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間佛教與二十一世紀教育的融和之價值與意義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人間佛教與二十一世紀教育的融和之價值與意義"

Copied!
1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人間佛教與二十一世紀教育的融和之價值與意義

黃連忠

高苑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提要:二十一世紀初,「人間佛教」已經完成初步的理論建設與具體實踐的過程,但是人類 從國際化到數位化的多元開展,以及國際現勢的快速變化中高度科技文明與經濟社會的來 臨,「人間佛教」的弘揚更要能超越時代的步伐,提出積極建設性的行動方針與確實的辦法,

讓「人間佛教」的理念深化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本文著眼於「人間佛教」應該與「二十一 世紀教育」相融和,才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根本手段。同時,在時間點上,目前聲 息悄然的在進行一場全球數位化的革命,吾人如何稟承佛教教育的優良傳統特質,如何重視 客觀知識與主觀實踐體驗的平衡開展,結合二十一世紀數位教育的趨勢,融和統整知識學群 與生命學群以培養健全人格的教育目標,正是本文討論的重點。

關鍵詞:人間佛教 二十一世紀教育 佛教教育 人間淨土

一、前言

人類步入二十一世紀,從國際化到數位化的多元開展,「人間佛教」已經完成初步的理 論建設與具體實踐的過程,隨著國際現勢的快速變化,科技文明與高度經濟社會的來臨,「人 間佛教」的弘揚更要能跟得上或是超越時代步伐,提出積極進取並具建設性的行動方針與確 實有效的辦法,讓「人間佛教」的理念深化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其中,筆者淺見以為「人 間佛教」應該與「二十一世紀教育」相融和,才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根本手段。同 時,在時間點上,考慮到國際環境將極可能持續穩定,但在穩定中也將極可能有相當大的轉 變,人類在過去面對工業革命,乃至核能時代的來臨,都能順利的度過。如今,聲息悄然的 也在進行一場全球數位化的革命,筆者以為,今天的「人間佛教」應綜合「國際現勢的變化 及預測」、「海峽兩岸的對話與溝通」、「弘揚人間佛教團體的發展情形」與「適應時代須 求的新世紀佛教轉變」等多項因素,找出大約的時間中繼點,雖然並不一定符合學術嚴謹的 判定,但提供一種新的思惟及可能努力的方向。

(2)

人間佛教在二十一世紀已經開始的今天與面對的未來,必須跳出舊有的格局與思惟,以 前瞻的眼光與超越的視野,預測時勢的變化並規畫未來實行的方案,特別是必須走出佛教內 部傳統的窠臼樊籬,積極主動地領導時代的思潮,而非苦苦追趕瞬息萬變的未來,筆者淺見 以為最為有效的是「人間佛教」應與二十一世紀的教育相融和。

二、人間佛教的價值思惟與二十一世紀教育的融和之可能結構

(一)佛教教育的傳統特質與價值思惟

約於二千五百多年前,孔子(五五一-四七九)在世的時代前後與印度的釋迦牟尼佛(約 五六三-四八三)、古希臘的柏拉圖(四二七-三四七)、亞里斯多德(三八四-三二二)

等聖哲,透過「一對一問答」的教學模式,傳下了千古的智慧詩章,然後佛教成立僧團,儒 家掌理教育組織與教化工作,西方哲學後來流衍派別。從歷史發展的軌跡來看,學術的思潮 由充滿智慧的導師引領其徒眾開展了人類精神文明的對話。本文試以佛教的歷史發展簡要的 歸納出六項基本的特質:

第一,重視生命覺性解脫的教育勝於客觀知識物質化的教育

佛教的起源在現今印度尼泊爾地區,原始宗教婆羅門與吠陀天啟的思想,成為孕育佛教 的母胎。特別是濃厚的宗教氣質與禪定瑜伽的修持,讓佛教重視生命覺性的解脫,超越輪迴 的苦痛為教義成立的基本目標。因此,佛陀教育的宗旨在於開啟眾生本來具足的佛性,向自 心深處真實的自我迴環心光返照自我的本性而悟道解脫,並不在世俗客觀的知識或政治社會 的經營上著力探討,諸多如《箭喻經》中的啟示,[註 1]都以能夠導向解脫的生命覺性為教育 啟發的重點,對於世俗價值的客觀知識或物質為優先的思考皆置於較為次要的位置。同時,

所謂的學術研究,筆者以為應該不只是單獨指涉為「客觀化」、「現象化」、「物質化」(「唯 物化」)或是「數量化」(「數位化」)等趨勢,而應該是包含「客觀比較與主觀批判的協 調」、「物質現象與精神本質的雙重探討」與「數量顯示與全體觀照的平等理解」等全方位 的開展。[註 2]此外,佛教的起源必須考量到佛教孕育成長的時代社會背景,以及佛教弘化的 終極目標,若時至今日再執守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形式」,而完全忽略佛教內在的思想與智 慧菁華,將會捨本逐末的遠離佛教的本質與精神。因此,從「契理」(契於佛法)與「契機」

(契合根機)之外,還要能「契時」(契應時代社會)與「契器」(契合於使用現代各種工 具),即是以「不變的」佛教本懷與基本原則,「隨緣的」融通於各個時代社會與地區,才 能充分的展現佛法存在世間殊勝的價值。[註 3]

第二,重視「眾生平等」的教育理念以超越種族階級的分別

(3)

釋迦牟尼佛從反對印度「種姓制度」開始,一生弘法皆以「眾生平等」為社會教育的基 準點,透過「佛性平等」詮釋「眾生平等」,以其超越的胸懷與非凡的識見,弘法亦如孔子 般「有教無類」,對於貴族或平民皆施以教化,解決人民的苦難與解脫其煩惱輪迴的執著,

展現人類偉大教育家的基本特質。

第三,重視個別輔導與僧團群體教化的靈活運用勝於僵化的制度形式

佛教的覺性教育本來從一對一的對答模式開示,以教師與學生面對面心印心的方式進行,

佛教傳至中國,禪宗的叢林道場,仍然保持如此的教學特質,如「小參」的師生相對,[註 4]

