辦且經營客運的鐵路,鑿穿獅球嶺

13

向東北延伸到基隆,向西 南可達新竹,分别於 1891 年和 1893 年建成,兩段共長约 99.3 公里,軌距 1,067 毫米,軌重每公尺達 18 公斤,共費銀 130 萬兩,開啟了臺灣鐵路初步規模,這 段鐵路不但是全臺第一條鐵路,同時也是全中國第一條鐵路。

14

當時北部最繁榮的地區就是一府二鹿三艋舺中的「艋舺」 ,鐵路理應要經過 艋舺,沒想到該地民眾認為開山闢地、鋪設鐵路會破壞以龍山寺為主的風水,所

11

管家琪, 《臺灣風土──開發的故事》,頁 169。

12

戴震宇, 《臺灣的老火車站》(臺北:遠足,2001 年),頁 2-3。

13

今獅球嶺隧道北側尚有劉銘傳所題「曠宇天開」四字,不難想像工程之艱辛浩大。同上書,

頁 8-9。

14

基隆、新竹間之鐵路,日治時期予以修改路線,較原有路線延長 7.4 公里,故今日約為 107 公

里。參見陳正祥, 《臺灣地誌(中)》 ,頁 667。

(11)

以集體反彈,他們拿了龍山寺的關防蓋印後,送交一份給劉銘傳表示反對,因此 劉銘傳只好被迫避開艋舺改走大稻埕,先由基隆到臺北府城的淡水河邊,再轉回 頭,從大稻埕架一座木橋過淡水河,經過新莊循著乾隆十五年(1750 年)所闢 之龜崙嶺新道到龜山、桃園,南下新竹。1891 年曾連續出現兩次颱風,將新莊 附近的鐵道沖失,所以該段鐵路運輸能力並不強。

15

光緒年間的鐵路規劃並沒有經過板橋,板橋一直是利用大漢溪主支流河運來 連絡對外交通,後因河水淤積造成舟楫不便,水運條件逐漸惡化,這種情況直到 日本治臺後始見改善。日本為有效控制臺灣及開發島內資源,將興建鐵路列為第 一要務,認為臺灣南北縱貫線一旦完成,不僅有利於軍事交通,更有助於全臺貨 物交流,可收殖產興業之功。經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

16

重新評估,以原有鐵 路南下頗為迂迴,很不合經濟效益,且新莊到龜山間的山路複雜,修護不易,加 上大漢溪時常氾濫,鐵路易受洪水摧毀等因素,遂在明治三十二年(1899 年)

採取舊線改良方式,開始闢築「臺北桃仔園間鐵道改良線」。將縱貫鐵路改線,

把臺北到新莊、桃園間之鐵路拆廢,改由臺北南下,經萬華、板橋、樹林、鶯歌 至桃園和舊線相接,再到新竹,於明治三十四年(1901 年)完成。

17

與原路線相 較,改良線所經之處坡度減緩,易受水患處僅有二哩,且縱貫鐵路橫貫本區中部,

在板橋設有三個停靠站,由北而南分別為:港仔嘴、板橋、浮州(圖 5-1),浮 州地區物產豐饒,計有蔬菜、香花、甘蔗生產,設立浮州站有利物產輸出。

18

改 線後鐵路貫穿本市東西,板橋火車站北距基隆 36.4 公里,南距高雄 369.5 公里,

15

王志鴻, 〈臺北桃園間鐵路及沿線站場百年來之變遷〉 ,《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北縣文 化)》,61 期(臺北,1999.06),頁 35。

16

日人治臺後,以全島為範疇,緊鑼密鼓進行各項建設,有嚴密之分層組織各司其職,1896 年 4 月 7 日「臺灣鐵道會社」成立,專責鐵道的建設、保存、運輸等相關業務,為臺灣鐵路的主管 機關。參見夏靜凝、謝梅華,《見證—臺灣總督府 1895-1945(下)》 ,頁 130。

17

王志鴻, 〈臺北桃園間鐵路及沿線站場百年來之變遷〉 ,頁 24-26。

18

盛清沂、吳基瑞, 《板橋市志》 ,頁 535;鐵道部著,黃貢譯, 〈臺灣鐵道史摘譯—臺北部份〉,

《臺北文獻直字》 ,107 期,(臺北,1994-03),頁 67-81。

(12)

陸運空間向南北延伸,擴大原有之空間發展,而道路也形成以板橋街為中心的放 射狀交通網。

19

圖 5-2 日治時期板橋鐵路圖

資料來源:蔡采秀,《板橋的都市發展(1895-1985):兼論其社會影響》,頁 55。

19

淀川喜代治編,古舜仁、陳存良譯,《板橋街誌》,頁 110-112。

(13)

