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引言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引言"

Copied!
7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

倫 理 與 宗 教 科 是 三 年 制 高 中 課 程 的 選 修 之 一 , 它 建 基 於 目 前 施 行 的 中 四 至 中 五 宗 教 科 ( 基 督 教 ) 課 程 ( 1998 年 實 施 )、《 佛 教 》( 香 港 考 試 及 評 核 局 中 學 會 考 課 程 ),以 及 2001 年 實 施 的 高 級 補 充 程 度 倫 理 及 宗 教 課 程 。 它 亦 參 照 了 教 統 局 於 2002 年 起 建 議 學 校 使 用 的 《 個 人、社 會 及 人 文 教 育 學 習 領 域 課 程 指 引( 小 一 至 中 三 )》提 出 的 方 向 , 進 一 步 發 展 學 生 在 第 三 學 習 階 段 已 具 備 的 倫 理 及 宗 教 的 知 識、技 能 , 以 及 價 值 觀 與 態 度 。

課 程 發 展 處 將 會 編 訂 一 系 列 學 與 教 資 源 材 料 , 以 支 援 倫 理 與 宗 教 科 的 推 行 , 本 冊 子 《 新 高 中 倫 理 與 宗 教 課 程 支 援 教 材 ︰ 佛 教 -四 聖 諦 》 便 是 其 中 之 一 項 教 材 配 套 。

學 校 可 因 應 本 身 情 況 , 選 取 適 合 部 分 作 教 學 之 用 。 任 何 人 士 不 得 翻 印 本 冊 子 的 內 容 以 作 商 業 用 途 。

歡 迎 教 師 就 本 教 材 提 出 建 議 或 意 見 , 請 致 函 香 港 灣 仔 皇 后 大 道 東 213 號

胡 忠 大 廈 13 樓 教 育 局 課 程 發 展 處

總 課 程 發 展 主 任 ( 個 人 、 社 會 及 人 文 教 育 ) 收 電 郵 地 址 ︰ pshe@edb.gov.hk

傳 真 號 碼 ︰ 2573 5299 / 2575 4318

如 有 任 何 查 詢 , 可 致 電 2892 5475 或 2892 5860 與 本 組 聯 絡 。

(3)

課題一 四聖諦

頁數 序言

教學指引 ……….. 1

第一堂 ……….. 3

第二堂 ……….. 13

第三堂 ……….. 23

第四堂 ……….. 37

第五堂 ……….. 49

第六堂 ……….. 63

第七堂 ……….. 69

(4)

課題一: 四聖諦 建議課時: 7 堂 (一) 教學目的

甲、教授學生以下概念和知識:

¾ 人生苦樂現象,了解苦樂與自身的關係,反思生命,探索人生真諦

¾ 「苦諦」的內容和反思痛苦與自身的關係

¾ 「集諦」的內容以及反思渴愛和依戀與痛苦的關係

¾ 「滅諦」的內容和反思痛苦息滅的可能

¾ 因「偏見」和「偏執」引起的痛苦,並了解到如實知見與及不落二邊的 重要

¾ 進一步理解「生滅法」,繼而從「生滅法」見「不生不滅」的層面

¾ 進一步了解「無常」,繼而從「無常」而見事物「不常不斷」的境界

乙、培養學生以下技能:

¾ 批判性思考能力

¾ 反思能力

¾ 分析能力

¾ 解決問題能力

¾ 協作能力

¾ 研習技能

¾ 溝通能力

丙、培養學生以下價值觀和態度:

¾ 探究何謂真理

¾ 積極處理人生問題,從而離苦得樂

¾ 理性地面對困苦

¾ 正確處理苦的情緒,不要停滯於苦的情緖之中

¾ 追求脫離痛苦的自由

¾ 勇於面對逆境

¾ 以樂觀的態度面對和處理痛苦

¾ 以開放的態度,認識「解脫菩提道」的最終目的

¾ 探索不再被煩惱支配的真正自由

¾ 培養理性平等的價值觀,去除偏激和極端的態度

¾ 鼓勵學生尋求真理,學習從不同角度來審視事情,尊重不同見解,離於

(5)

¾ 學習從不同的角度來審視事情,明白到事物本來就没有「實生實滅」

¾ 一切事物都只是隨著因緣生滅而現有成住壞空的變化

¾ 了解「不常」,事物的無常性,學會接受及面對無常帶來的苦痛,並學 到珍惜當下

¾ 由了解「不斷」,因果相續事實,謹慎種因,創造美好將來

(二) 課程概覽

教節 教學流程 教學大綱

第一堂 探索 讓學生探索人生有苦樂的現象,以及與自身之關係,引發 學生的興趣

第二堂 認識 讓學生認識「苦」諦和苦的類別

第三堂 認識 讓學生認識「集」諦,以及眾生渴愛和依戀的現象 第四堂 認識 讓學生認識「滅」諦和痛苦息滅的可能

第五堂 認識 讓學生認識到滅苦的「道」路

第六堂 理解 讓學生認識到「戒、定、慧」三無漏學 第七堂 表達

反思

讓學生明白和理解到離苦得樂的人生,以及反思「四聖諦」

與其自身的關係

延伸閱讀

性空法師。《四聖諦與修行的關係:轉法輪經講記》嘉義:香光書鄉出版社,2003。

佩瑪、丘卓著,胡因夢譯。《與無常共處》台北:心靈工作坊,2003。

羅睺羅、化普樂。《佛陀的啓示》(任何刊行本)

(6)

課題一:四聖諦

第一堂 (一) 教學重點

讓學生探索人生苦樂現象,了解苦樂與自身的關係,反思生命,探索人生真諦

(二) 教學目的

甲、教授學生以下概念和知識:

¾ 人生有苦有樂

¾ 眾生都渴望離苦得樂

¾ 佛法是離苦得樂的方法 乙、培養學生以下技能:

¾ 批判性思考能力

¾ 反思能力

¾ 分析能力

¾ 解決問題能力

¾ 協作能力

丙、培養學生以下價值觀和態度:

¾ 探究何謂真理

¾ 積極處理人生問題,從而離苦得樂

(三) 教學步驟

教師的預備工作

1. 搜集 5 至 6 張發生在近期的本地或海外的苦難圖片,製作成簡報。

2. 準備幾份報導本港、海峽兩岸或國際新聞的報紙。

(7)

教學過程

內容 1. 播放苦難圖片新聞簡報,引發學生共鳴

2. 讓學生說出苦難發生的時間與地點,討論苦難的影響 及成因,引發探究動機

讓學生抒發對該等苦難的感受,使學生認識到世間有 很多苦難,但是眾生都渴望離苦得樂

形式 教師帶領全班參與討論 I. 切入

教具 ¾ 苦難新聞圖片簡報

¾ 播放簡報的設備

內容 1. 將學生分成數個小組,每組派發一份報紙,這些報紙 載有本港、海峽兩岸及國際新聞 (附件 2 及 3) 2. 請學生數一數在這些新聞中,有幾多則是報導快樂,

有幾多則是報導痛苦。讓學生發現痛苦存在於世界每 一個角落,是一個普遍的現象

3. 請學生選取幾則新聞 (數量由教師決定),根據下列題 目,進行探究和討論 (可製作工作紙,讓學生填寫):

¾ 新聞中,苦主是誰?

¾ 各苦主有甚麼感受和想法?其感受和想法有何 異同?

¾ 他們為甚麼有這樣的感受和想法?

