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契闊問天,情深婉轉:〈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靜夜思〉、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契闊問天,情深婉轉:〈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靜夜思〉、"

Copied!
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

契闊問天,情深婉轉:〈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靜夜思〉

〈客至〉、〈賦得古原草送別〉賞析 緒論

何謂詩

 《尚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

 《漢書‧藝文志》:「誦其言,為之詩;詠其聲,謂之歌。」

 《詩大序》:「詩者,志之所至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

詩的發展

 古體詩(古詩、樂府),與近體詩相對,泛指唐代以前較少拘束的詩體。其句子數 目不拘,篇幅不限,每句字數不拘,不嚴格講究平仄與對仗,也不講究押韻方式,

可以兼用平聲韻與仄聲韻。

 近體詩(絕句、律詩、排律),又稱格律詩,指唐代興起,與古體詩相對的詩體。

其句數、字數、押韻等均有嚴格要求,尤其講究平仄對仗。

 新詩,又稱白話詩、現代詩、自由詩,起源於 1917 年胡適主導的白話文運動(文 學革命、新文學運動)的新詩體。其特點是以白話文撰寫,形式自由,不受傳統格 律限制,並深受西洋詩歌影響。胡適《談新詩》:「推翻詞調曲譜的種種束縛;不拘 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長短;有甚麼題目,做甚麼詩;詩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近體詩格律

 五言 / 七言

 平起式 / 仄起式

 對仗工整,一韻到底。

 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 避寫三仄腳、三平腳、孤平。

天籟調聲法

 粵語:九聲六調

 七、八、九聲為入聲字,韻尾必為 p / t / k。

 只有一、四聲為平聲,餘皆為仄聲。

 口訣:394052786、三碗細牛腩麵一百碟

(2)

2

契闊問天,情深婉轉

《尚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詩大序》:「詩者,志之所 至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詩歌最主要的特點與意義,在於以 韻文的方式,有效地表達詩人的內心世界,包括其思想(志)與感情。

不論是古體詩、近體詩,甚至新詩也好,詩之所以為詩,正在於其真情實感。劉勰《文 心雕龍.明詩》曰:「人稟七情,應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又葉燮《原詩》云:

「詩是心聲,不可違心而出,亦不能違心而出。」詩人賦詩,不過是一種「應物斯感,感 物吟志」的過程,即感應外在的事物而有所感悟,繼而抒發內心的情感,從而感動讀者。

《周易.繫辭傳》:「感而遂通天下。」詩人心有所感,繼而詠發,以詩歌寄寓個人主 觀之心情;而讀者鑒賞其詩作,亦必須用心感通,不能只著意修辭,而應當將自己置身於 其中,理解詩人之性情與思想,才能得到共鳴。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詩人抒情的主題,如親情、友情、愛情,乃至於對天地萬物,

皆可有情。其中,亦有專言「死生契闊」者。所謂「契闊」,古文中多泛指離合、散聚之 意,如《詩經‧邶風‧擊鼓》:「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宋人朱熹《詩集傳》曰:「契闊,

隔遠之意。」清人黃生《義府》:「契,合也;闊,離也。與死生對言。」又《周書‧庾信 傳》:「死生契闊,不可問天。」用法相同。

古時候由於交通不便,通信亦不發達,親人朋友之間往往一別數載,相見無期,所以 古人特別看重離別,而離情別緒就自然成為文人吟詠的常見主題。這類以抒發離別之情為 旨的詩作,可概稱為「送別詩」,著名的代表詩人有李白、王維、王昌齡等。送別詩抒寫 離別情緒,而要準確表達好這一種情感,並非易事。清人袁枚《隨園詩話》對此深有體會:

「凡作詩,寫景易,言情難。何也?景從外來,目之所觸,留心便得;情從心出,非有一 種芬芳悱惻之懷,便不能哀感頑艷。」案:誠如王夫之《夕堂永日緒論》曰:「情、景名 為二,而實不可離。神於詩者,妙合無垠。巧者則有情中景、景中情。」袁枚上述的話,

把「情」和「景」截然分別,恐不可取;但其對「言情難」的感慨,則仍是有一定道理的。

送別詩要成功感動人心,固然與詩人「言情」的技巧有關。

抒情的方法可以分很多種,但概而論之,大抵不過「直接抒情」與「間接抒情」兩類。

例如《詩經》常見的「賦」、「比」、「興」三種修辭手法,朱熹《詩集傳》釋曰:「賦者,

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

換言之,「賦」即鋪陳直敘、直抒胸臆,屬於直接抒情;「比」是引譬設喻,「興」則為觸 景生情、托物興感,引發聯想,兩者同屬間接抒情。

以比、興等間接抒情方法送離別之情的詩作很多,例如以某些物事來寄寓個人感情的

「托物寓情」手法,像李白《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水深比 情深,形象性地表達了詩人真摯的深情;又如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洛陽親友如相問,

(3)

3

一片冰心在玉壺。」借托玉壺、冰心以比擬詩人的操守和品格;以及下文將導讀的王維《送 元二使安西》:「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托勸酒以表達對友人的情誼,皆屬 此例。其他常用於起興的事物,還有楊柳、夕陽、月亮、秋風、飲酒、客舍、關塞、渡口、

歧路等,皆為送別詩中常見的意象。

此外,又有「融情於景」的手法,詩人表面上似不過描寫一幅幅秀美的風景畫,但經 仔細品味,即可從中領略蘊涵的真摯情誼,像劉長卿《送靈澈上人》:「蒼蒼竹林寺,杳杳 鐘聲晚。荷笙帶夕陽,青山獨歸遠。」全詩交代詩人送靈澈返竹林寺的沿途景色,句句如 畫,雖不著一個情字,但「鐘聲晚」、「夕陽」等詞暗示了時候已晚,「獨歸遠」則表示詩 人仍佇立目送,當中皆蘊涵著詩人依依不捨之情。

當然,運用直接抒情來寫離情別緒的詩句也不少,例如宋之問《送杜審言》:「臥病人 事絕,嗟君萬里行。」高適《別董大》:「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王維《九 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相對間接抒情,這種語意淺 近、直抒胸臆的文句,往往予人直率豪爽、痛快淋漓之感,更能顯現詩人的真摯感情。

總之,因應詩人背景與送別情況的不同,離別詩的內容及情感亦有所差別,有的重在 寫離愁別恨,有的重在勸勉、鼓勵、安慰,有的兼而有之。至於抒情手法,有的詩人或採 用間接抒情,托物感興,融情入景;也有的會直抒胸臆,痛快抒發胸中積憤,陳明心志;

而更多的可能是兼而用之,不能一概而論。但無論內容、手法如何,最重要的始終不過一 個「情」字。詩「以情志為本」(摯虞《文章流別論》),詩人能以真摯感情創作,「觀文者 披文以入情」(《文心雕龍‧知音》) 則能透過文字去領略詩人情深婉轉的情志。

(4)

4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賞析

【作者簡介】

王維(692?-761)1,字摩詰,祖籍太原祁州(今山西祁縣),其父遷居於蒲州(今山西 永濟縣),遂為河東人。少有才名,開元九年(721 年)進士,任大樂丞,負責教習音樂、

