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

Copied!
3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海洋博物館對校外教學團體教師教學需求之研 究」,本章文獻探討部份將蒐集整理專家學者的研究資料,以建立本研究的 理論依據。本文獻探討共分為二節,第一節為校外教學相關理論探討;第 二節為探討博物館與台北海洋館對校外教學所提供的資源與服務。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校外教學校外教學校外教學校外教學

戶外教學是指在教室以外,針對實物或實物環境所做的學習(耿志華,

1995) ,應該是一種有目標導向性、有系統性、有計劃性、有程序性的教學 活動(李崑山,1995) ,是所有教學中最能讓學生親身經歷與體驗的教學活 動。以往國小舉辦校外教學活動,主辦者基於安全與簡便省事的考量,大 多將戶外教學合併在學生旅遊與遠足等活動舉辦一次,參觀地點多以遊樂 區,名勝古蹟或風景區為主。此種走馬看花式的行程未預先規劃有關教與 學的活動,缺乏具體的教學目標與效果。因此,有必要改進校外教學的活 動方式,以達到寓教於樂之教學理想目標(胡安慶等,1995)。

一、、校外教學的定義校外教學的定義校外教學的定義校外教學的定義

1970 年美國國家教育協會(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訂定戶外教 學的定義(引自王鑫、朱宗慶,1995):「戶外教育不是一單獨科目,而是所 有學校科目、知識與技能的綜合。它也不是將學校科目移至戶外去教學。

教師使用環境(包括:自然或人為、公園或都市地區、歷史地標或風景區等)

(2)

去幫助學生瞭解各學科、環境和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協助藝術、科 學、社會研究或傳播學科知識、技能、情意等教學」

台灣省各級學校校外教學參考手冊(沈六,1997)指出:「校外教學是一 種達成課程目的和目標的途徑,它包含 1.從教室內延伸至校外;2.在課程的 任何或全部階段所要獲得的一系列的直接經驗,這些經驗將增加一個人對 環境與人生的了解;3.一種課程設計,包含學生、教師和參與工作的校外教 學資源人物,一起發展最適宜的教與學之良好環境」

圖 2-1-1 戶外教育場所、學校課程和教育目標之間的關係(資料來源:沈六,1997)

校 外 教 學

教育目標

校園 學校森林

學校 營地

原野旅行 學校

農場

研 究

科 學

社會科學 藝術學科 數 學

語 文 學 科

健康與 體 育

教 室

(3)

Lewis 指出戶外教學的定義為:「戶外教學是為了擴展課程學習目的,

至戶外的一個直接的、簡單的學習方法。它是基於發現學習的原則,並且 強調直接使用感官(視、聽、嗅、觸、味)進行觀察和知覺」(引自王鑫,1996)。

林儷蓉(2000)指出,校外教學可以說是學生、教師和參與工作的校外教 學資源人物共同發展的課程,是一種有目標的綜合性教學活動,在教室以 外的社區、田野、大自然裡,不論是戶內或戶外環境,進行有助於學生學 習的活動。

綜合以上學者專家所言,校外教學為有目標的教學延伸,設定學習主 題,透過教學的規劃、教材設計、學習過程,引導學生直接接觸,對於各 項情境的體驗和觀察,使學生在自由、輕鬆的自然環境下學習,以增進知 識的教學活動。

二、、校外教學之類型校外教學之類型校外教學之類型校外教學之類型

本研究對於校外教學類型可大致分為:(一)一般學校實施類型、(二) 台北市國民小學暨幼稚園校外教學實施要點中的實施類型及(三)教育部有 關國民小學辦理校外教學注意事項等三大實施種類加以敘述:

(一) 一般學校實施類型:楊志誠(1993)歸納分為下列四種:

1.校外教學參觀教學型:為了彌補學校教學的不足或增廣學生見聞,帶領 學生到校外的場地進行參觀教學的活動。

2.旅遊、宿營型:此類的活動以旅遊性質為主,一般與學校課程的相關性

(4)

不高,活動性質較偏向休閒、團體生活。這類型的活動時間較長,因此 活動範圍便可涵蓋許多較遠的地點。

3.野外實察型:此類的教學活動多由教師有目的的帶領學生到野外實際觀 察體驗,屬教學性質為主的教學活動,多與學校課程有高度相關。

4.鄉土教學型:主要是以校園內或校外社區附近教學資源為教學場所。實 施目的多是印證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或是使學生瞭解鄉土生活環境。

(二) 台北市國民小學暨幼稚園校外教學實施要點的實施類型:

台北市國民小學暨幼稚園校外教學實施要點(2002)中的實施類別 將學校校外教學實施類別分為以下三類:

1.社區內之校外教學活動

任課教師配合課程需要,帶領學生到校外社區附近做教學活動(如社區 步道、商家機構、參觀寫生等)。

2.班級、組群或學年性之校外教學活動

教學內容以特定學科或融匯學習領域之綜合性活動為主,並依活動內容 提出教學計劃與申請。

3.畢業旅行或其他專題性校外教學參觀活動

教學內容以融匯各學習領域之綜合性活動為主。

(三) 教育部有關國民小學辦理校外教學注意事項

教育部 94 年 3 月函請各縣市參照,有關國民小學辦理校外教學注

(5)

