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幼兒教育工作者日常幽默表現與幽默感、幽默風格、創意特質及幸福感之關聯:經驗取樣取向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幼兒教育工作者日常幽默表現與幽默感、幽默風格、創意特質及幸福感之關聯:經驗取樣取向研究"

Copied!
1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service Master program of Creativity Development.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Master’s Thesis. 幼兒教育工作者日常幽默表現與幽默感、幽默風格、 創意特質及幸福感之關聯:經驗取樣取向研究 The Study of Everyday Humor Performance to Sense of Humor, Humor style, Creative Personality and Happiness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 : Using Experience-Sampling Method. 廖莉伶 Liao, Li-Ling 指導教授:張雨霖 博士 中華民國 109 年 2 月 February 2020.

(2) 謝誌 殷殷期盼的這一刻終於成真,心中充滿無盡的感謝和澎湃的激動。回想進入 職場後,能再次回到校園成為學生是如此幸福,踏進師大奇葩的創發所,眼見每 位老師同學,皆有十八般武藝,每晚都是我吸收精華和腦力激盪的機會,即使那 些日子下課返家時早已是深夜時分,卻仍是感到踏實滿足,何其幸運身邊這麼多 人的陪伴和鼓勵,終能順利完成學業,也再次肯定自己。 寫作論文期間,特別感謝指導教授雨霖老師的辛勤指導與溫暖鼓勵,每當瓶 頸無力時,老師總是耐心引導,抽出寶貴時間在 636 研究室一項項討論,使我困 頓的腦袋,頓時豁然開朗,甚至口試前還特地安排時間聆聽我們練習簡報,點點 滴滴都銘記在心。此外,感謝口試委員,學術界的幽默權威學志老師,與幼教界 最溫暖親切的馨瑩老師,兩位對我論文的指正與建議,在您們身上讓我感受到對 學術專業的執著,讓我的論文更臻完善。 特別一提的是參與幽默日誌研究的每位幼教夥伴,感謝您們連續兩周不離不 棄的幽默分享,更在過程中給予我回饋和打氣,為我增添信心,以及謝謝同是幼 教人兼戰友的奕嶢、雅淳一路相挺,隨時提供資訊督促進度,互相支持打氣,革 命情誼深深烙印,沒有您們的友情支持,我的論文絕對無法完成,在此致上我由 衷的感謝,也為一同邁向畢業大門而歡呼。 最後,我要感謝親愛的爸爸廖獻忠先生、媽媽王富美女士、妹妹郁萍,以及 親愛的男友竑廷,謝謝您們總是給我最多的愛,當我在工作、學業間焦頭爛額之 際,給予我滿滿的勇氣和正能量,全力支持著我朝目標前進,此刻我要將這份喜 悅和成果獻給我最敬愛的爺爺廖福先生、奶奶林隨女士、外婆王林芙蓉女士,謹 將這份成果和您們分享,感謝您們才有現在的我。 短短幾行文字,卻有訴不盡的感謝,誠摯地向這一路上陪伴我、支持我、鼓 勵我的每一位貴人,獻上我最衷心的祝福,平安喜樂! 莉伶 謹誌於師大 109 年 2 月.

(3) 幼兒教育工作者日常幽默表現與幽默感、幽默風格、創意特質及幸福感之 關聯:經驗取樣取向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以經驗取樣方法收集幼兒教育工作者日常幽默表現紀錄,分析幼兒教育 工作者日常幽默表現之型態,並探討其與研究參與者之其他幽默變項、創意特質及幸福 感之關聯。研究者以招募方式,邀請臺灣地區幼教現場相關工作人員共 73 人為研究參 與者。研究工具為研究團隊自行開發,設置於 Line 社群軟體中的「日常幽默經驗取樣 聊天機器人(Chatbot)」,收集幼兒教育工作者連續 14 日之每日之使用幽默經驗,紀 錄並分析參與者幽默使用之頻率、內容、技巧類型等。同時以「多向度幽默感量表」(陳 淑蓉、陳學志,2005)、「中文版幽默風格量表」(詹雨臻、陳學志、卓淑玲與 Martin, 2011)、「五大人格特質短版(Ten Item Personality Inventory, TIPI)」 (Gosling, Rentfrow, & Swann, 2003)、「創意自我效能量表」(洪素蘋、林珊如,2004)、「創意生活經 驗量表」(吳靜吉等,1996)、「生活滿意度量表」(Wu &Yao, 2006)、「正負向情 緒量表」(Thompson, 2007)做為測量工具。本研究以「相關檢定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探討幼教工作者每日幽默表現紀錄,並歸類出參與者使用幽默之頻率、內容、技巧類型, 以及聽眾對於幽默的理解程度和好笑程度等,並據以分析幼教工作者日常幽默表現與幽 默變項、創意特質及幸福感之關聯。結果發現:幼兒教育工作者日常幽默表現在使用時 段與幽默使用型態上有顯著差異。下午與晚間時段使用幽默的次數較多,上午時段使用 幽默的次數最少。不同任教職務之幼兒教育工作者在日常幽默使用次數,無顯著差異。 幽默型態中,幽默目的「討好」、幽默內容「自我提升」、幽默技巧「誇張」、幽默對 象「同事平輩」、幽默形式「表現逗趣的動作或模仿」與幽默場合「工作場所」的使用 上最多。另外,幽默內容「死亡」、幽默技巧「矛盾」、幽默對象「屬下」、幽默形式 「展現自製的趣味影片或音樂作品」與幽默場合「獨處」的使用上最少。幼兒教育工作 者日常幽默表現與各量表的相關分析,在幽默變項部分,與多向度幽默感、幽默風格量 表有低度相關;在創意特質部分,僅與創意生活經驗量表有中度或低度相關,與五大人 格、創意自我效能則無顯著相關;在幸福感部分,與正負向情緒、生活滿意度量表,無 顯著相關。研究者最終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供實務工作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i.

(4) 關鍵字:幼兒教育工作者、日常幽默表現、經驗取樣. ii.

(5) The Study of Everyday Humor Performance to Sense of Humor, Humor style, Creative Personality and Happiness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 : Using Experience-Sampling Method.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ollect the activities records of everyday humor by using Experience-Sampling Method and analyze the types of everyday humor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 78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 sampled from everywhere in Taiwan. The study tools were “Humor Logs for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 which is edited by the researcher, the “Multidimensional Sense of Humor Scale” , “Traditional Chinese Version of the Humor Styles Questionnaire” , “Ten Item Personality Inventory” , “Creative Self-efficacy Scale”, "Creative Life Experience Scal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s”, and “ Life Satisfaction Scale”. Self-edited tool “Humor Logs for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 was applied to collect and analyze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 everyday humor behavior, the humor times, humor contents and humor skills et al within two weeks by using Line app of Chatbot. Then, Pearson Correlation and Analysis of Variance was used to analyze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 activities record of everyday humor, the types of humor performance, the frequency of humor behavior and understanding and funny degree by audiences. According to these, researcher analyzed the everyday humor behavior with relationship of humor variables, creative qualities and happiness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 types of humor activities have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due to their timing and the types of humor performance. Also, afternoon and night have the highest frequency of using humor, and morning has the least frequency. Besides, the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 daily humor behavior have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different teaching position. In these, humor purpose of please, humor content of self-improvement, humor skill of exaggeration, humor object to colleague, humor form of funny action and imitation and humor occasion of office has the highest frequency. In addition, humor content of death, humor skill of contradiction, humor object to subordinate, humor form of homemade videos and music and humor occasion of alone has the least frequency.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daily humorous performance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 and various scales. In the humor variables, there is a low correlation with multi-dimensional humor and humor style scale. In the creative qualities, only "Creative Life Experience Scale" show low or middle correlation. They have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Ten Item Personality Inventory” and “Creative iii.

(6) self-efficacy scale”.In the happiness, they have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s” and “ Life Satisfaction Scale”. Finally, the study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for teaching guidance and future study.. Keywords:Early childhood educator, Everyday Humor Performance, Experience-Sampling Method. iv.

(7) 目次 摘要 .......................................................................................................................................... i Abstract.................................................................................................................................. iii 目次 ......................................................................................................................................... v 表次 ....................................................................................................................................... v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幽默意涵與幽默認知歷程................................................................................ 9 第二節 幽默表現與測量.............................................................................................. 19 第三節 日常幽默表現與相關影響因素...................................................................... 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9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40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1 第四節 經驗取樣法...................................................................................................... 47 第五節 資料處理及分析.............................................................................................. 51 第四章 研究結果 ................................................................................................................. 53 第一節 幼兒教育工作者日常幽默表現之頻率與型態.............................................. 53 第二節 幼兒教育工作者日常幽默表現與幽默變項之相關...................................... 65 第三節 幼兒教育工作者日常幽默表現與創意特質之相關...................................... 70 第四節 幼兒教育工作者日常幽默表現與幸福感之相關.......................................... 7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81 第一節 研究結果統整與摘要...................................................................................... 81 第二節 綜合討論.......................................................................................................... 81 第三節結論.................................................................................................................... 89 v.

