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孔子」期末考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孔子」期末考"

Copied!
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孔子」期末考 考題及答案 By    Pahngerei 

 

{總分:120 得分:106}

一、讀一本書,總要一再回顧之前的內容;讀完一本書,更要再三回顧所有的內容,這個道理很普 通,真懂得這麼做的人卻不多。這門課程已近尾聲,我們也該要回顧,下面擬的兩個問題,用 意在此:1)你印象最深的地方為何?是講哪個主題、故事、人物、問題或哪篇文獻的內容?

或者是欣賞的電影?請你略述聽講之後的觀感或心得。2)上了這門課,你認為看孔子與讀《論 語》,應該怎麼看、怎麼讀,才能看出門道、讀出心得來?兩題擇一作答。如果這兩題你覺得 都不合適,可以自己擬題,只要有關回顧課程、抒發心得的就行。(25)

[答]

我選擇回答 2)。綜合了我之前的認知,和聽了這一學期的課,我比較了兩者對於孔老夫子的 認識方式,發現有諸多面相是先前所遺漏,但卻是最重要而不可或缺的關鍵:

(1) 文字用法:

隨著時代的遷移,許許多多文字的意思已經完全改變。但這樣的改變,卻很容易產生對於 古代文獻閱讀的誤解,對於孔老夫子的學說,思想尤其嚴重。

之所以強調文字的「字義」,是因為我自身曾嚴重地被文字所侷限。這學期的第一堂課,

我的認知就受到嚴重的挑戰,然而這是我預料中的,也是我所期待的,更是我認為勢必要發生 的。

以「學」和「習」為例簡述,我們所指的學和習,對象泛指五花八門的學科;然而,孔老 夫子所指的學習,指的是對生命學習,並強調對於對生命活動的理解,包含自我,以及群居生 活等面相。

以「禮」和「樂」為例,我曾以為「禮」只是形式化的儀式,只是一種為求秩序,或求場 面的無義安排,以為「樂」僅僅是貴族虛度生命的消遣活動。但是如果把「禮」的解釋提昇到 對生命最深刻的體認,以關懷作為出發點的仁道思想,那麼孔子這麼強調「禮」和「樂」也就 不會那麼不尋常了。

因此,文字對於經典的解讀,扮演著最根本的橋梁,也是不可省去的功夫。然而,除了文 字,仍有其他因素必須考量。

(2) 歷史的大環境:

很多人都同意,環境造就一個人的思想,即使非全然,也占有相當份量;即使非絕對地影 響,但對一個受影響的人的心靈,必定占有絕對的地位。這個現象並不難驗證,我常常用一個 具體的例子向自己解釋:我有時候在閱讀不認識的人的部落格,從字裡行間可以觀察出關於此 人的事件發展流程以及事件對他心裡的影響,但總括地,老實說,我並不懂他們的內心世界,

也無法談及自己是否了解該部落客的想法。我認為,自己不清楚關於他的環境,也因為如此的 不熟悉,使得我在對此人的認識上必定有所偏差。

這個簡單的例證告訴我:連如此相近的陌生人都無法「輕易」理解了,更何況是動盪的遙

(2)

遠時代的歷史人物?這代表說,當我嘗試了解孔子的思想,我勢必得同時認識春秋戰國時代。

關於大環境,除了局勢,認識當代的思想成果也是必要的。藉由前人的思想總集,我們可 以相互認識,相互映證,這不僅看得出時代與思想之間的因果關聯,更能了解孔子使儒家思想 轉變的程度,能清楚那個時代關於道德倫理的譂述及層次。

(3) 時代人物的心靈活動:

他們為什麼會說出這翻話?一句名言的價值也許在於這類問題的回答。在這裡「事出必有 因」是不難被接受的主張,當一個人選擇在一個時間點說出一句話,他的內心世界勢必已經就 這個主題翻轉了好幾回了。因此,在看待文獻時,我們必須瞭解如此一個人物的心理,關於他 究竟在乎著什麼,他以何種觀點看待他所談論的事件,或人物,乃至這世界的整體。倘若不如 此思索,人們都僅用自己看待世界的角度來揣測他人,那麼對文字乃至它背後所要表達的概念 都是十分冤枉的。

二、請比較以下兩位學者對孔子自道「吾十有五而志於學」的看法:

甲、時代的劇烈變化,為孔子進入正規的學習渠道提供了必要的條件。這種變化的一個最重要 的方面是起於當時社會階級的流動,即上層貴族的下降和下層庶民的上升,……原來專屬 貴族集團的禮樂官學教育逐漸向平民開放,……孔子應該就是在這種社會劇烈變化的條件 下,獲得了進入正規的學習渠道--士族官學的機會,去學習「禮、樂、射、御、書、數」

等技能。……考慮到孔子童年與少年時期「貧且賤」的情況,應該是到了束髮之年(十五 歲)才得到正式求學的機會,所學也應該只能是作為「進身於貴族階層中當差服務」之技 藝,即「禮、樂、射、御、書、數」。

乙、孔子幼年期之教育情況,其詳不可知。當時士族家庭多學禮、樂、射、御、書、數六藝,

以為進身謀生之途,是即所謂儒業。……儒乃當時社會一行業,一名色,已先孔子而有。

即叔梁紇、孔防叔上不列於貴族,下不躋於平民,亦是一士,其所業亦即是儒。惟自孔子 後,而儒業始大變。孔子告子夏曰:「汝為君子儒,毋為小人儒。」可見儒業已先有,惟 孔子欲其弟子為道義儒,勿僅為職業儒,其告子夏者即此意。孔子又曰:「三年學,不志 於穀,不易得也。」(學了三年,卻還不為怎樣謀份職業著想的人,真的很少見。)可見其時所謂學,

皆謀求進身貴族階層,得一職業,獲一份穀祿為生。若僅止於此,是即孔子所謂之「小人 儒」。孔子之為學,乃從所習六藝中探討其意義所在,及其源流演變,與其是非得失之判,

於是乃知所學中有道義。孔子之所謂「君子儒」,乃在其職業上能守道義,以明道行道為 主,不合道則寧棄職業而去。此乃孔子所傳之儒學。自此以後,儒成一學派,為百家講學 之開先,乃不復是一職業矣。孔子自謂「十有五而志於學」,殆以於此方面知所趨向,並 不專指自己對儒者諸藝肯用功學習言。

請問:A)「吾十有五而志於學」這句話簡單極了,兩位學者為什麼還要做這麼多解說(15)?

B)兩人對孔子「十有五而志於學」的解說有何不同(15)?C)最後要問的是,這句話你自 認懂不懂?你怎樣看孔子講的這句話?兩位學者的解說對你而言有幫助嗎?(15)

(3)

[答]

A)

我認為:句子的深度,取決於人剖析它的細緻程度。若單從句法上剖析,那確實沒什麼,但從 字義著手,會變得很有趣。其中「志」和「學」兩個字,屬於人的心靈層面,而關於心靈層面的問 題卻又寬又廣,涉及到各式各樣具體與和概念性的問題。我們必須分析與這個人相關的種種,包括 時代,國度,文化,和他周遭的人,相關的事件,才能稍加掌握他細微的想法。而附文也是以這些 方向為探討主軸。

B)

甲篇注重在「志」的探討,藉由當代的大環境的分析探討孔子之所以會產生學習的「志」的動 機,並且並列了階級開始垂直流動以及孔子曾貧且賤兩個史實,他告訴我們當時的教育環境,告訴 我們平民任官(或稱提升階級)的普遍正常管道。以這樣充滿希望的歷史背景,點出孔子志於學的 過程,也以這樣的環境認識,最後給出孔子所學的內容僅限於六藝,這項結論。

僅管孔子(形式上)學習的內容僅如學者所言的六藝,但考量到時代的思想,我認為此結論暗 示著孔子其實正是讓儒業開始大轉變的關鍵角色。即使孔子學的是六藝,但是真正導引著他的思想 的,卻不侷限於當時的所學,我相信孔子真實所在乎的,是更廣泛而廣闊的範圍。

(註:另一方面,由於他沒有明確點出此項結果,我也擔憂此文章也容易成為反孔人士抨擊的 目標。)

乙篇則點出此範圍確實不僅限於六藝。作者藉由說明儒業在孔子前後的轉變,表達了其(孔子)

