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生父母依附、基本心理需求滿足與志業追尋之關係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學生父母依附、基本心理需求滿足與志業追尋之關係研究"

Copied!
13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韓楷檉 博士

大學生父母依附、基本心理需求滿足與

志業追尋之關係研究

研 究 生: 陳彥成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O 三 年 六 月

(2)
(3)
(4)
(5)

謝誌

此刻興奮,卻也不捨。這裡,我真實遇見自己。即將邁出校園,想 要感謝的太多,就嘗試這麼幾筆劃過。 論文上,要先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韓楷檉老師。每當遇到困難碰壁 時,總可以在老師那裡獲得支持與鼓勵,獲得不同的想法與點子。過程 裡老師總能包容著我的固執與堅持,允許那些天馬行空的思維與想法, 並給予適當的提醒與指點,為那黑暗中摸索的我點一盞燈、指一條路。 擁有充分的自主與空間去探索發展的我,得以在這看似枯燥的研究裡保 有著屬於自己的熱忱和興趣,讓論文不僅只是論文。 同時,也要感謝王櫻芬老師與林清文老師在計畫審查與論文口試時 的細心指導。櫻芬老師耐心的釐清與引導,總能在我混亂的思緒裡,抽 出一條明確的線頭,在脈絡與思維的整理上有極大的幫助和學習,精準 的回應總讓我感到深深的被理解,過程中的鼓勵與支持更是我持續研究 探索的動力。面對清文老師,那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總在心裡環 繞著,每每的提問與說明總是一針見血,有種腦門被重重敲了一下的感 覺,雖說暈頭轉向甚至會有點小小的不甘,但背後所帶給我的學習和體 會是滿滿的,若沒有老師的深切提醒,或許我仍會是頭迷途的羔羊,在 錯誤的路上而不自知。學習的路上有老師們的提點是幸運的,我將帶著 滿滿的收穫繼續前行。 此外,陳錦瑤老師、鄭婉敏老師回譯量表的協助;母校北市大學的 秦主任、齊老師、胡教官等、中興諮商中心的老師和志工們,一路協助 問卷施測的朋友與學長姐們,都在論文進行上給予極大幫助。 一路跌跌撞撞,天真的自己總在犯錯後才發現,不斷的想辦法彌補 和修正,但這樣的過程卻也讓我學習與收穫最多。或許我的論文寶寶真

(6)

的會是個多了隻手和象鼻子的貓,但真心喜歡,因為那是最珍貴的學習 與付出,是自己最真實的體會。 接著也要感謝諮心系一起努力的伙伴們。運翔,我的最佳的玩伴與 互相掩護的兄弟,這條路上我們好長的一段緣分,論文裡你的前導更是 我後續順暢的基礎;文彬與小夫是量化研究與 APA 的活字典,任我翻閱; 漢章學長是形成題目的最大幫手。還有一位要特別提出來的,最真性情 的研究伙伴欣潔,一起接受口委們的洗禮,一起討論、抱怨、瞎聊,經 常性的互相鬥嘴惹怒對方,製造對方的焦慮,激起彼此的堅持,是論文 過程中調劑身心的苦口良藥,也是論文過程中除了老闆之外,我的另外 一位「指導」!謝謝你! 最後,也最想要感謝我的家人,總是默默支持,有你們的包容與鼓 勵,才有勇敢尋找熱情與夢想的我。論文的記憶中不只是論文,期許自 己持續追求熱忱和興趣去付出與投入。 彥成 103 年 7 月

(7)

大學生父母依附、基本心理需求滿足與志業追尋之關係研究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於探討大學生父母依附、基本心理需求滿足與志業追尋之 關係。研究係以台灣北、中、南地區大學在學生為研究對象,採便利抽 樣之方式進行問卷施測,所得樣本共計 884 人。本研究所使用之工具為 「大學生志業量表」、「基本心理需求滿足量表」,以及「關係結構問卷-中文版」,並使用 SPSS 18.0 版與 LISREL 8.72 版兩種統計軟體進行描述 性統計、積差相關分析、信度考驗、獨立樣本 t 檢定與結構方程模式檢定。 研究結果整理如下: 一、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父母依附關係上有顯著差異,大學生在整體父 母依附逃避上男性顯著高於女性;而區分父、母親來看,在母親依 附逃避上男性亦顯著高於女性。 二、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基本心理需求滿足上有顯著差異,大學生的關 係感需求滿足女性顯著高於男性。 三、不同性別與工作經驗之大學生在志業追尋上無顯著差異。 四、大學生父母依附、基本心理需求滿足與志業追尋之結構方程模式: 「基本心理需求滿足」於「父母依附逃避」與「志業追尋」以及「父 母依附焦慮」與「志業追尋」間具完全中介效果。 其中,父母依附焦慮與父母依附逃避對基本心理需求滿足有負向的 直接效果。基本心理需求滿足對於志業追尋有正向的直接效果。父母依 附焦慮與父母依附逃避透過基本心理需求滿足的中介作用對志業追尋產 生負向的間接效果。 最後,本研究也將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供親職教育、大學生、 諮商輔導人員以及未來研究做為參考。

(8)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Parental Attachment,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Satisfaction, and Calling.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wer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parental attachment,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satisfaction(BPNS), and calling. Participants consisted of 884 college students from each area of Taiwan. The instruments applied in this study included the College Students Calling Scale, Basic Needs Satisfaction in General Scale(BNSG-S), Relationships Structure Questionnaire-Chinese. The research data were analyzed throug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alysis, Reliability test, t-tset,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 The main results revealed that:

1. Among students’ parental attachment, male college students’ parental attachment-avoidance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and male college students’ mother attachment-avoidance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too. 2. Among students’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Satisfaction,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relatednes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male college students.