¾ 他們所受的苦可以如何歸類?(心靈/肉體,可以 避免/不可以避免等)

¾ 苦主可以如何面對此等痛苦 4. 請每組學生代表發表討論的結果 形式 學生分組討論及報告

II. 探索

教具 每組報紙數份

III. 認識 內容 1. 簡介佛法是一個認知苦、理解苦和滅除苦的方法 2. 解說四聖諦的關係和佛陀為大醫王的理由 (參閱課

堂資料1.1.1 及附件 1)

* 請學生以探究的精神和方法學習四聖諦,並以事實驗 證

教師講解

內容 1. 測試學生對四聖諦的主要內容的理解,以苦、集、滅、

道四個層次,將「探究」部分的問題分類,選其中兩 組報告分類結果

2. 預告以下的課節將會更深入地學習四聖諦的含義 IV. 理解表達

形式 分組及提問

V. 反思 內容 預習:學生回家透過反思或訪問親友,預備一則「苦事」

資料,作為下一堂的堂課

(8)

課堂資料1.1.1

佛法是真理,更是一個滅除痛苦的方法。佛陀在菩提樹下 證得無上菩提後,為五比丘解說四聖諦,就是說出這個滅 苦的方法。“諦"有真實不虛的含義。“四聖諦"是聖者 確知確見的四種真實道理,是佛法的根本,亦含攝一切佛 法,因為這是唯一滅苦之道,如果離開滅苦之道便不是佛 法。

佛陀指出滅除痛苦猶如治病,應該:善知病,善知病源,

善知治病的方法和善知病已得醫治。佛陀是大醫王,善知 四聖諦:善知“苦諦",知種種苦和苦的真實;善知“集 諦",知苦集成的因緣;善知“滅諦",知苦已滅,再不 復發;善知“道諦",知滅苦的種種法門。世間的醫生,

只能醫治一般的病,不能治療眾生生死苦的病,更不能令 痛苦不再復發。唯有佛陀能治療眾生生死苦的病,所以有 大醫王的稱號。

(釋衍空。《正覺的道路》上卷,64 頁。香港佛教聯合會,

2003)

(9)

附件一 四聖諦 (佛陀的角度)

四聖諦 (個人應用的角度)

佛陀是大醫王 (醫生的角度)

佛陀是大醫王 (病人的角度) 1) 苦

指出苦 (問 題) 的實況 及每個人離 苦得樂的願 望

2) 苦

認知苦 (問題) 的實況及每個 人離苦得樂的 願望

1)

指出疾病的 症狀與類 別;了解每 個人都希望 去除疾病、

身體健康

2)

清楚了解疾 病的症狀與 類別;了解 每個人都希 望去除疾 病、身體健 康

3) 集

分析苦 (問 題) 的成因

4) 集

分析苦 (問題) 的成因

2) 病源

分析疾病的 原因

3) 病源

分析疾病的 原因

4) 滅

說明苦可滅 (問題可以 解決) 及滅 苦後的境 界,使眾生 生起滅苦的 信心

5) 滅

明白苦可滅 (問題可以解 決) 及滅苦後 的境界,繼而生 起滅苦的信心

5) 病能治癒

說明病可醫 治及病癒的 情況,使病 人生起治病 的信心

6) 病能治癒

明白病可醫 治及病癒的 情況,繼而 生起治病的 信心

7) 道

提供滅苦 (解決問題) 的正確方法

8) 道

掌握並實踐滅 苦 (解決問題) 的正確方法

6) 治病的方法

對症下藥,

提供各種治 病的藥方

7) 治病的方法

對症下 藥,使用醫 生提供的 藥方

(10)

附件2

醫心佛緣 苦海明燈

生,要靠醫生接生,帶新生命到世上來。

老,年老體弱,要靠醫生保養,享受健康晚年。

病,有些毛病需靠醫生才能治好。

死,除了簽發死亡證外,醫生還可做什麼﹖病人問醫生﹕「我死後怎樣﹖會往 哪裏去﹖」醫生無言以對。

醫生開業,有人送「苦海明燈」四字的牌匾給醫生,其實是不明所以,用錯字 詞。

醫生對於在人海苦難浮沉的人,充其量是治其身心之苦。至於要為苦了一生的 人,尋求最終慰藉,獲得解脫,成為真正的「苦海明燈」,卻非醫生所能勝任。

記得還是醫學生的時候,某天跟教授巡房,遇上一個罹患末期癌症的二十來歲 少女,痛苦地在病榻上等候死亡。老教授二話不說,緊握少女雙手,問道﹕「今 天好了點嗎﹖」少女頓時像痛苦全消,顯露微笑回答﹕「好了點。」我在旁觀 察,深深體會醫者雙手的威力——能止嗎啡也止不了的劇痛。三天後,在病理 解剖室再遇上這少女,她已成了無生命的皮囊,躺在解剖桌上等候解剖。

原來醫生雙手即使威力至大無窮,最終仍是無法掌握生命﹗我坐在醫生休息室 內苦思良久,她究竟往何方去﹖她是否獲得真正的解脫﹖醫生跟生、死這麼接 近,卻又是那麼遙遠﹗

人在病重臨終前,也許想知道身後歸宿,不少在最後關頭信奉宗教,期盼能免 受煉獄之苦,早登極樂。然而能否如願,我深信並不能靠「臨急抱佛腳」,而 是靠一生修為。再有來世者,今生修為未足,來世仍須努力。俗云「幾生修到」, 就是這個意思。

資料來源:勞永樂 明覺

http://www.buddhistdoor.com/MingPo/issue017.html#SubT3 2007.8.10

(11)

附件3

計生風暴

於二零零七年五月十八日,一場由農民發起的反政府風暴在廣西博白縣爆發。

事緣中共政府去年十二月十七日,發出《全面加強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統籌決 定》,超生的幹部和公職人員將一律以「一票否決」制被撤職。而當去年底廣 西黨委換屆後,新任領導為求政績,下令若地方官員未能達成計生指標,也將 適用「一票否決制」。而於年初,博白縣江寧鎮被揭發當地超生情況嚴重,因 該縣為「客家大縣」,客家人重視香火傳繼,生不出兒子會被同鄉取笑斷子絕 孫,農民為求生子,往往接連超生。鎮政府造假嚴重,不單只整個領導班子撤 換,博白縣委書記也被「黃牌警告」,要求今年九月前改正。

自此,當地計生官員瘋狂以強逼結紮、墮胎及罰款等措施減少人口增長,農民 被強徵動輒過萬「超生費」,婦女被強逼避孕或絕育,孕婦甚至不論週期均被 強逼打胎。因家貧無法提交罰款,或不滿地方政府做法的農民統統被扣押、虐 打,房屋亦被官員強行推倒、兩元以上的物件皆被充公。

為求保住縣委領的職位,所有博白的官員自二月六日展開計生突擊,以強迫孕 婦墮胎、強收罰款作比賽。至四月廿六日,已「減少潛在政策外人口三八五五 人,徵收社會撫養費三七八六萬元」,即平均每天抓四十八人墮胎、罰款四十 七萬元人民幣。農民在這場風暴下,家門盡毀,為逃避計生人員,不少人帶著 一家老少逃到山上。

在五月十八日,這些被受壓逼的農民終於引發起騷亂,圍堵鎮政府辦公樓,縱 火燒了大樓和汽車。事件在兩天內蔓延廣西七鄉鎮,多處發生群眾衝擊政府大 樓、打砸搶政府財物文件等事件。

應用集諦的地方

1) 農民普遍為「香火」而追求生子,視「我」、「我族香火」為不能斷滅 的東西,即使已經生下女兒,亦要為生兒子而繼續追(渴愛兒子)。結果愈 生愈多(假如生不到兒子),愈來愈想得到兒子,而超生費、生活費亦愈來 愈重,令本來已經貧窮的生活更捉襟見肘。

2) 計生官員為保住官職,新任領導又為求政績,令計生指數達破佳績,

不惜以高壓手法逼令婦女絕育、墮胎,重下業報。而以強收罰款作比賽,

(12)

相關討論

1)假如你是那些農民,你會不會盲目生子?(例如:生得多、養得多;生子

=好?)

2)假如你是已經有一個兒子的農民,同鄉們紛紛說你「好命」,你還會不會 想多生一個兒子?為什麼?

3)假如你是一個沒兒子的農民,基於「人有我有」和會被取笑「斷子絕孫」,

你會有甚麼反應、行動?為什麼?

4)那些官員的做法,是受到甚麼影響?假如農民和官員都用有正見,這場風 暴還會發生嗎?

