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佛教教學對現代教育的啟悟之探索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佛教教學對現代教育的啟悟之探索"

Copied!
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佛教教學對現代教育的啟悟之探索

慧開

南華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兼生死學研究所所長

壹‧前言

一、佛教的教育意涵

對許多知識分子而言,佛教到底是宗教?還是哲學?這個問題至今還一直不斷地被提出 來討論,而且是仁智互見,以下各種觀點皆有:是宗教、是哲學、亦宗教亦哲學、非宗教非 哲學。甚至也有佛教界的長老大德認為佛教根本就不是宗教,而是一種教育。[註 1]以上諸家 說法各有其道理,也各有其偏執。綜觀而論,佛教的本質兼具宗教、哲學與教育的內涵。其 實從語源及名相義理的脈絡來探究,現代漢語「宗教」一詞原本語出南北朝、隋唐之際的佛 教典籍,而且其語意即涵蓋哲理與教育──「宗」者,宗旨,「教」者,教化;「宗」者,

自覺,「教」者,化他──而與英文religion 一字的意涵不同。因此,佛教不但可說是十足道 地的「宗教」[註 2],而且其教育精神、內涵與方法,較諸世界各大宗教,可說是最豐富的。

本文以佛教的教學精神與方法為主題,同時論及其對現代教育的啟發。

二、本人對「佛教」的釋意與詮釋

雖然在一般性的語言運用上,「佛教」、「佛學」與「佛法」可作為同義詞而互換使用,

但也有不少人偏好使用「佛教」以表示其宗教性,而用「佛學」以強調其哲理性,或者在不 同的文義脈絡裡,使用不同的名相。因此,在討論本文主題之前,筆者先釐清有關「佛法」、

「佛教」與「佛學」三者,在概念意涵上與哲理詮釋上的異同:

(一)佛法(Buddha Dharma):

1. 佛陀所證悟之實相法理──覺悟的證量(果位)

2. 眾生成就佛道之法門──修證的次第(因地)

(2)

(二)佛教(Buddha’s teachings):

1. 佛陀之教示、教法與教導──教化的設施(三藏十二部等)

2. 佛門之宗教儀式──法會的儀軌(儀式、制度等)

3. 佛法流傳世間,所累積下來的佛教文物──文化遺產(佛像、法器、藝術、建築、

寺廟、古蹟……等等)

(三)佛學(Buddhalogy):

1. 探究佛教哲理的學問──知識與理論的探求(以武林祕笈喻之)

2. 修持驗證佛法的功夫──實修的踐行與經驗的累積(以武林絕學喻之)

綜合以上三者的詮釋內容,即是佛教的宗教內涵。首先,「佛法」的「法」本意是指「法 理」(亦即梵語中的 Dharma),而非「法術」(magic power)──此乃一般人受到章回小 說《西遊記》之中故事情節的影響,由於孫悟空七十二變,再加上一個觔斗雲十萬八千里,

卻仍然逃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而對「佛法無邊」產生怪力亂神式的誤解。佛陀所證悟的「諸 法實相」,稱為「佛法」;換言之,此乃屬於佛陀覺悟的證量,這是從佛陀圓滿果位的層次 而論的。再者,佛陀為教化眾生以成就佛道所宣說的「法門」,也稱為「佛法」;換言之,

這是屬於眾生修證的次第,也就是從有情因地起修的層次而論的。因果兼論,是故以上兩者 均屬廣義佛法之範圍。而所謂「佛法無邊」之意,即是佛陀之教化普及一切眾生,(如同孔 子所說的有教無類),沒有設限,無有邊際,是故說無邊。

其次,就佛教義理本身而論,「佛教」一詞的本義是指佛陀之開示、教導與教法,此乃 教化之設施,如果運用現代的術語來說,就是「教學設計」,其內容涵蓋勝義諦與世俗諦,

兼顧理論與實踐。佛教在這一方面的貢獻,就以「經、律、論」的典籍中所涵蓋的教材與教 法而論,較之世界各大宗教,稱其內容最為豐富,殆無疑慮。在本文的主題論述中,將就這 方面擇要而論。

然而在通俗的觀念及用語之中,「佛教」一般泛指寺院道場的傳統法會、宗教活動以及 相關的儀軌,譬如:三皈五戒、菩薩戒會、朝山、拜佛、禮懺、超薦、普渡……等各項法會。

此外,對一般非佛教徒而言,「佛教」可以指佛法流傳世間,經過久遠的時空背景,所累積 下來的文化遺產,例如:佛像雕塑、經卷書畫、法器音樂、建築藝術、寺廟古蹟……等佛教 文物。

至於「佛學」一詞,一般是指佛法義理、佛教哲學,以及與佛教相關的歷史、文物、宗 派、制度、儀式……等之探討與研究,此乃屬於知識與學問的範疇(筆者以「武林秘笈」喻 之)。然而「擁有知識」與「證悟真理」乃分屬兩個不同層次的功夫,就佛法而論,無上正 覺與究竟實相的證悟,雖是以知識的探求與抽象的思惟作階梯,然而功德圓滿的佛道仍須在

(3)

具體的實踐中完成。對於佛弟子(或是任何求道者與修行者)而言,實修的功夫不僅是不可 或缺的,也是無法躐等的,這是屬於經驗與實踐的領域(筆者以「武林絕學」喻之);換言 之,擁有武林秘笈不等於練就武林絕學。所以,廣義的「佛學」應包含修持佛法的具體實踐 功夫,而與狹義的「佛學」──亦即佛法義理的知性探求,互為表裡,相輔相成。

由上所論,「佛教」、「佛學」與「佛法」三者,其義理脈絡雖然各有分合,但是若以 接引眾生、教化有情為主軸,則以「佛教」一詞之意涵較為貼切。以下為論述之方便,且為 配合本文主題,而以「佛教」一詞涵蓋三者而作為代表。

三、時代的困境與教育的難題

值此世紀之交,全球都已經進入資訊網路時代,人類在科學上的進展,已經邁入生物科 技的時代,甚至已突破基因工程的技術瓶頸,而有能力複製(clone)人類[註 3]。這是一個空 前的變局,套用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在《雙城記》一書中的話,這是個黑暗的時代,也 是個光明的時代;是個絕望的時代,也是個充滿希望的時代。換言之,這是個充滿弔詭

(paradox)、兩難(dilemma)與混沌(chaos)的時代;其中最大的弔詭就是,吾人現在身 處於一個資訊急速爆炸的時代,但是很諷刺的,同時卻也是一個意義極端貧乏的時代,理念 喪失,觀念混淆,是非不分,價值不明,這是一個幾乎任何人(從少年到老年)都可能迷失 人生方向的時代。

