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8.芬蘭不輕易停課,因為他們認為教育要為需要的學生準備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 8.芬蘭不輕易停課,因為他們認為教育要為需要的學生準備"

Copied!
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090328 芬蘭現象本位線上研習筆記 陳佳萍 拜科技之賜

在嘉義也可以跟台北師長們共學 感謝民杰教授和助理精心規劃與安排 讓我可以放心與教專央群一起研習 又可以順利接小孩放學

幸福呀

今天主講者陳玟樺老師 到芬蘭進行博士論文研究 蹲點 365 天

獲得許多寶貴的第一手經驗 透過陳老師的分享

讓我們了解芬蘭世界第一的背後關鍵元素

印象特別深刻的是

校外教學是學校教育的日常 尤其是低年級學生

步行一個小時到校外學習都是常態 因為芬蘭教育認為

學習就是在生活中 在生活中就是學習

好棒的概念

讓我有繼續走讀嘉義 走讀林業 走讀在地的信心 耶

陳玟樺老師講座重點:

1.芬蘭教改 2004—2014--- 2.2016 新課綱上路

3.作者 201802-201902 到芬蘭,課綱已經上路 1.5 年

4..芬蘭 1968 年開始九年一貫國民教育,1985 年取消能力分班。

5.以臺灣數學教育為例,民國 70 年採用能力分組,有必修和選修。民國 83 年 雖然也有必修選修,但仍然全部要學。

6.2004 年芬蘭課綱重點 (1)七個橫向能力 (2)跨科合作教學能力 (3)科技融入課程

(2)

(4)組織與學校更緊密合作(教育局處、大學、非營利組織)

7.1994 廢除教科書審查,1995 加入歐盟,芬蘭加入歐盟,在當時並非是被重視 的國家,曾經被俄羅斯和瑞典統治,鼓勵學生會講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小 國家 還有危機感,學校教育教紡織課,獨立工藝課、獨立紡織課(傳統紡織 機)。有生活必需的課程,都會在學校教育中出現。

8.芬蘭不輕易停課,因為他們認為教育要為需要的學生準備。

9.芬蘭七個橫向能力:

(1)思考與學習力

(2)文化識讀溝通表達(難民問題、外來者越來越多 例如交換生 交換學者等等) (3)自我照顧生活能力

(4)多元識讀:文本形式很多、擁有多文本處理能力。

(5)ICT 能力

(6)創業精神與工作生活能力 (7)參與與建造永續未來的能力。

10.芬蘭沒有廢除學科,他們希望各學科可以串聯起來,跟我們提到的統整課程 精神一致。

11.說明芬蘭課綱所提到的七個橫向能力。

12.芬蘭的家庭經濟課,很重視家庭的經濟,而非只是家政。

13.芬蘭很重視手作課程,一定要體驗。

14.芬蘭學生使用多元載具,這個學校沒有限制學生拿出手機。當學生如果無法 自制,拿手機出來玩時,老師會跟孩子說:你不該在這個時間拿出來,現在應 該….,之後老師就不會再提醒了。芬蘭學生通常十之八九會說 I AM SORRY.然 後就不用了。但臺灣的孩子通常會臉色不快,或者反駁老師。是否我們很少教 孩子說 I AM SORRY.

15.芬蘭課綱:老師要引導學生知道,學生有學習的責任,權力與責任在一起 的。

16.芬蘭老師不輕易的說圈或叉的決策,比較不武斷。例如新冠病毒,他們也不 會那麼輕易說要停課、要全面檢測。

17.學生手寫筆記,因為要連結到”手作”這個概念。芬蘭學生說:每一節課都 有筆記,這是他們的慣性,載具中看到的訊息用手寫,這是很重要的學習特 色。

18.學生校外學習的裝扮可以看到:生活自理與安全教育的概念、社區連結。

19.這個學校改為 IB(2008)課程,有部分老師離開。留下來的老師都是願意進 行 IB 課程。

20.這一間學校的學生,一到九年級,年級越低,出門校外參觀的時間越多。小 學低年級幾乎都在外面上課與學習。即使是零下 10 度、20 度,都還是會出 門。出門幾乎都是走路,如果在比較北邊可能就不同方式。學生到各種博物館 都是免費。學生出門要背很重的裝備,他們已經很習慣。

(3)

21.教師共備,教育基礎法有規定一訂的時數。他們的共備很彈性,教師專業自 主很強,他們可以團隊一起共備(每周三下午 2-4 都是具在一起共備),還要有 個人需求的設計(個人設計,要跟校長報告喔)。

