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環境行動的類別 教育的終極目的是在改變人類的行為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 第一節 環境行動的類別 教育的終極目的是在改變人類的行為"

Copied!
2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成五節來說明,第一節為環境行為的類別;第二節為與環境行為有 關的各類變項;第三節為與環境行為有關的人口學變項;第四節為環境行為相關 變項的組織-行為模式;第五節為國內、外環境行為相關變項之研究。

第一節 環境行動的類別

教育的終極目的是在改變人類的行為。而環境教育的目的,在培養具有對環 境負責的公民,此一公民須對環境及其問題具有覺知與敏感性;他須具有環境及 其問題的基本知識;他對環境及其問題有關切的情感並能主動參與環境的改進與 保護;他具有辨認和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能;他能主動參與各種解決環境問題的工 作(楊冠政,民 81b)。由上可知,環境公民在具備了知識、態度和技能後,必須 採取行動,參與各種環境問題的解決。這種行動參與的層次雖在名稱上有「環境 行動」(Environmental action)、「公民參與」(Citizen participation)、「負責的環境 行為」(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之不同,但卻都共同的強調民眾主動 參與、付諸行動來解決或防範環境問題的重要性(靳知勤,民 83),因此,在本 研究中將「環境行動」「公民參與」「負責的環境行為」這三個名詞視為具有相 同意義的名詞,並將「負責的環境行為」簡稱為「環境行為」。事實上,對於環 境行為的類型,不同的學者也有不同的分類方式,不過,這些分類方式的內容卻 又有些相似,現將 Hungerford &Peyton(1977)及 Smith-sebasto(1992)對環境 行為類型的看法整理如下:

壹、Hungerford &Peyton 的環境行為的分類

一、說服(Persuasion)

指為環境問題所做的人際溝通行動,通常有下列三種說服行動:

(2)

(一)理性訴求(logical appeals)

陳述基於事實的理由使別人信服,稱之為理性訴求。這種說服方式有 時很有效,但失敗的機率也較多,因為各人的價值觀不同,自己認為有理 由的事實別人不一定有相同的看法。例如核能發電,有人認為是安全、清 潔、價廉的能源;但是有人認為放射性廢料的儲存是不清潔的,意外事故 的發生是不安全的以及廢料的處理是不經濟的。

(二)情緒性訴求(emotional appeals)

使用情緒性言詞請求改變某種行為,例如利用愛護動物的情感,來請 求禁止捕食鳥獸。

(三)強迫性訴求(coerce appeals)

利用法律言詞使人產生正確的環境行為,例如「捕殺候鳥是違法的」

等類型的宣導行動。

二、消費者主義(Consumer/economic action)

指的是個人或團體對某種商業行為或工業行為改變所做的經濟威脅,此為 消費者主義所採取的行動,而這種行動有下列三種方式:

(一)直接杯葛

所謂直接杯葛就是為了某種理由不買某種商品。例如,許多廠商的飲 料使用寶特瓶或塑膠杯,數量過多會危害環境,因此關切環境的公民可聯 合拒購此類飲料,藉此逼使廠商回收或停止販賣。

(二)間接杯葛

指公民藉壓力使廠商經濟受損而導致某種行為的改變。例如,公民停 止購買某國貨物,以逼使該國人停止捕殺鯨魚。

(三)消費者保育

例如,電力是今日社會的主要能源,而電廠的增設(無論是火力或核 能發電)可能會對環境產生影響,因此消費者若能節省能源,避免浪費,

(3)

將有助於環境的保育,此即消費者保育的行為。

三、生態管理(Eco-management)

指個人或團體為維護或促進現有生態系所採取的實際行動。通常對環境親 自能做的工作,從檢垃圾到森林保育都是屬於生態管理,其目的在於維護良好 的環境品質或改進環境的缺點。因此,如垃圾處理、水土保持、栽種花木、資 源回收、節約能源、撲殺害蟲、清掃校園、修剪樹枝、清掃河道、開闢公園等 均可稱為是生態管理的行動。

四、法律行動(Legal action)

指個人或團體採取法律的行動或加強環境法律的執行以解決環境問題,如 訴訟、法院強制命令等。

五、政治行動(Political action)

藉遊說、投票或競選等政治行動以達成某種環境的目的。這種政治行動對 政府所做的環境決策會產生重大影響,茲將這三種政治行動分述如下:

(一)遊說:指說服政府官員或議員對某種環境問題做決定。包括寫信、電 報、電話或親身說服。

(二)投票:其被認為是最有效且最簡單的政治行動。藉投票選出對環境問 題最感興趣的議員,或是藉投票罷免議員。

(三)競選活動:亦是有效的政治行動,協助某人當選或阻止某人當選都是 政治行動。上述三種政治行動都是重要的環境行動,如要有效實施此 種行動必須對政治過程非常熟悉,因此資訊的充分收集有助於行動的 成功。

在上述的五類行動中,任何兩項或以上的結合,均視之為交互作用,例如,

為支持消費者主義或政治行動而採取寫信給相關機構即是。

(4)