筆者曾經在美國的電視上,看過一個新聞專題分析的特別節目,主持人有一句話發人深 省,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說:「On the screen we see a lot of events happening, but we know very little about the fact or truth.」意思是說:我們從電視銀幕上看到了許多事件的發生,甚至於是 現場直播,但是我們對於事件的真相與實情,其實所知甚少。

就以台灣的社會為例,自從黨禁報禁開放以來,報章雜誌的數量與篇幅暴增,接著又有

「第四台」有線電視的合法化,再加上網際網路(Internet)的普及,時時刻刻都有大量的資 訊如潮水般地湧向大眾而氾濫社會,造成資訊爆炸的現象。然而進一步仔細地分析,對於許 多舉世矚目的重大事件,其事件背後之真相與來龍去脈,嚴格地說,其實我們所知極其有限,

縱有所知,也彷彿是冰山之一角,譬如:尹清風命案、拉法葉艦之採購弊案、或是美國大選 佛羅里達州的計票案……等等,其事實真相,不但極難知曉,而且在錯綜複雜與鉤心鬥角的 政治變局中,恐將石沉大海或隨風飄逝。

這個時代最大的困局就是在於意義的喪失,科技文明的進步卻伴隨著心靈修養的墮落,

近來層出不窮的搶劫、凶殺、自殺、甚至於近親亂倫、骨肉相殘……等社會事件,在在顯示 幸福快樂的日子似乎只是童話故事裡的幻想,在現實生活中卻是離我們愈來愈遠。面臨如此 的困境,現今的教育似乎是無能為力,「現在的學生(小孩子)愈來愈難教,愈來愈不受教

(4)

了」幾乎是所有的教師與家長的共同心聲。一方面是因為整個教育系統與制度,乃至於教材 與教法,長久以來一直嚴重地失衡,偏重科技知識,輕忽人文精神而失卻心靈淨化。另一方 面,則是因為整個社會環境與風氣惡化,其所產生的污染與牽引力,對缺乏心靈力量的現代 人(特別是在學的青少年與職場上的生意人)而言,是很難抗拒的。

就教育而言,其中最嚴重的還是教育理念的喪失,「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精神已經 不在,而被速食文明所取代,學校只不過是職業訓練的場所,而非人格養成的殿堂。如果我 們的下一代子弟都要繼續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則整個世界的前景著實令人憂心忡忡。面對 這樣的困境與難題,我們需要的是理性的自覺與靈性的洗滌,而佛陀的教化正是理想的心靈 解藥。

四、佛教對現代教育的啟示

世界的變局不斷與時推移,科技文明雖然一再推陳出新,人生的煩惱與困境依然層出不 窮,而問題的本質卻是一成不變的──就是心靈生病了。諸病之中,心病為最,然而心病還 需心藥醫,因此解決之道無他──就在於「心靈的醫藥」與「心靈的教育」。佛教的起源雖 然古老,距今已逾二千五百年,然而其內涵就在於針對人生問題的核心──「眾生的苦難」

與「煩惱的根源」──所提出的對治與解決之道。人生問題,諸如生老病死、貧富貴賤、窮 通禍福、悲歡離合、恩怨情仇……等等,其現象容或層出不窮,乃至千差萬別,其本質卻是 貫穿三世,千古一如的。由此觀之,佛陀的教化,亦即人生問題的對治與解決之道,是跨越 時空,歷久而彌新的。

以下就佛教的宗教內涵、哲學義理與教育精神綜合而論,分成四個方向來說明佛教教學 對於現代教育的啟示:

(一)教育理念 這是佛教之宗教信念對於現代教育者教育理念的啟示,所謂「慈悲大願,

攝受眾生」;

(二)教學方法 這是對於運用教學與輔導方法的啟示,所謂「因材施教,應機施法」;

(三)教師資能 是對於從事教育與輔導工作的同仁,提昇教學能力的啟示,所謂「廣學多 聞,辯才無礙」;

(四)教學情境 是對於「言教」、「身教」之外的「境教」所作的啟示,所謂「莊嚴佛土,

成熟眾生」。

(5)

貳‧宗教信念與教育理念 一、宗教信念

佛陀的教化強調「信、解、行、證」之次第,除了信仰之外,還有慧解、行持與證量。

換言之,佛教不僅僅是個「信仰」的宗教,更是個鎔「教化、實踐與證悟」於一爐的宗教。

在《法華經‧方便品》中有一段經文,說明佛陀應化於世間的因緣,就是為了教化大地的眾 生:

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 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 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故,出現 於世。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註 4]

佛陀不以小因小緣,乃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而此一大事因緣即是開示眾生以悟入佛 的知見;換言之,佛陀降臨世間的意義與目的,即是在教化與引導眾生,令眾生開悟並證入 與佛陀同樣的智慧知見。是故在經典中,佛陀被稱為是人天師範或人天導師,用現代的語言 來說,佛陀是一位偉大的宗教家暨教育家,其施教的對象涵蓋世出世間一切眾生。

根據《華嚴經》中的記載,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靜坐思惟,成等正覺之後,普觀法界 一切眾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諸眾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愚癡迷惑,不知不見。

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註 5]這就 是正面肯定大地所有眾生都有如來智慧德相,換言之,眾生都有成佛的潛能──也就是佛性,

只是因為有很多妄想執著與煩惱而不能證得,因此就有待佛陀的開示、啟發與教導。

《華嚴經》中又說:「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註 6]這就是說,從心性迷悟的觀 點而言,佛是已徹底覺悟智慧圓滿之有情,眾生則是尚待覺悟之佛,聞道有先後,修證有深 淺;換言之,佛與眾生只有悟境上的差別,並無本性上的差異,或者說其差別只是現象上或 是層次上的,而非本質上的。

以上兩點,佛陀應跡世間的教化因緣,以及肯定一切眾生根本覺性的宗教信念,可作為 現代從事教育工作者在思惟及建構其教育理念時之根本啟示。換言之,教育的根本意義是建 立在學生(亦即眾生)的本有覺性上,然而仍須再透過教師之啟發與學生之學習等歷程而完

(6)

成。就出世間法而論,基於眾生之佛性──亦即斷惑證真與轉識成智之積極可能性,是故福 慧具足之圓滿佛道得以成就,因而賦予宗教(佛教)修持無比的意義;同理,就世間法而論,

基於學生的覺性──亦即人格自新與改過遷善之積極可能性,使進德修業乃至希聖希賢得以 成就,因此賦予教育化導甚深的意義。菩薩在調伏頑固剛強眾生之時,教師在面臨教學與輔 導的困難之時,之所以仍能心不退轉,亦不失其熱忱,其所憑藉與依恃者,正是這樣的宗教 信念與教育理念。

