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目次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目次"

Copied!
23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

目次

編輯說明 章節目次

刊維摩經義記序

1 佛國品(一本-一末) 2 方便品(一末)

3 弟子品(二本-二末) 4 菩薩品(二末)

5 文殊師利問疾品(二末-三本) 6 不思議品(三本)

7 觀眾生品(三本-三末) 8 佛道品(三末)

9 入不二法門品(三末-四本) 10 香積品(四本)

11 菩薩行品(四本) 12 見阿閦品(四末) 13 法供品(四末) 14 囑累品(四末) 卷目次

1a 1b 2a 2b 3a 3b 4a 4b 贊助資訊

(3)

編輯說明

本電子書以「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Version 2022.Q3」為資料 來源。

漢字呈現以 Unicode 3.0 為基礎,不在此範圍的字則採用組 字式表達。

梵文悉曇字及蘭札字均採用羅馬轉寫字,如無轉寫字則提供字 型圖檔。

CBETA 對底本所做的修訂用字以紅色字元表示。

若有發現任何問題,歡迎來函 service@cbeta.org 回報。

版權所有,歡迎自由流通,但禁止營利使用。

(4)

No. 1776 [cf. No. 475]

刊維摩經義記序

余甞見天僧統《教藏總錄》曰「《維摩經義記》四卷,慧遠撰。」

因謂吾祖智者大師疏《觀經》也多採用淨影,於《維摩經》想亦當 然。頃一書賈齎《義記》一帙至,余得之欣然。讀之,雖不如素 意,而其釋最委。至其伸釋一義,多先徵起、後方解之,實不忘本 母之體,關中嘉祥不得抗衡也。吾祖釋義事理兩圓,而以理觀為 主、事解稍略,故先讀斯記而後以智者融譚則可乎。但脫誤尤多,

後之得善本者幸正之。

 旹

正德壬辰冬十月既朔比叡山寶珠沙門可透謹序 維摩義記卷第一(本)

沙門慧遠撰 聖教雖眾,要唯有二。其二是何?謂聲聞藏及菩薩藏。教聲聞法名 聲聞藏,教菩薩法名菩薩藏。聲聞藏中所教有二:一是聲聞聲聞、

二緣覺聲聞。聲聞聲聞者,是人本來求聲聞道,常樂觀察四真諦 法,成聲聞性。於最後身值佛欲小,如來為說四真諦法而得悟道。

本聲聞性故,今復聞聲而得悟道,是故名為聲聞聲聞。經言「為求 聲聞者說四真諦」,據斯為論。緣覺聲聞者,是人本來求緣覺道,

常樂觀察十二緣法,成緣覺性。於最後身,值佛為說十二緣法而得 悟道。本緣覺性,於最後身聞聲悟道,是故名為緣覺聲聞。經言

「為求緣覺者說十二緣法」,據此為言。此二雖殊,同期小果,藉 教處齊等,以是義故齊號聲聞。對斯二人所說之法,名聲聞藏。菩 薩藏中所教亦二:一是漸入、二是頓悟。言漸入者,是人過去曾習

(5)

大法,中退住小、後還入大,大從小來謂之為漸。故經說言「除先 修習學小乘者,我今亦令入是法中。」此即是其漸入菩薩。言頓悟 者,有諸眾生久習大乘相應善根,今始見佛即能入大,大不由小,

目之為頓。故經說言「或有眾生,世世已來常受我化,始見我身、

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此是頓悟。漸入菩薩藉淺階遠、頓 悟菩薩一越解大,頓漸雖殊,以其當時受大受處一,是故對斯二人 所說,為菩薩藏。聖教雖眾,不出此二,故龍樹云:「佛滅度後,

迦葉、阿難於王舍城結集三藏為聲聞藏,文殊、阿難在鐵圍山集摩 訶衍為菩薩藏。」《地持》亦云「佛為聲聞、菩薩行出苦道說修多 羅,結集經者集為二藏,以說聲聞所行為聲聞藏、說菩薩所行為菩 薩藏。」《地持》復言「十二部經,唯方廣部是菩薩藏,餘十一部 是聲聞藏。」故知聖教無出此二。此二亦名大乘小乘、半教滿教 等,名雖變改,其義不殊。今此經者,二藏之中菩薩藏收,為根熟 人頓教法輪。已知教之分齊。

次釋其名。今言「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者,蓋 乃樹經部別名也。諸經所以皆首題其名者,為示所明法。此經以不 思議解脫為宗,故始標舉。但諸經立名不同,乃有多種:或就法為 名,如《涅槃經》、《波若經》等;或就人為目,如《薩和檀》、

《須達拏》等;或就事立稱,如《枯稻芉經》等;或就喻彰名,如

《大云經》、《寶篋經》等;或人法竝彰,如《勝鬘經》等。或事 法雙舉,如彼《方等大集經》等;或法喻俱題,《華嚴經》、《法 華經》;或人事雙立,如《舍利弗問疾經》等。如是非一。今此經 者人法為名,維摩所說,是其人名;不可思議解脫,是其法名。法 藉人通,故須標人;法是所顯,故須舉法。但諸經首,列人有四;

一、題說人,如《勝鬘》等;二、舉問人,如彼《彌勒所問經》

等;三、舉所說人,如《睒子經》、《薩和檀》等;四、舉所化 人,如《玉耶經》、《須摩提女》等。今舉說人,說者不同有其五 種:一是佛說;二是聖弟子說;三是諸天說;四神仙等說;五變化

(6)

說。此經維摩中聖弟子說。然此經中三會差別:初會佛說;第二會 是維摩說;第三一會是佛及維摩共說。由佛有說,故下文言「佛說 經已,大眾歡喜。」由維摩說,故始舉之。以不思議解脫之法寄其 人,故始標舉。「維摩詰」者,是外國語,此方正翻名曰淨名,隨 義傍翻名無垢稱。良以其人法身體淨妙出塵染,內德既盈美響外 彰,寄名顯德,名無垢稱亦曰淨名。又復其人內懷真道,能權化無 方,雖不同塵俗而心栖累表,即染無污故名為淨亦曰無垢。無垢淨 德妙出言頑,假以名顯令人歸趣,顯德之名謂無垢稱。言所「說」

者,此維摩詰智慧內盈、道尊眾聖,能以無量大悲方便現居毘耶,

託疾招問以通法化宣德被人,故稱為說。「經」者,外國名修多 羅,此翻名綖。聖人言說能貫諸法如綖貫花,是故就喻說之為綖。

綖能貫花、經能持緯,其用相似,故復名經。若依俗訓,經者常 也。人別古今,教義恒定,故名為常。經之與常何相閣預?以常釋 經,經者是其經歷之義,教之一法經古歷今恒有曰常。「一名不思 議解脫」,就法以名。前約說人已立一稱,今後就法更立一號,故 曰一名。不可思議解脫是一名矣,此第十地所得無量諸解脫中初解 脫門。彼維摩詰德充法界,隨其化相偏住此門以彰其目,今於此經 說自所得令人趣求,故始舉之。然此不思議解脫之門,乃是神通化 用之本,諸佛菩薩證入此門,神知永亡、取捨心滅,直以解脫法門 之力能現種種神通化事,如如意珠雖無分別而能普雨一切種物,諸 佛菩薩所得法門例皆同爾。不可思者,歎深之辭,不思據心、不議 就口。解脫真德妙出情妄、心言不及,是故名為不可思議。分別有 三:一、就體論。此不思議解脫之門,真心為體,體絕名言心意不 及,名不思議。二、就相說。此解脫門諸德為相,德窮法界難以限 算,妙過情分,名不思議。三、就其用。此解脫門神通為用,體雖 妙寂而是緣起作用之性,諸佛菩薩證入其中,能現無量神通化用,

毛孔納海、芥受須彌,種種變現情緣莫測,名不思議。言解脫者,

出其法體。前言不思議通眾德,未知是其何法不思?為簡餘德,故 彰解脫。然其解脫亦復漫通,故須約前不思以別。真德絕累無礙自

(7)

在,故稱解脫。分別亦三:一、就體論。真心體淨,性出塵染、自 體無綺,故名解脫。二、就相說。羈礙永除、淨德無累,故曰解 脫。三、就用辨。妙用無方、所為自在,故稱解脫。

問曰:此法名為解脫,於彼心慧二解脫中何門所收?釋言:兼通。

體則心脫、用則慧脫,真識之心離染名脫,故體是心、慧用無為,

名解脫故。用是慧故,《涅槃》中說慧解脫開出五道,明知通用悉 是慧脫。

又問:此解脫,有為無為二解脫中何脫所收?義亦兼通。體則無為 離染寂滅,用則有為妙用煩興,此舉通名。

「佛國品」者,就初以列。諸經立品,大例有三:一是從廣。如

〈菩薩行品〉等是。彼品初首非菩薩行,從其後廣名菩薩行。二者 從略。如下文中〈觀生品〉,初首少許經文明觀眾生、餘者悉非,

攝廣從略名觀眾生。三者當相。如下文中〈弟子品〉等。今言佛國 從廣為名,若從初略應名序品。言佛國者,佛如後釋。標人別處,

故舉其佛。國猶處也,經亦名土,又亦稱界。安身曰土、攝民稱 國,國土不同分別稱界。若論其土,有身皆有。若說其國,統王者 有,不王者無。今就如來統王以彰,故言佛國。此國實與眾生共 居,佛窮土實為化之主故偏言耳。法身平等實無栖託,示化在方故 言佛國。又復身土雖復平等,隨其義門身土恒異,故以其平等法門 之身,還依平等法門之土,如海十相,亦以相依故云佛國。「品」