(8) 第四節 建議.................................................................................................................. 91 參考文獻 ............................................................................................................................... 94 附錄 ..................................................................................................................................... 104. vi.

(9) 表次 表 2-1. 專家學者之幽默感向度整理 .............................................................................. 18. 表 2-2. 各家幽默技巧分類 .............................................................................................. 22. 表 2-3. 幽默風格類型表 .................................................................................................. 28. 表 2-4. 幽默表現測量工具 .............................................................................................. 30. 表 2-5. 人格特質與幽默風格之關係 .............................................................................. 35. 表 3-1. 樣本人數分佈摘要表 .......................................................................................... 40. 表 3-2. 經驗取驗法實施程序 .......................................................................................... 49. 表 4-1. 幼兒教育工作者日常幽默表現的頻率 .............................................................. 54. 表 4-2. 不同時段使用幽默次數之平均值與標準差 ...................................................... 54. 表 4-3. 不同時段使用幽默次數差異之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結果摘要表 .................. 55. 表 4-4. 不同任教職務幼教工作者在使用幽默頻率差異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摘要. 表 ..................................................................................................................................... 55 表 4-5. 幼教工作者日常幽默表現在觀眾理解程度、好笑程度與情緒 ...................... 56. 表 4-6. 幼兒教育工作者日常幽默表現記錄各項幽默目的次數及佔整體記錄次數百分. 比 ..................................................................................................................................... 57 表 4-7. 幼兒教育工作者日常幽默表現記錄各項幽默目的使用平均數及佔整體使用日. 數百分比 ......................................................................................................................... 57 表 4-8. 幼兒教育工作者日常幽默表現記錄各項幽默內容次數及佔整體記錄次數百分. 比 ..................................................................................................................................... 58 表 4-9. 幼兒教育工作者日常幽默表現記錄各項幽默內容使用平均數及佔整體使用日. 數百分比 ......................................................................................................................... 59 表 4-10 幼兒教育工作者日常幽默表現記錄各項幽默技巧次數及佔整體記錄次數百分 比 ..................................................................................................................................... 59 表 4-11 幼兒教育工作者日常幽默表現記錄各項幽默技巧使用平均數及佔整體使用日 數百分比 ......................................................................................................................... 60 表 4-12 幼兒教育工作者日常幽默表現記錄各項幽默對象次數及佔整體記錄次數百分 比 ..................................................................................................................................... 61 vii.

(10) 表 4-13 幼兒教育工作者日常幽默表現記錄各項幽默對象使用平均數及佔整體使用日 數百分比 ......................................................................................................................... 62 表 4-14 幼兒教育工作者日常幽默表現記錄各項幽默形式次數及佔整體記錄次數百分 比 ..................................................................................................................................... 63 表 4-15 幼兒教育工作者日常幽默表現記錄各項幽默形式使用平均數及佔整體使用日 數百分比 ......................................................................................................................... 63 表 4-16 幼兒教育工作者日常幽默表現記錄各項幽默場合次數及佔整體記錄次數百分 比 ..................................................................................................................................... 64 表 4-17 幼兒教育工作者日常幽默表現記錄各項幽默場合使用平均數及佔整體使用日 數百分比 ......................................................................................................................... 65 表 4-18 多向度幽默感量表與幼教工作者每日平均幽默使用次數相關之結果分析摘要 表 ..................................................................................................................................... 66 表 4-19 多向度幽默感量表與幼教工作者使用幽默目的相關之結果分析摘要表 ...... 67 表 4-20 多向度幽默感量表與幼教工作者使用幽默對象相關之結果分析摘要表 ...... 67 表 4-21 多向度幽默感量表與幼教工作者使用幽默場合相關之結果分析摘要表 ...... 68 表 4-22 幽默風格量表與幼教工作者每日平均幽默使用次數相關之結果分析摘要表69 表 4-23 幽默風格量表與幼教工作者使用幽默目的相關之結果分析摘要表 .............. 69 表 4-24 幽默風格量表與幼教工作者使用幽默內容相關之結果分析摘要表 .............. 70 表 4-25 幽默風格量表與幼教工作者使用幽默對象相關之結果分析摘要表 .............. 70 表 4-26 五大人格特質量表與幼教工作者每日平均幽默使用次數相關之結果分析摘要 表 ..................................................................................................................................... 71 表 4-27 五大人格特質量表與幼教工作者使用幽默目的相關之結果分析摘要表 ...... 71 表 4-28 五大人格特質量表與幼教工作者使用幽默內容相關之結果分析摘要表 ...... 72 表 4-29 五大人格特質量表與幼教工作者使用幽默技巧相關之結果分析摘要表 ...... 73 表 4-30 創意自我效能量表與幼教工作者使用幽默目的相關之結果分析摘要表 ...... 74 表 4-31 創意自我效能量表與幼教工作者使用幽默內容相關之結果分析摘要表 ...... 74 表 4-32 創意生活經驗量表與幼教工作者每日平均幽默使用次數相關之結果分析摘要 表 ..................................................................................................................................... 75 表 4-33 創意生活經驗量表與幼教工作者使用幽默目的相關之結果分析摘要表 ...... 75 viii.

(11) 表 4-34 創意生活經驗量表與幼教工作者使用幽默形式相關之結果分析摘要表 ...... 76 表 4-35 正負向情緒、生活滿意度量表與幼教工作者每日平均幽默使用次數相關之結 果分析摘要表 ................................................................................................................. 77 表 4-36 正負向情緒、生活滿意度量表與幼教工作者使用幽默目的相關之結果分析摘 要表 ................................................................................................................................. 77 表 4-37 正負向情緒、生活滿意度量表與幼教工作者使用幽默內容相關之結果分析摘 要表 ................................................................................................................................. 78 表 4-38 正負向情緒、生活滿意度量表與幼教工作者使用幽默技巧相關之結果分析摘 要表 ................................................................................................................................. 79 表 5-1. 各幽默變項使用的頻率情形 .............................................................................. 81. ix.

(12) 圖次 圖 2-1. McGhee 幽默心理學理論的普遍模式 ............................................................... 13. 圖 2-2. Suls 失諧-解困理論 .......................................................................................... 14. 圖 2-3. 陳學志幽默理解之「反向-合意」模式 .......................................................... 15. 圖 2-4. 幽默引發的匯合模式 .......................................................................................... 16. 圖 2-5. 幽默風格圖 .......................................................................................................... 28. 圖 3-1. 研究架構 .............................................................................................................. 39. 圖 3-2. 幽默日誌研究架構 .............................................................................................. 42. x.

(13)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透過經驗取樣法分析幼兒教育工作者的日常幽默表現及相關影 響因素的探討。本章主要說明本研究的背景,一共分為三個小節:第一節為研究 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問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壹、幽默研究的測量缺乏生態效度 探討個體的幽默表現型態,通常會以笑話、卡通、漫畫為刺激或是由受試者 填答自陳量表,來測量個體各方面的幽默能力(張慧菊、王建雅、陳學志,2010)。 目前常用的幽默感測量工具,有 Svebak (1974)編製幽默感量表(SHQ),探討 一般幽默創造和幽默欣賞的個別差異。Martin & Lefcourt (1983) 編製幽默因應量 表(CHS),以了解個體如何運用幽默來調解生活中的壓力,減緩其所帶來的負 面效應。Martin & Lefcourt (1984)的情境幽默反應量表(SHRQ),以分析個體在 面對壓力時其情緒調節的程度。Thorson & Powell (1993)編製的多向度幽默感量 表(MSHS) ,提出幽默感實為多向度的特質。經國內學者陳淑蓉、陳學志(2005) 翻譯,適合國內使用之中文版多向度幽默感量表,用以測量受試者的幽默感。 Martin(2003)幽默表現風格量表(HSQ),探討幽默者的表現型態。詹雨臻、陳 學志、卓淑玲與 Martin (2011)中文版幽默風格量表(HSQ-TC),針對幽默者的 表現型態進行探討,分析個人使用幽默的差異表現。 分析國內外的幽默測量工具,自陳量表普遍在研究中被使用,請參與者回溯 自己的幽默經驗(楊純青、陳祥,2006),優點是能依照研究者的概念編製測驗 的題目(張慧菊、王建雅、陳學志,2010),且有效收集各種行為資訊,提供個 體本身隱藏的行為與意圖(張慧菊、王建雅、陳學志,2010)。 然而評估自陳量表的使用,多源於西方所開發的量表,經翻譯後於國內進行 使用(劉佩雲,1990),不易符合國內研究的需求,且測驗內容較難涵蓋幽默感 的全貌(陳淑蓉、陳學志,2005) ,標準化測驗將侷限生態效度(ecological validity)。 此外,幽默通常在社會互動下產生,進行測驗時通常脫離真實的生活情境(Bergen, 1998 ; Fabrizi & Pollio, 1987),受試者須回溯過去的經驗,亦無法反應個體當下 在情境中真實的幽默表現(Nevo & Nevo, 1983),且個體可能會覺察自我潛藏 的意圖,因社會期許而有所偽裝(張慧菊、王建雅、陳學志,2010)。 1.