貳、Smith-sebasto 的環境行為的分類

Smith-sebasto(1992)檢閱多篇環境行為的相關文獻後,對環境行為做出了 下列的六種分類:

一、市民行動(Civic action)

任何個人或團體透過一些政治活動。例如投票、參加公聽會、簽署請願書、

不合作或抗議等行動,來促進自然環境保育。

二、教育行動(Educational action)

任何個人或團體欲獲得有關環境事件之知識/訊息,而採取的行動。例如,

看有關環境的電視節目、閱讀有關環境的雜誌或書籍、上課等。

三、經濟行動(Financial action)

任何個人或團體為達成促進自然環境保育,所採取花或不花錢的行動。例 如,購買環保產品、杯葛有害環境產品、捐錢給環保團體、投資有環保形象的 公司、捐錢做環保宣傳等。

四、法律行動(Legal action)

任何個人或團體為環境法案而採取的法律司法行動或以法律約束某些不 期望、有害環境的行為。例如訴訟、強制命令等。

五、親身力行行動(Physical action)

任何個人或團體為保護環境而採取的一些隨身行動,例如,撿拾紙屑、垃 圾分類、資源回收、參加大掃除等。

六、說服行動(Persuasive action)

任何個人或團體為使他人(個人、團體、工商業界、政府機關等)採取某 些行動保護環境,而採取的非金錢性勸服行動。例如,寫信、演講、非正式的 討論、遊說議員等。

事實上,在國內的相關研究中,Hungerford et al.,(1976)的分類方法廣受採 用(巫偉鈴,民 78;吳文財,民 79;林秀瞳,民 85;王懋雯,民 86;陳秋澕,

(5)

民 88;吳鵬兆,民 89),而本研究原則上也採用此種分類方法,但因顧及研究對 象(國中學生)的實際生活狀況,故僅採用說服、 消費者主義、生態管理這三 類環境行為來設計環境行為量表。

第二節 與環境行為有關的各類變項

在科學的研究中,構念或屬性往往會在質或量上有所變動;由於這種在質或 量上可以變動的特點,所以研究者常將他們所用的構念或屬性稱做變項(楊國 樞,民 77)。而探討、確定社會性的諸變項與心理性的諸變項之間的影響情形、

分配狀態及相互關係,則為調查研究之目的。所謂社會性變項是指個人所具有的 屬性,如性別、收入、政治與宗教關係、社會經濟地位、教育、年齡、生活水準

(費用)、職業、籍貫、宗教、國籍、種族等;心理性變項則包含意見、態度與 行為的變項(張曉春,民 77)。因為本研究的目的為探討各類自變項(包含社會 性及心理性)對個體環境行為的影響情形及各自變項間的相互關係,因此,有必 要先對這些變項做進一步的探討。

在環境行為的研究中,可能影響環境行為的自變項有很多,Marcinokowski

(1988)認為影響人類環境行為的主要變項,大約可區分為六大類,即認知性變 項(cognitive variable)、情意性變項(affective variable)、個性變項(personality)、

生活經驗變項(life experience variable)、人口學變項(demographic variable)和 行為動機與意圖變項(behavior motivation and intention)等六類。Hines et al.

(1986/87)則利用 Mata-analysis 的方法分析了 128 篇的研究報告後,將影響負 責任環境行為的變項分為三類:認知性變項(cognitive variable)、社會心理性變 項(psychosocial variable)和社會人口學變項(demographic variable)。現將 Marcinkowski 分類中的認知性變項、情意性變項、個性變項、生活經驗變項和行 為動機與意圖變項等部份說明如下,並比較其和 Hines et al.的分類方法:

(6)

一、認知性變項(cognitive variable)

Marcinkowski(1988)認為主要的認知性變項可包含三類,分別為(一)自 然環境的知識:包含生物學和生態學方面的議題,如生態系組成與功能、物質與 能量在生態系中的流動、族群與群落、人類對生態系的影響等;(二)環境問題 的知識:包含自然環境的資源及資源過度使用產生的環境問題;(三)環境行動 策略的知識與技能:環境行動的種類,使用適當行動以解決問題,及使用環境行 動的技能。

Hines et al.(1986/87)則認為認知性變項包含自然環境的知識、對環境議題 的知識及如何針對特殊環境問題採取行動的知識。由此可發現,Marcinkowski 的 觀點和 Hines 是相似的。

許多國內外的相關研究也指出環境知識與環境行為有相關存在(Hines et al., 1986/87;Hungerford & Volk, 1990; Simmons, 1991;車參賢、葉國樑,民 85;

周義國,民 86)。另有些研究結果更顯示,認知性變項能有效預測環境行為

( Arbuthnot & Lingg, 1975 ; Arbuthnot, 1977 ; Sia, Hungerford, & Tomera, 1985/86; Hsu & Roth, 1998;王懋雯,民 86;許世璋,民 88;吳鵬兆,民 89) 即一個人若具有較多相關的環境問題知識或知道如何針對環境問題採取適當環 境行為的知識,則他較會表現出環境行為。

