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內外向人格特質與Facebook使用動機與行為之探討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內外向人格特質與Facebook使用動機與行為之探討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8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張卿卿博士. 政 治 大. ‧. ‧ 國. 學. 立 內外向人格特質與 Facebook 使用動機與行為之探討 y. Nat. A Study of extroversion and Facebook use. sit. n. al. er. io. motives and behaviors. Ch. engchi. i n U. 研究生:盧一伶 撰. v.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 中華民國壹佰年一月. 摘要 過往在研究人格特質與網路使用動機的研究中,出現兩派不同的研究結 論, 「社交維持假說」認為外向特質使用者較會去使用網路, 「社交補償假說」 則認為內向特質使用者較會去使用網路,基於兩種不同的說法,本研究試圖 去了解 Facebook 這個網路場域是外向或者內向特質使用者較會去使用的空. 政 治 大 本研究主要探討「內外向人格特質」 、 「Facebook 使用動機」與「Facebook 立. 間。. 使用行為」之間的關係。以大學生為樣本,透過問卷調查蒐集 846 份問卷,. ‧ 國. 學. 研究發現 Facebook 主要為外向特質個人所使用的網路場域,迴歸結果皆顯示. ‧. 外向特質的 Facebook 使用者不論在 Facebook 使用動機(社交維持動機、社. y. Nat. 交補償動機與社交娛樂動機)或 Facebook 使用行為(主動分享行為、回應式. al. er. io. 者。. sit. 參與行為與遊戲參與行為)其統計結果皆顯著高於內向特質的 Facebook 使用. n. v i n 此外本研究發現,社交維持動機與社交娛樂動機為 Facebook 主要使用動 Ch engchi U. 機,代表使用者使用 Facebook 的主要原因是與朋友維持關係及尋求娛樂;另 外主要的 FAcebook 使用行為是被動式參與行為,Facebook 的塗鴉牆功能是主 要吸引使用者使用 Facebook 的原因。. 關鍵詞:Facebook、內外向人格特質、社交維持假說、社交補償假說.

(4) 謝辭 這份論文的完成,是對自己學術生涯的一個里程碑,很多需要感謝的人… 最要感謝的就是指導老師─最親愛的張卿卿老師,沒有老師的指引與教導,這份 論文不知要寫到何年何月,謝謝老師除了指導我的論文之外,還是我的衣食父 母,給我薪水又關心我的生活,根本就是我研究所的媽媽了,這兩年多來一直給 您帶來不少麻煩,真的很感謝您的包容與關愛。 也要感謝我的口試老師:張郁敏老師與黃光玉老師,兩位老師在口試時給予 的建議與指正,都讓這篇論文的視野更加開闊,最後也發現更多結果是我一開始. 政 治 大 再來要感謝 MAD Girls 立所有成員,研究所兩年很感謝大家的陪伴,在女孩堆. 做論文時從未想像到的。. ‧ 國. 學. 生活的感覺真的好幸福~謝謝西西跟吃吃兩隻小白兔跑這麼快讓我們這群獵犬努 力追趕;謝謝春春、小雨等論文同進退的好夥伴,雖然兩位後來都比我早離開;. ‧. 謝謝貞貞問卷好夥伴,陪我跑遍全台灣發送問卷;謝謝室友 inn 北鼻的鼓勵支持,. sit. y. Nat. 最後提口試多虧你,不然怎麼畢業阿我!謝謝喬比、吱吱、阿官、香香等在論文. al. er. io. 寫作的漫長時刻,一起聊天打屁慶生出去玩,讓我們大家還是快樂無比。. v. n. 也謝謝張組的夥伴,謝謝學長姐在統計上的幫助,謝謝學弟妹在寫論文時的. Ch. engchi. i n U. 加油鼓勵,希望沒畢業的同學加油!撐一下就過了!. 最後要感謝我的家人,謝謝老爸老媽,一直以來都支持我所做的決定,並給 予最大的支持,真的覺得能生在這個家好幸福!謝謝盧小妹這幾年在台中妹代姐 職的處理家中大小事,讓我可以在台北好好衝刺;謝謝小黑你忍受我當這麼久的 米蟲,適時的給予金錢與精神上的支持,有你很幸運也很幸福;謝謝盧俏妞,從 寫論文的第一刻開始,你總是在我身邊陪著我黏著我,有你這寶貝妞兒在,不斷 提醒我要快點出去幫你賺飼料錢,也才可以順利畢業,以後一定把你養肥肥。 論文結束了,開始迎接下一階段的生活!We know I can do it! JJ. 2011.02.07.

(5) 目錄 第一章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人格與網路使用動機與行為 ........................................ 5 第二節 Facebook ..................................................... ..1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方法 ....................................................... 22. 政 治 大. 第二節 研究變數之操作定義與問卷設計 ................................... 22. 立. 第三節 前測結果 ....................................................... 27. ‧ 國. 學.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樣本蒐集方式 ......................................... 3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 第一節 樣本描述 ....................................................... 33. y. Nat. sit. 第二節 量表信度檢驗 ................................................... 31. n. al. er. io. 第三節 假設驗證 ....................................................... 37. i n U. v. 第四節 其他發現 ....................................................... 47. Ch. engchi. 第五節 小結 ........................................................... 52.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發現與討論 ..................................................... 53 第二節 實務建議 ....................................................... 55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 56. 參考文獻................................................................ 58 附件 ................................................................... 66.

(6) 第一章、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節、研究動機 在現今網路普及、多數人都有使用電腦的習慣之下,透過電腦中介傳播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CMC)進行人際關係的培養與維繫已是一 個普遍的現象。而使用者的人格差異是否會造成不同的網路人際互動行為,近期 開始出現廣泛的討論(Amichai-Hamburger, 2002;Guadagno, Okdie & Eno, 2008) 。. 一、人格特質與網路使用行為. 政 治 大. 在人格特質與網路使用行為的相關研究中,目前已發現開放性、敏感性和內. 立. 外向這三種人格特質是網路使用行為的主要影響因素。其中在開放性與敏感性特. ‧ 國. 學. 質部分的研究已有一致性的研究結果出現,但在內外向特質部分的研究卻形成了 兩派不一致的研究結果:一派研究提出「社交維持假說」(Social Enhancement. ‧. Hypothesis),認為越具備外向特質的人越傾向使用網路(Kraut et al., 2002);另. y. Nat. sit. 一派研究提出「社交補償假說」(Social Compensation Hypothesis)認為越具內向特. n. al. er. io. 質的使用者越傾向使用網路(McKenna & Bargh, 1998)。. i n U. v. 更進一步說明「社交維持假說」與「社交補償假說」的差異,「社交維持假. Ch. engchi. 說」認為外向的人會運用網路溝通工具與線下的人際網絡互動,以保障自己在真 實生活中的人際優勢。另一方面,「社交補償假說」則認為,內向的人因為生活 中不善於與人交際,人際網絡較外向的人更為薄弱,因此傾向透過網路溝通工具 在線上發展人際網絡,以補足其線下關係的不足。兩派說法相互對立,分別主張 外向、內向這兩種互斥的人格特質可能在網路進行較多人際互動。而這樣的研究 結果分歧,也引發了本研究對於內外向人格特質與網路使用行為研究的興趣。 然而,隨著近來人格特質與網路行為研究的興起,開始有研究發現此類型研 究的不足之處,如 Peter、Valkenburg 與 Schouten(2005)認為過往研究在探討 人格特質與網路上的人際互動時,考量不夠縝密,因為人際互動是很複雜的,不 -1-.

(7) 僅僅只是外向或內向特質的使用者誰較傾向透過網路進行友誼發展而已,使用者 背後的動機也不容忽視。 因此本研究在試圖解決內外向人格特質的網路使用行為研究結果歧異的同 時,將會考慮其背後使用動機因素進行調查。. 二、社交網絡網站(Social Network Sites, SNSs)與網路人際互動行為 近來,在 Web2.0 的風潮帶領下,使用者自製內容為主的社會性媒體網站 (Social Media Sites)如維基百科(wikipedia) 、愛評網(iPeen) 、Moblie 01 等網. 政 治 大 上維基百科;想要購買一個新產品,則會上 Moblie 01 或愛評網瀏覽相關的產品 立 站不斷出現,改變了網路使用者的行為。現在我們想要查詢一個新觀念,可能會. 評價;想要看影音資訊,則會上 Youtube 搜尋。. ‧ 國. 學. 而在網路上人際互動的行為,也開始從 email、聊天室與即時通訊逐漸延伸. ‧. 到社交網絡網站(Social Network Sites) 。社交網絡網站是一種以網路為基礎,讓. y. Nat. 使用者得以在上面建立自己的個人檔案,並藉由該個人檔案與其他人的檔案做連. er. io. sit. 結,進而累積成個人專屬的人際網絡(Lenhart & Madden, 2007) 。目前較為知名 的社交網絡網站如 MySpace 能讓使用者得以在上面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al. n. v i n LinkedIn 則為商業人士得以將值得信任的合作夥伴邀請加入自己的網絡,打造出 Ch engchi U 自己重要的工作人脈。由於社交網絡網站結合了網路發展至今所能提供的人際互 動工具,讓使用者得以在一個網站中運用多種網路溝通工具與他人互動,因此改 變了閱聽眾的網路人際互動行為。 其中,Facebook 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社交網絡網站,截至 2010 年 7 月 21 日,Facebook 在全球的總用戶數已破五億大關(陳曉莉,2010),在台灣,目 前也已累積五百萬左右的使用者,平均每兩個網路使用者就有一位擁有 Facebook 帳號(王宏仁,2010)。 而 Facebook 之所以能廣泛流行於全世界,主要是因為它提供使用者管理並 維繫「舊有關係」的功能。Facebook 讓使用者以自身為出發點,從熟識友人出 -2-.

