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寄興寓言,發人深省: 〈二子學弈〉、〈鄭人買履〉、〈守株待兔〉、〈折箭〉、〈鷸蚌相爭〉賞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寄興寓言,發人深省: 〈二子學弈〉、〈鄭人買履〉、〈守株待兔〉、〈折箭〉、〈鷸蚌相爭〉賞析"

Copied!
2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

寄興寓言,發人深省:

〈二子學弈〉、〈鄭人買履〉、 〈守株待兔〉、 〈折箭〉、〈鷸蚌相爭〉

賞析

緒論

閱讀經典作品為學習語文之根本。任何作品之所以被稱為經典,經歷時代 洗禮而卓然自立,流傳久遠,必然有其光輝耀目之處,或出於內容豐富、思想 純正,或出於技巧高超、筆力千鈞,而最關鍵的,是從作品文字的深層裡,揭 示中華文化的道德底蘊。加強文言經典的教學,無疑有助提升學生語文水平,

拓展其文化視野,使其表達得體,言之有物。

中國歷來眾多文言經典作品中,載有許多比喻生動、蘊含哲理的寓言故事,

其篇幅短小精悍,富有教育意義,尤其適合學生入門。「寓言」一詞,出自《莊 子.寓言》:「寓言十九,藉外論之。」陸德明《經典釋文》注曰:「寓,寄也。

以人不信己,故托之他人,十言而九見信。」林希逸《莊子口義》曰:「藉,借 也。不出於己而出於他人口外,故曰藉外論之。」簡言之,寓言即假託外事來 說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種文體。運用寓言故事以說理,可以「化抽像為具 體」,讀者細細咀嚼箇中道理,可收當頭棒喝、發人深省的神奇功效,不禁一讀 再讀。

讀書必先識字,文言經典教學力求疏理文字之形、音、義,無可厚非。此 方面之考釋工夫,古人概稱「小學」,而小學歸入經學之下,乃通經治學之必要 學問。是故,清儒治學,特重小學,王念孫說:「訓詁聲音明而小學明,小學明 而經學明。」(見《說文解字注序》)張之洞《書目答問》亦云:「由小學入經學 者,其經學可信;由經學入史學者,其史學可信;由經學、史學入理學者,其 理學可信;以經學、史學兼詞章者,其詞章可用;以經學史學兼經濟者,其經 濟成就遠大。」可見文字形、音、義之考釋工作,乃閱讀之根本;有關古文通 假等基本知識,不可不知,不可不教。例如《論語》開章首句:「學而時習之,

不亦說乎?」所謂「時習」,指「按時複習」;「說」通作「悅」,指快樂。如果 不理解古文的訓釋與通假習慣,想當然地將此句理解為「『時常』學習,不是很 值得『說說』嗎」,以為其指吐苦水或炫耀,便會貽笑大方。

事實上,讀者閱讀時若能綜合文意,具備語境意識,即使遇到個別字詞存 在形、音、義方面的不同理解,或個別文句因語法問題而有不同譯法,其實亦 不致妨礙我們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蘇文擢教授在〈中文教育基本觀念之我見〉

中提出:中國文字本身就含有德行教育,真正要讀好中文,必須把文字和文化

(2)

2

思想結合起來,而中國文學便是語言文字結構最有典範性的東西,提供我們許 多表情、敍事、說理、描景種種的技巧,更重要的,它蘊含著豐富的文化特質 而予讀者以性情品格上深厚的感染,中國文學就是中國文化的精華(詳參《邃 加室講論集》,1983 年 1 月)。其言其論,誠為金石之言,發人深省。文言經典 教學固當以義理為先,重在品德思想的培養,而不僅限於文字、音韻、訓詁、

語法等方面的語文基礎訓練。

文言經典教學既以品德教育為先,教師講授文本時,除了通讀基本文意、

教導修辭技巧外,更重要是能鑒讀當中情理,提醒學生相關的道德問題,用心 修身立德。因此,有些文章雖然在敘事結構、論證方法、修辭技巧等各方面,

都有許多地方值得參考學習,用以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培養閱讀習慣,積累詞 彙語感,皆無不可;但在道德教學層面言,則仍需小心斟酌。例如商鞅「徒木 立信」的故事,出自《史記.商君列傳》,現多收入初中範文,用以闡明誠信之 重要。然而,眾所周知,商鞅變法之依據,主要在執行法家的思想,而非為推 廣儒家的王道。故《商君書.說民》曰:「民勇,則賞之以其所欲;民怯,則刑 之以其所惡。故怯民使之以刑,則勇;勇民使之以賞,則死。怯民勇,勇民死,

國無敵者必王。」商鞅重賞的根本目的,在於讓勇猛的民眾爭先為國獻身,甚 至成為死士,仍甘願遵守一切法令;至於法令本身是否合理合法,已經不再重 要。這種「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思想,與其說是「誠信」,不如說是服從權 力下的「威信」,甚至是一種個人崇拜的「迷信」。

又如劉基《賣柑者言》,旨在借賣柑者所言,諷刺社會貪污腐化、弄虛作假 之風氣,以及元末官員腐朽無能、欺世盜名、坐享富貴之弊害,繼而帶出「金 玉其外,敗絮其中」的主題。本篇運用「寓言」說理,使抽象道理變得具體明 白、深入淺出,而且修辭靈活,尤善用比喻、排比、映襯、對比、反問、借代 等不同手法,豐富多樣,其文雄辯滔滔,氣勢縱橫,從文學欣賞角度言,固為 佳篇,可以吸引學生閱讀,提升語文基礎。但是,以事論事,官員未盡本份,

不察民情,自然不對;惟果販弄虛作假,欺騙顧客,難道就並非錯事?即使再 理直氣壯地控訴他人,其實亦不能反證個人所為合理,更不代表自己正義。習 非成是、麻木渡日,固然不妥,但以訴諸他惡來強辭詭辯,徒逞意氣之爭,五 十步笑百步,亦甚無謂,似是而非。

《孟子.公孫丑上》曰:「詖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

遁辭知其所窮。生於其心,害於其政;發於其政,害於其事。」言辭偏頗、誇 大、失實、含糊者,皆於人心有害,亦無濟於實事。為人處事,知言論世,不 可不慎。因此,教師講授此類文章時,理當強調當中的品德問題,提醒學生代 入語境,多加反思反省,而不能單純疏解文本表意,避免衍生誤解,導致行為 過失。

(3)

3

《禮記.大學》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自 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讀書求學,旨為明白處世道理,從個 人明德而起,繼而修身,力求知行合一,然後才可推己及人,回饋社會,止於 至善。文教工作,重在身教言教,以己身影響大眾,用生命感動生命,本就有 移風易俗、勸善懲惡的苦心,任重而道遠。韓愈《師說》開宗明義:「師者,所 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其以「傳道」為先,即如是故。因此,文言經典不 能單純講授文本表意,除了注意其文詞訓釋、修辭手法外,更應當以其義理為 重,以傳承文化、啟迪人生哲理為任。語文技巧方面的「小學」訓練,乃過河 之橋、指月之指,儘管重要,卻非最終目的,唯有文質兼修,通經致用、傳道 明理,中文才能承傳文化精萃,鑒古通今,感動人心。

