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壓力的定義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一、壓力的定義 "

Copied!
3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本研究文獻探討共分為青少年生活壓力、壓力因應行為、情緒相 關理論、壓力與情緒的關係、情緒管理教學五節來了解相關的文獻及 研究。其內容如下:

第一節 青少年生活壓力

一、壓力的定義

壓力的定義可由物理學及心理學層面了解,從物理學領域中的壓 力指的是物體表面每單位面積所受的正向力大小;而從心理學中所闡 釋的壓力可由三個層面來了解,此三層面為將壓力視為刺激、反應及 從刺激到反應相互作用的歷程(賴保禎、張利中、周文欽、張德聰、

劉嘉年等編著,2001)。另一定義是壓力是經過人與環境的交流後,

個人覺知到環境的要求與其生理、心理,或社會系統資源間有差距(劉 仁釗、林耀盛、鄭逸如等譯,1997)。

Wolff(1953)認為壓力是外在環境與有機體的交互作用,此種 交互作用與有機體的過去經驗有關。加拿大生理學家 Han Selye(1946,

1950, 1974)將壓力定義為由壓力源導致的全身非特異性防禦反應,

而壓力源是任何產生壓力的力量,強調刺激對生理與心理層面反應的

重要性,指出壓力是一種「反應」的概念。Homes & Rahe(1967)指出

生活壓力事件,強調生活上重大改變的事件,造成個人有負荷(strain)

(2)

感受的環境情境即為壓力,認為壓力是一種「刺激」的概念。Lazarus 等人強調外在環境與個人內在自我要求超過個人本身可運用的外在 資源與內在能力時,產生不平衡現象所導致生理、心理、社會行為反 應的過程,即壓力現象是「個人與環境互動」現象的概念(Field, McCabe & Schneiderman, 1985;Bartlett,1998;姜逸群、黃雅文譯,

1992) 。

由壓力是刺激的觀點來看,壓力是一種會讓人產生負面反應的刺 激事件,Morris(1996)認為壓力是指任何會引起個體緊張或威脅,並 且個人必須去改變或調適的環境事件。壓力也可說是身體對外在刺激 的非特異性反應,是一種可變力量的自然功能,並且強調刺激對生理 與心理層面的重要影響(賴保禎等,2001)。

由壓力是反應的觀點來看,個體於自覺調適困難、自尊受貶、力 不從心等威脅情緒下,所產生的身心反應。Zimbardo(1988)與張春 興(1989)認為壓力是指個體生理或心理上感受到干擾或威脅時的一 種緊張狀態,此狀態使人在情緒上產生不愉快甚至痛苦的感受。由上 觀之,壓力反應可分為心理反應(如緊張、害怕、焦慮、憂鬱、不安 等)與生理反應(如口乾舌燥、手腳微抖、心跳加速、血壓上升等)

(劉仁釗等譯,1997;賴保禎等,2001)。

由壓力是歷程的觀點來看,Baum(1981)將壓力定義為: 「壓力

(3)

源是威脅個體存在(existence)和良好生存(well-being)的歷程。」

近年許多心理學家強調壓力是個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溝通與交互作 用(Lazarus, Launier, 1978;Taylor, 1986;Ogden, 1996)。

因此,壓力可說是有機體與外在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是一種內 在的感覺,個體自覺感受到威脅時的一種緊張狀態,此狀態會使人產 生不愉快的生理與心理反應。

二、青少年的生活困擾

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所遭遇到的壓力來源主要包括兩個生活領 域,一為家庭方面,如父母的管教方式、家庭溝通方式或家庭經濟問 題等;另一為學校方面,如學業成績、作業問題、同學衝突及師生關 係等。因此將青少年生活中的困擾及壓力分為以下四方面(鄭照順,

1999,38-43) : (一)日常困擾

Lazarus(1984)認為「日常困擾」 (daily hassles)是每天能引發 個人感覺到麻煩挫折的生活瑣事,包含繁瑣及難處理的人、事、物等,

且「日常困擾」是壓力測量的一項指標,研究亦顯示日常困擾事件對

身心疾病的發生有預測作用,且對身體健康有衝擊性的影響。

(4)

(二)生活事件

Holmes(1967)指出「生活事件」 (life events)是測量生活壓力 的指標之一。生活事件包含正面事件與負面事件,正面事件如聖誕 節、過年、獲得獎勵、通過考試、結婚等;負面事件如考試挫敗、病 故、經濟危機、離婚等。

(三)人際關係

Palmer(1992)認為人際間的壓力源有四個來源,首先是權力地 位的衝突,此衝突是來自被支配的角色。第二為價值衝突,是來自認 知與價值觀的不同,而形成互相排斥的現象。第三為利益資源衝突,

此衝突是因分配利益不均而起。最後是情感衝突,是因缺乏情感的認 同,因此不易溝通,而產生情感的衝突。

Kub(1992)認為青少年在建立人際關係及統整關係時,學校及 家庭常被設定為「競爭的氣氛」,因此人際關係間反而易引起競爭壓 力與衝突。Moss(1990)的研究也發現青少女有較多的人際情感問題,

青少男卻有較多的學業問題(鄭照順,1999,38-43)。

(四)學校生活

許多研究發現,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壓力以「學業壓力」為最大

(Armacost, 1989;Stark, 1989;Humberg, 1993;涂柏原,1987),另

其他研究亦發現青少年生活壓力排序中,以「學校生活事件」為首位

(5)

(Copeland, 1993;郭靜姿;1986;江承曉,1991) ,因此學校生活對 青少年而言,學業競爭及人際關係是兩項較大的壓力來源(鄭照順,

1999,38-43) 。

由以上文獻可知,生活壓力對國中生而言,在其生命歷程中佔有 一席重要地位。青少年的生活壓力來源有日常困擾、生活事件、人際 關係及學校生活,而其中以學校生活為最大壓力來源。

