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的描述與比較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一節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的描述與比較 "

Copied!
3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五章 結果與討論

本章旨在探討 eHealth 介入計畫的成效及呈現過程評量結果。介入的 成效評量為依據結構式前測與後測問卷所收集到的資料加以分析,而過程 評量主要在收集研究對象對整體介入計畫的看法,以滿意度評量問卷、系 統過程記錄程式與網站內容分析、及使用者訪談的方式收集資料。本章共 分為四部份加以說明:一、研究對象基本資料的描述與比較;二、介入計 畫之成效評量結果;三、實驗組國民中學教師的參與狀況與過程評量結 果;四、結果研果討論。

第一節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的描述與比較

本節主要在描述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職稱、婚姻 狀況、教學年資、健康相關教學年資、每日平均工作時間等基本人口學資 料,並探討介入前實驗組與對照組基本資料的可比較性。

一、成效評價問卷回收情形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共 102 位,其中實驗組人數為 47 位,而對照組人 數為 55 位。經扣除後測問卷填答不完全、經研究者判定未認真填答、未 寄回者、及未能有效配對者,實驗組在後測問卷的有效樣本人數為 40 名

(有效樣本回收率為 85.1%),對照組在後測問卷的有效樣本人數為 48 名

(有效樣本回收率為 87.2%),研究對象總計為 88 位。

二、研究對象之社會人口學資料

如上所述,進行統計分析之研究為樣本於實驗組 40 名,對照組為 48

名。由表 5-1.1 可知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各項基本資料,經卡方(χ

2

)檢定均

(2)

無顯著差異(p>.05),故實驗組及對照組在基本資料部份為同質,兩組之 間具有可比較性,適合做更進一步的統計分析。茲將各項基本資料的人數 分佈情況說明如下:

一、 性別:男女生比例約為 3:7,男生佔 29.5%,女生佔 70.5%。

二、 年齡:以 30-39 歲為最多(54.0%) ,其次依序為 40-49 歲(25.3%) 、 25-29 歲(13.8%),50-60 歲僅佔 6.9%。

三、 職稱:專任教師與兼任行政職者人數差異不大,以兼任行政職 者為多,佔 57%;而專任教師則佔 43%。

四、 婚姻狀況:大部份為已婚者,佔 65.5%;未婚者則佔 35.5%。

五、 教學年資:以具 6-10 年教學年資者為最多,佔 28.4%;其次則 依序為 16 年以上者(26.1%)、11-15 年者(23.9%)、及 1-15 年 者(21.6%),但人數差距不大。

六、 健康教學經驗:有健康教學經驗者較少,佔 31.5%,其餘則皆未 講授過健康相關課程。

七、 每日平均工作時間:每日工時以 9-10 小時者為最多(51.1%),

其次則依序為 8 小時以內者(27.3%)、及 11 小時以上者

(21.6%)。

(3)

表 5-1.1、研究對象基本資料分布情形

實驗組

N=40

對照組 N=48

總計 N=88 項目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χ P 值

性別

男 10 25 16 33.3 26 29.5 0.73 0.394 女 30 75 32 66.7 62 70.5 年齡

25-29 歲 6 15.4 6 12.5 12 13.8 4.23 0.238 30-39 歲 19 48.7 28 58.3 47 54.0 40-49 歲 9 23.1 13 27.1 22 25.3 50-60 歲 5 12.8 1 2.1 6 6.9 職稱

專任教師 17 44.7 20 41.7 37 43.0 0.08 0.775 兼行政職 21 55.3 28 58.3 49 57.0 婚姻狀態

已婚 26 66.7 31 64.6 57 65.5 0.04 0.839 未婚 13 33.3 17 35.4 30 34.5 離婚/喪偶

教學年資

1-5 年 10 25 9 18.8 19 21.6 1.39 0.708 6-10 年 9 22.5 16 33.3 25 28.4 11-15 年 10 25 11 22.9 21 23.9 16 年以上 11 27.5 12 25.0 23 26.1 曾 講 授 健 康

課程

是 17 45.9 14 29.2 31 36.5 2.54 0.111 否 20 54.1 34 70.8 54 63.5 每 日 平 均 工

作時間

8 小時以內 9 22.5 15 31.3 24 27.3 1.19 0.403 9-10 小時 20 50.0 25 52.1 45 51.1 11 小時以上 11 27.5 8 16.7 19 21.6

(4)

第二節 介入計畫之成效評量結果

本節旨在分析 eHealth 介入計畫對研究對象在執行健康行為相關之「自 我效能」、「社會支持」、及「行為意向」的影響,以下針對各變項之結果 分別加以說明。

一、 eHealth 介入計畫 對「執行健康行為之自我效能」的影響

在執行健康行為之自我效能上,分為兩個分量表,共 26 題。一為執 行健康行為相關技巧的能力,共 11 題;另一為特定情境下執行健康行為的 把握度,共 15 題。分數愈高表示填答者愈具有執行健康行為之信心。以 下由表 5-2.1、5-2.2、及 5-2.3 討論其介入效果。

為能瞭解 eHealth 介入計畫在執行健康行為之自我效能上的整體效 果,因此利用共變數分析統計進行實驗組與對照組的相互比較,控制兩組 在介入前可能存在之差異,以執行健康行為之自我效能的前測得分做為共 變量,組別為自變項,執行健康行為之自我效能的後測得分為依變項,進 行共變數分析。由表 5-2.1 可知,進行共變數分析前,已驗證資料符合組 內迴歸同質性檢定(F=0.19,P>0.05)。

由表 5-2.2 可知,排除前測分數的影響後,實驗組在執行健康行為之 自我效能總分後測分數顯著高於對照組(F=11.23,P<0.01),調整後平均 值實驗組為 89.23,而對照組為 79.10。

若進一步由單組前後測的比較結果來看,由表 5-2.3 可知,實驗組在 執行健康行為之自我效能整體的前測平均得分為 80.23 分 (SD=17.28),

後測平均得分為 88.85 分(SD=12.97);對照組前測平均得分為 81.94 分

(SD=16.75),後測平均得分為 79.42 分(SD=17.60)。經配對 t 檢定考驗 後,發現實驗組的自我效能得分在後測上較前測有顯著的提升(t=3.48;

P<0.01),而對照組後測得分則低於前測,但未達統計上之顯著差異

(5)

(t=-0.95,P>0.05)。

上述結果顯示, eHealth 介入計畫在執行健康行為之自我效能,於控制 前測得分的前提下,實驗組能顯著較對照組表現良好,且能顯著提升實驗 組於執行健康行為之信心,代表 eHealth 介入計畫於提升執行健康行為之 自我效能具有相當之成效。

以下即進一步針對執行健康行為之自我效能的兩個分量表,包括「執 行健康行為相關技巧的能力」及「特定情境下堅持執行健康行為的把握度」

分別探討。

(一)執行健康行為相關技巧的能力

為能瞭解 eHealth 介入計畫在執行健康行為相關技巧的能力上之效 果,因此利用共變數分析統計進行實驗組與對照組的相互比較,控制兩組 在介入前可能存在之差異,以執行健康行為相關技巧的能力之前測得分做 為共變量,組別為自變項,後測得分為依變項,進行共變數分析。由表 5-2.1 可知,進行共變數分析前,已驗證資料符合組內迴歸同質性檢定(F=3.55,

P>0.05)。

由表 5-2.2 可知,排除前測分數的影響後,實驗組在執行健康行為相 關技巧的能力後測分數顯著高於對照組(F=8.06,P<0.01),調整後平均值 實驗組為 37.47,而對照組為 32.96。

