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循諾貝爾獎的足跡反溯人類對原子的探索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循諾貝爾獎的足跡反溯人類對原子的探索"

Copied!
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前言

從古迄今,人類對於自然未知世界的探 索,由直覺的感官觀察開始,到有系統的科 學研究活動,絲毫未曾間斷過。在好奇心的 驅使下,人們已經嘗試解開了許多對於自然 世界的 " 謎 ";在儀器的不斷進步下,人類屢 次突破生理上的極限,向極端浩瀚與渺小的 未知國度前進。於是,科學的發展與知識的 成 長 也 在 這 一 連 串 的 探 索 的 歷 程 中 逐 漸 形 成。 諾貝爾獎(Nobel Prize)-由因為發明炸 藥而成為鉅富的瑞典化學家阿爾弗列特.諾 貝爾(Alfred B. Nobel, 1833-1896)死後, 家屬依其遺囑所創立的獎-在科學的研究領 域中,它可以說是科學社群對於一個科學研 究活動的認同與肯定;對鎮日鑽研於研究中 的物理學家而言,獲頒諾貝爾獎應該是研究 生涯中的最大殊榮。故筆者認為:若是我們 循著諾貝爾獎得獎者的研究足跡,應該可以 尋覓出某些特定領域中,相關之科學的發展 與知識成長的脈絡。 從歷史的史實觀點切入,進而分析科學 發展歷程的研究中,孔恩(Thomas S. Kuhn, 1 9 2 2 - 1 9 9 6 ),可說是相當具有代表性的人 物。雖然他的經典之作-《科學革命的結構》

循諾貝爾獎的足跡反溯人類對原子的探索

-兼論 Kuhn 之科學革命觀

羅豪章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科學教育研究所

-在公開後,遭致許多批評與質疑的聲音, 但是其異於維也納學圈的科學哲學觀點,著 實為二十世紀上半個世紀的科學史哲研究, 帶來了極大的衝擊與創新。為了捍衛自己的 理 論 , 並 且 為 該 書 中 所 遭 受 的 困 境 尋 求 解 套,孔恩在後續的研究與科學哲學家們的互 動中,不斷地修改想法和論點的過程,是可 以被理解的。本文在介紹原子理論發展的同 時,也希望嘗試能否在人類對原子探索的歷 史洪流中,找到孔恩透過科學史與科學哲學 相互結合的分析模式中,所獲得寶貴理論的 影子呢?

壹、二十世紀前的原子觀

原子(a t o m )一詞起源於希臘文中的 atomos ,是「不可分割者」的意思。人類對 於物質的原子觀,應該可以溯源自十八世紀 前德默克利圖(Democritus)與魯克雷修斯 (Lucretius)所產生的原子概念開始,一直到 了道爾吞(John Dalton, 1766-1844)提出了 原子(Atomicity)的觀念後,人們開始對原 子有了初步的認識。道爾吞於 1808 年所提出 的「原子論」認為元素由微小、不可分割、不 可 毀 滅 的 粒 子 所 組 成 , 此 微 小 粒 子 即 為 原 子;同一種元素的每一原子重量相同,而不 同元素的重量總是不同;原子和原子組成化

(2)

合物中的「複合原子」- 即分子,其組合比數 通常是固定的;不同元素的原子能以一種以 上比數組合;如果兩種元素只能組成一種已 知化合物,則此化合物一定各含有此二元素 之一個原子,這些便是當時所謂的「簡易通 則」。 於是,十九世紀的原子科學便以上述道 爾吞的原子論觀點為理論基礎,發展了原子 量、分子量、原子序、元素週期表…的相關 研究成果,也為物理與化學的基礎理論奠下 重要的根基。