(8) 發,找到一層又一層如同池塘漣漪外擴的人際網絡(何宛芳,2007),使用者可 利用 Facebook 找到失聯已久的友人,並透過 Facebook 的功能輕鬆維繫並加強自 己的人際網絡。 在社交網絡網站 Facebook 的興起及內外性人格特質的網路使用行為研究尚 未出現一致性的結果下,本研究試圖去探討內、外向特質的使用者在 Facebook 的使用動機與行為上是否有所差異?.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3-. i n U. v.

(9) 第二節、研究目的 在內外向人格特質與 Facebook 使用動機的相關研究中,有些研究認為外向 特質的個人較會去使用 Facebook(Ross, et al., 2009; Tosun & Lajunen, 2010);有 些研究認為 Facebook 較適合內向特質個人使用(Ellison, Steinfield & Lampe, 2007) ;亦有研究認為不論是內向或外向的使用者皆會去使用 Facebook(Zywica & Danowski, 2008)。 然而上述研究在探討內外向人格特質與 Facebook 使用時,皆未考量到 Facebook 本身特有的使用動機,目前尚未出現針對內外向人格特質與 Facebook. 政 治 大 Facebook 使用動機進而改變其使用行為。綜合上述,本研究的目的有三: 立. 獨特的使用動機進行研究,亦未有研究探討閱聽眾的內外向人格特質如何影響. ‧ 國. 學. (一) 除了「社交維持動機」與「社交補償動機」之外,本研究將加入 Facebook 場域特有的「社交娛樂動機」,觀察內、外向特質個人在使用 Facebook. ‧. 動機上的差異。. sit. y. Nat. (二) 在 Facebook 相關研究中,使用行為尚未有一致的分類,本研究將針對. al. er. io. Facebook 中人際互動的使用行為進行深入分類,並觀察內外向個人是否. n. 有不同的使用行為。. Ch. engchi. i n U. v. (三) 本研究將先探討內、外向特質閱聽眾的 Facebook 使用動機,進而分析 在不同使用動機的趨使下,具備內向或外向特質的個人是否有不同的 Facebook 使用行為。. -4-.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人格與網路使用行為 一、人格的定義 人格(personality) ,基本上可以定義為「源自個體內一致的行為模式與內在 歷程。『一致的行為模式』指的是個體的人格特質是穩定且一致的,而『內在歷 程』指的是個體相對於人與人之間的人際(intrapersonal)歷程,內在所有的情 緒、動機與認知等,發生在深層、但卻影響著我們的行為與感受。」 (Burger, 2004 /林宗鴻,2006,p.4-5). 政 治 大. 而進一步探討人格是如何形成的?在心理學領域中,不同學派有不同的見. 立. 解,精神分析學派(psychoanalytic approach)認為潛意識對於人格形成有重要影. ‧ 國. 學. 響;生物學派(biological approach)用遺傳、生物學的角度來解釋人格特質;人 本學派(humanistic approach)則認為個人的責任、自我接受感是造成人格差異. ‧. 的主要原因;行為/社會學習學派(behavioral/social learning approach)則認為. y. Nat. sit. 環境是影響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認知學派(cognitive approach)則以個體處理. n. al. er. io. 訊息的方式來解釋行為的差異;特質學派(trait approach)則是主張每個人的人. i n U. v. 格都可用某些特定的連續性人格向度來描述(Burger, 2004)。. Ch. engchi. 六大學派在探討人格上都有一定的價值與貢獻,其中,本研究所想要探討人 格特質差異即來自特質學派的研究。特質學派對於具備某一種特質的個人會有怎 樣的行為發生感到好奇,主要是去研究隱含在個人行為下的機制為何,並透過人 格的描述做行為上的預測。故本研究在「人格」的定義上便援引特質學派的說法, 認為無論時間及情境是否變動,個人的人格特質是具有穩定性的。. 二、人格特質的分類 特質學派一直致力於尋找並確認基本的人格特質,Cattel(1949)整理出十 六種基本的人格特質,之後,許多透過因素分析進行人格特質的研究,持續發現 -5-.

(11) 五種人格向度的證據(McCrac,1992;Ewan,1998),不論年齡或者文化差異的研 究,都證明這五個基本的人格特質的存在(McCrae & John,1992)。研究者稱之 為「五大因素」(The Big Five)。 根 據 McCrac ( 1992 )五大因 素分 別為外 向性(Extraversion )、 敏感性 (Neuroticism) 、親和性(Agreeableness) 、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 、嚴 謹性(Conscientiousness),其特性分述如下: (一)外向性:指個人的社交與活動程度。高外向性的人是擅長與人社交、 充滿活力的,且常有正面情緒的經驗;低外向性的人則較不會表現出這些特質。. 政 治 大 人在忍受負面情緒的程度較低,容易有情緒起伏的問題;低敏感性的個人則較不 立. (二)敏感性:指個人能承受心理負面情緒的強度及忍受度。高敏感性的個. 會有極端的不良情緒反應。. ‧ 國. 學. (三)親和性:指個人在與他人互動的親和程度。高親和性的人較願意去信. ‧. 任他人的、與他人合作的且具有同情心;低親和性的人較會為了自己的利益去奮. y. Nat. 鬥,且較會去懷疑他人。. er. io. sit. (四)開放性:指個人對新事物的開放程度。高開放性的個人較具有想像力、 好奇心,思想較不被傳統所束縛、對藝術及美的事物具敏銳觀察力;低開放性的. n. al. Ch. 個人較為傳統,喜歡熟悉的事物。. engchi. i n U. v. (五)嚴謹性:指個人的自律程度。高嚴謹性的個人較為小心謹慎、勤奮努 力且有組織性;低嚴謹性的人則較為粗心、對事情的專心程度不足、做事較不可 靠。 由於本研究想探討的是人格特質中與人際關係、社交行為相關的面向,因此 在人格五因模式中,僅以外向性作為本研究主要討論的人格特質。. 三、內外向人格特質與網路人際互動的使用動機與行為 (一)外向特質與網路人際互動的使用動機與行為 在外向特質個人的網路人際互動使用動機與行為部分,Kraut 等學者(2002) -6-.

(12) 提出社交維持假說,主張外向的人會透過網路與日常生活中的人際網絡進行互 動,認為網路的使用者主要是外向開放的人,他們會透過網路與已經認識的朋友 們進行更多的互動,將日常生活中所發展的人際網絡帶到網路上進行人際互動, 以維持自己受歡迎的地位。 該研究亦指出,社交能力良好且在生活中有既存社會支持的個人,能透過網 路使用能得到較多的社會利益。因為社交能力良好的個人較願意在網路上進行人 際溝通,且其在日常生活往往已有發展完善的人際網絡,利用網路加強這些網絡 的關係維繫,便可獲得更好的人際關係。由於外向特質的個人具備有高社交能. 政 治 大 使用上,外向特質的個人較內向特質的個人可以獲得更多的益處。 立. 力,且通常在生活中有一定人際網絡的連結,因此「社交維持假說」認為在網路. 近來研究外向特質與網路使用行為的相關研究發現,外向特質的使用者確實. ‧ 國. 學. 透過電腦中介傳播工具將生活中的人際網絡帶到網路上進行關係維持,. ‧. Amichai-Hamburger、Kaplan 與 Dorpatcheon (2008)研究發現,外向的使用者. y. sit. io. er. 朋友進行互動。. Nat. 較內向的使用者會去使用社交網絡網站及其所提供的社交服務功能與線下熟識. 從上述研究整理可知,「社交維持假說」認為外向特質的個人因為具備高社. al. n. v i n 交能力,且在生活中已擁有既存的人際網絡,因此在使用網路溝通工具來維繫人 Ch engchi U 際關係的部份,外向特質的使用者能比內向特質的使用者獲得更多的益處,因此 外向特質的個人較內向特質的個人更會去使用網路進行人際關係的維繫。. (二)內向特質與網路人際互動的使用動機與行為 McKenna 與 Bargh(1998)首先提出「社交補償」的概念,他們發現具備孤 單、社會焦 慮等特質的使用者,由於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際互動有困難,因此傾向 透過網路進行人際互動,將在現實生活中發展不完善的社交關係轉移至網路上補 足,如 Gross 與 Gable(2002)發現在學校生活中人際互動不足的中學生,傾向 在下課後花更多時間在即時通訊上與陌生人進行互動,以補償在學校時人際互動 -7-.

(13) 的不足。 Amichai-Hamburger、Wainapel 與 Fox(2002)亦發現,由於在網路上的人 際互動沒有像面對面溝通時隨時需要回應及非語言線索的輔助,因此對於具備內 向特質的個人來說,透過電腦中介傳播工具比面對面溝通更容易表達自我,因此 傾向使用網路來建立人際網絡。McKenna、Green 與 Gleason(2002)也有類似 發現,指出具有社會焦慮、孤單的個人在網路上較能表達真實的自我,會在線上 形成較親密的人際關係且將這關係帶到真實生活中,增加他們的人際網絡,有效 減少他們的焦慮、孤單感。. 政 治 大 人際互動,因為內向特質使他們在現實生活中與其他人發展友誼有所困難,而網 立 由此可知,「社交補償假說」認為具有內向特質的個人較會去使用網路進行. 路的非同步性與缺乏非語言線索等特性提供他們一個克服害羞與表達真實自我. ‧ 國. 學. 的空間,讓內向的個人可以利用網路上的人際互動來彌補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關係. ‧. 發展的不足。. y. Nat. 而在內向特質使用者的網路使用行為部分,研究結果也與「社交補償動機」. er. io. sit. 相呼應,發現內向特質的使用者較外向特質的使用者喜歡透過網路與人溝通,對 日常生活中人際互動的不足進行補償。Goby(2006)調查發現內向使用者喜歡. al. n. v i n 線上溝通的程度顯著高於外向使用者;Ebeling-Witte、Frank 與 Lester(2007)的 Ch engchi U. 研究也發現使用者的外向程度與線上溝通偏好度呈現負相關,越為內向的使用者 就越喜歡進行線上溝通。 此外,與外向特質使用者相較,內向特質使用者的網路使用行為似乎較傾向 與陌生人互動。Anolli、Villani 與 Riva (2005)研究網路聊天室使用行為發現, 內向的聊天室使用者較外向的聊天室使用者花更多時間在網路聊天室上;康耕輔 (2009)研究部落格留言現象,發現個性越害羞、越缺乏社交技巧的使用者,越 可能透過在陌生網友部落格留言,以求得到社會支持。 研究結果顯示,內向使用者明顯較外向使用者偏愛在網路與人溝通互動,特 別在與陌生人互動頻繁的網站行為研究中,發現內向特質的使用者的使用頻率較 -8-.

