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目次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目次"

Copied!
2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

目次

編輯說明 章節目次 卷目次

1

贊助資訊

(3)

編輯說明

本電子書以「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Version 2022.Q3」為資料 來源。

漢字呈現以 Unicode 3.0 為基礎,不在此範圍的字則採用組 字式表達。

梵文悉曇字及蘭札字均採用羅馬轉寫字,如無轉寫字則提供字 型圖檔。

CBETA 對底本所做的修訂用字以紅色字元表示。

若有發現任何問題,歡迎來函 service@cbeta.org 回報。

版權所有,歡迎自由流通,但禁止營利使用。

(4)

No. 2818

大乘二十二問本

見有五蘊□法執□世間□□若深□□□□□涅槃。不樂住世救拔群 品。是故聲聞緣覺之行。若初發心修行

□□□□□□□□□□□□□□□前境界修無相法離一切相。都無 所得了人法空故□著□□□□□□□□□□了法空故不樂涅槃。不 向聲聞緣覺之行□□□空能離凡夫二乘□□□菩薩行。故維摩經 云。非凡夫行非賢聖行。是菩薩行。此菩薩行契順真如。離一切 相。一切分別。故離凡夫世俗之地不向聲聞緣覺之行。能為眾生說 如是法。令離一切煩惱之苦。故修無念離一切相。即此是

□□□□□。

第二問云。又不退入行菩薩內所思意外身顯現法中內修第一行法何 是外行。第一法是何 謹對所問。深遠文意難知。須述兩解以通妙 趣。第一釋云。夫云不退總有三種。一信不退。即十住初自信己 身。有真如法性無動念。是本源心。由有此性決定成佛。深信解故 分證真如。決定不退。大乘正信心亦不退轉趣入。二乘亦能權現化 作。佛身八相成道利眾生事由得定信成。此功能故此菩薩名信不 退。二證不退。即初地位斷分別障正證真如。一念能至百佛世界供 養百佛。請轉法輪開導群生拔濟云識。由證真如離分別故。不起一 切煩惱。□□永不退失。真無漏故此菩薩名證不退。三行不退即入 八地。常任運住純無性心。在法駃流任運而轉萬行倍增。外雖起化 不動無相。內雖無動外化無窮。由不退動無相行故。此位菩薩名行 不退。今此文中言不退者。即此三位不退人也。言入行者。行謂行 位。即入此三不退位也。此諸菩薩內心所有思惟意樂。為化眾生外 起作用。是故名為外身顯現。即彼所修無相妙行。多為內修第一法 行。第二釋□言不退者即不動也。若心無念名為不動。若至無念不

(5)

前。所修行中是故名為外身顯現。而其內修無相妙行常不動念。名 為內修第一行法。

第三問云。修身口意從初至修行。行如何 謹對。修身口意須戒定 惠。言修戒者復有三種。一攝律儀戒。離身口意所有十惡。二攝善 法戒。即身口意所修行十善。三攝眾生戒。即行十善利益眾生。修 行如此三聚淨戒。即是初修身口意也。言修者。身定。謂即結跏趺 坐不低不昂不傍不側。故經偈云。見盡結跏趺像魔王尚驚怖。何況 入道人端坐不傾動。口定謂即言成准的。語行相應心口皆順。如說 能行如行能說。楷定正邪命物歸信。心定謂即遠離散亂。常在有相 無相三昧。恒不遠離心一境性。有相定者即經所說。觀佛三昧觀淨 土等。無相定者。即經所說。離一切相一切分別。身口意業能如 是。定即是次修三業地也。言修慧者。身慧有二。有相無相二種別 故。身謂眼耳鼻舌身也。身者聚義。聚此五種總名為身。此五雖無 計度隨念。而亦得有微細分別。能取色聲味觸境而生戀著。於此五 塵有二種慧。若能了知是非好惡。不迷不謬。名為世間有分別慧。

若於此五無所分別。雖聲聞知而不貪著。是即名為無分別慧。即修 身業所有慧也。口業慧者亦有二種。有相無相二種別故。辨說善惡 命眾生知。是名有相口業慧也。雖能說別德失差別。而於其中爾著 語相。雖終日語而無所語。雖常說法而無所說。是即名為無分別 語。是名依慧所修語也。言意慧者亦有二種。有相無相二種別故。

若意了知一切。

諸法善惡得失因果差別捨惡從善名有相慧。能於此中都無所得。於 一切法無所取捨心念不生。名無相慧。若身口意依如是慧而修行 者。是究竟修身口意也。

第四問云。又今處於五濁惡世自說無縛彼亦無解義如何者 謹對。

濁者滓穢不清淨義。眾生所以處濁劫者。由自身命不清淨故。眾生 及命皆渾濁者。由煩惱濁。有煩惱者。由其見濁妄見塵沙。遍處生

(6)

執不清淨故。名之為濁眾生。本性即是真如。常樂我淨具恒沙德。

自皆本源妄生諸見。起煩惱業受苦無窮。真樂本消失而不知。妄苦 本空得而不覺。如是一切皆從見生。見濁不生諸濁皆靜。若離妄念 照達心源。淨相尚無濁相。寧有離淨濁相。不見身心無罣無礙。誰 縛誰解。了無解縛。乃能離縛。但自無縛彼亦能解。如斯妙義著在 群經。伏願彼尋照然自見。

