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魏晉到隋唐政局的演變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五章 魏晉到隋唐政局的演變"

Copied!
2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五章 魏晉到隋唐政局的演變 第一節 從統一到分裂 一、英雄輩出的三國時代 (一)群雄紛起 1.董卓入京 原因:為解決宦官亂政的問題,外戚何進調派董卓入京 結果: 朝政大權反而落入董卓手中 董卓廢少帝,改立獻帝東漢名存實亡 2.曹操的崛起 董卓死後挾天子以令諸侯 官渡之戰擊敗袁紹,統一華北 赤壁之戰敗於孫權、劉備聯軍,三國鼎立局面形成 (二)三分天下 220~265年 建國:魏文帝 曹丕

221~263年 建國:漢昭烈 帝劉備

229~280年 建國:吳大帝 孫權

三國鼎立形勢圖

(2)

(三)與土著族群的關係 1.吳與山越的關係 東南地區的少數民族 孫權討平山越 解決孫吳內部威脅 將山越人納入國家編戶,增加兵力與開發南方的勞動力 東晉就是在孫吳基礎上,建立偏安政權

武陵蠻

(交州) (荊州西部) (揚州) 危害最大 2.蜀漢與蠻的關係 蠻的地理位置益州南部(今四川東部及雲貴一帶) 劉備死後反叛,諸葛亮討平 蜀漢政權得以安定 充實人力與物力 諸葛亮在征蠻的過程中,曾俘虜蠻酋孟獲。但孟 獲不服氣,諸葛亮便將孟獲釋放,叫他重整三軍,再 行決戰。結果又被諸葛亮所俘。孟獲還是不服,諸葛 亮又縱令再戰,如此七縱七擒,最後孟獲嘆道:「公 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南蠻遂臣服於蜀漢政權。

(3)

二、短暫的統一 (一)西晉代魏 1.三國時代的結束西元280年晉武帝滅吳 ,中國暫告統一

265~316年

建國:晉武帝司

馬炎代魏

265年被篡

曹魏權臣司馬昭 派鍾會、鄧艾等 人滅蜀 2.晉武帝的作為 繼承父祖餘蔭,獲世家大族支持優禮世族(占田、蔭戶) 大封宗室為王引發八王之亂 晉武帝雖為開國之君,但在政治上缺少作為。他為獲取更多的財 利,以賣官達到目的,且為滿足淫欲,曾下詔採擇公卿以下女子 ,以備六宮,滅吳後又選孫皓妓妾五千人入後宮。而出現「帝莫 知所適,常乘羊車,恣其所之,至便宴寢」的情況,嬪妃們也各 出奇招來吸引羊車,而有「宮人乃取竹葉插戶,以鹽汁灑地,而 引帝車」的怪現象。

(4)

(二)八王之亂與永嘉之禍

西晉大

封宗室

撤除州

郡武力

八王

之亂

諸王手

握兵權

周邊與境內胡 族趁機起兵

永嘉

之禍

鑑於曹魏未行封建 匈奴人劉曜滅西晉 ,晉懷帝被俘 三、南北對峙 (一)東晉與五胡十六國 1.晉室南遷 原因: 永嘉之禍後北方五胡十六國紛紛建立 晉室南遷建康(南京),建立東晉 不只五胡,也有漢人,國家數目 也高達20多個

(5)

江左夷吾 東晉建國受士族支持,尤其是瑯琊王氏 王與馬,共天下 A.王敦(堂兄)在外主軍 B.王導(堂弟)在內輔政,協調南北士族人稱江左夷吾 2.土斷政策 背景: 東晉設僑州、僑郡安置南渡移民(僑民) 僑民不須納稅、服役,引起江南百姓不滿 解決方法:將僑民就地編入戶籍,需納稅、服役 結果: 解決僑民與江南百姓間的矛盾 增加政府財稅收入 3.淝水之戰 時間:西元383年 原因:前秦苻堅統一北方後揮兵南下,打算統一中國 結果:前秦敗於東晉的「北府兵」 影響:北方再次分裂,最後由鮮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統一 北方 成語典故:「投鞭斷流」、「草木皆兵」、「風聲鶴唳」 前秦 東晉

(6)

