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佛法總綱》之一:存有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佛法總綱》之一:存有 "

Copied!
2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佛法總綱與因明論式預習

林崇安

(內觀雜誌,41 期,pp. 2-22,2006.06)

目錄

《佛法總綱》之一:存有

《佛法總綱》之二:知覺

《佛法總綱》之三:五道

《佛法總綱》之四:四諦

────

《佛法總綱》之一:存有

因明論式實習:從總綱立出正因

◎無的公設:人我、神我、龜毛、兔角、石女兒都是無。

◎存有、(=有)、存在、法、所知是同義字。

(預習一)同義字

虛空應是存有,因為是存在故。

桌子應是存在,因為是法故。

智慧應是法,因為是所知故。

人應是所知,因為是存有故。

白馬應是有,因為是法故。

人我應是無,因為不是存有故。

兔角應是無,因為不是所知故。

石女兒應是無,因為不是法故。

(2)

◎存有的定義:以正量所緣的東西。

存在的定義:以正量所成的東西。

法的定義:能持自性。

所知的定義:能為心之境。

(預習二)定義

虛空應是存有,因為是以正量所緣的東西故。

桌子應是有,因為是以正量所緣的東西故。

智慧應是存在,因為是以正量所成的東西故。

人應是法,因為是能持自性故。

白馬應是所知,因為是能為心之境故。

人我應是無,因為不是以正量所緣的東西故。

兔角應是無,因為不是能為心之境故。

石女兒應是無,因為不是能持自性故。

◎存有分二:常與無常。

(預習三)分類

虛空應是存有,因為是常、無常二者之一故。

桌子應是有,因為是常、無常二者之一故。

智慧應是存在,因為是常、無常二者之一故。

人應是所知,因為是常、無常二者之一故。

白馬應是法,因為是常、無常二者之一故。

虛空應是存有,因為是常故。

桌子應是有,因為是無常故。

智慧應是存在,因為是無常故。

人應是所知,因為是無常故。

白馬應是法,因為是無常故。

◎常、無為法、非所作性是同義字。

(預習四)同義字

(3)

虛空應是常,因為是無為法故。

桌子的概念應是常,因為是非所作性故。

空性應是無為法,因為是常故。

無我應是非所作性,因為是常故。

◎常的定義:非生滅的法。

無為法的定義:非從因緣所生的法。

非所作性的定義:非已生的法。

(預習五)定義

虛空應是常,因為是非生滅的法故。

桌子的概念應是常,因為是非生滅的法故。

空性應是無為法,因為是非從因緣所生的法故。

無我應是非所作性,因為是非已生的法故。

◎無常、有為法、所作性、實事是同義字。

(預習六)同義字

桌子應是無常,因為是有為法故。

智慧應是有為法,因為是所作性故。

人應是所作性,因為是實事故。

白馬應是無常,因為是所作性故。

◎無常的定義:刹那生滅的法。

有為法的定義:從因緣所生的法。

所作性的定義:已生的法。

實事的定義:能有作用。

◎無實的定義:無有作用。

(預習七)定義

桌子應是無常,因為刹那生滅的法故。

智慧應是有為法,因為是從因緣所生的法故。

(4)

人應是所作性,因為是已生的法故。

白馬應是無常,因為是刹那生滅的法故。

人我應是無實,因為無有作用故。

人我應是無實,因為是無和無為法之一故。

兔角應是無實,因為無有作用故。

兔角應是無實,因為是無和無為法之一故。

◎無實的法、無為法、常、非所作性、無有作用的法,是同義詞。

(預習八)同義詞

虛空應是無實的法,因為是無為法故。

桌子的概念應是無實的法,因為是常故。

空性應是無實的法,因為是非所作性故。

無我應是無實的法,因為是無有作用的法故。

◎無常分三:色蘊、知覺、不相應行。

(預習九)分類

桌子應是無常,因為是色、知、不相應行三者之一故。

智慧應是有為法,因為是色、知、不相應行三者之一故。

人應是所作性,因為是色、知、不相應行三者之一故。

白馬應是無常,因為是色、知、不相應行三者之一故。

桌子應是無常,因為是色蘊故。

智慧應是有為法,因為是知覺故。

人應是所作性,因為是不相應行故。

白馬應是無常,因為是不相應行故。

◎色蘊與物質是同義字。

知覺、覺知、心識是同義字。

(預習十)同義字

桌子應是色蘊,因為是物質故。

(5)

