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二章 文獻探討"

Copied!
2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分為三節,分別探討同儕支持、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背景因素變 項。

第一節 同儕支持

壹、同儕、同儕團體的定義與功能

對於同儕(peer)一詞,文獻上可發現有些不同層面的定義,可 分為(1)以年齡為區分的解釋,例如黃德祥(民 86)定義同儕是指相同 年齡層或年齡相近的同伴、友群、同學或朋友。魏麗敏(民 86)則認 為同儕是指彼此能分享互相熟悉的價值、經驗與生活型態且年齡相近 的人。或是(2)以同質性作為區分依據,韋氏大辭典對同儕所下的定義 是與別人有相同立足點的人,而發展心理學家 Shaffer 認為同儕是「同 等地位」,或至少在目前以相似的行為複雜程度運作的個體(林翠湄 譯,民 84)。Coleman(1991)指出:同儕是一種同質的青少年文化,

其中往往會帶著他們的價值觀及獨特的社會系統。(引自雷庚玲,曾慧 芸,民 88)。

在同儕團體(peer group)的組成方面則採較共同的定義為:「年 齡相當的友伴因互動所形成的群體。(黃德祥,民 86)」或進一步說明 為:「年齡、權力地位差不多相同的人所結合的團體,為一種社會體系,

可以滿足成員的社會需要。」(魏麗敏,民 86 年)。而就其價值或功能 加以定義的,則包含「具有共同認定的行為標準與價值觀,而且團體 能滿足成員的歸屬感。」(牛玉珍,民 85),或「彼此互為比較或參照

(reference)對象的人。」(王煥琛、柯華葳,民 88)。

關於青少年同儕的研究,Erwin (黃牧仁譯,民 88)發現從兒童 中期到長大成人的這一段時間中,個體與同儕之間的關係模式會變得 愈來愈穩定、親密,並且對他的重要性也愈來愈增強。黃德祥(民 83 年)、Grotevant & Cooper(1986)則指出青少年階段最明顯的轉變之

(2)

一即是同儕的影響力大增,父母的影響力相對的減低。此時期的個體 逐漸不受父母的約束,轉而加入同儕的活動,同化自己的思考模式、

價值觀、行為等,青少年經由此相互影響的過程,產生教育功能。根 據國內研究指出青少年同儕團體具有下列的功能:替代家庭的功能、

穩定性影響、獲得自尊、得到行為的標準、有安全感、有演練的機會、

示範的機會(黃德祥,民 83 年)及幫助每一個學生獲得從家庭中獨立 生活的能力、達成其課業上的目標、情緒上的支持、和不同背景與興 趣性向的人相處、協助學生在不斷的價值增強作用中,獲得較永恆的 價值體系;對學業成績較差的學生,提供在非學業性活動上得到滿足 和自尊的機會與成為大多數學生在行為、態度、價值的參照團體(牛 玉珍,民 85)。因此在青少年時期的發展過程中,同儕扮演著極重要的 角色,同儕可成為個人行為之增強者或示範者及指導者。

Kirchler 等人(1995)表示青少年對某個團體的認同以及融入可 以帶給他們許多好處例如:情緒上的支持與協助,以及良好的社會學 習機會(引自 Erwin 著,黃牧仁譯,民 88)

影響學生在學生活中所形成的同儕團體的因素中,友誼(或友情) 為其中一項重要的情感因子,透過良好友誼的維持,通常可維持較好 的同儕關係,在國內的研究中,黃德祥(民 83 年)指出同儕友誼的功 能包含下列幾項:(一)分享共同的興趣;(二)分享新的人生感受;(三)

共同解決生活問題;(四)共享隱私與秘密;(五)相互幫助與扶持;(六)

協助解決人際衝突;(七)減低個人身心改變所帶來的不安全感與焦 慮;(八)重新界定自己與獲得力量;(九)能夠更順利的進入成人社 會;(十)避免心理上的孤單與寂寞。黃淑玲(民 84 年)認為,良好 的同儕關係對兒童及青少年有下列的影響:(一)情感支持:被接受、

有歸屬感;(二)行為楷模:觀察同儕的行為;(三)增進正向行為:

藉由團體成員對正向、負向行為的反應,逐漸修正自己的行為;(四)

同儕互教:透過領導的方法,教導同儕某些社會行為。許世美(民 91)

指出朋友及同學是國中生獲得健康心理相關資訊的社會參考團體。

(3)

而在國外的研究中,Parker & Seal(1996)與 Saffer(2000)則 認為青少年的友情所具有的功能為:(一)友誼(companionship):青 少 年 由 於 有 熟 悉 的 夥 伴 , 能 共 度 時 光 與 活 動 在 一 起 ;( 二 ) 刺 激

(stimulation):同儕提供青少年感興趣的資訊與興奮、新鮮的題材;

(三)物資支持(physical support):提供青少年時間、資源與協助;

(四)自我支持(ego support):提供支持、鼓勵與回饋,使青少年 能 感 受 勝 任 感 、 具 吸 引 力 與 價 值 感 ;( 五 ) 社 會 比 較 ( social comparison):經由與相似他人的比較覺察自己是否妥適;(六)親密 與情感(intimacy/affection):供給青少年溫暖、親密與信任的關係

(引自黃德祥,民 89)。

綜上所述,同儕團體對青少年的影響除了逐漸的替代家庭給予青 少年支持外,也提供了行為學習與試驗的場所,同時藉由同儕能給予 情緒的抒發與生活經驗的分享,滿足親密的需求,也因此青少年的思 想與行為更容易受到同儕團體的影響,而發生改變。

貳、同儕支持與社會支持的關係:

青少年的同儕關係,事實上屬於青少年社會網絡中的一部分,因 此大部分的研究都將同儕支持列入社會支持的分支中,故在文獻探討 中將多引用社會支持的相關研究。

一、社會支持的概念

(一)社會支持的定義:

關於社會支持,許多研究者依據不同層面給予不同的定義。

Cohen & Syme(1985)則認為社會支持可以分為結構和功能兩個 層面。結構層面是指可提供社會支持的結構特性,例如:人際接 觸頻率、社會活動參與、住處的安排等。功能層面是針對社會支 持的功能予以分類。Kessler 等人(1985)指出,社會支持是保護 人免於壓力負面效果的人際關係;而社會支持不同於社會網絡,

社會網絡是指對社會關係的描述及分類與是否提供支持無關。

單小琳(民 77 年)認為社會支持是由社會和支持兩個概念所

(4)

