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近代以前中國寺院的空間展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一、近代以前中國寺院的空間展開"

Copied!
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人間佛教的空間展開

―以佛光山建設為探討

段玉明

四川大學佛教與社會研究所教授

宗教道場建設不是一組建築的隨意組合,而有很深的宗教寓意,

藉以將其空間賦予宗教人需要的神聖特質。因而,研究宗教道場建 設,站在建築的立場固然重要,站在宗教的立場同樣重要。前者讓 我們關注特定時期建築技術與藝術為此空間構型提供的可能,後者 讓我們關注殿堂的空間配置怎樣構成特定的宗教寓意。由此,我們 才能客觀地認識宗教道場建設的裡裡外外。

本文從佛教道場(主要表現為寺院)切入,藉由對佛光山道場 建設的考察,以見人間佛教道場建設未來可能的走向。

一、近代以前中國寺院的空間展開

依據佛經記載,佛教寺院興起於釋迦牟尼住世之時,竹林精舍、

祇園精舍即是佛世時興建的兩處著名寺院。此二處寺院均由貴族園 林改建,規模龐大,環境講究,成為佛教傳入中國後捨宅為寺的模 本。這類寺院大抵會保持舊有的園林格局,「以前廳為佛殿,後堂 為講室」、「金花寶蓋,遍滿其中」、「朱門黃閣,所謂仙居」。1 釋迦牟尼在世時沒有佛殿與講室之分―其說法之處即是講壇、即 是神聖,佛殿與講室之分是釋迦牟尼離世之後的發展,尤其是佛教

1. 楊衒之著,范祥雍校注:《洛陽伽藍記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

頁39。

(2)

人間佛教的空間展開―以佛光山建設為探討

從非偶像崇拜轉向偶像崇拜以後的演變。及至唐代道宣,在隋朝靈 裕《寺誥》的基礎上,遍閱佛經、折衷調和各種紀錄,撰成《中天 竺舍衛國祇洹寺圖經》與《關中創立戒壇圖經》,遂將本身或很實 在的寺院典範變成了一種來自印度的神聖資源。

根據玄奘《大唐西域記》的記載,釋迦牟尼佛成道處的菩提樹 伽藍、初轉法輪處的鹿野苑伽藍,概以佛塔為中心,「連垣周堵,

層軒重閣」。2這是釋迦牟尼佛離世後發展出來的磚木結構寺院形 式,即使竹林精舍,也在阿育王時代於中建塔供養阿闍世王所分舍 利,而演變成磚木結構的塔院形式。除此形式外,印度佛教早期還 有一種稱為石窟寺的寺院形式。這些由比丘個人修行的山洞發展而 來的寺院形式,通常是以一個正方形或長方形的正殿為中心,前面 是有柱子的門堂,後面和兩邊才是許多小方洞屋。但這應當是初創 時期的情況,當石窟寺普遍流行以後,其完備的形式應該具有精舍 窟(主要用於僧人生活)、支提窟(主要用於宗教活動)和其他附 屬生活設施(如蓄水池、儲藏室)等等。3支提窟以窣堵坡(塔)為 中心,本是一種塔窟形式。根據學者的意見,磚木結構的寺院形式 多盛行於北印度,而石窟寺的寺院形式則多盛行於西印度。4但無論 是哪種形式,佛塔都已發展成為寺院的核心。

受到印度古寺的影響,中國早期寺院多是以佛塔為其中心的格 局。傳為漢地最早建立的寺院―洛陽白馬寺,《魏書》卷114《釋 老志》稱其「盛飾佛圖,畫跡甚妙,為四方式」。「佛圖」即佛塔

2. 玄奘、辯機著,季羨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 年,

頁561-562。

3. 李崇峰:《中印佛教石窟寺比較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年,頁 4-8。

4. 參見智華譯:〈古代印度的佛教寺院〉,收入張曼濤主編:《印度佛教史論》,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93 冊,台北:大乘文化,1978 年,頁 69-79。

(3)

之別譯,「為四方式」;「盛飾佛圖,畫跡甚妙」,即於佛塔四壁 加以繪畫裝飾。證以《牟子理惑論》之「時於洛陽城西雍門外起佛 寺,於其壁畫千乘萬騎,繞塔三匝」5的說法,至少在牟子時代,洛 陽白馬寺應是一座塔院,而且,繞塔繪畫「三匝」告訴我們其四方 形塔應為三層。

上世紀中葉,考古工作者曾在新疆庫車的蘇巴什西發現兩處古 寺遺址,佛塔居中,僧舍以外,時間分別在西元200-230 年之間與 西元410-475 年之間。此外,考古工作者在若羌東北的米蘭也發現 了數座古寺,時間約在西元三~四世紀之間。其中的一座佛塔,方 形基座,柱形塔身,壁龕中尤有大同人身的雕像殘跡,柱龕坐佛高 約2.5 米。《晉書》卷 97《龜茲國傳》稱龜茲國「有佛塔廟千所」,