眼根應是物質,因為是色蘊故。

智慧應是知覺,因為是覺知故。

眼識應是覺知,因為是心識故。

感受應是心識,因為是知覺故。

◎色蘊的定義:堪為色者。

物質的定義:微粒所成者。

知覺的定義:明白而覺知。

不相應行的定義:非色非知的無常法。

(預習十一)定義

桌子應是色蘊,因為是堪為色故。

聲音應是物質,因為是微粒所成故。

智慧應是知覺,因為是明白而覺知故。

白馬應是不相應行,因為是非色非知的無常法故。

人應是不相應行,因為是非色非知的無常法故。

◎色蘊分外色、內色。

物質分外物質、內物質。

知覺分心王、心所。

(預習十二)分類

桌子應是色蘊,因為是外色、內色二者之一故。

香味應是色蘊,因為是外色、內色二者之一故。

眼根應是色蘊,因為是外色、內色二者之一故。

耳根應是色蘊,因為是外色、內色二者之一故。

聲音應是物質,因為是外物質、內物質二者之一故。

鼻根應是物質,因為是外物質、內物質二者之一故。

舌根應是物質,因為是外物質、內物質二者之一故。

身根應是物質,因為是外物質、內物質二者之一故。

智慧應是知覺,因為是心王、心所二者之一故。

耳識應是知覺,因為是心王、心所二者之一故。

(6)

桌子應是色蘊,因為是外色故。

香味應是色蘊,因為是外色故。

眼根應是色蘊,因為是內色故。

耳根應是色蘊,因為是內色故。

聲音應是物質,因為是外物質故。

鼻根應是物質,因為是內物質故。

舌根應是物質,因為是內物質故。

身根應是物質,因為是內物質故。

智慧應是知覺,因為是心所故。

耳識應是知覺,因為是心王故。

《佛法總綱》之二:知覺

因明論式實習:從總綱立出正因

◎知覺的定義:明白而覺知。

心識的定義:覺知。

1 眼識,應是知覺,因為是明白而覺知故。

2 耳識,應是知覺,因為是明白而覺知故。

3 鼻識,應是知覺,因為是明白而覺知故。

4 貪心,應是心識,因為是覺知故。

5 瞋心,應是心識,因為是覺知故。

◎心識、覺知、知覺三者是同義語。

1 眼識,應是知覺,因為是覺知故。

2 耳識,應是知覺,因為是覺知故。

3 鼻識,應是知覺,因為是心識故。

4 貪心,應是心識,因為是知覺故。

5 瞋心,應是心識,因為是覺知故。

(7)

◎知覺分為量、非量

1 執色根現量,應是知覺,因為是量、非量二者之一故。

2 執聲根現量,應是知覺,因為是量、非量二者之一故。

3 執香根現量,應是知覺,因為是量故。

4 執味根現量,應是心識,因為是量故。

一、量

○量的定義:新而不欺妄的覺知。

不欺妄的定義:能得自抉擇義(能獲得其考察的對象)。

1 現觀細品無常的瑜伽現量,應是量,因為是新而不欺妄的覺知故。

2 現觀粗品人無我的瑜伽現量,應是量,因為是新而不欺妄的覺知故。

3 現觀細品人無我的瑜伽現量,應是量,因為是新而不欺妄的覺知故。

4 事勢比量,應是量,因為是新而不欺妄的覺知故。

○量的分類:分為現量、比量二種。

1 執色根現量、執聲根現量、執香根現量、執味根現量、執觸根現量,

應是量,因為是現量、比量二者之一故。

2 執色意現量、執聲意現量、執香意現量、執味意現量、執觸意現量、

執法意現量,應是量,因為是現量、比量二者之一故。

3 現觀細品無常的瑜伽現量,應是量,因為是現量、比量二者之一故。

4 現觀粗品人無我的瑜伽現量,應是量,因為是現量、比量二者之一故。

5 現觀細品人無我的瑜伽現量,應是量,因為是現量、比量二者之一故。

6 事勢比量,應是量,因為是現量、比量二者之一故。

1 執色根現量、執聲根現量、執香根現量、執味根現量、執觸根現量,

應是量,因為是現量故。

2 執色意現量、執聲意現量、執香意現量、執味意現量、執觸意現量、

執法意現量,應是量,因為是現量故。

(8)

3 現觀細品無常的瑜伽現量,應是量,因為是現量故。

4 現觀粗品人無我的瑜伽現量,應是量,因為是現量故。

5 現觀細品人無我的瑜伽現量,應是量,因為是現量故。

6 現觀細品人無我的瑜伽現量,應不是比量,因為是現量故。

7 事勢比量,應是量,因為是比量故。

(1)現量

○現量的定義:離分別且新而不欺妄的覺知。

○現識的定義:離分別且不錯亂的覺知。

現識與不錯亂識是同義詞。

1 執色根現量、執聲根現量、執香根現量、執味根現量、執觸根現量,

應是現量,因為是離分別且新而不欺妄的覺知故。

2 執色意現量、執聲意現量、執香意現量、執味意現量、執觸意現量、

執法意現量,應是現量,因為是離分別且新而不欺妄的覺知故。

3 現觀細品無常的瑜伽現量,應是現量,因為是離分別且新而不欺妄的 覺知故。

4 現觀粗品人無我的瑜伽現量,應是現量,因為是離分別且新而不欺妄 的覺知故。

5 現觀細品人無我的瑜伽現量,應是現量,因為是離分別且新而不欺妄 的覺知故。

◎現量的分類:自證現量、根現量、意現量、瑜伽現量四種。

○自證現量的定義:唯向內執之離分別且新而不欺妄的覺知。

○根現量的定義:依據自己不共增上緣的具色根所生起離分別且新而不 欺妄的覺知。

○根現量的分類:執色根現量、執聲根現量、執香根現量、執味根現量、

執觸根現量等五種。

○意現量的定義:依據自己不共增上緣的意根所生起離分別且新而不欺 妄的覺知。

○意現量的分類:執色意現量、執聲意現量、執香意現量、執味意現量、

執觸意現量、執法意現量等六種。

(9)