內容簡介

「計生風暴」是一場發生在廣西省的農民反政府活動,因當地計生官員為令到 計生計劃達標,以瘋狂手法逼令婦女墮胎及絕育,對超生家庭罰款。

(13)

附件4

教師資料1.1.1

佛說解脫道,四諦與緣起,甚深諸佛法,由是而顯示。

先來說明出世三乘共法的總綱。「佛說」的法門,雖然是 隨機說法,無量無邊,但歸結起來,所說的「解脫道」, 不外乎「四諦與緣起」法門。離開了這,是沒有出世佛法 的。諦,是不顛倒,所以也有確實的意思。佛的出世法門,

是以苦,集,滅,道──四者,正確的開示了人生世間的 特性(苦);世間苦惱迫切的原因(集);說明超越世間,

消除一切苦迫的境地(滅);以及達到滅除苦惱的方法

(道)。佛的出世法,主要是以四諦來說明的。佛法是信

智相成的,決不說信了就可以得救。我們必須認清人生的苦迫性,苦痛的原因,

這才能從消除苦痛的原因中,體驗真理,而得到解脫,不再受無限生死的苦迫。

說到緣起,並非與四諦各別的。主要是從苦迫的現實,而層層推究,尋出苦痛的 根源,發見了苦因與苦果間,所有相生相引的必然軌律。這就是:無明緣行,行 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

有緣生,生緣老病死。這是典型的十二緣起說,實在就是苦與集的系列說明。緣 起,是說這些(苦,集等),都是依緣(關係,條件,原因)而才能存在的,發 生的。所以可從因緣的改變中,使他消解而達到解脫,這就是滅道二諦。所以,

在下文的說明中,以四諦為綱,而同時說明了緣起法門。

一般以為:四諦與緣起,是小乘法。不知大乘的「甚深諸佛法」,也都是「由是 而顯示」出來的。約偏重的意義說:小乘法著重於苦與集的說明;大乘法著重於 滅與道,特別是滅的說明。就以大乘的中觀及瑜伽二宗來說:中觀者對於空性,

瑜伽者對於緣起,都不曾離開了四諦與緣起一步。經上說得好(《勝鬘經》):小 乘是有量的四諦,有作的四諦;大乘是無量的四諦,無作的四諦。又說(《涅槃 經》):下智觀緣起,得聲聞菩提;……上上智觀緣起,得佛菩提。佛法不出四諦 與緣起法門,只是證悟的偏圓,教說的淺深而已。

苦集與滅道,是謂四聖諦。

四諦,就是「苦集與滅道」。這四者,經中稱為「四聖諦」。人人都有苦惱,人人 都有煩惱(集),為什麼偏說四聖諦呢?從事實來說:苦是人生世間的苦迫現實;

(14)

是對治煩惱,通達涅槃的修法。但這些,惟有聖者才能從事實中體認出來,確實 的證見他。所以《涅槃經》上說:凡夫有苦而無諦,聖者有苦有苦諦。又如《遺 教經》說:『佛說苦諦,真實是苦,不可令樂。集真是因,更無異因。苦若滅者,

即是因滅,因滅故果滅。滅苦之道,實是真道,更無餘道』。人生世間的苦惱性,

煩惱的招集性,涅槃的滅離性,戒定慧的對治性,能通(涅槃)性,是確實的,

必然的,絕對的,惟有聖者才能深切體悟到『決定無疑』,所以叫做四聖諦。

資料來源:印順法師 《成佛之道》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index.html 2007.8.14

(15)
(16)

課題一:四聖諦

第二堂

(一) 教學重點

讓學生認識「苦諦」的內容和反思痛苦與自身的關係

(二) 教學目的

甲、教授學生以下概念和知識:

¾ 「苦諦」的定義

¾ 苦是的類別:三苦與八苦 乙、培養學生以下技能:

¾ 批判思考能力

¾ 反思能力

¾ 分析能力

¾ 溝通能力

¾ 研習技能

丙、培養學生以下價值觀和態度:

¾ 理性地面對困苦

¾ 正確處理苦的情緒,不要停滯於苦的情緖之中

¾ 追求脫離痛苦的自由

(三) 教學步驟

教師的預備工作 1. 製作「八苦」表 學生的預備工作

1. 透過回憶或訪問親友,預備一則「苦事」資料

(17)

教學過程

內容 請幾位學生分享上一堂的家課:一則苦事,繼續探究苦的內 容

I. 切入

形式 請個別學生分享上一堂家課

內容 介紹「三轉法輪」的意義 (參閱課堂資料 1.2.1) II. 認識

形式 教師向全班學生講解基本概念

內容 展示「八苦」表 (參閱附件 1),請學生就八苦的類別舉出生 活實例,分享個人在這些苦上的經驗 (參閱教學提示 1.2.1)

* 帶出每個人都曾經歷或將會經歷「八苦」

形式 請個別學生分享個人經驗 III. 探索

教具 「八苦」表

內容 介紹苦的不同分類法:八苦和三苦 (參閱課堂資料 1.2.2) 總結:苦應知

¾ 生命充滿各種不可避免的痛苦,應該以甚麼態度去面對 和處理?

¾ 繼續在苦海中浮沉,還是會下決心找出脫離苦海的方 法?

IV. 認識

形式 教師講解

內容 家課:學生以文章形式,陳述對「苦」的見解及面對和處理 痛苦的方法

V. 反思

形式 全班回家完成

(18)

課堂資料1.2.1

生命的抉擇

從無始以來,眾生就追求、依戀、欣樂美夢,而恐懼、逃避痛 苦的降臨。這種渴愛和恐懼的“心",就是鞭策驅使我們的無 形之手。在它的驅使下,我們癡迷地生活著。有的會幸運地生 長在幸福的家庭,有事業,有名望;可是,一不留神,便會作 出種種惡業,如蛾撲火、如蠶作繭,可憐可悲。更諷刺的是,

眾生皆自以為努力向上,朝理想而前進。然而,結果往往又是 相反的,且看看那些充滿人生無法逃避的痛苦、逼迫和無奈。

當然人生也有幸福美麗的一面,但是逼迫恐懼有時亦來得太真 實了。

因此佛陀指出,若眾生不知苦,不知苦的成因,生死苦就相續 無了期。但是若我們知苦可滅,而修行滅苦之道,生死苦是可 以滅盡,不復再生的。佛陀在鹿野苑轉大法輪,解說四聖諦,

就有所謂“三轉十二行相"[註]。在初轉法輪時,佛陀指出:

“此是苦,此是苦集,此是苦滅,此是滅苦之道",讓我們清 楚了知四聖諦。二轉法輪時,佛陀勸諫眾生:“苦應知,苦集 應斷,苦滅應證,滅苦之道應修"。三轉法輪時,佛陀以身作 證:“苦已知,苦集已斷,苦滅已證,滅苦之道已修"來鼓勵 眾生選擇此滅苦之道以求取究竟的解脫。

註解

三轉十二行相:三轉即“示轉、勸轉和證轉"。示轉是說明四 諦的意義,勸轉是勸五比丘依四諦修行,轉是以自己所證悟的 境界來證明修行四諦的功德。四諦各有示、勸、證三行相,累 計十二行相。

(釋衍空。《正覺的道路》上卷,65 頁。香港佛教聯合會,2003)

(19)

課堂資料1.2.2

苦諦

“苦"有逼迫、缺陷、痛苦等意義。在此第一聖諦,佛陀指 出聖者如實了知,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有缺陷的,是含藏了 敗壞和痛苦的種子。但是眾生為無明愚癡所障蔽,視苦為 樂,以苦為樂,不見苦為苦,對於有缺陷及終歸會敗壞的五 蘊身心和世界,生起依戀及貪著。不見快樂的短暫、痛苦的 漫長,心無厭足,不見有求皆苦,結果帶來無了期的束縛、

無奈和痛苦。

“苦" 可以從三方面來審察,即苦苦、壞苦、行苦。苦苦 是逼惱身心的苦,例如: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 憎會和五陰熾盛苦。壞苦即當快樂或喜愛的時刻與事物消散 而引生的苦楚。行苦即身心世界行行不息、遷流變化、無有 安寧的苦。

(釋衍空。《正覺的道路》上卷,66 頁。香港佛教聯合會,2003)

(20)

教學提示1.2.1

1. 有些苦受如老和死,學生都未有親身感受,可以請他 們描述身邊的人在這方面的經驗,或請他們假設身陷 其苦,說出感受和想法。

2. 一般來說,學生早已經忘記了出生時的痛苦,可以請 他們想想十月懷胎,被困在母體內,被各種內臟壓 迫,多麼鬱悶,猶如被困在牢獄之中,.佛經稱這苦受 為「胎獄」。

3. 從字面上,學生可能最難掌握「五陰熾盛苦」,可以 先稍作解釋,並請他們留意遊戲後的解說。五陰即是 五蘊(色、受、想、行、識)。當五蘊和合便有因緣 而生的“假我" 和因緣壞散而滅的“我死" 。凡夫 因為對自我和我所的執著,便會於生死苦海遷流不 息、無有安寧。這因五蘊和合而流轉生死、無有安寧 的痛苦就是「五陰熾盛苦」。

4. 三苦和八苦的分類法有其微妙地重疊的地方,請學生 不必把兩種分類法硬性地綜合,只需要明白到那是兩 種把苦分類的方法。

(21)

