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習題 8.1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習題 8.1"

Copied!
7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

習題 8.1-1

若 6:x=5:8,則 x 之值為何?

想法:利用比例式之內項乘積等於外項乘積性質(定理 8.1-1)。

解:

敘述 理由

(1) 5 × x =6 × 8

(2) x=6 8 5

 =48 5

已知 6:x=5:8 & 任一比例式中,

內項乘積等於外項乘積 由(1) &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習題 8.1-2

若 ( x+2 ):3=5:8,則 x 之值為何?

想法:利用比例式之內項乘積等於外項乘積性質(定理 8.1-1)。

解:

敘述 理由

(1) 3 × 5 =( x+2 ) × 8

(2) x=3 5 8

 -2=-1 8

已知( x+2 ):3=5:8 & 任一比例式中,

內項乘積等於外項乘積 由(1) &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2)

2

習題 8.1-3

已知 x 為 4 與 16 的比例中項,且 x>0,求 x 之值為何?

想法:利用兩量的比例中項的平方等於這兩量的乘積求 x 之值 解:

敘述 理由

(1) x 2=4 × 16

(2) x=±8 (負不合) (3) 所以 x=8

已知 x 為 4 與 16 的比例中項 & 兩量的比例中項 的平方等於這兩量的乘積

由(1) & 求平方根 & 已知 x>0 由(2)

習題 8.1-4

已知 x:y=2:3,且 x+y=20,求 x 與 y 之值為?

想法:若 a:b=c:d,則我們可以假設 a=c×r、b=d×r 。 (r 為常數) 解:

敘述 理由

(1) 假設 x=2r、y=3r (2) 2r+3r=20

(3) r=20÷(2+3)=4 (4) x=2r=2×4=8

y=3r=3×4=12

已知 x:y=2:3

將(1) 假設 x=2r、y=3r 代入已知 x+y=20 由(2) &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將(3) r=4 已證 代入(1) 假設 x=2r、y=3r

(3)

3

已知( x+y):(x-y)=11:3,求 x 與 y 之比為?

想法:若 a:b=c:d,則我們可以假設 a=c×r、b=d×r 。 (r 為常數) 解:

敘述 理由

(1) 假設 x+y=11r、x-y=3r (2) x=7r、y=4r

(3) 所以 x:y=7r:4r=7:4

已知( x+y):(x-y)=11:3 由(1) & 解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 由(2) & 倍比定理

習題 8.1-6

三角形 ABC 中,若∠A:∠B:∠C=3:4:8,則∠A=_________度,

∠B= 度,∠C= 度。

想法:利用三角形內角和 180°,求三內角之度數 解:

敘述 理由

(1) 假設∠A=3r、∠B=4r、∠C=8r (2) ∠A+∠B+∠C=180°

(3) 3r+4r+8r=180°

(4) r=180°÷( 3+4+8 )=12°

(5) 所以∠A=3×12°=36°

∠B=4×12°=48°

∠C=8×12°=96°

已知∠A:∠B:∠C=3:4:8 三角形內角和 180°

將(1)式代入(2)式得

由(3) &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將(4) r=12° 代入(1)式得

(4)

4

習題 8.1-7

有一正 n 邊形,其一個外角度數與一個內角度數的比為 2:1,

則 n= ,內角和為 度。

想法:利用正 n 邊形內角與外角的關係求值 解:

敘述 理由

(1) 正 n 邊形一個外角度數=

3600

n

(2) 正 n 邊形一個內角度數=

(

n

2) 1800

n

− 

(3) 3600

n

(

n

2) 1800

n

−  =2:1

(4) 3600

n

×1=

(

n

2) 1800

n

−  ×2

(5) 360°×1=( n-2 )×180°×2 (6) n=

0

0

360 1 180 2

 +2=3

(7) 正三角形內角和為(3-2)×180°=180°

正 n 邊形外角和 360° & 正 n 邊形 的每個外角均相等

正 n 邊形內角和( n-2 )×180° & 正 n 邊形的每個內角均相等

由(1)、(2) & 已知正 n 邊形,其一 個外角度數與一個內角度數的比為 2:1

由(3) & 內項乘積等於外項乘積 由(4) & 等式兩邊同乘 n 仍相等 由(5) &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正 n 邊形內角和( n-2 )×180° & 由(6) n=3

(5)

5

如圖 8.1-27,△ABC 中, ∥ , =5, =4, =6,則 =?

圖 8.1-27 想法:利用三角形之平行線截比例線段性質求解 解:

敘述 理由

(1) △ABC 中,

: = :

(2) 5:4= :6 (3) 5×6=4×

(4) =5×6÷4=7.5 (5) 所以 = +

=7.5+6=13.5

已知△ABC 中, ∥ & 三角形之平行線截比例線段

將已知 =5, =4, =6 代入(1)式得 由(2) & 内項相乘等於外項相乘

由(3)式移項得

如圖所示 & 全量等於分量之和 將(4) =7.5 & 已知 =6 代入

(6)

6

習題 8.1-9

如圖 8.1-28,△ABC 中, ∥ ,且 : =3:5,若 =24,試求 。

圖 8.1-28 想法:利用三角形之平行線截比例線段性質求解 解:

敘述 理由

(1) = + (2) 24= + (3) =24-

(4) △ABC 中,

: = :

(5) 3:5=( 24- ):

(6) 3× =5×( 24- ) (7) =5×24÷(3+5)=15

如圖所示 & 全量等於分量之和 將已知 =24 代入(1)式得 由(2)式移項得

已知△ABC 中, ∥ & 三角形之平行線截比例線段

將已知 : =3:5 & (3) =24-

代入(4)式得

由(5) & 内項相乘等於外項相乘 由(6)式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7)

7

如圖 8.1-29,△ABC 中, ∥ ,且 =10, =

x

, =2

x

-2,

=6,試求

x

之值。

圖 8.1-29 想法:利用三角形之平行線截比例線段性質求解 解:

敘述 理由

(1) △ABC 中,

: = :

(2) 10:

x

=( 2

x

-2 ):6

(3) 10×6=

x

×( 2

x

-2 ) (4) 60=2

x -2

2

x

30=

x -

2

x x -

2

x

-30=0 (

x

-6 )(

x

+5 )=0

x

=6 或

x

=-5(不合) (5) 所以

x

=6

已知△ABC 中, ∥ & 三角形之平行線截比例線段

將已知 =10, =

x

, =2

x

-2, =6 代入(1)式得

由(2) & 内項相乘等於外項相乘 由(3)式展開

等式兩邊同除 2 仍相等 移項

十字交乘因式分解一元二次方程式 已知

x

= 為線段長度必大於 0 由(4)

(8)

8

習題 8.1-11

如圖 8.1-30,△ABC 中, =16, =8, =22, =11,試問 與 是否平行?為什麼?

圖 8.1-30

想法:一直線截三角形的兩邊成比例線段,則這直線必平行三角形的第三邊 解:

敘述 理由

(1) △ABC 中, : =16:8=2:1

(2) △ABC 中, : =22:11=2:1

(3) 所以 : = : 成比例線段 (4) 所以 ∥

已知 =16, =8 & 化成最簡單整數比

已知 =22, =11 & 化成最簡單整數比

由(1) & (2) 遞移律

由(3) 一直線截三角形的兩邊成 比例線段,則這直線必平行這三角 形的第三邊

(9)

9

如圖 8.1-31,L1∥L2∥L3,若 =6, =9, =10,則 =?

圖 8.1-31

想法:平行線截比例線段定理:任意兩直線被一組平行線所截,則截於平行 線間的對應線段成比例。

解:

敘述 理由

(1) : = :

(2) 6:9=10:

(3) 6× =9×10 (4) =15

已知 L1∥L2∥L3, 、 為截線 & 平行線截比例線段定理

由(1) & 已知 =6, =9, =10 由(2) & 外項乘積等於內項乘積

由(3) &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10)

10

習題 8.1-13

如圖 8.1-32,L1∥L2∥L3,若 =7, =6, =3x-2, =2x+4,

則 x=?

