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長老教會在澎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二章 長老教會在澎湖 "

Copied!
3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二章 長老教會在澎湖

長老教會在澎湖展開傳教事業,於 1886 年 6 月 6 日甘為霖牧師(Rev.

Dr. William Campbell)到訪澎湖開始,歷經設教擴展時期、興盛時期、衰退 期至逐漸趨於穩定狀況。在興盛期時教會的堂會、支會和佈道所多達二 十多處,信徒廣布於本島的馬公、澎南地區、湖西、白沙、西嶼外,離 島的吉貝、虎井、望安、將軍、嶼坪、花嶼、東吉、西吉、七美等有人 居住的島嶼都有基督徒蹤跡。

1970 年代台灣漸漸進入工商業發達社會,都市化逐漸形成,大城市 工作機會多吸引許多鄉村居民,澎湖地區以農漁業為主,就業機會不多,

年輕人為了謀生,遷移到台灣本島就業,教會聚會人數逐年遞減,由於 信徒銳減嚴重,教會的收入變少,有些教會無法供給傳道師的薪支,例 如在 1980 年除馬公、啟明、七美等教會外,其他教會均靠澎湖區會的補 助統一發薪,高雄中會傳道部長盧騰芳牧師呼籲總會所屬各教會的牧 長、長執、兄姐,關心澎湖弱小教會的傳教師生活。 1 教會不是合併,就 是面臨到廢除,目前只剩 9 處教會禮拜日有主日禮拜情形,分別是馬公、

啟明、虎井、白沙、竹篙灣、小池角、花宅、將軍和七美等教會。

早期澎湖地區的居民大多信仰民俗宗教,放棄原本信仰與祖先崇 拜,改信基督教,是一件不易之事。近年來,外流人口多,教勢增長更 是不容易。本章先針對澎湖地區特殊的自然與歷史人文環境加以描述,

了解受先天及後天上的限制,為什麼傳入和增長不易,其次描述長老教 會傳入澎湖的經過,最後在描寫長老教會在澎湖地區的發展,經由本章 敘述了解整個澎湖地區的大環境後,進而引導至論文主題:七美基督長 老教會研究。 

不著撰人, 〈高雄中會傳道部長盧騰芳呼籲各教會關心澎湖教會〉 《臺灣教會公報》(1980) ,第 1500 期,頁 9。

(2)

第一節 澎湖地區的自然環境與歷史人文背景

不同於台灣本島傳教背景,澎湖地區及七美島有其特殊傳教背景,

探討論文主題之前,要先深入了解澎湖地區的特殊自然環境與歷史人文 背景,本節從澎湖地區自然環境與歷史人文背景描寫,其次敘述本論文 最主要的島嶼—七美島的自然環境與歷史人文背景。

一、自然環境

(一)位置與範圍

1.「澎湖群島」的位置與範圍

澎湖是由 64 個群島所組成,位於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台灣海峽的 東南方,東與台灣本島最短距離嘉義縣東石鄉約 24 海浬(45 公里),西隔 福建省最短距離約 75 海浬(140 公里),與金門距離約 93 海浬,往南至台 南安平距離約 52 海浬,往北至基隆距離約 195 海浬。絕對位置在北緯 23 度 9 分 40 秒至 23 度 45 分 41 秒之間,東經 119 度 18 分 3 秒至 119 度 42 分 54 秒之間,北回歸線橫跨群島中部,虎井嶼南方海域。 2

澎湖群島最北端是目斗嶼,最南端是七美嶼,最東端是查某嶼,最 西端是花嶼,南北長約 60 公里,東西寬約 40 公里,全部總面積約 126.86 平方公里,其中以馬公本島面積約 64 平方公里是最大島,漁翁島面積約 18 平方公里,白沙嶼面積約 14 平方公里,望安島面積約 7.18 平方公里,

七美嶼面積約 6.98 平方公里是排名第五大島。 3 由群島組成的澎湖縣是台 灣省唯一的島縣,目前有人居住島嶼僅 20 座,行政區劃分為 1 市 5 鄉(馬 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組成,全縣共有 34 里,63 村,總人口數 92489 人。

2.「七美鄉」的位置與範圍 

陳培源、張郇生, 《澎湖群島之地質與地史》 (澎湖縣:澎湖縣立文化中心,1995),頁 18。 

郭金龍等撰述, 《台灣地名辭書》(南投市: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2) ,卷六,頁 16-17、376、477。

(3)

七美鄉位於澎湖群島最南端(圖 2-1-1) ,北緯 23 度 11 分 44 秒至 23 度 9 分 40 秒之間,東經 119 度 23 分 58 秒至 119 度 26 分 4 秒。南北長約 4 公里,東西寬約 4 公里,狀如正三角形。七美鄉只有一個七美島組成,

行政區域單純,全鄉有 6 村,總人口數 3214 人,不像其它鄉市都由眾多 島嶼組成。全島面積滿潮時為 6.98 平方公里,退潮時為 7.54 平方公里,

周圍為 14.4 公里。七美鄉北至馬公本島距離 29 海浬,至望安 17 海浬;

東至台南 48 海浬,東南方到高雄 58 海浬。 4

圖 2-1-1 澎湖縣全覽圖

圖片來源:澎湖縣政府網站;七美鄉公所網站。

(二)地形與氣候

1.「澎湖群島」的地形與氣候

澎湖群島是經由火山活動所形成的群島,以玄武岩方山地形為主,

地形平坦而單調。 5 群島的地勢大致由西南向東北傾斜,西南的貓嶼 79 公 尺(是澎湖的最高點),望安 51 公尺,虎井嶼 60 公尺,澎湖本島拱北山 52 

郭金龍等撰述, 《台灣地名辭書》 ,卷六,澎湖縣,頁 477。 

同上,頁 17。

(4)

公尺,白沙 40 公尺,吉貝 19 公尺,東北的目斗嶼只有 14 公尺。 6 因此,

沒有高大的山嶺,也沒有河川,只有夏季降雨時在低漥處積水後變成臨 時河流,河水也都流入大海中。群島的海岸線曲折綿長,總長達 320 公 里,澎湖灣澳內凹入且深,形成天然良港。

群島地表植被稀少,大多以矮草、灌木、銀合歡、南洋杉及其它樹 種構成,主要因素在於氣候的影響最大。其中雨量少且降雨季節分布不 均,年雨量約 1000 公厘左右,是全台灣雨量最少地區,冬半季佔年雨量 20%,夏半季 80%,而且主要雨量來源多自六、七、八、九月的颱風雨 及四、五月梅雨季所帶來的雨水;秋末冬初的東北季風強勁,強風日數 約 100 天,漁業發展不利,島嶼之間往來交通也因強風,船隻無法航行;

蒸發量大,年雨量約 1000 公厘左右,而蒸發量卻達 1800 公厘。 7 雨量少 且降雨季節不均,東北季風從海面刮起海水,在加上蒸發量大,造成土 壤含鹽偏高是不利於農業發展與植物生長。由此可見澎湖地區的居民受 到先天不良環境影響很大。

2.「七美鄉」的地形與氣候

七美島是一個切割的方山島嶼,地勢由東向西遞降,東岸及東北岸 斷崖峭壁和柱狀玄武岩矗立,東部最高海拔高度約 66 公尺,中部約為 30 餘公尺,至西側海岸附近下降到十餘公尺,像一個傾斜的台地。島嶼的 北側四周有小丘陵圍繞,形成一個小盆地,盆地中央有一條小溪流,源 流在七美水庫附近,往西北流至鷹塔附近入海。

在氣候方面,澎湖群島各地大都相似,雨量少,主要降雨來源是颱 風及梅雨,秋冬東北季風強,春夏吹西南風。七美島位於北回歸線以南,

是屬於熱帶氣候年均溫攝氏 23 度,最冷的二月均溫為攝氏 16.2,最熱的 七月均溫為攝氏 28.3 度,四季不分明。冬季約 100 多天強風,加上夏季 南風有時刮起強風,使得島上對外交通阻隔,往來馬公與高雄船隻和飛 機經常中斷,帶給居民交通及生活補給諸多不便。 

陳培源、張郇生, 《澎湖群島之地質與地史》 ,頁 30。 

郭金龍等撰述, 《台灣地名辭書》 ,卷六,澎湖縣,頁 18。

(5)

二、歷史人文背景

(一)澎湖地區歷史人文背景

根據考古學家發掘澎湖約在五千年前即有新石器時代的粗繩紋陶文 化存在。約四千五百年前有細繩紋陶文化,由於澎湖的自然條件差,無 法從事稻作,農作物生長也不易,以致有一段時間,島上大部分無人居 住。

