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同行‧重回正軌」硏討會
中學: 2021年3月26日 小學: 2021年4月16日
專題:同行與支援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違法防治中心單位主任
楊健華先生
青少年成長需要
同行的三大要素
支援策略
預防教育
你眼中的學生是… 喜怒無常
情緒化 講粗口 食煙 打架
參與童黨/黑社會 追星
無禮貌 反叛自我 性態度開放 沉迷打機 欠交功課 違規校規 上堂分心
家庭背景複雜 犯法有案底
青少年的身心發展的特質
● 生理急速變化
● 智能發展
● J. Piaget Formal operation
● Elkind 自我中心
● Erikson 自我認同
● 情緒發展不穩及脆弱
影響成長的因素
家庭結構改變
家庭成員關係薄弱 家庭管教能力差 教育制度下的衝突 成長中挫敗感
物資主義與享樂主義
網絡媒體影響
網絡社群挑戰
風險因素
學校範疇
缺乏學校歸屬感 缺乏學業成就感
社區範疇
社區中與毒品相關的法律 或規範模糊
感覺社區設施及治安欠佳 認為社區中可以容易獲得 毒品
低度社區參與
家庭範疇
家長對反社會行為及吸 毒的寬容態度
劣質的家庭管理
認識較多有反社會行為 的成年人
家庭衝突
個人及朋輩範疇
朋輩有吸毒或反社會行為 認同反社會行為的回報 有親物質濫用的意願 對吸毒及反社會行為持寬 容態度
自我概念低落及出現情緒 困擾
道德信念薄弱
對毒品禍害認識不足
防禦因素
個人及朋輩範疇
與其他親社會朋輩或宗 教組織的互動
認同親社會的道德信念
家庭範疇
擁有較親密家庭關係及 正向參與
正向參與的回報
社區範疇
有機會參與社會組織及 活動
正向參與的回報
學校範疇
正向參與的機會及回報
與青年同行的元素 聆聽
接納 包容 尊重 鼓勵 諒解 同理心
共同話題
對等相處
投其所好
尊重私隱
欣賞潛能
影響成長的因素
家庭結構改變
家庭成員關係薄弱 家庭管教能力差 教育制度下的衝突 成長中挫敗感
物資主義與享樂主義
網絡媒體影響
網絡社群挑戰
風險因素
學校範疇
缺乏學校歸屬感 缺乏學業成就感
社區範疇
社區中與毒品相關的法律 或規範模糊
感覺社區設施及治安欠佳 認為社區中可以容易獲得 毒品
低度社區參與
家庭範疇
家長對反社會行為及吸 毒的寬容態度
劣質的家庭管理
認識較多有反社會行為 的成年人
家庭衝突
個人及朋輩範疇
朋輩有吸毒或反社會行為 認同反社會行為的回報 有親物質濫用的意願 對吸毒及反社會行為持寬 容態度
自我概念低落及出現情緒 困擾
道德信念薄弱
對毒品禍害認識不足
防禦因素
個人及朋輩範疇
與其他親社會朋輩或宗 教組織的互動
認同親社會的道德信念
家庭範疇
擁有較親密家庭關係及 正向參與
正向參與的回報
社區範疇
有機會參與社會組織及 活動
正向參與的回報
學校範疇
正向參與的機會及回報
影響成長的因素
家庭結構改變
家庭成員關係薄弱 家庭管教能力差 教育制度下的衝突 成長中挫敗感
物資主義與享樂主義
網絡媒體影響
網絡社群挑戰
風險因素
學校範疇
缺乏學校歸屬感 缺乏學業成就感
社區範疇
社區中與毒品相關的法律 或規範模糊
感覺社區設施及治安欠佳 認為社區中可以容易獲得 毒品
低度社區參與
家庭範疇
家長對反社會行為及吸 毒的寬容態度
劣質的家庭管理
認識較多有反社會行為 的成年人
家庭衝突
個人及朋輩範疇
朋輩有吸毒或反社會行為 認同反社會行為的回報 有親物質濫用的意願 對吸毒及反社會行為持寬 容態度
自我概念低落及出現情緒 困擾
道德信念薄弱
對毒品禍害認識不足
防禦因素
個人及朋輩範疇
與其他親社會朋輩或宗 教組織的互動
認同親社會的道德信念
家庭範疇
擁有較親密家庭關係及 正向參與
正向參與的回報
社區範疇
有機會參與社會組織及 活動
正向參與的回報
學校範疇
正向參與的機會及回報
支援服務
● 角色衝突
● 社區資源
● 跨專業協作
預防教育 輔導治療 危機介入與評估
青年違法防治中心
服務性質
性危機 毒品危機 犯罪違規
青年違法防治中心
服務對象
Project E.Positive
「依‧正念」支援犯罪違規青少年精神健康輔導計劃
背景
• 黑社會童黨:處理偏差行為、犯罪違規行為
• 「認知行為治療」訓練
• 改善他們「衝動」的指標
●