圖 5-3 板橋火車站紀念戳印

資料來源:高傳棋, 《圖說枋橋城—尋找板橋的土地記憶》 ,頁 14。

日人規劃板橋為鐵路中心後,基於實際的產業需要,又以板橋為中心,規劃 運煤專用鐵道,例如板橋到中和南勢角的板南線鐵路、板橋往土城大安寮的海山 煤礦、板橋到清水坑復興煤礦等專用運煤鐵路,對於臺北縣煤礦產業發展有長遠 的影響。此外,板橋也曾設置四條運輸軍需品的輕便鐵路,行駛輕軌電車,可惜 戰後這些路線都被拆除。

20

日本治臺五十年中,鐵路重新建構臺灣的區域空間,凡鐵路經過處因陸運機 能增強,對促進產業運輸及對外交通皆大有助益,可加速該地區發展。

21

板橋因 鐵路成為交通樞紐後,由於空間範圍擴大,帶動各方面迅速發展。不斷向前行駛 的火車成功為板橋奠定交通中心的地位,至今仍深深影響板橋的發展。

20

盛清沂、吳基瑞, 《板橋市志》 ,頁 536。

21

昔日板橋民間流傳有《板橋查某》一曲,歌詞為: 「火車火車吱吱叫,5 點 10 分就到板橋,板

橋查某美擱笑,轉來去賣某來呼伊招,來呼伊招!」描述火車通車後,板橋女人的美麗,深深

吸引乘坐火車經過的旅客,心裡都想著要回家賣掉老婆入贅到板橋呢!為什麼大家都說板橋女

孩子特別漂亮呢?因為板橋林家在當時位居全國首富,所以連買來的奴婢丫環都很漂亮!

(14)

第三節 經濟的發展

日治之初,日本國庫尚需撥給臺灣大量財政補助,故日本國內有人認為取得 臺灣是為負債,有利無弊,遂有將臺灣賣給法國的聲音出現。

22

然而日本政府為 證明其有經營殖民地的能力,乃積極開發各項資源,以謀求臺灣財政獨立,不再 依賴國庫補助;同時為因應世界市場的運作和國內的資本累積,初期視臺灣為「農 業臺灣」,經濟發展重心放在農業,全力進行農業投資。

在「農業臺灣、工業日本」

23

的經濟策略下,米糖為農業經濟主體,臺灣總 督府實行所謂的「綠色革命」 ,於各地設有農事試驗場、糖業試驗場、蔗苗養成 所等機構,提供優良品種、有機化學肥料及新農業技術,發展水利灌溉等措施,

以促進農業生產。

表 5-4 板橋各職業人口數表(1922 年) (單位:人)

職 業 別 農 業 水產業 礦 業 工 業 商 業 交通業 公務業 其 他 合 計 人 口 數 2,276 25 315 779 602 348 178 416 4,939 百 分 比 46.1% 0.5% 6.4% 15.8% 12.2% 7.0% 3.6% 8.4% 100%

資料來源:臺北州知事官房文書課, 《臺北州第一統計書》 (臺北:江里口,1924 年) ,頁 234-237。

由表 5-4 可知,日治時期板橋經濟發展以農業為主,農產總值達 5,893,173 日圓,遠超過其他產業,原因何在?以本區而言,由於大安圳水利灌溉系統建立、

大漢溪及新店溪流布,使板橋發展出一片片相連水田,荒地面積不超過 10 甲,

22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帕米爾文化,1987 年),頁 9。

23

一戰期間,歐洲各國捲入戰爭,工商停滯,日本趁機發展工商,大量人力轉移到工業部門,

受此影響,日視臺灣為糧倉,負責農業生產。

(15)

擁有泉甘土肥,適合農業發展的自然條件,加上供應臺北市需要,鄰近地區農田 蔬菜、花卉之栽培頗盛。

24

河運發達、農產品出口豐富,使板橋成為日治時期的 一個農業都市,

25

在殖民政府以利益為前提之下,市場需求帶動生產,本區農產 品以稻米、蔬菜、香花、甘蔗最為重要,概述如後:

(一)稻米

在第三章第三節提到日人採漸進變革的方式,由地方行政長官擔任管理人,

逐步將臺灣農田水利事業納入管理,總督府對水利事業擁有絕對的管理和控制權 力,最終目標是希望藉由「對水的控制」 ,來達到稻米及其他作物增產的計畫。

1920 年代,為救濟日本國內工業化以後,稻米生產不足的需求,日在臺全力發 展稻米業,在臺北市的竹子湖試種日本水稻品種,經過多次改良之後,在大正十 二年(1922 年)培植出適合日本人口味的蓬萊米,其米質柔軟,米粒圓滑,產量亦 高,為臺灣稻米生產帶來空前進展。蓬萊米被大幅推廣種植,結果與甘蔗植作一 樣成長快速,種植面積迅速擴增,1934 年嘉南大圳完工,提供更好的蓬萊米栽 培條件,蓬萊米產量首度超越在來米,此後蓬萊米產量一直維持在在來米產量一 倍半到兩倍之間,