意事項,主要內容為配合「走讀台灣」計劃,增進認識台灣、強化鄉 土之愛,將地方文化資產納入教育架構中,改變學校傳統校外教學「旅 遊團的模式」

1.國小低年級部份:由社區出發,進而瞭解鄉鎮具有特色之鄉土文化、特 有地理、人文、史跡等景觀及其他特色。

2.國小中年級部份:由鄉鎮出發,進而瞭解鄰近鄉鎮具有特色之鄉土文 化、特有地理、人文、史跡等景觀及其他特色。

3.國小高年級部份:由鄉鎮出發,進而瞭解全縣市具有特色之鄉土文化、

特有地理、人文、史跡等景觀及其他特色。

4.國民中學部份:由自己縣市出發,進而瞭解鄰近縣市或全國各地具有特 色之鄉土文化、特有地理、人文、史跡等景觀及其他特色。

綜合上述校外教學的種類,可以由活動區域與活動內容做區分,活動 區域從校園、社區擴展至全國,活動內容可以特定學科或是融匯學習領域 之綜合性活動。本研究則以社區內之校外教學活動、班級組群或學年性之 校外教學活動、畢業旅行以及其他專題性校外參觀活動作為教學團體校外 教學的實施類型。

三、、校外教學的阻礙校外教學的阻礙校外教學的阻礙校外教學的阻礙

校外教學可說是最受學生歡迎的課程,但由於行政作業與活動不可控 制的因素頗多,造成校外教學的阻礙,瞭解校外教學的阻礙,將有助於教

(6)

師與提供校外教學場所的業者,如何研擬排除校外教學阻礙的方案。

王靜如(1991)在高屏地區國民小學戶外教學現況與困難之調查研究,發 現教師不願進行戶外教學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四個方面:

1.行政責任的承擔:國小校長、主任及教師都不願承擔戶外教學的責任,

因為一旦發生事故,不僅處理困難,而且在行政上要受記過的處分,自 然會產生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駝鳥心態,對戶外教學的推 行,普遍採以消極態度。

2.增加教師的負擔:需要較多的準備時間,平時教學和行政工作已不堪負 荷,雖知戶外教學對兒童學習有很大益處,但力不從心,只得抱持逃避 的心態。

3.教師缺乏從事的能力:需要較特殊的專業能力,戶外教學的實施方法,

教師在師範校院養成期間並未學習,戶外教學的資源也缺乏認識,從頭 學起,並不是每個教師都會接受。

4.學生安全維護問題:戶外教學學生管理較困難,有些客觀因素也非教師 能力可以控制,大家都擔心安全問題,終致因曀廢食。

楊志誠(1993)對於台北縣、市的國民中學教師實施問卷調查,得到不曾 實施戶外教學的原因,分別為:教學負擔、缺乏行政配合、教師能力不足、

安全問題可慮,研究結果與王靜如大致相符。

胡安慶等 (1995)探討影響國小教師辦理學童農園教學活動意願之因素

(7)

研究,其結果指出下列問題:

1.達不到寓教於樂的效果

2.學生對所去的地方或活動太多而沒有興趣 3.沒有適當的場地或資源可利用

4.教師自己缺乏戶外教學的經驗 5.學校在校外行為不易控制

6.行政主管、部份老師及家長不支持,認為戶外教學是出去玩、不是學習 7.報請學校及教育局核備公文流程繁複,且參觀地點聯繫不易

8.籌辦經費不足 9.擔心學生安全

10.課程調度不易與教學進度無法配合 11.交通工具不易安排

綜合以上研究可發現,校外教學的主要阻礙為:增加教學的負擔、行 政配合的困難、教師缺乏執行能力與活動安全問題等四項。而最主要的阻 礙因素,是活動安全問題。另校外教學的意外事故頻傳,因車禍事故,所 造成重大傷亡事件,更是不勝枚舉。例如:從民國 81 年的健康幼稚園至六 福村進行校外教學的旅遊途中,因遊覽車失火,造成 3 名大人及 20 名幼兒 死亡;又民國 94 年屏東大同國小進行校外教學途中,發生重大交通意外事 故。教育部為屏東大同國小之安全意外事件,函請各級學校訂定校外教學

(8)

安全作業標準,足見安全問題是校外教學最大的障礙。

四、、教學團體特性教學團體特性教學團體特性教學團體特性

校外教學實施規定,各縣市政府各自訂實施要點或注意事項,以台北 市、台北縣、新竹市、台中市、台中縣、南投縣、嘉義縣、台南縣、高雄 市、高雄縣、屏東縣、花蓮縣等十二縣市之校外教學實施要點或注意事項,

做歸納後發現,教學團體特性計有年級、活動方式、實施類別、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角色與參與過程等七項。

(一)年級:

各縣市政府制定的實施要點所適用的對象有所不同,整理如下:

1.以國小暨幼稚園為適用的對象:台北市

2.以中小學為適用的對象:新竹市、台中市、台南縣、花蓮縣、高雄縣 3.以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為適用的對象:高雄市、屏東縣

4.以各級學校為適用的對象:台北縣、台中縣、南投縣、嘉義縣

綜合各縣市校外教學實施要點或注意事項的適用的對象可分為以下:

1.幼稚園

2.小學低年級:國民小學 1 至 2 年級之學童。

3.國小中年級:國民小學 3 至 4 年級之學童。

4.國小高年級:國民小學 5 至 6 年級之學童。

5.國民中學

(9)

6.高級中學 (二)活動方式:

台北市、嘉義縣與台南縣等三縣市訂有校外教學活動方式:

1.參觀 2.訪問 3.調查 4.交誼 5.鑑賞 6.寫生 7.遊覽 8.遊戲 9.操作 10.

