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摩呾理迦(本母)引用〈聲聞地〉內容考察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摩呾理迦(本母)引用〈聲聞地〉內容考察"

Copied!
4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瑜伽師地論.攝事分》之《雜阿含經》

摩呾理迦(本母)引用〈聲聞地〉內容考察

釋惠敏

*

摘 要

《雜阿含經》或南傳《相應部》是早期結集的聖典,反映 佛陀時代的佛教義理與實踐之首要文獻。現存漢譯的《雜阿含 經》,缺佚了二卷,次第也有誤,因此全經的組織,不易了解。

學界先輩對於《瑜伽師地論.攝事分》抉擇「契經」(修多羅)

宗要的摩呾理迦(本母),是《雜阿含經》的部分論義,已有 諸多研究成果,特別是經論對比,勘定《雜阿》原貌。印順法師

(1983)更將《雜阿》的「經」與《瑜伽.攝事》的摩呾理迦

(本母)「論」編輯整合為《雜阿含經論會編》,方便聞思佛 法。

《會編》對摩呾理迦所引用 25 個〈聲聞地〉內容,有初步 的確認。本文嘗試考察 3 個(編號 1,2,6)尚未被確認的引文 以及 1 個(編號 16)修訂引文。此外,本文也探討〈聲聞地〉

引文在〈攝事分〉各「擇攝」的分佈情況、字數(總共 43083 字 或 36243 字)統計、排序分析、推想〈聲聞地〉在〈攝事分〉

形成過程之角色與《雜阿含經》本母原型之關係、摩呾理迦(本 母)之「聯想式擴增」記憶術發展模式與「正念無忘失」或「作 為禪修地圖」之實踐意義。

2018.12.24 收稿,2019.06.21 通過刊登。

* 作者係法鼓文理學院教授、臺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

(2)

關鍵詞: 摩呾理迦(本母)、《瑜伽師地論.攝事分》、

《雜阿含經》、〈聲聞地〉

(3)

壹、前言:《瑜伽師地論.攝事分》之

《雜阿含經》摩呾理迦(本母)

《雜阿含經》(以下簡稱《雜阿》)或南傳《相應部》

(Saṃyutta-nikāya)(以下簡稱 SN)是早期結集的聖典,是反 映佛陀時代的佛教義理與實踐之首要文獻。近現代「回歸佛陀本 懷」的思潮也讓我們重新再審視其重要性。

漢譯《雜阿》是劉宋元嘉年間(約 435-445)1,求那跋陀羅

(394-468,Guṇabhadra)在楊都祇洹寺主譯,寶雲傳譯,慧觀 筆受,分為 50 卷。現存漢譯的《雜阿》,缺佚了 2 卷,次第也 有誤,因此全經的組織,不易了解,成為聞思正法的障礙。2

漢譯《瑜伽師地論》(以下簡稱《瑜伽》)有 100 卷,分 為 5 分:本地分 50 卷、攝決擇分 30 卷、攝釋分 2 卷、攝異門 分 2 卷、攝事分 16 卷(第 85 卷—第 100 卷)。最後分《瑜伽 師地論.攝事分》(以下簡稱《瑜伽.攝事》)包含兩部分:

(1)契經事(Sūtra-vastu,卷 85-98,總共 14 卷),(2)調伏 事(Vinaya-vastu,卷 99-100,總共 2 卷)。

學界先輩對於〈攝事〉(1)「契經事」(Sūtra-vastu,14 卷,以下也是簡稱《瑜伽.攝事》3)之抉擇「契經」(修多羅)

宗要的摩呾理迦(mātṛka,本母)4,是《雜阿》的部分(蘊、

1 釋印順,《雜阿含經論會編》(臺北:正聞出版社,1983 年,以下簡稱

《會編》),頁 1a6-7。

2 《會編》頁 b1a2- b2a11:「……《雜阿含經》為原始佛教的根本聖典,而 傳譯為漢文的,由於古代的展轉傳寫(從譯出到刻版,長達五百多年),竟 缺佚紊亂到如此!不明全經的統緒次第,實為聞思正法的最大障礙!」

3 由於拙文沒有探討《瑜伽師地論.攝事分》之(2)調伏事(卷 99-100),

因此不至於造成混淆。

4 《瑜伽.攝事》卷 85:「從是已後,依此所說四種契經,當說契經摩呾理

(4)

處、緣起、食、諦、界、及念住等道品)論義,5已有諸多研究成 果,特別是經論對比,勘定《雜阿》原貌。6 印順(1983)更將

《雜阿》的「經」與《瑜伽.攝事》的摩呾理迦(本母)「論」

編輯整合為《雜阿含經論會編》(以下簡稱《會編》),方便聞 思佛法。

迦,為欲決擇如來所說、如來所稱、所讚、所美先聖契經。譬如無本母字義 不明了,如是本母所不攝經。其義隱昧義不明了,與此相違義即明了,是 故說名摩呾理迦。」(T30, no. 1579, p. 773a6-11)。有關現代學者對「摩呾 理迦」(mātṛka,本母)與「阿毘達磨」(Abhidharma)之關係研究成果的 整理,可參考 Bhikkhu Anālayo, The Dawn of Abhidharma, Hamburg Buddhist studies, 2 (Hamburg: Hamburg University Press, 2014), 22, n. 26。 此 外, 根 據 Westerhoff (2018:37):「『 本 母 』(mātṛkā, 從 詞 源 學 看, 與『 母 體』‘matrix’ 和『母親』‘mother’ 相關)指的是契經裡的術語和主題的目次

(lists)。在最開始的時候,本母相當簡單,包含諸如四禪(jhāna)、五蘊

(skandha)、六處(ṣaḍāyatana)、十八界(dhātu)等的目次。這些目次作 為記憶術的功能是顯而易見的。這類目次的構成有助於將教法的各個片段 記憶形成單一的整體。隨著它們進一步精細化,這些目次變得極為複雜和 廣泛,並且常被認為是阿毘達磨的核心,事實上,它們有時候被稱為本母 藏(mātṛkāpiṭaka),亦即本母的籃子。」(Jan Westerhoff, The Golden Age of Indian Buddhist Philosophy, The Oxford History of Philosophy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8), 37)

5 《會編》:「〈攝事分〉雖總舉九事,以說明相應的『事契經』,但抉擇

『事契經』的『摩呾理迦』,不但沒有偈頌部分,也沒有『如來所說』及

『弟子所說』,僅有九事中的前七事。這樣,『事契經』──『修多羅』的 內容,從『四阿含』而略為《雜阿含經》的三大類;又從三類而除去偈頌部 分;更除去『如來所說』、『弟子所說』,而『相應修多羅』,僅是蘊、

處、緣起、食、諦、界、及念住等道品。蘊相應等七事,為事相應教的根 本部分,是原始的『相應修多羅』。」(《會編》頁 b010a12-b011a2)。此 外,釋印順,《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臺北:正聞出版社,1971 年,頁 633a13-634a3)也有類似的論述。

6 呂澂,〈雜阿含經刋定記〉,《內學》第 1 期(1924 年),頁 106-127。釋 印順,《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第九章「原始集成之相應教」第一節「雜阿 含經的整理」第五項「雜阿含經原形的論定」(臺北:正聞出版社,1971 年 ), 頁 677a7-684a4。 釋 印 順,《 雜 阿 含 經 論 會 編 》。 向 井 亮(Mukai, Akira),〈『瑜伽師地論』の攝事分と『雜阿含經』─『論』所說の〈相 應アーガマ〉の大綱から『雜阿含經』の組織復原案まで─ 附『論』攝事 分─『經』對應關係一覽表〉,《北海道大學文學部研究紀要》第 33 卷第 2 期(1985 年 1 月),頁 1-41。

(5)

根據《會編》,《瑜伽.攝事》的摩呾理迦(本母)由四 個(「行」、「處」、「緣起、食、諦、界」、「菩提分法」)

「擇攝」(抉擇經義之綜攝)組成,與如下《雜阿》的「誦」

(章)以及「相應」(saṃyukta,主題單位)互相對應,此二者 之卷數對應關係,如下表所示:7

表 1: 《雜阿》「誦」、「相應」與《瑜伽.攝事》之《雜阿》摩呾 理迦(本母)卷數對應

五陰誦第一

《雜阿》 卷 1, 10, 3, 2, 5

(共 5 卷)

陰相應 178 經

《瑜伽.攝事》 卷 85-88(共 4 卷)

行擇攝第一 六入處誦第二

《雜阿》 卷 8, 9, 43, 11, 13(共 5 卷)

入處相應 285 經

《瑜伽.攝事》 卷 89-92(共 4 卷)

處擇攝第二 雜因誦第三

《雜阿》 卷 12, 14, 15, 1 6 , 1 7 ( 共 5 卷)

因緣相應 78 經、諦相應 150 經、

界相應 37 經、受相應 31 經8

《瑜伽.攝事》 卷 93-96(共 4 卷)

緣起、食9、諦、界擇攝第三

89

7 《會編》頁 b12a5-14。

8 《會編》b050a4-6:「《瑜伽師地論》立『總嗢拕南曰:總義等光等,受

等最為後』[7],受是屬於〈界相應〉的。然與受有關的經文不少(《大 正》四六六—四八九經),自成段落,所以參照《相應部》,別立〈受相 應〉。」

9 《會編》頁 b050a1-3:「〈因緣相應〉以下,有關於四食的,僅有八經

(《大正》三七一—三七八經)。依《瑜伽論》,立〈食相應〉;但《雜 事》是沒有〈食相應〉的 [6],《相應部》也不立。食是滋養持續生命的因

(6)