26

大量米糖銷往日本,臺灣成為日本帝國之南方寶庫。

27

板橋因氣候溫暖、水源豐富、土壤肥沃之自然條件,加以深耕犁普及、青豆 皮綠肥的栽培及耕種方式改善,可使稻米一年兩穫,產量豐富,稻米成為本區最 重要之農業生產品,水稻耕作主要集中在新埔、後埔、深坵、湳仔四莊。

28

板橋米產量豐富,可由以下二事例見其端倪:板橋設有酒廠以蓬萊米釀製特

24

陳正祥, 《臺灣地誌(中)》,頁 803。

25

蔡采秀, 《板橋的都市發展(1895-1985):兼論其社會影響》,(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 所博士論文,1994 年),頁 5。

26

1900 年臺灣稻米產量為 30 萬公噸,1930 年開始超過 100 萬公噸,1938 年高達 140 萬公噸;

參見吳密察總策劃, 《認識臺灣歷史(九)》,頁 104。

27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近代史經濟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 年),頁 5。

28

高傳棋, 《圖說枋橋城—尋找板橋的土地記憶》 ,頁 63。

(16)

級清酒和福壽酒,

29

又在地勢較高處設倉庫貯糧,

30

由此可見米產量大,方有餘 裕可供製酒、存糧。除蓬萊米外,本區早於明治四十一年(1908 年)起,由臺北 州農事試驗場配給優良米種,在本區浮州番子園試種陸稻,收穫量與水稻不分上 下。

31

(二)蔬菜

清時,臺北已具備商業機能、行政機能,到了日治時期,又擁有方便與殖民 母國聯絡的地理優勢,日總督府遂竭力開發臺北地區,隨著臺北都市擴張及人口 大增,

32

板橋所產稻米、蔬菜除供應產地食用外,多運至臺北。

蔬菜是板橋僅次於稻米的農產品,

33

栽培區主要分布在江子翠、社後、浮州,

34

這些地區土壤因屬沖積土,養份豐厚,水分滲透及空氣流通均佳

35

,適宜栽植 農作物,除蔬菜外,同時也適宜栽種稻米、甘蔗、香花。板橋浮州地區與三重、

蘆洲,並列為臺北三大蔬菜供應來源,隨著蔬菜輸出量日增,蔬菜栽培面積驟增,

品種亦不斷改良,產量大為提高。普受市場歡迎的菜類有甘藍菜、胡瓜、南瓜、

茄子、西瓜、蕃茄、豌豆等。

36

(三)香花

臺灣北部丘陵地區多雨,茶葉全年皆可採收,又以春夏最盛。 「清朝臺灣出 口有三寶:茶葉、蔗糖和樟腦」 ,茶的崛起,為臺灣賺取大量外匯收入,造成臺 灣經濟重心、政治重心相繼北移,茶產業帶動臺灣北部的榮枯,對南北地位消長

29

臺北縣文獻委員會編, 《臺北縣年鑑(第一輯) 》(臺北:臺北縣文獻委員會,1967 年),頁 252。

30

淀川喜代治編,古舜仁、陳存良譯, 《板橋街誌》 ,頁 88;張炎憲主編、陳存良譯, 《文山、海 山郡彙編(下) 》,頁 583-584。

31

淀川喜代治編,古舜仁、陳存良譯,《板橋街誌》,頁 88。

32

日治時期對臺北市的發展計畫為:初期 15 萬人口的都市計畫,後期 60 萬人口的都市計畫;

參見溫振華,〈板橋歷史發展〉演講講義,2007.10.27,頁 5。

33

淀川喜代治編,古舜仁、陳存良譯,《板橋街誌》,頁 89。

34

陳正祥, 《臺灣地誌(下)》,頁 1054-1055。

35

盛清沂、吳基瑞, 《板橋市志》 ,頁 535;

36

張炎憲主編、陳存良譯, 《文山、海山郡彙編(下)》,頁 588-589。

(17)

投下決定性的影響。

37

因外銷茶葉必須粗製後運到臺北大稻埕再製,故臺北大稻 埕自清朝以來即為著名之精製茶葉加工出口區。

38

臺茶出口以包種茶及烏龍茶為 大宗,

39

其中包種茶藉由新鮮芳美的香花薰製後,可以添加香味,刺激買氣,提 高銷售量。因臺灣茶葉市場遍及全球各地,日本著眼於經濟利益,自然十分重視 香花生產,為保持薰茶用香花之新鮮及香氣,產區以就近供應為佳,以免因路途 遙遠而失去鮮度香味。臺北近郊之板橋、中和因地利之便,雀屏中選成為香花主 要栽培地區。

40

表 5-5 日治時期板橋、中和香花生產表 (單位:公斤)