至於漢人開墾拓殖澎湖群島的最早年代,據推測最遲當不晚過北 宋,極可能在唐末或唐宋之間,當時來自大陸東南沿海的漁民,把澎湖 當作一個臨時性的漁業基地或休憩地;到了南宋時,才開始有漢人在澎 湖聚居,他們以捕魚、採貝、畜養和耕種維生,並且與大陸福建沿海有 交易往來。 8

元代末年設置巡檢司,屬同安縣管轄,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 年)墟其 地,遷其民於泉州、漳州間,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 年),設巡檢司,不久 又廢除。 9 荷蘭人分別於 1604 年和 1622 年曾經兩次佔據澎湖,在明朝政 府派遣軍隊壓迫下擊退。

鄭氏政權治臺後,對澎湖的經營極為有限,甚至圍攻熱蘭遮城時,

曾經打算以澎湖作為與荷蘭人交換條件,因此鄭氏時期有關澎湖史蹟甚 少。這時候陸續有從閩南地區、金門和廈門的民眾遷居澎湖,有陳、許、

洪、蔡及顏姓等源於金門。 10

清領時期仍沿元、明之制在澎湖設置巡檢,至雍正五年(1727 年)改 為通判。對澎湖的國防之防備頗為重視,駐臺的兵力約一萬人,其中一 半是水師,駐防澎湖水師就約有二千人。在人口上,澎湖人口漸漸增長,

乾隆 27 年(1762 年)人口是 24055 人,道光 8 年(1828 年)增至 59128 人, 

臧振華, 〈地下出土的澎湖史〉《澎湖開拓史學術研討會實錄》(澎湖:澎湖縣立文化中心,1989) 頁 86-87。 

林豪, 《澎湖廳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頁 51-52。 

10 余光弘, 《清代的班兵與移民:澎湖的個案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1998) ,頁 31-33。

(6)

光緒 19 年(1893 年)多達 67540 人。 11 此一時期也歷經中法戰爭(1884 年)  和乙未割臺(1895 年)日軍據澎之役。

光緒二十一年(1895  年)日軍佔領澎湖之後,便以軍事統治的方式,

將澎湖作為攻佔台灣和大陸東南、南洋的前進基地。這個時期的澎湖地 方社會關係,主要受到兩股力量的影響,一是軍事考量下的聚落改造,

這改變了原有居民和環境間的依存關係,高壓統治下的實質空間改造促 使傳統宗廟支配關係的鬆動。另一個力量則是延續清朝以來的保甲制 度,但性質由抵抗海盜或入侵者掠奪的功能,轉變為殖民國家對鄉民社 會的控制,此舉重組了各姓的權力關係,強化了軍國殖民控制的有效性。

1949 年後政府對於澎湖的建設,一方面維持日治時代以來的軍事特 色,作為抵禦大陸威脅的第二線。另一方面積極發展漁業現代化,同時 國家以村里辦公室介入聚落的社群關係,並以「社區建設計畫」為名進 行鄉民社會聚落的改造。隨著 1980 年代開發年代的波及,台灣在以農養 工的政策下,對於漁業資源過度的掠奪,加上國家資源分配不均所導致 的區域發展不均、城鄉差距擴大。澎湖的城鄉移民所造成的人口老弱化,

造成了傳統聚落社會關係的瓦解。 12 在加上 1990 年代當海峽兩岸敵對狀 況趨緩和後,大陸漁船越界至澎湖沿海捕魚,一度造成漁業資源急速枯 竭,人口外移顯著,近年來,政府展開漁業資源的復育與維護,加上產 業轉型,發展觀光及養殖漁業並結合休閒式海上體驗活動,人口漸漸有 回流的現象,人口減少稍有趨緩。

(二)七美鄉歷史人文背景

七美島曾經是史前時代的石器製造廠,近年來,經考古學家臧振華 等人探勘 ,於 1983 年在七美人塚東北方約 250 公尺處 ,發現了距今約 4500 年前之「細繩紋陶」文化遺址,並且先後於 1983 年、2000 年在島上發現 了三處「石器製造場」遺址,分別有:南港、東湖、西北灣石器製造場 

11 林豪, 《澎湖廳志》 ,頁 85-86。 

12 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 《澎湖縣綜合發展計畫》(澎湖:澎湖縣政府,1998),第二節。

(7)

(如圖 2-1-1、2-1-2、2-1-3),使七美在台灣史前時代具有重要角色。 13

圖 2-1-1 七美南港石器工廠遺址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2007.02.16)

明:位於七美燈塔西南方。

圖 2-1-2 七美東湖石器工廠遺址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2007.02.16)

明:位於七美小台灣風景區山坡上。 

13 臧振華、洪曉純, 〈澎湖七美島史前石器製造廠的發現和初步研究〉,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集刊》(台北:中央研究院,2001) ,第七十二本,第四分,頁 893-894。

(8)

圖 2-1-3 七美西北灣石器工廠遺址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2007.02.16)

明:位於七美北邊海岸山坡上。

相傳明太祖時就有來自中國大陸閩 浙遷來的第一批居民,之後廢除 澎湖巡檢司,島上居民被迫遷回中國大陸,從此七美就成為倭寇和海盜 棲息之地。到了明末,又有第二批從大陸遷移此地,據說中和村山頂一 帶的夏姓居民就是當時移民,隨後陳、呂、吳、許、張、顏、葉等姓也 陸續遷到七美。

清廷治臺之初,將大嶼居民盡移往八罩(望安),因波濤不測或因偏僻 恐群聚奸賊,鞭長不及,防微杜漸,不准報墾,之後約百餘年期間,大 嶼被列為禁區,不許民眾耕墾漁牧活動。 14 大嶼解禁墾殖與移民,很可能 是在咸豐和同治之間,因應澎湖地區人口增加之壓力和西方略強侵略後 戰略的需要。 15

七美島舊名有:「南嶼」、「大嶼」、「南天嶼」、「大嶼澳」、「大嶼社」 。 康熙 24 年(1685 年)稱呼 「大嶼」 , 16 乾隆初稱呼 「南天嶼」 ,中葉時稱呼 「南 

14 周于仁、胡格, 《澎湖志略》(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740) ,台灣文獻叢刊第 104 種,頁 28。 

15 余光弘, 《清代的班兵與移民:澎湖的個案研究》 ,頁 34-43。 

16 蔣毓英, 《台灣府志》(北京:中華書局,1686) ,頁 59。

(9)

嶼」 ; 17 光緒 19 年(1893 年)稱為網垵澳「大嶼社」 ; 18 日治明治 30 年(1897 年) 「大嶼社」 改稱 「大嶼鄉」 ,明治 42 年(1909 年)網垵支廳下 「大嶼區」 , 大正 9 年(1920 年)改稱「大嶼」隸屬高雄州澎湖郡望安庄,人口數約 3700 人, 19 大正 15 年(1926 年)歸屬澎湖廳望安支廳,昭和 19 年(1944 年) 「大 嶼」由望安庄劃分成立一庄;戰後 1946 年改稱望安區「大嶼鄉」設有東 西村、中平和、南港村三個村,同年 6 月獨立為大嶼鄉,1949 年澎湖縣 第四任縣長劉燕夫蒞臨巡視時,為感念七美人塚七位女子貞烈節操及動 人的事蹟,遂邀集地方仕紳研議後,並呈報予省政府奉准更名,原「大 嶼鄉」改名為「七美鄉」至今(如表 2-1-1)。1951 年將原有三村分為東 湖、西湖、中和、平和、南港、海豐等六村,迄今不變。 20

表 2-1-1 七美名稱演變表

時 間 名 稱

康熙 24 年 大嶼 乾隆初 南天嶼 乾隆中葉 南嶼 清 領 時 期

光緒 19 年 網垵澳大嶼社 明治 30 年 大嶼鄉

明治 42 年 網垵支廳大嶼區

大正 9 年 高雄州澎湖郡望安庄大嶼 日 治 時 期

昭和 19 年 大嶼庄

1946 年 望安區大嶼鄉 戰 後

1949 年 澎湖縣七美鄉 資料來源:1.蔣毓英, 《台灣府志》(北京:中華書局,1686)

2.胡建偉, 《澎湖紀略》(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771) ,台灣文獻 

17 胡建偉, 《澎湖紀略》(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771) ,台灣文獻叢刊第 109 種,頁 28。 

18 林豪, 《澎湖廳志》 ,頁 81 

19 李準金(Li chûn­chin), 〈澎湖的消息〉 《台灣教會報》(1921.10) ,439 卷,頁 1。 

20 郭金龍等撰述,施添福總編, 《台灣地名辭書》 ,卷六澎湖縣,頁 475。

(10)

叢刊第 109 種。

3.林豪, 《澎湖廳志》(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893) ,台灣文獻叢 刊第 164 種。

