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與親密感之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與親密感之相關研究"

Copied!
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教育心理學報,氏的, 36 卷, 2 期, 145 一 164 頁

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

與親密感之相關研究

陳秀菁

吳麗娟

林世華

台北市立 華江高級中學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本研究旨在探討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與親密感之間的關係。本研究以台灣地區大一到 大四有戀愛經驗的男女大學生 425 人為研究對象,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收集,所使用研 究工具包括「共依附量表」、「人際親密能力量表」及「親密關係量表」。調查結果分別以單 因子多變項變異數分析,調整血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典型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本 研究主要發現如下:\.不同性別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及親密感有明顯差異。 2. 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與人際親密能力之間有典型相關存在。當大學生共依附特質越高,其 主動能力越高,負向決斷能力與情緒支持能力越低。 3. 大學生的共依阿特質與親密感之間有 典型相關存在。當大學生共依附特質越高,其認知親密及休開親密越低。 4. 大學生的共依附 特質、人際親密能力與親密感之間有典型相關存在。當大學生共依附特質越高,且主動、負 向決斷、自我坦露、情緒支持與衝突處理能力越低時,貝 IJ 情感的親密、認知的親密、社交的 親密、休閒的親密、、身體的親密及精神的親密都越低。 關躍詞:大學生、共做附、親密感、人際親密能力 共依附 (codependency) 是一種失去自我的疾病 (Whitfield , 1991) 。共依附的人格特質為低自 尊、過度在乎他人、以他人的需求為主、將自己的價值建立在他人的肯定上,失去自我(邱紫穎譯, 民的;吳麗娟,民 8缸,民 8曲,民肘,民 88

; Granello

&

Beamish

,

1998)

,進而產生與壓力及焦慮 有關的疾病。在歐美,共依附已經儼然成為一種社會運動,到處充斥著共依附的議題,但往往因為缺 乏足夠科學的實證研究而經常為人所話病。因此本研究的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驗證共依附的理論,另一 方面是激發國人對共依附議題的關心和興趣。

文獻指出共依附者有親密方面的困難(

Kitchens

,

1991 ; Weinhold

&

Weinhold

,

1989

)。例如,

Larsen

(1985) 提到共依附者維繫親密關係的能力受損(邱紫穎譯,民的),他們畏懼啟動或參與各 種友善的親密關係(新苗譯,民89a) 。在 Carson 與 Baker (1994) 研究中也發現共依附包含一群人際 關係的困難、現實測試的困難、內射的憂鬱、不安全的依附關係,及可能無法勝任一些社交的活動,

*本文係陳秀菁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的部分內容,在吳麗娟教授與林世華副

(2)

如害羞,不知如何與人建立關係,而傾向與人群疏離。 Frank 與 Golden (1992) 表示許多共依附的行 為似乎在由酒家庭中的成人化小孩 (adult child) 身上都可發現,他們認為由酒家庭中的成人化小孩 的低親密感興逐漸增多的寂寞感與減少情感的開放有關 (Hardin, 2000) 。因此,綜合學者們臨床的觀 察與研究,可以發現共依附者似乎欠缺某些人際互動的能力因而面臨獨特的人際關係及親密關係的難 題。 我國大學生正值的到 22 歲的黃金歲月,根據 Eric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理論,這個階段的人 們開始尋找並建立親密與承諾的關係,他認為友情及愛情的滿足與否將進而影響其他生活層面的適應 (引自王慶福,民 84) ,而幫助學生面對親密關係的適應與學習,則是學校輔導工作相當重要的一 環。然而在親密關係的影響因素中,親密能力具有重要的地位(王安娜譯,民 80 ;王慶福,民 84)

,

親密關係不僅意味發展在兩個人之間的關係互動,還需考慮個人是否具備在親密上的能力。此外,王 慶褔(民 84) 表示探討不同人際能力對兩性關係的建立與維持及滿意度所扮演的角色對於兩性關係 的輔導深具意義,但國內卻少見這類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欲探討共依附與人際親密能力之間的關係, 希望對共依附者的人際親密能力的面貌有更細微的認識,當然更希望能夠進一步釐清共依附者究竟欠 缺何種重要的人際親密能力而導致其無法獲致親密的關係,以作為輔導工作實務者的參考。

Erickson 強調真正的親密需要穩固的自我感 (sense

of self)

,而不怕擔心失去界限或自我(引自

Levitz-Jones &

Orlofs旬,

1985)

;而共依附的核心的概念為失去認同 (loss

of identity) (Krestan

&

Bepko

,

1990)

,因此依照 Erickson 的觀點,任一時期的身心發展的順利與否,均與前→(或前各)時

期的發展有關,故研究者認為源自於失功能家庭的共依附者,可能因未能發展信任感(

Potter-Efron

&Potter-Efr凹,

1989 ; Weinhold & Weinhold

,

1989) 、自我認同感,以及欠缺解決親密任務所需的態度

和技巧(吳秋月,民 88

; Fisher

,

1981)

,因而影響成年期親密關係任務的發展。 不過東西方文化對自我有不同的定義。 Markus 與 Kitayama (1991) 指出西方的自我是指獨立的 自我 (independent

sel

f)

,強調自我的完整性與獨立性;而東方的自我,指的是相互依賴的自我

(interdependent sel

f)

,著重自我和他人的連結,且為了維持關係的和諧,必須經常覺察或聚焦在他人 的需求、慾望及目標上。而利翠珊(民86) 研究中國婚姻的親密中就發現,配偶的犧牲在西方的標 準可能視為病態的,在中國卻反而有助於夫妻親密情感的發展。因此,研究者好奇的是,既然東西文

化中的自我以及自我和他人的關係有如此大的差異(Markus

& Kitayama

,

1991)

,那麼西方文化中的

共依附概念所強調個人-界限的扭曲、失去自我,以及對健康關係的傷書,是否必然會發生在重視集體 主義的台灣,與個體的親密感有負面的關聯呢?也就是說研究者欲了解共依附特質在中國文化的脈絡 下,與親密感及人際親密能力的關聯為何呢?總而言之,本文擬以共依附特質為主軸,探討共依附特 質與人際親密的能力及親密感之間的關聯,一方面充實共依附特質的實證研究,二方面了解共依附特 質在國內文化情境的適用性。況且共依附特質與親密關係的研究在國內尚付闕如,對於這亟待充實的 研究領域,本研究應具有相當程度的意義與價值。 學者指出共依附表面上是普遍性及性別中立的名詞,但通常有些學者會用來描述女性的疾病

(Granello & Beamish

,

1998) 。共依附特質中過度聚焦在他人身上、認同照顧者、助人的角色及敏感他 人需求的描述符合女性所扮演傳統滋養的角色 (Cowan

&

Wa叮凹,

1994 ; Loring & Cowan

,

1997) 。因 而有學者批評共依附與女性特質與社會化性別角色重疊,如對伴侶忠實,依賴等等,並將女性接受其

性別角色差別待遇地視為病態(

Granello & Beamish

,

1998)

,因此共依附特質被認為是文化中對女性的 認定(吳秋月,民 88) ,若基於上述學者的看法,共依附特質應該男女有別,是否真是如此亦是本研

究希望探究的部分。

此外,許多研究也著重於人際親密能力與親密感的性別差異的研究。在人際親密能力性別差異研 究方面,如) Buhrmester 、 Furman 、 Wittenberg 與 Reis (1988) 研究發現,女性的情緒支持能力高於

(3)

