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禪宗專重自利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禪宗專重自利嗎――"

Copied!
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禪宗專重自利嗎――

兼談心理類型對思惟 兼談心理類型對思惟 兼談心理類型對思惟

兼談心理類型對思惟傾向 傾向 傾向的 傾向 的 的 的潛在 潛在 潛在 潛在影響 影響 影響 影響

釋如石

一 一 一

一、、、前言、前言前言前言

印順法師在大作《中國禪宗史‧

自序》總結地說:「曹溪禪……也就 是專重自利,輕視利他事行的中國禪 宗。」這個論點在教界產生了很大的 回響,人間佛教的學者紛紛表示贊 同,例如楊惠南教授在《禪史與禪思》

中,對禪宗「走入山林生活的自度之 路」感到遺憾(頁 24),傳道法師在 為邱敏捷《印順中國禪宗史之考察―

―兼與胡適及日本學者相關研究的 比較》一書所寫的序中,也引同段序 文「照著講」。然而,什麼樣的行為 算是自利?怎樣才是利他?對於這 個議題,印順長老在法理上的論斷,

似乎還有商榷的餘地。

二二

二二、、、論法義、論法義論法義論法義

當我們見到一位法師出來講經 弘法或者著書立說時,通常我們會讚 歎,這位法師在行法布施,在利他,

因 為 他 正 在 啟 發 善 信 的 聞 慧 與 思 慧。既然如此,那麼當我們見到一位 禪師在禪堂裡引導後學參禪時,為何 不同樣稱讚他發心弘法利生,反而把 他貶成自利自度呢?是因為指導禪 修不算法布施,還是因為地理位置不 對,禪堂應設在人口密集的都會區才 算利他呢?

第一點顯然不能成立,因為指導 禪修的主要目的是引發他人心續中 的定慧,而定度與慧度是菩薩六度中 最殊勝的兩項,這兩者的引生怎能排 除在法布施之外呢?難不成佛陀教 導弟子開悟證果也不算利他的法施 嗎?

再者,智慧有「聞所生慧」、「思 所生慧」和「修所生慧」之分。因此,

法布施不該只是比量「聞慧」、「思慧」

的啟迪,更重要的是,加行道以上現 觀「修慧」的引發;否則,不但行者 斷惑證果的功德不可能生起,而且

「依智不依識」也無從成為「四依止」

的最高指導原則。而禪師以自己修證 的實際體驗引導他人得定生慧,不就

是引發「修慧」的高級法施嗎?反 之,如果教導眾生獲得「修慧」不算 利他的法施,那麼以比量啟迪聞、思 二慧的講經說法或著書立說,又如何 能 成 為 利 他 之 行 呢 ? 我 們 總 不 能 說,指導少數博士後研究是自利,對 眾多大學生講課才是利他吧!

禪門有句話說:「經有經師,律 有律師」;而一個「定慧力莊嚴,以 此度眾生」的禪師,1 最擅長、也最 能利益眾生的法施,莫過於在禪堂裡 指導禪修,助佛揚化,只是他行法施 的方式及層次與講經說法有所不同 而已。

至於第二點,印順長老應該是反 對的,因為《中國禪宗史》說:「都 市的佛教,(是)以興福――造寺、

造像、布施;及「義學」――宣揚經 論為主的。……禪慧的修證,不是沒 有,而是不興盛的。因為禪慧修證,

是適宜於山林的」(頁 102)。可見印 順也認為,對於一個想要獲得禪定、

進而現觀諸法實相的行者而言,遠離 塵囂的阿蘭若本來就是最適合靜修 與教學的環境;而法師有此見解並不 意外,因為《七童女因緣經》、《郁伽 長者所問經》、《寶雲經》、《勸發增上 意樂經》、《三摩地王經》、《大乘莊嚴 經論》和《學處集要》等眾多大乘經 論都是這麼開示的。即便是最強調利 他事行的《入菩薩行》,也一再鼓勵 大乘行者安住寂靜處,修習止觀:

故當獨自棲,事少易安樂,靈秀宜人 林,止息眾散亂。(八品)

願欲學比丘,悉住阿蘭若,斷諸散亂 已,輕安堪修善!(十品)

由此可以肯定,住阿蘭若修習定 慧的道風,乃是印、藏、漢大乘佛教 一致肯定的共識,絕對不是禪宗「偏 離菩薩道精神」的表現。既然如此,

那麼《中國禪宗史》給予禪宗「專重 自利,輕視利他事行」的批判,怎能 算是契理合法之論呢?

