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請觀音經疏闡義鈔》CBETA 電子版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請觀音經疏闡義鈔》CBETA 電子版"

Copied!
3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請觀音經疏闡義鈔》CBETA 電子版

版本記錄: 1.1

完成日期: 2002/11/04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39, No. 1801

No. 1801 [cf. Nos. 1043, 1800]

請觀音經疏闡義鈔序

  此疏自智者演說。章安記錄。古來人師無聞贊述。既傳授道息。後學往往有不知 其名者。知其名而未嘗披其卷者。於乎斯文之未喪也。一綫爾。吾不肖而實痛焉。吾 如默默則何以傳後。遂因疾間輒約文敷義。筆之為鈔。凡二卷。庶申明於大旨。開發 於童蒙也。既成乃作序。以言其由。復作闡義之名以名之

  皇宋三葉登封之明年歲次己酉。孟夏哉生明。於南塔上方病中序

請觀音經疏闡義鈔卷第一 宋錢唐沙門釋智圓述

  請觀音經四字是疏之別名。疏即通名。以解釋諸經通名疏故。以別簡之。略標四 字。疏者疎也。決也。疎理經文。決擇義趣也。然智者。釋經解題稱玄義。解文稱文 句。玄文合成一部者。則題為疏。今即合者。故題疏焉。天台所住之山。智者。能說 之人。昔隋煬皇帝時為晉王。既從大師受菩薩戒。乃依地持經立師之號。號為智者也

。大師者。大乃褒美之詞。師者教人以道之稱。古者或解行可軌於人。人必稱之為大 師。暨唐懿宗朝。補署行焉。自茲厥後雖有其實莫敢召者。說者縱辯而談。非秉筆製 述也。斯文既是弟子章安記錄。故不書諱。而書其美號也。弟子者資則捨父從師。敬 師如父。師之謙讓處資為弟。是知弟子之名。韞乎敬讓。故師召資。為弟子在於讓也

。資亦自稱為弟子。在於敬也。雖有異說。今依淨名疏焉。頂法師者。諱灌頂字法雲

。臨海章安人。而云頂法師者。此疏元無記者之號。後人狀之。故不書其諱。是禮也

。如法華行儀法界次第。既大師親撰。故皆自書名諱。至于諸部凡弟子記其言者。皆 云智者大師說耳。又如涅槃疏。既經荊溪治定。故亦書云頂法師撰。此為標式。來者 宜則之。禮云。二名不偏諱。謂二字之名不一一諱也。故今稱頂而不稱灌。又如大師 之諱智顗。今稱智者止諱一字耳。偏其諱非古也。後世之節制耳。然則詩書不諱。臨 文不諱。講者具稱故無咎也。法華有五種法師。一受持。二讀。三誦。四解說。五書 寫。今章安即解說人。故人召為法師也。記者記錄師言也。次入文。此下分節科。既 別行不復編入。人法者。請觀世音菩薩人也。消伏毒害陀羅尼法也。若約自行應先法 後人。以諸佛所師所謂法也。觀音由悟法成道故。今約化他故先人後法。以法不孤運 弘之在人。故觀音說所證之法。治他三障之毒。故經題先人而後法也。人是下無緣之 慈。超彼生法故曰至慈。道過凡小故稱大士。離二邊惡故曰至良。治障不虛故曰神呪

。大士即能說之人。神呪即所說之法。至慈則顯大士之德。至良則美神呪之功。群機

(2)

即月蓋及毘舍離人也。能必對所。若以群機為能感。觀音即是所感。觀音為能應群機 即是所應。今聖沒所感目為能應。凡沒所應目為能感。各從功力以能為稱。故知凡由 理具三千故。能感聖。由三千分顯故能應。消伏等者。消謂消除。伏謂調伏。三障通 名毒害。經云。消除三障無諸惡力。即是用。又生善故言力。滅惡故言用。此呪消除 三障用也。顯發三諦力也。正體即三德此間等者。以陀羅尼是梵語。翻就此方名遮持 也。三義即持名持行持義。二邊即生死涅槃。故知三德之理即寂而照。故能持即照而 寂故能遮用。即下此疏釋題。凡有三番。俱論三義。一能說人。二所說法。三經總題 人及總題。在下方辨。法有三義。正在此文。故至別釋但直爾解。總別二文互現其義

。大師說法之巧也。章安秉筆之妙也。然今部通四教而三番三義。並約圓論文之旨。

故應修門故。深收淺故。佛元意故。說者觀者宜乎思擇。事者下三文。皆直示毒害。

以顯消伏。虎狼等者。即經云。逢值虎狼師子及毒藥刀劍。臨當刑戮稱名誦呪。而得 解脫者。皆約事消伏也。五住謂三界見為一。三界思為三。足根本無明成五。皆昏煩 之法惱亂心性故。通稱煩惱。即名此煩惱為虎狼等。經云。淨三毒根不被三毒等。即 約行之明據也。故下疏釋虎狼。引金光明十地猶有虎狼之難。蓋此意也。修一心三觀 破五住惑。即約行消毒也。法界無礙者。三諦一心名為法界。生佛互融一一咸遍。故 云無礙。無染而染者。淨名疏云。中道自性清淨心。不為煩惱所染。本非縛脫不染而 染。難可了知。即是眾生迷真性解脫。起六十二見。考彼言義允合今文。若消今文。

應云法性之與無明。遍造諸法即無染而染。全理性成毒名理性。毒由理毒故即有行毒 事毒也。今觀諸法唯心染體悉淨。即神呪治理性之毒。即下經云。皆入如實之際也。

若爾。與約行何別。答前約行者。是約智斷。智即能斷。斷是所斷。五住斷處名消行 毒。今則不爾。專約諦理。理非能所。但由具惑即是無染而染。名為毒害。惑即法性

。即是染而無染。名為消伏。是則惑性相待非關智斷。或謂性惡是理毒者。毒義雖成 消義全闕。若無消義安稱用耶若云有者。應破性惡。性惡法門不可破也。五重下注云 云者。次第辨示不假。先列名者下。辨示五章。夫釋名總論三法體宗用。別論三法教 相。分別三法。人法為名者。請是能感。觀音是能應。即感應。宗消伏毒害明其力。

用即救危拔苦用也。陀羅尼明其正體。即法身體也。釋名總論其在此矣。靈知至為體 者。經通四教。理有偏圓。若論正體唯取圓理。靈知寂照皆法身。即照之義。然雖寂 照不二。菩薩既從觀智立名。以所從能乃以照義為體。例此若以止定為名者。應以寂 義為體。靈知即法身靈明本覺。寂照謂靈知。是法身即寂而照也。應知三身並常三諦 俱照。從勝從本且指法身。又體性本一有種種名。故使諸文明體。隨文約義名字不同

。法華正約開權。乃以實相為體。涅槃既是示滅。即用性淨涅槃為體。普門既談二身

。乃以靈智合法身為體。靈智即報身以報合法。二身明義乃真身也。至若今經三聖降 臨既表三德。故以法身為經之體。又普門品明隨類現像。此經明聖主來儀。約身義便 故於辨體俱立身名。感應為宗者。月蓋致請為感三聖。遠降為應。教興由此故以為宗

。然諸經或以因果為宗。但於今經明義不便。何者。因果語通凡聖各有。如舍離人致

(3)

請求救為因。未來證道為果。此凡有因果也。觀音昔在凡地為因。今居分證為果。此 聖有因果也。今以凡雖有因果。但以感為名聖。雖有因果但以應為名。故以感應為宗 也。救危拔苦為用者。以舍離病苦危若倒懸。以大悲救拔令平復如本。雖亦與樂拔苦 為正。大乘為教相者。包含曰大。運載曰乘。教則聖人被下之言。相則分別同異。雖 部談四教。而三教大乘為其正意。三義往簡者以約修行始終。三義收盡。謂依教修行 行成契理。以三義俱有通別。故有通別之名。此三乃通別二名之義旨也。若以位分即 約教屬名字位人。稟教生解故。約行屬觀行相似。依解修行故。約理在初住。分證本 理故。然於約行復須從容。若論造修猶居名字。的取行成方名觀行。凡當辨位。須知 此旨。教者下釋。此三義約理約行。皆對理性而為通別行別。同歸理一。名異唯初約 教不對理。明聲聞者。聲謂所聞之聲。教即八音四辯也。聞即能聞之機。用耳識攬別 也。大論云。耳根不壞聲在可聞處。機宜既異所說則殊。所說既殊諸部乃異。此經彼 經各有名故。故曰名異。餘弟子即三乘賢聖。問智論云。佛經通四人說。謂弟子諸仙 諸天化人。今何言非。答為佛印可同稱佛說。如今經觀音說呪。身子說四大同入實際

。以佛印故皆名佛說。入道多途者。至理虛通目之為道。諸經稱四悉。機示其入理之 路。不獨一類。故曰多途。觀門有異者。如法華四安樂行。為入理之門。今經以數息 等為入理之門。又四教四門不同。俱是異義。契道者。謂契會真道。即入初住分證三 德之時也。至此位時修性一合。無復分張。故云同歸一理。理者。即向觀門所契之理 也。真如者。體非妄偽故言真性無改異故。稱如不虛名實至極曰際。非生死相非涅槃 相故。名實相。阿梨耶亦阿賴耶。此云藏識。以能藏自體。於諸法內藏諸法於自體內 故。此皆一心三諦之異字也。問何不用第九淨識為詮理之名耶。答大師依地論明阿梨 耶識。是真常淨識。不立第九。若依攝論。梨耶是無記無明隨眠之識。九方名淨。是 知二論隨機故異。若就即義唯至第八。猶云即無明是法性也。若就離義乃立第九。猶 云斷無明即法性也。若曉今宗理應無諍。不即不離一體無殊。而即而離何妨兩立。喻 之波水大旨可知。人法下明來意也。陀羅尼。是三德即所證之法。觀世音。即能證之 人。自既已證三德。今說此呪令他亦證三德。是則法假人弘人因法立。相成相即不可 暫分。今順經題約化他義。故先人次法。是自請者斯那問。身子根境相應攝住。自為 入道之門。故是自請。月蓋為舍離重病。故是為他佛說偈付囑流通。為護正法。此之 三種皆名請觀音也。若約經文則為他居初。今約義便故先列自請。以自請意狹為他。