男生,但在自我坦露、主動及負向決斷能力則無性別差異。黃于娟(民 85 )的研究中發現男性的自 我坦露的能力比女性低。邱文彬和林美珍(民 88) 針對 352 位大學生發展成熟的人際關係中親密性能 力的研究中發現,男女生在自我表露的深度及廣度上沒有差異。而在親密感的性別差異研究方面,如 曾文志(民 85 )在成年前期婚姻親密的研究中發現,在情感的親密、精神上的親密、認知的親密、 性親密等層面上,男性的親密感受顯著高於女生,但在社會的親密、身體的親密和休閒的親密等三方 面,男女無顯著的差異。利翠珊(民 89 )研究發現,男性在婚姻中所感受的親密情感較女性為多, 特別是感激之情。因此基於上述研究,男女生在各項人際親密能力的表現及親密的主觀感受上是否存 在著性別差異亦是本研究希望探討的主題。 基於上述的研究動機,以下進一步說明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研究問題與假設及重要名詞釋義。 一、研究目的 (一)探討不同性別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與親密感的差異情形。 (二)探討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與人際親密能力之間的關係。 (三)探討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與親密感之間的關{系。 (四)探討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與親密感之間的關係。 (五)根據研究的結果提出建議,以作為未來相關研究與輔導工作實務的參考。 二、本研究的問題 (一)不同性別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及親密感是否有差異? (二)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與人際親密能力是否有相關? (三)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與親密感是否有相關? (四)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與親密感是否有相關? 三、本研究的假設 假設一:不同性別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及親密感有差異。 j目設二: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與人際親密能力有相關。 假設三: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與親密感有相關。 假設四: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及親密感有相關。 四、名詞釋義 (一)大學生:指在台灣地區的公私大學、獨立學院、科技大學、技術學院就讀的大一到大四自 己報告有戀愛經驗之男女大學生。 (二)共依附特賈 (cod叩開dency) :指在原生家庭中所發展出來一種和他人連結的模式,其特

徵包含:以他人為焦點 (extreme

focus outside of

self)、認同照顧者角色 (identified

caretaking

activities) 、透過關係獲得意義感 (attempts

to derive a sense of

pu中os巳 through relationships) 及無法表

達情感 (lack

of

op巳n

expression of

feelings) 。本研究係以受試者在研究小組共同修訂的「共依附量表」

上的得分代表受試者共依附特質的程度,得分越高表示受試者的共依附特質程度越高。而當個體同時

具備上述四個特質,四個分量表的得分同時都越高時,買IJ越接近臨床描述的「共依附現象J '因此研

究者為了與所謂的共依附特質有所區分,貝IJ另外稱之為「共依附現象」。茲將共依附特質的內涵說明

如下:

(4)

2. 認同照顧者角色:被他人的問題所縈繞,而忽略照顧自己。 3. 透過關係獲得意義感:渴求愛與讚許,依附在關係中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4. 無法表達情感:難以誠實、開放的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 (三)親密感(i ntimacy) :指在愛情關係中,在內心深處體會到一種與對方親近的情緒感受。本 研究係以大學生在研究者修訂的可見密關係量表」上的得分代表親密感的程度。(文中的親密與親密 感會適時交替出現)。本量表共分為六個分量表,分別是: r 情感的親密」、「認知的親密」、「社交 的親密」、「休閒的親密」、「身體的親密」及「精神的親密」六個向度,各分量表得分越高,表示越 能獲得那一方面的親密感。茲將親密感的內涵說明如下: 1.情感的親密 (emotional

intimacy)

:指能和他/她之間有種親近的感受,覺得彼此相互吸引, 相互依賴,且可以彼此分享的感覺。 2. 認知的親密 (intellectual

intimacy)

:指能和他/她之間分享彼此的想法、觀念和意見,或共 同解決問題的親密感受,即指雙方之間溝通的親密。 3. 社交的親密(

social intimacy)

:指在社會人際的網絡中,彼此有著共通的朋友的體驗,同時象 徵著自己對於彼此人際關係的欣賞、支持與分享。 4. 休閒的親密 (recreational

intimacy)

:指彼此能分享嗜好、興趣,或共同參與休閒活動時體驗 到正向、愉快的親密感受。 5. 身體的親密 (bodily

intimacy)

:指彼此在平日能擁有眼神接觸、身體碰觸、擁抱、接吻或撫 摸等親密的體驗。 6. 精神的親密(

spiritual intimacy)

:指彼此擁有類似的生命意義、生活目標等等,或是彼此在思 想上或心靈上契合的親密感受。 (四)人際親密能力(intimacy

competence)

:指個人與他人建立、發展及維持親密關係的能力 (王慶福,民84) 。本研究係以受試者在研究者修訂的「人際親密能力量表」上的得分代表大學生人 際親密能力的程度。本量表共分五個分量表,分別是「主動」、「負向決斷」、「自我坦露」、「情緒 支持」、「衝突處理」五個向度。在各分量表得分越高者,表示該項人際親密的能力越高。茲將人際 親密能力內涵說明如下: 1.主動的能力 (initiation) :指能夠開始一段關係或互動的能力。 2. 負向決斷的能力 (negative

assertion)

:指能夠維護自已的權益及對他人表示生氣的能力。 3. 自我坦露的能力 (disclosure) :指能夠自我坦露個人的訊息的能力。 4. ↑青緒支持的能力 (emotional

support)

:指能夠提供他人情緒支持的能力。 5. 衝突處理的能力(

conflict management)

:指能夠處理親密關係中所引起的人際衝突的能力。

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是以台灣地區公私立大學、獨立學院、科技大學及技術學院一年級到四年級自己報告有戀 愛經驗的學生為研究對象。抽樣時盡量分布台灣北、中、南不同科系的學生,以叢集抽樣的方式抽取 台灣師大、實踐大學、輔仁大學、台灣大學、國北師、世新大學、台北護理學院、台北科大、交通大 學、靜宜大學、彰化師大、高雄醫學院、中山大學及和春技術學院等14 所學校大學生約 1300 名,回 收樣本共 729 份。之後剔除作答不完全,或有明顯反應心向之量表,最後總計有效樣本425 份。有效 樣本基本資料人數分配見表1 。

(5)

表 1 有效樣本背景資料表 背景資料

人數

百分比

年級

一年級

128

30.1

%

二年級

76

17.9

%

三年級

98

23.1

%

四年級

85

20.0

%

未填答

38

8.9

%

性另IJ 男

140

32.9

%

244

57

.4

%

未填答

41

9.6

%

交往情形 目前正在交往

217

5

1.1

%

曾經交往過

208

48.9

%

父往時間 半年之內 III

26.1

%

半年至一年

95

22

.4

%

一年至二年

98

23.1

%

二年至三年

65

15.3

%

三年以上

50

1

1.

8

%

未填答

6

1.

4

%

二、研究工具 (一)共低附量表

本研究所使用的「共依附量表」乃根據 Spann 與 Fischer 於 1990 年所編製的 rThe

Spann-Fischer

Codependency

ScaleJ 修訂而成 (Fischer,

Spann

&

Crawford

,

1991)

,以測量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的程 度,共計 15 題,內涵包括以他人為焦點、認同照顧者角色、透過關係獲得意義感及無法表達情感等 四個面向。各分量表Cronbachα 的係數介於.5872 至 .6406 之間,總量表的Cronbachα 的係數 為 .7573 '顯示本量表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另外,對量表的內部結構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的建構效度 分析,各個分量表的因素負荷量分別介於.35-.86之間,亦顯示本研究王具具有不錯的東斂效度。 (二)親密關係量表 本研究所使用的「親密關係量表」乃是研究者參考Olson 的「人際關係中個人的親密診斷量表」

(PAIR) (Schaefer

&

Olson

,

1981) 及曾文志(民的) r成年早期婚姻親密量表」修訂而成,以測量大 學生在愛情關係中各項親密的感受。共計 36 題,內涵包括「情感的親密」、「認知的親密」、「社交 的親密」、「休閒的親密」、「身體的親密」及「精神的親密」六個分量表。各分量表 Cronbachα 的 係數介於 .7457 至 .8247 之間,總量表的 Cronbachα 的係數為 9206 '顯示本量表具有一定的穩定性。 另外,對量表的內部結構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的建構效度分析,各個分量表的因素負荷量介於 .38-.75 之間,亦顯示本研究工具具有不錯的東斂效度。 (三)人際親密能力量表 本研究所使用的「人際親密能力」量表乃根據 Buhrmester 等人 (1988) 的 r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QuestionnaireJ 修訂而成,以測量大學生人際親密的能力程度。共計30 題,內涵包括 「主動」、「負向決斷」、「自我坦露」、「情緒支持」、「衝突處理」。各分量表Cronbachα的係數介

(6)

於.6039 至.8185 之間,總量表的 Cronbachα 的係數為 .8685 '顯示本量表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另外, 對量表的內部結構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的建構效度分析,各個分量表的因素負荷量介於.29-.71 之間, 因素間的相關為.37 至 .85 之間,亦顯示本研究工具真有不錯的思斂效度。

結果

一、不同性別大學生的共低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及親密感的差異分析 本節是根據單因子多變項變異數分析來分別考驗比較不同性別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 力及親密感的是否存在顯著的差異,結果如下: (一)不同性別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之差異比較 表 2 不同性別大學生在共恆附量表的各分量表分數之多變頂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來源 df

