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子明卷與無用捲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子明卷與無用捲"

Copied!
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子明卷與無用捲

自遭遇“火殉”之災被分為兩段後,《無用師卷》先後經歷了張范我、季寓 庸、王鴻緒等幾位收藏家,乾隆年間輾轉入宮。而此前,乾隆已經得到的那一卷

《富春山居圖》,實際是明末文人臨摹的《無用師卷》。後人為牟利,將原作者題 款去掉,偽造了黃公望的題款。因為偽作題款中說是為“子明隱君”所畫,所以 這幅畫又被後人稱之為《子明卷》。

事實上,《子明卷》的仿製漏洞並不難發現。元代書畫上作者題款都是在 繪畫內容之後,而《子明卷》卻將作者題款放在了畫面上方的空白處,這顯然 不符合元代書畫的特點。但乾隆皇帝還是在這個並不高明的偽作上“打眼”

了。

有皇帝深信《子明卷》在前,《子明卷》和《無用師卷》究竟孰真孰假?

這恐怕就不只是畫作的真假問題了。最終,在翰林院掌院學士梁詩正、禮部侍 郎沈德潛等幾位大臣的附和下,乾隆認定《子明卷》為真跡。不過,他同時做 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決定:花了“二千金”把《無用師卷》留在了宮中,列入“石 渠寶笈次等”。

此後,梁詩正受命代筆在《無用師卷》上題跋,解釋了花大價錢買“贗品”

的初衷:“……此卷筆力苶弱,其為膺鼎無疑,惟畫格秀潤可喜,亦如雙鉤,

下真跡一等,不妨並存,因並所售以二千金留之,俟續入《石渠寶笈》,因為 辨說,識諸舊卷……”

乾隆皇帝頗有風雅興致,一大愛好就是把玩皇宮收藏的歷代名畫,之後在上 面留下題畫詩。而《無用師卷》畫上,除了這段“禦識”,再沒有留下任何“乾 隆御筆”。

再看《子明卷》,因為深受乾隆喜愛,每觀賞一次就題詩一首,先後題了 48 年、50 多處,把畫卷上的留白處統統變成了密密麻麻的黑字。就是這樣還意 猶未盡,最後實在沒有地方題字了,乾隆在前隔水題了一句“以後展玩亦不復 題識矣”。

《富春山居圖》真跡,卻以贗品之名得以保全“清白身”,可謂離奇大幸。

乾隆逝後,翰林院編修胡敬等校閱石渠舊藏,《無用師卷》編入《石渠寶 笈》三編,但仍無人為其正名。

(2)

就這樣,這幅真跡不受打擾地在清宮裏靜靜地躺了近二百年。直到 1933 年,

北京故宮重要文物南遷,萬餘箱珍貴文物分 5 批先運抵上海,暫存至 1936 年。

《無用師卷》、《子明卷》都在其中。

1935 年,故宮藏品赴倫敦參加國際展覽,吳湖帆任審查委員並負責整理展 品,有機會初見《無用師卷》真容。

有一種觀點認為,《無用師卷》、《子明卷》的真假是吳湖帆鑒別出來的。

而記者查閱的《吳湖帆日記》、《吳湖帆年譜》、《吳湖帆傳》等都沒有談及 此事,相信這只是一個訛傳。

最先看出兩畫真偽的,實際上是吳湖帆的弟子徐邦達。徐邦達現在是故宮 研究室研究員,中央文物鑒定委員會常務理事,有“國眼”之稱。

1933 年,故宮文物停放上海期間,徐邦達在庫房裏看到了這兩幅真假《富 春山居圖》。《無用師卷》上明顯的火燒和修補痕跡、《子明卷》不合規制的 題款位置,引起了他的注意。經仔細考證,徐邦達推翻了清宮對兩幅《富春山 居圖》真偽判斷。《無用師卷》終於“驗明正身”。

