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建議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建議 "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各界對資訊融入教學的「共識」,本研究採用德懷術 研究的方式,茲回顧前述之待答問題為:一、資訊融入教學的定義為何?

二、國中教師進行資訊融入教學的方式為何?三、國中教師進行資訊融入 教學所必須具備的電腦專業能力為何?四、國中行政單位在資訊融入教學 中的角色定位為何?茲將所得到的研究結果說明如下:

一、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定義為何?

「1.2 有關資訊科技應用在教學上之正確名稱應稱為資訊科技融入教 學」,在第三次問卷廿位專家勾選的同意情形,勾選[極同意]者 2 位;[同 意]者 10 位;[普通]者 8 位,合計勾選[同意]選項以上佔全部專家的 60%,

另有評定[普通]佔 40%,二者相差可謂不大。再仔細分析各組專家們的評 定情形,由台北縣市十四位教師所組成的[一般教師組]專家對於名詞界定 評定情形為:評定[極同意]者 2 位;[同意]者 5 位;[普通]者 7 位,合計[同 意]與[普通]各佔 50%;由教育部、台北市教育局、台北縣教育局三方所組 成的[教育決策組]專家們的評定情形為:[同意]者 2 位;[普通]者 1 位,由 大學教授組成的[學者組]專家們的評定情形為:評定[同意]者 2 位;[普通]

者 1 位。經由上述數據可以看出,教育決策單位和大學教授們明確認為正 確名稱應稱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而非「資訊融入」教學,而第一線教 師對於名稱的認定則意見分歧。

根據本研究提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定義如下: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是指教師充分運用資訊資源與技術在有計劃的教 學活動中,達到教學目的的一種手段。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只是一種幫助學

(2)

生學習的教學方法,透過師生的互動來幫助學生學習學科知識內容為目 的,但這教學方式的使用是視教師教學活動的需要而進行,其範圍不只是 限定在教學上而已,尚包括教師製作教材的過程與學生成績管理,而傳統 的電腦輔助教學亦是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方式之一。

二、國中教師進行資訊融入教學的方式為何?

本研究對於教師進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方式之結論如下:

1.教師進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方式不限於電腦教室,在一般教室或校園 中的其他地方,只要校園有資訊設備的地方都可以進行資訊科技融入教 學,甚至學生課後自行練習也屬於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方式。

2.教師進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方式不再限於課堂上進行,可以延伸至遠 距離或網路互動模式,學生課經由網路取得的補充知識、遠距離網路互 動教學模式等皆是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方式之一。

3.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方式必須使學生獲得教學的回饋與增強。

4.教師必須使用資訊科技設計多媒體融單元教材,提供學生模擬、操作或 演練的機會,同時教師必須能利用資訊科技輔導學生完成數位化的作 業。

三、國中教師進行資訊融入教學所必須具備的電腦專業能力為何?

1.教師必須具備操作文書處理軟體、簡報及基本網頁設計以製作數位化教 材、並進行跨領域的合作教學。

2.教師不需要具備電腦程式設計能力,但必須具備選擇合適的電腦教學軟 體之能力。

3.教師不需具備電腦硬體維修能力,但必須具備網路資訊檢索能力。

4.教師必須具備使用資訊科技評量學生學習成效,且具備將平面教材轉化 為資訊教材的能力。

(3)

5.教師必須具備善用新的科技、新的資訊設備的能力,且可以架構教師自 身的資訊教學檔案並使用資訊科技評量學生學習成效。

6.教師必須具備講述資訊倫理及智慧財產權及選擇合適的電腦教學軟體的 能力。

四、國中行政單位在資訊融入教學中的角色定位為何?

學校行政單位對教師進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應採取的角色定位,本研 究的結論如下:

1.行政單位應站在輔助及協助的角色提供教師必要的協助。

2.行政單位必須提供教師使用電腦之技術支援及維修資源。

3.行政單位必須充分安排電腦教室的使用率以利教師充份使用電腦教室現 有資源進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4.行政單位必須配合教師添購教學所需的軟體及硬體。

5.學校應設置資訊小組協助推動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同時必須給予教師充 份網頁空間並協助教師架設網頁,及建置教師媒體製作室以利教師製作 及播放教材。