者品別。前品所明異於後品所明、後品所明異於前品所明,故云品 別。亦可品者是其品類,義留類相從稱為品。此經始終品別十四,

此品建始故云「第一」。此經始終四門分別:一就處分別;二就會 分別;三就義分別;四就文分別。言就處者,據今一說次第以論。

處別唯二:一菴羅樹園、二維摩詰舍。若通維摩一世所說,處別眾 多。言就會者,據今一說次第以論。會別有三:一菴羅會、二維摩 室、三重會菴羅。若通維摩一世所說,會別無量。言就義者,此經

(8)

宗歸不思議解脫之義,此不思議解脫之法是法界中一門義也。門別 雖一,而妙旨虛融義無不統,無不統故一切諸法悉入其中。所攝之 法雖復眾多,要唯二種:一是理法、二是行法。理謂真如,如隨詮 異,門別種種。故下文中,或時宣說如、法性、實際以為理法,或 說三空,或說二諦,或二無我、不二門等。行謂因果,因謂法身淨 土之因、果謂法身淨土之果,故下文中具以顯之。顯相如何?人多 麁判:初之二會偏明如來淨土因果,第三會中偏明如來法身因果。

細求則通。是義云何?如初中合蓋現變,顯示如來不思議力是法身 果;寶積讚歎發心願求,即法身因。寶積復即是顯示淨土因果。第 二會中,從初極盡入不二門,廣明如來法身因果。〈香積〉一品顯 示如來淨土因果,彼初明果,修十修八是淨土因。第三會中〈菩薩 行〉品,雙明法身淨土之因,〈見阿閦佛品〉雙明法身淨土之果。

彼見釋迦及無動佛是法身果,現妙喜界是淨土果。故下佛言「菩薩 欲得清淨佛土,學無動佛所行之道」,下文復言「願一切生得清淨 土如無動佛」,明知彼文亦顯淨土。此皆為明不思議法寄事顯之,

所辨雖眾,莫不皆成一不思議解脫門矣。此不思議法,顯證在人二 者,所謂諸佛、菩薩。據此一化,且就維摩,釋迦以顯。故下文中 初會寄就釋迦以顯,後之兩會寄就維摩而以顯之。然不思德成之在 內,內德難彰,寄就用相而以顯之。顯相云何?下初會中令蓋現 變、案地令淨,顯示如來不思議相。第二會中借座燈王、取飯香 積,顯示維摩不思議相。第三會中掌持大眾往至菴羅、遠接妙喜安 置此土,以顯維摩不思議相。此是第三就義分別。

次第四門就文分別,文中細分有其八分,相從唯三。言其八者,三 會之中各有序、正,則有六分。經初「如是我聞」之言,是其一部 證信通序,別以為一,「佛告舍利汝見妙喜無動不」下,明其一部 流通之義,別以為一,通餘說八。相從三者,此之八分,要攝唯是 序、正、流通。於中進退凡有五階:第一、偏約維摩現說以為正

(9)

宗。是則從初乃至獨寢一床已來,悉為由序。「善來文殊不來相」

下,是其正宗。「佛告舍利汝見喜無動不」下,是其流通。

問曰:初會云何作序?由其初會大眾雲集,後得告命令往問疾,故 得為序。第二一品現病為由,〈弟子品〉後因苦起發故,故得為 序。昔來相傳多依此判。

第二、約對維摩一世所說之法悉為正宗。是則從初乃至方便現身有 疾來,悉為由序。「以其疾故國王大臣皆往問疾」下,悉為正宗。

正顯維摩一世所說不思議法,令人學故。流通如前。

問曰:初會云何為序?此義似前。因其初會大眾雲集,如來告命令 往問疾,廣顯維摩一世所說,故得為序。第二品初列人歎德,起後 所說,故亦名序。

第三、通約佛及維摩所說之法悉為正宗。是則從初盡偈已來見其由 序。寶積請後是其正宗,正顯所說,令人學故。流通如前。第四、

通約諸佛菩薩不思議德以為正宗。是則從初乃至蔽於諸來大眾,判 為由序。「毘耶離城有長者子名寶積」下,悉為正宗,顯不思議解 脫德故。流通如上。第五、約對三會別經以別三分。是則最初「如 是我聞」以為一部證信通序。「一時佛在毘耶離」下,三會別經。

流通一文,備如前判。此與《華嚴》大況相似,彼經最初「如是我 聞」是其一部證信通序。「一時佛在摩竭提」下,八會別經。流通 一文,外國不來。此經科分麁與彼同,今即依此最後一判科分解 釋。

就解證信通序之內三門分別:一解如是我聞有之所由;二解如是我 聞達立之意;三正解如是我聞之言。有之所由者,諸經之首何因緣 故悉有如是我聞之言?阿難立故。阿難比丘何因緣立?由佛教故。

佛何故教?阿難請故。阿難比丘何因緣請?阿尼樓駄教故。彼何因

(10)

緣教?由見阿難以憂惱故。阿難比丘何故憂惱?由見如來般涅槃 故。佛將滅度,在於雙林北首而臥,阿難爾時以佛將滅,在佛繩床 後悲號啼泣莫能自勝。阿尼樓駄見其悲泣,開覺阿難:「汝是傳法 人,何不請佛未來世事?徒悲何益。」阿難對曰:「我今心沒憂 海。知何所問?」阿尼樓駄遂教阿難請佛四事:一問世尊滅度之 後,諸比丘等以何為師?二問佛滅後,諸比丘等依何而住?三問惡 性比丘云何共居?四問一切經首當置何字?阿難被教,心少惺悟,

受教請佛,佛依請而答。一切比丘何為師者,當依波羅提木叉為 師,若我住世無異於此。木叉是戒,比丘所學,故說為師。諸比丘 等依何住者,當依四念。何謂四念?所謂比丘觀內身修身觀,精勤 一心,除世貪憂。如是觀外身、內外身,身受心法亦復如是,是謂 比丘所依住處。故經說言「若住四念,名自境界,不為魔縛。若行 五欲,名魔境界,為魔所縛。」惡性比丘云何共者,梵檀治之。若 心調伏,為說《離有無經》。梵檀,是其默不共語。一切經首置何 字者,共者當置「如是我聞佛在某方某聚林」等。由佛教置,故有 斯言。

次第二、明立意。佛本何故教置如是我聞之言?為生物信。如是之 言若為生信?言如是者,阿難彰己信順佛語,導佛所說為如,言佛 所說為是,令他眾生同己生信。我聞云何生信?阿難自是不足之 人,若言此法是己所說,人多不信;由言此法從佛聞故,人皆歸 信。信有何義而為生乎?信者,入法初門、攝法上首,凡入佛法要 先起信。故《華嚴》中說信為手,如人有手至珍寶所隨意採取,若 常無手,空無所獲。入佛法者事亦同爾。有信心手,隨意採取道法 之寶;若無信心,空無所得。信有此要,故為生之。

次第三門,解釋如是我聞之言。先解如是,於中初先就人以定,後 正解釋定之云何。昔來相傳就阿難釋。所言如者,阿難所傳如於佛 語,故名為如。為欲簡去相似之如,故復云是。如世人言,此物似

(11)

彼得稱為如,不妨體非不得言是。今言如者,不同彼如,故須彰 是。究尋此言,乃是就佛,非就阿難。云何得知?如龍樹釋言「如 是者,信順之辭。其信順者言是事如是,其不信者言是事不如 是。」阿難信順佛語,故名佛語以之為如,導佛所說以之為是。非 是阿難自信己語、噵己所說為如為是。故《溫室經》初言阿難曰:

「吾從佛聞於如是。」故知名佛所說為如,噵佛所說以之為是。但 方言不同,彼《溫室經》順此方語,是故先噵吾從佛聞,後出所 聞。如是之法,餘經多㥽外國人語,先舉如是却云我聞,定之麁 爾。解釋云何?言如是者,阿難噵佛所說之法如於前事,故名為 如。說理如理說事如事、說因如因說果如果,如是一切如法之言,

是常道理,故名為是。乖此之言名為非故,如法之言得稱為是。此 約法解。若約人論,阿難噵佛所說之法,如過去佛所說不變,故名 為如。如諸佛說是正非邪,故復言是。準《涅槃經》釋如來義亦有 此相。言「我聞」者,阿難對彼未來眾生,陳己飡說故曰我聞。聞 實是耳,得言我?諸根之別皆我用具,是故就主說言我聞。法中無 人,何處有主而言就主說我聞乎?釋言:法中雖無定主,非無假名 綰御眾生,故得就之宣說我聞。故《涅槃》云「譬如四兵令以成 軍。雖無定主,亦得稱言我軍勇健、我軍勝彼。此亦如是,故得稱 我。」

問曰:阿難得理聖人,以何義故同凡說我?釋言:阿難雖復說我,

不同凡夫。云何不同?說我有三:一、見心說我。謂諸凡夫我見未 亡,我見心中稱說有我。二、慢心說我。謂諸學人見使雖言、慢使 猶在,我慢心中稱說有我。三、隨世流布宣說有我。謂無學人見使 久除、慢使亦盡,隨世流布所以說我。阿難常於結集法時身居無 學,直是隨世流布說我,非見非慢故不同凡。

問曰:無我真諦、有我世諦,無我是勝、有我是劣,何不從勝宣說 無我,就劣說我?化我眾生法須如是。若不說我,何由可得標別彼

(12)