第五問云。佛有有餘無餘涅槃為別實有為復假說 謹對。言涅槃 者。是圓寂義。圓謂圓滿具眾得故。寂謂寂淨異苦障故。涅槃不 同。諸教異說就要而言不過四種。一者自性清淨涅槃。謂一切法本 真如理。雖有容染而本性淨。具無邊德湛。若虛空一切有情平等共 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二有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煩惱障。此有 二種。若二乘人至無學位此生死苦身之上斷煩惱障顯真如性心德寂 靜。名為涅槃。而此苦身尚未棄捨苦未寂靜。名為有餘依。言餘依 者即苦身也。若佛世尊煩惱雖盡。身心寂靜名為涅槃。有餘無漏常 樂我淨功德身在。依此身上所得涅槃。是故名為有餘依涅槃。三無 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生死苦。此有二種。若二乘人至無學位。一 切煩惱先以斷盡。今復更厭此苦依身。以滅盡定滅其心智。又自化 火焚分段身。無苦依身。諸苦永寂。是故名曰無餘依涅槃。若佛世 尊。無漏功德。所依身上。一切煩惱。生死苦惱。悉已寂靜。永無 苦惱餘所依故。是故名曰無餘依涅槃。四無住處涅槃。謂即真如出 所知障。大悲大智常所輔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 際。用而常寂故曰涅槃。若諸菩薩至第五地。能斷下乘般涅槃障。

能證真如無住真理。名為分得無住涅槃。若佛世尊一切障盡。摩訶 般若解脫法身三事圓滿。名大涅槃。四涅槃中一切眾生皆有初一。

二乘無學容有前三。唯我世尊可言具四。既四涅槃皆依真立。就其 不同據。其真如體無差別故。佛身上有餘無餘但幻義存。實無有 二。

(7)

第六問云佛有三身其法身者周遍法界化身各各在一切佛而應身有一 有異 謹對。然其佛身諸教異說。或開。或合。義理多門。今者先 明佛身之相。次則顯其開合之門。然後答其所問之義。統論諸教有 五佛身。第一身者。是諸如來真淨法界具無數量其常功德。無生無 滅湛。若虛空一切如來平等共有此。有二名。一名法身。是報化 身。諸功德法所依止故。二名自性身。真如乃是諸法自性。是報化 身實自性故。第二身者。是諸如來三無數劫所集無邊真實無漏自利 功德。感得如是淨妙色身。諸根相好一一無邊相續。湛然盡未來 際。此有三名。一名法身。諸功德法所集成故。二名報身。以果酬 因受樂報故。三名自受用。唯自受用妙法樂故。第三身者。謂諸如 來三無數劫所集無邊利他功德。隨住十地菩薩所宣所顯漸勝相好之 身。此有五名。一名他受用。命他受用好法樂故。二名報身。酬報 菩薩見佛因故。三名應身。應諸菩薩淨心現故。四名化身。前後改 轉如變化故。五名法身。諸功德法所莊嚴故。第四身者。是諸如來 大慈悲故為未登地。諸菩薩眾二乘凡夫所現微少麁功德身故。此有 三名。一名化身。以非真身如化現故。二名應身。但應凡小心所現 故。三名法身。亦功德法所集聚故。第五身者。是諸如來為化六道 外道等類諸眾生故所現種種異類身相。此有二名。一名化身。但是 暫時變化現故。二名應身。暫應六道眾生現故。非法者。非功德法 集成相故。明佛已顯開合者。或有聖教開為五身。依廣義門是分別 故。或有聖教開為四身。即五身中前之四身不說第五第四攝故。暫 時化現非久住故。或有聖教合為三身。謂法報化。此有三義。或合 五。中前之二身名為法身。其第一身是真如理。其第二身是真如 智。理智無別合為一故。金光明經說法如如智名法身故。其報身 者。即是五中第三佛身報諸菩薩功德因故。其化身者。即五中第四 化身。謂地前凡小現故。第二義者。或初法身即前五中第一佛身。

是諸功德法之體故。言報身者。合前五中第二第三。有經論中皆名 受用。為自為他受樂報故。化身即是五中第四義如前說。此依大乘 經論說也。小乘經論□法報化三身之義。與此不同。言法身者。即

(8)

是如來無漏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此五是其功德之法。

是諸賢聖所依體故名為法身。言報身者。即是王宮父母所生三十二 相八十種好。酬報過去因果故。言化身者。即是如來所現神通化 相。即是此有二種。一者共有。即同二乘所有現化十八變等。二不 共有。即如經說。如來所現大神變身。或有聖教合為二身。一者法 身。即合五中前之二身。二者化身。即合五中後之三身。義如前 說。或有聖教合為一身。即是五中前之四身皆功德法總名為法。自 體依止聚集義故總名為身。顯開合竟。答所問者。所言法身周遍法 界。此依五中前二身說真如妙理及能證智平等皆遍故。化身各各在 一切佛。即是五中第四佛身隨彼彼佛所現別故。應身為一為異義 者。此應身即當五中第三佛身。此佛應身隨應十地菩薩所現。初地 菩薩所現佛身坐百葉蓮花臺上有一大千世界。其佛身量稱彼蓮花。

二地所見千葉蓮花。三地所見坐萬葉蓮花。乃至十地如是轉增。初 地見小。二地見大。同處同時不相障礙。不可言一。不可言異。不 可言一者。十地所見各不同故。不可異者。所見之佛無別處故。一 剎那中含三世劫。一佛住處有一切佛。一切國有一切佛。一即一 切。一切即一。同處同時不相障礙。以諸色法無實體故。真如理智 無限礙故。如眾翳者。同於一處所見差別不相障礙。如眾燈光各遍 似一。由是義故非但諸佛所現。應身非一非異。乃至報化身亦爾。

第七問云。佛有一切智因縱修行六波羅蜜但本性清淨湛然不動是一 切智此二種如何 謹對。佛一切智有因有緣。因緣具足乃得成就。

本性清淨湛然不動是一切智者。據有因說也。因縱修六波羅蜜成一 切智者。就具緣說也。因緣具足一切智成。隨闕一種則不成就。此 中隨闕因緣義者。雖有內因。若不修行十波羅蜜無由能成佛一切 智。若雖修行十波羅蜜而心取相乖背本因亦不能成佛一切智。故起 信論云。如是報身功德之相。因波羅蜜無漏行薰。及由真如不思議 薰。內外二重之所成就一切智用在於報身。報身尚然。智何不爾。