貳、諾貝爾獎榮耀的第一頁- 1901~

1905 年

十九世紀物理學領域自從法拉第於 1836 年發現稀薄氣體的放電過程中,會伴隨著彩 色的輝光開始,科學家便進行著有關真空放 電及陰極射線的實驗,這股對於陰極射線的 本質探索持續至十九世紀的 90 年代初期,產 生了兩大學說-以太振動說及粒子說。當時位 居德國維爾茲坦堡大學校長的倫琴(Wilhelm Konrad Rontgen, 1845-1923),對於陰極射線 的研究自然不遺餘力, 1895 年他意外地在實 驗室中進行陰極射線實驗時,觀察到具有強 穿透力的不知名放射線,由於當時對此放射 線的性質無所知悉,故稱其為「x 射線」。這 個重要的發現也為倫琴在諾貝爾獎始創便拔 得頭籌,揭開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序幕,成為 第一位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1901)。同 時, x 射線的發現揭開後續許多有關原子探 索的新契機。 由於倫琴的發現,觸發了法國物理學家 貝克勒爾(H. Becquerel)對 x 射線的研究, 致使他從鈾鹽中發現了放射線,隨後居里夫 婦(P. Curie & M. Curie),也為此而發現放 射線元素鐳。在 1903 年,貝克勒爾和居里夫 婦一同獲頒諾貝爾獎的殊榮。 1905 年的諾貝 爾 物 理 學 獎 則 落 在 德 籍 科 學 家 雷 納 德 (Philipp E. A. Lenard, 1862-1947)的手上, 他也是致力於陰極射線的研究, 1892 以自製 的裝置 " 雷納德窗口 " 從事相關研究,並證實 陰極射線是由帶負電的粒子所組成。不過, 在此要特別強調的是:科學發展至此,人們 尚不知帶負電的粒子(即現今的電子)為何 物,其實早在十九世紀中期,一些科學家便 對這種帶有負電的荷電質點產生想法,甚至 荷蘭科學家洛倫茲(Hendrik Antoon Lorentz, 1853-1928)也在 1892 年在其經典金屬電子論 的偉大著作「電子學說」中,明白指出光是原 子中的電子運動所造成的,並且利用他的電 子論在 1896 年解釋了塞曼效應,因而兩人共 登 1902 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寶座。 話說這一波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 研究,倫琴與貝克勒爾的經驗是值得我們特 別注意的,因為從文獻記載中,他們的研究 是源自於 " 意外發現 " 的,也就是他們是在進 行一項實驗的過程中,卻意外地觀察到非預 料的現象,而觸發其研究的新動機。在科學 實驗中, " 意外發現 " 的意涵究竟為何?如果 實驗是檢證假設的過程,那實驗應該是去發 現 " 意料中 " 的現象,然而他們卻是在 " 意料 之外 " 的部分獲得成就與榮耀。當代美國物 理學家費曼(Richard P. Feynman, 1918-1988) 便強調科學的本質是來自於「存疑」和「不確

(3)

定性」,觀測、數據才是判斷某個想法是否 包含真理的終極大法官。所以,對於科學的 實驗而言,嚴謹細心的科學態度,以及對未 知世界探索的科學精神,遠比其表面所呈現 的科學知識來的有價值與意義。若是從這個 角度切入,我們不難發現倫琴與貝克勒爾的 成就絕非偶然,而是在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的引領之下所得到的,這種例子在往後的數 十年原子科學探索之旅中,時有所聞。

