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節 實驗時間與地點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二節 實驗時間與地點 "

Copied!
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參章 方法

第一節 受試者

一、受試者之選擇

本研究是以南投縣某國小四~六年級之肥胖學童,身體質量指數(BMI)

以衛生署最新公布之「兒童與青少年肥胖定義標準」,超過同性別同年齡層 百分等級 85%以上者,共 50 人為研究對象。為了避免體育課因不同教師之 不同教學方法,造成研究結果的差異,故本實驗四~六年級學童的體育課 一律由研究者自行擔任。

受試者在參加本實驗之前均需詳讀受試者須知(如附錄一),且必須通 過健康之篩選(如附錄二)並填寫受試者暨家長同意書(如附錄三)。每位 受試者在實驗前得參加受試者講習說明,以確實瞭解本實驗之目的、過程 及其權利和應注意事項。

二、預備性實驗(pilot study)

為了驗證所選之音樂節拍速度是否適合本研究受試者之運動強度,乃 在正式實驗之前,先行實施預備性實驗。於實驗前先行挑選兩首節奏強烈,

不同節拍之音樂,其速度分別為 108 拍/分鐘(beats per minute, bpm)

及 120bpm。

(一)受試者在實驗之前,研究者需先告知正確的快走姿勢。抬頭挺胸

(2)

縮小腹,手肘彎曲 90 度,手臂前後擺動的幅度比平常走路時還 要大,肩膀勿聳起、頸部應放輕鬆。

(二)兩腳根據音樂的速度,腳跟先著地,用一拍一步的節奏,以最 自然、舒適的姿勢跨大步均速地走 30 分鐘。30 分鐘後,馬上測 量其橈動脈之脈搏跳動次數 15 秒,再乘以 4,即為一分鐘的心跳 次數,將其結果記錄下來。

(三)休息一小時後,再測第二種節奏強烈之音樂速度(120bpm),依 上述的方法做成第二次的紀錄。

(四)分別檢測兩次心跳數的平均值是否達到所定之運動強度。本研 究運動強度之設定分為兩種方式:

1.最大心跳率的 60%~70%。其計算方式如下,心跳範圍為:

(220-年齡)×60%~(220-年齡)×70%

2.運動自覺量表(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

運動自覺量表是一種簡單又有效的強度測量的工具,本實驗以 運動自覺量表之 13~14 等級,感覺有點吃力但仍能說話的程 度,做為運動的強度。運動自覺量表之等級表如附錄四之表 3-1。

三、受試者之分組

本實驗之受試者在完成預備性實驗(pilot study)後,便隨機分配到 實驗組,25 人及控制組 25 人,共 50 人。

(3)

四、實驗流程

圖 3-1 實驗流程圖 1. 建立受試者基本資料

2. 填寫同意書及實驗說明

3. 體位測量(前測):身高、體重、體脂肪、腰圍、臀圍

4. 心肺適能測量(前測):安靜心跳率、血壓值、800 公尺跑走

1.實驗組:除體育課外每週五天,每次快走 3 公里。

2.控制組:除體育課外,不從事其他運動訓練。

以不同速度先做預備性實驗(Pilot study),並依最大心跳率 之 60%~70%,設定為運動訓練強度。

1.體位測量(後測):身高、體重、體脂肪、腰圍、臀圍 2.心肺適能測量(後測):安靜心跳率、血壓值、800 公尺跑走

資料收集與分析

(4)

第二節 實驗時間與地點

一、實驗時間

(一)預備性實驗:於七至八月間完成預備性實驗。

(二)前測時間:民國九十四年八月三十一日

(三)訓練時間:民國九十四年九月一日起至十一月三十日止。

(四)後測時間:民國九十四年十二月一日 二、實驗地點

本實驗地點在南投縣某國小健康中心進行體位測量(身高、體重、體 脂肪、腰圍、臀圍、安靜心跳率、血壓值),在操場進行活動的訓練及 800 公尺跑走測驗。

第三節 實驗方法與步驟

一、準備期

(一)研究者之準備

1.儀器:身高體重計、血壓計、體脂肪測量器 2.器材:錄音機、音樂、碼表

(二)受試者之準備

受試者在測驗前需完成身高、體重、體脂肪、腰圍、臀圍等體位

(5)

之測量與紀錄。安靜心跳率及血壓值之測量必須讓受試者先靜坐 30 分鐘後再行測量。

二、運動測驗

(一)預備性實驗

先以 108 bpm 節奏強烈之音樂,讓受試者以自覺舒適的最大步伐,

一拍一步均速地快走 30 分鐘。運動完後馬上以手觸摸頸動脈或橈動脈 測量一分鐘的脈搏數,並做紀錄。一小時後,同樣受試者再配以 120 bpm 之音樂,一樣以自覺舒適的最大步伐一拍一步均速地快走 30 分鐘,再 以手觸摸頸動脈或橈動脈測量一分鐘的脈搏數並做成第二次的紀錄。

(二)預備性實驗結果

本實驗所設定之運動強度為最大心跳率的 60%~70%,套入公式 求得最大心跳次數範圍為 125 次~147 次。由表 3-1 可以得知,108 bpm 的平均心跳數為 124.68 次,強度勉強達到下限的範圍。而 120 bpm 的 速度,心跳次數的平均值為 140.94 次,受試者在運動後感覺有點喘又 還能說話,比較之下,後者較符合本實驗所設定之運動強度。而且後 者的速度,大部分受試者都能走完平均圈數為 15 圈,每圈為 200 公尺 的環形步道。因此,預備性實驗結果,選定 120bmp 速度的音樂,做為 本實驗運動訓練的強度。