圖 8.1-32

想法:平行線截比例線段定理: 任意兩直線被一組平行線所截,則截於平行 線間的對應線段成比例。

解:

敘述 理由

(1) : = :

(2) 7:6=( 3x-2 ):( 2x+4 )

(3) 7×( 2x+4 )=6×( 3x-2 ) (4) x=10

已知 L1∥L2∥L3, 、 為截線 & 平行線截比例線段定理

由(1) & 已知 =7, =6,

=3x-2, =2x+4

由(2) & 外項乘積等於內項乘積 由(3) &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11)

11

如圖 8.1-33,M1、M2、M3、M4皆為直線,若 M1∥M2∥M3∥M4,直線 L1

與 L2為截線, : : =3:5:4, =60,試求 和 。

圖 8.1-33

想法:平行線截比例線段定理: 任意兩直線被一組平行線所截,則截於平行 線間的對應線段成比例。

解:

敘述 理由

(1) : : = : :

(2) : : =3:5:4

(3) 假設 =3r、 =5r、 =4r (4) = + +

(5) 60=3r+5r+4r (6) r=60÷(3+5+4)=5 (7) =5r=5×5=25

=4r=4×5=20

已知 M1∥M2∥M3∥M4,直線 L1與 L2 為截線 & 平行線截比例線段定理

由(1) & 已知 : : =3:5:4 由(2) & 假設

如圖 & 全量等於分量之和

將(3) 假設 & 已知 =60 代入(4)式得 由(5) &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將(6) r=5 代入(3) =5r、 =4r

(12)

12

習題 8.1-15

如圖 8.1-34,已知三角形 ABC 中, 為∠BAC 的角平分線,若 =10,

=6, =12,則 =?

圖 8.1-34

想法:三角形內角平分線定理:三角形任一內角的角平分線,內分對邊所成 兩線段的比,等於夾這內角的兩邊的比。

解:

敘述 理由

(1) : = :

(2) 10:6= :

(3) 假設 =10r、 =6r (4) = +

(5) 12=10r+6r (6) r=3

4

(7) =6r=6×3 4=9

2

已知三角形 ABC 中, 為∠BAC 的角平分線 & 三角形內角平分線定理

由(1) & 已知 =10, =6 由(2) & 假設

如圖 & 全量等於分量之和

由(4) & 已知 =12 & (3) 假設 由(5) &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由(3) 假設 =6r & (6) r=3 4已證

(13)

13

如圖 8.1-35,已知三角形 ABC 中,∠EAC 為∠BAC 的外角, 為∠EAC 的角平分線,若 =10, =6, =8,則 =?

圖 8.1-35

想法:三角形外角平分線定理:三角形任一外角的角平分線,外分對邊延長線 所成兩線段的比,等於夾這外角的鄰角兩邊 的比。

解:

敘述 理由

(1) : = :

(2) 10:6=( + ):

(3) 10:6=( 8+ ):

(4) 10× =6×( 8+ ) (5) =12

已知三角形 ABC 中, 為∠EAC 的角平分線

& 三角形外角平分線定理

由(1) & 已知 =10, =6 & = + 由(2) & 已知 =8

由(3) & 外項乘積等於內項乘積 由(4) &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14)

14

習題 8.2

習題 8.2-1

已知四邊形 ABCD~四邊形 EFGH,∠A=90°,∠C=75°,∠H=105°,

試求∠F。

想法:利用相似多邊形對應角相等 解:

敘述 理由

(1) ∠B=∠F &∠D=∠H=105°

(2) 四邊形 ABCD 中

∠A+∠B+∠C+∠D=360°

(3) ∠B=360°-(∠A+∠C+∠D) =360°-(90°+75°+105°) =90°

(4) 所以∠F=∠B=90°

已知已知四邊形 ABCD~四邊形 EFGH

& 相似多邊形對應角相等

& 已知∠H=105°

四邊形內角和為( 4-2 )×180°=360°

由(2)移項 &

已知∠A=90°,∠C=75° & (1) ∠D=∠H=105° 已證

由(1) ∠B=∠F & (3) ∠B=90° 遞移律

(15)

15

設四邊形 ABCD~四邊形 EFGH,∠A:∠B:∠C=3:5:7,且 ∠D=60°,試求 ∠F、∠G。

想法:利用相似多邊形對應角相等 解:

敘述 理由

(1) 假設∠A=3r、∠B=5r、∠C=7r (2) 四邊形 ABCD 中

∠A+∠B+∠C+∠D=360°

(3) 3r+5r+7r+60°=360°

(4) r=( 360°-60° )÷( 3+5+7 )=20°

(5) ∠B=5r=5×20°=100°

∠C=7r=7×20°=140°

(6) ∠F=∠B=100°

∠G=∠C=140°

已知∠A:∠B:∠C=3:5:7 &假設

四邊形內角和為( 4-2 )×180°=360°

將(1) 假設 & 已知∠D=60° 代入(2) 由(3) &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將 (4) r=20° 代入(1) 假設∠B=5r 將 (4) r=20° 代入(1) 假設∠C=7r 已知四邊形 ABCD~四邊形 EFGH & 相似多邊形對應角相等 &

由(5) ∠B=100°、∠C=140° 已證

(16)

16

習題 8.2-3

如圖 8.2-47,已知△ABC~△DEC,且 =6, =14, =9,試求 。

圖 8.2-47 想法:利用相似多邊形對應邊成比例

習題 8.2-4

已知四邊形 ABCD~四邊形 EFGH,若 =10, =20, =4,

試求 。

想法:利用相似多邊形對應邊成比例 解:

敘述 理由

(1) : = :

(2) 10:4=20:

(3) 10× =4×20 (4) =( 4×20 )÷10=8

已知四邊形 ABCD~四邊形 EFGH & 相似多邊形對應邊成比例

將已知 =10, =20, =4 代入(1)得 由(2) & 外項乘積等於內項乘積

由(3) 移項

敘述 理由

(1) : = : (2) 6:9=14:

(3) 6× =9×14

(4) =( 9×14 )÷6=21

已知△ABC~△DEC & 相似多邊形對應邊成比例 將已知 =6, =14, =9 代入(1)得

由(2) & 外項乘積等於內項乘積 由(3) 移項

(17)

17

如圖 8.2-48,△ABC 中, ∥ ,且 =4, =2, =6,試求 。

圖 8.2-48 想法:(1) 利用三角形(AAA)相似定理

(2) 相似多邊形對應邊成比例 解:

敘述 理由

(1) ADE=B & AED=C (2) 在△ABC 與△ADE 中

A=A

ADE=B

AED=C (3) △ABC~△ADE (4) : = :

(5) = + =4+2=6 (6) 6:4= :6

(7) 6×6=4×

(8) =( 6×6 )÷4=9

已知 ∥ & 同位角相等 如圖 8.2-48 所示

共同角 由(1) 已證 由(1) 已證

由(2) & 根據三角形(AAA)相似定理 由(3) & 相似多邊形對應邊成比例

全量等於分量之和 & 已知 =4, =2 將(5) =6 已證 & 已知 =4、 =6 代入(4)

由(6) & 外項乘積等於內項乘積 由(7) 移項

(18)

18

習題 8.2-6

如圖 8.2-49,△ABC 中, ∥ ,若 : =3:5,則 : =?