次廣護法最廣從狹之廣而為次第也。問斯那請。身子說六根如來付囑八部。何名請觀 音耶。答觀音遠降意在說治障之法。斯那所請亦為此法。如來付囑八部。亦只令此法 久住於世。約人雖殊法門無異。以法顯人俱是請觀音也。三請對三聚戒中。應以第一 對攝律儀。第三對攝善法。瓔珞經云。律儀戒。謂十波羅夷。戒疏云。攝律儀能令心 住。此與斯那自請義合。瓔珞云。攝善法。謂八萬四千法門。戒疏云。攝善自成佛法

。此與如來護法請相應。瓔珞云。攝生謂慈悲喜捨。化及眾生令得安樂。戒疏云。攝 生成就眾生。此與月蓋為他請相應。是故今經三請。即是三聚。此三聚名出方等地持

(4)

。而文云。自請是攝善法護法是攝正法者。或是文誤。或別有據。若得下示三戒本融

。前文既對三聚。此中止會二名。亦恐文誤。應云自身戒明淨即是攝律儀。定慧明淨 即是攝善法。明淨即相似分真亦義通觀行。引華嚴者。諸法唯心戒定慧三即心而具。

我心既爾生佛咸然。彼我互融故無差別。由無差故。故佛以所證說示於我。我心既淨 還能化他。三聚之義於斯著矣。方知三請其體本融。二傍下云云者。自行為正。如斯 那為他為正。如月蓋護法為正。如如來傍正互論。必具三請。後世行者思齊在茲致至 也。祈告也。干求也。要心者。要謂要期。皆出下引證。既先明自請合引斯那請文。

而引月蓋者。文顯易見故。傍正而論三請。互具互引無在域限也。限意專請觀音不在 餘聖也。行請者。雖不標心以行淨。故自然感聖即行淨。是請故名行請。證請亦然。

念佛三昧如般舟經三昧。成時見十方佛在空中立等。蓋言雖不標心。而證理時自見觀 音也。行請位在觀行。證請位在六根及初住也。標心一謂位通深淺。身業下例示口意

。各具三請也。向文雖云三業無瑕而正在身業。問口業倒身可爾。意業云何。說標心 等耶。答若依今經觀心心脈。即見觀世音。是標心也。若依法華涅槃。但觀心性實相 入觀行等位。自見觀音者。此既初不標心則是行請證請。然此論請皆約見彼應身。若 標心無感乃由過現緣淺。非今請義。不標而感。此由過現緣深。是今請義。標心復感 其旨可知。此聖既然諸聖例爾。且眾生三業互有強弱。強可為機。故於三業各論三請

。足前十二者。謂自他護法。各具延祈願三是十二也。問護法既是如來付囑。何故亦 約三業論標心等請。答經雖付囑而行人。豈無為護正法請觀音耶。九界論請者。乃至 三教菩薩為除界外三障。須請圓教觀音也。佛界須料揀者。應問云。九界可爾。佛界 云何請耶。應答云。名字觀行即佛。為除分段三障故。須請分證之觀音。相似即佛為 除變易三障亦爾。於分證中位位互作。乃至等覺為除三障請究竟觀音。此約圓中五即 俱名佛界也。若剋取究竟位為能請者。以眾生斷惡機在觀音。故須請也。則如經云。

爾時世尊。憐愍眾生覆護一切。重請觀世音菩薩等。菩薩皆具眾德者。圓證實理故具 眾德。文殊具云文殊師利。此翻妙德。以見三德佛性不縱不橫故。稱妙德。大經云。

了了見佛性猶如妙德等。彌勒。此云慈氏。一體三慈無所不攝。故以為名。至論下明 體性本融。釋成皆具眾德義也。是故德慈智三一體異名展轉互攝。以三德三慈三智無 異體故。無緣種智並從勝說。中體雙照慈智俱三。但逗下明隨機立號。宜聞者即隨其 所聞。有四悉益。所以各立一號。同是因地者。同是真因也。各說身因者。涅槃三十 二云。五百比丘問身子云。佛說身因。何者是耶。身子答云。汝等亦各得正解脫。自 應知之。何緣方更作如是問。有比丘言我等未得正解脫時。意謂無明即是身因。作是 觀時得阿羅漢果。有說愛有說行乃至飲食五欲。如是五百共往佛所。各說已解。身子 白佛。誰為正說。佛言。無非正說。三十二者。淨名中初法自在菩薩云。生滅為二不 生不滅為不二。乃至文殊說云。無說無示為入不二。共三十二人。若兼居士默然則三 十三也。同入下五百比丘四八大士。能入雖異所入無殊。約跨節論五百趣實例。如觀 經疏云。四四十六同趣常樂也。一理者萬法雖差心性常一。故云一理。所以亦異者。

(5)

義趣別也。此則理體雖同義異名異。如理有遍照義。故立觀智之名。理有遍攝義故立 慈氏之稱。名義雖異。只是一理故云不離於理也。釋別名中應先分二段。初約境智釋 應。次約界業釋機。總別釋者。總釋即境智合辨。別釋即境智開說。言破立者。以觀 世之名。本是界外不思議境智。隨順機緣亦為思議境智。而皆絕四離百慮。人於此起 四性執。故須先破四執。既破四悉被物則藏境智成。乃至圓境智成。故須後立。破者 下先且標立境智之名。以為所破。世即三種世間也。今問下境智相望各有四句。在文 可解。自境故境等者。謂境自是境智自是智。不相因也。此是自生者。若云境自是境 者。境不因智照是境自生。若云智自是智智不因境發。是智自生。此中但難初句餘三 例之。故云等也。若欲備難者。次句應云若由境故智是智他生。若由智故境是境他生

。何者。自境。故境既稱境。為自以境望智。智即是他今境從智生。豈非他境智。亦 如是若合故境合故智者。此則境不由智故境。亦不由境故境。智境因緣和合故境智亦 如是。此即共生共生有二過。墮自他性中。若非智非境故境故智者。此則離境離智無 因緣而辨境智。從因緣尚不可得。何況無因緣耶。此四並是妄想推計。故須破之。問 佛法皆云因緣和合。何故破共生。答為定執故亦須破之。四執破已四說無過。中論所 破者。論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龍樹既破。那得 如前四種執一為是餘妄語乎。六十二見。謂我大色小色大我小。即色是我離色是我。

四陰亦爾。三世五陰總成六十。不離有無。故六十二皆邊見攝。今於境智起四見者。

實八十八使具起。略言邊見及三受耳。若具論者。隨執一句謂我知解此法。法中計我 即身見。執初三二句墮有邊。執二四二句墮無邊。乃六十二見所攝。即邊見也。如此 妄執不當道理。即邪見執此是實計為涅槃。即見取。果盜謂此為道依之。進行即戒取

。因盜有三苦者。樂受有壞苦。苦受有苦苦。不苦不樂受有行苦。樂受則愛等者。謂 執一種境智為是。若他讚歎。心則愛著生喜而心樂。即貪使。苦受者。若他違逆則忿 怒生瞋而心苦。即瞋使。不苦不樂即不為毀讚則在癡使等分。亦在三使中收。又我解 此境智他所不解。以其所執矜傲於人即慢使。既執此為是今雖不疑後當大疑。即疑使

。是則十使宛然。皆從所執境智上起。將此歷三界四諦。則有八十八使。就思惟歷三 界則有九十八使。今於五利略舉邊見。五鈍略明四分者。從要而言。以四句境智皆墮 一邊。依此所執皆生三受。其相易見。故且明之。如向細論。備九十八故下。文云知 句句中九十八使名識病也。八萬四千塵勞者。真諦三藏準十使經。以貪等十為根本。

謂貪乃至戒取一一有九。隨眠一即成十。十即成百。前後等分各一百成三百。置本一 百就前後二百中。又各以十使為方便。二百即成二千一百。約五類眾生。謂多貪多瞋 多癡著我思覺。五品各二千一百。即成一萬五百。配已起未起成二萬一千。又配貪瞋 癡等分。此四各有二萬一千。成八萬四千也。今云。四分開出者。惑數雖多四分收盡

。畢竟空寂者無四執故。無依倚者以空寂故。問意者理既空寂。何故有道滅因果耶。

答意者但識知苦集不為四執滯礙。即名道諦。所緣空寂即是滅諦。知四下示道諦相。

污穢五陰者。止觀明九種五陰。一期色心名果報。平平想受名無記。起見起愛名兩污

(6)

穢。身口意業善惡分二。變化示現名工巧。三善根人名方便。四果名無漏。今於境智 起見起愛。故云污穢。不受即觀受是苦也。餘二存略。道品等者。等取三四二五七覺 八正也。又正下示滅諦相也。即以能觀為佛所觀為法。境觀不二為僧。三義一心即同 體三寶也。覺了即能觀三觀。四執即所破妄惑。法性即所觀三諦。境觀不二故云和合