(4)

4

〈二子學弈〉賞析

【作者簡介】

孟子(前372-前 289),名軻,字號在漢代以前未有記載,但曹魏、晉代之 後卻傳出子車、子居、子輿等三個不同字號,恐為後人附會。孟子為鄒國(今 山東鄒縣)人,相傳為魯桓公庶長子公子慶父之後代,其父名為激,字公宜;

其母親則有姓仉氏與李氏之說。孟子三歲喪父,幸得孟母用心栽培教育,留下

「孟母三遷」、「斷杼教子」等故事,成為千古美談。十五歲左右,孟子入學讀 書,受業於子思門人,學儒習禮。大約三十歲到四十歲間,孟子在鄒魯一帶收 徒講學,門生約有數百人。及後,他仿效孔子,帶領弟子周遊列國,曾游說齊、

梁(魏)、魯、鄒、滕、薛、宋等國,更一度任齊宣王客卿,惜其所提出「民為 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以及性善、養氣諸說,終不為當時諸侯 所接受。奔波折騰了約二十年,孟子六十多歲時回到鄒國,從此不再出遊,決 定效法孔子,廣收門徒,與萬章、公孫丑等弟子答疑解難,編著《孟子》一書,

記述其一生主要言論、活動及思想學說。

公元前 289 年冬至,孟子去世,享年 84 歲,葬於鄒國境内(今鄒城市城 東北約12 公里)四基山西麓,即今孟子林。孟子過世後,經歷代學者推崇,如 東漢趙岐首稱孟子爲「命世亞聖之大才」,文宗皇帝於元至順元年(1330 年)

加封孟子爲「鄒國亞聖公」,孟子從此獲尊爲「亞聖」,成為東周戰國時代儒家 學派之代表人物。

【寫作背景】

戰國時代,周王朝已失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的優越地位,諸侯國政由已出,弱肉強食,群雄割據。亂世之中,各學派廣攬 門徒,著書遊說,諸子百家爭鳴,其中尤以兵家、法家、縱横家諸說為盛。孟 子對孔子推崇備至,謂「乃所願,則學孔子也」、「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 也」。大約四十多歲時,他懷着「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之宏願,

欲救民於水火,故帶領弟子周遊列國,宣揚儒家的仁政王道。面對君王,有些 話語並不便明言,為了成功進行遊說,孟子深通論辯之道,善以寓言說理,用 事取譬,論述雄直清晰。故《孟子》一書,記錄了孟子多場精彩的論辯,他亦 不禁有「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之嘆。

但是,當時的諸侯崇尚武力,「以攻伐為賢」,孟子即使雄辯滔滔,其提倡 的善性、仁政學說,始終得不到重用。孟子認為,君王不接受其主張,並非其 學說本身有問題,而是受整體大環境影響。當君王身邊盡是危言聳聽的奸險小 人,即使自己能使其善念稍有萌芽,但寡不敵眾,一曝十寒,始終未能持久,

就如「二子學弈」那樣,「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5)

5

【文本導讀】

孟子曰:「無12 乎王3之不智也,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4之、

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見5 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6至矣,吾如 有萌7焉何哉?今夫89之為數10,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弈秋11,通國12之善弈者也。使13弈秋誨14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

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15將至,思1617弓繳

18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19若之矣。為20:『是21其智弗若與22?』

曰:『非然也。』」 譯文

孟子說:「不要怪君王不智,就算是天下最容易生長的植物,如果曬它一 天,而冷它十天,它也不能夠生長的。我面見君王的時間不多,當我退 下後,那些使君王受寒的人又至,我就算能使他的善念發芽,又能如何 呢?例如以下圍棋的技術為例,這本來只是個小玩意,但如果不能一心 一意,就連如此小技也學不好了。弈秋是全國最善於下圍棋的人,假如 讓他教導兩個人下棋,其中一人心志專一,只聽弈秋的話;另外一人雖 然也在聽弈秋教誨,內心卻想着有天鵝將要飛來,想要拿起弓箭去射牠。

這樣,雖然他和人家一同學習,但棋藝肯定並不如另外那位。問:『這是 因為他的智力不如另外一位嗎?』答:『當然不是的。』」

注釋

1. 無:同「毋」,不。

2. 或:同「惑」,疑惑,奇怪。

3. 王:君王,疑當指齊宣王。案語境論,時當有人疑宣王不智而詢之,故孟子 應答如斯。

4. 暴 ○[僕,buk9]:同「曝」,曬。《小爾雅》:「暴,曬也。」

5. 見 ○[現,jin6]:同「現」,此謂孟子自言其顯露於王之機會甚罕。

6. 寒之者:之,代詞,指君王。寒,受凍,呼應前文「一暴十寒」之說,代指 迷惑君王的小人。

7. 萌:萌芽。此以草木萌芽比喻善念之發端也。

8. 夫 ○[符,fu4]:同「乎」,文言語助詞,用以舒緩語氣,並無實義。

9. 弈 ○[亦,jik9]:棋。《說文》:「弈,圍棋也。」

(6)

6

10. 數:技術。《廣雅.釋言》:「數,術也。」

11. 弈秋:名為秋的善弈者。趙岐注:「有人名秋,通一國皆謂之善弈,曰弈秋。」

12. 通國:全國。

13. 使:假使。

14. 誨:教導。《說文》:「誨,曉教也。」

15. 鴻鵠 ○[酷,huk9]: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凡鴻鵠連文者,即鵠也。」

鵠,今俗稱天鵝。

16. 思:想。

17. 援:拿起。

18. 繳 ○[酌,dzoek8]:《說文》:「繳,生絲縷也。」繳本是生絲縷,古人將之 繫於箭上,以便捕雀,故繫着絲線的箭亦稱為「繳」。

19. 弗 ○[古讀如「不」,bat7]:不。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論「古無輕脣音」

曰:「凡輕唇之音,古讀皆為重唇。……古讀『弗』如『不』。《廣韻》『不』

與『弗』同分勿切。《說文》:『吳謂之不律,燕謂之弗,秦謂之筆。』筆、

弗聲相近也。」

20. 為 ○[謂,wai6]:同「謂」,言說也。《廣韻》:「謂,告也,言也。」王引之

《經傳釋詞》云:「家大人曰:『為,猶「謂」也。』……《告子篇》曰『為 是其智弗若與?』『為』與『謂』同義。趙注:『為是謂其志不如也。』分『為』

與『謂』為二,失之。」一說,「為」解作「因為」,亦通。

21. 是:代詞,此,指前述棋藝不如人一事。

22. 與 ○[儒,jy4]:通「歟」,疑問語氣詞,同「嗎」。

【內容賞析】

求學,最重要是甚麼?《三字經》謂:「教之道,貴以專。」《中庸》曰: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曾國藩在《家書》亦言:「凡人作一事,便 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 那山。人而無恒,終身一事無成。」諸家所論,大旨相同,梁啟超在《敬業與 樂業》一文中,將之概括成一個「敬」字,謂做事不專則無敬意,不懂敬業則 無所成,其論發人深省。

(7)