(14) 外向特質的使用者頻繁。. 四、小結 本節主要回顧了內外向人格特質與網路人際互動使用動機與行為的相關研 究,發現在內外向人格特質與使用動機的研究一直以來呈現兩派不同的研究結 果。「社交維持假說」認為外向特質使用者較會去使用網路,主張外向特質的使 用者能從網路人際互動中獲得較多的益處,而「社交補償假說」則認為內向特質 的使用者較會去使用網路,認為電腦中介傳播的非同步、非語言線索的缺乏等特. 政 治 大 相較於使用動機研究中,「社交維持假說」與「社交補償假說」對於內、外 立. 性提供內向特質的使用者一個展現真實自我、發展人際關係的新平台。. 向特質個人中誰較常使用網路的結論持續相左,在使用行為相關研究卻發現,內. ‧ 國. 學. 外向個人的網路使用行為似乎有脈絡可循,外向特質的網路使用者傾向利用網路. ‧. 與日常生活中的朋友互動,因此較會去使用與既有朋友互動較多的社交網絡網. y. Nat. 站;內向特質的使用者則相反,研究結果顯示其與外向特質使用者相比,較喜愛. 質使用者的使用狀況都較外向特質使用者頻繁。. n. al. Ch. engchi. -9-. er. io. sit. 在網路上與陌生人溝通互動,因此不論是在線上聊天室或部落格留言上,內向特. i n U. v.

(15) 第二節、Facebook ㄧ、Facebook 簡介 Facebook 由 Mark Zuckerberg 於 2004 年所建立。不同於其他的社群網站, Facebook 一開始創立時就以大學生作為目標利基市場(Boyd & Ellison, 2007), 其創立動機是希望為哈佛大學的學生建立「線上通訊錄」,希望能藉此讓新生們 認識聯繫,其簡單明瞭的介面,讓使用者可以快速上手、方便與朋友聯繫溝通, 故一推出後立即在學生族群中快速擴展。 一開始,Facebook 只開放給擁有 harvard.edu 電子信箱的人註冊使用,僅花. 政 治 大 2005 年九月開始開放給高中生加入,直到 2006 年九月開放給一般使用者,在這 立. 了兩個禮拜時間就有過半數的哈佛學生申請使用(何宛芳,2007;何旭 如,2007) 。. ‧ 國. 學. 短短兩年期間,Facebook 已廣泛流行於全世界的學生族群。. Facebook 的使用人數從創立至今成長顯著,平均每六個月會員數就加倍成. ‧. 長。根據 Facebook 官方資料顯示,至 2010 年 7 月,在全球累積約五億有效用戶。. sit. y. Nat. 在台灣,Facebook 使用人數也成長驚人。台灣第一大社群網站─無名小站,經營. al. er. io. 十年以來累積了六百五十萬名會員,Facebook 在台灣僅花一年時間就已擁有五. v. n. 百萬名會員,台灣平均每兩個上網人數,就有一個人擁有 Facebook 帳號(王宏 仁,2010)。. Ch. engchi. i n U. 除了使用人數急速上升,快速延展 Facebook 的廣度之外,Facebook 網站的 黏姓也驚人。王宏仁(2010)指出,臺灣網友每月瀏覽 Facebook 的平均時間超過 8 小時,比瀏覽第一大網站─Yahoo!奇摩多出 2 小時;而創市際(2009)10 月. 的調查發現,Facebook 單月網頁瀏覽數為 38 億次,是 Google 的 8.4 倍,PChome Online 的 13 倍,從這些數據可以推估對台灣網友而言,使用 Facebook 已成為上 網的主要活動之一。. - 10 -.

(16) 二、Facebook 介面介紹 Facebook 提供使用者多樣的溝通方式與朋友互動,本研究將 Facebook 的首 頁介面功能依人際互動方式不同來做區分,分成主動分享、塗鴉牆互動、應用程 式互動與即時通訊四大塊,以下針對此四類行為進行解說: (一). 主動分享:使用者可透過此部分的功能與朋友分享自己的消息,除了文 字訊息之外,也可放入圖片、影片等呈現訊息,吸引友人與之互動。. (二). 塗鴉牆互動:使用者透過 Facebook 介面中的動態消息觀看其他友人的 主動分享的最新動態,包括新貼的文章、上傳的影片、在誰的檔案裡留言、. 政 治 大 朋友進行互動,而若朋友在你的檔案、塗鴉牆上留言,動態消息也會在左 立 玩了什麼新的應用程式,使用者都可在動態消息中看到,也可點選連結與. 上小框進行通知。. ‧ 國. 學. (三). 應用程式互動:使用者可以透過此部份去搜尋有趣的心理測驗使用,並. ‧. 將使用的結果張貼至塗鴉牆做自我呈現或與朋友進行互動,抑或是點選進. io. y. sit. 即時通訊:此區塊會顯示出同時間也在線上的 Facebook 朋友,使用者. er. (四). Nat. 入互動遊戲,與玩該遊戲的共同朋友進行較輕鬆的互動。. 可以直接點選朋友進行對話。. n. al. Ch. i n U. 圖 2.3.1 Facebook 首頁介面. engchi. - 11 -. v.

(17) 以上是使用者在 Facebook 首頁中主要進行的人際互動方式,在之後本研究 會有更深入的分類。. 三、內外向人格特質與 Facebook 使用動機 在 Facebook 快速竄紅的狀況下,學術界開始針對 Facebook 進行多方面的研 究,由於本研究感興趣的是內外向人格特質與 Facebook 使用動機與行為之間的 關係,因此僅針對 Facebook 使用動機、使用行為及相關內外向人格特質研究進 行討論。. 政 治 大 用動機:與既有朋友保持聯繫、認識新朋友、觀看與分享照片、娛樂、社交調查、 立 在 Facebook 使用動機部分,Joinson(2008)研究發現七種主要 Facebook 使. 社交網絡瀏覽與觀看動態消息,其中大致可分成維持既有關係、發展新人際關. ‧ 國. 學. 係、分享生活與社交監督四類;Valenzuela、Park 與 Kee(2009)則認為自我建. ‧. 構、資訊需求、消遣娛樂與歸屬感為主要 Facebook 使用動機。. y. Nat. 由上述研究結果可知,對使用者而言,Facebook 是一個能與朋友互動、發. er. io. sit. 展人際關係、尋求娛樂與自我表達的重要場所。本研究整理相關 Facebook 使用 動機研究後,發現與人際互動相關的 Facebook 使用動機,主要有三種:社交維. al. n. v i n 持動機、社交補償動機及社交娛樂動機,以下分別詳述並說明內外向人格特質與 Ch engchi U 此三種使用動機之間的關係。. (一) 社交維持動機─維持既有人際關係 Ellison 等人(2007)研究發現 Facebook 使用與維繫線下既有人際關係間有 強烈連結,特別是在弱繫(weak tie)關係的維持上,Lewis 與 West(2009)也 指出,在 Facebook 上,使用者可以同時與不同程度的朋友維持關係,從非常親 密的友人到點頭之交。而透過 Facebook 的塗鴉牆對話、禮物傳送等,不斷累積 淺層的互動,讓弱繫關係得以維持。而其他研究也發現 Facebook 等社群網絡的 出現,讓人們將線下的人際關係帶到線上來維繫(Chi, Chan, Seow, & Tam, 2009; - 12 -.

(18) Valenzuela et al., 2009)。 除此之外,多項 Facebook 使用動機研究皆指出,維持既有人際關係是最主 要的 Facebook 使用動機(Ellison et al,2007; Joinson, 2008; Sheldon, 2008; Lewis & West, 2009; Pempek, Yermolayeva & Calvert.,2009; Hoadley, Xu, Lee & Rosson, 2010) 。使用者將生活中既有人際網絡帶到 Facebook 上進行維持,透過 Facebook 多樣的方式與朋友溝通互動,從私下單獨互動到公開對話,利用動態消息了解朋 友們的近況,組織安排約會等,讓使用者得以在 Facebook 平台上同時維繫不同 親密程度的友誼關係。. 政 治 大 機,就是希望透過網路與日常生活中既存的人際網絡進行互動,進行彼此關係的 立 而從前面文獻探討得知外向特質的使用者透過網路進行人際互動的主要動. 維繫,Orchard 與 Fullwood(2010)因此推論在 Facebook 上的人際網絡多是線下. ‧ 國. 學. 已認識的朋友,外向特質的使用者可藉由 Facebook 與其線下朋友互動,進行關. ‧. 係維持。因此本研究推衍出假設 H1a 如下. y. Nat. H1a: 人格特質越趨近於外向的 Facebook 使用者,其使用 Facebook 的『社交. n. er. io. al. sit. 維持』動機就越強。. Ch. (二) 社交補償動機─加強既有人際關係. engchi. i n U. v. 簡士超(2010)指出,在 Facebook 這類主要以維繫既有人際關係為目的的 社交網絡網站,使用者得以透過與線下已建立的人際網絡進行不同於現實生活中 的自我呈現,又因為觀看對象與使用者的高度相關,使用者在網路上所揭露的內 容也更容易得到認同,進而加強既有人際關係。 對內向特質的使用者而言,雖然 Facebook 的人際網絡主要以線下友人為 主,但使用者可藉由 Facebook 進行線下人際關係的彌補,透過 Facebook 呈現更 真實的自我,發表更多自己想法讓朋友了解、認同,進而加強既有人際關係。Tosun 與 Lajunen(2010)發現,對於日常生活中人際互動不滿足的個人,會傾向透過 社交網絡網站去滿足此方面的需求。 - 13 -.