(14) Nevo 與 Nevo(1983)認為幽默研究應跳脫制式的實驗情境,以受試者的 實際日常生活經驗為主,以彌補過去研究中自陳量表的缺點。經驗取樣法(ESM) 透過週期性地發出訊號呼叫,請受試者填寫當下的感受,以重複收集多個時間點 的活動背景與意識內容(Hektner, Schmidt, & Csikszentmihalyi, 2007),避免過往 以量表式的主觀計分方式,能在真實的情境下研究變量的關係,還原事物原本的 面貌,降低回憶偏差(段錦雲、陳文平,2012),及因時間或記憶偏誤等因素產生 的影響(廖燕玉,2018)。本研究欲採用經驗取樣法,收集研究對象的日常幽默 表現資料,期能以更具生態效度的研究方式,了解幼兒教育工作者的日常幽默表 現。. 貳、幽默表現與創造性情意特質的關聯有待釐清 許多研究指出幽默感與創造力之間有顯著正相關。Mednick(1962)指出失 諧(incongruiyt)、驚奇(surprise)及新奇(novelty)是幽默與創造力共有的成 份(孫聖和,2000;劉秋雲,1985;劉佩雲,1990)。具創造性的個體,可分成 認知層面上的潛能,與情意層面方面的特質傾向;指具有提出新奇且適切想法的 認知潛能;或是具有益於產生創造性情意傾向的一般人(張雨霖,2014)。 研究發現具有創造性特質的人,也具有創造性情意的特質,其在人格、動機、 態度傾向等方面,皆對其創造力表現有所影響(張雨霖,2014)。創意特質以人 格的角度,是指能發現、富有幽默感的人(陳學志、徐芝君,2006;陳學志、蘇 嘉鈴、葉季蓉,2011)。魏振原(2017)富創意的人都極具豐富的想像力、冒險 心、樂於挑戰與對事物充滿好奇心。張雨霖(2014)以 Williams (1980)的創造性 傾向概念,做為探討創造性情意特質的指標,創造性情意特質包含好奇心、想像 力、冒險性、挑戰性。 魏振原(2017)研究結果,幽默創造、社交情境的幽默能力、笑的傾向與對 幽默的態度能聯合預測冒險性、好奇心、想像力、挑戰性。幽默不單單只是提升 創造力的工具,更與創造力間有顯著的相關(張雨霖,2014)。張春興(1994) 更指出幽默感是高創造力者的人格特質之一。姚玉鳳(2010)發現學生之整體或 各層面的幽默感和創造力均呈顯著正相關。當整體的幽默感越高時,整體的創造 傾向也越高(魏振原,2017)。 2.

(15) 張雨霖(2014)研究提到,從個體的屬性來看創造性個體,可分成認知層面 的潛能,以及情意層面的特質傾向兩種;創造性潛能(Creative potential)係指 個體的創造性認知能力,能生產出新穎且有用的事物(Jauk, Benedek, & Neubauer, 2014; Runco & Jaeger, 2012),它並非創造力本身,但可做為真實創造力的預測 因子(Runco & Acar, 2012)。創造性個體的情意特質,包括人格、動機、態度 傾向等方面的特性,亦即創造性人格特質、創意動機、創意自我效能、創造性傾 向(張雨霖,2014)。 過去大多的幽默量表,如:多向度幽默感量表(陳淑蓉、陳學志,2005)、 幽默風格量表(詹雨臻、陳學志、卓淑玲與 Martin , 2011)、幽默因應量表(Martin & Lefcourt, 1983)、幽默感量表(Svebak, 1974)等,施測優勢在於其在使用、計 分上都相對便利,測驗題目簡單明確,研究者考量人力、主題、時間和效率等因 素,經常以量表當作幽默的主要施測工具(魏振原,2017)。然而這類的幽默量 表,大多旨在測量幽默於認知層面的能力,較少探討幽默在情意層面的能力。由 此可知,個體幽默表現行為,除了藉由量表施測得知外,更需透過觀察實際幽默 表現的情況,對於個體幽默特質和行為動機能有更全面的了解。. 參、幽默表現對幼兒教育工作者幸福感的關聯有待研究 從事幼兒教育工作是充滿挑戰的工作(陳國泰,2003)。教師是目前許多工 作中,壓力較高的職業之一(Kyriacou & Sutcliffe, 1978)。胡惟喻、陳依婷、邱 華凱、鄒家瑜(2017)認為教師在工作場域時,需要隨時調整自己,滿足幼生及 家長的需求,改變自己的想法與展露同理心,來迎合對方符合教師職場的角色需 求。張乃文(2005)、蔡進雄(2005)研究發現,教師與一般服務人員皆屬於高 度的情緒勞務工作者,需要壓抑自我情緒,刻意展現笑容來迎合他人的感受。陳 貞芳(1996)研究發現,教師表示其知覺到的工作壓力程度為中等或相當大。教 師在學校工作環境中需投入教學、行政、輔導及角色扮演,當個人內在覺知與外 在環境產生失衡,造成生、心理與認知上壓迫的狀態,就會導致負面情緒與行為 的產生(吳宗達,2004)。若壓力無法得到釋放的管道,累積就會造成身心健康 上的疑慮(洪鈺琁,2014)。. 3.

(16) 幽默感使人感到輕鬆、詼諧、歡樂或快樂的(陳淑蓉、陳學志,2005),幽 默感能帶給人正向、開心的情緒(魏振原,2017)。Dixon (1980)認為幽默為人 類因應壓力的獨特策略。幽默感益於釋放壓力和負面情緒,使我們在面對現實生 活的衝突或挫折中,得到心理上的紓解(何茉如、林世華,2000)、調適工作壓 力的效果(蘇夏幼,2011;賴奕璇,2017)。幽默有助於人際社交與促進溝通(曾 月菊,2002;Coser, 1960),是提升人們幸福感的正向心理資源。 探討幼兒教保服務人員幸福感之研究,僅劉秀枝(2011)幼兒園教師職場幸 福感愈高,則其工作滿意度也會愈高。洪婷琪(2010)工作滿意度與幸福感有顯 著正相關。許靜琴(2013)幼兒教保服務人員工作壓力及休閒滿意度能有效預測 其幸福感,但相關的文獻皆未談及幸福感與幽默的關聯性。 呂亦璿(2018)針對幼兒園教師探討幽默感與幸福感之間的關係,研究結果 發現「幽默感」與「幸福感」兩者間呈現低度的顯著正相關,且提升幽默感中之 「創意表現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人際關係能力」,可有效增進幼兒園 教師幸福感。由上述國內的文獻中,國內探究幼兒教育工作者幸福感與幽默間的 實證研究,仍較為缺乏,故需加以探討。. 4.

(17)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壹、研究目的 綜合前述研究動機,本研究之目的如下: 一、分析幼兒教育工作者日常幽默表現的頻率、型態,以及在背景變項上的差異。 二、探討幼兒教育工作者日常幽默表現與幽默感、幽默風格之關聯。 三、探討幼兒教育工作者日常幽默表現與創意特質(開放性特質、創意自我效能、 創意生活經驗)之關聯。 四、探討幼兒教育工作者日常幽默表現與幸福感(生活滿意度、正負向情緒)之 關聯。. 貳、待答問題 根據前述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擬探討的研究問題如下: 一、幼兒教育工作者日常幽默表現的頻率及型態為何? 二、不同任教職務的幼兒教育工作者日常幽默表現差異為何? 三、幼兒教育工作者日常幽默表現與多向度幽默感、幽默風格之關聯為何? 四、幼兒教育工作者日常幽默表現與開放性人格特質、創意自我效能、創意生活 經驗之關聯為何? 五、幼兒教育工作者日常幽默表現與生活滿意度、正負向情緒之關聯為何?. 5.