不過,仍有些研究發現,環境知識和環境行為間並沒有相關存在,或者,認 知性變項並不能有效預測環境行為(Sivek & Hungerford, 1990;吳文財,民 79;

林秀瞳,民 85;吳鵬兆、張子超,民 90),顯示認知性變項和環境行為間的關係 並不穩定。

二、情意性變項(affective variable)

依據 Marcinkowski 的看法,情意性變項包含對環境的關切、環境的態度和終 結式價值觀(terminal values)。其中,對環境的態度包括對自然環境、經濟、保 育和人性的態度,這些都是構成環境行為相關的變項;終結式價值觀一詞則來自 於 Rokeach(1973)的價值理論,Rokeach 認為價值觀念的特性之一為「價值觀

(7)

念是一種行為方式(a mode of conduct)或存在目的的狀態(an end-state of existence),而關於行為方式的價值觀念,稱為 instrumental values,關於存在目 的狀態的價值觀念,稱為 terminal values。Neuman(1986)的研究發現 Rokeach 的終結式價值觀和環境行為相關,亦可列為環境行為相關之變項。

另外,早期 Iozzi(1984)在 1971-1982 年間,進行了環境教育研究的摘要統 計,發現有 57.7﹪的環境教育研究是以環境態度相關主題為研究對象,而在認知 領域方面的環境教育研究約佔 41.1﹪,顯示除了認知變項外,環境態度此一變項 受重視的程度。直到現在,國內的研究中仍常見探討態度和環境行為間的關係(吳 文財,民 79;車參賢等,民 85;周義國,民 86;唐孝蘭、葉國樑,民 90),其 結果也大多顯示態度和環境行為間的相關程度達到顯著的水準。Simmons(1991)

更針對全美 1225 個「自然與環境教育中心」進行研究,結果指出個人的態度發 展有助於對環境負責行為之發展。

三、個性變項(personality)

包括心理性別角色(psychological gender role)和內外控信念(locus of control)

兩個變項。現將他們詳細說明如下:

(一)心理性別角色

心理性別角色可分為四類:1.未分化--指個體男性化及女性化的特徵表現 均很少;2.傳統男女性別角色--指個體表現符合生物性別之角色,如男性化之 男人,女性化之女人;3.性別倒錯--指個體表現與生物性別相反之角色,如女 性化之男人,男性化之女人;4.雙重性別角色(兩性化)--指個體表現兩種性 別角色之特徵(Marcinkowski, 1988)。

在國內、外的相關研究中較少探討這個變項與環境行為的關係,不過根 據王懋雯(民 86)的研究結果顯示,心理性別角色能有效預測環境行為。此 結果和 Sia et al.(1985/86)的研究結果不同,根據 Sia 等人的研究,發現心理 性別角色對環境行為而言不是個顯著的預測變項。

(8)

(二)內外控信念

根據 Rotter(1982)的看法,人類行為是否重複出現受到二種因素的影響。

一是增強物在個體心中的價值(Reinforcer’s value);二是個體對於獲得該增強 物的可能性評估及期待(expectancy),因此,當某一增強物個體認為不重要 或是個體相信要獲得它的可能性不高,則增強物便不具增強作用,而為獲得 增強物的行為就不會產生。至於對增強物的控制是屬於內在或外在呢?Rotter 又提出了內外在控制信念(belief in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trol)的觀點。

所謂外控信念者(belief in external control),認為增強物的取得與否和自 己的行為無關,且會將增強物的取得歸之於運氣、機會、命運、強有力的他 人(powerful others),或外界環境中不可知的力量所控制;內控信念者(belief in internal control)則認為增強物的獲得是由自己的行為或某種特質、能力、

特性所造成的(Rotter & Mulry, 1965;Rotter, 1982)。由上可知,內控者認為 增強操之在己,外控者認為增強由外在因素所控制,因此,兩者之不同在於 控制之所在(locus of control)。事實上,內、外控並不是兩個完全互相對立的 看法,而是一個具有連續性的變項,不同的人在這個尺度上所據有的位置不 同。

在相關的實證研究方面,根據 Trigg, Perlman, Perry, & Janisse(1976)

的研究發現,傾向內控信念者較積極參與反污染活動,且具備較精確的環境 污染訊息。Arbuthnot(1977)、Sia et al.(1985/86)、Sivek et al.(1990)和吳 鵬兆等(民 90)的研究結果則證實,內外控信念能有效預測環境行為。

四、生活經驗變項(life experience variable)

主要包括環境敏感度(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和資訊來源兩類變項,其中,

環境敏感度是指對環境的同情,而環境敏感度主要是受到來自生活經驗的影響。

Sia et al.(1985/86)、Sivek et al.(1990)、許世璋(民 88)和吳鵬兆等人(民 90)

的研究顯示,環境敏感度是對環境行為的一個顯著預測變項。

(9)

五、行為動機與意圖變項(behavior motivation and intention)

行為動機與意圖變項主要包含了意圖(Intention)和個人責任感(Personal responsibility)。在 Ajzen & Fishbein(1980)的理性行動論和 Hines et al.(1986/87)

