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安 寧 病 房 裏 的 靈 性 花 園 ─ 專 訪 宗 惇 法 師 本刊編輯室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安 寧 病 房 裏 的 靈 性 花 園 ─ 專 訪 宗 惇 法 師 本刊編輯室 "

Copied!
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本刊編輯室

採訪整理

編者按:宗惇法師曾任臺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臨床佛教宗教師,多年來投入臨床服務、

教學工作,參與臨床研究計畫,並致力於推廣「社區化靈性照顧」。二○一四年,宗惇 法師結合僧、俗二眾道友,共同創建臺灣首座以從事社區末期病人靈性關懷,培訓社區 靈性關懷志工團隊為職志的道場―「大悲學苑」。本刊特邀宗惇法師接受採訪,細述 其投入安寧療護工作的因緣,分享以靈性照顧模式幫助病人安頓身心的過程與經驗,為 病人生命旅途的最後一段路,播下善終的種子。

靈性的安寧療護,幫助生死兩相安

安 寧 療 護 從 二 十 年 前 引 進 臺 灣後,大幅改善末期病人的醫護品 質。可是,有個問題懸而未決,就 是病人到臨終階段,常有強烈的身 心困擾,內心的恐懼與不安,需要 許 多 人 協 助 。 這 些 人 到 底 應 該 是 誰?後來,蓮花基金會和臺大醫院

一同構想,將安寧療護與本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宗教― 佛教結合,

這個時間點,就是我踏入安寧療護領域的開端。

安寧療護最重要的內涵是生命教育,還有一分使命感。每一位病 人在生命的最後來到安寧病房,都需要回顧、整理他的人生歷程,臨 床佛教宗教師在協助病人的過程裡,也更加確立自我生命的價值。人 生是善或惡?是好或壞?每個人的生命故事就像一本書,生活經驗不 一樣,生病的過程也不一樣,但是臨終的心理狀態卻很接近。這個部 分就和佛法互相呼應,印證佛法所說心念的力量有多強大。

病房中的生命教育

在安寧療護的架構裡,首先得讓病人了解病情(病情告知)。有 一天,我問候一位見過幾次面的老伯:「你好嗎?」老伯帶著微笑說

宗惇法師

(2)

剩一至二週,可是他認為還可以活上兩年。當生命步入終點,大部分的人仍 然處於討價還價的狀態。

病人在患病初期治療疾病的階段,身心相當痛苦,常會要求放棄治療,

想提早結束生命。可 是 , 我 看 到 更 多 的 病 人 , 走 到 重 症 末 期 , 想 活 卻 活 不 了 。 此 時 , 臨 床 佛 教 宗 教 師 的 第 一 項 任 務 , 在 於 怎 麼 幫 助 病 人 了 解 病 情 , 告 訴 他 時 間 所 剩 無 幾 , 協 助 進 行 心 理 準 備 。 安 寧 療 護 的 過 程 是 至 善 的 生 命 教 育 , 臨 床 佛 教 宗 教 師 帶 領 病 人 從 生 命 的 終 點 回 頭 看 過 往 的 人 生 經 歷 , 從 過 程 中 , 病 人 的 故 事 總 是 提 醒 我 們 , 該 怎 麼 過 生 活 , 規 畫 自 己 的 人 生 。

曾 經 有 位 女 病 人 , 身 體 痛 得 很 不 舒 服 , 一 位 受 訓 過 的 靈 性 志 工 前 往 關 心 , 這 位 志 工 清 楚 地 知 道 , 痛 苦 的 感 覺 可 分 為 心 理 層 面 及 生 理 層 面 兩 部 分 , 於 是 志 工 教 導 病 人 數 息 , 呼 吸 之 間 , 病 人 本 來 因 痛 苦 而 扭 曲 的 臉 , 逐 漸 舒 緩 、 安 詳 , 又 過 了 幾 分 鐘 , 病 人 就 深 沉 地 睡 著 了 。 這 位 志 工 是 佛 教 徒 , 他 感 動 地 分 享 : 「 平 常 講 禪 修 、 數 息 , 直 到 照 顧 病 人 時 , 我 看 到 她 從 疼 痛 的 狀 態 , 轉 而 呈 現 安 詳 的 面 容 , 這 才 真 正 體 會 到 禪 修 於 生 活 中 實 踐 的 價 值 與 意 義 。 」

又 有 一 次 , 我 探 視 一 位 很 喘 的 老伯,他一分鐘喘四十幾次,可是一 般人呼吸的次數是一分鐘十二至十六 次。我帶著他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