此,令人識知故須說我,是故乃至佛對眾生亦常說我。

上來明期證信通序。下次明其三會別經。盡此品來是期初會,〈方 便品〉下是第二會,〈菩薩行品〉下是第三會。三會何異?異有三 種。一、由序異。初會之中,佛眾雲集而為由序。第二會中,維摩 現病以為由序。第三會中,維摩持眾往至菴羅而為由序。二、明法 異。法義眾多難可具論,大約麁分唯因與果。因異有二:一、約人 分別。前之兩會為化娑婆穢土眾生專教求淨,所修所行專求淨土。

後之一會為化眾香淨土菩薩,專教隨染,不盡有為、不住無為。

二、常法分別。初會之中直出法體未辨修相。後兩會中明修成相,

於中前會教修趣寂,破捨有無趣入不二,第三會中從寂起用,不盡 有為、不住無為是其用也。因異如是,果異如何?先就身論,後就 土說。身中初會明應身果,下寄寶積歎而顯之,始在佛樹力降魔 等,悉是應也。第二會中明報身果,宣說佛身從於無量功德生故。

第三會中明法身果,如下文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我觀如來,

前際不來、後際不去。」如是等也。細實兼通,麁分且然。若論其 土,初會寄就釋迦顯淨土、第二寄就香積如來辨淨、第三會寄就無 動如來彰淨。初寄釋迦即染彰淨,明淨土體;第二寄就香積如來染 外彰淨,明淨土相;第三寄就無動如來取之置此彰淨隨染,明淨土 用。法異如是,細求兼通非全一向。三、利益異。三會之中得益人 別。就初會中先序後正,序正不定進退兩判。一唯取如來所說為 正,是則從初盡偈已來通判為序,偈後為正,因請正說淨土因果。

序中有二:一佛眾雲集。二「毘耶離有長者子名寶積」下,現相起 發。蓋中普現十方佛國,起後所說淨土因果。二、通攝如來所現神 變不思議德悉以為正。是則從初盡蔽大眾判為由序,從寶積等獻蓋 已後悉為正宗,正顯如來不思議解脫之德。準《勝鬘經》歎佛章後 齊為正宗,此亦應然。

(13)

序中有三:一、明佛化主;二、從「與大比丘」已下,辨其徒眾;

三、「彼時佛與無量眾」下,總明佛眾雲集所為。前中有三:初言

「一時」,明佛化時;第二「佛」,標列化主;第三「在毘耶」

下,彰其化處。釋一時中,先序異說、次辨過非、後正議。異說如 何?昔來相傳。傳言佛說時、阿難聞時更無先後。簡去傳聞,成上 我聞,故云一時,異說如是。次辨過非,先以事驗、後引文證。事 驗如何?如經說「阿難是佛得道夜生」。如小乘中,佛成道已過六 七日即便說經,何難爾時猶在懷抱,身不豫會。佛成道已過二十年 方始出家,三十年後方為侍者,自斯已前所說諸經多不親聞。雖不 親聞,而所集經亦云一明,知一時非簡傳之辭。又小乘中不得說言 阿難是權,何由得言說聽一時?人復反徵:云何得知阿難是佛得道 夜生?將來破我。為證此義,須知阿難立字因緣。阿難陀者,是外 國語,此名歡喜。歡喜之名,三因緣立:一、過去因緣。如經中說

「釋迦過去行菩薩道時,作一陶師名曰大光。值過去世釋迦文佛,

父名淨飯、母名摩耶、侍者弟子名曰阿難,國土眷屬如今無別。因 即發願:『願我當來成得佛道,還如今佛。』由斯本願今得成佛,

故今侍者還字阿難。」二、現在因緣。阿難比丘面貌端正,世人見 者莫不歡喜,故字歡喜。是故經中讚歎阿難,面如滿月目若青蓮,

佛法海水入阿難心。三、父母立字因緣。與字歡喜,喜時生故。何 者喜時?所謂如來得道夜時。如來十九踰城出家。既出家已,五年 習定、六年自餓身極羸瘦。父王遣人恒往瞻伺,知極微惙常恐不 全。菩薩後時知餓非道,受食乳麋欲取正覺。魔作是念:「若佛道 成,空我境界。曼道未成,當敗其志。」遂卒官屬十八億萬,持諸 苦具來怖菩薩。菩薩于時入勝意慈定,令魔眷屬顛倒墮落。魔既被 降,便作是念:「菩薩力大,非我能勝。當惱其父。」遂便往詣淨 飯宮上,唱如是言:「悉達太子昨夜了矣。」王時聞已從床而墮,

良久乃甦,更為傷歎。念子在家當為輪王,何期出家空無所拔?未 久之間,菩提樹神以佛道成,復持天華慶賀父王。當成佛時,天雨 妙華而為供養,故持慶王。其時亦往淨飯宮上唱如是言:「大王當

(14)

知。地天太子昨夜明星出時,降魔兵眾成佛得道。」王時生疑:

「向者有天言我子死。今復有天云子成道。何者可信?」菩提神 曰:「我言可信。向者是魔,故相惱耳。我是菩提樹神,以佛於我 樹下得道,故相慶賀。」王時作念:「我子在家當為輪王,今日出 家為法輪大王,彼此無失。」自者聞死,今忽聞活,一重大喜。復 聞道成,兩重大喜。未久之間王弟斛飯夜生阿難,寅抱詣王:「弟 於昨夜生此一男。」王時對曰:「我子成道,汝復生男。眾慶并 集,與字歡喜。」以斯準驗,定知阿難成道夜生。阿難既是得道夜 生,何由得言說聽一時?事驗如是。次以文證。佛初成道,在波羅 捺仙人鹿苑為五比丘轉四諦法,名轉法輪經。佛滅度後,阿難比丘 先集此經。將集此經先昇高坐,說偈自言:「佛初轉法輪,爾時我 不見,如是展轉聞。佛遊波羅捺,為五比丘眾,轉四諦法輪。」彼 經之中道己傳聞,復言一時,明知一時非簡傳之辭。辨非如此。次 顯正義。言「一時」者,就佛解釋。為化之辰,目之為時。於佛一 代化時眾多,為簡餘時,是故言一。一時之言,經中大有。如《涅 槃》說「我於一時在加尸國。我於一時在恒河岸。我於一時在尸首 林。我於一時在王舍城。」如是非一。今言一時,共彼相似。云何 得知一時從復非是屬前?準依《地經》所以得知。《華嚴》大本

〈十地品〉初云言「爾時佛在天中」,龍樹別傳,改「爾」為

「一」。爾時之言不可成上,改爾作一寧不屬下?

云言「佛」者,標列化主。佛,天竺語,此翻名覺。覺有二義:一 者覺察、二者覺悟。言覺察者,對煩惱障。煩惱侵害事等如賊,唯 聖覺知不為其害,故名為覺。此之一義,如《涅槃》釋。言覺悟 者,對其智彰。無明眠寢事等如睡,聖慧一起朗然大悟如睡得寤,

故名為覺。所對無明,有其二種:一是迷理,性結無明迷覆實性,

翻對彼故覺知自實。如來藏性從本常寂、無為不動,故名為覺。二 事中無知迷諸法相,翻對彼故,覺知一切善、惡、無記三聚之法,

故名為覺。故《地持》言「於義饒益聚、非義非非義饒益聚平等開

(15)

覺,故名為佛。」義,益善義,利人故。非義,不善不利人故。非 非義,是無記。於此悉知,故名為佛。既能自覺,復能覺他,覺行 窮滿,故名為佛。云言自覺,簡異凡夫;噵言覺他,簡異二乘;覺 行窮滿,別異菩薩。是故獨此得名為佛。

下彰化處。「在毘耶離」,就通舉之。此翻名為廣博嚴事。「菴羅 樹園」,隨處別指。人謂此園饒菴羅樹名菴羅園,事實不爾,蓋乃 從其園主彰名。有女從於菴羅樹生,即呼以為菴羅樹女,與經中說 㮈女相似。此園是其菴羅女園,從主作名,名菴羅園。佛至其國,

此女捨園造立精舍,故仍本名名菴羅園。遊化更中,目之為在。法 身平等實無栖託,示化有方,是故言在。

上來明佛,下列其眾。眾別細分有其十七:一、聲聞眾;二、菩薩 眾;三、梵;四、釋;五、餘天眾;龍鬼八部,通前十三。人眾之 中四部差別,通前十七。相從為五:一聲聞眾、二菩薩眾、三是 天、四鬼神眾、五是人眾。要攝唯二,聖與凡,前二是聖、後三是 凡。聖中先列聲聞之眾,後列菩薩,諸經多爾。何故而然?汎解有 四:一、近遠分別;二、形相分別;三、就德分別,亦云約教;

四、多少分別。言近遠分別者,聲聞弟子多近如來故,隨近先列;

菩薩不爾,在後而列。何故聲聞偏多近佛,菩薩不近?解有兩義:

一、聲聞弟子習道未久,雖得聖果,進止威儀常須佛教,為是近 佛。是故如來乃至涅槃常為制戒,如制聲聞不食害等。又如律中制 阿那律不聽與其女人同宿,制婆伽隨不聽飲酒。如是等輩雖得聖 果,須佛教制,故多近佛,近故先列。菩薩之人久閑道法不假佛 教,故不近佛,以不近佛在後而列。二、聲聞弟子現蒙佛度,捨凡 成聖荷恩深重,雖得聖果常隨如來圍侍供養。菩薩之人雖荷佛恩,

攝化眾生利物為事,故不近佛,為是後列。此是第一近遠分別。次 第二門約形分別。聲聞之人同佛出家,執持威儀形相似佛,世共尊 敬,為是先列。菩薩隨化形儀不定,或道或俗,先列人怪,故後列