(18)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壹、幼兒教育工作者 根據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幼兒教育又稱學齡前教育或學前教育,是指對胎兒 至進入初等教育前的兒童所進行的教育、組織的活動,教育對象包括胎兒、嬰兒、 幼兒。本研究所指的幼兒教育工作者是指目前實際服務於 0 至 6 歲嬰幼兒學前教 育或保育工作,且具有合格資格的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保母人員、課後才藝教 師、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等從業人員。 貳、日常幽默表現 日常幽默表現是指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個體能運用幽默技巧,有意圖地創造 幽默刺激,並用以表現出讓人發笑的反應或行為。本研究中日常幽默表現是指研 究參與者透過連續 14 日的日常幽默日誌,所記錄之各種日常幽默表現行為,包 含每日三個時段的幽默使用次數和每日一則的幽默事件紀錄。 參、幽默感 幽默感是一多向度的高層次心理功能(陳學志,2001;Martin, 2007),包 含認知、情緒、生理、心理、社會和行為表現等面向(邱發忠等人,2003;Martin, 2000)。本研究中的幽默感,是指受試者在陳淑蓉與陳學志(2005)所翻譯編製 的中文版多向度幽默感量表(Multidimensional sense of humor scale, MSHS)中, 在幽默理解能力、幽默創造能力、幽默因應能力、社交情境的幽默能力、對幽默 的態度與笑的傾向六個分量表中的得分情形。 肆、幽默風格 幽默風格(humor styles)乃係一種特質,以某種特定形式來使用幽默行為 的傾向(詹雨臻、 陳學志、卓淑玲、 Martin, 2011)。本研究中的幽默風格, 是指受試者在詹雨臻、陳學志、卓淑玲與 Martin(2011)翻譯編製的中文版幽默 風格量表(traditional Chinese version of the Humor Styles Questionnaire, HSQ-TC) 中,在親和型、攻擊型、自我提升型、自我貶抑型幽默,四個分量中得分情形, 分量表的得分愈高表示愈有該類幽默風格之傾向。 伍、幸福感 幸福感是一種主觀評定個人正向、主觀的感受(楊國樞,1980),或個人對 於整體生活的滿意程度及所感受的正負情緒強度所整體評估而成(梁忠軒,2001; 6.

(19) Diener, 1984)。本研究之幸福感係指在 Diener, Emmons, Larsen, 與 Griffin(1985) 共同發展之「生活滿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SWLS),以及 Thompson(2007) 發展之「正負向情緒量表(I-PANAS-SF)」簡式量表中的得分 情形。 陸、創造性情意特質 創造性情意特質指個體在人格、動機、態度傾向等方面的創造力特質,在本 研究中,研究參與者在五大人格特質量表中的開放性分數、創意自我效能量表及 創意生活經驗量表中的得分做為指標。得分越高,代表越具有創造性情意特質。 柒、經驗取樣(Experience-Sampling Method) 經驗取樣法(簡稱 ESM),在較短的時間內採用多次且重複抽樣的方式, 收集個體對於生活事件經歷的瞬時感受,對其進行紀錄的一種研究方法。本研究 利用經驗取樣中使用固定抽樣的方式,讓幼兒教育工作者每天記錄,生活中發生 最印象深刻的一次幽默內容與幽默的表現方式。. 7.

(20) 8.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先回顧幽默的相關理論及認知歷程,接著介紹幽默 感與幽默風格的涵義,以及幽默表現的技巧與類型。第二節探討幽默的測量方式, 並分就幽默感、幽默風格兩部分,簡述國內、外實徵研究的方法,延伸本研究將 透過經驗取樣法探討日常幽默表現。第三節主要分析幽默與各類變項間的關係。. 第一節 幽默意涵與幽默認知歷程 幽默在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會出現在人際關係、教育活動、商業廣 告等各種情境中,可說是生活中無所不在。而回顧幽默產生的理論,各家有不同 的立基。本節首先說明幽默的意涵,接著再按照幽默理論興起年代分為動機理論、 生理激發理論,以及後期的認知理論三大類,依序做簡要的說明。 壹、幽默的意涵 幽默(humor)是人類獨有的一種審美感,是生活中一門獨特且不可缺少的 藝術。中文的「幽默」一詞要歸功於中國語言學者林語堂,他在 1924 年首將英 文 Hurmor 翻譯成中文,成為耳熟能詳的詞彙。Hurmor 的本意是體液,中世紀的 醫學認為人體血液、黏液、黄胆、黑胆四種體液會影響人的性格(citation)。爾 後其意涵根據牛津英文字典中的定義,則轉變成引起樂趣、滑稽、玩性、詼諧、 快樂的言行舉止或文字(Simpson & Weiner, 1989)。在傳統中文裡,意涵與「好 笑」、「有趣」、「滑稽」、「詼諧」等概念接近(陳學志,1991;2005)。 早期研究認為刺激與反應、人格特質、能力等都會影響個體幽默的反應程度, 近年來根據心理學的觀點,眾多研究大多逐漸將幽默視為是一種多面向且複雜的 概念,Martin 以多層次的觀點,解釋「幽默」是一種特定的外在刺激與心理歷程 的反應(邱發忠、陳學志、卓淑玲,2002;黃瓊慧,2010;Martin, 2000 ; Yildizbas & Cakir, 2009),個體與周遭人事物互動而受到刺激,產生不協調、矛盾或超乎 常態的反應,最後表現出引人發笑的口語或表現(陳學志,1991;何茉如、林世 華,2000)。 綜合過去有關「幽默」之定義,可將其界定為五個層面(邱發忠等,2003; Martin, 2000):(1)幽默是一種刺激;(2)幽默是一種經驗;(3)幽默是一 種反應或欣賞能力;(4)幽默是一種創造或因應能力;(5)幽默是一種認知或 理解能力。陳學志(2001)統整國內、外研究者的看法,定義幽默為:「一組特 9.

(22) 定的刺激,能引起好玩的性質,個體覺知幽默刺激後能產生認知或情緒上的經驗, 並產生外在可觀察到的反應,除能理解幽默的意義外,並能依情境的變化創造好 笑的事件」。 故綜合以上專家學者之觀點,本研究認為幽默即為一種外在刺激,使個人在 情緒上或認知上產生好笑、好玩的感覺,而個體需具備幽默理解和幽默欣賞的經 驗和能力,進而能依照情境變化創造幽默事件,使周遭人事物感到放鬆、好笑的 意圖。 貳、幽默的早期理論 一、幽默的心理動機論 心理動機論是從人的情感狀態去分析幽默,試圖理解人們如何透過「幽默欣 賞」來舒緩個人內在潛意識的需求與衝突,在幽默產出的過程中使人感到愉悅, 而幽默內容也隱含個人本身的價值觀與態度(曾文志,2010)。心理動機論認為 人們透過幽默的防衛機轉來穩定情緒,因應生活中的恐懼或困難尷尬的情境(Ziv, 1984)。 (一)優越鄙夷說(Superiority theory) 亦稱為貶抑理論(Disparagement Theory),是幽默理論中最悠久的,早在 古希臘和羅馬時期亞里斯多德(Aristole)、柏拉圖(Plato)等人就提出此觀點。 當人發現他人相對於自己的弱點、不幸、醜陋、愚笨,會感到優越而將負向或敵 視的態度透過幽默來表現出來,Aristole 認為笑是以貶抑「笑的對象」來建立自 我的優越感;「笑」是一種榮譽感(sudden glory),產生於自己與他人的弱點 或先前的自我比較(Thopmas Hobbes, 1651);幽默和笑隱含對他人優越和幸災 樂禍的心態(Zillmann & Bryant, 1983)。 (二)乖訛說、預期失望說和雙關說 起源自於德國一種關於喜劇效果產生原因的解釋,指人從期待或預期的心理 而產生落空發笑的狀態,但並不能解釋所有的喜劇效果。1790 年康德《判斷力 批判》,認為可笑的事物都是荒謬、乖訛、出乎意料的。笑是一種讓人們從緊張 的心理期待轉化為虛無的感情、期望的落空,或對一種在習慣上有兩個絕不相容 的相關序列所表述的頓悟。 (三)心理分析論(Psychodynamic theory) 10.

(23) 亦稱為深層心理學(depth psychology) ,由 Freud 提出的精神分析論為基礎, 認為當個體面對挫折衝突或有關性與攻擊衝動的焦慮時,個人本身的本我(id) 與超我(superego)正互相矛盾,Freud(1957)提到透過幽默(Humor) 、滑稽(Comic) 和玩笑(Jokes)等防衛機轉(defense mechanisms),提供一種被社會所接受的 方式來釋放緊張或壓力的管道,降低本我與超我之間的衝突,改變個體的想法, 透過「笑」幫助人在困頓的情境中釋放負面能量,維持良好的心理狀態,讓個體 產生心理平衡的狀態。簡言之,心理分析論認為個體會有幽默刺激的反應,主要 是尋求釋放緊張壓力的需求。 (四)錯誤歸因理論(Misattribution Theory of Humor) 由 Zillman(1983)重新闡述 Freud 的觀點後提出,認為人看到自己討厭或敵對 的對手、事物出糗失敗時,會產生正向情緒反應,但這種情緒反應不被社會觀念 所接受,也會受到超我的譴責,人們就將嘲笑他人的行為歸因於幽默上,透過幽 默和笑的刺激,將心中隱藏的慾望以「無害的幽默線索(innocent humorcues)」 轉移人內疚的道德壓力,認定這些人是「活該」的(邱發忠,1999),使得人們 對敵對個體的貶抑和敵視可以合法存在,以規避社會的指責,合理愉悅的嘲笑他 人的缺點,且讓內在攻擊慾望得以釋放(Zillman, 1983)。 二、幽默的生理論 幽默的生理論主要在探討兩個問題,第一,幽默刺激為何會引起個體的生理 衝突,以及笑的外顯行為。第二,解釋為何笑的生理反應會讓人有快樂、開心的 感受。幽默生理論認為幽默表現是一種生理的自發反應產生的平衡機制,也就是 刺激-反應的連結(Wilson, 1979),不牽涉心理狀態。幽默刺激出現時會使個 體產生生理的激動狀態,當個體順利轉換刺激後原本壓抑的感受會得到紓解,而 「笑」即提供多餘激動能量抒發的管道(邱發忠,1999)。 (一)激動產生論 Wilson (1979)當個體感受到生活情境中意外事件出現,其「失諧」所產生的 反射反應,亦可說個體接收幽默刺激而引發的生理衝動。 (二)過剩能量釋放理論 「過剩能量釋放理論」為激動產生論之延伸,人類發展出一套機制去對外在 情境做因應。雖然幽默刺激中的失諧反應會引起生理的激發狀態,但個體很快就 11.