(19) 本研究認為內向特質的 Facebook 使用者,傾向與線下生活中既存的朋友在 Facebook 中進行較線下生活更深入的人際互動,以補償其線下人際互動的不足, 並透過 Facebook 加強彼此的人際關係。因此推衍出假設 H2a 如下: H2a: 人格特質越趨近於內向的 Facebook 使用者,其使用 Facebook 的『社交 補償』動機就越強。. (三). 社交娛樂動機─遊戲與趣味性人際互動. 娛樂(entertainment)一直以來就是網站使用的動機之一(Peter, Valkenburg,. 政 治 大 一(Lewis & West, 2009; Sas, Dix, Hart & Su., 2009; Sledgianowski & Kulviwat, 立. & Schouten, 2006),在 Facebook 上,研究也發現娛樂是 Facebook 的使用動機之. 2009),而 Facebook 能帶給使用者娛樂感主要有兩部分:遊戲以及人際互動。. ‧ 國. 學. 在台灣,Facebook 遊戲十分流行,除了讓 Facebook 在短短一年中成為台灣. ‧. 流量前三大網站之外,Facebook 上的遊戲「開心農場」也常常登上新聞版面。. y. Nat. 而 Facebook 上的小遊戲,除了可以讓使用者沉浸其中、宣洩壓力之外,能透過. er. io. sit. 遊戲進行人際互動是讓更多人使用的原因(簡士超,2010)。由於遊戲在虛擬世 界中進行,使得玩家得以在其中進行平常在現實世界中所不敢做的事情(林培. al. n. v i n 淵,2007),例如在開心農場(Happy C h Farm)裡面,玩家通常會去偷竊其他同樣 engchi U. 有玩該遊戲的朋友所種的蔬菜水果;或者能藉由遊戲與其他朋友進行情感交流, 例如在寵物社會(Pet Society)中,玩家可以拜訪其他朋友的寵物,進行擁抱、 跳舞、聊天等行為,也可以做贈送禮物等互動,這樣同時結合遊戲與人際互動的 特色,讓使用者除了獲得娛樂感之外,也得以用與現實生活中不同的虛擬角色和 朋友進行互動,是 Facebook 遊戲受到歡迎的主要原因,也是使用 Facebook 的動 機之一。 Faccebook 遊戲本身除了可以娛樂使用者之外,遊戲中能與朋友互動的功能 更提供使用者另一種有趣的關係維繫方式。此外,Facebook 介面上的人際互動 功能也可滿足使用者的娛樂需求,Lewis 與 West(2009)指出,Facebook 上的人 - 14 -.

(20) 際互動是輕鬆好玩的,在上面的溝通互動是沒有壓力且令人開心,Sas 等人(2009) 研究亦發現 Facebook 的使用者透過在他人塗鴉牆、照片等留下幽默的評論,或 在自己的檔案中自娛娛人進而得到娛樂的滿足感。 由上述 Facebook 娛樂動機研究整理中可發現,Facebook 遊戲除了讓使用者 宣洩壓力之外,還讓使用者與線下人際網絡進行不同形式的互動,並從中得到娛 樂感。此外,在 Facebook 一般介面上的溝通互動,因為輕鬆有趣,也可以滿足 使用者娛樂的需求。 而在內外向人格特質與社交娛樂動機相關研究中,目前在 Facebook 相關研. 政 治 大 et al., 2006),而外向特質的人較喜歡追求娛樂刺激(Eysenck & 立. 究中尚未有研究進行探討,然回溯早期文獻發現,娛樂是網路使用動機之一(Peter Eysenck,. 1991),傾向使用與娛樂相關的網站(Teng, 2008)。. ‧ 國. 學. 林素真、林麗娟、方士杰與陳建智(2009)研究人格特質與部落格使用發現,. ‧. 外向特質的個人傾向透過部落格從事人際互動,並獲得「娛樂消遣」的滿足。由. io. er. 外,也試圖透過網路尋找娛樂消遣獲得滿足。. sit. y. Nat. 此可知,外向特質的使用者除了會透過網路進行人際互動以便維持其人際關係. 有鑑於外向特質的使用者有透過網路追求娛樂的動機,又 Facebook 本身也提. al. n. v i n 供帶有娛樂性的社交功能,因此本研究推導出 H3a 如下: Ch engchi U. H3a: 人格特質越趨近外向特質的 Facebook 使用者,其使用 Facebook 的『社 交娛樂』動機就越強。. 四、內外向人格特質與 Facebook 使用行為 在 Facebook 的使用行為部分,根據 Jones 與 Fox(2009)全美網路使用行為 調查發現,12-32 歲的使用者喜歡透過像 Facebook 這類的社交網絡網站與朋友溝 通互動。而在大學生的 Facebook 使用行為中,多數研究指出大學生一天平均使 用 Facebook 約三十分鐘,平均朋友數為 167 個,且在 Facebook 上最常互動的是 那些在線下已認識的朋友(Ellison, et al., 2007; Pempek, et al., 2009; Valenzuela, et - 15 -.

(21) al., 2009)。 而 Facebook 的人際互動方式可分為二種,一對一的私人溝通與一對多的公 開溝通。Pempek 等學者(2009)調查發現,在此兩種的人際互動中,大學生使 用一對多的公開溝通較多,透過塗鴉牆留言或是應用程式,使用者得以快速將訊 息發佈在多位朋友的塗鴉牆上,並藉此互動、進行情感交流。 除了上述兩種人際互動方式之外,使用者也常在 Facebook 上進行潛水瀏覽 (lurking)的行為,Pempek 等學者(2009)發現大學生花費在觀察其他人動態 的時間比直接與他人產生互動還要多,根據其調查結果,有超過 64%的受訪者表. 政 治 大 主要活動是在與他人進行互動。 立. 示在 Facebook 上經常做埋伏觀看的行為,僅 28%的受訪者表示其在 Facebook 的. 對使用者而言,Facebook 已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empek 等. ‧ 國. 學. 學者(2009)研究要求受訪者記錄一星期使用 Faebook 的行為發現,不論受訪者. ‧. 生活有多忙碌,每天都一定會上 Facebook;Debatin、Lovejoy、Horn 與 Hughes. y. Nat. (2009)研究亦發現,Facebook 已滲透進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使用 Facebook 對. er. io. sit. 大學生而言已經是一種儀式習慣,就像以前我們每天都會看電視一樣,如果一天 沒有看就會不自在。現在的大學生,習慣每天上去 Facebook 看看朋友的動態、. al. n. v i n 照片更新,或抒發心情想法,如果沒有定期上 Facebook,就會感覺與朋友間的 Ch engchi U 關係疏遠(Ellison, et al., 2007)。. 從上述 Facebook 使用行為研究整理可得知,使用者在 Facebook 上的溝通方 式常採一對多的方式,他們會創造內容並散播到朋友們的塗鴉牆上,使得互動得 以快速地在其人際網絡中進行。而比起在 Facebook 上傳、刊登關於自己的事情, 使用者花更多時間觀察其他人在 Facebook 上的近況動態且已養成天天登入 Facebook 關心朋友近況的行為。 而在台灣部分的 Facebook 使用行為研究部分,根據劉佳妍(2009)利用網 路問卷進行 Facebook 使用行為調查發現,三成左右的使用者每次使用 Facebook 的時間為半小時以下,平均每天使用 Facebook 時間為 14.5 分鐘,超過半數的用 - 16 -.

(22) 者一天會登入 Facebook 多次。在朋友數量方面,尚未有相關的研究數據,但大 致上台灣 Facebook 使用行為的調查結果與國外相符。 有鑑於目前 Facebook 使用行為研究尚未出現一致的使用行為分類,且尚未有 根據 Facebook 人際互動方式不同所做的行為分類,因此本研究以人際互動為基 礎對 Facebook 使用行為分類,將 Facebook 人際互動行為分成:主動分享、回應 式參與及遊戲參與等三種主要行為,此 Facebook 使用行為分類表之後將會透過 前測結果進行修正,以下針對此三種使用行為進行說明。 (一). 主動分享:使用者主動在 Facebook 上分享資訊,以追求他人與之互動。. 政 治 大. 如在自己的個人檔案更新資訊、塗鴉牆上發佈訊息、上傳照片或分享轉引 他人訊息等行為。. 立. 回應式參與:使用者透過 Facebook 的動態消息瀏覽他人的塗鴉牆動態. 學. ‧ 國. (二). 更新,並與之進行互動。. 遊戲參與:使用 Facebook 的應用程式如遊戲、心理測驗等,並透過這. al. sit. v i n 在個人檔案發佈訊息、分享或轉引他人訊息,進行主動刊登資訊 Ch engchi U 行為 定義. n. 主動分享. Facebook 使用行為. 本研究 Facebook 使用行為分類. io. 項目. 表 2.3.1. er. Nat. 些應用程式與他人進行互動。. y. ‧. (三). 回應式參與. 在動態消息觀看他人訊息並與之互動,如在他人塗鴉牆訊息點 讚、留言與多次來回互動。. 遊戲參與. 在遊戲、心理測驗中與他人進行互動。. 而在內外向人格特質與 Facebook 使用行為相關研究部分,延續內外向人格 特質與 Facebook 使用動機的研究結果,由於外向特質的個人使用 Facebook 的動 機在於與真實生活中的朋友維繫感情,因此研究發現外向特質的使用者在 Facebook 朋友數量與所加入的團體數量都較內向特質使用者為多(Ross et al., 2009; Amichai-Hamburger, 2010)。 - 17 -.