○瑜伽現量的定義:依據自己增上緣止觀雙運的定,新而現觀細品無常 及粗細品人無我任何一種的聖者心續中他證之智。

○瑜伽現量的分類:現觀細品無常的瑜伽現量、現觀粗品人無我的瑜伽 現量、現觀細品人無我的瑜伽現量三種。

1 現觀細品無常的瑜伽現量,應是現量,因為是瑜伽現量故。

2 現觀粗品人無我的瑜伽現量,應是現量,因為是瑜伽現量故。

3 現觀細品人無我的瑜伽現量,應是現量,因為是瑜伽現量故。

1 現觀細品無常的瑜伽現量,應是瑜伽現量,因為是依據自己增上緣止 觀雙運的定,新而現觀細品無常及粗細品人無我任何一種的聖者心續 中他證之智故。

2 現觀粗品人無我的瑜伽現量,應是瑜伽現量,因為是依據自己增上緣 止觀雙運的定,新而現觀細品無常及粗細品人無我任何一種的聖者心 續中他證之智故。

3 現觀細品人無我的瑜伽現量,應是瑜伽現量,因為是依據自己增上緣 止觀雙運的定,新而現觀細品無常及粗細品人無我任何一種的聖者心 續中他證之智故。

(2)比量

○比量的定義:依據自依所立正因,直接產生新而不欺妄的執著心。

○比量的分類為三種:

(a)事勢比量,如以「所作性」為因,通達「聲無常」的比量。

(b)世許(極成)比量,如以「存在於分別心境上」為因,通達「懷 兔稱為月」的比量。(懷兔:擁有兔者,月之別名)

(c)信許比量,如以「經過三種觀察的清淨言教」為因,通達「施致 財富,守戒安樂」的言教是不欺妄的教義的比量。(三種觀察:是不 違於現量、事勢比量、世許比量)

1 事勢比量,應是比量,因為是依據自依所立正因,直接產生新而不欺 妄的執著心故。

2 信許比量,應是量,因為是比量故。

(10)

二、非量

○非量的定義:非「新而不欺妄」的覺知。

○非量的分類:已決智、伺察意、顯而未定、疑、顛倒識五種。

1 已決智,應是非量,因為是非「新而不欺妄」的覺知故。

2 伺察意,應是非量,因為是非「新而不欺妄」的覺知故。

3 顯而未定,應是非量,因為是非「新而不欺妄」的覺知故。

4 疑,應是非量,因為是非「新而不欺妄」的覺知故。

5 顛倒識,應是非量,因為是非「新而不欺妄」的覺知故。

(1).已決智

○已決智的定義:通達已通達的覺知。

1 執青色根現識的第二刹那,應是已決智,因為是通達已通達的覺知故。

2 他心通的現識第二刹那,應是已決智,因為是通達已通達的覺知故。

3 見道無間道的第二刹那,應是已決智,因為是通達已通達的覺知故。

4 通達聲音無常的比量第二刹那,應是已決智,因為是通達已通達的覺 知故。

○已決智的分類:現識已決智、分別心已決智。

第一,現識已決智又分:

一者根現識已決智,如執青色根現識的第二刹那。

二者意現識已決智,如他心通的現識第二刹那。

三者自證現識已決智,如感受眼識等自證現識的第二刹那。

四者瑜伽現識已決智,如見道無間道的第二刹那。

○現識的第一刹那=現量的第一刹那=現量。

○現識的第二刹那=現量的第二刹那=現識已決智—此不是現量。

第二,分別心已決智又分為二:

一者以現量引生的分別心已決智,如由執青色根現量引生定解青色符 合事實的定解識。

二者以比量引生的分別心已決智,如通達聲音無常的比量第二刹那。

(11)

1 執青色根現識的第二刹那,應是已決智,因為是現識已決智故。

2 他心通的現識第二刹那,應是已決智,因為是現識已決智故。

3 見道無間道的第二刹那,應是已決智,因為是現識已決智故。

4 通達聲音無常的比量第二刹那,應是已決智,因為是分別心已決智故。

(2).伺察意

○伺察意的定義:於自境執著符合事實的欺妄執者心。

(伺察意是已相信正確的宗,如聲是無常,但對其因尚未完全確定。)