參、原子新視野 -1906~1915 年

回頭來看, x 射線的發現對於原子的認 識有什麼貢獻呢?英國物理學家 J. J.湯木生 (J . J . T h o m s o n )於 1 8 9 7 年在卡文迪西 (Cavendish)實驗室中,利用陰極射線管作 為工具,證實電子的存在。在其《論陰極射 線》一文中曾這樣描述道: 陰極射線的載荷子與電解的氫離子比 起來, m/e 值小的多了,這可能是 m 小,也有可能是 e 大,或兩者兼有之 。… 在上述中的載荷子, J. J.湯木生在 1899 年便採用斯坦尼(G. T. Stoney, 1826-1911) 在 1891 年對帶負電的最小粒子所提議的「電 子」一詞,這是人類所發現的第一個基本粒 子。 依據 J. J.湯木生實驗證據顯示:電子比 原子小了上千倍,電子應屬於原子的一個組 成份子。在J. J.湯木生的眼中,原子是由正電 荷所形成的膠狀體所構成,電子則只是鑲嵌 於其中宛如布丁中的葡萄乾,故人們又稱其 為「葡萄乾布丁模型」。於是原子不可分割的 概 念 隨 之 被 打 倒 , 顛 覆 了 道 爾 吞 原 子 的 觀 點。1906年,J. J.湯木生便因研究氣體內電子 的傳導研究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 然而,這種原子的模型到了 J. J.湯木生 的 學 生 拉 塞 福 ( E r n e s t R u t h e r f o r d , 1871~1937)-1908 年因證實α粒子性質即為 帶 電 的 氦 原 子 核 而 獲 頒 諾 貝 爾 化 學 獎 - 在 1909 年指導蓋革(H. Geiger)和馬斯登(E. Marsden)進行α粒子的散射實驗之後, 1911 年依據其α粒子大角度的散射實驗結果,臆 測α粒子必定是受到了極大的斥力才會產生 如此大角度的散射,故推論帶正電的粒子是 集中於原子中的某一個很小的區域,並依據 實驗預估這個區域的尺度約略為原子直徑的 萬分之一。於是,他提出了原子是一個具有 非常小的核之原子模型結構,而大部分的金 原子質量以及正電荷都集中於這個原子核, 建立類似太陽行星系的有核原子模型,駁斥 了 J. J.湯木生的原子模型。 隨後,在 1 9 1 4 年拉塞福經由實驗證實 1907 年 J. J.湯木生所發現的陽極射線事實上 就是氫的原子核,並稱其為「質子」。原子發 展史至此,人們對氫原子的認知是由具質子 的原子核以及核外的電子所組成。

肆、顛覆傳統的量子理論 -1916~1925

1918 年因發展量子理論的卓越貢獻,獲 頒 諾 貝 爾 物 理 學 獎 的 德 國 科 學 家 普 朗 克 (M a x K a r l E r n s t L u d w i g P l a n c k , 1 8 5 8 -1947),早在 1900 年 12 月 14 日所發表的論 文中,首度引用量子的概念以解決傳統古典 物理在解釋黑體輻射時的窘境,為二十世紀

(4)

物理學的量子理論打下基礎。隨後,美籍的 德國科學家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也於 1905 年,依據光電效應與古典理 論的衝突,適時引進光量子的觀點,並運用 量子的概念於固體比熱的解釋上,得到相當 成功的結論。無疑地,量子理論的出現,為 近代科學的發展歷程,解決了許多從十九世 紀以來懸而未決的問題,也為二十世紀的科 學展開全新的一頁。

丹麥的科學家 - 波爾(Niels Henrik David Bohr, 1885-1962)- 被後人譽為量子理論主要 的奠基人之一,同時也是哥本哈根學派的領 袖,他的一生可說是為原子的探索而進行的 奮鬥史。他利用劃世紀的量子理論,建立起 赫赫有名的波爾原子模型;1913 年,年僅 27 歲的他,提出一篇有關氫原子研究的論文, 開啟了現代原子物理世紀之門;1922 年,因 為他在原子結構與輻射上的卓越貢獻,獲頒 諾貝爾物理學獎;1936 年,提出了原子核的 「液滴模型」,並與惠勒(W i l l i a m M o r t o n Wheeler, 1865-1937)建立了核裂變理論。 說到波爾的原子理論,基本上是融合了 普朗克、愛因斯坦以及他的老師拉塞福三者 的想法,將量子理論的概念加入拉塞福的原 子理論模型之中,而提出了以下兩條假設: 原子中的電子在庫侖力的作用下,在某些 許可的軌道上運動 當電子在這些許可的軌道間躍遷時,就會 發出相應頻率的光波 基 於 這 兩 個 假 設 所 建 立 的 原 子 模 型 理 論,成功地解決了經典理論在拉塞福原子模 型所顯露出的原子穩定性問題,建構了一個 真 正 經 得 起 理 論 及 實 驗 雙 向 考 驗 的 原 子 模 型。 更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波爾並未就此暫 停其研究的腳步,他將原先對氫原子的研究 結合巴耳末(Johann Jakob Balmer, 1825-1898)氫光譜可見光部分所得的波長經驗公 式,以及斯塔克(Johannes Stark, 1874-1957) 對原子動力學的觀點,清晰地描述價電子在 其軌道中躍遷所產生的輻射,成功地將價電 子軌道的角動量和原子能量量子化,甚至預 測了當時尚未觀察到的紫外區和遠紅外區之 光譜的存在,這使得原子結構穩定性與原子 光譜間的關係明朗化,並且讓人們對於原子 中的價電子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伍、原子核別有洞天 中子的發現