SSCP

(單變項)

F

組間

.372

.046

2.695

19.536

2.378

-5.543

-40.184

82.657

8.757**

1.3

74

9.963

-20

.4

94

5.081

.957*

.835

組內

382

3104

.1

28

1213

.4

30

3137.871

1164.043

1002.059

3605.843

388.688

800.615

837.931

2325

.4

79

*ρ<.05 **ρ<.0125 註: SSCP 為離均差平方和交乘積矩陣 表 2 顯示,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共依附特質之差異達 .05 統計顯著水準( "=.957 , ρ<.05) 。而為 了進一步了解共依附特質內涵在性別上的差異為何,以單因子單變項變異數分析,並調整 α 為 .0125 (.0514)作為事後比較,所得的結果如表二最後一欄所呈現。其中發現,不同性別大學生在「透過關 係獲得意義感」方面有較明顯差異(男生平均數為12.20 '女生的平均數為 13.16 )。因此研究假設不 同性別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有差異,獲得統計資料的支持。而且事後比較顯示主要差異是在「透過關 係獲得意義感」分量表之得分上。 (二)不同性別大學生的人際親密能力之差異比較 表 3 顯示,不同性別的大學生人際親密能力之差異達.05 統計顯著水準( "=.953, ρ<.05) 。而為 了進一步了解人際親密能力內涵在性別上的差異為何,以單因子單變項變異數分析,並調整α 為 .01 (.0515)作為事後比較,所得的結果如表三最後一欄所呈現。其中發現,不同性別大學生在「情緒支 持能力」方面有較明顯差異(男生平均數為 22.70 '女生的平均數為 23.69 )。因此研究假設不同性別 大學生的人際親密能力有差異,獲得統計資料的支持。而且事後比較顯示主要的差異是在「情緒支持 能力分量表」之得分上。

(7)

表 3 不同性別大學生在人際親密能力量表的各分量表分數之多變頂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來源

df

SSCP

(單變項)

F

組間

33.850

2.890

-10.178

3.060

.297

44.857

-13

.4

88

59

.4

44

5.681

54.245

-16.311

7

1.

884

86.928

.953*

7.723**

-.231

.070

-.307

-.371

.002

000

組內

382

4474.775

1558.678

3934.940

2160.299

1884.363

3996.845

1897.567

1333.061

1958.569

4299.728

1544.106

1037

.4

30

1568.025

2396.308

406

1.

623

ρ*

<.05

**ρ<.01 (三)不同性別大學生的親密感之差異比較 表 4 不同性別大學生在親密關係量表各分量表分數之多變頂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來

df

SSCP

(單變項) 源 F 組

56.318

5.026

-12.996

2.999

.176

-23.721

5

.4

74

9.991

.4

70

72

.4

47

-16.718

-30.514

93.195

5.716

88.021

-20.311

-37.074

113.229

137.569

6.841

6.672

-1.

540

-2.810

8.583

10

.4

28

.790

.948*

.048

382

4280.721

3330.996

6518.334

989.330

1850.526

8115.915 .

3013.889

3722.384

2184.155

6228

.4

27

3410.011

2300.311

639.761

3824.240

7682.056

3999

.4

14

4315.873

1545.951

3589.623

3517.041

6287.332

*ρ<.05 料 ρ<.0083 表 4 顯示,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親密感之差異達的統計顯著水準(1\=.948, ρ<.05) 。而為了進 一步了解親密感內涵在性別上的差異為何,以單因子單變項變異數分析,並調整α 為 .0083

(.05/6)

作為事後比較,所得的結果如表四最後一欄所呈現。其中發現,雖然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整體親密感 之間有明顯差異,但在各個親密感的分量表分數並無明顯差異。研究假設不同性別大學生的親密感有 差異,獲得統計資料的支持。(旦事後比較顯示不同性別大學生在各個親密感的分量表分數並無顯著差 異。

(8)

二、大學生的共做附特質與人際親密能力之典型相關結果分析 本節主要的目的在探討共依附特質與人際親密能力之間的關係。由表 5 典型相關分析結果顯示, 所得四個典型相關係數 (ρ) 分為.388 、 .297 、 .245 、 .1 狗,均達.凹的統計顯著水準。 表 5 大學生的共做附特貴與人際親密能力之典型相關分析摘要表 X 變項 典型變項 Y 變項 典型變項 XI X2 X3

4 η1 η 2 η3 η4 以他人為焦點

-.675

-.670

-.062

-.303

主動

.277

.702

.026

-.346

認同照顧者角

-.172

-.049

.4

64

-.867

負向決斷

-.141

553

.159

.670

色 自我坦露

00

且可A

.920

-.347

.114

透過關係獲得

.096

-.244

-.666

-.699

情緒支持

.827

.4

13

-.223

.308

音心 義感 衝突處理

.539

.561

.536

.070

無法表達情感

.610

-.708

.232

九 271 抽出變異數百分比 .214 .4

26

.097

.136

重疊

032

.038

.006

.003

抽出變異數

.216

.253

.1

79

.351

ρ2

1505

.0882

.060

.0193

百分比

.033

.022

Oil

.007

重疊 |典型相關 ρ

.388*

.297*

.245*

.139*

*ρ<.05 第一個典型相關結構組型,主要是由四個X 變項中的「以他人為焦點 J (Xl) 、「無法表達情感」 (X4) 透過第一個典型變項( X I) 而與五個 Y 變項的第一個典型變項 (ηI) 產生關聯性。意即當個 體越不傾向以他人為焦點,越傾向無法表達情感時,貝IJ情緒支持能力與衝突處理能力均越高。 第二個典型相關結構組型,主要是由四個 x 變項中「以他人為焦點 J (XI) 、「無法表達情感」 (X4) 透過第二個典型變項 (χ2) 而與五個 Y 變項的第二個典型變項 (η2) 產生關聯。意即當個體 越不傾向以他人為焦點,越不傾向無法表達情感,貝 IJ主動能力、負向決斷能力、自我坦露能力、情緒 支持能力及衝突處理的能力都傾向越高。 第三個典型相關結構組型,主要是由四個 X 變項的「認同照顧者角色 J (X2) 、「透過關係獲得意 義感 J (X3) 的透過第三個典型變項( X 3) 而與五個 Y 變項的第三個典型變項 (η3) 產生關聯性。 意即當個體越不傾向透過關係獲得意義感,越傾向認同照顧者角色,貝IJ 自我坦露能力傾向越低,衝突 處理能力傾向越高。 第四個典型相關結構組型,主要是由四個 X 變項的「以他人為焦點 J (XI) 、「認同照顧者角色」 (X2) 、「透過關係獲得意義感 J (計)透過第四個典型變項 (χ4) 而與五個 Y 變項的第四個典型變項 (η4) 產生關聯性。意即當個體越不傾向以他人為焦點、越不傾向認同照顧者角色、越不傾向透過關 係獲得意義感,貝IJ 負向決斷的能力傾向越高,情緒支持能力傾向越高,主動能力越低。 三、大學生的共做附特質與親密感之典型相關結果分析 本節主要的目的在探討共依附特質與親密感之間的關係。由表 6 典型相關分析結果顯示,所得二 個典型相關係數 (ρ) 分別為.305 、 .227 .均達.05 統計的顯著水準。

(9)