(23) 然而外向特質個人雖然在 Facebook 擁有較廣的人際網絡,但在 Facebook 上與朋友互動部分卻較為被動,Ross 等學者(2009)發現外向特質的 Facebook 使用者的朋友數量與使用 Facebook 人際互動功能之間並沒有相關性,也就是外 向特質使用者雖然在 Facebook 上擁有很多朋友,但並沒有因此花較多的時間在 Facebook 與朋友互動。又外向特質的使用者較不常在網路上進行自我揭露的行 為(Amichai-Hamburger, 2010),因此本研究認為,雖然外向特質使用者因社交 維持動機使用 Facebook,但在 Facebook 與朋友互動卻相對被動,以非主動的回 應式參與為主,因此進而推衍出 H1b 如下:. 政 治 大. H1b: 外向人格特質有較強的『社交維持』使用動機,並進而有較頻繁的『回應 式參與』行為。. 立. 而在內向特質使用者的 Facebook 使用行為部分,研究發現內向特質使用者. ‧ 國. 學. 雖然在 Facebook 上的朋友數量相對較少(Sheldon, 2008; Ross et al., 2009; Orr,. ‧. 2009),但在 Facebook 上的停留時間較長,且傾向使用 Facebook 來減低孤單感. y. Nat. (Sheldon, 2008; Orr, 2009) ,符合社交補償動機,又 Amichai-Hamburger(2010). er. io. sit. 指出內向特質使用者在網路上自我揭露行為較外向特質使用者開放,認為因為內 向特質使用者較缺乏社交能力,因此傾向透過自我資訊揭露先進行自我推銷以助. al. n. v i n 於其與朋友發展友誼關係,因此本研究進而推導出 H2b 如下: Ch engchi U. H2b: 內向人格特質有較強的『社交補償』使用動機,並進而有較頻繁的『主動 分享』的行為。 最後在遊戲參與行為部分,目前並沒有相關文獻證實遊戲參與行為與內外向 人格特質之間有無相關性存在,但在使用動機方面的文獻已發現,外向特質的使 用者試圖透過網路追求娛樂(Teng, 2008),而 Facebook 的遊戲及人際互動相對 於其他網站形式更能讓使用者感到有趣、好玩,並得以經由其中的互動獲得娛樂 的滿足感(Lewis & West, 2009;Sas et al, 2009),因此本研究認為,在社交娛 樂動機驅使之下,本研究認為外向特質的使用者更會去使用 Facebook 上與遊戲 等應用程式,因此提出 H3b 如下: - 18 -.

(24) H3b: 外向人格特質有較強的『社交娛樂』使用動機,並進而有較頻繁的『遊戲 參與』的行為。.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 19 -. i n U. v.

(25) 五、小結 Facebook 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社交網絡網站,其最大特色是能讓使用者對 線下既存的人際網絡進行關係的維繫。研究發現使用 Facebook 進行人際互動的 主要動機有社交維持動機、社交娛樂動機與社交補償動機三大動機,其中目前研 究已知,外向特質使用者因社交維持使用動機使用 Facebook;內向特質使用者 則因社交補償動機進而使用 Facebook,但對於 Facebook 本身特有的社交娛樂動 機並未有人格特質研究針對此動機進行探討,因此本研究也針對內外向人格特質 與社交娛樂動機進行假設推估。. 政 治 大 因此本研究將 Facebook 使用行為依人際互動方式的不同,分成主動分享、回應 立 而在使用行為部分,目前尚未出現針對 Facebook 人際互動行為進行分類,. 學. ‧ 國. 式參與及遊戲參與三種主要行為,並根據文獻推演出相關假設。 以下為本研究的研究假設一覽表:. ‧. 表 3.2.2:研究假設一覽表. y. Nat. 研究假設. H1b. 外向人格特質有較強的『社交維持』使用動機,並進而有較頻繁的『回 應式參與』行為。. H2a. 人格特質越趨近於內向的 Facebook 使用者,其使用 Facebook 的『社交 補償』動機就越強。. H2b. 內向人格特質有較強的『社交補償』使用動機,並進而有較頻繁的『主 動分享』的行為。. H3a. 人格特質越趨近外向特質的 Facebook 使用者,其使用 Facebook 的『社 交娛樂』動機就越強。. H3b. 外向人格特質有較強的『社交娛樂』使用動機,並進而有較頻繁的『遊 戲參與』的行為。. n. al. er. sit. 人格特質越趨近於外向的 Facebook 使用者,其使用 Facebook 的『社交 維持』動機就越強。. io. H1a. Ch. engchi. i n U. v. 根據前述的文獻整理與假設推演可得知,本研究認為對外向特質的個人而 言,在社交維持動機與社交娛樂動機的影響下,外向特質個人在 Facebook 上有. - 20 -.

(26) 較多回應式參與及遊戲參與行為,以維持其線下較多的人際關係並進行有趣的人 際互動;而對內向特質的個人而言,在社交補償動機的影響下,其有較多主動分 享行為,以揭露更多面向的自我與既有朋友溝通、獲取認同,加強彼此關係。 因此本研究的研究架構如下圖:. 人格特質. 使用動機 H1a. 外向特質. H3a. 外向特質. 立. H1b. 社交維持. H2a. 內向特質. 使用行為. H2b. 社交補償. 治 政 社交娛樂 大 H3b 學. 圖 3.3.1:研究架構圖. ‧. ‧ 國. 回應式參.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 21 -. i n U. v. 主動分享 遊戲互動.

(27) 第三章、研究方法 第一節、研究方法 本研究企圖了解內、外向兩種不同人格特質的人,是否因為使用動機的不同 下而在 Facebook 使用行為是否有差異?為了驗證以上問題,研究者採用問卷調 查法來看人格特質、Facebook 使用動機、使用行為之間的關係。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的原因在於,調查法有針對實際環境進行問題探討與 快速蒐集大量調查結果等優點(Wimmer & Dominick, 2007) ,因此本研究希望透 過大量的使用者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找出不同人格特質與 Facebook 使用動機、 行為之間的關連性。.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第二節、研究變數之操作定義與問卷設計. ‧. 一、研究變數之操作定義與測量. y. Nat. 本研究企圖去探討內、外向人格特質與 Facebook 使用動機與行為之間的關. er. io. sit. 聯性,問卷設計部分皆從參考文獻資料中引用學者編制,信效度無虞之量表,主 要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為篩選題與基本資料,篩選題詢問研究對象是否擁有. al. n. v i n 帳號,若有則繼續填答,若沒有則不需填答問卷;而基本資料部分除 Ch engchi U. Facebook. 了詢問研究對象的性別、年齡、系級、年級等資料之外,還詢問 Facebook 基本. 使用行為,如擁有 Facebook 帳號的時間、使用頻率、平均使用時間等基本問題。 第二部分為使用者內、外向人格特質,第三部分為 Facebook 使用動機,第四部 分為 Facebook 使用行為。以下就研究架構中各變數的操作定義與測量問項進行 詳細說明。. (一)內、外向人格特質 根據人格心理學中特質學派對於外向性的定義,外向特質的個人社交能力良 好、活力充沛,且常帶有正面情緒,內向特質則與外向特質處於極端,為社交能 - 22 -.

(28) 力不良、較沒有活力,常帶有負面情緒。又本研究所要探究的內、外向人格特質 主要專注在「社交能力」部分,因此特別定義外向特質的個人具有良好的社交能 力,內向特質的個人則否。 本研究引用 Mervielde 與 De Fruty(2000)測的內外向量表,以兩極評分量 表衡量,越趨近 1 表示使用者越為內向,越趨近 7 則越為外向。又由於本研究所 定義內、外向人格特質的差異主要是來自於「社交能力」,社交能力越好的人, 人格特質就越趨近外向,故此部份的題項引用 Zarkin(1983)的社交能力量表, 共九個題項,用以測量研究對象的社交能力。測量題項如:「比起一個人,我比. 政 治 大 「我是一個害羞的人」 。以 Likert 七點尺度量表衡量,越趨近 1 表示非常不同意, 立 較喜歡跟其他人一起工作或者是讀書」;「我是一個非常容易就交到朋友的人」;. 越趨近 7 表示非常同意,分數越高,則人格特質越為外向。. ‧ 國. 學. 表 3.2.1 內外向人格特質之研究變數及測量問項 測量問項. y. sit. io. n. al. 1. 內外向量表 (1) 沒有什麼朋友的人/擁有很多朋友的人 (2) 很不愛說話的人/很愛說話的人 (3) 很安靜的人/很吵的人 (4) 很害羞的人/很不害羞的人 (5) 很不愛領導別人/很愛領導別人. er. 外向特質的個人 社交能力良好、活 力充沛,且常帶有 正面情緒,內向特 質則與外向特質 處於極端。. Nat. 內外向人 格特質. 操作定義. ‧. 人格特質 因素. Ch. engchi. i n U. v. 2. 社交能力量表 (1) 我喜歡自己獨立作事 (2) 比起自己一個人,我比較喜歡跟其他人一 起工作或讀書 (3) 跟多數人相比,我的朋友數量是比較多的 (4) 我是一個善於交際的人 (5) 在人群中,我喜歡感覺到自己是獨立的 (6) 我傾向當一個孤獨者 (7) 我喜歡參加有很多人的聚會 (8) 我是一個非常容易就交到朋友的人 (9) 我是一個害羞的人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 23 -.