組成,社會是指個人所處社會環境中的人、事、物,支持則包含 情感性和工具性支援活動。莊媜夙(民 88 年)指出社會支持是個 人在社會環境中,透過各種社會關係的運作,獲得支持與幫助的 過程與結果。

大部分的學者依照功能層面定義社會支持,茲將相關整理列 於表 2-1-1 與表 2-1-2。

表 2-1-1 國外學者對社會支持的定義

年代 學者 社會支持的定義

1983 Sarason 等

社會支持是指可信任支持的人之可得性(可利用的人數)或可利 用性(運用支持的情形)

1985 House、Kahn 社會支持是人際間的相互交流,彼此可獲得情感的慰藉、物質資 源的互通、知識訊息的交換以及自我評價的提高。

1986 Thoit 社會支持是由重要他人,提供在壓力情境下之個人一些因應的協 助,如情緒性、工具性支持、訊息性支持,以幫助個人從事壓力 的管理。

1990 Tracy 社會支持是指藉由家庭或朋友等社會網絡,提供個人不同型式的 協助,包括情緒性的支持、訊息的傳遞及實質的幫助。

1994 Simmons 社會支援是人際間的互動和關係,此互動提供心理的支援或問題 的實際幫忙,而協助者主要來自於個人的社會網,並非陌生人。

(5)

表 2-1-2 國內學者對社會支持的定義

年代 學者 社會支持的定義

民 75 張笠雲 社會支持是個人透過與他人的互動,而得到其基本需求的歷程,

此基本需求包括情感性(如自尊、歸屬、讚賞、認同與安全感)

或工具性的協助(如:被認可、提供訊息及財物上實質的協助等)

民 77 邱瓊慧 社會支持是個體透過互動,而使其初級團體的成員提供各種情緒 性或實質性的支持,尤其是在壓力的情境時,能滿足個體需求或 增進其適應能力。

民 81 井敏珠 社會支持是個體透過互動,而使其週遭的任何人或有關機構的成 員提供各種情緒上、實質上或訊息上的支持、回饋,尤其是在壓 力情境下能滿足其需求或增進其適應能力。

民 88 蔡姿娟 社會支持是個體透過互動,而使其社會網路中的重要他人(家人、

朋友、學校師長)提供各種形式的協助,以滿足個體需求,增進 其適應能力與生活福祉。

民 88 黃惠貞 社會支持是指個體透過互動,而使他人提供各種支持,讓個人在 社會體系中覺得受到關心、尊重與協助,這些來自他人的資源可 幫助減少壓力、滿足需求,或增加個人因應能力。

民 89 邱珮怡 社會支持是涵蓋個人在社會網絡中獲得來自重要他人提供之各種 方式的社會支持(包括情緒性、工具性、訊息性支持等),使個人 在壓力情境中能滿足其需求或增進其適應能力。

民 90 張郁芬 社會支持係個體藉由與環境中人、事、物的互動,獲自其社會網 路中重要他人(如配偶、父母、朋友或師長等)所提供的各種形 式協助,而能夠讓個體處理所面臨的壓力、促進身心健康、生活 適應良好。

(6)

(二)社會支持的來源:

社會支持的來源可依不同解釋方式分述如下:

Brown(1974)分析社會支持的來源可分為兩種:(1)非正 式:包括初級團體裡的成員,如家人、親戚、朋友、同事;(2)

正式:包括提供服務的學校、衛生機關、政府或民間的福利機構。

Swindle(1983)認為社會支持的來源包括:(1)社會資源:

例如學校、社團、教會;(2)個別的社會網路:例如同學、朋 友、同事;(3)重要關係人:例如家人及重要他人。

Cohen & Syme(1985)指出社會支持多來自於家庭成員、

朋友及對個人有意義者,與 Thoits(1986)認為提供社會支持 的來源主要是初級團體裡的成員,如家人、親戚、朋友、同事 等的看法相似。

國內外有關青少年社會支持來源的研究如下:

Bogat 等人(1985)發現青少年和父母親間的關係,有時並 不如同儕和其他成人。Morrison 等人(1997)指出對在學的青 少年而言,家庭、同儕、師長是他們主要的社會支持來源。

邱瓊慧(民 77)發現國中生最重要的支持來源是父母親與 師長。謝毓雯(民 87)指出無論是日常生活或學業問題等,學 生尋求或知覺到的社會支持,朋友為其主要來源。蔡姿娟(民 88)認為國中階段的學生對於正式專業機構的接觸機會較少,

也缺乏瞭解,在遭遇問題時,通常不會直接尋求正式專業機構 的協助,主要還是以週遭的人員為主要尋求對象。林寶珍(民 90)指出,南投災區國中生的社會支持最主要的來源為同儕支 持,最主要的支持方式為情緒支持。

Harrison(1995)、吳宜寧(民 85)、陳淑芬(民 82)等指 出父母及好友為青少年最主要的支持來源。Levitt(1995)、王 文琪(民 84)發現青少年得自朋友的支持較多,家人及教師次 之。綜合以上的研究,青少年社會支持的主要來源主要有同儕、

(7)

父母和師長。

(三)社會支持的種類:

由上述功能層面的社會支持探討,現將社會支持的種類,

整理如表 2-1-3,並分別說明如下:

Kahn & Antonnucci(1980)將社會支持分為三個類型:(1)

情感的支持與陪伴:情感上的親密性和相互做伴;(2)工具性 支持:交通接送、購物、輕鬆的雜事、生病或緊急時的跑腿;(3)

自我價值的再確認:讓人覺得有能力、被喜歡、被需要,遠離 負面的自我評價。

House(1981)進一步將社會支持分成四種:(1)情緒性 支持(emotional support):給予個人愛、關懷、同理心、尊 重、接納及安全感;(2)工具性支持(instrumental support):

對被支持者提供行動、物質或其他直接幫助(金錢、育嬰);(3)

訊息性支持(informational support):給予個人忠告、建議、

指 導 來 幫 助 個 人 解 決 問 題 ;( 4 ) 評 價 性 支 持 ( appraisal support):對於個人的表現給予正向的回饋,幫助對方相信自 己的能力。

Turner(1983)認為社會支持可分為三種:(1)情緒性支 持(emotional support):包含關心、鼓勵、同理心、自尊支 持、歸屬支持等;(2)認知性支持(cognitive support):幫 助對方瞭解問題、提供正確的資訊及經驗;(3)實質性支持