。而於正勤心中示滅諦者。以道品約位則正勤是小乘內凡位也。以小準大即圓六根相 似。證滅無所住心等者。謂大聖人內無四執外順機緣。令獲四益說境智異。謂若人樂 聞自生境智。即說境是自境智是自智。以赴欣欲之心。或宜聞生善。或說必破惑。或 聞則悟道。他共無因亦復如是。故使經論所明。若境若智不出自等。列名中四教境智 俱順四悉。別教獨得名者。以出假位正以四悉化他故。圓名不思議者。則顯前三教皆 思議也。然四境智皆是總釋觀世二字。應預知差別則至文易了。前二以心生六界三種 世間為境。而智有體析之殊。別教以心生十界三種世間為境。用次第智。圓教以心具 十界三種世間為境。用一心三智。一切法從緣者。證境智因緣皆是實有。破柝方空也

。但有名字者。謂瓶已破首已斷。但有瓶首之名。實無其體。此喻出大經。是字不住 即性空。亦不不住即相空。法眼等者。即十行出假說四教四悉境智也。雖無境智等者

。法從心造全法是心。心本自無諸法寧立。不有而有三千宛然。無始不覺理具情迷。

今既覺了知心即是不離。能觀別有所照而於一心強分境智。故曰而論。經言下境即所 觀照即能觀。能所一如故皆云不思議。欲擬者大師尚謙表無專執久袪四執者。以得無 所住心故。慈悲等者。被偏圓機示四教像。是故向約四種境智以釋其名。故經下引證 也。維摩經身子問天女云。汝於三乘為何志求。天曰。以聲聞法化眾生故。我為聲聞

。以緣覺法化眾生故我為辟支佛。以大悲化眾生故。我為大乘。觀音天女俱分真故。

故得引證別釋中。若依名字為便應。先明觀智。次辨世境。若解義為便。前明世境。

次辨觀智。以先有境可得論觀。若未有境何所可觀。譬如鏡鼓後方映擊。今從義便故

。先境次智。三諦三境者。止觀明理性是一。對止名諦對觀名境。諸文所明諦即是境

。不云二別。今亦同之。所以然者。諸文但云三觀不論三止故。且止觀行門。方乃委 示。一因下列名此之三境者。謂此三境不一不三唯在一念。遍攝諸法三無差別。彼彼 互融但以情迷不能覺了。遂於無縛法中強生繫縛。謂有情無情事異理異。於無脫法中 而妄求解脫。遂厭苦欣樂捨有入空。離二邊求中道。故有凡夫生死及三教境智之異。

故云為智所觀即為四也。四種觀者。經云。下智觀故得聲聞菩提。中智觀故得緣覺菩 提。上智觀故得菩薩菩提。上上智觀故得佛菩提。今家釋義用對四教。以聲聞是下乘 藏是最下教故。聲聞菩提即藏教也。緣覺是中乘通教復居藏別之間。菩薩是上乘別教 仍居通教之上。圓教復在別教之上。故云上上中論可知。終是三諦之境者。根有遍圓 迷成四境。若論本理三諦常融。開為二觀者。即前藏別二觀俱觀俗諦。答下俗諦雖同

。藏見麁相別見細相。故分二別。真亦淺深者。前三果分見故淺。四果究竟故深。亦 互為淺深。既分麁細二俗。應有淺深二真。理則無二者見有淺深。真空但一偏真既爾

。中真例知。此淺深之言不可用通教複真消之。以文云理則無二。若約複真灼然。是

(7)

二故知。答意各從當分等觀下云云者。應通前結數。前約自他護法等。能所合辨有七 十八。今歷四教觀法。觀之則有三百十二請也。次明智下者。夫境智二法不分而分。

故前釋境乃對智明。今文釋智還約境說。是知境非智莫顯。智非境莫成。義雖相仍文 有傍正。觀因緣下標藏智。觀因緣空標通智。二諦觀者假是虛妄俗諦。空是審實真諦

。今欲去俗歸真。故言觀。因緣空假是入空之詮。先須觀假知假虛妄而得會真。故言 二諦觀。出假下標別智。從空而出故言出假。入在假內亦曰入假。故出入二名諸文互 立。別雖三觀以假為正平等觀者。望前稱平等前破假用空。今破空用假破用既均故名 平等。中道下標圓智。雖三觀一心從勝彰名故指中道。三皆名觀。復名智者通而為論

。觀智義一。別而往目因果兩分。世智下斥凡夫也。以凡夫外道通有此智。不出生死 不動煩惱。故云是世間之智也。但有名字者。以此世智虛誑不實。但有智名而無其體

。故向云亦名名字智也。凡聖通用者。謂凡夫用此智得四禪八定。聖人二種不同。慧 解脫人但用無漏智得成無學。俱解脫人俱用二智。斷惑之時隨用一智。故云凡聖通用 也。以此智凡聖等有。故向云亦名等智也。但此下結斥也。菩薩下顯菩薩也。於此觀 中者。指世智也。既不斷惑但用世智。而能觀無常修六度。成其勝解終出生死。慈悲 喜捨即四等心也。慈故與樂。悲故拔苦。見彼離苦得樂故喜。不求恩報故捨。不擇怨 親等用此四故。名四等具一切法者。即六度四等萬行具修也。三十四心。謂八忍八智 斷見。九無間九解脫斷思。如旃延子者。即釋論引迦旃延子。明菩薩義。釋迦初為陶 師。值昔釋迦。發菩薩心行六度行也。三藏境智觀音者。菩薩自伏六蔽。悲心熏物。

眾生稱名即能脫苦。自行六度慈心熏物。應可度者。即能示現令得安樂也。雖行於空 等者。菩薩從薄地學遊戲神通。多修假觀八地出假故。名不住於空。初心謂見地也。

為如佛者。被接之人能破無明。無明破已如通佛地。同得八相故名為如。不同通教等 者。別人破空出假不同通人空心出假。扶習潤生知空非空。在六七住破空。出假即十 行位塵沙據所迷之法。無知約能迷之心。四念處云。十住斷見思。又斷界外上品塵沙

。十行中品十向下品。今論中品也。行滿者。以經論所明別教位。次等覺一位或有或 無。今約無說故云十地行滿。稱理之觀者。別次第觀尚非稱理。藏通析體不稱可知。

三諦圓融本性自爾。順性而觀故名稱理。理既下示稱理相。從初至後者。初謂名字依

。解修觀名名字觀音。後謂妙覺。究竟顯理名究竟觀音。五即位殊圓觀一揆。五住圓 除者。謂三惑俱破也。問十信位中既兩惑先去。何名五住圓除耶。答圓觀心性麁垢自 去。故四念處以治鐵為喻。是故圓觀一生之中。初住可獲。若次第行者。借使一生兩 惑先除。雖不經歷亦成次第。或圓接別。或別接通。或解圓行漸並兩惑先除。俱非今 意。今文的取圓頓行者。故曰圓除。妙覺觀音者。問觀音是等覺。因人何故約妙覺極 果釋耶。答觀音三昧經云。此菩薩已成正覺號正法明佛。觀音受記經云。次當補處稱 為普光功德。其本迹若此。約究竟釋理應無失。問別名可爾通號如何。答文雖不明例 有此釋。謂名字菩薩乃至究竟菩薩也。大論云。眾生無上者佛是。況菩薩眾生華梵之 異名。通極果。文義在茲。此之三智者。并世智有四。以世智是境故。但云三。亦對

(8)

五眼者。三智既約四教五眼亦然。肉天二眼照麁細事皆是世智。悉為諸觀境本。即同 中論偈初句也。藏教觀音不斷煩惱故。唯約世智二眼也。若約二乘從此入析法觀。斷 惑亦得慧眼。又菩薩於三祇百劫。得五神通獲法眼。分別根性調熟眾生。今以別教望 之只名世智二眼。通唯慧眼別唯法眼。其意亦然。照真即一切智。故對慧眼即通教也

。照假即道種智。故對法眼即別教也。藥即道滅病謂苦集。照真俗實相即一切種智。

此眼即佛眼也。三法真俗中也。俗攝肉天法三眼。佛眼有五眼用。故曰一而異名。小 般若云。如來有肉眼不。答云有。乃至有佛眼不。答云有。今經云。五眼具足成菩提

。皆此意也。但從勝受名。云佛眼耳。譬如眾流入海失本名字。大論云。十智入如實 智無復本名。但稱如實智。五眼具足而但稱佛眼。三智下云云者。應釋出開合。所以 四觀。謂大經四種十二因緣觀。下中上上上。彼經通取析法故。明四觀。大品瓔珞直 就摩訶衍但明三觀三智。今若開二經合涅槃者。應開析法從假入空觀生滅一切智也。

若合涅槃就二經者。下中觀同是一切智也。若將三經。若開若合對五眼者。肉天二眼 皆是世智。為諸觀境本。若三觀三智。從此境即入體法一切智。若四觀四智。從此境 即入析法一切智。今約菩薩不斷惑邊故。向以世智對藏。又藏教滅事方空。既存於事 故對世智。中論偈初句對藏。即此意也。餘眼對智及觀悉如向文。收攝下注云云者。

凡諸經論所明名相束廣。開狹常使成三。三一一三互融互攝。攬入己心以成妙觀。乃 知十方佛法不離剎那。世者不約界業釋機。若論為機正在音字。若不連世其義莫顯。

以十法界是生機處。故就文分二。初通明世義差別隔異者。於此十中有凡有聖。有大 有小。有權有實。二報三業高下不同。名別名異。世是下別顯為機。世是色者。又闕 心字。於十法界各三世間。假實屬正國土屬依。今云色心且指五陰實法也。假名攬陰 而立國土。乃陰所居故舉色心足該餘二。色即觀世身等者。謂若約大士自行觀五陰空 而成聖道則應名觀世身。及觀世意。既名觀音即是觀彼十界眾生口業為機。故云音是 機也。此約化他立稱。此文且以身意在應口業屬機。若具足論各備三業。三俱在機者