舞蹈,然而上任僅數月,就因屬下伶人舞黃獅子而被貶為濟州司倉參軍。曾在淇上、嵩山 一帶隱居,開元二十三年獲宰相張九齡提拔為右拾遺,歷任監察御史、河西節度使判官、

吏部郎中、給事中等職。

至德二載(757 年)九、十月,安祿山兵敗,唐軍相繼收復長安、洛陽。唐肅宗向一 眾陷賊之官問罪,按律當死,王維因曾作《聞逆賊凝碧池作樂》,又因其弟刑部侍郎王縉 平叛有功請求削籍為兄贖罪,最終得到赦免,降為太子中允,加集賢殿學士,後轉任尚書 右丞,故世稱「王右丞」。自此以後,王維不再熱衷仕途,自述道:「一生幾許傷心事,不 向空門何處銷。」(《嘆白髮》)「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酬張少府》)最終在輞川(藍 田縣)隱居,潛心修佛,過著亦官亦隱的優遊生活。卒時約七十歲。

王維一生篤誠奉佛,其名和字均取自於《維摩詰經》中的佛門弟子維摩詰居士,可見 一斑。他多才多藝,工詩善畫,兼通音樂、書法,其作品風格清新脫俗,涵有禪宗的意境,

其中尤以山水田園詩的成就最為突出,在當世即有「當代詩匠,又精禪理」(唐苑咸《酬 王維》詩)的讚譽,後來更得到「詩佛」的雅稱。

【寫作背景】

本詩大約作於安史之亂前,為作者送別友人元二出使安西時作的詩。元二,原名元常,

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名「元二」。安西,為唐代為統轄西域地區而設的安西都護府的簡 稱,駐地在龜茲城(今新疆庫車附近)。

本詩題存在多個別稱,因是送別詩,故或題作《贈別》。後有樂工將之譜成琴曲,因 詩中有「渭城」、「陽關」等地名,故又名為《渭城曲》、《陽關曲》,或名為《陽關三疊》, 以為送別之曲,收入樂府《伊州大曲》中,流傳甚廣。所謂「三疊」者,歷來解法不一,

蘇軾《仇池筆記‧陽關三迭》云:「舊傳《陽關》三疊,然今歌者,每句再疊而已,通一 首言之,又是四疊。皆非是。或每句三唱,以應三疊之說,則叢然無復節奏。余在密州,

有文勛長官,以事至密,自云得古本《陽關》,其聲宛轉淒斷,不類向之所聞,每句皆再 唱,而第一句不疊。乃知唐本三疊蓋如此。」清人吳煊《唐賢三昧集箋注》則云:「《陽關 三疊》艷稱今古,音節最高者。按『三疊』為度曲者疊第三句也。相傳倚笛亦為之裂。」

1 關於王維之生年,古今學者皆有考論,眾說紛紜。綜而述之,概有武則天長壽元年(692 年)、長壽二年

(693 年)、延載元年(694 年)、證聖元年(695 年)、聖曆二年(699 年)、聖曆三年(700 年)、長安元 年(701 年)諸說。詳參陳鐵民:《王維年譜》(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年 12 月);譚莊:〈王維生 平事蹟考辨〉,《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第1 期(2010 年 3 月),頁 104-106;王輝斌:〈王維生卒年 考實〉《山西師大學報》2018 年第 1 期,頁 38-44。此據《中國文學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7 年 7 月)。

(5)

5

也有人認為僅有末句重疊三唱,或僅重唱部分字詞,於此不贅。

【文本導讀】

渭城朝雨裛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譯文

渭城清晨的細雨濕潤了路上的塵土,客舍周邊的柳樹顯得格外翠綠清新。

謹勸請好朋友再多乾一杯餞別美酒,西行離開陽關後就難重遇老朋友了。

注釋

1. 渭○[胃,wai6]城:秦代咸陽古城,漢代改稱渭城縣(見《漢書‧地理志》),唐時屬京 兆府咸陽縣轄區,位於今陝西咸陽市東北,渭水北岸。古時人們多在此送別從長安西 行的人。

2. 朝雨:早晨下的雨。朝,早上,《說文》:「朝,旦也。」《爾雅‧釋詁》:「朝,早也。」

3. 裛○[泣,jap7]:通作「浥」,潤濕。《說文》:「浥,溼也。」

4. 客舍:驛館,旅館。此指元二寄宿的客棧。

5. 柳色:柳葉繁茂的翠綠色。這裡既用來描繪清新的春景,亦借以表達不捨的離情。案

「柳」字的典故最早見於《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

雨雪霏霏。」詩中表達了戰士出征前懷家戀土的離情別緒,又因「柳」諧音「留」,古 人送別時遂有贈柳風俗,藉以表達不忍分離之情。

6. 勸:勸說,勉勵。《說文》:「勸,勉也。」

7. 更:再。

8. 盡:甲骨文作 形,象飲食完畢清洗器皿,本義是飲食完畢,引申表示完結之意,這 裡指喝光、乾杯。《說文》:「盡,器中空也。」《廣韻》:「盡,竭也。」

9. 陽關:漢朝設置的邊關名,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市西南,古代跟玉門關同是出塞必經 之要道。據《元和郡縣誌》記載,因其位置在玉門之南(古人以南為陽),故稱陽關。

10. 故人:老朋友。

【內容賞析】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古人以贈別送行為題的詩文,以及編入樂府的歌曲,歷來均不可 勝計,如漢橫吹曲有《折楊柳》、《小折楊柳》,相和大曲有《折楊柳行》,南朝清商曲 有《月節折楊柳》等。本詩以《渭城曲》為題,載於《全唐詩》卷一百二十八,亦為樂府

(6)

6

中抒發別情的經典作品。宋代劉辰翁《王孟詩評》評此詩云:「更萬首絕句,亦無復近,

古今第一矣。」明代敖英《唐詩絕句類選》曰:「唐人別詩,此為絕唱。」清代宋顧樂《唐 人萬首絕句選評》曰:「送別詩要情味俱深,意境兩盡,如此篇真絕作也。」更譽此作為 古今離別詩之絕唱。

何以此詩會有如此高的評價呢?一般人寫離別之情,大抵以抒發哀情愁懷為旨,南朝 江淹《別賦》開宗明義曰:「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是以行子腸斷,百感悽惻。」

但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表現的則是另一番情味。

詩的前兩句主要描寫送別場景,渲染離別的氣氛。「渭城朝雨裛輕塵,客舍青青柳色 新。」詩人巧用起興,先後以「雨」、「客舍」、「柳」等意象起興。其中,「雨」景多與陰 天、密雲等意象並見,「客舍」為羈旅者暫居之所,「柳」諧音「留」,自《詩經‧小雅‧

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以來,多於文學作品中象徵離別。詩人所選取的這些意象,

通常都用來表達離愁別恨,營造黯然失落的氛圍,符合詩題「送別」之情。

然而,詩人想表達的並非「滿天風雨下西樓」那樣傷感悲涼的狂風暴雨,亦非哀怨難 過的離別之情。「朝雨」表明那是一場早晨的雨,天色並不陰暗;「裛輕塵」之「裛」字用 得極佳,含蓄地說明雨勢並不大。這樣的清晨小雨,不會讓道路泥濘,讓友人的前路難行;