22.芬蘭是一個學生一個課表。

23.芬蘭老師下班就是自己的時間,不會想要再處理公務。

24.芬蘭老師四種備課類型:依學科(語文是所有語文在一起)、依照學習階段、

依年段、全校一起(自己的老師當講師,討論校內問題)。因為一個月四周,每 周就進行一種類型的共備)。

25.以年段備課,就是同一個年級的教師,一起討論跨領域課程。因為教師自 主,所以可能同年級就有很多項的跨領域課程學習。

26.赫爾辛基提出現象本位的跨領域課程教學,現象為本的學習,課綱規定每年 一次,赫爾辛基則是規定每年要兩次現象本位的學習(我覺得類似校本統整課程 的概念)。

27.共備時,比較少有所謂的領導人,他們就是很平等的對話。他們用的語詞是 TRAINING 或者 MEETING.解決現場教學的問題。

28.芬蘭學校手寫筆記和科技筆記也是兩者並進,老師自主的規劃。以紡織課為 例,需要教學生把學習歷程電子化,例如每一個過程拍照,但紡織科老師認為 這樣的規範並不是很好,她認為紡織強調手作,用科技紀錄應該不是重點。

29.研究問題:為何要進行跨領域現象本位的教學、怎麼作、作了些甚麼

30.芬蘭的現象本位不只關注科學現象,是生活中所有現象的整體學習與理解。

31.個案學校有三種課程統整:現象為本、科技整合、超學科整合。芬蘭現象為 本比較像超學科。

32.多學科的課程統整,在個案學校也有,但是因為已經是生活中的日常,沒有 特別寫出來。

33.配合國際電影節,課程進行三分鐘微電影,以多學科進行之。大約四個月的 方案課程。

34.芬蘭很強調學生要會自我評鑑,當老師給學生成績,會跟學生討論,讓學生 負起自我的學習責任。他們也很少進行學生互評,關注學習者以及教師互動。

35.中學部有親師生三方會議。每學期一次,學生擔任主角,學生要說說這個學 期學到了甚麼。小學則是親師溝通。

36.微電影製作為例,老師會尊重學生的想法,不想自己作曲的小組,想要用網 路音樂,老師會提醒關於著作權,學生就會仔細閱讀智慧財產權問題。

37.科技整合很強調概念的學習,任務內容放在下位。

38.六年培訓老師,大學到碩士學位。

39.主題:改變,學生可以自己設計一個主題課程,一周的時間完成。整天都在 進行,不上課。老師會問學生:你覺得甚麼是改變? 學生說:太抽象了。我們 先聽聽大家的想法。學生讚頌科技,老師立刻引導有沒有缺點,提醒學生正反 兩面都要關注,現象為本就是要強調整體觀。七年級學生提出的題目:維多利

(4)

亞時代以來,文學的改變。學生有個人組,也有小組,只要能扣緊 改變 這個 議題即可。超學科也可能變成多學科學習。

40.以 hope 這一組為例,兩個學生已經想到要為下一代留下甚麼希望? 邀請大 家捐獻玩具、書,幫助下一代有更好的生活(因為芬蘭有一個機構叫做 hope,

二手組織)。

(5)
(6)
(7)
(8)
(9)
(10)
(11)

台大符碧真教授 素養包含兩大項:

1.功能性素養:生活裡學到的原理原則,應用在生活中,得以遷移。

2.共通性素養:知識變動太快,需要有共通素養加以連結。

以光的折射為例,夜市抓魚,會用嗎?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及 至就學年齡, Leonhard Euler 被送 到 Basel 的學校就讀, 這期間他與外祖母同 住。 這是一個貧瘠的學校, 學不到什麼數學然 而他對數學的認識則是由於他父親的教導與 自己的獨立學習。 Paul

電腦初選 第一階段時間為102年8月19日至101年8月22日止,學生請依所屬學系分配之 時段、可修習之微積分班級上網選課,非該時段、非可修習該班級之系所學生將在選 課後統一刪除。2.

小學一年級的學校生活很快就會結束了,我 在這所學校裏度過了快樂的一年。令我最難忘 的,就是我在這裏結識了一位好朋友。1.

2019/20 學年起,公營學校(包括特殊學校)及直 資學校可申請「學生活動支援津貼」,以支援有 經濟需要的中小學生參與由學校舉辦或認可的全

並會由 2019/20 學年開始,公營中、小學的教師職位全面學位化。因 應《行政長官 2018

學校必須嚴格遵守規定,向教育局申報學生(不論其 年齡及就讀的級別)缺課及輟學的個案。按照「及早 知會程序」,不論學生的缺席原因為何,學校必須 在學生連續七個上課天缺課的 第七天,

學校必須嚴格遵守規定,向教育局申報學生(不論其 年齡及就讀的級別)缺課及輟學的個案。按照「及早 知會程序」,不論學生的缺席原因為何,學校必須 在學生連續七個上課天缺課的 第七天,

學校應按學生需要,靈活調配課時進行相關的教學;例如學校可運用課程的「可供彈性處理的 時間」 ,在高小各級安排每星期一節課(每節 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