。如五體投地燒香散華身業為機。大士往應即觀世身。繫念數息意業為機。大士往應 即觀世意。祈請口業為機。大士往應。即觀世音三俱在應身意如向。若約口業。即是 大士自觀音聲而得成道。由自行成故能應物。此釋機應各三。與普門玄義或異者。符 今疏文也。言菩薩等者。蓋西竺語倒。此方則云大道成眾生也。謂自求廣博大道。又 成熟眾生。釋論下初發心即自求大道。度一切即成熟眾生。能忍成道事者。不同二乘 怱怱取證。不動下魔不能動小不能破。有種種成者。名通四教故。因緣道即藏菩薩。

空道即通菩薩。假道即別菩薩。第一義道即圓菩薩。文闕假道二字。又於諸道者。即 前四道。然文但示藏教。通別餘三略無。直修因緣。如直行六度及四無量心。不修無 常觀不發四弘誓者。但是人天之因。既亦名道。故須揀之。今言道者。乃別顯菩薩修 出世之道。故云起慈悲等。若通菩薩應揀二乘自證之道。別揀但從空出之道。圓揀次 第之道。今菩薩即觀音本修圓行故。能於一道觀一切道。一行修一切行。故至分果隨 機利見四應不同。自非觀心三千三諦者。其孰能至此乎。豈有捨一取一者。問如菩薩

(9)

本修圓行。則捨偏小。何言無取捨耶。答取捨即無取捨。以圓觀權實不離心性。豈可 捨心性取心性耶。以唯見心性故。然菩下雖知本具當體空中。而無所得故。無難苦及 無分別。為機亦異等者。明鏡是一現像自殊。現像不同良由形對。故順四機有茲四應

。以喻合法其旨可見。他人下問答。合在釋別名。後而在此者。或隨便或文誤。問意 者。設云菩薩三業俱觀機者。意輪鑑機。此義可了。身口是色云何鑑機。故云身口若 為觀聖觀智觀。前人等者。上觀去聲。下觀平聲。即是意輪觀彼十界身口之機。則可 名觀世身觀世音也。非是聖人用自己身口觀他也。以身口但能現身說法故。然實觀三 業之機。彼既正以身口為難。故不云意。但言觀前人身口也。通亦得者。上約別論觀 機唯意。若約通義則三業本融六根互用。則聖人身口何妨觀機。但除下病謂妄情。法 謂三障。妄情若去障體元真。若破三障即是破德。故但除病不除其法。蛇虺者。虺亦 蛇也。爾雅云。蝮虺博三寸首大如擘。注云。身廣三寸頭大如人擘指。此自一種蛇。

名為蝮虺。螫音哲。又音適。蠆田界反螫蠆毒也。蛇虺如三障毒如妄執。今遣妄執如 除毒。不迷三德如不侵人。三障本真如不殞命。如世呪蛇之法。但除其毒耳。調善者

。謂調惡令善也。堪任乘御者。大經明呪師呪毒龍等。堪可乘御非殞彼命也。隨應得 度者。以性惡不可斷故。故至果上為機所扣。現四惡趣身

請觀音經疏闡義鈔卷第一

(10)

請觀音經疏闡義鈔卷第二 宋錢唐沙門釋智圓述

  次約二義釋消伏者。前約一義唯就圓論。今約二義偏圓合辯。部屬方等故須兼含

。消除即不斷是圓義。消滅即斷是別義。滅謂死滅。如殞蛇虺之命也。此斷不斷若約 界內外。即四教也。界內斷即是藏。不斷是通界外。別圓已如向說。除伏即斷平伏即 不斷。前以除對滅則滅死除生。今以除對平則平無所移。除猶改動。故須以平對不斷 也。不無輕重者。有人三障俱重。須此三番。有人報障偏重。餘二障輕。但治其重輕 者隨去。餘例可解。無礙陀羅尼者。如法華明三陀羅尼一旋即旋假入空。二百千萬億 旋即從空入假。旋轉分別。三法音方便。即是二觀方便得入中道解一切言音。亦能一 音說法隨類各解。得此三者。即入無礙陀羅尼。具足一切陀羅尼故云第一也。三昧或 三摩提。此云正定。王三昧者。即首楞嚴等百八三昧。皆中道一心名王三昧也。然陀 羅尼是慧性。三昧是定性。不二而二故分二別。因中修一心止觀。果上證此二法。法 華疏云。三昧與陀羅尼體一而用異。寂用為三昧。持用名陀羅尼。今引大論正顯此經

。神呪是中道無礙陀羅尼也。又引王三昧者。意明此慧。即定不二而二二而不二耳。

遮三障等者。以遮惡不起是消除義。故經云。消除三障無諸惡持善不失。是調伏義。

故經云。五眼具足成菩提。呪即是願者。即解經題呪字義。謂大聖說此陀羅尼。只是 呪願眾生如佛。譬若蒲盧呪螟蛉也。然則陀羅尼既是梵語。呪字即當華言。經題華梵 雙舉。故云陀羅尼呪。若爾何故云陀羅尼翻遮持耶。答古人見祕密不譯。例如此土禁 呪等法。便以呪名往翻。然亦不失遮持之義。何者。呪既訓願。如菩薩四願。二願拔 苦即遮惡義。二願與樂即持善義。故知呪與遮持義歸一揆。經者教也者。謂經即言教 訓法訓常。有翻無翻俱指舊釋。即古來人師解義也。今唯訓教則四教。俱經。言略意 周不俟餘說。餘疏即指普門玄義也。然雖指彼不無小異。辨體不同已如前記。又彼此 雖俱感應為宗。彼是法華正約圓機感於圓應。雖明三教意在開權。今經方等帶偏明矣

。彼明普門示現。乃以慈悲為用。則與拔雙明。此顯舍離求救。乃以救危為用。則拔 苦為正。彼明教相即偏而圓。此明教相偏圓相隔。宜在區別無得雷同。四義既指餘疏

。而復辨感應之宗者。以今經以感應為要。機通十界應通四教。各備四句其相難知。

故此略示四句者。一冥機冥應。二冥機顯應。三顯機顯應。四顯機冥應。若過去善修 三業。現在未運身口藉往善力。名為冥機也。雖不現見靈應而密為法身所益。不見不 聞而覺而知。是為冥益也。二冥機顯應者。過去植善而冥機已成。便得值佛聞法現前 獲利。是為顯益。如佛初出世最初得度之人。現在何甞修行。諸佛照其宿種自往度之

。即其義也。三顯機顯應者。現前身口精勤而能感降。故月蓋曲躬聖居門閫。又如行 人道場禮懺能感靈應。是顯機顯應也。四顯機冥應。如人一世勤苦現善濃積而不顯。

感冥有其利。此是顯機冥益。若依法華玄義。更開四句。以成三十六句。機應等在彼 文詳之。題下譯人名者。司馬氏。都於建康是曰東晉。竺難提此云喜。西域人也。以 第十一主恭帝元熙元年歲次己未。至此土。翻傳焉。或時等者。即他人分經。今依前

(11)

者。今師以第四呪是護經故。屬流通生起三段。如別文者。光明疏云。序本序於正通

。正本正於序通。通本通於序正。即生起也。居一說之初者。如是等六事在一經之首

。故神光駭集者。如法華放光動地。淨名合蓋現土。駭驚也。集謂集眾。言論激發者

。如法華文殊彌勒問答釋疑。淨名寶積說偈述歎。皆名述敘。引例云云者。他經為例 如向引文。若的約今經則以舍離病苦為由。月蓋請佛為述。同有次序者。六事同故。

應云由藉敘述各異不言。敘述文略耳。如他經多以瑞相為由。騰疑為述。此經以重病 為由。求救為述。故云各異。此則束前三序為通別二序也。初釋。次序中疏文存略。

通指舊解。今依諸疏六義科釋。一切諸經皆以此六居首者。大論云。佛將涅槃。阿難 問佛。一切經首作何等語。佛答阿難。應云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方某國土與某大眾。

非獨我法如是。三世佛經初亦然。故知六義即是通序。初如是者。即所聞法體也。佛 如法相而說。阿難如聞相而傳。故言如也。佛如法相而解。阿難如海量而受。故言是

。二我聞者。即聞持之人。阿難與聽眾述佛遺旨親承不謬。故云我聞。三一時者。聞 持和合也。眾生感法佛慈赴教。機應之時故云一時。四佛者。能說教主也。佛陀此云 覺者知者。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自覺異凡夫。覺他異二乘。覺滿異菩薩五住。毘舍 離者。此云廣博嚴淨。其國寬平名為廣博。城邑華嚴故名嚴淨。觀解者。一心三觀能 觀心性。猶如虛空。即具福慧二種。莊嚴無染無著。菴羅樹園者。菴羅是果樹之名。