道品誦第四

《雜阿》 卷 2 4 , ( 2 5 , 佚 ) , 2 6 , 2 7 , 28, 29, 30(共 7 卷)

念處相應 54 經、正斷相應(佚)、

如意足相應(佚)、根相應 27 經、

力相應 60 經、覺支相應 67 經、聖 道分相應 114 經、安那般那念相應 22 經、學相應 32 經、不壞淨相應 29 經

《瑜伽.攝事》 卷 97-98(共 2 卷)

菩提分法擇攝第四

假如我們將上表之《雜阿》之 4 個「誦」與《瑜伽.攝事》

之《雜阿》摩呾理迦(本母)4 個「擇攝」的卷數作比較,則如 下表所示:

表 2: 《雜阿》之「誦」與《瑜伽.攝事》之《雜阿》摩呾理迦(本 母)「擇攝」卷數比較

《雜阿》 《瑜伽.攝事》之四個「擇攝」

五陰誦第一 卷 1, 10, 3, 2, 5

(共 5 卷)

卷 85-88

(共 4 卷)

六入處誦第二 卷 8, 9, 43, 11, 13

(共 5 卷)

卷 89-92

(共 4 卷)

雜因誦第三 卷 12, 14, 15, 16, 17

(共 5 卷)

卷 93-96

(共 4 卷)

道品誦第四 卷 24,(25, lost), 26, 27, 28, 29, 30

(共 7 卷)

卷 97-98

(共 2 卷)

總共 22 卷 總共 14 卷

從表 2,我們可發現《雜阿》前三誦(五陰、六入處、雜 因)與對應《瑜伽.攝事》的卷數比例(5 卷、4 卷)穩定。但 是《雜阿》「道品誦第四」與對應《瑜伽.攝事》的卷數比例

緣,《相應部》是歸入〈因緣相應〉的。經數過少,所以也沒有別立。」

(7)

(7 卷、2 卷)差異懸殊。因此,《會編》(pp. 63-64)提出:

「抉擇契經的論文,共一四卷;所抉擇的經文,共二二卷。屬於

『五陰』的、『六入處』的、『雜因』的,都是五卷經,四卷 論,為十與八之比。屬於『道品」(菩提分)的,經文七卷(佚 失了一卷),論文僅有二卷,簡直不成比例!這因為【1】10有些 論義,已在『陰』、『處』等說過;【2】而有關『道品』的,

主要是已在《瑜伽論.聲聞地》說過了。如說:『此中安立四 念住為初,道支為最後,三十七種菩提分法,若略若廣,如聲 聞地應知其相。』」所謂〈聲聞地〉(Śrāvakabhūmi,以下簡 稱〈聲〉)是《瑜伽師地論》前半部(〈本地分〉)之第 13 地

(卷 21-34,共 14 卷),論述聲聞乘之種姓、資糧、出離、所 依、所緣等議題。

為考察此不對等的卷數比例(7 卷、2 卷),我們以「如 聲聞地」為關鍵詞,運用 CBETA「詞彙搜尋與分析」(http://

cbetaconcordance.dila.edu.tw/)搜尋,屬於《瑜伽.攝事》的部 分,有 25 筆結果,在四個「擇攝」之分佈情況如下表所示:

表 3: 《瑜伽.攝事》之 25 筆「如聲聞地」引用在四個「擇攝」的分 佈情況

《瑜伽.攝事》:四個「擇攝」之卷數 「如聲聞地」25 筆 搜尋結果之每卷比例 行擇攝第一:卷 85-88(共 4 卷) 1 筆 1/4 卷 =0.25 處擇攝第二:卷 89-92(共 4 卷) 2 筆 2/4 卷 =0.5 緣起、食、諦、界擇攝第三:卷 93-96

(共 4 卷)

7 筆 7/4 卷 =1.75

菩提分法擇攝第四:卷 97-98(共 2 卷) 15 筆 15/2 卷 =7.5 總共 25 筆

10 粗體方形括號,例如【1】是拙文所添加,以下皆是。

(8)

我們發現出現於《瑜伽.攝事》之《雜阿》摩呾理迦(本 母)25 筆「如聲聞地」引用之每卷比例(0.25 > 0.5 > 1.75 >

7.5)隨著「擇攝」遞增,第四「菩提分法擇攝」之每卷比例特 別高(7.5)。這或許可說明上述《會編》(pp. 63-64)所推論 的第二種狀況:「有關『道品』的,主要是已在《瑜伽論.聲聞 地》說過了。如說:『此中安立四念住為初,道支為最後,三 十七種菩提分法,若略若廣,如聲聞地應知其相。』」是《雜 阿》「道品誦第四」與對應《瑜伽.攝事》的卷數比例(7 卷、

2 卷)不對等的主要原因。

貳、綜覽《瑜伽.攝事》之《雜阿》

摩呾理迦(本母)引用〈聲聞地〉

對於上述出現於《瑜伽.攝事》之《雜阿》摩呾理迦(本 母)25 筆「如聲聞地」引用,《會編》確認了 22 筆的〈聲〉出 處,拙文則確認了其餘 3 筆〈聲〉出處,以 # 符號標示於如下的 綜覽表(1),(2),(6)的編號之後。經過拙文的考察,發 現《會編》有 1 筆〈聲〉出處需要修正,以 @ 符號標示於如下 的綜覽表(16)的編號之後。此外,拙文也有對《會編》有些

〈聲〉出處作比較精確的調整,以 % 符號標示於如下的綜覽表

(8),(9),(13)等編號之後。

對於上述(1)#,(2)#,(6)# 編號(拙文所發現)

以及(16)@ 編號(拙文所修訂)的四個補訂案例,將於下節

「考察《瑜伽.攝事》之《雜阿》本母(本母)引用〈聲〉之補 訂案例」部分討論。

如下的綜覽表,將根據《會編》所整理的《雜阿》的「誦」

(章)以及「相應」(saṃyukta,主題單位)的順序,以 T 表達

(9)

原來《大正藏》(Taisho edition)之經號,其次其對應的巴利聖 典之經號,然後是《會編》(以 Y 標示)之經號,例如:T 103

(SN 22.89 Khemaka sutta;Y171)。

我們也以 X 符號標示沒有引用〈聲〉之《瑜伽.攝事》

《雜阿》摩呾理迦(本母),例如:X 雜因誦第三 / 6. 受相應本 母、X 道品誦第四 / 10. 根相應本母、X 道品誦第四 / 11. 力相應 本母、X 道品誦第四 / 16. 不壞淨相應(共 29 經)本母。

以下是按照《瑜伽.攝事》的順序,綜覽《雜阿》摩呾理迦

(本母)引用〈聲聞地〉簡述、次數,以及總字數的統計。

五陰誦第一 / 1. 陰相應 T 103(SN 22.89 Khema;Y 171)本 母引用〈聲〉1 次

(1)#「慰問」11如是等類差別言詞,如聲聞地【410c5-12 + 410a18-23=104+37=141 字】12,於所飲食知量中釋

六入處誦第二 / 2. 處相應 T 200(SN 35.121 Rāhulovāda;Y 235)本母引用〈聲〉1 次

(2)#「解脫」奢摩他支者,謂如有一具尸羅住,廣說應 知如聲聞地【405c13-22=166 字】。如是尸羅具足住已,便無有 悔;無悔、故歡。廣說乃至樂故心定。

六入處誦第二 / 2. 處相應 T 1165(SN 35.127 Bhāradvāja;Y 383)本母引用〈聲〉 1 次

11 「慰問」之引號標題,標示是屬於《瑜伽.攝事》之《雜阿》摩呾理迦(本

母)之「嗢拕南」(uddāna,攝頌,本母標題)。

12 粗體方形括號,例如【410c5-12 + 410a18-23=104+37=104 字】標示拙文所 建議修訂的〈聲〉出處。所統計的字數是不含標點符號的總字數。

(10)

(3)「愛相」密護一切根門,略廣應知如聲聞地(406b20- 408a14=2246 字)

雜因誦第三 / 3. 因緣相應 T 369(SN 12.4 Vipassī;Y 527)

本母引用〈聲〉2 次

「佛順逆」(4)云何名為如是清淨漸次修集?謂有苾芻,

安住具足尸羅,守護別解脫律儀,廣說應知如聲聞地(402a24- 403a22=1402 字)。

「佛順逆」(5)如是行跡,廣辯應知如聲聞地(426c2- 13=180 字)

雜因誦第三 / 4. 諦相應【概述】本母引用〈聲〉1 次

(6)#「如理」善護身者,謂正安住,遠避惡象,乃至廣 說,如聲聞地【462b11-19=122 字】。由遠避故,於盡諸漏無有 障礙。

雜 因 誦 第 三 / 4 . 諦 相 應 T 3 7 9 ( S N 5 6 . 1 1 Dhammacakkappavattana;Y542)本母引用〈聲〉1 次

(7)「得【出世間道淨惑所緣】」此四聖諦安立體相,如 前應知。若略、若廣,如聲聞地(434c9-435b21=1165 字)

雜因誦第三 / 5. 界相應 T450(SN 14.17-22;Y 699-709)本 母引用〈聲〉2 次

(8)%「三求」其易養等句義【沙門莊嚴】差別,如聲 聞地已說其相(《會編》421c-422a,微調為 %「易養」422a5- 9=73 字、% 少欲喜足 421c26-422a4=120 字)。

(11)

(9)%「見」觀無常等,如聲聞地(《會編》471a-474a;