(29) (二)Facebook 使用動機 根據前面文獻整理得知,Facebook 人際互動使用動機主要有「社交維持」、 「社交補償」與「社交娛樂」等三大動機,「社交維持動機」指使用者希望透過 Facebook 與真實生活中的友人維持既有的友誼關係; 「社交補償動機」指使用者 想透過 Facebook 進行不同面向的自我展現,獲取線下既有友人的認同以加強彼 此的友誼關係; 「社交娛樂動機」則指使用者希望藉由 Facebook 遊戲及人際互動 得到娛樂的滿足感。 本研究此部分使用動機量表參考 Peter 等人(2006)的網路使用動機量表,. 政 治 大 用 Facebook 的動機為何,依據之後的題項給予同意程度,以 Likert 七點尺度量 立 發展出本研究的 Facebook 使用動機量表,此部份問卷會先行請研究對象思考使. 表衡量,越趨近 1 表示非常不同意,越趨近 7 表示非常同意。. ‧ 國. 學. 表 3.2.2 Facebook 使用動機之研究變數及測量問項. 操作定義. 測量問項. 社交維持. 將 Facebook 視為線下 (1)可以和日常生活中的朋友說說話 社交活動的維繫工具, (2)可以和日常生活中的朋友保持聯絡 透過 Facebook 上的人 (3)可以和現在距離很遠的朋友說說話 際互動維持既有的人 際關係. n. al. er. io. sit. y. Nat. 社交補償. 社交娛樂. ‧. Facebook 使用動機. Ch. 將 Facebook 視為線下 社交活動的強化性工 具,透過 Facebook 上 的人際互動強化使用 者的線下人際關係. i n U. v. e(1)讓我與日常生活中的朋友互動時較不 ngchi 會緊張 (2)讓我比較敢與日常生活中的朋友說話 (3)讓我與日常生活中的朋友互動比較不 害羞. 將 Facebook 視為社交 (1)與朋友的互動讓我覺得很好玩 娛樂工具,透過 (2)與朋友的互動讓我覺得很有趣 Facebook 的遊戲、應用 (3)與朋友的互動讓我覺得很愉悅 程式等進行無壓力的 人際互動,進而獲得娛 樂感。.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 24 -.

(30) (三)Facebook 使用行為 本研究將 Facebook 的人際互動使用行為分成「主動分享」、「回應式參與」 及「遊戲參與」三種使用行為。 「主動分享」是指使用者主動在 Facebook 進行自 我資訊揭露,如在個人的塗鴉牆上刊登資訊、進行照片或影片上傳或轉引他人資 訊; 「回應式參與」則指使用者在 Facebook 觀看動態消息,觀察他人動態更新並 與之進行互動,如在他人塗鴉牆的新資訊按讚或留言;「遊戲參與」則指使用者 透過遊戲或應用程式與朋友進行互動的行為。此部份問卷將詢問研究對象在 Facebook 使用上述行為的頻率,以 Likert 五點尺度量表衡量,越趨近 1 標示越不. 政 治 大 熟識度是否會影響使用者使用「回應式參與」相關行為的頻率。 立. 常使用,越趨近 5 代表很常使用。而其中「回應式參與」行為會更深入詢問朋友. 學. ‧ 國. 表 3.2.3 Facebook 使用行為之研究變數及測量問項. 操作定義. 測量問項. 主動分享. 使用者主動在 Facebook 上分 (1) 在個人檔案中發佈訊息 享資訊,以追求他人與之互動 (2) 在個人檔案中分享相片、影片. 回應式參 與. 使用者透過 Facebook 的動態 消息瀏覽他人的塗鴉牆動態 更新,並與之進行互動. n. engchi. - 25 -. sit. io. Ch. (朋友區分成熟悉/不熟悉友人) (1) 在 Facebook 上觀看朋友動態 消息上新增的資訊 (2) 在 Facebook 上與朋友利用即 時通訊聊天 (3) 在 Facebook 上使用「戳戳樂」 與朋友互動 (4) 對朋友的動態消息上新增的 資訊給予「讚」的回應 (5) 在朋友的動態消息上新增的 資訊中留言 (6) 將不熟悉的朋友在動態消息 上新增的訊息分享轉引至自 己的塗鴉牆 (7) 在朋友的動態消息上新增的 資訊中給予「讚」的回應並留 言. er. Nat. al. y. ‧. Facebook 使用行為. i n U. v.

(31) (8) 在朋友的動態消息上新增的 資訊中留言並進行多次來回 對話互動 (9) 在自己刊登的新資訊中與朋 友進行多次來回對話互動 使用 Facebook 的應用程式如 (1) 在 Facebook 上玩遊戲 遊戲、心理測驗等,並透過這 (2) 在 Facebook 上玩遊戲並發佈 些應用程式與他人進行互動。 訊息與朋友互動 (3) 在 Facebook 上與朋友互傳禮 物 (4) 在 Facebook 上玩心理測驗 (5) 在 Facebook 上玩心理測驗並 發佈訊息與朋友互動.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io. sit. y. Nat. n. al. er. 遊戲參與. Ch. engchi. - 26 -. i n U. v.

(32) 第三節、前測結果 本研究以內外向人格特質、Facebook 使用動機與使用行為共 24 題為前測題 目,以政治大學傳播學院二年級學生為施測對象,採取便利抽樣的方式,總計有 78 位前測樣本,其中男性 20 位,女性 58 位。前測結果如下所示:. 一、內外向人格特質 在內外向人格特質量表部分,本研究結合 Mervielde 與 De Fruty(2000)的 內外向量表及 Zarkin(1983)的社交能力量表為內外向人格特質量表,總計 14. 政 治 大. 題來測量受測者的內外向人格特質,所得之 Cronbach’s α 值為.83,在可接受的信. 立. 心水準範圍內。. ‧ 國. 學. 表 3.3.1 內外向人格特質量表前測信度檢驗結果 Cronbach’s α. 測量題項. ‧. 沒有什麼朋友的人/擁有很多朋友的人 很不愛說話的人/很愛說話的人. y. Nat. 很安靜的人/很吵的人. sit. 很害羞的人/很不害羞的人. al. n. 我喜歡自己獨立作事. er. io. 很不愛領導別人/很愛領導別人. i n 比起自己一個人,我比較喜歡跟其他人一起工作或讀書 Ch engchi U 跟多數人相比,我的朋友數量是比較多的. v. .83. 我是一個善於交際的人 在人群中,我喜歡感覺到自己是獨立的 我傾向當一個孤獨者 我喜歡參加有很多人的聚會 我是一個非常容易就交到朋友的人 我是一個害羞的人. 然而在因素分析結果部分發現,本研究的內外向人格特質量表共由四組因素 所組成,其中獨立因素並不符合本研究對內外向人格特質的定義,如下表所示。. - 27 -.

(33) 表 3.3.2 內外向人格特質量表前測因素分析結果 Factor 1. 2. 3. 4. 社交 因素. 獨立 因素. 內向 因素. 害羞 因素. 我是一個善於交際的人. .87. 沒有什麼朋友的人/擁有很多朋友的人. .85. 跟多數人相比,我的朋友數量是比較多的. .82. 我是一個非常容易就交到朋友的人. .79. 我喜歡參加有很多人的聚會. .53. 比起自己一個人,我比較喜歡跟其他人一起工作或 讀書. .33. 政 治 大 在人群中,我喜歡感覺到自己是獨立的 立 我傾向當一個孤獨者. .84 .82. 我喜歡自己獨立作事. .74. ‧ 國. 學. 很安靜的人/很吵的人. .86 .75. 很不愛領導別人/很愛領導別人. .60. ‧. 很不愛說話的人/很愛說話的人 很害羞的人/很不害羞的人. Nat. .63. er. io. sit. y. 我是一個害羞的人. .54. 此外,內外向人格特質量表中有些題項無法確切讓受測者理解題意,因此決. al. n. v i n C hEysenck、EysenckU與 Barrett(1985)所使用的 定將內外向人格特質量表更換成 engchi. 內外向量表,以 Likert 七點尺度量表衡量,越趨近 1 表示非常不同意,越趨近 7 表示非常同意,分數越高,則人格特質越為外向,其中第七題與第十題為反向題。 表 3.3.3 人格特質量表正式研究變數及測量問項 人格特質 因素 內外向人格 特質. 測量問項 (1)我是一個滔滔不絕的人 (2)我平常相當活潑 (3)我喜歡認識新朋友 (4)在熱鬧的聚會中我通常可以放輕鬆,好好享受聚會的歡樂 (5)我通常會主動交新朋友 - 28 -.

(34) (6)我很容易讓一個無聊的聚會變得很有趣 (7)在社交場合中我通常盡量讓自己只扮演陪襯的角色 (8)我喜歡與別人聚在一起 (9)我總是喜歡身邊熱熱鬧鬧的 (10)我和別人在一起時通常很安靜 (11)別人會覺得我很活潑 (12)我總可以讓聚會熱熱鬧鬧的沒有冷場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而更換成 Eysenck 等人(1985)內外向量表的原因在於,在探討內外向人格 特質的相關研究中,Eysenck 等人(1985)的量表已被使用多次,具有一定的信. 政 治 大 準。此外在題意部分,也較先前所選擇的量表更為清楚明白,因此本研究在人格 立 效度。而根據 Chang(2002)研究結果顯示,此量表信度為.96,達高信度之水. 特質量表部分更改為 Eysenck 等人(1985)的量表。. ‧ 國. 學. 二、Facebook 使用動機. ‧. 在 Facebook 使用動機部分,本研究採用 Peter 等人(2006)的網路使用動機. y. Nat. sit. 題項,將 Facebook 使用動機分成「社交維持動機」、「社交補償動機」」與「社. n. al. er. io. 交娛樂動機,每種動機各以三個題項進行測量,三種使用動機所測得之. i n U. v. Cronbach’s α 值皆高於.90,顯示三種 Facebook 使用動機皆達到高信度的水準。. Ch. engchi. 表 3.3.4 Facebook 使用動機前測信度檢驗結果 因素名稱. 測量題項. 社交維持 動機. 可以讓我和日常生活中的朋友說說話. Cronbach’s α. 可以讓我和日常生活中的朋友保持聯絡. .91. 可以讓我和現在距離很遠的朋友說說話 社交補償 動機. 讓我與朋友互動時比較不會緊張 讓我比較敢與日常生活中的朋友說話. .97. 讓我與日常生活中的朋友互動比較不害羞 社交娛樂 動機. 與朋友的互動讓我覺得很好玩 與朋友的互動讓我覺得很有趣 與朋友的互動讓我覺得很愉悅 - 29 -. .98.