(二)南朝的更迭 1.東晉的滅亡 淝水之戰後,內部不安,權臣亂政,導致國力漸衰 朝廷習於偷安,對有志北伐的將領反而多所防範 祖逖請纓北伐,晉元帝僅給少數補給 桓溫曾收復洛陽,請求還都,但朝廷未採行 420年劉裕篡晉,改國號為宋開啟南北朝時代 2.南朝的共同點 均立都建康 開國君主出身寒微 均為軍人篡位建國稱帝後以宗室子弟鎮守地方,導致 諸王爭權,骨肉相殘 劉裕 蕭道成 蕭衍 陳霸先 3.侯景之亂 原因:梁武帝收容東魏降將侯景,結果反而叛變 過程:侯景攻入建康,造成江南地區極大傷害 結果:為陳霸先等人平定,但梁也被其所建立的陳取代之 梁武帝是南朝在位最 久的君主,早年勵精 圖 治 , 使 梁 國 力 強 盛 ; 但 晚 年 迷 信 佛 教,國力漸衰。

(7)

(三)北朝的分合 1.北魏孝文帝的漢化 背景 受文明太后的薰染,對漢文化有相當程度了解和嚮往 遷都洛陽,開始實施漢化 改革內容 經濟方面推行均田制 漢化方面禁胡服、斷北語、胡漢通婚、改姓氏 影響引發六鎮之亂 原因 A.遷至洛陽的鮮卑人與駐守北境的六鎮將士形成文化隔閡 B.六鎮在升遷待遇上不如洛陽族人 高歡掌權, 立孝武帝 孝武帝誅殺 高歡不成, 投奔宇文泰 西魏 高歡另立孝 靜帝 東魏 高洋篡位 建立北齊 宇文覺篡位 建立北周 北周滅北齊 結果: A.六鎮之亂最後被爾朱榮平定,但爾朱氏接著造反 B.爾朱氏之亂最後被高歡平定,但朝政落入高歡手中 C.北魏分裂為東、西魏,之後被北齊、北周取代 高歡控制 宇文泰控制

(8)

2.南北朝的終結 北齊與北周的對抗 北齊據有北魏大半疆域及兵士,早期國力在北周之上 晚期因國內胡漢對立,加上國君荒淫無道,西元577年 被北周武帝宇文邕所滅 楊堅統一中國 581年北周外戚楊堅篡位,建立隋朝,是為隋文帝 589年南下滅陳中國再次統一

故事㇐:荒淫無道的高洋

故事二:高緯與馮小憐觀戰

前 秦 曾 一 度 統 一 北 方

(9)

第二節 士族政治與社會生活 一、門閥形成背景 (一)「累世經學」到「累世公卿」 1.漢代地方豪族透過「察舉」,世代擔任公職形成門第 2.東漢

察舉

制度

重視教育與師承,形成經學世家

(累世經學)

世代擔任公職

(累世公卿)

如袁紹、袁術所屬的汝南袁氏,四代人中竟有五人位居三公 之位,號稱「四世三公」 (二)九品官人法 1.原因: 東漢末年戰亂頻仍,士人流徙察舉制度無法實施 為了改革察舉制度流弊 2.實施:魏王曹丕採納陳群建議,推行九品 官人法 3.作法: 郡設「中正」,以家世、道德、才能為 標準評定各郡人士 根據考核結果授予官品、官職

又稱九品中正法

(10)

(三)門閥政治的開啟 1.原因: 中正官出身上層社會,自然將豪門望族定為上品 西晉允許士族占田、蔭戶、免稅 2.開啟「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門閥政治型態 二、士族的發展 (一)南方士族 1.東晉立國後的策略 繼續優遇北方南徙的士族 王導拉攏江南士族,爭取其支持 2.南徙士族王、謝、袁、蕭(僑姓,地位較高) 南方當地士族朱、張、顧、陸(吳姓,地位較低) 3.東晉賦予士族特權(門第二品)寒人心生不滿,成為動亂 根源 4.嚴格的身分階級觀念 門第不相當者,不相往來,不同座 寒人即使位列高官,成為皇親國戚或皇帝近臣,也無法與 士族地位平等 門第不相當者不得通婚貴賤通婚,士族必須去除身分, 終身不可恢復 (二)北方士族 北方漢人士族的處境 選擇與胡人政權合作 為求自保,聚族而居建立塢堡

(11)

