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O實作分享 (實習生參考用)
嘉大附小陳佳萍
TDO公開授課與回饋會談表件
1.觀察前會談紀錄(實習生) 2.觀察紀錄(觀課者)
3.回饋會談紀錄(實習生)
觀察前會談
課程脈絡
• 可包含:
• (一)學習目標:含核心素養、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
• (二)學生經驗:含學生先備知識、起點行為、學生 特性等;
• (三)教師教學預定流程與策略;
• (四)學生學習策略或方法;
• (五)教學評量方式。
(一)學習目標
• 1.生活領綱:生活-E-B3
• 感受與體會生活中人、事、物的真、善與美,欣賞生活中美的 多元形式與表現,在創作中覺察美的元素,逐漸發展美的敏覺。
• 2.學習表現:3-I-1願意參與各種學習活動,表現好奇與求知探 究之心。
• 3.學習內容:D-I-3聆聽與回應的表現。
• 4.學習目標:
• (1)知道作曲家及樂曲創作的背景。
• (2)聽辨樂曲三段式的曲式結構。
• (3)與同學合作完成音樂賞析與肢體律動學習任務。
(二)學生經驗:
• 1.喜歡音樂與律動。
• 2.已經有樂器合奏的經驗。
• 3.已經有課堂上肢體律動的經驗。
(三)教學流程:
• 1.引起動機:
• (1)教師自製圖卡引發學生想要認識口哨與小狗這首歌曲。
• (2)從圖卡辨識口哨與小狗的作者、樂器內容。
• 2.發展活動:
• (1)聆聽口哨與小狗音樂,了解樂曲曲式為ABA三段式。
• (2)兩人配對合作,配合音樂A段進行節拍互拍練習。
• (3)四人小組合作,配合音樂B段、C段進行拍桌子與互拍 的交替練習。
• (4)全班肢體律動:一起搭成小火車,配合音樂A段進行小 火車踏腳開車練習。
• (5)兩人配對:小火車A段結束後,進入B段和C段,配 對表演出使用交通工具動作,例如騎腳踏車,並且配 合音樂定格。
• 3.總結活動:
• (1)回到座位後,再度安靜聆聽樂曲,想想看這是口 哨與小狗的哪個段落?
• (2)口哨與小狗的作者是誰?樂曲段落如何進行?歸納出 ABACA的樂曲型態。
• (3)本日學習活動加分。
(四)學習策略:
• 1.模仿:跟著老師或同學拍打樂曲節拍、表演肢體動 作。
• 2.合作:配對合作拍打節奏及肢體表演、四人合奏拍 打節奏、大班合作排列小火車。
• 3.創作:各種交通工具的肢體動作即興創作。
(五)評量方式:
• 1.節奏拍打實作評量。
• 2.肢體律動實作評量。
• 3.合作學習表現。
觀察焦點/觀察工具
• 觀察焦點(由授課教師決定,不同觀課人員可安排不同觀 察焦點或觀察任務)及
• 觀察工具(請依觀察焦點選擇適切的觀察工具,可參考附 件「觀察焦點與觀察工具的選擇」):
• 1.這一堂課希望觀察教學方法與學習策略,能更細緻的看 到老師引導與學生學習的策略是否能順利運作。
• 2.觀察工具為105年版教專規準其中的A-3三個檢核重點:
• A-3-1 運用適切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思考、討論或實作。
• A-3-2 教學活動中融入學習策略的指導。
表2 觀察紀 錄表 (觀課
者撰寫)
觀課工具自由選用
A-3-1 運用適切的教學方法,
引導學生思考、討論或實作。
• 1.請小朋友觀看老師自製的口哨與小狗圖片,從圖片上看到了那些人物、
物品?從這些圖片發現他們可能在做些甚麼事情?