(9)

第八問云。眾生若行諸菩薩行發菩提心如何發行 謹對。夫欲修行 菩薩行者先須發起大菩提心。然此發心有其二種。一令初根發有相 心。二令九機發無相心。所言有相菩提心者。復有三種。一厭離為 心。為說世間生死苦惱。令其厭離不樂有為。永斷諸惡為出離因。

二欣樂菩提心。為說佛身無量功德究竟安樂。令其欣樂修行諸善為 成佛因。三悲愍有情心。為說悲愍一切眾生自得無量勝妙功德。令 生廣大救度之心。此三名為大菩提心。由有此心能行萬行故。經說 言此名加行持。能持六度加勝行故。所言無相菩提心者。菩提名 覺。即是真如。此性澄清離一切相。但離妄念覺道自成。何假起心 外念求取。若發心念外求菩提。此乃妄心返成流浪。縱修萬行豈成 菩提。令者但能一切不發。是名真實發菩提心。所言菩提既即是 覺。不被一切煩惱破壞。即是諸法真實真心。所言發者。即是顯 發。但能不起一切妄情。菩提真心自然顯發。是名真實發菩提心。

雖名發心而無所發。由無所發無所不發。乃是廣發大菩提心。非但 為發菩提心。亦名真行菩薩。妙行如前三種發菩薩心。若無後說真 實發心。縱多劫修終滯生死。如斯解釋深契佛心。亦順大乘無相妙 理。

第九問云。十地菩薩幾地有相幾無想有想無想何者是行 謹對。夫 想與相心境不同。想謂心想。相謂境相。心境互依不可離別。今所 問者。約心想言經論所明。就相境說故攝大乘。唯識等論說五地 前。有相觀多無相觀少。至第六地有相觀少無相多。七地能得純無 相觀。雖恒相續由有功用。若至第八不動地中。常任運住純無相 觀。有相功用永不現行故。此八地初一念心所生功德。過前兩大阿 僧祇劫所行萬行功德善根。第二念後倍倍增勝。此以知。修無相行 百千萬億恒河沙倍勝有相行。然菩薩萬行皆修。但於所修心無所 住。是即名為無相勝行。不以無相都無所修。祇以有相心有礙故不 能遍修一切諸行。是故無相心無礙故乃能遍修一切妙行。故經論說

(10)

八地已上心無礙故一切行中起一切行法。駛流中任運而轉。剎那剎 那功德增進。如是皆由得無相行。是故相是真實行。

第十問云。菩薩具修諸解脫門行法如何 謹對。然解脫門有其多 種。如花嚴經。善財童子百二十處求善知識。一一皆為說解脫門。

事具經文雖以備載。就本而論具說一種。若入此門諸門皆具。謂一 切法皆不離心。若心離念無所分別心無罣礙。即心解脫。諸解脫門 從茲證得。故經偈云若分別境相。即墮於魔網。不動不分別。是則 為解脫。又經偈云。相縛縛眾生。亦由塵重縛。善雙修正觀。方萬 得解脫。

第十一問云。菩薩法身與佛法身同不同者謹對。大般若經最勝天會 所說法喻正與此□。今者謹依經文而說。最勝天王重白佛言。如來 法身菩薩法身如是二身有何差別。佛告最勝天王。當知。身無差別 功德有異。身無別者。同一真如無別體故。功德異者。由滿未滿有 差別故。菩薩法身功德未滿。如來法身功德已滿。譬如無價末尼寶 珠。若未施功瑩瑩莊飾。與施功力瑩莊飾。如是二相雖有差別而其 珠體即無差別。當知。此中道理亦爾。同不同義如經可知。

第十二問云。菩薩涅槃及與轉迴並不分別義如何者 謹對。夫見涅 槃由執生死。不見生死。何執涅槃。既都無見。於何分別。具如二 乘朱離法執。不了諸法皆從念生。執有離心生死苦法。見身心外別 有涅槃。執涅槃故妄起欣求。著生死故妄生厭離。是故欣厭皆是妄 心。其由怖夢虎而生姪。翫空花而自樂。菩薩了達照見心源生死本 空亦可所厭。涅槃無相於何所欣。了空無相別念不生輪迴涅槃。故 不分別。

第十三問云。菩薩所知不善涅槃不染世間依何法者 謹對。菩薩了 知。法從緣起如幻如化非久非堅。既知諸法虛妄不真。何彼世間法

(11)

心。法從心生。心外無法。今所見者。但見自心。離之外都無所 見。既無外法何染世間。此依終教作唯識觀。乃能不染世間法也。

若了境界唯是自心。外境既無。心內何見。心既無。見念本不生。

一切皆如。何所染污。此依頓教作真如觀。則於世間無能所染。既 知世法一切皆如本來涅槃。何所取著。雖在世間世法不染。雖得涅 槃而不樂著。即是無住大般涅槃。是故菩薩依此三種所說法門無染 著也。

第十四問云。又大乘法智慧方便二種雙行眾生欲行如何起行菩薩自 在則可能行眾生不然何能行者 謹對。此中義理意取難知。若不審 詳詎身妙旨。今於此中略述兩解。一云。大乘之法有俗有真。俗則 諸法若有若空。真謂都無空之與有。為照空有智慧要存。為泯有 空。方便須立。照空有故俗智得生。泯空有故真如成就。若唯照俗 未免輪迴。若但觀真不起悲濟。照俗之行由智慧成。證真之功雙 行。自行化他闕一不可。若無自行不異凡夫。如不化他乃同小聖。

此中智慧即是自行。以實智慧澄真如故。言方便者。即是化他 以 權方便化眾生故。鳥具二翼乃得翔空。車有兩輪方能載陸。既知智 慧方便二門。凡夫欲行但依此理不能依孝。即是凡夫。若能修行是 稱菩薩。凡夫不孝是繫縛人。共能行成自在者妄。先修孝成自在人 非。先自在然後修孝故。凡夫者亦能修行。