○伺察意的分類為五:

第一,無因的伺察意:如唯依「聲無常」的言語,執「聲無常」的心識,

因為是以「聲無常」的言語,說出「聲無常」的宗,而尚未說出其理 由故。

第二、與因相違的伺察意,如以「無有作用」作因,執「聲無常」的心 識,因為無有作用與無常相違故。

第三、因不定的伺察意,如以「所量」作因,執「聲無常」的心識,因 為所量性是成立彼之不定因故。

第四、因不成的伺察意,如以「眼所見」作因,執「聲無常」的心識,

因為眼所見是成立彼之不成因故。

第五、雖有因但未抉擇的伺察意,如對「聲是所作性」及「凡是所作皆 是無常」尚未以量認定時,以「所作性」作因,執「聲無常」的心識,

因為所作性雖是成立聲無常的正因,但其人尚未抉擇故。

1 唯依「聲無常」的言語,執「聲無常」的心識,應是伺察意,因為是 於自境執著符合事實的欺妄執者心故。

2 唯依「聲無常」的言語,執「聲無常」的心識,應是伺察意,因為是 無因的伺察意故。

3 以「所量」作因,執「聲無常」的心識,應是伺察意,因為是因不定 的伺察意故。

(3).顯而未定

○顯而未定心識的定義:於已成自所入境之自相明顯,且於已成自所入

(12)

境之自相不能引生定解之共同因素的覺知。

○顯而未定的事例者,如本人懷疑:「見或未見青色」所引生的執青色 根現識、異生心續中執色等五境的意現識,以及感受彼之自證。

1.本人懷疑:「見或未見青色」所引生的執青色根現識,應是顯而未定的 心識,因為是於已成自所入境之自相明顯,且於已成自所入境之自相 不能引生定解之共同因素的覺知故。

(4)、疑

○疑的定義:以自力於兩邊猶豫的覺知。

○疑的分類為三:

第一,義已轉的疑,如思維「聲是無常耶?」的疑。

第二,義未轉的疑,如思維「聲是常耶?」的疑。

第三,等分的疑,如思維「聲是常或無常耶?」的疑。

1 思維「聲是常耶?」的疑,應是疑,因為是以自力於兩邊猶豫的覺知 故。

2 思維「聲是常耶?」的疑,應是疑,因為是義已轉的疑故。

(5).顛倒識

○顛倒識的定義:於自境顛倒的覺知。

○顛倒識的分類:分別心顛倒識、無分別心顛倒識。

第一,分別心顛倒識:如執聲常的分別心、執兔角的分別心。

第二,無分別心顛倒識,復分為意識及根識二種:

(a)意識的無分別心顛倒識:如於夢中,對青色明見為青色的夢識。

○於夢中,對青色明見為青色的夢識,應是意識、無分別的覺知、顛倒 識三者,因為依次是:

一、夢中的知覺故;

二、離「可能混合聲、義的執著心」的覺知故;

三、於自境法處之色本無青色而執為青色的知覺故。

但就處於夢中的人而言,彼與根識是符合事實。

(b)根識的無分別心顛倒識,如見雪山為青山的根識及見白螺為黃色

(13)

的根識。

1a 執聲常的分別心,應是顛倒識,因為是於自境顛倒的覺知故。

1b 執聲常的分別心,應是顛倒識,因為是分別心顛倒識故。

2a 於夢中,對青色明見為青色的夢識,應是顛倒識,因為是於自境顛倒 的覺知故。

2b 於夢中,對青色明見為青色的夢識,應是於自境顛倒的覺知,因為是 於自境法處之色本無青色而執為青色的知覺故。

2c 於夢中,對青色明見為青色的夢識,應是無分別心顛倒識,因為是意 識的無分別心顛倒識故。

3 見雪山為青山的根識,應是無分別心顛倒識,因為是根識的無分別心 顛倒識故。

◎知覺分為自證、他證二種。

○心識又分為自證(=覺知自)及他證(覺知他)二種。

一、自證與唯向內緣的心識是同義語。

二、他證與向外視的心識是同義語。

○根現量、意現量、瑜伽現量、分別心等是他證的知覺。

○自證與他證是相違。

1 根現量、意現量、瑜伽現量,應不是自證,因為是他證的知覺故。

2 根現量、意現量、瑜伽現量,應是他證的知覺,因為是向外視的心識 故。

《佛法總綱》之三:五道

因明論式實習:從總綱立出正因

【1】道的定義是:無偽的出離思維所攝的智慧。

○道、現觀,是同義詞。

○道的分類有五:一、資糧道;二、加行道;三、見道;四、修道;五、

無學道。

(14)