微調為 470c28-474a13=4538 字)已說其相。

雜因誦第三 / 5. 界相應 T465(SN 22.91 Rāhula;Y728)本 母引用〈聲〉1 次

(10)「愚夫」【善巧所緣】諸處,緣起,及處非處所有善 巧,如聲聞地已辨其相(434a11-b14=519 字)。

X 雜因誦第三 / 6. 受相應本母引用〈聲〉0 次13 道品誦第四 /(7-16 相應)14【概述】引用〈聲〉4 次

(11)「沙門」四沙門,若略、若廣,如聲聞地已辯其相

(446c8-447a3=392 字)。

(12)「喜樂」止、舉、捨相,修習知時【應時加行】,如 聲聞地(456a9-b14=559 字)及三摩呬多地(344a13-24)已辯其 相。

(13)%「喜樂」食飲等義,如聲聞地應知差別(% 可增

【397b1-7=112 字】,408a14-411b22=4804 字)。

(14)「安立」三十七種菩提分法,若略、若廣,如聲聞地 應知其相(439c18-445b28=7989 字)

道品誦第四 / 7. 念住相應 T610-611(SN 47.2 sata;47.5 Kusalarāsi)Y765(6)-768(9)本母引用〈聲〉1 次

(15)「修」修諸念住,若略、若廣,如聲聞地應知其相

13 X 表示摩呾理迦(本母)沒有「如聲聞地……」之引用。

14 相當於 S Mahā Vaggasaṃyutta(大品,The Greater Book)。

(12)

(440a13-442a17=2886 字)

道品誦第四 / 7. 念住相應 T623(SN47.20 Janapada)Y785

(26)本母引用〈聲〉 1 次

(16)@「勸勉」(《會編》「繫屬」)於四念住殷重

(gus pa,*satkṛtya)修習(bsgom pa,bhāvayanti),如聲聞地

(Y. 440a13-442a17Æ【460c21-461a25=590 字】)應知其相 道品誦第四 / 8. 正斷相應(佚,S 49)本母引用〈聲〉1 次

(17)【概述】四種正斷,如聲聞地已廣分別 [3](442a26- 443b17=1738 字)

道品誦第四 / 9. 如意足相應(佚,S 51)本母引用〈聲〉3 次

(18)【概述】應知建立四種神足,如聲聞地已廣分別

(443b17-444b8=1259 字)

(19)「修」此想分別,如聲聞地應知其相(439b27-c18=

346 字)

(20)「異門」所餘分別義,分別斷行,如聲聞地應知其相

(444a21-29=132 字)

X 道品誦第四 / 10. 根相應本母引用〈聲〉0 次 X 道品誦第四 / 11. 力相應本母引用〈聲〉0 次

道品誦第四 / 12. 覺支相應【概述】本母引用〈聲〉1 次

( 2 1 ) 「 立 」 建 立 覺 支 , 如 聲 聞 地 應 知 其 相 ( 4 4 4 c 2 9 -

(13)

445a9=164 字)

道品誦第四 / 13. 聖道分相應【概述】本母引用〈聲〉1 次

(22)八聖道支,廣分別義,如聲聞地(445a7-b26=793 字)及攝異門分(762c15-763a19)應知其相

道品誦第四 / 14. 安那般那念相應【概述】本母引用〈聲〉1 次

(23)入出息念修習差別有十六行,廣分別義,如聲聞地應 知其相(430c5-433b29=4198 字)

道品誦第四 / 15. 學相應【概述】本母引用〈聲〉1 次

(24)建立如是三學差別,如聲聞地應知其相(435c26- 436b14=744 字)

道品誦第四 / 15. 學相應 T832(A 3. 88)Y1123 本母引用

〈聲〉1 次

(25)「學差別」住具戒等,如聲聞地應知已辯(402a24- 406b10=5817 字)

X 道品誦第四 / 16. 不壞淨相應(共 29 經)本母引用〈聲〉

0 次

參、考察《瑜伽.攝事》之《雜阿》

摩呾理迦(本母)引用〈聲〉之補訂案例

對於上述(1)#,(2)#,(6)# 編號(拙文所發現)以 及(16)@ 編號(拙文所修訂)的四個補訂案例,將於此節考

(14)

察:

案例 1: (1)# 五陰誦第一 / 1. 陰相應 T 103(SN 22.89 Khema;Y 171)本母引用〈聲〉:「慰問」如是等 類差別言詞,如聲聞地【410c5-12 + 410a18-23】,於 所飲食知量中釋。15

T 103(SN 22.89 Khemaka sutta;Y 171)是此《瑜伽.攝 事》之《雜阿》本母的對應經典,此經敘說差摩(Khemaka)比 丘得重病敘,諸上座比丘遣陀娑比丘前往探病,往返之際,討論 若只能正觀五受陰之非我、非我所,不一定能離我欲、我使、我 慢,還須真實正觀五受陰之生滅等。16因此,《瑜伽.攝事》之

《雜阿》本母以「慰問」(kun tu dga’ ba,*saṃmodana)作為標 題,並且分為如下兩種:「復次,同梵行者,於餘同梵行所,略 有二種慰問(kun tu dga’ ba, greeting,*saṃmodana)17。一、問病 苦(nad pa,sickness),二、問安樂(bde ba,happiness)。」18

15 《瑜伽.攝事》卷 88(T30, p. 798a16-18):「『慰問』如是等類差別言詞

(rnam grangs rnams kyi dbye ba),如聲聞地【410c5-12 + 410a18-23】,於 所飲食知量中釋。」

16 《雜阿含經》卷 5:「時,有差摩比丘住拘舍彌國跋陀梨園,身得重病。

時,有陀娑比丘為瞻病者。時,陀娑比丘詣諸上座比丘,禮諸上座比丘足,

於一面住。諸上座比丘告陀娑比丘言:「汝往詣差摩比丘所,語言:『諸上 座問汝,身小差安隱,苦患不增劇耶?』……」(T02, no. 99, p. 29c7ff.)

17 tshangs pa mtshungs par spyod pa rnams kyi tshangs pa mtshungs par spyod pa rnams la kun tu dga’ bar bya ba’i dri ba ni rnam pa gnyis te / nad pa dri ba dang / bde ba dri ba’o(《瑜伽》, CT74, no. 3269, p. 1201 / D233, no. 4039, p. 184a / P248, no. 5540, p. 210b)《會編》在原有「復次,嗢拕南曰:少 欲、自性等、記、三,似正法、疑癡處所,不記、變壞大師記,三見滿、

外愚相等」(T30, p. 796c8-10)之「三」的標題之後加上(問病)的標題

(p.183a03),但應是「慰問」的標題比較合適,因為「略有二種慰問」的 主題。

18 《 瑜 伽. 攝 事 》 卷(T30, p. 798a6-7)// tshangs pa mtshungs par spyod pa rnams kyi tshangs pa mtshungs par spyod pa rnams la kun tu dga’ bar bya ba’i dri ba ni rnam pa gnyis te / nad pa dri ba dang / bde ba dri ba’o //(CT74, no. 3269,

(15)

3.1.1 如何確認《瑜伽.攝事》之《雜阿》本母第 5 問所引用

〈聲〉的「住無罪觸」或「如是等類差別言詞」?

此經之《瑜伽.攝事》本母對於第二種「慰問:安樂」分為 如下四段([A]∼[D])19、五問([1]∼[5]):

「問『安樂』(bde ba)者,謂如有一隨所問言:[A] 少病 不者,此問 [1] 不為嬰疹惱耶?[B] 少惱不(nyam nga ba nyung ba)者,此問 [2] 不為外諸災橫(phyi rol gyi gnod pa med pa dang yang yams kyi nad,*upadrava)所侵逼耶?[C] 起居輕利不 者:此問 [3] 夜寐、得安善耶?[4] 所進飲食、易消化耶?[D] 有 歡樂不者?此問 [5] 得住無罪觸(bde ba la reg par gnas par gnas pa,*sparśa-vihāratā)耶?如是等類差別言詞(’tsho ba dang / stobs dang / bde ba dang / kha na ma tho ba med pa dang / bde ba la reg par gnas par gnas pa),如〈聲聞地〉,於『所飲食知量』中 釋。當知此問在四位中:一、內逼惱分。二、外逼惱分。三、住 於夜分。四、住於晝分。」20

若只有漢譯《瑜伽.攝事》之「住無罪觸」或「如是等類

p. 1201 / D233, no. 4039, p. 184a / P248, no. 5540, p. 210b)

19 如下的《瑜伽.攝事》本母的「當知此問在四位中:一、內逼惱分。二、外

逼惱分。三、住於夜分。四、住於晝分。」可證明此「慰問:安樂」分為四 段。

20 (T30, p. 798a11-20)// de la bde ba dri ba ni ’di ltar ’di na kha cig kha cig la [1] nad nyon mongs pa (confl icting) ma gur pa phyir [A]gnod pa chung ngam zhes dri ba’o// [2] phyi rol gyi gnod pa med pa dang yang yams kyi nad las gyur pa med pa’i phyir [B]nyam nga ba nyung ba’o // [3] mtshan mo bde bar gnyid kyis log pa dang / [4] kha zas bde bar zhu bar gyur pa’i phyir [C]bskyod pa yang ba’o// [5](1)’tsho ba dang /(2)stobs dang /(3)bde ba dang /(4)kha na ma tho ba med pa dang /(5)bde ba la reg par gnas par gnas pa’i rnam grangs rnams kyi dbye ba ni ’di lta ste / nyan thos kyi sa las zas kyi tshod rig kyi tshod rig par bya ba las brtsams brtsams pa bzhin no //(CT74, no. 3269, p. 1201-1202 / D233, no. 4039, p. 184a-b / P248, no. 5540, p. 211a)

(16)

差別言詞」的資訊似乎不容易尋找所謂「如〈聲聞地〉,於『所 飲食知量』中釋」的對應出處。因為漢譯《瑜伽師地論》之「住 無罪觸」的譯語只出現在《瑜伽.攝事》,在〈聲〉是翻譯為