三 三 三

三、、、、舉實例舉實例舉實例舉實例

(2)

其實,根源於大乘教典的禪宗和 其他強調利他的教團一樣,也有強烈 社會服務的利他傾向;但因禪宗崇尚 以禪修為主的印土宗風,強調定慧解 脫,所以它的利他事行,只能在導向 禪 悟 與 解 脫 的 僧 團 生 活 中 表 現 出 來,這不是局外人所容易了解的。茲 略 舉 數 則 禪 宗 祖 師 積 極 利 他 的 實 例。先說被《中國禪宗史》推崇為中 華禪的建立者――有「華夏達摩」之 稱的牛頭宗初祖法融。《續僧傳‧法 融傳》說:妖女陳碩真在睦州作亂 時,融禪師的道場住了三百多人眾,

生活非常艱困。他為住眾每天進城乞 糧,又親自背回來。如此辛苦地化 緣,經過了一百多天,一直到亂事平 定下來為止(T 50,605 上)。看了這 則記載,連印順法師都不禁讚歎道:

「法融護法的熱忱,用心的慈悲,非 常難得!」(頁 96)試問,如此艱苦 護持後進的慈悲風範適合被貼上「專 重自利」的標籤嗎?

其 次 , 說 到 百 丈 禪 師 ( 720 - 814)。為了別立禪居,使禪宗得以永 續發展,雖然年逾九十高齡,仍毅然 創叢林,立清規,「一日不作,一日 不食」。這樣的道風哪一點像「說大 乘教,修小乘行」呢?又如溈山靈祐 在百丈座下發明心地後,親領典座之 職,後來受命前往溈山闢建叢林,猿 猱為伍,橡栗充食,獨自山居五至七 年,不見一人前來請法,便自言自語 地說:「我本住持,為利益於人,既 絕往來,自善何濟?」(T 47,577 上–

下)並因此而想要出山弘法。這樣的 行徑怎能算是「急求自證自了」呢?

再者,民國初年的虛雲老和尚,

一生重建祖師道場,大小寺院前後八 十餘剎,皆親自營造。在他一生最後 的十年中,為了保存佛祖道場,為了 讓寺院守持祖德清規,百歲高齡的虛 老甚至含辛茹苦,受謗受屈,日在危 疑震撼之中,而依然甘之如飴。這難 道不是他老人家「既契真空理,當懷 濁世憂」2 ――大菩提心的具體表現 嗎?3 另外,來果禪師在金山開悟 後,請班首不當,發心當飯頭,一人 做三人事,護持禪者進禪堂參禪,並 且發了四十八菩提大願。其中最感人 的第二十八願甚至說:

盡虛空,遍法界,若有無量極苦世 界,極苦眾生,我願往彼極苦世界 建立法幢,行菩薩道,令彼極苦眾 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若不 爾者,弟子誓不成佛!4

以上所舉五例,實在遠不及禪宗 祖師大願大行的冰山一隅,但僅此也 足以證明,禪宗不是「小乘精神的復 活」,不是「專重自利,輕視利他」

的。他們離群索居、水邊林下長養聖 胎的所做所為,只是為了繼承釋尊

「吾今為欲斷諸苦故,而來至此(苦 行林)。苦若斷時,然後當與一切眾 生而作伴侶」5 的大乘出離風範,只 是不忍心眼睜睜地看著印土傳來的 大乘聖道薪火斷絕,不願意僅僅為了 大眾廉價的讚譽和欣賞而違背他們 的神聖使命,不甘心讓歷代祖師辛苦 傳承的佛法被俗化、淺化而已。而 且,不僅中國的禪宗如此,即使傳承 自華夏的日本禪宗,宗風亦然。日本 臨 濟 寺 高 僧 拔 隊 得 勝 ( 1327 - 1387),出家時所發的大菩提心願,

就是一個感人肺腑的大乘發心實例:

我今既已決心為僧,就不得為了自 己而去尋求真理。即令我已得無上 菩 提 , 如 未 度 盡 眾 生 , 決 不 成 佛。……我想,釋迦佛已過,彌勒 佛未來,在此期間,正法衰落,瀕 臨絕滅,願我求悟之心堅定不移,

以在無佛之世拯救眾生。即令我因 有此執著而永處地獄,受種種苦,

只要我能為眾生擔荷疾苦,我將奮 勇(求悟)不捨本願。而且在修禪 之時,我決不為緬念生死而虛擲光 陰,更不以一分鐘之時間浪費於無 足輕重之善舉。自力未充,未能使 人見道之際,我決不為人說教,以 免以盲引盲,瞎人眼目。6