對「學」一字不一樣的詮釋。

孔子非常重視「學」,並且把學的層次提得非常高。即便我們都重視「學」和「習」,但同樣並 列著的兩個字,意思及內涵皆甚有差距。我們的學和習,世俗上指的是對學問的處理方式,而學問 泛指的則是學術界上的各種學門。這些學門所學的不外乎是「知」與「用」。然而,知和用只是當 下,也許有另一種「知」(或稱領悟,與信仰),能串連整個人生。孔子的「學」與「習」似乎指向 這樣的意涵。我們必須靜下來體會並體現我們所學(在這裡的「所學」意指排除科學上的知識,而 著重於思想的內容),我們必須實踐,理解生命的本質,並且能對它有所詮譯。

孔老夫子重視的學和習,意義簡單,但意旨卻深遠。我認為乙篇主要是在強調孔子的「學」的 深刻性。

C)

我覺得我懂這句話的目的,但我不懂它的內涵,也不可能懂。這句話的「目的」我認為是孔子 期盼我們能一同探所人的生命裡最根本的因子,並且不斷累積自身的經歷,豐碩不停思考的結果。

然而,我相信任何思想的內涵,必須在親自體會,獨自面對之後,才稱得上「接近」它的內涵,因 而我認為自己不,且不可能懂。

兩位學者的解說絕對是必要的。理由很明確,其實字面上的意義只是孔子思維的表面,唯有依 靠歷史的輔助,才能看清真正的內容。我曾把自己的過往與這兩篇文章相對應,在對照的過程我察 覺到些許的相似性。我曾經也有過類似「志於學」的心理狀態,但和孔子的層次必有差距,我那時

(七歲半)的認知,僅僅對外在世界充滿好奇心,並且體會到「寓學於樂」的想法。我並不確定自 己對孔老夫子的解讀是否準確,也不篤定自己所宣稱的相似性是否可靠,但這段啟發日後讓我的學 習漸漸移轉到內在世界。經過對這題(第二題)的省思,思索過他與我的異同,我更深刻地瞭解到

「學」的對象不僅限於對知識的理解,觀察與熟知,而是與自己的心靈融合。

(4)

三、請回答下面兩個問題:

A)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

少者懷之。」我在課堂上曾問過各位,為什麼這師生三人的想法如此?在課程即將結束之 前,同樣的問題,我想再問一次。(25)

B) 孔子講學答問,只從《論語》來看,很多是就如何為人,如何處事上指點哪裡應該自省,

哪裡應該力行而已,像曾子「吾日三省吾身」這章,即能深得孔子講學在這方面的用心。

孔子為何如此講學答問,這問題姑且不論,作為初學者,我們只要懂得《論語》記孔子這 些話,出發點關乎的乃是人性與價值的問題,也就不算白讀了。我的問題很簡單,只是需 要你再思而後言:為什麼有人會關心有關人性與價值的問題,而有人不會?為什麼有人更 會去思考這類問題,而有人不會?請抒己見。(25)

[答]

A)

當一個人被問及志向或理想時,他的回答方向不外乎是自己的思想最核心的理念,也就是主宰 自己行為最重要又最根本的想法。從字面上的解讀,子路的話帶有利他主義的影子,在這種思維之 下,一個人並不反對分享任何東西予其他人,在他人的認識裡,子路具有熱心助人的特質。顏淵的 想法則突顯其安分守己的性格,在這種性格與修養之下,他是個可靠且可信的人。然而,從兩者的 語詞與立足點,總是不難看出獨我主義的影子,這表示著子與顏的觀點仍然是把自我放在中心,用 這樣的中心去看待世界,看待他人,相對而言他們是狹隘的,即使兩者皆為難得而可貴的品格。

[如果大膽一點,對於子路和顏回兩者稍突出的想法,我會推斷兩人曾經受挫於(各別地)類 似的問題。一個人不會無故地產生一個不尋常的矜持,除非有特別的想法;而一個想法,往往是針 對一個問題深思的結論;依照我個人在 B)小題的主張;在思索一個問題之前,通常會有場(或明 顯或不明顯)的意外。漸漸地,而在許許多多人生偶發的事件中,他們堅信自己的思維也實踐自己 的想法。]

相對地,孔子的志向則具有寬大的胸襟。在其想法中,少掉了對於自身的定位,多了對不同類 型的人的用心及理想。不論對於身邊,乃至全天下人或整個世界,孔老夫子看待世界的角度是出自 於最自然的人道關懷。

B)