「無罪、安隱而住」,無法單憑「住無罪觸」作為搜尋線索。21 此外,「如是等類差別言詞」譯語之無法確認是什麼具體的內 容。

若將此段漢譯《瑜伽.攝事》比對藏譯本,我們發現有 第 5 問有「(1)ʼtsho ba(存養,*yātrā),(2)stobs(力,

*bala),(3)bde ba(樂,*sukha),(4)kha na ma tho ba med pa(無罪,*anavadyatā),(5)bde ba la reg par gnas par gnas pa(安隱而住,*sparśa-vihāratā)」之 5 個語詞在漢譯《瑜 伽.攝事》中省略。但是,在漢譯《瑜伽.攝事》(《瑜伽師 地論》第五分)之前— 第四分《瑜伽師地論.攝異門分》

(Paryāyasaṃgrahaṇī,卷 83-84)—可找到與上述與漢譯《瑜 伽.攝事》「慰問:安樂」類似四段([A]∼[D])、第五問之 5 個語詞((1)∼(5))的論述:

「又問:[A、B] 少病惱不者:界無不平等故。少事業不 者:加行事業、無不平等故。[C] 起居輕利不者:希須飲食既 飲食已、易消化故。[D](1)務(’tsho ba,存養,22*yātrā),

(2)力(stobs,*bala),(3)樂(bde ba, *sukha),(4)

無罪(kha na ma tho ba med pa,*anavadyatā)等、如〈聲聞地〉

21 《瑜伽師地論》卷 21:「為當存養、力、樂、無罪、安隱而住,如是名為

於食知量。」(T30, p. 397b6-7)。卷 23 (T30, p. 410b2-3)。

22 玄奘將 “yātrā” 翻譯為「務」(《瑜伽》卷 84)或「存養」(《瑜伽》卷 23)或「存濟」(《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 2, T26, no. 1536, p. 373a4-9;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 7, T26, no. 1536, p. 394c12-27)。

(17)

『食知量』中、已說其相。」23

所以,根據藏譯本以及《瑜伽師地論.攝異門分》,我們 可以知道《瑜伽.攝事》之《雜阿》本母所謂「如是等類差別 言詞」應該是上述「(1)存養、(2)力、(3)樂、(4)無 罪、(5)安隱而住」的 5 個言詞。

3.1.2 第五問之 5 個語詞「存養、力、樂、無罪、安隱而住」

引用〈聲〉(卷 23, 410c5-12 + 410a18-23)「於食知 量」教義

依此線索,我們可以在〈聲〉(《瑜伽》卷 23,410c5- 12)找到如下相關的教義:「云何名為為當存養、力、樂、無 罪、安隱而住受諸飲食?謂飲食已、壽命得存,是名(1)存養

(yātrā)。若除飢羸;是名為(2)力(bala)。若斷故受、新 受不生;是名為(3)樂(sukha)若以正法追求飲食、不染不 愛,乃至廣說24而受用之;是名(4)無罪(anavadyatā)。若受 食已、身無沈重,有所堪能、堪任修斷,如前廣說25;如是名為

23 (T30, p. 772a22-26)// [A]gnod pa chung ngam zhes dri ba ni khams ma snyoms pa la brten nas so // [B] nyam nga ba chung ngam zhes bya ba ni las kyi mtha’i sbyor ba mi mnyam pa med pa la brten nas so // [C]bskyod pa yang ngam zhes bya ba ni zas yi gar ’ong ba dang zos pa bde blag tu ’ju ba la brten nas so // [D] [1] ’tsho ba dang / [2] stobs dang / [3] bde ba dang / [4] kha na ma tho ba med pa rnams ni ’di ltar nyan thos kyi sa’i nang du kha zas kyi tshod kyi tshod rig pa las shes par bya’o //(CT75, no. 3270, p. 121 / D234, no. 4041, p. 47b / P249, no. 5542, p. 56a)

24 〈聲〉(《瑜伽》卷 23):「云何名為無艱難存養?……(4)或以正法

追求飲食、不以非法;既獲得已,不染不愛、亦不耽嗜、饕餮、迷悶、

堅 執、 湎 著、 而 受 用 之。 ……」(T30, p. 410a18-20). “akṛcchreṇa yātrā katamā /...(4)dharmeṇa vā piṇḍapātaṁ paryeṣate, na vādharmeṇa / arakto vā paribhuṅkte ’sakto ’gṛdhro ’grathito ’mūrchito ’nadhyavasito ’nadhyavasāyam āpannaḥ /...// ”(Sh-ST p. 136.14-16)。

25 〈聲〉(《瑜伽》卷 23):「云何名為無艱難存養?……(5)如是受用、

(18)

(5)安隱而住(sparśa-vihāratā)。」26

案例 2: (2)# 六入處誦第二 / 2. 處相應 T 200(SN 35.121 Rāhulovāda; Y 235)本母引用〈聲〉:《瑜伽》89

「解脫」奢摩他支者,謂如有一具尸羅住,廣說應知 如聲聞地【405c13-22】。如是尸羅具足住已,便無有 悔;無悔、故歡。廣說乃至樂故心定。

T 200(SN 35.121 Rāhulovāda;27 Y 235)是此《瑜伽.攝 事》之《雜阿》本母的對應經典,此經敘說羅睺羅欲成阿羅漢,

求佛陀說法;佛陀觀察羅睺羅心解脫智未熟故,先讓彼為人演說 五受陰、六入處、因緣法,並於上所說諸法,獨於一靜處,專精 思惟,觀察其義。如此,待彼心解脫智熟,堪任受增上法之時,

告彼以一切法無常,令得阿羅漢果。所以,此《瑜伽.攝事》之

《雜阿》本母以「解脫」(rnam par grol)作為標題。28

身無沈重有所堪能、堪任修斷;令心速疾得三摩地;令入出息無有艱難;令 心不為惛沈睡眠之所纏擾。」(T30, p. 410a20-23). “na cāsya kāyo guruko bhavati karmaṇyo bhavati prahāṇakṣamaḥ / yenāsya tvaritaṁ cittaṁ samādhīyate / alpakṛcchreṇāśvasapraśvāsāḥ pravartante / styānamiddhaṁ cittaṁ na (10...

paryavanahati / ”( Sh-ST p. 136.17-19)。

26 kathaṁ “yātrā me bhaviṣyati balaṁ ca sukhaṁ cānavadyatā ca sparśavihāratā ce”ty āharati / (1)yat tāvad bhuktvā jīvatīty evaṁ yātrā bhavati /(2)yat punar jighatsā daurbalyam apanayati evam asya balaṁ bhavati /(3)yat punaḥ paurāṇāṁ vedanāṁ prajahāti / navāṁ notpādayaty evam asya sukhaṁ bhavati /

(4)yat punar dharmeṇa piṇḍapātaṁ paryeṣṭyāraktaḥ paribhuṅkte ’sakta iti vistareṇa pūrvavad evam asyānavadyatā bhavati /(5)yat punar bhuktavato na gurukaḥ kāyo bhavati, karmaṇyaś ca bhavati, prahāṇakṣamo vistareṇa pūrvavad evam asya sparśa-vihāratā bhavati /(Sh-ST pp. 140.17-142.2)。

27 此外《中部》(147)《教羅睺羅小經》也是相關。

28 《瑜伽》卷 89:「別嗢拕南曰:安立與差別,愚、不愚、教授,解脫、煩

惱、 業, 皆 廣 說 應 知。」(T30, p. 800c10-12)// sdom ni / rnam par gzhag dang rnam dbye dang // rmongs pa dang ni rmongs pa med med // gdams ngag dang ni rnam par grol // nyon mongs las rnams rgyas pa yin // (CT74, no. 3269, p. 1215 / D233, no. 4039, p. 189b / P248, no. 5540, p. 217b)。

(19)

此處「解脫」分兩個部分:首先「復次,由二種相,應求 能成就解脫妙慧:一者、如理聞、思久遠相續慧,能成就有學解 脫。二者、有學久遠相續慧,能成就無學解脫。復次,略有二種 解脫成就:一者、有學,二者、無學。有學者,謂金剛喻三摩地 俱;無學者,謂彼已上。」29 如此「如理聞、思久遠相續慧之有 學解脫、無學解脫」等內容似乎是與以「解脫」為關鍵詞之一的 T 200(SN 35.121 Rāhulovāda;Y 235)有關。

其次,「復次,心清淨行苾芻、有五種法、多有所作。何 等為五?一、正教授,二、奢摩他支(zhi gnas kyi yan lag,

*śamathāṅga),三、毘鉢舍那支,四、無間殷重加行,五、出 世間慧。」30

3.2.1 「解脫」奢摩他支者,謂如有一具尸羅住,廣說應知如聲 聞地【405c13-22】

此《瑜伽.攝事》之《雜阿》本母「解脫」對於「心清淨行 苾芻」五種法之第二法「奢摩他支」,提到:「謂如有一具尸羅 住,廣說應知如聲聞地。如是尸羅具足住已,便無有悔;無悔、

故歡。廣說乃至樂故心定。」31 此處所引的〈聲聞地〉是卷 22:

「謂諸所有具戒(śīlavān)士夫補特伽羅、自觀戒淨,便得無 悔;無悔故歡(avipratisāriṇaḥ prāmodyaṁ);歡故生喜;由心

29 T30, p. 801b2-9。

30 T30, p. 801b9-11。

31 (T30, p. 801b15-18)// de la zhi gnas kyi yan lag ni ji ltar ’di na kha cig tshul khrims dang ldan par gnas pa zhes bya ba nas rgyas par nyan thos kyi sa las ’byung ba bzhin te / de de ltar tshul khrims dang ldan na ’gyod pa med do // ’gyod pa med na mchog tu dga’ ba nas rgyas par bde ba dang ldan na sems mnyam par ’jog nus so zhes bya ba’i bar du sbyar ro //( CT74, no. 3269, p.