(16)

之。次第三門約德分別,亦得名為約教分別。如龍樹釋,教有二 種:一、顯示教,彰相隱實;二、祕密教,翻相顯實。顯示教中,

宣說羅漢及辟支佛同佛漏盡,宣說菩薩現行煩惱不斷諸結。於此教 中若聞菩薩在羅漢上,人多驚怪。以是義故,先列聲聞、後列菩 薩。若依甚深顯實之教,菩薩德尊,理須在先;聲聞行卑,宜須後 列,如《華嚴經》。次第四門多少分別。如《涅槃經》一切諸眾少 者先列,聲聞眾少為是先列,菩薩眾多是故後列。此後一義,居在

《涅槃》。今此文中,先列聲聞、後列菩薩,具前三義。就聲聞 中,先標眾別、後列其數。「與大比丘」,是標眾也。約佛辨眾,

以身兼彼,目之為與。大者歎辭,外國語名曰摩訶,此翻有三:一 者是多。眾數非一,如世多人名為大眾,此通凡聖。二者勝。勝過 餘眾,於諸異學最殊勝故,此亦該通。三翻名大,曠備高德過喻近 學。今言大者,義當第三。言「比丘」者,是外國語,義翻有五:

一名怖魔,就始彰名。初出家時魔心戰怯,故名怖魔。比丘出家,

何關魔事乃令魔怯?魔性妬弊,懼他勝己。又恐其人出家之後,化 他同出,空其境界,為是戰怯。二名乞士,既出家已,無所貯畜,

乞求自活。三名淨命,於乞求時正命乞求,離五邪命,故曰淨命。

五邪命法,如龍樹說道品義中具廣分別。此之兩名,據中以立。四 名淨持戒,精持禁戒,無所毀犯。五名破惡,以持戒故能離諸過。

此後兩名據終以立。非一稱眾。「八千人俱」,彰其數也。略無歎 德。何故而然?大教有二:一漸、二頓。若論漸教,藉少而入,須 歎聲聞。語其頓教,不由小入,故不歎小。此經頓教,不藉小入,

為是不歎。

次列菩薩,文別有五:一、標別其眾;二、辨其數;三、歎其德;

四、列其名;五、總結。初言「菩薩」,標別眾也。外國名菩提薩 埵,翻譯之者不殊煩廣,菩下去提、薩下略埵,直云菩薩。此方翻 之,名道眾生,菩提名道、薩埵眾生,良以此人內心求道,備有道 行以道成人,名道眾生。若爾,聲聞緣覺皆求道竝有道行,同以道

(17)

成,以何義故不名菩薩?釋言:賢聖名有通別。通則義齊,《涅 槃》說乃至須陀亦名菩薩,求索盡智、無生智故;亦名為佛,正覺 共道、不共道故。但今為分賢聖之別,隱顯異名等分賢聖。何故獨 偏名菩薩?解有三義:一就願心望果解釋。唯此眾生求大菩提,餘 悉不求,是故獨此名道眾生。故《地論》言上決定願大菩提,獨言 菩薩故。二就解心望理解釋。凡夫著有、二乘住無,有無乖中,不 會中道,是故不得名道眾生;唯有菩薩妙捨有無、契會中道,是故 偏得名道眾生。三就行分別。入佛法中有三門:一教、二義、三者 是行。教淺義深,行為最勝。聲聞最劣,從教為名,故號聲聞。聲 者是教,飡聲悟解故曰聲聞。緣覺次勝,從義立目。緣者是義,於 緣悟解故名緣覺。菩薩最上,從行立稱,以能成就自利利他俱利之 道故名菩薩。故《地持》言聲聞緣覺但能自度。菩薩不爾,自度度 他是名道勝,以道勝故名道眾生。「三萬二千」,辨其數也。「眾 知識」下,歎其德也。初無別歎,「如是一切功德具足」,總以結 歎。菩薩德度非別不彰,故先別歎;非別能盡,故復宜須總結顯 多。別中初先歎其所成自分功德;「近無等」下,歎其所修勝進功 德。自分先成是故先歎,勝進後起為是後歎。己所成處名為自分,

仰習之所說為勝,諸經歎德多依此二。前自分中,文別有三:一明 其人,行德顯著為眾知識。二「名聞」下,明其成,行德寬廣名聞 十方。三「名稱高」下,明其所成,行德殊勝名稱高遠。就初段 中,先明其人為眾知識。「大智本」下辨其行德,成前知識。就初 段中,「眾知識」者,謂知其德、識其形也。亦可下人咸共聞知、

上人同識。就下辨德成知識中先明自利,「為護法」下明其利他。

行能益己名為自利,行能兼潤說為利他,諸經歎德多皆依此。前自 利中,「大智本行皆成就」者,直歎行成;「佛威建立」明成所 以。由佛威神教化建立,所以成就。亦可前句歎其行成,佛威建立 歎其德就。就前句中言大智者,是佛智也,佛慧深廣故名大智。言 本行者,約果顯因,菩薩所修能為佛因,故名本行。斯具名皆成 就。就後句中諸佛威神,諸佛神力名佛威神。菩薩修成,名為菩薩

(18)

之所建立。始起名建,功德曰立。下利他中,為護、受法明能護 正,能師子吼明能摧邪。亦可初句為護、受法,利他方便。軌則名 法、法能遮防、名為法城。為護此法、不令他人違謗毀滅、故須受 法。護法之相、如《涅槃經.金剛身品》說。又如《地經》說護有 三:一、護教法。於佛教法,書寫讀誦、為他宣說。書寫讀誦,自 行護持;為他演說,外他護持。二、護證法。自證教他,自證自 護、教化他護。三、護行法。自依修行,他修行時有諸障難攝護救 濟。此之三護,皆須知法,故須受持。飲法稱受、慍守名持,所持 非邪,故云正法。「能師子吼」,正明化他,借喻名法。所說決 定,心無性懼,如師子吼;說能摧邪,如師子吼;說能寤寐,如師 子吼;說能安立,如師子王;能安群輩,如師子吼;說能教告,如 師子王;教告諸子,名師子吼。如《涅槃》說,師子吼者,為十一 事,如來是也。菩薩亦然,不可具列。

自下第二彰其德廣名聞十方。於中初先舉名。顯德寬廣,故名十 方。名稱號等有何差別?通釋是一,隨相別分非無差異。異相如 何?顯體為名、標德為稱,名稱外彰號令天下,說之為號。今言名 者,通相言耳。由名矣大,十方共聞。「眾人不」下,辨德顯名。

於中亦二:自利、利他。先明利他;「悉已淨」下,明其自利。前 利他中,初明教正;「降伏魔」下,明其摧邪。前教正中,「眾人 不請友而安」者,為化始也。不待物請,強為非友,化令住正,名 友安之。解有兩義:一、所化眾生無機感聖,名為不請;菩薩彊 化,為作因緣,名友安之。二、所化眾生雖有道機,無其樂欲不知 求聖,名為不請;菩薩隨機而為彊化,名友安之。「紹隆三寶使不 斷絕」,為化終也。其義云何?如《華嚴經.明法品》說。彼有三 憣:其一憣能令眾生發菩提心,是故能令佛寶不斷;開示演說十二 部經深妙法藏,是故能令法寶不斷;受持一切威儀行法,是故能令 僧寶不斷。第二憣中讚歎大願,是故能令佛寶不斷;分別顯示十二 緣起甚深之義,是故能令法寶不斷;修六和敬,是故能令僧寶不

(19)

斷。第三憣中下佛種子於眾生田生正覺牙,是故能令佛寶不斷;護 持正法不惜身命,是故能令法寶不斷;善御大眾心無憂悔,是故能 令僧寶不斷。此之三憣亦有階降,初下、次中、第三最上。先就佛 寶以顯不同,第一憣中令生發心,標果令求,此為初始。第二憣中 讚大願者,讚起行願,令人修行,此以為中。第三中下佛種子於生 田者化人成行,此為最上。化人成行,堪為佛因,名下佛種於生田 矣。

次就法寶以顯不同。第一憣中開示演說十二部經宣通教法,第二憣 中分別顯示十二緣起辨釋理法,第三憣中護持法者興建行法。教淺 義深,行為最勝。次就僧寶以辨階降。第一憣中受持一切威儀法 者,僧行方便;第二憣中修六和敬,行成不乖;第三憣中善御大 眾,德成攝他。此亦初下、次中、後上。以此教他傳學不息,故令 三寶永不斷絕。上來教正,下明摧邪,先除眾魔、後制外道。魔羅 胡語,此云殺者,害人善故。汎論有四,或廣說八。言其四者:一 煩惱魔,謂貪瞋等一切煩惱能害善法。二者陰魔,謂五陰身共相摧 滅。三者死魔,能壞命根。四者天魔,於彼第六他化天上別有魔天 好壞他善。四中初一是生死緣,中間陰死是生死果。此之四種,大 小通說。所言八者,如《涅槃》說,前四種上更加無為四倒之心,

合為八也。無為四倒能壞大乘常樂我淨四種正解,故《涅槃》中說 之為魔;小乘法中未以為患,故多不說。又此通亦煩惱中收,故諸 經中多亦不說。魔法如是。通論此八竝須降伏。何故如是?煩惱陰 死、無為四倒妨違自行,故須降伏。伏法不同。彼煩惱魔,小乘多 用諦觀降伏,大乘多用空慧降伏。陰魔,小乘多用無餘涅槃,得滅 捨故;大乘多用常住法身。無為四倒,於大因中正解降伏,於大果 中菩提涅槃真德降伏。天魔一種,妨於自行亦妨化他,故須降伏。