1931 1935 1936 1937

板 橋 268,618 104,600 119,800 39,680 中 和 53,140 34,600 44,750 49,600

資料來源:整理自蔡采秀, 《板橋的都市發展(1895-1985):兼論其社會影響》 ,頁 58。

表 5-5 顯示板橋香花產量遠高過中和,板橋種植之香花種類包括黃枝、樹蘭、

茉莉、秀英,其中以收成量高、品質優、價錢好、利潤豐的茉莉花為主,花田遍 布大漢溪、新店溪兩側之肥沃砂質土壤,以浮州番子園附近為主要栽培地區。

41

37

林滿紅, 《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臺北:聯經,1997 年),頁 105、147。

38

1866 年,英人杜德在大稻埕設立製茶工廠,從廈門聘請有經驗之製茶師父及包裝工人來臺,

直接在臺烘焙加工,逕銷海外。參見林滿紅, 《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頁 77-79、楊蓮福,《圖說臺灣ㄟ代誌》 ,頁 139。

39

林滿紅, 《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頁 21。

40

陳慈玉, 《臺北縣茶業發展史》(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1994 年),頁 102-110。

41

蔡采秀, 《板橋的都市發展(1895-1985):兼論其社會影響》,頁 58。

(18)

種茶的香花加工薰製使臺北大稻埕與板橋兩者間形成分工依賴關係。

42

(四)甘蔗

臺灣農民種植甘蔗,可遠溯到荷蘭時代,當時荷蘭人獎勵植蔗製糖,蔗糖成 為當時臺灣重要輸出品,至清時, 「臺糖」已成為一個響亮的品牌,但真正開啟 臺灣現代化製糖之門則是在日治時期。

43

日本原就是一個糖業消費國,大多仰賴 海外供給,日人治臺後在臺灣最大投資是製糖業,殖民政府以各種優惠辦法扶持 日本資本家在臺設立近代製糖廠,從生產到製造再到市場,日本政府皆擬訂完善 政策積極配合,因此製糖業迅速成長,臺灣躍升為糖業王國,製糖業是日本在臺 灣最具代表性產業,不僅供應日本,還可外銷賺錢,矢內原忠雄稱之為「臺灣糖 業帝國主義」 。

44

過去臺灣製糖一直採舊式製糖法,由牛車、石磨和煮糖室構成,生產技術低 落,產品無法與人競爭,自 1855 年以後,出口量逐年萎縮。

45

日人見原始的傳統 糖廍製糖量不高,為謀求臺灣糖產量的增加,臺灣總督府揭開改革序幕,進行一 連串糖業革新措施,致力進行科學實驗研究、引進外國種植容易且含糖量高的優 良蔗種、更新蔗苗、改善製糖方法、獎勵從事糖業者,以推廣種植;又陸續成立 新式糖廠,採用大規模機器生產,糖產質與量皆優於往昔。

日治前,臺北有少數地區栽種甘蔗,除生吃外,有數十個糖廍從事製糖業,

46

惜耕作方式守舊、肥料不足、壓榨力弱,蔗糖生產量逐年衰退,傳統製糖糖廍 大幅減少。明治三十年(1897 年),總督府先輸入外國優質蔗種;明治三十九年 (1906 年),在臺北、艋舺、板橋、川華等四地設改良糖廠,種蔗面積漸增;1907 年以後,大規模新式糖廠相繼成立,明治四十三年(1910 年),臺北地區在艋舺

42

同上,頁 61。

43

楊蓮福, 《圖說臺灣ㄟ代誌》,頁 137-138。

44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頁 187。

45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近代史經濟篇》,頁 125-126。

46

1890 年左右,臺北地區計有 91 個糖廍,參見陳正祥, 《臺灣地誌(中)》,頁 611。

(19)

設「臺北製糖株式會社」取代上述改良糖廠,種蔗面積驟增至 1,200 多甲。板橋 蔗田主要分布在沙崙、下溪洲和三抱竹,產量可觀,所製紅糖除供產地所需,尚 可外銷。

47

表 5-6 日治時期臺灣新舊糖廠產量一覽表 (單位:公噸)

舊 式 糖 廍 改 良 糖 廍 新 式 糖 廠 合 計 年

度 生 產 量 生 產 量 生 產 量 生 產 量

1902 55,637(97.96%) ________ 1,156(20.4%) 56,793(100%)

1908 36,876(53.98%) 13,467(19.72%) 17,966(20.4%) 68,309(100%)

1913 4,271(5.73%) 4,541(6.10%) 65,654(2.04%) 74,466(100%)

1918 30,998(8.65%) 16,332(4.56%) 311,129(26.3%) 358,459(100%)

1923 4,433(1.20%) 2,353(0.63%) 363,412(88.17%) 370,198(100%)

1928 4,694(0.78%) 4,046(0.67%) 595,480(98.17%) 614,220(100%)