圖 8.2-49 想法:(1) 利用三角形(AAA)相似定理

(2) 相似多邊形對應邊成比例 解:

敘述 理由

(1) ADE=B & AED=C (2) 在△ADE 與△ABC 中

A=A

 B= ADE

 C= AED (3) △ADE~△ABC (4) : = : (5) : =5:3

(6) ( + ): =( 5+3 ):3 (7) : =8:3

(8) : =3:8

(9) : = : =3:8

已知 ∥ & 同位角相等 如圖 8.2-49 所示

共同角 由(1) 已證 由(1) 已證

由(2) & 根據三角形(AAA)相似定理 由(3) & 相似多邊形對應邊成比例 已知 : =3:5 & 反比定理 由(5) & 合比定理

由(6) & = + 由(7) & 反比定理 由(4) & (8) 遞移律

(19)

19

如圖 8.2-50,△ABC 中,∠BDE=∠A,且 : =3:5,若 =20,

=9,試求 和 。

圖 8.2-50 想法:(1) 利用三角形(AAA)相似定理

(2) 相似多邊形對應邊成比例 解:

敘述 理由

(1) ∥

(2) 在△DBE 與△ABC 中 ∠BDE=∠A

B=B BED=C (3) △DBE~△ABC (4) : = :

(5) : = :( + ) (6) 3:5=9:( +9 )

(7) 3×( +9 )=5×9 (8) =( 5×9 )÷3-9=6 (9) : = : (10) 3:5= :20 (11) 5× =3×20

(12) =( 3×20 )÷5=12

已知∠BDE=∠A & 同位角相等的兩直 線互相平行

如圖 8.2-50 所示 已知

共同角

由(1) ∥ & 同位角相等 由(2) & 根據三角形(AAA)相似定理 由(3) & 相似多邊形對應邊成比例 由(4) & = +

將已知 : =3:5 & =9 代入(5) 由(6) & 外項乘積等於內項乘積

由(7) &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由(3) & 相似多邊形對應邊成比例

將已知 : =3:5 & =20 代入(9) 由(10) & 內項乘積等於外項乘積

由(11) 移項

(20)

20

(13) 所以 =6 & =12 由(8) & (12)

(21)

21

如圖 8.2-51,∠B=∠E,且 =9, =6, =12,試求 。

圖 8.2-51

想法:(1) 利用三角形(AAA)相似定理 (2) 相似多邊形對應邊成比例 解:

敘述 理由

(1) ∠B=∠E (2) ∠ACB=∠DCE

(3) ∠B+∠ACB=∠E+∠DCE

(4) △ABC 中,∠A=180-(B+ACB) (5) △DEC 中,∠D=180-(∠E+∠DCE) (6) ∠A=180-(B+ACB)

=180-(∠E+∠DCE)=∠D (7) 在△ABC 與△DEC 中

A=D

∠B=∠E

∠ACB=∠DCE (8) △ABC~△DEC

(9) : = :

(10) 9:12=6:

已知∠B=∠E 對頂角相等

由(1)式加(2)式 等量加法公理 三角形內角和 180

三角形內角和 180

由(3)、(4) & (5) 代換

如圖 8.2-51 所示 由(6) 已證 已知∠B=∠E 由(2) 對頂角相等 由(7) &

根據三角形(AAA)相似定理 由(8) &

相似多邊形對應邊成比例 將已知 =9, =6,

=12 代入(9)得

(22)

22

(11) 9× =12×6 (12) =( 12×6 )÷9=8

由(10) & 外項乘積等於內項乘積 由(11) 移項

(23)

23

如圖 8.2-52,△ABC 中,若 ⊥ 且 ⊥ ,求證△AFE~△BFD。

F

D E A

B C

圖 8.2-52 想法:利用三角形(AAA)相似定理

證明:

敘述 理由

(1) ∠BDF=∠AEF=90

(2) ∠AFE=∠BFD (3) △AFE 中,

∠EAF=180-(∠AEF+∠AFE ) =180-( 90+∠AFE ) =90-∠AFE

(4) △BFD 中,

∠DBF=180-(∠BDF+∠BFD) =180-( 90+∠BFD ) =90-∠BFD

=90-∠AFE=∠EAF (5) 在△AFE 與△BFD 中

∠AEF=∠BDF

∠AFE=∠BFD

∠EAF=∠DBF (6) △AFE~△BFD

已知 ⊥ 且 ⊥

對頂角相等 如圖 8.2-52 所示 三角形內角和為 180

由(1) ∠AEF=90

化簡

如圖 8.2-52 所示 三角形內角和為 180

由(1) ∠BDF=90

化簡

由(2) & (3) 代換 如圖 8.2-52 所示 由(1) 已證 對頂角相等 由(4) 已證

由(5) & 根據三角形(AAA)相似定理

(24)

24

習題 8.2-10

如圖 8.2-53,∠C=∠D=90°,若 =6, =8, =3,則 =?

圖 8.2-53 想法:(1) 利用三角形(AAA)相似定理

(2) 相似多邊形對應邊成比例 證明:

敘述 理由

(1) ∠AEC=∠BED (2) △AEC 中,

∠A=180-(∠AEC+∠C ) =180-(∠AEC+90 ) =90-∠AEC

(3) △BED 中,

∠B=180-(∠BED+∠D ) =180-(∠BED+90 ) =90-∠BED

=90-∠AEC=∠A (4) 在△AEC 與△BED 中

∠C=∠D

∠AEC=∠BED

∠A=∠B (5) △AEC~△BED (6) : = : (7) 6:3=8:

(8) 6× =3×8 (9) =( 3×8 )÷6=4

對頂角相等 如圖 8.2-53 所示 三角形內角和為 180

已知∠C=90°

化簡

如圖 8.2-53 所示 三角形內角和為 180

已知∠D=90°

化簡

由(1) & (2) 代換 如圖 8.2-53 所示 已知∠C=∠D=90°

對頂角相等 由(3) 已證

由(4) & 根據三角形(AAA)相似定理 由(5) & 相似多邊形對應邊成比例

將已知 =6, =8, =3 代入(6)式得 由(7) & 內項乘積等於外項乘積

由(8) 移項

(25)

25

如圖 8.2-54,△ABC 中,若 = =12, = =6,則 =?

圖 8.2-54 想法:(1) 利用三角形(AAA)相似定理

(2) 相似多邊形對應邊成比例 解:

敘述 理由

(1) △ABC 為等腰三角形

(2) ∠ABC=∠C

(3) △BDC 為等腰三角形

(4) ∠BDC=∠C

(5) ∠ABC=∠BDC=∠C

(6) △ABC 中,∠A=180-(∠ABC+∠C) =180-(∠C+∠C) =180-2∠C

(7) △BDC 中,∠DBC=180-(∠BDC+∠C) =180-(∠C+∠C) =180-2∠C

(8) ∠A=∠DBC

(9) 在△ABC 與△BDC 中

∠A=∠DBC

∠ABC=∠BDC

∠C=∠C

已知 = & 兩腰等長為 等腰三角形

由(1) & 等腰三角形兩底角 相等

已知 = & 兩腰等長為 等腰三角形

由(3) & 等腰三角形兩底角 相等

由(2) & (4) 遞移律 三角形內角和 180 & 由(2) ∠ABC=∠C

三角形內角和 180

由(4) ∠BDC=∠C

由(6) & (7) 遞移律 如圖 8.2-54 所示 由(8) 已證

由(5) ∠ABC=∠BDC 已證 共同角

(26)

26

(10) △ABC~△BDC

(11) : = :

(12) 12:6=6:

(13) 12× =6×6

(14) =( 6×6 )÷12=3

(15) = - =12-3=9

由(9) & 根據三角形 (AAA) 相似定理

由(10) & 相似多邊形對應邊 成比例

將已知 =12, = =6 代入(11)得

由(12) & 外項乘積等於內項 乘積

由(13) 移項

如圖 = - & 已知 =12 &

由(14) =3 已證

(27)

27

如圖 8.2-55,△ABC~△A'B'C', 與 分別為 與 上的高,若

=24 公分, =18 公分, =16 公分,則 =?

圖 8.2-55 想法:相似三角形對應高的比等於對應邊的比 解:

敘述 理由

(1) : = :

(2) 16 公分: =24 公分:18 公分

(3) ×24 公分=16 公分×18 公分 (4) =(16 公分×18 公分)÷24 公分

=12 公分

已知△ABC~△A'B'C', 與 分別為 與 上的高 & 相似三角形對應高的比等 於對應邊的比

由(1) & 已知 =24 公分, =18 公分,

=16 公分

由(2) 內項乘積等於外項乘積 由(3) 移項

(28)

28

習題 8.2-13

如圖 8.2-56,設 為圓之直徑, 切圓於 B 點, 與圓周相交於 E 點,

求證:

(a) 2= × (b) 2= × (c) 2= ×

E

A B

D

圖 8.2-56 想法:(1) 切線與過切點的半徑互相垂直 (2) 直徑所對的圓周角為直角 (3) 直角三角形中比例中項定理

(4) 直角三角形中直角邊比例中項定理 證明:

敘述 理由

(1) ⊥ ,△ABD 為直角三角形

(2) ∠BEA=90, ⊥

(3) 2= ×

(4) 2= × & 2= ×

已知 為圓之直徑, 切圓於 B 點 & 切線與過切點的半徑互相垂直

已知 為圓之直徑, 與圓周相交於 E 點 & 直徑所對的圓周角為直角 由(1)&(2) 直角三角形中比例中項定理 由(1) & (2) 直角三角形中直角邊比例 中項定理

(29)

29

如圖 8.2-57,△ABC 中,已知∠ABC=90°, ⊥ ,且 =5、

=10,則:(1) =? (2) =? (3) =?