相反,微雨沾溼飛揚的塵土,讓原來灰暗的道路顯得潔淨清爽。此外,首句的「朝雨」與 次句「柳色新」三字互文見義,知為春雨,讀者頓時有一種萬物得到滋潤、煥然一新的清 新感覺。又「楊柳」象徵離別,但一場清晨的春雨,沖走灰濛濛的塵霧,重新洗出它那青 翠的本色,所以說「新」,又因柳色之新,映襯出客舍的「青青」來。

那渭城的清晨春雨,使天色清朗,道路潔淨,客舍青青,楊柳翠綠,為這場送別營造 出一種清新自然的舒適環境。有人認為,詩中首二句描繪的明朗景象,旨為表達一種映襯 的效果,因為作者即將和友人分別,不論眼前風光再美,在其看來亦是苦景,不但不能排 解其內心的愁懷,更反而倍添其不捨之情,由此可見主觀情感在抒情詩中的決定性作用。

此一論述,似嫌曲折牽強,恐非作者原意。事實上,除了運用起興的意象外,詩中「輕塵」、

「青青」、「新」等詞,聲韻輕柔明快,同樣透露出一種輕快而富於希望的情調,寄寓著詩 人的殷勤祝願,顯示這是一場深情的惜別,而不是黯然失落的離別,與一般灰色傷感的送 別詩截然不同。明代李東陽《麓堂詩話》評道:「作詩不可以意徇辭,而須以辭達意。辭 能達意,可歌可詠,則可以傳。」又清人徐增《而庵說唐詩》論曰:「人皆知此詩後二句 妙,而不知虧煞前二句提頓得好。此詩之妙只是一個真,真則能動人。」是也。

詩的後兩句主要抒寫惜別之情。「勸君更盡一杯酒」,語意淺白,表面上只是一句普通 的勸酒辭,內裡卻蘊含了詩人不忍分離的真摯感情。其中,「更」字用得甚妙,暗示二人 已經喝了不少酒,但在準備起程的一刻,送行者還要再一次勸飲,這不只是想讓朋友多帶 走自己的一分情誼與祝福,而且依依不捨地延宕離別的時間,好讓對方再多留片刻,含蓄 地表達了詩人不忍分離的惜別心情。

(7)

7

要深切體會這臨行勸酒中蘊含的深情,就得理解末句「西出陽關無故人」的文化背景。

陽關位處今甘肅省敦煌市西南,與北面的玉門關相對,自漢代以來,一直是內地出向西域 的要道。唐代由於國力強盛,與西域的交流往來空前頻繁,不論是從軍、經商或出使,出 關在盛唐人心目中始終是令人嚮往的一種壯舉。但當時陽關以西還是窮荒絕域,風俗、語 言皆與內地大不相同。「無故人」,除蘊含詩人對友人的不捨外,亦暗示了西域的荒漠。

友人「西出陽關」,前程萬里,點明其將出使安西的詩題。但想到要獨自涉足杳無人煙的 大漠,不論是出行者還是送行者,心情都難免忐忑不安,於是只好「更盡一杯酒」,將內 心不盡的祝福與擔憂,千頭萬緒的複雜心情,統統寄託在這一杯又一杯的臨別酒上。千言 萬語,欲盡不盡,欲了未了,可謂無聲仿有聲,筆力萬鈞。

總括而言,全詩的主要重點在於鑒賞其真摯情意,而所用意象如客舍、楊柳、餞行酒 等,盡皆送別詩的常見的情景,毫不新穎;先景後情的布局,亦非特別精巧;就聲韻而言,

本詩更有失律的瑕疵。案全詩格律如下:

渭城朝雨裛輕塵(仄平平仄仄平平), 客舍青青柳色新(仄仄平平仄仄平)。 勸君更盡一杯酒(仄平仄仄仄平仄), 西出陽關無故人(平仄平平平仄平)。

根據近體詩的格律,詩句每聯出句第二字的平仄應與上一聯對句第二字的平仄相同,

稱為「粘」(就絕句言,第三句第二個字應與第二句第二個字的平仄一致)。惟本詩第二句 第二字「舍」為仄聲,第三句第二字「君」卻為平聲,明顯屬於「失粘」,是所謂折腰體 七絕。第一、二句需要互換,改為「客舍青青柳色新,渭城朝雨裛輕塵。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才沒有失律的問題。

【課堂內外活動舉隅】

 在中國地圖上找一找渭城與陽關的位置,看看陽關以西的地理環境怎樣。試想想:如 果要你遠赴該地生活,你會有何感想?

 展示渭城、陽關的相關圖片,引起學習興趣。

 分享畢業、搬遷、移民的經歷和感受,引導學生體會臨別依依、千言萬語在心頭的感 受。

 試想想:當你要送別友人時,你會用甚麼方法讓他們知道你對他們依依不捨之情呢?

 閱讀有關王維的歷史故事,如《唐書‧王維傳》。

 古人喜歡折柳送別,今天又有甚麼送別的習慣呢?試分享相關經驗。

 除了以「柳」諧「留」外,日常生活中還有沒有其他與諧音相關的風俗呢?試加舉例 分享。

 作者善於運用意象,如舉「客舍」、「柳」等物入詩,描繪送別的景象。你有送行的經 歷嗎?沿途的情景如何?試加以描述。

(8)

8

【延伸閱讀舉偶】

 《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 王之渙《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 玉門關。」

 白居易《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 李白《送友人》:「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雲遊子意,

落日故人情。揮手從茲去,蕭蕭班馬鳴。」

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 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賞析

【作者簡介】

詳見上文。

【寫作背景】

這首詩原題下有注:「時年十七。」說明這是王維十七歲時的作品。當時,詩人正獨 自一人在長安與洛陽間漂泊。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濟)人,蒲州在華山東面,所以稱故鄉 的兄弟爲山東兄弟。據南朝梁人吳均《續齊諧記》所載:

汝南桓景隨費長房遊學累年,長房謂曰:「九月九曰,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

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繫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景如言,

齊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 九曰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

相傳東漢汝南縣裡有位叫桓景的人,他跟隨仙人費長房學藝。有一天,費長房告訴他 九月九日將會發生災難,叮囑他當天要領著妻子兒女、鄉親父老,把茱萸葉隨身帶上,並 登高飲菊花酒,便可避過災難。他照辦,在九月九日當天登高;傍晚回家時,他看見家中 的牲畜都死了,只有他和家人則因登高而安然無恙。由於古以九為陽數,人們便稱九月九 日為重陽節,在當日有登高、飲菊酒、插茱萸的風俗。到了重陽佳節,詩人倍加思親懷鄉,

於是寫下此詩抒情。

【文本導讀】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9)

9

譯文

獨自一人在異鄉作異地過客,每遇到佳節就加倍思念親人。

遙憶山東兄弟重陽登高之處,插起茱萸時應想起少我一人。

注釋

1. 異鄉:他鄉。因為蒲州是王維的故鄉,長安對他來說便是「異鄉」。 2. 異客:在他鄉作客的人。

3. 佳節:美好的節日,此指重陽節。

4. 倍:加倍,更加。

5. 遙:遙遠地。

6. 知:感知,猶言記也。《論語‧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

一則以懼。』」朱熹《論語集注》:「知,猶記憶也。」

7. 茱萸○[朱魚,dzy1 jy4]:為吳茱萸、食茱萸、山茱萸三種植物的通稱,一種帶強烈香 味的植物,具備殺蟲消毒、逐寒祛風的功能,可用作中藥。古時人們習慣在重陽節把 茱萸插在頭上,據說可以祛邪增壽。