第二節 壓力因應行為

一、因應行為

「因應」(coping)可定義為認知與行為的努力,以使個體去掌握、

忍受或減少外在與內在之間的需求與衝突(Cohen & Lazarus, 1979)。

因 應 策 略 的 範 圍 非 常 廣 泛 , 尋 求 協 助 只 是 其 中 一 項 ( Rickwood,

1995) 。Lazarus & Launier(1978)認為因應是努力去管理(如掌握、減 少、減縮至最小)環境與內在的需求與衝突,這些需求與衝突是超越 個人實質所能負荷承擔的能力,也因此而顯示出「因應」是一個假設 性的概念,此概念因其考慮到個人及情境的特性層面而顯得複雜

(Inge, 1995)。

「因應」乃指個人在與環境的互動中,當面臨個人超越其能力範

圍所能忍受的壓力時,而為了重新建立個體內在的平衡,所採取的

(6)

處理或解決的方法。若因應方法有效,則可免除壓力困擾;反之,若 因應方式無效,不但不能克服壓力,可能引起生活上的種種困擾,以 致造成身、心疾病或引發各種偏差行為,因此又形成新的壓力源。

Ebata & Moos(1991)指出常見到青少年自行採取其認為較適合的因應 型態,而此種型態對正向因應而言,是屬較積極的因應方式,若個體 持續採逃避或否認壓力及其相關問題,則較會有沮喪的症狀出現。有 效能的因應方式可降低壓力對身、心的影響,反之則會加重壓力在 身、心適應上的影響(Stahl, Mindy, Stemmler, Mark, Petersen, & Anne,

1995) 。

有關因應行為的類型,以目前學者較具體的分類有四類:

(一)人格特質導向學派

主張人格特質決定個體因應行為的型態。其中有四種主要特 徵:首先是先天遺傳的人格特徵:如基因、種族、性別、身材及容貌 等。第二類是環境性的人格:民族性、個人生活史、環境競爭經驗等,

會影響其因應行為。第三類是社會性的人格:社會領導特質、移民政

策、智力測驗可形成社會競爭現象,因此亦可影響其因應行為。最後

一類是教育性的人格:教育性的人格改變有助於增進人際關係,具樂

觀進取、積極主動的人格特質,較能去迎接壓力的挑戰,也較能化解

壓力的衝擊。

(7)

(二)壓力認知評估學派

主張對個人資源、社會資源、個人因應能力及問題的困難度進行 了解、評估後,才會對壓力有反應,若認知評估後認為是不必要的,

則會解除所認知的壓力。Cooper(1990)提出「壓力知覺」與「因應 實力」的評估模式、互動的壓力定義,主張壓力的產生乃因人與環境 間存在著某種特殊關係,是一種複雜的動態系統,並同時考慮反應與 刺激兩方面,對壓力評估若有能力可因應,則壓力解除,反之,則產 生壓力症狀。其壓力模式如下圖(圖 2-1):

壓力的判斷

(認知評估)

+

+

因應成

克服問

環境因素 個體因素 結果反應

情境因素 潛在壓力源

態度、價值觀、經驗、人格 特質等

實際能力

壓力的困擾、緊張

無法因

壓力症

生理的 心理的 行為的 認知的

圖 2-1 壓力知覺回饋與因應實力的評估模,鄭照順,1999,p111

(8)

對模式進一步了解後發現,因應方案必須要有彈性及多層面設 計、綜合認知及行為治療技術,考慮不同狀況與情境,以採取各種不 同方案。因應方案需配合個別及文化的差異。設計因應方案時需針對 各種情境,並將因應方案進行事先演練,以熟練因應方案的技巧,可 先選擇威脅程度較低的壓力情境練習因應技巧開始,在漸漸增加困難 度。

(三)互動作用學派

P 個人

人格類型 認知層次 心理需求 情緒狀態 教育程度

E 環境

家庭環境 學校環境 同儕環境 社會環境 文化環境 生活方式

B 行為

力爭上游 消極退縮 攻擊他人 自我戕害 自我實現 失敗挫折

圖 2-2 互動方式與因應方式,鄭照順,1999,p113 主張因應行為決定於個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其間有一動力是 交互與雙向的關係。Lewin(1935)提出行為(B)是個人因素(P)與 環境因素(E)的函數,Bandura 亦認為行為、認知及環境三者間是 有交互影響的,但也有相互抑制的關係;個人因素包含個人特有的概 念(conception)、信仰(beliefs)及自我知覺(self-perception)等,

以上概念為個人所有認知因素解釋的主體,所以認知的廣度也是很重

要的(圖 2-2)。

(9)

(四)整合式的因應類型

近代 Moss(1992)提出統整式的因應思考模式,他認為考慮及了 解問題的整體性是很重要的,他認為整體性的因應方式應考慮整合三 個領域,第一為認知評估取向的因應類型、第二為問題取向的因應類 型、第三為情緒控制取向的因應類型。

認知評估取向的因應類型含有以下三種分析形式:首先是邏輯 分析(logical analysis):以合理的邏輯、因果關係分析問題原因,並 推估處理的方式及可能的後果,再採取行動。第二種是認知的再定義

(cognitive redefinition):個體面臨壓力時,思考原來認知是否有偏 差,評定壓力的正負面意義,並提出價值的優先次序。第三種是認知 迴避(cognitive avoidance):對於處在壓力下的情境、恐懼、焦慮,

設法轉移情境,忘記、幻想或不理它。

聚焦於問題解決的因應類型旨在降低壓力情境的要求或者擴充 處理問題的資源。含有以下三種分析形式:首先是尋求訊息或忠告

(seeking information or advice):蒐集相關解決方法,或請求家人、

社會專家的建議或具體資源協助。第二種是採取解決問題的行動

(taking problem-solving action):先針對問題提出分析了解,再提出

解決問題的計劃,並配合實際的人力與物力資源加以行動,或針對問

題去學習新的因應技巧、協調技巧以有效的解決問題。第三種是發展

(10)

替代性酬賞(developing alternative rawards) :經面對壓力的處理,發 展更多社會問題因應技巧,如「如何建立社會關係」 、 「如何化解壓抑 的情緒技巧」等。

聚焦於情緒處理的因應類型旨在控制由壓力情境所引發的情緒 反應解壓力產生的情緒,以維持情緒的平衡狀態。含有以下三種分析 形式:首先是情緒調適(affective regulation):設法不被挫折困擾,

