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電腦科技在音樂創作教學上的發展與應用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電腦科技在音樂創作教學上的發展與應用"

Copied!
1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電腦科技在音樂創作教學上的發展與應用 電腦科技在音樂創作教學上的發展與應用 電腦科技在音樂創作教學上的發展與應用 電腦科技在音樂創作教學上的發展與應用

蘇金輝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科助理教授

摘要

在科技高度發展及重視創意革新的二十一世紀,音樂藝術上的創作能力之培 育已成為世界各國音樂教育中最為重視的政策之一。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許多 音樂創作也與資訊科技整合,以數位化的方式在進行。然而當今國內外一些與音 樂創造力教學相關的研究,多偏重於創作教學實施後對音樂學習成效之探討。對 於如何由音樂相關科技發展的角度來了解音樂創作教學時的應用方法及功能,以 幫助音樂教師在創作教學進行時能採取更適當的策略與工具,並無太多的探討。

因此,本文希望透過電腦科技在音樂教學上的發展、科技在音樂創作教學上的應 用、音樂創作的意涵與進行方式、創作軟體的類別與功能、現代科技在音樂創作 教學上的功能等方面之相關研究與文獻探討,提出分析與建議,以為未來資訊科 技融入創作教學領域時之參考。

關鍵詞: 電腦科技、音樂教學、音樂創作教學

(2)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on Music Creativity Teaching

Jin-Hwei Su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bstract

As the rapid growth of modern technology and the emphasizing of creativity in the current century, teaching music creativity has been one of the major education policies in many countries. The change of music composition from notational way to digitalized symbol has been achieved through the use of modern computer technology alone with music creativity.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on music creativity teaching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on music teaching,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technology on music creativity, the definition and content of music creativity, the classification and function of music software on creativity. Finally, principal ways of incorporating modern technology into creativity teaching on music are suggested by the author. It is hoped that the conclusion drawn from this paper will provide some effective ways of applying modern computer technology in music creativity teaching.

Keywords: computer technology, music teaching, music creativity teaching,

(3)

壹 壹 壹

壹、 、 、 、 前言 前言 前言 前言

在重視創意革新的二十一世紀,環顧生活中,我們隨處都可見到因創造力所 展現的成果,舉凡由音樂藝術上的創作能力、生活中所需的獨創性思維、職場上 的革新能力等,皆需要經由豐富的創造能力來達成。因此,如何經由教育來啟發 與培育學生的創造能力已成為當今各級學校教育目標中最重視的要項之一,音樂 教育也不例外。Gardner 即認為人人都具有音樂方面的智慧,音樂是人類發揮創 造力的途徑之一,學習者若能在音樂學習中獲得組織聲音的機會,並藉此表現自 我、發揮其在藝術的特質,不但能滿足想像力的發揮,得到學習音樂的成就感,

更能由此獲得自我價值的肯定(Gardner, 1983)。由此可知,在音樂課程中納入創 作教學不僅能培育創造力,更能成就音樂學習的最高價值。隨著科技的快速發 展,許多音樂創作也與資訊科技整合,以數位化的方式在進行。傳統中僅能依賴 記譜法來進行創作的方式,也因為數位化創作時代的來臨,而產生了巨大的變 化,並可以僅由操弄一個聲音或多音軌的混音方式而完成樂曲的創作,因此為創 作教學開創了更多的可能性與選擇性,也改變了過去對於音樂創作的定義。雖然 當今國內外許多與音樂創造力教學相關的研究,皆提出了創作教學實施後對音樂 學習成效的影響。但在當今眾多科技融入音樂教學的環境下,如何由音樂相關科 技發展的角度來深入分析與探討當前音樂創作教學的應用方法及功能,以為教師 在創作教學進行時能採取更適當的策略與工具,是音樂教育界應重視的議題。

貳 貳

貳 貳、 、 、 、 電腦 電腦 電腦 電腦科技在音樂 科技在音樂 科技在音樂 科技在音樂教學 教學 教學 教學上 上 上 上的 的 的 的發展 發展 發展 發展

二十世紀,電腦的發明可說是人類史上最重要的大事之一。經過了數十多 年,電腦已經深植於人類的日常生活當中,無論是在通訊、娛樂、交通…等方面,

都造成了極大的影響。近年來,由於資訊科技的快速進步與網際網路普及化的協 助,資訊應用之層面更快速地在擴展。音樂教育中以電腦為基礎、多媒體科技為 用而設計的教學系統,可依其學習理論與運用發展,分為以下五個時期 (蘇金 輝,2005;William & Webster, 2005;曾善美,2009):

一 一 一

一、 、 、 、 1960 年代 年代 年代 年代

電腦對音樂教育的影響,始於 1960 年代後期,由於深受行為主義的影響,

其應用重心在傳統視聽媒體與大型電腦。此時進行的重要研究發展包括:Moog 與 Buchla 發明的商業類比音樂合成器、Kuhn 與 Allvin 使用 IBM1620 加音高分 離器來訓練旋律視唱、1967 年由 Stanford 大學 IBM1620 大型主機上所發展出來 的聽力訓練軟體等。而此時期的電腦硬體及軟體,均是以教學作為設計上的主要 考量,並且由於這些第一代音樂軟體的費用昂貴,故僅能在大學校園中透過研究 經費的支持,由一些音樂學者來應用、研究與使用。

(4)

二 二 二

二、 、 、 、

1970 年代年代年代 年代

此時期的電腦硬體及軟體,雖在設計上仍是以教學為目的,但由於大學學者 對八位元電腦熟悉度的增加,並投入更多的時間在開發新的音樂軟體,因此到了 1970 年晚期,眾多適用於大型電腦的音樂軟體也逐一被發展出來。一些硬體的 發明,如「數位─類比轉換器」,讓音樂軟體可在四聲道數位音響上進行開發。

而桌上型微電腦的出現,影響了電腦在音樂上的應用。由於其在功能方面的提 昇、體積較以往輕巧、價格趨向合理化等優點,促使電腦教學軟體的開發,成為 越來越普遍的輔助性教學工具。此時期的研究與發展為:1970 至 1973 由 Illinois 大學運用柏拉圖 (PLATO) 系統所進行的大學生節奏教學研究、Placek, Peters 與 在柏拉圖系統上所發展出的系列音樂軟體、Gooch 設計出在大電腦上可以使用 的數位聲音產生器、在 Delaware 大學與 North Texas 大學所發展出與音樂教學有 關的系統等。這時期的電腦硬體發展,帶動了音樂軟體的開發與技術上的增進。