【內容賞析】

這首詩是王維少年時期的創作,和他後來那些富於畫意、講究構圖的山水詩不同,寫 得非常樸素。但是由於感情真摯,頗能打動人心,對於作客他鄉的遊子來說,感觸尤深。

王維家鄉蒲州,位於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詩人寫這首詩時,正遠在 長安謀取功名。身在繁華的帝都,其風土、人情、語言、生活習慣等皆與家鄉有很大差別,

難免會讓詩人感到陌生、不安,感到自己是漂浮在異鄉的一葉浮萍;而且,四周越是繁華 熱鬧,在茫茫人海中的遊子,就越顯得孤立無親。

詩的前兩句寫詩人佳節思親的情緒。第一句共七字,用了一個「獨」字,兩個「異」

字,每個字都讓身處他鄉的人黯然神傷,把客居異鄉的孤獨感抒發得淋漓盡致。第二句

「每逢佳節倍思親」,其「倍」字用得甚妙,特別富感染力,說明詩人思鄉懷親之情,不 僅在節日才突然出現,而是無時無刻都在掛念。中國人重視過節,佳節往往是家人團聚的 日子,而且伴隨著家鄉風物的許多美好回憶,對客居異鄉,只能看著別人家歡樂團聚的遊 子來說,自然倍感冷清寂寞。這種異鄉思親的情感,許多人都有過相同感受,但要用準確 的語言表達出來並不容易。王維卻巧妙地用了最淺近的語言,質樸無華地道出了萬千遊子 的心聲,成功感動人心,讓這兩句詩成為傳誦千古的佳句。明人李攀龍、葉羲昂《唐詩直 解》論此詩曰:「詩不深苦,情自藹然,敍得真率,不用雕琢。」明代《批點唐音》:「真 意所發,切實故難。」又明人高棅《唐詩正聲》引吳逸一曰:「口角邊説話,故能真得妙 絕,若落冥搜,便不能如此自然。」清人宋宗元《網師園唐詩箋》:「至情流露,豈是尋常

(10)

10

流連光景者?」皆讚譽詩中真率自然之感情,不必特別雕飾,已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詩的前兩句,不經任何迂迴,直接將異鄉思親的情感寫盡,迅即形成高潮。但這種 寫法往往易使後兩句難以為繼,造成虎頭蛇尾。如果詩人延續「佳節倍思親」的情感再作 直線描寫,不免會顯得單調平直,缺乏新意與深情。於是,詩人採取了另一種表達方式,

在後兩句文情突變,沒有順延寫自己對親人的思念,而是將視角轉投至家鄉的兄弟身上。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詩人用「登高」、「遍插茱萸」等情景烘托重陽 節的節日氣氛,但不是正面寫自己如何思念弟兄,而是巧妙地逆向設想家鄉兄弟們在佳節 中發現「少一人」時的惆悵,呼應前句「獨」字,亦顯示親情交流其實是雙向的,親人即 使分隔兩地,其實也同樣在思念彼此。這種寫作手法,曲折有致,出乎常情,既豐富了「每 逢佳節倍思親」的內涵,也使全詩的思念之情變得更加深沉,更堪玩味。

要之,全詩前兩句自述個人心情,後兩句反從對面設想對方感受,構思甚為巧妙。

故清人劉宏煦《唐詩真趣編》曰:「從對面説來,己之情自已,此避實擊虛法。」張謙宜

《繭齋詩談》:「不説我想他,卻説他想我,加一倍淒涼。」又俞陛雲《詩境淺説續編》:

「此詩尤萬口流傳。詩到真切動人處,一字不可移易也。」諸家皆對此一布局留下相當正 面的評價。

【課堂內外活動舉隅】

 在中國地圖上找一找山東與長安的位置,看看兩地距離多遠。試想想:如果要你與家 人分隔兩地生活,你會有何感想?

 展示茱萸的相關圖片,引起學習興趣。

 閱讀有關「重九登高」的故事。

 除了重陽節有登高的習俗外,你還知道其他節日的特別習俗嗎?試舉例說明。

 古人在重陽節登高時愛帶上茱萸花,那母親節、清明節、情人節、聖誕節、新年等其 他節日,又會讓你聯想起甚麼花呢?為甚麼?

 在甚麼日子你會最想念離家在外的親人呢?這究竟是甚麼原因呢?

 遠行在外的人會在甚麼日子最想家?為甚麼?你有沒有這樣的生活體驗?

【延伸閱讀舉偶】

 劉長卿:《九日登李明府北樓》:「九月登高望,蒼蒼遠樹低。人煙湖草裡,山翠現樓 西。」

 邵大震《九日登玄武山旅眺》:「九月九日望遙空,秋水秋天生夕風。寒雁一向南飛遠,

遊人幾度菊花叢。」

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 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 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 孟浩然《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 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11)

11

李白《靜夜思》賞析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我國唐代傑出詩人。由於他的詩歌風格浪 漫飄逸,所以後人尊稱他為詩仙。李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縣),故自稱「隴西布 衣」。他的祖先在隋末被放逐到碎葉(今中亞地區),直到他的父親李客,才遷至綿州彰明 縣(今四川江油縣)的青蓮鄉。李白生於武后長安元年(701),比杜甫大十一歲。關於他 的生地,眾說紛紜,迄今尚無定論。不過,我們可以確知:李白的青少年時期,是在山明 水秀的青蓮鄉度過的。李白自言「五歲誦六甲(五行方術之一)」,「十歲觀百家」(〈上安 州裴長史書〉),「十五觀奇書」(〈贈張相鎬〉),「十五好劍術」(〈與韓荊州書〉),「十五游 神仙」(〈感興八首〉);十八歲時,李白又跟隨趙蕤(蕤:[銳陽平聲,joey4];[ruí])

學習縱橫術。可見他從小就受到儒、道、任俠、縱橫等思想的影響與熏陶。他一生豪放不 羈,詩歌恣肆奔放,跟道家和任俠思想有莫大的關係。另一方面,李白又有儒家的入世思 想。他希望像春秋時期齊國名相管仲、晏嬰那樣,輔佐君主,濟蒼生,安社稷,取得赫赫 建樹,然後像春秋時代的范蠡(蠡:[禮,lai5];[lǐ])、西漢初的張良那樣,功成身 退,浮游江海,棲隱山林。他對戰國時代縱橫家蘇秦、張儀立談間取卿相的才調甚為推服,

不屑通過科舉入仕,而希望憑著自己的才能和聲譽,得到有力人物的推薦,走所謂「終南 捷徑」(像唐中宗時期的盧藏用那樣,隱居終南山以求高名,然後被召任官),或透過隠逸 學道,直接得到君主的賞識和重用,自布衣一舉而為卿相。