【2】資糧道的定義是:法現觀。

○資糧道、信地、順解脫分、法現觀是同義詞。

○資糧道的分類有三:聲聞資糧道、獨覺資糧道、大乘資糧道。

(1)聲聞資糧道,應是道,因為是無偽的出離思維所攝的智慧故。

(2)聲聞資糧道,應是道,因為是現觀故。

(3)聲聞資糧道,應是道,因為是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 學道五者之一故。

(4)聲聞資糧道,應是道,因為是資糧道故。

(5)聲聞資糧道,應是資糧道,因為是法現觀故。

(6)聲聞資糧道,應是資糧道,因為是順解脫分故。

(7)聲聞資糧道,應是資糧道,因為是聲聞資糧道、獨覺資糧道、大 乘資糧道三者之一故。

(8)聲聞資糧道,應是資糧道,因為是聲聞資糧道、獨覺資糧道、大 乘資糧道三者中的聲聞資糧道故。

(獨覺資糧道、大乘資糧道仿之)

【3】聲聞資糧道的定義是:聲聞的法現觀。

○聲聞資糧道的分類有三:下中上三品,每一品復有現量、比量、已決 智三種。

第一、如聲聞資糧道者心中的前五神通:

第二、如聲聞資糧道者心中依靠正因最初通達人無我的智慧;

第三、如聲聞資糧道者心中通達人無我後的已決定智。

(1)下品聲聞資糧道,應是聲聞資糧道,因為是聲聞的法現觀故。

(2)上品大乘資糧道,應是大乘資糧道,因為是大乘的法現觀故。

(3)聲聞資糧道者心中的前五神通,應是聲聞資糧道的現量,因為是 聲聞法現觀的現量故。

(4)聲聞資糧道者心中依靠正因最初通達人無我的智慧,應是聲聞資 糧道的比量,因為是聲聞法現觀的比量故。

(5)聲聞資糧道者心中通達人無我後的已決定智,應是聲聞資糧道的 已決智,因為是聲聞法現觀的已決智故。

(15)

◎獨覺資糧道、大乘資糧道類推:只是獨覺資糧道者是對於二取空,大 乘資糧道者是對於空性。

【4】加行道的定義是:義現觀。

○加行道、順抉擇分、義現觀是同義詞。

○加行道的分類有三:聲聞加行道等三種。

【5】聲聞加行道的定義是:聲聞的義現觀。

○聲聞加行道的分類有四:暖、頂、忍、世第一法四位,前三位各有下 中上三品,世第一法不分品,因為它僅是時邊際刹那。

【6】大乘加行道的定義是:大乘的義現觀。

○大乘義現觀的分類有四:暖、頂、忍、世第一法四種,每一種分下、

中、上三品,共十二品,亦有現量、比量、已決智三種。

(1)聲聞暖位下品已決智,應是聲聞加行道,因為是聲聞的義現觀故。

(2)聲聞世第一法,應是聲聞加行道,因為是聲聞的義現觀故。

(3)聲聞暖位下品,應是聲聞加行道,因為是聲聞順抉擇分故。

(4)聲聞暖位下品,應是聲聞加行道,因為是聲聞加行道暖、頂、忍、

世第一法四位之一故。

(5)聲聞暖位下品,應是聲聞加行道,因為是聲聞加行道暖位故。

【7】見道的定義是:諦現觀。

○見道、諦現觀、見道者之智是同義詞。

○見道的的分類有三:一、聲聞見道;二、獨覺見道;三、大乘見道。

【8】聲聞見道的定義是:聲聞的諦現觀。

○聲聞見道的分類有三:【8a】一、聲聞見道根本智;【8b】二、聲聞見 道後得智;【8c】三、俱非彼二之聲聞見道。

(1)聲聞見道根本智,應是聲聞見道,因為是聲聞諦現觀故。

(2)聲聞見道根本智,應是聲聞見道,因為是聲聞見道者之智故。

(3)聲聞見道根本智,應是聲聞見道,因為是聲聞見道根本智、聲聞 見道後得智、俱非彼二之聲聞見道三者之一故。

(16)

【8a】聲聞見道根本智的定義是:於自境無我上,一心專注的聲聞諦現 觀。

○聲聞見道根本智的分類有三:A、聲聞見道無間道;B、聲聞見道解脫 道;C、俱非彼二之聲聞見道根本智。

(1)聲聞見道無間道,應是聲聞見道根本智,因為是於自境無我上,

一心專注的聲聞諦現觀故。

(2)聲聞見道無間道,應是聲聞見道根本智,因為是聲聞見道無間道、

聲聞見道解脫道、俱非彼二之聲聞見道根本智三者之一故。

A 聲聞見道無間道的定義:一則是於人無我上一心專注的聲聞諦現觀,

二則是自己所斷的分別煩惱障的正對治。

○聲聞見道無間道的分類有八忍:苦法智忍、苦類智忍、集法智忍、集 類智忍、滅法智忍、滅類智忍、道法智忍、道類智忍。

B 聲聞見道解脫道的定義是:一則是於人無我上一心專注的聲聞諦現 觀,二則是從能引自己的無間道所斷分別煩惱障中正解脫。

○聲聞見道解脫道的的分類有八智:苦法智、苦類智、集法智、集類智、

滅法智、滅類智、道法智、道類智。

◎聲聞見道苦法智忍的定義:一則是聲聞見道無間道,二則是自所斷的 欲地所攝之見苦所斷煩惱障的正對治。

◎聲聞見道苦類智忍的定義:一則是聲聞見道無間道,二則是自所斷的 上二界地所攝之見苦所斷煩惱障的正對治。

○集、滅、道諦,依此類推。

C 俱非彼二之見道根本智,如:

於空性上一心專注的聲聞見道根本智;

於二取空上一心專注的聲聞見道根本智。

(1)聲聞苦法智忍,應是聲聞見道無間道,因為一則是於人無我上一 心專注的聲聞諦現觀,二則是自己所斷的分別煩惱障的正對治故。

(2)聲聞苦法智忍,應是聲聞見道無間道,因為是聲聞見道八忍之一 故。

(3)聲聞苦法智,應是聲聞見道解脫道,因為一則是於人無我上一心

(17)

專注的聲聞諦現觀,二則是從能引自己的無間道所斷分別煩惱障中正 解脫故。

(4)聲聞苦法智,應是聲聞見道解脫道,因為是聲聞見道八智之一故。

(5)於空性上一心專注的聲聞見道根本智,應是聲聞見道根本智,因 為是於自境無我上,一心專注的聲聞諦現觀故。

(6)於空性上一心專注的聲聞見道根本智,應不是聲聞見道無間道;

也不是聲聞見道解脫道,因為是俱非彼二之見道根本智故。

【8b】聲聞見道後得智的定義:一則是聲聞見道解脫道後生起的聲聞諦 現觀,二則自於具此者之心上現前生起。

【8c】俱非彼二之聲聞見道:如:

聲聞見道無間道者及解脫道者心上的四無量心、希求解脫的心;

聲聞見道後得者心上現觀空性的智慧、現觀二取空的智慧。

(1)聲聞見道無間道者及解脫道者心上的四無量心,應不是聲聞見道 根本智,也不是聲聞見道後得智,因為是俱非彼二之聲聞見道故。

(2)聲聞見道後得者心上現觀空性的智慧,應不是聲聞見道根本智,

也不是聲聞見道後得智,因為是俱非彼二之聲聞見道故。

【9】獨覺見道的定義是:在作為自因的獨覺加行道圓滿後生起,且在 作為自果的獨覺修道未生起前的獨覺諦現觀。

○獨覺見道的分類有三:【9a】一、獨覺見道根本智;【9b】二、獨覺見 道後得智;【9c】三、俱非彼二之獨覺見道。

【9a】獨覺見道根本智的定義是:於自境無我上,一心專注的獨覺諦現 觀。

○獨覺見道根本智的分類有三:A、獨覺見道無間道;B、獨覺見道解脫 道;C、俱非彼二之獨覺見道根本智。

A 獨覺見道無間道的定義:一則是於二取空上,一心專注的獨覺諦現觀,

二則是自所斷的執著色等為外境的遍計分別之正對治。

○獨覺見道無間道的分類有見道八忍。

B 獨覺見道解脫道的定義:一則是於二取空上,一心專注的獨覺諦現觀,

二則是從能引的無間道所斷障中解脫。

(18)

○獨覺見道解脫道的分類有見道八智。

C 俱非彼二之獨覺見道根本智。

【10】大乘見道的定義是:大乘諦現觀。

【11】修道的定義是:隨現觀。

○修道、隨現觀、修道者之智是同義詞;

○修道的分類有三:一、聲聞修道;二、獨覺修道;三、大乘修道。

【12】聲聞修道的定義是:聲聞隨現觀。

○聲聞修道的分類有三:【12a】一、聲聞修道根本智;【12b】二、聲聞 修道後得智;【12c】三、俱非彼二之聲聞修道。

(1)聲聞修道根本智,應是聲聞修道,因為是在作為自因的聲聞見道 圓滿後隨即生起,且在作為自果的聲聞無學道未生起前的聲聞隨現觀 故。

(2)聲聞修道根本智,應是聲聞修道,因為是聲聞修道根本智、聲聞 修道後得智、及俱非彼二之聲聞修道三者之一故。

【12a】聲聞修道根本智的定義是:專注無我境的聲聞隨現觀。

○聲聞修道根本智的分類有三:A、聲聞修道無間道;B、聲聞修道解脫 道;C、俱非彼二之聲聞修道根本智。

A、聲聞修道無間道的定義:一則是專注於人無我的聲聞隨現觀,二則 是自所斷之修所斷煩惱障的正對治。

○聲聞修道無間道的分類有九:從聲聞修道無間道下下品乃至上上品共 九品。

B、聲聞修道解脫道的定義是:從自近取因同一座而生的聲聞修道無間 道所斷障中解脫之專注於無我的聲聞隨現觀。

○聲聞修道解脫道的分類有九:從聲聞修道解脫道下下品乃至上上品共 九品。

【14】大乘修道的定義是:大乘隨現觀。

○大乘修道的分類有三:【14a】大乘修道根本智、【14b】大乘修道後得 智、【14c】俱非彼二之大乘修道。

【14a】大乘修道根本智的定義:一則是專注於自境之無我的大乘隨現 觀,二則自於具此者的心上現前生起。

(19)