將挫折解釋為未來成功的助力,「留有空間」轉移意識上的衝突,保 持「給對方尊嚴」以提升自己的尊嚴,以「同理心」的調節以避免互 相衝突。第二種是結局的接受(resigned acceptance):已經努力過不 計較其後果,接受既定的事實,並相信努力之外仍有運氣及機運的變 數。最後是情緒發洩(emotional discharge):把內心的痛苦「向友人 傾訴」,以飲酒、唱歌、聽音樂、吸菸、或用痛苦、衝動的言行來表 示心理的不痛快(劉仁釗等譯,1997;鄭照順,1999,107-117)。

二、壓力因應行為相關研究

王蓁蓁(2001)以台北縣八所公私立國中一至三年級 820 名男女

學生為對象的研究結果發現,國中生最常採取的因應方式為「聽天由

命」,其次為「逃避現實」,而最少使用「邏輯思考與自我控制」;國

三學生在「逃避現實」的因應方式上明顯高於國一及國二學生;升學

(11)

意願不同的國中生,在因應方式上亦有顯著的不同。國中男生的生活 適應較女生為佳;升學意願越高的國中生,生活適應越差。

李欣瑩(2001)以桃園縣國中生所做的調查研究發現,國中生最 常使用的因應行為以正向情緒調適最多,其次為主動解決與正向闡 釋、尋求社會支持、逃避問題與發洩情緒、轉移注意力。而主動解決 與正向闡釋、尋求社會支持兩類因應行為有性別及年級的差異。

林續琴(2004)對國中生生活壓力、因應策略與負向情緒經驗之關係 的調查研究中發現,國中生常主觀的知覺到生活壓力,其最常採用轉 移注意的因應策略,而有時會有憤怒的情緒經驗;因應策略、生活壓 力與負向情緒經驗有相關;「情緒處理」最能預測國中生的憤怒、悲 傷及整體負向情緒經驗。

Bal, Crombez, Oost & Debourdeaudhuij(2003)對青少年的研究發 現,經歷創傷的青少年,若能獲得來自家庭的社會支持,則較少出現 逃避行為的因應方式,會有較多的主動尋求支援的因應行為。

Altman & Michelle(2004)的研究發現,青少年的生活壓力來源有 62.2%來自親子衝突,在同儕衝突中以口語攻擊最多,其中有 87.2%

是屬嘲笑與脅迫。在親子衝突中青少年較常採用的因應行為是自發的

反抗或選擇被處罰;在同儕衝突方面,青少年的因應行為是嘗試改變

客觀的形式,而此方式是青少年進行初步控制的開始。

(12)

Jose & Huntsinger(2005)針對華裔與歐裔的美國青少年進行因應 行為的研究發現,華裔的青少年每日有較多的生活事件壓力產生,情 緒也較沮喪,但成績卻較好;在負向的壓力調適行為上發現,以問題 為焦點與逃避的因應行為有緩和壓力的效果。

Meir (1996)與 Clarke(2006)的研究有相似的結果,針對四個心理 社會因應行為的調查中,其因應行為包括內化行為、外化行為、社會 能力及學業成就四項,其以後設方法的分析研究發現,壓力因應行為 會受以下因素的影響:壓力源的可控制性、受試者的發展階段及受試 者的環境文化脈絡。若壓力源是較可控制的,則受試者會有較好的學 業成就、社會能力及某些內、外化的行為表現。若青少年處於高壓力 環境中,則會有較多內化的行為產生。

由以上文獻發現,國中階段學生較常採用的壓力因應行為是聽 天由命、逃避現實、正向的情緒調適及轉移注意力等四種方式。

第三節 情緒相關理論

一、情緒的定義及成因

心理學上的情緒(emotion)與情感(feeling)同屬一種基本的

感情作用,但情緒比情感的反應強烈,其會影響個人的身體與生理反

應。情緒是個體受到外界刺激或內在需求所引起的一種全身機動狀

態;此狀態雖為個體自我意識所察覺,但不為其所控制,因而對個體

(13)

身體(生理)和心理產生干擾,及對其行為有催化作用,並導致生理、

心理與行為產生改變。

情緒的成因理論學說相當多,以下僅就五種學說進行說明:

(一) James-Lange 理論:生理反應引起情緒經驗(屬早期理論:完全 心理學)

美國 James(1884)及丹麥 Lange(1985)皆認為個體產生情緒 的歷程是先有引起反應的刺激,而促使個體對該刺激產生反應,再由 反應產生情緒經驗,強調情緒體驗居於行為之後。

(二) Cannon-Bard 理論:生理反應與情緒經驗同時產生(屬早期理論)

本理論由 Cannon(1927)提出,強調視丘在情緒上的重要性,

且獲得 Bard(1934)的支持而擴大,其內容主張為個體引起情緒時,

生理變化與情緒經驗是同時產生的,而非先由生理變化再引起情緒經 驗。

(三) Lindsley 理論:神經喚起理論(屬生理學理論)

本學說由 Lindsley(1950, 1951, 1957, 1970)所提倡,學說內容認

為個體的情緒反應是由神經系統中某部份對大腦所產生的促動作用

所致。亦即個體的情緒狀態是由中樞神經系統對大腦所產生的促動作

用的結果。故此學說又稱為「情緒促動論」(activation theory of

emotion) 。

(14)

(四) Schachter-Singer 理論:認知經驗對情緒經驗的影響(屬認知理 論)

Schachter & Singer(1962)兩人的研究發現情緒是起因於個體對 刺激情境性質及對自己身體生理變化所做的認知歷程,情緒是個體內 在的生理反應與認知經驗交互作用的結果,亦即強調個人的過去認知 經驗及對情境之感受與判斷在情緒上扮演重要角色。

(五) Arnold-Lazarus 理論(先決觀點與文化背景對情緒經驗的影響)

(認知理論)

Arnold 認為自己對外界刺激先做「好」 、「壞」或「無關」的評 估,若是好的刺激,便加以接近;要是壞的刺激,就迴避;無關的刺 激就忽視。此種評估是依據個人過去的經驗與當時的感覺而定,此評 估發生在生理反應、情緒感受及採取行為之前(賴保禎等,2001;游 恆山譯,2002)。