1218 / D233, no. 4039, p. 191a / P248, no. 5540, p. 219b)。

(20)

喜故、身得輕安;身輕安故、便受勝樂;樂故心定;心得定故、

能如實知,能如實見。實知見故、便能起厭;能起厭故、便得離 染;由離染故、證得解脫;得解脫故、便自知見我已解脫,乃 至我能於無餘依般涅槃界、當般涅槃。如是所有具戒士夫補特伽 羅、尸羅清淨增上力故獲得無悔、漸次乃至能到涅槃、是名第一 尸羅律儀功德勝利。」32

3.2.2 〈 聲 〉 【 4 0 5 c 1 3 - 2 2 】 內 容 比 較 接 近 A m b a l a ṭ ṭ h i k a Rāhulovāda Sutta(MN 61)

如上所述,此《瑜伽.攝事》之《雜阿》本母以「解脫」

作為標題其對應經典可以是 T 200(SN 35.121 Rāhulovāda;Y 235)。但從其引用〈聲〉【卷 22,405c13-22】「謂諸所有具 戒士夫補特伽羅、自觀戒淨,便得無悔……如是所有具戒士夫補 特伽羅、尸羅清淨增上力故獲得無悔、漸次乃至能到涅槃、是名 第一尸羅律儀功德勝利」內容來看,更接近《中阿含》14「羅云 經」(《教誡羅睺羅經》)33

因為,此經敘說佛以水器、王象入陣鬥作譬喻,教誡羅云

(Rāhula)不得戲笑妄言。又以人用鏡觀其面之淨或不淨,比喻

32 (T30, p. 405c13-22). “iha śīlavān puruṣapudgalaḥ śīlaviśuddhim ātmanaḥ pratyavekṣamāṇo ’vipratisāraṁ pratilabhate / avipratisāriṇaḥ prāmodyaṁ pramuditacittasya prītir jāyate / prītamanasaḥ kāyaḥ praśrabhyate / sa praśrabdhakāyaḥ sukhaṁ vedayate / sukhitasya cittaṁ samādhīyate samāhitacitto yathābhūtaṁ prajānāti / yathābhūtaṁ paśyati / yathābhūtaṁ jānan paśyan nirvidyate nirviṇṇo virajyate, virakto vimucyate, vimuktasya vimukto ’smī”ti jñāna darśanaṁ bhavati / yāvan nirupadhiśeṣe nirvāṇadhātau parinirvāti / yac chīlavān puruṣapudgalaḥ śīlaviśuddhyadhipateyam avipratisāraṁ pratilabhate / anupūrveṇa yāvan nirvāṇagamanāyāyaṁ prathamaḥ śīlānuśaṁsaḥ //”(Sh-ST p.

92.16-24)。

33 對應的《中部尼柯耶》是 Ambalaṭṭhika Rāhulovāda Sutta (MN 61).

(21)

人亦當如是反省,觀過去、現在、未來三時所作身、語、意業三 業之淨不淨、為自或為他,而後當行則行,當捨則捨。〈聲〉

所提到「第一尸羅律儀功德勝利」是屬於〈聲〉(《瑜伽》卷 22:405c1-13)所說「清淨尸羅律儀十功德勝利」之一,並且

〈聲〉正是引用類似漢譯《中阿含》14「羅云經」內容:「如佛 世尊曾為長老羅怙羅(Rāhula)說:『汝今羅怙羅!於身、語、

意業(kāyakarmātha vākkarma manaskarma),應數正觀察;念 諸佛聖教。羅怙羅!汝應學是沙門業(śrāmaṇakaṁ karma)。

若能於此學;唯勝善(śreya eva),無惡(na pāpakam)。』

若於如是身、語、意業審正思擇:諸此諸業、為能自損(kiṁ vyābādhikaṁ me),廣說如前;是名觀察。若於一分(惡)、攝 斂不作,亦不與便;廣說乃至發露悔除。復於一分(善)、而不 斂攝,造作與便;廣說乃至便生歡喜、晝夜安住、多隨修學。是 名清淨。如是清淨尸羅律儀、應知有十功德勝利(pariśuddhasya śīlasaṁvarasya daśānuśaṁsā)。」34

34 “yathoktaṁ bhagavatāyuṣmantaṁ Rāhulam ārabhya / kāyakarmātha vākkarma, manaskarma ca Rāhula / abhīkṣṇaṁ pratyavekṣasva, smaran buddhānuśāsanam //

etac chrāmaṇakaṁ karma, atra śikṣasva Rāhula / atra te śikṣamāṇasya, śreya eva na pāpakam // tatra yad evaṁ vicinoti “tat kāyakarma, vākkarma, manaskarma kiṁ vyābādhikaṁ me” iti vistareṇa pūrvavad, iyaṁ pratyavekṣaṇā, yat punar ekatyaṁ pratisaṁharati pratideśayaty ekatyam anuprayacchati / tenaiva prīti- prāmodyenāhorātrānuśikṣī bahulaṁ viharatīyam ucyate pariśodhanā // tatraivaṁ pariśuddhasya śīlasaṁvarasya daśānuśaṁsā veditavyāḥ // ”(Sh-ST p. 92.3- 14)。

(22)

案例 3: ( 6 ) # 雜 因 誦 第 三 / 4 . 諦 相 應 【 概 述 】 本 母 引 用

〈聲〉:《瑜伽》95 「如理」善護身者,謂正安住,

遠避惡象,乃至廣說,如聲聞地【462b11-19】。由遠 避故,於盡諸漏無有障礙。

對應於《雜阿》雜因誦第三 / 4. 諦相應之〈攝事〉「嗢 拕南」(uddāna,攝頌)的開頭是「如理」(tshul bzhin du,

*yoniśas)。35 此〈攝事〉「如理」的內容(840b26-841c1-2)

比較多,在後段(841b7-20)包含「於聖諦入現觀」(bden pa mngon par rtogs pa,*satyābhisamaya)的主題:

《瑜伽》卷 95:「與此相違,聽聞正法、起正勝解。於其 如理(tshul bzhin du),無不如理顛倒妄想;於其如理,如實 了知是其如理;廣說乃至於應思惟無顛倒法,能正思惟。由此 因緣,於三世行、并其所取及以能取,如實隨觀無我我所。當 於聖諦入現觀(bden pa mngon par rtogs pa,*satyābhisamaya)

時,於見所斷所有諸漏、皆得解脫。得此事已,於上修道所斷

(bsgom pas spang bar bya ba)諸漏(zag pa rnams),為令無餘

(ma lus par)永斷滅(spang bar bya ba)故,精勤修習四種因 緣。何等為四?

一、善護身(lus legs par bsrungs pa,*surakṣitena kāyena)

故,二、善守根(dbang po legs par bsdams pa,*susaṃvṛtair indriya)故,三、善住念(dran pa legs par gnas pa,sūpasthitayā s m ṛ t y ā ) 故 , 四 、 如 先 所 得 出 世 間 道 , 以 達 世 間 出 沒 妙 慧

(’byung ba dang med par ’gyur ba’i shes rab)多修習故。善護身

35 《瑜伽》卷 95:「復次,嗢拕南曰:如理(tshul bzhin du, *yoniśas:in the right way)、攝、集諦,得相處業障,過黑異熟等,大義後難得。」(T30, p. 840b23-25)。

(23)

者:謂正安住(gnas pa)遠避惡象,乃至廣說,如聲聞地。由 遠避故,於盡諸漏(kṣīṇāsrava)無有障礙。」36

所引用的〈聲〉(《瑜伽》卷 32):「又汝應於念住加 行、時時修習勝奢摩他、毘鉢舍那。汝於如是四念住中、安住正 念,隨依彼彼村邑聚落邊際而住。於心隨順趣向臨入所緣境界、

汝應捨此所緣境相,入彼村邑聚落乞食。應當善避惡象、惡馬、

惡牛、惡狗、惡蛇、惡獸、坑澗濠塹、株杌毒刺、泥水糞穢;及 應遠離諸惡威儀、穢坐臥具。汝應如是善護己身。若於如是諸境 界相、不應策發諸根;汝應於彼不作功用、善守諸根。若於如是 諸境界相、應當策發諸根;汝應於彼正作功用、善住正念、令諸 煩惱不起現行。汝應如是 [1] 善護己身(surakṣitena kāyena)、

[2] 善守諸根(susaṃvṛtair indriya)、[3] 善住正念(sūpasthitayā smṛtyā);於彼作意、善知其量、受用飲食……如是汝應隨所教 誨、恒常修作畢竟修作。[4] 若為此義、受習於斷(prahāṇa);

汝於此義、必當獲得。汝當最初證得下劣身心輕安、心一境性;

後當證得世、出世間廣大圓滿。」37 我們可發現上述〈聲〉呼應

〈攝事〉「如理」的四個主題。

36 (T30, p. 841b7-20)。

37 (T30, p. 462b11-462c13-17)“te kālena kālaṃ śamatha-vipaśyanāyāṃ prayoktavyaṃ / satvam evam upasthitayāsmṛtyā caturṣu smṛtyupasthāneṣu yaṃ yameva grāmaṃ vā, ... caṇḍasya hastinaś caṇḍasyāśvasya, caṇḍasya goś caṇḍasya kurarasya, ahiśvabhrasthāṇukaṇṭka-palvala-prapātasyandika- gūthakaṭhalla-pāpike yā caryā śayanā-sanaparivarjanā [/] araksitaste ātmā bhavati /... tataś cottari vipulā[’]-laukikalokottarāṃ sampadam ārāgayiṣyati(si) //”(《瑜 伽》, Sh-SH pp. 424.15-426.13)。