並 隨 著 呼 吸 的 節 奏 念 佛 , 幾 分 鐘 以 後,他的呼吸逐漸舒緩下來,雖然還 是喘,但是能看到明顯的改善。

最 初 的 那 分 使 命 感 , 以 及 長 期

臨床服務所累積下來的照護經驗,是支持我們不斷投入安寧療護領域的重要養 分。死亡,是每個人一生中必然的過程,這條路人人都要走。病人只是走在前

(3)

頭,他的身心如此虛弱,並不代表他是一位弱者,只是此時此刻,他有需要,

他的能力受限。從另一個角度觀之,他反而是我們的老師,因為他是先行者。

臨床佛教宗教師透過病人的處境,學習人生在臨終階段該怎麼調適,彼此是在 互相尊重的狀態下,相伴相隨。

病人需要家屬正面的認知與對待

照 顧 臨 終 病 人 時 , 家 屬 是 非 常 關 鍵 的 協 助 者 。 很 多 人 誤 會 病 人 住 進 安 寧 病 房 後 , 家 屬 不 用 在 旁 照 顧 , 只 要 醫 護 團 隊 照 顧 就 好 , 其 實 這 是 不 對 的 。 病 人 是 否 能 夠 善 終 , 家 屬 對 生 死 態 度 的 認 知 扮 演 著 極 為 重 要 的 角 色 。 病 人

即將往生時,一旁的家屬通常會有幾種狀況:一、家屬不能接受病人生命已 到最後,或不瞭解安寧療護所能提供的協助,因此會有類似「我去拜拜,神 明說他還有若干時間,只要過了這一關,他就平順了」等不切實際的期待;

二、有些家屬既知道病人的病況,也承認病人的生命期不長,但在情緒的調 適上有困難;三、家屬不知如何面對至親的離去。

曾經有位病人血壓下降,進入昏迷狀態,彌留時間卻停留很久,遲遲無 法離世。雖然病人的太太口頭上曾向病人道別,但病人卻氣若游絲,一直走 不了。於是,法師請這位太太到病房外談話,法師輕柔地問她:「妳和先生 說了些什麼?」她哽咽地說:「我沒有辦法接受他要離開我,我不知道他走 了以後,我該怎麼辦?」法師對她說:「妳不願他走,他呼吸的每一口氣都 這麼困難,妳覺得維持在這樣的狀態,對他而言好嗎?」這位太太內心雖然 捨不得,當下卻還是說:「好!我知道了。希望他好好地走。」神奇的情況 發生了!病房內另一位法師,看到病人呼吸停止,安詳離世。這也顯示出,

每當抵達生命旅途的最後,人與人之間的心靈總是相通的。

安寧病房裏的靈性花園─專訪宗惇法師

(4)

皈依的對象,能夠安心說再見。我觀察許多病人,皈依佛法的當下內心很平 靜、安穩,隔天就走了。如果家屬能排除以上所說的困難,協助病人往善終 的方向做準備,進而學習如何幫助病人保持正念,時常鼓勵他,這對病人未 來的善終過程,將會是非常大的助力。臨床佛教宗教師的第二項任務,就是 要協助家屬扮演這個幫助病人善終最關鍵的角色。

不同的宗教信仰,同樣的祝福

從病人住院到往生這段存活期,臨床佛教宗教師的第三項任務,即是協 助病人進行善終準備。這些準備包括:交代後事,完成心願,安頓家人等,

引導病人重新看待死亡,一同討論在死亡過程中可以依靠的法門。死亡本身 是從有到無的過程,但不是消失,只是轉換一種存在的形式。

臨床佛教宗教師時常與病人討論,並從中累積經驗。面對每一位病人,

都以最誠摯的態度去陪伴對方,彼此擁有極為深度的信任,亦師亦友,所有 事情的面向都可以談,包括宗教信仰。

有位男病人是很虔誠的基督徒,住進安寧病房時,可以接受法師去關懷 他,相互討論的過程中,彼此談到生命中不了解的問題,放不下的人、事、

物,還有善終的準備該如何進行,臨終過程中身、心可能會產生哪些變化等 內容。所有宗教對靈性、生死信念都有某種程度的共通點,即使宗教信仰不 同,臨床服務時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困擾,這位法師和男病人的關係猶如朋友 一般。有一天,法師到病房內一如往常地想向他說再見,沒想到這位病人已 進入彌留狀態,剩下些許意識,戴著氧氣罩,很喘,意識也很混亂,似乎不 太能說話。當時那位法師才剛開始接受訓練,看到這個狀況心裡有一點慌,