圖 8.2-57 想法:(1) 直角三角形中比例中項定理

(2) 直角三角形中直角邊比例中項定理 解:

敘述 理由

(1) 2= ×

(2) 2=5×10 (3) =  5 2 (4) 所以 = 5 2 (5) 2= ×

(6) 2=15×5 (7) =

 5 3

(8) 所以 =

5 3

(9) 2= ×

(10) 2=15×10 (11) =

 5 6

(12) 所以 =

5 6

已知∠ABC=90°, ⊥ & 直角三角形中比 例中項定理

由(1) & 已知 =5、 =10 由(2) & 求平方根

由(3) & 為線段長度必大於 0

已知∠ABC=90°, ⊥ & 直角三角形中直 角邊比例中項定理

由(5) & = + & 已知 =5、 =10 由(6) & 求平方根

由(7) & 為線段長度必大於 0

已知∠ABC=90°, ⊥ & 直角三角形中直 角邊比例中項定理

由(9) & = + & 已知 =5、 =10 由(10) & 求平方根

由(11) & 為線段長度必大於 0

(30)

30

(13) 所以 = 5 2 =

5 3

5 6

由(4)、(8) & (12) 已證

(31)

31

如圖 8.2-58,△ABC 中,已知∠ABC=90°, ⊥ ,且 =9、

=12、 =15,則:(1) =? (2) =? (3) =?

圖 8.2-58 想法:(1) 直角三角形中比例中項定理

(2) 直角三角形中直角邊比例中項定理 解:

敘述 理由

(1) 2= ×

(2) 92=15×

(3) =92÷15=5.4 (4) 2= ×

(5) 122=15×

(6) =122÷15=9.6 (7) 2= ×

(8) 2=5.4×9.6 (9) =

5.4 9.6

= 7.2 (10) 所以 =7.2 (11) 所以 =5.4

=9.6 =7.2

已知∠ABC=90°, ⊥ & 直角三角形中直角 邊比例中項定理

由(1) & 已知 =9、 =15 由(2) 移項

已知∠ABC=90°, ⊥ & 直角三角形中直角 邊比例中項定理

由(4) & 已知 =12、 =15 由(5) 移項

已知∠ABC=90°, ⊥ & 直角三角形中比例 中項定理

將(3) =5.4 & (6) =9.6 代入(7)得 由(8) & 求平方根

由(9) & 為線段長度必大於 0 由(3)、(6) & (10) 已證

(32)

32

習題 8.2-16

如圖 8.2-59,△ABC 與△EDC 中, =6, =12, =10, =20,

則△ABC 與△EDC 是否相似?為什麼?

圖 8.2-59 想法:利用三角形(SAS)相似定理

解:

敘述 理由

(1) : =12:20=3:5 (2) : =6:10=3:5 (3) 在△ABC 與△EDC 中,

ACB=ECD

: = :

(4) 所以△ABC~△EDC

已知 =12、 =20 & 倍比定理 已知 =6、 =10 & 倍比定理 如圖 8.2-59 所示

對頂角相等

由(1) & (2) 遞移律

由(3) & 根據三角形(SAS)相似定理

(33)

33

如圖 8.2-60,△ABC 中, =4, =6, =3, =17,則:

(1) △BAC 與△BDE 是否相似?為什麼?

(2) 若 =16,試求 。

圖 8.2-60 想法:利用三角形(SAS)相似定理

解:

敘述 理由

(1) = + =6+4=10 (2) = + =3+17=20 (3) : =10:3

(4) : =20:6=10:3 (5) 在△BAC 與△BDE 中,

B= B

: = :

(6) 所以△BAC~△BDE (7) : = : (8) 16: =10:3

(9) ×10=16×3

(10) =( 16×3 )÷10=4.8

全量等於分量之和 & 已知 =4、 =6 全量等於分量之和 & 已知 =3、 =17 由(1) =10 已證、已知 =3

由(2) =20 已證、已知 =6 & 倍比定理 如圖 8.2-60 所示

共同角

由(3) & (4) 遞移律

由(5) & 根據三角形(SAS)相似定理 由(6) & 相似多邊形對應邊成比例

將已知 =16 & (4) : =10:3 已證 代入(7)得

由(8) & 內項乘積等於外項乘積 由(9) 移項

(34)

34

習題 8.2-18

如圖 8.2-61, =18, =24, =12, =8, =16,則:

(1) 證明:△ABC~△CAD

(2) ∠ACD 與△ABC 的哪個角相等?

圖 8.2-61 想法:(1) 利用三角形(SSS)相似定理

(2) 相似多邊形對應角相等 解:

敘述 理由

(1) 在△ABC 與△CAD 中

: =18:12=3:2

: =24:16=3:2

: =12:8=3:2 (2) : = : = : (3) 所以△ABC~△CAD (4) ∠ACD=∠BAC

如圖 8.2-61 所示

已知 =18、 =12 & 倍比定理 已知 =24、 =16 & 倍比定理 已知 =12、 =8 & 倍比定理 由(1) & 遞移律

由(2) & 根據三角形(SSS)相似定理 由(3) & 相似多邊形對應角相等

(35)

35

如圖 8.2-62,弦 與弦 交於 P 點。若 =5, =6,則 × = 。

圖 8.2-62 想法:利用圓內冪性質來解題

解:

敘述 理由

(1) × = × (2) × =5×6=30

已知弦 與弦 交於 P 點 & 圓內冪性質 由(1) & 已知 =5, =6

習題 8.2-20

如圖 8.2-63,圓的兩弦 相交於 P 點。若 =15, =4, =5,

=________。

圖 8.2-63 想法:利用圓內冪性質來解題

解:

敘述 理由

(1) × = × (2) ×5=15×4

(3) =( 15×4 )÷5=12

已知弦 與弦 交於 P 點 & 圓內冪性質 由(1) & 已知 =15, =4, =5 由(2) 移項

(36)

36

習題 8.2-21

如圖 8.2-64,圓的兩弦 和 相交於 E 點,且 > 。若 =15,

=5, =28,則 =______。

圖 8.2-64 想法:利用圓內冪性質來解題

解:

敘述 理由

(1) = +

(2) = - =28-

(3) × = ×

(4) ×( 28- )=15×5

(5) =3 或 =25 (6) 當 =3 時,

=28- =28-3=25 不合 (7) 當 =25 時,

=28- =28-25=3 (8) 所以 =25

如圖 8.2-64 所示,全量等於分量之和 由(1) 移項 & 已知 =28

已知圓的兩弦 和 相交於 E 點 & 圓內冪性質

將(2) =28- 已證 & 已知 =15, =5 代入(3) 由(4) & 解一元二次方程式

將(5) =3 代入 (2) =28- & 已知 >

將(5) =25 代入 (2) =28- & 已知 >

由(7)

(37)

37

如圖 8.2-65,通過圓外一點 P,作兩條割線,分別與圓交於 A、B 及 C、D\

四點。已知 =6, =15, =5,則 =?

圖 8.2-65 想法: 利用圓外冪性質解題

解:

敘述 理由

(1) × = ×

(2) 6×15=5×

(3) =6×15÷5=18

已知通過圓外一點 P,作兩條割線,分別與圓 交於 A、B 及 C、D 四點 & 圓外冪性質 由(1) & 已知 =6, =15, =5 由(2) 移項

(38)

38

習題 8.2-23

如圖 8.2-66,若圓的兩弦 與 延長線相交於圓外一點 P。已知 =4,

=5, =6,則 = 。

圖 8.2-66 想法:利用圓外冪性質解題

解:

敘述 理由

(1) × = ×

(2) ×( + )= ×( + ) (3) 4×( 4+6 )=5×( 5+ )

(4) =[4×( 4+6 )-5×5]÷5=3

已知圓的兩弦 與 延長線相交於圓 外一點 P & 圓外冪性質

由(1) & = + 、 = + 由(2) & 已知 =4, =5, =6 由(3) &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39)

39

如圖 8.2-67, 、 為圓的兩弦,且兩弦的延長線相交於 P 點。

若 = =x, =x-2, =3x-4,則 =?