(material support):直接提供物質或具體服務。

Thoits(1986)將社會支持分為三種:(1)工具性支持

(instrumental aid):指提供行動或物質支持,協助個人完成 其角色任務;(2)社會情緒性支持(socioemotional aid):提 供愛、關懷、自尊、同情及團體隸屬感等;(3)訊息性支持

(informational aid):提供建議、回饋及資訊等。

Cutrona & Russell(1990)將社會支持分為五個類型:(1)

(8)

情緒支持(emotional support):對個人表示愛、關懷、同情、

了解等,使其情緒上獲得安慰與鼓勵;(2)社會網絡的支持

(social network support):感覺隸屬於社會網絡內,能和網 絡成員共同參與活動;(3)自尊支持(esteem support):對個 人面臨壓力時的因應方式、能力,給予正面的回饋及認同;(4)

實質的協助(tangible aid):提供個人直接的幫助,包括金錢、

勞力、時間、改善環境等;(5)訊息支持(informational support):與個人溝通或給予建議,包括忠告、建議、直接訊 息等。

Lubben & Gironda(1996)將社會支持分為四個類型:(1)

情緒上/訊息上的支持:談心事、閒聊慰藉、提供訊息及忠告;

(2)實質上的協助:生病時的照料,食物製備、家務事的協助 等;(3)情感上的支持:覺得被愛、被需要;(4)正向的社會 互動。

劉宏信(民 80)將社會支持分為尊重或肯定、提供訊息、

了解別人經驗、實質或工具的支持、情緒的支持及動機上的支 持。

劉美華(民 85)將社會支持分為:(1)訊息的支持:提供 忠告、建議、指示或他處可求助的訊息;(2)實質或工具的支 持:提供金錢、書籍等實質的東西或減輕對方的負擔;(3)社 會陪伴:陪對方散心、吃飯等休閒活動;(4)情緒的支持:傾 聽、安慰對方的情緒;(5)動機的支持:鼓勵對方、給對方信 心、幫助對方忍受挫折,使其有動機去面對問題。

蔡嘉慧(民 86)將社會支持分為:(1)情緒性支持:給予 或表示愛、關懷、同情、瞭解和團體歸屬感;(2)訊息性支持:

溝通意見、給予忠告、回饋及改善環境的訊息;(3)工具性支 持:提供物品、金錢、勞力、時間或任何直接的協助。

綜合以上學者對社會支持種類的看法,可將社會支持的種

(9)

類歸納為四種:(1)情緒性支持(emotional support):提供 鼓勵、陪伴、關懷、尊重、接納及安全感;(2)訊息性支持

(informational support):提供建議、回饋、忠告、資訊、

經驗來幫助個人解決問題;(3)工具性支持(instrumental support):提供物質或行動的幫助;(4)評價性支持(appraisal support):給予肯定、稱讚。

表 2-1-3 社會支持的種類

學者 情緒性

支持

工具性 支持

自我價值 再確認

訊息性 支持

評價性 支持

認知性 支持

社會網絡 的支持

Kahn & Antonnucci

(1980)

* * *

House(1981) * * * *

Turner(1983) * * *

Thoits(1986) * * *

Cutrona & Russell

(1990)

* * * *

Lubben & Gironda

(1996)

* * * *

劉宏信(民 80) * * *

劉美華(民 85) * * * *

蔡嘉慧(民 86) * * *

(10)

二、青少年社會支持、同儕支持的相關研究:

分析青少年社會支持的來源與種類,則有不同的結論。王慧(民 80)、

仇方娟(民 86)、李明憲(民 87)、藍辰聿(民 87)、王建堯(民 87)、林 寶珍(民 90)、Levitt(1995)指出青少年社會支持的來源最高的是同儕,

其次為父母、兄姐、老師;李思招(民 89)、李欣瑩(民 90)則認為國中 學生的社會支持來源依序為家人、同學、師長。

對於青少年獲得的社會支持種類,Seginer(1990)、王慧(民 80)、陳 淑芬(民 82)、林寶珍(民 90)研究發現青少年獲得的社會支持最主要為 情緒性支持,其次為訊息性支持與陪伴,而吳宜寧(民 85)、蔡嘉慧(民 86)、李欣瑩(民 90)的研究結果則是依序為訊息性支持、情緒性支持與工 具性支持,因此無法做出一致性的結論。

由青少年社會支持的相關研究發現,獲得愈多社會支持的國中生,其 生活適應的狀況愈好(邱瓊慧,民 77),與心理健康有顯著相關(林寶珍,

民 90)且整體健康狀況會比無良好社會支持的青少年好(Mahon, Yarcheski

& Yarcheski,1993),顯示社會支持可以幫助青少年處理問題和發展更正 向的影響(Cohen,1988)。

國內許多有關青少年健康行為的研究,發現同儕支持對於青少年的健 康行為有正向的影響,例如身體活動量的提昇(李明憲,民 87;李彩華,

民 87;藍辰聿,民 87)、規律運動行為(李思招,民 89)、休閒活動的態度 與選擇(王建堯,民 87)、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執行情形(仇方娟,民 86)

等。

綜合上述,青少年社會支持的來源可分為:家人(父母、兄弟姊妹)、

師長、同儕;獲得的社會支持方式以訊息支持、情緒支持與工具性支持為 主。進一步分析青少年社會支持的來源中,以同儕支持對於青少年健康行 為具有顯著的影響,但獲得最多的同儕支持種類則無定論。因此本研究擬 針對青少年的同儕支持探討對健康行為的影響。

(11)

第二節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壹、健康促進的涵義

對於健康促進,專家學者各有不同見解。美國疾病管制局(CDC)定義 健康促進是結合衛生教育與相關的組織、政治、經濟介入,促使行為、環 境改變,以增進或保護健康(引自姜逸群、黃雅文,民 81)。Green & Johnson

(1983)認為健康促進是指應用各種教育、組織、經濟以及環境的支持而 促使民眾實行有利健康的行為。1984 年世界衛生組織定義健康促進為:「使 人們更能掌握健康的決定因素及增進健康的過程。」。1986 年渥太華