所以找我進去看看這位病人。

我輕輕地引導躺在病床上的病人:「某某先生,之前法師有向你說明數 息法和四大分解的情形,你目前就是在風大分解的階段,會感到比較喘,意

(5)

安寧病房裏的靈性花園─專訪宗惇法師

識模糊。沒關係,瞭解四大分解的過程,依靠觀察呼吸的方法,我現在帶著 你配合呼吸做點功課。」這位病人還聽得到別人說話,他點點頭。

我輕聲地問:「你在心中,感覺得到耶穌基督的愛嗎?」他小聲地說:

「可以。」我說: 「 配 合 呼 吸 , 把 你 對 耶 穌 基 督 的 愛 或 基 督 教 的 博 愛 送 出 去 , 好 嗎 ? 」 他 點 頭 表 示 同 意 。 當 時 他 的 身 邊 有 嫂 嫂 等 親 人 , 他 同 意 將 愛 送 給 親 人 們 , 透 過 語 言 的 引 導 , 我 讓 他 將 注 意 力 放 在 呼 吸 上 。 「 把 愛 送 出 去 哦 …… 把 愛 送 出 去 哦 …… 」 以 緩 慢 的 節 奏 , 配 合 他 的 呼 吸 , 調 整 他 的 身 心 狀 態 。 不 久 , 他 的 呼 吸 慢 了 下 來 , 於 是 我 離 開 病 房 , 讓 原 來 的 法 師 繼 續 陪 伴 。 幾 分 鐘 後 , 我 再 回 去 病 房 觀 察 情 況 , 病 人 竟 然 醒 了 。 他 拿 下 氧 氣 罩 坐 在 床 上 , 向 嫂 嫂 還 有 其 他 親 人 進 行 臨 終 道 別 , 而 後 於 晚 上 十 一 點 多 往 生,安詳離世。

尊重末期病人的信仰

曾 有 位 病 人 身 體 痛 得 很 厲 害 , 他 充 滿 憤 怒 地 說 : 「 我 信 仰 二 十 幾 年 的 耶穌基督,他欺騙我。他為什麼要講『不信我者下地獄』,前一天晚上我痛 得就像處於地獄之中!」那天早晨,他看到法師時,訴說著他的氣憤和不甘 心。聽到病人拋出的想法,法師遂向他解釋那句話的真意,並帶他去禱告,

病人於是恢復平靜。

臨 床 佛 教 宗 教 師 照 顧 末 期 病 人 時 , 有 一 個 很 重 要 的 概 念 , 就 是 不 要 在 臨終前改變他的信仰,盡可能幫助他深化他的信仰,令他對原有的信仰更有 信心。若今天這個病人完全沒有信仰的基礎,而他也很喜歡法師,我們會希 望他皈依。面對不同宗教的病人,我們必須尊重他的信仰,用他的宗教信仰 去照顧他。許多信仰虔誠的病人,在臨終階段不見得沒有困難,有時困難更 大,這時他們更需要有人幫助他突破信仰的瓶頸。

即使宗教信仰不同,臨床佛教宗教師依然能幫助病人專注於當下,安頓 身心的狀態。所有宗教共通的部分,就是面對死亡變化的過程,都需要一分 祝福。就佛教的角度而言,對臨終者最有幫助的心理狀態是「慈悲喜捨」,

(6)

旅途的最後,溫暖的提醒

有 人 說 臨 床 佛 教 宗 教 師 是 勸 死 部 隊 , 事 實 不 是 這 樣 , 因 為 不 論 我 們 是 否 存 在 , 病 人 都 會 走 。 臨 床 佛 教 宗 教 師 的 責 任 , 乃 是 幫 助 病 人 將 生 命 的

「 真 相 」 看 得 更 清 楚 , 在 這 輩 子 結 束 前 減 少 遺 憾 , 甚 至 可 能 完成臨終階段的修行。

我們接觸的病人,有的是在接觸的隔天就走了。我踏入安寧療護領域的 第一年,有位病人被腫瘤科醫生判定只剩一個多月的生命,他住進安寧病房 後九個月才走,為什麼?因為我們尊重病人身心的狀態,讓他自己做決定。