Alan W. L. (2011) 指出 50%-75%的青少年罪犯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健康問 題,在他們進入司法制度前都未被察覺到;●
Lennings & Pritchard (1998) 指出在澳州昆士蘭州66%被關押的年青罪犯有 不同程度的精神健康問題;●
90%有三個或以上操行失常的青少年在一年後便成了罪犯 (Fergusson &Horwood, 1995)。
●
40%情感失常的青少年在中學階段會因違規行為而被捕 (Todis et al.,2001) ,甚至演變成反社會行為 (Lewis, 1990)。84%至96%操行失常青少年 同時有對立性挑釁行為失常
●
45%至70%則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失常 (Kazdin, 1997)外國文獻
●
(Grisso, 1999)研究指出精神健康與吸毒或酗酒行為出現的機會成正比;比正 常青少年多出4倍診斷為操行失常 (conduct disorder),多出10倍有藥物濫用 (substance abuse disorder),多出3倍診斷為情感失常 (affective disorder)。●
常見的精神健康問題包括抑鬱症、焦慮症、壓力調適問題等,都會增加青少年 吸毒或酗酒的風險。根據美國一項研究指出,26.7%精神健康出現問題的人會 出現吸毒行為,而只有13.2%精神健康健全的人出現吸毒行為,顯示精神健康 出現問題的人出現吸毒行為的機會比一般健康的人高出一倍(SubstanceAbuse and Mental Health Administration, 2012)
外國文獻
外國文獻
● 世衛研究更指出,假如兒童的精神健康問題沒有得到適當的處 理,有機會令他們於青年時期作出犯罪或與人疏離的行為,影 響社會和諧 (WHO, 2012)
● 有行為障礙但又沒有及早治療的兒童和青少年 很可能學業失敗,
以及在往後的日子難於穩定地工作,並比其他人更有可能在青
少年期及成人階段犯罪(Kids mental health, 2007)。
本地狀況
●
精神健康與犯罪違規行為青年的研究十分缺乏●
香港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專科服務資源欠奉●
延遲介入而令輕微情緒問題的犯罪違規青年演化成更嚴重的行為及精神健康問 題●
及早鼓勵存在精神健康和犯罪違規行為的青少年,參與輔導和教育,減少惡性 循環和演化成更嚴重的情緒及行為問題。24
普及心理教育 Low Intensity –
Brief CBT
高密度心理教育 High Intensity -
CBT / MBCT 低危
高危
405
名 - 普及心理教育140
名 - 一般精神健康教育45
名青少年 - 認知行為治療40
名青少年 - 靜觀認知治療 Stepped Care Model分層介入
「青少年偏差行為與心理危機因素評估 > 1.91 一般情緒健康問卷 (GHQ) > 3
3
間小學、15
間中學、5
間群育學校、3
間大專院校20
場識別評估活動或工作坊識別超過
3400
名 學生識別服務
Screening - GHQ 12
「青少年偏差行為與心理危機因素評估工具」
評估人數超過
1000
名青少年篩選出
545
名具情緒困擾的青少年評估服務
Assessment Tool - HKU
實務數字 資料來源: 來自香港青年協會
39 26
25 13
13 12 10 5
5 4 2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抑鬱 睡眠問題 焦慮 狂躁 遊戲問題 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 進食問題 自閉症 專注不足 性格障礙 驚慌
精神健康困擾
實務數字 資料來源: 來自香港青年協會
46 41
26
35 34 29
12 3
2 2 2 1 1 1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衝動 易怒 傷人 自殺傾向 自殘 威嚇 欺凌 吸毒 偷竊 性罪行 犯法 群毆 黑社會 其他
違規行為
實務數字 資料來源: 來自香港青年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