第十五問云。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於六塵境各如何見 謹對。三乘所 見理合不同。然其二乘多分相似故。有聖教合名下乘。見有六塵不 差別。而與菩薩顯不同者。佛法理門總有四種。因緣.唯識.無 相.真如。二乘之人唯了初一。知一切法皆從因緣生。六塵境界皆 是實有。見染見淨有愛有憎。不了第二唯識門故。未達諸法皆從心 生。執六塵境心外實有。不達第三無相門故。不許諸法本性□空。

遂執六塵實有自性。不達第四真如門故。不□諸法平等皆如。遂執 六塵一一差別。菩薩具解四種理門。悟六塵境假從緣起。緣無自性

(12)

一切皆空。心生即生。心滅即滅。若離心妄平等皆如。無是無非無 取無捨。宛然而有。宛然而空。此是菩薩所見相也。聲聞緣覺執相 未亡故與菩薩所見別。

第十六問云。緣覺聲聞菩薩三乘初發心相行法如何 謹對。夫發心 者皆由因緣。因謂眾生出世本性。此性即是諸法真如。由有此性當 得出離。然為無明所覆障故輪轉三界。沈溺死生受苦無窮不能出 者。皆由不聞三乘正法。此三乘法法界所流故。能熏發真如本性。

令其起三乘之心。此義云何。謂佛世尊證真如性。此性即是出世正 因。如其所證為眾生說。擊發本性故能發心。故發心因是真如性。

發心緣者。由聞三乘。聞大乘法發大心者即名菩薩。聞緣覺法發緣 覺心名為緣覺。聞聲聞法發聲聞心即名聲聞。今此菩薩發心相者。

謂聞大乘所說正法。說有為法過患極多。世間諸法皆破壞。諸佛功 德最勝無邊。二乘極果非是究竟。四生五趣同一真如。一切眾曾為 父母。流浪生死受苦無窮。發心救度功德無量。行菩薩行能利自 他。勇猛修行速成佛果。由聞正法能起信心。深厭世間有為過患。

於佛功德深起願求。於諸眾生普欲救度。因此能發大菩提心。勇猛 修行菩薩妙。此是菩薩發心相也。緣覺乘人發心相者。此由宿世善 根所成。於證果時出無佛世。故發心相微隱難知。謂於過去種善□

時。遇緣便修不念果報。佛聞正法便起信心。亦不思惟勝劣德失。

但樂早得出離涅槃。不樂世間生死果報。由此成就解脫善根。善得 人身生無佛世。宿世所種善根力強。暫過外緣成緣覺果。及得果已 不樂度人。常厭喧煩樂獨善寂。故有經中名為獨覺。此是緣覺發心 之相。聲聞乘人發心相者。謂曾聞說四諦法門。知苦斷集證滅修 道。知此身因煩惱集。若欲出苦要斷集因。若永斷集證涅槃樂。修 八聖道以為正因。聞此法已深起願求。便能修行戒空智慧。解脫分 善從此得成。由此善根生於佛世。遇佛聞法便得涅槃。此即聲聞發 心相也。

(13)

第十七問云。又此三種皆入涅槃聲聞緣覺菩薩涅槃各如何者 謹 對。經說三乘皆同涅槃。然其涅槃應有差別。聲聞緣覺勝劣雖殊。

而彼所證同我空理。故二乘者涅槃不殊。今以二乘同一位說。謂二 乘人於此身上所得涅槃名有餘依。煩惱雖盡苦身在故。飢渴寒熱眾 苦極多。深厭此身欲求棄捨。以滅盡定滅其心智。又身化火焚滅此 身。身心都無如燈炎滅。眾苦俱寂名無餘依。如太虛空寂無一物。

此是二乘所得涅槃。二乘之人作如是見。菩薩所得涅槃義者。於此 義中有其二說。一依唯識漸教說者。地前菩薩未得涅槃。一切苦障 皆未斷故。地上雖得百法明門。能證二空真如妙理。為化眾生起煩 惱故。不得名曰有餘涅槃。未捨生死有微苦故。不得名曰無餘涅 槃。由有下乘般涅槃障。由是未得無住涅槃。要至第五地方斷此 障。故至五地方能證得無住涅槃。此是菩薩涅槃相也。二乘所得是 有無餘。菩薩所得是無住處。故與二乘涅槃別也。此依漸教作此分 別。若依頓教分別說者。菩薩能了一切皆空。一切萬法從心起。心 若不動一切皆如。能除分別執著心故。了真實相不起妄心。即是清 淨涅槃妙理。雖得此理都無所得。由無所得無所不得。無所得故離 諸苦障。是無餘依。無不得故功德成就。是有餘依。生死涅槃但無 所住。是無住處。由無所得自性無染。是名自性清淨涅槃。此是頓 教涅槃相也。是謂三乘涅槃差別。

第十八問云。大乘經中有說三乘是方便說或說究竟或說二乘皆得成 佛或說二乘不得成佛義如何者 謹對。佛法教深廣無邊。隨所化宜 隱顯異說。顯即究竟真實理門。隱即方便隨轉理門。隨轉理門是不 了義。隨小乘宗義可轉故。真實理門是真了義。是實大乘圓極理 故。由有二種理門別故。經或說有定姓二乘。或經說有不定姓二 乘。或得成佛。或不成佛。總說須然別分別者。略明種姓有其二 門。一就種子別立五乘。二就真如唯立一姓。初約種子立五姓者。

無盡意等諸經所說。一切眾生有五種姓。一無種姓。謂無三乘出世 種子。由此畢竟常處凡夫。二聲聞姓。謂即本有聲聞種子。由此定

(14)

