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 五 章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 五 章 "

Copied!
2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葵.光.彩.影 的油畫創作研究

!

第 五 章

(2)

!

第五章 葵花的創作實踐

關於此次展出的葵花作品,是自 2003 年迄今逐漸蛻變演化而來。其中歷經 親臨向日葵田,拍攝葵花的千姿百態、圖像資料的收集、攝影組合、書籍的閱讀,

將蘊藏已的創作理念與架構呈現出來。

在師大美研所進修的這三年時間,所學的不單單只是藝術繪畫的創作而己,

舉凡中西美術史專題材研究、當代美術專題研究、美學、多元藝術教育、藝術批 評、藝術新聞採訪與寫作、課程發展與評鑑…在師長們熱心指導下,繪畫理論及 技法皆有所精進,而這些學習過程對個人的創作,都是彌足珍貴的經驗。

此次,提出 10 件作品分析、說明,在技法表現上以油畫創作為主。在創作 理念、創作內容、創作形式與技巧等方面,已在前面各篇章作綜合性的論述與說 明。因此,在葵花的創作實踐中,著重在單件作品的解讀分析。

葵.光.彩.影系列作品的畫題、尺寸,茲分述如下:

作品一 《望月》,162×80CM,油彩、畫布,2005.3

作品二 《花花世界》,60.5×41CM(12M),九連作,油彩、畫布,2005.2 作品三 《蛻變》,60.5×60.5CM,四連作,油彩、畫布,2005.3

作品四 《鑲嵌向日葵》,35×24CM(5P),十六連作,油彩、畫布,2005.2 作品五 《向梵谷致敬》,72.7×60.5CM(20F),三連作,油彩、畫布,2005.1 作品六 《葵之舞》,72.7×60.5CM(20F)、72.7×53CM (20P)、72.7×50CM(20M)、

72.7×41CM,四連作,油彩、畫布,2005.3 作品七 《朝陽》,91×65.2CM(30P),二連作,油彩、畫布,2005.4 作品八 《綻放的愛》,91×65.2CM(30P),二連作,油彩、畫布,2005.4 作品九 《秋的旋律》,116.7×80.3CM(50P),油彩、畫布,2005.4

作品十 《戀戀向日葵》,116.7×80.3CM(50P),油彩、畫布,2005.3

「葵.光.彩.影」的其他油畫作品圖錄

(3)

作品一、(圖5-1)

《望月》

162×80cm(100M) 油彩、畫布 2005 年 3 月

壹、 創作理念

《望月》這件作品,在最初的構思中,是與《朝陽》這件作品做相互的 呼應。也是筆者嘗試用靜默的方式來詮釋夜的寂靜。梵谷有一幅眾所周知的 名畫:《星夜》(Staring Night),曾感動了多少的靈魂!筆者也自我期許,希望 透過自己對夜的深邃想像,對月光下的葵花,反射出一種對夜的另一種詮 釋,達到安祥平靜的心靈意象。在現實的世界中,因葵花的向光性的生理結 構,葵花雖然不可能真的望月,但是透過創作者的浪漫想像,賦與葵花新的 詩意,重組向日葵。

貳、 形式分析

在這件作品中,筆者在色彩的舖陳上,選用灰色調單色畫法,是屬於西 洋的古典技法之一,在形式上採用極簡的色彩變化,試圖呈現出類似中國畫 中對空間的多點透視觀點,也帶出一種水墨畫的虛實變化。

在構圖的安排上,運用前景大背景小的透視法則,在葵花的安排上,採 用 S 型的曲線動態,增加律動感。而在背景的處理上,運用低明度低彩度,

藉以襯托主題的高明度。為了要表現葵花的質感,在花蕊的創作上,加強筆 觸的變化,達到一種與背景光滑的筆觸形成對比。全幅畫作強調淺黃與深藍 的色相對比,也表現了視覺、結構上的均衡與秩序之美。

(4)

作品一(圖5-1) 《望月》 100M 油彩、畫布 2005.3.