用法不同。自行因中正智降伏,知邪不從,彼自退故。自行果中十 力降伏,十力固牢不為魔邪所傾動故。自行如是。化他之中用法不 定。若在因中,自身降魔多用神通;教他降魔多用神呪,彼無神通

(20)

能降伏故。若在果中,自身降魔多以慈心;教他降魔亦用神呪,彼 無慈力能降伏故。降魔如是。今就利他,偏降天魔;菩薩自降,多 用神通。下制外道。法外妄計斯稱外道,此亦妨於自行外化,並須 制伏。但隨行別,用法不同。自行因中正見降伏,正見道理不從邪 故。自行果中無畏降伏,外道邪智難佛無德;如來有德,於彼不 怯,能降伏故。自行如是。化他純用四辨降伏。四無礙辨,廣知法 義,能難論故。今就化他,四辨摧邪名制外道。上來利他,不明自 利。於中初先明其斷德;「心常安」下明其行德。前斷德中,「悉 已清淨」明其攝治。「永離義等」彰其離障。又悉清淨,明離惡 業,正習斯亡名悉清淨。永離蓋纏,明無煩惱。蓋謂五蓋,貪欲、

瞋恚、睡眠、掉悔及疑是也,廣如別章;亦可一切諸煩惱結通名為 蓋,蓋眾生故、蓋淨心故。纏謂十纏,無慚、無愧、睡眠、悔、

慳、嫉、掉、眠、忿及覆是其十也,亦如別章;亦可一切諸煩惱結 通名為纏,纏眾生故、纏傳心故。於此蓋纏正習斯亡,故云永離。

下行德中,文別有二:一、隨德別歎;二、「布施」下,隨位別 歎。前隨德中,「心常安住無礙解脫」,空解脫也;亦可安住一切 法界無礙解脫,此即十地,解脫大也。「念」謂正念。念門不同,

或說三種,念佛、法、僧。或說四種,身、受、心、法。又如《地 論》上念、同法、功德、求義,亦是四也。或說六種,念佛、法、

僧、戒、施及天,如《涅槃》釋。或說八種,如龍樹說,前六種上 更加二種:一念出入息,繫心住於數息法門;二者念死,常修死 相。或說十種,如《大智論.摩訶衍品》說,前八種上更加二種:

一者念滅,念彼涅槃無為寂滅,起意趣求;二者念身,自念己身無 常、苦空、無我、不淨,修行厭離。或說十一,如《地經》說,念 佛法僧、念菩薩行、念菩薩波羅蜜、念十地、念不壞力、念無畏、

念不共法乃至不離念一切智,廣則無量,菩薩悉念。「定」者,所 謂九次第定,八禪、滅盡是九定也。亦可一切所得三昧悉名為定,

此即十地三昧大也。言「總持」者,是陀羅尼,此即十地大陀羅 尼。言「辨才」者,四無礙辨,知法辨了名之為辨。又說辨了亦名

(21)

為辨,言辭才巧故名為才。念念常現故云不斷,又說無間亦言不 斷。上來第一隨德別歎。人言:此歎地前功德。當應不然。歎地前 行,多不舉此勝上功德。

自下第二隨位別歎初地至十地德。何故須然?菩薩住於一地之中,

普攝一切諸地功德,故歷諸位而以歎之。言「布施」者,初地功 德。言「持戒」者,二地功德。言「忍辱」者,三地功德。言「精 進」者,四地功德。言「禪定」者,五地功德。言「智慧」者,六 地功德。六度之義,廣如別章。此應具論,今釋名。言布施者,以 己財事分布與他,名之為布;惙己惠人,目之為施。言持戒者,胡 名尸羅,此方正音名為清涼。三業炎非焚燒行人,事等如熱,戒能 防息故號清涼。此清涼行,有能禁防止息之義,故復名戒;堅守名 持。言忍辱者,他人加惡名之為辱,於辱能安說之為忍。言精進 者,陳心於法名之為精,精心務達說以為進。言禪定者,禪那胡 語,此翻名為思惟修習。上界靜法審觀方成,名思惟修。又亦名為 功德叢林,此乃從其所生為名,能生多德是故為功德叢林。言智慧 者,照見名智,觀達稱慧。此六,經中名波羅蜜,是外國語,此名 度,又亦翻之名到彼岸。所言度者,《地持論》中說有三義:一者 時度,此之六行種性已上度三阿僧祇方始成滿;二者果度,此六能 得大菩提果;三自性清淨度,此六能得破情相到法實際。具此三 義,故名為度。言「到彼岸」者,如龍樹說,解有三義:一能捨離 生死此岸,到於無上涅槃彼岸,同前果度。二能捨離生死涅槃有相 此岸,到於平等無相彼岸,與前自性度義相似。三能捨離六弊此岸 到於六度究竟彼岸,名到彼岸。因修至成,故名始修為能到矣。具 此三義,名到彼岸。此六同時,隨位且分,檀寄初地乃至波若在第 六地,如《地經》說。「及方便力無不具足」,七地功德。七地修 習十方便慧,發起勝行,名方便力無不具足。「逮無所得不起法 忍」,八地功德。逮謂及也,亦曰至也。無生所得者,理中無淨可 得。此諸菩薩破去情相到無得處,是故名為逮無所得。不起法忍,

(22)

猶是經中無生法忍。由逮無得,是故便成不起法忍,不見淨法可生 起故。「已能隨」等,九地功德。已能隨順轉不退輪,是九地中說 成就矣。謂能隨生轉妙法輪,久堪化益,故曰已能。化順物機,名 為隨順。說授名轉。不退輪者,經中或說三業為輪,或復宣說佛法 為輪。今此所論名為輪者,如彼轉輪聖王輪寶,能摧剛強,轉下眾 生上昇虛空。佛法如是,能摧眾生惡不善法,轉下眾生上入佛道,

故名為輪。一得永住故,故不退。「善解法相」,是九地中智成就 也。「知眾生根」,是九地中入行成就。「蓋諸大眾得無畏」下,

十地功德。蓋諸人眾,得無所畏利他功德。十地學窮,故蓋大眾。

起說不怯,故得無畏。「功德」已下,明其自利功德智慧。以修心 者妙德嚴心,功者是其功德莊嚴,智慧是智慧莊嚴。此二莊嚴,廣 如別章。此應具論,然今且可釋其名字。其功德者亦名福德,福謂 福利,善能資潤福利行人,故名為福。是其善行家德,故名福德,

如清冷等是水家德。功謂功能,善有資潤利益之功,故名為功。還 是善行家德,故名功德。言智慧者,依如《毘曇》,決斷名智,對 諸忍故。若依《成實》,無著名智,別想識故。通相以論,知法名 智,觀達稱慧。此智與慧通釋一物,隨義別分非無差異。異相如 何?依如《地持》,知世諦者名之為智,知第一義說以為慧,故彼 文言「於一切法部分知者名智波羅蜜,於第一義開覺名波若波羅 蜜。」《涅槃》亦然。若依《地論》,證第一義名隨智者,了達教 法名隨慧者,皆德無傷。此二經中名為莊嚴,亦名律儀,亦曰助 法,亦復說之為菩提具。言莊嚴者,如《涅槃》說,能嚴行人故曰 莊嚴。又復諸行共相莊飾,亦曰莊嚴,如莊嚴具眾寶間錯。言律儀 者,如《地持》說,此二內調故名為律,令法稱儀。言助法者,望 果為言,資順菩提故云助法。能為佛因,故復說之為菩提具。依此 二行修練己心,故曰修心。「相好」已下,勝相嚴身,表德名相,

愜情稱好。用此莊形,故曰嚴身。相好嚴身過餘世報,名「色第 一」。不假餘瑩,故捨世間所有飾好。

(23)

自下第三彰德殊勝故名高遠。於中先舉名稱高遠,顯德殊勝。名聞 上徹,名為高遠。高遠如何?「踰於須彌」。踰謂過世。須彌胡 語,此名妙高山,亦名安明山。舉高三百三十六萬里,縱廣亦然,

四寶所成,六萬諸山而為眷屬。「深信堅」下辨德顯名。於中有 三:一、明其信;二、「深入緣起」下,彰其解;三、「無有量」

下,顯其行。此三分中皆利自他。就初分中,「深信堅固猶若金 剛」是其自利。決定名信。信門不同,或說為二,如《地經》說信 菩薩行及諸佛法。或分為三,信佛法僧。或說四種,信佛法僧及以 信戒,如《成實論》說。或說八種,如《地持》說信佛法僧即以為 三,信佛菩薩神通之力通前為四;信種種因果是其世諦、信真實義 是其真諦,通前為六;得義為七;得方便八,無上菩提名為得義。

一切菩薩所修學道,名得方便,隨別細分亦可無量。愍厚曰深,難 壞稱堅,此是法說;猶如金剛,喻以顯之。下明利他。「法寶普照 而雨甘露」明真能益。法寶普照,慧法教人。聞思修等三慧之法,

名之為法。此法可珍,又能照曜,故說為寶。隨機等示,故名為 普。開曉明心,除其闇彰,說之為照。「而雨甘露」,功德教人。

世間甘露能除燋渴,功德善法能潤行人,故名甘露。授之稱雨,此 明能益。「於眾言音微妙第一」,彰其能說。說前法時,能宣吐 也,謂於世俗言音之中最為第一。第二解中「深入緣起斷邪見 等」,是自利行。入深緣起,明其攝治。觀窮曰深,解順名入。言 緣起者,謂十二緣,經名因緣,亦稱緣起,亦曰緣集。藉因託緣諸 法得生,故名因緣。法藉緣起,故曰緣起。法從緣集,故稱德集。