(35) 而在「社交補償動機」部分,因為原文題項翻譯成較偏向負面的情緒,如「比 較不會緊張」 、 「比較敢說話」等,與其他動機題項都為正面情緒相比,可能會有 選擇上的差異,因此本研究在前測之後,將「社交補償動機」的三組題項進行修 正,正式施測時以下面三個題目為「社交補償動機」的題項。 表 3.3.5 Facebook「社交補償動機」動機前測後題項修改結果 因素名稱. 測量題項. 社交補償動機. 讓我可以比較為輕鬆地與日常生活中的朋友互動 讓我比較容易地與日常生活中的朋友互動 讓我能以比較自在的方式與日常生活中的朋友互動. 政 治 大 而在 Facebook 使用行為部分,本研究先行分類成「主動分享、 「回應式參與」 立. 三、Facebook 使用行為. ‧ 國. 學. 與「遊戲參與」三種 Facebook 人際互動使用行為,其中「回應式參與」一朋友 熟悉度分成與「不熟悉友人」、「熟悉友人」兩組,總計共 25 個題項。. ‧. 檢驗信度發現,主動分享行為部分,Cronbach’s α 值達.72,接近可接受的信. sit. y. Nat. 心水準範圍內;而回應式參與行為部分,不論是與熟悉友人互動或與不熟友人互. io. al. er. 動的 Cronbach’s α 值皆達.88 以上,代表此部份量表達高信度之水準;遊戲參與. n. 部分的 Cronbach’s α 值達.73,雖未達高信度水準,但尚在可接受的信度水準以內。. Ch. engchi. - 30 -. i n U. v.

(36) 表 3.3.6 Facebook 使用行為前測信度檢驗結果 因素名稱. 測量題項. 主動分享. 在個人檔案中分享相片、影片. Cronbach’s α .72. 在個人檔案中發佈訊息 回應式參 與 熟悉 友人. 在熟識朋友的動態消息上新增的資訊中給予「讚」 的回應並留言 在熟識朋友的動態消息上新增的資訊中留言 對熟識朋友的動態消息上新增的資訊給予「讚」的 回應. .94. 在熟識朋友的動態消息上新增的資訊中留言並進行 多次來回對話互動. 政 治 大 在自己刊登的新資訊中與熟識朋友進行多次來回對 立 話互動. 在 Facebook 上觀看熟識朋友動態消息上新增的資訊. ‧ 國. 學. 在不熟悉的朋友的動態消息上新增的資訊中留言 在不熟悉的朋友的動態消息上新增的資訊中給予 「讚」的回應並留言. ‧. 回應式參 與 不熟 友人. .88. sit. y. Nat. 在不熟悉的朋友的動態消息上新增的資訊中留言並 進行多次來回對話互動. n. al. er. io. 對不熟悉的朋友的動態消息上新增的資訊給予「讚」 的回應. i n U. v. 在 Facebook 上觀看不熟悉的朋友動態消息上新增的 資訊. Ch. engchi. 在自己刊登的新資訊中與不熟悉的朋友進行多次來 回對話互動 遊戲參與. 在 Facebook 上玩遊戲 在 Facebook 上玩遊戲並發佈訊息與朋友互動 在 Facebook 上與朋友互傳禮物. - 31 -. .73.

(37) 第四節、研究對象與樣本蒐集方式 由於 Facebook 一開始的主要使用對象就以大學生為主,此外,根據創市際 (2009)8 月份的網路使用行為調查發現,台灣大學生(18-24 歲)最常造訪的 網站為社群網站,又 Facebook 官方網站的數據指出,目前台灣的 Facebook 使用 者主要為學生與上班族,其中學生佔了整體使用者的 46.2%,其中又以大學生為 學生中最大的使用者群體(請見下表),因此本研究的研究對象以大學生為主。 表 3.4.1:台灣 Facebook 使用者年齡分布圖.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io. n. al. er. 資料來源:http://www.checkfacebook.com/. i n U. v. 在樣本蒐集部分,為獲得具代表性的台灣大學生樣本,本研究採「便利抽樣」. Ch. engchi. (convenient sampling) ,將全台灣分成北、中、南、東四區塊,從中便利抽取一 所國立大學為代表,徵求通識課堂給予發送問卷,每所學校各收集 150 份樣本, 總計需 600 名受訪者。本研究以紙本問卷進行調查,其中填寫問卷提供抽獎,以 sony 耳機、隨身碟、記憶卡或現金禮券一百元」等贈獎誘因吸引研究對象參與 調查且認真填寫。. - 32 -.

(3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第一節 樣本描述 一、基本資料描述 本研究問卷蒐集時間自 99 年 5 月 25 日至 6 月 11 日,共 23 天,總計回收 874 份問卷,有效問卷 846 份,廢卷共 28 份(3.2%)。本研究所採取的廢卷認定標 準有二:一為在整份問卷中有漏答超過一頁以上者視為廢卷,二為超過二分之一 以上選擇同一答案者皆被視為廢卷。. (一) 性別. 立. 政 治 大. 本研究有效問卷中男女生人數以女生居多,有 480 份,男生則有 386 份。男. ‧ 國. 學. 性別 男. 386. 45.6%. 女. 460. 54.4%. 總計. 846. 女比例為 45.6%與 54.4%。(如下表). ‧. n. 100%. Ch. engchi. sit. io. al. y. 百分比. er. 份數. Nat. (二) 學校. 表 4.1.1 有效問卷性別比例表. i n U. v. 本研究問卷收集自國立政治大學、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立中正大學、國立 高雄師範大學、國立東華大學等五所學校。對學校與 Facebook 帳號有無進行卡 方檢定(Chi-Square Tests),檢定結果未達顯著(df=4,χ2 值=6.16,p 值為.19) 表示五組學校受訪者在擁有 Facebook 帳號數量上並無顯著不同。 而觀察各校學生擁有 Facebook 帳號的比例發現,受訪者中擁有 Facebook 帳 號的人數約佔全體受訪者的八成左右。. - 33 -.

(39) 表 4.1.2 各校學生擁有 Facebook 帳號卡方檢定摘要表 學校. 帳 有 個數 號 % within 學校 無 個數 % within 學校. 政治 大學. 彰化師 範大學. 中正 大學. 高雄師 範大學. 東華 大學. 總和. 207. 144. 138. 114. 106. 709. 86.3%. 83.2%. 79.3%. 88.4%. 81.5%. 83.8%. 33. 29. 36. 15. 24. 137. 13.8%. 16.8%. 20.7%. 11.6%. 18.5%. 16.2%. χ =6.16,df=4,p = .20 2. (一) 年級. 政 治 大 生,92 位大四學生及 2 位大五學生 ,透過卡方檢定年級與Facebook帳號有無之 立 本研究有效樣本中,有 360 位是大一學生,250 位大二學生,141 位大三學 1. ‧ 國. 學. 間有無顯著不同,結果顯示並無顯著差異(df=3,χ2 值=6.08,p值為.11),顯示年 級對Facebook帳號有無並無顯著影響。而在大一至大四學生中擁有Facebook的比. ‧. 例已達八成。. y. Nat. 年級. n. a l大一 297 Ch. 無 個數 % within 年級. 82.5%. 大二. er. io 帳 有 個數 號 % within 年級. sit. 表 4.1.3 各年級學生擁有 Facebook 帳號卡方檢定摘要表 大三. iv 203 125 n U e n81.2% g c h i 88.7%. 大四. 總和. 82. 707. 89.1%. 83.9%. 63. 47. 16. 10. 136. 17.5%. 18.8%. 11.3%. 10.9%. 16.1%. χ =6.08,df=3,p=.11 2. 二、Facebook 使用狀況基本描述 (一)使用年資 擁有 Facebook 帳號的 709 位受訪者中,平均 Facebook 使用年資平均有 11.6 個月,而 80.5%的使用者已使用 Facebook 至少一年的時間。 1. 由於大五學生的樣本數過少,因此在之後的卡方檢定中並未將大五學生放入,僅做大一至大四 學生的樣本檢定。 - 34 -.

(40) 表 4.1.4 Facebook 使用年資比例表 Facebook 使用年資. 份數. 百分比. 累積 百分比. 半年以內. 147. 21.4%. 21.4%. 一年以內. 406. 59.1%. 80.5%. 一年半以內. 62. 9%. 89.5%. 二年以內. 40. 5.8%. 95.3%. 二年半以內. 7. 1%. 96.4%. 三年以內. 15. 2.2%. 98.5%. 三年半以內. 5. 0.7%. 99.3%. 四年以內. 2. 0.3%. 99.6%. 四年以上. 0.4% 治 政 687 100% 大 3. 總計. 立. 100% 100%. ‧ 國. 學. (二)使用時間. 在使用時間部分,使用者平日使用 Facebook 約 60 分鐘,在 Facebook 掛網. ‧. 約 128 分鐘,總計約 188 分鐘(約三小時);假日則使用約 70 分,掛網約 138 分,. sit. y. Nat. 共計約 208 分鐘(約三個半小時)。. n. al. er. io. 表 4.1.5 Facebook 使用時間比例表. 平日. 假日. i n 60.04 U. v. 平均分鐘. Ch. 使用 Facebook 時間. e n g c h i128.12 掛網在 Facebook 時間. 標準差(SD) 240.17 262.60. Total 使用 Facebook 時間. 187.36. 383.12. 70.43. 244.84. 掛網在 Facebook 時間. 137.69. 278.14. Total. 208.05. 401.17. (三)使用頻率 在使用頻率部分,一天使用 Facebook 好幾次的使用者有 265 位(37.4%),加 上每天使用 Facebook 一次的使用者,共有 409 位,佔整體 57.8%比例,顯示有 一半以上的受訪者為每天都會使用 Facebook,然而現在已經很少使用 Facebook. - 35 -.