-1926~1935

從 J. J.湯木生的「葡萄乾布丁模型」、拉 塞福的有核原子模型一直到波爾的原子理論 模型,原子可被解構成更小成分結構的觀點 在科學實驗室中已成事實,科學家的研究方 向 很 明 顯 地 紛 紛 轉 移 至 原 子 內 部 結 構 的 探 索。然而對於原子核的瞭解仍僅止於正電荷 的集中區域,但是對於原子核中究竟有多少 電荷?與核外的電子間存在何種關係?除了 正電荷之外,原子核內是否仍存在其他的物 質 或 粒 子 ? … 這 一 連 串 的 問 題 始 終 尚 待 解 決。 在文獻記載中最早提出原子核仍有其內 部結構的科學家為居禮夫人,即 1903 年因發 現放射線元素鐳而與貝克勒爾一同獲頒諾貝 爾物理學獎、又於 1911 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5)

的瑪麗居禮(Marie Sklodowska Curie, 1867-1934)。她在 1913 年布魯塞爾國際會議中, 基於放射性物質既可放射出α射線,又可放 出β射線的事實,提出了原子核是由帶正電 的粒子與帶負電的電子所組成的想法,由於 這 種 α 、 β 衰 變 顯 然 是 僅 存 在 於 原 子 核 之 中 , 故 得 到 了 許 多 科 學 家 的 認 同 。 隨 著 在 1914 年拉塞福證實質子的存在,科學界便興 起以「質子-電子」(p- e)模型來描繪原子 核的結構,基於原子不帶電的觀點,我們可 以預測氦原子核中有四個帶正電的質子、兩 個帶負電的電子,核外則有兩個帶負電的電 子。 然而這種「質子-電子」模型漸漸又受到 許多科學家的質疑,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個 是科學家們在考慮原子核的穩定性時,非常 懷 疑 同 樣 帶 正 電 的 質 子 聚 集 於 一 個 小 區 域 時,可觀的庫侖靜電斥力應會造成原子核內 部結構的不穩定;第二個是基於量子力學的 興起,庖立(Wolfgang Pauli, 1900-1958)- 1955 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於 1924 年提出 「核自旋」的概念,利用原子核內的粒子數可 以 預 測 原 子 總 自 旋 數 , 並 經 由 實 驗 證 實 無 誤,但這個觀點卻造成「質子-電子」模型的 矛盾。以氮原子為例,其總自旋為 1 ,然而 依據「質子-電子」模型所述:核內應含有14 個質子以及 7 個電子,粒子總數 21 為奇數, 以庖立核自旋理論顯示其總自旋不可能為零 或整數,結果與事實相左。 上述的質疑與矛盾最後是由查兌克(Ja-mes Chadwick, 1891-1974)於 1932 年發現了 中子後得到解答。「中子」的觀點是來自於拉 塞福於 1920 年在貝克講座所提出的,當時拉 塞福認為應該存在著質量與質子相仿的不帶 電 粒 子 , 到 了 1 9 2 1 年 美 國 化 學 家 哈 金 斯 (William Darper Harkins, 1873-1951)才正式 將這個尚未被實驗發現,僅止於想像的粒子 稱為「中子」。一直到 1930 年國物理學家博 思(Wahher Wihelm Georg Bothe, 1891-1951) 和貝克爾(H. Becker)以α粒子撞擊金屬鈹 時發現了一種穿透力強的放射線,並將其誤 判為γ射線。之後,經過了約里奧-居里夫婦 (F. Curie, 1990-1958 & Irene Joliot-Curie, 1897-1956)的實驗證實博思的判斷為 誤,並於 1932 年由查兌克發現了「中子」, 為原子核物理開啟一扇大門,並為查兌克自 己拿下 1935 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人類對於原子的探索活動到了這裡,才 真正對原子建構出一個較完整的藍圖,也由 於對於原子核內部的興趣,引發一連串如慢 中子、人工放射及核蛻變等重要的研究,醞 釀了日後的原子核物理,也為核能理論與應 用找到出路。同時,更因為研究技術和儀器 的 不 斷 改 良 , 使 得 二 十 世 紀 中 期 以 後 對 於 「基本粒子」的研究持續發燒,不斷找尋到新 的基本粒子(如:π、μ、 j/ ψ、 z 、 w 、 ν 、 τ … ) 之 存 在 , 建 立 了 許 多 相 關 的 理 論,當然也造就了許多的諾貝爾獎得主。