二、四弘誓願

雖然就義理上而言,佛與眾生的心性無有差別,然而就事相上分辨,眾生所展現的面貌 卻是千差萬別,其所經歷的苦難與煩惱也是無量無邊的。理可頓悟,事須漸修,因此菩薩行 者,僅是心懷「生佛一體」的信念仍嫌不足,必須輔以廣大悲心與無邊誓願,信願具足,才 能產生無怨無悔的慈悲力量。是故菩薩須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註 7]

就世間法而論,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以此為喻,則教 育是細水長流,默默耕耘的紮根工作。為人師者任重而道遠,是故不可不弘毅,而弘毅之道 無他,誓願為首要,願弘乃能行遠。教育乃國家百年大計,是社稷之大樑支柱與幕後功臣,

而非舞台上的英雄事蹟與豐功偉業,是故為人師者,須有「教育工作是志業,而非僅是職業」

這樣的認知與發心,其信願才會綿綿不斷而源遠流長,才能「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三、「戒、定、慧」三學:佛法修證的總綱

信願具足,仍須資以行持才能圓滿佛道,否則真空妙有之理,儘管說得天花亂墜,頭頭 是道,然而慧眼未明,煩惱依舊,習氣難除,不得自在。是故僅有理悟而無事修,就如同「說 食數寶」,療飢抒困亦不可得,遑論斷除煩惱,開發智慧。就菩提道而言,明心見性,斷惑 證真,不是憑藉知識或學問即可達成,而是需要透過實踐與修證才能成就。而具體的實踐工 夫,則是從「身、口、意」三業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下手,修習「戒、定、

慧」三學,開啟「聞、思、修」三慧。

三學「戒、定、慧」,又稱「三無漏學」,乃是共通於各個佛教傳統(包括南傳、北傳、

漢傳、藏傳等佛教傳承)的修證總綱,也是眾生淨化身心,開發智慧的必修課程。其大意如 下:

(7)

(一)戒 戒即是戒律,於內攝護六根,扭轉習氣,令煩惱不易起現行;於外不侵犯他人,

慈悲一切眾生,如此則身心輕安。(「戒」與「律」有內外的差別:「戒」為對治個人內在 煩惱習氣,「律」乃規範人際外在互動關係。)

(二)定 定即禪定,內聚心力(mental power),止息煩惱。求放心,遠離散亂與懈怠,

心止於一境,身心自主。

(三)慧 運用觀力(insight),勘破煩惱。觀照自心,開發智慧,通達因果,抉擇真妄,

身心解脫自在。

其實,不惟是佛法的實踐與修證,或是真理的探求,就世間法而論,無論學問或是事業,

各行各業要有所成就,亦需要有戒、定、慧的功夫。

四、「聞、思、修」三慧:修學之次第,智慧的階梯

三慧「聞、思、修」乃智慧之進階與開展,由聽聞、記誦之初階,經歷思惟修習之進階,

到達三業相應,身心淨化之圓滿。三者之間的層次,如下所示:

(一)聞所成慧 見聞 (前五根相應) 知識/資訊 (learning) (knowledge / information) (二)思所成慧 思惟 (意根相應) 理解/意義

(thinking) (understanding / meaning) (三)修所成慧 修持 (身口意三業相應) 了悟/體證

(practices) (awakening / realization)

生活

實踐 真理/實相 修證 (truth / reality)

由上所論,「三學」與「三慧」不但是修學佛法的總綱,也可作為吾人生活實踐心靈淨 化之必修課目。

(8)

承上所論,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信念,在於對眾生覺性的肯定;而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

在於對學生悟性的啟發,此二者賦予教育工作最根本的意義。施教的內容,當然須兼顧知識、

情感與意境三方面;至於施教的方法,則需應機施法,因材施教,對症下藥。

參‧教學方法──隨緣化導,應機施法

一、四悉檀

諺云:「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除了理念之外,方法是很重要。以下討 論佛教對教學方法所作的啟示,首先說明「四悉檀」。「四悉檀」語出《大智度論》卷一,

悉檀之梵語作:siddhanta,乃是成就的意思,四悉檀即意指佛、菩薩所運用之四種成就眾生 的法門,也就是教化眾生以成就道業的法門,其分項內容解析如下:

(一)世界悉檀

「世界悉檀」之原意為隨順眾生而說世界之法,換言之,即是以世間一般所共許之思想、

語言、觀念等事物,或是就眾生不同層次的觀點來說明世界的相狀。這裡所說的「世界」是 指我們所要瞭解個別「眾生的世界」,我們常常以為所有眾生都是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之中─

─(譬如說牛頓式的物理世界),其實不然。我們除了分享(share)一個看似共通的物理世 界之外,其實是活在不同的心理世界、不同的感情世界與不同的精神世界。換言之,吾人生 命之所依、生活之所處的時空,實際上是一個多重的宇宙與人生。佛教經典裡所說的六道、

三界、二十八天,以及成、住、壞、空四劫……等,都是從「世界悉檀」的層次來說明的。

在此以一則有趣的公案來說明世界悉檀,有位居士問智藏禪師:「到底有沒有生死輪迴?

三世因果?天堂地獄?西方極樂淨土?」禪師的答案都是肯定的:「有啊!當然有啊!」。

這位居士聽了之後大惑不解,因為之前他以同樣的問題去問徑山禪師,而禪師的答案都是否 定的──「沒有。」智藏禪師於是反問這位居士:「你有沒有妻子兒女?房屋田產?治生事 業……等等?」均答曰:「有啊!」又問他:「徑山和尚有無妻子兒女?房屋田產?治生事 業?」均答曰:「無。」之所以徑山禪師說「無」,而智藏禪師說「有」的理由,是因為智 藏禪師是站在提問者的立場,以「世界悉檀」的層次來回答,而徑山禪師則是站在悟道的立 場,以「第一義悉檀」的層次來回答。

我們對於世界的瞭解,除了從比較客觀的物理學角度之外,還有主觀的認知心理學、文 化心理學等面向,包括客觀的認識與主觀的投射,有無相生,真假參半,虛實相隨,實際上 是很複雜。有一個現代的電腦術語──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很可以說明這樣的情境。

「世界悉檀」對於教育者的啟示,在於要瞭解學生的世界觀與教育者之間的異同,兩者之間 不可能沒有交集,也不可能全然一致,然而為了教化的目的與施教的方便,教育者應主動進

(9)

