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內觀雜誌第104期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內觀雜誌第104期"

Copied!
4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內觀雜誌第 104 期【2014 年 4 月】

內觀雜誌第 104 期

【本期重點】佛教戒律專題研究教材:(1)大愛道和比丘尼僧團的建 立。(2)釋尊時期比丘尼僧團的僧伽教育。(3)釋尊時期比丘說法和 布薩說戒的演變。

第 104 期內容:佛教戒律專題研究教材

(1)大愛道和比丘尼僧團的建立

(2)釋尊時期比丘尼僧團的僧伽教育

附錄:釋尊時期的僧伽教育

(3)釋尊時期比丘說法和布薩說戒的演變

附錄:佛教布薩起源的資料 附錄:制戒十利的資料

附錄:釋尊於七城市制立戒律

(2)

佛教戒律專題研究教材

大愛道和比丘尼僧團的建立

林崇安

(內觀雜誌第 104 期,2014 年 4 月)

一、前言

大愛道是佛的姨母,她又稱為大世主喬答彌、摩訶波闍波提瞿曇 彌、幻化等。關於大愛道的生平和比丘尼僧團的創立過程,散見於南 北傳的經律資料中,但是各種不同傳承的記載有所出入,因而只能掌 握事件的先後和推知合理的演變。此中相關人物的年齡(以實歲計算)

是:釋尊誕生時大愛道四十歲。釋尊三十五歲成佛時,阿難出生。釋 尊五十五歲時阿難開始當佛的侍者。釋尊八十歲時入滅,大愛道則是 在釋尊入滅前幾個月入滅,壽一百二十歲。以下抉擇南北傳經律中相 關事件的先後,勾勒出大愛道的生平和釋尊時期比丘尼僧團的成長過 程。

二、大愛道和摩耶夫人的關係

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印度北方有獅子頰王與善悟王。獅子頰王的 太子叫做淨飯,娶善悟王的兩個女兒,《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 2 說:

(1)時,善悟王最大夫人因即懷胎,滿足十月,誕生一女,顏容端 正,世所希有。……

諸臣白曰:『此天示城中,咸相謂曰:由此王女先業果報,得此 端正。』

復相議曰:『今此王女非人能生,是善巧天之所化作』,咸白王曰:

『可名此女,號為幻化。』……

(2)後,善悟王最大夫人更復懷妊,十月滿足,誕生一女,其女身 光明徹城內,容顏相好,世所無比,至三七日作喜慶已,即集群

(3)

臣議其名字,以此小女勝幻化故,因即立名為大幻化。……

(3)時,善悟王聞是語已,即以國法,莊嚴小女(大幻化),并令五 百婇女圍繞侍從,至彼國已,與淨飯王為妃。……

(3)(師子頰)王曰:「…然我意者,唯為淨飯太子取其二妃,餘不 應取。」諸釋迦曰:「此事可爾。」

時師子頰王即令使者往善悟王所,而告之曰:「我今與諸釋迦種 等共相籌議,咸皆許我為淨飯太子取王長女(幻化)為妃。」

王聞語已,甚大歡喜,即以五百婇女為其侍從,種種珍服莊嚴女 身,送劫比羅國。

由上可知,幻化(大愛道)是姊姊,妺妺長得更美,所以取名叫 做「大幻化」。淨飯王先娶大幻化(摩耶夫人)為妃,而後再娶幻化 為妃。後來大幻化(摩耶夫人)在藍毗尼園的無憂樹下,誕生了悉達 多太子,此時大愛道 40 歲,摩耶夫人約 38 歲。摩耶夫人生下釋尊七 日後便命終生天。大愛道也有一個孩子,名叫難陀。大愛道承擔起撫 育悉達多太子和難陀王子的任務。

三、釋尊成佛和比丘僧團的成立

悉達多太子 29 歲時,離宮出家,經過六年的苦行,到了 35 歲在 菩提樹下成佛,阿難也在此時誕生,《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 5 說:

(1)時,淨信天見魔欺妄,復知如來已成妙智,心生歡喜,便普告 曰:『諸人當知!釋迦牟尼今不捨命,見證無上正智。』

時淨飯王及諸眷屬,并劫比羅城人眾,聞此語已不勝歡躍。……

(2)斛飯王亦生一息,……時斛飯王為其子故,廣施如上,亦會親 屬,與子立名,問諸人曰:『此子當立何字?』親屬報曰:『此子 生日,劫比羅城人眾歡喜,可名此子為阿難陀。』

此處指出,釋尊成佛時,故鄉劫比羅城(迦毘羅衛)的大眾都很 歡喜,阿難也在此時誕生,取名為「阿難陀」,意為「慶喜」;此時大 愛道 75 歲。釋尊成佛後,開始度化眾生,先到波羅痆斯的鹿野苑,

度化憍陳如等五位比丘,成立了比丘僧團,接著度化滿慈子、善勝子 以及三迦葉等人,他們以「善來受具足戒」進入僧團。釋尊接著度化

(4)

摩竭陀國的瓶沙王和眾多百姓,瓶沙王提供迦蘭陀竹園作爲比丘僧團 夏安居的地方。釋尊繼續度眾,不久於憍薩羅國的舍衛城,又有祇樹 給孤獨園作為比丘僧團夏安居和弘法的中心。

四、釋尊於迦毘羅衛的多次傳法

當釋尊 40 歲時,已經傳法 5 年,首次返回故鄉迦毘羅衛,度化 闡陀、迦留陀夷、優波離、釋種子五百人等親友,此時大愛道 80 歲,

阿難 5 歲。此後進入僧團的比丘愈來愈多,為了維持僧團的紀律,釋 尊對犯戒的比丘,隨犯隨制,後來編集成比丘的《戒經》和分別廣說,

要求僧眾於布薩時誦戒,並每年要夏安居。釋尊傳法前 16 年的夏安 居地點,依據《僧伽羅剎所集經》的記載:

「世尊於波羅奈國而轉法輪,初轉此法時,多饒益眾生,即於此 夏坐,有益於摩竭國王,第二、三於靈鷲頂山。第五脾舒離(毘 舍離)。第六摩拘羅山(白善)。為母故,第七於三十三天。第八 鬼神界。第九拘苫毘(憍賞彌)國。第十枝提山中。第十一復鬼 神界。第十二摩伽陀閑居處。第十三復還鬼神界。第十四本佛所 遊處,於舍衛祇樹給孤獨園。第十五(50 歲)迦維羅衛國(迦毘 羅衛)釋種村中。第十六(51 歲)還迦維羅衛國。…」

釋尊 50 歲時,於迦毘羅衛國釋種村夏安居,此時大愛道 90 歲(阿 難 15 歲),這一年淨飯王去世(壽約 91 歲),大愛道與五百釋女請求 出家,但是釋尊不同意,勸她們在家修行就可以證果。《有部毘奈耶 雜事》卷 29 說:

(1)佛在劫比羅城多根樹園。時大世主與五百釋女,往詣佛所,禮 雙足已退坐一面,佛即為說種種妙法示教利喜。爾時,大世主既 聞法已,深心歡慶從座而起,合掌向佛白言:「世尊!頗有女人 於佛法中出家近圓成苾芻尼性,堅修梵行得第四沙門果不?」

(2)佛言:「大世主!汝應在家著白衣服,修諸梵行,純一圓滿,清 淨無染,此能獲得長夜安隱、利益快樂。」

《中本起經》瞿曇彌來作比丘尼品 9 說:

(5)

(1)是時,大愛道瞿曇彌行到佛所,稽首作禮,却住一面,叉手白 佛言:「我聞女人精進可得沙門四道,願得受佛法律,我以居家 有信,欲出家為道。」

(2)佛言:「且止,瞿曇彌!無樂以女人入我法律、服法衣者,當盡 壽清淨究暢梵行。」

釋尊考慮到當時的社會背景以及眾人的食宿、安全、護持者等問 題而不答應愛道和五百釋女的出家。大愛道雖出家不成,但是她們開 始於宮中修行(近乎八戒女)。

五、女眾出家受具足戒與比丘尼僧團的成立

釋尊 55 歲時,已經傳法 20 年,此時阿難 20 歲,開始作佛陀的 侍者。到了釋尊 60 歲時,阿難 25 歲,大愛道 100 歲;釋尊又遊行到 故鄉迦毘羅衛城,大愛道又請求出家,釋尊仍不同意,《巴利律‧比 丘尼犍度》說:

(1)爾時,佛世尊住釋迦國迦毘羅衛城尼拘律園。時,摩訶波闍波 提瞿曇彌詣世尊住處。詣已,敬禮世尊,立於一面。於一面立已,

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白世尊:「善哉!世尊!願女人得於如來所 說之法與律中離家而出家。」

(2)「止!瞿曇彌!勿樂女人於如來所說之法與律中離家而出 家。」……

接著,釋尊往毘舍離城,住於大林重閣堂。大愛道與眾多釋迦女 子,隨後跟到大林重閣堂,並以落髮、著袈裟衣來表達出家的決心;

最後,透過阿難,得到佛陀的同意,《巴利律‧比丘尼犍度》說:

(1)時,世尊隨意間住迦毘羅衛城後,向毘舍離城遊行,次第遊行 至毘舍離城。於此,世尊住毘舍離城大林重閣堂。

時,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落髮,著袈裟衣,與眾多釋迦女子俱,

向毘舍離城遊行,次第遊行至毘舍離城大林重閣堂。時,摩訶波 闍波提瞿曇彌足腫、身塗砂塵、苦惱悲嘆、流淚、啼哭而立於屋

(6)

門外。……

(2)時,具壽阿難詣世尊住處。詣已,敬禮世尊而坐於一面。於一 面坐已,具壽阿難白世尊:「世尊!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足腫……

啼泣而立於屋門外,言:『世尊不許女人於如來所說之法與律中 離家而出家。』善哉!世尊!願女人得於如來所說之法與律中離 家而出家。」

「止!阿難!勿樂女人於如來所說之法與律中離家而出 家。」…

(3)〔阿難思惟:〕「我宜以其他之方便,請求世尊許女人……出家。」

時,具壽阿難白世尊,曰:「女人若於如來所說之法與律中離家 而出家者,可得現證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耶?」

「阿難!女人若於如來所說之法與律中離家而出家者,可得現證 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

「世尊!女人若於如來所說之法與律中……可得現證……阿羅 漢果者,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多施恩於世尊,是世尊之姨母、保 母、養母、哺乳母,生母命終以來,與世尊喂乳。願令女人得於 如來所說之法與律中離家而出家。」

(4)「阿難!若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受八敬法,即以此為其具足戒。」

此處指出,釋尊允許大愛道(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以「八敬法」

受具足戒,此時的八敬法是(參考諸律,抉擇而得): 1 雖百歲比丘尼見新受戒比丘應起迎逆禮拜。

2式叉摩那二年學法已於比丘眾請受具足。

3 不得說舉比丘罪。

4 不得先受。

5 犯尊法(八敬法)於比丘眾行半月摩那埵。

6 半月從比丘眾請教誡。

7 不得無比丘住處住。

8 安居已於比丘眾行自恣。

當下大愛道是以「八敬法」受具足戒成為比丘尼,至於跟隨大愛 道的五百釋女是以「八敬法」成為式叉摩那(學法女),依據「八敬 法」,她們要學法二年,而後才能受具足戒。此時期的八敬法是屬於

「僧伽規制」,還不是「學處」,所以此時的犯尊法不同於犯僧殘;犯 尊法時,只需於比丘眾行半月摩那埵,沒有求出罪的規定。

接著,大愛道和五百釋女跟隨釋尊離開毘舍離城到舍衛城,釋尊

(7)

和比丘僧團住於祇樹給孤獨園,大愛道和五百釋女住於鄰近的王園寺

(由憍薩羅王提供),接受釋尊和比丘僧團的教導。二年後,釋尊 62 歲,大愛道 102 歲(阿難 27 歲),此時五百釋女已經學法二年,接著 她們從比丘眾受具足戒成為比丘尼,《巴利律‧比丘尼犍度》說:

(1)時,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詣世尊住處。詣已,敬禮世尊而立於 一面。於一面立已,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白世尊,曰:「世尊!

我於此諸釋女中,應如何為之耶?」

時,世尊說法而教示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令歡喜。時,摩訶 波闍波提瞿曇彌,禮敬世尊,右繞而去。

(2)時,世尊以是因緣,於此時機,說法而告諸比丘曰:「諸比丘!

許比丘尼隨比丘而受具足戒。」

由此可知,諸釋女是從比丘僧受具足戒後成為比丘尼,《巴利律‧

比丘尼犍度》又說:

(1)時,彼諸比丘尼言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曰:『尊尼未受具足戒,

我等已受具足戒。世尊如此制立:比丘尼應隨比丘而受具足戒。』

(2)時,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至具壽阿難處。至已,敬禮具壽阿難,

立於一面。於一面立已,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言具壽阿難,曰:

『大德阿難!彼諸比丘尼如此言:尊尼未受具足戒,我等已受具 足戒。世尊如此制立:比丘尼應隨比丘而受具足戒。』

(3)時,具壽阿難詣世尊處。詣已,敬禮世尊而坐於一面。於一面 坐之具壽阿難白世尊,曰:『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言:大德阿難!

彼諸比丘尼……制……。』

(4)〔世尊曰:〕『阿難!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已受八敬法,以此為 受具足戒。』

此處指出,其他釋女是從比丘眾而受具足戒,因而質疑大愛道沒 有受具足戒,所以釋尊重申:大愛道已經以八敬法從佛陀受具足戒。

這些女眾受具足戒後,比丘尼僧團在印度就正式成立了。在釋尊傳法 的早期,可能有零星來佛前出家修行的女眾,例如,尼乾子之徒跋提 尼、迦葉出家前的妻子巴達迦畢蘭尼,她們各自出家修行,通稱「沙 門女」,當時沒有比丘尼僧團,這些零星出家的女眾此時也納入比丘

(8)

尼僧團,轉成比丘尼,也都必須遵守八敬法。

六、比丘尼僧團的戒律

釋尊 61 歲以後,從夏安居的地點可以看出,是以舍衞城為主要 的弘法中心,《僧伽羅剎所集經》說:

「如是,世尊於波羅奈國而轉法輪,初轉此法時,多饒益眾生,

即於此夏坐,有益於摩竭國王,…第二十夏坐在羅閱城(王舍 城)。第二十一(56 歲)還柘梨山中。於鬼神界不經歷餘處連四 夏坐(57-60 歲)。十九年(61-79 歲)不經歷餘處,於舍衛國夏 坐。如來如是最後夏坐(80 歲)時,於跋祇境界毘將村中夏坐。」

釋尊 61 歲以後,連續十九年於舍衛國夏坐,此時比丘僧團於印 度重要地區(舍衛城、釋迦國、毘舍離、王舍城、阿羅毘、憍賞彌、

婆祇國)已經紮根,並獲得國王和百姓的敬重,所以釋尊此後開始以 照顧和指導比丘尼僧團為主要目標。釋尊常到有比丘僧團的大城市弘 法,在這機緣下,第一個比丘尼僧團是位於舍衞城的王園寺,鄰近於 祇樹給孤獨園的比丘僧團,接著釋迦國、毘舍離、王舍城也都有比丘 尼僧團的精舍。比丘尼僧團的團體生活必須有所規範,比丘尼都要遵 守學處。比丘尼的學處有與比丘共通的,要和比丘一樣學其學處;比 丘尼的學處與比丘不共通的,也要隨著釋尊所制的來遵守。比丘尼僧 團中也開始有沙彌尼和式差摩那的進來。整個僧團中的比丘尼、式差 摩那和沙彌尼有犯戒行為時,佛陀隨犯隨制,制訂比丘尼、式差摩那 和沙彌尼的相關學處,因而所有新舊的出家女眾都納入律儀的規範 中。

釋尊於舍衞城、釋迦國、毘舍離、王舍城等城市傳法,隨著比丘 尼的增多,由於一些比丘尼的不當行為,例如,孫多利難陀比丘尼、

偷蘭難陀比丘尼、旃達加利比丘尼、六群比丘尼等人有所違犯,釋尊 制定許多比丘尼的學處,《巴利律‧隨附》說:

(1)……世尊於何處為比丘尼制立第五波羅夷(以染心,觸有染心 男子之身而受樂)耶?於舍衞城制之。因何人耶?因孫多利難陀 比丘尼也。

(9)

(2)以惡口辱罵比丘之波逸提……於毘舍離制之……因六群比丘 尼……。

(3)不為教誡或共住事而往之波逸提……於釋迦國制之……因六群 比丘尼……。

(4)令弟子受具戒後,二年不教護又不令教護之波逸提……於舍衞 城制之……因偷蘭難陀比丘尼……。

(5)欲由別住者給予承諾而令式叉摩那受具戒之波逸提……於王舍 城制之……因偷蘭難陀比丘尼……。

當某比丘尼的不當行為發生後,釋尊隨犯隨制,結果,累積下來 的比丘尼學處,多於比丘的學處。

釋尊 72 歲時,大愛道 112 歲(阿難 37 歲)。大愛道戒臘滿十二 年,許多比丘尼戒臘滿十年;此時比丘尼僧團本身開始可以傳具足 戒。比丘僧團和比丘尼僧團合稱「兩眾」,此時將尼眾所須遵守的八 敬法調整為(參考僧祇律):

1 雖百歲比丘尼見新受戒比丘應起迎逆禮拜。

2 式叉摩那二年學法已於兩眾請受具足。

3 不得說舉比丘罪。

4 不得先受。

5 犯尊法於兩眾行半月摩那埵。

6 半月從比丘眾請教誡。

7 不得無比丘住處住。

8 安居已於兩眾行自恣。

這是將原先的「比丘眾」改成「兩眾」。此後比丘尼從兩眾受具 足戒。有了兩眾後,許多布薩誦戒相關的事項也由比丘轉移或委任給 比丘尼「自治」,譬如:

(1a)爾時,無人為諸比丘尼誦波羅提木叉。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

〔世尊曰:〕「諸比丘!許諸比丘為諸比丘尼誦波羅提木叉。」

(1b)爾時,諸比丘至諸比丘尼之住房,為諸比丘尼誦波羅提木叉。

眾人忿怒、非難:「此乃彼等之婦,…」時,諸比丘以此事白世 尊。

〔世尊曰:〕「諸比丘!諸比丘不得為諸比丘尼誦波羅提木叉,

誦者墮惡作。諸比丘!許諸比丘尼為諸比丘尼誦波羅提木叉。」

(10)