若進一步由單組前後測的比較結果來看,由表 5-2.3 可知,實驗組在 執行健康行為相關技巧的能力前測平均得分為 33.85 分 (SD=8.43) ,後測 平 均 得 分 為 37.25 分(SD=6.17);對照組前測平均得分為 35.04 分

(SD=7.93) ,後測平均得分為 33.15 分(SD=9.06) 。經配對 t 檢定考驗後,

發現實驗組在執行健康行為相關技巧的能力得分在後測上較前測有顯著

的提升(t=0.31,P<0.05),而對照組後測得分則低於前測,但未達統計上

之顯著差異(t=-1.47,P>0.05)。

(6)

接下來即針對「執行健康行為相關技巧的能力」中的「個人技巧能力」

(共 7 題)及「人際技巧能力」(共 4 題)進行深入探討。同樣以前測得 分做為共變量,組別為自變項,後測得分為依變項,進行執行健康行為相 關個人技巧的能力與人際技巧的能力之共變數分析,由表 5-2.1 可知,進 行共變數分析前,已驗證兩者之資料均符合組內迴歸同質性檢定(F=0.25,

P>0.05;F=1.685,P>0.05)。由表 5-2.2 可知,排除前測分數的影響後,實 驗組在執行健康行為個人技巧的能力與人際技巧的能力後測分數皆顯著 高於對照組(F=6.36,P<0.05;F=8.01,P<0.01)。

若進一步由單組前後測的比較結果來看,由表 5-2.3 可知,實驗組在 個人技巧的能力及人際技巧的能力得分,後測皆較前測有顯著的提升

(t=2.87,P<0.01;t=1.86,P<0.05),而對照組後測得分則皆低於前測,但 未達統計上之顯著差異(t=-0.76,P>0.05;t=-1.77,P>0.05)。

上述結果顯示, eHealth 介入計畫在執行健康行為相關技巧的能力,於 控制前測得分的前提下,實驗組能顯著較對照組表現良好,且能顯著提升 實驗組於執行健康行為相關技巧的能力;此外,無論是在個人技巧能力或 是人際技巧能力上都有同樣的表現,代表 eHealth 介入計畫於提升執行健 康行為相關技巧的能力具有相當之成效。

(二)特定情境下堅持執行健康行為的把握度

為能瞭解 eHealth 介入計畫在特定情境下堅持執行健康行為的把握度 上之效果,因此利用共變數分析統計進行實驗組與對照組的相互比較,控 制兩組在介入前可能存在之差異,以堅持執行健康行為的把握度之前測得 分做為共變量,組別為自變項,後測得分為依變項,進行共變數分析。由 表 5-2.1 可知,進行共變數分析前,已驗證資料符合組內迴歸同質性檢定

(F=0.57,P>0.05)

由表 5-2.2 可知,排除測分數的影響後,實驗組在堅持執行健康行為

(7)

的把握度後測分數顯著高於對照組(F=7.70,P<0.01),調整後平均值實驗 組為 51.97,而對照組為 46.34。

若進一步由單組前後測的比較結果來看,由表 5-2.3 可知,實驗組在 特 定 情 境 下 堅 持 執 行 健 康 行 為 的 把 握 度 的 前 測 平 均 得 分 為 47.56 分

(SD=10.02) ,後測平均得分為 52.05 分(SD=9.82) ;對照組前測平均得分 為 46.90 分 (SD=10.94),後測平均得分為 46.27 分(SD=9.51)。經配對 t 檢定考驗後,發現實驗組堅持執行健康行為的把握度得分在後測上較前測 有顯著的提升(t=2.15,P<0.05),而對照組後測得分則低於前測,但未達 統計上之顯著差異(t=-0.36,P>0.05)。

接下來即針對「特定情境下堅持執行健康行為的把握度」中的「執行 健康飲食行為的把握度」 (共 4 題)、「執行身體活動行為的把握度」(共 4 題)、 「執行健康責任行為的把握度」(共 3 題)、「執行促進心理安適行為 的把握度」 (共 4 題)之得分情況進行深入探討。同樣以前測得分做為共 變量,組別為自變項,後測得分為依變項,進行執行健康飲食行為的把握 度、執行身體活動行為的把握度、執行健康責任行為的把握度、執行促進 心理安適行為的把握度之共變數分析,由表 5-2.1 可知,進行共變數分析 前,已驗證其資料均符合組內迴歸同質性檢定(F=0.04,P>0.05;F=0.81,

P>0.05;F=0.01,P>0.05;F=0.71,P>0.05)。由表 5-2.2 可知,排除前測分 數的影響後,實驗組在執行健康飲食行為的把握度、執行身體活動行為的 把握度、執行健康責任行為的把握度、執行促進心理安適行為的把握度後 測分數皆顯著高於對照組(F=4.21,P<0.05;F=4.43,P<0.05;F=5.96,

P<0.05;F=8.36,P<0.01)。

若進一步由單組前後測的比較結果來看,由表 5-2.3 可知,發現在實 驗組執行健康飲食行為的把握度及執行促進心理安適行為的把握度兩項 的得分,後測皆較前測有顯著的提升(t=2.30,P<0.05;t=2.70,P<0.05),

對照組後測得分雖高於前測,但未達統計上之顯著差異(t=-0.73,P>0.05;

t=-0.19,P>0.05) 。而在執行身體活動行為的把握度及執行健康責任行為的

(8)

把握度上,雖實驗組後測得分皆高於前測得分,但皆未達統計上顯著差異

(t=1.50,P>0.05;t=-1.62,P>0.05),而對照組在這兩項的後測得分則皆 低於前測,但也同樣未達統計上之顯著差異(t=-0.54,P>0.05;t=-0.35,

P>0.05)。

上述結果顯示, eHealth 介入計畫在特定情境下堅持執行健康行為的把 握度,於控制前測得分的前提下,發現無論是特定情境下堅持執行健康行 為的整體把握度、執行健康飲食行為的把握度、執行身體活動行為的把握 度、執行健康責任行為的把握度、執行促進心理安適行為的把握度,實驗 組皆能顯著較對照組表現良好,且能顯著提升實驗組於在特定情境下堅持 執行健康行為的整體把握度、執行健康飲食行為的把握度、執行促進心理 安適行為的把握度;代表 eHealth 介入計畫於提升特定情境下堅持執行健 康行為的把握度具有相當之成效。

表 5-2.1、自我效能之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結果

變項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自我效能 前測*組別 37.21 1 37.21 0.19 誤差 16885.38 84 201.02 (一) 技巧能力 前測*組別 188.87 1 188.87 3.55

誤差 4476.06 84 53.29

個人技巧 前測*組別 6.58 1 6.58 0.25 誤差 2194.23 84 26.12

人際技巧 前測*組別 8.953 1 8.953 1.69

誤差 430.321 81 5.313

(二) 堅持的把握度 前測*組別 51.12 1 51.12 0.57 誤差 7385.65 83 88.98

健康飲食行為 前測*組別 0.37 1 0.37 0.04 誤差 681.17 79 8.62

身體活動行為 前測*組別 10.57 1 10.57 0.81 誤差 1087.58 83 13.10

健康責任行為 前測*組別 0.04 1 0.04 0.01 誤差 272.97 82 3.33

促進心理安適行為 前測*組別 3.77 1 3.77 0.71 誤差 438.70 82 5.35

(9)