考古工作者在高昌發現的西克普古塔寺遺址,以及《魏書》卷114

《釋老志》所稱敦煌「村塢相屬,多有塔寺」,無不證實塔院在西 北一帶曾經非常流行。

東漢末年,笮融在徐州一帶聚眾數百,「大起浮屠寺,上累金 盤,下為重樓,又堂閣周回可容三千餘人」。6笮融所起之寺也是以 佛塔為主的形制,其「堂閣周回可容三千餘人」,說明佛塔之外的 堂閣附室已經獲得了很大的擴展。所不同的,則是作為統帥的佛塔 似乎不再是印度舊有的形式,代之而起的是具有中國建築特色的樓 塔―這裡的「重樓」應即是「中國樓閣式木塔的萌芽」。7

5. 僧祐:《弘明集》卷 1,《大正藏》第 52 冊,頁 4 下―5 上。按,「繞塔三匝」

一般理解為繞塔禮佛的畫跡內容,但在塔壁怎樣表現繞塔三匝的場景、所繞之

「塔」應在塔壁何處較為合適,以及所繞之「塔」是虛是實都是問題,故筆者 以為,將其理解為三層塔壁皆有壁畫或更準確。

6. 《後漢書》卷 103《陶謙傳》。

7. 劉敦楨主編:《中國古代建築史》,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4 年,頁 87。

(4)

因為這樣的改變,佛塔的層數 突破了早期的限制,從一級至於九 級日漸增高,乃至有以塔的層數呼 作寺名者―如長安的五重寺、荊 州的五層寺、平城的五級寺等。8同 時,塔外周匝的佛龕隨之消失,塔 內設立佛堂成為定制,堂內誦經取 代了早期繞塔瞻禮的形式。故《魏 書》卷114《釋老志》稱:「凡宮 塔制度,猶依天竺舊狀而重構之,

從一級至三、五、七、九。世人相 承,謂之『浮圖』,或云『佛圖』。」

雖然還是「天竺舊狀」,但卻已有

本土「重構」,發展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塔院形制(如圖1)。

佛塔在印度是供奉佛舍利的建築,象徵著佛的存在,故在佛教 尚未偶像化的早期,佛塔就是佛的象徵,甚至最初結跏趺坐的佛像 都是模仿窣堵坡的輪廓。9在早期佛教行儀中,繞塔之所以十分重 要,原因即在它是一種主要的禮佛行儀。以佛塔為中心建立的寺院,

佛塔是整個寺院的核心,附屬建築相對低矮並圍繞佛塔。這種寺院 形制與小乘佛教一佛獨尊的觀念吻合。傳入中國以後,早期寺院保 持了這種一塔獨尊的形制,以求與印度寺院建立一種神聖的連繫,

雖然盛行的佛教已不僅僅是小乘,更有大乘。

8. 周紹良主編:《梵宮――中國佛教建築藝術》,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 年,

頁5。

9. 【德】吳黎熙著,李雪濤譯:《佛像解說》第二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0 年,頁 33。

圖1:洛陽永寧寺遺址平面圖(引自 周紹良主編《梵宮 ―中國佛教建 築藝術》,圖中的方形為佛塔遺址)

人間佛教的空間展開―以佛光山建設為探討

(5)

南北朝時,塔院形制已經生出了許多樓閣式寺院形制的因素,

如佛塔在寺院中的地位削弱、佛殿講堂地位上升以及雙塔的出現(如 長干寺、湘宮寺、明練寺都是雙塔)等等。降及隋唐,樓塔式寺院 形制與宅園式寺院形制逐漸合流,發展融合成為一種南邊建塔、北 邊建殿、周圍繞以門廊等以庭院為單位的建築形制。供奉佛像的佛殿 轉而成為寺院的主體,佛塔儘管還是寺院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已從寺 院中心退居次要―部分寺院甚至開始在寺旁建塔,另成塔院。

區別於早期以塔為中心的塔院,學界將之稱為樓閣式寺院。敦 煌莫高窟第85 窟繪有一座多院類型的樓閣式寺院,前為庭院,中為 佛殿,後為講堂,通過迴廊分為兩進(倘庭院獨立,也可視為三進);

佛殿兩側有對起的兩層高閣,講堂兩側有對起的兩層亭閣,前院欄 楯水池重重錯置;所有建築通過欄杆迴廊連在一起,形成疏密有致 的整體。敦煌莫高窟第148 窟所繪寺院,亦為多院類型樓閣式形制,

