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Only Yesterday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Only Yesterday"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電化系43級 朱玉堂

(上)電化館,民國43年

(下)格致堂

(2)

成大巡禮 合力寫校史

榕園記事 發現成大

人物誌

迴響 生活

觀點 主編的話

校長的話

大家都叫台南工學院的正式名稱是台灣省立 工學院,沒有台南兩個字。當時,大學只有台大一 所,其餘是師範學院(前身是日治時代的台北高 等學校),農學院(台中),工學院(台南)。沒有聯 考,各校自己招生。

工學院有機械、電機、化工、電化、土木、建 築六個系。我是1950(民39)年考取電氣化學工程 學系(正式名稱)的。很多校友不知道有這麼一個 系,因為我還未畢業之前的1953(民42)就停辦,

而在原系館址新設礦治系,後來幾經變遷,現在 是材料科學系。也因此,電化系的校友特別少,現 在恐怕只剩個位數的稀少族,被收編併入性質比 較接近的化工系為系友。除電化系廢止之外,其 餘五個系都還健在。

六個系的學生總共五百多,可能不到六百個 吧!每星期一早上在禮堂(現格致堂)開週會,都 顯得地方太大,所以是典型的學院(college)。我記 得當時稱工學院的英文名稱,學生有兩派說法:一 派叫Institute,即Taiw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TIT),

他們大概要學MIT;另一派主張叫College,即Taiwan

College of Engineering。前者叫起來比較有氣派。

為什麼有這種事呢?因為從1950年與美國 普渡大學合作之後,留美風氣大為流行,申請

Admission要用到英文名稱的關係,校園也掀起學

英語會話的旋風,我沒有跟進,但感覺出西潮東 漸。留美對外省學生有很大魅力,他們在臺灣是異 鄉,到美國也是一樣,當然要選美國為客居地。本 省學生比較不熱衷於留美,大都留下來,參與之後 的經濟建設。可以這麼說,台灣的infrastructure是 工學院出身的工程師為基幹打造的。

當時的王石安院長是留德的,工學院的老師 也留德的多。教務長的葉東滋教授(機械)、陶聲 洋教授(機械)、化工系主任李立聰教授、李詩長

教授、土木系主任倪超教授,還有很多。陶聲洋教 授的太太是德國人,在學校教德文。不久,陶教授 到美援會(或行政院工業委員會,記憶有些模糊)

服務。當時政府徵調許多技術系人才集中起來使 用,由這一群精英構成的技術官僚(Technocrate) 便是這個年代的台灣經濟建設的設計者。孫運 璿、李國鼎是其中的佼佼者,後來都成為顯官。陶 聲洋沒有官運,不久因癌症去世。死後,企業界募 款成立陶聲洋防癌基金會,以紀念他的貢獻。

順便記幾位教授,一位是潘貫教授。日治高等 工業學校時代,他是電化系教授,光復不久便受聘 到他的母校台大化學系教書,所以最早期的校友 也很少知道他。潘教授是一位了不起的化學家,我 在”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第七冊頁2669”看到 潘貫教授於1958(民47)年被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第二屆),是跟楊振寧、李政道、吳健雄等一起 選出的第一位台灣籍院士,李遠哲是他的門生。潘 教授用分光分析的方法研究台灣溫泉的放射性元 素成分很有成果,我曾聽電化系圖書室沈姓管理 員說,系上還保管著他做研究的光譜片。

電化系還有一位賴再得教授,知道的校友一 定很多,他是賴明詔校長的伯父,高等工業應用化 學科第一屆畢業生,是校友。畢業後一直留在母校 做研究、教學,從助手升到教授。我選過賴教授的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工業分析三課,能成為賴教 授的學生真榮幸。賴教授在鈾鹽錯離子方面的研 究一直享譽國際,所以我就設法由奇美文化基金 會出版他的論文集(1980年),是表示我對師恩的 感念。賴教授只做研究與教學,不營鑽職位,是真 正的學者風範,我很敬佩他。論學問、資歷、人格、

