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高中中國語文課程學與教系列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新高中中國語文課程學與教系列"

Copied!
37
0
0

全文

(1)

新高中中國語文課程學與教系列

選修單元九和十:

普通話傳意和應用、普通話與表演藝術

── 京劇藝術評賞

經驗分享

王萍萍老師

東華三院呂潤財紀念中學

(2)

本校的選修單元之實踐形式及概況

高中階段:共開五個選修單元

新聞與報道 文化專題探討 小說與文化

普通話傳意和應用 普通話與表演藝術

全體學生均需修讀

安排於中文課堂上進行 學生自行修讀

安排於放學後進行

(3)

開設選修單元前的考慮因素

學校開設選修單元時,須考慮以下各項:

1. 銜接必修

須考慮必修部分與選修部分之間的銜接,讓學生在 必修部分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和能力,然後在選修 單元中可以有較深入的探討或更大的發揮。

2. 學生需要

須充分考慮學生的需要和能力,並須就他們的興趣、

性向和特長,提供各種機會,豐富他們的學習經歷,

使學生能各展所長。

3. 校本特色

須按實際情況,充分估計所具備的現實條件,如教 師的專長和興趣,學校具有的特殊條件、資源配備,

開設具有校本特色的選修單元。

(《中國語文:課程評估及指引(中四至中六)》)

(4)

為什麼會開辦「普通話傳意和應用」及

「普通話與表演藝術」?

普通話學習的根基:

本校自2005年開始實行「普教中」,而如今於初中 已全面推行「普教中」,普遍的學生皆有一定的普 通話聽說能力。

普通話學習的延伸:

在舊制會考課程中,本校亦有開辦普通話科,供考 生報讀並應考公開考試。

新學制的公開考試裡,已刪除普通話科。只在中國 語文科中開設這兩個有普通話元素的增潤單元。

其他校本的特色:初中個別班別開辦粵劇課程

(5)

普通話傳意和應用 普通話與表演藝術

課程內容:

第一部份:正規課程 (兼顧語文元素及藝術元素)

• 由校內老師任教

• 十月至五月期間,每星期一節,每節1小時25分鐘

第二部份:增潤課程 (著重於藝術範疇)

• 利用學校的「多元學習基金」聘請校外專才到校開 辦普通話藝術工作坊

• 於試後活動中舉辦,共二至三節,每節三小時

• 僅供選修普通話單元的學生參與

(6)

安排增修的程序

9月,選修單元的任教老師安排簡介會,

向學生介紹課程內容、課程要求、以及 評估準則。

學生必須準時出席課堂及繳交課業;

學生要有良好的普通話根基;

學生於其他選修課程上亦需有良好表現;

學生能以增修單元的成績取替另一個選修單 元的成績。

派發家長信,確認選修。

10月,開始上課。

(7)

單元構思方向

(以「普通話與表演藝術」為例)

學習目標/學習重點

1. 欣賞不同類型的普通話表演藝術 2. 認識不同表演藝術的表現形式

3. 學習語言表達技巧,分析、評價其語言藝術特點 4. 提高學習普通話的興趣和鑒賞普通話表演藝術的

能力

5. 增進對祖國語言文化的認識和熱愛

(8)

整體教學內容的鋪排

1. 普通話語音知識 2. 繞口令、快板兒 3. 朗誦

4. 講故事

5. 相聲、小品 6. 話劇

7. 京劇

(9)

最後的課題:「京劇評賞」

被視為國粹,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藝術美感

語言元素 (銜接必修)

集結多種藝術特色於一體的表演,可

做為本單元的總結。

(10)

「京劇評賞」的教學設計

(11)

教學前的反思

教師並非表演藝術家;

教、學、評的配合;

選修單元有本身的重點/特點,但也要配

合核心課程。

(12)

「京劇評賞」:學習目標

學生能認識京劇的基本藝術及語言特色;

學生能欣賞及口頭評述京劇表演中的藝術 及語言特色;

學生能模仿一些基本的京劇橋段,並從模 仿中感受京劇的魅力。

設定學習目標/教學重點時的注意事項:

1. 能夠扣緊核心課程;

2. 認識分析、評鑑(體驗)

(13)

教學流程(一)

課題簡介 老師簡介本課題的學習目標

認識京劇

老師向學生介紹京劇的藝術特點及 欣賞技巧:

1. 京劇的行當

2. 京劇表演藝術的欣賞點

人物形象 分析

老師示範分析京劇中塑造人物形象的 技巧,並扣緊中國語文科中刻畫人物 形象的技巧。

學生進行人物分析。

總結 總結本節重點

(14)

教學流程(二)

複習重點 複習上一節的教學重點 人物形象

分析

學生觀看《拷紅》的情節,於限定的 時間內於工作紙上回答有關人物形象 塑造的問題,然後作口頭匯報。

語言色彩 分析京劇中的語言色彩

語言色彩 學生通過模仿京劇中的唸白,配合五 法,以感受當中豐富的情感和美感。

總結 總結本節重點

(15)

結合核心課程

語文:

作品中的「寫作手法」--人物、情節 學生的表達技巧

文學:

韻白的文學欣賞

文化:

《赤桑鎮》 的「忠」、「義」、「孝」

(16)

進展性評估

(17)

設計評估前的反思

老師教了什麼?