附件1

八苦表

出生 生病

衰老 死亡

不能達成願望 失去喜愛的人或事物

遇上討厭的人或事物,還偏 要與這人或事物朝夕相對

因身體和心靈恆常的變化不 定,而令身心感到一份壓力 和不安,內心空虛、煩燥,

始終無法得到真正的安樂

(22)

附件2

教師資料 1.2.1

第一聖諦是「此是苦」,而不是「我受苦」、「我很苦」。 這個道理很清楚,對於苦我們是如實的去認知它,看清 它們的本來面目;所以應向內觀察,不執不取。只是看 著身心所感受到的痛苦,並把它們視為「苦」,而不是個 人的不幸;也就是只把它看作是「苦」,而不要習慣性的 對它起反應。因為只有苦的生滅現象的呈顯,沒有受苦 的「人」存在。如果我們起反應了,即是在種苦因,那 我們的苦也就會連續不斷再發生。所以如果把苦看成:

「我吃了很多苦,我為什麼要受這麼多苦?我覺悟了,

我不想再受苦了」:這種不是「苦聖諦」,是「我苦諦」,

「我」也就繼續受苦了。要很清楚明白這個道理,如此 才能確認清苦的真相,和從苦中解脫的方法。

(如實之道。阿姜查的弟子們。開示選輯)

(23)

教師資料1.2.2

苦者求不得,怨會愛別離,生老與病死,總由五蘊聚。

四諦中,先說苦諦,這是現實的身心世界為我們所應該首先體認的。「苦」是 逼惱的意思,逼切身心而致困惱不安的。佛曾說了種種苦的分類,但從人類的 立場來說,最切要的是八苦。一、所「求不得」苦:無論是名譽,權位,眷屬,

財富……這是人人所希求的,可是卻常常是求之不得。希求而得不到,是苦惱;

有了,得到了,希求他不致失去,或發生困難而希望不要他,可是卻不如心願。

經上說:『所求若不遂,惱患如箭中』,就是求不得苦。這是我們在對於外物關 係所引起的困惱。二、「怨」憎聚「會」苦;三、恩「愛別離」苦:這是我們 在對於社會(可通於五趣)關係所引起的困惱。意見不合的,相怨相恨的,不 見倒也耳目清淨,可是卻要聚在一處,共住,共事,共談,無法諒解而卻又無 法離開,真是苦惱之極。反之,父母,兄弟,夫婦,兒女,朋友,最親愛的,

卻不能不生離死別,常陷於遠地相思,或『此恨綿綿無盡期』的失望回憶中。

四、「生」苦;五、「老」苦;六、「病」苦;七、「死」苦:這是我們在對於身 心所引起的困惱。一般人總以為生是可樂的,老病與死亡才是悲哀的。不知道 生了就不能不老,不能不病,不能不死;老病死由生而來,那生有什麼可樂呢?

生是苦根,老病死如枝葉花果一樣。從根芽到結果,都是苦的。

從我們對外物,對社會,對身心的關係中,分別為七種苦。如推究起來,這些 苦,「總」是「由」於「五蘊聚」而有。五蘊,是五類(五聚)不同的事素,

也就是我們身心的總和。這五蘊自身,存在著一切苦痛的癥結;在對外物 , 對社會,對身心,就不能免於上說的七苦。我們所以有一切問題,一切苦惱,

並不是別的,只是因為有了這個五蘊──身心自體。五(取)蘊是苦惱的總體,

與前各別的七苦,合稱為八苦。

資料來源:印順法師 《成佛之道》

(24)

附件3

學生資料 1.2.1

日常生活中的苦因和苦果

或許很多人會覺得在日常生活中,很難切切實實地去找 出一些苦因和苦果,但其實只要我們停下來,想一想,

就會發覺我們身邊有很多很多苦的例子。舉個例,一個 學生上堂不專心,考試不努力溫習,會得到好成績嗎?

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上堂不專心,考試前不努力溫

習"是苦因,而“得不到好成績,被人責罵"是苦果。若“身心受創,最後承 受不了,輕生求死",那麼,一個苦果其實也可能是另一個苦果的苦因。所以 由此看出,一個苦因會導致一個苦果,而一個苦果亦可能是另一個苦果的苦因。

而生老病死,則是每一個人都必須經過的過程,不論貧富貴賤,任何人也逃不 過的經歷。有人會說,“生"是一種喜悅,但其實,生老病死皆苦。因為人一 出“生",其實就是進入一個苦的世界,不斷的受著業力牽引,就像沒有自主 能力的。一生中可能會不斷地種苦因,得苦果,無止境地沈淪下去。舉個生活 例子,嬰兒一出世,便會哇哇大哭,因為他正要面對著生存環境的改變,這便 是一種苦。另外,人老了,身體的免疫系統退化,不由自主地患上疾病,日日 夜夜受著病魔的折磨,身心皆苦。

另外,貪愛憎恨愚癡是人必擁有的東西,亦是令人不斷種苦因的原因。人一生 不斷的追求快樂、慾望的滿足,但在追求的過程往往會種下很多苦因 ── 貪 愛憎恨愚癡會令人不由自主地去種苦因。生活中常有這種例子,例如:一個人 在公司工作,他為了升職和獲得上司的欣賞,不惜一切去滿足上司的慾望,迎 合上司的口味。但事實上,他這樣的行為,可能會傷害到一些無辜的同事。到 最後,可能他會失去公司內所有的朋友,受到別人的孤立。這便是貪愛憎恨愚 癡導致人盲目追求所產生的苦果。

因此,佛教說“人生是苦的",是一點也沒有錯。人生充滿著種種的苦因和苦 果,而唯一超脫這種苦的方法便是修習五戒,十善和八正道。

資料來源:吳楚文 菩提道上:2004 年至 2005 年佛法活用徵文比賽得獎作品 集

(25)
(26)

課題一:四聖諦

第三堂

(一) 教學重點

讓學生認識「集諦」的內容以及反思渴愛和依戀與痛苦的關係

(二) 教學目的

甲、教授學生以下概念和知識:

¾ 「集諦」的定義

¾ 苦因:渴愛、依戀與貪嗔癡

¾ 無常

乙、教授學生以下技能:

¾ 批判性思考能力

¾ 解決問題能力

¾ 溝通能力

丙、教授學生以下價值觀和態度:

¾ 勇於面對逆境

¾ 以樂觀的態度面對和處理痛苦

(三) 教學步驟

教師的預備工作

1. 準備「世間苦」的簡報

2. 印製「生命中的不能再」工作紙

(27)

教學過程

內容 播放「世間苦」的簡報 (參閱附件 1),與學生温習苦的類別,

並介紹「無常」是世間的實況,引入佛陀以「兩支箭」表達

「苦上加苦」的譬喻

* 若因渴愛和依戀不能接受無常所帶來的痛苦,就像在已 中箭的傷口上再插上一支利箭,苦上加苦。第一枝箭的 傷口也因注意力分散在第二枝箭上,無法完善地處理。

形式 教師以簡報形式講解 I. 切

敎具 ¾ 「世間苦」簡報

¾ 播放簡報的設備

內容 介紹渴愛、依戀和苦的關係(參閱課堂資料 1.3.1 ) 介紹三毒 (貪、瞋、癡) (參閲課堂資料 1.3.2) II. 認

形式 教師講解 III. 探

內容 面對生命中的不能再,我還是要...

¾ 讓學生從觀照自身經驗,領悟世間無常的實況

¾ 讓學生反思自己如何面對無常等痛苦,是否會因為渴 愛、依戀和不能接受現實而形成第二支箭的痛苦(痛上 加痛)

¾ 鼓勵學生勇於面對和接受不能改變的痛苦,積極處理所 面對的苦況

1. 把學生分成數組,派發「生命中的不能再」工作紙(參閱 附件 2)

2. 請學生就一個親身經驗的苦痛,分別從理解、處理和意義 三方面填寫工作紙

3. 請學生填好工作紙後與小組成員分享

4. 請各小組選出一位代表向全班分享工作紙的內容 5. 引導學生集中討論和分析以下問題:

¾ 痛苦生起時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

¾ 痛苦可以解除嗎?

¾ 解除痛苦或過渡痛苦的具體方法是怎樣的?

¾ 如何生起「我還是要……」的動力

¾ 決心離苦如何重要?