4.郭金龍等撰述,施添福總編, 《台灣地名辭書》(南投市:台灣文獻館,

1992) ,卷六澎湖縣。

明:資料統整後,重新整理。

近海漁業是七美目前主要產業,是居民經濟收入來源之一。七美西 南方擁有南淺漁場,是澎湖漁民在此捕魚競技地方。冬天主要漁獲是土 魠魚、海鱺、秋哥;夏天主要為塭魚、小管、丁香魚、烏尾東,加上七 美有一家收購漁獲業者和兩家供應漁船的冰場,使漁民捕魚和賣魚都方 便。每艘漁船,船長和船員大約有三至六個人,大部分雇用本地人,鮮 少僱請大陸漁工,因此「漁船」就成為一個家庭最主要經濟收入來源,

是七美人不可或缺的生產工具。

七美另一個經濟大宗為九孔養殖,1981 年呂啟宗先生率先魚七美沿 岸試驗成功後,開始闢建養殖廠,陸續又有十三户養殖場闢建,養殖場 大部分位於七美西北方沿岸和一處在南滬港,由北至南依序有呂啟輝、

呂盛志、呂盛望、呂志益、劉自忠、朱順健、葉長茂、呂啟燕、李建興、

許文慶、鄭百宏、夏文周、張素忠,使得平和村機場附近儼然形成「九 孔養殖專區」,目前養殖業對七美鄉民之經濟及就業貢獻頗多。養殖九 孔種類主要有兩種,一是珍珠九孔,從台灣本島運龍鬚菜養殖;一是翡 翠九孔,經由專門飼料養殖。

除了九孔養殖外,業者也已經自己會培育出種苗,供給自己所用外 也外銷至台灣、馬公本島等地。七美海域潔淨、不受污染,九孔養殖肉 鮮味美,頗得大眾口碑。近幾年,七美鄉公所更極力推銷七美九孔,結 合休閒觀光活動,每年七、八月都辦理「九孔美食節」品嚐會(圖 2-1-4、

圖 2-1-5),吸引許多觀光客造訪七美,活絡七美經濟收入,促進地方經 濟繁榮。

(11)

圖 2-1-4 七美九孔美食節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2003.07.19)

明:呂明廣鄉長,首次以九孔產業,結合觀光行銷七美。

圖 2-1-5 七美九孔美食宴(2003)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2003.07.19) 明:免費品嚐九孔美食。

(12)

第二節 長老教會傳入澎湖

長老教會在澎湖地區開拓宣教工作開始於甘為霖牧師,他不懼艱 難,懷抱著犧牲奉獻的精神,於 1886 年 6 月 6 日星期日晚上抵達澎湖媽 宮港,展開對澎湖各地宣教工作。使澎湖信仰基督長老教會從無到有,

興盛時教會或佈道所多達二十多處,除了馬公市(有馬公、啟明、山水)、

湖西鄉 (有龍門、沙港、林投)、白沙鄉(有瓦硐、講美、赤崁、後寮)、西 嶼鄉(有竹篙灣、大池角、內垵)外,離島的吉貝、虎井、望安、將軍、嶼 坪、花嶼、東吉、西吉、七美(含西湖)等教會或佈道所 21 ,基督徒遍及 澎湖各島嶼。

澎湖是個群島類型的縣,本島馬公市、湖西鄉交通比較方便,路上 即可通行,連接本島與中屯嶼及白沙島的中正橋及永安橋於 1950 年代橋 面拓寬 6 公尺後車輛方可通行,連接白沙島與西嶼島的跨海大橋於 1970 年完工, 22 也使得白沙、西嶼兩地的交通比較便利。至於離島除七美島、

望安島有小型飛機降落外,其它離島需要海上船隻作為對外聯繫的交通 工具。因此,受到自然地理環境不利的影響,長老教會在澎湖地區的傳 教事業,勢必困難艱辛。

本節首先從澎湖地區的社會環境背景和民間信仰的盛行提起;其次 對澎湖長老教會開拓先鋒-甘為霖、高長,引進長老教會的過程;最後 對台南教士會促成南部教會對澎湖教會的重視及支持贊助加以探究。

一、澎湖地區社會環境背景

早期澎湖一般鄰里百姓與親族認為信「番仔教」就是「吃中國米,

不順國法,沒父母,沒神佛。」 23 拋棄祖先崇拜與神主牌是違背中國倫理。 

21 楊子儀,〈澎湖基督長老教會的傳播及對社會關懷(下)〉,收錄於《西瀛風物》(澎湖:澎湖采風文 化學會,1999) ,第六期,頁 57-60。 

22 許雪姬總編撰,謝國興編撰, 《續修澎湖縣志‧卷六交通志》(澎湖縣:澎湖縣政府,2005) ,頁 15-18。 

23 不著撰者, 〈澎湖的消息〉 《台灣府城教會報》(1886) ,12 月,第 18 張,頁 131。

(13)

1923  年《台灣府城教會公報》對於澎湖地區人民生活現況及其宗教信仰 的情形描述有:澎湖群島居民總人數約 6 萬人,廟宇好幾百間,很多地 方有廟祝、尼姑。人民極熱心敬鬼神,蓋一間媽祖廟要花 10 萬,其它割 香、演戲的迎神明、放王船等,各地方此類花費甚大。雖然窮到當乞丐 行乞多處才有一分錢,也用來買金紙香燭,早晚敬奉神明。 24 其中拜媽祖 最為鼎盛,幾乎每艘船上的駕駛座旁都會擺設媽祖神像,保護漁民海上 平安與漁獲滿載。關聖帝君、玄天上帝、觀世音、王爺等廟宇很普遍,

大部分居民崇奉多神信仰,澎湖廟宇多達 190 餘座,平均每村就有兩座,

每座建築費動輒數百萬元乃至數千萬元之多。 25 八罩島(今望安島)百姓虔 誠信神明,每戶最少也有 10 多尊神明,因為只要有人死亡或生病,他們 就以為是死者要求塑神像祭拜,由於人害怕,就塑一尊神像來祭拜,而 且尪姨很多,約 20 多人,人如果生病了,很少請醫生看病,都是向神明 燒銀紙,用豬羊為牲禮,統計其乩童、尪姨,約有百餘人。 26 居住白沙鄉 赤崁的村民,如果有人信長老教會,必遭受村民經濟封鎖,不准他出海 捕魚和採紫菜等海上活動,迫使教會信徒只好從事路上行業、工作或是 努力考試擔任一般的公教人員,以求溫飽。本地人的信仰型態早已根深 蒂固,祭祀祖先也由來已久,長老教會傳入要求居民破除神像及偶像膜 拜,不可供奉祖先神祖牌的觀念,根本無法被人認同,傳播工作相當艱 難與阻礙甚多。

早期澎湖居民生活困苦,耕種的工作大部分是女性在做,而男人一 般從事捕魚或經營福爾摩沙(今台灣)和澎湖之間,廣大的以貨易貨的貿 易。貿易中出口的貨品主要有醃製魚、花生、豬、家禽和蛋,這些貨品 用來換取米、地瓜、水果、鹽以及其他用品。 27 農作物收成不好,菜宅要 用硓石古石或玄武岩(俗稱黑石頭)作圍牆擋風才能種植農作,且一年 

24 周示, 〈澎湖的消息〉《教會教會報》(1923) ,第 459 卷,頁 9-12。轉引吳學明, 《從依賴到自立━

終戰前台灣南部基督長老教會研究》(台南市:人光出版社,2003) ,頁 341-342。 

25 李長安, 《台灣教會公報》(1970) ,第 1058 號,頁 25。 

26 許新登、王倚合記, 〈八罩〉《台南教會報》(1910) ,第 305 卷,頁 73。轉引自吳學明, 《從依賴到 自立━終戰前台灣南部基督長老教會研究》 ,頁 342。 

27 甘為霖著,陳復國譯, 《台灣佈教之成功》(台南市:教會公報,2007) ,頁 282。

(14)

只能收成一季,由於土地貧瘠,所種的是一些乾旱作物,如地瓜、高梁、

花生、南瓜,沒什麼菜可種,收成有限,不夠吃,而且欠缺柴火可燒;

氣象預報尚未普及時,遇颱風時,經常有海難發生,中秋過後東北季風 吹起,正月、二月風更強,如颱風般的吹不停,等待風小才能出海捕魚,

所以冬天缺乏食物,更有一些人到台灣謀生,等到春、夏季再回澎湖捕 魚,過著候鳥般的生活模式。

居民生活困苦,汲汲於糊口之中,難以改變現狀,藉神明的撫慰心 靈是其生活重心,每到廟宇迎神賽會、神明生日等,居民總是會先把手 邊工作放在一旁,協助廟宇各項活動事宜。因此,要居民改信長老教會,