表 5-2.2、自我效能之共變數分析、及調節後之平均值

共 變 數 分 析 調節後之平均值

變項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實驗組 對照組

自我效能 組別 2236.36 1 2236.36 11.23** 89.23 79.10 誤差 16922.58 85 199.09

(一) 技巧能力 組別 442.37 1 442.37 8.06** 37.47 32.96 誤差 4664.93 85 54.88

個人技巧 組別 164.68 1 164.68 6.36* 23.16 20.39 誤差 2200.81 85 25.89

人際技巧 組別 42.90 1 42.90 8.01** 14.61 13.18 誤差 439.27 82 5.36

(二) 堅持的把握度 組別 681.48 1 681.48 7.70** 51.97 46.34 誤差 7436.77 84 88.53

健康飲食行為 組別 35.90 1 35.90 4.21* 14.19 12.87 誤差 681.54 80 8.52

身體活動行為 組別 57.95 1 57.95 4.43* 12.38 10.74 誤差 1098.16 84 13.07

健康責任行為 組別 19.60 1 19.60 5.96* 10.40 9.44 誤差 273.01 83 3.29

促進心理安適行為 組別 44.54 1 44.54 8.36** 15.58 14.13

誤差 442.48 83 5.33

*p<.05;**p<.01

表 5-2.3、實驗介入前後自我效能之得分及配對 t 考驗結果

前測 後測 後測-前測

項目 組別

平均值 標準差 平均值 標準差 平均值 標準差 t

自我效能 實驗組 80.23 17.28 88.85 12.97 8.63 15.68 3.48**

對照組 81.94 16.75 79.42 17.60 -2.52 18.42 -0.95 (一) 技巧能力 實驗組 33.85 8.43 37.25 6.17 3.40 9.31 2.31*

對照組 35.04 7.93 33.15 9.06 -1.90 8.92 -1.47 個人技巧 實驗組 19.80 7.02 22.98 4.14 3.18 6.99 2.87**

對照組 21.33 5.88 20.54 6.01 -0.79 7.24 -0.76 人際技巧 實驗組 13.97 2.54 14.64 2.11 0.67 2.24 1.86*

對照組 13.87 2.67 13.15 3.25 -0.72 2.75 -1.77 (二) 堅持的把握度 實驗組 47.56 10.02 52.05 9.82 4.49 13.03 2.15*

對照組 46.90 10.94 46.27 9.51 -0.63 11.91 -0.36 健康飲食行為 實驗組 12.66 3.71 14.21 2.73 1.55 4.16 2.30*

對照組 12.38 3.69 12.84 3.14 0.47 4.32 0.73 身體活動行為 實驗組 11.36 4.00 12.41 3.74 1.05 4.38 1.50

對照組 11.10 4.27 10.71 3.71 -0.40 5.10 -0.54 健康責任行為 實驗組 9.71 2.51 10.42 2.02 0.71 2.71 1.62

對照組 9.54 2.40 9.42 1.81 -0.13 2.45 -0.35 促進心理安適行為 實驗組 14.21 2.72 15.61 2.32 1.39 3.18 2.70*

對照組 14.02 2.92 14.10 2.49 0.08 3.02 0.19

*p<.05;**p<.01

(10)

二、 eHealth 介入計畫 對「執行健康行為之社會支持」的影響

在執行健康行為之社會支持上共 8 題,分數愈高表示填答者愈能感受 到來自親友對個人在健康行為的情緒性、工具性支持、訊息性、及意見性 社會支持。

為能瞭解 eHealth 介入計畫在執行健康行為之社會支持上的效果,因 此利用共變數分析統計進行實驗組與對照組的相互比較,控制兩組在介入 前可能存在之差異,以執行健康行為之社會支持的前測得分做為共變量,

組別為自變項,後測得分為依變項,進行共變數分析。由表 5-2.4 可知,

進行共變數分析前,已驗證資料符合組內迴歸同質性檢定(F=1.39,

P>0.05)。

由表 5-2.5 可知,排除前測分數的影響後,實驗組在執行健康行為之 社會支持總分後測分數雖高於對照組,但並未達到顯著差異(F=0.42,

P>0.05),調整後平均值實驗組為 27.85,而對照組為 27.27。

若進一步由單組前後測的比較結果來看,由表 5-2.6 可知,實驗組在 執行健康行為之社會支持整體的前測平均得分為 27.83 分 (SD=4.24) ,後 測平均得分為 27.60 分(SD=5.18);對照組前測平均得分為 28.77 分

(SD=4.18) ,後測平均得分為 27.49 分(SD=4.08) 。經配對 t 檢定考驗後,

發現實驗組與對照組的社會支持後測得分均低於前測,但未達統計上之顯 著差異(t=-0.30,P>0.05;t=-1.92,P>0.05)。

上述結果顯示, eHealth 介入計畫在執行健康行為之社會支持上,雖於

控制前測得分的前提下,實驗組得分狀況較對照組表現良好,但並未能達

顯著差異,且也未能顯著提升實驗組於執行健康行為之社會支持,代表

eHealth 介入計畫於提升執行健康行為之社會支持上效果仍相當有限。

(11)

表 5-2.4、社會支持之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結果

變項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社會支持 前測*組別 23.81 1 23.81 1.39 誤差 1417.98 83 17.08

表 5-2.5、社會支持之共變數分析、及調節後之平均值

共 變 數 分 析 調節後之平均值

變項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實驗組 對照組

社會支持 組別 7.14 1 7.14 0.42 27.85 27.27 誤差 1441.80 84 17.16

表 5-2.6、實驗介入前後社會支持之得分及配對 t 考驗結果

前測 後測 後測-前測

項目 組別

平均值 標準差 平均值 標準差 平均值 標準差 t

社會支持 實驗組 27.83 4.24 27.60 5.18 -0.23 4.70 -0.30 對照組 28.77 4.18 27.49 4.08 -1.28 4.57 -1.92

(12)

三、 eHealth 介入計畫 對「執行健康行為之行為意向」的影響

在執行健康行為之行為意向共 18 題,包括:健康飲食行為的行為意 向(共 3 題)、身體活動行為的行為意向(共 3 題)、健康責任行為的行為 意向(共 3 題)、促進心理安適行為的行為意向(共 4 題)、其它則為整體 健康行為的行為意向(共 5 題),分數愈高表示填答者未來三個月內執行 健康行為的可能性愈高。

為能瞭解 eHealth 介入計畫在執行健康行為之行為意向之效果,因此 利用共變數分析統計進行實驗組與對照組的相互比較,控制兩組在介入前 可能存在之差異,以執行健康行為之行為意向的前測得分做為共變量,組 別為自變項,後測得分為依變項,進行共變數分析。由表 5-2.7 可知,進 行共變數分析前,已驗證資料符合組內迴歸同質性檢定(F=0.32,P>0.05) 。

由表 5-2.8 可知,排除執行前測分數的影響後,實驗組在執行健康行 為之行為意向後測分數顯著高於對照組(F=6.76,P<0.05),調整後平均值 實驗組為 69.89,而對照組為 65.49。

若進一步由單組前後測的比較結果來看,由表 5-2.9 可知,實驗組在 執行健康行為之行為意向的前測平均得分為 67.83 分 (SD=9.72) ,後測平 均 得 分 為 70.08 分 ( SD=8.02 ); 對 照 組 前 測 平 均 得 分 為 67.02 分

(SD=10.72) ,後測平均得分為 65.33 分(SD=9.65) 。經配對 t 檢定考驗後,

發現實驗組執行健康行為之行為意向得分在後測上雖較前測有所提升,但 卻未達統計上之顯著差異(t=1.74,P>0.05),而對照組後測得分則低於前 測,亦未達統計上之顯著差異(t=-1.07,P>0.05)。

接下來即深入探討實驗組與對照組於健康飲食行為的行為意向、身體 活動行為的行為意向、健康責任行為的行為意向、促進心理安適行為的行 為意向之得分情況。同樣以前測得分做為共變量,組別為自變項,後測得 分為依變項,進行健康飲食行為的行為意向、身體活動行為的行為意向、

