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Share "第二章"

Copied!
5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二章 第二章

(2)

大綱

2.1 產業競爭現況與挑戰 2.2 顧客服務與運籌管理

2.3 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的整體架構

2.4 以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為基礎的運籌管理 2.5 一般性運籌管理系統架構與功能

2.6 結論

案例 2 Dell─ 運籌與供應鏈管理系統

(3)

前言

1. 在本章中,我們將說明產業競爭現況與應該採取的對策

,探討運籌管理的管理重點,以使讀者能了解運籌管理 的功能與欲達成的目標。

2. 另外,我們也要探討顧客服務的意義、目的與組成項目

,並進一步說明運籌管理與顧客服務的關係。

3. 本章也將對供應鏈作業參考 (SCOR) 模式作一整體說 明,進而歸納出以 SCOR 為基礎的運籌管理範圍、內涵 與一般性運籌管理系統架構。

(4)

2.1 產業競爭現況與挑戰 2.1.1 企業面臨的挑戰 2.1.2 長鞭效應

2.1.3 因應對策

(5)

2.1  產業競爭現況與挑戰

「運籌」 (logistics) 是:「一種流程,其目的是為了確 保滿足顧客需求,從接單、採購原物料開始到將成品交至 顧客手上為止,針對資訊流、物流或現金流,進行有效益 且經濟的規劃、執行與控制。」

「運籌管理」 (logistics management) 則可以解釋為:

「在以最少存貨及減少浪費的前提下,提供顧客最佳的服 務。」

(6)

2.1.1  企業面臨的挑戰

1. 產品生命週期變短

2. 產品功能或特徵的多樣性 3. 增加對顧客的服務範圍

4. 採用更先進的製程、生產與資訊技術 5. 全球化的市場行銷

6. 即時性管理

7. 需求的不確定性

8. 在利潤趨薄的狀況下,須透過全方位的規劃,以增加競爭力 9. 消費者期望

10. 供應端的變動 11. 製造端的變動

(7)

2.1.2  長鞭效應

在供應鏈中,當前端的顧客需求產生小幅度的變化時,會造成供 應鏈後端產生大幅的變化,而且越往後端,對產品需求變化的幅 度就越大,此乃由於越往供應鏈後端,需求的資訊遭到扭曲的程 度就越大;因為當需求資訊不斷向供應鏈上游移動時,預測的錯 誤自然會不斷增加,就好比滾雪球越滾越大,這樣的效應我們稱 之為「長鞭效應」。

(8)

2.1.2  長鞭效應

以一個簡化的供應鏈模型來說明,假設一個供應鏈體系 只存在零售商、批發商以及製造商,這些個體之間僅能 使用由其下游所傳來的需求 (訂貨 )資訊,並且在決策 制定及實際執行之間存在著時間延遲 (time-delay) ,也 就是在企業接獲訂單至出貨 (Order-To-Deliver; OTD) 之間具有時間延遲

(9)

2.1.2  長鞭效應

造成供應鏈體系長鞭效應常見的原因:

1. 需求預測 2. 前置時間 3. 批次訂購 4. 價格變動 5. 預先購買

6. 缺乏整體供應鏈需求與供給相關資訊

(10)

2.1.3  因應對策

1. 快速回應

2. 將變異減至最低 3. 將存貨減至最少 4. 配銷合併

5. 高品質的要求

6. 產品生命週期的支援 7. 作好通路配銷管理

8. 縮短接單至出貨的前置時間 (Order To Delivery; OTD)

(11)

2.1.3  因應對策

整體而言,企業為提昇其本身及整個供應鏈體系的競爭優勢

,就必須追求供應鏈上產銷資訊透明化、即時化與規劃精確 化。

在供應鏈扮演不同角色的成員,應依據其角色定位而有不同 的因應之道,以供應鏈體系中的製造商為例,有下列作法:

作好供應鏈管理才能貨暢其流,重點在於 OTD 速度快及生產 / 存貨成本低。

配合下游顧客的銷售與補貨計畫。

企業內能彈性且有效益 (時間與成本 ) 的作好「生產運籌管

理」,以滿足動態且變化大的市場需求 (也就是在供給面要作到 有效益的物料 / 產能規劃及生產作業排程 ) 。

企業可將較精確的「物料需求時程」提供給其配合的上游製造廠 商,作為其備料與生產的依據。

(12)

2.1.3  因應對策

供應鏈體系中的通路商:

作好供應鏈管理才能貨暢其流,重點在於流動速度快及存貨成本低。

經銷商儘量不放庫存,應從塞貨的方式改為補貨方式,賣多少就補多 少,並要求通路商每天送貨。

通路商可藉由彙總各地經銷商的每日銷售品項、數量等資訊,進行統 計分析,進而掌握較精確的市場需求,因此亦可備較低的存貨。

通路商可將較精確的市場需求提供給其配合的上游製造廠商,作為其 備料與生產的依據。

產銷資訊透明、即時與規劃精確化。

企業應與其上、下游夥伴共同合作,若供應鏈上所有的成員都 能提供其上游即時且精準的需求資訊及其下游即時且可靠的供

(13)

2.2 顧客服務與運籌管理

2.2.1 以顧客服務為導向的運籌管理

2.2.2 顧客服務的成本效益

(14)

2.2  顧客服務與運籌管理

一般的企業在攻佔市場時通常強調 4P :產品 (Product)

、價格 (Price) 、促銷 (Promotion) 與通路 (Place) ; 也就是說,企業在宣傳產品時會強調要將好的產品、以好 的價格,在正確的時間送到正確的地區。

在今日競爭激烈的時代中,顧客對產品或服務的期望越來 越高,且產品的同質性亦越來越相似,因此,在攻佔市場 的同時,除了品質與價格之外,亦須特別強調顧客服務的 重要性。

然而,不同的服務水準,代表不同的成本預算,亦即服務 水準越高,所花費的成本就越高。因此,如何在服務水準 與成本之間達到平衡,一直是企業界頗感困擾的問題。

(15)

2.2.1  以顧客服務為導向的運籌管理

1. 顧客服務的意義

APICS 將顧客服務定義為:「顧客服務是一種能符合 顧客的需求、詢問與要求的能力,亦即根據顧客所要求 的時間,將產品及時交到顧客手中。」

2. 顧客服務與企業競爭金字塔

企業對顧客服務的水準,直接影響企業的競爭力,企業 對顧客服務的層次可分為三種階段,包括可靠

(reliability) 、應變 (resilience) 與創新 (creative) 三 階段 ,它對企業財務的影響則可對應為損失 (lose) 、 平衡 (maintain) 及獲利 (gain) 三個階段。

(16)

2.2.1  以顧客服務為導向的運籌管理

3. 顧客服務的組成項目可按照訂單交易的時間點,分成三個主 要項目:

1) 訂單交易前的顧客服務項目 (pre-transaction elements) 2) 訂單交易期間的顧客服務項目 (transaction elements) 3) 訂單交貨後的顧客服務項目 (post-transaction elements)

(17)

2.2.2   顧客服務的成本效益

本節將探討服務成本、顧客服務水準與銷售所得之間的關係。

企業為了滿足顧客的需求,會訂定顧客服務項目,使顧客滿意。

然而,每項服務皆會產生相對的服務成本,亦即提供顧客服務 的條件越好,企業所付出的成本也越高,但同時從顧客所得到 的利潤也可能越高。

(18)

2.2.2   顧客服務的成本效益

顧客服務水準達到一定程度 (100% 附近 ) 時,若欲再增 加顧客滿意度,所付出的成本會急遽升高。從管理者的角 度言,我們希望上述曲線儘量的向右移,如此,則可以用 相同服務成本提供更高的服務水準 ,企業可以藉由從企 業策略的制定,結合流程改善,輔以資訊科技來達成上述 目標。

(19)

2.2.2   顧客服務的成本效益

顧客服務水準與銷售所得的關係可以表示成一種 S 形狀的 關係,在顧客服務水準未達到一定水準前,整個銷售所得 的增加速度緩慢,但當服務水準到達了一定程度,整個銷 售所得會急遽增加,但超越該轉折點後,即使再提高服務 水準,但銷售所得亦無法大量提昇。