背棄一般多神信仰,拋掉拜祖先傳統,是相當困難之事。

從上述得知早期澎湖在民間信仰盛行的社會環境中,居民凡事求助 於神明,廟宇中神明生日的慶祝活動,已融入居民生活的一部分。長老 教會宣教士如何宣傳教義,讓居民改信接受教會的過程,是值得深入探 討與研究。

二、澎湖長老教會開拓先鋒-甘為霖、高長

長老教會在馬雅各醫生傳入南台灣 21 年後,另一位英國宣教師甘為 霖牧師(Rev. Dr. William Campbell) 在臺灣宣教 15 年後, 28 他決心至台灣海 峽中的澎湖群島傳教,1886 年(光緒 12 年)5 月 31 日,由高長傳道陪同下,

29 自台中大社出發,朝西南方向步行經茄苳仔(今雲林西螺),三天後抵達 嘉義沿海的東石村(今嘉義縣東石鄉) ,由於往來澎湖和台灣之間並無固 定的船班,好不容易尋求到有一艘願意搭載他們的老舊平底舢舨帆船 

28 甘為霖(1841~1921 年)係出生於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Glasgow),1871 年 7 月 19 日受英國倫 敦的教會派遣來台灣當宣教師,12 月 10 日抵達打狗展開在台 46 年的宣教,嘉義、彰化和澎湖由 於他的到訪,才成立教會,擔任過臺南神學院校長、長榮中學創校校長和成立台灣第一所盲校,

最後死於台灣,葬在台南。引自林信堅, 〈甘為霖牧師的生平趣事及創立盲校經過〉 《臺灣教會公 報》(1976) ,第 1271 期,第四版。 

29 高長(1837­1912.9.16)係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人,年少時來台灣謀生。起初馬雅各醫生請他料理廚 房的事和禮拜堂雜務,1866 年在旗後與陳清和、陳圍、陳齊一接受馬醫生洗禮,成為台灣最早長 老教會信徒。1869 年受過「傳道速成班」後,曾到木柵、竹仔腳、中部巴宰族教會、花蓮富里、

岡仔林等教會,享年 75 歲。引自張妙娟,(高長), 《台灣歷史辭典》(台北市:文建會,2004) ,頁 684。

(15)

(junk),船上八個船員當中有五人吸食鴉片,航行中不斷沉迷於煙斗,

使得小小的艙房中充滿黑煙,再加上橫渡的水域是波濤洶湧,海難出名 的「黑水溝」 , 30 這趟旅程是極為冒險之行,歷經三天,於 6 月 6 日星期 日晚上到達澎湖媽宮港(今馬公港) 。開始展開澎湖各地傳播上帝福音,

足跡遍布馬公、南寮、吉貝嶼、鳥嶼、員貝嶼、漁翁島(今西嶼)等地, 31 澎 湖長老教會源起、設教及擴展由此展開。

隔天上午甘牧師與同行者受到一大群好奇民眾圍住,以為法國人再 回澎湖,因此官府派人探查身分及其來澎湖之目的,甘牧師答覆他們,

說明一行人來自福爾摩沙的教會,為傳揚上帝的福音來此地方,官府明 瞭其用意以後並未禁止其佈道活動。隨後前往林兼金傳道土生土長的故 鄉━澎湖湖西鄉南寮村, 32 因林傳道兩年多前逝世自己故鄉,甘牧師特別 到南寮拜訪他的親族,並舉行追思禮拜。林傳道在村裡頗受愛戴與尊崇,

甘牧師在那裡停留二天期間,福音傳播的阻力很小,大約有 300 位聽眾,

聆聽有關人的罪惡,以及藉著被釘十字架又復活的救世主,並發送數百 張福音單及書本,還有幾十個人善意的來拜訪他們,談論有關他們平安 的事。 33 6 月 8 日前往赤崁地區佈道,由於馬公本島到白沙赤崁要搭船才 能到達,交通不便,但村民因得知甘牧師在南寮的情形,家家戶戶都派 出代表,在海邊的小廟埕迎接甘牧師等人,佈道會持續到半夜,大家在 黑夜星光下才回家。 34 甘為霖牧師一行人初入澎湖宣教,所幸未遭受到居 民強力的阻撓,繼續到附近其它離島,展開傳教之旅。

6 月 9 日甘牧師僱用了一艘小舟,從赤崁到吉貝嶼,島上居民看到 一位外國傳教士到來,其中有一位多次在台灣府城聽過外國牧師傳揚福 音男子喊出:「牧師!牧師!」,甘牧師在島上便向大眾宣講真理。6 月 

30 夏文學, 〈看阿!上帝的眾島嶼〉 《臺灣教會公報》(1996) ,第 2296 期,頁 9。 

31  潘稀祺, 《台灣盲人教育之父—甘為霖博士傳》 (台南:人光出版社,2004) ,頁 53-57。 

32 林兼金係澎湖漁民也是漢文教師,因往打狗售魚貨,結識李庥牧師,接受基督福音,1870 年 7 月 7  日在埤頭(今鳳山)受洗,在旗後協助李庥牧師教授漢學,培養宣教士,曾任教福爾摩沙神學校(今 神學院)漢文老師,後來因病回澎湖過世。 

33 甘為霖著,陳復國譯, 《台灣佈教之成功》 ,頁 288-289。 

34 甘為霖著,陳復國譯, 《台灣佈教之成功》 ,頁 289-290;潘稀祺, 《台灣盲人教育之父:甘為霖博士 傳》 ,頁 54。

(16)

10 日到鳥嶼,再轉往員貝。6 月 12 日到漁翁島(今西嶼)竹篙灣傳播基 督福音,在廟口佈道,受到當地人的歡迎,參加人數約 200 人之多,其 中楊臣及許墾受感動決心信主。6 月 17 日才回到媽宮租房子,以媽宮為 傳教中心。忙碌的宣教工作再加上簡易的餐食,吃已經存放十八個月之 久的番薯籤(以地瓜切絲經曬乾),發霉又長著小蟲的污穢食品,6 月 22 日甘牧師病倒並經由清朝政府的小汽船送往廈門就醫,修養十天,痊癒 後約於 8 月上旬搭船取道淡水,南下大社受到當地信徒溫馨的慰問與歡 迎。 35

甘牧師離開澎湖後,留下高長繼續傳教的工作,並建議台南教士會 能加派一人去協助他, 36 教士會曾決議要找合適的人到澎湖傳教,由於高 長隻身在澎湖傳教不易,於是離開澎湖返回台灣,教士會因而暫停進一 步的討論。 37 經由甘為霖牧師們的澎湖冒險之旅,親身經歷了澎湖人環境 惡劣與傳教需要,在甘牧師的極力鼓吹之下,臺灣南部教會有一段很長 時間,將教會舉行聖餐獻金奉獻出來,作為澎湖宣教之使用,並促成臺 南教士會的重視與協助。

三、台南教士會促成南部教會的資助

甘為霖牧師與高長傳道前往澎湖的宣教事工藉著《台灣府城教會報》

的報導宣傳,引起台南教士會的興趣,但卻遇到傳教人員缺乏的難處,

在人力與經費不足上,恐怕難以承擔,如果不派人去傳教,將失去傳教 的好機會。後來教士會建議由台灣各教會出錢派人到澎湖傳教,就像先 前英國信徒出錢,派傳教士到台灣傳教,讓台灣人聽到上帝的福音一般。

教士會認為雖然台灣南部教會,有些教會仍然相當貧窮,本身費用不足, 

35 潘稀祺, 《台灣盲人教育之父:甘為霖博士傳》 ,頁 54-55。 

36 台南教士會係 1876 年成立,由英國長老教會在台南的男宣教師組成,以公決的方式決定傳教的相 關事務。 

37 William Campbell,Handbook of the English Presbyterian Mission in South Formosa. (Hastings:F.J.parsons,  LTD,1910)(216­2),p.77。轉引自吳學明, 《從依賴到自立━終戰前台灣南部基督長老教會研究》 頁 329。

(17)

仍然應踴躍承擔這項費用,才會有人去澎湖傳教。根據教士會的計算,

派一人往澎湖傳教,薪金及其他費用,每年約需百餘元,計畫將各教會 舉行晚餐奉獻所收的錢, 38 當作澎湖傳教之用,此一構想提出並在《台灣 府城教會報》報導後,引起各教會信徒的討論與響應。 39