至吳湖帆得到《剩山圖》時,《無用師卷》已是舉世公認的真跡。《富春 山居圖》首尾兩段得以互為印證。設若世間仍以《子明卷》為真,則《剩山圖》

真跡只能是吳湖帆眼力所判,與《子明卷》對照之下,恐怕真的會“假作真時 真亦假”。

《無用師卷》與《剩山圖》雖分隔數百年,卻氣息相通,正名、現世相隔不 過幾年。冥冥中,《富春山居圖》自有神韻相繼,畫雖斷,而魂未分。

(3)

真假富春山居圖

其實,除了吳洪裕收藏的《富春山居圖》外,當時還有另一幅《富春山居 圖》流傳在世。

說到第二幅《富春山居圖》,就不能不提到明代著名書畫家沈周。明成化年 間,《富春山居圖》傳到沈周手裏。自從得到這件寶貝,沈周就愛不釋手,把它 挂在墻上,反復欣賞、臨摹,看著看著就看出了點問題:畫上沒有名人題跋。

名人題跋的想法讓沈周衝昏了頭,他根本沒有想到,像這樣的珍稀寶藏都 要藏在最隱蔽的地方,怎麼能大張旗鼓地張揚呢?果不其然,當沈周把畫交給 一位朋友題跋時,就出了事。那位朋友的兒子見畫畫得這麼好就生了歹念,把 畫偷偷賣掉,還愣說畫是被人偷了。

一次偶然的機會,沈周在畫攤上見到了被賣掉的《富春山居圖》,興奮畨 常,連忙跑回家籌錢買畫。當他籌到錢返回畫攤時,畫已經被人買走了。沈周 揯胸頓足,放聲大哭,可是後悔已經晚矣,千辛萬苦弄到手的《富春山居圖》,

如今只剩下留在頭腦中的記憶了。無耐的沈周只能憑藉著記憶,背摹了一幅《富 春山居圖》。

被沈周丟失的真跡《富春山居圖》猶如石沉大海,在相當長的時間裏沒有消 息。後來,它又出現了,被明代大書畫家董其昌收藏。董其昌晚年又把它賣給了 吳洪裕的爺爺吳正志。吳洪裕繼承了《富春山居圖》,這才出現了臨終留下焚畫 殉葬的遺囑,吳子文火中救畫的一幕。甫於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太出名了,

明清畫家都爭相臨摹,除了沈周背摹的那幅《富春山居圖》外,現在有籍可查的 臨摹本還有十余幅。

1745 年,一幅《富春山居圖》被徵入宮,乾隆皇帝見到後愛不釋手,把它 珍藏在身邊,不時取出欣賞,並且在 6 米長卷的留白處賦詩題詞,加蓋玉璽。沒 想到,第二年地方官員又呈上了另外一幅《富春山居圖》!可二者實在是太像了,

真假難分。不知出於何因,乾隆皇帝認定先進宮的那一幅,也就是他在上面賦詩 題詞的那一幅是黃公望的真跡,後來者的是臨摹品。甫於後來者畫得實在“逼 真”,簡直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乾隆皇帝不忍心丟棄,也把它收入內府收 藏。

(4)

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是元朝畫家黃公望的作品,是黃公望為無用師和尚所繪,以 浙江富春江為背景,全圖用墨淡雅,山和水的佈置畩密得當,墨色濃淡幹濕並用,

極富於變化,是黃公望的代表作,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明朝末年傳到 收藏家吳洪裕手中,吳洪裕極為喜愛此畫,甚至在臨死前下令將此畫焚燒殉葬,

險在吳洪裕的侄子從火中搶救出,但此時畫已被燒成一大一小兩段。前段較小,

稱“剩山圖”,現藏浙江省博物館;後段畫幅較長,稱“無用師卷”,現藏臺北 故宮博物院;幾百年來,這幅畫輾轉流失,而充滿了傳奇色彩。

歷史背景

《富春山居圖》,始畫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

《富春山居圖》是黃公望 72 歲時為無用師和尚所繪,用六、七年時間 才畫成,畫面表現出秀潤淡雅的風貌,氣度不凡,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