(5)

作品二、(圖

5-2)

《花花世界》

60.5×41cm(12M),9 連作 油彩、畫布

2005 年 2 月

壹 、 創作理念

每個人的童年中,都曾經繪有他心中的太陽,太陽象徵著光明與熱情,

燃燒著大地,也賜予活力。而向日葵的造形,就如同太陽放射性的光芒,綻 放在土壤上。因此,向日葵也成為教師的代表花朵,身為藝術教育工作者,

除了本身的專業教學外,更需如同向日葵所代表的青春與朝氣,為莘莘學子 澆灌愛的活水泉源。筆者在創作《花花世界》時,乃是藉由葵花的各個姿態,

作一個客觀的蒐集、集合,就如同主題《花花世界》一樣,對葵花的觀察與 記錄,也試圖透過創作此作品,表達出自己對葵花充滿陽光、希望、愛的象 徵。

貳、 形式分析

在《花花世界》的構圖形式上,筆者採用的是環狀的構圖方式,這種圓 形環繞的構圖方式,在古代的宗教繪畫有時也用圓形構圖。如:拉斐爾的《十 字架上的耶穌》,即是一例,通常都以耶穌或聖者為中心,含有一種宗教意 義。1近代這種構圖則較少使用。而筆者採用此方式,藉以呈現葵花 360 度 的整體變化,在明度的使用上,採取中心明度比較亮,週圍明度比較暗的金 字塔式的明度變化。

1 參見 陳景容,民 80 年,《構圖與繪畫分析》,台北市:武陵出版有限公司,頁 29。

(6)

在色彩運用上,使用高彩度高明度的黃色葵花搭配中明度、低彩度的灰 藍色天空,形成色彩對比。全圖採用精細素描的草圖方式,客觀寫實地描繪 向日葵,也減低筆觸的使用,增強客觀性。這九件連作,採用井字格方式排 列,花朵同時向著中心完全開的向日葵集中,使彼此的結構更為緊湊,也帶 動整件作品的張力,有別於其他件葵花作品的空間處理模式,有點類似格子 的結構特質,帶有一點前衛形式的創新,在重覆的葵花造形中,在重覆中求 變化,變化中求統一,形成「數大就是美」的強迫式視覺觀賞角度,也傾向 一種接近符號的標記。

作品二(圖5-2) 《花花世界》 60.5×41cm(12M),9 連作 油彩、畫布 2005 . .2

(7)

作品三、(圖5-3)

《蛻變》

60.5×60.5cm,四連作 油彩、畫布

2005 年 3 月

壹、 創作理念

生命有起承轉合;人有生老病死;同樣地,花有花開花落的時刻,正如 同每個生命體都有它開始,也有它結束的時候,這是生命的週期。這是在思 索《銳變》最初的想法,筆者想透過此作傳達出生命的樂章。此作帶有擬人 化的意味,從初生、綻放、繁華至凋零,每個時刻都是一個精彩的過程,每 個生命都有它的美麗與哀愁,美在繁華褪盡後的真誠與樸實。

蛻變,代表著轉換的過程,而筆者對這樣的轉變,感觸良多,人的生命 也是如此,如果沒有每個階段的蛻變,就無法成長,花朵的生命雖然短暫,

上帝尚且給它美麗的衣裝,更何況是人的生命呢。現代人並沒有因科技的發 達、生活條件的改善,心靈變得更加地堅強,反倒是有許多的現代人有憂鬱 的傾向,社會上以自殺來結束自己生命的事也時有所聞,實在可惜了生命的 可貴。看看大自然吧、看看花朵吧,人更要活在當下,擁抱信望愛,開創真 善美。

貳、 形式分析

本作品由左至右,分別創作出向日葵的一生。依次是<初生>、<綻放

>、<繁華>、<凋零>等四幅子畫作。在畫面上均採取正方形(60.5×60.5cm) 的方式並列呈現,但如仔細觀察,將會發現這四連幅作品中,每幅作品內在 意涵與形式表現上都有相關性,一番花開,一番花落,轉眼一場空,傳達人 文與自然的精神內涵。《蛻變》雖採連幅形式呈現,但單一作品的意涵卻仍

(8)

是獨立完整的。

在技法上,採用遮蓋膠帶的留白技法、油畫平塗技法,在構圖上傾向一 種電影或照相機式的取景鏡頭方式,含有設計的意味,一朵葵花被放大,被 擷取,也營造出一種後現代式片斷的、不連續的

色彩的配置上也有不同,<初生>採用綠色

黃、橙、綠為主調色;<繁華>採用金黃、紅、 ;<凋零>採 用棕、綠、灰藍為主調色。而這四幅子圖中,可以找到二組的對比色,如:

紅與綠、橙與藍。在面積比上,以暖色調主導整體,以寒色調襯托局部,也 就形成視覺上的冷暖重心。

圖像構成。

為主調色;<綻放>採 紅棕為主調色

作品三(圖5-3) 《蛻變》 60.5×60.5cm,四連作 油彩、畫布 2005.3.