(2a)時,諸比丘生是念:「誰應受納諸比丘尼之罪耶?」

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

〔世尊曰:〕「諸比丘!許諸比丘受納諸比丘尼之罪。」

(2b)爾時,諸比丘尼於街路、巷路、四衢道見比丘,缽置於地,偏 袒,胡跪,合掌而懺悔罪。眾人忿怒、非難:「此乃諸比丘之婦,…」

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

〔世尊曰:〕「諸比丘!諸比丘不得受納諸比丘尼之罪,受納者 墮惡作。諸比丘!許諸比丘尼受納諸比丘尼之罪。」

(3a)時,諸比丘生是念:「誰應為諸比丘尼行羯磨耶?」諸比丘以 此事白世尊。

〔世尊曰:〕「諸比丘!許諸比丘為諸比丘尼行羯磨。」

(3b)爾時,已受羯磨之諸比丘尼於街路、巷路、四衢道見比丘,缽 置於地,偏袒,胡跪,合掌而謝,思:「應如此為。」眾人忿怒、

非難:「此乃諸比丘之婦,…」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

〔世尊曰:〕「諸比丘!諸比丘不得為諸比丘尼行羯磨,行者墮 惡作。諸比丘!許諸比丘尼為諸比丘尼行羯磨。」

七、釋尊傳法晚期比丘尼的證果

在八敬法的原則下,大愛道和五百比丘尼一直接受比丘眾的教 導,並在釋尊傳法的晚期,證得聖果,《有部毘奈耶》卷 30 說:

(1)爾時,佛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佛於此處為夏安居,與 五千苾芻俱,有耆宿苾芻尼,亦在此王園寺而作安居,所謂准陀 苾芻尼、民陀苾芻尼、末臘婆苾芻尼、大衣苾芻尼、善行苾芻尼、

曠野苾芻尼、明月苾芻尼、安隱苾芻尼、少力苾芻尼、喬答彌蓮 花色、大世主苾芻尼等大聲聞尼咸於此住。……

(2)爾時,佛告難鐸迦曰:「汝當教授苾芻尼,應為諸尼宣說法要,

何以故?難鐸迦!我當隨力教授苾芻尼,汝亦教授苾芻尼。我為 諸尼宣說法要,汝亦如是宣說法要,由此緣故,令彼諸尼眾得大 利益,有大光輝,能廣增長獲究竟處,汝不應辭教彼尼眾。」時,

難鐸迦蒙佛教已,默然而受。……

(3)時,具壽難鐸迦告諸尼曰:「姊妹!汝知內眼處有我我所不?」

諸尼答言:「大德!我不見有。」…

(11)

(4)「姊妹!若於汝等情所染著愛樂之處,當善防心,染未斷故;於 可瞋境當善防心,瞋未斷故;於愚癡境當善防心,由癡未斷故。

於四念住當善護心,正觀而住。修念住已,於七菩提分法應善修 習,多為修習。於菩提分既修習,多修習已,於八支道正念成就,

能除欲漏;除欲漏已,有漏、無明漏心當厭捨;生厭捨故便得解 脫,得解脫已證解脫智見,即能了達: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 作已辦,不受後有。汝等姊妹!如是應學。」…

時,難鐸迦為諸尼眾,宣說法要示教利喜,既說法已從坐而去。

(5)時,大世主苾芻尼將五百尼眾,往世尊所禮足已,廣說如前乃 至禮佛而去。爾時,世尊尼眾去後,告諸苾芻曰:「汝等觀此難 鐸迦苾芻,已正教誡五百苾芻尼,悉令解脫得究竟處不?是諸尼 眾,若於今日而命終者,我不見彼一人於生死路而重遊履,故於 今時盡諸苦際。…」

此處指出,在釋尊的晚年,五百比丘尼住在室羅伐城(舍衛城)

的王園寺時,由於釋尊年老力衰,要耆宿比丘們輪流來教導比丘尼 們,最後經由難鐸迦比丘的教誡,宣說法要(內容是內外六處和六識 的無常、無我),這些比丘尼們都證得了阿羅漢果(盡諸苦際)。

此後這些長老比丘尼提出應否修訂第一條敬法的問題,《中本起 經》瞿曇彌來作比丘尼品 9 說:

(1)然後異時,大愛道比丘尼與諸長老比丘尼,俱行詣賢者阿難而 問言:「阿難!是諸長老比丘尼皆久修梵行,且已見諦,云何當 使為新受大戒幼小比丘僧作禮?」

阿難言:「小且待我今入問之。」

阿難即入,稽首佛足下,白佛言:「大愛道比丘尼言:『是諸長老 比丘尼,皆久修梵行,且已見諦,云何當使為新受大戒幼少比丘 僧作禮?』」

(2a)佛言:「止止,阿難!當慎此言,勿得說也。但汝所知,不如 我知:若使女人不於我道作沙門者,外諸異學梵志及諸居士皆當 以衣被布地,求哀於諸沙門言:『賢者有淨戒高行,願行此衣上,

令我長得其福。』

(2b)佛言:阿難!若使女人不於我道作沙門者,天下人民皆當解髮 布地,求哀於諸沙門言:『賢者有戒聞慧行,願行此髮上,令我

(12)

長得其福。』

(2c)若使女人不於我道作沙門者,天下人民皆當豫具衣被、飲食、

臥床、病瘦醫藥,願諸沙門當自來取之。

(2d)若使女人不於我道作沙門者,天下人民奉事沙門當如事日月、

如事天神,過踰於諸外道異學者上。若使女人不於我道作沙門 者,佛之正法當千歲興盛。」

此處指出,在印度當時傳統的修行氛圍下,大眾對沙門行者非常 敬重和護持,佛法出家的比丘更遠遠超越諸外道異學,得到大眾的敬 重,因而佛法可以於印度興盛千年,而其條件是沒有於佛法出家的尼 眾。現今已經有於佛法出家的尼眾,如果長老比丘尼們又不尊敬剛出 家的比丘,那麼佛法在印度就更難以生存。釋尊考量了當時印度的環 境因素後,要比丘尼們繼續維持第一條敬法的約定。但是這一約定是 一通則,用在個案則有彈性。例如,《巴利律‧比丘尼犍度》說:

(1)時,世尊隨意間住毘舍離城後,向舍衛城遊行,次第遊行至舍 衛城。於此,世尊住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六群比丘以污水灑諸比丘尼,欲令愛著己等。諸比丘以此 事白世尊。

(2)〔世尊曰:〕「諸比丘!比丘不得以污水灑諸比丘尼,灑者墮惡 作。諸比丘!許行責罰彼諸比丘。」

時,諸比丘生是念:「應如何行責罰耶?」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

(3)〔世尊曰:〕「諸比丘!可使彼比丘不得受比丘尼之禮敬。」

八、大愛道的入滅

釋尊 80 歲時,已經傳法 45 年,此時大愛道 120 歲(阿難 45 歲), 她先向佛陀告辭要在释尊入滅前先入滅,而後大愛道和五百比丘尼示 現神通後一起入滅,《增一阿含 464 經》說:

(1)一時,佛在毗舍離普會講堂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爾時,

大愛道前白佛言:「我聞世尊不久當取滅度,卻後不過三月,在 拘夷那竭娑羅雙樹間。我今不堪見世尊及阿難取滅度也,唯願世 尊聽我先取滅度!」爾時,世尊默然可之。…

(13)

(2)爾時,差摩比丘尼、優鉢色比丘尼、基利施比丘尼、舍仇梨比 丘尼、奢摩比丘尼、鉢陀蘭遮比丘尼、婆羅遮羅比丘尼、迦旃延 比丘尼、闍耶比丘尼及五百比丘尼,往至世尊所,在一面立。爾 時,五百比丘尼,差摩比丘尼最為上首,而白佛言:「我等諸人 聞如來不久當取滅度。我等不忍見世尊及阿難先取滅度,唯願世 尊聽我等先取滅度!我等今取涅槃,正是其宜。」爾時,世尊默 然可之。…

(3)時,大愛道閉講堂門,擊揵椎,於露地敷坐具,騰在虛空,於 虛空中坐臥經行,或出火焰,身下出煙,身上出火;身下出水,

身上出煙;舉身放焰,舉身放煙;左脅出水,右脅出火;右脅出 水,左脅出火;前出火,後出水;前出水,後出火;舉身出火,

舉身出水。爾時,大愛道作若干變化,還在本座,結跏趺坐,正 身正意,繫念在前,而入初禪…已入四禪便取滅度。…

(4)爾時,差摩比丘尼、優鉢色比丘尼、基梨施瞿曇彌比丘尼、舍 瞿離比丘尼、奢摩比丘尼、鉢陀蘭遮比丘尼、婆羅遮羅比丘尼、

迦旃延比丘尼、闍耶比丘尼,如此上首五百比丘尼等,各各於露 地敷坐,飛在虛空,於虛空之中坐臥經行,作十八變,乃至入想 知滅,各取滅度。

《有部毘奈耶雜事》卷 10 也說:

「爾時,世尊即舉大世主喬答彌及五百苾芻尼所蓋上衣,告諸苾 芻曰:『汝等看此!大世主喬答彌等壽百二十歲,身無老相,如 十六歲童女。』」

可知,大愛道和五百比丘尼進入無餘涅槃前的示現神通,以及身 體沒有老相,不外是讓質疑者知道,佛法的實踐是不分男女,都可以 達到身心自在,並且滅除生死之苦。這一示現也使還沒有證得果位的 比丘們生起信心,精進修學佛法,同樣去體證涅槃。

九、結語

大愛道入滅後,釋尊於最後的遊行中,交代阿難「小小戒可捨」

而後入滅。此處釋尊已經暗示,在未來不同的時空下,有些戒條和敬

(14)

法的約定,可以經由僧團的決定做出適當的取捨。大愛道的一生,從 照顧悉達多太子,到請求成立比丘尼僧團、護持僧團的紀律和修學佛 法,都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最後並使眾多的比丘尼當生滅苦,實踐 了佛法的完整的教導。我們可以說,在釋尊這一代的教法中,大愛道 不愧是比丘尼僧團之母。

──────

(15)

佛教戒律專題研究教材

釋尊時期比丘尼僧團的僧伽教育

林崇安

(內觀雜誌第 104 期,2014 年 4 月)

一、前言

釋尊傳法的後期,以舍衞城為弘法的中心,連續十九年於舍衛國 夏坐,特別是為了就近照顧此處最大的比丘尼僧團。第一個成立的比 丘尼僧團是位於舍衞城的王園寺,附近就有祇樹給孤獨園的比丘僧 團。釋尊也常到其他有比丘僧團的大城市弘法,在這機緣下,後來在 釋迦國(劫比羅城)、毗舍離、王舍城也都有比丘尼僧團的建立。這 些比丘尼僧團的僧伽教育是一步步建立起來的,也就是順著「律」和

「法」的次第來完成。「律」是戒學,「法」是定學和慧學,因而三學 都在內了。以下略探比丘尼僧團的僧伽教育的內容。

二、學律

釋尊時期比丘尼僧團成立後,首先要學律或學習「學處」,比丘 僧團早已成立二十多年並有戒律的規範,但是男女有別,有些學處難 免不同,《巴利律》比丘尼犍度說:

(1)時,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詣世尊住處。詣已,敬禮世尊,立於 一面。於一面立已,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白世尊:「世尊!比丘 尼之學處有與比丘共通者,於彼學處,我等如何為之耶?」

「瞿曇彌!比丘尼之學處與比丘共通者,應如諸比丘之所學而學 其學處!」

(2)「比丘尼之學處有與比丘不共通者,於彼學處,我等應如何為之 耶?」

「瞿曇彌!比丘尼之學處與比丘不共通者,隨所制之學處而學 之!」

(16)

此處指出,比丘尼僧團成立後,比丘尼的學處有些是與比丘共通 的,有些是與比丘不共通的,比丘尼們要遵守釋尊所制定的比丘尼學 處。比丘尼僧團內,另含未受比丘尼戒的式差摩那和沙彌尼,當比丘 尼、式差摩那和沙彌尼有犯戒行為時,佛陀隨犯隨制,制訂出比丘尼、

式差摩那和沙彌尼的相關學處,僧團內的所有出家女眾都納入律儀的 規範中。釋尊隨著機緣制訂戒律,例如,《巴利律》比丘尼犍度說:

(1)爾時,諸比丘尼於僧伽中生起訴訟、鬥諍、諍論,互相以舌鋒 衝突而住,不能滅彼諍事。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

〔世尊曰:〕「諸比丘!許諸比丘滅諸比丘尼之諍事。」

(2)爾時,諸比丘滅諸比丘尼之諍事,滅彼諍事時,有與羯磨之諸 比丘尼及犯罪之諸比丘尼。諸比丘尼言:「尊者!願為諸比丘尼 行羯磨,請受納諸比丘尼之罪!世尊制立:『諸比丘應滅諸比丘 尼之諍事。』」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

〔世尊曰:〕「諸比丘!許諸比丘為諸比丘尼定羯磨,委任諸比 丘尼,令諸比丘尼行諸比丘尼之羯磨;諸比丘定諸比丘尼之罪,

委任諸比丘尼,令諸比丘尼受納諸比丘尼之罪。」

(3)爾時,蓮華色比丘尼之隨從比丘尼隨侍世尊七年,學習律,忘 念,隨所受而忘。彼比丘尼聞:「世尊欲往舍衛城。」時,彼比 丘尼生是念:「我隨侍世尊七年,學習律,忘念,隨所受而忘,

女人難盡形壽隨侍師。我應如何為之耶?」時,彼比丘尼以此事 告諸比丘,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

(4)〔世尊曰:〕「諸比丘!許諸比丘教諸比丘尼律。」

這些比丘尼學處的制訂過程,詳見於南北傳的《律藏》中。由於 傳承的不同,現存南傳《巴利律》中的比丘尼戒有 311 條戒。北傳《四 分律》中的比丘尼戒有 348 戒,《五分律》中的比丘尼戒有 380 戒。《根 有律》中的比丘尼戒是 354 條。

三、學法

比丘尼眾學「律」後,接著就要學「法」,八敬法的一條原則是

「半月半月從比丘眾請教誡」,所以比丘尼眾一開始就離不開比丘眾

(17)

的教導佛法,而教法的內容在於離貪、離繫,《巴利律》比丘尼犍度 說:

(1)時,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大愛道比丘尼)詣世尊住處。詣已,

敬禮世尊,立於一面。於一面立已,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白世尊,

曰:「願世尊略說教法,我聞世尊之法已,獨住於寂靜、不放逸、

熱心、精進。」

(2)「瞿曇彌!若汝所知之法,此法資長貪欲而不資長離貪、資長繫 縛而不資長離繫、資長積集而不資長損減、資長多欲而不資長少 欲、資長不滿足而不資長滿足、資長聚會而不資長閑寂、資長懈 怠而不資長精勤、資長難養而不資長易養者,瞿曇彌!應知此非 法、非律、非師教。瞿曇彌!若汝所知之法,此法資長離貪而不 資長貪欲、資長離繫而不資長繫縛、資長損減而不資長積集、資 長少欲而不資長多欲、資長滿足而不資長不滿足、資長閑寂而不 資長聚會、資長精勤而不資長懈怠、資長易養而不資長難養者,

瞿曇彌!應知此是法、是律、是師教。」

此處釋尊明確指出,修行者所學習到的法,若使內心和行為顯現 出資長「貪欲、繫縛、積集、多欲、不滿足、聚會、懈怠、難養」,

那麼這法就不是佛陀的教導。修行者所學習到的法,若使內心和行為 顯現出資長「離貪、離繫、損減、少欲、滿足、閑寂、精勤、易養」,

那麼這法就是佛陀的教導。

比丘對比丘尼眾的指導,散見於經律中,以阿難尊者為例,《雜 阿含 615 經》說:

(01)爾時,尊者阿難晨朝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乞食。於路中思惟:

「我今先至比丘尼寺」,即往比丘尼寺。諸比丘尼遙見尊者阿難 來,疾敷床座,請令就座。時諸比丘尼禮尊者阿難足,退坐一面,

白尊者阿難:「我等諸比丘尼,修四念處,繫心住,自知前後昇 降。」

(02)尊者阿難告諸比丘尼:「善哉!善哉!姊妹!當如汝等所說而 學。凡修習四念處,善繫心住者,應如是知前後昇降。」

(03)時尊者阿難為諸比丘尼種種說法,種種說法已,從座起去。

(18)

此處指出,阿難尊者利用空閒,特別去指導舍衛城的比丘尼們,

她們修四念住,能正了知前後昇降,脫離身心的惛沈、下劣,阿難給 予讚喜後也對她們講法。又如佛在拘睒彌國瞿師羅園時,有比丘尼來 向尊者阿難問法,《雜阿含 964 經》說:

(01)有闍知羅比丘尼詣尊者阿難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問尊者 阿難:「若無相心三昧,不踊不沒,解脫已住,住已解脫。尊者 阿難!世尊說此何果、何功德?」

(02)尊者阿難語闍知羅比丘尼:「若無相心三昧,不踊不沒,解脫 已住,住已解脫,世尊說是智果、智功德。」

(03)闍知羅比丘尼言:「奇哉!尊者阿難!大師及弟子同句同味同 義。尊者阿難!昔於一時,佛在裟祇城安禪林中,時,有眾多比 丘尼,往詣佛所,問如此義。爾時,世尊以如是句,如是味,如 是義,為諸比丘尼說。是故當知奇特!大師、弟子,所說同句、

同味、同義,所謂第一句義。」

此處是闍知羅比丘尼向阿難尊者問法,主題是關於無相心三昧

(無相定),最後指出,佛陀和弟子們的教導都是同句、同味、同義 的。經由釋尊和比丘眾的教導,比丘尼眾證得聖果者甚多,《雜阿含 964 經》說:

(01)婆蹉白佛:「頗有一比丘,於此法、律得盡有漏,無漏心解脫,

乃至不受後有耶?」

佛告婆蹉:「不但若一,若二若三,乃至五百,有眾多比丘於此 法、律,盡諸有漏,乃至不受後有。」

(02)婆蹉白佛:「且置比丘,有一比丘尼,於此法律,盡諸有漏,

乃至不受後有不?」

佛告婆蹉:「不但一、二、三比丘尼,乃至五百,有眾多比丘尼 於此法、律盡諸有漏,乃至不受後有。」

此處指出,當時學習佛陀正法和戒律的比丘尼們,證得阿羅漢果 的何止五百位!彼等都是滅盡煩惱,不再輪迴於三界內,成為「我生 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的聖者。