道德,賴教授應該早是成大校長,然而可能是欠 某種路線(如救國團之類),所以未能實現校友校 長的期待,一直等到馬哲儒校長(他跟我同屆)。

NCKU Magazine 231 63

(3)

學生基本資料

(4)

成大巡禮 合力寫校史

榕園記事 發現成大

人物誌

迴響 生活

觀點 主編的話

校長的話

那時代學者從政的例子還不多,我知道工學 院出了兩位。電機系周肇西主任當考試委員與機 械系莊君地教授當監察委員,這種性質的從政還 算清流。後來慢慢質變,成為有政治色彩的校長 兼救國團主任,還有來頭更大的青工會主委出身 的校長。不過,這也是時代的要求,現在又恢復常 態,是可喜的現象。

我們的那個時代不同。雖然警總不再那麼明 目張膽地大量圍捕學生(民39年夏天期末考的某 一個晚上工學院就發生過。深夜圍住男生宿舍帶 走學生,也不知道他們的下落如何),但已開始 加強思想教育。我們第一學期就規定要修三民主 義,是全學分的,未取得就不能畢業。到了四年即 又增加俄帝侵華史一課,由吳振芝教授擔任,她 的先生是張駿五訓導長。

一年級要升二年級那年夏天,工學院發生一 件不祥事。一位單身的女教員自殺,牽涉到王石 安院長的案子,因此翌年二月換了院長,由台大工 學院機械系主任秦大鈞接任。工學院與美國普渡 大學合作,是秦院長任內實現的,這對工學院的

發展可以說是一大契機,為工學院開啟國際化與 近代化之門。1956(民45)年工學院改制為成功大 學,我已經畢業兩年,我很後悔為什麼不設法落 第兩年(這可以操之在我),就可以成為成大畢業 生,真的很可惜。

德國學派的教學很嚴,也很重視實際,從王 石安院長到秦大鈞院長(也是留德的)形成工學 院獨特的學風。學生很辛苦,功課很重。我們規定 要修158(或更多)學分才能畢業。普通每週授課 一小時是一個學分,但實驗課三小時才算一個學 分,真硬斗。還有更特別的規定,學生要院外工廠 實習180天,只能利用寒暑假。翻看我的選課簿,

我實習190天,當然安全過關。也許這層原因,工學 院的學生比較沒有時間去搞活動,所以也未曾有 過學潮,那還得了!

那時代的學生不是沒有政治意識,尤其外省 學生,他們對這個問題是很敏感的,他們身經大 動亂,所以很世故。很多學生在大後方長大,記得 在宿舍裡聽到他們在交談都帶有濃厚的四川土 音,用這種方式顯示他們是另類族群。他們比較 活躍,組織各種社團,例如國劇社。我在第229期 校刊頁25發現這個社在1948(民37)年就成立,發 起人是趙少鐵、胡成章兩位教授,都是外省學生 參加。這兩位教授我都知道。趙教授教微積分、微 分方程,而胡教授是機械系的,我選過他的機構 學與熱機學,他拉二胡拉得很好。還有話劇社,

常常公演,很出風頭。

另外一項活動我的印象很深,就是古典音樂 欣賞會。那是由一位高我一班的電機系學生叫做 周汝劭發起的。他借用電機系的設備,弄來78回 轉的黑膠硬片,第一次播放貝多芬的命運與舒貝 特的未完成。後來也播德佛扎克的新世界,都是 名曲。成功校區(當時只有這個校區)的夜晚很

省立工學院學生選課簿,民國39年

NCKU Magazine 231 65

(5)

選課簿內各科授課教師的親筆簽名

(6)

成大巡禮 合力寫校史

榕園記事 發現成大

人物誌

迴響 生活

觀點 主編的話

校長的話

靜,大家席地草坪或石階上,聽新世界的第二樂 章,使心靈與那帶哀愁的悠揚旋律共鳴。

學生不是只愛靜的,更愛動的,所以運動也 很盛。球類則數籃球為最,當時美國的歸主隊來 訪,與校隊比賽,這才對美國的球技大開眼界。足 球則有長榮中學這個強敵,由長榮出身的學生組 織的校隊也不弱,時有看到他們在球場拼。