的環境行為模式中,均可看出意圖是各預測變項和環境行為之間的一個中間變 項;至於,個人責任感指的是個人自覺對整個或部份環境負有責任或義務(王懋 雯,民 86)。在意圖的實證研究結果方面,許世璋(民 88)和 Hsu et al.(1998)

均指出意圖是能有效預測環境行為的變項之一。

另外,在個人責任感方面,Arbuthnot(1977)的研究發現,個人責任感能有 效預測資源回收行為。國內的一些研究結果也顯示個人責任感能有效預測環境行 為(王懋雯,民 86;蔡孟宜,民 89;吳鵬兆等,民 90)。

不同於 Marcinkowski 將態度、內外控信念、個人責任感和行動意圖等變項細 分於相異的類別中,Hines et al.(1986/97)將這些變項統稱為社會心理性變項

(psycho-social variables),其他如心理性別角色和資訊來源等變項則未提及。

綜合上述,發現 Hines et al.(1986/87)和 Marcinkowski(1988)的分類方法 雖然不同,但他們所包含的變項有大部分是相同的,又 Hines et al.的分類方法是 依據多個研究結果歸納而來,因此,本研究擬參考 Hines et al.的觀點來設計研究 架構。

第三節 與環境行為有關的人口學變項

人口學變項即前述的社會性變項,主要在描述一特定族群的特性,例如年 齡、教育、收入、性別、居住地、過去生活經驗等。而很多探討影響環境行為因 素的研究,都曾探討過人口學變項與環境行為的關係。其中 Hines et al.(1986/87)

利用 Meta-analysis 的方法分析了 1971 年以後的 128 篇環境行為相關研究,他們 發現收入、教育程度、年齡、性別分別與環境行為間的關係如下:

(10)

一、收入

據 Hines et al.(1986/87)的研究發現指出,收入和環境行為間的相關係數為 0.162(SD=0.084),表收入和環境行為間有正相關存在,即高收入的人較低收入 的人較容易有積極的環境行為。吳鵬兆等(民 90)的研究結果也發現,環境行為 的表現會因家庭收入不同而有差異存在。

二、教育程度

據 Hines et al.(1986/87)的研究發現指出,教育程度和環境行為間的相關係 數為 0.185(SD=0.122),表教育程度高的人較教育程度低的人較容易有積極的 環境行為。但由於標準差(SD=0.122)相較於相關係數(0.185)而言有偏高的 情形,使得教育程度和環境行為間的關係存有不確定性。

三、年齡

據 Hines et al.(1986/87)的研究發現指出,年齡和環境行為間的相關係數為 -0.151(SD=0.200),表年紀愈輕的人似乎比年紀愈大的人較容易有積極的環境 行為。但由於標準差(SD=0.200)大於相關係數(|-0.151|),這使得年齡與環境 行為間的關係非常的微弱。若將年級視為和年齡相同的變項來看,國內的研究結 果發現,環境行為的表現不因年級不同而有差異(王懋雯,民 86;陳秋澕,民 88;吳鵬兆等,民 90)

四、性別

據 Hines et al.(1986/87)的研究發現指出,性別和環境行為間的關係較小(僅 0.075),又加上標準差為 0.084 大於相關係數,因此性別和環境行為間可說是沒 有關係存在的,即不論性別為何,都和其是否會採行積極的環境行為無關。國內 一些以大學生、高中生為對象的研究結果也顯示,環境行為的表現不因性別不同 而有差異(王懋雯,民 86;蔡孟宜,民 89;吳鵬兆等,民 90)。但陳秋澕(民 88)的研究結果卻顯示,國小男女學童在環境行為上有顯著差異存在。由上可知,

性別對環境行為的影響可能會因對象的不同而有不一樣的結果。

綜合上述結果,及考慮研究對象的特質,本研究擬探討性別、年級、家庭社

(11)

經地位等變項對環境行為表現的影響。其中,因為考慮到國中學生可能無法正確 回答家庭的收入狀況,因此以家庭社經地位取代家庭收入,而家庭社經地位的計 算則採用 Hollingshead 的 two-factor of social position 方法,以教育程度等級與職 業等級加權計算而得(引自汪履維,民 70)。

第四節 環境行為相關變項的組織 — 行為模式

「環境行為」的研究並不是一個新的研究領域,自 1980 年代以來,國外就 有多位學者(Sia et al.,1985/86;Hines et al., 1986/87;Smith-Sebasto & D’Costa, 1995;Hsu et al., 1998)開始探討影響環境行為的相關變項。後來更有些學者(Hines et al., 1986/87;Hungerford et al., 1990)試圖將環境行為相關變項,依其相互間之 關係,及其對環境行為的影響,建立起環境行為模式,以期對環境行為之形成與 改變做解釋。在這些環境行為模式中,有些是套用原有的行為改變模式而來,例 如,知識-態度-行為模式、理性行動論等皆屬之;有些則是由環境行為的實證 研究中歸納而來,如環境素養模式、Hines 的環境行為模式、Hungerford 和 Volk 的公民環境行為模式。現將這些模式說明如下:

一、知識-態度-行為模式

教育界傳統的想法,認為知識可以影響個人的態度,而態度再轉而產生行 為。若套用在環境行為上,即傳授學生有關環境的知識,就可以改變學生的行為,

並改變環境的品質。其模式可以用圖 2-1 的方式表示:

行 為 態 度

知 識

圖 2-1 知識-態度-行為模式(引自楊冠政,民 81b,P.16)

Ramsey 和 Rickson(1976)研究高中學生的環境知識與態度,他們發現增加 學生有關污染的性質與原因知識時,可引發學生對防治污染更積極的態度。他們

(12)

認為知識與態度互為因果,知識可誘發態度的形成,轉而導致更進一步獲取知 識。周義國(民 86)的研究也發現,環境知識與態度間有顯著的正相關存在。

Hines et al.(1986/87)發現知識變項與環境行為之間為正相關,但是問題的 癥結是何種知識與行為有關。Hines 認為環境問題的知識和環境行動策略的知 識,與各種環境行為有關。更重要的是影響環境行為的變項很多,依據 Hines et al.

的研究至少有十多種變項可以決定或影響環境行為,而不是如模式中描繪的,知 識、態度與環境行為間有直線形的關係。

二、理性行動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理性行動論為 Ajzen & Fishbein(1980)共同發展出來的,目的在了解及預 測個人的行為,此理論的基本前提是:人是「理性」的個體,因此在他們決定是 否採行某項行為之前,會先考慮他們的行動,此乃理論名稱的由來。這理論的兩 項基本假設如下:1.人們大部分的行為表現是在自己的意志;2.人們是否採行某 項行為的意圖(intention)是該行為發生與否的立即決定因子;而意圖是指個人 從事某行為的主觀機率或可能,其有兩大影響因素,分別為個人對從事某行為的 態度和影響個人從事該行為的主觀規範。綜合上述,其理論模式可以圖 2-2 表示:

行為意圖 行為 態度及規範

的相對重要

主觀規範

對行為的態度

個人對特殊的個人或團 體認為他應不應該從事 某些行為的信念及依從 這些特殊參考對象的動

個人對行為導致某些結 果 ( outcome ) 的 信 念

(beliefs)及對這些結果 的評價(evaluation)

圖 2-2 Fishbein 理性行動論模式(修改自 Ajzen et al., 1980, P.8)

(13)

許多學者利用此模式研究環境行為中的意圖,例如家庭計畫行為,商品購 買,能源政策投票,資源回收和居民能源保育(Marcinkowski, 1988)。他們的研 究結果都提供實際證據,證實意圖為實際行為的預期者。

三、環境素養模式

環境素養(Environmental literacy)一詞最先為 Roth 所創用(楊冠政,民 82) 而 Rillo(1974)認為環境教育的目標在培養具有環境素養的公民,這樣具有環境 素養的公民能主動、合理的使用環境,以發展人類高品質的生活;能瞭解人類無 法與其他生物分離而完全獨立;能瞭解人類是與環境的成分互相關聯的。到了 1985 年 Hungerford &Tomera 為了預測負責的環境行為,特提出如圖 2-3 的環境 素養模式(Environmental literacy model)(引自楊冠政,民 82);這模式是由八個 要素組成,即生態學概念、內外控信念、問題的知識、信念、價值觀、態度、環 境敏感度和環境行動策略的知識(就是知道如何採取適當的環境行動)。上述的 八個變項之間,具有互動的作用以促使個體成為具有環境素養的公民,也就是具 有環境行為能力的公民,因此實際上,「負責的環境行為」與「環境素養」可說 是具有相同的意義。

圖 2-3 環境素養模式(引自楊冠政,民 82,P.4)

(14)

Sia et al.(1985/86)利用逐步迴歸的方法去決定此模式中八個變項對負責的 環境行為之預測力。根據其結果,他認為在此模式中環境敏感度、環境行動策略 的知識與環境行動策略的技能,這三個變項對決定環境行為最具有影響力。

而後 Marcinkowski(1988)彙集各學者對此模式中各變項之研究成果,建議 如圖 2-4 之修正模式,修正模式中將原有的「環境行動策略」變項更改為公民行 動。公民行動的產生與「行動動機」和「準備行動」兩個變項有關,而「行動動 機」的形成賴於「個人責任感」與「口頭承諾」「準備行動」的形成賴於「行動 策略知識」與「應用行動策略的技能」。

圖 2-4 修正之環境素養模式(引自楊冠政,民 82,P.6)

四、Hines 環境行為模式

Hines et al.(1986/87)利用 Meta-analysis 的方式,分析自 1971 年以來發表 在期刊、書本上的環境行為相關研究報告或未出版的學位論文等共 128 篇,並根 據研究結果提出了圖 2-5 的環境行為模式。從圖 2-5 可知產生環境行為的主要因

(15)