健康責任行為的行為意向、促進心理安適行為的行為意向之共變數分析,

(13)

由表 5-2.7 可知,進行共變數分析前,已驗證其資料均符合組內迴歸同質 性檢定(F=0.71,P>0.05;F=0.07,P>0.05;F=1.03,P>0.05;F=0.92,P>0.05) 。

由表 5-2.8 可知,排除前測分數的影響後,實驗組在健康飲食行為的 行為意向、身體活動行為的行為意向、健康責任行為的行為意向、促進心 理安適行為的行為意向後測分數皆高於對照組,其中除了健康責任行為的 行為意向與對照組在後測得分上未達統計上的顯著差異外(F=2.59,

P>0.05) ,其它在健康飲食行為的行為意向、身體活動行為的行為意向、促 進 心 理 安 適 行 為 的 行 為 意 向 三 項 上 之 後 測 得 分 皆 顯 著 高 於 對 照 組

(F=4.58,P<0.05;F=4.81,P<0.05;F=7.81,P<0.01)。

若進一步由單組前後測的比較結果來看,由表 5-2.9 可知,實驗組僅 在 促 進 心 理 安 適 行 為 的 行 為 意 向 得 分 上 , 後 測 較 前 測 有 顯 著 的 提升

(t=2.56,P<0.05),而對照組在此項的後測得分則低於前測,但未達統計 上之顯著差異(t=-0.75,P>0.05)。而在健康飲食行為的行為意向、身體活 動行為的行為意向、健康責任行為的行為意向上,雖實驗組後測得分皆高 於前測得分,但皆未達統計上顯著差異(t=-1.06,P>0.05;t=1.34,P>0.05;

t=1.26,P>0.05),而對照組在這三項的後測得分,除了健康飲食行為的行 為意向一項與前測無差異外,於身體活動行為的行為意向、健康責任行為 的行為意向則皆低於前測,但未達統計上之顯著差異(t=-1.17,P>0.05;

t=-0.88,P>0.05)。

上述結果顯示, eHealth 介入計畫在執行健康行為之行為意向上,於控

制前測得分的前提下,發現無論是執行健康行為之整體行為意向、健康飲

食行為的行為意向、身體活動行為的行為意向、以及促進心理安適行為的

行為意向,皆能顯著較對照組表現良好;且亦能顯著提升實驗組執行促進

心理安適行為的行為意向,代表 eHealth 介入計畫於提升健康行為之行為

意向具有相當之成效。

(14)

表 5-2.7、行為意向之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結果

變項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行為意向 前測*組別 19.82 1 19.82 0.32

誤差 5277.06 84 62.82

健康飲食行為 前測*組別 2.89 1 2.89 0.71 誤差 341.26 84 4.06

身體活動行為 前測*組別 0.35 1 0.35 0.07 誤差 427.13 84 5.09

健康責任行為 前測*組別 2.74 1 2.74 1.03 誤差 223.54 84 2.66

促進心理安適行為 前測*組別 3.18 1 3.18 0.92 誤差 291.29 84 3.47

表 5-2.8、行為意向之共變數分析、及調節後之平均值

共 變 數 分 析 調節後之平均值

變項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實驗組 對照組

行為意向 組別 421.50 1 421.50 6.76* 69.89 65.49 誤差 5296.88 85 62.32

健康飲食行為 組別 18.55 1 18.55 4.58* 11.67 10.74 誤差 344.15 85 4.05

身體活動行為 組別 24.19 1 24.19 4.81* 11.43 10.37 誤差 427.48 85 5.03

健康責任行為 組別 6.88 1 6.88 2.59 11.08 10.52 誤差 226.28 85 2.66

促進心理安適行為 組別 27.05 1 27.05 7.81** 16.01 14.89 誤差 294.48 85 3.46

*p<.05;**p<.01

表 5-2.9、實驗介入前後行為意向之得分及配對 t 考驗結果

前測 後測 後測-前測

項目 組別

平均值 標準差 平均值 標準差 平均值 標準差 t

行為意向 實驗組 67.83 9.27 70.08 8.02 2.25 8.16 1.74 對照組 67.02 10.72 65.33 9.65 -1.69 10.90 -1.07 健康飲食行為 實驗組 11.30 1.90 11.70 1.91 0.40 2.38 1.06

對照組 10.71 2.32 10.71 2.09 0.00 3.06 0.00 身體活動行為 實驗組 10.83 2.56 11.43 2.37 0.60 2.84 1.34 對照組 10.83 2.45 10.38 2.40 -0.46 2.71 -1.17 健康責任行為 實驗組 10.68 2.06 11.05 1.63 0.38 1.88 1.26

對照組 10.85 2.21 10.54 1.83 -0.31 2.45 -0.88 促進心理安適行為 實驗組 15.23 2.37 16.03 2.12 0.80 1.98 2.56*

對照組 15.15 2.53 14.88 2.21 -0.27 2.50 -0.75

*p<.05;**p<.01

(15)

第三節 過程評量結果

過程評量主要在收集研究對象於介入計畫的參與情形、與對介入計畫 的看法。對象為實驗組的參與教師,共 40 人,評量內容包括:一、滿意 度評量問卷,評量其「對介入計畫的整體感覺」 、 「對介入系統的評價」 、 「感 想與意見」,二、系統過程記錄程式與網站內容分析,三、使用者訪談,

主要在於瞭解影響介入計畫成效及參與情況的原因與未來建議。

一、滿意度評量問卷

表 5-3.1 為實驗組教師對本介入計畫的整體評價情形。其中有八成的 教師(82.5%)都表示喜歡本計畫所設計的網站,而完全沒有教師對本網 站表達不喜歡的想法。無論在「建立更積極的健康態度」 (77.5%)、「覺得 執行健康行為是被支持的」 (85.0%) 、 「學習執行健康行為技巧」 (82.5%)、

「有信心去從事健康行為」 (82.5%)上,都有約八成左右的教師認為是對 他們有幫助的,而完全沒有教師表示不同意的看法。此外,亦有五成的教 師是屬於絕大部份會或絕對會「依教導去從事健康行為」 (52.5%),約四 成的教師是認為有一半會「依教導去從事健康行為」 ,僅有 5%自認為絕大 部份不會「依教導去從事健康行為」。

(二)對介入系統的評價

而由表 5-3.2 可看出實驗組教師對介入工具型式的評價,以下即依訊 息的來源、策略、內容、結構、型態、及管道逐一討論。

在「訊息來源」方面,有八成五的教師認為本網站所提供的研究數據 或新聞報導是具專業性且可信(85%) ,且有七成的教師認為本網站由於參 與者皆為教師有吸引力(70%)。

在「訊息策略」方面,有七成五的教師喜歡本網站以貼近教師生活情

(16)

境為教學內容引導(77.5%),有九成的教師喜歡本網站能提供健康網站連 結與相關程式工具(90%) ,有七成五的教師認為本網站能依健康行為之困 難設計因應策略,讓他們較易學習(75%)。

在「訊息內容」方面,有九成的教師認為本網站所提供有關健康的資 訊對其有幫助(90%) ,且亦同意其中所提到對健康應該有的態度(92.5%) , 而有七至八成左右的教師認為網站所教導解決健康行為難關的方法很有 效(72.5%),且執行健康行為的方法很實用(80%)。此外,無論在內容份 量的適切度上(75%)、內容深度上(80%)、或是對教師族群的內容吸引 上力(70%),都有七成至八成左右的教師表示正向的回饋。

