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阿 盛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阿 盛"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火車與稻田〉創作背景與動機

  二次世界大戰後,臺灣與其他國家地區 一樣出現「嬰兒潮」,一般稱為「戰後新生 代」。這個新生代,沒有經歷烽火的無情灼 燒,卻在成長過程中體認到破敗蕭條的環 境;戰爭所造成的種種傷痕,既聽聞亦眼見 了。他們都接受現代教育,但基本的家庭教 養是傳統式的,算是「搭上最後一班傳統列 車」的世代──通常概約泛指一九四○、五

○年代出生的人。

  大約一九七○年代初起,戰後新生代陸 續進入社會,正逢上臺灣經濟開始快速發 展,鄉鎮農村人口大量移向都會區,尤其是 臺北地區。為了就業就學,許多年輕人必須 離開故鄉;現代化的工商社會明顯成形,舊 有的半農業社會的生活模式實際上已經無法

維持,年輕人唯有配合時代腳步,奔赴前 程。

  戰後新生代寫作者,同樣身處於時代大 潮流中。他們目睹了臺灣從幾乎一切都無演 變為幾乎一切都有,也目睹了集體拋卻舊事 物舊觀念並集體追逐新事物新觀念;當他們 定心回首時,這才驚覺被時代的巨輪輾失 的 諸多人事物景將永遠不得再見。於是,他們 提筆追想比對今昔,用文字記錄「曾經」與

「現在」。

  〈火車與稻田〉一文,就是在這樣的時 代氛圍中醞釀完成。文中的時間點,概約跨 越一九六○、七○年代,正是前述臺灣社會 與經濟大轉型的時期。

  我在嘉南平原上的小鎮新營出生成長,

直到一九七三年北上讀大學才離開故鄉。童 少年時,小鎮鄉村的生活型態甚少變化,長

阿 盛 伴 讀

〈火車與稻田〉

我們的山河‧我們的歲月

32004-E4 B

本刊物可掃描 QRcode 下載

(2)

2

作家伴讀

輩們多半未受過學校教育,十有七八不識 字,最大心願是一家溫飽,再則培養兒女,

讓他們讀書求上進,自己受辛受苦,無悔無 怨,守著祖業也守著傳統觀念。農村人特別 不輕言離鄉,所謂「安土重遷」,觀念根深 柢固;當兒女們長大又不得不外出謀生時,

他們只能選擇放手。而年輕人畢竟無法完全 明白父母的矛盾心理──希望兒女過好日子 卻又捨不得兒女去冒風險。

  一波波的鄉鎮年輕人湧向都會尋找機 會,長輩們終於明白舊時代已完全過去,不 能扭轉,於是宿命的留守田地,一樣辛勤工 作,日子中多出來的則是長長長長的歎息。

  〈火車與稻田〉不只是屬於作者個人的 成長記錄,它也是無數戰後新生代農村子弟 的共同經驗。我寫此文,即是為了將那個時 代的獨特樣貌深深刻印出來。也許,如今的 年輕人可以經由此文去審視斯土斯民,看看 往時的人是如何一路行過來,進而延伸思考 這塊土地上今昔的種種,這樣的延伸思考應 是有助於人文視野的擴展。

〈火車與稻田〉

所要傳達之情境與意涵

  在〈火車與稻田〉一文中,火車象徵新 時代的潮流。它是一直往前行的,猶如時代 的巨輪不停滾轉,而鄉鎮農村的年輕人搭上 它,奔向心中期待的大城,或為更好的生 活,或為繁華所誘,或為求學深造。無論得 已不得已,都擋不住這巨大的新潮。

  文中的「我」,本來幼小不懂世情,看 著大兄、二兄、三兄陸續離鄉,他們跟著時 代的腳步,沒有多少猶豫,也未必體諒父母 的心情。事實上,貧乏單調的農村生活不可 能留住他們的心,眼見父母終歲苦勞而又得 不到豐足,他們不願意隨著困在鄉間,「離 開」便是最好的選擇了。

  火車來了,火車去了,一次一次,日日 夜夜,它載著鄉鎮年輕人到遠方奮鬥討生 活,從此,他鄉逐漸轉為故鄉,而故鄉逐漸 轉為他鄉。這與他們的長輩祖先的認知是完 全不同。「火車」既是新潮流的象徵,須得

「準時」開行,想搭上它就不能「留戀」,

它是不等人的。

  求學的機會也不等人。那時代,大部分 的大學設在北臺灣, 絕大多數的高中畢業生 都經由聯考錄取而被分發到北臺灣的大學,

即使想待在故鄉也不可能。所以,文中的

「我」到底還是得離開父母,然後就業定居 臺北。

  稻田則是不移動的,它象徵農人的宿命 觀念與傳統生活。田地是衣食的來源,同時 也綁住了農人;農人依照世世代代傳承下來 的方式耕作,在田地上付出血汗,對田地有 著深厚的情感,根本無法割捨,然而,一生 種田,卻逢上從未有過的時代巨變,「除了 深扎的稻秧之外,不可能留住其他什麼。」

傳統的價值觀認知崩解,工商取得時代主角 地位,農村快速沒落,「父親」過世了,

「母親」放棄「那塊牽連心肝的老田」。一 個舊時代結束了。

(3)

3

作家伴讀

  已經成為都市人的農家子,再也見不到 祖田,祖田變成水泥房子,連原本的方位都 辨認不出了。更新的世代則完全不知道「曾 經」。「父親的田確實不見了」,意味著過 往的農村歲月不復可見,只能在回憶中追尋 了,而農村傳統的承續也像草根離土,那同 時象徵農家子心中的失落、脫離,「噗一 聲」之後,「草根與碎土同時離地而起」,

感慨無語,唯有歎息。

學生可從〈火車與稻田〉

學到什麼?