6. 請學生以兩支箭的譬喻,如何令自己不用苦上加苦。

(28)

注意事項:

¾ 請學生細心聆聽別人的經驗。

¾ 請學生把討論內容保密,尊重別人的私隠。

¾ 為營製造開放的討論氣氛,教師可先與學生分享自己的 痛苦經驗。

¾ 這個練習的重點是讓學生看清楚無常的運作,不要沉溺 於無奈的苦受中。

¾ 教師必須讓學生明白無論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還是要」

面對和處理問題。

教師宜小心照顧學生的情緒,提供鼓勵和希望。(參閱教學提 示 1.3.1)

形式 分組討論及報告

教具 「生命中的不能再」工作紙 總結:集應斷

¾ 讓學生明白無常和苦的普遍性,並覺知自己和其他同學 同樣要處理由無常引申出來的痛苦

¾ 由明白痛苦由渴愛和依戀而成,既而可以把苦的因斷 除,斷除痛苦。

IV 反 思

形式 教師作總結 V. 引

發 興 趣

內容 家課

1. 請學生預備一隻生雞蛋,帶回學校讓教師蓋印 2. 學生需要每天把蓋了印的雞蛋帶回學校讓教師檢查 3. 學生需要用各種方法全力保護雞蛋,免其破損,直到下

一節的佛學堂交給教師

(29)

課堂資料1.3.1

集諦

“集"有招引、積聚、滋長的含意。眾生因為無明,不了解真相,於五蘊身心 世界上生起“這是我"、“這是我所"的邪見執著,繼而在“我"、“我所"

及感官享受上又生起了“渴愛"和“依戀"。由於有渴愛及依戀的煩惱和習 慣,便會造出與煩惱相應的行為,招感、繁衍和積集種種業力。有了業力的束 縛,我們便無奈地流轉於生死輪迴的苦海。聖者如實了知:有無明,有渴愛,

就有苦的積集;這就是苦集聖諦。

(釋衍空。《正覺的道路》上卷,65 頁。香港佛教聯合會,2003)

課堂資料1.3.2

三毒

貪、瞋、癡——佛教稱之為三毒,是眾生流轉生死和受無量苦的主因。貪:於順 意之境,生起慾念和執著;嗔:於不如意之境,生起敵意和抗拒的心;癡:偏執 和不明白事物的真相和法理的愚癡心。

教學提示 1.3.1

對於一些不能避免的現象,如親人去世及疾病,我們感到痛苦是自然的。這是

「緣起法」中「此有故彼有」的宇宙法則。但是如果我們因為貪、瞋、癡而離 開了中道,例如當親人去世時,我們因為執迷而不能理解死亡是人生必經的階 段,不肯接受現實,過份抑鬱,堅執哀悼親人的痛苦以懲罰自己;又或者在患 病時,過份焦慮擔憂,不能接受病痛,都會在原來正常的痛苦上加上第二支箭,

為自己製造額外的痛苦。

(30)

附件2

生命中之不能再,但我還是要...

以前我可以……

(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處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在我己經不能再…….

(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處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我還是要……

(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處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為……

(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處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附件3

生命中之不能再,但我還是要... (範例)

以前我可以……

向公公撤嬌,要他請我吃糖

(理解) __我們都需要別人的關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處理) __只要我乖一些,公公就會疼愛我多一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義) __無論是那一種關係,人和人之間的相處都可以是很甜蜜的_______

現在我己經不能再….. .

拖著公公的手,和他談話,因為他己去世

(理解) __生老病死,是每個人必經的階段,公公也不例外,這就是無常___

(處理) __我相信我跟每個人一樣,都有能力處理每個人都要承受的傷痛___

(意義) __因為無常,從前我拖著公公的手和他傾談的回憶,變得很珍貴___

但我還是要……

繼續完成我的人生,無論有多孤單,都要面對任何困難

(理解) ___無論生活是苦是甜,我的生命暫時還未完結,還得好好地活下去 (處理) ___我可以悼念公公,但不用執著傷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義) ___無常的好處是,再痛的感覺都終會過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為……

過去的事情不能改變,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現實,我只有 珍惜現在的一切,努力進步,完成公公對我的期望

(理解) ____有些世事是不能改變的 (如生老病死和無常) 有些世事是可以改 ____變的 (如生活態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處理) ____放下不能改變的,努力改善可以改變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意義) ____無常令我懂得生命很珍貴,我會更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別人的生命

(32)

附件3

教師資料 1.3.1

苦的因 – 集諦

醫生治病首先要了解病因,知道病因才能對症下藥,做有效的 治療。知道苦,那要探討造成苦的原因,再用正確究竟的方法,

出離苦逼。那苦因是甚麼呢?

渴愛引導再生 (tanha ponobbhavika)

意思是「愛」、「渴愛」,引導我們走向再生。Ponobbhava 是再 生,ponobbhavika 是屬於再生,有愛就會繼續輪迴。

伴隨喜食 (nandi ragasahagata)

指「歡喜」是和「貪欲」的法一同生起。甚麼是愛的緣?愛的 緣就是「受」。不管甚麼「受」,如果有執著,它將會變成再生 的緣。不要認為只有樂受是再生的緣,苦受也是再生的緣,不 苦不樂受也會變成再生的緣。這些受只要和無明、愛在一起,

都會成為再生的緣。佛在《有明小經》清楚地說明:假如樂受 和貪欲隨眠在一起,就成為未來輪迴的緣;假如苦受和瞋隨眠 在一起,就成為未來輪迴的緣;如果不苦不樂和無明隨眠在一 起,就成為未來輪迴的緣。所以,假如「受」有貪、瞋及無明 的染,就會繼續輪迴;如果沒有三毒的染,才不會再輪迴。對 於未來苦果的因,也就是執著的部分,由於「愛」是最明顯、

最容易被觀察的法,因此,佛特別以「愛」的道理來說明再生 輪迴的緣。

(如實之道。阿姜查的弟子們。開示選輯)

(33)

教師資料 1.3.2

莫在苦中複製苦

【靜思小語】

苦從何來?從一念無明開始,不斷複製苦因,累積苦果。

開啟慈母心門

林女士因先生外遇而致婚姻破碎,獨力撫養三名子女;而幼子重度腦性麻 痹,除了四肢萎縮無法動彈,亦不能言語。巨大的心靈壓力,令年方四十 五歲的林女士身心憔悴,罹患憂鬱症。

三年前,林女士從大愛台聽聞上人開示:遇到逆境,不要逃避,勇敢面對 方能扭轉命運。一句話如醍醐灌頂,將她從終日鬱抑難解的心靈深淵裏拉 拔而出,不再怨天尤人。

去年十月,她帶幼子到花蓮慈院看診,從而開啟慈濟之門。在慈濟人不斷 關懷與正向引導下,林女士不但走出人生的低潮,並於前天在花蓮見習志 工培訓會中,帶著幼子現身說法,鼓舞許多人心。

上人於早會時讚許林女士,二十年來對孩子不離不棄,實乃母恩浩連天!

「人間多苦啊!苦從那裏來?由一念無明開始,不斷在苦中複製苦。」

有的孩子甫出世即有先天缺陷,然而父母的疼惜之心未曾稍減;有的兒女 雖是身強體健,卻因一念偏差導致行為脫軌,不但自毀前途,更禍及整個 社會,使父母傷心蒙羞。

「要以菩薩的智慧面對親情,才能灑脫而輕安自在,不隨著孩子的苦而使 心靈長期陷於痛苦中。」

變質的人心

藥師法會中,上人以近來引致人心惶惶不安的「千面人」事件提醒大眾:

社會安危人人有責。

(34)

案者有聰明卻用在錯誤的方向,導致一人往生、多人中毒垂危,令社會不 安。雖然他落網後表達悔過之意,並向死者懺悔,表示這期間飽受心靈不 安、掙扎之苦。但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心性被蒙蔽使自他受害,也累及家 人。

「若是犯罪前有機會遇到貴人,導正其偏差的心念,或許就不會犯下此震 驚社會的案件。」上人叮嚀:「預防人心變質,大家於心念、生活、社會

、人與人之間,要時時多用心!」

資料來源:釋德 慈濟月刊463 期

http://taipei.tzuchi.org.tw/monthly/463/463c5-22.htm 2007.8.10

(35)