由以上理論發現,情緒經驗的產生是由外在事件(如過去經驗、

社會文化等)與身體的內在活動(如認知觀點、壓力的生理反應等)所引 發,因此更顯得情緒的複雜性。

二、情緒穩定性

情緒穩定性是指個人知覺對真實生活事件的情緒反應,指個人是

(15)

較有信心、較能感到幸福、較為冷靜、較少強迫性、較有自主性,且 對現實情境較不會做不適當的情緒反應。情緒穩定是屬人格特質之 一,是情緒成熟的必要條件,也是一個人是否能適應良好的重要指標 之一。

一般心理學家多以情緒穩定性來表示情緒成熟度,在國中發展階 段,女生的情緒穩定度隨著年級升高而呈現越不穩定的狀態;而男生 情緒穩定性則非常一致;國中男生情緒穩定呈現高於女生的現象,此 外青少年情緒穩定與個人內、外控傾向、自我概念及神經質傾向有關

(蘇建文,1981)。國中階段的青少年身心變化大,情緒不穩的特徵 比起兒童時期要來的大,且多為負向情緒,其因多為課業壓力、自我 觀念、父母觀念及人際關係等因素,而為了宣洩內心的不快,其情緒 反應多為立即、外顯、強烈的表情與動作,也有以壓抑及逃避方式處 理情緒的現象,並不知如何適當表達情緒。國中生其情緒問題包括有 緊張焦慮、易怒、情緒不穩定、暴躁及自卑等(王淑俐,1990)。

針對北市國中生的調查研究發現,青少年的情緒穩定呈現中等的穩定

程度,情緒不穩定狀況易表現在強迫症及罪惡感上,且女生的情緒明

顯較男生不穩定,父母教養方式與青少年的情緒穩定度有關,母親的

關懷、父母均權威者與與子女的情緒穩定度呈現負相關,父母教養方

式為「低關懷、低權威」組的青少年情緒穩定性較高於「高關懷、高

(16)

權威」及「低關懷、高權威」組青少年(許筱梅,1995)。國外研究 發現,單親家庭青少年學業成就較差,且情緒也較不穩定,性別也呈 現顯著差異(Nicki, 1984;Garnefski & Diekstra, 1997)。

國中學生問題行為的原因很多,並且各種原因錯綜複雜、互相 關聯,很難明確指出。通常因家庭因素、人格因素、環境因素導致持 續性的挫折或衝突,而引起情緒不良適應的情況較多(劉焜輝,

1985) 。針對台北市國中生,以自尊性、幸福感、冷靜、非強迫症、

自主性、健康感、無罪惡感研究情緒穩定性的影響因素,發現不同家 庭結構、不同社經地位的單親家庭青少年在情緒穩定性各分量表得分 上皆無顯著差異,但不同性別在幸福感、健康感有顯著差異存在,男 生對幸福感、健康感的知覺比女生高;七、八年級學生情緒穩定性比 九年級學生好;獨生子女的單親家庭青少年在「情緒穩定總分」與「冷 靜」均較中間排行的青少年高(張貝萍,2000)。國中生有時會有憤 怒的情緒經驗,負向情緒經驗會因性別及年級而有所差異;因應策 略、生活壓力與負向情緒經驗有相關;「情緒處理」最能預測國中生 的憤怒、悲傷及整體負向情緒經驗;「同儕關係」最能預測國中生的 焦慮與羞愧情緒經驗(林續琴,2004)。

由上可知影響情緒穩定性的因素相當多,包括個人因素、家庭因

素、學校因素等,而青少年時期的情緒發展是人生發展的一個重要階

(17)

段,更是將來進入成人時期情緒穩定的基礎。

三、情緒與行為的關係

青少年情緒的發展,父母扮演著重要角色,父母教導他們有關 情緒的評價、經驗、表達與調節,且也會引導他們進入文化與次文化 中有關情緒的規範(Salisch, 2001)。

據 Piaget(1962-1964)之研究,觀察嬰兒和幼兒的情緒發展可 發現,他們的情緒是較不穩定的,情緒的狀態表現為全有或全無的型 式-平靜和爆發互相交替,而且內部情緒和外部事物是具高度相關性 的,在感覺運動時期,可由身體的動作而說明事實,所以在表情方面,

都以身體運動和口頭發聲為主要方式。

稍後較大的兒童期,可發現其情緒與外部事物的分離意識性較 為增加,外部世界被視為是有感情的,但這種感情是由兒童的反射而 形成的,而且以「前運算時期」兒童的表現性較多,已可以體驗到不 在兒童面前的人、事、物的情感,他們的符號思維可以透過遊戲、模 倣和語言來表現情緒。

小學時期,情感的內部世界或事物的外部世界,都是獨立的地

位,通常是把情緒看作是一個人的內心體驗。由於漸漸發展到具體的

運算、推理而出現了許多心理能力,因而更能有細膩的情緒表達。漸

(18)

漸進入青春期時,主觀和客觀的世界已被明確地劃分出來,情緒完全 是屬於內部和個人的。由於認知形式運算的發展,思想和感情能夠進 一步從熟悉的具體化而產生抽象思考(郭靜晃、吳幸玲譯,1993;杜 聲鋒,1997;張欣戊、徐嘉宏、程小危、雷庚玲、郭靜晃等著,1998)。

根據 Erikson 的理論中,將人生區分為八種漸次出現的課題,且 人在一生中必須加以一一克服,才能展出成熟的情緒與社會個性。八 個課題分別為最初的信任感與不信任感、自主性與羞恥感、主動性與 罪惡感、認同感與角色混亂、親近與疏離、生產與停滯、自我整合與 懷疑,於前四期情緒發展時期,乃是最早的兒童時期延伸至青春期,