圖 8.2-67 想法:利用圓外冪性質解題

解:

敘述 理由

(1) × = ×

(2) ×( + )= ×( + )

(3) x(x+x)=(x-2)[(x-2)+(3x-4)]

(4) x=1 或 x=6 (5) 當 x=1 時,

=x-2=1-2=-1 不合 (6) 當 x=6 時,

=x=6

=x-2=6-2=4

=3x-4=3×6-4=14 (7) 所以 =14

已知 、 為圓的兩弦,且兩弦的

延長線相交於 P 點 & 圓外冪性質 由(1) &

= + 、 = +

由(2) & 已知 = =x,

=x-2, =3x-4 由(3) & 解一元二次方程式 將(4) x=1 代入已知 =x-2

& 為線段長度必大於 0 將(4) x=6 代入已知

=x

=x-2

=3x-4

由(6) =14 已證

(40)

40

習題 8.2-25

如圖 8.2-68, 切圓於 A 點, 為割線且交圓於 C、D 兩點。若 =8,

=16,則 =?

圖 8.2-68 想法:利用圓切冪性質解題

解:

敘述 理由

(1) 2= ×

(2) 82=16×

(3) =82÷16=4

已知 切圓於 A 點, 為割線且交圓於 C、D 兩點 & 圓切冪性質

由(1) & 已知 =8, =16 由(2) 移項

(41)

41

如圖 8.2-69, 切圓於 A 點, 為割線且交圓於 C、D 兩點。若 =4,

=12,則 =?

圖 8.2-69 想法:利用圓切冪性質解題

解:

敘述 理由

(1) 2= ×

(2) 2=( + )×

(3) 2=(4+12)×4 (4) =8 或 =-8 (5) 所以 =8

已知 切圓於 A 點, 為割線且交圓於 C、

D 兩點 & 圓切冪性質 由(1) & = +

由(2) & 已知 =4, =12 由(3) 求平方根

由(4) & 為線段長度必大於 0

(42)

42

習題 8.3

習題 8.3-1

圖 8.3-54 已知:如圖 8.3-54, 為△ABC 中 上的高 求證: 2222

想法:利用畢氏定理來證明 證明:

敘述 理由

(1) ⊥ ,∠ADB=∠ADC=90°

(2) △ADB 為直角三角形

2= 22

(3) △ADC 為直角三角形

2= 22

(4) 22=( 22)-( 22) (5) 所以 2222

已知 為△ABC 中 上的高 由(1) ∠ADB=90°

畢氏定理

由(1) ∠ADC=90°

畢氏定理

由(2)式-(3)式得 由(4) 化簡

(43)

43

如圖 8.3-55,已知△ABC、△ACD、△ADE 為直角三角形,其中

∠B=∠ACD=∠ADE=90°,且 = = = =1,求 =?

圖 8.3-55 想法:利用畢氏定理解題

解:

敘述 理由

(1) 222

(2) 12+122

(3) =- 2 或 = 2 (4) 所以 = 2

(5) 222

(6) 22+122

(7) =-

3

或 =

3

(8) 所以 =

3

(9) 222

(10)

3

2+122 (11) =-2 或 =2 (12) 所以 =2

已知△ABC 為直角三角形,B=90 & 畢氏定理

由(1) & 已知 = =1 由(2) 求平方根

由(3) & 為線段長度必大於 0

已知△ACD 為直角三角形,ACD=90 & 畢氏定理

由(5) & 已知 =1、(4) = 2 由(6) 求平方根

由(7) & 為線段長度必大於 0

已知△ADE 為直角三角形,ADE=90 & 畢氏定理

由(9) & 已知 =1、(8) =

3

由(10) 求平方根

由(11) & 為線段長度必大於 0

(44)

44

習題 8.3-3

如圖 8.3-56, ⊥ ,∠B=30°,∠ADE=60°,∠C=45°,若 =2,

求 與 之值。

圖 8.3-56

想法:(1) 利用 30-90-60的直角三角形邊長比為 1:2:

3

(2) 等腰直角三角形邊長比為 1:1: 2

解:

敘述 理由

(1) ∠AEB=∠AEC=90°

(2) △AED 中,

∠DAE+∠ADE+∠AED=180°

(3) ∠DAE=180°-∠ADE-∠AED =180°-60°-90°

=30°

(4) △AED 為 30-90-60的直角三角形

(5) : : =1:2:

3

(6) :2: =1:2:

3

(7) =1 & =

3

(8) △BAE 中,

∠B+∠AEB+∠BAE=180°

(9) ∠BAE=180°-∠AEB-∠B =180°-90°-30°=60°

(10) △BEA 為 30-90-60的直角三角形

已知 ⊥

如圖 8.3-56 所示 三角形內角和 180°

由(3) 移項

將已知∠ADE=60° & (1) ∠AEB=90° 代入 由(3) ∠DAE=30° &

已知∠ADE=60° &(1)∠AEB=90°

由(4) & 30-90-60的直角三角形 邊長比為 1:2:

3

由(5) & 已知 =2 由(6)

如圖 8.3-56 所示 三角形內角和 180°

由(8) 移項

將已知∠B=30° & (1)∠AEB=90°

代入

由(1) ∠AEB=90°、(9) ∠BAE=60°

(45)

45

(12) : =1:

3

(13) = ×

3

3

×

3

=3

(14) = +

(15) = - =3-1=2

(16) △AEC 中,

∠C+∠AEC+∠CAE=180°

(17) ∠CAE=180°-∠C-∠AEC =180°-45°-90°

=45°

(18) △AEC 為等腰直角三角形

(19) : : =1:1: 2

(20) : =1: 2 (21)

3

: =1: 2 (22) =

3

× 2 =

6

(23) 所以 =2 & =

6

由(10) & 30-90-60的直角三角形 邊長比為 1:2:

3

由(11)

由(12) & 內項乘積等於外項乘積

& (7) =

3

已證

如圖所示,全量等於分量之和 由(14) 移項 & (13) =3 & (7) =1 已證

如圖 8.3-56 所示 三角形內角和 180°

由(16) 移項

已知∠C=45° & (1) ∠AEC=90°

由(17) ∠CAE=45°、(1) ∠AEC=90°

& 已知∠C=45°

由(18) & 等腰直角三角形邊長比為 1:1: 2

由(19)

由(20) & (7) =

3

已證 由(21) & 內項乘積等於外項乘積 由(15) & (22) 已證

(46)

46

習題 8.3-4

如圖 8.3-57,圓 I 為直角三角形 ABC 的內切圓,D、E、F 為切點, ⊥ 。 若 =4 公分, =3 公分,求圓 I 的半徑。

圖 8.3-57 想法:(1) 利用畢氏定理求出直角三角形的斜邊長

(2) 利用第七章例題 7.3-11 的結論,求出直角三角形內切圓半徑

圖(a)

解:

敘述 理由

(1) 連接 、 、 如上圖(a)所示,

則 = = 為圓 I 半徑 (2) 直角三角形 ABC 中

2= 22

=(4 公分)2+(3 公分)2

=16 平方公分+9 平方公分

=25 平方公分

(3) =5 公分 或 =-5 公分 (4) =5 公分

作圖 & 已知圓 I 為直角三角形 ABC 的 內切圓,D、E、F 為切點

畢氏定理 &

已知直角三角形 ABC 中, ⊥ &

=4 公分, =3 公分

由(2) 求平方根

由(2) & 為線段長度必大於 0

(47)

47

=AB BC AC 2 + −

= + 3 2

4公分 公分-5公分 =1 公分

利用第七章例題 7.3-11 的結論:直角三角 形內接圓半徑=(兩股和減去斜邊)÷2 & 已知圓 I 為直角三角形 ABC 的內切圓,

⊥ & =4 公分, =3 公分 & 由(4) =5 公分 已證

(48)

48

習題 8.3-5

如圖 8.3-58,已知 I 為△ABC 的內心,若∠BIC=135°,且 =7 公分,

=24 公分,試求△ABC 內切圓的半徑。

圖 8.3-58

想法:(1) 利用例題 4.3-2 結論:若 I 點為△ABC 的內心,則BIC=90+1

2BAC (2) 利用畢氏定理求出直角三角形的第三邊

(3) 利用第七章例題 7.3-11 的結論,求出直角三角形內切圓半徑 解:

敘述 理由

(1) BIC=90+1

2BAC (2) 135°=90+1

2BAC

(3) BAC=(135°-90)×2=90

(4) △ABC 為直角三角形

2= 22

(5) 2=(7 公分)2+(24 公分)2

=49 平方公分+576 平方公分 =625 平方公分

(6) =25 公分 或 =-25 公分 (7) =25 公分

(8) △ABC 內切圓半徑

=AB AC BC 2 + −

= + 24 25

2

7公分 公分- 公分

=3 公分

已知 I 點為△ABC 的內心 & 利用例題 4.3-2 結論

由(1) & 已知∠BIC=135°

由(2) 求BAC 之值

由(3) & 直角三角形定義 & 畢氏定理

由(4) & 已知 =7 公分, =24 公分

由(5) 求平方根

由(6) & 為線段長度必大於 0 已知 I 為△ABC 的內心 &

利用第七章例題 7.3-11 的結論 & 已知 =7 公分, =24 公分 & (7) =25 公分 已證

(49)

49

有一個直角三角形,其外心到三頂點的距離和為 75 公分,若有一股長為 14 公分,則:

(1) 此直角三角形外接圓半徑為何?

(2) 此三角形的另一股長為何?

(3) 此直角三角形內切圓半徑為何?

圖(a)

想法:(1) 利用例題 4.3-3 結論:直角三角形斜邊中點為此三角形的外心。在圖 形中找出直角三角形的外心

(2) 利用三角形的外心到三頂點等距離的性質,求出斜邊長 (3) 利用畢氏定理求出另一股長

(4) 利用第七章例題 7.3-11 的結論,求出直角三角形內切圓半徑 解:

敘述 理由

(1) 依 題 目 敘 述 畫 出 圖 形 , 如 上 圖 (a) 所 示,其中△ABC 為直角三角形,

BAC=90, =14 公分,

O 點為其外接圓圓心, = = 為 此直角三角形 ABC 的外接圓半徑 (2) + + =75 公分

(3) + + =75 公分

(4) 外接圓半徑 =(75 公分)÷3=25 公分 (5) = = =25 公分

(6) = +

=25 公分+25 公分=50 公分 (7) △ABC 中, 222

作圖 & 已知有一股長為 14 公分 & 例題 4.3-3 結論:直角三角形斜邊中點為 此三角形的外心 &

三角形的外心到三頂點等距離

由(1) O 點為△ABC 外接圓圓心&

已知外心到三頂點的距離和為 75 公分 由(2) & (1) = =

由(3) 求 之值

由(1) = = & (4) =25 公分 遞移律 全量等於分量之和 & (5) = =25 公分

已知△ABC 為直角三角形 & 畢氏定理

(50)

50

(8) 222

=(50 公分)2-(14 公分)2

=2304 平方公分

(9) =48 公分 或 =-48 公分 (10) 另一股長 =48 公分

(11) 直角三角形 ABC 內切圓半徑

=AB AC BC 2 + −

=14 + 48 50 2

公分 公分- 公分

=6 公分

由(7) 移項 & (1) =14 公分 & (6) =50 公分

由(8) 求平方根

由(9) & 為線段長度必大於 0

利用第七章例題 7.3-11 的結論求直角三 角形內切圓半徑 &

(1) =14 公分 & (6) =50 公分

& (10) =48 公分 已證

(51)

51

如圖 8.3-59,長方形 ABCD 中,對角線 、 相交於 O 點,且 =24,

=7,求 之值。

圖 8.3-59 想法:(1) 長方形對角線互相平分

(2) 畢氏定理 解:

敘述 理由

(1) ∠BAD=90°

(2) △BAD 為直角三角形 (3) 222 (4) 72+2422

(5) =-25 或 =25 (6) 所以 =25

(7) = =1 2

(8) 所以 =1

2×25=12.5

已知 ABCD 為長方形 & 長方形四個內角皆為直角 由(1)

由(2) & 畢氏定理

由(3) & 已知 =7、 =24 由(4) 求平方根

由(5) & 為線段長度必大於 0

已知 ABCD 為長方形,對角線 、 相交 於 O 點 & 長方形對角線互相平分

將(6) =25 代入(7) =1 2

(52)

52

習題 8.3-8

如圖 8.3-60,長方形 ABCD 中,對角線 、 相交於 O 點,且 =13,

=10,求

之值。

圖 8.3-60 想法:(1) 長方形對角線等長

(2) 長方形對角線互相平分 (3) 長方形對邊等長

(4) 畢氏定理 解:

敘述 理由

(1) = =13

(2) = + =13+13=26 (3) = =26

(4) = =1

2 =13 (5) ∠ABC=90°

(6) △ABC 為直角三角形 (7) 222 (8) 2+102=262

(9) =-24 或 =24 (10) 所以 =24

(11) = =24

已知 ABCD 為長方形,對角線 、 相交 於 O 點 & 長方形對角線互相平分 & 已知 =13

全量等於分量之和 & (1) = =13 已知 ABCD 為長方形 & 長方形對角線等長

& (2) =26 已證

已知 ABCD 為長方形,對角線 、 相交 於 O 點 & 長方形對角線互相平分 & (3) =26 已證

已知 ABCD 為長方形 由(5)

由(6) & 畢氏定理

由(7) & 已知 =10 & (2) =26 已證 由(8) 求平方根

由(9) & 為線段長度必大於 0

已知 ABCD 為長方形 & 長方形對邊等長

& 由(10) =24 已證

(53)

53

=13+13+24=50 (11) =24 已證

(54)

54

習題 8.3-9

如圖 8.3-61,矩形 ABCD 中, =5, =12。以 A 為圓心,r 為半徑畫 圓,使得 B、 C、D 中的一點在圓外,兩點在圓內,求 r 的範圍。

圖 8.3-61

想法:(1) 利用畢氏定理求出 之值;

(2) 利用點與圓心的距離來判斷點與圓的關係:

1. 點與圓心的距離小於 r,則此點位於圓內;

2. 點與圓心的距離等於 r,則此點位於圓周上;

3. 點與圓心的距離大於 r,則此點位於圓外;

圖(a)

圖(b) 圖(c)

(55)

55

解:

敘述 理由

(1) 連接 ,如上圖(a)所示 (2) = =12

(3) △ABC 為直角三角形,

2+ 22

(4) 52+1222

(5) =-13 或 =13 (6) 所以 =13

(7) 以 A 為圓心, =5 為半徑畫圓,

如上圖(b)所示,

因 =5=r,故 B 點在圓周上;

因 =13>r,故 C 點在圓外;

因 =12>r,故 D 點在圓外;

(8) 以 A 為圓心, =12 為半徑畫圓 如上圖(c)所示,

因 =5<r,故 B 點在圓內;

因 =13>r,故 C 點在圓外;

因 =12=r,故 D 點在圓周上;

(9) 以 A 為圓心, =13 為半徑畫圓,

如上圖(d)所示,

因 =5<r,故 B 點在圓內;

因 =13=r,故 C 點在圓周上;

因 =12<r,故 D 點在圓內;

(10) 以 A 為圓心,12< <13 為半 徑畫圓,如上圖(e)所示,

因 =5<r,故 B 點在圓內;

因 =13>r,故 C 點在圓外;

因 =12<r,故 D 點在圓內;

(11) 所以當 12<r<13 時,

B、D 兩點在圓內;C 點在圓外

作圖

已知 ABCD 為矩形 & 矩形對邊相等

& 已知 =12

已知 ABCD 為矩形 & ∠B=90°

畢氏定理

由(3) & 已知 =5 & (2) =12 由(4) 求平方根

由(5) & 為線段長度必大於 0 作圖

點與圓心的距離等於 r,則此點位於圓周上 點與圓心的距離大於 r,則此點位於圓外 點與圓心的距離大於 r,則此點位於圓外 作圖

點與圓心的距離小於 r,則此點位於圓內 點與圓心的距離大於 r,則此點位於圓外 點與圓心的距離等於 r,則此點位於圓周上 作圖

點與圓心的距離小於 r,則此點位於圓內 點與圓心的距離等於 r,則此點位於圓周上 點與圓心的距離小於 r,則此點位於圓內 作圖

點與圓心的距離小於 r,則此點位於圓內 點與圓心的距離大於 r,則此點位於圓外 點與圓心的距離小於 r,則此點位於圓內 由(10) 已證

(56)

56

習題 8.3-10

如圖 8.3-62 ,已知半圓 O 的半徑為 2,且 C、D、E 三點將半圓弧分成四等 分,則 2 2 2=?