(9)

作品四、(圖5-4)

2005 年 2 月

壹、

筆者當初在思考創作此件作品時,是植基於自己對馬賽克的著迷與喜 歡。馬賽克在歷史上的由來已久,這種一片一片組織起完整的整體的經驗,

最常見的是拼圖的概念,總給予人一種想征服的好勝心理,在創作此幅作品 的過程中,就如同我們在拼圖的過程般,不曉得這樣的配色會與週圍的色彩 是否產生秩序與和諧的效果,總是要在下筆在畫面上的那一剎那,你才會明 白這樣的效果是否是你所想要的。所以,繪畫的每一筆都是一種挑戰,而最 大的滿足就是完成的時刻。享受經歷了這個過程的喜悅,而這個過程所經驗 的辛苦與失敗重來也都值得。

此外,也受到美國女藝術家歐基芙的影響,想嘗試把花朵放大,僅僅探 討這個植物體(向日葵)盛開時最燦爛的狀態。

、 形式分析

《鑲嵌向日葵》選擇一種放大的形式,簡單有力的強迫式構圖,讓觀賞者 強迫去注意這個放大的葵花,運用照片為輔助繪畫創作的工具,用寫實的手 法描繪盛開的葵花。

本作在構圖前,在 16 張畫布上分別畫上各種不同色調的底色。有色底 能夠調和具對比性、透明淺薄的覆蓋色層,或者以粗獷筆法塗佈顏料時,烘 托出更生動豐富的色調。有色底能維持畫面顯而易見的統合感,同時在獲得

《鑲嵌向日葵》

35×24CM(5P),十六連作 油彩、畫布

創作理念

(10)

一個正確的明暗色調上,能更節省投注的時間及努力。2

本圖所採的線條類型,幾乎以曲線變化為主軸,依照空間遠近的透視法 則,前景的向日葵清楚、背景的藍天綠葉模糊的方式處理。

在用色上,筆者以高明度高彩度的黃色葵花花瓣與低明度中彩度的海青 色背景作對比;再以葵花花蕊的紅色與葵葉的綠色作第二個對比色;最後用

葵心的黑色與天空的白色作第三 :8,在這裡,筆觸

的運用是重點的所在,包括葵心 率性的線性筆觸等。而葵花的 花瓣光影、色彩,都有變化,色彩經過數次的層層疊疊而產生的結果。

作品四(圖5-4) 《鑲嵌向日葵》 35×24CM(5P),十六連作 油彩、畫布 2005.2.

對對比色。明暗比約為 5 的點描、葵花

:視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 52。

2 參見 Brian Gors著,顧何忠譯,民 93 年,《油畫技法全集:各種油畫表現技法的步驟解析》,台 北縣

(11)

作品五、(圖5-5)

2005 年 1 月

壹、 創作理念

梵谷帶給筆者最大的影響,就是色彩!梵谷作品中的色彩帶給筆者強烈 的心靈悸動。筆者的創作生命歷程中,同樣也從大師的作品中,獲得撫慰與 靈感。因為感受到梵谷的藝術,帶給自己心靈上的撫慰、熱情與燦爛。期許 自己在藝術上的追求:秩序的美感、深沉的恬靜、自然與和諧的理想境界。

《向梵谷致敬》這幅作品,是對梵谷的作品中(圖 2-1)向日葵生命力的 表現所深深感動,高更也曾對著梵谷所畫的向日葵表達很高的評價。筆者無 意要重新複製梵谷的向日葵,而是透過筆者的雙手,重新詮釋對向日葵色彩 的明度、彩度探討。