(24) 能了解這只是個幽默、玩笑,現實狀況並沒有危險存在(Wilson, 1979)。此時, 生理上被喚起的興奮、亢奮反應卻成為一種生理的負擔,需要儘快給予紓解和排 除,使個體回復正常的生理狀態。透過「笑」的外顯行為,恰好能達到釋放過剩 能量的目的,也就是經由大笑的反應,調適過多無法排出的能量,讓個體的生理 激動回復到原本正常的生理水平(Frued, 1960)。 (三)快樂產生論 「快樂產生論」欲探討幽默刺激為何能夠引個體產生發快樂的感覺。 Berlyne(1972)提出「激動觸發」與「激動回復」機制,以解釋當個體在接受外在 的幽默刺激時,其生理激動狀態和快樂的感覺會呈現「倒 U 型」的形式。當周 遭環境出現非原先預期的刺激時,個體「激動觸發」的機制會被引起,察覺到此 刺激與過去經驗的不同,而出現失諧、好笑的情緒,但當刺激過大導致個體無法 負荷時,會引起個體的焦慮感,直到個體能調解此幽默的失諧時,不舒服和焦慮 的感覺才會消失,回復到正常的狀態,即稱為「激動回復」(陳淑蓉,2002), 個體會產生快樂、愉悅的感覺。 (四)心理逆轉理論(reversal theory) 1977 年由 Apter and Smith 提出,認為人都有兩種「監控動機狀態」或稱為 「後設動機狀態(metamotivational state)」以控制內在情緒的狀態,分別為「完 成目標(Telic)」和「維持目標(Paratelic)」兩種狀態,Telic 狀態屬於較為嚴 肅、具有未來目標導向,受到社會、心理的約束;而 Paratelic 狀態則重視當下的 感受、具有遊戲好玩的性質,不受拘束(Apter, 1982)。 一般正常情況下,人會處於嚴肅的 telic 狀態,而當外在幽默刺激出現,失 諧會使激動狀態被引發,這時高度的激動會造成目標達成的阻礙,讓人感到不安、 緊張、苦惱、不悅;直到個人調適幽默刺激,覺察這個玩笑並不會產生傷害或危 險,將刺激中誇張、不合理的「遊戲氣氛」視為一種遊戲,人就會轉換到 paratelic 狀態,此時高度的激動的不悅情緒,會轉化為放鬆、舒服的感受,而有快樂、愉 悅的感覺。簡言之,心理逆轉論就是人透過知覺的轉換,從嚴肅的 telic state 狀 態轉換到放鬆的 paratelic state 狀態的一種歷程。. 12.

(25) 參、幽默的認知歷程 McGhee(1979)提出幽默的普遍性,第一階段為「幽默刺激的輸入」、第二 階段為「接受者對幽默的理解」、第三階段為「接受者對幽默的反應」。 Nazareth(1988)以統整的觀點,把幽默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面是引發幽默感覺 的特定刺激或形式,像是「笑話」、「喜劇」;第二層面為個體覺知幽默刺激後, 在生理、心理或認知上所產生的經驗或感受,如:「好笑」、「有趣」;第三層 面,則是對於幽默刺激理解或欣賞後,個體產生的外顯行為和反應,如: 「大笑」、 「微笑」等。 Nazareth (1988)將幽默分成三個層面:引起幽默反應的刺激型態和方式、個 體覺知幽默刺激後的感受、幽默的外顯行為及刺激反應。 第一階段. →. 第二階段. 接受者對幽默的 理解 圖 2-1 McGhee(1979)幽默心理學理論的普遍模式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幽默刺激的輸入. →. 第三階段 接受者對幽默的 反應. 幽默的認知論著重於探討「幽默理解」及「幽默產生」的過程,幽默會隨著 認知的發展,在接受到刺激後,發現事件與個體認知的基模產生衝突或矛盾之處, 認知狀態產生轉變,在無預警的狀況,從失諧、理解到感覺好笑、驚喜的複雜認 知歷程。分析何種類型或屬性的刺激,容易引起接受者「笑」的幽默感覺。 一、失諧理論(incongruity theory) 亦稱為「不一致理論」或「完形理論」,重視幽默中的「認知」過程,主張 將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透過幽默的方式將原本不相關的概念或完全相異的觀點、 情境,以超乎一般思維或遊戲意味的方式組合(Forabosco, 1992 ; Martin, 1998), 讓人同時感受到事件本來的概念,但表面卻又呈現對立的概念,好像應該如此卻 不是如此(Beattie,1976),這種心智上的矛盾和對立產生時,會使得個體原先的 期待落空,同時在對話中加上關鍵語句(Nerhardt, 1977),導致個體產生幽默、 放鬆的感覺,最後表現出好笑的狀態(張景媛,2004)。失諧理論認為,失諧是 幽默的必要條件,且在安全的情境下,內在衝突越高時,幽默感受的好笑程度也 越高(Nerhardt, 1977)。 13.

(26) 二、失諧-解困理論(Incogruity-resolution theory) Suls(1972, 1983)提出「失諧-解困理論」,將幽默的歷程分為兩階段:第一 階段為「失諧的歷程」,即個體在生活中接受到刺激並覺察失諧或不一致性的產 生,關注失諧的解決或理解;第二階段為「失諧後解困」是指個體失諧後,認知 基模開始運作,順利找到問題並解決問題,最後產生幽默好笑的經驗(詹孟傑, 2009;陳巧湄、簡淑真,2011)。「失諧」為幽默的關鍵因素,幽默的引發必須 同時具備兩個階段,若個體在認知過程中若無法在失諧狀態中解困,幽默就不會 產生,而停留在困惑迷惘的階段,因此「解困」為幽默必要的歷程,但解困的程 度因人而異(Wilson, 1979)。. 圖 2-2. Suls 的「失諧-解困」理論(Suls, 1972 ; 1983). 資料來源:陳學志,1995。 三、理解-推敲理論 由 Wyer 與 Collins (1992) 提出,認為人在接觸幽默刺激後,會先用之前的 舊經驗或基模做解釋,當解釋無法有效理解幽默的訊息時,個體就會產生「失諧」 的狀態,使個體需再次去解釋此幽默刺激的意義。重新解釋後,結果與首次理解 時產生極大的落差,像是原本很嚴肅的議題,經解釋後卻變得不正經。換言之, 人們在接觸幽默刺激後,嘗試理解及推敲失諧意義的歷程會引發幽默的感覺。 14.

(27) 四、反向-合意模式 由陳學志(1991)提出,更深入的分析失諧解困理論,重新詮釋幽默理解的 歷程。個體根據關鍵語句推論「逆溯命題」和優勢基模衍生的「隱含命題」,結 果的不一致即為「反向」。藉著「優勢基模」發現「追溯命題」的和諧性,稱為 「合意」。也就是說,人在閱讀笑話或文章的「營造敘述」時,同時間會激起相 關的「優勢基模」,然後「優勢基模」再衍生出「隱含命題」,此時人會對結局 產生特定的預期心理,但「關鍵語句」產生顛覆原先預期的結果,以至於人們的 認知會短暫出現失諧的狀況,接著再從「關鍵語句」檢視,進行「逆溯推論」, 找到一個與「優勢基模」符合的「追溯命題」,發現「追溯命題」和「隱含命題」 的不一致,達到兩個互斥基模合理存在的狀態,最後產生好笑的感覺。. 圖 2-3. 陳學志(1991)幽默理解之「反向-合意」模式. 資料來源:陳學志,1991。. 15.