7

無疑,做事需要專注,能夠心無旁騖,專注於眼前事務,孜孜不息,持之 以恒,才算敬業。《孟子.告子上》用下弈說明其理,舉棋術高明的弈秋為例,

謂向其拜師學藝者眾多,如果其中有兩個學生在同時學習,一個聽課專心致志,

不敢怠慢;另一個則心不在焉,學棋時老分神想著其他娛樂;這樣,雖然二人 跟隨同一位老師,學習同一樣的知識,最終卻往往會有不同發展。

學棋需要專心,下棋也得如此,就算是弈秋般的大師,也必須專心致志。

北齊劉晝《劉子新論.專學篇》載道:「弈秋,通國之善弈也。當弈之思,有吹 笙過者,傾心聽之,將圍未圍之際,問以弈道,則不知也。非弈道暴深,情有 蹔闇,笙猾之也。」謂弈秋下棋時剛好有吹笙者經過,弈秋一時分神傾聽,結 果有人向他請教圍棋時,他竟不懂如何應對。其實,不是弈秋不懂圍棋,而是 其注意力究竟有無放在眼前事物上,能否專心致志,盡心敬事。

做人做事,除了要專心致志,還需要持之以恆,才可稱得上「敬業」。文中 提到,孟子反對「一曝十寒」的學習態度,他說:「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 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誠然,學習以後,如果長時間不複 習,學到的知識很容易便會遺忘。因此,《論語.學而》開宗明義提醒學子「學 而時習之」的道理,《孟子.盡心上》亦說:「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 及泉,猶為棄井也。」說明學習必須跟掘井一樣堅持到底,不能功虧一簣。圍 棋如此,掘井如此,其他一切人事亦然,唯有專心、盡心敬事,才能有所成就。

【教學活動】

 想一想,通過閱讀本則寓言,同學們明白了甚麼道理,為甚麼?

 想一想,孟子認為文中學弈表現不如他人的學生,並非不及人家聰明。他 認為那人學藝不精的主要原因是甚麼?

 想一想,你上課時有否聚精會神聽老師講課?你會用甚麼方法抵抗外來的 誘惑,專心學習和做事?

 想一想,求學除了要專心,還要怎樣才能夠學有所成?

 閱讀有關專注力的故事,請同學分享自己日常做甚麼事最專注?為甚麼?

 請同學分享自己所知與「下棋」相關的故事,又或是分享自己曾否在下棋 時被旁人滋擾以致不能專心思考的經歷。

 請同學搜集有關「專注」的經典名句或成語,為其繪畫插圖,將之製成書 簽,然後進行比賽,把佳作張貼於壁報上供同學欣賞。

 觀看動畫《致知達德.二子學弈》。

(8)

8

【延伸閱讀】

 《列女傳.母儀傳》、《韓詩外傳》、《三字經》等有關孟母戒子的故事

 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割席分坐」

 陳仁錫《史品赤函》「鐵杵磨針」

(9)

9

〈鄭人買履〉賞析

【作者簡介】

韓非(約前280-前 233),戰國末期韓國宗室公子,又稱公子非。韓非與李 斯同師荀子,主張「法」、「術」、「勢」三者並重,為先秦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

著有《韓非子》一書。據《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所載,韓非之學,本源於道 家黃老之術,而他本人亦對《老子》頗有研究,著有〈解老〉、〈喻老〉等篇。

其人口吃,不善言談而善著述,尤好以寓言說理,能近取譬,洞達人情。約前 247 年至前 234 年間,韓非屢次上書遊說韓悼惠王與韓王安,皆不為所用,於 是退而著述。其作品後來傳至秦國,秦王政讀〈孤憤〉、〈五蠹〉諸篇,驚為 天人曰:「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甚至以攻韓為脅,逼令韓 非出使秦國,可見秦王對其人其學之推崇。但由於韓非口吃,加上強調「存韓」

政策,秦王對其印象不佳,結果投閒置散。又因李斯與姚賈的讒言誣陷,韓非 最終被下獄監禁,更遭李斯暗中毒殺。秦王雖然後悔,惜為時已晚。然韓非雖 死,其法治理論仍深深影響秦國,助秦王政制訂殲滅六國的國策,建立起中央 集權的專制王朝。

【寫作背景】

先秦諸子說理,雄辯滔滔,好用寓言修辭,假託外事以說明道理,言在此 而意在彼,以收諷刺或勸誡之效。在諸子各家中,韓非子創作的寓言故事尤多,

諸如守株待兔、濫竽充數、曾子殺彘、自相矛盾、買株還珠等典故,皆出自其

《韓非子》一書。現存《韓非子》共55 篇,所論多峻峭犀利,敘事生動,邏輯 周密,說理精闢。本篇「鄭人買履」的寓言,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全 篇主要闡述明君治理國家之法,共分六章,包括「忠言逆耳」、「民為利/士為名」、

「以身作則」、「誠信」等方面論說,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文本導讀】

1人有且234者,先自度5 其足而置之6 其坐7。至8910 而忘操11之。已得履,乃12曰:「吾忘持1314。」反15歸取之,及

16 反,市罷17,遂18 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19?」曰:「寧20 信度,無21自信也22。」

譯文

鄭國有一個打算購買鞋子的人,他先親自量度自己腳掌的大小,然後 將尺碼放置在自己的座位上。但當他要去市集時,卻忘記了拿量度好

(10)

10

的尺碼。他已經找到鞋子,竟然還說:「我忘記拿量度好的尺碼。」

於是他返回家中取得尺碼,然後再返回市集,但市集已經散了,結果 他還是買不到鞋子。有人問:「為何不用腳來實際試鞋呢?」他回 答:「我寧願相信量度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

注釋

1. 鄭:春秋時代鄭國,位於今河南省鄭州。

2. 且:將要。《康熙字典》:「且,將也。《史記.項羽紀》:『范增謂項莊曰:

若屬且為所鹵。』」 3. 置:購置,買。

4. 履 ○[里,lei5]:鞋。《說文》:「履,足所依也。」

5. 度 ○[踱,dok9]:動詞,量度。《說文》:「度,法制也。」本指法度,引申 而有度量義。《禮記.王制》:「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量、

度互見,《釋文》:「度,量也。」

6. 置之:置,放置。之,代詞,指前述量度的腳掌尺寸。

7. 坐:通「座」,座位。

8. 至:及至。

9. 之:往。《玉篇》:「之,適也,往也。」

10. 市:市場。《說文》:「市,買賣所之也。」

11. 操:持,拿。《說文》:「操,把持也。」

12. 乃:竟,居然。《列子.湯問》:「人之巧,乃可與造化者同功乎?」

13. 持:拿。《說文》:「持,握也。」

14. 度 ○[杜,dou6]:名詞,量度的尺寸。

15. 反:同「返」,回去。

16. 及:至,到。《廣雅》:「及,至也。」

17. 罷:完畢,此指休市。《玉篇》:「罷,休也,已也。」

18. 遂 ○[睡,soey6]:終於,結果。

19. 何不試之以足:倒裝句,即「何不以足試之」,為何不用腳來實際試鞋。

(11)