都是以生命的直接承擔來交流學佛的心得,方式直接而有效。但是同時,原始佛教釋迦牟尼 佛的時代,就已經成立了僧團,以眾僧不同的專業與經驗,分別對新進的出家僧人或廣大的 社會人民給予適切的指導。若是針對在家的信徒,則以五戒、十善、八正道與四聖諦等教法 為施教的主要內容;針對剛出家的僧尼,則以較為嚴格的戒律、禪定與各種專業的修行法門 進一步的要求。因此,不論是原始佛教的僧團,還是後期南傳佛教、藏傳佛教或是北傳的大 乘佛教,從僧團的建立、寺院的生活儀規、佛學經院式的教育模式,或是禪宗叢林的道場清 規等,都沿襲著傳統佛教教育的基本形式進行,但時至近代西方教育制度模式與方法傳播至 全世界,傳統佛教的教育必須改變固有的進行形式,做出某些回應,在二十世紀前期的佛學 院就受到相當的影響,如王雷泉先生指出:

以支那內學院、武昌佛學院為代表的中國新式佛學教育,引進國外先進的宗教學和文 獻學等方法,借助各種語文訓練及學科訓練,從哲學、史學等角度強化對佛學思想的 研究,對傳統佛學和經典發展作出了全新的詮釋。[註 5]

時至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佛教應提早做出準備,以人間佛教思想為指導燈塔,從過去累 積的經驗中提取智慧,進一步地與二十一世紀的教育相融和,藉以達到最大的教育效果。

第四,重視譯經活動與宗派講學的人本教育勝於客觀的社會經濟建設

佛教傳入中國,在東漢時期主要是憑藉著佛典翻譯的工作進行,最初致力於此項任務的 是安息的安世高與月氏的支婁迦讖,後來隨著譯經僧陸續來華,使得佛教的傳播達到相當的 頂峰。更重要的是,如鳩摩羅什、玄奘等譯師,結合了國家的財政物力與優秀人才等資源的 支持,從譯經的譯場與譯經的活動中結合教學等教育的功能,將翻譯、研究與講學合而為一,

創造了空前未有的學術風氣。在南北朝隋唐之後,佛教宗派的成立,也各自成立了相關的教 學制度與方式,然而綜合來看,佛教的教育是「以人為本」的,重視人才的培養,以佛法的

(4)

傳播為目標而進行。關於此點,佛教以外的教育也重視人才的培養,但是更注意政治經濟的 社會價值考量,這在原始的出發基點是不同的。

第五,重視正確合理的生活與人生價值勝於政治經濟主導的社會價值觀

佛教是十分重視現實生活的宗教,從其基本教義即可得知,不論是南傳上座部佛教或是 北傳的大乘佛教,都以「身體的行為」、「言語的表現」與「意念的發動」為中心,無論是 普度眾生或是自了解脫,都離不開現實生活中的觀照。佛教強調的人生價值觀,就是從「自 我解脫輪迴」到「協助其他眾生解脫輪迴」,迥異於其他學說或以政治經濟為重點、或以社 會進步為考量、或以改善人民生活為訴求等理論。

第六,重視實踐為優先與覺悟的體驗勝於理性的思辨

西方哲學較偏重理性的思辨而長於知識科技的累積,佛教如同中國儒道思想注重主觀的 實踐而長於人文的思惟,時至今日,無論是國家社會的整體發展或是個人身心生活境界的提 昇,理性客觀的知識與主觀實踐的體驗皆不能偏廢,如佛教所謂的「定慧等持,鳥之雙翼」

般平等重要。特別是禪宗注重「見地」與「悟境」的真實體驗,企圖將生命從生老病死的煩 惱提昇到解脫超越的境地,從此建構宏遠的價值觀與人生奮鬥的目標,在二十一世紀開展的 今日,可以察知佛教的教育宗旨至為明確,也至為可貴。此外,中國禪宗的成立與發展,也 帶動或影響了宋明理學的興盛,從伊川朱子的「格物致知」到象山陽明的「發明本心」,都 能看到禪宗教義的影子。同時,禪宗叢林與儒家書院之間的往來互動,亦交織成宋明學術與 教育的發展史,由此可以看出佛教教育的某些特質與影響力。

(二)二十一世紀教育發展的特質與人間佛教融和的可能結構

時值二十一世紀的初期,全球教育研究者與執行者都認真的思考人類教育的未來,也憂 心忡忡若是錯誤的教育目標與教學理念,將導致嚴重的傷害與無法承擔的後果,所以戒慎其 事的從事相關的探究,也紛紛的提出許多二十一世紀教育發展趨勢的預測,如邱觀建先生指 出:「二十一世紀的教育呈現出教育大眾化,教育終身化,教育個性化,教育技術現代化,

教育、科技、經濟一體化,教育國際化等發展大趨勢。」[註 6]楊帆也指出:「二十一世紀人 類任重道遠,教育作為協調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關係的實踐活動,應該在環境教育、

和平共處、共同發展、新道德建構和實施、人文精神等方面承擔起不可推卸的責任。」[註 7]

此外,何培森、王京瓊共同認為整合各個學科是二十一世紀教育的特質:「二十一世紀的教 育應該是一種『成人化教育』,將人放在天、人、物、我的信念網絡中,是將神學、科技、

生物科學以及人文科學完全整合的一種教育。」[註 8]筆者從國內外的相關研究與個人觀察,

淺見以為並預測二十一世紀教育的可能走向與基本特質,歸納為以下十項:

第一,融和統整知識學群與生命學群以培養健全人格的教育目標

(5)

二十一世紀的初期,已經是經濟全球化和發展科技化的社會,從知識的爆炸與物質文明 的極速發展,人類的身心卻面臨空前的壓力,過度的仰賴知識技能與緊縮的環境資源,造成 人類心靈的更加空虛與抽離,也相對的忽略生活的教育、人際的協調與有關人類個體本身的 生命學群之學習。因此融和知識學群與生命學群的學習目標,統整客觀物質與主觀心靈的教 育方向,將會成為本世紀教育的特質之一。[註 9]

第二,沿襲直向一貫的教育體制與融和全方位終身教育的教育理念

現行的教育體制如幼稚園、小學、國中、高中、大學、研究所碩士班與博士班,在短期 內應不致於有太大的改變,但也無法預期是否在未來會崩潰或轉變形式,但傳統的教育制度 已經面臨巨大的挑戰,終身教育的理念已經配合各種教育形式如火如荼的展開,從網際網路 遠程教學到社區學習社群,教育的體制已被人與人之間的新溝通模式不斷滲入。同時,多元 化與全方位的教育理念不再設立教育的終點或中心點,因此終身學習將是最有可能實現的教 育特質之一。[註 10]