在「訊息結構」方面,有近八成的教師認為本網站整體的組織結構及 連貫性是流暢的(80%) ,而八成五的教師亦對本網站整體的圖文分配感到 滿意(85%)。

在「訊息型態」方面,無論在『活力處方籤』測驗(檢視個人的健康 狀況,並提供健康建議)(75%)、『健康家族或活力部落格』(瞭解其它教 師對教學現場及健康的看法或意見) (85%)、或是『活力秘方』 (針對不同 的健康行為族群進行分類,並提供適合的健康行為建議) (85%)等各種訊 息型態上,都有八成左右的教師對其表示喜歡。

最後,在「訊息管道」上,有近八成五的教師覺得結合網站互動及電 子報的方式來傳達健康是很適合。

(三)感想與意見

針對開放式問題「請問這段期間內,您在『健康』上得到的最大的助 益或是產生的改變為何?」,實驗組教師所提供的回饋,包括:

『使我想要改變自己的生活型態,變得更健康』

(17)

表 5-3.1、對介入計畫的整體評價

非常同意 同意 中立意見 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

整體評價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呈現】我喜歡這個網站 5 12.5 28 70.0 7 17.5 0 0 0 0

【注意】建立更積極的健 康態度

4 10.0 27 67.5 8 20.0 1 2.5 0 0

【理解/記憶】執行健康 行為是被支持的

4 10.0 30 75.0 5 12.5 1 2.5 0 0

【理解/記憶】學習執行 健康行為技巧

4 10.0 29 72.5 5 12.5 2 5.0 0 0

【理解/記憶】有信心去 從事健康行為

2 5.0 31 77.5 5 12.5 2 50. 0 0

絕對會 絕大部份會 有一半會 絕大部份

不會 絕對不會

【接受/產生與維持】

依教導去從事健康行為

1 2.5 20 50.0 17 42.5 2 5.0 0 0

表 5-3.2、對介入工具型式的評價

非常同意 同意 中立意見 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

網站評價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來源】研究數據或新聞 報導是具專業性且可信

2 5.0 32 80.0 6 15.0 0 0 0 0

【來源】參與者皆為教師 有吸引力

3 7.5 25 62.5 8 20.0 3 7.5 1 2.5

【策略】喜歡以貼近教師 生活情境為教學引導

8 20.0 23 57.5 8 20.0 1 2.5 0 0

【策略】喜歡提供健康網 站連結與相關程式工具

11 27.5 25 62.5 4 10.0 0 0 0 0

【策略】依健康行為困難 設計因應策略較易學習

1 2.5 29 72.5 19 47.5 0 0 0 0

【內容】有關健康的資訊 對我有幫助

4 10.0 32 80.0 4 10.0 0 0 0 0

【內容】同意所提到對健 康應該有的態度

3 7.5 34 85.0 2 5.0 0 0 0 0

(18)

非常同意 同意 中立意見 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

網站評價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內容】解決健康行為難 關的方法很有效

1 2.5 28 70.0 11 27.5 0 0 0 0

【內容】執行健康行為的 方法很實用

3 7.5 29 72.5 8 20.0 0 0 0 0

【內容】份量很足夠 3 7.5 27 67.5 7 17.5 3 6.4 0 0

【內容】深度適合閱讀 3 7.5 29 72.5 8 20.0 0 0 0 0

【內容】對教師具吸引力 4 10.0 24 60.0 10 25.0 2 4.3 0 0

【結構】整體的組織結構 及連貫性是流暢的

4 10.0 28 70.0 7 17.5 1 2.1 0 0

【結構】滿意圖文分配 2 5.0 32 80.0 6 15.0 0 0 0 0

【型態】喜歡『活力處方 籤』測驗檢視個人的健康 狀況,並提供健康建議

4 10.0 28 70.0 6 15.0 2 5.0 0 0

【型態】喜歡『健康家族 或活力部落格』瞭解其它 教師對教學現場及健康 的看法或意見

4 10.0 26 65.0 8 20.0 2 5.0 0 0

【型態】喜歡『活力秘方』

能針對不同的健康行為 族群進行分類,並提供適 合的健康行為建議

5 12.5 29 72.5 5 12.5 1 2.5 0 0

【管道】覺得結合網站互 動及電子報的方式來傳 達健康很適合

3 7.5 31 77.5 5 12.5 1 2.5 0 0

『養成固定的運動習慣,並相約其他教育伙伴參與』

『隨時檢視自己在生活上、健康上的相關問題,並修正觀念,並提供 給同事互相注意健康問題。而且網站的內容豐富,真的很棒。』

『能多接受健康訊息之刺激,改變健康行為,提醒自己多思考健康相

關議題,多注意照顧自己的身心,並進而影響家人。』

(19)

『這段時間裡最可貴的是能獲得許多寶貴的建議,藉由家族的討論區 讓自己的心靈得到紓解與充實,有空就上網看新知成了另一個習慣,能有 此網站,感覺真的很棒,至少讓自己感受到不再是個孤軍奮戰的人。』

『感謝活力教師網給我很多健康促進執行的方法,我覺得健康的行為 並不難,去作就對了!』

『1.更加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並執行認為對健康有益的行為。如:

健檢、運動、多喝水,不食用含糖飲料等。2.更加注意小孩子的飲食狀況!』

『1.身為健康學校主要承辦人,常提醒自己要更注意自己的生活型 態。2.得到更多健康教學的 idea,分享他人的教材。3.實際參與了健康教 學過程(因自己非健教老師) 』

『最大的注意與改變就是執行健康促進計畫之後,已將抽了近 25 年的 菸徹底戒除』

『1.讓健康成為最重要的事。2.本身體重減輕了「86kg→80kg」』

由其所述可知,對許多實驗組教師而言,經過本介入計畫已重新開始 衡量健康的價值,甚或開始準備健康行動,代表本介入計畫確實對實驗組 教師的健康行為造成正向影響,使他們能更加積極的面對自己與他人的健 康,也更勇於落實於健康的改變。

二、系統過程記錄程式與網站內容分析

以下分為整體參與情形及同儕支持社群互動情形兩部分說明研究對 象於介入計畫的參與情形。

(一)整體參與情形

由表 5-3.3 及圖 5-3.1 可知,研究對象在兩個月共八週的介入期內,

總登入次數共為 273 次(分佈由 1-25 次) ,其中以 4-7 次者為最多 (57.5%) ,

其次即為 1-3 次(15%),而登入次數在 8 次以上者,則佔 20%。平均每人

(20)

15

57.5

12.5 7.5 7.5

0 20 40 60 80

1-3次 4-7次 8-10次 11-15次 16次以上 總登入次數

百分比

的登入次數為 6.825 次。

進一步由表 5-3.4、圖 5-3.2 及圖 5-3.3 可知,以網頁的點擊來看各 介入單元的實際參與情形,其中以「健康家族」的點擊率最高(24..8%) , 其次則為「活力新知」(21.0%)及「活力秘方」(19.2%)。而若以優先瀏 覽率(每次登入時,該單元為首頁外,第一個登入的頁面)來看,則最高 者為「活力新知」 (44..0%),其次則為「健康家族」 (30.8%)及「活力秘 方」 (22.0%)。由上可知, 「活力新知」、 「活力秘方」及「健康家族」三個 單元,應該是普遍較受教師歡迎的主要單元。

表 5-3.3、實際登入次數分佈(八週)

平均每週登入次數 總登入次數 人數 %

1-3 次 6 15

不到 1 次(72.5%)

4-7 次 23 57.5

8-10 次 5 12.5

1-2 次(20%)

11-15 次 3 7.5

2 次以上(7.5%) 16 次以上 3 7.5 總登入次數=273 次

平均每人登入次數=6.825 次

40 100

圖 5-3.1、實際登入次數分佈圖(八週)

(21)