但較第85 窟所繪更為複雜:正中兩座縱列殿堂,前為單層,後為雙 層,通過迴廊分為兩進或者三進(如果庭院單計);佛殿兩側有對 起的兩層高閣,通過迴廊與主殿連為一體;講堂左右並轉角各有對 起的兩組兩層高閣,用虹橋與講堂相接;外有亭閣佛塔一對,位於 前後配閣與迴廊之外;前院欄楯水池周匝相連,並與整個寺院融為 一體(圖2)。

殿堂樓閣高低呼應、沼池欄廊錯落有致的樓閣式寺院形制,受 到佛經關於極樂世界描寫的影響很大。10鳩摩羅什所譯《佛說阿彌

10. 按,有學者認為此型寺院僅見於淨土宗(參見袁牧:《中國當代漢地佛教建 築研究》,北京:清華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 年,頁 191),但參閱此一 時期的其他文獻,它應該是一種普遍運用的寺院形制(參見宿白:〈試論唐 代長安佛教寺院的等級問題〉,《魏晉南北朝唐宋考古文稿輯叢》,北京:

文物出版社,2011 年,頁 255-269)。

(6)

陀經》卷1 如此描述極樂世界:

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 匝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極樂國土,有七寶池,

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

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

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

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彼佛國 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11

極樂世界空間的「規則化、秩序化」與「莊嚴華美」,以及樓 閣、沼池、欄楯、行樹等各類建築,與樓閣式寺院若合符節。12 不 難看出,樓閣式寺院布局基本上是仿照佛經關於淨土世界的描述建 造出來的,是一個極樂世界的象徵模式。唐代文人學士常以「極樂 淨土」、「人間天國」之類形容寺院,就暗合了樓閣式寺院的象徵

11. 《大正藏》第 12 冊,頁 346 下 -347 上。

12. 參見王貴祥:《東西方的建築空間》,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8 年,

頁228。

圖2:敦煌莫高窟第 148 窟壁畫所示唐代寺院(引自劉敦楨《中國古代建築史》)

(7)

寓意。

漢地後期寺院的構成,一般應該具備七種不同功能的建築,稱 為「七堂伽藍」。因為宗派的不同,「七堂」的具體配置略有不同,

但總體上是大同小異的。就禪院的配置而言,大抵有佛殿(安置尊 像)、法堂(相當於講堂)、僧堂(或稱禪堂、雲堂,為僧眾坐禪 起居之所)、庫房(又稱庫院,為調配食物之所)、山門(又作三 門,為寺院的正門)、淨房(指廁所,又分東淨、西淨)和浴室(又 稱溫室,乃沐浴之室)等。

就非禪院的配置而言,則有佛塔、佛殿、講堂(講經之堂)、

鐘樓、藏經樓(也稱經堂)、僧房(也稱僧坊)、食堂(也稱齋堂)

等。但在禪院的建築配置裡,鐘樓與經堂是常見的一對組合,方丈 作為禪居的遺制更是必不可少;而在非禪院的建築配置裡,則未必 沒有山門、庫院、浴室、淨房等等,佛塔則是可有可無。所以,「七 堂伽藍」演變到後來已經成為堂宇齊備的寺院代稱,而與宗派關係 甚疏。所謂「七堂」也未必僅限於七處殿堂,其他應用之所全都包 括在內,乃至別的一些附屬建築。

「七堂伽藍」為根本發展出來的後期寺院形制,一般是把主要 建築擺在南北中軸線上,附屬設施安在東西兩側。由南往北,山門 殿、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沿中軸線前後排開,規模較大的寺院 最後尚有藏經樓(閣)。山門殿後兩側為鐘樓與鼓樓,大雄寶殿前 兩側為伽藍殿與祖師殿。規模較大的寺院,法堂、藏經樓前兩側則 往往還有配殿,多為四菩薩之類。丈室多在藏經樓(閣)左右轉角,

禪堂位置在寺院裡則較為靈活。其他尚有寢堂(僧房)、齋堂(食 堂)、客堂、茶堂、職事堂(庫房)、香積廚(廚房)等等,按照 東內西外―東邊以為僧侶寢居、西邊以為施主寢居的原則分布左

(8)