成聲聞菩提。三緣覺姓。謂本有緣覺種子。由此定成緣覺菩提。四 佛種姓。謂即本有佛種子。由此定得無上菩提。五不定性。謂具三 乘無漏種子。由此漸得三乘菩提。此種子非是新生。從本已來法爾 而有。諸經論中言佛性者。即是第四成佛正因。由有此性當成佛 故。故此種子名為佛性。不以真如名為佛性。若以真如為佛性者。

草木瓦石皆有真如。則草木等皆應成佛。經說眾生得成佛者。唯約 有此佛種性人。而說一切皆成佛者。即是一切有佛種者。非前三類 皆得成佛。經說二乘不成佛者。說第二三決定性人。定入涅槃不成 佛故。有說二乘得成佛者。唯約第五不定性人。迴心向大乃成佛 故。經說闡提不出世者。但約第一無種性人。無三乘因永沈溺故。

眾生既有如是五性。故佛為說五乘法門。為第一人說人天法。五戒 十善生人天故。為第二人說四諦法。命觀染淨成阿羅漢故。為第三 人說十二因緣。令觀因緣成緣覺故。為第四人說波羅蜜。令修萬行 得成佛故。為第五人具說三乘。令漸修行成佛果故。既有如是定性 三乘。故三乘法是其實理。而有經中說一乘者。但為別攝不定性 人。令捨二乘向佛果故。就權方便假說一乘。定性二乘若成佛者。

則一乘法應是真實。何故深密及諸經中說一乘法是不了義。後約真 如立一性者。即涅槃等諸經皆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即是諸法真如 一切眾生平等共有。由有此性皆得成佛。故說眾生皆唯一性。既諸 眾生皆當得佛。即一切行皆順真如。是故唯立一乘正法。而經有說 五乘性者。但由無明厚薄不同。出世因緣有小有大。故有五乘種性 差別。無明厚者未起信心。是阿闡提名無種性。無明薄者發出世 心。隨同三乘成三乘性。故有三乘決定性人。若於三乘俱可愛樂。

是故名為不定性人。此五種性既近熏成。近可令其得利樂故。故佛 隨姓為說三乘。為無姓人說人天法。為三乘人說三乘法。然其三乘 有隱有顯。初為別攝小乘姓人。令其證得小乘果故。是故隱覆為說 小乘。不言所說是小乘法。不道別有無上大乘。佛說自身是阿羅 漢。我與汝等同在一乘。眾生由得成聖果。不知別有究竟大乘。執

(15)

行大乘法故。更為顯說三乘法門。乃說三乘是其實理。言一乘者是 權教門。解深密經依此而說。此就麁淺近緣門說。有此五性三乘法 門。若就真如微細正因。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是故究竟唯有一乘。

一切二乘皆得成佛。決定實無定性二乘。十方佛土唯一乘法。故 知。實理唯一佛乘。法花經等依此而說。而深密經言一乘法。不了 義者一乘有二。一者方便。即前所說合三為一。權說一乘。二者真 實。即法花說會三歸一。實說一乘。深密所言一乘之法。不了義者 說前一乘。非說法花後教一乘。在深密後說法花故。既知眾生皆有 佛性。一切皆得成佛菩提。故無一分無性眾生。盡未來際不出離 者。亦無一類定性三乘。定入涅槃不迴心者。如此說者是小乘教。

設有大乘作此說者當知。皆是隨轉理門。非是大乘究竟實理。

第十九問云。經說聲聞所得涅槃與佛無異後智三身一切並滅猶如燈 焰滅即無餘此是定說是不定說 謹對。聲聞涅槃與佛全別。言無異 者是小乘宗。佛為化彼下性眾生。令其證得阿羅漢果。說身極苦令 起厭心。但有身者皆是苦惱。故得涅槃一切皆滅。由此永寂安樂無 為。而我修行成此滅度。我所得者汝亦得之。故說三乘同一解脫。

說佛與彼同一涅槃。後智三身一切皆滅。如燈焰滅餘燼亦無。依小 乘宗而作此說。據其實理或即不然。言涅槃者是圓寂義。圓謂圓滿 三德具足。寂謂寂靜。眾苦皆無。三身若無說難圓寂。四智既滅誰 證涅槃。故佛涅槃非是永滅。萬德具足眾善斯圓。據此涅槃唯佛獨 有。故聲聞等未得涅槃。方便門中說。聲聞得涅槃不同有其二種。

一者方便。二者真實。方便涅槃又有二種。一者外道。二者聲聞。

外道即以生無想天。生無色界離欲界苦。假說涅槃。聲聞即以斷麁 煩惱入滅盡定。麁動息滅名曰涅槃。亦與外道涅槃差別。外道滅度 不離四生。聲聞涅槃乃出三界。雖與外道滅度不同。亦與大乘涅槃 有異。大乘所得究竟無餘。真實無為常樂我淨。聲聞所得但名有 餘。未名無餘究竟滅度。有三種餘非無餘故。言無餘者。一煩惱 餘。即所知障二業行餘。即無漏業三果報餘。即意生身總說雖然別

(16)

分別者。以諸聖凡有二種障。由此能感二種生死。以煩惱障從我執 起。能發凡夫五趣漏業。能感凡夫分段苦身。以所知障從法執生。

能發聖人淨分別業。感得聖人變易苦身。二乘已能斷煩惱障。滅有 漏業離三界生。能得有餘涅槃樂故。厭此麁苦所依身心。欲入無餘 寂滅安樂。以滅盡定滅其心智。又以化火焚燒苦身。謂言一切如燈 焰盡。所滅心者滅六識心。豈能滅得阿賴耶識。所焚身者焚分段 身。豈能焚得變易身相。非彼知見不能除故。分段身心雖然滅已。

由所知障不能滅故。後無漏業亦不捨故。阿賴耶不可段故。法示皆 有變易報續。此變易報名意生身。此身微細餘不能見。欲入滅時滅 六識故。意生身上六識不行。如重醉人都無知覺。後滅盡定勢力盡 故。佛悲願力所資重故。還從定起如重醉醒。見意生身在佛淨土。