(20)

2.2.2   顧客服務的成本效益

綜合前述,我們可以得到銷售利潤與服務水準間的關係 , 其中銷售利潤等於陰影面積的部分。因此,若能同時降低 服務成本及提高顧客服務水準至適當水準,則銷售利潤面 積將大幅增加,這也是運籌管理的努力目標之一。

(21)

2.3 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的整體架構 2.3.1 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的介紹

2.3.2 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的四個階層

(22)

2.3  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的整體架構

美國供應鏈理事會 (Supply Chain Council; SCC) 曾提 出一供應鏈作業參考 (Supply 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 SCOR) 模式,其中針對供應鏈管理的範圍 分為四個模組:

規劃模組 (Plan)

採購模組 (Source)

製造模組 (Make)

配銷模組 (Deliver)

(23)

2.3.1  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的介紹

1995 年,由 PRTM 顧問公司與 AMR 機構及 PRTM 公司 顧客名單中所挑出的一群企業代表合作,開始發展出一個 供應鏈作業參考 (SCOR) 模式,促進了供應鏈理事會 (SCC) 的成立。

SCC 隨後進一步發展並修正 SCOR 模式,此模式定義了 供應鏈的核心流程、子流程、各項活動的最佳實務及績效 評量單位,並提供一個結構化和標準化的術語,以協助企 業組織整合一些管理工具來發展及管理其供應鏈體系。

(24)

2.3.1  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的介紹

SCOR 模式是一套主張透過流程及績效評估觀點來建立供 應鏈架構的技術,其主要功能在於描述、衡量與分析供應 鏈的建置。

每一個觀點都是以由上而下 (top-down) 的方式逐步解剖供應鏈

讓組織能迅速了解本身供應鏈流程結構和績效現況。

與其他組織的供應鏈結構作比較,依照最佳實務 (best practice) 來修正並設計未來的供應鏈結構。

此模式中所定義的供應鏈相關流程,包括規劃、採購、生 產、配銷及退貨五大項,在一供應鏈體系中,一企業的採 購流程可與其上游供應商的配銷流程緊密結合,其配銷流

(25)

2.3.2  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的四個階層

第一階層主要在定義 SCOR 的範圍與內容,專注於供應鏈的五項 主要流程:規劃、採購、生產、配銷及退貨流程。

(26)

2.3.2  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的四個階層

第二階層

(27)

2.3.2  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的四個階層

第二階層中的規劃面及執行面的流程類別可歸納如下:

規劃面

P1 :供應鏈規劃流程 (plan supply chain)

發展與建立一個能滿足供應鏈在特定時間週期整體需求的供應鏈資源 計畫。

P2 :採購規劃流程 (plan source)

發展與建立一個能滿足供應鏈在特定時間週期整體需求的供應鏈物料 資源計畫。

P3 :生產規劃流程 (plan make)

發展與建立一個能滿足在特定時間週期生產需求的生產計畫。

(28)

2.3.2  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的四個階層

P4 :配銷規劃流程 (plan deliver)

發展與建立一個能滿足在特定時間週期配銷需求的配銷資源 計畫。

P5 :退貨規劃流程 (Plan Return)

退貨規劃是用來建立及調整一個能滿足在特定時間週期內,

預期與未預期退貨需求之退貨計畫 (含所需資源與資產 ) 的 策略性或戰術性流程。其範圍包括未預期已售商品的退回及 預期到需再重工或損壞商品的退回。

(29)

2.3.2  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的四個階層

 執行面

採購流程:

S1 : MTS 環境下的物料採購流程

原物料、半成品、成品及相關服務的請購、配送、驗收及運送流程。

S2 : MTO 環境下的物料採購流程

依據顧客訂單需求而設計或組裝之產品所需相關物料的請購及配送 流程。

S3 : ETO 環境下的物料採購流程

依特定的顧客訂單或契約而進行設計及製造之產品所需相關物料或 服務的議價、議約、請購及配送流程。

(30)