素是個人具有採取行動的意圖(Intention to act),而這意圖又為若干變項所操縱。

當個人具有意圖之前必先認清一組特別問題的存在,因此有關問題的知識

(Knowledge of action)成為行動的先決條件。

態度 Attitudes

內外控信念 Locus of control

個人的責任感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問題的知識 Knowledge of issues 行動策略的知識 Knowledge of action

strategies 行動技能 Action skills

行動意圖 Intention to act

情境因素 Situational factors

負責的環境行為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個性因素 Personality factors

圖 2-5 Hines 環境行為模式(修改自 Hines et al., 1986/87, P.7)

另一個影響個人將知識轉為行動的變項就是行動的技能(Action skill)。而行 動技能之產生,尚需相關的知識。聯合環境問題的知識、行動策略的知識和行動 技能,使個人具有能力採取行動。

僅有能力尚不足以產生行動,個人尚需「期望」(desire)行動,而個人的期 望都受一組個性因素所影響,這包括內外控信念(Locus of control)、態度

(Attitudes)、個人責任感(Personal responsibility)。若個人對環境及行動有積極 的態度、內控的信念高,且認為個人採取某些行動能有助於解決某環境問題,則 其針對環境問題就能表達出較高的行動意圖。

此外,另一個可影響環境行為的有力變項就是情境因素(Situational factors) 譬如個人有認知能力、期望和機會來參加籌募對抗環境污染基金的行動,但是缺

(16)

乏金錢時,這行動也無法實現。由於情境因素常常在改變,更增加了環境行為的 不確定性。

五、Hungerford &Volk 公民環境行為模式

Hungerford et al.(1990)根據許多探討環境行為的研究及 Hines 的環境行為 模式,提出影響環境行為的變項可分為三類,分別為 entry-level variables、

ownership variables 和 empowerment variables,這些不同類別的變項中又可分為主 要變項(Major variables)和次要變項(Minor variables)。Hungerford 等將這些變 項與公民環境行為間的關係以圖 2-6 的形式來表示。

主要變項 主要變項 .主要變項

環境敏感度 環境問題的深層認知 ...使用環境行動策略 .. 之技能與知識

個人對環境問題的付出 內外控信念 行為意圖

次要變項 次要變項 次要變項

生態知識 對行為正負結果的知識 環境問題的深層認知 Androgyny 對問題解決的承諾

對污染/科技/經濟的 態度

Empowerment variables Ownership

variables Entry-level

variables

Citizenship behavior

圖 2-6 公民環境行為模式(修改自 Hungerford et al., 1990, P.11)

綜合此模式可知是否產生公民環境行為與環境敏感度、對環境問題有一整體 性深層的了解、對環境的個人付出、使用環境策略的技巧和知識、內外控信念和 行動意圖均有極密切之關係。

(17)

歸納上述各模式的探討,可獲知環境行為是由多種因素交互作用而成,所以 想完全掌握影響環境行為的變項並以其來預測環境行為是困難的,儘管如此,還 是有些研究者(Sia et al., 1985/86;Sivek et al., 1990;Hsu et al., 1998;Hsu & Roth, 1999)嘗試使用逐步迴歸的方法,來決定某些模式中各預測變項對環境行為的預 測力大小,並試著找出預測環境行為「最精要的一組變項」,即該組的變項數目 最少但對環境行動預測力最大的一組變項(Ramsey & Hungerford, 1989)。本研 究即嘗試去驗證這些國內外的研究結果。

第五節 國內、外環境行為相關變項之研究

不論國內外,已有許多的研究者進行過探討環境行為相關變項的研究,且有 部分研究更是將焦點放在找出預測環境行為「最精要的一組變項」上,而這些研 究的設計方法大致類似,現將國內外的這些研究結果整理如下:

表 2-1 國外環境行為相關變項之研究摘要

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 重 要 結 果 資料來源

85 名 Athens 的 社區資源回收 中心之使用者 及 Athens 附近 鄉村的三個對 照組,共 60 人

•橫斷研究

•調查法

•問卷

資源回收的知識、個人責任感和內外控信念

是資源回收行為的預測變項。 Arbuthnot, 1977

兩 個 組 織 的 成員,共 171 人。

•橫斷研究

•調查法

•問卷

1.對 Sierra Clubs sample 而言,最能有效預 測環境行為的一組變項有應用環境行為 技能的覺知和環境敏感度。

2.對 Elderhostel sample 而言,最能有效預 測環境行為的一組變項有應用環境行為 技能的覺知、環境敏感度和團體內外控信 念。

3.兩者合併而言,最能有效預測環境行為的 一組變項有應用環境行為技能的覺知、環 境行為策略的覺知和環境敏感度。

Sia, Hungerford,

& Tomera, 1985/86

128 篇相關研

究的報告 Meta-Analysis

環境議題的知識、環境行為策略知覺、內外 控信念、態度、口頭承諾和個人責任感等變 項與環境行為有關。

Hines, Hungerford

& Tomera, 1986/87

(18)

表 2-1 國外環境行為相關變項之研究摘要(續)