拔隊發了大願,也努力參究而徹悟了 本心;悟後還一直獨自潛修,保任悟 境到五十歲,自知有能力使人開悟見 道,才開始正式接引前來求法的學 人。如此澈骨的弘深誓願,這樣堅毅 的精進行持,這般高度的弘法利生,

我們能說拔隊是「專重自利,輕視利 他」嗎?當然,若是「欲加之罪」,

那就百口莫辯了。7 四四

四四、、、、究動機究動機究動機究動機

如上所說,「中國禪宗專重自

(3)

利,輕視利他」的論點,既悖理違法,

又不符史實,那麼博通三藏、智慧如 海的印順法師為何會得出如此偏頗 的結論?按常理來說,這的確是匪夷 所思的。但若轉移到深層心理學的領 域來看,有沒有可能如榮格所說,是 受到「心理前提」的潛在影響呢?這 是下文嘗試探討的問題。

榮格在代表作《心理類型學》「導 言」的地方,一開頭就引 H.海涅《論 德國》的一段話說:

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這並不僅僅 是兩種思想體系,他們也是人類兩 種截然不同的性格類型。從遠古時 代以來,這兩種類型就在各種偽裝 的掩飾下,或多或少地懷著敵意地 相互對峙著。……熱情的、神秘的 柏拉圖式的性格,從基督徒無底深 淵般的靈魂中顯示出基督教觀念,

和與這些觀念相應的象徵物。實用 的、有序化的亞里士多德式的性 格,則從這些觀念和象徵物中建立 起一個堅固的體系、一種教義和一 種崇拜對象。教會最終包含了這兩 種性格,其一在牧師中間藏身,另 一種卻在修道院找到了避難所;但 兩者仍然在繼續不斷地發生衝突。8 海涅所說的這兩種性格類型或思想 傾向的對立,不僅存在於世界哲學史 的整個進程、存在於基督教,也明顯 見諸佛教。在佛教裡,很早就出現了 兩類不同典型的比丘僧,一是聚落或 近聚落的「塔寺比丘」,一是「阿蘭 若比丘」。大乘佛教興起以後,這兩 種不同典型的比丘僧依然活躍著;這 種現象在《郁伽長者所問經》和《法 鏡經》中有很具體的說明。9 一般來 說,長期在城市、聚落中自行化他的 法師――塔寺比丘,其心理態度偏向 榮格所說的「外傾型」;而在山林、

郊外禪修或傳禪的禪師――阿蘭若 比丘,則為「內傾型」。「內傾型」偏 於向內思索,反觀自身,有利於深悟 心靈的本質;而「外傾型」則樂於向 外探求,趨近客觀世界,關懷社會議 題,有促進公共生活的社會功能。例 如,基督教的博愛原則,是外傾的,

積極追求外部對象;而印度的瑜伽修 練,則幾乎是絕對內傾的,其目的在 達成心靈的解脫。10 其實,我們每一

個人都擁有「內傾」與「外傾」兩種 互相制衡、協調的心理機制,但只有 其中一種機制佔優勢時,其類型才能 被確定下來;然而,任何過度內傾或 外傾的心理態度,都將導致精神疾 病。11

根據榮格研究,世間上有種種互 不相容的哲學理論,例如唯心論與唯 物論、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一元論 與多元論等等,然而這些理論的建 構,卻與人類先天存在的不同心理態 度有著密切的關連;因為所有的感覺 和認識都不純粹是客觀的,它們還受 到主觀條件的制約。整個世界不僅獨 立客觀地存在著,還存在著我們怎樣 看它的問題。由於每個人都受到自己 心理類型的侷限,以致簡直無法再去 完全理解別人的觀點;因此,當這兩 種對立的心理類型在評論對方時,就 很難不或多或少帶著各自的偏見誤 解或非難對方了。不過,性格沈默寡 言、拘謹保守的內傾型受到誤解的程 度,通常要比樂觀開朗、積極進取的 外傾型來得更加嚴重。12

提倡「人間佛教」的印順導師,

著重「聞思」,13 博通三藏,著作等 身,特別關心佛學研究和社群弘化等 佛教的現實社會面向,是典型的「外 傾思惟型」14 的論師。如果他能意識 到自己所屬的類型以及它對思想傾 向的潛在影響,那麼當他在評論禪宗 時,對他不以為然的地方,應該會做 適度的保留。不過,從印順法師的著 作中,似乎看不出他有過類似的自 覺。《遊心法海六十年》中談到,他