三 三 三

三、 、 、 、 1980 年代 年代 年代 年代

由於漸漸加入認知科學的精神,此時期的應用重心在強調系統化的教學設 計,並以建構理論為基礎。雖然仍以單機學習為主,但已開始強調發現式與互動 式的學習。自 1983 年起,MIDI 科技的發展及規格在音樂工業界被確立,此外 16 位元個人電腦及隨後 32 位元個人電腦的發明,使得音樂在演奏、創作、錄 音、及播放等方面,都能方便的應用;例如 Mosaic、Encore 及 Finale 等音樂應 用軟體。而 CD 和 CD-ROM 也為日後多媒體光碟的發展建立起世界性規格,另 有以圖形文字來呈現教學內容的多媒體及超媒體編輯軟體,如在個人電腦上使用 的 Toolbook 和 PowerPoint,及在 Macintosh 電腦上使用的 Hypercard 和 Director 等,皆屬於這個時期的音樂設計軟體。此時期的研究與發展包括:Williams 和 Peters 分別所發展出最早出現的音樂教學軟體輔助教學系列、Lambs 所創造最早 專為孩童設計的個人電腦創意作曲工具、Atkinson 所製作的多媒體製作系統、電 腦與 MIDI 音樂鍵盤連結的 ECS Keyboard Skills 互動式教學軟體、Schaffer 在 PC 上所發展的電腦輔助音樂教學人工智慧專家系統 Harmony Coach 等。此時期 的電腦種類不但眾多,在設計上也兼具實用性及人性化的設計,因此廣為音樂教 育界所使用。

四 四 四

四、 、 、 、 1990 年代 年代 年代 年代

受到認知心理學及資訊科快速進步的影響,這時期教學重點強調以社會建構 主義為理論基礎,注重情境化的建構學習。由「人」與「物」的角度來觀察,焦 點由早期的硬體轉向教師再轉向學生,並強調對於人類認知的研究不能以個體的 人為基礎,而是要以人在社會族群中的互動為研究方向。此時期將焦點回歸至學 生身上,即意謂著對學生的基本心智活動需有更深入的瞭解,教學與科技皆必須 基於對此的瞭解而設計。因此,根據學生需求而製作的互動式多媒體網際網路教

(5)

學系統,必須具體表現出人性化來,使整個學習環境展現出更有智慧的行為 (Riecken, 1992)。例如:SmartMusic 是第一套人性化的伴奏系統,經由麥克風連 結電腦與 MIDI,可以將預先錄製好的伴奏隨著演奏者的演奏速度來進行改變,

讓學習音樂變得有趣;Band-in-a-Box 是第一套使用電腦與 MIDI 鍵盤來為音樂 創作提供自動化伴奏的系統。另有蘋果公司所開發的 QuickTime 多媒體介面與微 軟公司所推出的 Video for Windows 多媒體應用程序介面,皆可透過數位媒體製 作播送現場或預錄的影音視訊片段。1995 年以後,隨著電腦硬體設備的普及化、

影音工具的高品質化及數位化、數位影像的規格化,讓網際網路化的多媒體教學 平台成為教學上的重要輔助學習工具。此時的 Authorware、Director 與 Flash 軟 體工具等,便是一些能發揮個人想像力、功能性較完整的整合式軟體,可使教育 工作者依照學生的需求,自行設計適合的網際網路支援性教學系統進行輔助教 學。

五 五 五

五、 、 、 、 2000 年代 年代 年代 年代

受到後現代主義的影響,教育體制由單一的意識型態發展到多元化的狀況,

並由提倡理解和尊重社會中不同性別、種族、族群的價值,讓每一個體都能獲得 基本的人權和尊嚴,也讓各族群的文化能獲得傳承。這股潮流在二十一世紀不但 影響了文學與藝術上的表達,形成前衛的表達風格及省思、批判的表現,也衝擊 到了社會中各項制度的產生。資訊科技在後現代科技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不但使個人化的學習得以實現、個別差異的教學問題獲得解決,更為人類在思考 模 式 上 帶 來 重 大 的 變 革 。 2000 年 之 後 多 媒 體 的 發 展 由 CD-ROM 轉 換 為 DVD-ROM 的規格,並逐漸形成網路化,各類音樂網站也應接而生,音樂教材 也可以同時以在線上或離線的方式來傳播。此外,隨著電腦視窗作業系統的快速 更新及數位科技的發展,許多與音樂相關的軟體也相繼而生,並讓音樂的製作、

錄音、創作和編曲變得更為便捷。這種以科技化的方法所製作的音樂稱之為「數 位音樂」 (Digital Music) 或「電腦音樂」(Computer Music) ,並帶動了數位音樂 實驗室及多媒體音樂實驗室的興起。此外,互動音樂的風潮結合即時影像的處 理,讓電腦在音樂作品中的角色與功能,由聲音的編輯、樂器音色的模擬,進一 步成為一個即興演奏者的角色。甚至當今蘋果公司所推出的 iPad、iPhone 等 3C 用品中的程式編放功能,也被音樂家拿來作為創作新聲響與演奏的工具。這些 3C 產品具有便於攜帶、演奏、互動等功能,讓音樂較之前更易融入大眾的生活 當中,而一些以手機程式所進行的音樂會、實驗音樂、手機交響樂團等也在全球 各地興起。此時期的音樂科技發展不但為傳統的音樂界帶來了極大的影響與衝 擊,也讓現代音樂及流行音樂的創作發展深受其影響,並增加了古典音樂與民族 音樂被重新創作的可能性。由於電腦科技可應用於音樂各領域,包括:音樂理論 與研究、樂曲創作與錄製、音樂欣賞與演奏、樂器教學與練習等方面,因此如何 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並增強己身的資訊素養與數位科技能力,為音樂教學者所

(6)

要面臨的重要課題。

參 參 參

參、 、 、 、 科技在音樂創作教學上的應用 科技在音樂創作教學上的應用 科技在音樂創作教學上的應用 科技在音樂創作教學上的應用

隨著科技快速的發展,帶動了音樂教學上的進步,讓學生可以透過實作的方 式來進行學習。特別是在創作方面,更可以透過電腦音樂軟體的運用,讓學生以 更具意義及更具體驗式的方式來嘗試創作。許多學者皆對於科技在創作上的運用 與功能提出其各自研究之論點,並進一步對於音樂軟體的類別提出分析與討論。

一 一

一 一、 、 、 、 電腦科技在創作教學上的功能 電腦科技在創作教學上的功能 電腦科技在創作教學上的功能 電腦科技在創作教學上的功能

Bruner (1996) 提出知識應盡量以一簡單的方法來提出,使學習者能以其所 能認識的形式來瞭解訊息。因此,不同的知識需要以不同的方法及形式來傳遞,

以幫助學習。當今許多的電腦音樂創作軟體,可由音樂參數之輸入而自動產生音 樂,在創作、學習及使用上均相當便捷,因此成為當今前衛實驗音樂與電腦音樂 創作學習上極佳的工具 (黃志方,2008)。根據 Berkley、Odman、folkestad、

Hargreaves、 Linstorm、Savage & Challis 等學者的研究,透過電腦所建立的學習 系統在音樂教育上所具有的功能包括:1. 可讓學生獲得各種音樂聲響的體驗;