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李白二十五歲那年,辭親遠游,乘舟出峽,南泛洞庭,東 游吳越(今江、浙一帶),一路上廣事交游,揮金如土,希望樹立聲譽,得到薦舉。二十 七歲時,卜居於安陸(今湖北安陸縣),與前宰相許圉師(圉:[雨,jyu5];[yǔ])的 孫女結婚。其後十餘年,他漫游荊襄(今湖南、湖北、四川東南、貴州東北及廣西、廣東 部分地區)、長安、洛陽、嵩山、太原、東魯(今山東兗州)等地,屢次干謁,都遭受冷 遇,空懷理想,但卻落魄風塵,一籌莫展。

直到天寶元年(742),李白四十二歲,雖半生干謁不遂,但已名播海內,終於得到道 士吳筠的推薦,被唐玄宗召見,任為翰林待詔。李白初入朝廷,唐玄宗極為「愛重」,據 說曾「降輦步迎」(從鸞輦下來,步行相迎。輦,車,[連陽上聲,lin5];[niǎn]),並

「以七寶牀賜食,御手調羹」(李陽冰〈草堂集序〉,按:李陽冰的「冰」讀「凝」,[形,

jing4],[níng],《說文解字》指出,「凝」是「冰」漢代時的俗字,「冰」音「魚陵切」,

解作「水堅也」,正是水凝結成堅冰之意)。玄宗外出,宮廷宴會,李白多陪侍左右,時有 應制(應詔)之作。但他素以經世王佐之才自命,不甘心長期做文學侍臣,於是縱酒狂放,

杜甫〈酒中八仙歌〉說:「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 是酒中仙。」根據杜甫這首詩,李白大概曾經借酒裝瘋,拒絕奉詔。此外,據說又曾命當 時炙手可熱的宦官高力士替他脫靴。李白這樣恃才傲物,不拘禮法,自然易招忌恨,於是 讒言屢及,漸為玄宗所疏遠。李白自知不見容於朝廷,乃於天寶三載(744)春上書求去,

玄宗也因看不慣他,覺得他不是廊廟之器,於是便賜他一點錢,打發他離開長安。李白於 天寶元年秋入京,至此實際不過一年多罷了。

(12)

12

離開長安後,李白又再開始漫游。這年五月,初會杜甫於洛陽。秋,與杜甫、高適同 游梁、宋(今河南省開封、商丘一帶)。次年春夏,李、杜又同游東魯。其後李白南下吳 越,杜甫西赴長安,一別竟成永訣,從此二人再沒有相見了。

天寶十載(751),李白五十一歲。這年秋末,李白北上幽燕(今河北省一部分及遼寧 省一帶),希望立功邊塞。當時安祿山身兼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氣焰囂張,潛 謀反叛。李白目睹安祿山的跋扈,心知大亂將起,憂心如焚,趕快離開幽州,高舉遠引,

南下宣城(今安徽省宣城縣)避禍。

天寶十四載(755)十一月,安史之亂爆發。安史叛軍勢如破竹,很快便佔領洛陽,

次年六月,又攻陷潼關,進逼長安。唐玄宗奔蜀,以太子為天下兵馬大元帥,並遣第十六 子永王璘出鎮江陵。不久,太子即位於靈武(今寧夏靈武縣西北),是為肅宗,恐永王璘 坐大,將不利於己,乃命其還蜀,璘不從命。肅宗至德二年(757)十二月,璘出兵沿江 東下,慕李白大名,再三邀其入幕,李白於是加入了永王璘的幕府。未及一月,肅宗和永 王璘之間發生內戰,璘敗被殺,李白也因「附逆」而長流夜郎(今貴州桐梓一帶)。當時 李白五十八歲。次年春,行至四川巫山,朝廷因關中大旱而赦免罪犯,李白遇赦東返。肅 宗上元二年(761),李白六十一歲,聽聞太尉李光弼率兵對付史朝義,便北上請纓,希望 為國效力,中途因病折回。唐代宗寶應元年(762),李白在族叔當塗縣(今安徽縣名)令 李陽冰家中病逝,享年六十二歲。

李白現存詩歌九百多首,這是他所作詩歌中的一小部分。他死後不久,所作的詩就已 經「十喪其九」(李陽冰〈草堂集序〉)。

李白是中國文學史上屈原以後最傑出的浪漫詩人,他說自己「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 笑傲凌滄洲(滄洲,隱者所居之處)。」(江上吟)杜甫對他衷心佩服,說「白也詩無敵,

飄然思不群。」(〈春日憶李白〉),又稱讚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 二十韻〉)

在詩歌體裁方面,李白長於古體詩、樂府和絕句,而較少作律詩。這是因為李白性格 豪放,不願受格律對偶的拘束。在古體詩和樂府中,他喜用七言。他的詩雖以七言為主,

但兼用長短錯落的雜言句,形式自由,因此也就靈活自如、錯綜多變。而且篇幅較長,容 量較大,宜於表現他那豪邁奔放不可羈絆的思想感情。

李白的五、七言絕句,也是唐代其他詩人所難以比擬的。他的五絕,情韻悠揚,含蓄 不盡;而七絕也神韻超逸,意味無窮。

【寫作背景】

本詩寫於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舊曆九月十五日。李白時年 26 歲,寫作地點為 揚州旅舍。在一個月明星稀的晚上,李白擡頭望見天空一輪皓月,思鄉之情油然而生,

(13)

13

於是寫下這首千古傳誦的名作。

【文本導讀】

靜夜思1 李白

2前明月光3,疑4是地上霜,舉頭5望明月6,低頭思故鄉。

譯文

床前灑落的,是明月的光,

我還以為是地上的雪霜。

擡起頭,凝望明月,

低下頭,思念故鄉。

注釋

1. 靜夜思:在寂靜的夜晚所引起的思緒。一作〈夜思〉。思字讀去聲[試,si3],如秋思。

2. 牀:此詩中「牀」的含義,有下列數說:

 供人睡臥家具:這是通行的解釋。

 井臺:井口周圍高出地面的部分。

 「窗」的假借字

 坐具胡牀(即現在的馬紮)

3. 牀前明月光:或作「牀前看月光」、「忽見明月光」。 4. 疑:懷疑。

5. 舉頭:擡頭。

6. 舉頭望明月:或作「舉頭望山月」、「起頭望明月」。

【內容賞析】

詩這首詩描寫李白在客途中靜夜見月思鄉之情,是一首即興的作品。

明月當空,夜深人靜。當時李白二十六歲,辭親遠遊、離鄉別井,已有一段長時期,

客居揚州旅舍,在牀上輾轉未能入睡,因此凝望窗前明月。從窗外透入一片月光,帶來冷 森森的秋宵寒意,使他依稀覺得牀前似乎灑落一地白皚皚的濃霜。以霜色形容月光,在古 典詩歌中經常見到,例如梁簡文帝蕭綱〈玄圃納涼〉一詩,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 稍早於李白的唐代詩人張若虛,在其千古名作〈春江花月夜〉中,用「空裏流霜不覺飛」

來寫空明澄澈的月光,靜中帶動,尤見構思之妙。

(14)

14

李白擡頭凝望掛在天邊的一輪明月,遙想在同一輪明月籠罩下的遠方故鄉,想到故鄉 的一切,想到家裏的親人,不禁低頭無語,陷入沉思。詩句從「疑」到「舉頭」,從「舉 頭」到「低頭」,形象地揭示出詩人內心活動,鮮明地勾勒出一幅形象生動的月夜思鄉圖。