「著重辨異」,也嘗試透過「思惟」

來解答佛法中某些根本歧見形成的 原因;15 但解答的角度往往是法義 的、史地或文獻的,尚未論及心理層 面。既然如此,那麼當他從這種外傾 的心理角度來評論禪宗時,的確很有 可能下意識地把偏好離群索居、在山 林中默默內觀或參究的「內傾直覺 型」禪師,批判為「專重自利,輕視 利他」的自了漢,或者毫不考慮就從 其他學者的著作那裡接受類似的觀 點。16

如果上述論點可以成立,那麼導 致印順對禪宗等傳統中國佛教所作 不當批判的關鍵心理因素,就不宜被

(4)

視為是個人「有意」的意識判斷或心 理動機,而是先天存在人類心中不同 心理類型的潛在差異所形成的「不自 覺」的偏見;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儘 管這個論點既違理法又不符史實,卻 還是獲得了同一外傾類型的廣大追 隨者所理解和欣賞。17

承上所說,我們可以進一步做出 如下的推論:既然互不相容的「異類」

或「異見」之間對立與衝突的主要心 理成因,並不是彼此「故意」曲解、

找碴,而是下意識的「無心」偏見和 偏執,而且互不相容的心理態度都有 各自存在的權力、意義和價值,18 那 麼 理 智 的 做 法 似 乎 是 雙 方 各 讓 一 步,互相體諒、包容。倘若具有如此 深刻心理意義的「容異己忍」19 的觀 念可以被接受,那麼這個觀念的轉變 與調整,相信對長久以來印順學派和 傳統佛教之間,甚至唯識與中觀、聲 聞與大乘之間互相對立與衝突的緩 解,肯定會有一定程度的幫助。至少 就我個人而言,經過此一調整,現在 我已經可以理性地放下心中那股義 憤不平的情緒了;儘管不無遺憾,因 為佛教出現世間本來就是經由「內 傾」地出離自覺,然後才「外傾」地 入世覺他的,這種自覺而後覺他的道 風,無論如何都不該被誤解為「專重 自利,輕視利他」。

五 五 五

五、、、結論、結論結論結論

身為一個佛弟子,最理想的情況 當然是能夠徹底悟入「滅戲論」、「泯 知見」的二無我空性境界;如此,「無 事於心,無心於事」,一切根源於生 命的二元對立問題自然迎刃而解,從 此涉俗利生,了無掛礙。如其不然,

那麼在「無自相」的名言諦中評論他 人或他宗是非時,若能認識到先天的 心理先決條件與後天的主觀概念成 見、所受的訓練、社會背景,或孔恩 所謂之「典範」和「學科氛圍」等潛 在差異及其對思惟的影響,20 從而力 求公平公正,儘量避免情緒性的負面 評語,就像榮格所說的:

每種類型都是如此,在意識到他自 己的偏愛情況下,他必須抑制自 己,不要向與之對立的類型作無 禮、懷疑和貶低的評價。21

那麼互不相容的異見與異己之間的

彼此誤解或緊張對峙,才有可能降到 最低。否則,在不自覺的偏見上彼此 互相攻訐,各自「是其所非而非其所 是」22,原本存在的對立與衝突勢必 如火上添油,有增無減,何苦來哉!

當然,在如此「消極容忍」之餘,

若能進一步力行愛因斯坦「積極容 忍」的理念,即「友好地欣賞習慣、

信仰、愛好與自己格格不入的他人的 品質、觀點和行為,把它們看作是我 們生活的豐富多彩的表現」,23 那麼 天下太平理想的實現也就不遠了。

1 據《楞伽師資記》記載,四祖道信在《入 道安心要方便門》中定義「禪師」一詞時,

便引用了《法華經》的這個偈子(T 85,

1287 中)

2 《虛雲和尚法彙年譜》,頁 413–426。

3 《虛雲和尚法彙年譜》「詩歌」,頁 368。

4 《來果禪師禪七開示錄》,頁 365–372,圓 光,1993。

5 《過去現在因果經》,T 3,603 中。

6 菲力普‧凱普樓《禪門三柱》所引,頁 272–

278、308,慧炬,1990。

7 本節文字,改寫自〈臺灣教界學術研究、

阿含學風與人間佛教走向之綜合省思〉的 一小節(收入《現代大乘起信論》增訂版,

頁 160–163)。

8 榮格《心理類型學》,頁 1,吳康等譯,陝 西,準岳文藝出版社,1989。

9 平川彰在《印度佛教史》中,曾經談及此 一現象(莊昆木譯,頁 259)。另見《初期 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頁 1286–1296。

10 榮格《心理類型學》,頁 131。

11 用榮格的話說,「外傾型」的特徵,是普 遍定向於客體和客觀事件,他的主觀態度 總是不斷受到客體的調整,並與客體相關 聯;就當前的文化來說,外傾型態度是人 類關係問題上的支配性原則。而「內傾型」