第五階段受到青春期發育的影響,第六階段(付出及愛人能力之發展) 為成人年齡的初期,第七階段為成人期及最後階段乃是「成熟年齡」

(林薰香譯,1997)。

一般青少年期正處於狂飆期,在情緒體驗與情緒表現上帶有明顯 的年齡特徵;因為青少年認知發展與生理變化回饋之間複雜的交互作 用,產生各種不同情緒,並具有十分獨特的主觀體驗色彩。由於青少 年期的認知能力及意識水準的提高,其情緒發展呈現有下列三大特徵 為分別為延續性的特徵、豐富性的特徵及特異性的特徵。青少年自我 意識的迅速發展,包含有獨特個性的形成、自我感知及性別的差異。

同樣負面的情緒體驗,男生傾向於發怒,女性則傾向於悲哀和懼怕,

(19)

同樣是日常心境的感知:外向的學生容易被激發興奮、樂觀的情緒所 籠罩;內向的學生則易被悲傷、憂鬱所感染(藍三印,1994)。

進入 21 世紀後,我們可發現在「少子化」的社會中,現代青少 年心理特徵似乎和以往有著很大的不同,如挫折容忍力低、抗拒物質 的誘惑力弱、不重權威、不尊重他人、不問過程只問結果、重理不重 情、渴望關懷、不喜歡被約束,因此有「草莓族」的封號,也顯示出 現代的青少年是真的需要被關懷與了解的一群。

青春期性生理成熟以前,負向情緒的強度和種類會有增加的趨 勢,所幸在性成熟以後,則逐漸減少,隨著年齡的增加,情緒的激烈 表現逐漸緩和。青春期的負向情緒表現較為激烈,不管男女,青少年 常會過度焦慮而影響身體的健康狀況,過度憂鬱也會讓人失去信心、

缺乏鬥志,容易生氣則不易與人建立良好關係,具有恐懼情緒則容易 退縮、逃避、自暴自棄,會阻礙社會能力的發展(黃德祥,民 83)。

生氣、焦慮及沮喪等負向情緒也可能會在校園中將問題擴大,有效的 教育計劃須重視學生的情緒自我管理能力,訓練學生加強其設定符合 現實目標的技能,並能於情緒調整中進行自我評價(Martinez,

1999/2000)。

據報導,學生自殺死亡事件愈來愈嚴重,教育部於2006.06.11公

布近 3 年各級學校學生死亡人數統計,「自殺」高居死亡原因第三

(20)

位,人數有逐年增高趨勢,3 年前平均每 5.2 天,縮短為現今每 3.6 天就有一名學生自殺死亡。92 年 6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死亡 42 人,

93 年全年度 70 人,94 年 100 人,95 年 1 月至 5 月底 42 人。總計 254 名自殺死亡學生中,其中國中生佔 27 人,自殺主因是課業壓力(韓 國棟,2006) 。研究結果更顯示,雖然青少年及壯年均為我國死亡的 主要年齡層,不過青少年是處在青春期邁入成熟期的衝突點,因此課 業、愛情及友誼成為自傷、自殺困擾的主因,跟成人為事業、前途及 健康原因而想輕生,有很大的不同 (藍三印,1994)。

青春期的感受敏銳,對外在事物及對自己的內心反應容易趨向激 烈化,情緒起伏波動大。若負面情緒太強烈,容易在衝動之下,受同 儕刺激走向藥物濫用、飆車傷人、偷竊搶劫等犯法之路,或一時想不 開,產生自殺企圖,危害生命安全。(臧汝芬,2003)。

由以上文獻可知,青少年時期的情緒是相當不穩定的,其原因包 括先天的生理因素與外在環境的壓力,因此參酌文獻後,本研究擬由 七個面向了解國中生的情緒穩定性,內容為:自尊性、幸福感、冷靜、

非強迫症、自主性、健康感、無罪惡感,以嘗試了解國中生的情緒發

展,進一步提供更適當的輔導策略,促進其身心之健康。

(21)

壓力是屬情緒概念中的一個次集合,雖然表面上壓力與情緒是分 離的概念,但在理論上兩者是融合於情緒概念中的理念;再者壓力已 由單面向的激化概念到多面向的傷害、威脅或挑戰的概念,進而漸漸 擴展到個體採用因應策略範疇,因此以情緒概念來討論個體採取因應 略的討論上,在廣度和深度上較壓力概念好(Lazarus, 1993)

急性壓力的來源會引發複雜的免疫反應,據推測可能是經由生理 的壓力系統所促發,慢性壓力與免疫功能的壓抑有關,且有證據顯示 慢性壓力會導致免疫系統的不協調。壓力的效應伴隨著個體社會能力 的瓦解及心理的沮喪,某些人格類型會有加強免疫的反應的效應,心 理因素與免疫的關係已在許多疾病中被確認,如癌症、後天免疫缺乏 症候群與自體免疫疾病,故而心理社會的介入方式已經被認為是一個 有效的改變變項(O’Leary, 1990;劉仁釗等譯,1997)。

在一項對 65 歲以上患有風濕性關節炎的老年人所進行的研究發 現,當遇到壓力時,對於最初因應策略的選擇是會受到情緒影響的,

自我依賴與樂觀的因應策略與挑戰性的情緒間接有影響,逃避性的因 應策略與損傷的情緒間接有關,很重要的是個體對壓力的經驗認知會 影響其因應策略的選擇(Downe-Wamboldt, 1998)。

對國小教師的研究發現知覺到的壓力事件越多,越會引發憤怒、

(22)

悲傷、焦慮、羞愧及面對壓力事件時,越常採以情緒宣洩的因應方式,

越會感受到憤怒、悲傷、焦慮、羞愧的情緒。而採用理性處理的因應 方式,較少感受到憤怒、悲傷、焦慮、羞愧的情緒(廖翌妙,2002)。

另一對國小教師的研究發現行政支持對其身心健康具預測力,情緒智 慧與身心健康呈負相關(江欣霓,2002)。針對高中生進行的社會心 理壓力-情緒技能模式研究發現,在了解壓力與心理健康的關係時,

情緒管理能力是一項重要的建構(Anderson, 2003) 。對國中輔導教師 的研究發現有較高工作壓力知覺者,因應策略使用頻率較低;較常使 用因應策略者,負向情緒經驗較少;工作壓力知覺越高,負向情緒經 驗越多(林金生,2003)。針對金融管理人的研究發現工作壓力造成 身心行為方面的負面影響;「專注」的情緒調節方式可以減少壓力的 影響(蔣宛珊,2003)。