1933 7,097(1.08%) 6,740(1.03%) 642,540(97.89%) 656,377(100%)

1937 9,873(0.94%) 10,857(1.04%) 1,028,594(98.02%) 1,049,324(100%)

1944 7,078(0.79%) 4,945(0.56%) 892,289(98.65%) 892,289(100%)

資料來源: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近代史經濟篇》 ,頁 135。

說 明:括號內數字是該年度各糖廠生產量佔總生產量之百分比

47

張炎憲主編,胡清正、陳存良、林彩紋譯, 《臺北廰誌》,頁 203。

(20)

由表 5-6 不難看出,傳統糖廍因規模小、設備簡陋、糖質粗糙、產量亦不理 想;於是新式糖廠取而代之,一間接著一間蓋起來,生產量大為提高,徹底擊垮 了臺灣本地傳統糖廍。

表 5-7 日治時期板橋香花、甘蔗生產表

香 花 甘 蔗

度 面積(甲) 產量(斤) 價值(圓) 面積(甲) 產量(斤) 價值(圓)

昭和 3 年

(1928 年)

47.66 469 , 398 57 , 860 477.58 37 , 372 , 210 261 , 605

昭和 6 年

(1931 年)

28.00 268 , 610 11 , 973 344.09 23 , 564 , 800 149 , 639

昭和 11 年

(1936 年)

32.50 119 , 800 23 , 020 291.64 27 , 616 , 270 145 , 442 項

資料來源:整理自張炎憲主編、陳存良譯, 《文山、海山郡彙編(下) 》 ,頁 511-512、

楊湛萍, 《從景觀分析與社會結構變遷探討板橋的空間性轉變》 ,頁 54。

根據表 5-7,以生產面積及收成價值來看,在板橋,甘蔗是比香花還重要之

經濟作物,為板橋帶來大筆財富。由於各新式糖廠會競爭原料,總督府遂於明治

三十八年(1905 年),公布「製糖取締規則」 ,建立「原料蔗採收區域制度」 ,即

以糖廠為單位劃定蔗作區,蔗農必須將甘蔗賣給指定之新式糖廠,且收購價由糖

廠決定;以本區為例說明,三抱竹、沙崙、下溪洲等地為板橋甘蔗主要產區,隸

屬「臺北製糖株式會社」原料供給區域。會社為鼓勵農民蔗作,贌耕林本源家族

(21)

五百甲土地,以種蔗為條件讓農民代耕,

48

會社每年會先派人來此收購,再利用 板橋、艋舺間之輕便鐵路將甘蔗送到艋舺製糖廠提煉加工。

綜合上述,茲以昭和六年(1931 年)為例,將板橋四大農產品之主要產地、

耕作面積、產量、產值列表如下,以供參考:

表 5-8 板橋四大農產品統計表(1931 年)

稻 米 蔬 菜 甘 蔗 香 花 主 要 產 地 新埔、後埔、

深坵、湳仔四 莊

江子翠、社 後、浮州地區

沙崙、下溪 洲、三抱竹

浮州番子園 附近

耕作面積(甲) 1,629.16 422.00 344.09 28.00 總 產 量(斤) 26,862 9,645,750 23,546,800 268,610 產 值(圓) 354,871 163,535 149,639 11,973 資料來源:整理自淀川喜代治編,古舜仁、陳存良譯, 《板橋街誌》 ,頁 89-90。

根據表 5-8,可知板橋農產品以收益而言,稻米居冠,蔬菜次之,再其次為 甘蔗、香花。

49

48

張炎憲主編、陳存良譯, 《文山、海山郡彙編(下)》,頁 204。

49

戰後板橋農業以稻米、蔬菜為主,日治時期之重要經濟作物如甘蔗、香花均告沒落;日後隨

著工業化與都市化的發展,板橋耕地面積漸減。參見蔡采秀, 《板橋的都市發展(1895-1985):兼

論其社會影響》,頁 92-101。

(22)

第四節 新式教育的建立

日治臺灣後,取消傳統科舉取士制度,於明治二十九年(1896 年)4 月起,臺 灣總督府在各重要城市設立 14 所「國語傳習所」 ,以學習日語為主,並教授一些 生活上基本常識,藉以培養基層公務員和通譯人才。兩年後,總督府見國語傳習 所成效斐然,遂發佈「臺灣公學校令」 ,據之以地方經費進一步將各地國語傳習 所改為六年制的「公學校」 ,作為初等教育的啟蒙機關。臺灣全島共開設 55 間公 學校,專收臺灣人子弟,

50

鼓勵臺灣小孩進入教授新式教育的公學校讀書,企圖 漸次取代傳統的書房,確立臺灣基本教育的基礎。從此,現代教育隨著日本總督 府無所不在的政治力量,深入臺灣各個角落。

51

根據臺灣總督府的統計,在昭和 十八年(1943 年)時,臺灣學齡兒童就學率(含女學童)高達 71.3%以上(表 5-9) ,遠高於當時世界的平均水準,已達先進國家的標準。日治下基礎教育普及,