2.3.2  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的四個階層

生產流程:

M1 : MTS 環境下的生產流程

計畫性生產的產品主要係依據銷售預測而進行生產,並以事先生 產完成的產品或庫存來滿足顧客訂單。

M2 : MTO 環境下的生產流程

接單式生產的產品主要係依據顧客訂單的規格進行生產或組裝。

M3 : ETO 環境下的生產流程

在接到顧客訂單後才進行工程設計、系統整合與製造設計等活動 (例如:工程設計圖、規格、配方及加工等 )。 MTO 環境通常依 顧客訂單將標準化產品生產或組裝;而 ETO 環境則依顧客需求 而設計、開發及製造產品。

(31)

2.3.2  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的四個階層

配銷流程:

D1 : MTS 成品的配銷流程

在接到確認顧客訂單前即已生產完成之產品的配銷流程。

D2 : MTO 成品的配銷流程

依顧客訂單規格將標準零組件或裝配件經由製造、組裝或組合完成之 產品的配銷流程。

D3 : ETO 成品的配銷流程

依顧客訂單規格及 BOM ( 包括一種或多種客製化零件 ) 而設計、製 造及組裝完成之產品的配銷流程。

D4 :零售商品的配銷流程

零售商獲得、推銷及銷售商品的流程。零售商是直接銷售產品 (或 服務 ) 予消費者的實體銷售據點,它通常使用一人工或自動化的 POS (Point of Sale) 系統進行收費作業。

(32)

2.3.2  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的四個階層

退貨流程:

退貨可分為「採購件退貨」 (SR1, SR2, SR3) 及「成品退貨」 (DR1, DR2, DR3) 流程兩種, SR1 及 DR1 皆為不良品退貨流程, SR3 及 DR3 皆為過剩產品退貨流程,以下針對 SR1 、 SR2 、 DR2 及 DR3 作說明:

SR1 :不良品退貨流程

不良品退貨的定義包括與保證書內容不符、產品回收、不合顧客要求的 產品或其他相似的政策 (例如產品替換 )。

SR2 : MRO 採購件退貨流程

此流程是由顧客所啟動,將需要維護 (Maintenance) 、修復 (Repair) 及檢查 (Overhaul) 的產品退給服務提供者。流程內容包含顧客須確認 並決定所需的行動 (維護、修復或檢查 )、與服務提供者進行溝通、

產生退貨文件並將產品退回。

(33)

2.3.2  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的四個階層

DR2 : MRO 成品退貨流程

服務提供者同意並排定 MRO 退貨產品、接收到退回的產品,及將產 品轉送到適當地點處理的流程,流程內容包含顧客及服務提供者進 行溝通及產生相關文件。

DR3 :過剩產品退貨流程

依顧客 / 供應商合約中的條款而判定的過剩存貨或報廢產品的退貨 流程。

(34)

2.3.2  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的四個階層

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提供了一個結構化的方法,讓企業可 參考其架構發展出一個適合本身特性的供應鏈結構。其作 法為由上至下、從目標主動地向細節移動,讓企業在進入 更細部階層前能看見全貌。

SCOR 模式的階層式結構,將流程分解為子流程和活動

,這意謂企業能看出將某些流程或活動改變後,會如何影 響既有供應鏈的運作,藉此能設計並調整供應鏈結構以更 符合企業特性。

(35)

2.4  以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為基礎

的運籌管理

(36)

2.4  以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為基礎的運籌管理

以 SCOR 模式為基 礎所發展的運籌管理 參考模式 ,包含:

1. 規劃模組 (Plan ;運 籌規劃 )

2. 採購模組 (Source

;採購運籌作業 ) 3. 製造模組 (Make

;生產運籌作業 ) 4. 配銷模組 (Deliver

;配銷運籌作業 )。

(37)