名字是何?謂從無明乃至老死。云何深入因緣之法?唯真不生、單 妄不成,真妄和合方得集起。於中開合廣略不定。或分為二,唯真 與妄。據妄統攝,十二因緣皆妄心起,名之為妄;據真統收,皆真 心起,說以為真。或分為三:一事緣起,十二因緣皆從六種事識所 為。二妄緣起,據妄統收,十二因緣皆是七識妄相心作,如夢所 見。故經說言「三界虛妄皆一心作」,妄心作矣。三真緣起,據真 統攝,十二因緣皆真心作,如波水作,此如《地經》六地中說。故

(24)

彼經言「十二因緣皆一心作」,謂阿梨耶真心作矣。細分有六,於 前事識因緣之中義別有二:事相因緣,三世流轉非我我所,如《毘 曇》說。二虛假因緣,十二因緣皆是名用,虛假之有無有自性,如

《成實》說。於前妄識因緣之中義別亦二:一妄相因緣,十二因緣 皆是虛約妄相之有,如化如炎,無相為相、相即無相,不但無性,

相亦叵得。二妄想因緣,十二因緣皆妄心起,心外無法如夢所覩,

但是心見,心外無法。於前真識因緣之中義別亦二:一真用因緣,

如來藏性不染而染起十二緣,故經說言,如來藏性是其一切善不善 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猶如伎兒變現眾趣。又經亦言,即此法界 輪轉五道名曰眾生。此等皆是真用因緣。真體因緣,如來藏性是因 緣體,名因緣。而此因緣相,良以真實如來藏性是緣體故。經中宣 說,十二因緣以為佛性,見十二因緣名為見佛見法見僧。因緣如 是,此諸菩薩皆能窮達,故曰深入。此明攝治,下明離障。「斷諸 邪見」,正使永亡。五見非一,說以為諸。法外推求,名為邪見。

見實除捨,目之為斷。「有無二邊無復餘習」,殘氣亦盡,由證因 緣非有無性,故使有無二邊之見永無餘習。下明利他。「演法無畏 猶師子吼」,自心不怯。「其所講說為如雷震」,說能益物。又演 無畏,說能摧邪;講如雷震,語能生善。前中初言演法無畏,法說 利他。依《大智論》,菩薩別有四種無畏:一總持無畏,於法廣知 不畏屈短。二知根無畏,明了諸根隨而授化不具違失。三斷疑無 畏,隨問能決不懼不堪。四益難無畏,隨難能通不懼屈滯。「如師 子吼」,喻以顯之。後中講說利他,如雷喻顯。天雷一動卉蓻生 牙,法音一闡道根普長,故取為喻。第三行中,初「無有量已過 量」者,明其自行。行德深廣無有分限,故曰無量;非是世人算數 能及,故曰過量。又非世人算數能及,名為無量;超出世人算數之 限,故曰過量。「集眾法」下,明其利他。「集眾法寶如海導 師」,攝他方便。法如珍寶,門別非一,名眾法寶。導人趣求,名 集法寶。如海導師,喻以顯之。海中導師,導人採寶;菩薩如是,

導人求法,故取為喻。「了達」已下,化德成就。先知法藥,後知

(25)

眾生。知法藥中,「了達諸法」,知世諦也。了達深義,知真諦 也。知眾生中,言「知眾生往來所趣」,知過未也。知過去因,名 為知往。知未來果,名來所趣。「及心所行」,知現在也。其知現 在心行善惡而教化之。上歎自分,下歎勝進。於中先明修法身行;

「無量功德皆成就」下修淨土行。此二之中,各利自他。修法身中 先明自利,「關閉」已下明其利他。前自利中,「近無等等」明修 至果。佛比餘生名為無等,佛佛道齊故復言等。剋證不遙故名為 近。佛自在慧辨出等,佛智無礙故曰自在。「十力無畏十八不 共」,顯自在慧。言十力者,一處非處力、二者業力、三者定力、

四者根力、五者欲力、六者性力、七者至處道力、八宿命力、九天 眼力、十漏盡力。義如別章,此應具論。四無畏者,一一切智無 畏、二漏盡無畏、三能說彰道、四能說盡苦道,備如後釋。所言十 八不共法者,《毘曇》宣說,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念處,以 為十八。依《大品經》,別有名字。三業無失、無異想、無不定 心、無不知已捨,是其初六。欲無減、精進無減、念無減、智慧為 減、解脫無減、解脫知見無減,是其中六。三業隨慧行,了達三 世,是其後六,亦如後釋。下利他中,「關閉一切諸惡趣門」,自 無惡因。三塗修羅是其惡趣,諸業煩惱通人趣入,名惡趣門。聖道 遮防,稱曰關閉。而生五道以現其身,隨物現受。三塗人天是其五 道,若分修羅,道別有六。初入名生,終出稱現。「為大醫」下,

隨生攝益。為大醫王療治眾病,總明化益。能治曰醫,自在名王。

醫王中勝,故名為大。下別顯之。「應病與藥」,量宜授法,貪教 不淨、瞋教慈心,如是等也。「令得服」等,筋物修習。令得服 者,教起聞思攝受法也。令得行者,教使依法起修行也。下淨土 中,先明自利。「無量功德皆成就」者,淨土因成,如下文說。

「無量佛土皆嚴淨」者,淨土果就。自報離染,名之為淨。又用自 在亦名為淨。淨滿法界,故曰無量。下明利他。「其見聞者無不蒙 益」,親近益也,見形聞名皆得益也。「諸有所作亦不唐捐」,順 行益也。唐謂虛,捐謂棄。無有順行,虛然唐去,世名不唐捐。上

(26)

來別歎。「如是一切德具足」,總以結歎。言皆具者,解有兩義:

一就人以論,所列菩薩齊具前德,故云皆具。二就德而辨,於前德 中無不備之,故云皆具。

次列其名。菩薩眾多,文中具列五十二人。菩薩之名皆依德立。言

「等觀」者,多觀真諦平等法也。「不等觀」者,多觀世諦差別法 也。「等不等」者,二諦通觀。此約慧別。「定自在王」,依定立 稱,此前約行。其「法自在」及與「法相」,約法以別。「如是 等」也,如是菩薩。「三萬二千」,第五總結。

上列聖眾,下列凡眾。於中初先列其天眾,次列鬼神,後列人眾。

鬼神是其天之輔從,次天以列。天中,初先列其梵眾,次列帝釋,

後列餘天。梵中,初言「萬梵天王」,列數辨眾。此皆應是初稱梵 王,尸棄列名。此云頂髻,蓋乃是其偏髮梵王,下言螺髻應是其 人。「從餘天下」,辨其來處。此言稍略,若具應言從餘四天下。

上來之,詣佛所,至聽法所。就帝釋中,「復萬二千」,舉其數 也。天帝辨眾。帝猶主也,忉利天主名為天帝。「亦從餘天」,還 彰來處。「在會」,所至。下列餘天,噵言「并餘大威力」者,辨 前兼後,故說為并。謂欲界中餘天眾也。次列鬼神。「龍」是畜 生,於中具有四生差別,有大神德能來聽法,故今列之。「夜 叉」,是輕捷鬼也。「乾闥婆」者,是天樂神,亦鬼道攝。「阿修 羅」者,人釋言名不酒神,不知是非。或云劣天。依如《毘曇》,

修羅唯鬼。依《法念經》,有鬼有畜。如彼羅睺阿修羅王,是師子 兒,體是畜生。依《伽陀經》,有天、鬼、畜三種差別。修羅凡有 五地之別:一、在地上眾相山中,如《地經》說,勢力最下。二、

須彌山北大海之下二萬一千由旬,有脩羅王名曰羅睺,統領無量阿 脩羅眾。三、羅睺下復過二萬一千由旬,有阿脩羅王名曰勇健。

四、勇健下復過二萬一千由旬,有阿脩王名曰華鬘。五、華鬘下復 過二萬一千由旬,有脩羅王名毘摩質多,亦統領無量阿脩羅眾。毘

(27)

摩之母本從天生,故名劣天。劫初成時有諸天女,來海中洗浴,水 觸其身遂失精氣,流在水中成一肉卵,逕八千歲乃生一女,有九百 九十頭,頭有千眼,有九百九十九口,口有四牙,牙上出火猶如礔 礰,二萬四千九百九十九脚。此女後時在海浮戲,水精入身生一肉 卵,逕八千歲生毘摩質多,有九頭,頭有千眼,口中出水,有九十 九手,脚唯有八。其形四倍大於須彌,純食淤泥及與藕根,多與天 諍,如《法念》說。「迦樓羅」者,是其鳥神。於中有其金翅之 鳥,純食諸龍,有四生別:有化生者,食四生龍;其胎生者,食三 生龍,除其化生;其卵生者,食二生龍,除化生、除胎;其濕生 者,唯食濕生。此四天下有一化生迦樓羅王,名曰正音,受八千 歲,日別噉食一大龍王、五百小龍,繞四天下周而復始次第食之。