使得文盲日漸減少,受教育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

表 5-9 日治時期臺籍兒童就學率

年 代 1904 年 1909 年 1914 年 1920 年 1925 年 1930 年 1935 年 1940 年 1944 年 就學率 3.8% 5.5% 9.1% 25.1% 27.2% 33.1% 41.5% 57.6% 71.2%

資料來源: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 《臺灣省五十一年來(民國前十七年至民 國三十四年)統計提要》 (南投:臺灣省政府主計處,1994) ,頁 1241。

至於過去普設於全臺各地,由臺灣人負責經營的民間書房(私塾) ,因為以

50

初等教育分公學校與小學校雙軌制,公學校供臺籍兒童就讀,小學校供日籍兒童就讀,公學 校、小學校課程內容深淺不同,師資亦有別。

51

何思瞇、許禎庭, 〈臺灣教育制度的演變--以大觀義學與板橋國小為例〉 ,頁 59。

(23)

臺灣話教授、讀、寫漢文,同時傳授中國固有傳統思想文化,自然不見容於總督 府,惟初期因預算不足,無法在全臺普遍設立足以收容所有學齡兒童的公學校,

故權宜之下暫時讓民間書房繼續存在;至於公學校雖特別重視日語教學,但有鑑 於漢文為臺民日常生活常用工具,難以遽廢,遂採漸廢政策。總督府於 1898 年 頒布規則,將傳統書房納入管理受日人監督,書房不時遭到約束、取締,規定書 房除教授漢文外,宜陸續加入日語、算術等科目,公學校亦設有漢文科,每週保 有兩堂漢文課至 1917 年廢止;1920 年代日治中期以後,同化措施日益積極,固 守舊態的書房岌岌可危,難以生存,獲准設立的書房則是名存實亡,已成公學校 輔助機關,成為代用公學校;1937 年,廢除報紙漢文版、公學校漢文科;隨著 日人在臺統治基礎日趨穩固,民眾就學趨向逐年改變,到了 1943 年實施義務教 育,強制廢除書房,書房完全停辦。

52

一、枋橋公學校的設立

板橋地區之教育發軔於林本源家族所創辦的大觀義學(詳見於第四章第三 節) ,日本明治 30 年(1897 年),林本源家族繼續秉持私人興學的傳統,利用大 觀義學場所,聘日人岡崎伊太郎,創辦私人之國語教育所,教授附近學童日語。

明治 32 年(1899 年)就地改制為「枋橋公學校」 ,成為板橋地區第一所新式學校,

首任校長為寺內又男,其後數年一直借用大觀義學廂房上課,根據公學校令,公 學校經費由該地區人民負擔,枋橋公學校乃利用義學學租來經營。

53

日人十分重視教育,於是在經過近代西方文明洗禮的日本主導下,臺灣教育 有了明顯的改變。公學校修業年限一般為六年,依當地情形得為四年,後來又規 定六年制公學校得設二年制高等科,以加強職業教育。入學年齡則為七足歲以 上、十二歲以下之學童,但有特殊情形者,在校長取得廳長准許後,十二歲以上 者亦可入學。日治時期公學校教學科目有國語(日語) 、修身(公民) 、算術、歷

52

吳文星, 〈日據時期書房教育之再檢討〉 , 《思與言》 ,26 卷 1 期(臺北,1988.05) ,頁 101-108、

夏靜凝、謝梅華, 《見證—臺灣總督府 1895-1945(上)》頁 192-212。

53

張炎憲主編,胡清正、陳存良、林彩紋譯, 《臺北廰誌》,頁 109。

(24)

史、地理、體育、理科、習字、繪畫、家事、裁縫、唱歌、實科等,漢文為選讀 課程,實科授與男童,通常實科項目包含簡易農業、商業、手工三科任選兩科;

家事、裁縫則授與女童,

54

四年制公學校則缺理科。公學校教學除授與生活必須 之普通知識與一般技能的訓練為宗旨外,同時也是宣傳政令,灌輸國家意識的機 關。

55

隨著就學人口漸增,校舍日感狹隘,為建立能獨立使用的校舍,臺北廳選定 小東門外田地為校址,與地主林本源家族交涉土地捐贈事宜,獲林本源家族林爾 嘉捐資 22,794 日圓作為建校經費,並提供勞役,自明治 39 年(1906 年)起開始 動工建新校舍,明治 41 年(1908 年)完工,6 月 30 日遷「枋橋公學校」於今「板 橋國小」校址,以提高當地臺人子弟就學機會,為此特立「枋橋建學碑」以為紀 念。