其他方式 (三)實施類別:

台北市、南投縣、嘉義縣、高雄縣與花蓮縣等五縣市校外教學實施要 點或注意事項,校外教學實施類別區分為:

1.社區內之校外教學活動

2.班級、組群或學年性之校外教學活動 3.畢業旅行或其他專題性校外參觀活動 (四)教學內容:

台北市、台北縣、南投縣、嘉義縣、台南縣與花蓮縣等六縣市校外教 學實施要點或注意事項,將教學內容區分為:

1.特定學科

2.融匯學習領域之綜合性活動 (五)活動時間:

台北市、新竹市、台中市、台中縣、南投縣、嘉義縣、台南縣、高雄 縣、屏東縣與花蓮縣等十縣市對活動時間有規定。綜合十縣市校外教學實

(10)

施要點或注意事項,按活動時間長短可分為以下:

1.半日內 2.當日往返 3.二天 4.三天以上

(六)教師活動角色:

台北市、嘉義縣、高雄縣與花蓮縣等四縣市校外教學實施要點或注意 事項,其教師活動角色,可分為下列:

1.領隊 2.輔導教師 3.教師 4.協助人員

(七)依參與過程區分:

台北市、台北縣、新竹市、台中市、台中縣、嘉義縣、台南縣、高雄 市、高雄縣、屏東縣、花蓮縣等十一縣市校外教學實施要點或注意事項,

其決策過程可分為下列:

1.參與擬定實施計劃 2.參與教學設計 3.場地勘查

(11)

4.資料準備蒐集

表 2-1-1 各縣市校外教學實施要點(注意事項)內容比較表

 代表實施要點(注意事項)內容中有載明

本研究將教學團體特性部份歸納為:年級、活動方式、實施類別、教 學內容、教師活動角色與參與過程等七項。在教學團體特性的資料調查,

亦以此七個項目作為變項進行調查。

五、校外教學的需求校外教學的需求校外教學的需求 校外教學的需求

傳統校外教學多為旅遊團模式,有失校外教學的真義。校外教學是運

年級年級 年級年級



 



         



 活動

活動 活動 活動 方式方式

方式方式   

實施實施 實施實施 類別 類別 類別

類別   











 教學教學

教學教學 內容 內容 內容

內容         活動

活動 活動 活動 時間時間

時間時間      





 教師

教師 教師 教師 活動活動 活動活動 角色 角色 角色 角色







     參與

參與 參與 參與 過程過程

過程過程     







 







  







(12)

用教室外的資材,進行教育活動,是理論與實際相互結合的課程,事先規 劃校外教學的需求,有助校外教學圓滿完成。本研究中針對「校外教學的 需求」分為校外教學的實施原則及校外教學的需求兩部份說明如下:

(一)校外教學的實施原則

台北市國民小學暨幼稚園校外教學實施要點之實施原則,指出校外教 學有下列四項實施原則:

1.目標明確:校外教學應有明確的目標,將學習內容融入學習活動中。

2.計劃周延:校外教學應透過周延的計劃,切實執行。

3.安全第一:應注意交通安全、活動方式、教學場所、節令氣侯、飲食衛生 等公共安全,以確保活動圓滿完成。

4.體驗學習:校外教學活動之設計規劃與各項業務,基於教學活動規劃之專 業考量,應由學校內教師自行設計,必要時得邀請家長參與,

共同研訂。

但由於教師缺乏經驗與時間,無法短期徹底瞭解校外教學場所當地環 境、教學資源與急難救助系統,雖然有家長協助,仍不及提供校外教學場 所業者清楚,何者為可資校外教學利用以達到教學目標的資源與當地之特 性,所以成功的校外教學活動教師與業者必須有充分的溝通與配合。李晶 (2001)提出校外教學活動的實施原則,即納入業者協助教師進行校外教學活 動之原則及其重要性。

(13)

李晶(2001)提出校外教學活動有三大實施原則:

1.校外教學須幫助教學目標的達成。

2.校外教學時須注意教學的安全。

3.校外教學時須熟悉校外教學的內容與當地特性。

從上述可歸納出四個主要校外教學需求為:校外教學應有明確的教學 目標、校外教學應有周密的活動計劃、校外教學需要注意安全、活動計畫 需要確實執行。

(二)校外教學的需求

在瞭解校外教學實施原則後,本研究認為校外教學的需求有以下四 點:1.校外教學應有明確的教學目標。2.校外教學應有周密的活動計劃。3.

校外教學需要注意安全。4.活動計畫需要切實執行。分述如下:

1.校外教學時可幫助教學目標的達成:

Lewin(1975)認為教育的目標與目的,經常隨社會的改變而調整。1918 年美國國家教育學會的中等學校改革委員會提出七項主要目標包含健康、

基本方法的熟練、公民訓練、品格、家庭成員、職業的技能以及善用休閒 時間。1938年國家教育協會的教育政策委員會列出四類教育目的:自我瞭 解、人際關係、經濟效率以及公民責任(引自王鑫,民85)。

Dr. Willard Zahn 認為在校外教學有助於達成下列目的(轉引自 Smith,

1970):

(14)

(1)增強觀察能力

(2)激發興趣,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及提昇休閒時間活動的層次 (3)提供學習的題材

(4)提供學習戶外生活技能的機會

(5)將教室的環境延伸至外面,提高學習的興趣 (6)提供探索和研究的機會

(7)加強學生表達和溝通的能力 (8)有助於知識的應用

(9)將老師的定義延伸,不再侷促於授課者才是老師的觀念 (10)鼓勵人際關係的發展,增進社會關係

林儷蓉(2000)以休閒農場與校外教學目標之關係研究,將校外教學的教 學目標分為以下四個領域與項目:

(1)認知領域的教學目標

在此強調藉由校外教學的活動,可加強對不同於室內教學所獲得知 識的記憶及理解,並能藉由一些活動的進行展現對於知識的應用,其具 體的教學目標為:

A.知識的認識及記憶:在校外教學的活動中可習得一些基本的知識,或是 特定事物的知識,並強調學童的認知及記憶。

B.知識的應用與理解:對於校外教學中得到的記憶及知識,能經理解而加

(15)