教師資料1.3.3

苦生由業集,業集復由惑,發業與潤生,緣會感苦果。

以下,說明集諦。集是為因為緣而生起的意思。眾生世間的「苦」

果,為什為會不斷的「生」起呢?這是「由」於「業集」。業,

是為善為惡的行為(表業),又從善惡行為而引起的潛力(無 表業)。因業力的積集,苦果就從業力而集起了。但「業集」

又為什麼生起呢,這是「由」於「惑」。惑,是迷惑,是煩惱 的通稱。因眾生內心的不良因素,煩動惱亂,這才有業的集起。

說到這,應該了解一個重要的問題。要知道,業力的招感苦果,

煩惱是主要的力量。煩惱對於業,有二種力量。一、「發業」

力:無論善業或惡業,凡能招感生死苦果的,都是由於煩惱,

直接或間接的引發而起的。所以如斷了煩惱,一切行為,就都 不成為招感生死的業力。二、「潤生」力:業已經造了,成為 眾生的業力。但必須再經煩惱的引發,才會招感苦果。這如種 子生芽一樣 [P155] ,雖有了種子,如沒有水分的滋潤,還是 不會生芽的。也就因此,如煩惱斷了,一切業種就乾枯了,失 去了生果的力量。由於煩惱的發業與潤生,在因「緣會」合時,

才有業種的招「感苦果」。所以,一般但說業感,是說得不夠 明白的。假如要說業感生死,倒不如說:由無明等煩惱而感生 死,說得更扼要些。

資料來源:印順法師 《成佛之道》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10/yinshun10-06.html 2007.8.9

(36)

教師資料1.3.4

業有身語意,善惡及不動。業滅如種習,百千劫不失,隨業感生死,不 出於三界。

集諦中,招感生死的業力,在五乘共法中,已經說到。現在略說「業有」二類的三 業。一、「身語意」三業:這是從業的所依而分類的。身體的動作,或是惡的,如 殺生,偷盜等。或是善的,如不殺,不盜等。這不但是一般的生理活動,而是帶有 道德或不道德性質的身體動作。這種身體的動作,名為身表業,業就是動作的意思。

由此身體的動作,引起潛在的動能,名為身無表業。這雖然無可表見,但是物質的 能力化,有著招感果報的作用。同樣的,語言的表達(文字,可說是語業的身業化)

中,妄語,兩舌等是惡的;誠實語,和合 [P156] 語是善的,名為語表業。由此語 言的表達,而引起潛在動能,名為語無表業。身業與語業,屬於生理的動作,及引 起的動能,都是屬於物質的。意業,是屬於心的。與思心所相應的心心所法,是意 業。有人說:業的體性,是思心所。內心的活動,是意業。由內心的發動而表現於 身語,這種動身、發語的思,就名為身業語業。這樣的解說,是傾向於唯心論的說 明。然而,佛說善與惡的身業,語業,是天眼所見的色法。所以,說(無表)業是 物質引起的特種動能,應該更妥當些。二、「善惡與不動」三業。善業與惡業以外,

什麼是不動業呢?這是與禪定相應的業。與色或無色定相應的業,當然是善的。但 禪定的特徵是不動亂,所以業也叫不動業。這種不動業,能招感色界及無色界的生 死。因此,善業與惡業,是專指能感欲界生死的業力而說。

無論是身語的動作,或者由此而引起的動能──表業與無表業,依佛法說,這都是 生滅無常的,剎那就過去了的。「業」已剎那「滅」而過去了,那怎麼還能招感後 果呢?對於這,經中或比喻為「如種」子:如草木的開花結子, [P157] 雖然凋謝 枯萎了,但種子還會生芽,抽枝而發葉的。或者比喻為如熏「習」:像藏過名香的 匣子,香雖已經取出了,但匣裡還留有香氣一樣。因此後代的學者,就成立種子說,

或習氣說,來說明業力感果的可能,但這到底是通俗的譬喻而已。依佛法的深義來 說,過去了,或者說剎那滅了,這並非說等於沒有,而只是從現實存在而轉化為另 一姿態。可以說:滅了,過去了,不是沒有,而還是存在的。當然,這與存在於現 在的不同。如物質的從質而轉化為能,決非沒有,但不能以體積,質礙等物質概念 來局限他。所以業力的剎那過去,一樣的存在(當然不是現在),只要遇到因緣的 會合,就會招感果報,如能的化而為質一樣。假使因緣不和合,業是永久存在的,

無論是「百」劫,「千劫」,萬劫,無量數劫,業力「不」會「失」去,還是會感果 的。

眾生,「隨」著不同的「業」,招「感生死」果報,一生又一生的延續下去,常在五

(37)

趣中流轉。由於這是煩惱所引發的,煩惱所滋潤的,所以無論業是怎樣的善,高尚 到什麼地步,終究「不出於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P158] 三界,是眾 生活動的三大區域。在這三界以內,永久是生死不了。所以出世的三乘聖法,就是 要從根本上消除生死的原因,而不致再受三界生死的繫縛,這才能實現佛法大解脫 的目標。

資料來源:印順法師 《成佛之道》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10/yinshun10-06.html 2007.8.9

(38)

附件5

學生資料 1.3.1

明白痛苦的根源,努力尋求離苦方法

我們漫長的人生路途上,縱使得到過甚麼甚麼,都是彷 彿很不真實似的。或者,我們到了生命最後的一刻,我 們的內心仍未找到一片落腳點。世人那永不滿足的心總 是營營役役,無片刻的安寧。這又何苦呢?

世人皆擁有一顆心,但這一顆心所影響的卻很大很大。執迷的心會因有渴愛和 依戀而生起痛苦的感受,“執著"是會令自己透不過氣來的。不如我們嘗試放 開懷抱,就八正道中的“正見"為主導吧。“正見"是就事物的實在情況,去 明白和了解而得出的正確見解,即離開個人主觀偏見或希望。若果我們懂得以 平和的心面對每一件事,效果或者會大有不同。

我們每天都須要和別人相處,要相處得融融洽洽,確是一門學問。假若,你得 不到別人的歡迎,那你嘗試不要大怒,想想自己為何得不到別人的歡迎,得不 到友誼?懂得反思,才能擁有一段快樂的友誼。如果你繼續堅持是他人的錯的 話,情況會更加惡劣。你又會更加孤獨。這些都是能夠亡羊補牢的方法。

至於,遇上不快的事情,縱使有多不如意也好,我們總要堅持信念去面對。若 果我們繼續把不快抑鬱的情緒壓存,這樣除了令身心疲憊,我們人生亦會白過 了。放下執著,將緊握著的拳頭放開,那就能擁有,“退一步海關天空"。若 果你繼續緊握著雙手,不但別人不敢與你握手,你自己亦不能擁有四周。

其實,我們既然不能逃避生老病死,但我們卻可改進人生。得失只有一念,四 周環境沒變遷,但我的心境可以轉變。轉變出一顆平常心,隨緣吧!命運刻意,

鍛煉你的毅力。如果我們將執著拋在後面,我們就能減輕煩惱。

資料來源:黃珮芝 菩提道上:2004 年至 2005 年佛法活用徵文比賽得獎作品 集

(39)
(40)

課題一:四聖諦

第四堂

(一) 教學重點

讓學生認識「滅諦」的內容和反思痛苦息滅的可能

(二) 教學目的

甲、教授學生以下概念和知識:

¾ 「滅諦」的定義

¾ 痛苦息滅的可能

¾ 佛教了斷生死的層次比斷滅一般的世間苦更深遠 乙、教授學生以下技能:

¾ 分析及反思能力

¾ 研習能力

丙、教授學生以下價值觀和態度:

¾ 以開放的態度,認識「解脫菩提道」的最終目的

¾ 探索不再被煩惱支配的真正自由

(三) 教學步驟

學生的預備工作

交出保護了一個星期的雞蛋

(41)

教學過程

內容 1. 請學生交出保存了一個星期的雞蛋 2. 請幾位學生說說保護雞蛋的過程與感受 3. 請學生解說是甚麼原因令他們堅持保護雞蛋 4. 成功交回雞蛋後的感受為何

5. 未能交回雞蛋的感受 6. 為何有這樣的分別

依* 帶出因執著而產生的牽掛與負累以及放下負累所得的解脫 與快樂

* 在探討執著與放下時,帶出放下的智慧與自利利他的承擔

形式 請個別學生分享個人體驗 I. 切

敎具 學生保護了一個星期的雞蛋 內容 1. 把學生分成小組

2. 請學生選出人生中最大的牽掛或負累,並討論當個人利 益與整體利益產生矛盾時,如何取得平衡

3. 請每組派出代表報告討論的結果 II. 探

形式 分組討論及報告

(42)

內容 介紹涅槃寂靜的大解脱(參閱課堂資料 1.4.1 )

以佛法的故事解說如何才能以「無有定法」去平衡「放下執 著」與「承擔責任」(參閱附件 1 及 2)

*“渴愛”是對喜愛事物的執著和希望擁有的心態。“渴愛”往 往令人產生偏見和不安。例如對金錢有了“渴愛”便會成 為金錢的奴隸,亦不會善用金錢。若沒有了對金錢的“渴 愛”,才能客觀了解金錢的價值和局限,繼而能善於處 理和運用金錢

* 同樣地,當我們對生死有了客觀和正確的認識,就會接 受生命的無常,繼而把握和善運用有限的生命及面對是 必要來臨的死亡

* 即使還未能像佛陀一樣完全證悟,但生命之中也可以有 一些類似「涅槃」的感覺──放下一分執著,就少一分 煩惱,多一分安樂自在

* 小解脫不如真解脫。例如,抓癢能令蚊患的痕癢煩惱得 到短暫的解脫,但是長遠來說,没有蚊患更好

* 「涅槃」是指“渴愛”(苦因)及“苦”的息滅。不是丟棄一 切,而是放下執著和分別。放下的是心,而不是行為和 事物。(此句何解?)