對肌無力患者的研究發現,壓力與焦慮情緒呈正相關,壓力與憂

鬱情緒呈正相關(陳虹克,2004)。對空服員的研究發現情緒智力高

者對工作壓力的感受性較低(陳麗芬,2004)。國中生的調查發現生

活壓力與因應策略有關,因應策略與負向情緒有關,生活壓力與負向

情緒有關(林續琴,2004)。有關民眾的研究發現工作壓力與正向情

緒呈負相關(陳富美,2004)。有關受戒治人的研究發現壓力知覺對

負向情緒有直接關係,負向情緒與身心症狀有直接關係,壓力知覺對

(23)

身心症狀有間接關係(張雁虹,2004)。有關國小總務主任的研究發 現情緒表達越好,上級壓力與工作負荷感越輕;上級壓力越低,情緒 表達越好與情緒調適能力越好(鍾庭良,2005)。針對國中導師的調 查發現高情緒智力使用因應策略頻度明顯高於中、低情緒智力組;情 緒調節可預測工作壓力;情緒表達、情緒推理可預測因應策略;延宕 逃避、自我調適、理性解決可預測工作壓力(張黎香,2005)。

由以上針對各種不同對象的研究發現,情緒智力或情緒調節能力 越好者,其壓力的感知較低,壓力與身心健康有關,情緒也與身心健 康有關,換言之,壓力與情緒是相互影響的,且情緒管理與因應策略 的採用頻率也有關,情緒智力越好者,較容易以理性的態度面對壓 力,並選擇採用有效的因應策略頻率也較高,而使其壓力、情緒、因 應策略能進行良性循環,而使個體更覺幸福感。

第五節 情緒管理教學

一、情緒管理教學

情緒是可以經由學習而控制的情緒多因個體本身的認知詮釋而

產生如能由看待壓力事件的角度下,進行個體心智模式的調整及改

善,如持較正向的信念、自我重新調整與建構..等各種方法,確實有

助於個體舒緩情緒及避免不必要的負面情緒產生(張常妙,2002)。

(24)

國中階段的學生正是處於青春期,也就是一般人所熟知的狂飆 期,個體在的成熟水準應該與相當的心智能力配合,若心智能力具備 應有的水準,可視為達成該階段的發展任務,接下來才能繼續順利發 展;但如果心智能力沒有到達應有的水準,就會影響日後的發展,因 此在這個階段相當需要學習如何正確的覺察情緒及適當的情緒表達。

從 Piaget(1896~1980)的認知發展論來看,國中生已進入形式運 思期(formal operational stage),這個時期開始以抽象思考為特徵,

能處理抽象概念,而作抽象思考的能力也具有情緒的意義(Old &

Papalia, 1994;杜聲鋒,1997) ,因此若能在這個階段引導學生更進一 步探討情緒、認識情緒,對於學生在認知發展上會有正面的影響,盡 而幫助學生進入成熟的認知階段。

情緒的發生需視當時情境對個人的意義而定,且個人情緒對事件 的反應多數是整體的、有結構的,若以認知的觀點來檢視情緒,發現 情緒狀態的發生與情緒的因應是可以開來檢視的,因此情緒可說是個 人的能力,也屬於人際溝通的能力,也是了解自己與他人的方式。由 此可知而情緒教育的內涵包括如下:

(一)協助孩子認識及感覺自己的情緒;

(二)協助孩子省思情緒發生的原因及環境對個人的意義;

(三)提供孩子體驗並紀錄自己的情緒(吳英璋,2001) 。

(25)

而情緒管理教育的功能如下:

(一) 認識、覺察自身的情緒;

(二) 具備妥善管理情緒的能力;

(三) 認知他人的情緒;

(四) 增進人際關係;

(五) 促進個人自我實現(鄭惠文,2000) 。

國內進行情緒管理教學的研究不在少數,對於教育介入對象及介

入方式也不盡相同,因此研究者就近年相關的情緒(管理)教育研究

相關文獻整理如表 2-1:

(26)

表 2-1 情緒(管理)教育研究文獻整理表 課程名稱 研 究 者 與

研究時間 樣本 實驗歷程 教 育 介 入

時數 研究發現 理 性 教 育

課程

吳 麗 娟 (1985)

國 中 二 年 級 學 生

以小團體方式進行 課程內容:腦力激 盪、角色扮演、討 論等

10 次 50 分 鐘 / 次

實驗後,增進情緒穩 定性,非理性想法減 少

感 覺 與 情 緒 經 驗 課 程

黃 月 霞 (1989)

國 小 四 年 級 學 生

以小團體方式進行 已團體討論、家庭 作業及經驗分享為 主

10 次 40 分 鐘 / 次

參 與 實 驗 的 學 生 其 態 度 的 改 變 及 學 習 成 就 的 增 進 有 顯 著 差異

情 緒 及 感 受教育

王 淑 俐 (1990)

國 中 學 生

以小團體方式進行 設計主題活動、音 樂欣賞及書籍分享

10 節 50 分 鐘 / 次

參 與 學 生 情 緒 覺 察 感受、情緒的表達能 力皆有顯著的提升 情 感 教 育

課程

徐 高 鳳 (1991)

國 小 六 年 級 學 生

以團體活動方式進 行

課程設計有講述、

討論、問答、角色 扮演及歌唱等

10 次 80 分 鐘 / 次

參 與 者 的 自 我 概 念 有顯著的提升效果

情 緒 教 育 課程

梁 靜 珊 (1997)

國 小 六 年 級 資 優生

以小團體方式進行 課程設計以情緒的 認知為教學主題

8 次 90 分 鐘 / 次

參 與 者 情 緒 適 應 行 為未達顯著差異

情 緒 管 理 教學

陳 啟 勳 (1997)