是黃公望的代表作。

明朝末年富春山居圖傳到收藏家吳洪裕手中,吳洪裕極為喜愛此畫,每 天不思茶飯的觀賞臨摹。甚至在臨死前下令將此畫焚燒殉葬,險在吳洪裕 的侄子從火中搶救出,但此時畫已被燒成一大一小兩段,前段較小,稱 “剩 山圖”;後段畫幅較長,稱“無用師卷”。

乾隆年間,一幅富春山居圖被征入宮,乾隆皇帝愛不釋手,但在隔年又 一幅富春山居圖進入清宮。前者稱“子明卷”是後人偽造;後者是“無用 師卷”,這才是黃公望的真跡。但乾隆皇帝認定“子明卷”為真,並在假 畫上加蓋玉璽,並和大臣在留白處賦詩題詞,將真跡當贗品處理。直到近 代學者翻案,認為是乾隆皇帝搞錯了。從而保住了一個完整的無用師卷剩 山圖”今天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館,而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則藏于臺北 故宮博物院。

(5)

基本資訊

前半卷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剩山圖》

名稱:《富春山居圖·剩山圖》

館藏:浙江省博物館

尺幅:縱 31.8 釐米,橫 51.4 釐 米

後半卷

名稱:《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

館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尺幅:縱 33 釐米,橫 636.9 釐 米

仿本

名稱:《富春山居圖·子明卷》

館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名稱:《富春山居圖·沈周臨摹本》

館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剩山圖》傳奇

重新裝裱後的《剩山圖》,在康熙八年(1669 年)讓與王廷賓,後來 就輾轉于諸收藏家之手,長期湮沒無聞。至抗日戰爭時期,為近代畫家吳 湖帆所得。畫家吳湖帆曾用古銅器商彝與人換得《剩山圖》殘卷,十分珍 惜,從此自稱其居為“大癡富春山圖一角人家”。 當時在浙博供職的沙孟 海得此消息,心情頗不平靜。他想,這件國寶在民間輾轉流傳,因受條件 限制,保存不易,只有國家收藏,才是萬全之策。於是數次去上海與吳湖 帆商洽。曉以大義。吳得此名畫,本無意轉讓。但沙先生並不灰心,仍不 斷往來滬杭之間,又請出錢鏡塘、謝椎柳等名家從中周旋。吳湖帆被沙老 的至誠之心感動,終於同意割愛。1956 年,畫的前段來到浙江博物館 。成 為浙江博物館“鎮館之寶”。

(6)

作者簡介

元代畫家黃公望(1269--1354),字子久,號一峰,大癡道人,江蘇常 熟人。擅長畫山水,多描寫江南自然景物,以水墨,淺絳風格為主,與吳 鎮,王蒙,倪瓚並稱元四家。原系浙西廉訪司一名書吏,因上司貪污案受 牽連,被誣入獄。出獄後改號“大癡”,從此信奉道教,雲遊四方,以詩 畫自娛,並曾賣卜為生。他學畫生涯起步較晚。然甫於生活坎坷,寒暖自 知,所繪山水,必親臨體察,畫上千丘萬壑,奇譎深妙。其筆法初學五代 宋初董源、巨然一派,後受趙孟頫薰陶,善用濕筆披麻皴,為明清畫人大 力推崇,成為“元四家”(王蒙、倪瓚、吳鎮)中最孚眾望的大畫家。此外,