3. Among students’ calling, there are no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s and different work experiences.

4. The analytical results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ere as follows:

There was full mediating effect of BPNS on the attachment avoidance-calling link, and full mediating effect of BPNS on the attachment anxiety-calling link.

(9)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attachment avoidance and attachment anxiety disposition on BPNS are significant.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BPNS disposition on calling is significant.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attachment avoidance and attachment anxiety on calling are significant, and BPNS mediated tha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ome suggestions for parents, college students, practitioners, and researchers are recommended.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parental attachment,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satisfaction, call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10)
(11)

目錄

謝誌 ... I 中文摘要 ... III 英文摘要 ... IV 目錄 ... VII 表次 ... IX 圖次 ... X 第一章 緒論 ... 1 研究動機 ... 1 第一節 研究目的 ... 5 第二節 研究問題 ...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5 第四節 研究限制 ... 7 第五節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志業理論與相關實徵研究 ... 9 第一節 基本心理需求滿足理論與相關實徵研究 ... 17 第二節 父母依附理論與相關實徵研究 ... 28 第三節 父母依附、基本心理需求滿足、志業追尋之相關研究 ... 40 第四節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47 研究變項與架構 ... 47 第一節 研究假設 ... 48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49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51 第四節 研究程序 ... 68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69 第六節

(12)

大學生父母依附、基本心理需求滿足與志業追尋之個別現況分 第一節 析 ... 73 大學生父母依附、基本心理需求滿足與志業追尋之個別差異分 第二節 析 ... 77 大學生父母依附關係、基本心理需求滿足與志業追尋之結構方 第三節 程模式分析 ... 8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95 研究結論 ... 95 第一節 研究建議 ... 97 第二節 參考文獻 ... 103 一、中文部分 ... 103 二、英文部分 ... 108 附錄一 量表使用同意 ... 120 附表二 研究模式之參數估計一覽表 ... 122 附表三 模式內在適配度摘要表 ... 124

(13)

表次

表 3-1 樣本來源分佈概況 ... 49 表 3-2 預試樣本來源分佈概況 ... 50 表 3-3 正式樣本來源分佈概況 ... 50 表 3-4 大學生志業量表題項分配一覽表 ... 52 表 3-5 基本心理需求量表題項分配一覽表 ... 54 表 3-6 基本心理需求滿足量表內在適配度摘要表 ... 59 表 3-7 關係結構問卷-中文版題項分配一覽表 ... 61 表 3-8 關係結構問卷內在適配度摘要表 ... 67 表 3-9 整體適配度指標一覽表 ... 71 表 4-1 大學生結構關係問卷得分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 73 表 4-2 大學生結構關係問卷得分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 74 表 4-3 基本心理需求滿足各分量表單題平均數成對樣本 t 檢定 ... 75 表 4-4 大學生結構關係問卷得分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 76 表 4-5 不同性別大學生父母依附關係之差異析摘要表 ... 77 表 4-6 不同性別大學生基本心理需求滿足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79 表 4-7 不同性別大學生志業追尋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80 表 4-8 不同工作經驗之大學生志業追尋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81 表 4-9 變項相關一覽表 ... 84 表 4-10 模式之測量模式適配度指標分析摘要表 ... 87 表 4-11 模式結構方程模式各項效果分解說明 ... 89

(14)

圖次

圖 2-1 整合依附理論與自我決定理論 ... 27 圖 3-1 研究架構(結構方程模式徑路) ... 47 圖 3-2 基本心理需求滿足量表預試之驗證性因素分析圖 ... 56 圖 3-3 正式樣本之基本心理需求滿足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 ... 58 圖 3-4 母親關係結構問卷預試之驗證性因素分析圖 ... 62 圖 3-5 父親關係結構問卷預試之驗證性因素分析圖 ... 63 圖 3-6 正式樣本之母親關係結構問卷驗證性因素分析 ... 65 圖 3-7 正式樣本之父親關係結構問卷驗證性因素分析 ... 66 圖 4-1 結構方程模式徑路分析圖 ... 86

(15)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主要探討大學生父母依附、基本心理需求滿足與志業追尋之 間的關係,本章共分為三節分別從研究動機、研究目的以及名詞釋義進 行描述。