表 6 共低附特質與親密感的典型相關分析摘要表 X 變項 典型變項 Y 變項 典型變項 Xl X 2 可 l η

勻• 以他人為焦點

-.775

.380

情感的親密

.138

-.084

認真日的親密

.762

-.041

認同照顧者角色

-.670

-.608

I 社交的親密

.203

-.946

休間的親密

.521

-.315

透過關係獲得意義感

-.781

-.014

I 身體的親密

.020

.103

精神的親密 .1

36

-.213

無法表達情感

-.377

263| 抽出變異數分比

.155

.176

重疊

.014

.009

抽出變異數百分比

.4

50

146

ρ2

.0930

.0515

典型相關 ρ

.305*

.227*

重疊

042

00司j *ρ<.05 第一個典型相關結構組型,主要是由四個 X 變項的「以他人為焦點 J (XI) 、「認同照顧者角色」 (X2) 、「透過關係獲得意義感 J (X3) 、「無法表達情感 J (X4) 與六個 Y 變項的第一個典型變項 (η 1)產生關聯性。意即當個體越不傾向以他人為焦點,越不傾向認同照顧者角色,越不傾向透過關係 獲得意義感,及越不傾向無法表達情感時,貝 IJ其認知親密及休閒的親密都傾向越高。 第二個典型相關結構組型,主要是由四個 X 變項的「以他人為焦點 J (XI) 、「認同照顧者角色」 (X2) 透過第二個典型變項(X 2) 而影響六個 Y 變項的第二個典型變項 (η2) 。意即當個人越不傾向 認同照顧者角色,越傾向以他人為焦點時,其中士交的親密及休開的親密都傾向越低。 四、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與親密感之典型相關結果分析 本節主要的目的在分析共依附特質與人際親密能力及親密感之間的關係。由表 7 典型相關分析結 果所示,獲得三個典型相關係數 (ρ) ,分別為.425 、 .306 、 .254 '均達的統計的顯著水準。 第一個典型相關結構組型,主要是由九個 X 變項的「以他人為焦點」、「透過關係獲得意義感」、 「主動」、「負向決斷」、「自我坦露」、「情緒支持」、「衝突處理」透過第一個典型變項(X I) 而與 六個 Y 變項的第一個典型變項 (ηI) 產生關聯性。意即當個體越傾向以他人為焦點、越傾向透過關 係獲得意義感,而主動、負向決斷、自我坦露、情緒支持、衝突處理能力都傾向越低時,其情感的親 密、認知的親密、社交的親密、休閒的親密、身體的親密、精神的親密都傾向越低。 第二個典型相關關係結構組型,主要是由九個 x 變項的「認同照顧者角色」、「透過關係獲得意 義感」、「主動」、「衝突處理」透過第二個典型變項( X 2) 而與六個 Y 變項的第二個典型變項 (η 2)。意即當個體越傾向認同照顧者,越傾向透過關係獲得意義感、越具備主動的能力,及衝突處理的 能力越低時,其社交親密傾向越高、認知親密傾向越低。 第三個典型相關關係結構組型,主要是由九個 X 變項的「以他人為焦點」、「透過關係獲得意義 感」、「無法表達情感」、「主動」、「情緒支持」透過第三個典型變項 (χ3 )而與六個 Y 變項的第三 個典型變項 (η3 )產生關聯|生。意即當個體越傾向以他人為焦點、越傾向透過關係獲得意義感、越 傾向無法表達情感,且主動能力越低,情緒支持能力越高時,買 IJ情感的親密、身體的親密、精神的親

(10)

密越高,但社交親密越低。 表 7 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與親密感之典型相關分析摘要表 x 變項 典型變項 Y 變項 典型變項 Xl X 2 X 3 ηl η2 η3 以他人為焦點

.541

181

.390

情感的親密

-.601

.009

.632

認同照顧者角色

.284

.607

00

且可必 認知的親密

-.740

-.537

.042

透過關係獲得意義感

.330

.520

.4

71

?士交的親密 -.4

34

.4

55

-.554

無法表達情感

.207

042

.4

16

休開的親密

-.919

.165

.204

主動

-.540

.348

-.357

身體的親密 -.4

99

.225

.546

負向決斷

-.587

.197

-.lll

精神的親密 -.4

79

-.061

.4

36

自我坦露

-.618

.258

.168

抽出變異百分比 .4

03

.096

.206

情緒支持

-.846

010

.378

衝突處理 -.4

59

但 .377

00

弓h 重疊

.073

009

.013

抽出變異百分比

.274

.116

.095

ρ2

.1806

.0936

.0645

典型相關

425*

.306*

.254*

ρ 重壘

.049

011

006

*ρ<.05 討 冒商 一、不同性別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及親密感的差異分析 (一)不同性別大學生在共做附特質上差異分析結果 本研究發現,不同性別大學生在共依附特質的得分上有明顯差異。進一步分析比較發現在「透過 關係獲得意義感」方面,大學女生的得分明顯高於大學男生,即大學女生比男生有更多「透過關係獲 得意義感」的傾向。 「不同性別大學生在共低附特質上差異」之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男生的共依附特質可能有別於女生。此結果與多數的臨床文獻及相關研究相符

合 (Fischer

&

Beer

,

1990 ; Fischer

,

Spann

&

Crawford

,

1991 ; Fuller

&

Warner

,

2000

;蔡淑鈴,民

9 1)。多數的臨床文獻及相關研究多半支持共依附的特質男女有別,且女生高於男生(Fischer

&

Beer

,

1990 ; Fischer

,

Spann

&

Crawford

,

1991 ; Fuller

&

Warner

,

2000) 。何以女生的共依附特質會高於男 生?研究者根據相關文獻歸納可能的原因有: (I)學者認為共依附與傳統女性的特質相重疊,與女 性刻板行為與女性因應壓力的策略有關 (Cowan

&

Warren

,

1994 ; Roehling

,

Koelbel

&

Rutge悶,

1996)

,包括過分敏感他人的需求、取悅及助人(

Cowan

&

Warren

,

1994)

,依賴他人讚許、忽略自己

的需求、界限不清及關係混亂等(吳秋月,民88)0 (2) 社會期待女性將注意力放在照顧別人,而

非照顧自己。因此在這樣的社會文化的壓力下,女性容易失去自我,難以檢視自己內心的需求(新苗 譯,民 87

; Granello

&

Beamish

,

1998)

,而可能導致有較多的共依附傾向。

然而,有研究的結果雖然呈現共依附的特質男女有別,但是卻是男生的共依附分數高於女生。例 如蔡淑鈴(民9 1)以 723 位高中職的學生為對象,探討親子關係與共依附之間的相關結果發現,男生

(11)

共依阿特質的總分及共依附特質中的「以他人為焦點」、「認同照顧者角色」、「無法表達情感」的得 分高於女生的共依附特質的得分,但共依附特質中的「透過關係獲得意義感」的得分,則是女生高於 男生。而蔡淑鈴認為這樣的結果可能是國人對於男性性別角色期待所造成。 然而,亦有研究結果顯示男女生的共依附特質無性別差異(吳秋月,民 88 ;楊晴惠,民 90) ,顯 示關於共依附的性別差異情形似乎尚無定論。況且目前國內的相關的研究僅有數篇,是否可能是男女 生都受到關係取向(楊中芳,民 88) ,以和為貴、個人不隨意表達內心情感和需求 (Markus

&

Kitayama

,

1991) 的中國文化價值觀的影響。或者,隨著社會的轉變,女性較不受傳統性別角色限制 (邱文彬、林美珍,民 88) ,而有較多自我的梅故(劉珠利,民 90) ,因而可能使得國內男女生在共依 附的表現上並無一致的結論,值得進一步探究。 「不同性別大學生在透過關係獲得意義感上差異」之討論 本研究的結果進一步發現大學女生比大學男生有更多「透過關係獲得意義感」的傾向。此不僅與 蔡淑鈴(民 9 1)的研究得到相同的結論,也與描述女性較男性重視關係取向的文獻相符合(

Gilligan

,

1988

'引自 Collins ,

1993 ; Miller

,

1991

'引自 Sharf,

2000

)。

Bakken

(1992) 的研究指出,女性的情感需求高於男性(黃慧芬,民 88) 0 I""關係中的自我理論」 表示,女性的自我認同( self-identity) 是透過與他人的關係來發展 (Gilligan ,

1988

'引自

Collins

,

1993)

,並非朝向自主與個體化,而是尋求關係的連結與互動 (Collins, 1993) 。此外,受到強 而有力的社會化的影響,造成女性注重關係的世界觀(徐秋央,民90) 。女性是社會的附屬團體,覺 得自己較不重要,因此努力發展和同性或異性的關係來滿足他人情緒的或生理上的需求(