以應用,由行動中將理解的事物道理予以貫執行。

C.知識的分析與組合:在校外教學中除習得對事物的理解外,亦應具有分析 的能力,外加表達具建設性意見的能力,對習得的 知識重新組合,發揮其創造力。

(2)情意領域的教學目標:

經由環境的刺激有助於學習興趣的提高,並由心理層面對學習的事 物產生評價,養成個人的價值觀及特性,其教學目標如下:

A.接受情境的刺激:校外教學的情境有助於學習興趣的提高,讓學童學習 從活動中去了解、從環境中去獲得知識及經驗,激發 其對學習的興趣。

B.對刺激的整合及評價:讓學童在活動過程中對所習得的事情做整合及評 價,不斷累積後形成個人的特性或價值觀。

3.技能領域的教學目標:

利用戶外活動的機會,學習生活上的技能及對體能的增進,在這個 領域中,校外教學可達成的教學目標如下:

A.基本行為的展現:在校外教學的活動中展現且習得基本的行為及動作,

學習透過面部的表情、手勢、姿態等肢體動作正確地 表達個人複雜的想法。

B.體能的訓練:讓學童在活動過程中盡情的跑、跳,加強體力、耐力、柔

(16)

韌性及敏捷性等,有助於體能的增進。

(4)社會領域的教學目標:

人們經由社會互動學習社會規範,接受社會價值以產生合宜的行為,

而社會互動所探討的則是人際間的關係。校外教學即為同伴交往之最佳場 所,讓學童從活動中學習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增進彼此的關係為日後發展 人際關係及社會關係之基礎。

李晶(2001)提出校外教學有四大目的:

(1)配合學校課程,從直接體驗來學習相關知識,以達成認知領域之教學目 標:在此強調藉由校外教學的活動能加強對不同於室內教學所獲得知識 的記憶及理解,並能藉由一些活動的進行展現對於知識的應用,其具體 的教學目標為:知識的認識及記憶、知識的應用與理解及知識的分析與 組合。

(2)啟發不同的興趣,以達成情意領域的教學目標:校外教學令學童經由環 境的刺激有助於學習興趣的提高,並由心理層面對學習的事物產生評 價,養成個人的價值觀及特性,其具體的教學目標為接受情境的刺激,

以及對刺激的整合及評價。

(3)學習生活中的各種行為,以達成技能領域之教學目標:利用戶外活動的 機會學習生活上的技能及對體能的增進,在這個領域中,校外教學可達 成的教學目標為基本行為的展現,以及體能的訓練。

(17)

(4)增進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達成人際關係發展之教學目標:校外教學即 為同伴交往之最佳場所,讓學童從活動中學習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增 進彼此的關係為日後發展人際關係及社會關係之基礎。

2.校外教學應有周密的活動計劃

事前的實地勘查,瞭解活動現場設備、活動地點週邊的資源與現場解 說人員,將有助擬定周密的校外教學計劃。

(1)提供當地相關資訊:業者本身最瞭解場館資源,業者可以協助教師瞭解 有哪些資源可供校外教學使用相關的資訊,

(2)提供校外教學的課程:並可提供教師場館自編教材或協助教師做教材編 寫的工作。

(3)事前實地勘查校外教學的地點:在校外教學前,教師必須實地勘查校外 教學的地點,在勘查的過程中,教師可同時規劃活動內容與地點、動 線的安排、時間考量及緊急疏散等,與業者進行溝通與要求。

(4)主動參與:業者應主動與教師及家長共同參與校外教學活動的規劃設 計,讓學童、教師與家長可以共同參與學習的過程。

3.校外教學時須注意教學安全

根據胡安慶等人(1995)研究結果:教師認為進行戶外教學所遭遇的問 題,以擔心學生安全者排名第一。于建志(1998)認為安全問題在施行障礙 中,是其它施行障礙發生的主要緣由。教育部(2005)要求中小學辦理校外教

(18)

學活動應注意四大安全:膳食安全、交通安全、活動場所安全與住的安全。

台北市國民小學暨幼稚園校外教學實施要點在注意事項中要求,除應事先 勘查教學活動地點、場所、路線、資源等外,另規定所有校外教學活動應 事先查詢參觀機構當地的醫療服務及救助管道(如電話、地址),業者可以提 供相關資訊給教師,減少教師蒐集相關資訊的困擾;另可利用業者的人力 與設備,協助教師維持學童活動秩序安全。校外教學存有許多不可預測的 危機,事前若有萬全的準備,可將發生意外機率降至最低。

4.活動計畫需要確實執行

活動計劃確實執行,將有效達成校外教學的教學目標與校外教學活動 中的安全。

(1)體驗學習:業者提供相關人力與設施,協助教師與家長執行校外教學活 動,使學童能直接親身的觀察或體驗,透過「做中學」,達成教學目標。

(2)導覽解說、教學的工作:教師雖是「專業」並非「萬能」,在戶外教學 過程中,需要很多的專業知識,為克服這個問題,可找尋專業人士(如 當地的社教機構、民間團體等)來協助。

(3)活動時間管理:對於預先規劃出發時間、教學活動時間與返校時間,

都應該確實掌控。

(4)活動行程管理:按預定的規劃活動行程內容進行教學活動。

(19)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海洋博物館海洋博物館海洋博物館海洋博物館

由於本研究將以台北海洋館作為研究探討對象,因此,本節將探討博 物館的定義,並分析台北海洋館中配合校外教學需求可提供之資源。

一、、博物館博物館博物館博物館的定義的定義的定義的定義

博物館是人類文明發展下的產物,其發展也與人類社會演進有著密切 的關聯性。從貴族的珍奇蒐集室到提供大眾參觀的公共展示空間,可見博 物館的功能是隨著社會的變遷而轉變。