始知不是無餘涅槃。故楞伽經依此偈云。三昧酒所醉乃至劫。不覺 酒消然後可覺得佛無上身。又智度論依此說云。有妙淨土出過三 界。諸阿羅漢生在其中。既聲聞等求得涅槃。豈更與佛涅槃無異 故。前所言三乘涅槃與佛同者。是不定。定執見小乘妄興此論。達 觀君子詎可從之。

等二十問云。大乘經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涅槃既示如 何更須修道一切自然得涅槃故 謹對。佛說法空為除有執。有執除 已空法亦除。若更執空却成重過。如藥治病病息藥亡。既於藥病皆 不合留。故於有空並不可著。故深密經依此義云。勝義生菩薩白佛 言。世尊世尊初說一切諸法。生相滅相未生令生。生已相續增長廣 大。世尊復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未知。世尊是何密意。世尊告言。我初為彼未種善根 令得種故。

未滅諸障令其滅故。未滅資糧令成熟故。故為宣說生相滅相。未生 令生生已相續。若諸眾生已種善根。已滅諸障。已能成熟福知資 糧。然由未能除其執著。未能證得安樂涅槃。故我為說一切諸法。

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若諸眾生已種善根。已滅

(17)

善解佛意。如理修行而離執著。證得究竟安樂涅槃。此無自性無生 滅法。則於彼人成大利益。若諸眾生未種善根。未滅諸障。未成資 糧。聞我說是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滅法。雖能信受不能善解。所 說意故而定執著。由執著起斷滅見。執一切法實無性等。於諸善法 不肯修行。不種善根不滅諸障。不能成孰福智資糧。誹謗一切有自 性法。破滅一切功德善根。故無自性甚深妙法。即於彼人成大衰 損。經文極廣旨散文弘。故於今者探意而說。至教昭著自可依憑。

如或廣明恐成繁重。

第二十一問云。其含藏識與大智慧雖有清濁是一是異義如何者 謹 對。含藏識是阿賴耶。大智慧者即如來藏。有大智慧光明性故。清 濁雖異性相難分。由此言之非一非異。故密嚴經依此偈云。如來清 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金與指環喻如來藏與阿賴 耶。非一異義。非一異者。如楞伽經云。泥團微塵非一非一異。金 莊嚴具亦復如是。謂金全體以成指鐶。故金與鐶不可一異。若金與 環是一者。鐶相滅時金體應滅。環相若滅金體不亡。故金與環不可 言一。金與環相若是異者。豈離金外環相得存。非可離環別求金 體。金與環相非一異成。藏識與智當知亦爾。如來藏者即是真心。

阿賴耶者乃是妄識。真心清淨即是本源。妄識生滅乃成流浪。總說 雖然別分別者。謂如來藏本源真心。性雖清淨常住無為。而亦不守 本靜故受無明熏動成妄識。隨流生死而作眾生。雖成眾生不失本 性。故離妄識還歸本源。若如來藏守常住性。不作眾生有常邊過。

若如來藏成眾生時。失其本性有斷邊過。既如來。藏非斷非常。故 與妄識非一非異。若定一者妄識滅時真心應滅。即隨斷邊。若定異 者。妄識動時真心不動。即墮常邊離。此二邊故非一非異。所問之 因依法性宗。所對之門依頓教立。與唯識等義稍不同。宗旨有殊伏 惟昭鑒。

(18)

第二十二問云。佛在世時眾僧共行一法乃佛滅後分為四部不同於四 部中何是一法 謹對。佛在世時大師導世。真風廣局法雨段霑。共 稟慈尊別無師範。大土壞道不二法門。小乘遵途混一知見。並無異 轍咸稟通達。及至覺歸真邪魔孔熾群生失脚正法陵夷遂使一味之法 分成。諸見之宗三藏微言。湮滅群迷之口競申別趣。各檀師資互起 憎嫌。更相黨換始分部執。盛開二十之名終久流行。但聞四五云。

說所言四者。即是西域。各有三藏。盛行四宗。一上座部。二說有 部。三大眾部。四正量部。言五部者。即是東方。但就律宗有五 部。一者薩婆多。即十誦律漢地似行。二曇無德。即四分律漢地盛 行。三彌沙塞。即五分律漢地少行。四摩訶僧祇。即僧祇律漢地不 用。五迦攝毘耶律空傳律。各但有戒本。東方五部從西域來。西域 四部咸傳本有。皆稱佛說並號聖言。今者須明有之始末。部執初興 即二十別。及傳永久唯四五存。先明二十名之所因。後配四五教之 同異。言二十部者。文殊經云。十八及本二皆從大眾出。無是亦無 非我說未來起。所言本二有其兩重。佛涅槃後十有二年。大迦攝波 思集法藏。擊妙高山普告之曰。諸聖者等勿入涅槃。集王舍城當有 法事。是時四潤洲聖眾咸集。未生怨王盛興供養。過七日已大迦攝 波恐人眾多難成法事。簡取五百無學聖僧精持三藏具多聞者。於七 葉窟而座安居。雨前三月集成三藏。一素怛羅。二毘奈耶。三阿毘 達摩。餘眾亦有通三藏人。既被簡退共悲歎曰。如來在日同一師 孝。法王寂滅簡異我曹。欲報佛恩宜集法藏。於其窟外空閑林中坐 雨安居集成五藏。前三更加呪藏雜藏。初以迦攝僧中上座名上座 部。後以凡聖大眾同居名大眾部。此即是其第一重本。既結集已於 二法藏隨樂受持不相非序。至佛滅後百有餘年。去聖時俺如日久 沒。摩羯陀國俱蘇摩城王號無憂。統攝贍部。感一白蓋化冷人神。

是時佛法大眾破。謂因四眾共議大天五事不同分成兩部。言四眾 者。一龍象眾。二邊部眾。三多聞眾。四德眾。言大天者。末兔羅 國有一商人。婚娶幼妻生一兀子。顏貌端正字曰大天。商人賀遷久