右(圖3)。13有學者將此形制稱 為廊院式,但筆者以為稱其為叢 林式或更妥當,14因其建築並非盡 有中期寺院的迴廊將其連為一體。

從大雄寶殿後簷畫線,可以 把後期叢林式寺院分為截然不同 的前後兩個部分:前一部分可以 叫做「佛院」,而後一部分則可 叫做「僧院」。前一部分以彌勒、

釋 迦 牟 尼 佛 或 其 他 諸 佛 作 為 中 心,東、南、西三方盡為護法諸 神:伽藍殿諸神護院,天王殿諸 神護天,祖師殿諸師護法。此一

部分的建築規格極高,全部稱殿。後一部分則基本上為僧人活動的 場所,以法堂為中心,禪堂、律堂、方丈室、藏經閣(樓)之類建 築皆匯於此。較之於前一部分,此一部分的建築規格明顯較低,均 稱堂室。佛院代表「三寶」之中的佛寶,僧院代表僧寶,把佛院與 僧院合在一起即成法寶。所以,漢地後期寺院的殿堂配置絕不是一 種偶然的組合,而是佛教所謂佛、法、僧「三寶」的具體象徵。在 此象徵模式下,只要走入寺院,觀念上就已經不可避免地皈依「三

13. 參見白化文:《漢化佛教與寺院生活》,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 年,

頁37。

14. 按,各種佛教辭典解釋「叢林」,或稱其「指僧眾聚居之寺院,尤指禪宗寺 院」,或稱其「通常指禪宗寺院,但後世教、律等各種寺院也仿禪林制度而 稱叢林」,更有直接言其即大寺院者。總而言之,「叢林」應可作為後期寺 院的總稱。又,後期寺院的建築格局是在禪院基礎上融合教寺形成的形制,

故以「叢林式」命名此型寺院亦有理據。

圖3:後期叢林式寺院平面示意圖(引 自白化文《漢化佛教與寺院生活》)

人間佛教的空間展開―以佛光山建設為探討

(9)

寶」了。15

早期塔院的空間展開基本是向上的,以佛塔作為標誌,層數越 來越多、高度越來越高,像洛陽永寧寺塔甚至高近百丈,16被四圍 附屬建築所景仰、所傾向,昭示著佛的統率一切、俯臨天下。模仿 極樂世界而來的樓閣式寺院,其空間展開也基本是向上的,通過樓 閣高聳對起、錯落有致,營造一種人間天國的圖景。如果前二期寺 院形制意在營造崇高,第三期寺院形制則主要是在營造莊嚴,其空 間展開是平面的,借助殿堂的平面組合形成一個龐大的「三寶」象 徵模式;但無論是營造崇高還是莊嚴,目的都是要讓寺院成為有意 義的組合,增強寺院的異質特性,藉此催生信眾的敬信。

二、近代以來中國寺院的空間展開

近代以來,伴隨清王朝的崩潰與中華民國的建立,李鴻章所謂

「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挑戰,迫使明代以降瀕臨衰微的傳 統佛教全方位的轉變自身。從佛教宗派的復興到佛教現代教育的興 起,再從佛教組織的成立到人間佛教理論的提出,民國佛教呈現出 一種積極高調的轉變態勢。就中,人間佛教理論的提出與實踐至為 關鍵,幾乎影響了其後兩岸四地的佛教走向。

人間佛教思想源自佛陀出生、修行、成道、說法、入滅均在人 間,在無量無邊的眾生中,以人最為重要;故人間佛教注重入世而

15. 參見段玉明:《中國寺廟文化論》,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 年,頁 171-173。

16. 按,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卷 1 記永寧寺「舉高九十丈,有剎復高十丈,合 去地一千尺,去京師百里已遙見之」。據專家推測:連塔剎在內,其高大體 應在147 米左右。參見楊鴻勳:〈關於北魏洛陽永寧寺塔復原草圖的說明〉,

載《文物》1992 年第 9 期;鐘曉青:〈北魏洛陽永寧寺塔復原探討〉,載《文 物》1998 年第 5 期。

(10)

非出世,重視利他而非自利,注重度生而非度亡。星雲大師將其定 義為「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信條是要「給人信心、

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一言以蔽之,「凡是有助於幸 福人生之增進的教法,都是人間佛教」,人間性、生活性、利他性、

喜樂性、時代性、普濟性是其顯著的六大特性。人間佛教的目標既 在人間、在人生、在生活,故要求佛教道場建設與此回應,在空間 展開上體現出人間性、人生性、生活性。藉此體現,信眾在道場中 應有回家的感覺;佛陀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膜拜對象,而是躋身於信 眾之中的導師;人與佛陀之間的距離應該很近。

二十世紀後半葉以降,與人間佛教在兩岸四地普遍推開同步,

佛教道場建設迎來了一輪新高峰。不啻大陸許多遭到破壞的寺院得 到了恢復重建,香港、台灣許多新型的寺院也先後建立起來。其空 間展開,歸納起來約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傳統型

此類寺院基本沿襲中國晚期的叢林式寺院形制,只是在體量上 更為宏大、建築更為精麗而已。明清古寺的翻修擴建大體屬於此種 類型可以不論,完全屬於新建的實例可以舉出峨眉大佛禪院。17 該 寺位於峨眉市內,占地400 餘畝(不含正在興建的華藏世界部分),