(28) 綜合前述理論可知,各家幽默理論的觀點雖然不同,但最終都是在引發「笑」 的反應,而使人感到放鬆愉快。因此,陳學志、徐芝君(2006)提出匯合模式, 以整合早期理論對產生幽默的單一觀點,如圖 2-4 所示。本研究將根據幽默引發 的匯合理論,來深入探討幼兒教育工作者在幽默的使用技巧與幽默的內容的情 況。. 圖 2-4. 幽默引發的匯合模式. 資料來源:陳學志、徐芝君(2006)。幽默創意課程對教師幽默感及創造力的影 響。師大學報。51,75。 肆、幽默感與幽默風格 個體是否能感受到幽默刺激,而產生幽默的感覺,其中影響因素為幽默感。 幽默感(sense of humor)被視為一種人格特質,容易感受外在幽默刺激,而引 發幽默經驗的個人特質。而創造幽默刺激的產生,有賴個體幽默風格傾向的展現。 幽默風格(humor styles)即是個體表現幽默的外顯方式。以下將針對幽默中的 「幽默感」與「幽默風格」的涵義進行說明。 一、 幽默感的意涵 幽默感是一種生活藝術,一種因應環境的人格特質,一種理解和表達可笑事 物使他人發笑的才能(蕭颯、王文欽、徐智策,1991;Martin & Lefcourt, 1983)。 16.

(29) 「幽默感」(sense of humor)一詞在心理學領域仍有各種不同的見解,尚無一 致性的定義或解釋,普遍認定幽默感是一多向度的能力,為人類獨有且具廣泛、 複雜的高層次心理功能(陳學志,2001;Martin, 2007),包含認知、情緒、生 理、心理、社會和行為表現等面向(邱發忠等人,2003;Martin, 2000)。Ziv(1984) 提到具幽默感的人有兩項特徵,分別為「欣賞幽默的能力」與「幽默創造的能力」。 Svebak(1996)認為幽默感包含四個向度:(1)有表達歡樂行為的需求;(2)喜 歡幽默的個人及幽默的社交行為;(3)較不具有嚴肅的性格;(4)具有對幽默 訊息的認知能力。Warnars-Kleverlaan、Oppenheimer 及 Sherman(1996)認為幽默 感具備的特質:(1)產生幽默的能力;(2)有能力享受樂趣(the ability to have a good time);(3)辨認幽默的能力;(4)幽默欣賞(appreciation)的能力; (5)能使用幽默,使之成為因應機制(coping mechanism)的能力。Thorson 與 Powell(1993)認為幽默感包含以下六種成份:(1)幽默創造的能力;(2)玩性 或突發奇想的特性(playfulness);(3)使用幽默達成社交目的能力;(4)辨 識幽默或有趣事物的能力(recognition of humor);(5)幽默理解的能力(humor appreciation)及(6)以幽默為因應機轉的能力。 陳學志(2003)將幽默感分成三個面向,分別為:(1)幽默理解:在失諧 理論(incongruity theory)中提到,個體能在情境脈絡中發現「失諧」的元素, 或對幽默刺激預期落空的心理狀態,覺知其中的落差而感受幽默,即為「幽默理 解」(邱發忠,1999;Forabosco,1992)。(2)幽默欣賞:個體接受到幽默刺激 後,個體感受到正向的情緒,稱為「幽默欣賞」。(3)幽默因應:個體在面對 日常生活的衝突時,實際運用幽默進行問題解決,透過幽默釋放壓力(Martin & Lefcourt, 1983),視幽默為一種自我調解的防衛機制或因應策略(Mishkinsky, 1977),稱之為「幽默因應」。陳淑蓉、陳學志(2005)綜合各家理論,將幽默 感分為六個向度,分別為:(1)幽默理解的能力、(2)幽默創造的能力、(3) 幽默因應的能力、(4)社交情境中的幽默能力、(5)對幽默的態度,即對幽默 的喜好程度、(6)笑的傾向。. 17.

(30) 表 2-1 專家學者之幽默感向度整理 提出者與年代 Ziv(1984) Thorson & Powell(1993). Svebak(1996). 幽默感向度 (1)欣賞幽默的能力; (2)幽默創造的能力。 (1)幽默創造的能力; (2)玩性或突發奇想的特性; (3)使用幽默達成社交目的能力; (4)辨識幽默或有趣事物的能力; (5)幽默理解的能力; (6)以幽默為因應機轉的能力 (1)有表達歡樂行為的需求; (2)喜歡幽默的個人及幽默的社交行為; (3)較不具有嚴肅的性格; (4)具有對幽默訊息的認知能力。. Warnars-Kleverlaan、 Oppenheimer 及 Sherman(1996). (1)產生幽默的能力; (2)有能力享受樂趣; (3)辨認幽默的能力; (4)幽默欣賞的能力; (5)使用幽默,成為因應機制的能力。. 陳學志(2003). (1)幽默理解(2)幽默欣賞(3)幽默因應。. 陳淑蓉、陳學志(2005) (1)幽默理解的能力; (2)幽默創造的能力; (3)幽默因應的能力; (4)社交情境中的幽默能力; (5)對幽默的態度(對幽默的喜好程度); (6)笑的傾向。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依年代排序。 二、幽默風格的意涵 幽默風格(humor styles),是指個體在日常生活中以某種特定形式來使用 幽默行為的傾向。Marin 等人(2003)研究提出幽默風格量表(The Humor Styles Questionnaire, HSQ)將幽默表現分為「良善的或有害的」與「對自己或對他人」 兩個向度,或是劃分為「潛在影響(正面或負面)」與「功能(心理或人際)」 兩個向度,並依照每個人日常生活不同的使用風格,將幽默分成四種風格類型分 18.

(31) 別為:親和型(affiliative humor)、自我提升型(self-enhancing humor)、攻擊 型(aggressive humor)與自我貶抑型(self-defeating humor)四種幽默型態,分 述如下(Marin, 2007; Marin et al., 2003)。 (一)親和型幽默(Affiliative humor) 個體樂於使用幽默娛樂身邊的人、促進人際關係和諧和團隊力、降低緊繃尷 尬,使用此類幽默風格的人傾向分享笑話、善意的機智對談,通常具有較佳的社 交技巧,人際關係良好,是一種人際型幽默。 (二)自我提升型幽默(Self-enhancing humor) 個體傾向擁有幽默的人生觀,習慣以幽默作為壓力調解並以幽默來振奮自我, 使用這類幽默風格的人,通常能適時地緩和衝突和壓力,鼓舞自己解決困境,為 一種健康的心理防衛機制。 (三)攻擊型幽默(Aggressive humor) 個體經常對他人使用負向或是潛在攻擊形式的幽默(例如:諷刺、批判、奚 落、貶低或歧視他人)來促進自我自尊,使用這類幽默風格的人通常人際狀況不 佳或有道德上的問題。 (四)自我貶抑型幽默(Self-defeating humor) 個體透過取笑自己、降低自尊的方式來獲得團體的認同或他人的關注,使用 這類幽默風格的人在面對壓力時,藉由幽默產生負向的防衛機制來逃避問題,壓 抑自我的負面情緒,然而過度消遣自我會造成自我內心的傷害。 幽默風格中,前兩項屬於正向幽默或稱為良善的幽默,對健康、生活、人際 有正面的影響;後兩項則為負向幽默或稱為有害的幽默(Watson et al., 2007; Martin, 2007),使用有害的幽默會使他人感到尷尬、嘲諷、自尊受傷,對健康 有負面影響。. 第二節 幽默表現與測量 幽默的表現依個體在各種行為、經驗、情感、態度及引發樂趣、笑聲等能力 上有個別差異(Kuiper、Martin & Olinge, 1998)。本節將視角聚焦至探討幽默的 表現技巧與類型,以及幽默表現的測量方式,來說明透過經驗取樣法進行日常幽 默表現測量的重要性。. 19.