研究動機

第一節

民國 101 年失業人口統計中,依教育程度區分,大學程度以上失業 率為各教育程度之冠,歸納原因為教育普及,大學畢業人口成長快速所 致,因此,失業者多屬剛畢業,工作轉換較為頻繁的階段,自願性失業 居多數;而近期,民國 102 年 9 月份的失業人口統計月報中,顯示高失 業率族群主要為青少年齡層,因屬工作初期或調適階段,為個人異動頻 繁所致,而其主要的失業原因,仍以對原有工作不滿意而選擇轉換為多 數(行政院主計總處,2012,2013)。由以上數據與調查結果可知,不論 是初出職場的新鮮人,抑或是已有一定資歷的工作者,都不乏為找尋自 身理想工作而進行異動與轉換的個體。 「如果一個人當初沒有走自己想走的道路,到了中年以後會有什 麼樣的感覺;你爬到梯子的頂端才發現梯子放錯了牆。我想,當你碰 到這樣的處境時,最需要的就是把牆打穿。」(引自梁永安譯,2005)。 這段話深深打動了研究者,促使研究者拼命的去撞破那道高牆,去 走想要的路。諮商全職實習時,學生的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是你們剪 斷了我的翅膀,為何現在又要我飛翔?」,這觸發了研究者對個人生涯選 擇議題的興趣,也引發深入探索的動力。

(16)

觀察台灣,在過去傳統東方文化深植,且多數學生處在升學為主的 高壓環境下,在家庭與求學過程中,往往沒有充分自我探索的機會;同 時基於孝順的觀念,於高中選填志願時常受父母或親人的意見左右,並 非依照自己的興趣與志向,為此青少年的生涯選擇常常在自己的興趣與 父母的期待間左右為難(蒙光俊,2008;Leong & Serafica, 1995)。綜合 上述,從實際數據與社會脈絡間的對照下,不難想像,個人意願與文化 脈絡間的碰撞所造成的影響,這是研究者所關注的議題。 心理學家馬斯洛曾這麼寫道:「一個人最好的運氣和最大的福分, 就是有人付錢請他從事他心中喜愛的工作。」(引自譚家瑜譯,2012)。 針對工作來說,Wrzesniewsku、McCauley、Rozin 與 Schwartz(1997) 曾提出以職業(job)、事業(career)和志業(calling)三項來區分個體面對工作 時所呈現的不同態度。綜言之,職業指個人為支應生活所需,在意的是 收入和待遇;事業指的是個人對工作投注部分心力,看重自己因工作所 創造的地位和名聲;而志業則指個人工作的主要目的並非為金錢與物質, 而是這分工作本身就能讓他獲得很大的滿足。針對志業深入來說,志業 就相似於「有意義的工作」,即指個體對這份工作抱有熱忱且發自內心願

意投入與付出,同時個體可以從工作中獲得意義感與滿足感(Duffy & Dik, 2013; Wrzesniewsku et al., 1997),其性質上或許近似於前述 Maslow 寫道: 「心中所喜愛的工作」。

過去與志業相關的研究發現,當個人能將工作視為志業時,不僅能 提升在工作中的意義感,更有助於提升工作滿意度、生活滿意度及幸福 感;同時會促成個人對工作的承諾,亦即提升對工作的認同與貼近,減 少職業轉換的可能(鍾坤達,2008;Bott, Allan, Torrey, & Dik, 2012; Cardador, Dane, & Pratt, 2011; Duffy,; Duffy, Dik, & Steger, 2011)。

(17)

近期的研究中,也指出個體若持有較佳的志業傾向將有助於引起個 人內在動機,可提升投入的程度,包含學習動機、學習投入與工作投入 等等(林運翔,2014;Hirschi, 2012; Woitowicz, & Domene, 2013)。上述 研究大多建議協助學生建立與發展志業的態度,強調讓學生感受志業背 後所帶來的正向影響,進而促使他們投入追尋志業。而 Dik 與 Duffy(2013) 更明確指出自身志業傾向較高的大學生將在生涯發展上較為有計畫、有 自信與擁有較佳的定向程度。綜合以上,可知有較高的志業傾向對個人 生涯發展的幫助,對照我國失業人口的相關統計數據後,更加突顯培養 個人志業對現代青少年學生的重要性。 深入志業的追尋上,Ben-Shahar 曾提到,過去多數的生涯諮商顧問 和職業介紹問卷,皆著重我們的專長而非興趣,他建議在探索志業時應 以三個主要層面依序思考,首先是有意義的(meaningful)、其次是有熱忱 的(passion),最後才是符合自身所擅長的(skills)(譚家瑜譯,2012)。 Hirschi(2011)也明確指出志業需要個人深入且有意義的自我探索,在此過 程也可能會影響到個人的認同達成,並促成生涯投入與自信的建立等等, 這些都具體的說明了投入志業探索的價值與幫助。 同時,在著眼於如何促發個人投入志業追尋時,勢必先瞭解志業的 形成,探索隱藏在志業背後的動機與需求。過去志業的文獻上多與宗教 上的犧牲與奉獻有所連結,認為它源於外在上帝或是超越精神層面的靈 性召喚而來,但近期許多的研究也提出跳脫此一層面的說法(Woitowicz & Domene, 2013)。Hirschi(2011)的研究中便提到,志業可以是從個人內在發 展而來,而非必須源於外在或者是強大的神聖力量,如宗教或上帝。而 Duffy 和 Dik(2013)也指出這樣的爭論至今仍不斷持續著,但近代的觀點 與取向多半認為,志業是因個人內在對於快樂與自我實現的需求所驅使 發展而成。