這座碑以石塊雕刻而成,高 3 公尺、寬 165 公分,碑首篆額是第五任臺灣總 督府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所篆,碑面文字則是由民政長官大島久滿次撰文、日本名 書法家日下部東作書寫、著名刻工廣瀨群鶴操刀,內容敘述板橋林家先後設立書 社、義學,到現在又捐地建了公學校的新校舍,造福板橋地區的民眾;碑文還記 載了校舍的建置規格及花費的時間和金錢,最後褒揚林本源家族對於地方教育的 貢獻。此碑目前在文化路上板橋國小內,一進校門右前方即可看到,已被列為三 級古蹟。

56

(圖 5-1)

54

高傳棋, 《圖說枋橋城—尋找板橋的土地記憶》 ,頁 72-73。

55

張炎憲主編,胡清正、陳存良、林彩紋譯,《臺北廰誌》,頁 112。

56

何思瞇、許禎庭, 〈臺灣教育制度的演變--以大觀義學與板橋國小為例〉 ,頁 66。

(25)

圖 5-1 枋橋建學碑碑首

資料來源:本人 96.06.30 拍攝

日治初期,初等教育之推行剛開始並不順利,臺人上層社會子弟沒有人要去 念公學校,仍然延請漢文教師到家裡教授漢文,意欲到廈門參加科舉考試,只有 窮人家子弟才會去念公學校,這種情形直到辛亥革命滿清被推翻後,這些人才死 了科舉作官這條心,改受日本教育;

57

伴隨社會風氣之轉變,以及老師、警察的 勸導,臺籍學童就學率逐年提高,茲以昭和二年(1927 年)到昭和六年(1931 年)板橋公學校就學人數之變化為例說明:

表 5-10 板橋公學校學生人數統計表 (單位:人)

學 年 年 度 性

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高一 高二 合 計 男 152 180 149 103 113 116 38 16 867 昭和二年

(1927 年)

女 62 56 35 46 34 35 一 一 268

57

林衡道口述、林秋敏紀錄整理, 《林衡道先生訪談錄》,頁 230。

(26)

男 190 140 179 128 97 103 41 14 892 昭和三年

(1928 年)

女 65 57 49 32 40 38 一 一 281 男 157 188 127 174 123 93 46 23 931 昭和四年

(1929 年)

女 73 61 48 49 31 39 一 一 301 男 193 139 181 122 162 120 37 24 978 昭和五年

(1930 年)

女 83 72 58 47 46 32 一 一 339 男 158 184 139 171 124 145 50 15 986 昭和六年

(1931 年)

女 99 81 65 52 42 46 一 一 385 資料來源:淀川喜代治編,古舜仁、陳存良譯, 《板橋街誌》 ,頁 63。

由表 5-10 明顯看出板橋公學校男女學生人數皆逐年上升。

二、枋橋公學校分校場的設立與發展

隨著社會進展,民智漸開,希望入學者不斷增加,除了枋橋街內兒童外,鄰 近街莊兒童也希望來此接受教育。故陸續在板橋鄰近地區設立枋寮分教場(今中 和市中和國小)、土城分教場(今土城市土城國小)、江子翠分教場及沙崙分教 場,因本文以板橋地區為研究範圍,故前二者略而不提。茲將江子翠分教場及沙 崙分教場二者發展沿革列表如下:

表 5-11 枋橋公學校各分校場

名 稱 江 子 翠 分 教 場 沙 崙 分 教 場

初設年代 大正 8 年(1919 年) 大正 9 年(1920 年)

(27)

獨立設校 大正 10 年(1921 年) 大正 13 年(1924 年)

改 稱 江子翠公學校 沙崙公學校 現 名 江翠國民小學 沙崙國民小學

資料來源:淀川喜代治編,古舜仁、陳存良譯, 《板橋街誌》 ,頁 60-62。

表 5-12 枋橋地區三所公學校就學兒童人數與就學率(1932 年)

名 稱 男生就學人數 就學率(%)

女生就學人數 就學率(%)

總就學人數 總就學率(%)

板 橋 公 學 校 970

(76.17%)

403

(40.35%)

1,373

(58.26%)

江 子 翠 公 學 校 262

(72.90%)

89

(25.29%)

351

(49.09%)

沙 崙 公 學 校 165

(79.14%)

116

(38.93%)

281

(59.03%)

平均就學率(%) 76.07% 34.86% 55.46%

資料來源:整理自淀川喜代治編,古舜仁、陳存良譯, 《板橋街誌》 ,頁 63-65。

根據表 5-12,以昭和七年(1932 年)來說,在以上三所公學校接受教育的兒 童共計 2,005 人,就學率平均達 55.46%。

分析日治時期臺灣教育特色是以初等教育為主,因為如果教育辦得太好,反 而增加人民反抗的力量,故臺灣人讀完小學後,如欲升學,大多選讀職業學校,

包括醫學校、師範學校及農林商工等實業學校,高等教育則是微不足道,幾乎為

(28)