2. 表現音樂的方法不再單靠樂器演奏才能達到,一般未具備樂器及樂理學習經 驗的學生,也一樣可以透過電腦來呈現其對音樂的感受 (Berkley, 2001);3. 電腦 科技成為學生接觸及創作音樂極佳的媒介,讓學生能了解並體驗到音樂的內涵 (Folkestad, Hargreaves & Linstorm, 1998);4. 電腦可將音樂的符號虛擬化,讓學 生在進行音樂學習時能著重於音樂在聲響上的探索,而非音樂符號的呈現 (Odman, 1992);5. 在音樂教學中透過電腦所具有的影像功能及建設性的機制,

能提升創作學習的成效 (Savage & Challis, 2001)。國內相關研究也提出透過網路 化的教學系統,可以解決當今音樂教學中單一化及單向式的問題,創造多元化的 學習資源、互動式的學習環境、合作式的學習機會及建構式的學習過程 (蘇金 輝,2005)。曾善美並提出電腦科技可應用於音樂各領域,包括:音樂理論與研 究、樂曲創作與錄製、音樂欣賞與演奏、樂器教學與練習等方面 (曾善美,2009)。

因此,電腦科技所能應用的層面不僅是在一般音樂教學中,更對於音樂創作教學 可產生極大的功能。

二 二 二

二、 、 、 、 音樂創作軟體的類別 音樂創作軟體的類別 音樂創作軟體的類別 音樂創作軟體的類別

透過電腦進行的數位化音樂創作是先將音樂參數 (包括音高、節奏、音色、

力度、演奏法等) 輸入,再透過電腦程式運算與資料處理,讓創作者可以透過電 腦介面輸入資料來安排音樂參數以進行電腦樂譜的製作,最後透過 MIDI 介面來 完成自動演奏。這樣的數位化創作軟體,可以便捷地讓學習者不受時地限制來進 行音樂創作方面的練習,也可讓教師在教學時不僅可以顧及音樂知識及感受的層

(7)

面,更能包含到音樂在創作上的教導與分享,從而培育學生的創造能力。當今許 多電腦創作軟體都具有便捷的功能,可以讓毫無音樂經驗的學習者也能輕鬆使 用。此外,不同創作軟體所具有的各樣功能,也可以讓教學者依照學習者的背景 與需求,選擇適當的創作軟體來進行教學。一些適用於孩童的創作軟體,例如 Garage Band 可以用圖寫的方式來進行創作,也可以將音樂作品由圖像式記譜法 轉以樂譜的方式呈現出來;而”E-Jay”系列,可將代表不同樂器的音軌以拖曳或 置入的方法,讓學習者探索許多具現代音樂風格的創作,包括 Hip-Hop、Dance、

Rave 等;SoundScape 是以圖像方式來代替樂譜方式來創作,並可讓學生透過合 作式的方式來進行創作。另有一些進階的創作軟體,適合中學生或成人使用,如 Finale、Sibelius、Encore、Cakewalk 等製譜軟體,可以提供一個創作環境,讓缺 乏專業音樂演奏及認譜能力的學生可以嘗試創作、編輯、播放音樂,也可以提供 一個學習環境,讓學生認識音樂元素間的關連性,進而增加創作能力與豐富音樂 知識 (曾善美,2009)。另有一些強調透過聽覺來進行編曲的軟體,即使未受過 正式音樂訓練的學生,也可以使用電子合成器及編曲錄音軟體來進行即興和創 作,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想法與感受,例如 Cubase 具有多軌錄製、編輯、儲存、

播放等功能,可以同時處理 MIDI 資訊與 Audio 檔案; Audition 能提供專業的音 效編輯環境,提供進階的音訊混合、編輯及特效處理等多項功能; Band-in-a-Box 具有伴奏和編曲的功能,可以產生各種風格的音樂,讓學生可以進行即興與配樂。

綜上可知,音樂創作教學隨著電腦數位時代的來臨而變的更為便捷與彈性 化,尤其是對於非音樂科系的學生而言,更可藉由電腦科技來發展音樂創造能 力。而教學者也可以根據教學上的需求,選擇不同功能的音樂軟體,來製作音樂 教材、設計創作活動、錄製音樂片段。

肆 肆

肆 肆、 、 、 、 音樂創作的意涵與 音樂創作的意涵與 音樂創作的意涵與 音樂創作的意涵與進行方式 進行方式 進行方式 進行方式

許多人對於音樂創作仍陷於一種迷思,認為創作進在音樂專業人士或作曲家 本身方能體驗到的經驗,但自二十世紀中葉以來,許多的研究論述皆對於音樂創 作一詞提出了新的定義與看法,因此也帶動了創作方式及內容上的擴充。

一 一

一 一、 、 、 、 音樂創作的定義與內涵 音樂創作的定義與內涵 音樂創作的定義與內涵 音樂創作的定義與內涵

一般人常認為「音樂創作」(music creativity) 即為「作曲」(composing),但 事實上,創作的內涵包含廣泛,「作曲」僅為「音樂創作」的一部份。「音樂創作」

乃創作音樂之能力,為創造力用之於音樂上之展現,也可稱為「音樂創造力」

(creativity in music)、「音樂創造性思考」(creative thinking) 或「創造性問題解決」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之能力。有關於「音樂創作」的定義與內涵亦可由「音 樂創造力」一詞中來探知其定義與內涵。朱光潛認為創造是根據已有的意象作材

(8)

料,並把它們加以剪裁綜合成一種新的形式,藝術創造都是平常材料的不平常綜 合,創造的想像就是這種綜合作用所必需的心理活動 (朱光潛,1979) 。Gibson 定義音樂創造力為:當個人被賦予音樂上的問題解決任務時,在思路上所展現出 的 原 創 性 (originality) 、 流 暢 性 (fluency) 、 變 通 性 (flexibility) 、 精 密 性 (elaboration) 等能力,而其內涵一般被認為體現於音樂創作活動中的作曲、編 曲、即興與分析能力上 (Gibson,1989)。有關音樂創作的內涵,康謳認為創作性 的節奏活動、歌唱活動、演奏活動、欣賞活動等皆屬於創造 (康謳,1984) ;楊 兆禎認為作曲的基礎練習中凡即興的、遊戲的,記譜練習及其他練習等、都包含 在創作範圍內 (楊兆禎,1987) ;范儉民認為編曲、錄音創作、樂器製作、舞蹈 創作、音樂戲劇化創作、歌唱或演奏的再創造等皆可視為是創作 (范儉民,民 85)。故音樂創作是一種藉聲音或音樂符號表達心中意念和思想的一種活動,只 要能將心中意念及思想表達,即使是藉歌聲或樂器直接傳達,皆可謂是音樂創作 (金信庸,1996)。Hickey 將音樂創造力分為「作曲」(Composition) 與「即興」