(18)

承前述,培養個人依循自身興趣熱忱抉擇,不受外在影響;同時蓄 積勇於嘗試並接受挑戰的信心,以及獲得穩定支持保有充分內在動機, 皆為提升個人志業追尋傾向的重要前提。而自我決定理論中所提出自主 感、勝任感和關係感三項基本心理需求滿足,即是個體能自主選擇,且 能因應挑戰與維持人際互動獲得穩定支持的主要核心,亦是個體邁向成 長、整合與幸福的基礎(Brien et al., 2012; Deci & Ryan, 2000, 2008b)。因此 不同層面的心理需求滿足,將有助於個體自身志業傾向與態度的發展, 對於工作可以較為正向積極的態度面對。

此外,相關的理論與研究中指出,個體成長過程中良好的依附關係 能幫助孩子自主的探索外在世界與環境,有助於維持內在動機的穩定, 建立良好的人際與環境互動傾向(Ryan & La Guardia, 2000)。而 Wei、 Shaffer、Young 與 Zakalik(2005)更進一步指出個體若能形成安全的依附關 係,將更有機會去經驗到自主、勝任與關係感的需求滿足,有助於個體 內 在 動 機 的 形 成 與 自 我 決 定 程 度 的 提 升 。 Ullrich-French 、 Smith & Cox(2011)亦呼應前述觀點,指出此一脈絡對於個人正向態度、行為與動 機的影響,可推論對於志業此一正向工作態度的發展與培養。針對依附 關係,Fraley(2002)的研究中指出個人早期的父母依附關係,將影響個體 未來人際與親密關係中的互動,而成人的依附關係、傾向往往趨近於其 早期的父母依附關係。因此,父母依附關係為個體與外在互動樣態的核 心,為此研究者嘗試以父母依附關係進行研究。 綜合上述,研究者嘗試由父母依附關係中所呈現的個體互動形式, 以及需求滿足所反應的行為傾向與自我決定程度,以瞭解對於個人志業 追尋的影響。期待藉此研究瞭解個體依附關係與基本心理需求滿足對於 志業追尋的影響。

(19)

研究目的

第二節

根據研究動機,研究目的可分為以下幾項: 壹、探討大學生父母依附、基本心理需求滿足與志業追尋。 貳、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大學生在父母依附、基本心理需求滿足與志業 追尋上的差異情形。 參、探討大學生基本心理需求滿足在父母依附與志業追尋間的中介情形。 肆、根據研究結果,提供大學生以及學校輔導人員對此議題之思考與建議。

研究問題

第三節

根據研究動機與目的,本研究所欲探討的問題如下: 壹、大學生的父母依附、基本心理需求滿足與志業追尋的現況為何? 貳、不同背景變項的大學生在父母依附、基本心理需求滿足與志業追尋 的差異情形為何? 參、大學生的基本心理需求滿足在父母依附與志業追尋之間的中介效果 為何?

名詞釋義

第四節

研究中相關重要名詞的界定如下: 壹、大學生 此所指大學生,包含一般公私立大學、技職院校、日間大學部與碩 士班在學學生。

(20)

貳、志業追尋 志業追尋為個人對某一工作領域願意花費心力投入,並感到有意義 與有熱忱,是一種個人看待自身工作的態度。當個人視其工作為志業的 傾向越高時,將對生涯、工作和生活產生較正向的影響。 本研究採用韓楷檉、林運翔與陳彥成(2013)所編譯之「大學生志 業 量 表 」 作 為 測 量 大 學 生 志 業 之 工 具 , 此 量 表 修 編 自 Dobrow 與 Tosti-kharas(2011)的 Calling Scale。量表區分四個部分,分別為「工作意

義」、「工作熱忱」、「工作認同」及「全心全意」,受試者得分越高,代表 其對工作的態度越傾向志業,得分越低則反之。 參、基本心理需求滿足 基 本 心 理 需 求 滿 足 的 概 念 源 於 自 我 決 定 理 論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包含自主感(autonoumy)、勝任感(competence)與關係感(relatedness) 等三項基本心理需求的滿足。自主感即個體於生活中能自主決定的感受、 勝任感即個體因應生活中挑戰的效能感、關係感指個人與他人互動關係 中正面且有益的感受。當三項基本心理需求滿足的程度越高,越容易形 成個人內在動機,提升其自我決定的程度。 本研究將編譯 Johnston 與 Finney(2010)所進行研究修訂之基本心理需 求滿足量表(Basic needs satisfaction in general scale)以作為研究工具。該量 表共計 16 題,區份自主感、勝任感與關係感三個分量表,計分採李克特 式六點量表,選項由「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依序計 1 到 6 分, 得分越高,代表需求越滿足,得分越低則反之。 肆、父母依附 依附為個體與重要他人形成的情感連結。而本研究所指大學生父母 依附為大學生與父、母形成的一種情感連結,且依附會透過內在運作模