11

20. 寧:情願,寧可。《說文》:「寧,願詞也。」

21. 無:副詞,不,表示否定意義。

22. 也:語末助辭,表示判斷語氣。

【內容賞析】

地球一天天轉動不已,世界瞬息萬變,做人做事,總不能事事因循守舊。

《周易.繫辭傳》曰:「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儒家的孔子曰:「不得 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道家的老子曰:「上 善若水……事善能,動善時。」佛家亦言:「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 心轉。」古來聖賢,盡皆明白通變之道,講求隨機應變,從不拘泥於客觀形式。

法家主張以法治國,必要時即使要徹底改革舊法,仍堅持要變法圖強。韓 非繼承荀子的「性惡論」,認為民眾的本性是好逸惡勞,國家必須立法治理,而 治理之法,講求「法」、「術」、「勢」三者並重,強調靈活變通,需要因勢利導,

因時制宜,斷不可死守教條,盲從古訓。故此,《韓非子.心度》論曰:「欲治 其法而難變其故者,民亂,不可幾而治也。故治民無常,唯治為法。法與時轉 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

為此,《韓非子》中屢借寓言嘲諷那些一成不變的守舊者,本篇「鄭人買履」

即為一例。寓言中那個想要買鞋的鄭國人,明明本人已到達市場,亦已找到所 需的鞋子,卻因為沒帶量腳的尺碼,情願特地返家取閱,也不實際用腳去試穿 鞋子,結果白忙一場,甚麼也買不到,淪為笑柄。作者假託寓言,欲借這位情 願相信鞋碼數字也不相信自己雙足的鄭人,諷刺世間那些盲從權威、墨守成規 而不知變通者,其思想實與「鄭人買履」同樣可笑。

不獨政治,讀書求學,同樣需要明理通變。南宋淳熙二年(1175 年),在 呂祖謙的主持下,程朱理學與心學曾有過一場辯論,史稱「鵝湖之會」。會中,

代表理學的朱熹學派強調「道問學」,認為治學必須「居敬窮理」、「格物致知」, 唯有勤奮修養聖賢之道,學問才能豁然貫通;代表心學的陸九淵、陸九齡則主 張「尊德性」、「心即理」,反問:「堯、舜之前有何書可讀?」認為學問旨為「明 心見性」,不必讀書外求,提出「學茍知本,六經皆我註腳」之說。結果,兩方 各持己見,爭辯三日,朱熹不滿而去。

所謂「六經皆我註腳」者,主張求學不應盲守古訓,而應致力實踐道理,

體悟本心。其言其論,豁達通變,氣魄非凡,難能可貴。但是,誠如明代畫家 董其昌《畫禪室隨筆》所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

(12)

12

內營,立成鄄鄂。」讀書與實踐,其實同樣重要,不可偏廢。總之,做人需要 明心知本,讀書亦要實踐道理,務須鑒通古今,內外兼修,知行合一,斷不可 死記硬背,盲守教條,以為只有書本上寫的才是真理,思想僵化而不懂因時制 宜。

【教學活動】

 想一想,通過閱讀本則寓言,同學們明白了甚麼道理,為甚麼?

 想一想,鄭人買鞋失敗的原因是甚麼?同學們知道世界上或歷史上有類 似的人和事嗎?試加分享討論。

 想一想,有人認為知所通變有助改善問題,也有人認為擇善固執是一種 美德。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甚麼應該堅持?又有甚麼應該變通呢?

 同學們喜歡甚麼款式的鞋子?知道自己鞋子的尺寸嗎?請同學分享自己

「買鞋」的經歷。

 請同學舉出其他有關「變通」的故事,並將之與「鄭人買履」作比較。

 請同學一人一句接龍,創作有關「買鞋」的主題故事,提升學習的趣 味,並訓練同學的創意思維。

 瀏覽教育多媒體網頁《寓言集(粵語版).鄭人買履》(4:40-6:05)。

【延伸閱讀】

 《韓非子.五蠹》「守株待兔」

 《呂氏春秋.察今》「刻舟求劍」

 《淮南子.說林》「削足適履」

 《論語.雍也》「井有仁焉」章

(13)

13

〈守株待兔〉賞析

【作者簡介】

詳見上文。

【寫作背景】

法家的學說,基本上完全站在統治者的角度出發,認為統治者應當因應時 勢所需,嚴格制訂合適的法制,從而讓國家有效地擴大疆域、增加財富、集中 權力、控制社會。立法的過程中,難免會有與舊律抵觸者,但一概應與國家利 益為依歸,為了圖強,必要時就算要徹底變法,也在所不惜。歷史上有名的變 法事例,如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齊國的鄒忌改革、韓國的申不 害變法、秦國的商鞅變法等,皆作如是觀。

韓非子作為法家集大成者,主張結合商鞅的「法」,慎到之「勢」,申不害 之「術」,三者相承相輔,因勢利導,因時制宜,靈活變通,斷不可死守教條,

盲從古訓。本篇寓言,見載於《韓非子.五蠹》,篇名的「蠹」字指蛀蟲,比喻 危害國家的人,其中包括如「守株待兔」那樣拘泥舊制,不肯變法圖強者。

【文本導讀】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1 禽獸蟲蛇;有聖人作2,搆3木 為巢,以避群害,而民悅之,使王4 天下,號曰有巢氏。民食果蓏5蜯 蛤6,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7 取火,以化腥 臊,而民說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鯀、

禹決瀆 8。近古之世,桀、紂暴亂,而湯、武征伐。今有搆木鑽燧於夏 后氏之世者,必為鯀、禹笑矣;有決瀆於殷、周之世者,必為湯、武笑 矣。然則今有美堯、舜、湯、武、禹9之道於當今之世者,必為新聖笑 矣。是以聖人不期10脩古11,不法常可12,論世之事,因為之備。宋13 人有耕14者,田中有株15,兔走觸16 株,折頸而死;因1718 其耒19 而守株,冀2021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22為宋國笑。今欲以先王 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譯文

上古時代,人口少而野獸多,人民抵受不住禽獸蟲蛇的侵害;這時有一 位聖人出來,教導人民用樹枝搭成鳥巢一樣的住所,藉以避免各種禽獸 的侵害,人民因而愛戴他,讓他統治天下,稱之為有巢氏。人民進食瓜 果蚌蛤等食物,氣味腥臊,污穢腐臭,腸胃常常受到損害,生病的人很

(14)

14

多;這時有一位聖人出來,用鑽木的方法取火,教導人民以熟食除去腥 味,人民因而愛戴他,讓他統治天下,稱之為燧人氏。中古時代,天下 有洪水災害,鯀和禹疏導河流。近古時代,桀和紂殘暴昏亂,湯、武出 征討伐。假如有人要在夏朝以構木為巢、鑽木取火等方法來統治天下的,

必定會被鯀、禹所取笑;假如有人要在周朝以疏導河流等方法來統治天 下的,必定會被湯、武所取笑。這樣的話,時至今日仍有讚美堯、舜、

禹、湯、武那一套的,也必定會被新時代的聖人所取笑啊!因此,聖人 不會循守古制,不必效法舊例,而只會考論當世的事務,因時制訂合宜 的設施。宋國有一個種田的人,田中有一棵樹,他看見有隻兔子奔跑時 撞上樹幹,折頸而亡,於是就放下耕具守在樹旁,冀望再次撿到死兔。