建築面積5.6 萬平方米(不含正在興建的康養區建築),號稱亞洲 最大的十方叢林。寺院分別由朝拜區、文教區、康養區、園林區四 大部分組成。朝拜區是寺院的宗教儀式空間,主體建築坐西朝東,

17. 按,該寺舊名大佛寺,始建於明,因大悲殿內供有一尊高 12 米的千手千眼觀 音銅像得名,抗戰時曾將故宮博物院文物寄存於此,1958 年後被挪為他用,

最終被毀。今之大佛禪院只是借用其地其名而已,與舊有寺院沒有絲毫建築 關聯。

人間佛教的空間展開―以佛光山建設為探討

(11)

十一進院落坐十一級平台,前後高差33 米,沿中軸線依次而有山門 照壁、山門殿、孔雀明王殿、彌勒殿、文殊殿、觀音殿、普賢殿、

大雄寶殿、藏經樓、巨型照壁、大光明山等,彌勒殿兩側分別為鐘 樓、鼓樓,文殊殿兩側分別為藥師殿、地藏殿,普賢殿兩側分別為 五觀堂、念佛堂,大雄寶殿兩側分別為客寮、僧寮,藏經樓兩側分 別為東方丈、西方丈,另有禪堂、客房等附於僧寮一側;文教區是 寺院的文化教育部分,主要由四川省佛學院、峨眉講堂、普賢文化 中心、圖書館等構成;康養區是寺院服務於健康養老事業的部分,

主要由妙覺山房與健康養老中心兩大部分構成;園林區是寺院的公 共園林部分,主要由妙覺、等覺、圓覺三大水池與坡林綠道等構成

(圖4)。

雖然峨眉大佛禪院單體建築具有很多創新,吸納了各種風格的 建築式樣,且能將其統一起來,但總體上大佛禪院的朝拜區部分仍 屬傳統叢林式寺院的形制;其人間性應主要體現在康養區與園林區 兩個部分,尚是就其建築的功能而言,不是就其象徵而言。

圖4:峨眉大佛禪院平面布局圖(引自大佛禪院)

(12)

(二)仿唐型

此 類 寺 院 模 擬 唐 代 樓 閣 式 寺 院 風 格, 講 究 建 築 之 間 的 高 低 錯 落、 迴 廊 相 連以及水池園林的有序分 布,給人一種高貴、崇麗、

嚴整的感覺。揚州大明寺、

無 錫 靈 山 祥 符 禪 寺、 普 陀 山 佛 學 院 寺、 香 港 志 蓮 淨 苑 等, 都 屬 於 這 一 類 寺 院 建築風格。

香港志蓮淨苑始建於1936 年,1989 年整體重建,工程歷時十 年。整座寺院完全按照唐代建築風格,殿堂依據中軸線平均分布,

分為三進,坐北朝南。山門之後為四蓮池,東邊有迴遊式山水園景,

西邊有唐式山水庭園;穿過「只樓加一殿」布局的天王殿,左右分 別為鐘樓、鼓樓,背對大雄寶殿,兩側分別為觀音殿、藥師殿;過 大雄寶殿為藏經樓和法堂,兩側分別為香積廚、念佛堂。東北面為 七層萬佛寶塔,外有普通塔、安老院、幼稚園、技能學校、公共園 林等(圖5)。

志蓮淨苑模仿第二期寺院建築形制,其人間性和峨眉大佛禪院 一樣,亦主要表現在附屬建築上,諸如安老院、幼稚園、技能學校 以及公共園林等,也是就其功能言之而已。

(三)混合型

此類寺院混合了傳統型與仿唐型兩種形制:平面採用後期叢林

圖5:香港志蓮淨苑鳥瞰圖(引自百度圖庫)

人間佛教的空間展開―以佛光山建設為探討

(13)

式寺院布局,而其具體建築則採用仿唐式風格,給人以大氣、嚴整、

古雅的感覺。廬山東林寺淨土苑位於九江星子縣溫泉鎮,北依廬山主 峰,是一集朝聖、修行、弘法、教育、慈善、安養為一體的淨土道場。

寺院規模極大,以高48 米的阿彌陀佛接引銅像為其核心,包括淨土 文化區、新東林寺、比丘尼院、隱逸文化區、安養區、海會堂、大 德精舍區幾大部分。其新東林寺始自烏頭門式影壁,終至阿彌陀佛銅 像,天王殿、極樂殿、大雄寶殿、七寶池、青蓮台、拜佛台、紫金台 重重仿唐風格建築沿中軸線 依序展開,軸線全長1200 米,

相對高差150 米,空間開合有 致、起伏跌宕,既呈現出第二 期寺院的建築風格,又呈現 出第三期寺院的布局特徵(圖 6);其人間性展開主要是在 非寺院區部分,寺院區本身沒 有更多的人間佛教語彙。