第三,從面對面的課堂教育到網路虛擬的多元教育模式

人類科技的極速發展,將會在本世紀徹底地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過去師生之間在校園 課堂的面對面傳道、授業與解惑,將來可能逐漸改變成網路虛擬的教育形式,教師與學生之 間的互動都會如現在行動電話般的超越時空限制,不僅影音多媒體的三度空間投射讓師生都 如同親臨其境,更重要的是任何課程都將無限制的蓬勃發展,幾乎每一個人都能成為教師或 是學生,透過分享與學習,教師與學生的身分將不再明確的畫分。

第四,從新學術領域到特殊專業教師的培養

全球的教育體系,特別是高等教育,都在面臨快速變遷科技社會創新的挑戰,許多嶄新 的學科與研究的新領域如雨後春筍般的湧出,其中不僅包含了科技、經濟、社會、法律……

等諸多層面,也將深入探討人文學科、宗教哲學等領域。因此,各項嶄新學科的專業教師勢 必更加的被需要,其中又以特殊專業學科的領域,值得吾人重視。例如:佛教禪定學的教師、

淨土學的教師、藏密咒語研究的教師……等學科,十分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進入高等教育的殿 堂,成為一代顯學亦未嘗可知。然而,佛教內部是否已經準備好了,是否有培養佛教更為專 業師資的計畫?因應二十一世紀教育的可能走向,兼具學術研究的背景(博士以上的專業人 才)、宗教學中佛學深厚的素養與深刻的宗教體驗及情操,如此能夠躋身全球第一流學府的 教師在哪裡?如何培養?將是佛教面臨的重大課題。

第五,從空間虛擬到真實體驗改進教材編撰與教法靈活更新

(6)

隨著時代科技的進步,過去仰賴教師廣博的人文素養的靜態教學,可能將遭受到新式教 材教法的重大衝擊。設想現代的科技已能運用空間虛擬的方式,讓受教者有類似真實體驗的 機會。例如國內外許多噴射客機或戰鬥機的訓練,都採用虛擬艙的練習,讓受訓者有身歷其 境的感受與學習的機會。因此,佛教內部應該對弘法的教材時時更新,對於教法的研究與實 際的運作應採取更為靈活的運用。

第六,從師生互動與數位模擬更新課程設計與考核評量

過去照本宣科的單向教學,將被轉向為師生多元互動的模式,並且透過互動達到最佳的 教學效果。同時,數位模擬的動態更新課程設計,將在最短的時間反應科技、經濟、社會等 各個層面教學領域的需求。此外,教學評量也將採取更為客觀的數位考核模式,教師將不再 同時掌握「教學者」與「評分者」的雙重角色,而是轉變為「協助者」與「輔導者」的立場。

第七,從尖端科技的物質文明走向人類身心探索的教育方向

在二十世紀末期,全球以經濟主導掛帥,但是近年來已經看到尖端科技決定或優先於經 濟,許多傳統的經濟商業活動,如生產、行銷、研發等工作,都被尖端科技所主導。換言之,

科技決定了經濟的方向,掌握尖端科技等於掌握經濟大權,這一點反映在國家的戰爭武器、

工業發展與生化科技上尤為明顯。然而,尖端科技雖然掌握未來教育的主流方向,但是科技 的主體依然是人類,高科技人才更須要相對平衡的人文素養與自我瞭解。同時,尖端科技將 來也會回歸到人類生活與身心的探索,教育的重點之一就是瞭解自我。

第八,從全民教育的普及到全人教育的整體提昇

教育全球化的普及,不分地區、種族、國家都享有受教的機會,經濟強勢的國家也將協 助經濟弱勢的國家,提高教育的普及程度與提昇教育的品質。然而,過去強調知識教育的模 式,將會逐漸轉化為全人教育的整體提昇。所謂「全人教育」,即是指一個人一生將會面臨 的許多生命或生活的課題,如生死學、愛情家庭學、人際關係學等,接受普及的教育與全人 的教育,才能平衡各種教育的獨霸或缺漏,才能真正解決生活乃至生命的問題。

第九,重視環境教育與覺性教育的功能

隨著地球資源的過度開發與人為的破壞,以及許多因工商業社會高度發展所造成的環境 污染,都影響了人類未來的生存條件。因此,重視環境淨化的教育理念已經在二十世紀萌芽,

也將在二十一世紀成為教育主流思想與重點之一。同時,從環境教育可以扣緊人間佛教的淨 土思想與訴求,並且以覺性的教育,做為環境教育的實質內涵,展現二十一世紀教育的基本 特質之一。

(7)

第十,強調服務社會與慈悲關愛的教育精神

文明發達教育普及的國家,已經充分感受到高度商業經濟社會帶來的壓力與人情的冷 漠,從此引發更多的社會問題。因此,強調社會服務的慈悲與大愛的教育精神,將會是二十 一世紀教育的發展重點之一。

教育的整體主要是同時兼具外在的形式與實質的內容,人間佛教的思想菁華可能無法在 未來教育外在體制上發揮太大的影響,但是相對的,卻能充分影響教育實質內容的改變。

人間佛教的主要特質,前文述及的「契理」(契於佛法)、「契機」(契合根機)、「契 時」(契應時代社會)與「契器」(契合於使用現代各種工具)等四大要領,主要都是希望 透過適應時代的根機、社會的現狀、工具的使用與契合佛法的原理,將「佛在人間」的理念 透過「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模式展現出來。因此,人間佛教與二十一世紀教育融和的可 能結構,必然是基於以下四點進行:其一,以人間佛教慈悲與大愛為教育的出發點與動力來 源,以佛教菩薩發心結合世間教育服務社會與造福人群為價值中心;其二,結合人間佛教的 人間正行五戒十善與世間倫理道德法律的教育目標,創造和諧與真善美的社會;其三,結合 人間佛教的依機設教與世間教育的分級教授原理,發展更為生活化的基本課程教材,透過正 式或非正式的教育體制,融入人間佛教的精神與菁華,提昇佛教與世間教育的品質與層次。

其四,結合人間佛教的崇高理念與真實體驗融入瞬息萬變的社會教育中,透過媒體的傳播,

或是文藝的創作,創造全面性的宣傳效果,達到弘揚人間佛教的目標。

三、人間佛教與二十一世紀教育的融和之價值與意義

(一)人間佛教對數位知識教育融和生命覺性教育的啟發與可能之貢獻

二十一世紀初,全球以「數位時代」的旗幟開啟前瞻性的視野,從資源分享到數位整合,

當代學術研究的重點,已從過去主觀的、個別的、獨立的、類比的、封閉的資源擁有與片面 的資源利用等研究模式,走向客觀的、集體的、團隊的、數位化的、開放資源共享與全面平 等資源利用的研究發展方向,若以此觀點檢視海峽兩岸當代的學術發展,吾人正巧站在時代 的轉捩點上,也正是將傳統學術轉向數位時代研究的關鍵時期,人間佛教的弘揚與傳播,不 僅必須消極地面對並且自我調整與轉型,更須要主動積極地全力以赴,將數位時代的人間佛 教弘化奠定紮實的基礎。