6.行政單位對於教師參加校外電腦研習須以公假排代鼓勵教師參與同時 行政單位必須定期舉辦校內各項資訊競賽以追蹤學生資訊教育學習成 果。

7.學校建置資訊教學設備需考量各領域需求與方式,同時必須定期舉辦資 訊教學觀摩以利教師切磋、同時必須獎勵教師研發數位化教材。

第三次問卷回收專家新增了以下的六個項目:

1.學生課後經由教師網路的互動模式學習也是資訊融入教學的方法之一 (1.14)。

2.學生繳交數位化的作業也是資訊融入教學的方法之一(1.15)。

(4)

3.教師必須樂於參加電腦資訊相關的進修或訓練(3.10)。

4.行政單位應該進行行動研究或評鑑,改善融入教學的相關做法(5.16)。

5.行政單位應該主動蒐集及整理教學所需的素材,以利教師資訊融入教學 應用(5.17)。

6.行政單位應該提供足夠的頻寬以利教學應用(5.18)。

第三次問卷專家們新增了六項,由於不再進行第四次德懷術問卷調 查,茲將專家們新增的題項予以單獨列出說明。這些新增題項分屬不同構 面的題項,本研究總結專家們提出之意見歸納為以下五點結論:

1.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方式可以再擴充而非侷限於「教學當時」的狀態。

2.「教師必須具備的條件」包含教師本身的「態度」,而其態度為教師的特 質之一。

3.行政單位應對教師進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應有完整的配套措施及評鑑辦 法以利教師進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4.行政單位應站在協助教師的立場,蒐集教師所需之素材以利教師迅速完 成教材製作減輕教師負擔。

5.教師需要以電腦及網路進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時,行政單位必須提供足 夠的網路頻寬,以使教師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整體教學活動得以流暢 進行。

(5)

第二節 建議

針對上述結論,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供有關單位參考:

一、提供完善設備與資源

本研究發現,第一線教學的教師注重資訊科技設備的充足與否,而教 育行政單位考慮到的是經費不足的問題,兩者間的衝突這也是影響資訊科 技融入教學最大的原因。多數教師在進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時,苦無需要 的資訊科技設備,設備不足影響教師們進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及數位化教 材的研發工作。在資訊科技設備方面,必須根據國中七大學習領域不同的 性質及特色來添購該領域所需的資訊科技設備,而非七大學習領域皆使用 同樣的資訊科技設備。在提供教師教學資源的同時,必須給予教師後勤支 援,以幫助教師進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過程能力流暢、順利。

二、提供教師研習與訓練

國中目前已經劃分為七大學習領域,但教師所受的師資培育訓練並沒 有合科教學,對於教師該如何整倂自己領域內的學科同時運用資訊科技教 學的方法是需要的,這方面的研習與訓練可以增加,讓各領域的教師可以 受到訓練,進而才能推廣教師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三、獎勵教材的研發工作

除了教師利用課餘時間自行研發教材,行政單位或縣市政府單位加強 與大學間的合作,致力於教材的研發。若能提供這樣的服務,將能更加豐 富教師現有課程教材的來源,有助於激發教師對現有的教材研發改良的創 意,減輕教師上課的負擔,對於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推廣工作大有幫助。

(6)

四、分工推廣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本研究發現,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對於資深的老師是一個負擔,尤其是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中一些電腦技術的使用讓資深教師望之卻步,在推廣資 訊科技融入教學必須擬好分工合作的策略,例如學校行政單位及系統管理 師提供這方面的協助,讓教師進行資訊融入教學沒有負擔、樂於使用資訊 科技融入於教學上。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配合小學數學科課程的推行,與參與的學校 協作研究及發展 推動 STEM

例如,參閱:黃啟江,《因果、淨土與往生:透視中國佛教史上的幾個面 相》〈第六章·從佛教研究法談佛教史研究書目資料庫之建立〉,(台北:臺 灣學生書局,2004 年),頁 237-252; Yasuhiro

附錄 1 建議採用的 建議採用的科技與生活科 建議採用的 建議採用的 科技與生活科 科技與生活科 科技與生活科 / 家政 家政 家政 家政科特別

有關資料可參閱教城

研習影響工業區位的各種因素是地理科的一個重要課題。本主題旨在以鋼

 Number of spectral averages:頻譜 平均的數量,設定為1。. 教育部資通訊科技人才培育先導型計畫

¾系統思考( systems thinking)法 第五項 修煉( fifth

健康及道德議題 (3 小時) • 辨別使用資訊及通訊科技對健康造成的 威脅;建議在使用資訊及通訊科技時,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