(四)住宅型

此類寺院大多位於城鎮之中。由於城市用地限制與功能要求,

這類寺院空間難以從容展開,遂以住宅的方式形成一座佛教道場。

上海圓明講堂、重慶慈雲寺、成都普照精舍以及台灣、香港的諸多 寺院,都屬此類佛教道場。由於現代建築技術的支撐,這類寺院往 往是一座體量較大的單體建築,一般是將一層布置為佛堂(偶爾也 有將頂層布置為佛堂),二層以上分別布置其他堂舍(如念佛堂、

禪堂、講堂、齋堂、僧舍、客堂等等)。也有改建商用住宅而來的,

圖6:廬山東林大佛寺鳥瞰圖(引自搜狐)

(14)

殿堂布置則更民居化。佛光山 南台別院位於台灣台南,其在 住宅型基礎上運用現代主義建 築風格,是揉合住宅式寺院與 現代建築風格較為成功的實例

(圖7)。住宅型寺院其實更 像早期的精舍,只不過是將早 期「前廳為佛殿、後堂為講室」

的平面展開,變成了由底層向 上層的空間展開,借助現代建 築技術的支援。

(五)現代型

此 類 寺 院 完 全 打 破 傳 統 規則,融合各種宗教與建築元 素,運用現代主義的建築理念 規劃設計,極有突破與創新。

在這類寺院中,中台禪寺應是 當之無愧的一例典型。其寺位 於台灣南投埔里,建築體量相 當龐大,風格融會中西。寺院 設計將藝術、學術、宗教和文

化融為一體,天王殿、大雄寶殿、大莊嚴殿、大光明殿、萬佛樓以 及禪堂、講堂、知客室、大寮、齋堂等朝拜與實用殿堂齊備,由下 向上層層推展,寺頂高聳壯觀,極有視角震撼感(圖8)。

圖7:佛光山台南南台別院建築外觀圖

(引自百度圖庫)

圖8:南投中台禪寺主體建築外觀圖

(引自百度圖庫)

人間佛教的空間展開―以佛光山建設為探討

(15)

據相關資料介紹,該寺建築處處充滿象徵:側看建築主體猶 如一位行者禪坐山中,建築頂端的摩尼珠象徵人人本具的「自性珍 寶」,其上12 道相輪夜晚發出 12 道光芒,象徵佛法所謂的「十二 因緣」;天王殿以灰色為主調象徵娑婆世界,大雄寶殿以紅色為主 調象徵紅塵世界,大莊嚴殿以金色為主調象徵佛陀功德圓滿,大光 明樓以白色為主調象徵法身清淨無染;萬佛樓的南北兩面玻璃幕牆 有如佛菩薩俯瞰眾生的慈眸,稱為「中台之眼」;大光明樓中的佛 像台座從上而下,第一層沒有圖案代表空性,第二層蓮花代表一念 心,第三層52 尊佛像代表菩薩 52 階位,第四層八葉蓮花與佛像代 表「過去七佛」,寓意「過去七佛」歷劫修證,經52 階位成佛,在 分斷無明、分證法身的過程中始終不離當下一念之心。

凡此種種,說明中台禪寺不僅僅因其融會中西的外觀震撼,內 在設計亦是富有意義的組合。故有學者以為:「中台禪寺將我國佛 教建築現代化的進程向前推進了一大步,而其設計思想,特別是象 徵手法的運用,對於我國大陸今後的佛教建築設計,具有積極的借 鑒和啟發意義。」18此外,寺院另有佛學院、博物館、圖書館、鹿 野園、華林園、荷花池等等附屬建築。

綜上幾種類型不難發現,由於人間佛教的影響普遍推開,無論 是恢復重建的寺院,還是完全新建的寺院,體現人間性的附屬建 築(如學校、圖書館、安養院、文化中心、休憩園林等)已經成為 寺院必不可少的部分。就此而言,稱其為「附屬建築」或者不妥,

因其已經成為現代寺院構成的有機部分。但是,無論是向上展開還 是平面展開,寺院的主體部分(即朝拜區部分)建築仍維持著舊有

18. 參見陳之佳:〈淺析中台禪寺的象徵設計手法〉,載《山西建築》2008 年第 29 期,頁 39。

(16)

的象徵範式,或者是「三寶」模式的表達,或者是「極樂世界」的 模擬,至多如中台禪寺,將更為複雜的佛教理念加於其上而已。人 間佛教的基本理念是否可以在寺院的主體建築上得到象徵性展示,