○大乘修道根本智的分類有三:A 大乘修道無間道、B 大乘修道解脫道、

C 俱非彼二之根本智。

A、大乘修道無間道的定義:一則是專注於法性的大乘隨現觀,二則是 自所斷俱生實執的正對治。

○大乘修道無間道的分類有九:有下中上三品,每類又分下中上品,共 九品。

○大乘修道無間道下下品的定義:一則是大乘修道無間道,二則是自所 斷俱生實執上上品的正對治。

B、大乘修道解脫道的定義:一則是大乘修道根本智,二則是從自同一 座生起的無間道所斷實執中解脫出來的隨現觀。

○大乘修道解脫道的分類有九品。

【15】無學道的定義是:斷盡煩惱障之智。

○無學道、究竟道、阿羅漢智是同義詞。

○無學道的分類有三:聲聞無學道、獨覺無學道、大乘無學道。

◎聲聞無學道的定義是:聲聞道修行達到究竟的聲聞現觀。

【16】聲聞地的定義是:能為自果無量功德所依的聲聞現觀。

○聲聞地的分類有二:一、聲聞異生地;二、聲聞聖者地。

(1)聲聞異生地,應是聲聞地,因為是能為自果無量功德所依的聲聞 現觀故。

(2)聲聞聖者地,應是聲聞地,因為是能為自果無量功德所依的聲聞 現觀故。

(3)聲聞異生地,應是聲聞地,因為是聲聞異生地、聲聞聖者地二者 之一故。

(4)聲聞聖者地,應是聲聞地,因為是聲聞異生地、聲聞聖者地二者 之一故。

(5)聲聞異生地,應不是獨覺地,因為是聲聞地故。

◎聲聞異生地的定義是:能為自果無量功德之所依處,並且是聲聞異生 心中所攝的現觀。

○聲聞異生地的分類有二:一、聲聞資糧道,分下中上三品;二、聲聞 加行道,分暖、頂、忍、世第一法四位,其中前三位各分三品,共九品。

(20)

(1)聲聞資糧道下品,應是聲聞異生地,因為是能為自果無量功德之 所依處,並且是聲聞異生心中所攝的現觀故。

(2)聲聞加行道暖位,應是聲聞異生地,因為是能為自果無量功德之 所依處,並且是聲聞異生心中所攝的現觀故。

(3)聲聞資糧道中品,應是聲聞異生地,因為是聲聞資糧道、聲聞加 行道二者之一故。

(4)聲聞加行道世第一法,應是聲聞異生地,因為是聲聞資糧道、聲 聞加行道二者之一故。

◎聲聞聖者地的定義是:能為自果無量功德所依的聲聞聖者的現觀。

○聲聞聖者地的分類有三:一、聲聞見道;二、聲聞修道;三、聲聞無 學道。

(1)聲聞見道,應是聲聞聖者地,因為是能為自果無量功德所依的聲 聞聖者的現觀故。

(2)聲聞見道,應是聲聞聖者地,因為是聲聞見道、聲聞修道、聲聞 無學道三者之一故。

(3)聲聞見道,應不是異生地,因為是聲聞聖者地故。

【17】獨覺地的定義是:能為自果無量功德所依的獨覺入道現觀。

○獨覺地的分類有二:一、獨覺異生地;二、獨覺聖者地。

◎獨覺聖者地的定義是:能為自果無量功德所依的獨覺聖者現觀。

○獨覺聖者地的分類有三:一、見道;二、修道;三、無學道。

【18】菩薩地的定義是:能為自果無量功德所依的菩薩現觀。

○菩薩地的分類有二:一、菩薩異生地;二、菩薩聖者地。

◎菩薩異生地的定義是:能為自果無量功德所依的異生菩薩的現觀。

○菩薩異生地的分類有二:一、菩薩資糧道;二、菩薩加行道。

◎菩薩聖者地的定義是:大悲與現證空性慧所攝的菩薩聖者的現觀。

(1)菩薩資糧道,應是菩薩地,因為是能為自果無量功德所依的菩薩 現觀故。

(21)