表 5-3.4、介入單元瀏覽次數與優先瀏覽次數

瀏覽次數 優先瀏覽次數

介入單元 人次 % 人次 %

活力處方箋 37 9.5 5 1.8

活力新知 82 21.0 120 44.0

活力秘方 75 19.2 60 22.0

健康家族 97 24.8 84 30.8

活力部落格 55 14.1 4 1.5

寶藏連結 45 11.5 0 0.0

總計 391 100 273 100

註:優先瀏覽率指每次登入時,該單元為首頁外,第一個登入的頁面。

圖 5-3.2、介入單元瀏覽次數分佈圖(八週)

圖 5-3.3、介入單元優先瀏覽次數分佈圖(八週)

1.8

44

22

30.8

1.5 0 0

10 20 30 40 50

活力 處方

活力

新知 活力

秘方 健康

家族 活力

部落

寶藏 連結

介入單元

優先瀏覽次數百比比

優 先 瀏 覽 次 數 百 分 比

9.5

21 19.2

24.8

14.1 11.5

0 5 10 15 20 25 30

活力 處方

力新

活力秘

健康家

部落

寶藏

介入單元

優先瀏覽次數百比比

瀏 覽

次 數

百 分

(22)

二)於同儕支持社群互動情形

於介入期間, 「健康家族」所建立的主題數為 19 個;而由整體的留言 量來看,版主於「健康家族」所進行的留言,共為 29 篇,而主動提出問 題或回應的研究對象則共有 13 人,其所產出的篇數為 33 篇,而總點擊數 達 439 次。

由表 5-3.5 可知,於「健康家族」中所討論的 19 個主題,分析其內容 主要包括「個人健康分享」 、 「健康問題詢問」 、 「鼓勵健康行動」 、 「生活事 件分享」四大主題,其中以「個人健康分享」的主題數為最多(9 則)且 其點擊數也為最高(238 次),其次則為「鼓勵健康行動」(4 則主題及 78 次的點擊數)、及「健康問題詢問」 (3 則主題及 54 次的點擊數)。

綜合以上整體參與情形及同儕支持社群互動情形的結果可知,本研究 之參與者於介入的八週時間中,每位參與者平均上線次數為 6.825 次。而 以瀏覽點擊次數及教師自評喜愛的單元,包括「健康家族」 、 「活力新知」、

及「活力秘方」。其次,是在於「同儕支持社群」的參與情況中,發現真 正積極參與且留言回應的使用者僅有 13 位,然由瀏覽點擊次數來看, 「健 康家族」卻為最多人次點擊之單元,此現象也是有必要再行探討的議題。

三、使用者訪談重點整理

為能夠更深入瞭解在介入過程中,影響使用者介入成效及參與情況的 原因與未來建議,故以電話訪談八位使用者,訪談對象以不同教學背景及 參與情況(即不同的參與頻率)為選擇依據(受訪者分別編號為 A-H,基 本資料如附錄十一) ,以使所獲取之質性資料在解讀上能較為周延。

茲將訪談結果整理如下:

(23)

表 5-3.5、健康家族討論情形

討論主題 留言主題 回覆 點擊

(1) 找喜歡的運動 3 26

(2) 不知道有沒有人開始做健康計畫了呢? 4 21

(3) 保養嗓子的良方 2 18

(4) 喜歡爬山~~ 5 35

(5) 老師們來分享一下如何利用空餘時間做運動 吧

7 47 (6) 把健康傳出去-如何當個快樂蒲公英? 2 24

(7) 分享自己的健康故事 2 22

(8) 努力打球 2 23

(9) 我是一個教『健康』、愛『健康』、很『健康』

的老師~

0 22 個人健康行為

分享

總計 27 238

(1) 蔬果汁...有營養嗎? 4 24

(2) 每天一粒綜合維他命 有效嗎? 2 13

(3) 有人在吃健康食品嗎? 2 17

健康問題詢問

總計 8 54 (1) 最近大家都很忙 不過還是別忘了自己的健康

哦!!

1 7

(2) 我也是快樂的蒲公英! 0 13

(3) 好文分享:每天八杯水的健康 1 19

(4) 吃吃喝喝過一生 3 39

鼓勵健康行動

總計 5 78

(1) 孤軍奮戰的感覺 2 37

(2) 我的玫瑰園 紓壓的好地方 1 17

(3) 版工來啦~\^0^/ 0 15

生活事件分享

總計 3 69

(一)在網站的參與情形及造成該參與情形的狀況

受訪者中,大致分為三類,一類為積極參與者,此類教師大多表示此 網站提供其非常實用的健康資訊或是新知,且亦能瞭解同儕的想法與健康 執行心得,覺得是教師專屬的園地,因此,幾乎每週有空就會上站瀏覽。

A:「我很喜歡網站裡所提供的實用資訊,像怎麼外食,還有一些可以

計算熱量的程式,然後我也很喜歡活力新知,可以得到健康的知識,那些

都很棒,所以有空就會上去仔細看看還有什麼。」

(24)

C:「用教師專屬的概念來做,感覺很好,會想參與。」

D:「我覺得很有幫助,所以會常上去看,我也很常跟大家分享,覺得 很多時候閉門造車,還不如多瞭解別人的想法,才知道自己是不是做對 了。」

另一類即為隨機參與者,此類教師對網站的設計及內涵多表示贊同,

但基本上會在收到有興趣的訊息,或是有教學或實際執行上的需要時,才 主動進入網站瀏覽。

B:「偶爾會去看,覺得各種資訊整理得不錯,看過在日常生活中還是 教學上有需要時,就會想到要上去找,也滿適合分享給學生的。」

H:「有時會去參與,因為你們有更新的資訊都會寄電子報,我看到吸 引我的內容就會去看看。」

第三類即為極少參與者,此類教師通常表示只於開始時登入過幾次,

但由於自己的網路使用習慣,或是忙碌沒有繼續上網,甚或亦有教師表 示,登入的動作太過麻煩,故降低其參與意願。

E:「我覺得是很好的資源,只是我本來就不是常上網的人,有需要才 會去用。」

F:「有時間會去看看,不過因為近一個月實在太忙了,如果有人幫我 做事我就可以上去看了。」

G:「我開始時有去看。不過後來發現每次登入都要帳號密碼,實在記 不了那麼多帳號密碼,所以也懶得去登入了。如果用開放性的就很好。」

另外,在特別詢問到家族留言版的使用率上,受訪者中除了有一位表

示非常樂於與同儕分享,因此積極投入使用外,其餘則大多表示會去瀏

覽,但沒有留言的習慣,另外也有人表示並沒有與同儕分享的意願。

(25)

A :「會去瀏覽別人在說什麼,但沒有張貼文章的習慣。」

E:「會想跟醫師或營養師問問題,但跟同儕覺得能獲得的很有限,沒 什麼興趣。」

G:「與線上的人不熟.沒有維繫關係的意願。」

(二)介入期間自認為最大的收獲

除了一位受訪者表示由於參與次數不多,故自認為並未有什麼收穫或 健康上的改變。其它受訪者則都表示有感受到不同層次或面向的收穫,包 括:健康重要性的提醒、完整健康資訊的獲得、健康技巧的學習、或是發 現自己有更多需要充實的健康知能等。

B:「看完之後,發現自己應該多充實,才能給學生更多的健康相關知 識。」

D:「提供訊息很完整,過程中得到很多健康的新知,也不知不覺會更 留意日常生活與健康相關的細節,像現在去買東西,都會特別拿起來看一 下熱量再買。」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有受訪者主動提出,自己未能得到健康行為執行 上的收穫,是由於知識要轉換成行動並不容易,需要時間的累積,也需要 實際生活中環境的營造。因此即使於介入期間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但並 未能達成健康行為的落實。