高 職 一 年 級 學 生

以小團體方式進行 課程設計為角色扮 演、實地演練、分 享討論與講述等

14 次 60 分 鐘 / 次

參 與 者 情 緒 穩 定 性 及 人 際 關 係 無 顯 著 差異

但 對 認 知 學 習 行 為 及英文、數學成績的 增進有顯著差異 情 緒 教 育

課程

曾 娉 妍 (1998)

國 小 三 年 級 學 生

以團體輔導方式進 行

教 學 策 略 融 合 認 知、情感與行為的 理念

8 次 80 分 鐘 / 次

參 與 者 在 「 情 緒 覺 察」及「情緒表達」

上 有 立 即 及 延 宕 增 進的效果

「情緒調整」上只具

延宕效果

(27)

表 2-1 情緒(管理)教育研究文獻整理表(續) 課程名稱 研 究 者 與

研究時間 樣本 實驗歷程 教 育 介 入

時數 研究發現 情緒管理

方案

楊 雅 惠 (1998)

大學生 前後測不等組實驗 設計,

由研究者帶領十位 實驗組成員進行每 之情緒管理方案,

將「單元活動回饋 單」及「情緒管理 工作坊回饋表」進 行質化分析。

8 次 2 小時/次

情 緒 管 理 方 案 對 增 進大學生的自尊、因 應 方 式 及 情 緒 穩 定 性 未 具 立 即 性 效 及 長期性輔導效果。

但質化資料顯示,情 緒 管 理 方 案 對 成 員 的 自 我 看 法 和 情 緒 處理具有正面影響。

情緒教育 吳 盈 瑩 (2000)

國 小 四 年 級 學 生

以融入式教學為主 ( 情 緒 教 育 融 入 國 語科教學)

以 每 週 所 排 國 語 課 為 教 學 時 間

參 與 者 在 情 緒 的 掌 握 運 用 及 因 應 能 力 上 的 進 步 均 有 顯 著 差異

情感教育 陳 美 姿 (2000)

幼 稚 園 大 班 學 生

以小團體方式進行 課程設計有閱讀、

討論等活動

12 週 參 與 者 的 情 緒 自 我 覺 察 與 社 會 技 巧 能 力 有 顯 著 的 增 進 效 果

班 級 輔 導 之 情 緒 教 育課程

周 盛 勳 (2002)

國 小 六 年 級 學 生

以班級輔導方式進 行

以輔導、團體活動 時間進行教學

2 個月 對情緒智力、自我概 念有提升效果 對 生 活 適 應 的 改 善 具 有 正 向 的 輔 導 效 應

情 緒 教 育 課程

張 富 湖 (2002)

國 中 二 年 級 學 生

以輔導活動課時間 進行教學

研究者自行設計課 程並自己教學

14 週,一 週一次 45 分 鐘 / 次

「情緒覺察」 、 「情緒 表達」 、 「情緒運用」

具立即及延宕效果

「情緒理解」只具延

宕效果

(28)

表 2-1 情緒(管理)教育研究文獻整理表(續)

課程名稱 研究者與

研究時間 樣本 實驗歷程 教 育 介 入

時數 研究發現 幫助低 EQ 國中

生的「探索諮商 團體」方案

江 美 玲 (2004)

國 中 二 年 級 學 生

以「探索諮商團 體」進行

10 週(20 小 時)

成 員 對 探 索 諮 商 團 體 的 整 體 感受,大都為積 極、正向的反應 職場情緒管理工

作坊

郭碧雲、

黃松元、

陳 瑞 堅 (2005)

大 學 職 員

以 工 作 坊 進 行 (18 人團體) 以神經語言程式 學的概念介入,

包括認識情緒及 轉 化 情 緒 的 方 法,並以 EQ 測 驗評估成效

兩日(16 小 時)

實 驗 組 參 與 者 於 三 個 月 及 六 個月後期「你的 EQ」及「EQ 成 效」皆具延宕效 果

Rational-Emotive Behaviour

Therapy

Adomeh, I.O.C.

(2006)

國 中 高 年 級 學 生

以小團體方式進 行(25 人)

每次 1 小 時,每週 2 次,共六週

可 有 效 降 低 壓 力(有顯著差異) 與減緩沮喪(無 線助差異)

參考文獻後,斟酌行政調配及學生活動時間考量,本研究之情緒 管理教學內容設計中,主要包括認識情緒、覺察情緒及表達情緒三方 面,即是讓學生藉由對情緒的瞭解,適時的覺察自己的情緒,辨別情 緒的強弱及影響,並學習用較適當的方式宣洩,目的在幫助國中階段 的學生順利完成青少年期發展,讓情緒表達更加成熟,進而順利發展 下一個階段;另外,學生透過活動將認識更豐富的情緒詞彙,提供這 個時期的學生更廣泛的抽象思考空間,將有助於學生的認知發展。

Nwabuoku(1980)與 Adomeh (1997)對有情緒問題的學生進行理

(29)

情行為療法諮商時,也可發現理情行為療法的效果,Palmer (1992)及

Adomeh (2006)皆以其實驗研究確認理情行為治療的效果。理情治療 方式是一個自我分析、自我統整的綜合過程,在過程中強調知覺的認 知,情感的喚起及行為的再教育,期望由當事人的學習及在教育的歷 程,建立一個理性生活哲學。Ellis 認為情緒困擾,是因非理性、不合 邏輯的思考方式所致,因此理情治療法由「A-B-C」理論擴展為

「A-B-C-D-E」理論,其歷程如下圖(圖 2-3)(吳麗娟,1996):

A引發事件 存在的事實

B 信念系統 對 A 的自我語言

C 情緒結果 對 A 的情緒反應

D 駁斥想法 對 B 的質問抗辯

E 駁斥效果 對 A 的新想法

圖 2-3 「A-B-C-D-E」治療過程,吳麗娟,1996

二、情緒管理教學與情緒穩定性

探討情緒管理策略對國小高攻擊兒童攻擊行為、情緒困擾及生活

適應之效果研究發現,情緒管理策略可降低國小高攻擊兒童之攻擊行

為具有立即性及持續性效果,降低國小高攻擊兒童情緒困擾有立即

(30)