  對如今的中學生而言,也許未必能夠百 分之百了解〈火車與稻田〉的時代背景與戰 後新生代的成長歷程,但是透過文中的描 述,細心領會,肯定可以看明白一個新舊交 替的時代樣貌。人情人理總是相通的,生活 方式的改變不等於人性改變。

  我希望學生們用三分精神去留意文字技 巧。例如文中的火車來去,通篇貫串,寓有

「時代腳步不停歇」之意;進站出站,點出 了忙碌的工商時代特色。兄弟們一個接一個 離鄉,父母的反應一次比一次緊張,那是人 情之常,為人父母恆是如此。而火車的前 進,稻田的固定,正是新與舊的強烈對比。

父親從「看樣子有些慌迷」到「眼睜睜地像 是瞧著水圳的水一直流入別人田裡」到「不 時用眼尾掃描向我」到說出「六出祁山拖老 命實在沒意義」,心裡的哀傷逐漸加深。這 些都是有經營的文氣層次。文中母親的言行

則相當寫實的繪出傳統婦女的形象。

  七分精神應該用在文中的內涵。盡量以 同理心去推敲人情、人性、人生。 我寫作一

直強調「三人主義」,文學離不開這「三 人」。文中的父母與兒子,認知與行為都沒 有對錯可言,人一旦面臨大環境變動,總會 有各式各樣的反應,而放棄堅持的往往是為 人父母者。那是包容忍讓,不是怯懦退縮,

他們願意割捨以成全兒女,觀念來自傳統教 養,用另一個角度看,使「火車」得以順利 前進的反而是被認為保守的他們,表面上,

他們不能適應新潮流,究實卻是他們間接推 動了新潮流。若是他們固執舊式父母權威,

則年輕的兒女多少會受到束縛。他們頂多幾 番感傷喟歎,並未阻擋兒女的腳步。我期盼 這樣的內涵能充分受到注意。

  以此擴大思考,應可以發現,單一面向 的觀看往往不能察見真相。有些人常將傳統 觀念視同退步落後,深入探究後始知不然。

所謂進步落伍,一言斷定是不恰當的。人生 代代無窮已,我們之所以得有如今,必然來 自於許多前人的付出累積,並非我們只靠一 己之力就忽然擁有全部了。

  再延伸思考,這塊土地上歷經幾番轉 變,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理 應去了解更多轉 變的留痕,那些點點留痕組合起來,就是這 塊土地的歷史圖像。臺灣是唯一的,無可替 代複製的,現今的年輕人應當學會親近它、

尊重它,也尊重親近所有為它付出心力的 人。

(4)

4

作家伴讀

認 識

  阿盛,本名楊敏盛,東吳大學中 文系畢業。歷任《中國時報‧人間副 刊》編輯、《時報周刊》編輯主任。

民 國 八 十 三 年 辭 去 報 社 職 務 , 創 設

「寫作私淑班」,指導後進寫作,栽 培青年作家。

  阿盛於民國六○年代開始寫作,

以散文為主,強調文學離不開土地與 人性,內容著重鄉土生活的描寫、社 會 現 象 的 關 懷 。 其 作 品 敘 事 豐 富 , 寫人情細膩委婉,描景物鮮活逼真,

雅言與方言、俗諺交融化用,形塑出

一種獨特韻致的「說書」風格,為臺

灣 鄉 土 文 學 具 代 表 性 的 作 家 。 曾 獲

五四文藝獎、吳魯芹散文獎、吳三連

文 學 獎 。 著 有 《 綠 袖

紅 塵 》 、 《 夜 燕 相 思

燈 》 等 散 文 集 , 並 有

長 篇 小 說 《 秀 才 樓 五

更 鼓 》 、 《 七 情 林 鳳

營 》 , 另 主 編 散 文 選

集二十餘種。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Yorke 教授的訪問中, 一再出現 「熱門」 這個字眼。 現代人 從小到大, 不斷經歷各式各樣最 “IN” 的事物, 它們像浪潮般, 以愈來愈快的頻率 來去, 讓人眼花撩亂, 無所依止。

在科技、網路掛帥的現代生活中,電腦/手機/工作/遊戲…無可避免的介入感情世界中,如何 在資訊時代中,面對關係的挑戰? 請舉出課程中的建議,並以你自己的作法為例加以說明。.

(1) 該企業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最早名稱為 Steyr-Daimler-Puch,總部及工廠設於上奧地利邦 Steyr 市,戰後成為奧國最大國產車企業,之後數度 易主及改名,於

廖玉蕙擅長開拓台灣本土社會現狀與生活經驗之新題材、新主題,於戰後

二次大戰後美蘇冷戰 時期,美國結合主要 工業國,於1949年 成立多邊出口管制 協調委員會(COCOM). 二次大戰後美蘇冷戰

重新裝裱後的《剩山圖》,在康熙八年(1669 年)讓與王廷賓,後來

3. Noether) 被邀請演講。 1914-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國數會停開。 因為 大家對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行為相當 不滿, 故在戰後在法國史特勞斯堡 (Stras- bourg) 和在加拿大多倫多

包括每一個生物,每一個植物,既 然存在這個宇宙地球,都有他存在 的生命的價值意義,沒有說哪一樣 東西無用,無用是因為我們還未發 現它的用處。就像以前,我們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