G:「覺得很慚愧,都沒有做到什麼健康的事,因為知道跟做到是兩回 事,如果在實際生活中能有人主動要求我,像以前我戒菸那樣,應該會比 較容易。」

F:「雖然知道你們建構很辛苦,也花很多心力,但是要真的影響我們

去做到健康生活,應該要花一段時間累積跟改變,沒有這麼快。」

(26)

(三)對教師需求的符合度及應修正的方式

所有的受訪者都認為本介入計畫是符合教師們使用及閱讀的,並無太 多修正的必要,甚或有人認為此介入計畫是非常環保的,不用浪費紙裝印 製宣導品。然而,其中有幾位受訪者也提出自己的偏好,及未來修正的方 向,所提出的內容包括:納入更多的參與者,包括更多的在職教師或實習 教師;探討更多有關學生健康的議題;讓醫護專業人士上線與教師互動;

提供教師交換彼此教案等。

C:「應該讓更多教師參與,就可以運用家族來建立教師之間的關係與 情誼,因為老師們彼此也是很想認識的。最好可以將實習教師一併納入,

會有更多的聲音,也能給他們更多的成長」

G:「重點好像都放在老師,其實老師最關心的還是學生,所以多一點 探討青少年健康的資訊會更好,像健康隱憂或統計數據等。」

E:「目前好像比較沒有看到有專業人士在網站上,像我們常從網路上 看到一些謠言或是像老師維持身材的問題,會想問營養師或是醫師,如果 有的話,我想會吸引更多人上線吧!」

F:「教師的主要工作是教學,如果能讓大家做教案的交換,應該會更 符合教師的需求。」

(四)能吸引個人長期瀏覽並參與的配套措施

受訪者大多表示其不大容易長期瀏覽並參與某個網站,都是有教學上 的需要才會上網找,並表示以電子報的方式就已達到提醒的功用。但其仍 提供幾個建議的誘因,包括讓上網參與能提供研習時數、配合研習活動做 為輔助教材、與健身房合作以提供折扣、成立教師健康中心、提供教材教 具、以研習活動認識的對象共同執行健康計畫等。

A:「現在開信箱有看到就有提醒了,千萬不要再用什麼強迫的方式,

(27)

那樣健康會變成負擔,反而有反效果。」

B:「配合研習活動,變成輔助教材可能比較會想參與吧!」

D:「反正現在面對面的研習活動很多都流於形式,還不如用這樣的網 站參與來提供研習時數。」

E:「我覺得可以跟健身中心合作,為教師爭取一些折扣,也提供教師 去運動的機會,其至可以變成教師的健康中心,把現在虛擬的變成實體 的。」

F: 「應該提供很多的教材或教具,教師們就會被吸引一直上網了吧!」

G:「現在感覺站上都是陌生人,如果從研習活動認識的人開始串連,

一起學習健康應該會比較有趣。」

(五)網站中最喜歡及最不喜歡的單元、希望新增的單元

在本題中,受訪者的答案歧異性較高,對於喜歡的單元並無共識,所 提出最喜歡的單元包括:活力新知、電子報、討論區等,而有受訪者提出 的是屬於所喜歡的設計方式,包括:喜歡網站能貼近教師的生活,並提供 具體解決方法;有許多實用的連結,可提供教學使用;或是依主題式的分 類,很容易搜尋到想要的資訊。而受訪者都表示沒有最不喜歡的單元。

G:「網站裡提供的連結都很實用也很棒,又具互動性,除了自己用,

還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

C:「我覺得很難得的是可以把各種健康資訊用主題式的方式編排,我 能依據我想要的主題去得到想要的答案。」

D:「我最喜歡裡面提供具體的辦法解決我生活上遇到的問題,又因為 以老師為中心,所以感覺很貼近我生活的需求。」

而在希望新增的單元中,受訪者所提出的建議多為希望未來能新增聯

誼活動或健康活動的舉辦,加強實體人際網絡的配搭,以使個人與網站的

(28)

聯結性更強。

E:「我覺得應該要辦理健康相關的宣導或健康課程,一週見面一次,

之後透過網路討論課程內容,這樣不但會有專業團隊加入,也可以加強人 際互動。」

B:「我建議可以在討論區的部分辦理聯誼活動或是一起登山的活動,

這樣大家有出來見面,比較不會覺得不知道為什麼要跟陌生人講話。」

(六)永續發展或推廣的必要性

受訪者中有一位認為目前健康相關的網站很多,沒有必要再創造新的 網站,因此對永續發展或推廣並無太多意見。然其他受訪者皆認為此網站 有必要大力推廣,且亦有受訪者認為可與其它健康網站結合,資源共享將 更好。

F:「我覺得在國內比較少看到這樣的網站,把各式各樣的健康網站及 資訊做了統整跟分類,這個優點希望能維持。未來只要再強化教學的部份 就好了。」

A:「網站內容很多元化,很值得推廣。」

D:「能夠把類似的族群連鎖起來,大家進行分享是很好的做法,能幫 我們過攄很多不良的資訊或人員流入,使用起來也比較放心。」

G:「我認為這應該要透過研習辦理推廣出去,就是順便教大家怎麼使 用,會很有幫助。」

此部份抽樣電話訪問的資料雖然不能完全類推至每個研究對象的看

法,然其反應部份實驗介入時的真實情形,也提供探討造成實驗介入成效

的依據與參考。

(29)

第四節 研究結果討論

本研究運用 eHealth 系統之同儕支持社群、量身訂作教學、及專業促 進與支持等介入方式,並以理性行動論、行為改變階段理論、社會認知理 論、社會支持、及溝通說服矩陣等重要理論為依據而發展介入計畫「活力 教師網」,針對國民中學教師執行健康行為上的社會支持、自我效能、及 行為意向進行介入。而由上述各節研究結果可知,本 eHealth 介入計畫對 實驗組國民中學教師於執行健康行為上的自我效能及行為意向皆有良好 的成效,而在社會支持上則未能產生影響。以下即針對此研究結果進行探 討:

一、在介入的成效上

在社會支持的提升上,本研究在 eHealth 系統中,用以提升個人獲得 社會支持的策略有二:一為強化個人執行健康行為相關的人際技巧;另一 為運用線上的同儕支持社群提供社會支持。由之前本研究在自我效能部份 的介入效果中可發現,經本介入計畫後,實驗組研究對象確實自覺能在執 行健康行為相關人際技巧的能力上有所提升,然而,由於本研究之介入期 僅兩個月,當個人尚未將此能力內化,且落實執行於生活中,去尋求親友 提供個人在執行健康行為上的社會支持之前,並不易在介入期間立即感受 到社會支持的提升。

在線上的同儕支持社群方面,雖然由 Barrera et al.(2002)針對糖尿病

患所進行的 eHealth 介入研究,結果發現所有涵括社會支持的介入狀況(無

論是僅有同儕支持,或是合併教練支持),結果都比僅提供資訊或是僅有

個人指導員的狀況為佳,說明運用此介入方式應能對個人的社會支持產生

影響。然而 Eysenbach et al.(2004)收集有關線上支持團體相關的文獻進

行回顧後,也發現 31 個研究中僅有 4 個是採單純同儕支持社群的方式進

行介入,其中成效測量以社會支持做為變項者僅有 2 個研究,但皆未能產

生顯著影響。其它的如 CHESS(Comprehensive Health Enhancement Support

(30)

System)這類的整合性網站介入系統,雖然於介入後研究對象有較高的社 會支持感,但並無法完全推論為同儕支持社群的功能(Gustafson et al., 2001)。