李白在這首〈靜夜思〉中,截取了客途生活中一個片段,捕捉那一剎那的感觸,即景 生情,四句詩好像脫口而出。這短短四句詩,寫得清新樸素,明白如話,渾然天成,不假 雕飾,因此,明代胡應麟(1551—1602)說:「太白諸絕句,信口而成,所謂無意於工而 無不工者。」(《詩藪‧內編》)另一明代文學家王世懋(1536—1588)則謂:「(絕句)盛 唐惟青蓮(李白)、龍標(王昌齡)二家詣極。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藝圃擷餘》)

這首詩主題是「思鄉」,卻先以三句寫月,鄉情已蘊含其中;待到點明主題,詩便戛 然而止,留給讀者想像的空間。

李白這首〈靜夜思〉,歷來譽之者以為真率自然,但亦有學者認為顯露直率而無餘味。

有些論者,則認為〈靜夜思〉是孩子啟蒙讀的詩,之所以流傳如此之廣,原因是簡單、

容易理解,就跟駱賓王(640—684)七歲寫的〈詠鵝〉一樣:「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而充滿孩子天真的趣味,閱讀難 度不大,理解難度也不大。

古代交通與通信極為不便,因此,遊學士子、商賈旅客及異鄉為官等客居他鄉的人,

對此詩有深刻的代入感,〈靜夜思〉由是成為歷代傳誦的名作。到了今天,交通與通訊均 極便利,很難再產生李白當時的感受。另一方面,李白之後,月夜思鄉之作已多,自然沒 有那麼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當然,李白的盛名,以及〈靜夜思〉長期被選作童蒙教材,對這首詩的知名度與評價,

都有很大的影響。

碰到有爭論意見的作品,我們大可以讓學生自由討論,讓他們各抒胸臆。

【課堂內外活動舉隅】

 試將〈靜夜思〉改寫成散文。

 試想想,在〈靜夜思〉一詩中,「舉頭望明月」好,還是「擡頭」好?

 晚上在牀上若不能立刻入睡,你會想些甚麼呢?

【延伸閱讀舉偶】

名句

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關山月〉)

(15)

15

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陽關曲‧中秋月〉)

杜甫《客至》賞析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湖北襄陽,生於河南鞏縣。杜甫出身於一個「奉儒 守官」的家庭,他的祖父是初唐名詩人杜審言。年輕的時候,杜甫曾經漫遊吳、越一帶(今 江蘇省、浙江省)。二十四歲,赴洛陽參加科舉考試落第。次年,到齊、趙(今山東省、

河北省)等地漫遊。三十五歲的時候,他到了長安,在那裏住了近十年。透過他精微的觀 察,發覺在這表面繁華的盛世,內部黑暗重重,皇帝荒唐,宰相貪污,政治腐敗,危機一 觸即發。天寶十四載十一月,爆發了安史之亂。次年六月,潼關失守,唐玄宗倉皇逃往四 川,長安遂告淪陷。聽到太子在靈武(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西北)即位,杜甫遂隻身奔 赴靈武,不料途中為叛軍所俘,押至長安,在長安困居了大半年。至德二載(757)四月,

杜甫冒險逃出長安,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抵達唐肅宗所在的鳳翔(今陝西鳳翔縣),拜見 了肅宗,被任為左拾遺。其後因宰相房琯被貶上疏,觸怒肅宗,結果遭受貶謫而飄泊西南,

輾轉移居成都,居於成都草堂。晚年攜家眷離開四川,最終病死於湘江旅途之中,享年五 十九歲。

杜甫的一生,經歷玄宗、肅宗、代宗三朝,這五十多年是唐代由盛轉衰的大時代。前 有安史之亂,後有吐蕃入侵,人民生命財產慘遭空前浩劫。杜甫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唐 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及當時社會的面貌,因而被稱為「詩史」。此外,杜甫博采眾家之 長,集詩之大成,可與孔子集古代文化大成,加以總結整理,完成聖人事業相比;事實上,

杜甫的詩藝,已達到「超凡入聖」的境地,成為歷代詩人學習的楷模。而且,他的詩作中,

充滿忠君愛國、仁民愛物之情,有聖人的襟袍,所以又被尊為「詩聖」。

杜詩用字,高度凝煉,詞約義豐,用字準確、形象、生動,也是杜詩語言的一大特點。

他往往使用不同的詩體,來表達不同的內容。敘事多用較少格律限制,伸縮性較大,便於 鋪敘描寫的古體詩,抒情則多用近體。杜詩敘事,重於客觀描述,而少發議論。杜甫盡量 讓詩中人物自己說話,讓故事本身直接感染讀者。例如同是譴責朝廷窮兵黷武,同情士兵 的遭遇,浪漫詩人李白作出大筆鉤勒:「三十六萬人,哀哀淚如雨。」而杜甫在〈兵車行〉

中,則對「耶孃妻子(爹娘妻兒)走相送」的悲慘場面作出客觀描寫,並且借「行人」之 口,說出「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喚起讀者對戰爭受害者的同情,以及對 窮兵黷武的統治者的憎恨。

人物對話和獨白,是杜詩中常見的一種敘事方式。杜甫根據詩中人物的身分和處境,

把人物的對話和獨白寫得很有個性,使人物性格更形突出,而敘事詩讀來也更生動真切。

(16)

16

杜甫不但巧於敘事,也善於抒情。除直抒胸臆外,他有時把抒情和敘事結合起來,如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北征〉、〈八哀詩〉等皆如此;有時則抒情和寫景結合,寄 情於景,情景交融,例如當杜甫困居於安史叛軍所佔領的長安,有感春花盛開,本是賞心 樂事,卻適值國都淪陷,時局艱危,這時候又聽到群鳥和鳴,想起自己骨肉分離,頓覺心 煩意亂,於是寫出「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春望〉)這千古傳誦的名句。這種即景 抒情的手法,在杜詩中隨處可見。

【寫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唐肅宗上元二年(761)春天,當時杜甫五十歲,居住於成都草堂,除了 幾個知己,他很少與人交往。一日,親友崔明府來訪。明府,在唐代是對縣令的尊稱。杜 甫的母親姓崔,一說崔明府是他母家的親戚,一說是他的舅氏崔頊([旭,juk7],[xù])。 無論如何,有客來訪,詩人都感到喜出望外,便寫下了這首詩歌,記述歡敘暢飲的情形。

【文本導讀】

舍南舍北皆春水1,但見2羣鷗3日日來。

花徑4不曾緣56掃,蓬門7今始爲君8開。

盤飧9市遠10無兼味11,樽酒家貧只舊醅12。 肯13與鄰翁相對飲,隔籬14呼取15盡餘杯16譯文

寒舍的南北都漲滿了春天的江水,

只見鷗群日日飛來。

院內栽了花的小徑沒有為迎接客人而好好打掃,

柴門今天才為你而打開!