(Ottawa)憲章,將健康促進定義為:「使人增加對健康的控制與改善健康 的過程。」(黃淑貞、伍連女、張桂禎,民 87)。O’Donnell(1986)的定 義則為:「健康促進是協助人們改善生活型態,以朝向最佳狀態的一種科學 與藝術」。美國的健康與人類服務部(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在 2000 年「健康人類」一文中,將健康促進定義為幫助個人在 生活方式上做合適的選擇,進而達到預防慢性病的目標。Sanci 等人(2000)

指出健康促進行為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與降低死亡率。

在流行病學的三級預防措施上,健康促進是屬於初級預防,是疾病易 感期的預防工作(陳建仁,民 72),是指在疾病或身體功能損傷前,實行促 進個人健康或針對某一疾病採取特殊保護的方法。而且健康促進與疾病預 防是一種整合性的活動,經由行為改變策略、健康教育、健康保護量測 (health protection measures)、健康強化(health enhancement)、健康 維護、與危險因子偵測來達到增進個人與公共衛生的目的(The 1990 Joint Committee on Health Education Terminolpgy,1990)。

Downie(1996)將健康分為「負向健康」與「正向健康」兩種,負向 健康是指預防疾病發生,而正向健康是指身體、心理及社會安寧幸福的狀 態。黃松元(民 82)主張健康促進著重於正向的健康,也就是一個人對自 己有信心,同時體力充沛有朝氣,強調的是增進安寧幸福與生命的品質,

而非生命的量。

Pender(1996)則認為健康促進不是針對疾病或健康問題之特定預防,

(12)

它是一種趨近行為,即以自我實現為導向,著重在個人維持或增進健康、

自我實現和幸福滿足的肯定態度,表示個人積極主動地建立新的正向健康 行為模式。

國內學者王秀紅(民 90)指出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之不同在於前者非 以疾病或特殊健康問題為導向,而是積極拓展健康之潛能,使個人功能發 揮至最佳狀態,而疾病預防卻是在阻止或降低疾病或特殊健康問題對個人 健康造成之傷害。

晏涵文(民 91)則認為健康促進是結合健康教育與組織、政治、經濟、

法律和環境等多種因素於一體的整合性介入設計,以增加人們對健康的控 制,發揮其健康潛能,達到提昇健康品質的目的。

因此健康促進應開始於人們基本上還是很健康時,即設法尋求發展社 區和個人策略,以協助人們採行有助於維護和增進健康的生活方式(黃松 元,民 82)。健康促進亦可擴大為整體性的社會、政治的過程,包含增強個 人技巧和能力的行動,使人更能控制健康決定因子,因而改善其健康(黃 淑貞、伍連女、張桂禎,民 87)。

貳、健康促進運動的起源與發展 一、健康促進運動的起源

對於健康促進行為發展的起源,Palank(1991)認為與人們對健 康、環境、及行為的探討有關。在觀念的演變上,1960 年由觀察性的 研究中發現可能的個人危害因子,進一步在 1970 年代,對於健康上的 課題已逐漸由較被動的醫療層次轉進至預防層次(黃毓華,民 84)。從 1974 年的健康促進觀念被提出後,更在預防層次上加入積極的健康促 進活動。

由於 1970 年代歐美各國面臨醫療經費急速上升的壓力與經濟景氣 的衝擊,致使各國重新思考健康的決定因素並非絕對來自醫療照顧行 為,若能採取某些策略降低疾病的產生,更可省下大筆的醫療經費並

(13)

促進社會健康。加拿大衛生福利部長 Lalonde(1974)發表「加拿大人 健康新展望」(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Health of Canadian),首 度提出決定疾病和死亡的重要因素除了統整醫療體系外,另外還需納 入生活型態、環境污染、遺傳等因素,其中以生活型態最為重要。自 此成為「健康促進」的濫觴。以公共衛生的看法,由注意醫療科技轉 變重視生活型態,此時期稱為「第二次公共衛生革命」。

Alan Dever 在 1974 年分析美國 Georgia 州前十三名死因,提出慢 性病流行病學的模式,分別為醫療體制 11﹪、環境佔 19﹪、人類生物 學因素佔 27﹪、生活型態佔 43﹪(引自姜逸群、黃雅文,民 81),為

「健康促進」引入科學的分析,至此世界各國開始採用新的健康領域 概念,重新訂定健康政策。

1978 年世界衛生組織(WHO)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於蘇俄阿拉木圖

(Alma Ata)召開國際基層保健會議,提出「公元二千年全民均健」

(Health for All by the Year 2000)的目標,強調世界各國應以發 展基層保健為策略,而基層保健應以「健康促進」(health promotion)

為重點(姜逸群、黃雅文,民 81)。健康促進活動可說是因應這項世界 性策略而發展出來的風尚(黃淑貞,民 80)。

二、國際健康促進運動的發展

美國公共衛生署署長於 1979 年發表「健康的人民:衛生署長健康 促進及疾病預防報告」(Healthy People:The Surgeon General`s Report on Health Promotion and Disease Prevention),認為健康 促進始於健康的個人養成可以維護與增進身心美好的生活方式,成為 美國健康促進計畫推動工作上非常重要的里程碑(黃松元,民 82)。強 調美國國民健康之增進,將著重於疾病預防和促進健康,而非從醫療 服務而來(黃淑貞,民 80)。

在歐洲,英國衛生部於 1976 年發表「預防和健康:人人的責任」

一書,提出國家的健康目標,強調要進一步增進國民健康,唯有依賴

(14)

人人主動參與健康促進和預防疾病(行政院衛生署,民 82)。世界衛生 組織歐洲區委員會於 1980 年通過以健康促進為重要手段,以達到公元 2000 年全民均健之目標(江東亮,民 89)。

在亞洲,日本政府於 1987 年推出第一期國家健康促進運動(行政 院衛生署,民 82)。澳洲政府健康委員會在 1986 年發表「期望更好的 健康」,強調應加強各項健康促進,並進一步指出生活型態的選擇,不 單是個人所能左右,整體社會活動對個人行為也有很大的衝擊和影響

(行政院衛生署,民 82)。

1986 年於加拿大渥太華(Ottawa)舉行第一屆世界健康促進大會,

會後訂出一項宣言,指出健康促進的方式,包括:(1)建立健康之公 共政策;(2)建立支持的環境;(3)加強社區活動;(4)加強個人技 巧;(5)重新定位健康服務的做法(黃淑貞,民 80),此時健康促進運 動已成為世界的潮流。