(32) 壹、幽默表現的技巧與類型 幽默包含幽默產生的能力、好玩的感覺、辨認幽默的能力、理解幽默的能力、 幽默因應的能力等。而幽默內涵中「幽默產生能力」是指個人易於生活中發現或 創造出幽默的行為(陳學志,2004)。陳學志、徐芝君(2006)提出的匯合理論, 將幽默分成「幽默結構」與「幽默內容」兩類。其中,幽默結構即是指幽默的使 用技巧,亦即使用誇大、模仿、矛盾、雙關、譬喻等修辭技法呈現能引發個體好 笑反應的幽默刺激。幽默內容是指幽默刺激所指涉及的意義或內容,通常包含挑 戰社會規範或禁忌的成分,或是對人事物的攻擊嘲諷,使用背後帶有特定動機與 目的。以下就針對幽默表現的技巧與幽默表現的內容予以討論。 一、幽默表現的技巧 Green 與 Pepicello (1979)提出幽默創造技巧有三項:(一)音韻學;(二) 語型學;(三)文法。Goodman (1983)認為幽默技巧有四項,分別為:誇張、影 射事實、反轉、創造新想法。Falk 與 Hill (1992)提出 11 項幽默創造技巧,包括 事實揭露、誇大、驚奇、貶抑、壓力的釋放、失諧、文字遊戲、非口語化幽默、 軼事、其他幽默、非幽默之處置。陳學志(1993)提出幽默創造的技巧有:(一) 尋找能引發或合理詮釋反向命題的事物;(二)在營造敘述上喚起優勢基模,並 引起固著;(三)製造產生中程推論的關鍵語句。陳學志進一步將幽默以「結構」 分為十九項規則:諧音方言、語法詞序、語用誤解、誇大異常、違反常理、隱喻 推論、曲解模仿、法則誤用、對比類比、錯誤導引、湊巧誤會、自相矛盾、逆向 結果、新奇解釋、溝通前提、殊途同歸、否定前提、更上層樓、原來如此。邱發 忠(1999)提出幽默創造的七個技巧:諧音、語句組合、詞彙的多重意義、語句 意義的多重性、錯誤的推論、重新解釋和隱喻推論技巧。 邱發忠、陳學志、卓淑玲(2003)將幽默技巧分為七類,分別為諧音方言(掌 握諧音)、隱喻推論、錯誤的推論、語法詞序(詞句的組合技巧)、詞彙意義的 多重性、語句意義的多重推論、重新解釋。張慧菊(2005)統整各家幽默技巧類 型後,將幽默技巧分為七類:轉換(displacement)、反向對比、不合邏輯、雙 關、模仿、比喻、誇飾。蘇嘉鈴(2013)歸納國中生的幽默產出使用之幽默技巧 共十四種,分別為語言轉換、誇飾、擬人化、生動特寫、暱稱或不符身份地位的 20.

(33) 綽號、違背角色刻板印象、巧合誤會、矛盾、組合排列、套用、括弧文、重複、 諧音與雙關。 綜合上述專家的整理,本研究根據蘇嘉鈴(2013)以及張慧菊(2005)幽默 技巧的分類,重新整理出十一種幽默技巧,分別為:(一)套用、改編;(二) 諧音;(三)字詞重組;(四)語意雙關;(五)不同語言挪用;(六)矛盾; (七)巧合誤會;(八)隱喻;(九)誇張;(十)擬人化;(十一)模仿。歸 類出以上十一種較常被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幽默技巧,作為日常生活幽默 日誌的幽默技巧向度。. 21.

(34) 表 2-2 各家幽默技巧分類 年代 Goodman (1983) Green & Pepicello (1979) Falk & Hill (1992). 幽默技巧類型 1.音韻學 2.語型學 3.文法 1.誇張 2.影射事實 3.反轉 4.創造新想法。. 1.事實揭露 6.失諧 11.非幽默之處置 2.誇大 7.文字遊戲 3.驚奇 8.非口語化幽默 4.貶抑 9.軼事 5.壓力的釋放 10.其他幽默 陳學志(1993) 1.尋找能引發或合理詮釋反向命題的事物 2.在營造敘述上喚起優勢基模,並引起固著 3.製造產生中程推論的關鍵語句。 邱發忠(1999) 1.諧音 6.重新解釋 2.語句組合 7.隱喻推論技巧 3.詞彙的多重意義 4.語句意義的多重性 5.錯誤的推論 邱發忠、陳學 1.諧音方言(掌握諧音) 6.重新解釋 志、卓淑玲 2.隱喻推論、錯誤推論 (2003) 3.語法詞序(詞句的組合 技巧) 4.詞彙意義的多重性 5.語句意義的多重推論 張慧菊(2005) 1.轉換(displacement) 6.比喻 2.反向對比 7.誇飾 3.不合邏輯 4.雙關 5.模仿 蘇嘉鈴(2013) 1.語言轉換 6.違背角色刻 11.括弧文 2.誇飾 板印象 12.重複 3.擬人化 7.巧合誤會 13.諧音與雙關 4.生動特寫 8.矛盾 5.暱稱或不符身份地位的 9.組合排列 綽號 10.套用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22.

(35) 二、幽默表現內容的類型 Ziv (1984)將幽默分為五大類型:(1)攻擊類型;(2)性類型;(3)社會 類型;(4)對抗焦慮類型:包含對抗死亡或恐懼焦慮的黑色幽默、自我貶抑類 型的笑話;(5)智力類型。孫曉如(2002)以文字笑話作為笑話分類的架構, 分為四種類型,包含攻擊類型、性類型、黑色類型、無厘頭類型。陳學志(2004) 將幽默類型依據「結構」分為十二類,性、政治、學校、死亡暴力、家庭、職場 工作、器官屎尿、宗教鬼神、朋友手足、食衣住行、智愚美醜、動物器具。鄧佩 玲(2007)不同性別幼兒觀看各類卡通幽默類型下之幽默反應研究,依技巧分析 卡通的幽默類型包含有十種:誇張、模仿、出糗、無知、新奇、不合邏輯、害人 害己、誤導、重複、遊戲心境。 葉季蓉(2010)研究中,將幽默欣賞的類型分為四大類型:(1)攻擊出糗 類型(type of aggressive humor):主動以語言攻擊他人的人格、自尊、外貌或 才能等;(2)性類型(type of sexual humor):內容從隱喻的調情到明白地挑逗 (劉君業,2002)或是涉及男女性行為相關事件及活動(陳學志、王強之、邱發 忠、蕭韶華,1999);(3)雙關多義類型(type of ambiguous humor):透過諧 音或雙關語來解釋內容,使人有恍然大悟、莞爾一笑的效果(4)無厘頭類型(type of nonsense humor):具有誇張、不合邏輯的情節,內容往往代表對傳統風俗的 挑戰與釋放,反映現代社會的觀點與感受。蘇嘉鈴(2013)歸納國中生幽默產出 使用之五種類型的幽默內容,分別為(1)自我提升;(2)解嘲諷刺;(3)倒 楣無辜;(4)禁忌:包含「死亡」、「黑色幽默」、「噁心」、「性」;(5) 攻擊:「外貌、身體缺憾」、「動作笨拙」、「無能」、「無知、狀況外」、「貶 抑身份價值」、「懦弱逢迎」、「好逸惡勞」以及「貪婪自私」。 綜合上述專家學者之分析,本研究採用蘇嘉鈴(2013)的幽默內容分類,經 整理後將幽默內容細分為八類,包括:(1)性(包括:暴露、性器官、性行為、 同志情誼);(2)暴力、攻擊;(3)死亡(包括:死、屍體、意外等);(4) 貶抑身份價值(以不對等、負面的形容詞表示特定人事物);(5)自我提升(以 幽默振奮自己面對壓力、或藉由提升自我來維持自尊顏面);(6)外貌與身體 缺憾(譏諷個體身體外觀、生理功能缺陷);(7)無能笨拙(嘲笑個體智商、. 23.

(36) 行為、肢體笨拙不協調);(8)族群刻板印象(對於種族、性別、職業、宗教 等方面的歧視)。 貳、幽默表現的測量 幽默是一種多向度的心理構面,因個體的差異其評量方式也須呈現多元的風 貌,以下針對幽默的測量方式,及幽默的測量工具做簡要的說明與介紹。本研究 著重幽默的表現,即針對幽默的產生與幽默的因應做深入的探究。 一、 幽默之測量方式 幽默測量方式非常多元,包含自然觀察法、晤談法、自陳式量表、實驗法、 社會計量法、刺激反應量表,針對各種測量方法作簡要之說明。 (一)自然觀察法 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中,實地觀察研究對象,透過各種採樣方法,將研究對象 的表現作紀錄,進而詮釋個體外在的幽默表現形式、笑的頻率等(Johnson & Mervis, 1997)。優點在於可隨時隨地開始進行,具直觀性、接近真實、免除受 試者的意願和回答能力影響;缺點是僅限於觀察外顯行為和自然現象,受試者的 態度、動機和想法在觀察中無法獲得資訊,且受試者亦受觀察者的干擾和影響, 而笑的行為有時是因其他因素引起,造成測量結果的偏差。 (二)晤談法 分為結構式與非結構式兩種,同時包含訪談與觀察兩部分,即研究者與研究 對象面對面訪談,由受試者自陳其生活經驗中的幽默情形,研究者也同時對研究 對象進行幽默行為的觀察(何茉如,1998)。優點是能更清楚瞭解研究對象的幽 默行為反應,但較為費時費力(Martin, 2000; Nazareth, 1988)。 (三)自陳式量表 以 Likert 自陳量表評量幽默感為最盛行,也是最普遍的評量工具,依照傳統 的量表設計方式,要求受試者針對問卷的題目內容進行實際情況的自我評定。此 方式可以評量幽默感的多重面向,檢驗幽默感的長期效應,量表包括:幽默反應 情境量表、幽默因應量表、幽默行為分類量表、多向度幽默量表等。 (四)實驗法 研究員預先設計一個情境,提供幽默刺激的事物(如:笑話、影片、黑人頭 套...等),讓受試者進入安排的幽默環境後,自由操作道具或觀看幽默影片,使 24.