(24)

案例 4: (16)@ 道品誦第四 / 7. 念住相應 T623(SN47.20 J a n a p a d a )Y785(26)本母引用〈聲〉:「勸 勉」(《會編》「繫屬」)於四念住殷重(gus pa,

*satkṛtya)修習(bsgom pa, bhāvayanti),如聲聞地

(Y. 440a13-442a17Æ【460c21-461a25】)應知其相 T623(SN 47.20 Janapada,世間美女),Y785(26)是此

《瑜伽.攝事》之《雜阿》本母的對應經典,此經敘說若使某人 手持滿缽油,通過世間美女及大眾中,若失一滴油,則將被殺,

其必不敢顧眄世間美女。以此譬喻說明沙門、婆羅門亦應如是不 顧聲色,善攝心法,住四念處。

對於《瑜伽.攝事》之《雜阿》本母(16)「於四念住殷 重(gus pa, *satkṛtya)修習,如聲聞地應知其相」38之〈聲〉引用 出處,《會編》認為是「《論》﹝也即是《瑜伽.攝事》之《雜 阿》本母﹞文,已如上引述。」也就是《論》(《瑜伽.攝事》

之《雜阿》本母)文,已如上(15)「修」:「修諸念住,若 略、若廣,如聲聞地(440a13-442a17)應知其相」引述。

但是假如我們注意此處(16)「於四念住殷重修習」之

「殷重」(gus pa,*satkṛtya)的關鍵語來搜尋〈聲〉,可以發 現如下的段落【《瑜伽》卷 32,460c21-461a29】比較適合 T623

(SN 47.20 Janapada,世間美女)經文的內容。

因為〈聲〉卷 32 正是以引用手持滿缽油,通過世間美女及 大眾中的譬喻,來說明:「世尊依此所緣境相、密意說言:汝等

38 (T30, p. 861b27-28)// dran pa nye bar gzhag pa bzhi ni gus par bsgom par rig par bya ste / ’di lta ste / nyan thos kyi sa las ’byung ba bzhin no // (《瑜伽》, CT74, no. 3269, p. 1526 / D233, no. 4039, p. 320b / P248, no. 5540, p. 365b)。

(25)

苾芻、當知眾善(janapada-kalyāṇī,世間美女)。言眾善者:謂 於大眾共集會中、盛壯美色。即此眾善最殊勝者:謂於多眾大集 會中、歌舞倡伎。假使有一智慧丈夫、從外而來,告一人曰:咄 哉男子!汝於今者、可持如是平滿鉢油、勿令灩溢;經歷如是大 眾中過,當避其間所有眾善、及諸最勝歌舞倡伎、大等生等。今 有魁膾、露拔利劍、隨逐汝行。若汝鉢油一滴墮地;此之魁膾、

即以利劍當斬汝首、斷汝命根。苾芻!汝等於意云何?是持鉢 人、頗不作意專心油鉢、拔劍魁膾、不平地等,而能作意觀視眾 善、及諸最勝歌舞倡伎大等生耶?不也,世尊!何以故?是持鉢 人、既見魁膾露拔利劍隨逐而行、極大怖畏;專作是念:我所持 鉢、油既彌滿;經是眾中、極難將度。脫有一滴當墮地者;定為 如是拔劍魁膾、當斬我首斷我命根。是人爾時、於彼眾善及諸最 勝歌舞倡伎大等生等、都不作意思念觀視:唯於油鉢,專心作意 而正護持。」39

接著以「殷重(satkṛtya)、專心憶念、修四念住」為主旨

39 (T30, pp. 460c21-461a12). “idaṃ cālambanaṃ sandhāyoktaṃ bhagavatā(1) / janapada-kalyāṇī janapadakalyāṇīti bhikṣavo(2) mahājanakāyaḥsannipateta / atha purūṣa āgacchedabālajātīyaḥ /taṃ kaścideva[ṃ]vadedidaṃ te bhoḥ, purūṣa, tailapātrapurṇṇaṃsamatittikamanabhiṣekyamantarā ca janakāyaḥ sanni-pateta / sā khalu janapadakalyāṇīma (a)ntarā camahāsamājaṃ / pariharttavyamayaṃ ca te utkṣiptāsikobadhakapurūṣaḥ pṛṣṭhataḥ pṛṣṭhataḥ samanubaddhaḥ / sacet tvamasmātailapātrādekabindumapi pṛthivyāṃ cipātayiṣyasitataste utkṣapta [ā]

siko badhakapurūṣa ucchinnamūlaṃ śiraḥ // prapātayiṣyati / kiṃ manyadhve bhikṣavaḥ // [/] api nusa purūṣaḥ amanasikṛtvā tailapātramamanasikṛtvo taila- pātramamanasikṛtvā utkṣiptāsikiṃ badhakapuruṣaṃ janapadakalyāṇī[ṃ]

manasi kuryānmahājanasamājamno, no, bhadanta,tatkasya hetostathāhi tena puruṣeṇo[tkṣi]ptāsikovadhakapurūṣaḥ pṛṣṭhataḥ pṛṣṭhataḥ samanubaddho dṛṣṭaḥ tasyaivaṃsyāt [/] sa cedahamasmāttailapātrādekabindumapi pṛthivyāṃpatayiṣyāmi / ato me utkṣiptāsiko badhaka-purūṣaḥ ucehinnamūlaṃ śiraḥ prapātayiṣyati / nānyatrasa purūṣaḥ amanasikṛtya(tvā) janapadakalyaṇī[ṃ]

mahāsamājamvā / tadeva tailapātraṃ sarvvacetasā samanvāhṛtya samyargeva pariharedevemeva bhikṣavaḥ /”(Sh-SH pp. 417.12-418.16)。

(26)

來解釋上述譬喻各個部分的意義如下:「如是,苾芻!我諸弟 子、恭敬(gurū-kṛtya)殷重(satkṛtya)、專心憶念、修四念住

(smṛtyupasthānāni)、當知亦爾。言眾善(janapada-kalyāṇī,

世間美女)者:喻能隨順貪欲纏等隨煩惱法(chandādy-upakleśa- paryavasthānīyānān dharmāṇām)。於中最勝歌舞倡伎、喻能隨 順尋思戲論躁擾處法。大等生等:喻色相等十種相法。智慧丈 夫。喻瑜伽師。平滿油鉢、喻奢摩他所安住心。能令身心輕安潤 澤、是奢摩他義。露拔利劍隨行魁膾、喻先所取諸相尋思隨煩 惱中諸過患相。專心將護不令鉢油一滴墮地、喻能審諦周遍了 知亂不亂相之所攝受奢摩他道。由是能令諸心相續諸心流注。

由精進力、無間策發。前後一味、無相無分別、寂靜而轉。不 起一心、復緣諸相、或緣尋思、及隨煩惱。」40 所以,我們認 為(16)《瑜伽.攝事》之《雜阿》本母(16)「於四念住殷 重(guspa,*satkṛtya)修習,如聲聞地應知其相」所引用的

〈聲〉【《瑜伽》卷 32,460c21-461a29】比較適合 T623(SN 47.20 Janapada,世間美女)經文的內容。

40 (T30, p. 461a12-25)。“ye kecic catvāri smṛtyupasthānāni satkṛtya bhāvayanti / gurū-kṛtya sarvvacetasā samanvāhṛtyate me (ta ime) śrāvakāiti [/] tatra janapada-kalyāṇīti kāya [c]chandādy-upakleśa-paryavasthānīyānān dharmāṇām etad adhivacanaṃ / parama-pradhānā nṛttagītavādita iti vitarkaprapañcasaṃkṣo- b h a s t h ā n ī y ā n ā ṃ d h a r m ā ṇ ā m e t a d a d h i v a c a n a ṃ / m a h ā s a m ā j a i t i / rūpanimittādīnāṃ daśānāṃ nimittānām etad adhi-vacanaṃ / abālabhāgīyaḥ purūṣa iti / yogācārasyādhivacanaṃ / tailapātramiti / śamathopani-baddhasya cittasya etad adhivacanaṃ / kāyacittapraśrabdhi-snehanārthena utkṣiptāsiko badhakapurūṣa itinimitta-vitarkopakleśaṣu pūrvodgṛhītasyādīnasyaitad adhivacanaṃ [/]satkṛtya viharati / na caikabindumapi pṛthivyāṃ pā -tayatīti vikṣepāvikṣepaparijñānāvadhānaparigṛhītasyaśamathamārgasyaitad adhivacanaṃ / yenāyaṃ sarvvo(sarvāṃ) citta-santatiṃ cittadhārāṃ nirmimittāṃ nirvikalpāmupaśāntāṃvīryabalena nirantarāṃ paurvvāpayeṇa pravarttayati / nacaikacittamutpādayati / nimittālambanamvā vitarko-pakleśālambanamvā //”

(Sh-SH pp. 418.16-419.12)。

(27)

此外,《會編》將《瑜伽.攝事》之《雜阿》本母「於四 念住殷重修習,如聲聞地應知其相」歸於「繫屬」之「嗢拕南」

(uddāna,攝頌)的本母內容,也應該往前移,歸於「勸勉」之

「嗢拕南」的本母內容。

肆、結語與附論

從以上的考察,我們有如下四點結語與附論:

一、 「聯想式擴增」可能是《雜阿》摩呾理迦(本母)的 發展模式之一

從《瑜伽.攝事》之《雜阿》摩呾理迦(本母)引用〈聲〉

之補訂案例 1 的考察,我們知道:敘說諸上座比丘遣陀娑比丘前 往差摩(Khemaka)比丘處「慰問病苦」的《雜阿》T 103(SN 22.89 Khemaka sutta;Y 171)經典,在《雜阿》摩呾理迦(本 母)可能經由「聯想式擴增」為「同梵行者,於餘同梵行所,略 有二種慰問。一、問病苦,二、問安樂。」兩種主題。

其次,對於第二種「問安樂」四段([A]∼[D])、五問

([1]∼[5])之第五問之 5 個語詞「(1)存養、(2)力、(3)

樂、(4)無罪、(5)安隱而住」的言詞與「於食知量」教 義(當存養、力、樂、無罪、安隱而住受諸飲食)「聯想式擴 增」,引用〈聲〉而發展為「謂飲食已、壽命得存,是名(1)

存養(yātrā)。若除飢羸;是名為(2)力(bala)。若斷故 受、新受不生;是名為(3)樂(sukha)若以正法追求飲食、不 染不愛,乃至廣說 而受用之;是名(4)無罪(anavadyatā)。

若受食已、身無沈重,有所堪能、堪任修斷,如前廣說 ;如是名 為(5)安隱而住(sparśa-vihāratā)。」的內容。

(28)

雖然第二種「問安樂」與「於食知量」教義沒有直接關係,

但是其四段([A]∼[D])、五問([1]∼[5])之第五問之 5 個語 詞「(1)存養、(2)力、(3)樂、(4)無罪、(5)安隱而 住」可以「聯想式擴增」與〈聲〉(《瑜伽》卷 21)之如下 10 句「於食知量」教義之第 10 句的 5 個語詞聯想:「云何於食 知量?謂彼如是守諸根已,[1] 以正思擇食於所食。[2] 不為倡 蕩、[3] 不為憍逸、不為飾好、不為端嚴食於所食。然食所食,

[4] 為身安住、[5] 為暫支持、[6] 為除飢渴、[7] 為攝梵行、[8]

為斷故受、[9] 為令新受當不更生、[10] 為當(1)存養、(2)

力、(3)樂、(4)無罪、(5)安隱而住。如是名為於食知 量。」41以上是《瑜伽.攝事》之「慰問」主題《雜阿》摩呾理 迦(本母)內容之聯想擴增方式。

其次,上述案例 2,佛陀教導羅睺羅為人演說五受陰等以成 熟解脫智之《雜阿》T 200(SN 35.121 Rāhulovāda;Y 235),

是此《瑜伽.攝事》之《雜阿》本母(以「解脫」作為標題)的 對應經典,因此有「如理聞、思久遠相續慧之有學解脫、無學解 脫」之論述。但接著,可能是經典主角羅睺羅的聯想,擴增到也 是佛陀教導羅睺羅「觀察身、語、意業」之《中阿含》14「羅云 經」(《教誡羅睺羅經》)。

因為〈聲〉也引用類似漢譯《中阿含》14「羅云經」內

41 (T30, p. 397b1-7)“bhojane mātrajñatā katamā / sa tathā saṁvṛtendriyaḥ [1] pratisaṁkhyā-yāhāram āharati, [2] na darpārthaṁ [3] na madārthaṁ na maṇḍanārthaṁ na vibhūṣaṇārthaṁ, [4] yāvad evāsya kāyasya sthitaye [5]

yāpanāyai [6] jighatsopa-rataye [7]brahmacaryānugrahāya◡iti / [8]“paurānāṁ ca vedanāṁ prahāsyāmi, [9] navāṁ ca notpādayiṣyāmi / [10](1)yātrā ca me bhaviṣyati(2)balaṁ ca(3)sukhaṁ(4)cānavadyatā ca (5)sparśavihāratā ca…” / iyam ucyate bhojane mātrajñatā //”(Sh-ST p. 18.8-13)。

(29)

容:「如佛世尊曾為長老羅怙羅說:『汝今羅怙羅!於身、語、

意業,應數正觀察;念諸佛聖教。』」因而開展為「如是清淨尸 羅律儀、應知有十功德勝利」,其中〈聲〉所提到「謂諸所有具 戒士夫補特伽羅、自觀戒淨,便得無悔……如是所有具戒士夫補 特伽羅、尸羅清淨增上力故獲得無悔、漸次乃至能到涅槃、是名 第一尸羅律儀功德勝利」,如上的〈聲〉論述被《瑜伽.攝事》

之《雜阿》本母(以「解脫」作為標題)引用,以便擴增內容。

如拙文「前言」腳注所引 Westerhoff(2018:37):「『本 母』(mātṛkā,從詞源學看,與『母體』‘matrix’ 和『母親』

‘mother’ 指的是契經裡的術語和主題的目次(lists)。在最 開始的時候,本母相當簡單,包含諸如四禪(jhāna)、五蘊

(skandha)、六處(ṣaḍāyatana)、十八界(dhātu)等的目 次。這些目次作為記憶術(mnemonic devices)的功能是顯而易 見的。這類目次的構成有助於將教法的各個片段記憶形成單一的 整體。隨著它們進一步精細化,這些目次變得極為複雜和廣泛,

並且常被認為是阿毘達磨的核心, 事實上,它們有時候被稱為本 母藏(mātṛkāpiṭaka),亦即本母的籃子。」所以,或許上述之

「聯想式擴增」記憶術可能是《雜阿》摩呾理迦(本母)的發展 模式之一。

這 種 讓 對 所 聞 、 思 、 修 之 佛 法 可 以 無 忘 失 的 記 憶 術 也 有助於實踐,例如:〈聲〉之「根律儀(indriya-saṃvara,

六根之防護)」教義所述:「謂如有一密護根門增上力故,

攝 受 多 聞 、 思 惟 、 修 習 。 由 聞 思 修 增 上 力 故 , ( a ) 獲 得 正 念(smṛtiḥ pratilabdhā bhavati)。為欲令此正念無忘失故

(asaṁpramoṣārtham)、能趣證故、不失壞故,於時時中即於多 聞、若思、若修,正作瑜伽(yogam abhyāsaṃ karoti)、正勤修

(30)

習,不息加行(prayoga)、不離加行,如是由此多聞、思、修 所集成(samudāgata)念,於時時中善能(b)防守正聞思修瑜 伽作用(yogakriyā),如是名為防守正念。」42

因此,Westerhoff(2018:37)所提到「摩呾理迦(本 母)」作為「作為禪修地圖」(Matrices as maps of meditative states)的功能:「在早期佛教的禪修實踐中,可以找到以阿毘 達磨的方式展開本母的進一步動機。儘管禪修是個人的、內省的 事情,但是所做的觀察和所獲得的成就應該是彼此之間可交流 的。禪修者不會封閉於個人體驗世界,而是能夠將自己所遇到的 現象,與先前應用相同禪修技巧的禪修者的觀察相聯繫起來。為 此,他需要配備一份地圖,描述他可以能會遭遇到的所有心理現 象,這些心理現象彼此間的關係,以及它們與解脫之道的關係。

阿毘達磨的詳盡目次提供這樣的地圖,使得超越內在體驗世界成 為可能,而不至迷失於無法言喻的心理活動的混亂之中。 同時,

這樣的本母在知識與覺察之間,產生一個回饋環路:經由了解所 要尋求的心理現象,禪修者便能辨別更多的心理現象,由此增加 本母的細節,導向更細緻的區別,等等。」這或許也是《雜阿》

摩呾理迦(本母)之實踐意義。

42 ( T 3 0 , 4 0 6 b 2 4 f f . ) 。 “ t a t r a k a t h a m ā r a k ṣ i t a - s m ṛ t i r b h a v a t i / yathāpīhaikatyene[’]ndriyagupta-dvāratām evādhipatiṁ kṛtvā śrutam udgṛhītaṁ bhavati cintitaṁ vā punarbhāvitaṁ vā / tena ca śrutacintābhāvanādhipateyā s m ṛ t i ḥ p r a t i l a b d h ā b h a v a t i / s a t a s y ā e v a s m ṛ t e ḥ p r a t i l a b d h ā y ā (4) asaṁpramoṣārtham adhigamārthamavināśārthaṁ kālena kālaṁ tasminn eva śrute yogaṁ karoty abhyāsaṁ karoti,cintāyāṁ [’]bhāvanāyāṁ yogam abhyāsaṁ karoti / na bhavati (5...srastaprayogonirākṛtaprayogaḥ...5), evam anena tasyāḥ(6) śrutasamudāgatāyāś(7) cintābhāvanā-samudāgatāyāḥ(8) smṛteḥ kālena kālaṁ śrutacintābhāvanāyogakriyāyā ārakṣākṛtā bhavati / evam ārakṣitasmṛtir bhavati //”(Sh-ST p. 100, 08-16)。

(31)

二、 《瑜伽.攝事》第四「菩提分法擇攝」引用〈聲〉

之每卷比例(7.5)、次數(15 次)、總字數(32411 字)是《雜阿》「道品誦第四」與對應《瑜伽.攝 事》的卷數比例(7 卷、2 卷)不對等的主要原因。

如上綜覽《雜阿》摩呾理迦(本母)引用〈聲〉簡述、次 數,以及總字數的統計。

表 4: 《瑜伽.攝事》之 25 次「如聲聞地」引用在 4 個「擇攝」16

「相應」之分佈

《雜阿》、《瑜伽.攝事》卷數 「如聲聞地」25 次搜尋結果之每 卷比例

《雜阿》卷 1,卷 10,卷 3,卷 2,卷 5 【共 5 卷】

〈攝事〉行擇攝第一:卷 85-88

(共 4 卷)