(19)

四、結語

釋尊時期,比丘尼僧團的僧伽教育是非常成功的,可以由南傳的

《長老尼偈》看出一斑。《長老尼偈》中有七十三位比丘尼,各以詩 偈的形式,敘述自己的生平、出家的原因、修行的歷程乃至證得阿羅 漢果。這些具有代表性的比丘尼們雖然出身於剎帝利、婆羅門、吠舍、

首陀羅等不同的社會階層,由於不同的因緣而出家,但是都捨棄世間 的欲樂,追求生命的真理,成為佛陀的弟子,過著簡單樸素的僧團生 活,在僧團中努力學習戒律和正法,最後都獲得了聖者的自在和清涼。

附錄

釋尊時期的僧伽教育

林崇安教授

(本文發表於圓光佛學院三十週年慶「佛學與僧伽教育論壇」,2011 年 1 月 9 日)

一、前言

今日僧伽教育的目標為何?內容為何?如何實施僧伽教育?若 能仔細探研釋尊時期的僧伽教育,就能浮現出明確的方向,有助於今 日僧伽教育的規劃、實施和達成,而不會偏離目標和進退失據。以下 引用佛經的實例,來說明釋尊時期的僧伽教育,最後歸結到「僧伽」

的本質。

二、釋尊的初轉法輪

印度的悉達多太子(釋尊)為了解決生死的大問題,就出家去找 答案,經過六年的苦行,最後以中道之行,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接 著對五比丘初轉法輪,這便是佛教僧伽教育的開始。依據《有部毘奈 耶破僧事》的記載,初轉法輪的內容如下:

(1)爾時,世尊告五人曰:「出家之人不得親近二種邪師,云何為二?

(20)

一者樂著凡夫下劣俗法及耽樂婬欲處,二者自苦己身,造諸過 失,並非聖者所行之法。此二邪法,出家之人當須遠離。我有處 中之法,習行之者,當得清淨之眼及大智慧,成等正覺,寂靜涅 槃。何為處中法?所謂八聖道,云何為八?所謂正見、正思惟、

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爾時,世尊而為五人,以決定心說如是教。

分析:此處釋尊先指出,佛法最根本的一條正道是走在「中道」,而 中道的內容就是八聖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

正念、正定。八聖道是以正見為首,這表示修行的「目標」和「方法」

二者都必須正確,也就是「境」和「行」二者都必須正確,才能得到 後面的「果」。正見、正思惟、正精進,可歸入「慧學」;正語、正業、

正命可歸入「戒學」;正念、正定,可歸入「定學」,所以,八聖道包 含完整的「三學」。

(2)時,五人中二人侍佛學法,三人晨時乞飯,還至本處充六人食;

又於中後,三人侍佛學法,二人入村乞食,還至本處五人共餐,

唯佛世尊不非時食。

分析:釋尊教導時,也要順著因緣,效果不是一下子就能呈現,必須 經歷一些時日。修行時也要考慮到生活的所需,這些外在的助緣是不 能忽略的。所以,食宿問題是僧伽教育所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3)爾時,世尊告五人曰:「此苦聖諦法,我未曾聞,由如理作意精 勤力故,得淨慧眼智明覺生。此苦集聖諦法,我未曾聞,由如理 作意精進力故,得淨慧眼智明覺生。此苦滅聖諦法,我未曾聞,

由如理作意精進力故,得淨慧眼智明覺生。此苦滅道聖諦法,我 未曾聞,由如理作意精進力故,得淨慧眼智明覺生。……」

世尊說此法時,具壽憍陳如證於無垢無塵法中得法眼淨,及八萬 天眾於法中亦證法眼。

分析:釋尊教導弟子們走在「中道」,實踐八聖道,目的是生起法眼,

體證四聖諦,先證得初果。當弟子心中已經體悟相同的真理時,「法 輪」才算轉了。法輪有「證法輪」和「教法輪」二種。高標準的僧伽

(21)

教育是使學生體證佛陀的真理,這是「證法輪」,低標準的僧伽教育 是使學生理解正確的佛法,知道目標並正確地走向實踐八聖道,這是

「教法輪」。

(4)爾時,世尊復告四人曰:「有四聖諦,云何為四?所謂苦聖諦、

集聖諦、滅聖諦、道聖諦。云何苦聖諦?所謂生苦、老苦、病苦、

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乃至五取蘊苦;……云何 道聖諦?所謂八聖道,應當修習!」

世尊說此四諦法時,阿若憍陳如證諸漏盡,心得解脫;四人於此 法中,離諸塵垢,證清淨眼。

分析:釋尊繼續教導四聖諦,使憍陳如滅除煩惱,心得解脫,證得四 果,並使其他四位生起法眼,證得初果。從以上釋尊的初轉法輪,可 以初步看出整個佛教的僧伽教育:

老師:釋迦牟尼佛。

學生:五比丘(憍陳如、跋提、衛跋、摩訶那摩、阿說示)。

教學環境:住在禪修區,到禪修區外托缽。

教學內容:中道、八聖道、四聖諦。

學習過程:學生即學即行。

教學助緣:食、宿等。

教學結果:學生先生起聞所成慧、思所成慧,這是教法輪,此為 僧伽教育的低標準;而後生起修所成慧,生起法眼,證得果 位,這是證法輪,此為僧伽教育的高標準。

三、釋尊在伽耶山的教導

後來釋尊去度化三迦葉的一千被髮外道,成為一千苾芻(比丘),

《有部毘奈耶破僧事》的記載如下:

(1)爾時,世尊度一千被髮外道,受具足戒,於優樓頻螺地隨意住 已,漸漸遊行至伽耶山,住其山頂窣堵波處,與舊被髮出家外道 一千苾芻,而共居止。爾時,世尊以三種神通化一千苾芻。三神 通者,所謂神足通、記說通、教授通。

(22)

分析:僧伽教育是以「教授通」為主幹,但是有時因特殊的對象,要 用「神足通」和「記說通」來攝化,這是不得已的手段,但是絕不偏 離目標:引導進入滅苦。

(2a)神足通者,如來入三摩地,以心定故,即從本座忽然隱沒,現 於東方,上昇虛空行住坐臥,入火光定,即於身內出種種光,所 謂青黃赤白及以紅色,雙現其相,身下出火上流清水,身下出水 上發火光,東方既爾,南西北方亦復如是,既現相已,從彼虛空 沒,還復本處而現,此是世尊神足通。

(2b)記說通者,所為苾芻應觀察心意識,如是應善尋伺,不應不善 尋伺,此亦意念,此亦證身識,此為世尊記說通。

(2c)教授通者,告諸苾芻:所有諸法悉皆熾然。

何者一切熾然?眼熾然,色熾然,眼識熾然,眼觸熾然,為因眼 觸內所生受,或苦、或樂、非苦非樂,亦是熾然。以何火熾然?

貪火熾然、瞋火熾然、癡火熾然。生老病死、愁歎憂悲苦惱,亦 復如是火然,此皆為苦。眼既如是,耳、鼻、舌、身、意亦復如 是。此是世尊教授通。

分析:這一千比丘以前是拜火的外道,也有禪修的基礎,所以釋尊針 對他們,先以「神足通和記說通」滅除他們的傲慢心,而後以「教授 通」教導他們,看清六處、諸受皆苦,滅除心中的貪火、瞋火和癡火。

這也表示僧伽教育要能「因材施教」

(3)世尊說此法時,彼千苾芻不受後有故,於諸有漏,心得解脫,

皆得阿羅漢果。

分析:以上整個釋尊的教導和僧伽教育的過程如下:

老師:釋迦牟尼佛。

學生:三迦葉等一千比丘。

教學內容:神足通、記說通、教授通(從苦諦開始)。

學習過程:學生即學即行。

教學結果:學生先生起聞所成慧、思所成慧,這是教法輪;而後 生起修所成慧,生起法眼,證得果位,這是證法輪。

(23)

四、羅睺羅的學習

羅睺羅受比丘戒後,看到許多親友和各地來求法的僧眾都滅除了 煩惱,證得聖位,他也想要好好實修,所以,羅睺羅就去拜見佛陀,

請求傳授法要並允許獨自專修,依據《雜阿含 200 經》的記載如下:

(1)爾時,世尊觀察羅睺羅心,解脫慧未熟,未堪任受增上法,問 羅睺羅言:「汝以授人五受陰未?」羅睺羅白佛:「未也,世尊!」

佛告羅睺羅:「汝當為人演說五受陰。」爾時,羅睺羅受佛教已,

於異時為人演說五受陰。

分析:釋尊觀察出羅睺羅的「解脫慧未熟」,這是指羅睺羅還不具足 聞所成慧和思所成慧,必須加強義理的訓練。所以佛陀要羅睺羅去對 別人教導五取蘊(五受陰),藉由教學相長的訓練,掌握五取蘊的詳 細內容和性質。此處的教導是屬於「教法輪」。過了一些時日,羅睺 羅已經對別人教導了五取蘊,便來拜見佛陀,經上說:

(2)爾時,世尊復觀察羅睺羅心,解脫智未熟,不堪任受增上法,

問羅睺羅言:「汝為人說六入處未?」羅睺羅白佛:「未也,世尊!」

佛告羅睺羅:「汝當為人演說六入處。」爾時,羅睺羅於異時,

為人演說六入處。

分析:釋尊同樣看出羅睺羅的「解脫慧未熟」,所以要他再去對別人 教導六處(六入處),了知六處的詳細內容。六處分內六處(眼、耳、

鼻、舌、身、意)及外六處(色、聲、香、味、觸、法),此中涉及 個人身心和環境的互動。經由教學相長的訓練,羅睺羅教導了內外六 處。此處的教導是屬於「教法輪」。過了一陣子,羅睺羅又來拜見佛 陀,經上說:

(3)爾時,世尊觀察羅睺羅心,解脫智未熟,不堪任受增上法,問 羅睺羅言:「汝已為人說尼陀那法未?」羅睺羅白佛言:「未也,

世尊!」佛告羅睺羅:「汝當為人演說尼陀那法。」

分析:釋尊同樣看出羅睺羅的解脫智慧還未成熟,所以要他再去對別

(24)

人教導緣起法(尼陀那法),了知緣起的詳細內容,這是由於緣起的 流轉和還滅,涉及眾生的輪迴和解脫,想要滅苦就要熟悉這一過程。

經由教學相長的訓練,羅睺羅教導了緣起法。此處的教導是屬於「教 法輪」。過了一陣子,羅睺羅又來拜見佛陀,經上說:

(4)爾時,世尊復觀察羅睺羅心,解脫智未熟,廣說乃至告羅睺羅 言:「汝當於上所說諸法,獨於一靜處,專精思惟,觀察其義。」

爾時,羅睺羅受佛教敕,如上所聞法、所說法,思惟稱量,觀察 其義,作是念:此諸法,一切皆順趣涅槃、流注涅槃、浚輸涅槃。

分析:釋尊看出羅睺羅雖然教導了五取蘊、六處和緣起法的道 理,但是還未融會貫通,解脫智慧還是未熟,所以佛陀要羅睺羅獨在 靜處,將前面所說的法,專心思考。經中明確地指出佛法的切入點是 由自己的五蘊和六處下手,這些不外是個人的身心現象,要看清它們 的實相,才能從痛苦中解脫出來。因此,佛法的修行要落實到自己的 身心上,在六內處與六外處接觸的剎那,看清緣起過程的無常和無 我,不再生起貪瞋的心理,如此不斷淨化內心,順者因果的過程,自 然得到最後的解脫。羅睺羅接受佛陀的指示後,回去觀察思考,有一 天終於豁然貫通,體會到佛陀所教導的這一切法都是順趨涅槃、流注 涅槃、導向涅槃。羅睺羅想通之後,便來到佛陀跟前,經上說:

(5)爾時,世尊觀察羅睺羅心,解脫智熟,堪任受增上法,告羅睺 羅言:「羅睺羅!一切無常。何等法無常?謂眼無常,若色、眼 識、眼觸,……」爾時,羅睺羅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禮佛而退。

分析:經過這一番的教學訓練後,釋尊看出羅睺羅的解脫智慧終於成 熟了,可以接受更深的法要,於是向羅睺羅教導下一階段的修行重 點:「一切無常。何等法無常?謂眼無常,若色、眼識、眼觸,……」

這兒佛陀所說的法要,表面上看起來,羅睺羅在前面被訓練去講解「內 六處及外六處」和「緣起法」時,不是都已經學過了嗎?這時的法要 有何不同?其實,前面的教導是屬於資糧道和加行道的準備階段,現 在是進入見道和修道的體證階段。見道時,初次證得出世間的智慧,

接著在修道中,還要繼續滅除其餘的根本煩惱和隨煩惱,使心完全清 淨。於行住坐臥中,此時如何正確地用功呢?這就要由有經驗的善知

(25)

識,針對個人習氣的不同,給出修行的法要,例如,有的行者面對美 妙的形色,要作意思惟「不淨」,才能滅除貪愛的隨煩惱;有的行者 遇到他人的迫逼,要作意思惟「慈相」,才能滅除瞋恨的隨煩惱;有 的行者內心出現欲、恚、害的分別心時,要修「入出息念」才能除遣。

特別是,行者內心深處潛伏的「我慢」,必須依止出世間慧,於一切 行修習「無常想」才能拔除。針對這些細微之處,佛陀對羅睺羅指出 了修行的法要。經上記載著:

(6)爾時,羅睺羅受佛教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思 惟所以:族姓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純 修梵行;乃至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

自知不受後有。成阿羅漢,心善解脫。

分析:貴為佛子的羅睺羅,他在學習佛法的過程中,也是由理論下手,

釐清義理,而後走向實踐,最後證得聖者的果位。此處整個釋尊的教 導和僧伽教育的過程如下:

老師:釋迦牟尼佛。

學生:羅睺羅。

教學內容:五取蘊、六處、緣起法。

學習過程:學生即學即行。先經一般教學而後個人重點指導。

教學結果:學生先生起聞所成慧、思所成慧,這是教法輪;而後生起 修所成慧,生起法眼,證得果位,這是證法輪。

五、釋尊入滅前的僧伽教育

依據《有部毘奈耶雜事》的記載,釋尊最後度化的弟子是拘尸那 城的出家外道,名為善賢(梵云:蘇跋陀羅),年百二十歲,教導的 過程如下:

(1)佛告(善賢)梵志:「隨汝所問。」彼(善賢)即問曰:「喬答 摩!我曾遍觀諸外道類,各別立宗,所謂晡刺拏迦攝波子、末塞 羯利瞿梨子、珊逝移毘刺知子、阿市多雞舍甘跋羅子、腳具陀迦 多演那子、昵揭爛陀慎若低子,此等諸師各述異宗,未知誰是?」

(26)

分析:善賢已經有研究過其他宗教的道理,知道各有缺陷,並想知道 要如何證得聖果,因而才向釋尊提出疑問,經上說:

(2)爾時,世尊即命善賢為說伽他曰:「我年二十九,出家求善法,

又五十餘年,專行戒定慧,一心無散亂,唯求於正理,除斯真法 外,無別有沙門。」爾時,世尊說此頌已,復告善賢曰:「此是 諸佛善說八聖道支,甚為希有,難可值遇,除此已外,欲求一、

二、三、四沙門道果,終無可得,是故能於善說法律八聖道支,

求沙門果,必定當得。復次,善賢!離八聖法,諸有外道婆羅門 等各執己見,或說三世無因無果,所修福善皆空無益,是故我於 沙門、婆羅門眾中,大師子吼而作是言:『凡有修行,皆獲果報。』」

分析:釋尊給出明確的答案:只有走在八聖道才能獲得四種沙門道 果,離此修行的其他宗派都不能獲得聖果,經上接著說:

(3)說此法時,善賢梵志遠塵離垢,得法眼淨,於諸諦實得不壞信,

超越愛河,斷諸疑網,自然通達諸微妙法,……爾時,世尊即告 善賢:「善來苾芻!可修梵行。」於佛言下,如常威儀,出家近 圓,成苾芻性,……爾時,善賢起徹到心,即便速證阿羅漢果,

得心解脫。

分析:釋尊的最後教學指導,內容還是「八聖道」,這表示佛法是前 後一貫的,諸佛的教導也必是一致的。由於善賢已曾深入研究各宗義 理,並有禪定的基礎,因而能在釋尊的指引下,當下就證得了聖果。

也可看出修行的指導,不在人多,是重質不重量。此處整個釋尊的教 導和僧伽教育的過程如下:

老師:釋迦牟尼佛。

學生:善賢(蘇跋陀羅)

教學內容:八聖道。

學習過程:學生即學即行。

教學結果:證得初果而後四果。

六、僧伽的本質

(27)

以上先舉出釋尊時期僧伽教育的實際例子。談到僧伽教育,現在 回到釐清「僧伽」的本質為何?《法蘊足論》說:

如世尊言:「此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於僧,謂佛弟子具足妙行、

質直行、如理行、法隨法行、和敬行、隨法行,……」

可知「僧伽」的本質,在於具足「1妙行、2質直行、3如理行、4法隨 法行、5和敬行、6隨法行」。這六種行的內涵,《法蘊足論》說:

(1)言妙行者,謂世尊說有四種行:一苦遲通行、二苦速通行、三 樂遲通行、四樂速通行。佛弟子眾,於此中行,故名妙行。……

(2)質直行者,謂八支聖道,名為質直,所以者何?以八支聖道不 迂、不曲、不迴,質直平坦一趣。佛弟子眾,於此中行,名質直 行。

(3)如理行者,謂八支聖道,名為如理。佛弟子眾,於此中行,名 如理行。……

(4)法隨法行者,謂涅槃名法,八支聖道名隨法。佛弟子眾,於此 中行,名法隨法行。……

(5)和敬行者,謂佛弟子眾,一戒、一學、一說、一別解脫、同戒、

同學、同說、同別解脫。……又佛弟子眾,互相恭敬,互相推讓,

於長宿者,起迎合掌,慰問禮拜,表相和敬,佛弟子眾,如是而 行,名和敬行。

(6)隨法行者,謂八支聖道,名為隨法。佛弟子眾,於中隨順遊歷 涉行,名隨法行。

從以上六種行的解說,可以明顯看出,這六種行的主體就是實踐

「八聖道」。妙行的「四種行」和「和敬行」都不超出戒、定、慧三 學或「八聖道」。所以,僧伽六種行的本質就是奉行八聖道。

七、結語

從釋尊時期的教導,掌握到僧伽教育的本質後,分清主從,就容 易規劃今日的僧伽教育。僧伽教育的「主」,是八聖道;教師和學生 之間的「薪傳」,不外是以八聖道為核心的「教法輪」和「證法輪」。