這樣子糊裡糊塗地混過四年便畢業了,就個人 來講,學到以後幾乎沒有用到的東西。我的微積分、

微分方程成績還不錯,但從未用過,剩下不多的將 來也不會用到,倒是小學教的九九乘法現在還天天 在用。不過,我認為大學生活比大學教育更有用。

我的體會是這樣的。新生很難借到參考書,

在開學前就被老師或上級生借走。沒辦法,我只 好借了一本日文小說,是新潮社出版的世界文學 全集之一,書名叫做Quo Vadis,拍過電影,片名很 俗,叫作暴君焚城錄,後來我在西門路延平戲院 看過。這本書是高等工業學校最後一位校長甲斐 三郎留下的,內頁有他的藏書圖章印記。這本書

對我來講,比理論化學、熱力學更有興趣,更有影 響。以後我不搶借參考書,而借Les Misérables,復 活,雙城記,罪與罰,這些以後豐富我人生的書。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所謂的人文,如果是的話,工科 的學生也最好涉獵一下。

我當然也要顧好功課,因為我是工讀生,成 績要夠,每個月可以領新台幣60元,剛好是住宿 舍的一個月伙食費(四年級的時候調到90元)。寒 暑假照拿,積下來的錢也剛好夠繳註冊費(工科 因為有實驗課的材料費,所以註冊費比較貴,一 學期160~180元左右。文科只要130元左右)。男生 宿舍有兩棟二層樓的木造建物,在現在的化學館 原址(請看校刊第228期頁72的照片)。每四個人一 間,睡榻榻米,一個人一疊,吊自己的蚊帳,有的 同學開學吊的蚊帳到學期結束要回去的時候才收 下來。這是當時的學生生活寫照,不知現在如何。

一個月60元的伙食費恐怕連網咖都不夠開銷吧!

1956(民45)年改制成功大學,台南工學院這 個親切的名稱就此消失,我也成為成大校友。能 名列成大校友真好。有一次我參加旅遊,導遊看 我帶校友會送的休閒帽,說”阿伯,你這個年紀的 人念成大真不容易,是elite耶!”我差一點告訴他 我是更老的工學院人。真的,成大出身是個人很大 的資產。我們的公司最愛成大工程師,他們很實 際,不會好高騖遠,釘在現場工作,不是趴在辦公 桌上吹冷氣的。一進來就準備待到退休,不想跳 槽。我們的技術就累績在這個工廠嘛!有點農民 根性。也許這是台南工學院以來一直培育的成大 學風,或者是已消失無蹤的那時代的痕跡,但對 我來說,那是Only yesterday的事。

朱玉堂(1950~54學生)

200911

院外工廠實習紀錄

NCKU Magazine 231 6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有些系友們在休息室內翻 閱以前的畢業紀念冊,細細回 味過去的點點滴滴,熟悉的老 街道、老店家、老朋友,回憶

3、在我國大專校院畢業,取得副學 士以上學位之外國留學生、僑生 或其他華裔學生之證明文件(符合

一、依行政院一百十一年 一月四日核定國發會 提送之「強化優秀僑 外生留臺工作行動計 畫」 ,將取得我國副學 士學位僑外生納入評 點制適用,並以自我 國產業發展所需之相 關科系畢

37 造園景觀 張浩穎 1 國立龍潭高級農工職業學校 37 造園景觀 林蔓妮 2 國立桃園高級農工職業學校 37 造園景觀 鄭雅玲 2 國立桃園高級農工職業學校 37 造園景觀

(三)非屬前目所定相關科、系、所或學位學程畢業,取得 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學分學程證明,且從事就業 服務、職業重建個案管理或職能治療相關工作一年以 上。.

本校為一科技大學,學生之來源大多屬技職體系之職業高中及專科學

2.本校學生須通過各學系規定之外語能力 畢業標準方得畢業;如未通過者,可依補救 措施,提升其能力以符標準。相關規定請詳

我是一個很喜歡將事情拖延至最後一刻才做 的人。記得有一次,有一份作業,老師讓我們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