* 若我們希望得到寧靜,就先要造就寧靜的環境,繼而不 要再追求寧靜。寧靜不是從追求而得,是從放下心中事 而得。同樣地,涅槃不是求得的,是從“渴愛” 和分別心 的止息而成就的安樂和解脫

總結:滅應證

¾ 痛苦是有寂滅的可能,在歷史上,佛陀就是證悟了涅槃 的榜樣

¾ 所有眾生都有究竟滅除生死苦的可能,但是要達到像佛 陀那麼安詳自在的境界,除了知苦、苦因及苦可滅,還 要有具體可行的滅苦方法,這方法將會在下一堂介紹 III. 認

識 表 達

形式 教師講解 IV. 反

內容 家課

請學生以日常生活為例,寫出如何自在地把心放下,同時又 能承擔責任,做好本份

(43)

課堂資料1.4.1

滅諦

“滅”是指“渴愛”及“苦”的息滅。當苦的“因”得以息滅,

渴愛與煩惱得以斷除,眾生便能從“苦”解脫過來,了斷 生死的束縛,從此不再受三界煩惱所支配,得證涅槃寂 靜的大解脫。聖者如實了知:無明滅、渴愛煩惱滅、生 死束縛的解除,這就是苦滅聖諦。

(釋衍空。《正覺的道路》上卷,65 頁。香港佛教聯合 會,2003)

(44)

附件1

放下與提起

做人,要像一只皮箱,能夠提得起,也要能夠放得下。光是提起,太多的拖 累,非常辛苦;光是放下,要用的時候,就會感到不便。所以,做人要當提 起時提起,當放下的時候放下。

我們經常聽到別人說:要放下,要放下!我們對於功名富貴放不下,生命就 在功名富貴裏;我們對於悲歡離合放不下,我們就在悲歡離合裏痛苦掙扎。

金錢放不下,名位放不下,人情放不下,我們就在金錢、名位、人情裏面打 滾;甚至有人對是非放不下,對得失放不下,對善惡放不下,你就在是非、

善惡、得失裏面,不得安寧。

放下固然很好,但是提起更難。一個人如果什麼統統都放下了,他的人生還 能擁有什麼呢?所以正念要提起,正行要提起,正語要提起,正見要提起,

慈悲要提起,道德要提起,善緣要提起,精勤要提起,不把這些提起,人生 的價值、意義在那裏呢?

所以,佛法教人要放下,但是放下之後,更要能夠提得起;佛法教人要能提 得起,但是當你提起之後,還要能夠放得下。人生最大的放不下,就是家庭、

妻女、親情、財富等,所以人永遠負重、辛苦。佛法勸我們有時候要能放得 下,不是沒有道理的。

憂國憂民的人,對國家、人民放不下;關心社會安樂的人,對社會安樂放不 下;有公理、正義性格的人,對違反公理正義放不下,所以憤世嫉俗;但是 假如全部都放下,也不成其為關懷民生疾苦的聖賢。所以,提起、放下,也 要有價值觀念,在權衡價值輕重之後,要提起,要放下,都是一體兩面,同 等重要。

地藏王菩薩放下了人間的功名利祿,但是他要提起地獄的說法度眾;觀世音 菩薩放下了西方淨土的補處菩薩之位,但是他提起了對婆娑世界的救苦救 難。在佛經裡,多少道理歌頌修道者的放下,但是更歌頌他們對菩薩道的提 起。

人的心裏,瞋恨嫉妒、憂悲苦惱,負擔太重,應該放下;責任公理、慈心悲 願,應該提起。放下的東西未必是好,提起的也未必是不好。總之,還是一 句話:人,要像一只皮箱,當提起時,你要提得起;當放下時,你也要能放 得下。

(45)

資料來源:星雲大師 迷悟之間

http://www.fgs.org.tw/master/mastera/library/center/center/2001-12/901202.htm 2007.8.10

(46)

附件2

放下

一天,坦山和尚與隨侍的沙彌要到某地去說法,

路過一條小溪,

因下過雨,河水雖不大,卻泥濘不堪,

師徒二人正準備渡河時,

來了一位穿著入時又年輕貌美的小姐,

行色匆匆,似有急事要辦,卻又在岸邊躊躇不前。

此時,坦山和尚趨前向那位小姐說:

「姑娘,來吧!我背妳過去。」

緊跟在後面的沙彌,一直悶聲不響,心裡卻大惑不解:

「平時師父教導我們,不能接近女色,為什麼今天師父自己卻犯清規呢?」

沙彌雖有疑惑,但受平時師父嚴格教導的影響,

一時間,不敢在師父面前立即表態,但心中確實悶悶不樂。

事隔多日,沙彌愈想愈憋不住,於是來到師父面前:

「師父!我們出家人是不可以親近女色的,為什麼前些日子,師父在小溪邊,

卻自己背起漂亮的姑娘過河呢?」

坦山和尚聽了,很訝異地說:

「我背那個姑娘過河,早就把她放下了!沒想到你卻把那位姑娘緊緊背著,到 現在都還沒放下來!」

資料來源:http://www.ctworld.org.tw/sutra_stories/story017.htm 2007.8.10

小結

故事中的師父看到有眾生需要幫助,他立刻持著清靜心,以助人

為己任,並不執著於繁文縟節裡說的「男女授受不親」。在幫助別人後,他並 沒有依戀抱著女子時的感受,更沒要求受惠的女子施以回報,沒執著幫人的感 覺,更不像小沙彌般,在看見師父幫助女子的一日一夜後,還在心中執持著這 件事。

(47)

附件3 資料1.4.1

滅應滅於惑,惑滅則苦滅,解脫於癡愛,現證寂滅樂。

現在來說滅諦。滅有兩個意義:一、是滅除;二、是寂滅。滅除了苦痛的根源,

才能解脫生死苦,實現涅槃的寂滅。從滅除來說:眾生在生死輪迴中,從苦生 苦,苦個不了,這是要滅除的對象。然解除眾生的生死苦迫,佛法並不著重到 外界去改善。因為外物的改善,是不能徹底解決問題的。也不從這個色身去努 力,如外道的修精練氣,求長生不老那樣。因為有生必有滅,長生與永生,不 過是眾生的顛倒妄想。雖然苦報是業力所感的,但問題卻是煩惱。有了煩惱,

就會發業,潤生;如斷了煩惱,就使有無量業種,也就乾枯而不再起用。所以 佛肯定地指出:要「滅」除生死大苦,「應」該「滅於惑」──煩惱。如「惑滅」

了,那就不再造業了,過去所有的業也就乾枯無用了。這樣,生死「苦」果,

就會徹底的「滅」除。

說到煩惱的滅除,當然也要從根本的煩惱去著手。如伐大樹一樣,專門斫枝摘 葉,是不能達成目的的。如斷了樹根,那就使是暫時發葉,也終究是會死去的。

說到煩惱的根本,當然是愚癡無明了。無明,主要是迷於無我的無明,還有染 著於境界的貪愛。一是障於智的,一是障於行的。從修學佛法來說,應該先通 達無我,得到無我真智的契證。然後從日常行中,不斷的銷除染愛。但到圓滿 時,這都是解除了的。經中時常說:『離貪欲者,心解脫;離無明者,慧解脫』。