(Improvisation) 兩種活動方式 (Hickey, 1995)。但由於每一首樂曲在創作前期或 演出的時候多少都含有「即興」的意義在其中。有時候「即興」也須立基於明確 的規則之下。因此在音樂上「作曲」和「即興」並非對立的兩個名詞,而是在音 樂創作活動中具有可以互補的涵義 (Sadie, 1980)。綜觀以上學者的論述可得知,

「音樂創作」為:將已有經驗或素材重新編組成具有新意念的過程,在教學上所 含括的層面極為多元,是基於已備的知識,並運用各種不同的技能及媒介,如哼 唱,彈奏、敲擊、吹奏、肢體、表演,甚至透過電腦電子樂器、現場互動等方式,

來自由地表達情緒、編曲、即興或作曲 (蘇金輝,2010)。

二 二

二 二、 、 、 、 音樂創作的 音樂創作的 音樂創作的 音樂創作的進行 進行 進行方式 進行 方式 方式 方式

音樂創作的類別雖在特性上難以作清楚的切割與畫分,但可依其進行方式之 不同,而分為作曲(composition)、即興(improvisation) 與編曲(arrangement) 等三 種方式。根據新葛洛夫字典(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的解釋,「作曲」的 涵義為:以書寫形式所呈現出的音樂,或音樂家創作音樂的過程。「作曲」一辭 原本的解釋為 ”放在一起”,是一種需要專門技術、知識與才能的專業。李永剛 及張錦鴻指出「作曲」是以樂曲要素 (旋律、節奏、和聲)為基礎,結合配器、

音樂形式的發展,再透過專業的作曲手法來製造各類樂曲創作(李永剛,1084;

張錦鴻、1987)。黃玉生認為從較廣義的觀點來看,「作曲」或可視為「note level」

層次,而「音樂創作」則廣泛的涵蓋其餘兩個層次(黃玉生,2003)。而「即興」

的涵義為: 音樂最終的演出形式,通常是作曲家臨場的創作,或是將既有的樂 曲做進一步的製作或變化。「即興」一辭原本的解釋為 ”未經思考而放在一起”。

故即興著重於傳達意念及思想,所採用的媒介是很廣泛的,並不限於以音符來呈 現作品的形式。楊艾琳等即認為除了旋律性曲調創作外,凡聲音、肢體、說白、

自製樂器、敲擊樂器、美術應用、戲劇應用等,皆可被視為是創作媒介(楊艾琳、

(9)

黃玲玉、陳慧齡、劉英淑、林小玉,民 88)。由此看來,當今透過電腦或電子樂 器所產生的作品、現場互動演出的結果、實驗音樂作品等,皆可視為是「音樂創 作」的一環。有關「編曲」的定義為:將一作品由一媒介轉化到其他媒介,或是 指將一作品精密化或簡化。但此兩種編曲方向,可能是某一作品之平鋪直敘析轉 化,或是比原創作者更費力的仿作,因此皆隱含著某種程度之再創作(林小玉,

2005)。Elliott 認為編曲為將某一作品修改化(editing)、轉化(transcribing)、和聲化 (harmonizing)、管弦樂化(orchestrating),或重新創作化(re-composing)。編曲時必 須具備音樂實作的許多基本知識和能力,包括演奏、即興、作曲、指揮、聆賞等 層面(Elliott, 1995;林小玉,2005)。故凡是能根據原創作品進行簡單或多樣化的 改編,並讓改編後的作品成為異於原來編制之樂曲,皆具有創作上的教育意義,

其中也包括應用非傳統音緣及電子媒體。

伍 伍 伍

伍、 、 、 、 創 創 創 創作軟體的類別與功能 作軟體的類別與功能 作軟體的類別與功能 作軟體的類別與功能

為了能有效提升創造力的發展,許多與音樂創作相關的研究除了探討學習成 效上的改變、音樂態度的改變之外,也逐漸擴展到記譜策略方面的研究。Barrett 認 為 由 記 譜 法 的 內容 , 學 習 者 可 以 呈 現 出 自 己 對 於 音 樂 的 認 知 與 想 法 (Barrett,1997、2000、2001)。此也為教學者提供了探究創作教學上如何選則記譜 方式的管道,也包括了運用不同記譜方式在創作教學後的學習成效差異。在資訊 科技的快速進步下,當今許多創作都可經由電腦來完成,而不同創作軟體所具有 的功能與特性,也讓音樂教學者可以選擇適合學生能力的創作軟體來進行教學。

創作軟體一般可分為傳統的記譜法 (即五線譜記譜法) 及非傳統的記譜法 (如圖 像法、編曲混音法),其分別所具有的特性在教學上也呈現出不同的功能,分述 如下:

一 一

一 一、 、 、 、 傳統 傳統 傳統 傳統五線譜 五線譜 五線譜 五線譜記譜法 記譜法 記譜法 記譜法

在西洋音樂的發展史上,最早的記譜法可見於中世紀的格利果聖歌中,但當 時記錄音樂的方法僅先是以符號在表示出音高的位置,後來再逐漸由一線發展至 四線的記譜法,一直要等到十七世紀我們現今所看到的五線譜,才確立其地位。

直到今天,許多作曲家仍然是以五線譜的方式來記錄所聽到的聲音,在創作時也 是以五線譜來呈現其創作作品。由於五線譜以使用音高、音值、休止符等符號來 表現音樂上的思維,透過樂器學習或音樂理論相關的學習,往往能增加學習者對 於使用五線譜的認知。因此 Walker 認為使用五線譜記譜法須基於過去的音樂學 習經驗,因此對於過去有音樂及樂器學習經驗的人,才能使五線譜來創作,而對 於無過去學習經驗的人則無法以此方法進行創作 (Walker, 1978)。Paynter 進一步 強調當學生在學習使用五線譜時,教學者必須確認學生們有許多的機會去學習如 何去運用它們 (Paynter, 1992)。隨著音樂創作科技的發展,音樂創作的定義不再

(10)

僅指音樂作品的創造。Pugh、Pointon 和 Terry 即認為在現代音樂教育中,音樂 創造力所著重的應是音樂聲響的探索。但他們也強調:隨著學生持續進行在聲音 上的探索與操弄,他們會逐漸會發展出更複雜化的音樂結構,因此也將會需要使 用到傳統記譜法中的五線譜來創作 (Pugh, 1980;Pointon, 1980;Terry, 1994)。

Swanwick 和 Plummeridge 認為:當學生有動機去瞭解使用五線譜的方法時,使 用五線譜的教學才會有顯著的教學成效 (Swanwick, 1979;1988;Plummeridge, 1990)。對於以五線譜來進行創作教學,Pugh 認為以五線譜記譜法來進行創作,