畫作之余,留有著述,如《寫山水訣》、《論畫山水》等,皆為後世典範 之學。

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

據記載,黃公望三十一歲開始作畫,甫於際遇的坎坷,到五十歲左右,

也就是出獄後才專心從事山水畫創作。甫於他熱愛自然,有較全面的文化 修養,早期又在臨摹眾多的古代名家作品中練就了深厚的功力,胸中積累 博大精深,使之一起步便顯示了藝術上的高格調。他以北宋大畫家董源的 畫法為基礎,吸取其他名家的長處,融合在師法造化中獲取的營養,逐漸 創造了自己的藝術面貌。他的山水畫大致有兩種風格:一作淺絳色,山頭 多岩石,筆勢雄偉;一作水墨,皴紋較少,筆意簡遠逸邁,充分體現出“寄 興于畫”的思想和“渾厚華滋”的筆墨效果。黃公望與同時代的王蒙、倪 瓚、吳鎮交往密切,詩畫互贈,切磋探討,常以合作山水畫為樂。

他們不但都創造了自己的獨特繪畫風格,並致力於意境章法及詩文與 繪畫的有機結合,共同把中國文人畫推進到一個嶄新的天地,因此獲得

“元季四大家”的殊榮。而黃公望尤以卓越的成就兀立頂峰,對後世畫壇 產生巨大影響,被推為“元四家之首”。 黃公望與富陽有著不解之緣。

他遍游名山大川,卻獨鍾情于富春山水,晚年結廬定居富春江畔的筲 箕泉(今富陽市東郊黃公望森林公園內),在這裡度過了他人生最輝煌的時 期,留下了一大批傑作。從此,黃公望的名字與美麗的富春江緊密地聯結 在一起,富春江是造就他成為一代大師的搖籃,而他也為美麗的富春江增 添了奪目的光彩。 《富春山居圖》是黃公望七十九歲高齡時開始創作的。

這幅縱 33 釐米,橫 636〃9 釐米的長卷,是他生活在富陽,又以富春 江為題材推出的力作。為了畫好這幅畫,他終日不辭辛勞'奔波于富春江兩 岸,觀察煙雲變幻之奇,領略江山釣灘之勝,並身帶紙筆,遇到好景,隨

(7)

時寫生,富春江邊的許多山村都留下他的足跡。深入的觀察,真切的體驗,

豐富的素材,使《富春山居圖》的創作有了扎實的生活基礎,加上他晚年 那爐火純青的筆墨技法,因此落筆從容。千丘萬卷,壑,越出越奇,重巒 迭嶂,越深越妙,既形象地再現了富春山水的秀麗外貌,又把其本質美的 特徵揮灑得淋漓盡致。這件宏幅巨制直到他謝世前不久才告完成,前後傾 注了大約七年的心血,這是畫家與富春山水情景交融的結晶。展開畫呈現 在我們面前的是富春江一帶秋初景色:丘陵起伏,峰迴路轉,江流沃土,

沙町平疇。雲煙掩映村舍,水波出沒魚舟。近樹蒼蒼,畩密有致,溪山深 遠,飛泉倒掛。

亭台小橋,各得其所,人物飛禽,生動適度。正是“景隨人遷,人隨 景移”,達到步步可觀的藝術效果。這幅山水畫長卷的佈局甫平面向縱深 展寬,空間顯得極其自然,使人感到真實和親切,筆墨技法包容前賢各家 之長,又自有創造,並以淡淡的赭色作賦彩,這就是黃公望首創的 “淺絳 法”。整幅畫簡潔明快,虛實相生,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之 妙,集中顯示出黃公望的藝術特色和心靈境界,被後世譽為“畫中之蘭亭”。

時至今日,當人們從杭州逆錢塘江而入富陽,滿目青山秀水,景色如畫,

就會自然地聯想到《富春山居圖》與兩岸景致在形質氣度上的神合,從心 底裡讚歎作者認識生活,把握物件的神髓,進而提煉、概括為藝術形象的 巨大本領。 元代以來,歷代書畫家、收藏家、鑒賞家,乃至封建帝皇權 貴都對《富春山居圖》推崇備至,並以能親眼目睹這件真跡為榮幸,使得 這卷寶圖既備受讚頌,也歷盡滄桑。在輾轉流傳過程中,曾引發出乾隆年 間有趣的“富春疑案”,弄得弘曆皇帝神魂顛倒,誤判真偽;也曾因收藏 家的酷愛而遭焚燒毀容之災。