Sharf

,

2000) 。再者,傳統的台灣社會強調女性要溫和、犧牲、忍耐及無我(李美枝,民 84) ;女性在關係 中被要求只求付出,不求回報(劉珠利,民 90) 。 因此,研究者認為可能由於女生的重要發展建立於關係中的個體化過程,而非與關係分離;女生 比較關心與重要關係人維持情感連結,以此定義自己的價值(蔡秀玲,民 86) ,再加上社會期待,因 而可能使得女大學生在共依附量表上「透過關係獲得意義感」的分數明顯高於男生。不過重視關係的 連結會不會使得女生在平衡自主與親密時遇到更多的難題,導致有更多共依附的傾向實在需要投注更 多的關心與注意。 (二)不同性別大學生在人際親密能力上差異分析結果 本研究發現,不同性別大學生在人際親密能力的得分上有明顯差異。更進一步發現在「情緒支持 能力」方面,大學女生的得分明顯高於大學男生,即大學女生比大學男生更能夠提供他人情緒的支 持。 「不同性別大學生在人際親密能力上差異」之討論 本研究的結果與 Buhrmester 等人(1 988) 的研究結果相符合。 Buhrmester 等人在 (1988) 的研究 發現,女性的情緒支持能力高於男生,但在自我坦露、主動及負向決斷能力則無性別差異。 本研究結果顯示女生與男生的人際親密能力有明顯差異,尤其是,情緒支持方面,女生比男生更能 夠提供他人情緒的支持。研究者根據相關文獻認為可能的原因如下: (1)教養方式不同,女生被鼓 勵發展對他人需求的敏感性,學習到較佳的情緒敏感能力及覺察對方情緒的能力(黃慧芬,民 88

;

Prager

,

1995)

0 (2) 關係中自我理論表示,透過母親照顧關係的方式(情感上的敏感、撫慰等) ,及 母職角色的示範,女性被鼓勵發展出同理敏感的能力,在母女關係中有更多練習關懷別人的機會(劉 珠利,民 90) 0 (3) 社會文化下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造成男性性別角色的衝突,男性擔心自己傾 聽、哭泣不是男子漠的行為,更擔心對於其他男性顯現正面的情感會被誤認為同性戀,而受到同儕的 排擠,因而可能使男性的情緒支持能力及自我坦露的能力受到限制(劉秀娟、林明寬,民的)。 本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男女生在「自我坦露」的能力上並無明顯差異,與有些文獻顯示性別角色衝

(12)

突可能壓抑男性的自我坦露(蔡永新,民 88) 的看法並不相同。不過,

Prager

(1995) 曾指出,當傾 訴的對象是女性,或者有更多工具性的意圖時,大學男生會在互動中會坦露更多個人的訊息。因此探 討或測量自我坦露能力究竟男高或女高,似乎還需考慮自我坦露的動機及互動對象的性別才行。 (三)不同性別大學生在親密感上差異分析結果 本研究發現,不同性別大學生在整體親密感之間雖有顯著差異,但事後比較發現不同性別大學生 在各個親密感的分量表分數並無明顯差異。 「不同性別大學生在親密感上差異」之討論 曾文志(民 85 )在成年前期婚姻親密的研究中發現,在情感的親密、精神上的親密、認知的親 密、性親密等層面上,男性的親密感受顯著高於女生,但在社會的親密、身體的親密和休閒的親密等 三方面,男女無顯著的差異。利翠珊(民89 )在婚姻親密情感之性別差異的研究發現,男性在婚姻 中所感受的親密情感較女性為多,特別是感激之惰。本研究以大學生為對象的結果與上述曾文志(民 的卜利翠珊(民 89) 以已婚者為對象的研究結果並不一致,究竟是研究對象的不同造成的差異,還 是有其他的原因,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相關文獻多半支持男女生在追求親密的方式及喜愛親密接觸的形式存在著性別差異。年輕女性更 可能經由口語表達他們的溫暖及愛意,較重視關係中的談話及情感的分享;男性比較會透過親密的行 為或共同參與活動來表示親密 (Prager,

1995 ; Saxton

,

1996) 。因此上述文獻所言與本結果並不符 合。不過國內曾文志(民 85 )研究發現,教育程度越高,不論男女生都對親密感有更高的需求,因 此研究者推想大學男女生可能都致力追求及營造兩人的親密感,因此以致於在各項親密感受的差異並 不明顯,不過這項推論仍需日後更多的研究支持與探討。 總而言之,本研究結果發現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及親密感存在著性別差異。但 Ba1swick 與 Peek (1971) 指出親密關係中的性別差異可能跟傳統性別角色有關(引自 Fisch缸, 1981) 。男女生 的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及親密感間的性別差異究竟是先天生物的影響,或是與文化期待或與性 別角色有關,將是未來進一步的研究方向。 二、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與人際親密能力的關係 本研究結果顯示共依附特質與人際親密能力之間是有相關存在的。其中出現了四個典型相關的結 構。但根據研究者對臨床描述的共依附現象的定義(共依附量表四個分量表得分同時都高) ,擬將共 依附與人際親密能力間所獲得的典型相關結果分成兩個部分來探討: (I)共依附現象與人際親密能 力間的關係 (2) 共依附特質與人際親密能力其他典型相關組型的關係。 (一)共恆附現象與人際親密能力間的關係 由表 5 中的第四個典型關係祖型可發現,當大學生越符合共依阿現象,其負向決斷能力及情緒支 持能力越低,但主動能力越高。本研究結果可與共依附的文獻描述及 Carson 與 Bak巳r (1 994) 的研究 結果相互對照。

Mellody

(邱紫穎譯,民85 )表示,共依附因為維繫親密能力受損,而無法與人建立親密的關 係。 Larsen (引自新苗譯,民89b) 認為共依附會減損開始及參與親密關係能力,他們畏懼啟動或參 與各種友善的親密關係。 Carson 與 Baker (1994) 研究發現共依附包含一群人際關係的困難、現實測 試的困難以及內射的憂鬱,且合併有不安全的依附關係,可能有一些社交的不勝任,如害羞,不知如 何與人建立關係,而傾向與人群疏離。以上資料顯示共依附者可能欠人際互動的能力而傾向與人群疏 離。 然而本研究卻發現共依附與主動能力有正向的關係,顯示共依附特質越高,主動能力越高。探究 本研究的結果與文獻描述部分不符合的原因可能有下列兩點:

(13)

第一,共依附者容易關係上癮(楊睛惠,民 89

; Weinhold

&

Weinhold

,

1989) 。皮芭帶(殷于 譯,民 82 )認為關係上癮者通常渴盼愛情,缺乏耐心。此外,關係組型顯示,其認同照顧者及透過 關係獲得意義感的傾向又較高,因此更可能害怕寂寞而積極尋求新的人際關係。互動中他們傾向照顧 他人,關懷他人的需求,給人感覺是個充滿愛心,願意付出的人(新苗譯,

89b)

,因此開始與人互 動的能力較佳。 Buhrmest巳r 等人(1988) 研究發現,主動能力最能預測剛開始的關係滿意度。但關係 的維持需要其他的能力來達成,因此友誼的滿意度與情緒支持能力的相關最強(Buhrmest仗, 1988) 。 因此研究者推測可能越傾向認同照顧者及透過關係獲得意義感的共依附者,可能一開始能夠建立不錯 的關係,但可能缺乏不同關係階段所需的人際親密能力,如情緒支持與負向決斷的能力,日後還是可 能出現親密關係的困難。 第二,研究者推測共依附四個特徵傾向不同程度的組合與人際親密力的關係組型也有所差異。因 為共依附特質的傾向有程度的差異,況且共依附者的行為模式又受到個人背景與人格因素的影響而呈 現不同的特質,這也是定義共依附遇到最大的難題(新苗譯,民8知,民 89b) 。既然共依附有如此多 樣的面貌,因此研究者推論共依附四個特徵傾向不同程度的組合,可能與人際親密力的關聯可能會出 現不同的關係組型,展現不同的人際模式。不過關於上述的推測仍需未來進一步的研究考驗,或許可 能有助於歸納紛亂的共依附臨床特徵。 (二)共依附特貴與人際親密能力其他典型相關組型的討論 在共依附特質與人際親密能力第一組典型關係組型中發現,當個體越不以他人為焦點,越無法表 達情感時,其情緒支持能力及衝突處理能力都越好。針對這樣的研究結果研究者擬從兩方面來探討可 能的原因。 首先,研究者從閱讀本土心理學的文獻當中推論原因可能是由於中國人重視關係和諧,傾向隱忍 自己負面的情緒,因此可能更能夠傾聽對方抱怨,及適時的退讓以避免更大衝突的緣故。如徐玉青 (民 91) 指出研究圍內衝突因應的額型時干萬不可忽略中國集體主義、強調和諧的文化背景對個人衝 突因應行為的影響。為7 人際和諧的考量,中國人講求忍讓,壓抑自己的慾望和負面的情緒(李敏 龍、楊國樞,民87 ;徐玉青,民91) 。 李敏龍、楊國樞(民87 )也認為「忍」是中國人重要的特質,是化解衝突的重要方式,強調一 種自我修養,含有多種複雜的心理內洒和歷程,顯示個體可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是外在情境的 反應器,他們隱忍自己的情感也許是為大體著想,無法表達情感可能是指不會因為別人的行為而有過 激的反應,或許代表個性比較理性和內斂,因此可能有助於個體處理關係中所引起的衝突。因此,中 國人的隱忍的心理複雜歷程似乎與共依附者認為擔心表達感受或害怕表現出真實的自己別人會離他而 去,而不敢表達內心的情感或凍結情感的情形可能有所差異。不過分量表並未多加說明隱藏情緒及隱 藏自己的理由,因此無法分辨其隱藏情緒的原因,有待日後進一步的探究。 另一方面,研究者試著從衝突處理能力量表內涵的角度來分析。衝突處理能力題項內涵指的是能 在衝突中不情緒化、知道如何避免衝突、不大發脾氣、冷靜、理性,傾聽對方的想法,因此比較是針 對衝突處理時的情緒管理、傾聽對方想法的部分,並不包含面對衝突的處理策略的運用,如協調、抗 爭、退避、忍讓等等(徐玉青,民9 1)。因此研究者推論可能使得越隱藏、壓抑自己內心的情感者, 可能在這方面比較的擅長,因而在本研究中表現較佳的「避免」衝突的能力。至於以這種方式來避免 衝突的產生,是否有益個體的身心健康,需要日後更多關注。 總之,東方文化講究控制私人的情感,代表成熟與內斂。西方文化認鼓勵情緒表達(Markus