入到學生的世界裡面,瞭解他們的現狀、問題與需要,才能夠幫助他們成長,這就是世界悉 檀的啟示。

(二)各各為人悉檀

「各各為人悉檀」,略作「為人悉檀」,即是因應眾生各別之根機與能力,而說各種實 踐法門,令其生起善根,故又稱為「生善悉檀」。換言之,就是針對學生的性向,針對他的 根基來施教與輔導。在此先舉一個《論語》裡的例子,《論語‧先進篇》裡面有一段孔子與 弟子間的對話,用來說明「各各為人悉檀」,是非常貼切的。

子路問:「聞斯行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

子曰:「聞斯行之。」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

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

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註 8]

「聞斯行諸?」這個問題的意思就是說:我聽到一個道理,是否就要去力行實踐?同樣 的問題,孔子給了兩個完全相反的答案,他對子路的回應是:有父親兄長在做主,怎麼可以 聽到了就去實踐呢?意思是應先向父兄請示,三思而後行;但是對冉有的回應卻是:你聽到 了一個道理,就要去實踐。公西華因為是夫子的侍者待在身旁,聽了孔子先後回答了兩位同 學的問題之後,心中覺得十分納悶:奇怪了,怎麼兩個同學問了同樣的問題,老師不但沒有 標準答案,而且南轅北轍,於是就請老師解惑。孔子說:因為冉有這個人是比較退縮的、怕 事的,所以對這種學生就要從積極面來鼓勵他──你應該要勇於任事。然而,子路是屬於衝 動躁進的性格,凡事都喜歡自告奮勇,一馬當先,就是因為他太莽撞了,所以要告誡他行事 要稍緩一些,要三思而後行。由此例可見,孔老夫子不但對弟子們的人格特質與性向瞭若指 掌,而且深通教育心理學,針對個別差異,對症下藥。

佛陀有個弟子,他的名字叫「二十億耳」(又稱億耳羅漢或聞二百億),他在出家以前 愛好音律,出家以後因為修行過度認真,廢寢忘食,不但煩惱未斷,反而把身體搞壞病倒了,

因此退失道心。所以佛陀就召喚他來個別輔導,先問他出家以前有何專長嗜好,答以愛好彈 琴。佛陀就以音律的道理為他開示:琴絃若是太緊,則無法彈出悅耳之音韻;若是琴絃太鬆,

亦無美妙音樂。惟有在不鬆不緊恰到好處時,始能得其中和,而彈出美妙悠揚的音樂。同樣

(10)

的道理,過度精進會擾亂此心之調和,不夠精進也容易令心懈怠,惟取中道之行,修持才能 成就。二十億耳在聆聽佛陀訓示之後,遂恢復其道心,心無放逸,修行精勤,並證得阿羅漢 果,後來成為精進第一的大弟子。

佛陀另一個弟子周利槃陀伽的事蹟也很有啟發性,他與兄長摩訶槃特一同出家為佛陀弟 子,但是因為稟性魯鈍愚笨,凡是所學習之教法,誦過即忘,所以被人稱之為「愚路」,用 現代的語言來說,他是個智障兒童。之後,佛陀知道了他的煩惱與障礙,就不再要他記誦經 文,反而教他誦念簡短之「拂塵除垢」一語,令他在拂拭諸比丘之鞋履時反覆念誦。周利槃 陀伽依教奉行,因此業障逐漸消除,後來水到渠成,某日忽然開悟而證得阿羅漢果,具足神 通,變化自在。他也是名列《阿彌陀經》中的十六大阿羅漢之一。

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由於著重客觀的事實與邏輯的推演,而有所謂的標準答 案,或是要求在誤差容許範圍內的精準度。但是面對學生的個案,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主體

(an individual),其間的差別是屬於心理學的(psychological)與人格特質上(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的,所以在實際的施教與輔導上,幾乎沒有客觀一致的標準答案,而是要觀眾 生的根基,要看學生的性向。教師必須充分瞭解學生的性向與掌握機緣,才能應機施法,學 生才能真正得益。然而,這一點對教師及輔導者來說,其實是最困難與最關鍵的挑戰。

(三)對治悉檀

「對治悉檀」即是針對眾生之貪、瞋、癡等煩惱,應病而施予法藥,這是為了滅除眾生 煩惱與惡業而設施之教法,以其能斷除眾生諸惡,故又稱為「斷惡悉檀」。「對治」是個醫 療的譬喻,就是根據眾生的病症,或是根據他的習氣或缺點,能夠對症下藥,所以稱為「對 治悉檀」。對治悉檀最典型的法門就是「五停心觀」[註 9],說明如下:

多貪眾生 不淨觀 多瞋眾生 慈悲觀 五停心觀 愚癡眾生 因緣觀

多散眾生 數息觀 多障眾生 念佛觀

五停心觀的立意,就是針對眾生的根本煩惱:貪、瞋、癡、散亂與業障,而開出的對治 藥方。貪欲重的眾生,就需要修習不淨觀;瞋心重脾氣很大的,就需要修習慈悲觀;心念容 易散亂的,就需要修習數息觀,用數息法讓心能夠逐漸安定下來;身心障礙重的眾生,需要 修習念佛觀。

(11)

無明煩惱對眾生所造成的障礙,是通於世間與出世間的,如果有人惡習太深,煩惱太重,

不要說是修習出世間的解脫法門,即使是世間的讀書進學,習藝謀生,乃至於立身處世,成 家立業……等等,都會遭遇到很大的障礙。所以五停心觀不僅是修道的法門,就是用在升學 考試或是謀職創業等世間法上,也是一項必要的利器。

(四)第一義悉檀

第一義悉檀,即是破除一切語言論議,直接以第一義詮明諸法實相之理,令眾生真正契 入教法,又稱為「入理悉檀」。換言之,第一義悉檀就是說眾生的根基成熟了,為他直接開 示諸法實相之理,如《華嚴經》所云︰「若人欲知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遠離妄想及諸 取,令心所向皆無礙。」或者如禪宗所說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當然這要在眾生的機緣 成熟之時,才能夠領會到深奧的諸法實相。

在《中阿含經》卷八及《增一阿含經》卷三〈弟子品〉中,有個故事可借用來說明第一 義悉檀的意涵。離婆多為舍利弗之弟,他曾因夜行荒郊野外遭雨而止宿神祠,至深夜見有二 鬼爭奪死屍,因為被發現而捲入二鬼之爭,又為了主持公道而得罪其中一鬼,乃遭該鬼節節 支解而吞食入腹,另一鬼則在此過程中,隨即以死屍之手足、頭顱、軀幹等部位,替換離婆 多之身軀。結果離婆多發現,他原本受之父母的身體髮膚,全部進了鬼腹,而現有的軀體卻 是死屍拼湊而成,因而大惑不解,乃思人身之虛幻。翌日,離婆多往詣佛所,聽聞人身由四 大五陰假和合之理,豁然大悟,遂出家入道。