街市太遙遠了,買不到也做不出菜式多味,

家境太貧窮了,就只有這些劣酒舊醅,

若肯與鄰舍那位老翁一同對飲,

就隔着籬笆將他喚來,大家盡情談,盡情吃,一同把酒喝光。

注釋

1. 舍南舍北皆春水:杜甫在成都的「草堂」,座落在浣花溪畔(浣:[皖,wun5][huàn]), 周圍流水曲折環繞,風景優美。舍:房屋,此指「草堂」,即杜甫在成都的家。春水:

春天漲滿的溪水。

2. 但見:只見。此句意為平時交遊很少,只有鷗鳥不嫌棄,能與之相親。

3. 鷗:一種水鳥,翅尖而長,善飛翔,能游泳,羽毛一般灰、白色,頭大,嘴扁,捕 食魚類。

(17)

17

4. 花徑:指院內兩邊栽了花的小徑。

5. 緣:因。

6. 客:泛指一般客人。

7. 蓬門:用蓬草編成的門,以示房子的簡陋。

8. 君:指崔明府。

9. 盤飧:盤中的菜餚。飧:[孫,syn1],[sūn]。「飧」字從夕食,本義為晚上吃 的食品,亦泛指熟食。

10. 市遠:離市集太遠。

11. 無兼味:沒有多種美味佳肴,謙言菜少。

12. 樽酒家貧只舊醅:古人好飲新酒,杜甫以家貧無新酒感到歉意。樽:本作「尊」,古 代盛酒的器皿。舊醅:隔年的陳酒。醅:[胚,pui1],[pēi]。沒過濾的酒。

13. 肯:應允,同意。

14. 隔籬:隔着籬笆。

15. 呼取:喚來。

16. 盡餘杯:把酒喝光,一滴不留。

【內容賞析】

杜甫久經亂離,草堂剛成,心中十分高興,有客來訪,更是喜不自勝。

詩題下自注云:「喜崔明府相過」,「相過」即相訪之意。這首詩就是對崔明府往訪的 紀實,詩中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表現出詩人誠樸的性格和喜客之情。

冬去春來,環繞草堂南北的溪水漲滿,只見一群群鷗鳥天天飛來作客,朋友卻沒一個 到訪,詩人難免有寂寞之感。忽聞崔明府來訪,來不及掃淨院落,趕緊打開蓬門,迎接嘉 賓。儘管因距離市集遙遠,未能多備菜餚;也由於家境貧窮而沒有佳釀,為了賓主盡歡,

徵得崔明府同意,隔着籬笆把鄰居老翁叫來,共飲自釀的濁酒,暢快地邊談邊吃,把酒喝 個清光,賓主樂也融融。

詩之首聯,先從戶外景色著筆,點明崔明府來訪的時間、地點及來訪前夕作者之心境。

「舍南舍北皆春水」,春水環抱,春意蕩漾,點出崔明府往訪草堂,正值春光明媚的時節;

「但見群鷗日日來」,日日但見群鷗,暗示門庭冷落,為「客至」的欣喜,巧妙地作鋪墊。

頷聯把筆觸轉向草堂庭院,引出「客至」。作者採用與客談話的口吻,增強了賓主接

(18)

18

談的生活實感。三、四兩句文義互補,即「花徑不曾緣客掃」,今始為君掃;蓬門不曾為 客打開,「今始為君開」,作者以這種互文見義的修辭方式,表示自己很少接待客人,對崔 明府的來訪特別熱烈歡迎。

以上虛寫客至,下面轉入實寫待客。貴賓光臨,自當盛情款待,然而桌上「無兼味」, 杯中「只舊醅」,只因「市遠」、「家貧」,毋須掩飾自己的窘迫。詩人以親切的話語,表達 了歉疚之意,從中可感受到其盛情及其與崔明府親密無間的情誼。

最後,杜甫巧妙地以「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作結,把席間的氣氛推向 更熱烈的高潮。「隔離呼取」,把詩人敦親睦鄰的熱情表現,寫得極為細膩逼真。結尾這兩 句出人意表,真可謂峯迴路轉,別開境界。

這首詩,篇首以「群鷗」起興,篇尾以「鄰翁」陪結,把門前景、家常話、故人情編 織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場景,銜接自然,渾然一體,字裏行間散發出濃郁的生活氣息和人情 味。詩人透過細節描寫,其對客人誠摯而真率的情誼,躍然紙上。

【課堂內外活動舉隅】

 試描述一下你家居四周的環境。

 若你的家很狹窄簡陋,你會邀請朋友回家玩嗎?如果會的話,你會請哪些朋友呢?如 果不會的話,原因是甚麼呢?

 有朋友來訪,你的心情會是怎樣的?你會準備甚麼來招待他們呢?為甚麼要這樣做?

 朋友談天,談至興高采烈的時候,表情動作會是怎樣的?試描述一下朋友和你談天時 的表情動作。

【延伸閱讀舉隅 】 名句

勸君一杯君莫辭,勸君兩杯君莫疑,勸君三杯君始知。

面上今日老昨日,心中醉時勝醒時。

天地迢遙自長久,白兔赤烏相趁走。

身後堆金拄北斗,不如生前一樽酒。

(白居易〈勸酒〉) 名篇

何處難忘酒,天涯話舊情。

青雲俱不達,白髮遞相驚。

二十年前別,三千里外行。

此時無一醆,何以敘平生。

(白居易〈何處難忘酒七首其二〉)

(19)

19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賞析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自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生於河南鄭州新 鄭一個「世敦儒業」的家庭。

白居易之「易」,音「平易」之「易」,取義於《中庸》「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 以僥倖」(君子居平易坦蕩之境以等待上天使命,小人則冒險行事以求偶然的幸運)。

白居易自幼聰穎過人,讀書十分刻苦。貞元十六年(800),白居易登進士第,當時二 十九歲。曾有一段時期意氣風發,賦詩撰文,上書獻策,積極參與朝廷的政治活動。但其 後得罪權貴,被貶為江州司馬;以後又相繼出任忠州(今重慶)、杭州、蘇州刺史。這使 他能更深入廣泛地接觸現實生活,目睹人民的苦難,豐富磨煉了他的文學創作實踐。

白居易是唐代存詩最多的一位詩人,他的詩歌流傳到現在的有三千多首。他是唐代繼 李白、杜甫之後的又一位傑出詩人。白居易的思想綜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為主 導。孟子說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是他終生信奉、並且在實踐中貫徹的處 世原則與人生哲學。

白居易反對崇尚「淫辭麗藻」的形式主義文風,主張「為文者必當尚質抑淫,著誠去 偽」,作詩也要「非求宮律高,不務文字奇」。為此,他學習民歌的風格,寫詩廣泛運用俗 言俚語,因此,他的詩歌語言通俗,平易流暢,相傳他作了詩,便會讀給沒唸過書的老婦 聽,如果她也聽得明白,他才算完成一篇作品。因為白居易的作品平易淺近,所以在當時 廣泛流傳,甚至遠傳到邊疆以至國外,連日本、朝鮮也傳頌他的作品。不過,當權者卻對 之深惡痛絕,為之切齒、扼腕、變色,他們對白居易的打擊迫害,也就接踵而來。自元和 十年(815)起,白居易便屢謫外官。長期宦途失意,他的政治態度轉趨消極,雖仍有關 懷百姓的心,在職責範圍內盡力做些為百姓造福的好事,但他的行事漸漸轉向「獨善其 身」,在參禪、學道、飲酒、賦詩中去尋求「知足保和,吟玩情性」的閒適之樂。這時期 的詩作,多表現出淡泊平和、閒逸悠然的情調。