我一直認為:人因為開始懷疑人性,而關心人性;人因為價值受到挑戰,而關心各種價值。每 個人在心裡總是有些信念(指自己內心深處認為該是如此的事情),諸如:我想要一直平靜地過日 子;老師與父母是必須效仿的榜樣;人與人總是會互相幫助且友善的;只要我非常努力就可以拼進 理想學校。但是,一但這些信仰被外在力量挑戰,動搖,甚至粉碎,在心理的衝擊下,人勢必會對 自己,對他人的思維或行為有所質疑(或說進一步的思索)。從這些質疑的過程中,我們很自然地 試圖建立新的模型,好理解與面對曾經及未來使自己意想不到的意外。

當自己被欺騙的時候,會思索行騙者的心態,會思索自己相信別人的程度,會思索這種「惡」

來自何方,會思索怎麼樣的信任才是可靠的。我們會不停地尋求答案,尋找理由,以防止這種不測 再次發生。

(5)

在西方哲學家柏拉圖的正義論文章也提過:人之所以有道德規範,是因為人類既不想有道德規 範,卻又恐懼毫無道德的世界。我認為這句話和對人性與價值的關心有相當程度的關係。我認為這 是一種很自然的現象───關心某個議題,時常因為想迴避它或想延續它。

在對問題有了基本的認識與關心之後,探索它則成為進一步可能的選擇。我認為一個人進一步 探索一個問題的關鍵因素有二:

有些時候,我們因為事情的有趣而探索。但因為純粹有趣而探討的對象就好比一首流行樂,時 常只因滿足暫時的好奇心或單純地為了樂趣,這種探索很可能被歸類為表面地,形式上的思考,一 旦興緻沒了,也就結束了。

另外一種誘因是因為不得不探討而探討。這也許源自於自己的信念,也可能是因為對事件的恐 懼,而產生了「不得不」的意識。這樣的探索將是持續性的探索───也許我們認為自己該了解,

並接納世界的不同,也許我們害怕曾經發生過的事以不同形式再次發生,因而我們要探索。

縱合以上的分析,我認為一個人對人性與價值的思索與否,跟此人的信仰,和它過去曾經面對 的衝突相關,而信仰又取與一個人的本性有關,對衝突的感受也類似。每個人內心彷彿有兩把尺,

一把度量著對信念的深刻層度,另一把則量測思想衝突對自己的衝擊大小。若非受到這兩個重要因 素的影響,人對於人性與價值,似乎不會有探討的理由,也不會有任何深刻的體會與成果。

〈後話〉

我在高中時期,憑藉著課本的認知而深深地反對孔子的思想。但我當時很確定,自己反對的可 能不是存在於歷史上的那位孔子,而是純粹憑著《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的內容而在我們心裡塑造出 來的孔子。

雖然標榜著「反孔」的名號,但我很確定,自己對於那位「真正的」孔老夫子幾乎陌生。在那 時,我認為自己勢必得好好地認識這位傳說中的「至聖先師」,才能更完整而深刻地思考自己的想 法或認知。

直覺地說,我認為自己必須了解一位「深深」認同孔子思維的學者,並且理解他的看法,必須 對於孔子之所以受這位學者之景仰的理由有所概念。在這種認識之下,再次審自己新進的想法與既 有的想法有什麼差異,好讓心裡的概念更為健全。

老師上課曾表明自己不是在替孔子辯解,但是在這學期聽了比較完整全面而另類的解說,我認 為這並非需要辯解與否的問題,其實只要了解《論語》背後深而廣的義涵(此即歷史和人物的心靈 兩個面),它將 「不辯自解」。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每一位孩子必須接受 定期的英、數檢測,以 檢視每一位孩子面臨 的學習困難點。轉換教 學方式,找到真正適合

建立常規,培養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 慣,懂得尊重課堂,努力完成家課,.

要讀書,就是提醒我們要了解和重視前人研究的成果。要有心得,則

年青的學生如能把體育活動融入日常生活,便可提高自己的體育活動能

學生平均分班,非 華語學生與本地學 生共同學習主流中 文課程,參與所有 學習活動,並安排 本地學生與非華語 學生作鄰座,互相

趣 趣、 、 、 、學習風格 學習風格 學習風格 學習風格等的不同,並有不同的學習需要。2.

因應社會需要的轉變,科學、科技和工程的急速發展,根據各類調查和會面收集得到

1.1.3 檢視分三個階段 。 在過去第一、第二階段 (即由1999年 1月至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