《六祖壇經》宗寶本(亦即流通本)中的惠明悟道公案,亦即惠明法師在力取衣鉢不得 之後,與惠能行者[註 10]之間的一段對話,可引用作為第一義悉檀之教學實例:

……惠明至,提掇不動,乃喚云:「行者!行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

惠能遂出,坐盤石上。惠明作禮,云:「望行者為我說法。」

惠能曰:「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

明良久,惠能曰:「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惠明言下大悟,復問云:「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更有密意否?」

惠能云:「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邊。」

明曰:「惠明雖在黃梅,實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註 11]

(12)

惠明在力取衣鉢,卻提掇不動之餘,知有法在,不敢造次,乃收攝身心,唯求說法。而 惠能行者的開示:「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不墮兩邊,不 作聖解,就如《楞伽經》所云:「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唐朝裴休宰相在《黃檗希運 禪師傳心法要》的序言中說道:「有大禪師號希運,……獨佩最上乘離文字之印,唯傳一心,

更無別法。……證之者,無新舊,無深淺。說之者,不立義解,不立宗主,不開戶牖。直下 便是,動念則乖,然後為本佛。」而黃檗禪師也在《傳心法要》中說道:「從門入者非寶,

從緣悟入,才能永無退失。」這幾段文字所含藏的意義,可與六祖之言相互呼應。

第一義悉檀雖然是屬於出世間之解脫法門,離文字言說,乍看似與世間毫不相干,但在 細心參究之下,仍然對於世俗的教育有很深的啟示。吾人處世半生,必然會經歷許多人生的 轉折與起伏,諸如:窮通禍福、悲歡離合、恩怨情仇、是非傾軋、宦海沈浮……等情節與際 遇。已故武俠小說作家古龍有句名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吾人午夜夢迴之際,必然 有以思之:人生的終極目的何在?人生的終極意義又何在?世間所有的榮華富貴、功名利祿 等等,似乎都不足以提供圓滿的解答。這種對於人生目的與意義的終極追尋與探索,不但是 每一個人的終極關懷[註 12],也可作為世俗教育的第一義悉檀。

二、四攝法

要接引與輔導眾生,就要有能力攝受眾生,同時也要能夠讓眾生接受,發心作為一個菩 薩,就需要有菩薩四攝法──攝受眾生之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註 13]

(一)布施

布施一方面是福德的泉源,另一方面也是與眾生結緣的媒介。布施分成三個層次:財施、

法施,無畏施。財施是在錢財物質上面幫助他人。法施就是為他人說法教化,以法為施,把 法布施給他人,也就是講正法的道理給他人聽,讓人明瞭,解決他的迷執與疑惑,如同韓愈 所說的:「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為人師者,為了作育英才,必須花費時間在 教學工作上,消耗精力在輔導學生的身心問題上,而不計較有何報酬,這也是一布施的精神。

無畏施就是將「無畏」施於眾生,令人無有畏懼。這也是菩薩對於眾生的方便救濟,除 去其恐怖,使其安心。《妙法蓮華經》第二十五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說,觀世音菩薩 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故有「施無畏者」之稱。星雲大師所提倡的「給人方便,給人 歡喜,給人信心,給人希望」,就是一種無畏施。

像我們這個社會上的社工團體,例如「張老師」、「生命線」等,他們所作的服務或輔 導工作就是一種無畏施。譬如說有人想不開了,實在是活得太痛苦了,是不是有什麼辦法能

(13)

了,因為他聽不進去了,連活都不想活了,還要道理幹什麼?這個時候,他需要的是另一個 層次的力量,一種精神上的支柱,就是「無畏」。坦白說,有不少人在面臨沉重的生命負擔 與巨大的生活壓力之時,常有幾乎喘不過氣的感覺,人生的路要繼續走下去,是需要有勇氣 與毅力的。給他勇氣,給他精神的力量,就是無畏施。

現在的年輕人或是學生之中也有不少類似的例子,從最近接二連三的自殺案件,可見一 斑。他們需要的是什麼?他們不一定需要錢財,坦白講,現在的社會物質那麼豐富,他們不 一定欠缺。你跟他講道理,他也不是完全不懂,甚至於道理恐怕講得比師長更多。他所缺乏 的是一種精神上的力量,一種生命的智慧力量,他的困境不是師長或輔導者光用口說就能解 決,這個時候施教者需要展現出一種無畏的生命力量,加上慈悲與耐心,才有可能為受教者 解套。

(二)愛語

愛語就是使用柔軟慈愛的語言,也就是能令眾生歡喜信受的語言,又分為:慰喻語、慶 悅語、勝益語三種。慰喻語是用來安慰或撫平負面情緒的語言,慶悅語是用來鼓勵或讚歎正 面情緒的語言,勝益語是講述對眾生有實質助益內容的語言。

語言不只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媒介,更是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的工具,至於溝通 的效果以及能否達到傳道、授業、解惑的目的,不但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無論是溝 通或是傳道、授業、解惑,其內容除了有知識的層面外,還有經驗的層面,而且佔了相當大 的比重。然而弔詭的是,經驗是很難溝通的,譬如牙疼,還僅是生理層次的經驗,就很難用 語言表達清楚,更遑論心理與精神層次的經驗,乃至學習與悟道層次的經驗。無怪乎佛經裡 常用「不可說」或「不可思議」,來表達這種語言溝通的困難,然而為了教化啟迪眾生的目 的,卻是不得不說,因此溝通的藝術就顯得更重要了。

以筆者個人教學的經驗為例,從民國六十六年起,我在位於佛光山由星雲大師所創辦的 普門中學擔任數學老師,從國中一年級的數學開始教起。剛教書的頭一兩年,挫折感頗深,

因為費了好大的勁兒,教了老半天,還是有不少學生會答出:1/2 + 1/3 = 2/5 或是(a+b)2=a2

+b2。這樣的結果,實在令人為之氣結。而我最大的困惑就是:「奇怪了,我講的每一句話 都非常符合邏輯,為什麼學生會聽不懂?」於是開始涉獵一些有關兒童心理學、認知心理學、

教育心理學以及教學法方面的書籍。後來讀了黃武雄教授寫的一本書《如何教高中數學》,

裡面引用了一句楊維哲教授的話,是說學生所疑問的為什麼(why?),常常是一個心理學上 的為什麼(psychologically why?),而不是邏輯學上的為什麼(logically why?)。這句話對 我來說直是醍醐灌頂,一語驚醒夢中人,突然解開我幾年來的疑惑,終於瞭解到為什麼 1/2 + 1/3 = 2/5 而不是 5/6,還有(a+b)2=a2+b2而不是 a2+2ab+b2,因為那樣子的答案看起來多順 眼啊!