(41) 的使用者也有 148 位,佔整體比例的五分之一。 表 4.1.6 Facebook 使用頻率比例表 份數. 百分比. 很少使用. 148. 20.9. 一週一次. 35. 4.9. 一週二次. 23. 3.2. 一週三次. 34. 4.8. 一週四次. 19. 2.7. 一週五次. 27. 3.8. 一週六次. 12. 1.7. 一天一次. 144. 20.4. 一天好幾次. 265. 37.4. 總計. 707. 立. 政 治 大99.7%.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 36 -. i n U. v.

(42) 第二節 量表信度檢驗 本研究中的內外向人格特質、Facebook 使用動機與使用行為皆採用多個題 項進行測量,參考過去相關文獻中的量表,經前測分析修正後,發展成本研究正 式施測之量表。以下詳列所有變數之測量題項及各量表的信度。. 一、內外向人格特質 本研究的內外向人格特質量表引用 Eysenck 等人(1985)所採用內外向人格 特質量表,以 12 個題項來測量受測者的內外向人格特質,所得之 Cronbach’s α. 政 治 大. 值為.90,表示量表達到高信度之水準。. 立. Cronbach’s α. 學. ‧ 國. 表 4.2.1 內外向人格特質量表信度檢驗結果 測量題項. 我是一個滔滔不絕的人 我喜歡認識新朋友. sit. Nat. 在熱鬧的聚會中我通常可以放輕鬆,好好享受聚會的歡樂. y. ‧. 我平常相當活潑. io. 我很容易讓一個無聊的聚會變得很有趣. n. al. i n U. 在社交場合中我通常盡量讓自己只扮演陪襯的角色 我喜歡與別人聚在一起. Ch. 我總是喜歡身邊熱熱鬧鬧的. engchi. er. 我通常會主動交新朋友. .90. v. 我和別人在一起時通常很安靜 別人會覺得我很活潑 我總可以讓聚會熱熱鬧鬧的沒有冷場 二、Facebook 使用動機 本研究的 Facebook 使用動機量表引用 Peter 等人(2006)網路使用動機所使 用的題項,分成「社交維持動機」、「社交補償動機」與「社交娛樂動機」三種 動機, 而此三種 Facebook 使用動機的信度分析結果顯示,Cronbach’s α 值皆高 於.85,表示此三種動機量表皆達到高信度的水準。下表 4.2.2 詳列三種動機的測 - 37 -.

(43) 量題項及其 Cronbach’s α 值。 表 4.2.2 Facebook 使用動機量表信度檢驗結果 Cronbach’s α. 因素名稱. 測量題項. 社交維持 動機. 可以讓我和日常生活中的朋友說說話 可以讓我和日常生活中的朋友保持聯絡. .89. 可以讓我和現在距離很遠的朋友說說話 社交補償 動機. 讓我可以比較為輕鬆地與日常生活中的朋友互動 讓我比較容易地與日常生活中的朋友互動. .94. 讓我能以比較自在的方式與日常生活中的朋友互 動 社交娛樂 動機. 與朋友的互動讓我覺得很好玩 與朋友的互動讓我覺得很有趣. .97. 政 治 大 與朋友的互動讓我覺得很愉悅 立. ‧ 國. 學. 三、Facebook 使用行為. 在使用行為量表部分,本研究認為主要有「主動分享」 、 「回應式參與」與「遊. ‧. 戲參與」三種人際互動行為,前測結果已顯示有此三種使用行為,正式施測時本. sit. y. Nat. 研究將 Facebook 上所有與人際互動相關的行為皆設為題項,並分成與「朋友」、. io. er. 「熟識友人」與「不熟友人」三種不同熟識程度的分類,讓受測者填答在 Facebook 與不同熟識程度的朋友互動頻率,而本研究將與「朋友」互動的相關題項作為主. al. n. v i n Ch 要研究假設推演中 Facebook 使用行為的題項,而「熟識友人」與「不熟友人」 engchi U 互動的差別則留待其他發現部分來檢視。. 將與朋友互動的使用行為進行因素分析,結果顯示 Facebook 人際互動行為 確實可分成「主動分享」、「回應式參與」與「遊戲互動」,而其中題項「使用戳 戳樂與朋友互動」因其因素載荷值低於.5,因此刪除此題項不予以討論。 表 4.2.3 Facebook 使用行為量表因素分析結果 Factor. - 38 -. 1. 2. 3. 回應 式參 與. 遊戲 參與. 主動 分享.

(44) 在朋友動態消息上新增的資訊中留言. .90. 在朋友動態消息上新增的資訊中給予「讚」的回應並留 言. .87. 對朋友動態消息上新增的資訊給予「讚」的回應. .83. 在朋友的動態消息上新增的資訊中留言並進行多次來 回對話互動. .81. 在自己刊登的新資訊中與朋友進行多次來回對話互動. .80. 觀看朋友動態消息上新增的資訊. .70. 在 Facebook 上玩心理測驗. .77. 在 Facebook 上玩心理測驗並發佈訊息與朋友互動. .74. 在 Facebook 上玩遊戲. .72. 在 Facebook 上玩遊戲並發佈訊息與朋友互動. .69. 在 Facebook 上與朋友互傳禮物. .66. 在個人檔案中分享相片、影片. 立. 政 治 大. .66 .63. 將朋友在動態消息上新增的訊息分享轉引至自己的塗 鴉牆. .58. ‧ 國. 學. 與朋友利用即時通訊聊天. 個人檔案中發佈訊息. .55. ‧. Nat. sit. y. 而在信度部分,主動分享行為的 Cronbach’s α 值僅達.74,雖未達高信度之. n. al. er. io. 量表水準,但尚在可接受的信度水準內;回應式參與行為的 Cronbach’s α 則達.93. i n U. v. 之高信度水準;遊戲參與行為的 Cronbach’s α 值達.80,符合高信度量表水準。. Ch. engchi. 表 4.2.4 Facebook 使用行為信度檢驗結果 因素名稱. 測量題項. Cronbach’s α. 在個人檔案中分享相片、影片 與朋友利用即時通訊聊天 主動分享. 將朋友在動態消息上新增的訊息分享轉引至自己的 塗鴉牆 個人檔案中發佈訊息 在朋友動態消息上新增的資訊中留言 在朋友動態消息上新增的資訊中給予「讚」的回應 並留言 對朋友動態消息上新增的資訊給予「讚」的回應 - 39 -. .74.

(45) 回應式參 與. 在朋友的動態消息上新增的資訊中留言並進行多次 來回對話互動. .93. 在自己刊登的新資訊中與朋友進行多次來回對話互 動 觀看朋友動態消息上新增的資訊 在 Facebook 上玩心理測驗 在 Facebook 上玩心理測驗並發佈訊息與朋友互動 在 Facebook 上玩遊戲. .80. 在 Facebook 上玩遊戲並發佈訊息與朋友互動 在 Facebook 上與朋友互傳禮物. 立. 政 治 大. 學 ‧. ‧ 國 io. sit. y. Nat. n. al. er. 遊戲參與. Ch. engchi. - 40 -. i n U. v.

(46) 第三節 假設驗證 本研究主要探討「內外向人格特質」、「Facebook 使用動機」與「Facebook 使用行為」之間的關係,本節將一一驗證本研究之研究假設。. 一、 內外向人格特質與 Facebook 使用動機的假設驗證. 內外向人格特質. Facebook 使用動機. 政 治 大 「社交維持動機」(H1a)與「社交娛樂動機」 (H3a)就越強;而人格特質越趨 立. 本研究認為,人格特質越趨近外向的 Facebook 使用者,其使用 Facebook 的. ‧ 國. 學. 近內向的 Facebook 使用者,其使用 Facebook 的「社交補償動機」 (H2a)就越強。 透過線性迴歸(Linear Regression)的方式來檢視內外向人格特質與 Facebook. ‧. 使用動機之間的關係。. sit. y. Nat. (一)內外向人格特質與「社交維持動機」之線性迴歸結果. al. er. io. 從內外向人格特質與「社交維持動機」的線性迴歸結果得知,其 p 值小於.01,. n. 表示內外向人格特質對「社交維持動機」有顯著的相關;且 β 值為正值(.25),. Ch. engchi. i n U. v. 顯示人格特質越趨近外向的使用者,其使用 Facebook 的「社交維持動機」就越 強。假設 1a 獲得支持。 表 4.3.1 假設 1a 之線性迴歸分析結果 H1a. 預測變項. 效標變項. R2. F. β. p. 人格特質. 社交維持動機. .06. 44.41. .25. .01. 人格特質 → 社交維持動機. (二)內外向人格特質與「社交補償動機」之線性迴歸結果 假設 2a 主張,人格特質越趨近內向的使用者,其使用 Facebook 的「社交補 償動機」就越強,統計結果顯示 p 值小於.01,然 β 值為正值(.23)顯示,人格 - 41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由於環保意識抬頭,回收業者從 2018年開始在台南多點設置「自動資源回收

新的系學會希望能創立自己的系刊,內 容可以有更多生動有趣內容的報導與互動的

學生收集聲效, 擬訂場景、 道具、 服裝等 進行拍攝, 完成後運用Ul ead Vi deo St udi o 進行剪輯, 加入劇目標題、 特別效果及製作 人員名單,

Flash 動畫與視訊產生互動,例如加上字幕、音 效…等,也能以 ActionScript 來控制視訊的播放 效果,甚至藉由 ActionScript

Harrington (1994) 認為倫理規範的目的在闡明責任,其研究透過責任的否 認 (Denial of Responsibility, RD) 這項人格特質與倫理規範的互動來進行測 量,並以資訊系統相關的軟體盜拷

在網路數位的時代,人們將面對越來越多資訊安全的威脅,對於此行政院將 特別在今年

這種「對話札記」(dialogue journals) 藉由 教師提問、給予回饋及建議,並與學生產 生互動的方式,可以清楚呈現學生長時間

健康及道德議題 (3 小時) • 辨別使用資訊及通訊科技對健康造成的 威脅;建議在使用資訊及通訊科技時,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