(19)

之。恐事漸彰共竄他國。逃難展轉至波吒釐。彼城遇逢門師羅漢。

恐泄家事矯清殺之。母後他非其子遇見。悔恨交集遂又殺之。雖造 三逆不善根。憂悔罪深何緣當滅。傳聞沙門有滅罪法。遂至鷄園伽 藍門外。見一苾芻誦伽他曰。若人造重罪修善能滅除。彼能照世間 如日出雲翳。大天聞偈踴躍歸知。故請出家有僧遂度。性識聰敏三 藏遽通。詞論既清善於化導。彼吒釐人無不歸仰。既耽名利惡見乃 生。矯言我得阿羅漢果。五惡見事從此而生。既稱得聖人惑聖凡。

育王頻請說法供養。見諸宮女不正思惟。於夜夢寐中漏失不淨。浣 衣弟子怪而問之。豈阿羅漢有斯漏失。大天矯答。魔嬈使然。以漏 失因有其二種。煩惱漏失。羅漢即無不淨漏失。無學未免。羅漢豈 無便痢涕唾。然諸天魔常疾佛法。見行善者便往壞之。縱阿羅漢亦 被嬈亂。故我漏失。是彼所為。汝今不應有所疑怪。又彼大天欲令 弟子益生歡喜。親附情發次第矯受。四沙門果弟子怪疑。咸來白 曰。阿羅漢等應各證知。如何我等都不自覺。大天告曰。諸阿羅漢 亦有無知。勿自不信。謂諸無知亦有二種。一者染污。羅漢即無。

二不染污。無覺由有。由斯汝輩不能自知。又於一時弟子啟白。曾 聞聖者已度諸疑。如何我等尚疑諦實。大天又告諸阿羅漢。亦未免 疑。疑有二故。隨眠性疑。羅漢已無處非處疑。無覺猶有。獨覺於 此而尚有之。況汝聲聞能無疑惑。設諸弟子被讀諸經。因白師言。

經說無覺有聖慧眼。我於解脫應自證知。如何但由師言悟入。彼即 答言有阿羅漢。但由他入不能自知。如舍利子智慧第一。佛若不記 猶不能知。況汝等輩非由他入。是故汝等不應自輕。然彼大天雖造 眾罪。不起邪見不斷善根。後於夜中自懷罪重。當於何處受諸極 苦。憂惶所逼數唱苦哉。近住弟子驚怪來聞。彼便告言。我呼聖 道。謂有聖道若不至誠。稱苦命喚終不現前。故我夜唱苦哉矣。大 天於後集先所說五惡見事而作頌 餘所誘無知 猶預他命入 道因 聲故起 是名真佛教 十五日夜布灑陀時。次當大天昇座誦戒。彼 便自誦所告伽他。爾時眾中有覺無覺。多聞持戒修靜慮者。聞彼所 說無不驚呵。咄我愚人寧作是說。此於三藏曾所未聞。咸即翻彼所

(20)

說頌云 餘所誘無知 猶豫他令入 道因聲故起 汝言非佛教 於 是竟聞諍紛然。乃至崇朝朋黨轉盛。城中仕庶乃至大臣。相次來知 皆不止息。王聞見已亦復生疑。遂乃令僧兩朋別住。賢聖朋內耆年 雖多而僧數少。大天朋內耆年雖少而眾數多。王遂從多依大天語。

訶伏餘眾事畢還宮。時說聖賢知眾乖違。欲往他所。育王聞已自怒 令曰。宜載破船中流墜溺。驗其聖凡。時諸聖眾遂運神通。又接同 志。諸凡夫眾變種種形。陵空而去。王聞悲悔遣人追尋。王躬固仰 僧殼辭命。王遂總捨迦濕彌羅。造僧伽藍安置聖眾。於後大天相者 見云。竊記七日定當命盡。弟子聞已憂惶白師。便矯答定吾久知。

遣人散告涅槃之期。王庶悲哀香焚葬火。至便滅竟不能。然占相者 云。不消厚葬宜狗番汁。而洒穢之便依其言。火遂炎發焚蕩儵盡。

飄散無遣。由是乖諍僧成兩部。大天朋黨取結集時。大眾為名。名 大眾部。諸賢聖眾取結集時。上座為名。名上座部。此即本部第二 重分。是十八部之根本也。大眾部中既無賢聖。二百年初因有乖 諍。前後四破流出八部。初第一流出三部。一者說世出世法皆是 假。既唯說假。名一說部。二者世法顛倒則不名實。說出世法實。

名說出世部。三者上古有仙染鷄生子。部主姓氏名鷄胤部。第二破 者。又因乖諍流出一部。此師學廣玄悟佛經。勝過本部。名多聞 部。第三破者。又有一師。說世出世亦有少假。不同一說及說出 世。名說假部。第四破者。二百年滿有一外道。捨邪歸正。亦名大 天。重詳五事分出三部。一者此人所居山似靈廟。即依本處名制多 山部。二者又有一類。與此乖違住制多山西。名西山住部。三者又 有一類。乖前二見住制多山北。名北山住部。故大眾部四破別分。

本末別說有其九部。其上座部賢聖住持。經爾所時一味和合。三百 年初四百年末。本未七破為十一部。第一破者。有一大德造發智 論。令後進者研究染宗。其諸上坐先唯習定。既遭誥難自恥無智。

避論者移居雪山轉立別名。名雪轉部。其學論者說一切法。皆有實 體性。名說一切有部。又說有為因。亦名說因部。第二破者。於有

(21)

從犢子部流出四部。一謂部主有法可上。法在人上名法上部。二顯 部主姓賢□善賢聖苗裔。名賢胄部。三顯部主善立法義。刊定無邪 其量必正量部。四謂部主所居近山林木蓊欝繁而且密。名密林山 部。第四破者。復從有部流出一部。謂此部主身雖出家本是國王。