性及持續性效果,增進生活適應有立即性效果,及有持續性效果(王 海捷,1998)。

有關台中縣國中生生氣情緒管理的效果研究發現,焦點解決取向 團體對國中男生生氣特質、生氣事件反應、生氣當場因應、生氣事後 因應與控制生氣表達有明顯的立即效果。四週後在生氣特質、生氣事 件反應、生氣當場因應、生氣事後因應與控制生氣表達有明顯的追蹤 效果。成員將行動後創造出的成功經驗在團體中分享,團體的回饋增 強改變的動力,促使團體朝向持續改變的方向前進(蘇世修,2003)。

以「理情教育課程」,探討對國中學生理性思考、情緒穩定及自 我尊重的影響的研究,比較不同性別、不同智力水準學生的差異情形 研究發現,實驗課程對增進理性思考有顯著的效果;對增進理情教育 課程內容的覺得有正向的效果;對減低非理性觀念,也有正向的效 果;在減低非理性觀念及增進情緒穩定方面也有顯著的效果(吳麗娟

,1985)。

對大學生的自尊、因應方式及情緒穩定性之影響研究中,設計了

一套「情緒管理方案」 ,結果發現,情緒管理方案對增進大學生的自

尊、因應方式及情緒穩定性未具立即性及長期性輔導效果。但質化資

料顯示,情緒管理方案對成員的自我看法和情緒處理具有正面影響

(楊雅惠,1998) 。

(31)

以台南市七年級學生研究對象的實驗研究發現,合理情緒教育課 程有助國中生自尊、自我概念的增進。合理情緒教育課程對國中生自 尊、自我概念的影響,並不因智力的高低而有所不同 (張秋華,1999)。

以屏東市國中生為對象的研究結果發現,情緒教育的介入在「情緒覺 察」 、「情緒表達」與「情緒運用」等情緒能力有立即效果; 「情緒覺 察」 、 「情緒表達」 、 「情緒運用」與「情緒理解」等情緒能力有延宕效 果。實驗組受試者對情緒教育持肯定態度(張富湖,2002)。

情緒管理方案對高一學生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的影響程度的研 究發現,實驗方案能顯著提升高中生情緒智力,且能顯著提升高中生 生活適應能力。有關生活適應的轉變情況方面,在同儕互動上,情緒 管理方案有助於學生控制衝動情緒與減少情緒壓抑,並能促進學生同 理瞭解、正向思考和尋求人際支持之能力,並減少交友上的非理性信 念,進而以理性溝通互動的方式來反映自己的意見(盧奕璇,2003)。

對國小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的實驗研究發現,情緒教育輔導方 案對提昇國小學童「情緒適應行為」總量表達顯著差異,即實驗組的 量表分數高於控制組;且在分量表「情緒自我控制」、「自我激勵」

亦達到顯著差異。實驗組對情緒教育課程持肯定態度,且能感受到自 己正向的改變及人際間正向的覺察(吳月裡,2003)。

在為期十週的國中二年級學生研究發現,有關情緒的探索諮商團

(32)

體可提升國中生「整體」和「自我」情緒智力上的反應,成員感受大

都為積極、正向的反應;具動態、好玩、新鮮、挑戰性、合作性高的

探索活動較受成員喜歡,也對提升情緒智力有幫助;情緒日誌和情緒

文章對提升情緒智力有正面的效果(江美玲,2004)。

數據

表 2-1  情緒(管理)教育研究文獻整理表  課程名稱  研 究 者 與 研究時間  樣本  實驗歷程  教 育 介 入時數  研究發現  理 性 教 育 課程  吳 麗 娟 (1985)  國 中 二年 級 學 生  以小團體方式進行 課程內容:腦力激盪、角色扮演、討 論等  10 次  50 分 鐘 /次  實驗後,增進情緒穩定性,非理性想法減少  感 覺 與 情 緒 經 驗 課 程  黃 月 霞(1989)  國 小 四年 級 學生  以小團體方式進行 已團體討論、家庭作業及經驗分享為 主  10
表 2-1  情緒(管理)教育研究文獻整理表(續) 課程名稱  研 究 者 與 研究時間  樣本  實驗歷程  教 育 介 入時數  研究發現  情緒管理  方案  楊 雅 惠 (1998)  大學生  前後測不等組實驗設計,  由研究者帶領十位 實驗組成員進行每 之情緒管理方案, 將「單元活動回饋 單」及「情緒管理 工作坊回饋表」進 行質化分析。  8 次  2 小時/次  情 緒 管 理 方 案 對 增進大學生的自尊、因應 方 式 及 情 緒 穩 定性 未 具 立 即 性 效 及長期性輔導效果。 但質化
表 2-1  情緒(管理)教育研究文獻整理表(續)  課程名稱  研究者與 研究時間  樣本  實驗歷程  教 育 介 入時數  研究發現  幫助低 EQ 國中 生的「探索諮商 團體」方案  江 美 玲(2004)  國 中 二年 級 學生  以「探索諮商團體」進行  10 週(20 小時)  成 員 對 探 索 諮商 團 體 的 整 體感受,大都為積 極、正向的反應 職場情緒管理工 作坊  郭碧雲、黃松元、 陳 瑞 堅 (2005)  大 學 職員  以 工 作 坊 進 行(18 人團體) 以神經語言程式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主持人 為什麼?. G5

拾柒、為因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請所有參與人員配合本局訂定因應新型冠狀病

語言的意義在於使用 ,而使用又是 因應著不同遊戲情境而定,因此語 言意義具有 豐富性、多變性、..

對於給定的一個 x 值,經過某一對應方式後得到「唯一」的 y 值,這種對應方式我們稱 為函數,其中 x 是自變數,y 是應變數。. 而在表

使學生認識中國文化的優 點,加強學生對中國文化的 尊崇,及培養學生對其他民 族、他們的文化、價值觀及 生活方式,採取一個積極的

• 人生在世的一個主要課題,便是了解事物間的 因果關係以及行為對周圍造成的影響,從而學

1.本人懷疑: 「見或未見青色」所引生的執青色根現識,應是顯而未定的

男神封號常見者如:帝、王、君、真人、元帥;女神封號,常見者如:夫人、元 君、母(老母、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