於 1995 年起,WHO 以學校也應該成為健康的生活環境的理念,將 健康促進的觀念帶入校園,於是世界各國大力推動健康促進學校的概 念(陳毓璟,民 90)。1997 年於印尼雅加達舉行之第四屆國際健康促 進會議,進一步針對健康促進學校提出以下宣言:「每一位兒童都有權 和有機會在一間『健康促進學校』接受教育。國際和國家機構、政府、

社區、志願團體和私人機構應同心合力推動及發展健康促進學校。在 政策上,健康促進應是發展教育、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有效投資方針。

所有組織應共同為健康問題而努力,用全面的方法發揮學校的潛能,

藉以促進學生、教師、家庭和社區人士的身體、社會和情緒上的健康。」

(李紹鴻、李大拔,民 91),乃成為推展學校健康促進計畫的準則。

WHO 將健康促進學校定義為「一所學校能持續的增強它的能力,成 為一個有益於生活、學習與工作的健康場所」(陳毓璟,民 90),也就 是讓學校、社區所有成員通力合作,為學生營造充實和積極的人生經 歷,從而保障及改善他們的健康(黃松元,民 91)。

由上可知,健康促進學校的概念是從渥太華宣言所提出「建立支

(15)

持的環境」的理念為基礎發展而來,因個人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一 段學生時期,花許多的時間待在學校,學校可說是讓個人獲得健康生 活經驗的最佳場所,也是建立良好健康行為的時機。將健康促進學校 的概念引進至學校衛生教育後,能幫助學校以組織化、整體化考量的 角度來反省廣泛性的健康議題,並透過綜合性與全面性的策略來執行 學校衛生計畫。

三、我國健康促進運動的發展

隨著社會進步,台灣於民國 70 年代,疾病的比例也由急性傳染病 轉變為癌症、腦血管疾病等慢性及退化性疾病為主的疾病。慢性病的 盛行使得醫療費用節節高漲,雖然醫療科技不斷提昇,醫療照護所能 發揮的功能已達上限,再多的投資也只有邊際的貢獻,慢性病盛行所 帶來的困境,使得醫學功能受到質疑(丁志音,民 77)。

於是跟著歐美的腳步,我國自民國 78 年起開始推行健康促進運 動。行政院衛生署提出「健康是權利,保健是義務」的口號,致力推 動各項保健計畫,為達到「全民健康」積極努力,正式揭開我國健康 促進運動的序幕。同年五月,舉辦第一屆「國民健康促進研討會」,討 論透過社區、學校、訓練班、實驗研究及健康危險評估技術等不同途 徑,促進國民健康生活(行政院衛生署,民 78),健康促進的概念開始 受到國人重視,並為我國健康促進計畫之推動奠定良好基礎。民國 79 年舉行「全國衛生行政會議」,研訂西元二千年的衛生目標,指出透過 健康促進、健康維護及預防保健服務三大行動策略,以達成全民健康 的神聖任務(余玉眉、江東亮,民 83),使國內健康促進工作之方向有 所依循。並於民國 82 年提出「國民保健計畫」,提出具體的方向與內 容,明定菸害防制、健康體能促進及國民營養為健康促進的三大方向

(行政院衛生署,民 82)。

行政院衛生署將民國九十年訂為「健康促進年」,以「珍愛生命、

傳播健康-全民衛生教育行動計畫」來展現追求「全民均健」的決心,

(16)

並配合成立國民健康局,全面推動全民衛生教育行動。民國 91 年「學 校衛生法」制定頒布,目的在於促進學生及教職員工健康,以奠定國 民健康基礎。同時爲配合國際間推動健康促進學校的理念與落實九年 一貫課程教育改革的理念與目標,教育部與衛生署於民國 91 年提出「學 校健康促進計劃」,共同致力於營造健康與安全的校園環境,積極推動 健康教育與活動,提供優質衛生保健措施,以培育學生健康生活習慣,

使學生能夠具備積極健康觀念並得以落實。至此,健康促進的觀念與 行動紮根校園。

叁、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一、生活型態

韋氏大辭典解釋生活型態為一個人典型的生活方式,反映出一個 人的態度及其所表現出自我經常一致的樣子,而這些均是兒童時期逐 漸發展出來的(丁志音,民 77)。Singer(1982)指出生活型態是指人 們處理日常生活的方式,或引導人們每天活動的行為(引自王秀紅,

民 90)。李蘭(民 77)認為生活型態是指個體或群體於日常生活中,

在生理、心理和社會各方面一連串的經驗總和。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 生活型態則為具有明確行為模式的生活習慣,受到個人的人格特質、

社會的互動及社會經濟的、環境的生活條件等相互作用的影響(黃淑 貞、伍連女、張桂禎,民 87)。

醫學及公共衛生學界將生活型態歸納為與健康有關的行為或健康 的生活型態(丁志音,民 77)。Metchnikoff 在二十世紀初便提出「正 當生活」的說法,亦即正確或適當的生活型態可以使人獲得最佳的健 康並延長壽命。正當生活隱含著每天的個人和社會生活,是建設性的、

有責任的、豐富的、滿足的和有意義的(劉貴雲,民 87)。Wiley & Camacho

(1980)針對生活型態與健康的關係解釋如下:「生活型態是依個人日 常生活模式中能影響健康狀態的自主性活動」。Walker , Sechrist &

(17)

Pender(1987)認為生活型態是個人所控制的所有行為,包括影響個 人健康的危險行為,以及每天日常生活中會對健康可能造成傷害的任 何行為。

尹祚芊(民 89)指出生活型態即生活作息、習慣、嗜好(飲食、

喝酒、抽菸、嚼檳榔)、是否規律運動、充足睡眠及均衡的飲食,非常 基本的日常生活狀況,但卻與人的健康與否密切相關。

綜上所述,生活型態可分別從日常生活的文化面、醫學面與兩者 的整合來解釋,以生活過程中的行為、態度或是價值做為基礎,再加 上健康行為的因素,包含保護因子與危險因子的考量。

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Travis(1977)首先提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包括:自我責任、飲 食認知、壓力處理及體適能等。Belloc & Breslow(1972)認為良好 的健康狀態與七項簡單而基本的健康行為有關,此七項活動包括:每 天吃早餐、正常規律地吃三餐而不吃零食、適度運動(每週二至三次)、 每天睡眠七至八小時、維持理想體重、不吸菸、不飲酒或淺酌。Harris

& Guten(1979)則將健康的生活型態分成五類:(1)健康行為(health practice):如充分睡眠、飲食限制、體重控制等;(2)安全行為(safety practice):如使用安全帶、準備急救裝備等;(3)預防性健康照護