以樹目園。故云菴羅樹園。其果似桃。或云似柰。此樹開華華生一女。國人歎異以園 封之。園既屬女女人守護。故言菴羅樹園。宿善冥熏見佛歡喜。以園奉佛。佛即受之

。而為住所。觀解者。三觀觀心心性不動。而修道品。因起悲誓善根牢固。成諸總持 即住園也。疏云。如是者。者應云等。謂等取餘五事也。大林精舍等疏文唯存理解。

然向下消經多無事釋。隨病隨機凡有四意。一執教忘行。二得事失理。三義易觀難。

四情局性遍。示行示理從難從遍。且就理明義。例明一家觀心。不出三種。謂約行附 法託事。約行則存乎止觀。事法則遍在諸文。然應深曉止觀所談心性三千遍攝一切大 小理惑智行位教。若依若正不離己心方了。諸文隨事表對其旨有歸。是知觀雖有三意 唯在一。以附法託事扶成約行耳。今釋大林精舍。即附事觀心也。故萬德之言並約己 心非指他果。若指他果必迷自境。若了心境自即他故他即自故。不了此境自尚成他。

況觀他耶。問淨名疏釋毘舍離等。皆約三義。一事釋。二約法門。三約觀心。直爾表 對是約法門。以三觀攝事方名觀心。今疏以包含二諦故名大等。乃是約法門釋。應非 附事觀心。答文義隨便不可一準。以淨名經中有法喜為妻等文。文云。諸佛解脫當於 眾生心行中求。既有二文。故分二釋。若諸文只以法門表對。即是觀心如止觀普賢白 象方等。旛壇此皆直爾表對法門。而義例指為附事觀心。故須隨文豐約唯變所適。故 今所表即是觀心。包含二諦者。即邊是中故曰包含萬德。下果上萬德因理本具故。指 本具名為叢林。精無八倒者。中道精純非二邊雜故。離常無常等八種倒也。如涅槃即 大經陳如品。觀色不淨者。應云觀色淨不淨。淨即有不淨即空。獲得常色即是中道。

真常能破二邊。此真常亦名非常非無常也。今文從略。若具論者。應云觀受是苦是樂

(12)

。因滅是受獲得常受。乃至觀識常無常。因滅是識獲得常識。仍是且論常德。樂我淨 三亦復如是。今於五中略舉色陰故。云觀色。於八倒中略。舉不淨。於四德中略舉常 德。具論必備也。五陰是所執之境。八倒是能執之心。四德是所顯之理此理顯處即此 五陰。名五涅槃。一陰通除八倒者。約境別觀總而論。故觀一陰能除八倒。十八空者

。空唯是一破十八。有名十八空。謂內空外空內外空乃至無法有法空也。重空觀者。

以中道正觀。空生死之有空涅槃之無。名重空觀也。經與大比丘去。第六聞持之伴。

此證阿難與大眾共聞。豈謬傳也。所以先聲聞次菩薩後天龍者。二乘滯空。凡夫滯有

。菩薩不滯。常行不二故處其間。有五下云云者。應分經為五。一數。二位。三歎。

四名。五結。初數中與者共也。千二百五十者。三迦葉有弟子千人。優樓頻螺有五百

。伽耶有三百。那提有二百。身子目連有弟子二百五十人。迦葉舍利弗等先並事火。

翻邪入正。便得上果。感佛恩深常隨侍佛。故為同聞眾也。比丘此翻除饉。眾生薄福 在因無法自資。得報多所饉乏。出家戒行是良福田。能生物善除因果之饉乏也。或言 無翻。名含三義。一破惡者。如初得戒。即言比丘以三羯磨發善律儀。故言破惡二怖 魔者。既能破惡魔羅恐其出我界域化我眷屬。故生驚怖。三乞士者。出家之人內修道 德遠離四邪。告求資身故名乞士。此之三義通初後心。經家所列皆後心耳。二位阿羅 漢此翻無著。或言無翻而含三義。謂不生殺賊應供也。無明糠脫後世田中不受生死果 報。故言不生。九十八使惑盡故名殺賊。具智斷功德堪為人天福田。故言應供。三歎 中五句經文。初二句約所破歎。次二句約能破歎。後一句約果用歎。初所破者。即世 間因果也。諸漏是因後有是果。諸漏謂三漏欲有無明也。成論云。失道故名漏。律云

。癡人造業開諸漏門。毘曇云。漏落生死。論律語異而同明漏義。漏盡是因滅也。後 有即二十五有生處也。現因既盡後果不生。是果亡也。次能破者。即無漏定慧也。如 鍊真金者。珠叢云。鎔金使精曰鍊。煮絲令熟曰鍊。故字宜從金。疏云。是總歎者。

即總歎。修定學慧猶如鍊金。數數入定轉轉明淨也。又鍊金是約喻歎。澄靜是約法歎

。喻總而法別也。合云澄即歎慧。靜即歎定。今云澄即歎定等者。文誤。色界下約有 漏無漏解諸定也。四禪四空是有漏定。八背捨是無漏定。前三背捨者。一內有色相外 觀色。位在初禪。能捨自地及下地故。名背捨。二內無色相外觀色。三淨背捨身作證 後五背捨者。四虛空處背捨。五識處背捨。六無所有處背捨。七非有想非無想背捨。

八滅受想背捨。此八通名背捨者。智論云。背是淨潔五欲。捨是著心故名背捨。若發 真無漏慧。斷三界結業盡。即名八解脫。故云。故知得解脫等者。身心澄靜也。云云 者。謂八勝處十一切處等諸無漏禪。皆是身心澄靜也。經六通無礙是果上之用也。六 通謂天眼天耳知他心宿命身如意漏盡。四名經文略舉十三尊者。身子智慧第一故。以 大智標之。舍利弗具云舍利佛羅。此翻身子。以母好形身身之所生。故言身子。又翻 珠子。其母於女人中聰明。聰明相在眼珠。珠之所生故名珠子。時人以子顯母為作此 號。新云奢利弗呾羅。奢利云鶖。即百舌鳥。亦云春鸎。弗呾羅言子。以母才辯喻如 鶖鳥。此是彼子以母顯之。故云鶖子。目犍連姓也。翻讚誦。文殊問經翻萊茯根。真

(13)

諦云。勿伽羅翻胡豆。二物古仙所嗜。因以命族。新云摩訶沒特伽羅。此云大採菽氏

。上古有仙居山寂處。常採菉豆而食。因以為姓。尊者之母是彼之族。取母氏姓因以 為名。得大神通。揀餘諸姓故云大採菽氏。名拘律陀。拘律陀樹名。禱樹神得子。因 以名焉。新云從父。本名名俱利迦。亦云拘隷多。摩訶迦葉此翻大龜氏婆羅門種。其 先代學道。靈龜負仙圖而應。從德命族。故言龜氏。又翻飲光。上古有仙身有光明飲 蔽日月。迦葉是彼之種。以姓為名。故名飲光。言大者。簡餘迦葉。摩訶迦旃延此云 文飾。亦云扇繩。母戀此子不肯改嫁。如繩繫扇。新云摩訶迦多衍那。須菩提此翻空 生。生時家中倉等等皆空。占者言吉。因空而生。字曰空生。或云善吉。阿 樓馱亦 云阿那律。亦阿泥樓豆。皆梵音奢切。此翻無貧。昔於饑世贈辟支佛稗飯。獲九十一 劫果報充足。故名無貧。新云阿泥律陀。此云無滅。劫賓那此云房宿(音秀)父母禱房星 感子。故用房宿以名生身也。又翻房宿(音夙)佛與同房宿化作老比丘。為之說法因而得 道。故云房宿。慈恩云。房星房星現時生故。憍梵波提此翻牛呞。無量壽經稱牛王。

增一云。牛迹過去因摘一莖禾數粒墜地。五百世作牛償他。今雖人身尚作牛蹄牛呞之 相。新云笈房鉢底。此云牛相。畢陵伽婆蹉此翻餘習。五百生中為婆羅門惡性麁言。

今雖得果。餘習尚在。如罵河神故名餘習。新云畢轥陀伐蹉。薄拘羅此翻善容。以色 貌端正故也。年一百六十歲無病無夭。有五不死報。後母置熬盤釜中。水中魚食。刀 破皆不死。昔堅持不殺戒故。九十一劫命不中夭。昔為貧人施病比丘一訶梨勒。服已 病除。故今無病。新云薄矩羅。難陀此翻善歡喜。亦云欣樂。亦喜根本。是放牛之人

。因問佛放牛十一事。知佛具一切智。獲阿羅漢果。阿難陀此云歡喜。亦慶喜。世尊 成道內外咸慶。當喜時生故名慶喜。羅睺羅此翻覆障。真諦云。羅睺本名修羅。能手 障日月。翻此應云障月。佛言。我法如月此兒障我。不即出家世世障我。我世世能捨 故言覆障。新云羅怙羅。此翻執日。所以新舊語殊者。皆由五天之境方土不同。梵萊 傳來。方今有異。例如此土後漢都於洛陽。東晉遷于建業。儻漢籍先傳於身毒。必以 北音為正。晉人後往於竺乾。必以南語為正。故於所說不無矛盾。以此明之古來梵語

。未必盡訛略也。五結眾所知識者。聞名欽德為知覩形。敬奉為識。菩薩眾下注云云 者。應分經為四。一數。二歎。三名。四結。約因者。且如圓教初緣無作發心至等覺 邊際智滿。悉名為因。隣果者。佛果。如十五日月。等覺如十四日月。相隣近也。大 智下總釋四句。此之解行悉在分真。目足備者目故能見喻解。足故能行喻行。目導足 行故有所至。涼池喻三德涅槃也。若約下三教當分俱有大義。若望圓教前三非大故。

大論云。我今如力欲演說大智彼岸實相義。當知大智即是觀諸法實相之觀也。亦有一 切智下恐闕道種智三字。總別之異名者。觀中道是總。照二邊是別。即別而總邊即中 故。二智即一切種智。即總而別。中即邊故一切種智即是二智。三智圓融總別一體。