郡姓與國姓 郡姓: A.形成原因 a.北魏孝文帝推行漢化,將胡姓改為漢姓 b.漢人士族不願與胡族相混,往往在姓氏前冠以郡名 (如太原王氏、清河崔氏) 國姓: A.形成原因鮮卑人改為漢姓 B.代表元、陸、長孫、宇文 (三)士族的衰落 1.時間:南朝以後 2.原因: 君主出身寒微,為削奪門閥勢力,將朝政要事交寒門處理 清官:待遇好,事情少,士族擔任只有虛名 濁官:待遇較差,事情較多,由寒門擔任握有實權 門第精神逐漸喪失 上車不落則著作,體中何如則祕書 視政務為俗事,不思進取能力日漸腐化 侯景之亂刻意摧殘士族 3.結果:南方士族在陳朝結束後煙消雲散(北方士族延續至隋唐)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唐 劉禹錫〈烏衣巷〉

(12)

(四)士族的社會生活

多采多

姿,窮

極奢靡

流行清談

玄學

崇尚奢華

講究打扮

賭博、下

棋等娛樂

放浪形骸的劉伶

士族炫富之㇐:王濟的故事

士族炫富之二:任愷與石崇鬥富

第三節 帝國的重建 一、隋帝國的興衰 (一)隋文帝勵精圖治開皇之治 1.出身:西魏、北周以來的關隴集團 2.改革:融合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制度,加以革新 改北周六官制為三省六部制 取消九品官人法,改行科舉 統一貨幣 實施均田制 3.建設: 廣置社倉、修建大興城 開鑿廣通渠、山陽瀆(邗溝) 加強中央政府控制權 使南北物資運送與貿易得以快速發展

(13)

(二)隋煬帝亡國 1.原因: 修宮室、築長城 完成隋唐大運河 三次對高麗用兵 經營西域及應付北方突厥 的侵擾 2.結果: 耗損國力,導致民變紛起 楊玄感(楊素之子)起兵叛亂 李密率領瓦崗軍起事 河北竇建德起事 煬帝於江都(揚州)被宇文化及 所殺,隋滅亡 二、大唐盛世的開展與衰落 (一)唐的建立與盛世 1.貞觀之治到永徽之治 隋末群雄割據局面,最終在李淵及其諸子征討下結束 貞觀之治:李淵次子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取得太子地位 唐太宗 內政上知人善任、勇於納諫、革新吏治 對外戰爭滅東突厥,被尊稱為「天可汗」 永徽之治高宗即位之初,因有太宗時期將相輔佐,政績媲 美貞觀

唐高祖李

淵建唐

玄武門

之變

唐太宗

貞觀之治

唐高宗

永徽之治

(14)

2.女帝當家 武周代唐 過程: A.高宗個性軟弱,又有宿疾政事委由武后 B.高宗死後,武后連廢中宗、睿宗 C.即皇帝位,改國號為周,遷都洛陽 施政: A.任用酷吏打擊反對者請君入甕 B.知人納諫如任用狄仁傑 C.拔擢科舉進士,創設殿試和武舉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

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唐玄宗與開元之治 武后病重之際退位,中宗復辟,恢復唐國號 經歷數次政變,李隆基即位前半期勵精圖治,開創 「開元之治」

(15)

(二)由盛轉衰的分水嶺—安史之亂 1.安史之亂的爆發 原因: 玄宗晚年迷戀楊貴妃、寵信外戚 中央李林甫、楊國忠營私舞弊 地方 A.府兵制敗壞,募兵制代之而興 B.出鎮地方的節度使擁有行政、軍事、財務等權 C.玄宗寵信安祿山,授予三節度使之職 結果:安祿山與楊國忠展開權力鬥爭,755年爆發安史之亂 2.安史之亂的影響 僅限於華北 是唐代盛衰的分歧點 楊國忠向唐玄宗狀告安祿山有謀 反之嫌,逼使安祿山發動叛亂 原為壽王李瑁之妻 (三)盛世的終結 1.藩鎮割據 節度使初置時,作為軍事統帥,後來漸漸總攬一區的軍、民、 財、政。安史之亂後,各地遍置節度使,且父死子繼,自以 世襲,世稱藩鎮,迄於唐亡。 五代時期,節度使的權勢達到了極點,皇帝的擁立與罷黜都 取決於節度使,五位開國君主均為節度使。

(16)