(preventive health care):如健康檢查等;(4)避免環境中的危險

(environmental hazard avoidance):如環境污染、高犯罪率等;(5)

避免有害物質(harmful substance):如菸、酒等。

Gochman(1982)則定義健康行為是個人為維護健康或促進健康有 關的行為模式、行動與習慣,包含個人信念、期望、價值觀、感受等 認知性因素,以及人格特質,如情緒、情感的特徵。

醫療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將健康行為研究設定在健康維護、健 康促進和健康服務利用的行為上(Green & Kreuter,1991)。李蘭(民 80)認為健康行為可區分為「預防疾病」和「健康促進」二大類,前

(18)

者為消極地減少或除去高危險性的行為,後者則為積極地建立良好且 有益健康的行為。Brubaker(1983)認為健康促進行為是導引自我成 長,增進安寧幸福的健康照顧。Laffrey(1985)則認為健康促進行為 的目的是為獲得更高層次的健康

Pender(1987)認為健康促進行為是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要素,

個人生活型態中的健康促進行為可視為正向的生活方式,引導個人體 認其自身具有高度的健康潛能。Walker , Sechrist & Pender(1987),

提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為:「個人為維持或促進健康水平以及自我實現 與自我滿足的一種自發性多層面之認知和自發性行為,其包括人際支 持、自我實現、壓力處理、健康責任、適當營養與運動」。

由上可知,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在本質上是不同的行為。因此 本研究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為個人對維護或促進健康、自我實現與滿 足的認知與行為,而非疾病預防,如減少、避免或去除已存在的危險 性行為。

Walker , Sechrist & Pender 根據 Pender 發展之「生活型態與健 康習慣評量表」(Lifestyle and Health Habits Assessment,LHHA),

歸納整理出包含運動、營養、壓力處理、健康責任、自我實現以及人 際 支 持 系 統 等 六 個 因 素 , 共 48 題 的 「 健 康 促 進 生 活 型 態 量 表 」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此量表經國內學者黃毓 華、邱啟潤(民 85)進行中文版之修訂,研究對象包括醫護人員、大 學生、專科學生等,均達到良好的信度、效度。陳美燕(民 90)則將 此適用於成人的量表,修訂製成青少年學生的健康促進量表,亦證實 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現將國內使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相關研 究報導該工具總量表及六項分量表的信度整理如下表 2-2-1。

(19)

表 2-2-1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中文量表信度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總量表 Cronbachs α 分量表 Cronbachs α 陳美燕等人(民 84)桃園地區執業醫師 .94 .62~.91 黃毓華(民 84) 高雄地區三所大學的

大二學生

.93 .74~.92

黃毓華、邱啟潤

(民 85)

中山大學的大二學生 .94 .71~.91

仇方娟(民 86) 南區 22 所五專學生 .92 .72~.88 張彩秀(民 87) 某技術學院二專一年

級新生

.92 .69~.84

葉琇珠(民 89) 北部某國立大學學生 .93 .73~.89 楊瑞珍、蘇秀娟、

黃秀麗(民 90)

北市國小、國中、高 中職、大學學生

.83~.96 .54~.88

陳美燕(民 90) 12 至 22 歲青少年 .93 .75~.88 張聖如(民 91) 北市 40-59 歲婦女 .92 .71~.86 林女理(民 91) 北市國中小護理人員 .95 .75~.93 蕭順蘭(民 91) 北縣衛生所護理人員 .93 .68~.89

(20)

第三節 同儕支持、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因素

關於青少年同儕支持、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背景變項之相關研究,可 歸納出影響同儕支持、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背景變項包括:年級、性別、

排行、學業表現、健康價值觀、自覺健康狀況、父母婚姻狀況、家庭氣氛、

家庭社經地位。

壹、影響同儕支持的相關因素

大部分的研究都將同儕支持列入社會支持的分支中,因此將青少年社 會支持的相關研究的變項整理如下表 2-3-1,歸納出影響青少年社會支持的 背景變項包括:年級、性別、社經地位、居住狀況、家庭結構(人口數)、

父母婚姻狀況、家庭情感。

貳、影響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相關因素

有關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研究,國內外有許多研究者針對不同的對 象,從不同的角度加以探討,整理如表 2-3-2 及表 2-3-3。分析國外研究發 現,不論是生病或健康的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次量表得分,自我實現 與人際支持均為首位,健康責任與運動則常敬陪末座,與國內研究的情形 相似。另外,國內的研究發現,較高教育程度的研究對象如大學生或是醫 護人員,在六類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中,以自我實現為表現最佳的項目,而 青少年時期學生在次量表的表現上,則以人際支持位居首位。

國外的研究指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相關的因素包含性別、年齡(級)、 收入、婚姻狀況、教育程度、自覺健康狀況。而國內針對學生族群的相關 研究則增加父母婚姻狀況、父母親教育程度與職業(社經地位)及學習成 就等因素。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國中學生,因此研究者與指導教授討論後,擬以 年級、性別、學業表現、健康價值觀、自覺健康狀況、父母婚姻狀況、家 庭社經地位、同儕支持為主要探討變項,並加入排行與家庭氣氛一併探討。

(21)

表 2-3-1 青少年社會支持相關研究摘要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研究變項 重要發現與建議

閔肖蔓(民 84) 台北縣、宜蘭縣、

桃園縣、新竹縣、

苗栗縣等七所偏遠 國中全部泰雅族學 生 1165 名

性別、年級、親生父 母同住狀況、上一學 期學業成績、家庭社 經地位

1.二、三年級學生社會支持 高於一年級。

2.低社經地位學生朋友支 持較多

吳宜寧(民 85) 高中職學生 性別、年級、父母親 教育程度和職業

1.一年級學生社會支持高 於二年級。

2.生所獲得的社會支持程 度高於男生。

鍾秀華(民 86) 桃園縣四所國中二 年級學生 986 名

性別、依親類型、社 經地位、親子關係

1.女性、高社經家庭、依母 學生社會支持較好。

蔡嘉慧(民 86) 高雄市某國中學生 958 名

性別、年級、家庭社 經地位

1.女生所獲得的社會支持 程度顯著高於男生。

2.國三學生所獲得的社會 支持程度顯著低於國一 及國二學生。

李娟慧(民 89) 中部六縣市十所國 中學生 1060 名

性別、年級、家庭社 經地位

1.女生所獲得的整體社會 支持與同儕支持、情緒支 持程度顯著高於男生。

林寶珍(民 90) 南投災區國中學生 506 名

性別、年級 1.女生所獲得的社會支持 程度顯著高於男生。

2.社會支持程度高低依序 為國一、國二、國三。

李欣瑩(民 90) 桃園市兩所國中學 生 455 位

性別、年級、社經地 位、居住狀況、家庭 結構、父母婚姻狀況

1.社會支持程度依年級、性 別不同而有差異。

李素菁(民 91) 台中市四所國中學 生 405 名

性別、年級、社經地 位、居住狀況、家庭 人口數、父母婚姻狀 況、家庭情感

1.女生所獲得的家庭支持 程度顯著高於男生。

2.國一學生家庭支持程度 顯著高於國二、國三學 生。

3.高社經地位、父母同住、

感情很好的學生家庭支 持程度較高。

(22)