例如下舉小為例。十六諦即四諦下十六行也。四諦是總。十六是別。總別雖殊只是小 教一切智耳。意顯圓教三智總別不同。只是圓頓一切種智。修行為語者。約自行也。

從行以入理者。即住前修行至初住位。分證本理趣本之行。故云本行。化道者。約化

(14)

他也。故引勸學證之。從本起行者。依智修行也。是則智為行本。智家之行故言本行

。如般下彼經既皆勸學般若。驗知無智諸行不成。則是從大智本一心具足諸波羅密也

。金光明云。一切種智而為根本。無量功德之所莊嚴。亦此意也。當知稟教生智。以 智導行行必入理。故與前釋共為表裏。珠為寶本以珠喻智。以寶喻行。皆成下釋皆悉 成就也。約四種等者。謂四菩薩果雖未滿。因行已圓。故言成就。藏初緣生滅四諦發 誓名大智。行六度名本行。相業成名悉成就。通緣無生起誓名大智。檀三事空乃至般 若名本行。十地如佛名成就。別緣無量生解名大智。行無量波羅密名本行。等覺名悉 成就。圓緣無作發心名大智。一心萬行名本行。等覺智滿名悉成就。是則解行俱成就

。故云皆悉。大經下六波羅密中雖有智慧。由在地前非是真證。故屬福德。登地真證 乃名智慧。真雖有福從勝故也。以證此文滿足六度唯在福德。六中智慧則約地前。五 度通真故並屬福。故今福慧悉在分真。故云成就及以滿足。今依下標示也。諸度即六 度以修六故。根方調伏。如金下約圓正明金剛至檀義者。彼雖通三。今唯約圓。捨色 名檀者。所捨乃同能捨則異。由能捨異故分教殊。今之能捨即圓三觀檀義。下明檀義 該攝。言攝三者。三字恐誤。應云攝六。金剛論偈云。檀義攝於六資生無畏法。此中 一二三是名修行住。無著云。若無精進疲倦故不能說法。若無禪定即貪信敬利養染心 說法。若無智慧便顛倒說法。故約下述意也。由檀攝六故。今但約檀釋。又經下明檀 以慧導。無慧導者不趣菩提。有慧導故即成正覺。斥無方便者者。即無慧導也。三事 皆空者。謂不見施物施者受者。若準下疏文即以根塵識為三事也。若是下簡小也。無 方便空者。不能即空是假是中名無方便。菩薩下顯圓也。是空亦空者。以有叚中方便 故不滯於空。即是能空於空。故曰是空亦空。由有方便故無染著。而能下由無染著故

。即空而假。具修萬行通達佛道者。達彼萬行即三諦理。乃由此智引趣菩提。但眼下 結示三性。若論本性自具三因眼根。即中是正。即空是了。即假是緣。今作一性二修 示之。但眼之本等者。即指本具中理為正因。此即合性為一也。了此等者。謂修觀了 達也。能捨下謂不著三事方捨塵勞。此乃合修為二以說。若各開者。了眼亦具於三。

能捨亦具於三也。荊谿云。智亦具三照本有三。福亦具三助智嚴本。約此下類通三法 略舉三種。應知一切三法皆三因之異名。四位者。位應作教字之誤也。下文放此。分 別一切色者。即十法界色也。色非色不二者。色即是事非色即理。事理相即如波與水

。故云不二。事穢理淨事即是理。故云常淨。問一家談理既具性惡。何名淨耶。答性 中之惡惡全是善。理體無差豈應隔異。如云清具濁性濁全是清。珠具寶性寶即是珠。

思之可見。調伏下云云者。應以諸根例眼釋出。如思益下約眼根明餘五度也。應各論 四教。於中廣略不同。忍進備四。禪分大小。戒慧二度。雖則直明義亦含四。不為六 塵所傷者。今約眼根應言不為色塵所傷。言六者通舉耳。凡夫著色則為所傷。無防非 義。三藏了色無常。通了即空。別了假名。圓了中道。四教當分俱不為傷。能忍至名 忍。標示忍義從順也。於因下約四教明忍。捨六下標示進義。應云色塵眼根言六通舉 也。亦於下約四教明義云云者。謂藏了根塵生滅。通了即空故不染雜。別不染雜於空

(15)

。圓不染雜二邊是精義也。離憂下標示禪義。初禪下約四教明禪也。初約四禪即藏通

。後得六根互用即別圓。他住初禪等者。約支林功德以辨也。初禪五支。一覺。二觀

。三喜。四樂。五一心。二禪四支。一內淨。二喜。三樂。四一心。三禪五支。一捨

。二念。三喜。四樂。五一心。四禪四支。一不苦不樂。二捨。三念清淨。四一心。

心與定法名一心支。四禪俱有心及定法。故具有此支。三禪有喜支。今云除喜未詳。

六根具禪者。從便言六。意具顯眼。究竟盡者。藏通究竟盡見思。別盡塵沙。圓盡無 明。當分而論各名究竟。如是下總示向文正顯眼根六度也。八相謂下兜率託胎降生逾 城降魔成道說法涅槃。以諸佛垂應皆示此八而成佛道也。威儀者。左傳云。有威可畏 謂之威。有儀可則謂之儀。論四下明四教。俱有佛威儀也。謂三藏後心。通十地。別 初地已上。圓初住已上。此四種智慧覺了俱能八相成道。名佛威儀而非具也。何者。

別教妙覺但圓第二行。藏通極果唯齊六根。故並非具。然前三教果上無人。今之所論 且約權說。但名下具佛威儀。但名其圓教等覺耳。問等覺未極。何得言具。答果雖未 滿因行已圓。故得云具。各有大義者。如前以四教釋大智也。三雖名大望圓仍小。故 云而非究竟也。今中下正示圓智。乃名如海。列名者雖歎勝德不的顯名。莫知其人故 略出七人。皆的約中道者。約事則繁就觀釋名。足知大況經。文殊師利此云妙德。若 見佛性即具三德不縱不橫。故云妙德。童子者。內無法愛。如世童子情無欲染。寶即 下實智者。常住不移寶可貴重。故表實相實智。權者暫用還廢。如月盈復虧。故以月 表方便權智也。月光約智斷者。從一日至十五日光漸漸增。譬智德。從十六至三十日 光漸漸減。譬斷德。即涅槃月喻三昧義也。經寶積者。觀心雖空具足萬行。萬行眾寶 積之於理故云寶積。經日藏者。中道正觀如日。具足諸法名藏。眾賢位極者等覺名賢

。讓極果為聖也。佛是聖首等者。四十二位俱名為聖。妙覺為其上首。居聖人之極經 十六人者。即賢首之同類也。經彌勒云慈氏。無緣大慈攝諸法故。然諸菩薩俱具諸德

。引物歸心各彰一號。能如是解。乃於自心見諸菩薩。淨名云。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 行中求。斯之謂也。列凡夫眾者。順古立名也。若準今家。應云雜眾。以其中凡聖兩 兼道俗相間故。即有八部名。四種眾者。即經云。四眾天龍八部。天謂欲色諸天。龍 是畜趣。正報似蛇依報如天。亦能變為人像。八部即四天王所領。東方領二鬼揵闥婆 富單那。南方領二鬼薜荔多鳩槃茶。西方領二鬼毒龍毘舍闍。北方領二夜叉羅剎。共 領八部不令惱人。四眾者。舊云出家在家各二合為四眾。此名局意不周。今於一眾更 開為四。即各有當機等也。當機是五百等者。宿植德本緣合時熟。故謂當機。五百即 同類五百長者也。後得道即斯那等發起。謂權謀智鑒知機知時。擊揚發動成就利益。

如月蓋致請及下文身子白佛云。佛說禪定第一等。影響謂古往諸佛法身菩薩。隱其圓 極匡輔法王。雖無為作而有叵益。結緣謂力無引導擊動之能。德非伏物鎮嚴之用。過 去根淺三慧不生。現在聞法無四悉益。但作未來得度因緣也。經人非人者。人即四眾

。非人即天龍等。或云人非人。是疑神。經恭敬圍繞者。修謹曰恭。崇仰曰敬。周迴 曰圍。坐遍稱繞。或作行遶。即表機動。四句者。一戒乘俱急。戒急受人天報。乘急

(16)

見佛得道。即此經天人在會是也。二戒緩乘急。戒緩生惡趣。乘急值佛得道。今龍鬼 在會是也。三戒急乘緩。戒急得人天身。乘緩不得值佛設得值佛亦不聞法得道。如舍 衛六億及著樂諸天不來聽法。皆是也。四戒乘俱緩。戒緩墮惡道。乘緩無解脫期。釋 由序中初標文出意。就事下分二。初約事消經。如淨名疏中者。略如前記。經舌噤渠 飲切。謂不能言也。眼主等者。白虎通云。肝繫於目。肺繫於鼻。心繫於口。脾繫於 舌。腎繫於耳。故知經云舌噤無聲。即心脾二藏病也。無聲是口不能言。故主心病。

此即肉團心也。腹內為病者。腹屬身故。意識即慮知心也。五根不利者。根應作藏。

字之誤也。謂五藏不利外應五根。成病惱也。此約病從內出。亦可下約病從外入。如 久視久聽。乃至飲食皆成病。故具論者外入。乃是病緣。入傷五藏。五藏既病。外應 五根。五根亦病也。夜叉新云藥又。此翻勇健。能飛騰空中。舊翻捷疾鬼。致令國人 病惱者。即是鬼為病緣。由鬼氣外陵五根。入傷五藏。五藏成病還應五根。經鉤牙上 出者。鉤或作狗。字之誤也。經律異相賢愚經觀佛三昧海經。並作鉤牙。鉤字從金。