1886 年 6 月甘為霖一行人才在澎湖宣教,7 月台南教士會做了重要 的決議,決定鼓勵台灣的教會,自即日起接辦澎湖的宣教事工,成立「澎 湖宣道會」 ,並決定晚餐的獻金作為宣教費用的一部分,由台灣教會負擔 起澎湖宣教的責任。 40 《台灣府城教會報》也從 7 月開始,特地設立專欄 刊出〈澎湖的消息〉 ,刊登澎湖傳教的困境與難處後,接到加蚋埔教會來 信表示,如果有合適的人去澎湖傳教,願意出二十元做為費用;小琉球 教會也因而捐了三、四元;頭社教會也捐了八元。 41 9 月 19 日教士會召集 傳道在府城舉辦傳道考試,利用傳道聚會時討論澎湖傳教的事,做了幾 項決議:

1.決定要派兩名傳道者去。

2.決定澎湖的傳教暫時不租買房子當作禮拜堂,而是暫時租房間供 傳道休息或停放行李,或暫住客棧。傳教者要到處遊走傳福音;如果有 人要聚會禮拜,信徒要自己準備聚會場所,以免為設立禮拜堂而引起禍 端招來騷擾。

3.關於澎湖傳教的事務,要由台灣教會負責處理,教士會不掌管這 些事務。

4.會中挑選黃深河傳道前往,並由黃深河挑選尚在神學校就讀的黃 能傑一起到澎湖傳教。

台灣南部教會負責澎湖傳教的責任,經過代表英國宣教師的教士 

38 晚餐係「聖餐」,當時以晚餐稱之。 

39 不著撰人, 〈澎湖的消息〉, 《教會公報》(1886.7) ,第 13 張,頁 90-91。轉引自吳學明, 《從依賴到 自立━終戰前台灣南部基督長老教會研究》 ,頁 329-330。 

40 William Campbell,Handbook of the English Presbyterian Mission in South Formosa. (Hastings:F.J.parsons,  LTD,1910)(217­3),p.77。轉引自吳學明, 《從依賴到自立━終戰前台灣南部基督長老教會研究》 頁 330。 

41 不著撰人, 〈澎湖的消息〉, 《教會公報》(1886.9) ,第 15 張,頁 105。

(18)

會,以及本土傳教者的開會決議,並獲得南部各教會的熱烈支持,澎湖 的傳教事工展開。為了感謝熱心的信徒奉獻,捐獻者的姓名刊登在《台 灣府城教會報》 ,例如有:較富裕的高耀捐了 53.22 元,連孤苦貧窮的寡 婦也捐了 50 錢,兩個月間總共捐獻了 111.43 元,後來陸續有埤頭、南港、

東港、府城等地教會,不斷捐獻為澎湖傳教的費用。 42

除了各界信徒的捐獻以外,南部各教會捐出晚餐錢也是重要的資助 來源。1890 年 3 月傳道會議時,教士會請傳道考慮是否願意繼續承擔澎 湖傳教的費用,赴會的傳道表示,願意繼續負擔。1896 年 2 月台南長老 大會 43 時,宋忠堅牧師(Rev. Duncan Ferguson)提議「本年各堂會晚餐銀 仍為澎湖宣道會之費,若有堂會欲存為周給窮困者亦聽之。」獲得大會 的同意。為了使澎湖宣道會組織更加完備,於同年 10 月大會再度議定 「澎 湖宣道會用款仍舊以各堂晚餐為度支。」並派巴克禮牧師(Rev. Thomas Barclay )、許廷芳、劉茂坤、潘明珠等人為澎湖宣道會董事,來負責宣 道會各項相關事宜。 44

台灣宣道會在澎湖的傳教受限於人力與經費,經費僅來自晚餐的奉 獻為主,加上牧師人數少又交通不便無法經常到各地教會舉行聖餐,造 成宣教經費不足。因此,1897 年春天台南長老大會決議農曆正月第一次 安息日,全台南各教會依個人的力量來捐銀,寄給宣道會董事收,如此 一來就不必全靠牧師到各地利用晚餐捐獻,才能獲得經費上的資助。 45 為 了澎湖傳教工作能順利推展進行,台灣教會團體透過各種管道募款。

隔著黑水溝前往澎湖傳教原本就是一件難事,當地環境衛生不佳,

在加上傳道師的缺乏、財務短缺等等,使澎湖傳教推展上產生先天不良 後天失調的窘境,幸有《台灣府城教會報》中設有〈澎湖的消息〉和〈澎 

42 吳學明, 《從依賴到自立━終戰前台灣南部基督長老教會研究》 ,頁 330-331。 

43 台南長老大會係成立於 1896 年,1912 年南北合一後改稱台南中會,1930 年分設四個中會之後改稱 南部大會。大會成立之初,由英國宣教士、本島牧師與各堂會派遣代議長老一起開會討論決議教 會裡面的事務、擬定各種規章,並開始建立本地教會的制度。引自台南長老大會, 《台南大會議事 錄(一)1896­1913》(台南市:教會公報,2003) ,導讀。 

44 台南長老大會, 《台南大會議事錄(一)1896­1913》(台南市:教會公報,2003) ,頁 7、11-12。轉 引自吳學明, 《從依賴到自立━終戰前台灣南部基督長老教會研究》 ,頁 332。 

45 台南長老大會, 《台南大會議事錄(一)1896­1913》(台南市:教會公報,2003) ,頁 28-29。轉引自 吳學明, 《從依賴到自立━終戰前台灣南部基督長老教會研究》 ,頁 340-341。

(19)

湖的帳目〉專欄,宣傳澎湖地區傳教的種種狀況,也詳細報導台灣各地 教會對澎湖教會的捐獻,促使台南教士會和台灣各地教會信徒的援助與 支持。就如同巴克禮牧師認為「若是沒有教會報,澎湖教會就全然難以 設立。」 46 因此《台灣府城教會報》在此時期扮演澎湖傳教宣傳訊息的最 佳窗口。 

46 《臺灣教會報》 ,第 500 卷,1926 年 7 月,頁 1。

(20)

第三節 長老教會在澎湖地區的發展

1886 年 6 月底甘為霖牧師因澎湖環境衛生及日常飲食腐敗,終究無 法抵抗澎湖惡劣的衛生環境,生病離開澎湖至廈門就醫,病情穩定返回 台灣本島後,認為澎湖宣教不能停止,鼓吹有能力的台灣各地教會利用

「聖餐」捐獻、信徒捐款,支持澎湖傳教持續發展下去。

本節就長老教會在澎湖地區的發展分為幾個時期加以敘述,1886 年 至 1924 年開創時的艱辛;1925 年至 1945 年自養、自傳、自治階段;1946 年至 1960 年代戰後興盛時期與倍加運動時期;最後是 1970 年代以後,澎 湖長老教會的發展呈現衰微、停滯狀況。

一、開創時的艱辛(1886­1924) 

甘為霖牧師前往澎湖傳教事工藉由《台灣府城教會公報》的報導,

使許多台灣信徒開始重視澎湖宣教工作,南部教會和中部大社教會紛紛 響應,倡議為離島宣教的永久性事工支持與奉獻,而由台灣島民成立『澎 湖宣道會』,從此澎湖群島成為台灣教會的宣教區,而馬公成為澎湖宣教 的中心。

根據 1917 年《台灣教會報》南部教會宣道會之區域「澎湖島全圖」

中所示,澎湖群島僅有媽宮(今馬公)、頂山(今白沙)、 47 西嶼、八罩(今 望安)、東吉等地區 5 間教堂。 48 1925 年 9 月 8 日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中會紀錄,澎湖地區教會有馬公、瓦硐、花宅、東吉及大嶼 5 等五間。 49

「大嶼教會」是本論文主題,其後章節敘述,另外 4 間的創立過程簡述 如下: 

47 頂山係今澎湖縣白沙鄉,有五個主要村落,即赤崁、瓦硐、講美、後寮、通樑。引自黃武東, 《黃 武東回憶錄》(台北市:前衛出版社,1988),頁 103。 

48 《臺灣教會報》 ,第 385 卷,1917 年 3 月,頁 3。 

49 台南長老大會, 《南部大會議事錄(二)1914-1927》(台南市:教會公報,2003) ,頁 405-410。

(21)

(一)馬公教會

1886 年 11 月 16 日黃能傑先生在馬公租房子作為傳教的福音堂,租 金是一個月 100 錢,但是這裡的人接受基督信仰的人並不多。 50 1888 年 3 月因馬公建鎮台衙,拆毀 100 多間民房,致使教會租不到房子當禮拜堂,

信徒們開始勸募建教堂基金 50 元,在馬公城北門外,即現在馬公教會現 址,購買一筆土地,於 10 月 5 日動工,建造一個三個店面寬的一樓,硓 石古石平房,為馬公教會第一代基督教堂。 51 從這次發起建禮拜堂的活 動,信徒們開始對教會的熱忱。