表 2-3-2 國外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相關研究摘要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研究變項 重要發現與建議

Frank-Stromborg 等人(1990)

美國中西部 385 位 可活動的癌症病患

1.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2.健康重要性

3.自覺健康狀況 4.性別、年齡、收入、

婚姻狀況、教育程 度等。

1.得分最高的次量表為「自 我實現」及「人際支持」 最低的為「運動」

2.自覺健康狀況、年齡、收 入、婚姻狀況、教育程度 等是重要預測因素。

Pender 等人

(1990)

美國中西部 6 個公 司 250 位員工

1.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2.健康重要性

3.自覺健康狀況 4.性別、年齡、收入、

婚姻狀況、教育程 度等。

1.自覺健康狀況是重要預 測因素。

2.女性、年紀較大者,健康 促進生活型態得分較高。

Bergmann&

Greenberg(1991)

美國馬里蘭州 830 位居民

1.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2.健康價值

3.性別、年齡、種族、

教育程度等。

1.年齡、教育程度、健康價 值等是重要預測因素。

Johnson 等人

(1993)

3025 位 20~64 歲的 成人

1.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2.自覺健康狀況 3.性別、年齡、收入、

婚姻狀況、教育程 度等。

1.性別、年齡、收入、婚姻 狀況、教育程度影響健康 促進生活型態。

Gillis(1993) 整理 1983-1991 年 有關健康促進生活 型態決定因素的 23 篇文獻

1.健康重要性(9 篇)

2.自覺健康狀況(9 篇)

3.性別(5 篇)、年齡

(11 篇)、收入(5 篇)、婚姻狀況(3 篇)、教育程度(10 篇)、社會支持(3 篇)等。

1.健康重要性、自覺健康狀 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有顯著正相關。

Gillis(1994) 184 位大學女生及 其雙親

1.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2.自覺健康狀況 3.年級、年齡、學業

成就、種族、雙親 職業、家庭收入等。

1.自覺健康狀況是重要預 測因素。

(23)

表 2-2-2 (續)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研究變項 重要發現與建議

Duffy 等人

(1996)

397 位被僱用的非 裔美國婦女

1.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2.自覺健康狀況 3.年級、教育程度等。

1.得分最高的次量表為「自 我實現」及「人際支持」 最低的為「運動」

2.自覺健康狀況、年齡、教 育程度等是重要預測因 素。

Tashiro(2002) 546 位日本女大學

1.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2.自覺健康狀況 3.年級、系別等。

1.自覺健康狀況是重要預測 因素。

Peltzer(2002) 南非 236 位高三學 生及 370 位大一學

1.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2.年級、性別等。

1.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執行情 形高三學生(平均值 2.77)顯著優於大一學生

(平均值 2.68)

(24)

表 2-3-3 國內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相關研究摘要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研究變項 重要發現與建議

陸玓玲(民 79) 北市某國中 512 學

1.健康行為:吃早餐、

不失眠、不抽菸喝 酒、運動習慣。

2.性別、年級、父母 婚姻狀況、父母親 教育程度與職業、

學習成就等。

1.一、二年級固定運動習慣 比率高於三年級。

2.性別、父母婚姻狀況、父 母親教育程度與職業、學 習成就與健康行為變化 相關。

王秀紅、邱啟潤、

王瑞霞、李建廷

(民 81)

高雄市三民區及屏 東縣高樹鄉居民 459 位婦女

1.健康促進行為 2.自覺健康狀況、健

康價值觀

3.年齡、婚姻狀況、

教育程度、社經地 位、居住社區等。

1.自覺健康狀況、社經地位 是重要預測因素。

陳美燕、王明城、

邱獻章、吳運東 (民 84)

桃園地區 100 位執 業醫師

1.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2.自覺健康狀況 3.性別、年齡、婚姻

狀況、教育程度、

工作年資等。

1.得分最高的次量表為「自 我實現」;最低的為「運 動」

陳美燕及廖張京 棣(民 84)

桃園地區 197 位護 生及 209 位在職護

1.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2.自覺健康狀況 3.性別、年齡、婚姻

狀況、教育程度、

工作狀況等。

1.次量表得分由高而低為

「人際支持」「自我實 現」「壓力處理」「營 養」「健康責任」「運 動」

2.自覺健康狀況、年齡、教 育程度等是重要預測因 素。

黃毓華(民 84) 高雄地區三所大學 的大二學生 562 位

1.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2.自覺健康狀況 3.性別、科別。

1.次量表得分最低的為「運 動」與「健康責任」 2.女生運動行為低於男

生;男生人際支持及營養 低於女生。

3.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促 進生活型態呈正相關。

4.性別是重要預測因素。

(25)

表 2-2-3 (續)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研究變項 重要發現與建議

仇方娟(民 86) 南區 22 所五專學 生 1157 人

1.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2.自覺健康狀況 3.年齡、性別、科別、

父母親教育程度與 職業。

1.次量表得分由高而低為

「自我實現」「營養」

「壓力處理」「人際支 持」「運動」「健康責 任」

2.性別、自覺健康狀況是重 要預測因素。

張彩秀(民 87) 某技術學院二專一 年級新生 894 位

1.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2.自覺健康狀況 3.性別、科別、居住

情形。

1.次量表得分由高而低為

「人際支持」「營養」

「壓力處理」「自我實 現」「健康責任」「運 動」

2.科別、自覺健康狀況、居 住情形影響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

葉琇珠(民 89) 北部某國立大學學 生 492 位

1.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2.自覺健康狀況 3.年級、性別、科別、

住校與否。

1.次量表得分最低的為「運 動」與「健康責任」 2.女生運動行為低於男

生;男生人際支持及營養 低於女生。

3.大一學生健康促進生活 型態執行情形優於大四 學生。

楊瑞珍、蘇秀娟、

黃秀麗(民 90)