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 重 要 結 果 資料來源

三個Wisconsin 州的保護組織 成員,

TU sample =84,

DU sample=57,

WTA sample size =90。

•橫斷研究

•調查法

•問卷

1.對 Trout Unlimited 組織而言,最能有效預 測環境行為的一組變項有應用環境行為 技能的覺知和環境敏感度,共具有 15.13

﹪的解釋力。

2.對 Ducks Unlimited 組織而言,最能有效 預測環境行為的一組變項有應用環境行 為技能的覺知和個人的內外控信念,共具 有 20.77﹪的解釋力。

3.對 Wisconsin Trappers’ Association 組織而 言,最能有效預測環境行為的一組變項有 應用環境行為技能的覺知、環境敏感度和 團體內外控信念,共具有 50.23﹪的解釋 力。

Sivek&

Hungerford,1990

157 位中學教

•橫斷研究

•調查法

•問卷

1.對都市地區的教師而言,最能有效預測環 境行為的一組變項有行動意圖、應用環境 行為技能的覺知、環境資訊的來源和是否 參與環保團體等,共具有 47.11﹪的解釋 力。

2.對鄉下地區的教師而言,最能有效預測環 境行為的一組變項有環境行為策略的覺 知、行動意圖、環境問題及議題的知識,

共具有 32﹪的解釋力。

3.對整體教師而言,最能有效預測環境行為 的一組變項有環境行為策略的覺知、行為 意圖、居住地區和應用環境行為技能的覺 知,共具有 38.67﹪的解釋力。

Hsu & Roth, 1998

300 位花蓮地 區 的 中 學 教

•橫斷研究

•調查法

•問卷

1.對整體教師而言,最能有效預測環境行為 的變項有環境行為策略的覺知、行為意圖 和應用環境行為技能的覺知。

2.對都市地區的教師而言,其最能有效預測 環境行為的一組變項有行為意圖和應用 環境行為技能的覺知及環境責任感及環 境行為策略的覺知、行為意圖和對環境問 議題的知識共具 37.05﹪的解釋力。

3.對鄉下地區的教師而言,其最能有效預測 環境行為的一組變項有環境行為策略的 覺知、行為意圖和對環境問題 議題的知 識,共可達 30.01﹪的解釋力。

Hsu & Roth, 1999

(19)

一、國外部分

在表 2-1 中可發現,國外對於找出預測環境行為「最精要的一組變項」之研 究早在 1980 年代左右就開始進行,而陸續的幾個研究,其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 的採用都大致相同,只是在研究對象上有不同。雖然研究對象不同,但從表格中 可以發現這些研究的結果大部分是相似的,顯示預測不同研究對象中,能影響環 境行為之重要變項仍是有相似性存在。

二、國內部分

表 2-2 中也呈現了國內的相似研究,大致上國內的研究設計和國外的研究設 計相似,且有不少研究的目的也是想找出預測環境行為「最精要的一組變項」,

不過這類型的研究約從 1990 後才開始進行,顯示國內這類型的研究起步較晚。

表 2-2 國內環境行為相關變項之研究摘要

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 重 要 結 果 資料來源

900 位國小六 年級學童

•橫斷研究

•調查法

•問卷

1.一般環境概念知識與環境行為策略的選 擇完全沒有關係。

2.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策略選擇之相關達 到顯著水準。

吳文財,民 79

臺 灣 大 學 中 與 環 境 相 關 的 十 個 學 系 三年級學生

•橫斷研究

•調查法

•問卷

1.環境知識與環境行為意圖間的關係不被 本研究支持。

2.在環境行為方面,研究對象的行為意圖及 實際行為率皆偏低。研究對象的行為意圖 以法律行動最高,消費者行動意圖最低。

林秀瞳,民 85

1522 位台北 市國一學生

•橫斷研究

•調查法

•問卷

1.資源回收的知識、態度,以及行為有顯著 正相關,但相關性不強。

2.學校基本狀況、從學校接收資源回收訊 息、重要參考對象支持度、資源回收知識 及態度,能有效預測資源回收行為。

車參賢、葉國樑

,民 85

台北市立師範 學院二、三年級 學生,共 478 位。

•橫斷研究

•調查法

•問卷

1.大部份學生最常採取的環境行為是親身 力行環保和消費行為;在說服、政治及法 律行為上的表現率低。

2.學生環境行為的重要預測變項依序為:個 人責任感、心理性別角色、性別、過去生 活經驗、以及環境行為策略知覺;但消 費、親身力行環保、說服、法律、政治等 環境行為分項的預測變項則有異同。

王懋雯,民 86

(20)

表 2-2 國內環境行為相關變項之研究摘要(續)