從才。並通。喪大記曰。妻於夫拘之。經典釋文音溝。古經字或從才。故誤為狗字也

。經吸人精氣者。普門疏云。人心中有七滴甜水。和養精神。鬼噉一滴令頭痛。三滴 悶絕。七滴即死。二約理重釋。一念三千即空即中。彼彼互遍故云無邊。三障即三德 障。性是善故云性善。十種下以十種行人釋一切人民也。十種行人不出三諦法界。如 一切人民不出毘舍離國。受苦報人即人天受苦者。如廣嚴重病之比。亦攝四惡趣世間 善法。即人中行五戒十善之者。二乘則兩教合說。菩薩則四教開論。愛見即界內見思

。藏通內外凡。別圓外凡。俱未斷故而致病者。即依三種色聲等。致貪瞋癡病也。變 易土者。即方便實報。別位三十心者。且總舉耳。七住已上方生方便土。受變易身也

。圓教十信及藏通斷惑盡人。同別三十心。別教登地同圓初住。文雖偏舉而義必具攝

。地地者。所依曰地。通指諸位。皆有愛見者。即界外同體無明也。四句即四門。是 無常等者。等取兩亦雙非常即有門無常即空門。餘二可知。是事實等者。以己解一門 為是。斥他解三門為非。問月蓋屬何行人。答經是方等不可定屬。應知月蓋本是第十

。或示為圓教初心。或通示前八。推理起見名為夜叉。見不出五故。經云。而有五眼 五見如前記。鉤牙等者。牙既從下向上。能傷害人。業亦從見而起。傷害法身因見起 業。為生死因。業體黑闇故云如墨。經五百長者。風俗通云。耆年德艾事長於人。以 之為長者也。彼國有五百家。悉曰離車。傳禪(去聲)為王。離車翻傳授國政蓋由此矣。

此五百長者共行道法。率土人民莫不歸德。而月蓋為首者。爾時為國主也。故維摩香 積品云。於是長者主月蓋從八萬四千人來。是也。經頭面作禮者。智論云。禮法有三

。一者口禮。二屈膝頭不至地。三頭至地。至地名上禮也。耆婆此云故活。影堅王之 子。善見庶兄柰女所生。出胎即持針筩藥囊。為世醫師也。謂此為是為術也者。以己 執為是斥他執為非也。因緣事相即攝。有見外道。外之妙術者。外謂外道。非四句外

。不能救治等者。初一但醫身病。後三醫心。反增見愛之病。五眼不明者。眼應作根

。明謂明利。外為五塵所侵。故不明利。云云者。謂十種行人為見愛所害。故請觀音

(17)

。觀音亦十種不同。經天尊者。諸天世人無能過故。故曰天尊。亦曰世尊。古者譯經 二名互用。唐杜行顗譯佛頂最勝經。皆稱聖尊

請觀音經疏闡義鈔卷第二

(18)

請觀音經疏闡義鈔卷第三 宋錢唐沙門釋智圓述

  哢引者。哢家之引。正說如哢。三序如引。降臨者。周禮云。臨謂尊適卑也。生 起意者。因序中用。蓋致請故。佛示能除毒害者。在於西方由示方所故勸祈請。由祈 請故聖降。由聖降故授楊枝。由受楊枝故為說呪。西方去此等者。語出大經。彼文乃 是東方不動世界。指此娑婆云西方去此二十恒河沙。若論安養。即如小彌陀經云過十 萬億佛土也。今但借其語勢。以為難辭。何故下問也。一解下答也。他解約應而失於 機。故不取也。今解不爾者。據佛對告長者云去此不遠。乃約機緣不同。他人約應論 不遠也。雖近而遠者。如舍衛三億不見不聞。其猶八音至近。瞶者不聞。雖遠必應者

。如今月蓋祈請三聖即降。有若天月至遠水清即現。時謂時節。方即方所。數謂數法

。佛教所談其理寂絕。無時方數故。五陰十八本持十二入之法。不能攝也。若外道法 中計有時等。即為三科所攝。後漢安世高翻經。謂十八界為本持也。但隨下真理雖無 世諦說有。如律中令內弟子時食時衣。是有時也。今云正立西方。是有方也。五行者

。行天之氣也。老聃云。天有五行木火金土水。分時化育以成萬物。西即是金者。東 木南火西金北水中土。若對四諦者。謂東集南苦西道北滅。故云即道諦也。道是能通 等者。道是戒定慧。能破惑通至於理。如金能決斷也。用智慧見理者。此解道是能通 義也。慧能見理故。是能通理即所通也。此言下正顯西方觀音以表道諦。觀即種智故 云大智。三德互融。故云無礙。消此之毒。即智能破惑。通至於理。即能通義。日從 下東出表生善。入西表滅惡。生滅兩機者。謂生善則機在東土。滅惡則機在西方。故 云在此二土。二種無量者。謂三身為生法二身。亦名真應二身。有量之無量者。夫應 之為義機熟則生。機盡則滅。終成有量。但以人天不能數知。故言無量。若釋迦八十 之壽。既可數知。則是有量中之有量也。光明疏云。有量有二義。正由此矣。法身無 量者。法身即真身。今明二身則合法報同名法身也。以報法體一故。在因則境觀不二

。在果則法報相冥。故光明疏云。智既應冥亦非身非不身。請觀既亦二字足驗體同。

法報體一常住不變故無限量。故云此是無量之無量也。俱是法身之無量者。二佛俱得 法報之常身故。彼此二佛俱能應長應短。但此釋迦應穢土機緣宜短故。生身是八十及 七百阿僧祇也。彼彌陀應淨土機緣。宜長故壽無量也。而實有數者。非人天所知。云 無量爾。既觀音補處驗有數也。然則光明談山海之壽。是釋迦能現無量。例此彌陀亦 現有量也。故光明疏云。應佛皆為兩量。逐物參差長短。問光明談山海之壽。故以常 果為宗。若例彌陀終成有量。則是無常。何云常果。答池水深則蓮花大。法體常則應 用遠。山海是常體之用。故談大用足顯體。常以斷信相。執八十無常之疑也。而彼疏 從容以報身當品題者。取其上冥下應義便爾。實明應身能為常也。耆闍凜師者。謂耆 闍寺凜法師。故有優劣者。以此之穢形彼為淨故彼優此劣。而同是應土。若作下破凡 二意。一有動移故非真。二未極淨故非真。不復得移動等者此初意也。真理寂然無去 來移動無淨穢優劣。經說彌陀從彼來此彼優此劣。豈是真耶。若彼下次意也。若是真

(19)

身應居寂光極淨之土。既法說三乘人分九品。雖無四趣而有人天故。於同居尚未極淨

。據此則不可謂是真身也。故云。此則不可。故淨名疏明二十七品淨土。彌陀止是第 六。而諸經偏讚為淨者。形此土故由物機故。是攝生故。令專注故。宿緣厚故。約多 分故。此語則寬者。以久本今迹俱應身故。此一往許之也。二往不可。故云。今亦不 用。以無經文明說故。曰那知須知。二佛各有久本今迹也。那互為者。責他以彼為本 以此為迹。今明下示今正義。彼此俱是應土但淨穢不同。今此穢土機緣破惡宜在淨土 之佛。以淨破穢是對治。故互為優劣者。此土為劣淨土為優。同居為劣方便為優。實 報寂光準說可見。互有消除者。穢土見思毒害請淨土佛消除。淨土塵沙毒害請有餘土 佛消除。有餘無明毒害請實報土佛消除。故云互有。此亦一往。應知淨土眾生若機在 釋迦。亦請此佛。如十下舉十人示互有消除相。十種垂應者。受苦報人及修世間善法 者。但感事相觀音。乃至修圓者。感圓通觀音。此八人皆是同居穢土。感同居淨土八 種觀音也。變易二人者。別三十心感實報觀音垂應。圓初住感寂光觀音垂應也。十種 西方者。初人唯見事相。乃至第十見如虛空。例此娑婆亦應十種。如淨名經明身子與 梵王所見。法華常在靈鷲山等。但據多分眾生為其取土。故彼淨此穢。於中機緣不無 異見。佛佛道齊於茲信矣。十種消伏約拔果報苦。乃至破無明說之。此土至令請者。

因緣和合能破三障故。一法標名者。隨機各立一號也。今欲下明須請之由。由表三德 故須俱請。今此土眾生欲消伏三障毒害。必須外假勝境之緣。顯發自己法身之理。彌 陀勝境既表法身故須請也。而此法身為感所覆。今欲顯發。須修觀慧照了此理。除其 惑障。觀音表慧故須請也。然慧不孤運假福資成。勢至表福亦須請也。釋迦欲令眾生 顯發本理學慧修福故。請三聖密以表之。對治義強者以愚癡故。見有苦相。若有觀智 則達苦無苦。今由病苦。正須智慧以為對治。故用標題。得意具三者。觀為顯理必假 福資故。略標一名。即具三義。大悲至之境者。無緣大悲普覆一切。即法身也。申三 業之機者。五體投地等是身業。繫念等是意業。當請彼佛是口業。無創等者。創與瘡 同。禮記頭有創則沐。字皆此作。大經云。如人手瘡捉持毒藥。毒則隨入。若無瘡者 毒則不入。瘡即菩提因緣。毒即第一妙藥。五體投地者。二肘二膝及頂。俱是體分悉 至地也。眾生之本體一者。眾生心性與佛無別。故云體一。義同父子天性相關。母字 誤也。子拜其父既表報恩。眾生拜佛義亦同也。薩婆若此云一切智相。內觀心性與果 智合。離薩婆若即心隨妄境也。與常理合者。與五常理合也。逆理謂逆五常理。戒是 色法者。應云色是戒法。文之倒誤也。無作冥密者。由作以發無作不與色心相應。而 在第三聚攝。故云冥密。左陰右陽者。夫左右陰陽因於方所。東南屬陽西北屬陰。此 方之禮君父師南面則左東右西。則左是陽右是陰。西土之禮三皆東面。則左北右南故 左是陰也。涅槃云。譬如四方北方為上。上即左也。推畫顯現如陽之明。思數在內如 陰之暗。五識在頭者。眼耳鼻舌俱在頭。故身雖遍體頭亦身故。平倚者。倚立也。名 為惑者。不與理智相冥。唯隨妄我慮知之執。則是全法。性為無明也。五受陰即是五 夜叉也。若依至心地者。則是投地作禮義也。五分之名通大小乘。今意在大義亦兼小