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簡稱UNESCO)於1960 年修正定義:「博物館著眼 於保藏、研究之整體利益,以不同之方法來強調博物館的主題,尤其是以 展覽的方法,來提昇群眾對人類整個文化價值之組成要素的瞭解。對藝術 品、歷史文物、科技方面的產品、植物園和動物園、水族館之欣賞與教育 的一個永久組織機構。」

國際博物館會議(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在1960年提出:

「一棟永久建築,為公眾利益經營,用種種方法達成保存、研究和提昇精 神價值為目標,特別是為公眾娛樂和教育而展示具有文化價值的物件或標 本(舉凡藝術、歷史、科學、工藝的收藏,動植物園、水族館均屬之)。」

國際博物館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 ICOM)在1974年的修 正定義為:「博物館是一個非營利性且對外開放的永久性常設機構,為服

(20)

務社會及促進社會發展而開放,並以達成研究、教育與娛樂為目的,從事 蒐集、研究、保存、傳播和展覽有關人類及其環境的具體證物。」

美國博物館學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s, AAM)在1970年評 鑑全美博物館之標準中,將博物館定義為「一個有組織的永久性非營利機 構,主要為教育或美學為目的而存在,配置有專業人員,負責蒐藏、保存、

利用實體的文物,並定期公開展示(Ambrose, 1993)。」

英國博物館與圖書館服務處(Museums and Library Services)目前對博物 館的定義為:「博物館乃一公眾或私人的非營利機構。此機構建立在以教育 與審美為根本目的,並雇用專業的人員,擁有或使用可觸摸的、動態或靜 止的物品,照顧這些物品,並定期向一般大眾展示。」

法國1945年7月13日法令第2條中明定:「此法認定博物館為任何永久收 藏且開放公眾參觀,具有藝術性、歷史性或考古性的機構。」

日本博物館法在1951年該法第二條將博物館定義為:「收集、保管、展 示有關歷史、藝術、民俗、產業與自然科學相關資料,並在教育的考慮下,

提供一般大眾利用這些資料,進行與其相關之教養、調查研究、創造所需 之工作,也就是以調查研究這些資料為目的之機構。」(伊藤壽朗,1993)

在我國博物館的定義部份有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CAM)與我國博物館 法草案對博物館定義: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CAM)於民國79年7月22日第一次會員大會通過

(21)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章程』第一條:「凡為服務社會及促進社會發展,

從事蒐集、維護、研究、傳播、展覽與人類暨其生活環境有關之具體證物,

且以研究、教育、提升文化為目的而開放之非營利的法人機構皆屬之。」

我國博物館法草案民國90年9月修正定義為:「本法所稱之博物館乃為 致力於保存、研究、傳播、展示,以從事及提供民眾研究、教育或休閒娛 樂,並開放公眾使用經常開放且常設之下列非以營利為目的之機構:1.為徵 集、保存人類歷史之物質證據,及人類環境、自然生態、人類學或人種學 之遺物與遺址之機構。2.藝術科技之典藏及展覽之機構。3.擁有動植物等收 藏及展覽之機構。4.科學天文資料收藏及展覽的機構。5.圖書館或文獻館所 永續經營與維護及修護機構或展覽廳。6.自然文化景觀。」

綜合以上國、內外博物館協會之定義,可以歸納出博物館的功能為收 藏、展示、教育與研究;主要的目的為開放大眾參觀,提供教育、文化與 休閒的遊憩經驗讓大眾有增廣知識的效果,達到寓教於樂之目的;不論 藝術、歷史、科學、工藝的收藏,動植物園或水族館均屬博物館

表2-2-1各國博物館協會對博物館之定義及功能

年代 博物館協會/法令草案 定義及功能

1960 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

所謂博物館應該是著眼於保藏、研究之整體利 益,以不同的方法來強調博物館主題,尤其是以 展覽的方法,來提昇群眾對人類整個文化價值之 組成要素的瞭解。

1960 國際博物館會議(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

一棟永久建築,為公眾利益經營,用種種方法達 成保存、研究和提昇精神價值的目標,特別是為 公眾娛樂和教育而展示具有文化價值的物件或 標本(舉凡藝術、歷史、科學、工藝的收藏,動 植物園、水族館均屬之。

續下頁

(22)

表2-2-1各國博物館協會對博物館之定義及功能(續) 承上頁 1974 國際博物館協會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 ICOM)

博物館是一個非營利性及對外開放的永久性常 設機構,為服務社會及促進社會發展而開放,以 達成研究、教育及娛樂之目的,從事蒐集、研究、

保存、傳播及展覽有關人類及其環境的具體證 物。

1970 美國博物館學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s, AAM)

一個有組織的永久性非營利機構,主要為教育或 美學的目的而存在,配置有專業人員,負責蒐 藏、保存、利用實體的文物,並定期公開展示。

1994 英國博物館協會(Museum Association)

博物館乃一為公眾福祉,收藏、紀錄、保存、展 示與詮釋物質證據及其相關資料的機構。

目前 英國博物館與圖書館服務處 (Museums and Library Services)

博物館乃一公眾或私人的非營利機構。此機構建 立在以教育與審美為根本目的的永久基礎,並雇 用專業的人員,擁有或使用可觸摸的、動態或靜 止的物品,照顧這些物品,並定期向一般大眾展 示。

1945 法國1945年7月13日法令第2條 此法認定博物館為任何永久收藏且開放公眾具 藝術性、歷史性或考古性的機構。

1951 日本博物館法第二條 收集、保管、展示有關歷史、藝術、民俗、產業 與自然科學相關資料,並在教育的考慮下提供一 般大眾利用這些資料,進行與其相關之教養、調 查研究、創造所需之工作,也就是以調查研究這 些資料為目的的機構。