(28)

僧伽教育的「從」,是各類的硬體設備:校舍、電腦、媒體傳播以及 語言翻譯等等。今日的僧伽教育,先求達成低標準的「教法輪」,使 學生理解正確的佛法,正確地走向實踐八聖道;而後積極邁向高標準 的「證法輪」,使學生體證佛陀的真理,成為勝義的僧伽,成為佛法 的中流砥柱。

────

(29)

佛教戒律專題研究教材

釋尊時期比丘集會說法和布薩說戒的演變

林崇安

(內觀雜誌第 104 期,2014 年 4 月)

一、前言

釋尊初成正覺,先於尼連禪河畔菩提樹下、羊牧尼拘律林中,坐 享解脫之樂,而後經由梵天王的勸請開始去鹿野苑對五比丘說法,從 此有比丘僧團的建立,其後加入僧團的人數越來越多。釋尊一方面弘 法度眾,一方面遵守當地的社會習俗,制訂了許多的規制和戒條,也 開始要求比丘們說法和布薩說戒,這一過程是順著緣起而發展。以下 引據南北傳的《律藏》,針對比丘的集會說法和布薩說戒的演變,作 一摘要式的說明。

二、比丘的說法

(一)阿羅漢比丘的各別說法

《有部律破僧事》卷 6 說:

(1)爾時,佛住波羅[病-丙+尼]斯城仙人墮處施鹿林中,六十苾芻 前後圍遶。爾時,世尊告諸苾芻:我今與汝,於一切天人繫縛之 中,而得解脫,汝等各可隨詣諸方,為諸眾生作大利益,且令汝 等各各而往,不用同行。我亦往優樓頻螺聚落,為利益故。……

(2)爾時,世尊復告諸苾芻曰:我於天人繫縛中而得解脫,汝等亦 得解脫,汝等應往餘方,作諸利益,哀愍世間,為諸天人得安樂 故,汝等不得雙行,我今亦往優樓頻螺聚落。

(3)諸苾芻等咸奉佛教,唯然而去。

說明:

釋尊傳法開始不久度化六十比丘,都證得阿羅漢果,都是從三界

(30)

輪迴中解脫出來的無學聖者,此時釋尊要他們隻身到印度各地說法,

度化有緣的大眾,釋尊則要去度化優樓頻螺聚落的六十賢部,以及尼 連禪河邊林中的外道優樓頻螺迦攝等人。

(二)比丘集會與說法

《四分律》〈說戒揵度〉卷 35 說:

(1)爾時,佛在羅閱城。…時,瓶沙王即下閣堂往詣世尊所,頭面 禮足已,在一面坐,白佛言:「今此羅閱城中諸梵志,月三時集 會: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周旋往返,共為知友,給與飲食,

善哉世尊!今勅諸比丘,令月三時集會:八日、十四日、十五日,

亦當使眾人周旋往來,共為知友,給與飲食,我及群臣亦當來 集。」…

(2)時,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告言:「今此羅閱城中諸梵志,月三 時會: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共相往來周旋,共為知友,給與 飲食,極相愛念。汝亦月三時會: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集,亦 使眾人來往周旋,共為知友,給與飲食,瓶沙王及群臣亦當來集。」

(3)時諸比丘來集已,各各默然而坐。諸長者白諸比丘言:「我等欲 聞說法。」諸比丘不敢說,以此事白佛。

(4)佛言:「聽汝等與說法。」既聽已,不知當說何法?

佛言:「自今已去,聽說《契經》。」…

說明:

釋尊度化優樓頻螺迦攝等人後,接著度化了瓶沙王以及他的臣 民。經由瓶沙王的請求,釋尊允許比丘僧眾與一般大眾月三時集會:

於八日、十四日、十五日給與飲食,經日供養。此時聚集的這些比丘 僧眾是有凡有聖。接著釋尊允許比丘僧眾於集會時對一般大眾說法,

說法的內容是《契經》,也就是釋尊所說的佛法。

三、釋尊與比丘們的布薩說戒

(一)釋尊於布薩說偈:偈布薩

(31)

《摩訶僧祇律》卷 27 說:

「布薩法者,佛住王舍城,廣說如上。

爾時,九十六種出家人皆作布薩。時,比丘不作布薩,為世人所 嫌:「云何九十六種出家人皆作布薩,而沙門釋子不作布薩?」

諸比丘以是因緣,往白世尊。

佛告諸比丘:「正應為世人所嫌,從今日後應作布薩。」……

佛告比丘:「毘婆尸佛如來應供正遍知,為寂靜僧最初說波羅提 木叉:『忍辱第一道,涅槃佛稱最。出家惱他人,不名為沙門。』… 第七釋迦牟尼佛如來應供正遍知,為寂靜僧最初說波羅提木叉:

『護身為善哉,能護口亦善,護意為善哉,護一切亦善。

比丘護一切,便得離眾苦。比丘守口意,身不犯諸惡,

是三業道淨,得聖所得道。』

是名偈布薩。」

說明:

此處指出,釋尊傳法初期,九十六種出家人皆作布薩,因而釋尊 也隨順世俗,要比丘僧團也開始布薩,「最初說波羅提木叉」就是「最 初說別解脫戒經」、「最初說戒經」,此時的「最初說戒經」是以一偈 作為布薩的內容,稱作「偈布薩」,過去七佛布薩時的偈,長短有所 不同,內容則是相通。

(二)釋尊開始制戒與說戒經

釋尊 40 歲時,已經傳法 5 年,僧團逐日擴大,僧眾中或有因為 無知而犯戒,受世人譏嫌,所以釋尊開始制戒,採取「隨犯隨制」的 方式來制訂「學處」。釋尊何時才開始對僧人制戒呢?《摩訶僧祇律》

卷 2 說:

「世尊於毘舍離城,成佛五年冬分第五半月十二日中食後,東向 坐一人半影,為長老耶舍迦蘭陀子制此戒,已制當隨順行,是名 隨順法(婬戒竟)。」

《摩訶僧祇律》卷 23 也說:

(32)

「世尊成道五年,比丘僧悉清淨,自是以後漸漸為非,世尊隨事 為制戒,立說波羅提木叉。」(T22,412b)

可知釋尊傳法五年時,由於長老耶奢(耶舍)伽蘭陀子的無知而 有不淨行,釋尊開始制戒(為第一條波羅夷),其後每有比丘有不當 的行為,釋尊不斷制訂輕重不同的戒條,如此累積而成《戒經》(波 羅提木叉)。於布薩日,釋尊對僧眾說戒經,使僧眾知道遵守戒律,

以維持僧團的清淨。最初有許多比丘是由於不知而犯,對第一位犯者 不算犯戒,制定後開始犯的才算犯戒。《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說:

「無犯者,謂最初犯人,或癡狂心亂、痛惱所纏。」

《四分律》說: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無犯。」

《巴利律》說:

「癡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釋尊對僧眾所制訂的戒又有輕重之分:比丘犯重戒(波羅夷)就 必須擯出僧團;比丘犯重戒以下的戒時,可以懺悔還淨;還淨後,僧 團仍算是清淨的。若犯戒而隱瞞,那麼僧團就不是清淨的了。以上是 鑑定清淨與否的原則。一直到釋尊 47 歲,傳法 12 年內,若有比丘犯 重戒,則擯出僧團;若犯重戒以下的戒時,則該比丘以懺悔還淨,因 而僧團仍是清淨的。釋尊傳法的前五年於布薩說一偈,從五年到十二 年開始制訂戒經並於布薩時說戒經。

(二)釋尊於布薩廣說戒經

釋尊傳法 12 年起,於舉行布薩時,廣分別講說戒經,《四分戒本》

記載著:

(33)

「此是釋迦牟尼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於十二年中,為無事僧說是 戒經。從是已後,廣分別說。」(T22,1030b)

前述任一初次的犯戒事件,這些初犯者,是由於無知而犯,所以 第一位犯者算是無罪,當釋尊制訂後,任何僧侶違犯了就是犯戒。從 傳法 5 年到 12 年這一階段內,釋尊於布薩時說戒經,比丘犯重戒就 必須擯出僧團;比丘犯重戒以下的戒時,可以懺悔還淨;還淨後,僧 團仍算是清淨的,所以是「無事僧」。傳法 12 年後,釋尊針對新學比 丘,開始廣分別說制戒的因緣以及當事人過去的本生,以說明因緣果 報,使比丘們知所警惕而不是盲目地遵守戒條。譬如,上述耶舍迦蘭 陀子的例子,《摩訶僧祇律》卷 1 說:

「毘舍離城有長者子,名曰耶舍,信家非家,捨家出家,其父名 迦蘭陀,故諸梵行者皆稱為迦蘭陀子。時,世飢饉乞食難得,每 至食時,多還家食,……母復重言:汝若不樂在家者,當乞我種 以續繼嗣,莫令門戶斷絕,財物沒官。爾時,耶舍即白母言:今 欲使我於此中留種子者,當奉此勅。母即歡喜,疾入婦房語新婦 言:汝速莊嚴,著耶舍本所愛樂嚴身之服,與之相見。新婦答言:

爾,即便莊嚴如教所勅。爾時,耶舍即與其婦共相娛樂,如其俗 法,於是其婦遂便有娠,……

佛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此世界劫盡時,諸眾生生光音天上,而此 大地還已成立,諸眾生等從光音天還來至此。……時有一輕躁貪 欲眾生,嘗此地味覺其香美,漸取食之即生著心,其餘眾生見其 如此,展轉相効皆競取食。……

佛告諸比丘:爾時,輕躁眾生者,豈異人乎?即耶舍比丘是。彼 時耶舍於諸眾生,漏患未起而先起漏,今日復於清淨僧中先開漏 門。」

此處釋尊廣分別說明,由於耶舍迦蘭陀子的犯戒而制戒的因緣,

以及當事人耶舍迦蘭陀子過去的本生,來說明因緣果報,並去除他人 的疑惑。

(三)各地僧眾集會說戒(布薩誦戒)和布薩羯磨

(34)

《四分律》〈說戒揵度〉卷 35 說:

(1)爾時,世尊從靜處出,以此因緣集諸比丘告言:「我向者在靜處 思惟,心念言:我與諸比丘結戒,及說波羅提木叉戒,有信心新 受戒比丘,未得聞戒,不知當云何學戒?復自念言:我今寧可聽 諸比丘集在一處,說波羅提木叉。

(2)以是故,聽諸比丘共集在一處,說波羅提木叉戒,作如是說:『諸 大德!我今欲說波羅提木叉戒,汝等諦聽,善心念之!若自知有 犯者,即應自懺悔。不犯者默然。默然者,知諸大德清淨。若有 他問者亦如是答。如是比丘,在眾中乃至三問。憶念有罪不懺悔 者,得故妄語罪。故妄語者,佛說障道法。若彼比丘,憶念有罪,

欲求清淨者應懺悔,懺悔得安樂。』」

《巴利律》〈布薩犍度〉也說:

(1)時,世尊凌晨之時,從宴默起依此因緣,于此時機說法,告諸 比丘曰:「諸比丘!今我靜居宴默,心生思念:『我為諸比丘制定 學處,我當許誦此為波羅提木叉,以此為布薩羯磨。』諸比丘!

許誦波羅提木叉。

(2)諸比丘!誦時應如此行之:聰明賢能比丘應告僧伽言:『諸大德!

請聽我言!今日十五日布薩也。若僧伽機熟者,僧伽當行布薩,

誦波羅提木叉。何為僧伽最初行事耶?具壽等應告己清淨矣,我 應誦波羅提木叉,我等全體一一于此處作意諦聽之。有罪者應發 露,無罪者靜默。諸具壽靜默故,我知清淨。正如每一問即有一 答,于似此會眾中亦如是唱言三次。唱言三次已,比丘憶念有罪 而不發露者,即故妄語也。故犯妄語者,諸具壽!是世尊所言障 法。故已犯罪比丘,憶念而欲清淨者,應發露之。若發露已,即 得安穩。』」

說明:

釋尊傳法中期,允許比丘僧眾集在一處說波羅提木叉戒(說戒), 使新學比丘聞戒、學戒,並制訂說戒的規則(布薩羯磨),以求統一,

於十五日布薩時,誦佛陀為諸比丘所制定的學處,也就是誦波羅提木 叉,佛陀並制定布薩羯磨的規制,使犯戒者懺悔、還淨,並使守戒者

(35)

繼續持戒清淨。可知這已經是傳法中期後的情形。

有關比丘集會說法和布薩說戒的緣起,另有與上略微不同的看 法,《五分律》卷 18 說:

(1)佛在王舍城。爾時,外道沙門婆羅門,月八日、十四日、十五 日,共集一處,和合布薩、說法。多有眾人來往供養。

(2)瓶沙王見之,作是念:「若正法弟子亦如是者,不亦善乎!我當 率諸官屬,往彼聽法,恭敬供養,令一切人長夜獲安。」

(3)爾時,世尊亦作是念:「我為諸比丘結戒,而諸比丘有不聞者不 能誦學,不能憶持。我今當聽諸比丘布薩說戒。」

(4)瓶沙王念已到佛所,頭面禮足,却坐一面,以所念白佛,佛為 王說種種妙法,示教利喜已,即便還宮。

(5)佛以是事集比丘僧,以瓶沙王所白及已所念,告諸比丘:「今以 十利故,聽諸比丘布薩說戒。」

(6)佛既聽布薩說戒,諸比丘便日日布薩,以是白佛。

佛言:「不應爾!」

諸比丘復二日、三日至五日一布薩,以是白佛。

佛言:「亦不應爾!聽月八日、十四日說法,十五日布薩。」

(7)諸比丘不知應說何法,以是白佛。

佛言:「應讚歎三寶,念處、正懃、神足、根、力、覺、道,為 諸施主讚歎諸天。」

說明:

此處指出,釋尊時期印度的宗教團體早有布薩、說法的制度,所 以釋尊傳法的第一年,接受瓶沙王的提議,於僧團開始舉行布薩、說 法,最初規定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共集一處布薩說戒;後來改為 月八日、十四日說法,十五日布薩說戒,如此將說戒和說法分開。說 戒的內容是,誦佛陀為諸比丘所制定的波羅提木叉。說法的內容是,

為諸施主讚歎三寶,教導念處、正懃、神足、根、力、覺、道,這些 也就是佛陀所教導的契經。這一資料中,瓶沙王的提議,是釋尊傳法 第一二年的事。誦佛陀為諸比丘所制定的波羅提木叉,是釋尊傳法第 五年以後的事。可知這一資料是將二者混在一起粗略地說。

(四)釋尊開始不布薩說戒

(36)

釋尊 55 歲,傳法 20 年,僧眾開始有犯戒而隱瞞,因而僧團不再 清淨了。從此釋尊不為諸比丘說戒,比丘們開始自行布薩誦戒,《五 分律》卷 28 說:

(1)佛在瞻婆國恒水邊。爾時,世尊十五日布薩時,與比丘眾前後 圍遶於露地坐,遍觀眾僧默然而住。

(2)初夜過已,阿難從坐起,前禮佛足,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

初夜已過,眾坐已久,願為諸比丘說戒。世尊默然,阿難還坐;

中夜過已復如是白,佛亦默然。後夜復白言:明相欲出,眾坐已 久,願為諸比丘說戒。

(3)佛語阿難:眾不清淨,如來不為說戒。……

(4)佛告阿難:從今汝等自共說戒,吾不復得為比丘說。所以者何?

若眾不清淨,如來為說,彼犯戒人頭破七分。」

《小部經.自說經》〈蘇那長老品〉五說:

(1)如是我聞。爾時,世尊住舍衛城東園鹿母講堂。

爾時,世尊於布薩日為比丘眾所圍繞而坐。

(2)時,尊者阿難於夜更初分過後,即從座起偏袒一肩,向世尊合 掌如是白世尊言:「大德!今夜更初分已過,比丘眾久坐。大德!

請世尊為諸比丘說波羅提木叉。」雖如此云已,世尊默然。

尊者阿難於夜更中分過後,即從座起偏袒一肩再向世尊合掌,如 是白世尊言:「大德!今夜更中分已過,比丘眾久坐。大德!請 世尊為諸比丘說波羅提木叉。」雖如此云已,世尊唯默然。

尊者阿難於夜更後分已過而夜明日昇,即從座起偏袒一肩,三度 合掌向世尊,如是白世尊言:「大德!今夜更後分已過,夜明日 昇,比丘眾久坐。大德!請世尊為比丘眾說波羅提木叉。」

(3)世尊如是曰:「阿難!此會眾不淨。」

尊者大目犍連自思惟:「世尊言:『阿難!此會眾不淨。』世尊為 何人而如是云?」

尊者大目犍連以己心思惟統含比丘眾之心。尊者大目犍連已見污 戒為惡法、有不淨邪惡業行,隱蔽己行,非沙門自稱沙門,非梵 行者自稱梵行者,內心腐敗滿漏,持不淨性者坐此比丘眾中。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相關夢境的闡釋,除了《釋迦牟尼佛傳》第二夢和《阿難七

1.凡中華民國國民年滿 20 歲以上, 65 歲以下,領有身心障礙手 冊且能擔任警衛(校園安全維護)及臨時交辦事項等工作者, 男女均

大乘中觀釋論卷第四 大乘中觀釋論卷第五

年齡滿七十五歲至未滿七十六歲 一點 年齡滿七十六歲至未滿七十七歲 二點 年齡滿七十七歲至未滿七十八歲 三點 年齡滿七十八歲至未滿七十九歲 四點

While in respect of vipa`syanā, the focus is the observation of aggregates, bases, dependent origination, nutriments, truths, elements and sensation. In the

男女面對不同的健康與疾病問題。根據香港衞生署資料 9 ,在2008年,本港

小毛今年8 歲, 大寶比小毛多6 歲, 小恩

指處於生育年齡的婦女。婦女生育年齡的界限取決於婦女的生理 狀態,婦女通常在 14 或 15 歲月經來潮,50 歲左右絕經,所以 人口統計中一般以 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