隨著近代數位資訊科技的超速式進步,以及媒體傳播的多元化、網路化及應用化,人間 佛教必須針對數位知識教育融入生命覺性教育為奮鬥的目標。同時,數位時代與數位化資訊

(digitalized information)的來臨是結合電腦科技與網際網路(Internet)的時代革命思潮,其 變革的速度與無遠弗屆的影響力是與日倍增,吾人面對處理資料與知識溝通的方式,大異於

(8)

傳統的模式。因此,人間佛教除了契理契機之外,更要注重契時(契應時代社會)與契器(契 合於使用現代各種工具),將佛教傳統的經論原典數位化,講經說法多媒體網路科技化,說 法內容生活化與覺性教育普遍化等整體的提昇,並且因此與二十一世紀教育相融和。

此外,在人間佛教與二十一世紀教育相融和之前,佛教本身也要做到數位化的要求,可 以藉由「人間佛教數位資料庫」的製作與建立,將傳統以紙本為主的傳播媒介轉換為數位電 子媒介,並藉此全方位的匯集、無限增長的累積及數位多元的應用,由此創造前所未有的研 究主題及研究方法模式,提昇並加快研究的品質及效率,並且避免片面武斷的擷取與可能產 生的誤解,同時創造新的文化傳承,而且是有效率的管理資訊,以經濟的方式節約使用傳統 的資源,避免資訊遭受浪費、破壞、遺失、折舊、損耗等災害,以及更能充分發揮數位多元 的價值,可以達到「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與「物盡其用,貨暢其流」的理想。同時,人間 佛教數位化可以讓傳統、靜態、片面與龐雜的典籍資料,轉換成現代數位、動態、全面與簡 易的檢索系統,藉此提供國內外研究者與學術界最佳的輔助研究工具。更重要的是,提昇了 人間佛教的學術價值與應用功能,完全提供國際學術界資源分享(information sharing),藉 此達到佛法傳播的目標。

人間佛教針對二十一世紀數位知識的教育模式,除了自身也數位化之外,再融和生命覺 性教育可能提供的思想啟發與確實貢獻,筆者以為略有下列四項:

第一,運用數位科技探索人類身心世界的種種變化以建立覺性教育的科學根據

在二十世紀末期,國內外都有利用科學儀器探索人類身心變化或各種特殊生理心理的研 究,如禪定中生理與腦波的變化等。然而,隨著時代科技的進步,新穎精密的科技或有可能 探觸更為深入的生命本質,佛教不應自我設限於人文關懷或是宗教信仰的層面,若能藉由物 質化的科技探索精神的文明,或許正如文字傳播的功能一般,透過佛經的閱讀持誦,或是觀 想佛像的修行法門,不也是利用物質投射到主觀心靈的生命之中呢?因此,人間佛教的弘揚 應積極運用新發明的科技做為教學的輔助,並且透過精密的科學分析,藉以論證人間佛教存 在世間的可貴價值。

第二,運用數位科技的佛教學術研究藉以平衡物質文明的偏失

人間佛教的弘揚,必須透過數位科技的協助,才能走出原始傳統的叢林,走進人群社會。

相對的,如果佛教在現代化的教育洪流中仍然執守過去傳統的形式,就很容易在時代的洪流 中被淘汰,乃至於被忽略與遺忘。誠如佛教的經論所說的,吾人正在面對一個末法時代,也 就是佛教衰微的時代。或許,許多保守的佛教徒並不同意以科技輔助弘法,仍然堅持道心、

實修與證悟的唯一標準,然而多半是執著修行的形式而無實證的內容。相對的,人間佛教所 說的菩薩發心,只因為利樂有情眾生與莊嚴國土以成熟眾生,並無任何形式上的執著。當然,

保有佛教的戒律根基與文化傳統的特質,這是必須保障的,但若能以此基礎以數位科技輔助

(9)

弘法,自然能達到更好的成效。其中,值得吾人注意的是,物質文明的高度發展,在教育的 均衡理念下,自然必須有更多的人文素養或是宗教情操,藉此取得人格健全的平衡成長,這 正是人間佛教可以提供的重大貢獻所在。

第三,運用人間佛教學科的精密數位研究確立二十一世紀佛教與教育融和的基礎

一門學科的成立往往須要「範疇」(category),範疇的提出是建立哲學系統非常重要的 一個階段,因為這代表人類對於宇宙事物從複雜的整體或對客觀世界的考察,逐漸轉向客觀 的系統分類及思惟引導模式,以及探討思惟過程本身的規律,範疇是每門學科的基本概念與 認識活動事物的基本支點,也是分類的系統、理論的哲學思惟與方法工具的綜合體,所以就 成為客觀的學術研究必備的理論基磐與研究進程。[註 11]過去佛教哲學的歷史成就是人類文明 的光輝之一,但是創造性的發展似乎停滯很久了,如果佛教希望能夠融入二十一世紀的教育 體系或理念中,佛教本身必須十分的努力,努力將自身的學科畫分精密的領域,並且長時間 的投入最大的心力與物力。如佛教禪定學科中有數息觀與不淨觀,有天台的禪定學與原始佛 教的禪定學,或是基本的戒律學研究,能夠運用更為精密的研究方法,探討除了「酒精」之 外,許多迷幻、鎮靜、麻醉或是含有刺激中樞神精的藥物是否合於佛法戒律的原則?為什麼 佛教戒律會積極地保護與消極地防制可能危害身心的藥品?能夠真正對佛教有正知正見正確 瞭解的專業學者,是否能將佛教內部的學科研究符合現代學術研究的標準,並且融入未來教 育的主流思想?因此,配合佛教學科專業的數位研究融和現代學術研究的成果,或能開創未 來人間佛教弘化的新視野與新方法。