陸、孔恩的科學革命觀

二十世紀初,維也納學圈興起一股以嚴 謹的邏輯檢證標準檢視科學的方法,這種不 重視實際科學歷史,而致力於發展一套邏輯 與語意的分析工具,以作為規範科學家的行

(6)

為、評判科學工作真偽的做法,似乎將科學 哲學一步步地帶離了科學本身,而這股風氣 卻也引領著二十世紀英美科學哲學前半世紀 的發展。直至二十世紀中葉,沉寂已久的科 學史加入了研究行列,讓科學哲學家由歷史 的角度,重新去思考科學的進展及其興衰歷 程 。 孔 恩 , 便 是 此 一 時 期 的 代 表 性 人 物 之 一。 孔恩嘗試以常態科學、危機、革命三部 曲詮釋科學傳統生命的過程,他認為這種三 部曲的微妙互動關係,不僅可以忠實反映出 西方科學史中許多傳統的沿革與變遷,也最 有助於科學知識的成長。基於孔恩的這個論 點,科學社群應該遵循著此一發展模式去發 展科學的事業,延續科學的生命,增長科學 的知識。那我們是否能在前述的原子物理發 展 過 程 中 , 尋 獲 這 種 三 部 曲 發 展 模 式 的 蹤 跡? 依據孔恩的科學發展模式,當科學處在 常 態 科 學 時 期 , 科 學 社 群 會 在 典 範 的 規 範 下,進行著所謂解謎的科學活動,其目標在 於穩定地擴張科學知識的精度及廣度,是一 個具有高度累積性的活動。所謂的「典範」, 是一個成熟的科學社群在某一段時間內,所 共同採納之研究方法、問題領域以及標準答 案的源頭活水(Kuhn,1962)。當科學研究進 展 到 一 個 瓶 頸 的 時 候 , 最 明 顯 的 特 徵 便 是 「異例」的出現(典範未能合理地解釋或解決 問題所造成之異常現象),進而產生了科學 危機(舊典範理論逐漸崩潰,新典範理論紛 紛出籠,形成百家爭鳴的情景),一但新的 理論若是成熟發展到足以消納舊有理論所無 法 處 理 的 問 題 時 , 科 學 革 命 於 是 乎 發 生 了 (新的理論取代了舊有的理論,這也意味著新 的常態時期來臨了)。誠如孔恩在其《科學革 命的結構》一書所述,異例是出現於常態時 期典範未能消納的現象,危機是新理論出現 的必要先決條件,而事實則是決定一個陳述 為真(或為假)的唯一判準。 反觀二十世紀原子物理的發展過程,向 上承接了道爾吞的原子學說理論,從證實電 子存在進而確立了原子中的次級結構開始, 隨後相關的放射線研究、電子荷質比測定、 α粒子散射實驗、中子的發現、量子力學理 論的加入…,這一連串的科學研究活動,讓 人們對原子結構的探測,由外而內地接續展 開。在這個過程中,雖然有許多的理論相繼 出現、被推翻,但似乎很難從其中清楚地勾 勒 出 一 個 如 同 孔 恩 所 描 述 的 常 態 科 學 、 危 機、革命三部曲之過程模式,畢竟這些科學 家們的研究大多是延續前面科學家的工作, 佐以新的技術和實驗設計,逐步地描繪出原 子的輪廓。 誠如上述,科學家們從視原子為組成物 質的最基本不可分割粒子,到抽絲剝繭般地 逐 一 解 構 原 子 ; 由 均 勻 散 佈 的 原 子 模 型 想 法,到具有中心核的原子模型觀點;從連續 性經典理論的描述,到非連續性量子理論的 詮釋,他們在原子物理的研究上似乎有了全 新的世界觀,對於原子的觀點和認知也已經 做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人們不再視原子為 物質的最小組成單位,而是積極地去探索原 子內部的結構,並且相信原子內部必另有其 不為人知的秩序存在。然而,這種轉變在筆