會在創作及作品的呈現上讓學習者受到許多限制,包括 :1. 限制了個人獨立探 索音樂的能力、2. 對音樂作品的認識僅能透過現場演奏或錄音的方法才能達 成、3. 限制了創作時在作品長度、形式與織度等方面的發展、4. 僅能以絕對音 樂的表現形式來呈現個人對音樂的感受、5. 限制了對現代音樂方面的了解及創 作能力、6. 對音樂作品的印象要透過他人對音樂作品的詮釋才能達成 (Pugh, 1980) 。Vulliamy 和 Shephersu 則認為教學上使用五線譜記譜法來記譜對創造力 的發展並無幫助,而且許多國家所特有的音樂是無法以五線譜的方式來記載的 (Vulliamy & Shephers, 1984)。由此可知,五線譜記譜法對於現今音樂教育上所重 視的聲音探索,並無法完整的達成其功能,而使用五線譜記譜法對於學生在音樂 創造力上的影響,是需要依照學生的程度及學習動機而定。

二 二

二 二、 、 、 、 非傳統 非傳統 非傳統 非傳統圖像 圖像 圖像 圖像記譜 記譜 記譜法 記譜 法 法

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讓音樂科技創作媒材提供了現代作曲家們不同的藝術 表達方式,如音樂與影像或圖像結合的創作方式。近年來許多以運用圖像來進行 創作的方式逐漸受到教育界的重視,許多相關研究與應用也以中小學學生為對象 而進行,學者如 Walker、Auh、Davidson 和 Scripp 等皆針對圖像記譜法在創作 教學上的應用進行了研究 (Walker, 1990 ; 1992 ; Auh, 1996 ; 1997 ; Auh &Walker, 1999 ; Davidson & Scripp, 1988)。根據 Walker、Gruber 和 Wallace 的研究顯示:

視覺形象與創造性思考間有密切的關係,而以圖像的方式來進行創作,可提高創 造性思考能力 (Walker, 1978;1985;1987; 1990;1992;Gruber& Wallace, 1999)。

Auh 和 Walker (1991) 在比較學生於採用傳統五線譜記譜法或自創圖像記譜法之 創作技巧後發現:使用五線譜法的學生在創作時著重於音樂的結構性表現,而使 用圖像記譜法的學生則偏重於作品的表現性和獨特性 (Auh & Walker,1991)。

Auh 和 Walker 的也發現,圖像記譜法可將聲音視覺化,因此學生能透過簡易及 具體化的方式來創造及發展音樂,也能夠將音樂更精進化 。Amabile 也認為以 圖像方式創作能讓學生有自行做選擇的機會,可有助於提升學生在學習上的創造 力 (Amabile, 1996)。而使用圖像表示法的學生在創造力及創作方法的運用上,較 使用傳統五線譜記譜法的學生有更好的表現。研究也發現,使用圖像表示法的學 生較使用五線譜記譜法的學生能創作出更多的作品 (Auh & Walker, 1999)。

Bamberger 的研究也顯示:創作時使用圖像記譜法,較使用五線譜記譜法更有助

(11)

於學生在創造力上的發展 (Bamberger, 1991)。因此,Walker 和 Auh 鼓勵學生要 多使用圖像表示法來進行創作 (Walker, 1992 ;Auh, 1996;1997;2000)。Auh 認 為圖像記譜法能將作品中無形的一些原素 (如節奏、調性) 以有形的方式呈現出 來 (Auh, 2000)。相較於前述多位學者對非傳統創作方式的研究結論,Priest 、 Deci 和 Ryan 卻認為創作時如有太多的限制雖然會阻礙創造力的發展,但是若給 予適當的限制,尤其是具知識性價值或是能引導學生進行選擇特性的學習,卻能 大幅地提升學生的創造力 (Deci 和 Ryan, 1985;Priest, 2001)。許多人認為圖像 記譜法在創作前不需要經過事先的學習,但 Truman 和 Mulholland 特別提出:

當學生以圖像記譜法開始進行音樂創作時,應該要在事前給予學生一些預備的時 間,好讓學生熟悉各個圖像所代表的聲音意義,以便在創作進行時能正確的選用 適當的對應性音樂性物件和圖像 (Truman & Mulholland, 2005)。

三 三

三 三、 、 、 、 非傳統 非傳統 非傳統 非傳統編曲混音法 編曲混音法 編曲混音法 編曲混音法

二十世紀以來的音樂最顯著的特徵之一就是運用許多不同的工具創造出更 多新的音色與聲響。由於科技的進步,作曲家在創作時可採用各式各類的樂器和 媒介來當作製造音樂的工具,包括傳統的弦樂、管樂、敲擊樂器、錄音帶、到電 子樂器等,讓音樂中出現了過去人們所從未經歷的各類音色和無法想像的各種聲 音。此時期組合音色的目的,不再是為了表達音樂或交流樂念,而是以有組織或 隨機的聲音,透過電腦資訊技術來進行各種大規模的探索。例如二十世紀後現代 音樂的創辦者之一的 John Cage 即質疑音樂的根本定義,他提出所有「聲音」都 是音樂的觀點。例如 Cage 於 1940 年開始進行將鋼琴當成打擊樂器的實驗,他在 琴弦上穿插紙片、木條、橡皮、湯匙、螺絲等不同材質的物件,演奏者擊弦時便 會產生各種互相干擾而特殊的變化音色,一台鋼琴彷彿是一個樂團。而 Cage 於 1952 年首演的 「4:33」一曲中,就展示了他的創作概念,即:非意圖的聲音和 樂器的聲音應視為同等,皆符合音樂的合法性。雖然「4:33」是三部分的鋼琴奏 鳴曲,第一部分,開始時演奏者先放下琴蓋,坐在鋼琴前,靜止不動三十秒,打 開琴蓋再放下;接著進入第二部分,演奏者靜止不動兩分廿三秒,打開琴蓋再放 下;最後進入第三部分,靜止不動一分四十秒之後樂曲結束。在整曲靜默的過程 中,可聽見音樂廳外的風聲和雨聲、廳內聽眾困惑不安和交頭接耳的抱怨聲,台 下群眾隨著時間過去而騷動,最後有人開始離場,樂曲結束。這樣的演奏方式,

打破了以往對音樂的概念,呈現出一種新的聲音藝術。1959 年紐約的哥倫比亞

-普林斯頓電子音樂中心新一代電子合成器 “馬克二號” 的試驗告成,美國序列 音樂作曲家 Milton Babbitt 即透過此電子合成器來創作,以多軌道合成電子音 響,採用序列化的十二音作曲技法,創作出電子音樂,成為以當時最先以 “馬克 二號” 電子合成器從事電子音樂創作的作曲家,也因為如此 Babbitt 成為探索整 體序列音樂和電子音樂創作的起始者。1988 年 Miller Puckette 在巴黎 IRCAM 開始研發 Max/MSP 系統,讓由原本 MIDI 操控為主的功能進步到聲音訊息的即

(12)