&

Kitayama

,

199

1)

,東西方對於情緒的表達與重視有截然不同觀點。且「無法表達情感」分量表的試題 只有三題,且在表5 、表 6 及表 7 也顯示在共依附的關係組型中, r 無法表達情感」的因素負荷量都 較其他三個分量表低,因此建議在將來中國人共依附的研究上,量表中此一向度仍需要進一步考驗,

(14)

應有助於修訂更符合我國文化特性的共依附量表。 三、大學生的共做附特質與親密感的關係 本研究結果顯示共依附特質與親密感之間是有相關存在。其中出現了二個典型相關結構,但根據 研究者對共依附現象的定義。因此,研究者擬將共依附與親密感之間所獲得的典型相關結果分成兩個 部分來探討: (一)共依附現象與親密感之間的關係(二)共依附特質與親密感其他典型相關組型的 關係。 (一)共低附現象與親密感之間的關係 從表 6 第一個典型相關組型可發現,當個體越符合共依附現象,貝IJ其認知親密與休閒親密越低。 此結果與文獻中描述的共依附的特徵可以相互呼應。

Subby

(新苗譯,民89a) 表示共依附者乃長期暴露在一組令人備感壓迫的家庭規則下:不要感 受;不要談論或解決各種問題;不要表現自私;不要追求各種樂趣,也不該享受生活...等等。他們 總是把別人的需求放在自己需求的前面,為他人的問題擔憂,無法享受輕鬆的生活樂趣(邱紫穎譯, 民的)。他們缺乏自發的分享,他們的活動經常是被安排,並非是白發的(Whitfi1d, 199 1)。因此本研 究的結果發現共依附特質越高,其認知親密與休開親密越低,與共依附的臨床特徵中無法談論或解決 問題及無法追求生活樂趣的描述相符合。 (二)共依附特質與親密感其他典型相關組型的討論 關於「認同照顧者角色」的因素:從表5 及表 6 典型相關摘要表可發現,當「認同照顧者角色」 與其他特質方向不一致的時候,結果會跟某些親密感及人際親密能力有同方向的關係。從表6 可發 現,當個體越不傾向以他人為焦點,越傾向認同照顧者角色時,其社交親密傾向越高、休閒的親密傾 向越高。換句話說,當個體越不會生活重心放在他人身上,越將他人的需求放在自己需求前面,其越 能與對方有共通的朋友,並且共享嗜好,共同參加休閒活動,體會正向愉悅的親密感受。由表5 可發 現,當個體越不傾向透過關係獲得意義感,越認同照顧者角色,買IJ 自我坦露能力傾向越低,衝突處理 能力傾向越高。因此研究者推論,適當的「認同照顧者角色J '即關懷對方但不會因為要照顧他人忽 略自己,不會用犧牲照顧的方式來維持和他人的關係時,不用經常為對方擔憂,因此也許有助於個體 與對方享有許多共同的朋友,享受休閒生活的樂趣。不過,關於此點推論,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黃慧芬(民88 )研究中發現大學男生當他對自己與他人平等關f要時,他知覺到別人跟他相處很 愉快、覺得受人喜愛等等,此與表6 第二個典型相關組型所顯示的當個體越不以他人為焦點,越認同 照顧者角色,買IJ社交親密、休閒親密越高的結果可相互對照。黃慧芬(民88) 研究也發現,若關懷 他人勝過關懷自己時,不論大學男生或女生他們對於自己的看法及在社會人際間所獲得的自尊都越 低。無怪乎當初Fisher在量表的設計上「認同照顧者角色」是從他人焦點的因素分出來的(

Fisher

,

Spann

&

Crawford

,

1991) 。因此研究者推論越傾向認同照顧者角色要與越不傾向以他人為焦點時,反 而可能指是對自己與他人平等關懷。因此認同照顧者似乎並非是全然負面的特質,唯有照顧他人而忽 略自我照顧,或藉由照顧去控制對方的行為,或者或用犧牲自己的需求來換取對方的關係時才會出現 問題。也正如 Mellody (新苗譯,民的b) 所言,施與及為人服務是健康生活與人際關係中重要的成 分,而共依附卻將「看顧」或「照顧」變成生命的姿態為他人的生命負責而忽略了自己。因此我們要 學習區分照顧和滋養和共依附者失功能的照顧方式,學習適時的放下他人,歸返自己,照顧自己。 四、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貴、人際親密能力與親密感的關係 本研究結果顯示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與親密感是有相關存在。其中出現了三個典型相關結 構,但根據研究者對共依附現象的定義,擬將共依附與人際親密能力間所獲得的典型相關結果分成兩

(15)

個部分來探討: (一)共依附現象、人際親密能力與親密感之間的關係(二)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

能力與親密感之間其他典型相關組型的關係。

(一)共做附現象、人際親密能力與親密感之間的關係

表 7 第一個典型相關組型顯示,當個體越符合共依附現象時,若其人際親密能力也越低時,其親

密感越低。此結果可與 Carson 與 Baker (1994) 的研究相互呼應。

Carson 與 Baker (1994) 研究結果支持共依附的建構內涵包括一群人際關係困難 (a

cluster of

difficulties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現實測試的困難及內攝的憂鬱,並表示共依附者因為缺乏人

際關係的穩定性而傾向覺得和人群疏離。因為合併有疏離感及不安全的依附關係,研究者推論共依附 者可能有一些社交的不勝任 (social

incompetence)