2.4  以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為基礎的運籌管理

1. 規劃模組 / 運籌規劃

此模組主要有需求 / 供給規劃 (demand/supply planning) 活 動與規劃基礎建設 (infrastructure) 的管理兩項活動。

目的是對所有採購運籌流程、生產運籌流程與配銷運籌流程進 行規劃與控制。

需求 / 供給規劃活動包含了評估企業整體產能與資源、總體需 求規劃以及針對產品與配銷管道,進行存貨規劃、配銷規劃、

生產規劃、物料及產能的規劃。

規劃基礎建設的管理包含了製造或採購決策的制定、供應鏈的 架構設計、長期產能與資源規劃、企業規劃、產品生命週期的 決定、產品 End of Life 的管理與產品線的管理等。

(38)

2.4  以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為基礎的運籌管理

2. 採購模組 / 採購運籌作業

此模組有採購作業與採購基礎建設的管理兩項活動,其目的是 描述一般的採購作業與採購管理流程。

採購作業包含了尋找供應商、收料、進料品檢、拒收與發料作 業。

採購基礎建設的管理包含了供應商評估、採購運輸管理、採購 品質管理、採購合約管理、付款條件管理、採購零組件的規格 訂定。

(39)

2.4  以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為基礎的運籌管理

3. 製造模組 / 生產運籌作業

此模組具有製造執行作業與製造基礎建設的管理兩項活動,其 目的是描述製造生產作業與生產的管理流程。

製造執行作業包含了領料、產品製造、產品測試與包裝出貨等

製造基礎建設的管理包含了工程變更、生產狀況掌握、生產品 質管理、現場排程制定、短期產能規劃與現場設備管理等。

(40)

2.4  以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為基礎的運籌管理

4. 配銷模組 / 配銷運籌作業

配銷模組包含訂單管理作業、倉儲管理作業、運輸管理作業與配送 基礎建設的管理等四項活動,其目的是描述銷售 (sales) 與配送 (distribution) 的一般作業與管理流程。

訂單管理作業包含了接單、報價、顧客資料維護、訂單分配、產品 價格資料維護、應收帳款維護、授信與開立發票等流程。倉儲管理 作業包含了揀料、按包裝明細將產品包裝入櫃、確認交貨地點與運 送貨物等流程。

運輸管理作業包含產品運輸方式安排、進出口管理、貨品安裝適宜 規劃、進行安裝與產品試行 (例如,銷售大型機器給顧客,須先幫 忙安裝完畢,然後進行試車 )。

配送基礎建設的管理包括配送管道的決策制定、配送存貨管理、配 送品質的掌握與銷售管理法的制定。

(41)

2.5  一般性運籌管理系統架構與功能

(42)

2.5  一般性運籌管理系統架構與功能

17

(43)

2.5  一般性運籌管理系統架構與功能

1.策略管理

主要包括市場規劃、財務規劃及企業事業長程規劃。由 市場目標及財務目標訂定企業所採取的基本競爭策略 (如價格優勢、差異化或夾縫集中 ),再根據策略擬定企 業的長程目標,決定產品、服務及資源的需求。

2.人力資源管理 3.品質管理

此功能亦屬支援功能之一,主要的工作在推動有關外包 廠商、供應商、庫存、設計製程、檢驗、行政、稽核等 相關活動的品質管理,以幫助企業達到全面的品質目標

(44)

2.5  一般性運籌管理系統架構與功能

4. 產品開發

5. 財務 / 成本 / 會計

主要功能為管理企業的一切財務相關活動

6. 採購規劃

針對生產製造規劃的結果,進行採購物料的規劃,配合 存貨政策及採購策略與供應商交涉原物料交期及送貨方 式,以減少原料管理的費用及資金的積壓。

(45)

2.5  一般性運籌管理系統架構與功能

7.

採購

主要有兩項工作,一為承襲採購規劃與外包規劃的決定,

進行採購作業,即下採購單或外包單給原料 / 零組件供 應商或外包商,並隨時掌握採購訂單的資訊。另一項工作 為處理企業所需相關工具、文具或消耗品等的購買 。

8.