(7)

者看來是漸進的、是累積性的,並不如孔恩在 《科學革命的結構》中,所描述科學革命必 經之典範轉換(paradigm shift)的改宗過程 (conversion),即格式塔(gestalt)式之信念 轉換,反而比較像是孔恩在後來為《科學革 命的結構》所面臨困難所作的修正中,傾向 以達爾文演化論式去了解科學社群的演化、 物 種 化 、 與 科 學 革 命 的 觀 點 ( 傅 大 為 , 1998)。 不可共量性(incommensurability),是 孔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中另一個值得注意 的面相。孔恩認為:科學社群在新、舊典範 下,會戴著不同的有色眼鏡進行科學活動, 也就是兩群在不同世界中執業的科學家從同 一點注視同一方向時,他們會看到不同的東 西。若是由這個角度去看原子理論的發展, 個人倒是蠻贊同孔恩的說法,以十九世紀道 爾吞的原子學說以及二十世紀原子具有次級 結構(可以再分割)的觀點為例,若以現今的 科學知識而言,前者理論的誤謬已是不容置 疑的,然而對於兩個不同時期的科學工作者 而言,處於不同的時空、測量技術和社群文 化 之 下 , 我 們 實 在 很 難 直 覺 地 以 現 在 的 標 準,去衡量這兩者理論之優劣。或許,這正 符合了孔恩對於新、舊典範之間所存在不可 共量性的看法。只是,如同筆者前述一般, 這兩個時期間的典範(理論)轉換是否如孔恩 所主張的激進革命方式進行,個人則採較保 守之態度。 人類對於原子物理知識的進展,究竟是 革命?抑是演化?若是從孔恩 1 9 6 2 年提出 《科學革命的結構》後,一直到 1996 年去世 的整個研究歷程來看,在其科學革命觀點似乎 逐 漸 由 激 進 革 命 轉 向 為 柔 性 演 化 的 趨 勢 來 看,給了我們更大的思考空間去回答這個問 題;若是站在科學知識具有暫時性的基礎來 考量,或許迄今科學家對原子的研究仍在孔 恩所謂的常態科學時期,未來是否有可能出 現新的異例,乃至於引起科學的危機,爆發 科學的革命,我們實在很難妄下斷言!

參考書目

馬文蔚、唐玄之、周永平主編(1999):物 理學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新竹:凡異出版 社。 曾煥華譯(1989):從諾貝爾獎談 20 世紀 物理學。台北:銀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國成審(1993):原子的奧秘。台北:銀 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郭奕玲、沈慧君(1996):物理通史。新 竹:凡異出版社。 傅大為(1998):「孔恩一生」的歷史與社 會脈絡 -- 評吳以義著《庫恩》一書。台灣 社會學研究第二期,頁 201-214 。

Jacob Louis Eisberg (1972). Fundamen-tals of Modern Physics. New York, N. Y.

Kuhn(1962).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Chicago.

Richard P. Feynman(1998). The Meaning of it all:Thoughts of a Citizen-Science. California. U.S.A.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自從 Engle(1982)提出 ARCH 模型以來,已經超過 20 年,實證上也有相當多的文獻 探討關於 ARCH 族模型的應用,Chou(2002)將 GARCH

Intel-臺大創新研究中心(Intel-NTU Connected Context Computing Center)成立於2011 年。這是英特爾實驗室( Intel Labs)與世界頂尖大學進行的「英特爾合作研究機構(Intel

趣和求知慾望,培養初步的動手探究能力。」 • 「大自然與生活著重發展和延續幼兒的好奇心和 探索精神,幫助他們掌握尋找知識的方

首先,在前言對於為什麼要進行此項研究,動機為何?製程的選擇是基於

根據研究背景與動機的說明,本研究主要是探討 Facebook

本研究將針對 TFT-LCD 產業研發單位主管與研發人員進行 探討,並就主管於研發人員對職能重視程度作差異性分析。因此

由於醫療業導入 ISO 9000 品保系統的「資歷」相當資淺,僅有 三年多的年資 11 ,因此,對於 ISO 9000 品保系統應用於醫療業之相關 研究實在少之又少,本研究嘗試以通過

本研究以取自石門水庫地區之低塑性黏土為研究對象,以浸水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