而不僅僅只能借助附屬建築的功能予以表達,則尚少見令人滿意的 嘗試。

三、佛光山道場的空間展開試析

佛光山道場位於台灣高雄市大樹鄉東北區,不僅是中外聞名的 佛教勝地,其空間展開亦有許多可圈可點的地方。

就總體言,全部完工後的佛光山高雄總本山道場,包含了佛 陀紀念館、藏經樓與佛光山寺三大部分。佛陀紀念館被定義為「佛 寶」,藏經樓被定義為「法寶」,佛光山寺被定義為「僧寶」,其 平面展開也是一種「三寶」的象徵布局(圖9);但較之於傳統的 叢林式寺院,其空間展開不是縱向式的,而是橫向式的。縱向式布 局以「佛院」當頭,「僧院」居後,綜合而成「法院」,其與信眾 的遭遇是一個由佛到僧的次序。但佛光山道場的橫向式布局,讓佛、

法、僧「三寶」同時面對信眾,既可以由「佛」到「法」到「僧」,

也可以由「僧」到「法」到「佛」,還可以由「法」向兩邊擴至

「佛」、「僧」,「三寶」與信眾的遭遇是隨機隨緣的,沒有成式,

直接親近「三寶」中的任何一寶都能進入佛門,這是人間佛教的核 心主張之一。

藏經樓(閣)興起於宋後,本是後期叢林式寺院布局的殿軍建 築,與法堂、禪堂等等共同構成「僧院」。佛光山道場將其獨立出 來作為「法寶」的象徵,強烈地建議了佛經作為佛法表徵在人間佛 教中的核心地位,從而為居士學佛乃至弘法開闢了廣闊的道路,因

人間佛教的空間展開―以佛光山建設為探討

(17)

其可以直面佛法―直接從佛經中領悟佛說的奧義、體察佛陀的本 懷。然在近代以前,佛經是需要高僧講說才能領會其要義的,故藏 經樓(閣)與法堂、禪堂等建築合為一區。

作為「佛寶」象徵的部分,以紀念館的形式展開,是佛光山道 場的又一大膽突破。佛陀既已離世,除其教誨,一切都已成為歷史。

名之曰「佛陀紀念館」,旨在強調佛陀的人間指向,將佛陀從高不 可攀的神壇還回「天人師」的位置。紀念佛陀,是為了跟隨佛陀、

學習佛陀,而不是盲目地崇拜佛陀,將佛陀視為呼風喚雨、無所不 能的邪神。佛陀紀念館以本館為主體建築,前有八塔,後有大佛,

右有靈山,左有祇園,占地面積100 公頃有餘,是一座融合古今與 中外、傳統與現代的建築傑作。

山門後為禮敬大廳,取意「禮敬諸佛」,諧音「離境大廳」(即 離卻塵境之廳),接待、詢問、郵政、銀行、攝影、展示等多重俗

圖9:佛光山三寶山總體布局圖

(18)

世服務均在此處;穿過大廳,步入聖道,名曰「成佛大道」,全長 240 米,寬 113 米,兩旁廊道各長 254 米,寓意成佛之路寬闊坦蕩 然卻漫長;成佛大道兩旁各有四塔,合稱「八塔」,取意佛教「八 正道」,分別為一教(不分兩系三傳,佛陀唯有一教)塔、二眾(僧、

信二眾)塔、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塔、四給(給人信心、

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塔、五和(自心和悅、家庭和順、

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塔、六度(布施、持戒、忍辱、

精進、禪定、智慧)塔、七誡(誡煙毒、誡色情、誡暴力、誡偷盜、

誡賭博、誡酗酒、誡惡口)塔、八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

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塔,並為方形七層樓閣式,高37 米。

菩提廣場長、寬各100 米,周遭圓雕十八羅漢(包括佛陀十大 弟子、大愛道、蓮華色、妙賢以及降龍、伏虎等)、八宗祖師,廊 壁浮雕22 幅佛陀行化圖與星雲大師所書 22 幅讚佛偈,廣場前方萬

(19)

人照相台之37 階象徵「三十七道品」;本館高 50 米,取覆缽式塔 形,基座四隅立四聖諦塔,供奉觀音、文殊、普賢、地藏四大菩薩,

主要殿堂有金佛殿、玉佛殿、觀音殿、大覺堂等,內供佛牙舍利及 各種珍貴的佛教文物;本館後方之佛光大佛為佛陀紀念館的地標,

通高108 米,像高 50 米,內藏百萬《心經》;本館之左為祇園、右 為靈山,並仿佛陀住世說法舊跡。顯然,佛陀紀念館的空間展開充 滿了人間佛教的象徵語彙,星雲大師關於人間佛教理念的重要開示 與總結,大抵皆被賦予在了各式建築之中。