我們不是勸死部隊,重要的是病人已度過五、六十年或七、八十年的生命,

如何讓臨終的階段沒有遺憾,甚至有更好、更大的成長,利用最後的生命階 段,為來世培福積德,往投生佛國淨土的目標邁進。

在安寧病房,有時會看到許多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苦得不得了。病 人內心裡的執著和困難,就像一根隱形的強心針,插在心口上,這位病人可 能清醒、昏迷,也許是因為害怕死亡,不知該如何面對,一直無法嚥下最後 一口氣。此時此刻,臨床佛教宗教師所扮演的角色是什麼?幫助他以溫和、

平靜的態度面對生死,安心說再見。

所 以 , 每 當 病 人 臨 終 的 時 候 , 我 對 他 臨 終 開 示 的 內 容 , 首 件 事 便 是 對 他說:「恭喜!你已完成這一生的任務!」安寧病房裡,病人病逝的機率很 高 , 在 我 們 的 文 化 中 , 如 果 臨 終 時 有 法 師 為 他 們 說 法 , 這 是 很 幸 運 的 一 件 事。臨床佛教宗教師的臨終照顧理念認為,若有很好的準備,就該在往生前

宗惇法師於大悲學苑前留影

(7)

安寧病房裏的靈性花園─專訪宗惇法師

將事情都安排好,最後那一刻若有親近的人在身旁更好,可以陪伴病人做最 後的功課。一直以來,臨床佛教宗教師以這種精神,在病人臨終前持續進行 這些服務與陪伴,包括身體、家庭、社會、靈性方面的照顧,以同理心聆聽 病人發自內心的痛苦與不安。

臨終開示結束,完成最後階段的提醒,臨床佛教宗教師會引導家屬逐一 向病人道別,之後再繼續提點修行的重點,這時提點的內容通常因為前面已 建構起扎實的基礎,諸如已了知「生死的過程」,「以後去那裡」,「臨終 階段依靠什麼」,只要再次提醒就夠了,所有人隨即就專注於念佛法門的修 持上。

漂亮謝幕,安心道別

在 安 寧 病 房 陪 伴 病 人 走 向 終 點 , 常 讓 我 想 起 《 論 語 • 泰 伯 》 的 內 容 :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 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曾子這句話的意思 是:「往生的時候,看看手腳還在不在,深知自己無愧父母,無愧社會,無 愧這一輩子的努力。」想一想,若能像這樣獲得善終,不就是件值得恭喜的 事嗎?臨床佛教宗教師在面對死亡時,不會像一般人產生負面的觀感。這就 好比佛教常以搬家為譬喻,要搬一座新家,與其被人趕出去,不如好好整理 之後,看到一間好房搬過去。臨終階段並不是悲傷的時刻,而是為尋找好房 子做準備的重要時機。

「 安 寧 療 護 」 是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顯 學 之 一 , 是 醫 療 的 主 流 , 而 最 重 要 的 功能,在教育年輕的醫護學子能夠懂得尊重生命。長期服務於安寧療護臨床 界,讓我們對現實的人生有不同的看法,清楚地知道無常隨時會發生在每個 人身上。因為無常,每一天都要努力地活著,等到最後那一刻來臨,便安心 放下,優雅轉身,進入下一段旅程。

受訪者現任大悲學苑住持 臺灣臨床佛學研究協會理事長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病人照護 1.醫師必須具有愛心、同理心、憐憫心 與關懷的態度,能有效率且適當的診斷 病通,預防疾病,增進健康及臨終照

一些三維空間中的幾何圖形之體積求算的方法, 也可以通過類似的物理分析思想來解決。 另外 許多的光學儀器或機械設備, 於製作的過程當中, 確實滿足某些特定的幾何學性質, 這也是為什

甲、由上兩則新聞引導學生,生產物品的人,如果 沒有好的銷售過程,或是有競爭對手出來競爭 的情況,勢必面臨價格調整,那有可能會賣不 出去或倒閉,身為銷售專家的責任,就是如何 讓物品 在價

骨癌等等) 患者準備進行高強度之化學藥物療 程,於療程結束後有卵巢功能嚴重受損之虞 時,我們也可以事先進行取卵手術,再將其卵

2.老師設計的情緒卡大約有 20 個,讓學生看看影片中的媽媽可能 有哪些情緒,很棒的設計,不過有些情緒可能比較主觀,例如貓

有鑑於青年朋友在生涯發展的過程中,會面臨不同階段如求學、就業等抉

有青少年與成人階段身心障礙子女的家庭,會面臨哪些壓力?

指示劑:利用不同酸鹼溶液中變色的性質,方便取得,但較不準確,指示 劑的變色為一漸進過程,有一定的 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