,譬如說害羞、不確定如何和人建立關係以及覺得 社交的不適當(

social

inadequacy) 。伴隨著人際親密能力的缺損,可能使個體很難獲得親密的關係。 本研究結果顯示越符合共依附現象,且缺乏人際親密的能力,買 IJ個體則難以獲得親密的關係,或 在關係中無法任何的親密可言。但 Troise (1992) 在共依附者親密能力的研究中發現,仍有些共依附 者可和親密的朋友建立親密的關係,並未支持共依附者無法獲得任何的親密關係的假設。 Troise (1992) 推論共依附者之所以會嫁給創酒者是因為有一部份的人在之前就有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的困 難,然而也有些人是因為在這樣壓力的環境下,造成他與人建立親密關係時出現困難。因此共依附是 否有先天或後天的型態,及其與親密能力與親密關係的關連有待日後更深入的研究。 (二)共依附特賈與人際親密能力與親密感其他典型相關組型的討論 表 7 第二組典型相關組型顯示,積極尋求關係,且經常把他人的需求放在自己前面的人,討好對 方的人,若缺乏衝突處理的能力,買 IJ 越無法與對方溝通彼此的想法,共同解決問題。他可能是個好 人,充滿關愛,因此可以跟對方共享友誼。不過也可能過度在意關係的和諧,又欠缺衝突處理的能 力,因而無法與對方溝通討論彼此的看法。 表 7 第三組典型相關組型顯示,越傾向把生活重心放在他人身上,但不會過度的去控制對方為對 方負責,從關係中獲得自我的價值,不會表露真正的自己,但情緒支持能力越佳者,除 7 因為較為被 動而缺乏社交親密外,貝 IJ其能在關係中享有情感的親密、身體的親密及精神的親密。研究者推論,這 可能代表文化所期待的角色,尤其是女性,認為別人比較重要,以對方為重,重視關係的連結,不輕 易表露自己的情緒,或許因為自己的溫柔、支持或犧牲又符合對方的期待,可能經由情感的互動與累 積所產生的一種相互依存的親密感受。如利翠珊(民 86) 研究婚姻中的親密,其中的感激之情是因 為配偶的犧牲退讓與支持而來的。不過是否真是如此仍有待更深入的研究方能明瞭。 綜合上述,本研究結果顯示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與親密感之間是有相關存在。但本共依附 與親密關係的研究國內尚付闕如,研究者在此拋磚引玉,期能對共依附的親密關係主題感興趣者研究 者,繼續充實的這方面實證資料。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旨在探討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與親密感之間的關係。主要發現如下:1.在共依附特 質方面,大學女生的共依附特質有別於大學男生的共依附特質。尤其是在透過關係獲得意義感方面。 2 在人際親密能力方面,大學女生的人際親密能力有別於大學男生的人際親密能力。尤其是在情緒支 持能力方面。 3.在親密感方面,大學女生的親密感有別於大學男生的親密感。 4.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 與人際親密能力之間有典型相關存在。在共依附特質與人際親密能力的第四組典型相關組型顯示,當 大學生越符合共依附現象,其主動能力越高,負向決斷能力與情緒支持能力越低。 5.大學生的共依附 特質與親密感之間有典型相關存在。在共依附特質與親密感的第一個典型關係組型顯示,當大學生越

(16)

符合共依附現象,貝IJ越難以獲得認知的親密及休閒的親密。 6. 大學生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與親 密感之間有典型相關存在。在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與親密感的第一個典型關係組型顯示,當大 學生越符合共依附現象,且人際親密能力越低時,買IJ各項親密感都越低。 最後,根據本研究的結果討論與相關的文獻,茲對輔導應用方面與未來的研究提出幾點建議。 一、對輔導應用上的建議包括 (一)重視共做附特買對親密關(昂的衝擊。 本研究的結果發現,本研究發現當大學生越符合共依附現象,買IJ其越缺乏負向決斷能力、情緒支 持能力,越無法撞得認知的親密、休閒親密的親密。也就說當個體在不斷的把生活重心放在他人身 上,為對方付出,過度依附在關係中,也無法信任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時,貝 IJ越無法在親密關係中給 予對方情賭支持,與對方溝通自己真實的感受及與對方共享生活的樂趣。可見,越符合共依附現象, 似乎對親密關係經營會造成一些負面影響。因此在親密關係中,我們要學會表達自己的聲音,學習與 人分享,不要過於刻意維護關係而不敢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建立自我的價值感,學會以相互關心 以及自我照顧為基礎來建立人際關係,才能與對方有效溝通,達到真正情感及思想的交流,以增進關 係中的親密度。 (二)輔以共恆附的觀點探討當事人親密關係的難題。 本研究發現越符合共依附現象,當事人越無法享受認知的親密與休聞的親密,可見在中國文化的 脈絡下,共依附概念有其適用性。因此在探討當事人親密關係的難題,可輔以共依附的觀點切入,評 估個案是否是因為共依附特質過高而造成親密的阻礙。例如說親密關係中困難若是因為共依附特質過 高所引起,我們則可參考國外的十二步驟作為諮商策略,一步一步幫助個案釐清原生家庭的糾纏,認 識原生家庭對個人親密關係的影響,打破共依附的人際關係模式,幫助個案學習在關係中更關懷自 己、看重自己;以更健康、更開放,更能滿足需求的方式與人互動。若個體的共依附特質只是輕微的 程度,則可建議個案參加教育性或成長性的間體,學習人際互動技巧及練習自我肯定,或透過閱譚省 思,鼓勵個案多關照自己,學習在獨立自主和相互依賴中取得平衡。 (三)對於兩性平等教育的啟示。 本研究結果支持男女生的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及親密感存在著性別差異。不過學者認為親 密關係中的性別差異可能跟傳統性別角色有關 (Balswick

&

Peek. 1971

'引自 Fischer, 1981) 。如果說 男性較低的人際親密能力是受到文化期待或性別角色所帶來的影響,應該加強兩性平等教育的宣導, 破除性別刻板印象,鼓勵男性自我開放,分享感受,勿期待「男兒有淚不輕彈 J '否則受限於性別刻 板印象的影響,將阻礙男性與人建立更親密的關係。 二、關於未來研究的工具、研究內容及研究主題方面的建議 (一)在研究工具方面 建議進一步編製更符合本土化共依附評量工具。 (二)在研究內容方面 男女生的共依附特質的質和量可能都存在著性別差異。因此建議將來可繼續探討不同性別的共依 附特質與人際親密能力與親密感之間關係組型是否存在的差異,以便能更深入了解共依附特徵對於不 同性別的親密關係是否具有不同的影響。 (三)研究主題方面 建議可進一步研究共依附與性別特質、愛情上癮症 (addiction

to

love) 與家庭長期間題,如臨 酒、家暴的關係。

(17)

參考文獻

王慶褔(民 84) :大學生愛情關係徑路模式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未出版。

王安娜譯(民 80) :親密關係:你可以跟別人更親近。台北:遠流。 Lerner

H. (1989). The

dane巴 of

intimacy:

A

woman's guide to courageous acts of change in key relationships.

利翠珊(民 86) :婚姻中親密關係的形成與發展。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10 (4)

,頁 101-128 。 利翠珊(民的) :婚姻親密情感的內涵與測量。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12 (4)

,頁 29-51 。 李敏龍、楊國樞(民87) :中國人的忍:概念分析與實證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第10 期,頁 3­ 68 。 李美枝(民84) :社會變遷中中國女性角色及性格的改變。婦女在國家發展過程中的角色研討論文 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吳麗娟(民86a) :個體化、自我分化的另一端一談共依附的意義與內涵。諮商與輔導,第144 期, 頁 33-37 。 吳麗娟(民86b) :共依附的特質與治療。測驗與輔導,第145 期,頁 3011-3014 。 吳麗娟(民87) :唯有放下他人,才能釋放自己一談共依附的治療模式。諮商與輔導,第145 期,頁 18-23 。 吳麗娟(民88)

:

r 共依附」父母的親職教育:放下他人,釋放自己。諮商與輔導,第 144 期,頁 33-37 。 吳秋月(民 88) :子女知覺父母婚姻暴力經驗、社會文持及共依附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紫穎譯(民的) :病態互依症候群。台北:生命潛能出版社。 Mellody

P.

,

Miller

A.

w., &

Miller J.

K.

(1989). Facing

cod巴pend巴nee. 邱文彬、林美珍(民 88) :大學生發展成熟的人際關係中親密性能力的發展:自我揭露與自主性年 級與性別差異之探討。教育心理學報, 31 卷, 1 期, 37-62 。 殷于譯(民 82) :愛情上飛症:克服愛的癡迷與依賴。台北:張老師。 徐秋央(民 90) :原生家庭經驗、心理分離個體化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 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玉青(民 91) :訂婚情侶街突因應、調過歷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黃于娟(民的) :性別、依附風格與自我坦露、幽默、撒嬌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 黃慧芬(民 88) :子女知覺父母了解、關係性自我及自尊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 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文志(民的) :成年早期婚姻親密量表的編製及影響婚姻親密之因素探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 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新苗編譯小組譯(民 87) :女性成長 12 進階。台北:新苗文化。 Beattie

M.

(1

990). Codependent's

guide to the twelve steps.

新苗編譯小組譯(民的 a) :走出共同依存的迷思。台北:新苗文化。 Beattie

M. (1987). Codependent

no more.

(18)

Beyond

codepend巴ncy

and getting better all the time.