圖 8.3-62 想法:(1) 同圓中等弧對等弦

(2) 利用直徑所對的圓周角為直角 (3) 畢氏定理

圖(a) 解:

敘述 理由

(1) 連接 、 ,如上圖(a)所示 (2) BE︵

=AC︵

、BD︵

=AD︵ (3) = 、 =

(4) △ABE 為直角三角形,

2+ 22

(5) 22=42=16

(6) △ABD 為直角三角形,

2+ 22

(7) 22=42=16

作圖

已知 C、D、E 三點將半圓弧分成四等分 由(2) & 同圓中等弧對等弦

為直徑 & 直徑所對的圓周角E 為直角 & 畢氏定理

由(4) & (3) = & 已知圓半徑為 2,圓直徑 =4

為直徑 & 直徑所對的圓周角D 為直角 & 畢氏定理

由(6) & (3) = 已知圓半徑為 2,圓直徑 =4

(57)

57

(9) 所以 2 2 2 =( 22 )+ 2 =16+8=24

題目所求 加法交換律

由(5) 22=16 & (8) 2=8

習題 8.3-11

已知有一圓 O, 為其一弦,且 =16 公分,此弦到圓心的距離是 15

公分,則此圓 O 的直徑為______公分。

想法:(1) 利用定理 7.2-5 垂直於弦的直徑定理 (2) 畢氏定理

圖(a) 解:

敘述 理由

(1) 根據已知作圖,如上圖(a)所示 為圓 O 之半徑; 為弦心距 (2) ⊥ ,OHA=90

(3) = =1

2 =1

2×16=8 (4) △OHA 為直角三角形,

2+ 22

(5) 152+822

(6) =-17 或 =17 (7) 所以 =17

已知有一圓 O, 為其一弦,且 =16 公分,此弦到圓心的距離是 15 公分 由(1) 為弦心距

根據定理 7.2-5 垂直於弦的直徑定理&

垂直平分 & 已知 =16 由(2) OHA=90

畢氏定理

由(4) & 已知弦到圓心的距離 =15

& (3) =8 由(5) 求平方根

由(6) & 為線段長度必大於 0

(58)

58

(8) 所以圓 O 的直徑為 2 =34 由(7) & 直徑為半徑的 2 倍 習題 8.3-12

如圖 8.3-63,圓 O 是半徑為 5 的圓, 、 為圓 O 的兩弦, ⊥ ,

⊥ 。則:

(1) 若 =4,則 =?

(2) 若 =8,則 =?

圖 8.3-63 想法:(1) 利用定理 7.2-5 垂直於弦的直徑定理 (2) 畢氏定理

圖(a) 解:

敘述 理由

(1) 連接 、 ,如上圖(a)所示,

= =5 為圓 O 之半徑,

(2) OMB=90

(3) = =1 2

作圖

已知圓之半徑為 5

已知 ⊥

根據定理 7.2-5 垂直於弦的直徑定理 & 垂直平分

(59)

59

2+ 22

(5) 422=52

(6) =-3 或 =3 (7) 所以 =3

(8) 3=1 2

(9) =2×3=6 (10) OND=90

(11) = =1

2 =1

2×8=4 (12) △OND 為直角三角形,

2+ 22

(13) 2+42=52

(14) =-3 或 =3 (15) 所以 =3

畢氏定理

由(4) & 已知 =4 & (1) =5 由(5) 求平方根

由(6) & 為線段長度必大於 0 由(3) =1

2 & (7) =3 由(8) 等式兩邊同乘以 2

已知 ⊥

根據定理 7.2-5 垂直於弦的直徑定理 & 垂直平分 & 已知 =8

由(10)  OND=90

畢氏定理

由(12) & (11) =4 & (1) =5 由(13) 求平方根

由(14) & 為線段長度必大於 0

(60)

60

習題 8.3-13

如圖 8.3-64, 、 與 皆為圓 O 的弦,其弦心距分別為 、 與 。

已知 =16, =6, =8, =14,則:

(1) 圓 O 的半徑= 。 (2) = 。

(3) 弦 =______。

圖 8.3-64 想法:(1) 利用定理 7.2-5 垂直於弦的直徑定理 (2) 畢氏定理

圖(a) 解:

敘述 理由

(1) 連接 、 與 ,如上圖(a) 所示;

= = 為圓 O 之半徑;

(2) ⊥ ,OXA=90

(3) = =1

2 =1

2×16=8 (4) △OXA 為直角三角形,

作圖

已知 為弦心距

根據定理 7.2-5 垂直於弦的直徑定理&

垂直平分 & 已知 =16 由(2)  OXA=90

(61)

61

(5) 62+822

(6) =-10 或 =10 (7) 所以圓半徑 =10 (8) = = =10 (9) ⊥ ,OYD=90

(10) = =1

2 =1

2×14=7 (11) △OYD 為直角三角形,

2+ 22

(12) 2+72=102

(13) =-

51

或 =

51

(14) 所以 =

51

(15) ⊥ ,OZE=90

(16) = =1 2

(17) △OEZ 為直角三角形,

2+ 22

(18) 822=102

(19) =-6 或 =6 (20) 所以 =6

(21) 6=1 2

(22) 所以 =2×6=12

由(4) & 已知 =6 & (3) =8 由(5) 求平方根

由(6) & 為線段長度必大於 0 由(7) & (1) = = 遞移律 已知 為弦心距

根據定理 7.2-5 垂直於弦的直徑定理&

垂直平分 & 已知 =14

由(9)  OYD=90

畢氏定理

由(11) & (10) =7 & (8) =10

由(12) 求平方根

由(13) & 為線段長度必大於 0 已知 為弦心距

根據定理 7.2-5 垂直於弦的直徑定理&

垂直平分

由(15)  OZE=90

畢氏定理

由(17) & 已知 =8 & (8) =10

由(18) 求平方根

由(19) & 為線段長度必大於 0 將(20) =6 代入 (16) =1

2 由(21) 等式兩邊同乘以 2

(62)

62

習題 8.3-14

如圖 8.3-65, 是圓 O 的直徑, ⊥ 於 E 點,且 = =20,

則 =?

圖 8.3-65 想法:(1) 利用定理 7.2-5 垂直於弦的直徑定理 (2) 畢氏定理

圖(a) 解:

敘述 理由

(1) 連接 ,如上圖(a)所示 則 = 為圓 O 之半徑,

(2) OEC=90

(3) = =1

2 =1

2×20=10 (4) = +

(5) = - =20-

(6) = =20-

(7) △OEC 為直角三角形,

2+ 22

作圖

已知 ⊥

根據定理 7.2-5 垂直於弦的直徑定理&

垂直平分 & 已知 =20 如圖所示,全量等於分量之和 由(4) 移項 & 已知 =20 由(5) & (1) = 遞移律 由(2) OEC=90

畢氏定理

(63)

63

(9) =7.5 由(8) 解一元二次方程式

習題 8.3-15

如圖 8.3-66,直線 L 與圓 O 相切於 P 點,A 為直線 L 上一點, 與圓 O 交 於 B 點。若 =12, =8,則圓 O 的半徑為________。

圖 8.3-66

想法:(1) 利用定理 7.3-1 切線定理:切線與過切點的半徑互相垂直 (2) 利用畢氏定理求解

解:

敘述 理由

(1) 為圓 O 之半徑且

⊥L,OPA=90

(2) △OPA 為直角三角形,

2+ 22

(3) 22=( + )2 (4) 2+122=( +8 )2

(5) =5

(6) 所以圓 O 的半徑為 5

已知直線 L 與圓 O 相切於 P 點 & 切線與過切點的半徑互相垂直 由(1) OPA=90

畢氏定理

由(2) & = +

由(3) & 已知 =12, =8 &

= 為圓 O 之半徑 由(4) 解一元二次方程式 由(5) =5

(64)