學生學了什麼?

評核點是什麼?

以怎樣的評估形式才能較全面地反映出 學生的學習成果?

京劇藝術

語文能力 普通話

(18)

進展性評估

學生觀看京劇《拷紅》的情節。

學生於限定時間內完成工作紙內的提問,

然後作口頭匯報。

老師歸納學生的答案,並作一小總結。

(19)
(20)

評核前的指引--評核重點

內容

表達技巧

針對角色形象特點進行評述;

評賞範疇必須扣緊京劇表演中的藝術及語言 特色;

必須引用具體的事例,詳加解說。

(21)

評分紙

分析內容

5

–能針對京劇表演中的藝術及語言特色,作出 詳細的評析。

–內容充實具體,見解合理且有創見,能配合 例子以佐證,並加以解說。

4 –大體上能針對京劇表演中的藝術及語言特色,以作出評析。

–內容大致充實具體,見解合理,能配合例子以佐證,解說尚可。

3 –大部分能針對京劇表演中的藝術及語言特色,作出評析。

–內容大致具體,見解亦算合理,能配合簡單例子,但解說略為不足。

2 –只有一項是依從京劇表演中的藝術及語言特色,作出評析。

–內容簡略,或略有不合理之處,雖有例子但欠解說。

1 –為能配合京劇表演中的藝術及語言特色,以作出評析。

–內容空泛,欠實際的例子,亦無解說。

(22)

京劇表演中的藝術及語言特色

藝術特色 :

造型--生、旦、淨、丑

「五法」--手、眼、身、法、步

情節--所節錄的故事情節如何表現人物?

語言特色:

唱、唸的內容(提供稿本)

她說了什麼?語氣、表情如何?怎樣表現人

物形象?

(23)

評核前的指引--評核重點

內容

表達技巧

針對角色形象特點進行評述;

評賞範疇必須扣點京劇表演中的藝術及語言 特色;

必須引用具體的事例,詳加解說。

必須以普通話作口頭匯報;

普通話發音的準確度、用詞的規範性;

語氣、語速、語調的運用;

內容的組織。

(24)

表達技巧

5

–普通話發音準確,吐字清晰,用詞規範。

–能配合適當的語氣、語速及語調的變化。

–能逐項分析,條理分明,能善用關鍵句或標示語。

4

–普通話發音及吐字大致上準確清晰,只有少量的失誤,用詞尚算規範。

–語氣、語速及語調能有變化。

–能逐項分析,條理分明。

3

–普通話發音吐字大致清晰,語音有連貫性失誤,用詞尚算規範。

–語氣、語速等略有變化。

–能逐項分析,條理尚算分明。

2

–吐字尚算清晰,但普通話發音有連貫性的失誤,數次出現不規範的措辭。

–語氣、語速及語調欠變化。

–雖能逐項分析,但表達時的組織略為混亂。

1

–普通話發音及吐字含糊不清,大部分難以聽辨。

–未能適當地運用語氣、語速等變化。

–組織混亂,未能逐項分析。

(25)

學生口頭匯報(示例)

匯報後,可邀請其他同學評論 同學的匯報內容。

老師亦需即場點評匯報同學的

表現。

(26)

點評學生表現

學生A

內容:3

• 大部分能針對京劇表演中的藝術及語言特色,作 出評析。(造型、動作、唱唸、情節)

• 內容大致具體,能指出從哪些地方看出人物的形 象特徵。除「謙卑」一點外,見解亦算合理,能 配合簡單例子,但解說略為不足。

例如:造型活潑,有對比。

(從哪方面看出「活潑」?怎樣對比?)