第四,人間佛教應提供適應時代根機的明確修行方法與進行程序

原始佛教時常以「梵行已立,所作已辦」為阿羅漢的證悟作最好的註腳,人間佛教推動 人間正行與菩薩行,更應該明白的說明哪些是「人間正行」?哪些是符合佛法原則的「菩薩 行」?如同原始佛教所說的清淨梵行,那些「所作」為修行的要目,轉換成現代生活中應謹 守哪些修行的原則呢?以上都是人間佛教可以提供與應該提供的資訊。換句話說,在今日知 識教育掛帥的前導下,如果佛教的弘化仍然執守於傳統佛學名相與含混籠統的概念,勢必將 遭到淘汰。相對的,精密的明列修行的要目,如「安非他命是正信的佛教徒絕不能服食的」、

「結婚之後的外遇是違背法律、道德與佛教戒律的」等觀念,佛教應該因應時勢的變遷做出 契合佛法原理的詮釋,時時更正與修訂修行的法門與觀念,自然能被教育主流思想與社會廣 大人士所接受,也自然能夠融入二十一世紀教育學術潮流之中,更達到人間佛教弘化的目標。

[註 12]

(二)人間佛教與二十一世紀教育融和以開展「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人間淨土

佛教的淨土思想,雖然沒有明確在阿含的經典中發現,但是在《長阿含》、《中阿含》、

《增一阿含》的相關經典中,曾經載有北俱盧洲的依正二報的莊嚴國土,也提到當來彌勒下

(10)

生成佛時人間淨土的景像,這些或許是後來大乘佛教淨土思想產生的基礎。佛教的淨土思想 約有四大類:其一,如阿彌陀佛極樂世界、藥師佛琉璃世界的佛國淨土,依願力而成就;其 二,如彌勒淨土,位於欲界六天中第四之兜率天,其內院常為一生補處菩薩降生前所居住;

其三,如《維摩詰所說經》中「心淨則佛土淨」與禪宗六祖惠能「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 在剎那」的唯心淨土[註 13];其四,如彌勒菩薩於未來久遠世龍華樹下成道時的人間淨土。

[註 14]太虛大師於一九二六年七月曾發表〈建設人間淨土論〉一文,又於一九三○年十一月主 講〈創造人間淨土〉,強調轉化人間為淨土的思想。時至今日,人間佛教與人間淨土的思想 已在海峽兩岸得到共同的回響,面對瞬息萬變的世間,人間佛教的推動更須注意結合教育與 社會的各種層面,並且給予合理周全的詮釋,誠如楊曾文教授所言:

今天,海峽兩岸的佛教界都提倡人間佛教,提倡利樂眾生,建設人間淨土。在這種情 況下,研討中國佛教中的淨土、人間淨土思想的含義、淵源是很有意義的。筆者認為,

今後應結合當代世界和高速發展的科技文化、社會生活,對淨土、人間淨土等重要概 念、思想作出新的詮釋,以利於充實人間佛教的內涵,推進佛教適應時代和社會而發 展進步。[註 15]

然而,推進佛教適應時代和社會而發展進步的關鍵,即是二十一世紀的教育,可是二十 一世紀教育的終極目標為何?這個問題恐怕很多國際級的教育專家學者都無法提供一個圓滿 的答案,因為不同的學者有自己的思想與立場,但是將人間佛教的理想目標「人間淨土」提 出來,相信絕大多數的學者專家都會同意如此的目標。然而,具備如何的條件可以創造人間 淨土?人間佛教的思想如何與二十一世紀教育相融和以創造人間淨土?都是弘揚人間佛教必 須嚴肅看待與認真處理的重大問題。筆者淺見以為人間淨土的實現必須具備以下四項要點,

這四項要點亦是人間佛教與二十一世紀教育融和之下的產物:

第一,實現太虛大師人間淨土的「心力所造,勝願成就」的理想

在《增一阿含經》說:「諸佛皆出人間,終不在天上成佛。」可是諸佛的淨土果真能在 人間呈現嗎?關於此點,就關涉到傳統佛教對淨土的種種看法,太虛大師秉於人間佛教的精 神,提出了「人間淨土」的看法,他在〈創造人間淨土〉一文中說:

什麼是人間淨土?近之修淨土行者,多以此土非淨,必須脫離此惡濁之世,而另求往 生一良好之淨土。然此為一部分人小乘自了之修行方法,非大乘的淨土行。……然遍

(11)

觀一切事物無不從眾緣時時變化的,而推原事物之變化,其出發點都在人等各有情之 心的力量,既人人皆有此心力,即人人皆已有創造淨土本能,人人能發造成此土為淨 土之勝願,努力去作,即由此人間可造成為淨土,固無須離開此齷齪之社會而另求一 清淨之社會也。質言之,今此人間雖非良好莊嚴,然可憑各人一片清靜之心,去修集 許多淨善的因緣,逐步進行,久之久之,此濁惡之人間便可一變而為莊嚴之淨土,不 必於人間之外另求淨土。故名為人間淨土。[註 16]

關於此點,李明友曾歸納太虛大師的淨土思想的實現有三點:「第一,由改造自心以創 造人間淨土;第二,依佛法的精神為究竟歸趣,方能創造人間淨土;第三,改革僧制,成立 佛教徒組織,保證人間淨土的建設。」[註 17]其中心力所發的「心力」應是來自菩提心,藉以 改造自心的濁穢,發露外在而成為良善的行為,積聚眾人的良善,自然能改善社會風氣,創 造祥和樂善的人生。同時,以佛法的精神與原理為指導原則,提供正確的方向。此外,組成 可長可久的組織,保證人間淨土的建設永續進行。[註 18]關於此點,佛光山星雲大師的「國際 佛光會」、證嚴法師的「慈濟功德會」與聖嚴法師的「法鼓山」都是國際化的龐大組織,亦 是推動人間佛教的中心。

第二,創造人間淨土的根本條件與關鍵因素

在《維摩詰所說經》中提到「直心是菩薩淨土」、「深心是菩薩淨土」、「具足功德眾 生來生其國」、「菩提心是菩薩淨土」、「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是菩薩淨土」、「四無量心」、「四攝法」、「三十七道品」與「十善業」等皆是菩薩淨土 成就的根本因素,總歸為「隨其心淨則佛土淨」。[註 19]以上皆是成佛的因地必修的法門,若 能秉持佛法修持的原則,適應時代眾生的環境與根器,從自身做起,能夠力行「真誠無偽的 心」、「深刻明白的心」、「具足各種利益眾生的功德」、「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心」、「六 度萬行的實踐」[註 20]、「對眾生施以無限的慈悲喜捨」、「實踐體悟智慧進入涅槃境界的三 十七種修行方法」與「力行十種善業」,自然能夠創造淨土成就之根本條件。除此之外,強 調大眾每一個人都可以長久的修持與修行利益的現世(當下現在這一世)直接功效,也是十 分重要的,誠如林崇安教授所言:

在今日複雜而多樣的文化、社會、宗教背景下,要如何達成人間淨土呢?前面已指出 能夠契合大眾的修持方法必須具有普遍性(任何人皆可採納)、連續性(任何時候皆 可修習)、直接性(此世就有具體的效果),而佛陀當年所教導的正法,便合乎這些 要求。[註 21]

(12)

從普遍性的立場則人人可以修習,從連續性的立場則保有長久的實踐,從直接性的效果 可以鼓勵與達到最佳的人間佛教弘化的功能。

第三,人間佛教必須結合現行教育的體制並全方位輻射全體人類的關懷

從東漢傳入中國的佛教,經過魏晉南北朝漢譯佛典與格義佛教的發展,逐漸形成隋唐佛 教宗派的林立,領導一代學術的風騷。自宋明以後,禪宗獨盛,又與理學相互浸蝕,直到清 末民初,西學東漸,受到西方教育體制的影響,方有專業學院的建立,如楊仁山(一八三七

-一九一一)於一八六六年創辦的「金陵刻經處」與一九○七年又創辦祇洹精舍、[註 22]歐陽 竟無(一八七一-一九四三)於一九二二年創辦的「支那內學院」,[註 23]其他如一九一四年 創辦於上海的華嚴大學,一九一八年創辦於浙江寧波的觀宗學社,太虛大師於一九二二年創 辦於武昌的武昌佛學院,一九二五年創辦於福建廈門的閩南佛學院,一九三二年創立於四川 重慶的漢藏教理院。可惜以上的各佛學研究機構或佛學院,受到戰亂或其他因素,辦學時間 多半不長,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二十世紀前半期的佛學院所未能納入正式的教育體制。人間佛 教的理念固然崇高,可是落實到現實生活中,必須考慮到許多相關的層面,方能可長可久的 推行久遠。如果人間佛教在二十一世紀能與全球教育體系相融和,必須先自我瞭解佛教教育 的本質與現行教育的體制與進行模式,然後從中尋求溝通的管道,以及融和的途徑與具體實 踐的方法。其中,與現行教育制度及相關課程的配合,特別是高等教育的部分,一則可以提 昇人間佛教的學術層次,二則可以培養高級的佛學研究人才,三則可以由體制化教育保障制 度的長遠實行與運作的經濟問題,四則可以擴大影響的層面而成為理論創作詮釋的中心。關 於此點,聖嚴法師曾於〈人間佛教的人間淨土〉一文提及:「今日台灣佛教界的有識之士,

都在推行『人間佛教』的觀念,也在推行『人間淨土』的運動,我自己創立的法鼓山,便是 其中的團體之一。我們的理念是:『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結合僧俗四眾的力量,

將正信正見正行的佛法,以各種現代化的型態,為廣大的人間社會,作適時適所的宣導示範 及關懷服務。我們有出家的僧團,並有一個人數眾多的在家居士組織群。我們以三大教育事 業來實踐人間淨土的理念:一、大學院教育:先後創立中華佛學研究所及法鼓人文社會大 學。……二、大普化教育:創立出家僧團,組織在家信眾,設立出版公司。全面提昇人品,

淨化身心,淨化社會環境。三、大關懷教育:以宗教信仰關懷、社會福祉關懷、終身學習關 懷等為大眾服務。提倡四環(心靈、禮儀、生活、自然的四種環保)及四安(安心、安身、

安家、安業的四項平安)運動。」[註 24]

佛教創辦大學除了法鼓山的法鼓人文社會大學與相關普及大眾的教育之外,還有慈濟功 德會支援成立的慈濟大學,中國佛教會支持的玄奘人文社會學院,曉雲法師主持的華梵大學,

尤以佛光山的教育組織更為龐大,在台灣有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南華大學、普門中學、均頭 中小學,在美國有西來大學。 其中南華大學、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慈濟大學與玄奘人文社會

(13)

學院都設有宗教學研究所,因礙於台灣的教育法令與相關規定,尚無名正言順的佛學研究所 成立,是目前較為可惜之事,但不久的將來應能成立相關專業的佛學研究所。除此之外,正 式體制之外的佛學研究所或佛學院,卻真正是二十世紀後半期台灣推動人間佛教的主要力 量,如法鼓山的中華佛學研究所、法光佛學研究所、圓光佛學研究所、慈光禪學研究所、華 嚴專宗佛學研究所等,其他也包含許多佛學院都在推動佛學的研究。然而,專業的佛學研究 機構,包含大學體系中佛學研究所碩士班與博士班,或是類似台灣的中央研究院、大陸的中 國社科院中相關佛學研究的機構,還是嚴重的缺席,因此期待能有最高的學術頂峰以推動人 間佛教,方能與二十一世紀的教育融和接軌。

第四,人間佛教應深入社會關懷參與社會人心淨化的教育工程

傳統的教育體制並未教導吾人應如何深入社會關懷,但在美國等先進國家,在高中以上 皆有社會關懷的相關課程,值得吾人效法。同時,既然被稱為人間佛教,就理應深入人間的 現場,參與現實人間的每一個角落,展現人間佛教的教育特質。此外,透過淨化社會人心的 教育工程,以及積極參與社會關懷的行動,更是二十一世紀教育可能發展的重點,經由深入 社會的人心救濟,直接呈示 人間佛教淨化人心的教育功能,更為彰顯人間佛教與二十一世 紀教育融和的殊勝價值。關於此點,楊曾文教授曾指出中國佛教以大乘佛教思想為主體,應 積極淨化人心與社會:

中國佛教是以大乘佛教為主體的,如果把傳統的五戒、十善和六度、四無量、四攝等 與中國傳統的道德倫理觀念、行為規範互相會通,完全可以把它們運用到現代社會,

為淨化人心,建設精神文明做出重大貢獻。由心淨而行為淨,行為淨則導致環境淨。

提倡清淨自心,應從自己做起,從佛教教團做起,由此而帶動一般信眾,並影響周圍 社會。個人心淨,淨一點;帶動家庭淨,淨一角;社區淨,淨一片……如此下去,豈 不是人間淨土的建設?當然,佛教界不是獨自從事淨化人心、淨化社會的,而是與社 會各界、各個方面的力量協作進行的。然而,佛教界在這當中是可以起到自己獨特的 作用的。[註 25]