(2)菩薩資糧道,應是菩薩地,因為是菩薩異生地、菩薩聖者地二者 之一故。

(3)菩薩資糧道,應是菩薩地,因為是菩薩異生地故。

(4)菩薩資糧道,應是菩薩地,因為是能為自果無量功德所依的異生 菩薩的現觀故。

(5)菩薩資糧道,應不是菩薩聖者地,因為是菩薩異生地故。

(6)菩薩資糧道,應不是菩薩聖者地,因為不是大悲與現證空性慧所 攝的菩薩聖者的現觀故。

《佛法總綱》之四:四諦

因明論式實習:從總綱立出正因

◎以下解說四諦

【1】「苦諦」之定義,謂從自因集諦產生之一分中,安立之有漏之所斷,

就是苦諦。

○若分類,有三種,謂「苦苦」、「壞苦」及「行苦」三種。

○例如腎臟疼痛之受為第一種;例如有漏之樂受為第二種;例如有漏之 取蘊為第三種之舉例。

1 腎臟疼痛之受,應是苦諦,因為是從自因集諦產生之一分中,安立之 有漏之所斷故。

2 腎臟疼痛之受,應是苦諦,因為是苦苦故。

3 有漏之樂受,應是苦諦,因為是從自因集諦產生之一分中,安立之有 漏之所斷故。

4 有漏之樂受,應是苦諦,因為是壞苦故。

5 有漏之取蘊,應是苦諦,因為是從自因集諦產生之一分中,安立之有 漏之所斷故。

6 有漏之取蘊,應是苦諦,因為是行苦故。

【2】「集諦」之定義,謂從自果苦諦能生之業、煩惱之一分中,安立之

(22)

有漏之所斷,就是集諦。

○集諦分類有二:謂「業之集諦」及「煩惱之集諦」二種。

依次舉例如下:能引生三界之一切業為第一種;六根本煩惱及二十 隨煩惱為第二種之舉例故。

1 能引生三界之一切業,應是集諦,因為是從自果苦諦能生之業、煩惱 之一分中,安立之有漏之所斷故。

2 能引生三界之一切業,應是集諦,因為是業之集諦故。

3 六根本煩惱及二十隨煩惱,應是集諦,因為是從自果苦諦能生之業、

煩惱之一分中,安立之有漏之所斷故。

4 六根本煩惱及二十隨煩惱,應是集諦,因為是煩惱之集諦故。

【3】「滅諦」之定義,謂以修習已成能得自己之方便的道諦之力,所得 之離繫是滅諦。

○彼分類有三:謂有三乘之三種滅諦。

○滅諦與別擇滅是同義詞。

【a】別擇滅的定義:以各別擇慧之力,斷除所斷之離繫。例如,住於 見道解脫道聖者心中之滅諦。

【b】非擇滅的定義:不是以各別擇慧之力斷除所得,而是緣缺之力所 未生之一分。例如,凡夫心中煩惱未生之一分。

【c】「無為之虛空」的定義:唯遮礙觸的無遮。

1 聲聞之滅諦,應是滅諦,因為是以修習已成能得自己之方便的道諦之 力,所得之離繫故。

2 見道解脫道聖者心中之滅諦,應是別擇滅,因為是以各別擇慧之力,

斷除所斷之離繫故。

3 凡夫心中煩惱未生之一分,應不是滅諦,因為是非擇滅故。

4 凡夫心中煩惱未生之一分,應是非擇滅,因為不是以各別擇慧之力斷 除所得,而是緣缺之力所未生之一分故。

【4】「道諦」之定義,謂已成能得滅諦之方便的道之一分中,安立之聖 者心續之智,就是道諦。

(23)

○於彼分類,有聲聞之見、修、無學道三種,獨覺之見、修、無學道三 種,及大乘之見、修、無學道三種。

1 聲聞之見道,應是道諦,因為是已成能得滅諦之方便的道之一分中,

安立之聖者心續之智故。

2 聲聞之無學道,應是道諦,因為是無學道故。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以不有 (實無) 之有 (幻有) 而成於有 (能有) 有 (所有) 之宗 (妙有) 以不空 (頑空) 之空 (真空) 而現 於空 (能空) 空 (所現) 之境

。是五難有自然之法也。凡人於佛。而有反復之心。以施少善者。皆得大福。不唐棄

 見彼忿怒相  十六童女形   左手持金剛  及彼葛波羅   朅椿誐亦然  右手青色杵 

✗齊合立克(John Zahorik) 知識是人類所建構的 知識是臆測的、可誤的 知識的成長在於揭露. 引起後現

Rhys Davids, A Buddhist Manual of Psychological Ethics, Oxford: The Pali Text Society, 1900, 1 st Ed.. ・ Kathāvatthu translated by Shwe Zan

即使是輾轉來自西域,其義理也一定與佛經不相違背。而所謂疑偽經,乃後人假託佛之名義 而偽造,或「抄造經典」,或據部分佛教義理而攙雜進虛構的成分,或完全出自編造者的胸

相當清楚的是, Avalokiteśvara 這個複合詞是由 avalokita 跟 īśvara 結合而成。avalokita 為觀,而 īśvara 為自在,所以譯為 觀自在。因為連音或連聲 (saṃdhi)的關係,avalokita

• 人所看見的顏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