(21)

式影響個體如何理解與因應外在的世界。依附傾向較為安全的個體,在 各個面向的發展與調適上有較佳的表現與功能,不安全依附者則反之。

本研究將採 Wang 與 Neville 所編譯之「關係結構問卷-中文版」 (Relationships Structure Questionnaire-Chinese),作為測量父親、母親依附 之工具(王櫻芬,2012),該量表區分為二個分量表,分別為「依附焦慮」 用以測量個體擔心或害怕被遺棄、拒絕的程度;「依附逃避」指個人無法 信任他人,對人際互動感到不適,以及自我倚賴的程度。計分上採李克 特式五點量表,選項由「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依序計 1 到 5 分。 得分越高指個體在該向度上的依附傾向越強烈,也代表越不安全。

研究限制

第五節

壹、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台灣地區之大學生為抽樣母群,而因人力、物力及時間之 因素採便利抽樣之方式,於北、中、南三區共抽取 17 所大學院校共計獲 得有效問卷 884 份。其中南部地區學生數偏少,且樣本中男女比例約 1: 2,因此樣本之代表性與背景變項上之影響無法完全排除,可能有失衡之 處。故其結果推論上可能有所誤差。 貳、研究工具 研究者所進行編譯之基本心理需求滿足量表,為忠於原題項翻譯與 其理論架構,因此依據原量表修訂者之程序進行結構修訂。過程中原量 表單一需求滿足層面之題項累贅相似題型過多,且存在反向計分之題型 易影響因素結構;且刪題修正後經驗證性因素分析發現量表之平均變異 數抽取量皆未達.5 之標準,其聚斂效度不佳、且整體解釋量偏低。而在

(22)

際上可能產生極大落差,因此可能因理想狀態呈現志業傾向偏高之可能。 綜上所述,需考量量表工具所導致的結果偏差。

參、變項間的共同變異

考量變項間共同方法變異(common method variance, CMV)對整體研 究模式之影響,即因測量上所產生之系統性上的誤差,即是構念效度上 的多測產生構念汙染與少測形成構念不足的狀況(彭台光、高月慈、林 鉦棽,2006)。本研究中因志業仍為發展中之理論概念,其含括多個生涯 理論的概念與觀點仍有待釐清,量表中涵括的構念可能並單一且為原本 理論假設概念所期待;且該量表以理想工作做為測量基準與實際情況可 能有所落差。綜合上述,構念可能受到汙染非原本所預期構念。此外, 基本心理需求量表編譯的變異數抽取量上偏低,可能有構念效度不足, 所得資訊不完整的情況。因此變項間所形成的相關可能並非真實的相關, 而是測量工具所致。為此研究結果的推論上可能產生偏誤。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欲探討與本研究相關的理論與研究發現,作為研究結果與討論 之依據。全章共分四節,將針對志業追尋、基本心理需求滿足,以及父 母依附分節說明,於最後一節中論述三者關係。

志業理論與相關實徵研究

第一節

在今日工作幾近成為個人生活的中心(Hall & Chandler, 2005),人的一 天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身處在工作的環境中。但人們追求成長與需 求滿足的渴望並不因此停止。正因如此,工作漸漸變成了個人找尋意義、 追求滿足及自我認同的重要方式(Judge & Bretz, 1992; Colby, Sippola, & Phelps, 2001; Shamir, 1991)。

呼應 Wrzesniewsku 等人(1997)對於工作態度的觀點,許多人在自 己的工作中,想要獲得的並不僅止於一份穩定的薪水;也不侷限在身份、 地位的提升;他們所追求的是一種有意義的工作,是富有內在意義且能 滿足個人需求的工作(Cardador & Caza, 2012)。換句話說,他們在追尋的 就是個人的志業(Dik & Duffy, 2009; Duffy & Sedlacek, 2007)。

由上述可知,工作已成個體生活中的核心部分,也因此有更多的個 體投入志業的追尋,期望從工作中獲得滿足,使人感到有意義與幸福。

壹、志業的基本概念 一、志業的定義

近年來志業的研究漸漸興盛,看法與觀點也漸漸多元,現今志業可 被定義為一種取向(Bellah, Madsen, Sullivan, Swidler, & Tipton, 1986),一 種態度(Wrzesniewsku et al., 1997),一種觀點(Duffy & Dik, 2013)。因此,

(24)