時處理,讓作曲家更易於透過電腦來進行創作。此時軟體介面的改革帶動了互動 式音樂的興起,並可結合即時影像的處理,讓電腦的功能在聲音編輯、音色模擬 之外,還可即興演奏。一些電腦音樂編輯軟體如 Cubase、Band-in-a-Box、Yamaha Visual Arrange、Adobe Audition 等,都在教學、音樂創作及商業上被大量應用。

例如 Cubase 音訊與音樂創作處理軟體,具有極強的混音後製與環繞音效處理能 力,可以記錄創作、編曲與混音。Seddon 與 O’Neill 的研究顯示:由於電腦可 以同時記錄了學生在音樂元素上的發展與創作的歷程,並以 MIDI 檔案的方式儲 存起來,並透過影像來紀錄創作步驟,讓教學者可以了解和研究學生即興創作的 整體過程 (Seddon & O’Neill, 2003)。故對於教學者而言,編曲創作軟體除了可以 提供創作樂曲的功能,還能紀錄樂曲創作的歷程,因此有助於教學者進行學生在 創作學習上的評量。另如 Band-in-a-Box 音樂製作軟體,可以用於創作、播放和 錄製 MIDI、現場人聲和現場樂器的樂曲。由輸入和絃記號,並選擇好音樂風格,

即可以將音樂創意即時實踐。Yamaha Visual Arrange 伴奏音樂軟件的界面透過選 擇各種 Band Style 的演奏效果來組合、連接歌曲,便可編輯成一首完整的伴奏音 樂。此外, Adobe Audition 編輯混音軟體,具有先進的混音、編輯、母帶後期 處理及特效處理功能,可以剪接音樂,製作視聽、廣播及影視所需的音效,不僅 實用性高,支援度也極強。Davidson 的研究顯示, 適當運用製譜編輯軟體作為 創作工具,對於缺乏專業讀譜與演奏能力的學生而言,提供了他們一個創造音樂 的環境,並可透過編輯與播放音樂來學習和探索音樂元素之間的關係, 因而增 進創作能力 (Davidson,1990)。因此音樂編輯軟體不但可為專業人士或現代音樂 創作家所使用,對於其他非專業音樂科系的學生而言,只要本身具備基本資訊素 養與音樂知識,即可運用這些軟體進行簡單的音樂編曲和創作,並從中獲得創作 的經驗與樂趣。另有軟體可以應用於音樂練習之上,如 SmartMusic Studio 是基 於電腦系統的互動式音樂練習軟體,主要是木管樂器、管樂及聲樂,電腦可以感 應到演奏者所做出的速度及表情上之變化而隨之作出回應,提高了練習音樂時的 樂趣。研究顯示,這種透過演奏來創作的音樂軟體結合了智慧型及人性化的學習 方式,在教學上可以增加學生對於音樂性上的發展 (Glenn, 2000) 。

綜上可知,不論是使用傳統記譜法或非傳統記譜法創作軟體,創作前的準備 與練習是必須的,學生需要在準備期間對聲音及其代表這些聲音的符號、圖像、

工具的關連性及編輯方式更為熟悉,好讓之後的創作在音樂學習中能成為更具有 意義性及內涵性的音樂活動。而教學者在準備期間則須在音樂課程中培育學生的 創作智能及技能,如:提供學生各類具表現力的音樂,以增加學生對音樂基本要 素的理解 (包括: 旋律、和聲、節奏、音色、織體、曲式、風格等),並透過培 養學生對音樂內在所具有的感知能力,來增進學生對於音樂在感受上的體驗 (Reimer, 1989)。如此才能有效提升各類創作軟體在教學上的最大使用與學習效 能。

(13)

陸 陸 陸

陸、 、 、 、 現代 現代 現代 現代科技在音樂創作教學上的功能 科技在音樂創作教學上的功能 科技在音樂創作教學上的功能 科技在音樂創作教學上的功能

科技對於音樂創作的影響不僅是在表現方式及創作內容上,更可在教學上提 升學生想像力的發展及落實音樂創作教學。以下將就科技在音樂創作教學上可產 生的功能,分別敘述之:

一 一 一

一、 、 、 、 現代 現代 現代 現代科技 科技 科技 科技可提供多元化的表現方式 可提供多元化的表現方式 可提供多元化的表現方式 可提供多元化的表現方式, , , ,擴展 擴展 擴展 擴展音樂 音樂 音樂 音樂創 創 創 創作 作 作 作的 的 的 的內 內 內 內 容 容

在所有的音樂教學領域中,音樂創作常常都是容易被忽略的層面,探究其原 因,除了在教學上缺乏資源之外,學生的音樂基礎能力不足、音樂教師對科技的 不熟悉等原因,都有著有著極大的關係。隨著現代科技產品的功能越來越多元化 的發展,音樂教學者可以藉由各種不同的軟硬體設備,來幫助學生建立基本能 力、提升學習音樂的興趣,最後經由軟體的應用來落實音樂創作的學習。由於音 樂創作的內容包含了各類聲響與音樂形式的創造,因此音樂創作者可以使用電腦 科技來嘗試從未有過的音樂型態,也可以透過資訊技術來操弄聲音,更可以讓音 樂創作的呈現與其他藝術結合。電腦可以作為模擬真實音效之工具,並可在製作 中隨時修改或更新音樂的組成要素、變換聲音效果等,因此更加速了創作時的流 暢性與便利性。許多現代科技產品除了可成為創作的工具,也可作為音樂創作時 的元素和物件,例如電腦軟硬體可當成樂器來使用,創作作品可透過電腦與合成 樂器來播放、演奏者與電子及電腦機器可同步進行現場演出等。由此可見:電子 與電腦科技的發明,延伸了人們對於聲音的運用方法,讓音樂由最早的自然人 聲、樂器聲響、環境音響到現今任何可發聲的音源等,都成為創作者可以發揮想 像力的工具,也將音樂的發展帶入了一個新的紀元。

二 二

二 二、 、 、 、 現代 現代 現代 現代科技 科技 科技 科技可 可 可 可提升想像力的發展 提升想像力的發展 提升想像力的發展, 提升想像力的發展 , ,落實 , 落實 落實音樂 落實 音樂 音樂創作 音樂 創作 創作教學 創作 教學 教學 教學

科技時代下的音樂創作教學,不能僅被窄化為電腦技術上的操作或音樂符號 的輸入,必需要能重視科技於創作上之教育意義及美感價值。有關音樂創作與音 樂學習之間的關聯,Wallach 認為:創造力不應是被教導出來的,應要被教導的 是與特定學科或領域有關的技巧及對各種風格的領受度。故學習者所要學習的,

是這些領域的實體及內容層面,而非只是學習其中的創造力 (Wallach,1983)。

Strand 認為:創作和編曲可以提升學生學習音樂的能力 (Strand, 2006),因此透 過科技不僅可以帶動對音樂基本鑑賞能力 (包括聆聽、情意、感受等) 的培養,