五 陰 誦 第 一 / ( 1 ) 陰 相 應 共 1 次,總字數 104 字

《雜阿》卷 8,卷 9,卷 43,卷 11,卷 13【共 5 卷】

〈攝事〉處擇攝第二:卷 89-92

(共 4 卷)

六入處誦第二 /(2)處相應共 2 次,總字數 2412 字

《雜阿》卷 12,卷 14,卷 15,卷 16,卷 17 【共 5 卷】

〈攝事〉緣起、食、諦、界擇攝 第三:卷 93-96(共 4 卷)

雜因誦共 7 次、總字數 8119 字:

(3)因緣相應:2 次、

(4)諦相應:2 次、

(5)界相應:3 次、

(6)受相應 0 次。

《雜阿》卷 24,(卷 25 佚),卷 26,卷 27,卷 28,卷 29,卷 30

【共 7 卷】

〈攝事〉菩提分法擇攝第四:卷 97-98(共 2 卷)

道 品 誦 共 1 5 次 、 總 字 數 3 2 4 11 字:

【概述】4 次、

(7)念處 2 次、

(8)正斷相應:1 次、

(9)如意足 3 次、

(10)根相應:0 次、

(11)力相應:0 次、

(32)

(12)覺支相應:1 次、

(13)聖道分相應:1 次、

(14)安那般那念相應:1 次、

(15)學相應:2 次、

(16)不壞淨相應:0 次。

總共 25 次、總字數 43083 字或 36243 字43

43

從上表(表 4)《瑜伽.攝事》之 25 次「如聲聞地」引用 在 4 個「擇攝」16「相應」之分佈,我們可以看出《瑜伽.攝 事》引用「如聲聞地」的字數,也是依照 4 個「擇攝」的順序

(104 字 > 2412 字 > 8119 字 > 32411 字),依序增加〈聲〉引 用的引用字數,特別是第四「菩提分法擇攝」。因此,如同「表 3」,我們所發現出現於《瑜伽.攝事》之《雜阿》摩呾理迦

(本母)25 筆「如聲聞地」引用之每卷比例(0.25 > 0.5 > 1.75

> 7.5)隨著「擇攝」遞增,第四「菩提分法擇攝」之每卷比例 特別高(7.5)。這更可說明上述《會編》(pp. 63-64)所推論 的第二種狀況:「有關『道品』的,主要是已在《瑜伽論.聲聞 地》說過了。如說:『此中安立四念住為初,道支為最後,三 十七種菩提分法,若略若廣,如聲聞地應知其相。』」是《雜 阿》「道品誦第四」與對應《瑜伽.攝事》的卷數比例(7 卷、

2 卷)不對等的主要原因。

43 總 字 數 43083 字 若 扣 除 了 在(14)「 三 十 七 種 菩 提 分 法 」 引 用〈 聲 〉

(439c18-445b28=7989 字 ) 重 複 出 現 的 6840 字 數【(15) 「 修 諸 念 住 」 之

(440a13-442a17=2886 字 )、(17)「 四 種 正 斷 」442a26-443b17=1738 字、(18)「 四 種 神 足 」443b17-444b8=1259 字、(21)「 建 立 覺 支 」 444c29-445a9=164 字、(22)「八聖道支」445a7-b26=793 字】,則實際總 字數為 36243 字。

(33)

三、 推想〈聲〉在《瑜伽.攝事》形成過程之角色與《雜 阿》本母原型之關係

如拙文「前言」腳注所引《會編》:「〈攝事分〉雖總舉 九事,以說明相應的『事契經』,但抉擇『事契經』的『摩呾 理迦』,不但沒有偈頌部分,也沒有『如來所說』及『弟子所 說』,僅有九事中的前七事。這樣,『事契經』—『修多羅』

的內容,從『四阿含』而略為《雜阿含經》的三大類;又從三 類而除去偈頌部分;更除去『如來所說』、『弟子所說』,而

『相應修多羅』,僅是蘊、處、緣起、食、諦、界、及念住等 道品。蘊相應等七事,為事相應教的根本部分,是原始的『相 應修多羅』。」44若根據 Lee(釋法照 2017)的研究,「思所成 地」(Cintāmayībhūmi,《瑜伽》之第 11 地)之「體義伽陀」

(Śarīrārthagāthā)隨順「祇夜」、「記說」早期的定義,雖然 其「祇夜」部分能與《雜阿》對應,但其「記說」卻大不相同,

沒有對應之處。45

如拙文對《瑜伽.攝事》「契經事」(《雜阿》本母之「契 經」)引用〈聲〉之次數(25 次)與總字數(達到 43083 字或 36243 字)之考察,我們或許可推想〈聲〉在《瑜伽.攝事》形 成過程之角色與《雜阿》本母原型之關係是如下圖所示:

44 見註腳 5。

45 根據筆者 2018 年 11 月 4 日以電子郵件請教釋法照法師,他於 2018 年 11 月 8 日的回答。參見 Hsu-Feng Lee(釋法照 Fazhao Shi), “A Study Of The Śarīrārthagāthā In The Yogācārabhūmi” (PhD diss., Sydney University, 2017), 57-86。

(34)

《雜阿》本母原型

《瑜伽.攝事》 Śarīrārthagāthā 《瑜伽》

「契經」 早期「祇夜」、「記說」

《瑜伽》

Maitreya or Asaṅga

〈聲〉 25 次、43083 字 或 36243 字

圖 1: 推想《雜阿》本母原型與〈聲〉在《瑜伽.攝事》形成過程之角 色關係

四、 〈聲〉高字數或高次數被引用的主題是值得我們重視 的佛教義理或實踐項目指標之一

若將《瑜伽.攝事》25 處引用〈聲〉之字數統計作排序,

則如下表所示:從最高 7989 字到最低 122 字,總字數 43083 字 或 36243 字。

表 5:《瑜伽.攝事》25 處引用〈聲〉之字數統計與排序

《雜阿》誦、相應 〈攝事〉本母標題、

〈聲〉關鍵詞 順位、字數

道品誦第四 /(7-16 相應)

【概述】

14.「安立」三十七種菩提 分法

【1】7989 道 品 誦 第 四 / 1 5 . 學 相 應

T832

25.「[ 三 ] 學差別」住具戒 等

【2】5817 道品誦第四 /(7-16 相應) 13.「喜樂」食飲等義(於

食知量)

【3】4804

(35)

《雜阿》誦、相應 〈攝事〉本母標題、

〈聲〉關鍵詞 順位、字數

雜 因 誦 第 三 / 5 . 界 相 應 T450

9.「見」觀無常等 【4】4538

道品誦第四 / 14. 安那般那 念相應【概述】

2 3 . 入 出 息 念 修 習 差 別 有 十六行

【5】4198 道品誦第四 /(7-16 相應)

【概述】

15.「修」修諸念住 【6】2886

六入處誦第二 / 2. 處相應 T 1165

3.「愛相」密護一切根門 【7】2246

道品誦第四 / 8. 正斷相應

【概述】

17. 四種正斷 【8】1738

雜因誦第三 / 3. 因緣相應 T 369

4.「佛順逆」云何名為如是 清淨漸次修集?謂有苾芻,

安住具足尸羅,守護別解脫 律儀

【9】1402

道品誦第四 / 9. 如意足相應

【概述】

18. 應知建立四種神足 【10】1259

雜 因 誦 第 三 / 4. 諦 相 應 T 379

7 . 「 得 【 出 世 間 道 淨 惑 所 緣】」此四聖諦安立體相

【11】1165 道品誦第四 / 13. 聖道分相

應【概述】

22. 八聖道支 【12】793

道 品 誦 第 四 / 1 5 . 學 相 應

【概述】

24. 建立如是三學差別 【13】744

道品誦第四 / 7. 念住相應 T623

16.「勸勉」於四念住殷重 修習

【14】590 道品誦第四 /(7-16 相應) 1 2 . 「 喜 樂 」 止 、 舉 、 捨

相,修習知時【應時加行】

【15】559 雜 因 誦 第 三 / 5 . 界 相 應

T465

10.「愚夫」【善巧所緣】

諸處,緣起,及處非處所有 善巧

【16】519

道品誦第四 /(7-16 相應) 11.「沙門」四沙門 【17】392 道品誦第四 / 9. 如意足相應 19.「修」此想分別 【18】34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復應觀察釋迦如來成道之法。如釋迦菩薩。近菩提樹一由旬內。修諸苦行。滿足六年

。出生金剛三摩地。即一切如來誐尼迦大明妃。從自心出。說是大明曰   嚩日囉 (二合) 度閉

。度厄難苦令獲吉祥普入法門   神名迦多梨離摩蘭泥   神名迦梨羅牟提歐梨   神名酸梨枝賁躕梨移

  唵 (引) 囉 (引) 虎囉 (引) 虎摩賀 (引) 唧吒迦 (引) 喃捺哩捺囉 (二合) 赦呬多 (引) 囉他 (二合引) 野 唵 (引) 虎虎虎虎虎仡哩 (二合) 恨拏 (二合) 曼娑悉地孕 (二合)

tatra mahamate parikalpitasvabhavo nimittat pravartate/ katham punar mahamate parikalpitasvabhavo nimittat pravartate/ tatra mahāmate paratantrasvabhavo

7S 強化並且複習英國國定數學能力指標 level 4 的內容、主要學習 level 5 的內 容、先備一些 level 6 的延伸內容。. 8S 完成並且深化 level

 運用引領思維閱 讀,請學生先觀 察繪本封面及插 畫,再推測故事 的內容。. (見《童書教學的理念 與方法》第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上菩薩位,當學般若波羅蜜。欲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