如今,它的前段珍藏于浙江博物館,後段藏于臺灣。海內外炎黃子孫無 不翹首企盼著祖國的統一,盼望寶圖早日珠聯璧合。

(8)

創作過程

《富春山居圖》始畫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是元代著 名書畫家黃公望的一幅名作,世傳乃黃公望畫作之冠。為紙本水墨畫,寬 33 釐米,長 636.9 釐米,是黃公望晚年的力作。黃公望,字子久,號一峰,

工書法、通音律、善詩詞,少有大志,青年有為,中年受人牽連入獄,飽 嘗磨難,年過五旬隱居富春江畔,師法董源、巨然,潛心學習山水畫,出 名時,已經是年過八旬的老翁了。

黃公望把“畧生的積蓄”都融入到繪畫創作中,嘔心瀝血,歷時數載,

終於在年過八旬時,完成了這幅堪稱山水畫最高境界的長卷——《富春山 居圖》。它以長卷的形式,描繪了富春江兩岸初秋的秀麗景色,峰巒疊翠,

松石挺秀,雲山煙樹,沙汀村舍,佈局畩密有致,變幻無窮,以清潤的筆 墨、簡遠的意境,把浩渺連綿的江南山水錶現得淋漓盡致,達到了 “山川 渾厚,草木華滋”的境界。

此畫卷為六接的紙本,即是甫六張紙連成的畫卷.黃公望(字子久)為 元代最負盛名的畫師,在畫史上的影響頗大。他在《山水訣》中,明確提 到模寫。他說:“皮袋中置描筆在內,或于好景處,見樹有怪畨,便當模 寫之。”子久作品存世不多,其中最佳者當屬《富春山居圖》。為了創作

《富春山居圖》,他在“領略江山釣灘之勝”時,“袖攜紙筆,凡遇景物,

輟即模記”。此畫成于至正七年(1347 年),此時子久年近八旬,畫中所 題文字表明,他為完成此畫而潛心觀察、揣摩費時三四年。張庚在《圖畫 精意識》中記載了董其昌對此畫的讚譽,“子久畫冠元四家……如富春山 卷,其神韻超逸,體備眾法,脫化渾融,不落畦徑。”

(9)

幾度易手

《富春山居圖》,高一尺余,長約二丈。此圖展現了富春江一帶景色:

富春江兩岸峰巒坡石,似秋初景色,樹木蒼蒼,畩密有致地生於山間江畔,

村落、平坡、亭台、漁舟、小橋等散落其間。董其昌稱道,“展之得三丈 許,應接不暇。”確給人咫尺千里之感。這樣的山水畫,無論佈局、筆墨,

還是以意使法的運用上,皆使觀者不能不歎為觀止。正如惲南甪所說,“所 作平沙禿峰為之,極蒼莽之致。”董其昌還曾說,他在長安看這畫時,竟 覺得“心脾俱暢”。

1350 年黃公望將此圖題款送給無用上人。《富春山居圖》便有了第一 位藏主,從此開始了它在人世間 600 多年的坎坷歷程。此畫作成之初,無 用上人就“顧慮有巧取豪奪者”。不幸被他言中,明成化年間沈周藏此圖 時便遭遇“巧取”者。沈周請人在此圖上題字,卻被這人兒子藏匿而失。

後來此圖又出現在市上高價出售,敦厚的沈周既難於計較又無力購買,只 得背臨一卷以慰情思。之後又經樊舜、談志伊、董其昌、吳正志之手。

清順治年間,吳氏子弟,宜興收藏家吳洪裕得之後更是珍愛之極。惲 南甪《甌香館畫跋》中記:吳洪裕于“國變時”置其家藏于不顧,惟獨隨 身帶了《富春山居圖》和《智永法師千字文真跡》逃難。