(20)

。以通十種行人故。悟虛智者。悟法空之智也。行陰招累者。百論疏云。心王了其總 相。心所了其別相。以識創起但緣青等總相。次取境像即是想心。次領納前境即是受 心。次起貪等煩惱造作即是行心。前三但是無記未能成業。行既成業故云招累。因滅 下滅九界無常五陰。得佛界常住五陰也。斷結毒害者。結即煩惱故喻臭穢。亦是止善 者。掩臭如不殺等。雕麗者。雕文飾也。禮云。其民雕題。家語云。器不雕偽華能嚴 麗。如福能資慧也。行善即放生等。定中下定無慧無以深其寂慧。無定無以窮其照。

若別對等者。示別對之失。法身皆名為慧者。慧應作香字之誤也。華嚴以五分法身。

皆喻香故。豈得無定者。五分有定身故此示以香獨表於慧之失也。七淨者。一戒淨。

二心淨。三見淨。四度疑淨。五分別淨。六行淨。七涅槃淨。此七名七覺淨華。大經 云。定水湛然滿布以七淨華也。戒是戒學心是定學。餘五慧學。豈得無慧者。此示以 華獨表於定之失也。而別下結責也。佛言通表。豈宜別對。故言下引證未詳。火為緣 者。以火喻受戒作法也。定慧亦爾者。例戒學各具作無作也。對此下云云者。對止行 事善及戒學無作作兩善。是約前二行人。論表法也。對定慧則約後八行人。論表法也

。故前明定慧含大小偏圓界內外義。凡論表法意。令行人睹對香華。無忘自己戒定慧 耳。不了此旨。唯數外境何所益哉。合消等者。表所消毒害亦十不同。如初行人以香 表不殺等。止善應以臭氣表四惡趣業。乃至第十行人以二住所破無明。為臭氣也。所 以下三業次第。應先身次口後意。而經文以意居次者。以先須期心故默念之請即願請 也。不風等者。有聲曰風。守之則散。結滯曰氣。守之則塞。出入不盡曰喘。守之則 勞。不聲不滯出入俱暢名息。守之乃定。禪門明用息不同有三。一師教繫心數出息。

一師教數入息。一師教入出無在。但取所便。入定無過。即用皆不許出入俱數。行人 欲行此法。應以數息為意。十息為一念者。數息一門有修有證。安庠徐數從一至十。

攝心在數。不令馳散。是名修數覺心。任運從一至十。不加功力。是名證數。能如下 明證數。下中二根所證即欲界定。禪門云。欲定有三。一麁住。二細住。三證。欲界 定麁住者。因前息道諸方便修習。心漸虛凝不起緣慮。名為麁住。細住者於後心泯泯 轉細。即是細住。當得此麁細住時。或將得時。必有持身法起。比法發時身心自然。

正直坐不疲厭。如物持之。乃至經一坐久無分散意。名欲界定。如今下根人心定亂止 即麁住也。未到地定者。禪門云。此欲界定後身心泯然。虛豁失於欲界之身。坐中不 見頭手床敷。猶若虛空。此是未到地定。所言未到地者。此地生初禪故也。喜發等者

。喜去聲好也。以今經行法是六妙門故。故禪門云。自有眾生慧多定少。為說六妙門

。六妙門中慧多故。於欲界初禪中即能發無漏。未必備至上地諸禪也。一切禪即有漏 無漏亦有漏亦無漏非有漏非無漏禪也。即將下標十種。而下文但明八者。變易二人無 報息故。然數息是一由觀法別故。成十人故。不定。止觀有通修觀別一章若數數時者

。上數所角切。頻也。下數如字。下文云。所數數息亦爾。不保不愛下藏菩薩也。知 色數者。色應作息字之誤也。在緣謂攝心在數不謬亂。謂從一至十。無相等慧者。無 相慧即通第六度等。即等取前五度。然通與藏體析有殊。六度無別故接藏。文略。言

(21)

智度以智導五。俱成即空等慧。應云慧等不定空故破空。出假不定俗故破假入中觀。

此息非空非假者。了息唯心猶如幻化。故非假息。性具足諸法故非空法。身之光如如 者。法身遍一切處照如如不變。故名光耳。智慧之光照了者。即是智能照境稱境而觀

。境智不二也。因此法身等者。因如來法報一如究竟圓極。能起大用故。令眾生得見 應身之光也。然此應用不離法身。普賢觀云。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涅槃云。吾今此 身即是法身。故約法報解應身之光也。釋神力中。初約事解。即是釋迦神通之力也。

然大聖施為事必表理。義須兩備。故事理二釋俱云或可也。如來秖是真如等者。以真 如解如。以神力解來。以明如來神力也。此真如有神力者。神名不測。力名幹用。不 測則天然之理深。幹用則轉變之力大。乘此神力而來者。謂乘真如而有應身。故曰而 來。即乘如實道來成正覺也。不動下解往毘舍離也。舍離之處即是寂光。故云不動。

此寂光土唯佛究竟。故云至實相等。廣包百界萬善莊嚴故。曰廣嚴。住此下解住城門 閫。初釋住字。住此者謂住實相之地。以無緣大悲遍覆法界。憫念眾生為除三障毒害

。故云住也。城即法界者。謂法界為城。防涅槃之非。禦生死之故。心性唯一故云不 二。含受一切無所隔礙稱門。遍一切處無非門也。佛證此理常住不變。故云住。此門 不動令眾生等者。自既證此理。亦令眾生證此理也。經門閫。三蒼云。閫門限也。如 如即智等者。謂境即是智。故云如如即智。此智還照於境也。並云如如者。謂智如如 於境境如如於智。即境智不二之稱也。具楊枝等者。以觀音左手把楊枝。右手持澡瓶

。是故國人授此二物。而內表兩因也。定是緣因。慧是了因。慧能除惑故以拂動表之

。定能止散故以澄渟表之。說文云。水止曰渟。對上消義者。如文云消名消除。又云

。但除其病不除其法。故今以拂除對之。如物上塵但除其塵不除其物。拂打者。打丁 領切。對上伏義者。伏名調伏。又云。調善令堪乘御也。此並對前約一義。解消伏也

。又拂下對上約二義也。消滅即斷入涅槃。消除即不斷入涅槃。此中但對二消不對二 伏者。在水四義中具明故。或是文略。應云一拂除對消滅之消除伏之。伏二拂打。即 對消除平伏。醒悟者。水能灑悶獲醒也。懺悔方法者。夫懺法有三。謂作法取相無生

。前二是事後一是理。今經燒香散華五體投地等。即作法也。於現身見佛授手及疾疾 得見觀音等。即取相也。皆悉入於如實之際。無生也。此之十意皆是作法。無生理觀 不可暫忘。取相一種任運自現。今時行人都昧心源。專求好相。據此希求。恐落魔境

。故禪門云。夫見相者忽然而覩。尚邪正難知。逐文作心。求之多著魔也。問若爾。

不應觀相懺悔。答觀相者。但用心行道功成相現。取此判之。便知罪滅。非謂行道之 時。心存相事。而生取著。若如此用心。必定多成魔事(已上禪門文)。八意出在經文者

。第一第八人師義立。滅後歸依必假形像等。故須莊嚴道場披陳過罪。此經無文。雖 有破障之語。自是顯經力用。故此二意人師加也。備於事理者。如前疏釋。五體等悉 是理解。是知約理即無生所攝。云云者。謂此十意。且依古師。若準今家十意少別。

今師依經請後。楊枝古人則以請居後。第十坐禪今為誦經。以第四數息即坐禪故。既 闕誦經。故今加之。古人但見經云數息繫念向下。又云。修五門禪。遂將數息坐禪以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度厄難苦令獲吉祥普入法門   神名迦多梨離摩蘭泥   神名迦梨羅牟提歐梨   神名酸梨枝賁躕梨移

 佛無等等如虛空  十力自在無邊眾   於釋師子妙法中  天人最上今加汝 

來。是故如來名得涅槃。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入十種法行。能知諸佛如來應供正

 光顏巍巍  威神無極  如是炎明   無與等者  日月摩尼  珠光炎耀 

。無分別不離分別。無計度不離計度。非思惟作意。寂靜清涼無生無滅。無見無聞無

。目不暫捨。時比丘尼。為夜摩天眾。說出生無量清淨勝妙莊嚴法門。又見此座釋提

 設入眾會  則為導師  是菩薩者   十方聞名  於法無礙  猶如巨海 

。問至理微妙不垢不淨。無取無捨。今立垢淨令人取捨。既乖妙理即非上乘。何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