1898 年 6 月 22 日,因為教會弟兄不出拜神明的錢,馬公禮拜堂的東 西被人搬空,遭受居民極大壓迫,澎湖宣教。直到 1917 年 3 月 9 日,南 部中會封立楊世註為澎湖第一位正式派駐牧師。

馬公教會由於位於馬公市中心,是澎湖人口聚集最多的地方,主日 禮拜有上午場和下午場,上午平均出席人數 119 人,下午平均出席人數 38 人, 52 目前是澎湖地區聚會人數最多的教會。

圖 2-3-1 馬公基督長老教會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2004.04.04) 

50 馬公基督教會歷史編輯小組, 《馬公基督長老教會設教 115 週年紀念特刊》 (馬公:馬公基督長老 教會,2001) ,頁 110。 

51 楊子儀,〈澎湖基督長老教會的傳播及對社會關懷(下)〉《西瀛風物》 (澎湖:澎湖采風文化學會,

1998) ,(第五期),頁 46。 

52 馬公教會,, 《馬公教會和會手冊》 (澎湖:馬公教會,2005) ,頁 3。

(22)

(二)白沙瓦硐教會

1886 年 12 月 10 日臺南教士會選派黃深河傳道和神學生黃能傑到媽 宮(今馬公)負責宣教工作,接下甘為霖牧師和高長開拓湖湖傳教事業,

當時甚少傳道師自願到澎湖傳教。1887 年 2 月 10 日派駐駐白沙赤崁,開 拓白沙地區的傳教事業,剛開始遭受居民的反對與逼迫,乃遷至講美租 屋聚會,在澎湖傳教工作漸漸穩定後,黃深河留守澎湖,黃能傑返回台 灣安排兩家的家眷渡海至澎湖同住,同年 9 月 30 日黃能傑帶著楊儼及兒 子黃約西,和黃深河傳道娘及女兒,一行五人由台南安平出發至媽宮經 澎湖黑水溝附近,遇到颱風,趕快改航道,前往附近的西吉嶼,卻不幸 船觸碰到暗礁,整艘船破掉,幸好有一位當地漁民許鳳奮勇搭救楊儼及 黃約西兩人上岸,黃能傑和黃深河傳道娘及其女兒也順利被救起,可惜 的是黃約西因獲救太慢,上岸後已回天乏術,全部的行李被海浪捲走,

所幸教會捐款仍保住。 53 黃約西雖是年幼,但也成為第一位因澎湖宣教而 殉難者。可以想像在早期交通不便又無天氣預測之下,來到澎湖傳教的 傳道師,是要抱著與死神搏鬥的犧牲奉獻精神,實在難能可貴及偉大。

10 月因講美租屋的地方,無法繼續租用作為禮拜場所,再遷至瓦銅,

借陳源春和許漢敦先生住處聚會。到了 1906 年初,遷至許糧先生家聚會 禮拜,南部中會並派陳春和為首任駐瓦硐的傳道師,1911 年 6 月 15 日,

所謂的頂山教會終於在瓦硐宋碉先生獻土地後,興建禮拜堂,並更名為 瓦硐教會。 54 瓦硐教會在人口外流趨勢下,目前教會已經關閉,無人聚會 禮拜,信徒們改往白沙赤崁村的白沙教會作禮拜。 

53 黃武東、徐謙信, 《台灣長老教會歷史年譜》 (台南市:人光出版社,1995),頁 71-72;夏文學, 〈無 十架則無冠冕─澎湖宣教的苦難記事〉 《臺灣教會公報》 (1996),第 2299 期,頁 9。 

54 柯正峰, 〈四合一的白沙教會〉, 《臺灣教會公報》 (1996)第 2298 期,頁 9。

(23)

圖 2-3-2 瓦硐基督長老教會 圖片來源:本人拍攝(2004.04.10)

(三)望安花宅教會

望安(舊稱八罩)長老教會淵源與顏萬宗和王賢兩人有關。顏萬宗 最早接觸基督信仰的淵源要追溯到 1887 年黃能傑在西吉嶼船難後搭船到 八罩暫住時,準備轉往馬公前,借住花宅村顏萬宗家並藉此時機順便傳 教,這是顏萬宗最初接觸福音道理。1908 年前往新樓醫院治療眼疾時,

再一次聽道後,決心信仰,經高金聲牧師施洗而成為望安第一位正式洗 禮過的信徒。

另一位是王賢,原本是水垵庄頗有名望的乩童,為鄉民消災解厄和 治病,可是他所生的孩子個個相繼夭折,最後只剩下一位賜福,原本要 與平時供奉的神明投海同歸一盡,幸好在路上被人規勸,因而打消死意,

之後的兩三年,不再受邀起乩。1906 年時先接觸從打狗返鄉的兩位聽過 基督道理而不敢對外宣揚的鄉民。之後至新樓醫院求道,並與其子賜福 至台南學習白話字及研習信仰長達半年之久。回鄉後,在自宅店舖設立 福音堂向村民傳播福音,1907 年 5 月神學生李文前和陳元武兩人前來佈 道一個多月時,當時已有三、四十人作禮拜,七、八人已學會白話字。 55 

55 李文前、陳元武等, 〈澎湖八罩的消息〉, 《臺南教會報》 (1907) ,第 271 卷,頁 75-76。

(24)

1909 年王賢過世後,王賜福可能無法承受鄉民的歧視壓力,將房屋 賣掉,使得福音堂關閉,水垵村陳境、王江兩家也無法忍受鄉民的排斥 與壓迫舉家移居高雄旗后,之後,教會活動不因遭遇此逆境而消聲匿跡,

遂轉往花宅村顏萬宗家裡照常進行。1910 年 8 月黃能傑牧師舊地重返,

31 日舉行了望安首次的聖禮典,有顏府、高唱及其妻高陳橋三人受洗,

再加上已曾在台南受洗的顏萬宗共四人,領受聖餐禮。1918 年 9 月駐澎 湖的楊世註牧師夫婦前來主持聖餐時,窄小的顏萬宗家已無法容納作禮 拜,建立聖殿有其迫切需要,於是顏萬宗捐獻土地,信徒們出錢出力,

遠在高雄旗后的王江及其子王興武也返鄉幫忙。1923 年左右,八罩島上 新的聖殿落成。 56 目前花宅禮拜堂是 1986 年韋恩颱風後,屋頂掀開,建築 結構損毀,經由各地教會信徒捐款後重新建造。

圖 2-3-4 花宅禮拜堂(一) 圖片來源:葉天男拍攝(2004.04.25) 

56 夏文學, 〈撒落的珍珠─花宅教會子弟求道史〉 《臺灣教會公報》 (1996),第 2307 期,頁 9。

(25)

(四)東吉聚會所

東吉聚會所位於望安鄉東南方東吉島上,1913 年島上有一位年輕人 林宗帶領其叔父林套至台南新樓醫館治療眼疾,因而信仰基督。返鄉後 積極規勸全家十三人放棄偶像的崇拜,並在廳堂掛起十誡字軸,沒想到 叔父眼疾復發,尪姨出身的林宗妻子,被神明附身後表示此乃神明不悅,

其叔父遂將十誡字軸及詩冊拿去焚燒。但是叔父的眼睛依然沒有改善,

家人再度帶他至台南醫治,全家也因而重新接受信仰。 57

東吉島面積僅 1.724 平方公里,列為澎湖三級離島,交通極為不便的 小島,傳教師難以到達此地,在苦無傳道師時,林宗自己充當傳道者,

教導家人學習白話字,看懂聖經的真理,積極向家族傳播福音。

目前東吉島上僅有十幾位居民,人口嚴重外流,島上聚會所也早已 經關閉數十年之久。

二、自養、自傳、自治階段(1925-1945)

台南教士會一直期望台灣教會能達到「自養、自傳、自治」的目標。

所謂「自養」,就是本地教會可以自己負擔自己的費用,不用依靠英國海 外宣教會的經費補助,也就是本地教會經濟獨立自養;所謂「自傳」,是 指由本地信徒擔負起傳播福音的工作,也就是本地人將福音傳給本地 人,由本地信徒自行承擔本地傳教的責任;所謂「自治」,就是信徒自己 管理自己的教會。 58

1925 年 4 月《台灣教會報》報導,澎湖宣教會已設立這麼久,大家 應一起出錢,每戶若捐獻兩元當宣教會之用,其開銷就足夠;就像母會 派人到台灣來傳教一般,也要派一個牧師,三個傳道到澎湖傳教。 59 1926 年 10 月澎湖分別有五處聚會所,包括大嶼、花宅、東吉、瓦硐及馬公等。 