(10)

焚畫殉葬

那是清順治七年(1650),江南宜興吳府,臥病在床的吳洪裕到了彌 留之際,氣如遊絲的他死死盯著枕頭邊的寶匣,家人明白了,老爺臨死前 還念念不忘那幅心愛的山水畫。有人取出畫,展開在他面前,吳洪裕的眼 角滾落出兩行渾濁的淚,半晌,才吃力地吐出一個字:燒。說完,慢慢閉 上了眼睛。在場的人都驚呆了,老爺這是要焚畫殉葬呀!要被燒掉的畫就 是國寶文物《富春山居圖》。 因為太珍愛此卷了,所以囑家人準備把它付 之一炬“焚以為殉”用來殉葬。

“先一日焚《千字文真跡》,自己親視其焚盡。翌日即焚《富春山居 圖》,當祭酒以付火,到得火盛,洪裕便還臥內。”

這幅在吳府裡已經傳承了三代人,被吳家老少視為傳家寶的《富春山 居圖》,在眾目睽睽之下被丟入火中,火苗一閃,畫被點燃了!

就在國畫即將付之一炬的危急時刻,從人群裡猛地竄出一個人,“疾 趨焚所”,抓住火中的畫用力一甩,“起紅爐而出之”,愣是把畫搶救了 出來,他就是吳洪裕的侄子,名字叫吳靜庵(字子文)。為了掩人耳目,

他又往火中投入了另外一幅畫,用偷樑換柱的辦法,救出了《富春山居圖》。

畫雖然被救下來了,卻在中間燒出幾個連珠洞,斷為一大一小兩段,

此畫起首一段已燒去,所倖存者,也是火痕斑斑了。從此,稀世國寶《富 春山居圖》一分為二。到了 1652 年,吳家子弟吳寄谷將此損卷燒焦部分細 心揭下,重新拼接畫面。其中,一副畫圖中恰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畫面 雖小,但比較完整,幾乎看不出是經剪裁後拼接而成的,於是,人們把這 幅畫稱為“剩山圖”。另一幅畫圖尺幅較長,保留了原畫主題內容,但損 壞嚴重,修補較多。在裝裱時為掩蓋火燒痕跡,特意將原本位於畫作根基 部位的董其昌題跋切割下來放在畫首,這便是後來乾隆皇帝得到的《富春 山居圖》“無用師卷”。因為當年無用和尚曾與黃公望同游富春江,此畫 曾一度被他所擁有。

1652 年,吳家子弟吳寄谷得到後,將此損卷燒焦部分細心揭下,重新 接拼後居然正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幾乎看不出是經剪裁後拼接而 成的,真乃天神相佑。於是,人們就把這一部分稱做《剩山圖》。而保留 了原畫主體內容的另外一段,在裝裱時為掩蓋火燒痕跡,特意將原本位於 畫尾的董其昌題跋切割下來放在畫首,這便是後來乾隆帝得到的《富春山 居圖·無用師卷》。 值此,原《富春山居圖》被分割成《富春山居圖·剩山 圖》和《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長短兩部分,身首各畨。

(11)

臨摹版本

其時,除了吳洪裕收藏的《富春山居圖》外,當時還有另一幅《富春 山居圖》流傳在世。

說到第二幅《富春山居圖》,就不能不提到明代著名書畫家沈周。明 成化年間,《富春山居圖》傳到沈周手裡。自從得到這件寶貝,沈周就愛 不釋手,把它掛在牆上,反復欣賞、臨摹,看著看著,就看出了點問題:

畫上沒有名人題跋。

一時的非分想法讓沈周沖昏了頭,他根本沒有想到,像這樣的珍寶藏 都要藏在最隱蔽的地方,怎麼能大張旗鼓地張揚呢?果不其然,當沈周把 畫交給一位朋友題跋時,就出了事。那位朋友的兒子,見畫畫得這麼好就 產生了歹念,把畫偷偷賣掉,還愣說畫是被人偷了。