命終時,諸龍吐毒不復能食,飢火所燒,聳翅直下至風輪,為風所 吹而復上來,往還七返無處停足,遂至金剛輪山頂命終。以食諸 龍,身肉毒氣遂發猛火。其難陀龍王及跋難陀龍王,恐燒寶山,遂 降大雨渧如車軸以滅其火。身肉消敬唯有心在,大如人脾純青瑠 璃,輪王得之用為珠寶,帝釋得之為結中珠。「緊那羅」者,此名 疑神。體是畜生,形狀似人,面極端正,頂有一角。人見生疑,不 知為人為鬼為畜,故曰疑神。此亦是天之樂神。「摩睺羅伽」是腹 行神,世人相傳是魔神也。下列人眾。「比丘」如上,「尼」猶女 也。「優婆塞」者,名為善宿男,懷善而居;亦云近善住,亦云清 信士。「優婆夷」者,如前,姨猶女也。上來第二列其從眾。

「彼時」下,第三大段,明其徒眾雲集所為。於中初明佛與諸眾圍 繞說法。說何等法?文中不辨,不知說何。下明如來於眾獨勝,

「譬如須彌顯於大海」,喻說顯勝。高顯獨出在於大海,名顯于大 海。「蔽於諸眾」,合以顯勝。

上來由序,自下約對不思議德悉為正宗。如《勝鬘經》歎佛功德正 宗所收,此亦應然,無勞致疑。此正宗中文別有二:一、因寶積獻

(28)

蓋,如來顯示不思議德令人願求。二、「寶積說偈」已下,因寶積 啟請,如來宣說淨土因果令人習學。前即是法身因果,後即是其淨 土因果。初之一段,望前為正宗,望後仍有起發之義,故亦名序。

由其蓋中現十方國,起後所說淨土因果,故得名序。於中有三:

一、寶積等獻蓋為由;第二、如來合蓋現變;三、寶積等覩之敬歎 以顯願求。初中「爾時」,獻蓋時也,當爾佛在菴羅園時。次舉獻 人。「毘耶離城」,出其生處。「有長者子」,標別其人。「名曰 寶積」,論其名諱。「與五百等」,兼列其眾。下明獻蓋。持蓋詣 佛,獻奉方便。「各以其蓋共供養佛」,正明獻蓋。第二如來現變 之中,先合為一,次廣合大,後於蓋中廣有所現。前合一中,「佛 威神」者,明合所由。此不思議解脫之力,說為威神。約通而辨,

是約通力,非餘通等。通有幾種而言非餘?通有四種:一如意通,

運變自身大音普遍。二者幻通,轉變外事。三法智通,通達諸法。

四聖自在通,能於苦中生樂想、於樂法中生於苦想、苦樂法中生不 苦不樂想。如是一切不隨緣變,名聖自在。今轉外事,故是幻通。

何故悉受合之為一?為令施者眾聖滿足,故悉受之;為成一用,故 合為一。如佛初成,受四王鉢合之為一。又欲顯示不思議力,故合 為一。次廣令大。「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如經說一四天下,有一 須彌、四大海水、鐵圍圍繞,以為一界。數之至千,名小千界。小 千為一,數復至千,名中千界。中千為一,數復至千,名為三千大 千世界。此三千世界同時成壞,故合為一,名世界剎。數此至於恒 河沙數,名世界性。此性為一,數復至於恒河沙數,名世界海。海 復為一,數至於恒河沙數,名世界種。種復為一,數之至於恒河沙 數,名一佛界。依如《華嚴》,如是轉增凡有十重,最後名為世界 須彌。今言三千,一剎為言。下明所現。所現有二:一、現此界;

二、「又十方」下,現他方事。現此之穢令人同厭,現他方淨使人 同忻。現此界中,事別有五:一現地相,廣長悉現;二現諸山;三 現眾水;四現日月星辰等事;五現諸天龍神宮等。現他方事,言少 可知。

(29)

自下第三,明寶積等覩前神變敬歎發心。於中初先明諸大眾讚歎禮 敬。「爾時大眾」,舉敬歎人。「覩佛神力」,敬歎所由。「歎未 曾有」,口業歎也。合多為一、廣小令大,普現諸事,昔所未見,

名為未有。「合掌禮」等,身業敬也。觀佛無厭,故目不捨。下明 寶積說偈廣歎,先舉歎人。「佛前」,歎處。「偈頌」,歎相。何 故偈歎?解有兩義:一、偈言要略,少字之中能攝多義。寶積今欲 以其略言攝佛廣德,故須偈頌。二、偈言美妙,諸讚歎者多以偈 頌。寶積今欲讚佛美德,故須偈頌。下出歎辭。辭中合有三十六 行,四句為偈,有十八偈。人科種種,今判為五:初有兩行,以為 初收,歎美佛德。次有兩行,為第二段,頌歎向前所現之事。「法 王法力超群生」下有十三行,為第三段,乘歎餘德。「今奉世尊此 微蓋」下有四行偈,為第四段,訟歎向前所現之事。「大聖法王眾 所歸」下有十五行,為第五段,廣歎難餘德。就初段中,初先正 歎;後「故稽首」,總以結敬。就正歎中,分別不同乃有三種:

一、歎身歎德,二門分別。初句歎身,餘文歎德。就歎身中,偏歎 佛眼。何故而然?六根身中眼根為首,就始偏歎,餘略不論。又人 身中頭最為上,頭中眼勝,就勝偏歎。又人相見先目相覩,隨見先 歎,故偏歎眼。言「目淨」歎其眼淨。淨有二種:一、清白分明色 無闇濁,名之為淨。二、照矚分明說之為淨。言「修廣」者,歎其 眼相。修謂長也,廣猶闊也。「如青蓮」者,類以歎之。如有兩 種:一、淨如青蓮,喻前淨也。二、形如青蓮,喻修廣。下難德中 歎三學行。「心淨已度諸禪定」,心畢竟離染,超出餘人;一切正 受,名度諸禪。「久積淨業稱無量」者,歎佛戒行,名戒淨業。佛 修曩劫,劫故云久積。純淨業故,名稱無量。舉稱無量,彰業淨 矣。「導眾以寂」,歎佛慧行。由慧明勝故能利人,舉能利他彰慧 勝矣。由前見佛為眾說法,故歎導眾。寂是涅槃,導眾入中。又寂 真諦,導人趣入。故經說言「一切世諦,若於如來悉第一義。為令 眾生得第一義,故說世諦。」第二約就身戒心慧四門分別。目淨一 句歎佛身淨,心淨一句歎佛心淨。此二一對,身心分別。久積淨業

(30)

依身歎戒,導眾以寂依心歎慧。此二一對,福智分別。此即涅槃修 身修戒修心修慧四種果也。第三約就歎身歎德歎名歎德四門分別。

目淨一句讚歎佛身。心淨已度、久積淨業,歎佛行德。心淨行體、

淨業行德,此二自德。稱無量者歎佛名稱,導眾以寂重歎佛德,此 二化德。下結敬德。佛備前德,故我稽首。此初段訖。

下次頌前所現神變。「既見大聖以神變」者,訟歎向前合蓋之事。

既謂己也,以猶用也。前以見佛用神通力合蓋為一,故云既見以神 變矣。「普現」已下,訟前蓋中所現事也。向前蓋中通現此土及他 方事,今此偏訟他方之事,此土之事在後別訟。「普現十方無量 土」者,現其化處。「其中諸佛」,現其化主。「演說法」者,現 其化相。「於是一切悉見聞」者,由佛普現,於是會中一切大眾悉 見十方無量佛土,及見彼佛、聞其說也。

自下第三,乘歎佛餘德,有十三行,相後從為三:初有五行歎佛說 巧;次有六行歎佛化能;下有兩行歎佛心等。就初段中,前之三行 歎說世諦不違第一,後之兩偈歎說第一不違世諦。前中初行明說益 人,中間一行明說合法,末後一行牒以結敬。就初行中,「法王法 力超群生」者,歎佛說德殊勝過人。佛於諸法得勝自在,故名法 王。知法有餘,稱曰法力。此得過人,名超群生。「常以法財施一 切」者,說能益物、法能資潤,名為法財。常以法財,能常說也。

言施一切,能廣益也。第二行中,「能善分別諸法相」者,巧說世 諦。「於第一義而不動」者,不違真諦。第三行中,「以於諸法得 自在」者,牒前初行中法王法力,自在是王之義也。「是故稽首此 法王」者,就之結敬。就下兩行明說真諦不違世諦中,初行說真不 違有果,後行說真不違有因。「說法不有亦不無」者,能說真諦。

此明法空為真諦矣。真諦離相亦復離性,名為不有而有而有實性,

故曰不無,如《地持》說。又復真諦約對名有、約對名無,就實亡 對,名非有無。「以因緣故諸法生」者,不違世諦。就真雖說非有

(31)

非無,隨世恒說從因得果,故云以緣諸法生矣。所謂以其善惡因 緣,苦樂法生。「無我無造及無受」者,能說真諦。此明生空為真 諦矣。真中無有我人可得,名為無我。以無我故,無人作因,名為 無造;無人受果,名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者,真中雖無,

世諦恒有用之牽果,故曰不亡。

自下第二歎其化能。初先別歎,「常禮法海」總以結敬。前中,初 先歎其化始;「以斯妙法濟群生」下歎其化終。又復前歎小乘法 化,後則歎其大乘法化。復就前中,初先別歎;「三寶於」下總以 結之。別中明佛寶現世。「始在佛樹力降魔」者,成佛方便。佛依 樹成,所依之樹或名佛樹、或稱道樹、或復稱之為菩提樹。樹下成 佛名為佛樹,樹下得道說為道樹,樹下證得菩提之果名菩提樹。將 成託此,故云始在。魔於爾時恐佛道成,而來惱亂菩,菩薩即入勝 意慈定神力伏魔,名力降魔。又以慈力令魔摧伏,名力降魔。「得 甘露滅覺道成」者,正明成佛。得甘露滅,明證滅諦。世間甘露能 除燋渴,滅諦涅槃能除渴愛,是故約喻名甘露滅。隨化現證,故名 為得。言覺道成,明得道諦。覺者是佛,道是菩提,剋就就成。前 得此成,言左右耳。