1990 中華民國國博物館學會(CAM)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章程』第一條:「凡為服 務社會及促進社會發展,從事蒐集、維護、研究、

傳播、展覽與人類暨其生活環境有關之具體證 物,且以研究、教育、提升文化為目的而開放之 非營利的法人機構皆屬之。」

2001 中華民國博物館法草案 本法所稱之博物館乃為致力於保存、研究、傳 播、展示,以從事及提供民眾研究、教育或休閒 娛樂,並開放公眾使用經常開放且常設隻下列非 營利為目的的機構:1.為徵集、保存人類歷史之 物質證據,及人類環境、自然生態、人類學或人 種學之遺物與遺址之機構。2.藝術科技之典藏及 展覽之機構。3.擁有動植物等收藏及展覽之機 構。4.科學天文資料收藏及展覽的機構。5.圖書 館或文獻館所永續經營與維護及修護機構或展 覽廳。6.自然文化景觀。

(23)

二、台北海洋館台北海洋館台北海洋館 台北海洋館

台北海洋館成立於民國85年,為台灣北部頗具規模的海洋生態展示 館。台北海洋館之設立,緣於台灣為海洋島國,兼具熱帶與亞熱帶的氣候,

並有各種不同的地質與地形環境,適合各種不同海洋生物的棲息與繁殖,

培育出的海洋生物種類及數量相當豐富。但這些值得國人驕傲的本土海洋 資源,不僅未受到社會大眾應有的關心與重視,反而因過度捕撈與工業發 展的污染,導致海洋生態遭受嚴重的破壞。台北海洋館成立的宗旨,是以 能教育國人認識海洋生物與生態,進而保育海洋生物,珍惜海洋各項資源 為目的。

(一)台北海洋館營運概況

1.資本額:參億伍仟萬元整。

2.主要經營項目:

(1)水族館經營

(2)魚類與水族物品買賣 (3)百貨商品之進口買賣業務 (4)小吃、餐飲販售

(5)遊樂設備買賣業務 3.營業面積及使用狀況

台北海洋館共有四個樓層,2、3 樓規劃為海洋生態館,展示海洋

(24)

生物及其生態;1 樓為客服中心,販售門票與提供遊客諮詢;B1 樓 規劃供小朋友遊戲的場所。

表2-2-2 海洋館營業面積使用狀況表

樓 層 使 用 狀 況

3 樓 食人魚生態區、鯊魚生態區、珊瑚礁生態區、潮汐帶生 態區、巨蟹展示區

2 樓 沿岸生態區、海中鳥園區、河川生態區、特展生態區、

海底隧道

1 樓 客服中心、便利商店、遊戲區

B1 樓 生態教室、可愛動物區、動感電影院、魔法奇現、YOYO 電影場、飛越時空、活動表演區、昆蟲展示區、爬蟲展 示區、餐飲區、紀念品區

資料來源:台北海洋館導覽手冊

4. 遊客人數

台北海洋館遊客人數隨開館時間愈長,而呈衰退現象。

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300,000 350,000

91 92 93 94 95

資料來源:交通部觀光局。觀光統計年報。

http://202.39.225.136/statistics/File/200612/tourist_spots_2006.pdf 圖 2-2-1 台北海洋館遊客來人量統計圖

(年度) (人數)

(25)

(二)台北海洋館之功能

台北海洋館經營除海洋生物展示外,另有以教育為主的遊樂設施,吸 引學童的學習興趣。服務項目除海洋生物展示及遊樂設施外,另提供餐飲 服務、表演節目、紀念商品與海洋生物知識諮詢等服務。根據本文整理歸 納,博物館有收藏、研究、展示和教育等四個主要功能,以下將就台北海 洋館四個主要功能,說明如下:

1.收藏:

台北海洋館就海洋生物、標本與模型做蒐集,所有生物、標本與模型 都有做登記、紀錄與照顧。

(1)在海洋生物部份:

台北海洋館目前生物館藏,共有魚類600餘種,魚隻3500餘條。在蒐 集生物的管道可分為國內與國外採購與交換,國內部份主要與定置魚場 合作,其次為與其他水族館交換或採購,國外部份主要為透過貿易商採 購、或與國外水族館做交換。

(2)標本與模型部份:

標本與模型主要來源為海洋生物往生後,由館方人員自行製作,若 無法自行製作,則委由專業廠商製作;其次則向專業製造海洋生物標本 的廠商採購。

(26)

2.展示:

台北海洋館將蒐集的生物、標本與模型,依照主題做系統展示,以生 動活潑的方式呈現給遊客。

(1)生物展示部份

目前分為食人魚生態區、鯊魚生態區、珊瑚礁生態區、潮間帶生態 區、深海展示區、沿岸生態區、河川生態區、特展生態區、海底隧道等 10個主題展示區,富涵了豐富的生態資源,有助遊客瞭解海洋生物與海 洋生物、生物與環境等之相互作用。

(2)標本模型展示部份

標本模型展示主要目的在加強活體生物展示不足,增加展示的深 度與廣度。除館藏的標本模型外,在辦理主題展示時,若有學者專家收藏 台北海洋館沒有的標本模型,將借用其收藏於現場展示,加強展示的可看 性,讓參觀台北海洋館的遊客有更多的知識收穫。

另外,不定期的舉辦主題生物或特殊生物展示,透過館方包裝設計 與媒體的宣傳,更吸引超過平日數倍的遊客量前來參觀,提供公眾休閒娛 樂的功能。

3.教育:

台北海洋館主要藉著各種生物展示、導覽解說、生態教室、教師研習 活動、影帶欣賞、表演活動等方式讓民眾達到增廣知識的效果。

(27)

(1)生物展示:

台北海洋館目前有 38 個展示缸體,所展示的魚隻約為 3500 條,分 為 10 個主題展示區,循環海水約 700 噸。可提供遊客近距離觀察海洋生 物,認識魚隻名稱與習性;主題展示區則提供豐富的生態資源,有助於 瞭解海洋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等,產生之相互作用;讓遊客能從 中獲得海洋環境的知識,並滿足其參觀目的。

(2)導覽解說

台北海洋館聘有解說員負責對遊客進行生物導覽解說,解說員定期 接受生物知識與導覽解說的專業訓練,在有新的海洋生物展出前,則由 館方具有專業的生物養殖人員做生物特性與環境等相關課程的的教育訓 練。解說員按遊客的特性,以淺顯而生動的話語,傳遞海洋生態知識給 遊客,能夠促進海洋館展示生物與觀眾之間的互動,讓觀眾在輕鬆愉快 的參觀過程中學習專業的知識。

台北海洋館的導覽活動,對於散客和團客有不同的操作方式,散客 的導覽操作模式有定點解說與全程導覽解說二種方式,假日採定點解說 的方式,平日則以全程導覽解說的方式。定點解說為生態解說員於固定 缸體前,隨時對遊客進行生物與生態解說;全程導覽解說為入館時,告 知遊客在固定時間有導覽解說之服務,有興趣的遊客於固定時間在特定 聚集處集結,由解說員帶領遊客進行全館的導覽解說的活動。團客部份,

(28)

由於事先已按照團體需要設計活動,安排妥善的參觀路線,並經過團體 與館方雙方確認,解說員帶領遊客按照預先規劃的參觀路線,作深入且 有系統的導覽解說。

(3)海洋生態教室

台北海洋館的海洋生態講座的主題,以當季特展生物做為對象,由 對特展生物最具知識與專長的館內人員擔任講師;生態講座的課程設 計,以能與遊客進行互動為前提,讓遊客能親身體驗的方式進行,提供 遊客對台北海洋館特展生物有更深入的瞭解。

(4)教師研習活動

台北海洋館不定期舉辦教師研習活動,以中、小學教師為對象,每 梯次參加人數在五十至六十人之間。教師參加海洋生態研習活動,除能 充實海洋生態知識之外,透過實地參觀與館方人員的解說,對於台北海 洋館所設計教案活動、學習單、及相關教學資源利用等,皆會有較深入 的瞭解,對於未來指導學生參觀海洋博物館時,會有相當大的助益。

(5)自己動手做活動(DIY)

台北海洋館辦理的DIY教學活動,以海洋館的特展生物做主題,配合 學童的操作能力,做活動方式的安排。主要活動方式有魚拓、陶瓷與貝 殼彩繪、吸管製做海洋生物、海洋圖鑑著色與海洋化石整理、保存、教 學等活動,讓學童自己動手做,發揮想像力,達到「做中學」的效果。

(29)

(6)解說牌與刊物資料

每個缸體皆有解說牌敘述各種魚隻之名稱,介紹海洋生態環境與,

有助於教師與學童瞭解海洋生物與海洋生態環境。以適合學童閱讀的程 度進行編著特展生物手冊、海洋生物圖鑑與學習單等刊物,這些刊物資 料可深化展示與輔助展品的不足,並強化教育內涵。

(7)多媒體資源

除了刊物資料可達到學童對海洋生物知識的探求,在館內、外固定 場所所播放的電影、電視與台北海洋館的網路資源,都可提供教師與學 童利用多媒體獲取海洋生物的知識與資訊。

4.研究

台北海洋館與國內外學術及專業水產養殖團體,進行海洋生物養殖 相關研究,並提供設有海洋相關科系大專院校至海洋館進行實習與研究:

(1)台北海洋館與國內海洋大學及日本伊豆水產等單位合作,研究捕捉、

飼養台灣未曾養殖的海洋生物,如深海生物等,累積許多寶貴經驗,

將這些經驗以書面資料或影帶紀錄,成為館藏資料,提供教學研究團 體或一般民眾諮詢與參考。

(2)提供國內教學團體如海洋大學、屏東科技大學與澎湖技術學院等設有 海洋相關系所進行實習,使學子有機會進行實物研究與學習。

(30)

三、、台北海洋館提供校外教學資源台北海洋館提供校外教學資源台北海洋館提供校外教學資源台北海洋館提供校外教學資源

由於台北海洋館為台灣首座海洋水族館,所以在生物館藏方面,十分 豐富,且在主題設施的規劃與環境塑造皆與海洋相關,地理位置鄰近劍潭 捷運站,交通便利,現已成為台灣北區學校校外教學海洋單元課程熱門的 指定地點。

以下就台北海洋館提供教學需求,達成教學目標的資源部份、周密的 活動計劃、安全需求方面與活動計劃需要切實執行等四部份說明如下:

(一)協助達成教學目標資源部分

利用台北海洋館資源設計各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由學童親自體 驗,以達到海洋生態知識與人際關係發展的教學目標。主要的資源可分為 二大類:

1.協助達成海洋生態知識教學目標的資源

台北海洋館可供達成海洋生態知識的教學目標資源可分為生物資源、

生態資源、生態解說與解說牌與教學活動等四大類型:

(1)生物資源:

台北海洋館目前有 38 個展示缸體,魚類 600 餘種,魚隻 3500 多條 循環海水約 700 噸。有助於認識魚隻名稱、近距離觀察海洋生物。

(2)生態資源:

台北海洋館分為食人魚生態區、鯊魚生態區、珊瑚礁生態區、潮

(31)