貳、 形式分析

梵谷畫了很多花卉的作品,對葵花的描寫更是情有獨鐘。梵谷的作品絲 毫不帶有對色彩或色調的分析運用。他用厚塗畫法和自由奔放的顏色來表現 花朵的感情和動力。畫面中沒有陰影。背景和桌面被平面化處理,成為襯托 主體的裝飾性配角。

由於所作的作品,是向大師致敬,因此,在葵花的構圖、造形上,力求 與梵谷大師一致,因此在開始創作此作品時,採用嚴謹的打格子素描等比例 原作放大的方式進行,精準掌握梵谷向日葵的各種姿態,再經過些微調整所

《向梵谷致敬》

72.7×60.5cm(20F),三連作 油彩、畫布

得到的結果。

(12)

筆者在色彩上大量運用對比的互補性色彩,由左至右的明度、彩度都在 統一中求變化、變化中求統一的美感原則下進行,左列的 3 朵葵花,採用高 明度、低彩度的方式進行;中列的 15 朵葵花,採用中明度、高彩度的方式

進行,讓中列的葵花可以被強調出來,擄獲觀者 花,

採用低明度、中彩度的方式進行。

在背景底色的色調上,採用綠色系統一色調

導原則;桌面上的紫色正好與背景的綠色形成另一心理補色系統;而葵花的 橙色亦與花瓶的藍色形成對比。

7 2.7×60.5cm(20F),三連作 油彩、畫布 2005.1.

的眼睛;右列的 12 朵葵

,以陪襯葵花主體為最高指

作品五(圖5-5) 《向梵谷致敬》

(13)

作品六、(圖5-6)

72.7×60.5cm(20F)、72.7×53cm(20P) 、 72.7×50cm(20M)、72.7×41cm,四連作

壹、 創作理念

隨著風兒搖動的葵花,異常地浪漫與美麗,筆者想透過擬人化的方式,

感受風兒帶來的舞蹈與躍動,有著一種詩意。

葵花雖不似其他花朵如此嬌媚,如此地細緻,但葵花在風的吹拂下,呈 現一種剛中帶柔的味道,一樣令人動容。

貳、 形式分析

全幅採連幅方式呈現,畫布的格式上也有變化,作品在創作時,以高視 平線的構圖形式,企圖拉大葵花存在的力量,在背景中呈現出一種趨於平面 化的背景,搭配葵花本身強烈的光影變化,擴展葵花本身視覺的張力。

作品中的 5 朵葵花是全畫的視覺重心,因此各個葵花與其他葵花相互關 係也就更加重要,成為筆者表現的重點。葵花在畫面上形成一個隱藏的半圓 形弧線,增強全畫的律動感。

在用色方面,陰影區為紫色系,而葵花的受光區為黃色系,是一對補色,

面積比約為 13:3;整體明暗比也約為 13:3,整體而言,本作以費布納西數列 的 1、3、5、8、13 構成,以達到變化中求統一,統一中求變化的要求。

《葵之舞》

油彩、畫布 2005 年 3 月

(14)

作品六(圖5-6) 《葵之舞》72.7×60.5CM(20F)、72.7×53CM (20P)、

72.7×50CM(20M)、72.7×41CM,四連作 油彩、畫布 2005.3

(15)

作品七、(圖5-7)

《朝陽》

91×65.2CM(30P),二連作 油彩、畫布

2005 年 4 月

壹、 創作理念

自古,太陽東昇西降,起起落落,永無休止。往昔,日出而作,日入而 息:如今,早出晚歸,仍看太陽3

筆者在這件作品中畫上一個圓,它象徵著年輕、理想、規律、圓滿、希 望。在繪畫上,它是一種需要,也是一種符號。它也是一種充滿希望的光明 與和諧。因為有陽光的滋潤,向日葵才活得更加地有朝氣,向日葵彷彿在此 時此刻成為了不凋的葵花!伴隨著陽光的葵花,隨著藍天的陪襯,映入了筆

貳、 形式分析

本作品在格式上採二連作的方式,呈現出筆者自行重組的花園景象。花 園中的向日葵花園約占全畫的 2/3,天空占 1/3;整體葵花在畫面上形成一個 隱藏的淺 U 形弧線,增強全畫的律動感;太陽所占的位置在黃金比的位置 上,與畫面的邊緣留一小段段距離,避免出現視覺上的尷尬。

形與色依照聚散原則來安排。大抵上而言聚處高調,散處低調;近處高 調,遠處低調;實處高調,虛處低調。高調可由差大的色相、彩度與明度逗 成,反之差小則成低調。

全作營造出恬靜舒適的花園風光,在葵花的花蕊色調中,帶入綠葉的環 境色,背景空間中也帶入綠的環境色,使彼此之間相互關係更密切。

者的眼簾,成為了朵朵燦爛的太陽。

3 李朝進,民 72 年 8 月 30 日。台灣新聞報:日月星辰。

(16)

作品七(圖5-7) 《朝陽》 91×65.2CM (30P),二連作 油彩、畫布 2005.4.