志業的定義在學者間難有一致性的看法。唯一對志業達成共識的部分在 於認為志業是一種心理構念,內含多種不同的生涯理論,但卻尚未被清 楚的瞭解與認識(Duffy & Dik, 2013)。志業在個人生涯發展中具有重要的 地位,Duffy 與 Dik(2013)也在其研究中指出志業傾向與生涯成熟有高度 的相關,他統合相關研究發現,指出志業傾向較高的大學生在生涯發展 上較為有計畫、有自信與擁有較佳的定向程度,即指志業對個體整體生 涯發展有相當高程度的影響力。 若將志業的定義區分類別來看,可大致分為兩類。一類為為早先研 究者們的看法,他們強調志業應置於歷史的脈絡下來理解,強調個人的 使命感,以及利社會的行為(Bunderson & Thompson, 2009);另一類為近 期學者的觀點,聚焦於個人身上,認為志業是一種追求自我實現的態度, 以及滿足個人需求的傾向(Duffy & Dik, 2013)。

針對志業的定義更精確且仔細地來說明,Dik 與 Duffy(2009)針對志 業提出幾項概念性的定義:其一、志業是一個連續性的光譜,並非有與 無的概念;其二、志業是持續性發展的歷程,而非一個已經探索完成的 結果;其三、志業是一個持續變動性的概念。Dobrow 的研究之中也對志 業提出幾項概念性的定義:首先、個體的志業有其特定性的範圍;其次、 志業是一個連續性的光譜,並非全有全無的概念,且可由高至低區分; 最後、志業並不會侷限於特定工作之上(引自陳啟文,2010)。兩位學者 的觀點,其實極為相似,多半認為志業乃是一種連續性的概念,非全有 全無,且有其變動的可能性。這些較為清楚且明確的概念進而影響了志 業測量工具的編製與應用(Dobrow, 2011; Dik, Eldridge, Steger, & Duffy, 2012)。

(25)

二、志業的類型 Dik 與 Duffy(2009)回顧志業的相關文獻後,將志業區分為三種類型, 分別為外在的感召、個人的意義與目的,以及利社會的動機取向。以下 簡短說明: 首先為外在的感召,此類型可以用志業的字面含意來說明,當個人 受到外在因素的召喚時,相對也必須存在著一個召喚者的角色,這個角 色可能來自於個人的信仰、家族的傳承、社會和國家的需要,或者是外 在任何個體的需要。簡而言之,個人受外在因素的驅使而投入工作中, 也在工作中感到有意義與滿足。其次為個人的意義與目的,這類型的人, 他們基於個人的目的與需要,對他們而言工作不僅為了生活所需,也是 他們在生活中表現自己的方式,透過工作他們獲得意義感與滿足感。最 後為利社會的動機取向,這類型的人工作的動機在於服務與奉獻,目的 是為了幫助他人,使他人變得更好,藉此過程獲得意義感與滿足感。 綜合上述,各個不同層面的定義與觀點,都將幫助我們更加深入理 解志業,透過不同論點的提出與整合,志業的輪廓將漸漸清晰,可知近 期以態度傾向定義志業的觀點與看法,更進一步了解志業傾向的培養對 於個人生活與職涯上的正向影響,更引發研究者以此觀點作為研究主軸 的嘗試。 貳、志業的來源與內涵 一、志業的來源 由前述定義中的整理可知,志業在過去多與宗教上的犧牲與奉獻有 所連結,認為個人志業是外在的強大力量所促成,是一種上帝賦予個體 的工作與任務,又或者是一種超越精神層面的靈性召喚。但近代學者的 觀點漸漸轉變,Hirschi(2011)提到志業可從個人內在發展而來,外在宗教 或信仰的力量並非必要的存在。許多學者更明確表達,志業源於個人內

(26)

在的觀點與近代的社會脈絡較為符合,他們認為志業並非來自於外在的 召喚,而是源於個人內在的熱忱(Dobrow & Tosti-Kharas, 2011; Elangovan, Pinder, & McLean, 2010; Hagmaier & Abele, 2012; Hall & Chandler, 2005)。 因此,已有學者以此觀點作為量表編製的依據,從測量個人內在的聲音 或者熱忱來理解志業。(Dobrow & Tosti-Kharas, 2011; Hagmaier & Abele, 2012)。 近期學者以訪談的方式對個人志業來源進行研究,以那些持有志業 的成人為對象進行訪談,結果顯示認為受外在召喚的占 22%,因使命感 驅使的占 22%,與自身需求最佳適配的(perfect fit)則佔 55%;研究者表示 雖然來源上有所區別,但因志業所帶來的幸福感與滿意度並無差異(Duffy & Dik, 2013)。 綜合上述,可知近期志業多被視為一種源自個體內在熱忱與興趣的 選擇傾向,是個體透過自我探索與整理的過程,找尋符合自身內在需求 與動機的目標與方向,是高度自我決定的態度與觀點,個人可從中獲得 意義並追求個人的快樂與滿足。 二、志業的內涵 回顧志業的相關文獻,可以發現與志業內涵有關的探討較少。近期 Duffy 與 Dik(2013)便指出,志業的概念與形成仍然是未來研究的重點之 一,而志業源於個人內在或外在,又或者是內外交互影響的結果,仍有 爭論,也必須要深入探究。以下,研究者將以近代學者的看法進行闡述, 主 要 聚 焦 於 因 個 人 內 在 熱 忱 等 因 素 而 形 成 的 志 業 進 行 探 討 , 以 Dobrow(2004)所提出的志業七大意涵進行說明後,再聚焦多向度工具的 介紹。此七大意涵也為 Dobrow(2011)運用於測量工具的編製上,同時研 究者所欲使用的測量工具,即是由該量表編譯而成。