維摩義記卷第一(本)

維摩義記卷第一(末)

次明法寶。法中有二:一摧邪法;二「三轉」下明化正法。摧邪法 中,「以無心意無受行」者,自無所著。以謂由也。由無心意無受 行等,便能滅邪,故說為以。言無心意,無忘心體。此言略少,若 具應言無心意識。心意識等有何差別?依如《毘曇》,就一事識隨 義以分,義別五門,所謂名、義、業、世、施設。名者,名心意、

名識。義者,集起是心義、思量是意、別知是識。業者,遠知名之 為心,知未來法說之為遠,從未來起與身俱故。前知是意,知過去

(32)

法。續知是識,知現在法。此乃約對三世境界以別其業。世者,約 就三世心體以別三種,未來說心、過去說意、現在說識。言施設 者,界施設心,謂七心界;入施設意,所謂意入;陰施設識,謂識 陰。若依《楞伽》,七識名心,集起本故;意識名意,同諸塵故;

五識名識,了現境故。今依後門。識之一字,偈迮不論,證實除捨 是以言無。「無受行」者,無妄心用,謂無學果行因心也。亦可初 言無心意者,無識陰也;言無受者,無受陰也;言無行者,無行陰 也。略不說想,以偈迮故。此句明其自無所著。「而悉摧伏諸外 道」者,能破邪執,伏外之想,廣如經說。下明化正。「三轉法 輪」,正明所說。此名四諦以為法轉,從喻名之。如轉輪王所有輪 寶,能摧剛強,轉下眾生上昇虛空。四諦如是,能摧眾生惡不善 法,轉下眾生上入聖道,故名為輪。聖說授人,目之為轉。轉有三 種:一示相轉。如說三苦及八苦等是其苦諦,業煩惱等是其集說,

苦集盡處名為滅諦,戒定慧等是其道諦,如是一切。二者勸轉。苦 汝當知,集汝當斷,滅汝當證,道汝當修。三者證轉。苦我已知,

集我已斷,滅我已證,道我已修。三轉如是。初轉何處?波羅捺國 仙人鹿苑。本為誰轉?憍陳如等。「於大千」者,出其說處,於大 千界百億閻浮同時轉也。「其輪本來常清淨」者,嘆其所說。不同 情取,故言常淨。

問曰:滅道常淨可爾。苦集染法,云何言淨?觀此破染,能淨名 淨。又此法相不同情取,故亦名淨。

下明僧寶。「天人得道此為證」者,約人顯法。六道俱益,至論得 聖天與人,故偏舉之。尋說悟聖,名為得道。以此證成佛說不虛,

名此為證。又證如來所說清淨,亦名為證。上來別舉。「三寶於是 現世間」者,總以結之。上明化始,下明化終。又復前明小乘法 化,下明大乘。於中三句:前二教人令得涅槃,後一化人令出生 死。前兩句中,「以斯妙法濟群生」者,用法教人,所謂以此大乘

(33)

妙法濟度群生。「一受不退常寂然」者,明受有益。一納在心,名 為一受。道行堅固,稱曰不退。永證涅槃,名常寂然。「度老病死 大醫王」者,嘆佛化人出生死也。教斷集因,不受來苦,是故名為 度老病死。亦教度生,偈迮不說。以老病死苦過麁重,為是偏舉。

佛能教人除斯苦患,名大醫王。上來別嘆。「當禮法海德無邊」

者,總以結敬。佛具多法,名為法海。化德廣多,名德無邊。

自下第三嘆佛心等。初先正嘆,「孰聞」以下結成可敬。前正嘆 中,先嘆如來不為緣動,「於善」已下讚嘆如來於緣平等。此二之 中各有法喻。前中初言「毀譽不動」,法說以嘆。緣有違順,毀違 譽順,佛心平等不為其動。此言略少,若具論之緣有八種:利、

衰、毀、譽、稱、譏、苦、樂,是其八也。利衰二種,約身以說,

財榮潤己名之為利,殺縛等事說以為衰。毀譽稱譏就口而辨,過惡 罵辱名之為毀,過善談讚目之為譽。當惡而噵名之為譏,當善而論 謂之為稱。苦樂就心。此之八法在世同有,亦名八風,能動人心,

如來於此悉皆不動。偈言要迮,且舉毀譽。「如須彌者」,喻顯不 動。後中初言「於善不善等以慈」者,法說以歎。順己名善,違己 不善,佛皆慈之。心等如空,喻說明等。上來別歎,下結可敬。孰 謂誰也。誰聞如是人中之寶,而不尊敬而不師永?

次下四行是第四段重訟前事。「今奉世尊此微蓋」者,訟已向前獻 蓋事也。「於中現我三千界」者,訟前遍覆三千世界廣長悉現。

「諸天龍神所居宮」等,訟前天宮龍神等宮悉現蓋中。「悉現世間 諸所有」者,訟前須彌鐵圍山等。「十力哀現是化變」者,頌荷佛 恩。佛具十力將德已呼名為十力,由十力尊哀愍我等現此化變。

「眾覩希有皆歎佛」者,訟前大眾覩佛神力歎未曾有。「今稽首三 千界尊」者,結己歸敬。

自下第五乘歎餘德。行別十五,相從為三:初有兩行歎佛身業,中 間六行歎佛口業,後之七行歎佛意業。就身業中,「大聖法王眾所

(34)

歸」者,歎佛人高。「淨心[卄/視]佛靡不忻」者,歎佛身妙。靡 猶無也。以佛身妙,淨心[卄/視]者無不忻慶,除邪謗人。「各見 世尊在其前」者,歎佛化巧。以化巧故,有感斯現。佛已過去業得 此妙身相,無心於彼此而能應一切。「斯則神力不共法」者,結歎 顯勝。亦得名為結歎顯異。他無此力,故云不共。就歎口中,初有 兩行讚歎如來隨音異說。「佛以一音演說法」者,發言不異。「眾 生隨類各得解」者,悟解不同。汎解有二:一、約真說一。如來真 實法螺聲相名為一音,眾生於中種種異解,如一真身種種異見。如 來真實常寂之聲名法螺音,恒有恒無名常寂聲。於淨耳者無時不 聞,名為恒有,有非新發。無淨耳者無時暫間,名為恒無,無非始 然。二、就應說一。於中有二:一、約方言以說一音。如來或時作 一胡音,眾生於中解種種語,餘亦如是。二、約法說一。如來或時 說一布施名為一音,眾生於中解種種法,餘亦如是。今此所論,就 應辨一。等就應中,此偈約就方言說一,一切眾生於中解種種語,

故云隨類各得解矣。「皆謂世尊同其語」者,謂偏同己。「斯則神 力」,結歎顯勝。次有兩行讚歎如來隨法異說。「佛以一音演說 法」者,發言不異。「眾生各各隨所解」者,悟解不同。如來或時 對一眾生說一種法名一音說,眾生於中解種種義名各各解。「普得 受行獲其利」者,起行異也。「斯則神力」,結歎顯勝。下有兩行 讚歎如來隨心異說。「佛以一音演說法」者,發言不殊,此亦是其 隨法一矣。「或有恐怖或歡喜」等,生心各異。趣說一法,有人專 謂說己罪過常墮惡道,所以恐怖;有人專謂說己善業常生善處,所 以歡喜;有人專謂呵己過非,所以厭離;有人專謂教己善義,聞法 生信,所以斷疑。「斯則神力」,結歎顯勝。下歎意中,初四行偈 歎佛德備,後三行偈歎佛解具。前四行中,初兩行偈歎佛智德,後 兩行偈歎佛斷德。此二之中,各分自利利他之別。前智德中,「稽 首十力大精進」者,歎佛十力。力由勳成,故歎精進。「已得無 畏」歎,四無畏。先成在己,故云已得。「住不共」者,歎佛十八 不共法也。此歎自德。向前文中先舉其德,後結稽首;今此文中先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籤 (二)(卅一) 初文意者今家即以三教為滿故對三藏為半簡之 (云云) 所以重敘前諸經者

即使是輾轉來自西域,其義理也一定與佛經不相違背。而所謂疑偽經,乃後人假託佛之名義 而偽造,或「抄造經典」,或據部分佛教義理而攙雜進虛構的成分,或完全出自編造者的胸

莎劇中「弄人」的打諢(見 附錄二)與《史記》優孟故 事、宋代「二聖鐶故事」中 的優伶相類;但「莎劇」中

Nelumbonaceae下,就僅存「蓮」一屬Nelumbo nucifera ;而與其形貌相近,經 常為人所混淆的睡蓮Nymphaea Linnaeus,則在其科(睡蓮科)Nymphaeaceae 下存有芡屬

Hong Kong Futures Exchange Limited 香港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 Hong Kong Interbank Clearing Limited 香港銀行同業結算有限公司 Hong Kong Interbank Offered Rate

學習活動 討論、角色扮演、專題講座 經驗分享、 訪問 、 資料蒐集 學習材料 兒童故事、兒歌、古詩 圖書 、日常生活經驗

  復如何知。諸有為相。異色心等有實自性。契經說故。如契經說。有三有為之有

心即宗義也。心為用者。正觀權巧折伏見愛故名用也。心為教者。此經云。弟子眾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