白居易七十一歲時,以刑部尚書的官銜引退。七十五歲病死於洛陽,追贈尚書左僕射。

白居易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寫作背景】

此詩作於唐德宗貞元三年(787),白居易當時實齡未滿十六歲。這是一首應試詩,是 為考科舉試而寫的習作。由於題材、格律都有所限制,一向很少佳作,但白居易這首詩卻 寫得很好,在當時已得到很高的評價。

關於這首詩,還流傳過一個故事。據說白居易初到長安,帶了自己的詩去見前輩詩人

(20)

20

顧況(?—約814),顧況見到他的姓名,詩還沒有看,就打趣說:「長安百物皆貴,居大 不易!」及至看到他的詩作:「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乃 嘆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難。老夫前言戲之爾。」其後顧況到處向人推薦白居易的 詩,使他聲名大噪。因此,這首詩可說是白居易的成名作。

【文本導讀】

賦得1古原2草送別 白居易 離離3原上草,一歲一枯榮4

野火5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6,晴翠接荒城7。 又送王孫8去,萋萋滿別情9譯文

古原上長滿茂盛的青草,年年歲歲枯萎了又繁榮。

原野上的大火燒之不盡,春風一吹它又遍地滋生。

遠處的芳草侵佔了古道,晴空下翠綠色連著荒城。

我又在這裏送友人遠去,萋萋芳草滿含離別之情。

注釋

1. 賦得:這是一首應試詩,借古人詩句或成語命題,這類按規定題目寫的詩,詩題一 般都以「賦得」二字開始,殆謂賦詩以得某題目之意。凡摘取古人成句為題應制之 作,以及詩人集會分題之詩,由於題前冠以「賦得」二字,稱「賦得體」

2. 古原:年代久遠的原野。

3. 離離:茂盛的樣子。

4. 一歲一枯榮:枯是枯萎;榮本指開花,引申有茂盛之意。每年秋冬,野草會枯萎,

到了春天,又會茂盛起來。一歲一枯榮,是野草的生長規律。

5. 野火:焚燒荒野枯草的火。

6. 遠芳侵古道:此句謂遠處芬芳的野草侵延至古老的驛道上。芳,指野草那濃郁的香 氣。侵,侵佔,長滿。

7. 晴翠接荒城:晴空下一片青翠的野草,連接着荒涼的古城。

8. 王孫:王者之孫,借指貴介公子,亦用以尊稱對方,此處借指送別的友人。

(21)

21

9. 萋萋滿別情:《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這裏化用其意寫 送別。萋萋:[妻,tsai1],[qī]。青草茂密的樣子。

【內容賞析】

此詩以「古原草送別」為題,以綿綿不盡的春草比喻惜別之情,既寫出野草頑強的生 命力,又表達了送別友人的情懷,情景交融,卓絕千古。

在詩人筆下,那一幅芳草萋萋、古原送別的情景,如躍紙上。首句「離離原上草」, 寫眼前景,出語坦易,卻緊扣題面「古原草」,而又極簡煉地交待出送別的特定環境與時 序:古原之上,青草茂盛,正是一派春天的景象。詩人接着筆鋒一轉,揭示出古原草的生 長規律:秋枯春榮,年年踵接,歲歲循環不已。他抓住了春草生生不息的特徵,為後文埋 下伏筆。

第三、四兩句詩對古原草展開有聲有色的描繪,把野草頑強的生命力,通過「燒不盡」

與「吹又生」的形象展現出來。這兩句反映了自然界以至人類社會一個永恆的規律,特別 為人所讚賞;而且對偶工整,一氣貫注,充分發揮了「流水對」的優點,因此成為千古流 傳的名句。流水對的要求嚴格,既要保持詞語對偶工整,又要使前後兩句詩的意思連貫。

「野火」和「春風」是名詞相對,「燒」和「吹」、「不盡」和「又生」是動詞相對。

如果說詩的首句重在摹寫古原草之貌,那麼三、四兩句,則重在傳達古原草之神,形 象地將古原草的精神與性格描寫得淋漓盡致。觀此二句,氣勢不凡,形神兼備,因此成為 千古絕唱。

詩的第三聯,在進一步具體表現古原草旺盛生命力的同時,筆調暗轉,引入送別情意,

並為送別設下一個典型的環境。這裡,有仿佛從天邊飄來的清香(「遠芳」),有一直鋪向 遠方的秀色(「翠」),有明媚的陽光(「晴」),更有鮮明的動感與豐饒的情趣(「侵」)。「接」

與「侵」再度點染出古原草的蓬勃生機。「古道」、「荒城」,既緊扣題目中的「古原」,同 時塑造出一種淒涼而又蕭條的景象,暗傳出送別的傷感意緒,很自然地引出七、八兩句詩 來。

詩的最後兩句,再一次扣住題面,並正面描寫送別。「王孫」,王者之孫,借指貴介公 子,亦用以尊稱對方,此處借指送別的友人。「萋萋」,草盛貌,此以春草之盛,喻別情之

「滿」、送別情意之「盛」。「萋萋」一語,出自《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 兮萋萋」。這兩句原意,是看見春風中重生的萋萋芳草而懷念遠遊未歸的人。這裏白居易 倒轉其意,謂看見萋萋芳草,不由得更添依依不捨的惜別之情。全詩就在這種令人惆悵而 又富於詩意的氛圍中結束。

此詩首狀古原草之貌,繼攝古原草之魂,復繪古原春景,結以古原送別,真是一波三 折,聯聯翻出新意。而其景其思其情,又無不息息相關,互相映襯。全詩語言工整,而又 自然流暢,雖是命題作詩,卻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情味雋永,實不愧為「賦得體」之 上品,亦不愧為中國千年詩史中的一流佳作。

(22)

22

【課堂內外活動舉隅】

 春天和冬天有甚麼不同?為甚麼說春天萬物充滿生機?

 早上和晚上有甚麼不同?你在早上還是晚上活力較強?

 每天日出日落,永不止息,會否令你覺得大自然充滿生命力?

 運動會不會令你聯想起生命力?為甚麼?

 在日常生活中,有甚麼例子可以體現生命力?試加以說明。

【延伸閱讀舉隅】

名句

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白居易〈長恨歌〉)

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琵琶行〉)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 「離情遍芳草,無處不萋萋。」(李冶〈送閻二十六赴剡縣〉)

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李煜〈清平樂〉)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基礎能力 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 個人及社交能力 個人及社交能力 個人及社交能力 個人及社交能力 溝通能力 明辨性思考 2 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 數學能力 3

陶淵明(365-427?),一說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今江西九

語文是思想感情的載體,而思想感情是語文的內容。中國

贈汪倫 秋夕 清明 小池 村居 花影 回鄉偶書.

語文素養重視積累、感悟和薰陶,基本內涵 和要素包括:字詞句篇的積累,語感、讀寫 聽說能力、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的培養,以

單元一:上學 圖畫書 單元二:泛愛 童詩 小二、小三 單元三:四季 童詩 單元四:友情 童話 小三、小四 單元五:謙遜 寓言 單元六:創意思維 童話 小四、小五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十月一日勞職特字第 0960501957 號令訂定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七月十日勞職特字第 0970503244 號令修正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十月一日勞職特字第0960501957號令訂定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七月十日勞職特字第0970503244號令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