2.宦官專權 原因: 唐玄宗寵信高力士,朝廷群臣競相巴結 安史之亂時,宦官李輔國擁立唐肅宗即位 情形: 掌握禁軍,勾結藩鎮 結交文臣,加深黨爭 廢立皇帝,甚至弒帝(順宗、憲宗、敬宗、文宗均為宦官 所害) 3.牛李黨爭 時間:唐憲宗時期 原因:牛李兩黨在國家政策上意見不合,進而與宦官勾結 牛黨:以牛僧儒為首,出身於進士科對藩鎮主張安撫 李黨:以李德裕為首,為北朝以來的山東士族對藩鎮 主張採積極武力 結果:使唐末朝政大亂

藩鎮割據

宦官專權

牛李黨爭

唐代中、後期動亂因子

(17)

4.唐的滅亡 元和中興 時間:唐憲宗元和年間 作為:積極治理,用兵削藩,收回部分地方財政權 黃巢之亂 原因:唐僖宗年間連年災荒,吏治不良更使百姓痛苦 經過: A.875年黃巢起兵響應已反唐的鹽梟王仙芝 B.王仙芝戰死後,黃巢被推為領袖,881年入長安稱帝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黃巢〈不第後賦菊〉 朱溫篡唐 907年朱溫(朱全忠)逼唐哀帝禪位 改國號為梁,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敗亡:898年完全平定 A.黃巢部將朱溫降唐 B.唐徵召沙陀人李克用及党項首領拓拔思恭反攻 影響:禍及全國,導致經濟命脈的江淮地區破壞

(18)

三、士族的衰微 (一)南方士族的衰微 1.君主打壓 2.士族本身腐化 3.侯景之亂 (二)北方士族的衰微 1.隋唐統治者本身出身非門閥的關隴集團,意欲壓制士族 2.唐太宗下令高士廉等人編纂《氏族志》仍無法動搖 調查天下姓族 不以門第為基準,而以官爵作為評定地位高下的標準 改定唐朝皇族李氏為第㇐等,其次是皇后外戚⾧孫氏,原位居 首位的山東士族崔氏被降為第三等。 3.科舉制度完備 重才學而不重門第 武后重視進士科,壓制士族 4.黃巢之亂世家大族受戰火摧殘 朱溫篡唐時大肆殺害士族 北方門閥,雖經過了唐朝初年皇帝的刻意打壓,民間仍存有不 同門第,不互相通婚的風氣,有些世家大族甚至連李唐皇室也 看不上眼,《新唐書杜兼傳》即有記載,唐文宗欲以公主下嫁 士族時,猶感慨地說:「民間脩婚姻,不計官品,而上閥閱。 我家二百年天子,顧不及崔、盧耶!」。

世家大族自宋代以後徹底凋零!

(19)

第四節 政治與財稅制度的變革 一、盛世形成的基礎

胡漢

融和

均田制

府兵制

科舉制

三省六

部制

隋唐盛世

(一)三省六部制 1.三省制的源起 目的:削弱丞相權力 發展:

內朝

形成

尚書臺

中書省

門下省

漢武帝

東 漢

魏 晉

南北朝

依序成為宰相機構

(20)

2.三省分權 隋代:三省長官共議國政 唐代:進一步確立三省分權制度

三省地

位平等

六部分

掌庶務

3.三省制的特點 優點:避免相權過於集中 缺點:容易造成政事延宕 解決之道: 在門下省下設「政事堂」,作為三省長官聯席議政的場所 唐高宗時,裴炎由侍中遷任中書令政事堂遷到中書省, 稱為「中書門下」 ◎宰相誰最大? 就制度上來說,三省長官都是宰相,但實際上權力集中於中 書令與侍中(門下省長官),後來尚書僕射還須加「參知政 事」、「同中書門下三品」等頭銜,才能入政事堂議事。

(21)

(二)用人唯才的科舉制度 1.發展:隋文帝改行科舉,唐初成為取士主要方法之一 2.分科:科目繁多,以明經、進士兩科為主 明經科:考帖經、墨義、時務策,名額較多,較容易 進士科:考策論和詩賦,名額較少,錄取較難,社會上多 加尊崇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 3.優點:標準較為客觀,加速社會階級流動 宋代取消吏部考 試,考上直接任 官

才貌兼具-唐代科舉的「身言書判」

唐代考生經過禮部考試之後,還須經過吏部的「身言書判」 ,才能正式授官。 • 身:體貌豐偉,不可缺唇、身有殘疾 • 言:言詞辨正,不可口吃或口齒不清 • 書:楷書遒美 • 判:判決文書須文理優良

(22)