• 學生回答有小男孩、小狗、腳踏車、草地。可能是到野外玩耍。
• 2.請小朋友兩人配對,互相拍手,要配合音樂的節拍互相拍手。請一位小 朋友跟老師一起互拍,示範給全班看。
• 學生兩人座位小組依照口哨與小狗拍點進行互拍。全班共有14小組,其中 有三組男生比較慢開始互拍。
• 3.請學生四人一組,聆聽口哨與小狗的B段,四人一起進行拍桌與互拍的練 習。請第一組小朋友跟著老師示範一次。
• 學生共七組配合音樂進行,有一組的小朋友比較慢進入四人合作。
• 4.請小朋友聽聽看,現在老師播放的是口哨與小狗的哪一個段落?覺得是A 段的人舉手。
• 老師播放的是B段,但有三分之一的學生舉A段。
A-3-2 教學活動中融入學習策 略的指導。
• 1.請學生模仿老師拍打節奏、模仿同學兩人互拍、四 人合作拍桌子、拍手。學生七成以上能達成模仿的學 習任務。
• 2.請學生兩人配對合作互拍、四人合作拍打節奏都有 七成以上學生合作。進行小火車肢體律動,排隊與搭 肩花費的時間較多,這時候能專注於合作學習的學生 剩下三成。
• 3.請學生聽到B段與C段音樂時,可以表演不同的交通 工具,或者到戶外活動會做的事情。兩人配對互相模 仿與定格動作表演。參與肢體創作的學生七成以上,
有兩位男生因為不遵守活動規則,所以先回到座位冷
靜冷靜。
表3 回饋會談紀錄表(實習生寫)
一、客觀事實:觀課人員說明 觀察到的教與學具體事實
• A-3-1:
• 1.請小朋友觀看老師自製的口哨與小狗圖片,從圖片上看 到了那些人物、物品?從這些圖片發現他們可能在做些甚 麼事情?
• 學生回答有小男孩、小狗、腳踏車、草地。可能是到野外 玩耍。
• 2.請小朋友兩人配對,互相拍手,要配合音樂的節拍互相 拍手。請一位小朋友跟老師一起互拍,示範給全班看。
• 學生兩人座位小組依照口哨與小狗拍點進行互拍。全班共 有14小組,其中有三組男生比較慢開始互拍。
• 3.請學生四人一組,聆聽口哨與小狗的B段,四人一起進
行拍桌與互拍的練習。請第一組小朋友跟著老師示範一次。
二、關聯:前述觀察資料與觀察 焦點的關聯(即觀察資料能否回 應觀察焦點的問題)
• 1.本節課觀察焦點是教學方法與學習策略詳細紀錄,藉以 探究學生是否能透過策略更順利的進行音樂欣賞。
• 2.從A-3-1第一項教學方法的紀錄,發現老師運用圖像引 導學生想像口哨與小狗音樂,讓抽象音樂具象化。
• 3.從A-3-1第二項、第三項以及A-3-2第一項紀錄都可以看 到老師或同學的示範,有助於學生模仿如何打節拍、如何 肢體律動。
• 4.A-3-1的第四項紀錄發現學生對於口哨與小狗的主旋律A 段音樂的熟悉度仍有待加強。需要再運用不同的策略讓學 生更熟悉、更有感。
• 5.A-3-2第二項紀錄提到學生合作情形,兩人或四人小組 合作,比整個班級一起團體合作更有效率,可能要調整全 班一起活動的方法。
三、詮釋:授課教師與觀課人員 分享公開授課∕教學觀察彼此的收 穫或對未來教與學的啟發
• 授課教師:
• 謝謝佳萍老師幫我觀察教學方法與學習策略的運用情形。
教學常常一直進行,就忘記要運用多元的教學方法以及注 意學習策略的引導。因為佳萍老師帶領我們社群長期進行 教學研究,所以我們也陸續學習到如何在課堂運用不同的 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更樂於學習。也要謝謝佳萍老師教我 運用威力導演剪輯音樂,分段呈現音樂,可以節省課堂中 找音樂段落的時間。
• 佳萍老師提到全班搭火車因為整隊時間太久,導致學生專 心於學習活動的人數減少,今天早上上課時,我也有發現 這個問題。當時因為是公開授課,我並沒有讓小朋友回到 原座位,再練習全班集合排成兩排。如果可以再練習一次、
兩次,學生可能會進步,不會再拖拖拉拉、或互相推擠。
• 觀察人員:
• 謝謝Kitty老師分享這一堂課。老師的繪圖能力太強大了,
學生下課還愛不釋手的翻看圖片,很吸引孩子。另外,音 樂欣賞時,老師運用剪輯軟體事先把各個段落剪輯好,有 助於音樂欣賞的教學流暢度。這兩個項目讓我學到教師備 課越到位,學生學習越成功。
• 老師選擇口哨與小狗這首樂曲進行ABACA曲式介紹,很 適合小朋友。還加入自行創作的肢體律動和定格,讓學生 透過不同活動熟悉樂曲的段落,這樣的課程設計很值得我 學習。
• 學生排隊排很久,有可能因為最近防疫加上梅雨季節,小 朋友們太久沒有活動,突然可以用身體表演小火車,
HIGH翻天,未來課堂中老師可以隨機進行班級經營,不 用擔心教案的問題。因為,讓學生真正在學習中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