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基測會考模擬練習題(上學期第 8 周)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基測會考模擬練習題(上學期第 8 周)"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

基測會考模擬練習題(上學期第 8 周)

(本基測會考練習題為易與中偏易的基測會考題修改而來,旨在提升學生之基本能力,掌握會考基本題目) 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例題一 若△ABC中,B為鈍角,且AB 8,BC 6,則下列何者可能為AC之長度?

(98年第一次基本學力測驗選擇題第

17

題)

(A) 5 (B)

8

(C) 11 (D) 14

解答:根據題意,畫出圖形,如圖(十一)所示: 圖(十一) △ABC中,AB 8,BC 6:

86AC86(兩邊和大於第三邊、兩邊差小於第三邊定理)

2AC14

接下來,我們就兩部分來討論:

(1) B為鈍角(若是學生還未學過畢氏定理):

B為△ABC最大的內角(一個三角形最多只有一個鈍角)

AC 為△ABC的最長邊(三角形大角對大邊定理)

ACAB8

所以8AC14

AC 可能之長度為11

(2) B為鈍角(若是學生學過畢氏定理):

AC AB2BC2  8262 10

所以10AC14

AC 可能之長度為11

根據(1)、(2)的討論,無論學生是否學過畢氏定理,AC可能之長度皆為11。 此題答案為(C)選項。

線上解題

練習一 銳角△ABC中,C為最大內角,且AC 9公分,BC 5公分,則AB長度的範圍為何?

(仿98年第一次基本學力測驗選擇題第

17

題)

(2)

2

例題二 如圖(一),AB為一條拉直的繩子,

M

為此繩子的中點。若以AB為周長,A為頂 點,將繩子圍成△AXY,如圖(二)所示,則關於

M

點在△AXY上的位置,下列敘述 何者正確? (94年第二次基本學測測驗選擇題第28題)

圖(一) 圖(二)

(A)在XY的中點上

(B)在AX上,且距

X

點較近,距A點較遠

(C)在XY上,且距

X

點較近,距

Y

點較遠

(D)在XY上,且距

Y

點較近,距

X

點較遠

線上解題

解答:我們分成以下三種情況來討論:

(1) 假設

M

點在AX 上: 根據題意,

M

點為AB的中點:

AYXYXMAM

AYXYAMXMAX

(與三角形兩邊和大於第三邊定理 AYXYAX互相矛盾) 所以

M

點在AX 上的假設錯誤:

 M

點不在AX 上。

(2) 假設

M

點在AY上: 根據題意,

M

點為AB的中點:

AXXYYM AM

AXXYAMYM AY

(與三角形兩邊和大於第三邊定理 AXXYAY互相矛盾) 所以

M

點在AY上的假設錯誤:

 M

點不在AY上。

(3) 假設

M

點在XY上: 根據題意,

M

點為AB的中點:

AXXMAYYM

根據圖(二)所示,YX:

AX AY(三角形大角對大邊定理) 所以XM YM

 M

點在XY上,且距

X

點較近,距

Y

點較遠。

根據(1)、(2)、(3)三種情況的討論:

 M

點在XY上,且距

X

點較近,距

Y

點較遠。

此題答案為(C)選項。

(3)

3

練習二 如圖(三),AB為一條拉直的繩子,

M

為此繩子的中點。若以AB為周長,A為頂點,將繩子圍 成△AXY,如圖(四)所示,則關於

M

點在△AXY上的位置,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仿94年第二次基本學測測驗選擇題第28題)

圖(三) 圖(四)

(A)在XY的中點上

(B)在AX上,且距

X

點較近,距A點較遠

(C)在XY上,且距

X

點較近,距

Y

點較遠

(D)在XY上,且距

Y

點較近,距

X

點較遠

例題三 如圖(五),銳角三角形ABC中,直線

L

為BC的中垂線,直線

M

為ABC的角平分 線,

L

M

相交於

P

點。若A60、ACP24,則ABP的度數為何?

(A) 24 (103年會考選擇題第18題)

(B) 30 (C) 32 (D) 36

圖(五) 解答:根據題意,直線

L

為BC的中垂線:

PB PC(中垂線上任一點到線段兩端點等距離定理)

△PBC為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定義)

PBCPCB(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定理)

根據題意,直線

M

為ABC的角平分線: 圖(十二)

ABPPBC(角平分線定義)

ABP PBCPCB(遞移律)

假設ABPPBCPCBx,如圖(十二)所示:

AABCACB180(三角形內角和定理)

A(ABPPBC)(PCBACP)180

60(xx)(x24)180

x32

所以ABP32

此題答案為(C)選項。

線上解題

(4)

4

練習三 如圖(六),銳角三角形ABC中,直線

L

為AC的中垂線,直線

M

為BAC的角平分線,

L

M

相 交於

D

點。若B50、BCD25,則BAD的度數為何? (仿103年會考選擇題第18題)

圖(六)

例題四 如圖(七),△ABC中,

D

E

兩點分別在AC 、BC上,DE為BC的中垂線,BD為

ADE的角平分線。若A58,則ABD的度數為何? (105年會考選擇題第12題)

(A)

58 

(B)

59 

(C)

61 

(D)

62 

圖(七)

線上解題

解答:在△BDE與△CDE中:

BE CE(已知DE為BC的中垂線,根據中垂線定義) BEDCED90(已知DE為BC的中垂線,根據中垂線定義) DE DE(共同邊)

△BDE △CDE(S.A.S.三角形全等定理) 圖(十三)

BDECDE(對應角相等)

根據題意,BD為ADE的角平分線:

ADBBDE(角平分線定義)

ADBBDECDE(遞移律)

假設ADBBDECDEx,如圖(十三)所示:

ADBBDECDE180(平角為180)

xxx180

x60

ADB60

在△ABD中:

AABDADB180(三角形內角和為180定理)

58ABD60180

ABD62

此題答案為(D)選項。

(5)

5

練習四 如圖(八),△ABC中,

D

E

兩點分別在AC 、AB上,DE為AB的中垂線。若CBD50、

C 60 ,則ADE的度數為何? (仿105年會考選擇題第12題)

圖(八) 例題五 圖(九)是P1、P2、、P10十個點在圓上的位置圖,且此十點將圓周分成十等分。

今小玉連接P1P2、P1P10、P9P10 、P5P6、P6P7,判斷小玉再連接下列哪一條線段後,

所形成的圖形不是線對稱圖形? (104年會考選擇題第11題)

(A) P2P3 (B) P4P5 (C) P7P8 (D) P8P9

解答:我們按照四個選項的順序一一討論:

圖(九)

(A)選項: 作P2P3

直線L為圖形之對稱軸。

(B)選項: 作P4P5

直線M為圖形之對稱軸。

(C)選項: 作P7P8

直線N為圖形之對稱軸。

(D)選項: 作P8P9

圖形不是線對稱圖形。

此題答案為(D)選項。

線上解題

(6)

6

練習五 圖(十)是P1、P2、、P10十個點在圓上的位置圖,且此十點將圓周分成十等分。今以琳連接

3 2P

P 、P3P4、P4P5、P5P6,請幫助以琳畫出此圖形的對稱軸。 (仿104年會考選擇題第11題)

圖(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