對待客體的態度,則是一種抽象態度,完 全受制於主觀因素(前引書,頁 2、399、

453)

12 前引書,頁 478、590–592。榮格還說:「內 傾的激情,僅僅在粗魯的行為中顯示出 來,而外傾的無意識思維和情感的粗野行 為,則被無恥地加之於受害者的心靈。我 不知道哪一種更壞。前者行為上的缺點是 明晰可見的,而後者精神的粗野被一種可 接 受 的 行 為 的 帷 幕 掩 蓋 起 來 了 」( 頁 179)。

13 《遊心法海六十年》,頁 1。

14 每一種心理類型,依照思惟、情感、感覺 與直覺等心理功能,又各分成「外傾思惟 型」「外傾情感型」等四種分型,總共合 成八種類型(《心理類型學》,頁 6)。其中,

「外傾思惟型」的特徵,是「把他的整個 生命活動與理智的結論聯繫起來,而這些 結論總是最終定向於客觀事件,無論這些 事件是客觀事實還是普遍有效的理念」

(頁 419)

15 《遊心法海六十年》,頁 41、42。

16 當然,實際上「唯有他(印老)自己知道

(5)

自己的動機」《心理類型學》,頁 437)。

17 前引書,頁 590。

18 榮格在《心理類型學》中指出,「諸類型 互相補充,無論個體還是社會,為了維持 生命,都需要在這些類型的特徵中發掘出 適量的精神應力」「每一種心理態度都有 存在的權力」(頁 179、591)。

19 按傳統的說法,「安忍」有三種;但我認 為,再增加一項「容異己忍」,在法義上 會比較圓滿(詳見《入菩薩行衍義》下冊,

頁 14–18)

20 一種對世 界的構想模型,稱為「典 範」

(paradigm)。每一門科學都有它自己的典 範,根據它來做觀察,進而形成各自的觀 點。「學科氛圍(disciplinary matrix),指 某一特定之科學集團對某種特定模型所 共有的承諾與價值判斷。「學科氛圍」的 觀念指出,科學發現之中深藏著概念成見 的角色,同時更進一步包含了一個社會對 於 作 為 人 是 何 意 義 的 看 法 所 依 據 的 背 景。提出這兩個觀念的孔恩(T. S. Kuhn)

認為,兩種理論可能互不相容,但可以一 樣好,一樣有用(詳見海華、瓦瑞拉《揭 開心智的奧秘》,頁 53–59,眾生文化,

1996)

21 榮格《心理類型學》,頁 591–592。

22 語出《莊子‧齊物論》。榮格在《心理類 型學》的結語中指出:如果雙方「僅僅表 面上彼此攻訐,總想從對手的每一個論點 中找出不能自圓其說的地方。這種論辯往 往毫無結果。如果將之移到心理學領域 來,就會得到更大的價值,因為它實際上 就根源於此」(頁 591)。

23 《愛因斯坦語錄》,頁 166、195,林鬱主 編,智慧大學,1992。原來的兩段譯文已 經筆者微調重組過了。

更正啟事:本刊上期侯坤宏所撰〈李四龍《歐 美佛教學術史》讀後〉,因一時失查,在正 文倒數第 2 段誤加「已故」二字,此二字必 須刪除,謹向各位讀者致上深深之歉意!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二) 從現象中找尋規律的數學家。 這些 數學家或從事數據實驗, 或在自然和社會現 象中發掘值得研 究的問題, 憑藉美和經驗把 其中 精要抽出來, 作有意義的猜測。 如 Gauss

Andre Weil, Number Theory, Birk- hauser, 19833. —

對於每一個重數為 的特徵值,求一組有k個線性.

在修行心念住時,只要輕鬆地直接觀 照心中生起的心理對象;觀照時,能 觀的心識和所觀的心理對象要有一 距離。泰國的讚念長老更是指出,能 觀的心識是位在眉輪處的「識智」以

液晶廣泛使用於 電子顯示器, 是一類軟物質, 表現出介於固態晶體和各向同性 流體 (isotropic fluids) 之間的特性: 晶體的特徵在於有序, 呈現規則的幾何形狀, 而液體的原子、

(2) 「唯以分別安立」 ,表示對對象觀察透過分別心找出「性質」 「定

更可能是跟易代相關的價值 觀念。這些觀念或許跟現代 人的想法相距很遠,卻是中 國傳統的一部分。這一部分 是否還沉澱在我們的思想深 處,並發揮正面或負面的作

。所謂「意象」,即是用文字寫出可見、可感的事物,這個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