結果他沒再得到兔子,自己卻被宋國人所取笑。今天如果仍有人想以先 王的施政措施,來治理當今民眾的,便跟那守株待兔的人一樣可笑。

注釋

1. 勝 ○[升,sing1]:勝任,抵得住。《說文》:「勝,任也。」

2. 作:興起。

3. 搆 ○[究,gau3]:以木材建屋。本作「冓」,後增木旁作「構」,俗又作「搆」。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曰:「冓,交積材也。高注《淮南》曰:『構,架也。

材木相乘架也。』按結冓當作此。今字『構』行而『冓』廢矣。」

4. 王 ○[旺,wong6]:作動詞用,指稱王,引申為統治。

5. 果蓏 ○[裸,lo2]:果實的總稱。《漢書.食貨志》顏師古注引曰:「應劭曰:

『木實曰果,草實曰蓏。』張晏曰:『有核曰果,無核曰蓏。』臣瓚曰:『案 木上曰果,地上曰蓏也』」

6. 蜯蛤 ○[蚌峆,pong5 gap8]:貝殼類海鮮的概稱。蜯,同「蚌」。《玉篇》:

「與蚌同。」《干祿字書》:「蚌俗字。」蛤,蛤蜊。《說文》作「𧊧𧊧」,釋曰:

「蜃屬。有三,皆生於海。千歲化爲,秦謂之牡厲。」

7. 燧 ○[睡,soey6]:古代用以取火的器具。《玉篇》:「燧,以取火於日。」

8. 決瀆 ○[獨,duk9]:疏通河道。決,《說文》:「行流也。」段注云:「決水 之義,引伸爲決斷。」瀆,注入大海的河流,《爾雅.釋水》:「江、河、淮、

濟為四瀆,四瀆者,發源注海者也。」

9. 堯、舜、湯、武、禹 ○[語,jy5]:王先慎《韓非子集解》曰:「『舜』下脫

『鯀』字,『湯、武、禹』當作『禹、湯、武』。」當是。

10. 期:期望。

(15)

15

11. 脩古:脩,治,習。松皋圓謂「修」宜作「循」,指不必循行古事,於義更 勝。

12. 常可:常行之法,概指舊法。

13. 宋:西周所封諸侯國之一,位於現今河南省商丘縣一帶。

14. 耕:耕種,犁田。

15. 觸:觸碰,此指撞到。《說文》:「觸,抵也。」

16. 株 ○[朱,dzy1]:樹幹,《說文》:「株,木根也。」徐鉉曰:「在土曰根,

在土上曰株。」日人太田方《韓非子翼毳》認為指斷木,君桐陽《韓子韓 子新釋》謂當指枯木,亦通。

17. 因:連詞,於是,就。

18. 釋:解,除下。《說文》:「釋,解也。」

19. 耒 ○[類,loey6]:古代一種木制耕具。《說文》:「耒,手耕曲木也。从木 推丯。古者垂作耒㭒以振民也。」

20. 冀 ○[暨,kei3]:希望。

21. 復:再,又。

22. 身:自身,自己。

【內容賞析】

「守株待兔」是一篇簡短的寓言故事,內容講述宋國有一位農夫,某天在 田間工作時,偶然遇到有兔子奔跑時撞上樹幹而亡,從此不再耕作,天天守在 樹旁,一心等待再次有撞死的兔子可拾。結果,他沒有再得到兔子,自己亦因 而遭受國人恥笑。作者通過此一寓言,嘲諷那些目光短淺,抱持僥倖心態,不 思進取,不知變通,妄想因循守舊,不勞而穫的人。

本篇寓言收入《韓非子.五蠹》,篇名「蠹」字指蛀蟲,比喻危害國家者,

其中包括如「守株待兔」那樣拘泥舊制,不肯變法圖強,「欲以先生之政,治當 世之民」者。此一主張,主要針對強調堅守仁義正道的儒家學說,其筆鋒犀利,

比喻顯淺,語言生動,頗能增強文章說服力。然而,其將個別「聖人」的功勞 視為天下歸順的唯一理由,將歷史發展的原因簡單化,難免又有以偏概全之嫌。

事實上,儒家亦講求權變,認為「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 之與比」,做人做事應當「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

(16)

16

善天下」。韓非子將儒家學說視為墨守成規、一成不變者,無疑是一種誤解,甚 或是出於私利的刻意曲解。

世間萬事萬物,恒久變幻不定,惟變易中實亦有不易之理。「守株待兔」的 寓言,說明在時移世易下,人們不得不求變法,不可能一成不變,更不應該妄 求不勞而穫;但與之相反,諸如寓言「愚公移山」及許多名賢時人的事蹟,又 教導我們做人做事應當奮勇到底,堅持不懈。兩者之間,到底應如何平衡?

群經之中,《周易》至為重視「生生不息」之陰陽通變思想,闡發了深刻的 變易之道,其中不乏可借鑒者。例如〈恒〉卦專門闡述變易與永恒之理,又《彖 傳》論〈大有〉卦曰:「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享。」論〈損〉卦曰:「損剛益 柔有時,損益盈虛,與時偕行。」論〈艮〉卦曰:「時行則行,時止則止,動靜 不失其時,其道光明。」《繫辭傳》曰:「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箇中 深意,值得反思。總之,人生種種變與不變,其實都各有道理,一味為守而守,

抑或為變而變,同樣並不可取。

【教學活動】

 想一想,通過閱讀本則寓言,同學們明白了甚麼道理,為甚麼?

 想一想,農夫被嘲笑的原因是甚麼?同學們知道世界上或歷史上有類似的 人和事嗎?試加分享討論。

 想一想,有人認為知所通變有助改善問題,也有人認為擇善固執是一種美 德。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甚麼應該堅持?又有甚麼應該變通呢?

 你試過不用付出,就僥倖得到想要的東西嗎?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我們 應該用怎樣的態度來面對這種僥倖呢?

 展示兔子的圖片,或以兔子為主題的動畫片段,引起學習興趣。

 請學生分享對兔子的印象,香港何處可以看到兔子等等。

 請同學舉出其他有關「兔子」或動物的成語、名句、歷史或寓言故事,溫 故知新。

 請同學對「守株待兔」進行改編,創作不一樣的故事結局,並說明其想表 達的道理。

 瀏覽教育多媒體網頁《寓言集(粵語版).守株待兔》(3:20-4:39)。

(17)

17

【延伸閱讀】

 《韓非子.五蠹》「鄭人買履」

 《韓非子.內儲說上》「濫竽充數」

 《呂氏春秋.察今》「刻舟求劍」

 《淮南子.說林》「削足適履」

 《列子.湯問》「愚公移山」

 《伊索寓言》「龜兔賽跑」

 《墨子.辭過》:「古之民未知為舟車時,重任不移,遠道不至,故聖王作 為舟車,以便民之事。其為舟車也,完固輕利,可以任重致遠,其為用財 少,而為利多,是以民樂而利之。故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勞而上足用,故 民歸之。」

 《禮記.中庸》:「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

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18)