(14)

於是我開始對學生有了同理心的理解,也不再生他們的氣,或是責備他們頭腦不清。在 上數學課時,也逐步修正原先純邏輯的推理方式,開始運用心理學的思惟方式,運用各種教 學輔助工具,舉證各式各樣的例子,同時儘量避免使用太強勢的語言(因為那樣會加劇學生 對數學的畏懼感,導致學習心理上的抗拒),理直而氣和,要講得很柔軟,讓他心裡面沒有 壓力,可以從容地學習,這就是愛語。當然這不是定律,也無法像公式般地套用,如何拿捏 其輕重緩急,巧妙地運用,則是需要教學經驗的累積。

(三)利行

利行就是殷勤勸導有情,指點迷津,以利益其行持,換言之,對他的立身處世有所幫助。

譬如現代的青年(包括青少年,甚至於兒童)常會走到所謂人生的十字路口,例如:課業的 壓力、交友的問題、感情的困擾、家庭的問題、人際的關係、生涯的規劃……等等,凡此種 種不但都需要有勇氣面對,而且要有能力處理或者作出智慧的抉擇。然而年輕人的生命歷練 有限,人生經驗不足,或者衝勁有餘,智慧不足,不一定能做出正確的判斷與抉擇,此時就 需要有長者或智者提供另外一個不同層次的觀念或思考方式,從旁提醒、指點或引導,以助 其脫出生命的困局,這就叫做「利行」。

利行也等於是一種生命的導航,然而常常當領航者對迷航者苦口婆心地指點迷津時,彼 等眾生還不一定領情,甚至於不耐煩地反目;這也反應了吾人生命之中一種弔詭的情境──

身處困境中的人,卻不知困境之所在。因此領航者不但需要有慈悲與智慧,還需要有耐心與 方便,更需要有「生佛一如,眾生平等」的信念,為人師者,也須如是,才能教學不厭,誨 人不倦。

(四)同事

同事就是與眾生一同行事,所謂「言教不如身教」,同事就是一種身教。具體地說,就 是教育者本身不能光說不練,只是做個教育過程的局外人,換言之,為人師者必須同學生一 起參與到教學活動裡面,將整個身心融入到教學情境裡面,作學生的模範與表率,才能夠對 學生產生攝受力,這就叫做「同事」。

同樣的道理也可應用在家庭教育之中,父母必須以身作則,子女才能真正受教。譬如說 有些父母親自己不讀書(沒有閱讀書籍的習慣),卻嚴厲要求子女用功讀書,則攝受力不足;

或者父母親本身有賭博、吸煙、吃檳榔等不良嗜好,卻要求子女戒絕此等惡習,也恐怕難有 效果。

法施與無畏施須用愛語的方式來達成,以同事的精神才能達到利行的目的,因此四攝法 不是四個獨立的法門,而是互為表裡的,必須交互運用,才能發揮整體的教化力量與效果。

(15)

肆‧教師資能──菩薩道的資糧,廣學多聞

韓愈在他的〈師說〉一文裡,開宗明義就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而 古諺又云:「經師易遇,人師難求。」此話似乎是說,教書容易,教人難;其實更嚴格地說,

教書不易,教人更難。對於為人師者而言,傳道、授業、解惑是任重而道遠的挑戰,需要具 備相當深厚的教學資能與豐富的教學經驗才得以勝任在這方面,菩薩道的資糧,如「四無量 心」、「四無礙辯」與「習五明」等法門,對於現代教師而言,是提昇教學資能的寶貴啟示。

四無量心與四弘誓願互為表裡,皆是菩薩行者面對無量無邊剛強眾生的深心資糧。教師與學 生互動,必須具備良好之溝通能力與技巧,四無礙辯即為化度眾生之法。菩薩度眾或教師教 學,必須廣學多聞,廣設方便,運用各種學問或各門學科的知識,以攝受眾生,是故應習五 明,以充實教學資能,以下依次分別論述。

一、 四無量心[註 14]

四無量心,亦即慈、悲、喜、捨,乃佛菩薩為普度無量眾生,令離苦得樂,所應具有之 四種精神,同時此四無量心能令無量無邊之眾生發菩提心。然而,對多數眾生而言,慈悲易 生愛戀與執著,為求預防與對治此等情執,是故《華嚴經》云:「雖行於慈,而於諸眾生無 所愛戀;雖行於悲,而於諸眾生無所取著;雖行於喜,而觀苦眾生心常哀憫;雖行於捨,而 不廢捨利益他事。」[註 15]

就教育與輔導之專業倫理而論,諮商輔導者最大的危機與障礙,在於陷入被輔導者的情 境之中而無法自拔,《華嚴經》所開示之義理,正為對治此等障礙及化解此等危機。

二、四無礙辯[註 16]

娑婆眾生,耳根最利,是故諸佛皆以音聲而作佛事。四無礙辯,乃指四種對於語言文字 能自由自在而無所滯礙之理解能力與表達能力,又稱四無礙智,亦即是以音聲化度眾生之法。

就理解能力(即智解)言之,稱為四無礙解;就表達能力(即辯才)言之,稱為四無礙辯。

據《俱舍論》卷二十七之所載,四無礙辯為:(一)法無礙,謂善能詮表,領悟法之名句、文章,

並能決斷無礙;(二)義無礙,謂能精通於法所詮表之義理,並能決斷無礙;(三)辭無礙,謂能 精通各種地方方言,而能無礙自在地表達;(四)辯無礙,謂能隨順正理而宣揚無礙,或能隨順 對方之願求而樂於為之巧說,故亦稱樂說無礙。

在此試舉國文之教學為例,以說明四無礙辯對於教師的啟示,亦即如何將其運用於一般 課堂教學之中:

(16)

(一)法無礙 即是指教師對於一篇文章中,生字之字義(形、音、義的辨正)、文體、題 解大意、作者生平、寫作背景……等知識,通達無礙。

(二)義無礙 即是指教師對於一篇文章之內容、作者之思想及感情、其所欲表達之意境與 精神,能心領神會,閱讀其文有如面對其人。換言之,透過文字的解析與文義的理解、欣賞 與領會,而能融入作者的心靈世界,神交古人,而與古人為友。左宗棠之言:「開口能言天 下事,讀書先得古人心」,此之謂也。

(三)辭無礙 即是指教師說理清晰,譬喻善巧,語言的表達與文辭的修養,通達無礙,而 能令學生歡喜信受,引導其深入文字寶藏而法喜充滿。

(四)樂說無礙 即是指教師本人有教學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譬如說同樣一篇文章,可 能同時要教好幾個班級,或者連續教了幾年,如何能夠在每一堂課上,都能熱情洋溢,而不 致淪為炒冷飯,就需要有樂說無礙的精神與修養。

其實,四無礙辯不唯應用在國文之教學上,任何領域、學門或科目之教學,均可運用。

要之,教師須有教學之熱忱,對於自己所任教之學科或專業,必須先要有熱情與感動,如孔 子所說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否則連自我都感動不了,如何能夠感動得了 學生?