楊晴惠(民 89) :中文共依附評估量表的信效度研究。長庚大學護理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 楊中芳(民 88) :人際關係與人際情感的構念化。本土心理學研究,第 12 期,頁 105-179 。 蔡淑鈴(民 9 1) :青少年的親子關係與共依附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秀玲(民 86) :大學男女生依附關係、個體化與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 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珠利(民 90) :依賴,一個該被貶低的特質?社會工作學刊,第七期,頁 75-100 。 劉秀娟、林明寬譯(民的) :性別刻板化與角色。台北:揚智。 Basow

S. A.

(1

992). Gender

stereotypes and roles.

Buhrmester,瓜,

Furman

, w.,

Wittenberg

, &

Reis.

(1

988). Five domains of

inte叩ersonal

competence in peer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

55

(白, 991-1008.

Carson

, A.

T.

, &

Baker

,

R.c.

(1

994). psychological correlates of codependency in wome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the Addictions

,

29(3)

,

395-407.

Collins

,

B.G. (1993). Reconstruing codependency using self-in-relation theory: A feminist perspective. Social

Work

,

38

,

470-476.

Cow閉,缸,&

Warren

, L.w.

(1994). Codependency and gender-stereotyped traits. Sex Roles

, 30, 631-645.

Fischer

,

J.

L.,

Spann

, L., &

Crawford

,

D. (1991). Measuring codependency. Alcoholism Treatment Quarterly

,

8

(1),

87-100.

Fisher

,

J.

L. (1

981). Transitions in relationship style from adolescence to young adulthood. Journal of

Adolescence

,

10

, 11-23.

Fisher

,

D.

, &

Be仗,

J.

(1

990). Codependency and self-esteem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Psychological

Reports

, 66, 1001-1002.

Frank

,

P .B.

, &

Golden

,

G..K.

(1

992). Blaming by naming: Battered women and the epidemic of

codependence. Social Work

,

37 (1)

,

5-6

Fuller

,

J.

, &

Warner

,

R. (2000). Family stressors as predictors of codependency.

G巳net眩,

Social

, &

General

psychology Monographs

,

126

,

5-22.

Granello

,

D.H.

, &

Beamish

,

.M.

(1

998). Reconceptualizing codependency in women: A sense of

connectedness

,

not pathology.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 20(4), 344-355.

Hardin

,

L.y.

(2000). Adult children of alcoholics: Fear of

intim帥 , loneliness

and the

d拼rential

effects of

pαternal

and maternal alcoholism.

Spalding University PsyD dissertation.UM

I.

Kerstan

,

J.

, &

Bepko

,

C. (1990). Codependency: The social reconstruction of female experience. Smith

College Studies in Social Work

, 60, 216-232.

Kitchens

,

J.

A.

(1

991). Understanding and treating codependence. Prentice Hall.

Larsen

,

E. (1985).

'Co-dependency seminar" .

Stillwater

,

MN.

Levitz-Jones

,

E.M.

, &

Orlofsky

,

J.

L. (1

985).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and intimacy capacity in college

wome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19)

Potter-Efron

,

T.

R., &

Pott巴r-Efron,

.S.

(1

989).

Assessment of codependency with individual from alcoholic

and chemically dependent families. The Haworth press.

Prager

,

K.

J.

(1

995).

The psychology ofintimacy.

N巴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Ro巴hHng ,吭, Koelb巴1,

N.

, &

Rutgers

,

C.

(1

996). Codependency and conduct disorder:

Feminin巳 versus

masculine coping responses to abusive parenting practices.

Sex Roles

,

35(9/10)

,

603-618.

Saxton

,

Ll

oyd. (1996).

The individual

,

marriage and thefamily. 9th Ed.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Sharf

,

R.S. (2000).

Theories of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

concepts and cases. 2nd Edition.

Schaefer

,

M.

T.,

& Ol

son

,

D.

H.

(1

981). Assessing intimacy: The pair

inv巴ntory.

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

,

7

(1),

47-60.

Troise

, F.

(1992). The capacity for

experi巳ncing

intimacy in

wiv巳s

of alcoholics or codependents.

Alcoholism

Treatment Quarterly

,

9(3-4)

,

39-55.

Weinhold

,

B.

K.,

&

Weinhold

,

J.B. (1989).

Breakingfree ofthe codependency trap. Walpole

,

NH: St

i1l

poin

t.

Whitfield

,

C.

L.

(1991).

Co-dependency. Healing the human condition.

H巳alth

Communications

收稿日期: 2003 年 03 月 05 日

一稿修訂日期: 2004年 09 月 08 日 接受刊登日期: 2004 年的月 09 日

(20)

Bulletin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

2004

,

36(2)

,

145-164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

Taipei

,

Taiwan

,

R.O.C.

Study on Relationships Among Codependency

,

Intimacy Competency and Intimacy

SHU-CHING CHEN

LI-CHUANWU

SIEH-HWA LIN

l

o

o

-n

naw oδ

h

ob

--hi

pL 戶LV CPA mu 剖

u-YJ σb

n

9u

--1

.句 U

H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codep巴ndency,

intimacy competency

,

and

intimacy. The sample consisted of 425 college students who from14 universities in Taiwan had experience

being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1

40 males

,

244 females). Instruments used in this study included the

Codependency Assessment Scale

,

the Intimacy Competency Scale and the Intimacy Scale. Data obtained in

this study

wer巳 analyzed

by MANOVA

,

as well as by ANOVA via adjustment

ofαand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main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1.

There were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s on codependency

,

intimacy competency and intimacy. 2. The canonical correlation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codependency

and intimacy competency showed that when students were more codependent

,

they had higher competency in

initiation and lower competency in both emotional support and negative assertion. 3. The canonical

correlation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codep巴ndency

and intimacy showed that when students were more

codependent

,

they had lower intellectual intimacy and recreational intimacy. 4. The canonical correlation

between

coli巴ge

students' codependency

,

intimacy competency and intimacy showed that when students were

more codependent and had lower intimacy

compet巴ncy

in initiation

,

negative assertion

,

disclosure

,

emotional

support and conflict management

,

they also had lower emotional

,

intellectual

,

social

,

recreational

,

bodily

,

as

well as spiritual types of intimacy. Finally

,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regarding guidance for establishing

intimate relationships were discussed

,

and future research possibilities were proposed.

數據

表 1 有效樣本背景資料表 背景資料 人數 百分比 年級 一年級 128 30.1 % 二年級 76 17.9 % 三年級 98 23.1 % 四年級 85 20.0 % 未填答 38 8.9 % 性另IJ 男 140 32.9 % 女 244 57 .4 % 未填答 41 9.6 % 交往情形 目前正在交往 217 5 1.1 % 曾經交往過 208 48.9 % 父往時間 半年之內 III 26.1 % 半年至一年 95 22 .4 % 一年至二年 98 23.1 % 二年至三年 65 15.3 % 三
表 3 不同性別大學生在人際親密能力量表的各分量表分數之多變頂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來源 df SSCP (單變項) F 組間 33.850 2.890 -10.178 3.060 .297 44.857 -13 .4 88 59 .4 44 5.681 54.245 -16.311 7 1
表 6 共低附特質與親密感的典型相關分析摘要表 X 變項 典型變項 Y 變項 典型變項 Xl X 2 可 l η , 勻 • 以他人為焦點 -.775 .380 情感的親密 .138 -.084 認真日的親密 .762 -.041 認同照顧者角色 -.670 -.608 I 社交的親密 .203 -.946 休間的親密 .521 -.315 透過關係獲得意義感 -.781 -.014 I 身體的親密 ‘ .020 .103 精神的親密 .1 36 -.213 無法表達情感 -.377 263| 抽出變異數分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每逢佳節倍思親」

In the related workshop, students will analyse how and why objects in the M+ Collections were made and create their own versions by redesigning everyday objects. Students

becoming more widespread and schools are developing policies that allow students and teachers to connect and use their own portable equipment in school … in 75% of

— Teacher explains to students that Step 6 in the marketing research process involves deciding the survey contact methods (how), places (where) and times (when).. — Activity

•親密伴侶暴力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虐待長者

運用 Zuvio IRS 與台日比較文化觀點於日本文化相關課程之教學研究 Applying Zuvio IRS and Perspective on Cultural comparison between Taiwan and Japan to Teaching

3.Th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whose parents with higher educational background spend more time than the students whose parents with lower educational background in the

interview and AHP in order, it comes out that this research can describ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conomic recession and the investment intentions, and this will help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