(37) 用專業的科學儀器,測量受試者的幽默感在實驗前、實驗後的差異。優點:可避 免受試者受到社會期待、過往經驗的干擾,並取得幽默情境或事物對個體幽默感 的明確因果關係(引用劉育林,2001)。缺點:實驗室與現實生活情境脫節、干 擾變數也無法掌握,僅能探討實驗中所得幽默感的短期效果,無法推論至個體穩 定的幽默特質。 (五)社會計量法 深入社會脈絡中,透過他人互評來獲得幽默者的幽默程度,同時分析幽默者 的背景因素(Martin & Lefcourt, 1984; Schoel & Busse, 1971)。過去的研究中, 會使用同儕互評,用以得到在團體中幽默表現最活躍的名單。再以班級為單位, 請班上同學及老師投票給自己認為最幽默的班級成員,比較票數或是被班上同學 提名次數的百分率作為幽默指標,越高分者代表越幽默(何茉如、林世華,2000)。 雖然真實地測的研究對象的幽默感,但卻會受到個人對於幽默感定義不同而影響 測驗結果。 (六)刺激反應量表 刺激法反應量表乃是提供受試者幽默的卡通、漫畫、笑話、影片等刺激,藉 由受試者的直接反應來推估其幽默感,在評量受試者的幽默理解和欣賞能力有極 高的真實性與表面效度。受試者將漫畫、影片的幽默程度、好笑程度、喜好程度 評分,用以測量其對於幽默刺激的反應,依據受試者對幽默刺激的評分越高,表 示對該幽默刺激愈有興趣;或根據受試者對幽默刺激的喜好程度、頻率越高,代 表愈具有幽默感(何茉如、林世華,2000;陳淑蓉、陳學志,2005)。但須考量 不同族群文化脈絡乃至時空轉換對幽默的影響,因此,題目的選擇以及評分的客 觀性需重複檢視。 綜合以上測量方法,自然觀察法與晤談法需在實際情境下測量幽默表現,實 屬耗時,以及樣本數蒐集不足的疑慮;而實驗法與自陳式量表雖能依照研究需要 設計情境與測驗題目,但卻脫離實際生活情境,非真實反應,影響研究結果的「生 態效度(ecological validity)」(Fabrizi & Pollio, 1987)。因此本研究方法以經驗 取樣法進行日常幽默表現的取樣,以獲得更具生態效度之研究結果。. 25.

(38) 二、幽默之測量工具 幽默相關研究累積許多具良好信度、效度之測量工具,大多是由個體自評或 陳述自身曾經歷過的幽默語言或行為。Svebak (1974、1996)以人格取向編製之幽 默感量表(Sence of Humor Questionnaire, SHQ),用以評估一般幽默創造和幽默 欣賞的個別差異,三個向度為「後設訊息敏銳度(M-dimension)」、「幽默喜 好程度(L-dimension)」、「情緒放任度(E-dimension)」。江宜珍等人(2006、 2011)編製台灣青少年幽默測量工具(Taiwan Adolescent Humor Scales, TAHS), 採用受試者的自評量表,分為十個向度,包括「幽默感」、「幽默表現方式」、 「幽默表現主題」、「幽默表現的目的」、「幽默表現情境」、「表現幽默後的 反應」、「被當作幽默對象」、「幽默接受方式」、「幽默接受主題」及「接受 幽默後的反應」。將幽默表現行為分為負向的「貶低自己」、「貶低別人」,及 正向的「肢體動作」、「機智反應」。Martin & Lefcourt (1983)編製幽默因應量 表(The Coping Humor Scale, CHS),採用受試者的自評量表,了解個體如何運 用幽默來調解、因應生活中的挫折與壓力,減緩其所帶來的負面效應,著重在幽 默中的情緒表達,如笑和微笑(詹雨臻、陳學志、卓淑玲,2011)。Martin & Lefcourt (1984)編製之情境幽默反應量表(SHRQ,The Situational Humor Response Questionnaire)以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境,設計出 18 道情境題(包含 7 種愉悅 的情境和 11 種不愉快的情境)及 3 道自我評估之題目,測量個體在面對壓力或 困難情境時,產生微笑、笑,及在不同情境展現逗樂他人笑的頻率(frequency) 和持續時間(duration),分析其反應以及情緒調節的程度。 然而 Craik、Lampert & Nelson (1996)曾指出幽默的普遍性定義與測量方式, 對於個體日常生活中所表現出的幽默,兩者之間無太大的關連性,故幽默研究除 了為幽默下終極定義外,更應將焦點專注在日常生活的幽默中,探討幽默是以何 種型態被表現出來(蘇嘉鈴,2013)。國內目前針對日常生活「幽默表現」之研 究工具相對缺乏,以下整理國內外專家學者發展之日常幽默表現相關量表,並分 別簡述其量表內容: (一)多向度幽默感量表(Multidimensional Sense of Humor Scale, MSHS) Thorson & Powell (1993),主張幽默感乃多向度特質,採用受試者自評式的 幽默感量表,藉以衡量個體幽默感表現,量表共 24 題,包括六個向度,分別為: 26.

(39) 1、幽默創造的能力(humor production and creative ability) 2、玩興或突發奇想的特性(playfulness or a sense of whimsey) 3、使用幽默達成社交目的能力(the ability to use humor to achieve social goals) 4、辨識幽默或有趣事物的能力(recognition of humor) 5、幽默欣賞或理解的能力(appreciation of humor) 6、使用幽默作為因應或適應機制的能力(using humor as an adaptive or coping mechanism) (二)中文版-多向度幽默感量表 由國內學者陳淑蓉與陳學志(2005)發展編製,將個人的幽默感視為一種因 應壓力的能力,主要以多個面向來測量受試者的幽默感,共分為六個向度,以下 作概略說明: 1、幽默理解的能力:個體對幽默訊息之察覺或掌握笑點的能力,共 4 題。 2、幽默創造的能力:個體能否覺知人或物之間的不一致的關係,並能將原 本不相干的事物,巧妙地連結在一起,並引發他人微笑或大笑的能力,共 8 題。 3、幽默因應的能力:在面臨難題時,能否在認知上做轉換,或以幽默的外 顯行為表現因應難題的能力,共 12 題。 4、社交情境中的幽默能力:個體在社交情境中使用幽默以增進人際關係或 緩和尷尬及人際衝突的能力,共 13 題。 5、對幽默的態度(對幽默的喜好程度):個體對幽默的事物或使用幽默的 喜好程度,共 10 題。 6、笑的傾向:個體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出現笑的行為或以幽默的外顯行為- 笑來因應日常生活事件的情形,共 7 題。 量表共有 54 題,測量尺度為五點量尺(1~5 分),反應程度由低至高為「非 常不符合」、「有點不符合」、「普通」、「有點符合」、「非常符合」,獲得 分數愈高,表示幽默感愈高。該量表內部一致性為.95,實徵研究所得資料也顯 示該量表具有良好的建構效度及效標關聯效度(陳淑蓉,2003;蘇嘉鈴,2013)。 (三)幽默風格量表(The Humor Styles Questionnaire, HSQ) Martin、Puhlik-Doris、Larsen、Gray & Weir (2003)依據 2 x 2 的概念模式發 展出「幽默風格量表」。首次將幽默依據個人使用風格,區分為兩大向度「對自 27.

(40) 己或對他人」及「良善或有害」,更進一步細分為四大類型,分別為「親和型幽 默(Affiliative humor)」、「自我提升型幽默(Self-enhancing humor)」、「攻 擊型幽默(Aggressive humor)」、「自我貶抑型幽默(Self-defeating humor)」 四種幽默風格類型。前二者為「正向幽默風格(positive humor styles)」,後二 者為 「負向幽默風格(negative humor styles)」 (詹雨臻、陳學志、卓淑玲 & Martin, 2011)。 國內學者,郭美君(2004)為符合華人社會文化,將 Martin 量表修訂後, 以台灣 1650 位大專生進行施測;柯淑蕙(2008)將郭美君修訂後的量表再次修 訂成「職場幽默風格量表」,以 237 位職場工作者為施測對象;何宜錚(2008) 將郭美君的量表修訂成適合國中生施測之量表。 表 2-3 幽默風格類型表 對自己 自我提升型幽默 良善的 (Self-enhancing humor) 自我貶抑型幽默 有害的 (Self-defeating humor) 資料來源:Martin (2003)。. 圖 2-5. 幽默風格圖. 資料來源:Martin (2003)。 28. 對別人 親和型幽默 (Affiliative humor) 攻擊型幽默 (Aggressive humor).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eachers may consider the school’s aims and conditions or even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to select the most appropriate approach according to students’ need and ability; or develop

好了既然 Z[x] 中的 ideal 不一定是 principle ideal 那麼我們就不能學 Proposition 7.2.11 的方法得到 Z[x] 中的 irreducible element 就是 prime element 了..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1) Determine a hypersurface on which matching condition is given.. (2) Determine a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