名化地部。第五破者。從化地部流出一部。部主業弘容正法如藏之 密。名法藏部。第六破者。三百年末復從有部流一部。部主上代有 仙。身真金色飲弊餘光。名飲光部。第七破者。四百年末復從有部 流出一部。自稱我以慶喜為師依經立量。名經量部。說有種子能從 前世轉至後世。名說轉部。如是上座本末重破。兼本共成十一部 計。通前九部為二十焉。一大眾部。二一說部。三說出世部。四鷄 胤部。五說假部。六多聞部。七制多山部。八西山住部。九北山住 部。十上坐部。十一說一切有部。十二犢子部。十三法上部。十四 賢胄部。十五正量部。十六密林山部。十七化地部。十八法藏部。

十九飲光部。二十經量部。已明二十部因由竟。以四五部相配屬 者。漢地所的五部名中薩婆多者。即四部中說一切有。當二十中第 十一部。曇無德者。唐言法藏。四部中無。即二十中第十八部。彌 沙塞者。唐言化地部。四部中無。是二十中第十七部。摩訶僧祇。

四中大眾。即二十中第一部也。迦攝毘耶。唐言飲光。即二十中第 十九部。其四部中初一上坐。五部中無。即二十中是第十部。四中 正量。五部中無是二十中第十五部。如是東西共行六部。一上坐 部。二說有部。三大眾部。四正量部。五化地部。六法藏部。餘十 四部兩處不行 其化地部本出印度。印度已滅于闐盛行。其法藏部 本出西方。西方不行。東夏廣闡。化地有部漢地似行。上坐正量印 度盛行。餘方不見。初分部時二十具足。去聖漸遠法教淪湒。住持 人無部計即滅。住持人在部計乃存。不以諸部有是有非。而其部執 有存有沒。不以法有法用不用。而於諸部論正論邪。如析金杖彼此 俱金。但依修行皆得四果。如有毀謗並墮三塗。情見不乖皆是一 法。知見宣先。即相是相非識解寬者。乃無彼無此。迷情執見則有

(22)

增毀過生。若達土通情。豈有慊謗正法。以斯解釋用群疑。願審爾 詳無迷一法。

大乘二十二問本 丁卯年三月九日寫畢

比丘法燈書

(23)

CBETA 贊助資訊

(https://www.cbeta.org/donation/index.php)

自 2001 年 2 月 1 日起,CBETA 帳務由「財團法人西蓮教育基金 會」承辦,並成立「財團法人西蓮教育基金會」- CBETA 專戶,

所有捐款至 CBETA 專戶皆為專款專用,歡迎各界捐款贊助。

您的捐款本協會皆會開立收據,此收據可在年度中申報個人或企業 的綜合所得稅減免。感恩諸位大德的善心善行,以及您為佛典電子 化所做的一切貢獻。

信用卡線上捐款

本線上捐款與聯合信用卡中心合作,資料傳送採用 SSL (Secure Socket Layer) 傳輸加密,讓您能夠安全安心地進行線上捐款動 作。

前往捐款

信用卡 (單次 / 定期定額) 捐款

本授權書可提供單次捐款或定期定額捐款之用途。

請於下載並填妥捐款授權書後,請傳真至 02-2383-0649 ,並請來 電 02-2383-2182 確認。

或掛號寄至 10044 台灣台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 77 號 8 樓 R812 財團法人西蓮教育基金會收。

請在此下載 授權書 (MS Word 格式)

(24)

劃撥捐款

郵政劃撥帳號:19538811 戶名:財團法人西蓮教育基金會

欲指定特殊用途者,請特別註明,我們會專款專用。

線上信用卡 / PayPal 捐款

PayPal 是一個跨國線上付款機制的公司,CBETA 引用其服務,提 供網友能在線上使用信用卡或 PayPal 帳戶贊助 CBETA 。

PayPal is an online system of a global payment solution.

CBETA uses its service to provide the uses to donate by using the credit cards or PayPal account to support the CBETA project.

相關收據開立事宜,由於付款幣別為美元,我們除了會依您所贊助 之美元金額開立收據外,另我們會依捐款當日公告匯率開立台幣收 據,此收據為國內正式合法報稅憑證。

Since the donation made is in US currency, hence all the receipts will be issued in the US dollars consequently.

However for the domestic donators, a Chinese official receipt will also be made according to the foreign exchange rate for the purpose of tax deduction.

線上信用卡 / PayPal 贊助

支票捐款

(25)

支票抬頭請填寫「財團法人西蓮教育基金會」。

CBETA is part of Seeland Educational projects, any

donation (ex- cheques, remittance, etc.,) please entitle to "The Seeland Education Foundation".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復應觀察釋迦如來成道之法。如釋迦菩薩。近菩提樹一由旬內。修諸苦行。滿足六年

來。是故如來名得涅槃。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入十種法行。能知諸佛如來應供正

能令一切調伏其心。若諸菩薩修智慧行。即能斷除一切煩惱。若諸菩薩修說法行。即

則妄想息滅正念停住是名修法界止又觀未語欲語正語已語皆無有相語心亦爾不從內出

輔行 (二上)(一) 言一行者剪略身儀不兼餘事名為一行非所緣理得一行名若所緣理名一行 者四行莫不皆緣實相 (云云) 經部雖即義通三乘今意在圓不通通別 (云云)

修正後條文 原條文 說明 第十五條 同原條文。 第二十一條 本辦法經行政會議通過,.

第三入文判釋者。從品初下。訖偈竟轉無上法輪等。第二明法說周中領解段。約中有 二。第一長行。明身子領解陳 (云云)

(主法云) 一心奉供。一真法界。映現修羅。四趣所銜。種種勝劣。各及眷屬。惟願現人 天身。作佛子眾。受法施食。為菩提因。盡未來際。行菩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