還能透過科技與創作的結合來探究音樂作品中的內涵、擴展音樂想像空間、培養 創造思考能力。隨著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將資訊科技融入教育是必然的趨勢,科 技化的音樂創作軟體較傳統書寫式譜曲創作更能融入音樂教學中,使音樂教學變 的更為生動有趣,也讓音樂創作不再令人望之卻步。此外,當今電子與電腦產品 不但可以成為音樂創作者想像力的媒介,而且也讓音樂可以結合視覺、藝術、醫 學、科學而成為應用藝術的形式,讓音樂創作在表現形式與進行方式上有更寬廣

(14)

的空間。資訊科技高度進展的同時,資訊互流與連結的功能也擴展了人類的創意 想像空間。科技在當前音樂領域中所能提供的強大功能與表現廣度,已不容被忽 視。但在透過科技來發展和探索創作表現方式的同時,也必須兼顧到數位時代的 新美學觀與新省思,才能讓科技在音樂創作上發揮它最高的效能。由此可知音樂 創作在科技快速的推動下,由過去僅為少數人所擁有的專利而成為今日大家皆可 以嘗試及應用的活動,也讓現代人隨時可結合資訊科技與創作來將音樂融入生活 當中。

三 三

三 三、 、 、 、 現代科技可實現合作式學習 現代科技可實現合作式學習 現代科技可實現合作式學習 現代科技可實現合作式學習, , ,提升創作教學的成效 , 提升創作教學的成效 提升創作教學的成效 提升創作教學的成效

在許多人的觀念中,音樂創作是由創作者獨自來完成的工作,作曲家也常需 要以獨處的方式來獲的創作上的靈感。但根據近年來許多研究顯示:以合作的方 式來進行創作學習,較以個別的方式來學習創作,更能增加學生的創意性、人際 互動及音樂學習上的果效。Miell 和 McDonald 的研究發現在使用合作學習的方 式來進行創作之組別,在期末作品上較以個別的方式進行創作之組別,有更佳的 表現 (Miell & McDonald, 2000)。Burnard 曾針對小學二年級學童進行研究,發現 合作的方式對創作具有影響力 (Burnard, 2000)。Holloway 的研究顯示:在大學 音樂欣賞課程中使用合作學習的方式,能明顯地提升學生在聆聽音色、旋律及拍 子等方面的音樂能力 (Holloway, 2001)。透過電腦科技所產生的音樂可以獨立存 在,也可以和其他的真實聲音或傳統樂器混合演奏。這樣的音樂不僅可以現場演 出,也可以藉由不同的媒體裝置來傳送及播放 (高惠宗, 1994)。由於網路與資 訊科技的發展,讓教育的方式與內容也隨之改變,學習場域因之而可以無限的延 伸,學習方法上也引發了全面的變革。此外,網路學習是本於合作學習的精神,

多媒體的發展除了讓學生可透過網路進行各種軟體的學習,也可以透過網路進行 音樂傳輸及教學文件和軟體的使用,並可共同討論音樂創作的經驗及學習音樂創 作的方法,進行社群交流,因此可以促進創作教學成效的提升。隨著數位化與網 路化的學習環境日漸普及,音樂創作教學更應著重引導學生應用資訊科技來進行 網路化的合作學習,以促進學習成效的提升。

柒 柒

柒 柒、 、 、 、 結語 結語 結語 結語

在資訊時代創作工具日益精進的影響下,當今音樂創作的環境也產生了重大 的改變,過去須具備特殊天份才能成為作曲家的觀念,也被各式製譜與編輯軟體 所逐漸改變為各種聲音上的探索和實驗,即使是不具備音樂天份的一般大眾,也 可嚐試透過電腦來進行錄製、播放或編輯樂曲,更可透過各類編制的功能來進行 創作。透過電腦科技所創作出的電子音樂,成為新世紀具有嶄新、突破與代表性 的音樂作品樣式,也為創作帶來新的作品型式。這樣的發展不僅為創作者、演奏 者帶來了新的課題,也為音樂教學方式開創了更多的可能性。此外,科技對於創

(15)

作教學上的影響也同時擴充了音樂教學上的內容,提升了音樂教學上的效能。對 於科技在創作教學上應用之層面、音樂創作進行方式之了解、音樂創作軟體之功 能等,都是音樂教師在進行創作教學活動時必須要兼顧的面項。而在培養學生於 當代科技環境下發揮創意、體驗音樂或扮演作曲家的教學目的之外,教師們還必 須在教學過程中,了解各類創作軟體工具的功能是否適切於學生的能力來使用,

方能落實創造力的學習。科技所帶來的革新為音樂創作學習開拓了更多元化的方 法,相關學習成效評量的進行,以作為創作教學持續發展的依據,也是音樂教師 所不可忽略的要項。因此,身為二十一世紀的音樂教學者在進行創作課程時,除 了要保有音樂專業的既有基礎和認知外,更要與時代同進,才能借助資訊科技的 力量,跳脫舊有的教學思維,開創新的學習方式,發揮最大的教學效能。

(16)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 一

一 一、 、 、 、中文部份 中文部份 中文部份 中文部份

朱光潛 (1979)。文藝心理學。台北:台灣開明書店。

李永剛 (1984)。作曲法。台北:樂韻出版社。

林小玉(2005 )。音樂創造力之實徵研究:以「邁向藝術」課程方案運用於國小 音樂創作教學。藝術教育研究,10 期,87-126 頁 。

范儉民 (1996)。音樂教學法。台北:五南。

高惠宗 (1994)。電子音樂─理論與實作。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

張錦鴻 (1987)。作曲法。台北市:天同出版社。

康謳 (1984)。音樂教材教法與實習。台北:天同出版社。

曾善美 (2009)。音樂教育科技歷史發展之回顧與再思。屏東教育大學學報,33 期, 397-424 頁。

黃玉生(2003 ) 。電腦科技在音樂創作上之應用。國立臺北師範學院音樂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志方 (2008): 進入數位音樂創作的天地。美育雙月刊, 19-29 頁 。 楊兆禎 (1987)。音樂創作指導。台北:全音樂譜。

楊艾琳、黃玲玉、陳慧齡、劉英淑、林小玉 (民 88)。藝術教育教師手冊─國小 音樂篇。台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蘇金輝 (2010)。從音樂創作的發展探討數位音樂在教學上的實踐。台灣科技大 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報,Vol. 6,85-107 頁。

蘇金輝 (2010) 創造力在音樂通識課的探討與應用。《通識學刊:理念與實務》,

2 卷 1 期,161-187 頁。

二 二 二

二、 、 、 、英文部分 英文部分 英文部分 英文部分

Amabile, T.M (1996) Creativity in Context. Boulder, CO; Westview.

Auh, M (1996) Prediction of musical creativity in composition amongst selected variables for upper elementary students. (Doctoral Dissertation,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Cleveland, Ohio, USA, 1995).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6, 3875A.