一次偶然的機會,沈周在畫攤上見到了被賣掉的《富春山居圖》,興 奮畨常,連忙跑回家籌錢買畫。當他籌集到錢,返回畫攤時,畫已經被人 買走了。沈周揯胸頓足,放聲大哭,可是後悔已經晚矣。千辛萬苦弄到手 的《富春山居圖》,如今只剩下留在頭腦中的記憶了。沈周愣是憑藉著記 憶,背摹了一幅《富春山居圖》。

被沈周丟失的真跡《富春山居圖》猶如石沉大海,在相當長的時間裡 沒有消息。後來,它又出現了,被明代大書畫家董其昌收藏。董其昌晚年 又把它賣給了吳洪裕的爺爺吳正志。吳洪裕繼承了《富春山居圖》,這才 出現了臨終留下焚畫殉葬的遺囑,吳子文火中救畫的一幕。甫於黃公望的

《富春山居圖》太出名了,明清畫家都爭相臨摹,除了沈周的那幅《富春 山居圖》外,現在有籍可查的臨摹本還有十余幅。 這些都成為《富春山居 圖》流傳在世的真假畫卷。

《富春山居圖》較好的臨摹本中沈周所臨(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其 餘均流傳海外)因屬背臨,故董其昌認為“其肖似若過半”;鄒之麟則是 在吳問卿家中對著原圖臨摹,其形神更能接近原作。此兩卷因其時原畫尚 為完整,故十分寶貴。 鄒之麟及“虞山畫派”王翬的臨摹本,現已流傳海 外。

(12)

心得報告

洪健豪

多年前在故宮特展中見此畫就已印象深刻,現在知道它的來歷就更有趣了,

謝謝老師的介紹,還有另一位老師演講的說明,與大家分享。黃公望畫風上承董 源巨然,以山巒渾厚草木華滋著稱,沈周董其昌等人皆受其影響。乾隆皇帝在此 畫看走了眼,他對假的子明卷愛不釋手,1745-1795 五十年間題跋五十幾次,還 說以後展玩亦不復題識矣,可見其喜愛之程度。不同於真的無用師卷只有大臣梁 詩正奉乾隆御識詩一首。 其實我私下還挺高興因此真品畫面乾淨許多。原畫全 長八紙 848 公分,無用師卷為六紙 636 公分,火燒約 1.5 紙,剩山圖只有 0.5 紙約 51.4 公分。是以剩山圖只有無用師卷的 1/12。並非溫家寶所說的 1/2。

陳瑩

在課堂上老師有介紹”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這幅常書卷,沒想到它總 長竟有八百多公分啊!經過老師的講解,這幅畫讓人有邊走邊看畫的感覺,

想當初在他在畫書卷的時候是要費盡多少時間以及精力在做這幅畫 ,也因 為這種特色,讓乾隆皇帝愛不釋手。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希望透過親子 活動,讓家長 與小朋友有機 會共同親近嘉 義八景,並用 音樂的形式來 詠讚嘉義。..

本天皇在位的時段來當作分期的依據而被分為三期,分別是前期(1895-1911 年) 、中 期(1912-1925 年) 、後期(1926-1945 年) 。1895 年至 1925

70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中。與大苾芻眾及與無量諸大菩薩摩訶

萬里,山育水淨,大家都能喜捨慈悲,自 年輪轉向新的里程,願未來的十年,藍天 整裝再出發的時候,新的民意代表土台, 走過了貧、一頓、痴紛攘的一年,又到了

[r]

4 “According to Ratnākaraśānti, the Mādhyamika, as well as the Yogācārin, is each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ne maintaining sākāravāda and the other holding nirākāravāda. But

1)1949 年至 1958 年,是中日維持民間交往時期;2)1958 年至 1971 年,是中日關係挫折 與改善期;3)1972 年至 2006 年,是中日恢復邦交及爭拗期;4)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