64

習題 8.3-16

如圖 8.3-67, 與 分別與圓 O 相切於 A、B 兩點。已知圓 O 的半徑為 8,

=16。則 =_____, =______,∠APB= 度。

圖 8.3-67

想法:(1) 利用已知 與 分別與圓 O 相切於 A、B 兩點,得知△AOP 與△BOP 皆為直角三角形;

(2) 利用△AOP 為直角三角形 & 畢氏定理,可求得 ;

(3) 利用定理 7.3-2 切線長定理(自圓外一點到圓的兩切點連線段等長),

得知 = ;

(4) 最後利用直角三角形三邊比為 1:2:

3

,則三內角為 30-90-60,

求得∠APB 之度數 解:

敘述 理由

(1) ⊥ & ⊥ 且 圓 O 的半徑 = =8 (2) △AOP 為直角三角形

2+ 22

(3) 822=162

(4) =-8

3

或 =8

3

(5) 所以 =8

3

(6) = =8

3

(7) △AOP 為直角三角形,且

已知 與 分別與圓 O 相切於 A、B 兩點

& 已知圓 O 的半徑為 8 由(1) ⊥

畢氏定理

由(2) & (1) =8 & 已知 =16 由(3) 求平方根

由(4) & 為線段長度必大於 0

已知 與 分別與圓 O 相切於 A、B 兩點

& 定理 7.3-2 切線長定理(自圓外一點到 圓的兩切點連線段等長) & (5) =8

3

由(1) ⊥ &

(65)

65

=1:2:

3

(8) 所以∠APO=30

(9) △BOP 為直角三角形,且

: : =8:16:8

3

=1:2:

3

(10) 所以∠BPO=30

(11) ∠APB=∠APO+∠BPO =30+30=60

& 倍比定理

由(7) & 直角三角形三邊比為 1:2:

3

, 則三內角為 30-90-60

由(1) ⊥ &

(1) =8、已知 =16、(6) =8

3

& 倍比定理

由(9) & 直角三角形三邊比為 1:2:

3

, 則三內角為 30-90-60

全量等於分量之和 & (8) ∠APO=30 & (10) ∠BPO=30

(66)

66

習題 8.3-17

如圖 8.3-68,△ABC 為直角三角形,∠ABC=90°,半圓和 相切於 D 點,

和 相交於 B、E 兩點。已知 =8, =6,則圓 O 的半徑為______。

圖 8.3-68

想法:(1) 利用定理 7.3-2 切線長定理(自圓外一點到圓的兩切點連線段等長) (2) 畢氏定理

圖(a) 解:

敘述 理由

(1) 連接 ,如上圖(a)所示 則 = 為圓 O 之半徑,

⊥ ,ODC=90

(2) △ABC 為直角三角形,

2+ 22

(3) 82+622

(4) =-10 或 =10 (5) 所以 =10

(6) = =8

作圖

已知半圓和 相切於 D 點 已知∠ABC=90°

畢氏定理

由(2) & 已知 =8, =6 由(3) 求平方根

由(4) & 為線段長度必大於 0

已知∠ABC=90°, 為圓 O 之切線 & 已知半圓和 相切於 D 點 &定理 7.3-2

(67)

67

(7) = +

(8) = - =10-8=2 (9) = +

(10) = - =6-

(11) △COD 為直角三角形,

2+ 22

(12) 222=( 6- )2

(13) =8 3

(14) 所以圓 O 的半徑為8 3

段等長) & 已知 =8

如圖所示,全量等於分量之和

由(7) 移項 & (5) =10 & (6) =8 如圖所示,全量等於分量之和

由(9) 移項 & 已知 =6 由(1) ODC=90

畢氏定理

由(11) & (8) =2 & (1) = & (10) =6-

由(12) 解一元二次方程式

由(13) & (1) = 為圓 O 之半徑

(68)

68

習題 8.3-18

如圖 8.3-69,圓 O1與圓 O2外切,且直線 L 分別切圓 O1與圓 O2於 A、B

兩點。已知圓 O1與圓 O2的半徑分別為 9 和 4,則外公切線段 = 。

圖 8.3-69 想法:(1) 過 O2作 ∥ ,則 = ;

(2) 利用畢氏定理求出 ,則外公切線 =

圖(a) 解:

敘述 理由

(1) 過 O2作 ∥ ,如上圖(a)

所示;所以 ⊥ 、

⊥ , O1AB=90; 為圓 O1的半徑, =9;

為圓 O2的半徑, =4 (2) ∥

(3) 四邊形 ACO2B 為平行四邊形

(4) = 、 = =4

作圖

已知直線 L 分別切圓 O1與圓 O2於 A、B 兩點

已知圓 O1與圓 O2的半徑分別為 9 和 4

由(1) ⊥ 、 ⊥ & 定理 3.2-1 兩條直線如都與一直線垂直,則此二直線 互相平行

由(1) ∥ & (2) ∥ & 兩組對邊平行為平行四邊形

由(3) & 平行四邊形兩組對邊相等 &

(69)

69

(5) = +

(6) = - =9-4=5

(7) =9+4=13

(8)  O1CO2= O1AB=90

(9) △O1CO2為直角三角形,

2+ 22

(10) 522=132

(11) =-12 或 =12 (12) 所以外公切線段 =12

如圖所示,全量等於分量之和 由(5) 移項 & (1) =9 & (4) =4

已知圓 O1與圓 O2外切 &

兩圓外切,連心線長等於兩半徑之和 & 已知圓 O1與圓 O2的半徑分別為 9 和 4 由(1) ∥ & 同位角相等 & (1)  O1AB=90

由(8)  O1CO2=90

畢氏定理

由(9) & (6) =5 & (4) =

& (7) =13 由(10) 求平方根

由(11) & 為線段長度必大於 0

(70)

70

習題 8.3-19

如圖 8.3-70,直線 L 分別切圓 O1與圓 O2於 A、B 兩點。已知圓 O1與圓 O2 的 半徑分別為 3 和 5,且內公切線段 =15,則連心線段 = 。

圖 8.3-70

想法:(1) 過 O2作 ∥ 交 的延長線於 C 點,則 = ; (2) 利用畢氏定理求出連心線段

圖(a) 解:

敘述 理由

(1) 過 O2作 ∥ 交 的延長 線於 C 點,如上圖(a)所示;

所以 ⊥ 、 ⊥ ,

 O1AB=90;

為圓 O1的半徑, =3;

為圓 O2的半徑, =5 (2) ∥

(即 ∥ )

(3) 四邊形 ACO2B 為平行四邊形

(4) = =15、 = =5

作圖

已知直線 L 切圓 O1於 A 點,切圓 O2

於 B 點

已知圓 O1的半徑為 3 已知圓 O2的半徑為 5

由(1) ⊥ 、 ⊥ & 定理 3.2-1 兩條直線如都與一直線垂直,則此二直線 互相平行

由(1) ∥ & (2) ∥ & 兩組對邊平行為平行四邊形

由(3) & 平行四邊形兩組對邊相等 & 已知 =15 & 由(1) =5

(71)

71

(5) = + =3+5=8

(6)  O1CO2= O1AB=90

(7) △O1CO2為直角三角形,

2+ 22

(8) 82+1522

(9) =-17 或 =17 (10) 所以連心線段 =17

如圖所示,全量等於分量之和 & (1) =3 & (4) =5

由(1) ∥ & 同位角相等 & (1)  O1AB=90

由(6)  O1CO2=90

畢氏定理

由(7) & (5) =8 & (4) =15 由(8) 求平方根

由(9) & 為線段長度必大於 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Seed project, REEL to REAL (R2R): Learning English and Developing 21st Century Skills through Film-making in Key Stage 2, aims to explore ways to use film-making as a means

[r]

We point out that extending the concepts of r-convex and quasi-convex functions to the setting associated with second-order cone, which be- longs to symmetric cones, is not easy

We compare the results of analytical and numerical studies of lattice 2D quantum gravity, where the internal quantum metric is described by random (dynamical)

[r]

問題類型 非結構化問題 結構化問題 結構化問題 結構化問題 學習能力 不具學習能力 不具學習能力 自錯誤中學習 自錯誤中學習 學習能力 不具學習能力 不具學習能力

主題/單元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