Auh, M. (1997). Prediction of musical creativity in composition among selected variables for upper elementary students. Bulletin of the Council for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133, p. 1-8.

Auh, M & Walker, R (1999) Compositional strategies and musical creativity when composing with staff notation versus graphic notations among Korean students.

Bulleting of the Council for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141. p 2 – 9.

Auh, M. (2000). The effects of graphic notations on creative thinking in composing

(17)

music. Proceedings of the 2000 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Australian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Education, held at University of Sydney on December 4th - 7th, 2000.

Bamberger, J (1991) The Mind Behind the Musical Ear.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ehavior, 25, p. 123-136.

Barrett, M. (1997), Invented notations: A view of young children’s musical thinking, Research Studies in Music Education, 8, p. 2-14.

Barrett, M. (2000), Windows, mirrors, and reflections: A case study of adult

constructions of children’s musical thinking, Bulletin of the Council for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145, p. 43-61.

Barrett, M. (2001), Constructing a view of children’s meaning-making as notators: A case-study of a five-year-old’s descriptions and explanations of invented notations, Research Studies in Music Education, 16, p. 33-45.

Berkley, R (2001) Why is teaching composing so challenging? A survey of classroom observation and teacher’s opinions. British Journal of Music Education. 18, 2. p.

119 – 138.

Bruner, J. (1996). The Culture of Educati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urnard, P (2000) Examining experiential differences between improvisation and composition in children’s music making. British Journal of Music Education. 17, 3. p. 227 – 245.

Davidson, L. & Scripp, L. (1988). Young children's musical representations: windows on musical cognition. In J. A. Sloboda (Ed.), Generative Processes in Music (p.

195-230). Oxford: Clarendon.

Davidson, L. (1990) ‘Tools and environments for musical creativity’. Music Educators Journal, May: p. 47-51.

Deci, E.L & Ryan, R.M (1985)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New York; Plenum Press.

Elliott , David J. (1995) . Music Matters: A New 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olkstad, G., Hargreaves, D. J., & Lindström. (1998). Compositional strategies in computer-based music making. British Journal of Music Education, 15(1), p.

83-97.

Gardner, Howard(1983). The Arts and Human Development. 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 VI.

Gibson, S. (1989). A comparison of music and multiple arts experiences in the

(18)

development of creativity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Glenn, S. (2000). The effects of a situated approach to musical performance education on student achievement: Practicing with an artificial intelligent computer

accompanist.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61(08), 3098. (University Microfilms Order No. AAT9984138).

Gruber, H. E & Wallace, D. B (1999) The case study method and evolving systems approach for understanding unique creative people at work. In Sternberg, R. J (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p. 93 – 115.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ickey, M. (1995).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ldren's creative musical thinking processes and products (Doctoral dissertati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1996).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7 (1), 145A.

Holloway, M. S. (2001). The use of cooperative action learning to increase music appreciation students' listening skills.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Utah, 2001).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61, 4714.

Levi, R. (1991). Investigating the creativity process: The role of regular musical Miell, D., & McDonald, R., 2000). Children’s creative collaborations: The importance

of friendship when working together on a musical composition. Social Development, 9, p. 348-369.

Odman, P. J (1992) Didactical / Phenomenological aspects of creative music making with the help of computers. Datorer I Musikundervisningen. 11, 21. Stockholm:

Centre for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Paynter, J (1992) Sound and struc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lummeridge, C (1990) Music education in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Falmer.

Pointon, M (1980) Mucking about with notes – a reply to Aelwyn Pugh. 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 10,1. p. 35 – 39.

Pugh, A (1980) In defense of musical literacy. 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 10, 1.

p. 29 – 34.

Riechen, D., (1992).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 and percep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 design, edited by Batter, M., & Dannenberg, p. 319-338.

Sadie, Stanley.(Ed.). (1980).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Vol. 4, 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

Savage, J & Challis, M (2001) . Dunwich revisited: collaborative composition and performance with new technologies. British Journal of Music Education. 18, 2. p

(19)

139 – 149.

Strand, K (2006). Survey of Indiana music teachers on using composition in the classroom.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54. Retrieved from http://Oweb.ebscohost.com.j anus.uoregon.edu: 801ehostl

Swanwick, K (1979) A basis for music education. Berks, NFER publishing co.

Swanwick, K (1988) Problems of a sociological approach to pop music in schools.

British Journal of Music Education. 5, 1. p. 49 – 56.

Terry, P (1994) Music notation in secondary education: Some aspect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British Journal of Music Education. 11. p. 99 – 111.

Truman , Sylvia M.& Mulholland Paul (2005) . A creative alternative to music notation: Exploiting visual metaphors to encourage musical creativity in school aged children. Knowledge Media Institute, The Open University, Milton Keynes, Atta Badii, Informatics Research Centre,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University of Reading

Vulliamy, G & Shepherd, J (1984) The application of critical sociology to music educ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Music Education. 1, 3. p. 247 – 266.

Walker, R. (1978). Perception and music notation. Psychology of Music, 6(1), p.

21-46.

Walker, R. (1985). Mental imagery and musical concepts: some evidence from

congenitally blind. Bulletin of the Council for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85, p.

229-238.

Walker, R. (1987). The effects of culture, environment, age, and musical training on choices of visual metaphors for sounds. Perception and Psychophysics, 42(5), p.

491-502.

Walker, R (1990) Musical beliefs: Psychoacoustic, mythical, and educational perspectives. Colo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Walker, R (1992) Auditory-visual perception and musical behaviour. In Colwell, R.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sic Teaching and Learning. New York;

Schirmer Books.

Walker, R. (1978). Perception and music notation. Psychology of Music, 6(1), 21-46.

Wallach, M. A.(1983). Creativity and Talent. In Documentary Report of the Ann Arbor Symposium on the Applications of Psychology to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Music:SessionⅢ, Motivation and Creativity. Reston, VA:Music Educators National Conference.

Williams, D. B., & Webster, P. R. (2005). Experiencing music technology. New York:

Schirmer Books.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Continue to serve as statements of curriculum intentions setting out more precisely student achievement as a result of the curriculum.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

• elearning pilot scheme (Four True Light Schools): WIFI construction, iPad procurement, elearning school visit and teacher training, English starts the elearning lesson.. 2012 •

ix If more than one computer room is opened, please add up the opening hours for each room per week. duties may include planning of IT infrastructure, procurement of

Experiment a little with the Hello program. It will say that it has no clue what you mean by ouch. The exact wording of the error message is dependent on the compiler, but it might

Therefore, this study is focusing on designing the bicycle traffic safety Lesson Plan to enhance the bicycle riding safety of students.. Through the pre-teaching test and the

From literature review, the study obtains some capability indicators in four functional areas of marketing, product design and development, manufacturing, and human

Using secondary development technology of NX Open API for C++, this study enables automatic designs that are centered on mold and CAD principles, while in the m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