從佛教的五戒、十善與六度思想會通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與行為規範,從自心的淨化開 始為中心,淨化自己的家庭、社區、團體,乃至社會的各個角落,人人如此,自然能創建人 間佛教的人間淨土。然而,在人間佛教深入人間現場的同時,亦要防止人間佛教世俗化而失 去佛教的本質與功能,誠如李向平先生指出人間佛教世俗化的進程,應注意基本涵義正當性 的理論根據:

(14)

如以「人間佛教」思潮作為傳統佛教的世俗化之進程,對之加以分析,則不難發見這 一思潮,缺失其應有的社會過程作為支撐。實際上,宗教的世俗化及其過程,並不局 限於宗教體系的社會形式的位移,更重要基本含義,側重在此世的社會生活不再以宗 教的意義理念作為其正當性的根據,世俗的或社會生活知識從此獲得了自己的正當性 以及公民身分的非宗教性,社會的存在形式,也不再以宗教組織的樣式作為基礎 [註 26]

人間佛教的世俗化並非庸俗化,主要的思想內涵與根本原則還是人間佛教。因此,在人 間佛教深入社會的同時,重視基本的涵義,以及理論的正當性根據是十分重要的。

四、結論

人間佛教於二十一世紀的弘揚,必須深入人間社會,更須與教育體系與思潮相融和,以 提高人間佛教的學術價值,並由此價值彰顯人間佛教的宗教意義。

佛教的發展命脈已經繫於人間佛教理念的今日,吾人也已經面臨重要的抉擇,特別是全 球競爭激烈的時代思潮,推動人間佛教不能苟且散漫毫無章法,應該積極訂出行要綱領與進 行步驟,以確實有效的實踐融入社會淨化的工程。面對數位化、科技化與經濟主導時勢風潮 的二十一世紀,人間佛教的弘揚應將重心置於教育的主題上,透過佛教本身的提昇,積極與 數位化與科技化的思潮互動,並且將佛法契於時代社會的變換,又契於佛法的原則而做出新 時代的詮釋。同時,扣緊教育融和的前提,將深入社會、提高學術研究、配合數位科技發展、

環境保護等議題,都融入二十一世紀教育的主流思潮中,由此展現人間佛教的光輝,以利樂 有情的眾生,以呈現莊嚴的淨土。

人間佛教與人間淨土的學術根據是來自於大乘佛教的菩薩心與菩薩行,在人間現實的生 活現場中,發心學佛,從自我身心的淨化開始,擴及家庭、學校、團體與社會。同時,秉持 佛法的根本原則,順應時代的潮流,深入社會的關懷,從個人到組織團體的集體力量整合,

從二十一世紀教育的中心出發,普及到全球的每一個角落,將人間佛教第四階段理事圓融的 開展,自然能夠創建人間莊嚴的淨土。

(15)

【註釋】

[註 1] 《大正藏》第一冊,第九一七頁中-九一八頁中。此經在闡示「生命解脫為第一要務」,至於瞭解世間 痛苦輪迴的成因或是其他無益於生命解脫的情事,並非修行的首要目標。

[註 2] 見拙作《禪宗公案體相用思想之研究》(台北:學生書局,二○○二年九月)第五-六頁。

[註 3] 有關「不變隨緣」或「隨緣不變」,本來在佛教經論中,多以「不變」為「真如」,「隨緣」為「生滅 法相」,本文藉此闡述佛教弘化的應用原理。相關經論可參閱《大乘起信論》、《華嚴五教章》與《金 剛錍》等。

[註 4] 在此所謂的「小參」,是指廣義的禪師與行者之間隨時機緣問答,並不單指禪宗制度化禪七中師徒密室 相見的儀式。因此,禪師在生活現場中隨機點撥修行的要訣,這才是禪宗教育的主要模式。

[註 5] 王雷泉,〈走出中國佛教教育困境芻議〉,《法音》(二○○一年)第十期,第九頁。

[註 6] 邱觀建,〈二十一世紀教育發展的大趨勢〉,《交通高教研究》(二○○○年)第二期,第十一頁。

[註 7] 楊帆,〈前瞻二十一世紀教育的發展主題〉,《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二○○一年一月)

第二十四卷第一期,第三十七頁。

[註 8] 何培森、王京瓊,〈論二十一世紀的教育理念〉,《懷化師專學報》(二○○一年二月)第二十卷第一 期,第八十三頁。

[註 9] 關於此點,在《山東教育科研》期刊,〈二十一世紀的教育路該如何走〉一文中提到:「為適應經濟全 球化、科技國際化的競爭與合作,新世紀人才的語言、文化、知識、視野必須全球化、國際化,必須具 備學習、創新、創業與服務的精神與能力,人們更加深刻地認識自然、理解自然演化的規律和人類活動 對自然的作用和影響,自覺地規範自身的行為,致力於可持續發展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產業結構,

將科學精神、科學方法與人文精神和人文藝術方法結合起來,使科學技術的應用更有利於人類社會的文 明進步,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山東教育科研》,二○○一年二月,第三期,第一二六頁)

[註 10] 關於此點,郭玲玲曾經指出:「傳統課程有起點、終點,相對穩定,力求培養學業上的完人,後現代課 程設置的起點與終點不再具有穩定性,所培養的是各方面平衡發展的現代社會所需要的人才。」郭玲玲,

〈二十一世紀教育發展趨勢展望〉,《南京農專學報》(二○○二年)第一期,第八十二頁。

[註 11] 請參閱拙作,《禪宗公案體相用思想之研究》(台灣:學生書局,二○○二年九月)第一二五-一二七 頁。

[註 12] 關於此點,楊曾文教授亦曾指出:「當前中國佛教最重要的課題是適應世界和社會經濟、科技文化高度 發展的情況進行具有民族特色的改革,在教義、組織和傳教方式等各方面作適當調整、改變和完善,使 佛教更便於貼近普通信眾的生活,使之在普及社會公德,淨化社會風氣,維護社會安定秩序,促進民族 文化的發展,乃至聯絡國際佛教界,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理解和友誼,爭取世界永久和平等方面發揮巨 大作用。中國自古是北傳佛教的中心,應當在當代有所作為,應當在建設現代佛教之中作出重大貢獻。」

見楊曾文,〈人間淨土思想與不二法門〉,《人間淨土與現代社會──第三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論文集》

(法鼓文化,一九九八年十二月)第二○二-二○三頁。

(16)