(17)

作品八、(圖5-8)

《綻放的愛》

91×65. 2cm(30P),二連作 油彩、畫布

2005 年 4 月

壹、 創作理念

清風吹,過花叢,葵葉兒片片搖,看不見,摸不著,風的存在,人人知 道。綻放的向日葵好像媽媽的笑臉。媽媽的愛,真正好,為兒為女忙到老,

同樣地,看不見,摸不著,愛的存在,人人知道。

筆者希望透過這件作品傳達一種對生命的歌頌與讚美,一種擁抱真愛的 自由,將這幅畫作獻給我的母親,代表筆者對她為家庭的付出,將青春獻給 了年少輕狂的我們。

東方人的愛的表達,不會像西方很直接地說出來,而是透過一種比喻或 者一個特別的舉動,含蓄地表達這份愛。而筆者欣賞東方人的隱約與含蓄的 韻味,尤其是當你察覺到愛的那一刻時所產生的愉悅,可以使一個殘缺不 全、破碎的世界得到溫暖與幸福。

看著綻放的葵花,是一種幸福,而能用藝術創作把這份幸福的感覺畫下 來,更是一種難得的福氣,以真確的精神創作出作品,體現愛與美。

、 形式分析

本作品在格式上採二連作的方式,呈現出筆者自行重組的祕密花園。花 園中的向日葵花園約占全畫的 5/8,天空占 3/8;在近景有顯目的 3 朵盛開大 葵花與其他葵花的比約為 3:5。明暗比約為 3:8,符合費布納西數列,也接近

(18)

黃金比例。

此件作品有種巴洛克畫風的味道,葵花的黃色採高彩度的濃彩方式上 色,運用戲劇性的光影處理氛圍,將焦點集中在葵花盛開的方向。色彩對比、

色相寒暖對比、彩度對比等變化,也都以費布納西數列為原則去舖陳。

作品八(圖5-8) 《綻放的愛》 91×65. 2cm(30P),二連作 油彩、畫布 2005.4.

(19)

作品九、(圖5-9)

116.7×80.3CM(50P) 油彩、畫布

2005.4.

壹、 創作理念

這幅《秋的旋律》畫作的創作動機來自於向日葵品種之一:華麗向日葵。

因著華麗向日葵的花色特別,花瓣上繞著一圈環狀的紅暈,就如同夕陽的暮 色,令筆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興起一股想要挑戰不同色調的葵花想法,並 將心中的意念、圖像,很即興地在畫面上安排,形成一種音樂般的旋律。

貳、 形式分析

這幅畫作在 2004 年的秋季,即已開始進行,在 2005 年的春季完成,經 過數次的修改,主要在探討秋的色調。在色調的選擇上,去除了一向看得到 的綠色,在作畫初期,也感到不太習慣,但克服了這個難處,繼續完成。本 作品在色彩上採用紅、橙、黃、印弟安紅、生赭、紫、灰色等色彩,營造出 秋風瑟瑟的感受。

畫面的中心是最大朵的火紅色華麗向日葵,交錯排列的葵花與葵葉交織 成有結構秩序的變化和呈現音符般的韻律感,而這音樂的音色接近低音,在 幽谷中環繞。因此本作品的大小葵花排列,有強烈的節奏韻律,也有構成的 統一性,呈現波浪式的高低起伏變化。

在背景的處理上,運用達文西的空氣遠近法,推出景深。視覺上力求和 諧與變化的平衡。全幅作品在於表現完整的構圖,追求秩序上的和諧、韻律 感、具形式之美的原則。

《秋的旋律》

(20)

作品九(圖5-9) 《秋的旋律》 116.7×80.3CM( 50P ) 油彩、畫布 2005.4.