(6)

表 3-1 不同速度快走測驗心跳數之預備性實驗結果 n=50 年齡

(歲)

身高

(㎝)

體重

(㎏)

最小值

(次)

最大值

(次)

平均數

(次)

標準差

(次)

108bpm 80 184 124.68 25.28 120bpm

10.9

±0.81

143.06

±8.09

46.97

±7.98 100 195 140.94 23.84

三、運動介入

為考慮肥胖兒童的體力,本實驗運動的介入採取漸進方式,前兩週每 星期只訓練三天,每次繞每圈為 200 公尺之環形步道 15 圈,完成的距離為 3 公里。從第三週起,每星期走五天,每次完成的距離一樣為 3 公里。運動 中受試者應隨時檢視自己的運動強度,看看是否達到有點喘但還是可以開 口說話的程度。若感覺很輕鬆,手臂擺動的幅度和腳步應再大些,若感覺 很吃力,則步伐應再小些。每次運動訓練前,都需先做暖身運動 5 分鐘,

運動訓練後再做 5 分鐘的緩和運動。

由於每個人的步幅不一樣長,而且為了防止受試者有怠惰、嬉戲的情 形發生,研究者應隨時督促提醒受試者,必須跟著節奏,姿勢要維持在正 確的動作下,且必須走完 15 圈(3 公里)的距離。

(7)

表 3—2 十二週快走運動訓練計畫內容 組

別 週

實驗組

(120 拍/分鐘) 控制組

第 1~2 週

每週三天,一次走 15 圈,

每次完成距離為 3 公里。

第 3~12 週

每週五天,一次走 15 圈,

每次完成距離為 3 公里。

除體育課外,不做任何運 動訓練。

備註

實驗組於每次運動前,需做暖身運動 5 分鐘,運動後 需做緩和運動 5 分鐘。

四、測驗項目及方法 (一)安靜心跳率

準備好碼表計時,測量前需安靜坐 20 分鐘,再計算手腕處橈動 脈 15 秒的心跳次數,乘以 4,即得每分鐘之安靜心跳率。

(二)體位測量

1.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

器材:身高體重計一台,型號:SUPER-VIEW HW-999。

(8)

方法:學童需先行脫掉鞋子,站上測量平台,測得學童之身高 與體重後做成記錄,將所得數值套入以下公式:

BMI=體重(公斤)/身高(公尺)2 2.體脂肪百分比

器材:OMRON 脂肪分析機,型號:HBF-352。

方法:學童測量之前均需穿輕便服裝,赤腳站在儀器上保持不 動,雙手握住把手,兩手平舉,輸入身高、體重、年齡 後待讀完數據始可離開。

3.腰臀圍比(Waist to hip ratio,WHR)

器材:布尺一條

方法:腰圍的測量是以最後一根肋骨與腸骨脊(iliac crest)

間最窄的部分;臀圍則是測量臀部最大圍的位置。將腰 圍除以臀圍即可算出腰臀圍的比值。

(三)安靜血壓值

器材:水銀血壓計一台,型號 T-CARE EM EQUIPMEMT,聽筒一副。

方法:測量時間為早上,受試者採坐姿先休息 15 分鐘以上。測 量部位為左上臂之舒張壓及收縮壓,以聽筒聽其跳動之第 一聲為收縮壓的值,跳動聲音之最後一聲為舒張壓的值。

測量二次取低值。

(9)

(四)800 公尺跑走

器材:碼錶、號碼衣、哨子

方法:受試者著號碼衣以跑走的方式,完成總距離為 800 公尺的 測驗。測驗前應提醒受試者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應 盡力但不可勉強。

第四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實驗所得資料,利用 SPSS 10.0 版中文視窗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

一、以描述統計建立各組基本資料。

二、以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各組資料之同質性。

三、以相依樣本 t 考驗來檢定實驗組及控制組之前後測是否有差異。

四、以獨立樣本t考驗比較實驗組與控制組的體位與心肺適能之間是否有 差異。

五、本研究顯著水準定為α=.05

數據

表 3-1  不同速度快走測驗心跳數之預備性實驗結果  n=50  年齡  (歲)  身高  (㎝)  體重 (㎏) 最小值(次) 最大值(次) 平均數 (次)  標準差(次) 108bpm  80  184  124.68  25.28  120bpm  10.9  ±0.81  143.06 ±8.09  46.97 ±7.98  100  195  140.94  23.84            三、運動介入    為考慮肥胖兒童的體力,本實驗運動的介入採取漸進方式,前兩週每  星期只訓練三天,每次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在於是否在「知道」與「能做」之外,還 能「識」。而識的媒介與深度,仍然以實

• 本範例是模擬真實的鞦韆擺盪速度, 所以還會加 入鞦韆速度變化的效果, 我們將會設定鞦韆由右

範圍:下學期第一次段考

範圍:下學期第二次段考

範圍:下學期第二次段考 科目:物理..

範圍:下學期第一次段考

範圍:上學期第二次段考

本研究以取自石門水庫地區之低塑性黏土為研究對象,以浸水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