57 夏文學, 〈孤島人煙散主恩日月長─東吉島林氏家族的感恩紀事〉 《臺灣教會公報》 (1996),第 2306 期,頁 9。 

58 吳學明, 《從依賴到自立━終戰前台灣南部基督長老教會研究》 (2003) ,頁 193、271、349。 

59 吳得, 〈澎湖宣道會〉《台灣教會報》 (1925) ,第 481 卷,頁 12-13。轉引自吳學明, 《從依賴到自 立━終戰前台灣南部基督長老教會研究》 (2003) ,頁 343。

(26)

馬公教會雖然傳了 40 年的教,但入信者只有三、四戶,而且有的不是全 家,大小才三十多人,有的又很貧窮,生活相當困苦,吃的水要用買的,

這項錢先前都是由宣道會支出,目前是自己在負擔。 60 馬公教會為了達到 自養階段,鼓勵信徒捐獻金,期望教會自己負擔自己的開銷。

1934 年時,馬公教會人數 67 名,30 名入教,長老和執事有 4 人,20 多人禮拜,每年出傳道薪金 27 元交宣道會;白沙瓦硐教會人數 40 名,入 教者 12 名,聖餐陪餐者 18 名,獻金 5.43 元交宣道會;西嶼竹篙灣,沒 有禮拜堂,只有兩戶信者,陪餐者 5 名,獻金六角;望安花宅教會人數 30 名,陪餐者 17 名,獻金五元當傳道會的用途;大嶼教會人數 186 名,

74 名入教,陪餐者 39 名,獻金 6.41 元當傳道會之用。 61 為了使澎湖傳教 工作能達到自養、自治,規定各地教會能捐出一些獻金作為「澎湖宣道 會」統籌澎湖地區傳教事業的推展所用。

1938 年曾有人主張澎湖傳教應由澎湖人自己管理,他說當時澎湖有 四名男傳教者,一名女傳教者,又有兩位在神學校就讀,不久就可以畢 業,因此澎湖就有七名傳教人員,其中又有一名計畫要參與牧師資格考 試,而澎湖只有四處教會,本地傳教者又不想離開澎湖,因此只要澎湖 的教會能自捐資糧,教會就可以自給自足。 62 這是澎湖地區教會達到自傳 的重要里程碑。

1939 年 2 月 15 日賴仁聲派任為澎湖宣道會的牧師,在澎湖傳教三 年,他希望澎湖能派代議長老來參加大會或中會,並且對澎湖傳教提出 了建議,主張傳道方針要從消極轉為積極,不僅要傳道積極,財政也要 積極,教會要從大會直轄轉為積極性的自治,而且澎湖的婦女是宗教的 中心,男性大多出外謀生捕魚,所以澎湖傳道,有派女傳道的必要。 63 

60 盧賞, 〈請看您的子〉《台灣教會報》 (1926) ,第 499 卷,頁 15-16。轉引自吳學明, 《從依賴到自 立━終戰前台灣南部基督長老教會研究》 (2003) ,頁 343。 

61 鄭溪泮, 〈澎湖訪問記〉, 《台灣教會公報》 (1934) ,第 594 卷,頁 14-15。轉引自吳學明, 《從依 賴到自立━終戰前台灣南部基督長老教會研究》(2003) ,頁 343。 

62 不著撰人, 〈宣道會通訊〉, 《台灣教會公報》(1938) ,第 641 卷,頁 19。轉引自吳學明, 《從依 賴到自立━終戰前台灣南部基督長老教會研究》(2003) ,頁 345。 

63 賴仁聲, 〈澎湖教區政治管見〉《台灣教會公報》(1939) ,第 647 卷,頁 13-15。轉引自吳學明, 《從 依賴到自立━終戰前台灣南部基督長老教會研究》(2003) ,頁 345。

(27)

此時期受到台灣教會「自養、自傳、自治」三自運動的影響,「澎 湖宣道會」也積極努力朝「自養、自傳、自治」的目標發展,使澎湖地 區的教會得以減少對台灣教會的依賴,逐漸走向自立。

澎湖地區的教會在經濟收入不足及自然環境背景不佳之下,要達到

「自養」階段是有困難,從教會及佈道所漸漸遞減,可以了解到不容易 經營困境,目前僅有馬公、七美、啟明、白沙及西嶼等教會,還可以達 成「自養」 ;早期黃俟命牧師建議放寬澎湖子弟報考神學校,畢業後回故 鄉擔任傳道師, 64 確實培育一些優秀傳道人才回鄉服務,由於服務幾年 後,便離開澎湖,轉任台灣的教會,留不住本地傳道師,還是要靠台灣 本島的傳到師的支援,因此,要達成「自傳」的階段,仍有困難;至於,

達成「自治」階段方面,經由傳道師的帶領與協助下,規劃教會組織運 作,信徒管理自己的教會,是可以達到「自治」目標。

三、興盛時期與倍加運動時期(1946-1960 年代)

第二次大戰結束後,台灣工商業凋蔽,農業衰退,人民失業,生活 困苦,幸好於 1946 年底,聯合國派員來台調查後,給予及時救濟,而救 濟物資的發放則委託基督教會辦理,凡是窮困家庭,一律發放救濟,再 加上之後的美國援助,使得無數貧民得以渡過飢餓時期,並且結合台灣 宣教會,不斷派員到澎湖舉辦佈道、培靈會和配合醫療傳道,如 1952 年 8 月 16 日,醫療傳道隊來澎湖,有吳秋微醫生、戴成醫生、陳瓊瑤牧師 及女醫、護士等人,經由醫療傳教,有些人因這次義診的感謝而信教。 65 此時期台灣正在推動「宣教百週年教會倍加運動」,簡稱「倍加運動」

或 P.K.U,時間從 1954 年 5 月開始至 1965 年台灣宣教百週年為止,歷經 約 10 年,定下倍加目標,期望教會數、信徒數要比這次運動前有加倍增 長。 66 

64  黃武東, 《黃武東回憶錄》 ,頁 120。 

65 馬公基督教會歷史編輯小組, 《馬公基督長老教會設教 115 週年紀念特刊》 ,頁 4。 

66 蔡重陽, 《新興都會區教會研究:以高雄市 「新興基督長老教會」 之傳道與社會服務為例 (1938-2000)

(28)

為了因應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倍加運動」政策,澎湖地區也展開

「倍加運動」及「全澎歸主運動」的措施,入信者愈來愈多,長老教會 在設教、建堂或佈道會(所)年年增加,其中有:1952 年成立赤崁教會、內 垵佈道所和虎井佈道所;1955 年成立鎮海佈道所;1956 年成立講美教會;

1957 年成立山水佈道會、沙港佈道所、後寮佈道所和西湖佈道所;1958 年成立小池角教會;1959 年成立啟明教會和龍門佈道會;1964 年成立林 投佈道所;1965 年成立將軍教會;1967 年成立吉貝佈道所,其它望安的 花嶼、東西吉嶼和嶼坪等離島皆有基督徒。 67 在這時期教會或佈道所增加 15 間,信徒人數達到 3573 人,主日學生數有 1201 人。所以在這大環境 與努力宣教之下,長老教會的聚會所,在此一時期已經遍布整個澎湖五 鄉一市,信徒遽增許多,甚至偏遠離島地區也有信徒。

此時期的教會與佈道所,雖然有顯著成長增加,但是受到澎湖先天 自然環境的影響,漁民一年四季要看天吃飯,有時漁業失收,漁民坐食 無策;陸地上的農作,有時遭受蝗蟲過境,花生葉食盡,五穀減收,且 鹽雨蓋滿全地,農產枯死,以致百姓無法維生,許多信徒遷徙至台灣本 島,信徒減少,奉獻金自然也減少,加重教會財政的負擔,白沙赤崁、

西嶼竹篙灣、馬公離島虎井、湖西良文等教會,在財政上就無法無維持 下去, 68 造成有些小型佈道所無法聘請傳道師的情況漸漸形成,甚至嚴重 到關閉,1969 年澎湖宣道委員會議決關閉了鎮海、西湖、東吉等佈道所。

69

四、衰微、停滯時期(1970 年代以後)

1970 年代起,澎湖地區教勢漸漸衰微,其原因是台灣進入工業化和 都市化,澎湖在地理環境上不利,導致發展受限,造成較有錢的人出外 發展,年輕人為了經濟收入和生活,紛紛外流到台灣各都會區發展。教

(台南: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頁 102-103。 

67 楊子儀,〈澎湖基督長老教會的傳播及對社會關懷(下)〉《西瀛風物》 ,第六期,頁 59-60。 

68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議事錄》(1962) ,第九屆,中文譯本,頁 43。 

69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議事錄》(1970) ,第十七屆,頁 98。

(29)