18

〈折箭〉賞析

【作者簡介】

魏收(507-572),字伯起,小字佛助,鉅鹿郡下曲陽縣(今河北晉州)人,

南北朝時期史學家、文學家。其人工詩善賦,文才著於北方,歷仕北魏、東魏、

北齊三朝,與溫子升、邢邵並稱「北地三才子」。北齊天保二年(551 年),魏 收時任中書令兼著作郎,奉詔編撰北魏國史,與房延祐、辛元植、刁柔、裴昂 之、高孝乾等博總斟酌,撰成《魏書》一百三十篇。書成後,因所載內容觸怒 權貴,前後投訴者百有餘人,云「遺其家世職位」,或云「其家不見記錄」,或 云「妄有非毀」,當時鬧得「羣口沸騰」,甚至驚動皇帝「敕魏史且勿施行,令 羣官博議」,後被污名為「穢史」(見《北史.魏收傳》),魏收被迫兩次重訂,

方成定本。武平三年(572 年),魏收去世,享年六十六歲,追贈司空、尚書左 僕射,諡號「文貞」。

【寫作背景】

《魏書》為北魏紀傳體史書,屬「二十四史」之一。全書共收本紀十二卷,

列傳九十二卷,志二十卷,合共一百二十四卷;由於部分本紀與列傳篇幅較長,

遂或分為上、中、下卷,實收共一百三十卷。此書最重要之特點,在於它是中 國古代第一部以少數民族政權為記述主體的「正史」,書中詳載了我國北方鮮卑 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 年東魏被北齊取代這一階段的歷史,有助我們了解中國 由多民族融合的歷史與文化背景。

本文選錄自《魏書》卷一零一、〈列傳〉第八十九〈吐谷渾傳〉。吐谷渾(據 馮田獵《粵語同音字典》,讀如「突欲魂」),中國古代西北少數民族,原為人名,

是遼東鮮卑慕容氏君王慕容涉歸之庶長子。西晉太康四年(283 年),慕容涉歸 死,其嫡子慕容廆繼位。慕容吐谷渾與慕容廆為異母兄弟,惟因二部馬鬥相傷 而鬧不和,吐谷渾遂率所部西遷上隴,止於枹罕,侵逼氐羌,成為強部。東晉 建武元年(317 年),吐谷渾死,有子六十人,由長子吐延繼位。咸和四年(329 年),吐延被羌族酋長姜聰刺死,臨死時囑咐長子葉延保衛白蘭道(今青海巴隆 河流域布蘭山一帶)。葉延繼位後,在沙洲(今青海省貴南縣穆克灘一帶)建立 慕克川總部,並以祖父吐谷渾之名為姓氏與族名。唐龍朔三年(663 年),吐谷 渾被吐蕃王朝所滅,諾曷缽可汗率數千帳奔涼州,歸附唐朝。唐咸亨三年(672 年),唐高宗命令吐谷渾百姓遷居安樂州(今寧夏吳忠),以諾曷缽為刺史,吐 谷渾汗國正式滅亡。

(19)

19

【文本導讀】

阿豺1有子二十人,緯代,長子也。阿豺又謂2 曰:「汝等3 各奉4吾一 支箭,折5 之地下。」俄而6 命母弟7 慕利延曰:「汝取一支箭折之。」

慕利延折之。又曰:「汝取十九支箭折之。」延不能折。阿豺曰:「汝曹

8知否?單者易折,眾則難摧9,戮力10一心,然後社稷11可固。」言 終而死。兄子慕璝立。

譯文

阿豺有二十個兒子,緯代是他的長子。阿豺告訴兒子們說:「你們各給我 拿一枝箭來,折斷後放在地上。」過了一會兒,又對同母的弟弟慕利延 說:「你拿一枝箭折斷它。」慕利延折斷了。阿豺又說:「你再拿十九枝 箭折斷它們。」慕利延折不斷。阿豺說:「你們知道其中的道理嗎?單獨 一枝箭很容易便可折斷,但聚集成眾就難以摧毀了。只要你們同心協力,

國家自然就可鞏固。」說完,阿豺就死了,由其兄長的孩子慕璝繼位。

注釋

1. 阿豺 ○[柴,tsaai4]:南北朝時西北邊境少數民族吐谷渾的首領,公元 418- 424 年在位。

2. 謂:告訴。《廣韻》:「謂,告也,言也。」

3. 汝等:代詞,你們。

4. 奉 ○[古讀「捧」,pung2]:進獻。古文字作 ,象雙手捧物之形。《說文》:

「奉,承也。」

5. 折:弄斷。甲骨文作 ,金文作 ,古字形左旁本作「艸」, 會以斤斷 艸之形,隸變後譌寫作「扌」旁。《說文》:「折,斷也。从斤斷艸。」

6. 俄而:頃刻,一會兒。

7. 母弟:母親的弟弟,即舅。

8. 曹:等輩,儕類。《史記.袁盎晁錯列傳》:「梁刺客後曹輩果遮刺殺盎安陵 郭門外。」裴駰《集解》引如淳曰:「曹,輩也。」

9. 摧:折斷。《說文》:「摧,擠也。……一曰折也。」

10. 戮力:合力。戮 ○[陸,luk9],通作「勠」,《說文》:「勠,并力也。」

11. 社稷 ○[職,dzik7]:本指土神與谷神,因古時君主都祭祀社稷,故後來漸 以社稷代指國家。

(20)

20

【內容賞析】

本文記載了南北朝時期吐谷渾國王阿豺臨終前對兒子的遺訓。阿豺,又稱 沙州刺史,為吐谷渾的第九任國王,於418-424 年在位。他以智慧著稱,即位 後兼併羌人、氐人,管轄數千里地,號稱強國。但有一次,他到山上狩獵,望 著江水滔滔東流曰:「水尚知歸,吾雖塞表小國,而獨無所歸乎?」感嘆其領土 不過是塞外小國,長遠需要找到一個強大的歸宿。他認為南朝劉宋政權是華夏 正統,於是主動聯繫南宋君主劉義符,派遣使者向其進獻地方特產。可惜事與 願違,阿豺在途中得了急病,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於是臨終前召集諸位兒子、

兄弟交代後事。

阿豺表示,先君捨棄其子拾虔而將大業託付給自己,他不敢忘記此份恩德 而自私地將王位傳給自己兒子,於是捨棄長子緯代,改立叔叔烏紇提的兒子慕 璝為嗣。然而,他也明白此舉有可能會令自己的兒子不服,如果將來王室內部 發生權力鬥爭,必然會危害國家發展。為了要讓兒子們明白團結的重要,他即 場以折箭為喻,生動地說明了「單者易折,眾則難摧」的道理,訓誡諸子弟宜 戮力一心,以報家國。

面對生離死別,阿豺並無向孩子一一交代後事,而是採用「折箭」這樣具 體的事例來說明團結對穩定國家的重要性。這樣的敘述非常生動特別,但亦甚 為合理。他作為君王,自然需要考慮如何穩定社會,如何維持政權,如果繼位 問題處理不當,王室內部一旦發生權力鬥爭,必然導致國亡家破的局面。這樣 的歷史事例,數之不盡,尤其是吐谷渾王權之源起,正正就與慕容吐谷渾與慕 容廆之兄弟相爭有關,教訓至痛至深。因此,阿豺在臨終前要讓他的二十個孩 子了解到團結的重要,期望他們能以社會為重,最終不論誰人繼位,皆能和睦 相處,同心合力,守護國家。