[註 13] 有關於「唯心淨土」的認定,方立天教授曾指出:「唯心淨土思想的闡揚與流傳,是佛教淨土觀念在中 國發生轉型的重大標誌。所謂唯心淨土,是指心為一切的根源,淨土是心的顯現,是唯心所變,淨土實 存在於眾生心中。」見方立天,〈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中國佛教淨土思潮的演變歸趣〉,《人間淨 土與現代社會──第三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論文集》(法鼓文化,一九九八年十二月)第二九六頁。

[註 14] 關於佛教的淨土分類,在無著(約生於西元四、五世紀間)時代,有所謂自性、受用、變化的三身淨土 說;在護法(約生於西元六世紀間)等造的《成唯識論》卷十有四身四土的說法;在《大乘義章》卷十 九將淨土分為事淨土、相淨土與真淨土三種;在天台宗智者大師在《觀無量壽經疏》與《維摩經略疏》

卷一則有分類為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無障礙土與常寂光土四種。楊曾文教授亦曾歸納佛教的 淨土為兩大類,值得參考,他說:「從中國譯經史考察,雖然講述淨土的經典有很多,對淨土也有種種 說法,但歸納起來主要有兩大類:一種是以《阿閦佛國經》、《無量壽經》等經典為代表,所講述的淨 土是久遠過去的比丘或菩薩發下大願,經過無量時間修行六度和積累功德,然後成就清淨國土,接引生 前發願並行善積德,乃至念其名號的眾生往生此處。這種淨土帶有鮮明的超越現世社會的『彼岸世界』

的特色。另外一種是以《維摩詰經》為代表的經典所講述的淨土思想,認為淨土不離眾生,淨土與所謂 穢土,佛國與人間是相即不二的,關鍵在於修行者(菩薩)的自心。」見楊曾文,〈人間淨土思想與不 二法門〉,《人間淨土與現代社會──第三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論文集》(法鼓文化,一九九八年十二 月)第一八二頁。

[註 15] 楊曾文,〈人間淨土思想與不二法門〉,《人間淨土與現代社會──第三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論文集》

(法鼓文化,一九九八年十二月)第一八三-一八四頁。

[註 16] 見《太虛大師全書》第四十七冊,第四二七頁。

[註 17] 李明友,〈太虛論人間淨土的建設〉,《中華文化論壇》(二○○○年)第三期,第一○六-一○七頁。

[註 18] 關於佛教組織的成立,太虛大師曾於〈太虛法師歸國後在上海居士林演講詞〉說﹕「佛法的確是現今世 界人類最需要的一種新信仰,……且這種偉大的事業也決不是靠少數人的宣傳所能成功的。那大多數民 眾信仰之轉移,非各國佛教徒為共同之努力不可。有了一種國際間的大組織,才能夠成就一種世界的大 運動。」見《海潮音》第一○四期。

[註 19] 參見《維摩詰所說經》卷上,《大正藏》第十四冊,第五三八頁中-下。

[註 20] 在六度萬行的實踐中,又以戒律的持守與禪定的修持最為緊要,其中戒律的基礎下禪定的修持將成為弘 法的主要力量,有關禪定部分,林崇安教授曾指出:「在今日注重觀測及效率的科學時代,只要社會團 體積極地在各地區推動上述之禪修方法,人人將注意力移到自己的身心上,作單純而深入的觀察,如實 地體驗無常、無我的真理,那麼,一個充滿安詳與和諧的淨土,自然就會呈現出來。」見林崇安,〈人 間淨土的達成〉,《人間淨土與現代社會──第三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論文集》(法鼓文化,一九九八 年十二月)第一一二頁。

[註 21] 林崇安,〈人間淨土的達成〉,《人間淨土與現代社會──第三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論文集》(法鼓文 化,一九九八年十二月)第一○○頁。

(17)

[註 22] 楊仁山,名文會,字仁山。他對近代佛教的復興有十分重大的貢獻,特別是金陵刻經處的成立,在創辦 一百三十週年時,呂建福曾指出:「金陵刻經處是我國著名的佛教文化機構,由楊仁山居士於清同治五 年(一八六六)創辦。作為居士道場及刻印流通經籍之場所,金陵刻經處曾為中國近代佛教的復興作出 巨大貢獻。金陵刻經處以佛學研究為基礎,以印經、講學為事業,印經以普濟眾生,講學以培育人才,

一個多世紀以來,風雨飄搖,幾度興衰而慧燈不熄。直到今天,金陵 刻經處仍為世界範圍的漢文木刻 版佛典的出版中心。」見呂建福,〈金陵刻經處創辦一百三十周年學術研討會綜述〉,《法音》(一九 九七年)第六期,第九頁。

[註 23] 歐陽竟無,名漸,字竟無,早年師事楊仁山,後來繼其志業,成為民國初年法相唯識學的一代大師。

[註 24] 聖嚴法師,〈人間佛教的人間淨土〉,《中華佛學研究》(一九九九年三月)第三期,第十六頁。

[註 25] 同 [註 15] ,第二○四-二○五頁。

[註 26] 李向平,〈二十世紀中國佛教的「革命走向」──兼論「人間佛教」思潮的現代性問題〉,《世界宗教 研究》(二○○二年)第三期,第五十一頁。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這種狀況表明,佛教發展的內在邏輯要求禪教會通,融和一致,相互補充。事實上,這種發

通過以上內在和外在兩重共六種要素的深入觀察,可以強烈地感 受到佛光山人間佛教所具有的新氣象。星雲大師在人間佛教的創意與

1 原著於 1994 年 8 月,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將此文收入於 1998 年出版的《1993 年佛學研究論 文集——佛教未來前途之開展》之中,此後刊載於 2002 年《普門學報》第 8 期,在 2003 年

人 間佛教是佛教歷史與現實中的 重要現象,也很有可能成為人 類未來佛教的重要現象。人間佛教已 經創造性地詮釋了深刻而新鮮的佛教 的理念、思想、學術、文化,已經以

程教授說,太虛大師所宣導的人間佛教,和星雲大師所創立的人間佛教

中國現代意義上的佛教學術研究,最初頗受日本的影響。如本世紀初葉蔣維喬的《中國佛教 史》 、黃懺華的《中國佛教史》 、

Keywords: Lü Cheng, Buddhist scholar, Chinese Buddhism in twentieth century,..

“…are no longer walled gardens with ‘keep out’ signs, but open and exciting hubs offering us an intellectually charged socket into which we can all plug when in need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