所以現在說:「解脫於癡愛」。無論是知見,無論是行為,都不再受煩惱的繫縛,

而且是把煩惱徹底的去除了。這樣,就能「現證」到涅槃的「寂滅樂」。現證,

是親切的,當前的證會,是無漏的直觀體驗。體驗到的,就是寂滅,得到解脫 自在的安樂。涅槃寂滅,是現實所證驗的,並非推託到死了以後,這是佛法的 特色。內心的煩惱銷融了,直覺到無障無礙,平等不動,自在的聖境,叫做寂 滅。這好像從火宅中逃出來,領略到安全與清涼;也像從煩囂鬥爭中出來,享 受到和諧而平靜的境地一樣。經論中每以寂,靜,妙,離,來形容這滅──涅槃。

所說的樂,也不是衝動性的樂感,而是捨去煩惱重擔而得來的自在──『離繫之 樂』。

資料來源:印順法師 《成佛之道》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10/yinshun10-07.html 2007.8.9

(48)

資料1.4.2

能滅苦集者,唯有一乘道。三學八正道,能入於涅槃

苦痛的原因(集)消除了,生死大苦也就從此結束,得到了涅槃的大解脫。但 無始以來,苦與集是不斷的延續,如不修對治道,是不會自動結束的。所以要 說到道諦,道才是佛弟子修學的心要,如生病而請醫生,主要是為了服藥一樣。

「能滅苦集」的道,是些什麼呢?雖然眾生的根性不同,有利有鈍;有聲聞,

緣覺,菩薩,佛也應機而說有多少不同的法門。但真正能出離生死的,是「唯 有一乘道」,也可說只有一乘,一道。乘是車乘,能運載人物,從此到彼。佛 所說的法門,能使眾生從生死中出來,到達究竟解脫的境地,所以稱法門為乘。

同樣的,道是道路,是從此到彼,通往目的地所必經的;所以修持的方法,也 稱為道。我們知道,眾生是同樣的生死;生死的根源,是同樣的迷執。苦與集 的體性是一樣的,那出離生死苦的法門,那裡會有不同呢?所以佛在《阿含經》

中,曾明確地宣說一乘法,也就是『一道出生死』,『同登解脫床』。 出離生死的一乘法──不二法,從證悟真理來說,是無二無別的(『同入一法 性』);從修行的方法來說,是同樣的。適應眾生的不同根性,佛是說有種種方 法的。但除了方便引導的以外,論到出離生死的道體,並無差別,總不出於「三 學」(學是學習,不是學問)。三學,應稱為『三增上學』,就是增上戒學,增 上心(定)學,增上慧學。增上,是有力的,能為他所因依的意思。因為三學 有相依相因的關係,是求解脫者必不可缺的學程。決沒有不修戒而能成就定,

不修定而能成就慧,不修慧而能得解脫的道理。然佛在說明道諦時,最常用的 內容分類,還是「八正道」。八正道,應稱為『八聖道分』,或『八聖道支』。 這是成聖的正道,有不可缺的八種成分。這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

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八正道就是三學,如正見,正思惟是慧學;正語,

正業,正命是戒學;正念,正定是定學;正精進是遍通三學的。此八支聖道,

是三學,也就是一乘。佛為須跋陀羅說:外道們沒有八正道,所以沒有聖果,

沒有解脫。我(佛)法中有八正道,所以有聖果,有解脫。這可見八正道是「能 入於涅槃」的唯一法門了。這在大乘的《楞伽經》中,也還是這樣說:『唯有 一大乘,清涼八支道』。

資料來源:印順法師 《成佛之道》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10/yinshun10-07.html 2007.8.9

(49)

附件4

學生資料 1.2.1

明白痛苦的根源,努力尋求離苦方法

人生在世,我們很多時候也會遭受各種痛苦,有些苦是與生俱來的,如生、老、

病、死等,不能逃避;有些苦則是後天形成而又能改變的。好像工作上的不如 意及惡劣的人際關係等。既然能夠改變,我們實應尋求面對和改進這些痛苦的 方法,建立和樂而幸福的人生。

醫生若要醫治某種病,必先尋找病源。同樣,眾生是治理自己生命痛苦的醫生,

要消滅苦,必須先知道導致苦出現的主要根源。世間一切事物及現象的出現都 是處於一定的因果規律之中。事物不會獨自產生,亦不會偶然形成,而是由各 種因、緣聚合而成,是為“因緣法”。因與果有著相同的善或惡的性質,即所謂“善 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此,沒有苦因,苦果是不會形成的。我們日常生活中 所感受到的各種痛苦,皆因種下苦因所致。例如:某學生經常沉溺於玩樂,一 放學回家,便是對著電腦遊戲玩個不停,每日如是,不肯努力學習。結果,學 業成績不理想是理所當然的事,他不是要承受自己造成的苦果嗎?

因此,一切苦果皆由苦因所引起。但苦因已成過去,不能改變,所以我們得要 面對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痛苦。有些人遇到不如意事時,往往消極地逃避現實,

甚至怨天尤人。因不明因緣法故,他們以為痛苦不可改變,於是只好放縱自己,

自暴自棄。然而,這樣就能清除苦嗎?這些做法非但絕對不能改變痛苦的現 實,反而徒添苦因,引申更多苦果。於是,人就像處身“苦”的密室裡,循環不 息地受痛苦的折磨,不能解脫。

其實,痛苦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我們沒有面對痛苦的勇氣及斷除苦因的決 心。 當痛苦出現時,例如:與友人不和,發生爭執,雙方關係惡化,而自己 也因此感到抑鬱,我們先要正視問題的存在,因為那是客觀事實,不能逃避。

此外,我們應平復自己的心情,並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 ── 確信苦是可以 滅除的。只有當心靈平靜時,我們才可以理性地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當然,

我們還須將這樣的態度付諸實際行動,問題才能夠解決。例如:我們可尋求別 人的幫助,並主動與友人傾訴,重修雙方和諧融洽的友誼。若明知苦的存在,

卻不設法化解它,苦只會依舊困擾著我們。只有堅信自己有能力克服,苦痛才 會遠離我們。

(50)

我們應時刻檢點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避免產生邪念及惡行。我們亦應時常抱著

“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對待其他眾生,共同建立安穩和樂的理想社會環境。

若加上積極行善,廣結善緣,則眾生必得福報!

佛陀常言人生之痛苦,旨在引導眾生從現實生活中醒覺苦的存在,並提供離苦 的方法,關鍵即在確切了解因緣法,找出並消除苦的成因而最終達至無苦安穩 的解脫境界。

資料來源:馮漢輝 菩提道上:2004 年至 2005 年佛法活用徵文比賽得獎作品 集

(51)
(52)

課題一:四聖諦

第五堂

(一) 教學重點

讓學生認識「道諦」的內容和學習滅苦的方法

(二) 教學目的

甲、教授學生以下概念和知識:

¾ 「道諦」的定義

¾ 佛陀教授的滅苦方法

¾ 八正道

¾ 三學

¾ 八正道與三學的關係 乙、教授學生以下技能:

¾ 協作能力

¾ 批判性思考能力

¾ 研習能力

丙、教授學生以下價值觀和態度:

¾ 依據八正道,正確規劃人生,學習離苦得樂的方法以積極面對生活上遇 到的種種問題,學習自省、自決,提高自信

(三) 教學步驟

教師的預備工作

1. 選取一個富爭議性的時事議題

2. 準備有關這個議題的不同觀點資料,如剪報,電台訪問或社評等 3. 影印《羯腊摩經》及工作紙

4. 我的八正道工作紙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美國於 2005 年第一季經濟增長較預期遜色,本地生產總值由 2004 年第一季的 5.0%放緩 至 3.7% a ,季度變動率 b 只錄得 3.5%的增長。私人消費和企業投資則分別由 2004 年第一季的

ALTERA FPGA之編譯流程 (資料來源:

Visual Basic提供了許多控制項介面來處理由鍵盤輸入

我是一個很喜歡將事情拖延至最後一刻才做 的人。記得有一次,有一份作業,老師讓我們三天

為麥樹堅散文集《對話無多》作序的葉輝指出,收錄 於集中的另一篇作品《家訪》,曾獲 2002 年中文文學

在佛陀四十五年傳法中,他的教言都是口傳的。當他涅槃後,才有結集;而編訂成經律

至於在台灣的學術佛教,基礎相當脆弱,自 1950 年至 1960 年代,在台

上星期日,我做完功課後,媽媽説: 「不如我們到 公園玩耍吧!」我樂不可支地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