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 重 要 結 果 資料來源

631 位台北市 公、私立高職生

•橫斷研究

•調查法

•問卷

1.女生採取環境行為的情形比男生積極。

2.以全體樣本而言,知識與態度、態度與行 為、知識與行為之間有顯著之正相關。

周義國,民 86

360 位台北地 區環保團體成 員及 250 位花 蓮縣環保團體 成員

•橫斷研究

•調查法

•問卷

1.對台北地區的環保團體成員而言,影響環 境行為最重要的一組變項依次為,採取環 境行為策略自覺的知識、行為意圖、環境 敏感度、採取環境行為策略自覺的技能,

共可達 36.5﹪的解釋力。

2.對花蓮縣的環保團體而言,影響環境行為 最重要的一組預測變項依次為,行為意 圖、採取環境行動策略自覺的技能、環境 敏感度、採取環境行為策略自覺的知識,

共可達 45.7﹪的解釋力。

許世璋,民 88

逢甲大學二、

三、四年級學 生,共 450 位。

•橫斷研究

•調查法

•問卷

1.大部份學生最常採取的環境行為是涉及 的層面小且較易實行的生態管理行為;在 政治及法律行為上的實行率低。

2.多參加環保活動的學生在環境認知、態度 及行為的表現上皆較未參加者佳。

3.對研究對象而言,應用環境行為技能的覺 知、個人責任感及參與環保活動是對環境 行為最有預測力的一組變項。

蔡孟宜,民 89

192 位玉里高 中學生和 254 位 新 店 高 中 學生

•橫斷研究

•調查法

•問卷

1.中學生採取之環境行動頻率不高,只有約 半機會採取各類環境行動。而且中學生傾 向 採 取 較 多 的 生 態 管 理 與 消 費 主 義 行 動;較少採取說服與法律行動。

2.有效預測高中學生環境行為之變項依次 為環境行為策略的技能、環境的責任感、

過去環保活動經驗、環境敏感度與環境行 為策略的知識,共可預測 47.9%學生的 環境行為。

吳鵬兆,民 89

192 位玉里高 中學生

•橫斷研究

•調查法

•問卷

1.高中學生環境行為普遍不足,較常採取之 環境行為以消費者行為與生態管理行為 為主。

2.過去是否參加過環保相關活動與是否為 環保社團成員會影響學生採取環境行為。

3.以環境行為策略的技能、內外控信念、過 去環境活動經驗、環境敏感度與環境責任 感等變項來預測環境行為,共可達 58.6

﹪的解釋力。

吳 鵬 兆 、 張 子 超,民 90

(21)

若綜合表 2-1 及表 2-2 之國內外的研究結果可發現,雖然每個研究的結果不 盡然相同,但整體而言,預測環境行為的顯著變項有環境問題 議題的知識知識

(knowledge of problem/issue)、態度(attitude)、環境行為策略的覺知(perceived knowledge of environmental action strategies)、應用環境行為技能的覺知(perceived skill in using environmental action strategies)、內外控信念(locus of control)、環境 敏感度(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個人(環境)責任感(personal/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行為意圖(Intention to act)等八個變項,因此,本研究擬以此八 個變項為主,並參考 Hines 的環境行為模式來設計研究架構。而且,在所整理的 國內文獻中,大多以大學生、高中生居多,以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的研究並不多,

因此本研究擬以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來探討影響國中學生環境行為的因素,並 將結果和相似的研究作比較。

數據

圖 2-5  Hines 環境行為模式(修改自 Hines et al., 1986/87, P.7)
表 2-1  國外環境行為相關變項之研究摘要(續) 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  重 要 結 果  資料來源  三個 Wisconsin 州的保護組織 成員,  TU sample =84,  DU sample=57,  WTA sample  size =90。 •橫斷研究 •調查法 •問卷  1.對 Trout Unlimited 組織而言,最能有效預測環境行為的一組變項有應用環境行為技能的覺知和環境敏感度,共具有 15.13﹪的解釋力。 2.對 Ducks Unlimited 組織而言,最能有效預測環境行
表 2-2  國內環境行為相關變項之研究摘要(續) 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  重 要 結 果  資料來源  631 位台北市 公、私立高職生  •橫斷研究 •調查法  •問卷  1.女生採取環境行為的情形比男生積極。  2.以全體樣本而言,知識與態度、態度與行為、知識與行為之間有顯著之正相關。  周義國,民 86  360 位台北地 區環保團體成 員及 250 位花 蓮縣環保團體 成員  •橫斷研究 •調查法 •問卷  1.對台北地區的環保團體成員而言,影響環境行為最重要的一組變項依次為,採取環境行為策略自覺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請聽到鈴(鐘)聲響後再翻頁作答.. Chomsky)將人類語言分成兩種層次,一是人類普遍存在的潛 力,一是在環境中學習的語言能力。他認為幼兒有語言獲得機制(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簡稱

• 長久的結合體,就是那種與〝自我〞相關的包含

審查整理呈現資料:蒐集到的資料應先審核 是否完整、正確、合理與一致,然後利用敘

在現行的 99

KU 群至常奪透遊 性家希、過戲 的庭望甚學規 發以別至習則 展外人攻 -o 依擊漸 一由從性漸 這於他的變 時他們行成 期們的為使 的仍主出與 兒處意現別 童於行。人

避免不一致 的行為處理方法, 包括…. 不同人/同一人在不同時間對同樣行為

互相交流是改善作品的好方 法。不同人對同一題材有不 同的處理,聽過別人的看法 (新輸入)後會豐富自己的想 法。.

• 當我們在歸類一個問題為 問題時,等於不在乎他的複雜度是 還是 之類的,只要是多項式時間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