日人所壟斷。

58

儘管如此,日人在臺灣所建立的教育制度,對促使臺灣順利邁向 近代化,亦有其貢獻。

表 5-13 日治時期臺灣教育相關法令

時 間 法 令 名 稱 重 要 內 容 明治 31 年

(1898 年)

臺灣公學校令 改國語傳習所為公學校,專門給臺童 就讀,以教授日語為主

大正 8 年

(1919 年)

臺灣教育令 確立公學校修業年限為六年,廣設中 等學校及職業學校,以培養基礎人才 大正 11 年

(1922 年)

新「臺灣教育令」 取消臺日差別待遇及隔離教育,實施 臺日共學

昭和 16 年

(1941 年)

再修訂「臺灣教育令」 取消公學校與小學校的差別,一律改 稱國民學校,標榜一視同仁

資料來源:汪知亭, 《臺灣教育史料新編》(臺北:臺灣商務,1975 年),頁 34-36。

表 5-14 板橋國小沿革表

時 間 校 名

明治 30 年(1897 年) 林本源家族利用大觀義學場所,創辦私人國語教育所 明治 32 年(1899 年) 就地改制為「枋橋公學校」 ,成為板橋地區第一所新式學校 明治 41 年(1908 年) 遷「枋橋公學校」於今「板橋國小」校址,立「枋橋建學

碑」以為紀念。

大正 10 年(1921 年) 枋橋易名為板橋,校名改為「板橋公學校」

昭和 16 年(1941 年) 根據再修訂之「臺灣教育令」,取消公學校與小學校的差

58.

吳密察總策劃,《認識臺灣歷史》第八冊(臺北:新自然主義,2005 年),頁 131-135。

(29)

別,一律改稱國民學校,故更名為「板橋國民學校」

民國 57 年(1968 年) 實施九年義務國民教育,改稱為「臺北縣板橋鎮板橋國民 小學」

民國 61 年(1972 年) 板橋鎮升格為市,改稱為「臺北縣板橋市板橋國民小學」

數據

圖 5-1  板橋十四街莊人口密度順位圖(1935 年)  1  2 3 14 4  5  6 87 910111213 資料來源:根據表 5-2 繪製      人口密度是指單位土地面積上的人口數,通常是將總人口數除以每平方公
圖 5-3  板橋火車站紀念戳印  資料來源:高傳棋, 《圖說枋橋城—尋找板橋的土地記憶》 ,頁 14。            日人規劃板橋為鐵路中心後,基於實際的產業需要,又以板橋為中心,規劃 運煤專用鐵道,例如板橋到中和南勢角的板南線鐵路、板橋往土城大安寮的海山 煤礦、板橋到清水坑復興煤礦等專用運煤鐵路,對於臺北縣煤礦產業發展有長遠 的影響。此外,板橋也曾設置四條運輸軍需品的輕便鐵路,行駛輕軌電車,可惜 戰後這些路線都被拆除。 20     日本治臺五十年中,鐵路重新建構臺灣的區域空間,凡鐵路經過處因陸
圖 5-1    枋橋建學碑碑首  資料來源:本人 96.06.30 拍攝                  日治初期,初等教育之推行剛開始並不順利,臺人上層社會子弟沒有人要去 念公學校,仍然延請漢文教師到家裡教授漢文,意欲到廈門參加科舉考試,只有 窮人家子弟才會去念公學校,這種情形直到辛亥革命滿清被推翻後,這些人才死 了科舉作官這條心,改受日本教育; 57 伴隨社會風氣之轉變,以及老師、警察的 勸導,臺籍學童就學率逐年提高,茲以昭和二年(1927 年)到昭和六年(1931 年)板橋公學校就學人數之變化為例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2)「南北陸路」一定會聯想到「高速公路」,而 Highway 又是 1973B.C,行政院長蔣經國推動的十大建設之一,但答案卻給

經國三民非營利幼兒園為依據本辦法第 7 條及第 34 條,由

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於2022年1月25日公布「世界 經濟展望更新報告(World Economic Outlook

依據就業服務法第 55 條規定,雇主聘僱外國人從事海洋漁撈工

美國於 2005 年第一季經濟增長較預期遜色,本地生產總值由 2004 年第一季的 5.0%放緩 至 3.7% a ,季度變動率 b 只錄得 3.5%的增長。私人消費和企業投資則分別由 2004 年第一季的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於本年二月份出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全球經濟放緩已

( )如圖,已知康橋大樓建地有一輛吊車,吊杆頭正要吊起一重物,已知吊車的高度為 2 公 尺,若沿著吊杆延長線接觸到地面 A 點,A 點距離吊車 5 公尺,且距離重物 50 公尺,試

中華人民共和國於 1949 年建立。建國初期,政府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的目標,推 行不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的規劃與建設;但在 1966 年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