間帶生態區、巨蟹展示區、沿岸生態區、海中鳥園區、河川生態區、

特展生態區、海底隧道等10個主題展示區,富涵了豐富的生態資源,

有助於瞭解海洋生物之間及海洋生物與環境等之相互作用。

(3)生態解說與解說牌

生物解說員以淺顯而生動的話術,親切誠懇的態度,對教學團體 介紹生物特性與生態,並定期接受新的生物知識訓練,並聘有英、日 語導覽人員,以利雙語團體教學。每個缸體皆有解說牌介紹海洋生態 環境與缸內各種魚隻之名稱,有助於瞭解海洋生物與海洋生態環境。

(4)教學活動

教學節目有魚拓、貝殼彩繪、吸管製做海洋生物、海洋化石整理、

保存、教學等 DIY 活動,讓小朋友做中學。

2.協助達成人際關係發展教學目標的資源:

台北海洋館可供達成人際關係發展教學目標的資源可分為表演節目、

遊樂設施等二大類型:

(1)表演節目

目前的表演節目有精彩的海洋生物餵食秀表演,藉由服務人員的 解說與觀眾達成互動。另有海洋魔術表演及海洋家族 YO YO 帶動唱教 學節目等,以寓教娛樂方式將知識傳輸給學童。

(2)遊樂設施

(32)

台北海洋館除了提供與魚類生態資源外,設置教育性遊樂設施,

以提升學童學習意願,包括生態教室、可愛動物區、動感電影院、魔 法奇現、YOYO電影場、飛越時空、活動表演區、昆蟲展示區、爬蟲展 示區等遊樂設施。

(二)校外教學應有周密的活動計劃 1.提供當地相關資訊:

台北海洋館在教學團體規劃時期即提供館內相關設施與服務等資 訊外,由於教學團體平均參觀時間約為四小時,對於規劃一日行程的 教學團體,停留時間明顯過短,台北海洋館主動按照客戶預算與時間 提供旅遊規劃,並可在其預算範圍內,制定適合的套裝行程。如兒童 育樂中心、天文台、士林官邸、美術館、芝山岩、關渡鳥園及生態農 場等。

2.提供校外教學的課程:

按照各級學校教育進度,設計相關學習單元,分別為幼幼版、、國 小低年級、、中年級、 、高年級等不同版本之教學課程,提供豐富的海洋 知識。對於教師自訂活動教材或對海洋生物有需要協助者,海洋館的 生物養殖部門及客服部門會給予必要的協助。

3.實地勘查校外教學的地點:

在校外教學前,教師必須實地勘查,在勘查的過程中,台北海洋

(33)

館業務單位按學校需求,主動提供教師活動內容與地點、動線的安排、

時間考量等規劃之協助。

4.主動參與活動計劃:

台北海洋館對校外教學活動的規劃設計採主動參與的態度,協助 教師與家長共同參與規劃,讓校外教學的活動內容可以達到學童、教 師與家長共同參與學習的目的。

(三)安全需求方面

協助校外教學團體注意行程與活動的安全,並有助教學活動行程 與時間的管理。

1.協助教師做好安全設施的工作

並配合教學團體現場安全堪查的工作,如有需要,提供行前說明 會給予有需求的單位,介紹旅遊行程,讓教學團體來訪前,有充裕的 前置時間準備。台北海洋館整體之安全設施,除自行定期檢查保養、

檢查與修繕外,並外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定期檢查設備安全狀況,將檢 查成果向相關所管機關報備。

2.提供緊急醫療救助工作

台北海洋館每年聘請專業人員安排 CPR 等緊急醫療救護,設有緊 急救護站,遇到遊客受傷時,立即做初步緊急處理。經緊急處理仍有 疑慮或傷勢嚴重無法處理者,請救護車送往新光或榮總醫院大型醫院。

(34)

3.派遣接待人員

以團體人數多寡派遣接待人員人數,人力調派充足時,以一班接 待為原則,讓所有教學活動都在安全狀態下進行。

4.教學活動吸引全體同學參加

台北海洋館之教學活動,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教學活動,不會讓學 童單獨行動產生意外,所有教學課程儘可能以互動方式以吸引全體同 學參加。

(四)活動計畫需要切實執行 1.互動學習:

台北海洋館提供的教學活動規劃,以互動為原則,使學童能直接 親身體驗與觀察,達到體驗學習的目標。

2.導覽解說與教學的工作

台北海洋館解說員按團體的特性,以學童可理解的話術,作深入 且有系統的導覽解說,將生物知識傳遞給學童,讓學童經由導覽解說 的過程中學習專業的知識。

3.活動時間管理

台北海洋館會按教學團體要求,制定活動行程表,將活動行程表 於教學團體抵達前一日,交給接待人員。接待人員按活動行程表所載 之活動時間,帶領教學團體從事預定之教學活動,使教學團體可以在

(35)

預定時間內完成校外教學活動。

4.活動行程管理:

接待人員按活動行程表所載之行程,帶領教學團體從事預定之教 學活動,使教學團體可以在按行程以完成校外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自從 Engle(1982)提出 ARCH 模型以來,已經超過 20 年,實證上也有相當多的文獻 探討關於 ARCH 族模型的應用,Chou(2002)將 GARCH

2-1 化學實驗操作程序的認識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計劃與執行 2-2 化學實驗數據的解釋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2-3 化學實驗結果的推論與分析

• 4.1 學校尚需提升學與教 效能。學校仍需持續探討 不同的教學策略, 以助 教師促進課堂互動,及 提升學生的共通能力...

每本主題冊會提供一些探討該冊主題內容的建議問題,列舉主題冊內容大綱及學生在

文學賞析能力:形式、節奏的感 悟、從詩歌與政治的關係了解詩 歌的怨刺作用,探討深層的主題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新鮮,有的學者已經進行過探討。 [註 2]

根據研究背景與動機的說明,本研究主要是探討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