(27)

以下針對 Dobrow(2004)所提之七大意涵進行描述以增進對於志業的 認識與理解,並結合相關學者的概念進行討論:

其所提出的意涵包括認同(identify)、全心全意(engulfs consciousness)、 熱忱(Passion)、終其一生(longevity)、使命感(a need to do it or urgency)、 對意義的追求(sense of meaning)以及自尊(self-esteem),其詳細的內容則如 下所示。 認同 (一) 此認同指個人對於自身的專業角色具有相當穩定的信念、價值觀感 和投入的動機,不僅認同他們自己的專業角色,而此專業角色也代表著 他們自己本身。Hirschi 與 Hermann(2012)的研究中發現志業與個體的工作 認同有高度的正相關。承前述,Dobrow 認為,當個體越認同自己在工作 中的角色時,志業便漸漸形成,當志業形成後個人對於職業的認同也越 來越強烈,形成一個穩定的循環模式。 全心全意 (二) Dobrow 指出,當人們投身志業時,往往將精神與意識全部投入其中, 專注且心無旁騖。這樣的觀點與正向心理學中的心流經驗(flow)有其相似 之處,學者認為當人們極度專心投入事物的進行時,將對時間流逝的知 覺降低,此即稱為心流(Csikszentmihalyi, 1990)。近期的研究中皆指出, 心流經驗將為個人帶來正向的影響,如透過回顧心流經驗獲得心理上的 滿足,以及心流經驗過後的幸福感提升等等(李鑑軒,2007;籃文彬, 2012)。 由此可知,心流經驗對於個體的正向影響,也與志業有相似之處。 而針對志業的全心全意,Dobrow 認為或許不如心流那般投入,但其投入 程度將比心流來的持久,當個體投入志業的工作情境時,將維持一種長 時間的持續性,此非心流所能達到的。

(28)

熱忱 (三) 熱忱指個人是發自內心的投入且感到愉悅、開心,個體非因外在的 因素而投入,乃是因為自身內在動力的驅使。在近期的志業研究中,針 對其來源區分外在的感召、使命感,以及符合自身的需要與熱忱三類, 學者認為熱忱是近期志業的主要來源,是源自於個人內在的動機與需求, 非外在力量的驅使(Duffy & Dik, 2013)。

談到內在的動機勢必論及需求,從此處著眼,志業也常被人與自我 實現置於同一類別,依據 Maslow 的需求層次理論,自我實現的追求是理 論中最高層次的部分,是個人發揮他最大能力,並期許能夠達成自身理 想與抱負的表現(李美華、吳凱琳譯,2007)。然而,在 Elangovan、Pinder 與 McLean(2010)的研究中則將自我實現與志業進行了概念上的區分,認 為兩者雖然有相似之處但並非完全相同,自我實現追求發揮個人最大潛 能,因此在志業的層面上非必要因素,但可被視為其補充的概念,是催 化志業的重要動力。但 Maslow 的理論中主張,人有一種內在或先天自我 實現的成長傾向,透過這樣的傾向,內在需求逐層滿足,以此引導個人 朝向健康、有意義與幸福的目標前進(彭運石,2001),對照研究動機中 Maslow 對於工作的註解也可發現與個人熱忱相互呼應之處。 終其一生 (四) Hirschi 與 Hermann(2013)的研究中指出,當大學生抱持志業的態度時 將有助於生涯規劃及生涯自我效能提升。這樣的研究結果呼應 Dobrow 的 看法,她認為當個人將其工作視為志業時,其生涯的規劃上便不再受到 時間所限制,而是會把這項工作的未來發展與方向直接與個人的生命相 互結合。就如志業中那些利社會取向的個人,將奉獻與服務當作是他這 一生必然投入永不終止的行為。

(29)

使命感 (五)