作為「法寶」的藏經樓,除收藏佛經外,與人間佛教有關的研 究、編輯、出版等等機構盡匯於此。

作為「僧寶」象徵的佛光山寺,是綜合教育、文化、慈善、共 修為一體的現代新興道場,占地面積50 公頃有餘。寺院建築規模 宏偉,包括殿堂、教育、文化、慈善四大部分建築。自觀音放生池 而上,經不二門(東有覺華園、淨土洞窟)、靈山勝境(東有寶藏 館)、朝山會舘而至大雄寶殿(兩側分別為東禪樓、西淨樓)、如 來殿(兩側分別為玉佛樓、金佛樓)為中線,大願殿(即地藏殿)、

大佛城、大智殿(即文殊殿)、七寶塔、傳燈樓、雲居樓為東線(旁 有萬壽園),佛光山叢林學院、大悲殿(即觀音殿)為西一線,三 好樓、福慧家園、大慈育幼園、大行殿(即普賢殿)為西二線。其 中,大雄寶殿後有佛光緣美術館,如來殿內有宗史館,朝山會舘前 西有檀信樓、東有信徒講習會(即麻竹園),傳燈樓對面有藍毗尼 園。

不難看出,佛光山寺看似嚴整的布局之中,其實與傳統寺院布 局已有很大不同。其突出的表現,即是宗教性建築與人間性建築混 融一體。原本應安置在中線的四大菩薩殿,被分別移到了東線和西

(20)

線;原本應安置於中線以外的附屬建築(如覺華園、朝山會舘、佛 光緣美術館等),卻被安置在了中線。東線與西線建築配置也不純 粹,宗教性建築依然與人間性建築混融一體。這種打破傳統殿堂配 置原則的布局,體現了人間佛教關於宗教性與人間性的認知,收窄 了佛教與人間的距離。

大雄寶殿為一重簷廡殿頂建築,占地面積近6 千平方米,內部 空間極大。殿內供奉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橫三世佛」,

四壁龕嵌14800 尊大中小型佛像,沒有傳統大殿造像配置該有的四 大菩薩、十八羅漢等等,目的是要把廣闊的殿堂空間留給信眾,讓 信眾直接與佛交流、與佛同在。不僅僅大雄寶殿,其他殿堂布置也 多如此,除主像外,往往只在牆上裝飾小型的萬佛或菩薩,一改傳 統衙門式殿堂布置的森嚴逼人與擁塞擠逼,讓置身其中的信眾感覺 自在舒適。凡此種種,都是佛光山寺人間性考慮的建築表達。

總之,雖有學者對佛光山道場建設有非議,19但其在如何將人 間佛教理念化為象徵語彙貫穿寺院建築之中,都為人間佛教的空間 展開提供了富有啟迪的嘗試。若將此一嘗試置於二十世紀後半葉以 降的人間佛教道場建設考慮,像前文所概括的,除了在附屬建築的 功能中體現人間性外,其宗教性或朝拜性建築基本上仍然沿襲傳統 象徵思路,佛光山道場建設的嘗試就更值得關注與借鑑。唯其如此,

與人間佛教時代相匹配的寺院建設,才能逐步建立起自己個性化的 象徵表達體系。

19. 按,袁牧在其《中國當代漢地佛教建築研究》頁 247-248 中,對佛光山寺建築 頗有微詞,主要應是站在建築學立場的偏見,然其一未全面領會佛光山道場 的總體建設思路,二未站在人間佛教的立場深度分析考慮。

人間佛教的空間展開―以佛光山建設為探討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相關夢境的闡釋,除了《釋迦牟尼佛傳》第二夢和《阿難七

目前數學家所採用的集合論稱為 ZFC 集合論, 這是基於 Zermelo 和 Fraenkel 在 20 世紀初發展出來的 ZF 集合論, 再加上 C 所代表「選擇公設」(axiom of

這類文章,不以阿彌陀佛所創建之西方極樂世界淨土,為信

  案靈裕法師寺誥。凡有十名寺。一曰寺 (義準釋名) 。二曰淨住 (穢濁不可同居) 。三曰 法同舍 (法食二同界也) 。四曰出世舍 (修出離世俗之所也) 。五曰精舍

釋尊 50 歲時,於迦毘羅衛國釋種村夏安居,此時大愛道 90 歲(阿 難 15 歲) ,這一年淨飯王去世(壽約 91 歲)

 在公元前第三世紀后期,印度阿育王(公元 前269~232)護持佛教,舉行第三次 結集後,向外地派遣九個傳教僧團,其中一 支由 摩哂陀長老 ( 阿育王的兒子 )

約千年的時間 二十世紀初及以後 約百多年的時間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世史 中國近現代史. 政治史 文化史

譯。關於懺罪思想的經典,則早在譯經初期即陸續傳譯。例如《阿闍世 王經》(譯於 147-186 年間)、《舍利弗悔過經》(譯於 14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