(21)

հࠢ̈ȃ(圖5-10)!

ȮᠾᠾөРဥȯ!

!

116.7×80.3CM(50P) ݶிȃหҀ

2005 ԑ 3 Т!

壹、 創作理念

在 2003 年的夏天,筆者在師大美研所一年級的油畫創作老師:王瓊麗教 授,帶領本班這群大孩子們,一同前往台大實驗農場,因為那裡的向日葵田 好大一片,好豔、好美,記得那天的天氣特別的好,陽光也特別地耀眼。在 王老師親切熱情的教導下,每個人都卯起勁來地畫畫、拍照,也享受台大農 場自產的冰淇淋,將暑氣一掃而空。

王老師在教學上總是認真而風趣,有什麼創作上的好康方法,總是願意 與學生分享,筆者也因著王老師在葵花上的作品(圖5-11)與創作心得分享,

而得著很大的助益。

圖 5-11 王瓊麗 《花開時節》 20F 2003

也因著王老師的影響,筆者開始了葵花創作的源頭,開始花卉畫的創作 領域。花卉誘人的魔力,來自它們豐富多樣的顏色、形狀和比例,使它們成

(22)

為藝術家極為偏愛的繪畫主題。.梵谷以向日葵為題材,並且給予它極具真 實和燦爛的個性;喬治亞.歐基芙則是使用放大且單獨的花的圖像來喚起謎 樣般的感覺。筆者以此作《戀戀向日葵》表達自己對向日葵的喜愛之情。

貳、 形式分析

《戀戀向日葵》這件作品最困難的處理之空間位置,不在於葵花與葵葉 的描繪,而在於花朵後面的背景通常都較具難度,因為葵花主題的輪廓很複 雜且不規則。要解決這個問題 同的、不明顯而且不透明的互補 背景顏色:灰藍紫色。

葵花在強烈的光線照射下,在色彩上使用飽和、溫暖的鎘黃色,搭配黃

作品十(圖5-10) 《戀戀向日葵》 116.7×80.3CM (50P) 油彩、畫布 2005.3.

,筆者使用相

綠、正綠、青綠、海青、石綠等綠色系,營造更活潑的綠葉變化。

(23)

「葵.光.彩.影」的其他油畫作品圖錄

十一、(圖5-12) 《花兒朵朵開》 116.7×80.3CM(50P) 油彩、畫布 20

作品 05.3

作品十二、(圖5-13)《葵花三重奏》 35×24CM(5P) 三連作 油彩、畫布 2005.3

作品十三、(圖5-14)《逆光中的金黃璀璨》53×45.5CM(10F) 油彩、畫布 2003.6

(24)

作品十四、(圖5-15) 《迎向陽光》 53×41CM(10P) 油彩、畫布 2004.9

作品十五、(圖5-16) 《迎接夏天》 41×27.5CM(6P) 二連作 油彩、畫布 2005.3.

作品十六、(圖5-17) 《向日葵》 41×32CM(6F) 油彩、畫布 2005.3

(25)

作品十七、(圖5-18)《已經完完全全是夏天了》35×24CM(5P) 油彩、畫布 2005.4

作品十八、(圖5-19) 《午後的葵花》 35×24CM(5P) 油彩、畫布 2005.4

作品十九、(圖5-20) 《太陽花》 35×24CM(5P) 油彩、畫布 2005.4

作品二十、(圖5-21) 《微笑的葵》 5×27CM(5F) 油彩、畫布 2005.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第二部份-職業生涯期待與就業準備-7.工作能力 4.希望做什麼職類的工作? 第二部份-職業生涯期待與就業準備-6.工作興趣/期待 5.希望在哪裡工作?

這競賽是在暑假進行,我們團隊在很短的時間內完

1994 年發生的這場罷工事件,最後嚴重到把當年的世界大賽都取消,隔年季賽也被迫縮

第五章 多項式.

第五章 多項式.

家長 聯絡網 親子活動 A教學管理 B學務管理 C輔導管理 D環境管理 E行政管理

第四章: 中學報稅的設計 第五章: 初中諒程主建議 第六章: 高中諒我建議,..

傳世的宋元文物中,有一批為數不少的繪畫作品,在題材或風格上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