長期生產運籌管理

又稱為長期生產規劃,主要包括生產規劃

(Production Planning; PP) 、主排程規劃 (Master Scheduling; MS)

、資源規劃

(Resource Planning; RP) 和粗略產能規劃 (Rough Cut Capacity Planning; RCCP) 等功能。

(46)

2.5  一般性運籌管理系統架構與功能

9.中期生產運籌管理

又稱為中期製造規劃,主要包括物料需求規劃 (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MRP) 及產能需求規劃 (Capacity Requirements Planning; CRP) 兩功能,物料需求規劃主要在承 襲主生產排程的結果─每一時程需要多少最終料件,再依據產品結 構清單 (BOM) 及存貨狀態紀錄,規劃每一時期所需之零組件或原 料的個數,並經由產能需求規劃評估後,產生物料 / 半成品的生 產訂單或採購訂單。

10.短期生產運籌管理

又可稱為生產現場排程與控制,亦即一般所說的現場控制 (Shop Floor Control; SFC) ,它具備了:工單檢閱與發放、詳細作業排程

、資料收集與監督、控制與回饋及製造命令完工處理等五個功能。

(47)

2.5  一般性運籌管理系統架構與功能

11.外包規劃與控制

主要在規劃及管理外包訂單,其管理項目包含了外包基 本設定、外包廠商基本資料、外包單開立及維護、跟催

、外包入庫及不良回報等。

12.需求規劃

此功能的目的是結合配銷中心的配銷需求規劃

(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 Planning; DRP) 及企業 本身的市場需求預測,依據產品的存貨水準及策略,將 需求予以時程化,概略決定每一規劃時程所需出貨的數 量。

(48)

2.5  一般性運籌管理系統架構與功能

13.行銷規劃與控制

此功能的目的是採取主動的行銷策略 (如促銷 ) 以刺激產品 的銷售。

14.銷售與訂單管理

此模組為接受顧客訂單及詢問的進入點,也是將顧客資訊傳 入的起始點。銷售人員在收到訂單,確定訂單的內容後,將 根據現有的存貨及未來即將完成的產品,來儘量滿足顧客的 訂單需求,針對無法立即滿足的部分,應立即將顧客訂單的 需求反應給相關單位,在考量交貨時間、供貨成本等因素後

,規劃出滿足該訂單的最適當生產地點、產能 / 資源分配

(49)

2.5  一般性運籌管理系統架構與功能

15.運輸與出貨規劃

此功能的主要目的是在最短時間內及最低的運輸成本下,

決定運輸及出貨的方式,來滿足顧客 (或配銷中心 ) 的訂 購需求。

16.存貨及倉儲管理

存貨管理必須充分掌握企業內部的存貨資料,配合存貨配置政策

,進行日常性的存貨管理工作。

倉儲管理則為管理儲存於倉庫的物料,倉儲管理的好壞會關係到物 料管理系統的運作,以及生產部門是否能夠順利地按照生產計畫進 行。

17.售後服務

此功能的目的是促使顧客在獲得訂購產品後,仍能獲得完

(50)

2.6  結論

(51)

2.6  結論

1. 本章從敘述產業競爭的現況開始,探討企業面臨的挑戰

、長鞭效應的緣由及企業可採取的因應措施。

2. 從滿足顧客需求的角度,解釋顧客服務的定義與企業在 不同階段應提供不同的服務項目,進而探討顧客服務與 企業成本效益之間的關係。

3. 本章亦介紹了由美國供應鏈理事會所發展的 SCOR 模式

,以定義出運籌管理的範圍與主要內容,進而歸納出運 籌管理系統的功能模組與一般參考性功能架構。

(52)

案例 2   Dell─ 運籌與供應鏈管理系統

(53)

案例 2   Dell─ 運籌與供應鏈管理系統

隨著全球化的趨勢潮流,企業亦走向國際化,而隨著營運範 圍的擴大,企業也面臨了全球更廣大的市場變動,使得營運 風險相對地提高。此外,由於與國際大廠之間的合作關係更 為緊密,各種變動的綜合影響將使得經營者的管理能力面臨 更大的挑戰。

全球化係指企業在全球範圍生產、銷售同類和同質的產品與 服務,對於任何進行全球化擴張的企業,必須作好三項最關 鍵的工作:

1. 收集有關企業外部環境資訊 (包含全球市場和競爭者的資訊 ) 2. 將與企業及供應鏈相關的資訊傳遞給全球顧客

3. 在企業內部處理和傳輸全球運籌相關資訊。

在全球電腦市場中, Dell 持續以不斷變革的營運模式及創新 e 化的作法,突破傳統營運模式,在不到 20 年的時間內,一

(54)

案例 2   Dell─ 運籌與供應鏈管理系統

Dell 的全球性擴張,建立在以顧客價值為核心的供應鏈管理系統上

Dell 的經營模式,可以從以下供應鏈的三大核心流程來解析。

1. 採購運籌管理

供應商協同作業的處理流程,包括從產品設計、詢價、比價、議價、

交期數量協商、合約建立到下單採購等流程。

2. 生產運籌管理

生產運籌管理部分包含 Dell 自有工廠與外包協力廠 (例如廣達、仁寶 等等 ) 的規劃,外包廠的處理不涉及生產規劃排程及運送規劃的部分

,而是以採購的方式來進行。但對於自有工廠部分,就必須進行詳細 且完整的訂單規劃,以規劃工廠的生產排程、出貨計畫及運送計畫。

3. 配銷運籌管理

Dell 透過完整的需求預測掌握市場與消費者的需求資訊,此資訊將作

(55)

案例 2   Dell─ 運籌與供應鏈管理系統

Dell 的供應鏈管理系統主要包括了供應鏈規劃模組、需求預 測模組、供應商協同作業模組、 APS 物料及產能規劃模組

,其運作特性可以其接單至出貨 (Order To Deliver; OTD) 流程說明。

Dell 的需求主要來自需求預測與真實訂單。

Dell 的生產模式基本上是由接單後組裝式 (Assemble To Order; ATO) 演化而來,目的是先依需求預測將半成品作 好,等真實訂單下達時,立即將半成品作最後組裝,以節省 製造前置時間。然而,半成品階段的需求必須依照顧客需求 作預測,例如 50% 的 P4 2.8 GHZ 、 20% 的 P4 2.4 GHZ 及 30% 的 P4 2.0 GHZ 。

(56)

案例 2   Dell─ 運籌與供應鏈管理系統

由於 Dell 是採取直銷模式,所以能夠依照消費者過去的 消費型態、需求變化的週期及曲線等數據,利用要求預測 模組來制定其「需求計畫」。

之後,供應鏈規劃模組將依照需求計畫來規劃全球物料需 求,以及如何以最經濟的方式取得物料。接著,利用供應 商協同作業模組進行供應商協同作業,當供應商接到訂單 後,就排入生產,並於指定時間內將正確的數量運交至指 定的 Hub 倉。

針對自有工廠, Dell 將利用 APS 物料及產能規劃模組依 照需求預測及真實訂單,在考量工廠本身的產能及物料限 制下,動態地調整供給與需求的變更,建立最適當的生產

(5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統計暨普查局過往主要採用基本價格計算及分析行業的生產總額、增加值總額以及產業結構,亦同時一併公佈按生產者

(1) 能依工件形狀及精度 要求,並配合機械設備 規劃與安排適當之工 作程序,且能估算加工 工時。. (2)

(一)主題式的教育旅行 根據不同部別、年級學生規劃 特色行程,訴求清楚,定位明 確,使學生具有宏觀視野。實 施時間主要在暑假及寒假。其

(B)惟規劃特定課程,需運用特殊外聘專業師資授課時,得於新 臺幣 1000 元至最高新臺幣 2,000

依據客戶需求訂定 人才需求表,開發 多元招募管道,規 劃與執行招募、甄

(二)為維持年度內開辦訓練之彈性,分署應於每季平均規劃安排訓練

(如善用學時、課程和教學上運用「有機結合、自然連繫」等)設計學習任務外 [ 詳見分 章一︰學校課程持續更新──深化成果 迎變求進及分章二︰學校整體課程規劃──有 機結合

students in any outdoor activities organised by the school related to geography field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