綜上可知,雖然至目前為止並未有充份而足夠的研究證據,證明線上 同儕支持社群的介入效果,然而,仍有許多研究在在線上支持社群溝通內 容的質性分析上,都發現發展網路社群以提供社會支持,對獲得社會支持 是有利的(Wright, 1999; Klemm, Reppert & Visich, 1998; Madara, 1997),因 此,使用 eHealth 介入計畫在提升個人社會支持的效果上,未來仍有待研 究進一步的澄清及探討。

在運用 eHealth 介入計畫對於執行健康行為相關自我效能的提升上,

於 國 外 已 有 許 多 的 研 究 也 有 同 樣 的 發 現 , 如 : 改 變 成 人 的 飲 食 習慣 (Anderson, Winett, Wojcik, Winett & Bowden, 2001; Irvine, Ary, Grove &

Gilfillan-Morton, 2004)、青少女保護自己免於得到愛滋病(DiNoia, Schinke, Pena & Schwinn, 2004)、兒童在氣喘的自我管理(Lieberman, 2001)等。顯示 運用 eHealth 介入計畫不但能強化個人展現執行健康行為技巧的能力,也 確實能使個人更有把握在各種特定情境下堅持行健康行為,即更有信心於 產生個人的健康行為改變。而運用 eHealth 介入計畫在執行健康行為之行 為意向的提升上,於國外的研究中也有同樣的發現,如:Oenema et al.

(2003)、Oenema et al.(2001)及 Irvine et al.(2004)都發現運用 eHealth

介入計畫能有效影響成人在改變飲食習慣上的行為意向。另外,針對本研

究在健康責任行為的行為意向並未有顯著介入效果的部分,由文獻中亦發

現相似的情況。 Green et al.(2004)以電腦系統介入,期待能影響乳癌或有乳

癌家族史的女性產生接受基因檢測(Genetic Testing),結果發現無論是採

用傳統諮詢或是運用電腦系統的組別,都未能有效提升研究對象採取基因

檢測的行為意向,其進一步分析時,發現此行為意向於低危險族群反而還

有顯著降低的情況。由此可知,個人健康責任行為(如定期檢查或參加課

程等)的行為意向受到目前個人健康情況的影響程度,可能較介入所能產

(31)

生的效果來得更為明顯,此有必要於未來的研究中再行釐清。然無論如 何,本研究結果已證實運用 eHealth 介入計畫,確實能使個人於未來三個 月內有更高的執行健康行為的可能性。

二、在系統的接受度與瀏覽狀況上

研究顯示,參與者的接受度(receiptivity)對於介入的效果有重要的 影響(Flay, 1986),且倘若一個介入是被參與者所接受的,則參與者會期待 能夠參與該研究介入更多的時間,同樣的,如果介入是能經由良好的設 計,且符合參與者的需求,也能夠吸引參與者的注意,並更願意去產生改 變(De Vries & Brug, 1999)。綜合本研究實驗組教師對介入計畫的看法,可 知其對整體介入計畫的喜歡程度約在八成左右;且無論是提升其態度、強 化其生活技能、提供社會支持、或促進其自我效能上,教師多同意網站能 提供其幫助,大部份也都自認為能依網站所教導的來執行健康行為。而其 次是在介入所設計的訊息來源、策略、內容、結構、型態、及管道上,也 得到教師們的肯定與喜愛。代表本介入計畫無論在介入目標的符合度上、

或是整體的訊息設計上都是符合教師需求的,對研究對象來說,可算是一 高接受度之介入計畫。

此外,由本研究之整體參與情形及同儕支持社群互動情形的結果可 知,本研究之參與者於介入的八週時間中,每位參與者平均上線次數為 6.825 次。而以瀏覽點擊次數及教師自評喜愛的單元,包括「健康家族」、

「活力新知」、及「活力秘方」 。其中「健康家族」及「活力新知」都屬於

介入期間持續不斷更新內涵的單元,而「活力秘方」則是本網站在技巧教

學的主要單元,可見對教師而言,無論是吸收新的資訊、獲取同儕的意見

與想法、或是深具生活應用性的內容都是深具吸引力的;而更由於此三單

元內涵會同步隨電子報(活力報報及家族快報)而送出,因此教師亦會在

收到電子報後,為能讀取完整內涵而順便點選登入。由此不難發現,透過

電子報系統發送「持續更新」 、「同儕相關」 、「具實用性」的資訊,將是提

(32)

升介入暴露量的良好策略。

其次,是在於「同儕支持社群」的參與情況中,發現真正積極參與且 留言回應的使用者僅有 13 位,然由瀏覽點擊次數來看, 「健康家族」卻為 最多人次點擊之單元,此現象也說明了大部分網路學習社群成員乃是沈默 的觀察者、取用資源者,而非積極的社群參與者(張基成 & 唐宣蔚, 2000)。由此可見,雖然教師亟欲獲取同儕的建議或想法,但卻不一定有 意願主動提供或分享自身經驗,此結果可做為之前本研究在社會支持的介 入效果上,發現並無產生顯著成效的重要參照,然相關性還待進一步證 實。此外,在運用線上社群的策略上,「純粹瀏覽」及「具體回應」的介 入效果差異,也是有必要再行探討的議題。

三、使用者對介入計畫的整體感受

本研究的參與狀況因人而異,除了認為該介入計畫對自己極有幫助的 主動參與者外,隨機參與者是視對該主題的興趣或是個人使用需求而參 與,而極少參與者大多以忙碌及沒有時間為減少參與意願的理由,在同儕 支持社群上,也都因為「沒興趣」、「沒有意願」、或是「不熟悉」等原因 而疏於使用。深究使用者在介入系統參與度不高的原因,或許與研究對象 的學習動機有關,由於學習動機是學習者努力、積極解決學習困難的重要 趨力(鄧運林,1995),也是維持成人自我導向學習進程的重要因素

(Bandura, 1997),因此,若誠如大多使用者所言,此網站已符合教師的

需求,並對於未來的推廣或永續經營多表認同,則或許教師本身對個人健

康議題的學習動機、或是其運用遠距方式進行學習的動機,都是未來探討

介入成效時,值得進一步探討的重要影響因素。此外,由訪談結果亦可知

受訪者對於本網站單元的設計,仍有許多的期待,且多數的焦點皆放在跳

脫虛擬環境,與實體人際網絡配合執行,以及強調教學運用實用性上的策

略為主,而這些配套措拖都是受訪者認為有可能提升其使用意願的方式。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畫分語言範疇(language categories),分析學者由於對語言的研究,發現

 在 1855 年英國科學家 Lord Rayleigh 於地震研 究領域就發現了表面聲波的存在,此後則將此現象 運用於地震研究上,此表面波亦被稱為 Rayleigh wave ;直到 1965

資源和支援 學與教資源 社區資源 學校設施 和支援 研究與 發展計劃 學校領導與

教育局將繼續舉辦的教師專業發展課程,以加強教師有關促進 STEM 教育的專業能力。繼 2015 年 7 月舉行的專題研討會外,教 育局亦於

本研究將針對 TFT-LCD 產業研發單位主管與研發人員進行 探討,並就主管於研發人員對職能重視程度作差異性分析。因此

由於醫療業導入 ISO 9000 品保系統的「資歷」相當資淺,僅有 三年多的年資 11 ,因此,對於 ISO 9000 品保系統應用於醫療業之相關 研究實在少之又少,本研究嘗試以通過

本研究是以景觀指數進行對 1993 年、2008 年與擴大土地使用三個時期之評 估,其評估結果做比較討論。而目前研究提供研究方法的應用-GIS 與 FRAGSTATS 之使用方法。從 1993 年至

和 GSP 及 Graphmatica 類似,但過去有關電腦輔助教學的研究大多使用 GSP 設 計課程,在比較兩者的優劣之後,發現 GeoGebra 在使用上較 G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