三、習五明[註 17]

「明」,即「學」或「學問」之意。「五明」指五種學藝或學問,為古印度之學術分類 法與學習傳統,亦即不論是佛門弟子,或是印度外道及婆羅門教徒等,為自利利他,皆須學 習五明:

(一)聲明 指通達文字、語言、音韻、語法、及文典之學問。

(二)工巧明 指通達有關工藝、美術、音樂、書術、算曆、占卜、天文、地理等一切藝能 之學問。於今二十一世紀,應再加上電腦科技、資訊、網路及其相關領域等知識。

(三)醫方明 指醫學、病理與藥理之學問,在現代而言,就是有關醫藥、衛生、保健、養 生等知識。

(四)因明 意指舉出理由而行論證之論理學,亦即邏輯、論理之學問。

(17)

(五)內明 相對於「聲明」、「工巧明」等學藝,而專心思索佛所說五乘因果妙理之學,

或表明自家宗旨之學,或即指形而上之學問。然而,印度外道及婆羅門教徒等,亦各以其所 宗稱為內明。就當代文明而言,應包括諸子百家、哲學、宗教、歷史等學問。

五明的教學,用現代的教育術語稱之,即是「通識教育」。在中國古代,孔子以六藝(禮、

樂、射、御、書、數)教學,是很重視通識教育。此外,以《古文觀止》一書中,司馬遷的 一篇文章──〈報任少卿書〉來說明古人為學之通識精神。司馬遷在這篇書信中,有畫龍點 睛的三句話,說明他寫《史記》的心願與理念,就是要「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 之言。」[註 18]欲「究天人之際」者,乃窮究天人之分際,不但是屬哲學之領域,甚至可說是 直逼宗教的體驗,像孔子講「五十而知天命」,這是相當宗教性的體驗;然後要「通古今之 變」者,是談歷史的洞見,明治亂興衰之理;最後要「成一家之言」,是講文學的素養與造 詣。換言之,於文學裡不能脫離歷史和哲學,否則文學就空洞了;同理,歷史不能沒有哲學 思考與文學創作;哲學亦然,不能脫離人文的精神與歷史的深度,所以說:古人為學,「文、

史、哲」不分家。做為一個教育或輔導工作者,面對宇宙人生,需要有「究天人之際,通古 今之變」的眼光、胸襟與懷抱,才能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伍‧教學情境──莊嚴佛土,成熟眾生

在論及教育品質或教學成效時,我們常說:「言教不如身教。」其實身教仍嫌不足,因 為環境的熏習與牽引,會嚴重影響身教的效果,譬如現今的社會,五光十色,聲色犬馬,光 怪陸離,青少年身處其中,能不被污染者幾希矣。所以說:「身教不如境教」,「境教」即 是環境的教化;換言之,環境的教化力,可以遠超過言教與身教。因此,最理想的教育情境,

就是除了有師長的言教與身教之外,還要有一個很好的教學環境。

就境教方面,阿彌陀佛的淨土世界,對現代的教育有很深刻的啟發,就是「莊嚴佛土,

成熟眾生」,簡稱「嚴土熟生」。《阿彌陀經》之中,有很深的「嚴土熟生」義理,在此,

我先分別引用《阿彌陀經》中的三段經文,再加以說明:

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其土眾生,常以清旦,

各以衣裓,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註 19]

許多人看到這一段經文「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就有疑問:阿彌陀佛為什 麼要用「黃金為地」來引誘我們去西方淨土呢?其實不是如此,因為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必

(18)

須要清淨心相應,因此自然感應到那個世界殊勝莊嚴。黃金為地並不稀奇,甚至於還有七寶 的亭臺樓閣,這就是「心淨則佛土淨」的道理。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上,由於眾生的心地不 淨,因而感應到山河大地也是污染混濁的,以至於在我們的心目中,黃金為地就顯得十分稀 奇。在極樂淨土,「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整日都有曼陀羅華從天而降,彼處的眾生 每天清晨就用衣服盛了這些妙花,供養他方十萬億佛,然後到了中午要用餐的時候,再回到 自己的國土,就是回到極樂淨土飯食經行,就如同叢林裡的生活,午齋過堂後還要跑香,叫 做經行。

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 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唱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

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註 20]

在極樂淨土,阿彌陀佛不但以法、報、化佛三身說法,而且還運用施教之方便,變化出 種種奇妙雜色之鳥,令彼等說法,其音演唱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等等佛法 中必修課的內容,而且播放的時間,沒有限制(「晝夜六時」乃印度的計時方式,即晝三時 夜三時,像我們現在說二十四小時一樣)。因為阿彌陀佛運用了整個時間與空間的環境,而 讓法音自然宣流,彼國的眾生沐浴在如此殊勝的教育情境中,心中自然皆悉念佛、念法、念 僧。

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 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註 21]

這一段經文更為殊勝,「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 俱作」,較之現代最新之高科技或多媒體,也不遑多讓,其先進之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此外,「百千種樂同時俱作」,就是所謂的「交響樂(symphony)」。聽到這些微妙法音,

眾生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這是很高明的教學設計。在三、四十年前,許多學生 都在幻想:「如果教室像電影院」,現在已經有多媒體的電腦化教室,比舊式的電影院還要 多功能,但是與阿彌陀佛的整體教學設計比起來,就有如天壤之別,實在不可以道里計。由 此觀之,阿彌陀佛不但非常瞭解教育心理學,還十分懂得教材與教法之教學設計。極樂淨土 整個世界都是淨化身心的教學環境設計,這真是教學設計的最高境界。

(19)

陸‧結語

教育與輔導工作就如同菩薩度眾一般,是任重道遠,而不易見到成效的,因此菩薩的發 心不但是無量無邊,而且要久遠久遠。菩薩者,菩提薩埵(Bodhisattva)之略稱,意譯為「覺 有情」,即教化眾生之意也。眾生界無盡,故其教化也無盡,其慈心悲願也無量無邊。大乘 佛教之精神就在於菩薩的積極行願,與普度無盡眾生之無上菩提道,非但不是悲觀,而是實 觀,以如實智慧,觀照諸法實相(觀自在);非但不是消極,而是勇猛精進,以正勤修持,