會信徒也在此潮流之下,遷移至台灣發展,使得教會聚會人數變少許多,

而信徒的獻金也隨之銳減,致使澎湖地區宣教事工,因經濟上的短絀加 上傳教師缺乏等,遭到諸多困難,許多弱小教會(約六、七間)無專任 牧者推展各項活動。

澎湖地區在行政組織方面缺少強有利的中會或總會性之單位支持,

致使教勢發展漸趨遲緩 70 ;再加上 1972 年第十九屆總會議決,聖餐獻金本 年度仍然照舊,全數為澎湖宣道會之用,但自 1973 起,每年減少四分之 一,而五年後應努力向獨立邁進, 71 在經濟來源缺乏的窘境下,造成澎湖 地區教會更是雪上加霜,許多小教會無力聘請專任傳道者來講道,形成 有數處佈道所無傳道人牧養情形,卻由澎湖區會內長老執事在每個禮拜 日輪流主理禮拜,如 1972 年時湖西鄉龍門佈道所由盧秀幸長老理禮拜,

馬公離島的虎井教會由郭錦好長老主理禮拜,湖西鄉沙港佈道所由楊積 蓄長老和呂輝煌執事主理禮拜,馬公近郊的山水佈道所由林玉梅執事主 理禮拜。 72 由於教會或佈道所經濟收入有限,聘不起傳道師,使得無傳道 師帶動下,信徒們信仰就會動搖、漸漸不作禮拜、不關心教會事務,使 教會更難以支撐下去。另外有些經濟比較好的佈道所或教堂就聯合起來 聘請一位傳道師,使得傳道師疲於奔命也無法專心傳播福音工作,致使 任職不長。上述種種不利因素,造成澎湖地區的佈道所或教堂,難以抵 擋時代潮流下,信徒漸漸銳減並至無人聚會,最終面臨關閉教會的命運。

1977 年「第 24 屆第一次常置委員會」議決終止以聖餐奉獻資助澎湖 宣道會,使澎湖區會在福音傳道陷於困境之中。後來基督教總會為挽救

「澎湖區會」 ,再次議決將澎湖區會歸屬於高雄中會。 73 雖然有高雄中會 與傳道委員會的支援和輔導,澎湖地區的教勢發展,也難免面臨日漸衰 落之命運。1979 年 5 月 13 日在《台灣教會公報》刊載:吉貝教會在孤島 

70 不著撰人, 〈重建締造澎湖宣教輝煌成果,澎湖地區宣教事工亟待支援〉 《台灣教會公報》 (1978) 第 1370 號,頁 1。 

71 不著撰人, 〈中會消息-澎湖區會〉 《臺灣教會公報》(1972) ,第 1084 期,頁 47。 

72 不著撰人, 〈中會消息-澎湖區會〉 《臺灣教會公報》(1972) ,第 1087 期,頁 47。 

73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年鑑編輯小組,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設教 120 週年年鑑主後 1865­1985 年》 (台 北:該會出版,1985),頁 551。

(30)

中只有兩戶信徒,聚會人數少,信徒們有點沒自信、自卑感卻大有之;

另外將軍教會牧師館經年失修,形象落魄,經全體會友出動整理粉刷,

會友能自行出力整修聖堂、牧師館。在都市教會中是非常罕見,這是離 島教會可愛之處。 74 從吉貝教會信徒們對基督信仰信心動搖以及人數銳 減,將軍教會無經費整修只好經由會友們自力救濟,皆顯現澎湖地區經 營教會之困境。

1980 年代澎湖宣教的窘境並未改善,高雄中會對澎湖的金錢支援僅 有五萬餘元,以澎湖宣教一年五十萬的預算,那僅只有十分之一而已。 75 以至於弱小教會大部分是二、三間公用一位傳道者,有的離島教會甚至 沒有人來牧養。造成傳道師恐懼至澎湖服務之因,就是每當中秋之後至 隔年四月的東北季風,引起澎湖風沙迷漫,路上行人與機車行走困難,

另一個問題是傳道師的謝禮支付,曾經有傳道者說:「一個月內要分好幾 處拿謝禮,實在難堪!甚至要擔心下個月有錢可領否?」 76

1981 年在澎湖地區基督教堂分布慨況一覽表中,隸屬於長老教會的 教堂或佈道所有馬公、虎井、山水、啟明、良文、沙港、講美、赤崁、

瓦硐、後寮、吉貝、竹篙灣、小池角、內垵、花宅、將軍和七美教會,

共 17 間。 77 除了馬公、啟明、七美三間堪稱為堂會獨立自主外,其它教 會會友人數真是羅雀可數。曾經過主日崇拜時,教堂內滿座,甚至多到 教堂外還要擺放板凳提供給信徒坐的赤崁、講美、竹篙灣、小池角,現 今約有十幾人聚會,而瓦硐、花宅只有三、四個人聚會,甚至於良文、

後寮、沙港、內垵都已關門,空留著一幢屋頂佇立十字架的建築物, 78 各 地聚會人數變少,教會或聚會所已經開始逐漸銳減之中,就白沙地區的 教會而言,雖然在興盛時期聚會所有六處,但因人口外流,教勢日漸衰 

74 不著撰人,(澎湖將軍信徒粉刷教堂、吉貝會友如同殘燈加油)《臺灣教會公報》(1979) ,第 1419 期,頁 5。 

75 林憲平,(讓大家肯定澎宣的存在、讓大家分担澎宣的苦難)《臺灣教會公報》(1981) ,第 1546 期,

頁 5。 

76 林憲平,(澎湖真是惡魔島嗎?), 《臺灣教會公報》(1980) ,第 1500 期,頁 9。 

77 陳知青等人編, (宗教民俗篇) 《澎湖─慶祝中華民國建國七十年暨澎湖設治七百年》 (澎湖:澎 湖縣政府,1981) ,頁 108-109。 

78 林憲平,(澎湖真是惡魔島嗎?), 《臺灣教會公報》(1980) ,第 1500 期,頁 9。

數據

圖 2-1-3  七美西北灣石器工廠遺址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2007.02.16)  說  明:位於七美北邊海岸山坡上。  相傳明太祖時就有來自中國大陸閩  浙遷來的第一批居民,之後廢除  澎湖巡檢司,島上居民被迫遷回中國大陸,從此七美就成為倭寇和海盜  棲息之地。到了明末,又有第二批從大陸遷移此地,據說中和村山頂一  帶的夏姓居民就是當時移民,隨後陳、呂、吳、許、張、顏、葉等姓也  陸續遷到七美。  清廷治臺之初,將大嶼居民盡移往八罩(望安),因波濤不測或因偏僻  恐群聚奸賊,鞭長不及,防微杜漸,不准
圖 2-1-4  七美九孔美食節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2003.07.19)  說  明:呂明廣鄉長,首次以九孔產業,結合觀光行銷七美。  圖 2-1-5  七美九孔美食宴(2003)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2003.07.19)  說  明:免費品嚐九孔美食。
圖 2-3-2  瓦硐基督長老教會  圖片來源:本人拍攝(2004.04.10)  (三)望安花宅教會  望安(舊稱八罩)長老教會淵源與顏萬宗和王賢兩人有關。顏萬宗  最早接觸基督信仰的淵源要追溯到 1887 年黃能傑在西吉嶼船難後搭船到  八罩暫住時,準備轉往馬公前,借住花宅村顏萬宗家並藉此時機順便傳  教,這是顏萬宗最初接觸福音道理。1908  年前往新樓醫院治療眼疾時,  再一次聽道後,決心信仰,經高金聲牧師施洗而成為望安第一位正式洗  禮過的信徒。  另一位是王賢,原本是水垵庄頗有名望的乩童,為鄉民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一、 本人報名參加臺中市外埔區外埔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 107 學年度第 1 學期代理 教保員甄試,無下列情事:. (一)教師法第 14 條第

摘要: 本文第一作者係台灣工業與應用數學會 (TWSIAM) 副理事長, 從事工程數 學教育二十餘年, 發現工程師不甚了解張量, 數學家不熟悉莫耳 (Mohr) 圓,

王淑真:臺北市立啟明學校退休教師 李信仲:臺北市立蘭雅國中退休教師 章念慈:臺北市立蘭雅國中退休教師 黃若玲:臺北市立明湖國小退休教師

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 213 號胡忠大廈十三樓 1319

例如,參閱:黃啟江,《因果、淨土與往生:透視中國佛教史上的幾個面 相》〈第六章·從佛教研究法談佛教史研究書目資料庫之建立〉,(台北:臺 灣學生書局,2004 年),頁 237-252; Yasuhiro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三中學 馬碧雯副校長 17-10-2019... 支援教師教授初中學生學

九龍塘天主教華德學校 青衣商會小學 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 保良局何壽南小學 中華基督教會全完第二小學 保良局蕭漢森小學 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 南元朗官立小學

本校自民國 5 年創校,即將進入第 95 年,在歷任董事長、校長苦心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