唐代進士科考試時,應試的士子往往將自己的作品裱成

一卷,在京師遍謁名人,希望得到他們的讚賞,因而獲

取功名。

1.成功之例:白居易

2.失敗之例:杜甫、李白

召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干投行卷-唐代科舉的請託情形

(三)府兵制 1.府兵的任務 沿革:西魏創立,北周、隋唐沿用 方法:擇要設「折衝府」,選擇家富體健丁男為兵 任務:宿衛、戍邊、征伐 特權:免除租賦 特色: 兵農合一平時農耕,戰時出征 兵將不相屬 A.朝廷臨時任命將領 B.戰爭結束後兵回折衝府,將領回朝廷 優點: 國家不必竭財養兵 可杜絕武人擁兵自重 〈木蘭詩〉提到「東市 買駿馬,西市買鞍韉, 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 鞭」因武器配備須自備, 故挑選府兵第一標準是 財力。

(23)

2.府兵制度的崩潰 高宗、武后時國家承平日久,府兵制漸破壞 玄宗時 均田制的破壞:府兵失去土地,不僅生活無著,更難自 置軍事裝備,於是只有逃亡 因應之道:以募兵擔任宿衛,稱為「彍騎」 結果: A.彍騎缺少實戰經驗,藩鎮實力強勁內輕外重 B.安史之亂後,彍騎全面崩潰 C.募兵的軍器衣糧由國家供給,增加了國家的軍費開支 和財政負擔 二、土地與賦稅制度 (一)均田制 1.實行:始於北魏 2.方式:政府依據戶籍授田給人民,並徵收租賦 露田(唐代稱口分田)身死還官 桑田(唐代稱永業田)可傳給子孫 *授田的面積參考p.108,表5-3 3.特點: 抑制土地兼併,有為民置產精神 有助於農業生產、增加國家稅收 *唐代均田制的特色 1.取消婦女、奴隸、 耕牛授田 2.放鬆土地買賣限制

(24)

(二)租庸調法 1.內容: 租:每丁年納粟2石針對口分田 庸:每丁年役20日 調:每丁年納定量織品(絹二匹、綾二丈、綿三兩) 針對永業田 2.優點: 輕徭薄賦稅額比漢代低 稅收項目分明不易被任意攤派增稅 (定額制) 先授田再徵租包含為民制產的精神 租:唐1/40,漢1/15~1/30 庸:唐20日,漢30日 (三)兩稅法 1.實施背景 均田制的破壞無足夠土地分配給農民 人口快速增加 開元年間對土地買賣限制較鬆土地集中在少數人手中 戶籍散亂 無土地、無力負擔賦稅的農民逃亡 安史之亂的影響 為增加財政收入,唐德宗時宰相楊炎制定兩稅法

(25)

2.課徵方法 3.實施結果 先有預算再決定稅額(量出為入)國用較不虞匱乏 兩稅之外又有附加稅,人民負擔反而沉重 後來變為物輕錢重,人民負擔加劇(陸贄的評論)

以男丁及田地數

量劃分貧富標準

一年分夏、秋

兩次繳納

稅 額 概 以 錢 計 ,

再折合綾絹繳納

意義:實物經濟(租庸調)貨幣經濟(兩稅法) 均田制取消土地私有制確立 before:絹㇐匹=3200~3300文 after:絹㇐匹=1500~1600文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非祀典所載者盡除之。 《北史》 (3)唐武宗皇帝:會昌五年(AD845) ,大毀佛寺,復僧尼為民。 《新 唐書》

綜上所述,僧肇生當東晉之世,魏晉玄學夙已衍盛,而佛教思想亦已流

貴妃的姐姐虢國夫人,與楊國忠私通,在宣義里 建築相連的豪華住宅,土木都披掛上了絲綢,住 宅的奢華,東西兩都沒有能與之相比的。他們晝 夜集會,沒有一點禮法。 (《舊唐書 楊國忠 •

當然,在此所指的南傾,並非意味著唐代北方,尤其泛指江北一

柏楊(郭定生,公元 1920—2008 年)在其名著《中國人史綱》中談到三國時代(公元 220—280

至於安祿山因逢迎貴妃取得玄宗的信任,故能一舉而發兵攻取兩京,他認為 “安 史之亂”

看現代中國歷史》為題舉行中五級電影欣賞會,選擇合適的時段播放張 藝謀導演的電影《活著》

或入併成為神策軍一份子,於是神策軍幾乎就成為了中央唯一著名禁軍。雖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