這樣的說理方式,既簡潔又生動,頗有發人深省之效。作者描寫阿豺要求 兒子每人給他一枝箭放在地上,不加解釋,巧設懸念,引起讀者的興趣。接著 阿豺叫弟弟慕利延折斷其中一枝箭,讀者不禁產生疑惑,拿了箭卻又叫人折斷 的用意究竟為何?然後,阿豺命人把餘下十九枝箭統統折斷,讀者的疑問愈來 愈大。最終,阿豺一語道破「單者易折,眾則難摧」的道理,讀者才終於恍然 大悟,閱讀的樂趣亦由此而生。

此一故事,與諺語「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眾志成城」、「三個臭皮 匠,勝過一個諸葛亮」等揭示的道理相同,用今天的俗話說,大意即謂「團結 就是力量」。的確,如果缺少了那麼一份凝聚感,人人自私自利,不能團結同心 的話,上至國家,下至團體,都肯定會陷入動亂,有害無益。

(21)

21

【教學活動】

 想一想,通過閱讀本則寓言,同學們明白了甚麼道理,為甚麼?

 常言道「團結就是力量」,你認同嗎?試從生活中找出相關例子,加以說 明。

 你認為同學間應該有怎樣的表現,才稱得上團結呢?

 展示少數民族、弓箭的圖片,引起學習興趣。

 請同學舉出其他有關「團結」的成語、名句、歷史或寓言故事,溫故知新。

 聆聽兒歌《一枝竹仔》。

 通過遊戲,如合作傳物、動作接龍、比手畫腳等團體活動,提升同學的伙 伴意識與合作能力;或集體回憶共同經歷的校園活動,笑談當中趣事,增 加其歸屬感。

 觀看圖片或影片,讓同學認識中國的少數民族,了解中國由多民族共融的 歷史文化背景。由此引導同學思考,香港也是一個包容多元文化的社會,

有不同族裔共存,培養出厚德載物的精神。

 由團結合力之理,延伸講解積累之功,引導同學培養積學儲寶之勤學精神。

 由團結合力之理,延伸講解集體欺凌之惡,引導同學理解凡事要有同理心,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延伸閱讀】

 《周易.繫辭傳》:「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二人同心,

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 《呂氏春秋.本生》:「萬人操弓,共射一招,招無不中。萬物章章,以害 一生,生無不傷;以便一生,生無不長。故聖人之制萬物也,以全其天也。」

 《荀子.勸學》:「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蹞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 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 《戰國策.魏策二》「三人成虎」、《戰國策.秦策二》「曾參殺人」。

(22)

22

〈鷸蚌相爭〉賞析

【作者簡介】

劉向(前 77-前 6),原名劉更生,字子政,沛郡豐邑(今江蘇省徐州市)

人。楚元王劉交(漢高祖劉邦異母弟)之玄孫,陽城侯劉德之子,經學家劉歆 之父,漢朝宗室大臣、文學家。《漢書》謂其「為人簡易無威儀,廉靖樂道,不 交接世俗,專積思於經術,晝誦書傳,夜觀星宿,或不寐達旦。」

西漢末年,成帝派遣使者求遺書於天下,時任光祿大夫的劉向,奉命校勘 經傳、諸子、詩賦群書,總成《別錄》一書,為中國最早的圖書分類目錄。劉 向在藏書中發現《國策》、《國事》、《短長》、《事語》、《長書》、《修書》等記錄 縱橫家主張與言行之寫本,惟內容混亂,文字殘缺,故按東周、西周、秦、齊、

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國等分類重編,命名為《戰國策》。

【寫作背景】

戰國時期,東周封建制度對諸候已失去約束力,群雄各自為政,爭相割據;

社會禮崩樂壞,動蕩不安。諸侯國互相吞併,到了戰國中期,主要剩下七個大 國,分別為齊、楚、燕、韓、趙、魏、秦,史稱「戰國七雄」。其中,秦國經過 商鞅變法後,實力大幅提升,在「遠交近攻」的政策下,不斷積極擴張,獨霸 西方,以期統一天下。

縱橫家看準戰國的時勢發展,分別提出了「合縱」與「連橫」的外交政策,

將天下化為棋局。所謂「合縱」,概指六國在蘇秦等人的遊說下,締結出南北縱 向的合作聯盟,藉以與秦國抗衡,抵擋其東向發展;至於「連橫」,則指秦國在 張儀的協助下,與個別國家組成東西橫向的聯盟關係,藉以分化六國,破除合 縱之術。《韓非子.五蠹》概之曰:「從者,合眾弱以攻一強也;而衡者,事一 強以攻眾弱也。」

由劉向編纂的《戰國策》,分12 策,共 33 篇,記錄了戰國時代縱橫家的外 交謀略與言論。相對其他史書,《戰國策》尤善於以通俗的比喻和寓言故事來鋪 陳事理,說辭生動活潑,對後代散文有頗大影響。

(23)

23

【文本導讀】

趙且1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23出曝4, 而鷸5 啄其肉。蚌合而拑 6 其喙7。鷸曰:『今日不雨8,明日不雨,即 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 相舍9,漁者10 得而并1112 之。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

13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父也,故願王之熟14計之也。」惠王曰:「善。」

乃止。

譯文

趙國將要攻伐燕國,蘇代為燕國遊說趙惠文王:「剛才我來的時候,路過 易水,(看見)河蚌張開貝殼在曬太陽,而鷸鳥則趁機啄食蚌肉。蚌急忙 合起貝殼,夾住鷸嘴。鷸鳥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會有隻死 蚌。』河蚌也對鷸鳥說:『(你的嘴)今天出不去,明天出不去,就會有 隻死鷸。』雙方互不相讓,結果漁夫把它們一起捉走了。如今趙國即將 攻伐燕國,燕、趙兩國長久對峙,讓百姓疲弊不堪,我深怕強大的秦國 就會成為漁夫了,但願你能認真考慮此事。」趙惠文王說:「對啊。」於 是便停止進攻燕國了。

注釋

1. 且:副詞,將要,準備。

2. 蚌 ○[pong5]:蛤蜊,一種常見的貝殼類水產動物。

3. 方:副詞,正在。

4. 曝 ○[僕,buk9]:曬太陽。初文作「㬥」,篆文作 ,象兩手持物於日下 曝曬之形。《說文》:「㬥,晞也。从日从出,从収从米。」後加注「日」旁,

分化出「曝」字以表示其本義。《說文》無「曝」字,《玉篇.日部》曰:

「㬥,曬也,晞也。暴,同㬥。曝,俗。」

5. 鷸 ○[核,wat9]:水鳥名,嘴長,常於水邊或田野捕食小魚、小蟲和貝類。

6. 拑 ○[箝,kim4]:同「箝」,合攏,夾住。《說文》:「拑,脅持也。从手,

甘聲。」王筠《說文句讀》:「謂以肘拑制於脅下也。」朱駿聲《說文通訓 定聲》:「以手曰拑;以竹籋拊日箝;以鐵鉆拑曰鉗。」

7. 喙 ○[悔,fui3]:鳥獸尖長的嘴,後泛指所有動物的嘴。《說文》:「喙,口 也。」

8. 雨 ○[預,jy6]:動詞,下雨。甲骨文作 ,象水從雲層降下之形。《說文》:

(24)

24

「雨,水从雲下也。一象天,冂象雲,水霝其閒也。」

9. 舍:通「捨」,放開。《説文》:「捨,釋也。」

10. 漁者:捕魚的人。

11. 并:一起。甲骨文作 ,象二人相从之形,下部附加橫畫以作為二人相連 之會意符號。小篆書作 (今隸寫為「幷」),《說文》:「幷,相从也。」

12. 禽:「擒」字初文,捕捉。甲骨文作 ,象捕獵用的網狀工具,表示擒獲 之意。

13. 弊:疲憊。《廣韻》:「弊,困也。」

14. 熟:仔細。

【內容賞析】

《戰國策》一書,收載戰國時代縱橫家的外交謀略與言論,其中不乏精闢 妙論,發人深省。例如收錄於〈燕策二〉「趙且伐燕」章的寓言「鷸蚌相爭,漁 人得利」,正是一個家傳戶曉的經典故事,對現代社會也有一定借鑒意義。

故事敘述縱橫家蘇代為了阻止趙王攻打燕國,以鷸、蚌相爭為喻,指出鷸、

蚌都只顧抓住對方的弱點,互不相讓,結果卻被旁觀的漁人一網打盡。同理,

趙、燕兩國長久地相持不下,最終只會讓強盛的秦國乘虛而入,從中獲利。蘇 代將鷸、蚌擬人化,含蓄地表達「以和為貴」的道理,自然貼切而又意味深長,

相當高明。趙王聽罷,也心悅誠服地接受了蘇代的勸諫,停止攻代燕國。

與本篇所述寓言之理類近,《孟子.離婁》亦言:「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

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當今之世,各界往往以私利為先,各持己見,互不 退讓,致令內鬥不息,紛爭不斷。我們生活中的香港,亦是一個強調競爭的商 業社會,為爭取時間、利益,市民往往爭先恐後,你爭我奪,凡事要「爭」,忽 略了「讓」的精神。長此下去,只會兩敗俱傷,漁人得利,徒勞無益。如何化 解互不相讓的對峙局面,互相包容,實乃長遠發展之一大難題,不可不慎。

【教學活動】

 想一想,通過閱讀本則寓言,同學們明白了甚麼道理,為甚麼?

 展示鷸、蚌的圖片,引起學習興趣。

 請同學舉出其他有關「爭」或「讓」的成語、名句、歷史或寓言故事,溫

(25)

25

故知新。

 將本故事編成劇本,分組進行角色扮演,並由同學評分。

 你有跟兄弟姊妹、同學或朋友爭吵過嗎?為的是甚麼?後來如何解決呢?

 朋友間最常見的衝突是甚麼?如果其他小朋友與你爭玩具或食物時,你會 讓給他們嗎?為甚麼?

 由互不相讓之弊,延伸講解禮讓不爭之意義,並由車廂設有「關愛座」作 引入,讓同學反思為何需要設有關愛座?哪些人比較需要坐關愛座?日常 有無遇過別人讓座?自己會否讓座予有需要的人士?

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別人爭執不讓之時,往往需要有人介入 調停,當事人才能回復冷靜思考。同學們有無相關經驗?有否試過調停及 化解別人的紛爭?教師亦可由此延伸介紹調解員、談判專家等職業,讓學 生將所學與生活結合。

 瀏覽教育多媒體網頁《寓言集(普通話版).鷸蚌相爭》(0:00-0:57)。

【延伸閱讀】

 《三字經》「孔融讓梨」

 《尚書.皐陶謨》:「滿招損,謙受益。」

 《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 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

故無尤。」

 《論語.衛靈公》:「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論語.里仁》:「子曰:

『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 《孟子.離婁》:「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 《荀子.禮論》:「禮起於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

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 義以分之。」

 《淮南子.詮言訓》:「三人同舍,二人相爭,爭者各自以為直,不能相聽,

一人雖愚,必從旁而決之,非以智,不爭也。」

(26)

26

參考資料

(一)學術論著

1. 王先慎:《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 年)。

2. 王煥鑣:《韓非子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年)。

3. 李炳英注:《孟子文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 年)。

4. 張覺:《韓非子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 年)。

5. 程夔初:《戰國策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年)。

6. 賀德揚、劉焱:《戰國策選譯》(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3 年)。

7. 黃瑞雲:《新譯歷代寓言選》(臺北:三民書局,2010 年)。

8. 楊伯峻:《孟子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88 年)。

9. 劉鄂培:《孟子選講》(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0 年)。

10. 劉耀林:《戰國策故事選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

11. 諸祖耿:《戰國策集注匯考(增補本)》(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 年)。

12. 魏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2011 年)。

13. 魏金枝:《中國古代寓言》(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1954 年)。

(二)網上資源

1. 香港教育局──郁文華章:中華文化學與教資源套(小學篇):

https://www.edb.gov.hk/tc/curriculum-development/kla/chi- edu/resources/primary/lang/culture.html

2. 香港教育局──積累與感興:

https://www.edb.gov.hk/tc/curriculum-development/kla/chi-edu/chinese- culture/chi-culture-main.html

3. 香港教育局──致知達德:中華傳統美德語文學習軟件:

https://www.edbchinese.hk/trad/tc/index.html

4. 香港能仁專上學院──拙作「古文解惑」專欄(載《文匯報.教育版》):

〈《戰國策》選讀:鷸蚌相爭 漁人得利〉,2014 年 10 月 3 日。

〈《孟子》選讀:專心於眼前事 不敬則無所成〉,2021 年 9 月 8 日。

〈《韓非子》選讀:鄭人買履淪笑柄 墨守成規不可取〉,2021 年 9 月 29 日。

〈《韓非子》選讀:守株待兔有深意 求變與否宜省思〉,2021 年 10 月 13 日。

〈《魏書》選讀:單者易折 眾則難摧〉,2021 年 10 月 27 日。

http://www.ny.edu.hk/web/ancient_new.html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評估工具》在中文閱讀(或識字)及寫作(或寫 字)方面的整體表現,以了解整體非華語學生中文

然而另一方面,蒙古人的統治,相對其他文化而

• 史記在文中加入此小段文字,很有用意﹕以見秦 兩面欺凌,既以武力侵奪土地及殺人,表面上又

韓非寓言,數量繁多,為諸 子之冠。 他的寓言吸取了《孟 子》、《莊子》的經驗,運 用誇張手法把社會上某些可

童話 寓言 故事 童謠 童詩 詩歌 散文 戲劇 小說 古詩文 古詩文 古詩文 古詩文 傳記文學

透過文學的學 習,引導學生 感受語言文字 和思想內容之

透過文學的學 習,引導學生 感受語言文字 和思想內容之

  諱居簡。字敬叟。潼川王氏子也。以其寓北磵之日久。人不敢名字之。故稱北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