(27)

點評學生表現

學生A

表達技巧:3

• 發音大致清晰,有個別字發音錯誤:「解釋」,

「這段」,也有些字的發音含糊,用詞尚算規範。

• 主要是依工作紙上的筆記朗讀,語調較平淡。

• 分四項論述,條理分明。

(28)

點評學生表現

學生B

內容:4

• 大體上能針對京劇表演中的藝術及語言特色,以 作出評析。 (造型、動作、唱唸、情節)

• 內容大致充實具體,見解合理,能配合較具體的 例子以佐證,解說尚算詳細。

(29)

點評學生表現

學生B

表達技巧:3

• 發音大致清晰,聲量稍弱,個別字的聲調錯誤:

「動作」、「有禮」、「敢於」,也有些字的發 音含糊,用詞尚算規範。

• 主要是依工作紙上的筆記朗讀,語調頗平淡,語 速稍慢。

• 分項論述,條理分明。

(30)

總結性評估

(31)

總結性評估

形式:評賞報告 佔整體成績50%

字數要求600字以上(包括標點符號)

主題:

講故事、小品、相聲、話劇、京劇等以普通 話作為表演語言的藝術。

需附加「參考資料」

純粹抄襲,欠個人分析,零分

(32)

結構(建議)

1. 選擇這種藝術表演的原因 2. 簡介這種藝術表演的特色

1. 形式要求 2. 語言特色

3. 評論你所選的表演

1. 必須配合這種藝術表演本來應有的特色

4. 總結 / 感想

(33)

學生的作品

「以《宇宙鋒》為例分析京劇的特色 」

(34)

整體反思

(35)

教學部份

教學時間不足:

由於本身單元設計所包含的課題眾多,分配 於「京劇」此課題的時間不足,以致部份教 學步驟為能實踐。

改善策略:

刪減部分課題,重新分配教學時間。

(36)

教學部份

增加師生間的互動:

由於是首次以「京劇」作為教學課題,加上 學生對此藝術較為陌生。在教學設計上,老 師著重於藝術形式、賞析技巧等範疇的教學,

以致課堂較為枯燥。

建議:

增加課堂活動,如:讓學生嘗試模仿劇中唸 白;設計場景,要求學生扮演角色。

(37)

評估部份

總結性評估

以書面報告的形式呈現,著重於評估學生的 理解與分析能力,忽略了表達能力的評估。

改善策略:

時間許可的話,可安排一節課讓學生進行口 頭匯報書面報告的內容,補充總結性評估的 不足。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教學模式 PPT、教具、學習單 教材資源 盡在多媒 體光碟  搭配章節 2-2 原子的結構 教學時數 50 分鐘 操作時機

30 高雄市立國民中學兼行政職務教師減課標準表 國中教育科 31 高雄市國民中學教師及兼任行政職務人員每週授課節數編排要點 國中教育科 32 高雄市立國民中小學教師甄選暨介聘作業要點

確認課程教材重點 擴展教與學的策略

主題 學習者 主要指導老師 教學重點 木都新語

主題 學習者 主要指導老師 教學重點 木都新語

3.張貼本節課教學重點海報,提示學

重點複習

修習本專門課程者,應取得閩南語 中高級以上 能力證明,包括(一)中央教育主管機關核

隨時觀察,使學生時刻自覺地積累語文材料、發展思維。經常閱讀,使學

本課程除重視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外,還着重加強文學、中華文

教育局的課程文件《為智障學生而設的中國 語文建議學習重點(小一至中三)》 (香 港課程發展議會,

初中科技教育學習領域課程資源 課題六 單利息、複利息和金錢的時間值 策略和管理—延伸學習元素.. 單元 E4

二、 學 與教: 第二語言學習理論、學習難點及學與教策略 三、 教材:.  運用第二語言學習架構的教學單元系列

為配合中學中國語 文課程的實施,教育局課 程發展處邀請教師、學者 推薦適合中學生學習的材

主頁 >課程發展 >學習領域

主頁 > 課程發展 > 學習領域 > 中國語文教育 > 中國語文教育- 教學 資源 > 中國語文(中學)-教學資源

新高中課程中國語文科第十個選修單元:「普通 話與表演藝術」中提到的學習目標,正是期望學 生能「欣賞不同類型的普通話表演藝術,學習語

學習策略 單元名稱 單元名稱 教節 教節 展示教節 展示教節 學校類別 學校類別 學生年齡 學生年齡 全語文取向 紅綠燈 4 第 3 教節 嚴重 高小至高中 多感官學習 「水水」好朋友 4

如何 如何在小學語文課程中加強中華文化的學習 在小學語文課程中加強中華文化的學習 在小學語文課程中加強中華文化的學習

若老師在教學時只著 重這些學習重點,學 生怎樣學懂如何去賞

「 「小學中國語文評估系列 小學中國語文評估系列 小學中國語文評估系列 小學中國語文評估系列: : :課堂追問 : 課堂追問 課堂追問 課堂追問」 」 」 」研討會

課程名程 學習範疇 上課地點 對象 (智障學生)

於一段概念學習之後,將其重點條 列化整理,讓同學能更容易掌握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