北市 14 所國小、國 中;高中職;大學 學生 3431 位

1.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2.自覺健康狀況 3.年齡、性別、教育

程度、父母教育程 度與職業等。

1.次量表得分最高的為「人 際支持」與「營養」。最 低的為「運動」與「健康 責任」

2.「人際支持」「壓力處理」

與性別有關。

3.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促 進生活型態呈正相關。

張彩秀、黃乾全

(民 91)

台中縣市 40 歲以 上中老年人 679 位

1.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2.自覺健康狀況 3.年齡、性別、婚姻

狀況、社經地位等。

1.次量表得分最低的為「運 動與休閒」與「預防性照 護行為」

2.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性 別、社經地位有關。

3.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促 進生活型態呈正相關。

(26)

表 2-2-3 (續)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研究變項 重要發現與建議

張聖如(民 91) 北市松山區 122 名 40-59 歲婦女

1.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2.健康重要性

3.自覺健康狀況 4.年齡、收入、婚姻

狀況、教育程度等。

1.次量表得分由高而低為

「人際支持」「壓力處理

「營養」「自我實現」

「運動」「健康責任」 2.自覺健康狀況是重要預

測因素。

林女理(民 91) 北市國中小護理人 員 245 名

1.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2.自覺健康狀況 3.年齡、經濟狀況、

婚姻狀況、教育程 度、工作年資等。

1.次量表得分由高而低為

「營養」「自我實現」

「人際支持」「壓力處 理」「健康責任」「運 動」

2.年齡、工作年資、自覺健 康狀況與健康促進生活 型態呈正相關。

3.年齡、自覺健康狀況是重 要預測因素。

蕭順蘭(民 91) 北縣衛生所護理人 員 227 位

1.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2.自覺健康狀況 3.年齡、工作年資、

婚姻狀況、教育程 度、子女數等。

1.次量表得分由高而低為

「自我實現」「營養」

「人際支持」「壓力處 理」「健康責任」「運 動」

2.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促 進生活型態呈正相關。

3.自覺健康狀況是重要預 測因素。

陳淑雅(民 91)北部某護專高職部 165 位學生

1.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2.自覺健康狀況 3.年齡、父母婚姻狀

況、父母教育程度 與職業等。

1.自覺健康狀況與營養呈 正相關。

黃淑貞、姜逸群、

賴香如、洪文綺、

陳曉玟(民 91)

台灣地區國小三至 六年級學童 4862

1.健康行為

2.健康價值觀、學業 表現

3.性別、年級、籍貫、

家庭成員、與父母 同住情形、父母教 育程度與職業等。

1.除運動行為外,女生的健 康行為較男生佳。

2.高社經地位、高年級健康 行為較佳。

3.性別、年級、籍貫、社經 地位、健康價值觀、學業 表現可以預測健康促進 生活型態。

(27)

數據

表 2-1-2  國內學者對社會支持的定義 年代 學者 社會支持的定義 民 75 張笠雲 社會支持是個人透過與他人的互動,而得到其基本需求的歷程, 此基本需求包括情感性(如自尊、歸屬、讚賞、認同與安全感) 或工具性的協助(如:被認可、提供訊息及財物上實質的協助等) 民 77 邱瓊慧 社會支持是個體透過互動,而使其初級團體的成員提供各種情緒 性或實質性的支持,尤其是在壓力的情境時,能滿足個體需求或 增進其適應能力。 民 81 井敏珠 社會支持是個體透過互動,而使其週遭的任何人或有關機構的成 員提供各種情緒上、
表 2-2-1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中文量表信度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總量表 Cronbach ’ s α 分量表 Cronbach ’ s α 陳美燕等人(民 84)桃園地區執業醫師 .94 .62~.91 黃毓華(民 84) 高雄地區三所大學的 大二學生 .93 .74~.92 黃毓華、邱啟潤 (民 85) 中山大學的大二學生 .94 .71~.91 仇方娟(民 86) 南區 22 所五專學生 .92 .72~.88 張彩秀(民 87) 某技術學院二專一年 級新生 .92 .69~.84 葉琇珠(民 89)
表 2-3-1  青少年社會支持相關研究摘要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研究變項 重要發現與建議 閔肖蔓(民 84) 台北縣、宜蘭縣、 桃園縣、新竹縣、 苗栗縣等七所偏遠 國中全部泰雅族學 生 1165 名 性別、年級、親生父母同住狀況、上一學期學業成績、家庭社經地位 1.二、三年級學生社會支持高於一年級。2.低社經地位學生朋友支持較多 吳宜寧(民 85) 高中職學生 性別、年級、父母親 教育程度和職業 1.一年級學生社會支持高於二年級。 2.生所獲得的社會支持程 度高於男生。 鍾秀華(民 86) 桃園縣四所國中二
表 2-2-2  (續)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研究變項 重要發現與建議 Duffy 等人 (1996) 397 位被僱用的非裔美國婦女 1.健康促進生活型態2.自覺健康狀況 3.年級、教育程度等。 1.得分最高的次量表為「自我實現」及「人際支持」 ;最低的為「運動」 2.自覺健康狀況、年齡、教 育程度等是重要預測因 素。 Tashiro(2002) 546 位日本女大學 生 1.健康促進生活型態2.自覺健康狀況 3.年級、系別等。 1.自覺健康狀況是重要預測因素。 Peltzer(2002) 南非 236 位
+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勞工保險局、職業安全衛生署危險性機械及設備檢查 與管理、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及所屬屠宰衛生檢查、畜

近年來,大蒜對人體保健及疾病治療的研究陸續發表,許多人開始重視大蒜在醫療上,以及保健方面

男女面對不同的健康與疾病問題。根據香港衞生署資料 9 ,在2008年,本港

一、下表為一年三班票選衛生股長 的得票結果,得票數最多的為 衛生股長,請完成表格並回答 問題(○代表票數). (

為使學生得以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學校應營造良好校風,為學生提供適切的

減少身體脂肪、降低患上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促

因此,本署(改制前為職業訓練局)民國 100

减少身体脂肪、降低患上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