解脫無盡的煩惱(行深般若);非但不是厭世,而是入世,以慈悲大願,攝受無邊的眾生(度 苦厄),如觀世音菩薩之尋聲救苦,普賢菩薩之無盡行願,與地藏王菩薩之入地獄精神。

吾人效法菩薩道的精神,追求圓滿的生命,這是一項力行與實踐的努力,同時也是逐漸 邁向圓滿人格的蛻變過程。太虛大師云:「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 現實」,亦即圓滿的生命端賴圓滿的人格來完成。

菩薩道的另一偉大精神是在於,不求一己的自在解脫,而是普願法界所有眾生同證菩提 的圓滿無礙境界。若是只有少數的個人解脫,而多數眾生仍舊沉淪苦海,則個人解脫的意義 則有缺憾而無法彰顯。因此大乘圓滿的涅槃境界,不是自求了生脫死,而是法界有情同圓種 智。《法華經》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普賢行願品》也說生死流轉的眾生界 是無盡的,唯其世間的苦難無盡,才彰顯出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的大慈大悲,以及普賢菩薩 忍辱負重的無邊大願之可貴。唯其世間的不圓滿,所以才更需要圓滿的菩薩行願。現代教育 身負改造社會與淨化心靈之重責大任,極需藉佛法之教育理念以為導航,並以佛法教育之方 法、精神與精髓充實其內涵,以期安和樂利之人間淨土能實現於世,願以此與天下從事教育 與輔導工作者共勉。

【註釋】

[註 1] 淨空法師為此類說法之代表人物。

[註 2] 請參閱拙作:1.〈從佛教的觀點論「宗教的生活實踐與心靈淨化」〉,鄭志明主編:《跨世紀宗教與心靈 改革》(南華大學宗教中心,二○○○年七月,)第三六九~三八○頁及 2.〈宗教釋義〉,《台大晨曦佛 學社第四十週年社慶紀念特刊》,二○○○年三月,第二十六~三十二頁。

[註 3] 一九九七年二月二十三日,第一隻複製羊,名為「桃莉」(Dolly),出現於世。二○○○年六月二十六 日,人類遺傳基因群藍圖(DNA)定序成功。

[註 4] 《大正新脩大藏經》(以下稱《大正藏》)第九冊,第七頁上。

(20)

[註 5] 《大正藏》第十冊,第二七二頁下。

[註 6] 《大正藏》第九冊,第四六五頁下。

[註 7] 有關四弘誓願之內容與解釋,散見於諸經論,然各經所舉頗有出入,國內一般採用《六祖壇經》之說,

即:1.眾生無邊誓願度,謂菩薩誓願救度一切眾生;2.煩惱無盡誓願斷,謂菩薩誓願斷除一切煩惱;3.法 門無量誓願學,謂菩薩誓願學知一切佛法;4.佛道無上誓願成,謂菩薩誓願證得最高菩提。此四弘誓願 可配於苦、集、滅、道四諦,前一誓願為利他,後三誓願為自利。

[註 8] 《論語》先進篇,第二十二章。

[註 9] 修五停心觀之階位,為聲聞道七方便之第一位。於此階位修不淨、慈悲、緣起、界分別、數息等觀,調 和多貪、多散等心,次第進入聖位。小乘認為自「五停心位」經過「別相念住位」而達「總相念住位」,

此三位總稱為三賢。《五門禪經要用法》(一卷,佛陀蜜多造,劉宋曇摩蜜多譯)中則以念佛觀取代界 分別觀,而與其他四觀合稱為五門禪。

[註 10] 是時,惠能大師尚未剃度出家,故稱「行者」。

[註 11]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佛光出版社),第十五~十七頁。

[註 12] 終極關懷(ultimate concern)語出基督教神學家田立克(Paul Tillich)的名著《信仰的原動力》一書。

(Paul Tillich: Dynamics of Faith,New York: Harper Torchbooks, 1957)

[註 13] 四攝法是通於大小乘之教法,其內容與解釋,散見於諸經論,例如:《雜阿含經》卷二十六、《中阿含 經》卷三十三之《善生經》、《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上、《梵網經》卷上、《瑜伽師地論》卷 三十八及卷四十三、《大智度論》卷六十六、《大乘義章》卷十一……等。

[註 14] 四無量心亦是通於大小乘之教法,其內容與解釋散見於諸經論,例如:《長阿含經》卷八之《散陀那經》、

《未曾有因緣經》卷上、《彌勒菩薩所問經》卷七、《成實論》卷十二、《大乘莊嚴經論》卷九、《十 地經論》卷五、《四念處》卷三、《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四……等。

[註 15] 《大正藏》第十冊,第四二三頁下~四二四頁上。

[註 16] 四無礙辯亦是通於大小乘之教法,其內容與解釋散見於諸經論,例如:《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一、《南 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五、《俱舍論》卷二十七、《成實論》卷十六、《大毘婆沙論》卷十八、《大智度 論》卷二十五及卷五十、《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五、……等。

[註 17] 五明為大乘菩薩道之教法,其內容與解釋,見諸大乘經論,例如:《菩薩地持經》卷三、《菩薩善戒經》

卷三、《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八、《大唐西域記》卷二……等。

[註 18] 謝冰瑩等註譯,《新譯古文觀止》(台北:三民書局,一九九七年),第三六八頁。

[註 19] 《大正藏》第十二冊,第三四七頁上。

[註 20] 同 [註 19] 。 [註 21] 同 [註 19]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複習重點 複習上一節的教學重點

中國佛教發展,在魏晉時期有一具有重大意義而又影響深遠的現象,就是觀

Nicolas Standaert, "Methodology in View of Contact Between Cultures: The China Case in the 17th Century ",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Religion and Chinese Society Chung

南北朝至唐朝之間,佛教非常鼎盛。佛教徒在一些地方開鑿石窟。其中有三個石窟特別有名 (Buddhism flourished during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and the Tang

從「【A Story】 以巴衝突介紹」的圖片及故事中,你覺得最特別或印象最深刻的一段在

所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教育事業的關鍵在於培養佛教人才,如同一個國家「人才為

  系列中一套三冊的內容,分別對應不同類別資優學生的需要,除了讓 教師了解香港資優教育的推行理念及一般資優

曾經聆聽太虛大師教誨的星雲大師非常清楚僧伽制度革新的重要性,他曾經深刻地指 出:佛教最大的弊端就是沒有制度,「像一盤散沙,各自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