從字面上來說,使命感相較於外在的感召更貼近於宗教性的意義, 就如早期的志業定義來說,著重其歷史脈絡,是受到強大的外在力量所 驅使,強調利社會的行為(Duffy & Dik, 2013)。但 Dobrow 認為宗教思想 可以是塑成志業的重要因素,但並非是絕對必要的條件,此看法與 Hall 與 Chandler(2004)的觀點相似。另外 Steger、Pickering、Shin 與 Dik(2010) 在其研究之中則發現影響大學生工作態度的關鍵並非宗教或信仰的熱忱 或經驗,而是取決於個人是否抱有志業的態度。因此,此處所指使命感, 並非侷限宗教信仰,此觀點支持近期認為志業源於個人內在的立論。 對意義的追求 (六) Dik 與 Duffy(2009)認為,志業能提供個人有意義的感受,滿足個人 自身的需求與期待;意義並非外在事物所能衡量,而是個人內在的主觀 判斷。意義的重點並非外在的眼光而是個人的價值與觀感,無關呼於物 質層面的需求,是個人內在心靈的滿足。在 Dobrow 之後,Hagmaier 與 Abele(2012)所發展的志業模式中,意識與意義(Sense and Meaning)的部分 即與此相呼應,可知意義追求對於志業的重要性。 自尊 (七) 此處所指自尊與前述意義追求有相似之處,多是強調個人的主觀感 受,並非外在的評價與觀感。簡單來說即是個人透過志業的投入後,對 自身能力的主觀感受。Dobrow 指出此處自尊乃指投入志業後所帶來的相 關感受,非指個人廣泛性的層面。 綜合上述,Dobrow 所提出的概念可知,他聚焦於個人內在對於工作 的感受與想法,多是個人主觀的認知與感受,較少論及與外在環境之間 的關係,呼應近期學者們視志業為一種個人態度與傾向的普遍看法,為 研究者所重視。

(30)

三、志業的測量工具

根據前述文獻的整理並對照研究者目的,搜尋志業量表中針對大學 生的相關運用,研究者欲聚焦近期志業源於個人內在並視其為一種態度 與傾向的應用,因此鎖定以個人內在熱忱為主所編製之相關量表,並選 定可以多向度的方式探討志業內涵之工具 ,以此進行篩選。首先為 Dobrow 與 Tosti-Kharas(2011)所編製之 Calling Scale,後經韓楷檉等人 (2013)編譯形成大學生志業量表-中文版;其次,Hagmaier 與 Abele(2012) 所編製之多向度志業量表(multidimensional calling measure),其內涵層面 與前者相似,但因量表使用對象為職業工作者與研究者所需不符。而近 期廣泛受到應用的志業量表-簡短版(brief calling scale),該量表以個人狀 態區分探尋志業(search)與持有志業(presence)二部分,與研究者所欲探討 內 涵 層 面 不 同 ; 此 外 , 另 有 志 業 與 職 業 問 卷 (calling and vocational questionnaire),該量表除區分探尋與持有之外,更區分志業來源,分別為 超自然的召喚、個人目的與利社會取向三類(Dik, Eldridge, Steger, & Duffy, 2012),亦與研究者之目的不同。因此,選定以韓楷檉等人編譯之大學生 志業量表-中文版作為測量工具。 四、影響個人志業的相關因素 面對志業的來源與內涵仍處於有待探索的階段,影響個人志業形成 的因素也尚未完全釐清。因此研究者透過文獻回顧整理可能影響志業的 背景因素,其中 Duffy 與 Sedlacek(2007)指出社會角色上的差異往往可 能會對個體的志業造成不同層面的影響,其研究表示女性的志業在社會 貢獻這一層面上往往高於男性。但近期 Dobrow 與 Tosti-kharas(2011)曾說 明志業的傾向與態度雖會因不同階段狀態而有所增減,但並非隨個人年 齡的成長而有不同,也不支持性別會對於志業造成個體上的差異。而林 運翔(2014)的研究中嘗試針對性別與年級進行分析,而研究結果中僅有女

(31)

(2006)的研究中指出個人打工經驗對於個體生涯成熟有所助益,而個 體生涯成熟與志業有高度相關,為此將之納入背景變項。

基本心理需求滿足理論與相關實徵研究

第二節

本研究中所指之基本心理需求滿足源自於自我決定理論。因此,在 闡述基本心理需求滿足的概念前,將先針對其理論基礎進行說明,即針 對自我決定理論的概念進行闡述,而後聚焦基本心理需求滿足的探討。 壹、基本心理需求滿足的定義與理論基礎 一、基本心理需求滿足與自我決定理論 自我決定理論指出要瞭解個人的行為動機,需先考慮到他的基本心 理需求滿足程度;藉由滿足的程度,能了解社會環境因素與各人特質如 何影響動機形成與個體自我決定程度(Deci & Ryan, 2000, 2008b)。自我決 定理論中指出,基本心理需求滿足是個人內在動機形成的主要因素,亦 是具備良好功能、邁向個人成長、整合、幸福與拓展社交的重要資源與 條件,它將促發及引導個人的行為,是個人自主決定程度高低的關鍵(Deci & Ryan, 2000, 2008a)。基本心理需求滿包含三項,依序簡單說明:自主性, 即個體面對生活能自主選擇與決定的感受;勝任感,即個體因應生活中 挑戰的效能感;關係感,指個人與他人互動關係中正面且有益的感受 (Brien et al., 2012)。

自我決定理論乃是由 Deci 與 Ryan 兩位學者所提出,其基本假設認 為人們天生就有追求心理成長和發展的傾向,因此會主動追求自主感、 勝任感、關係感等三項基本心理需求的滿足(Ryan & Deci, 2000)。Ryan、 Kuhl 與 Deci(1997)說明自我決定理論含括多個不同面向的理論概念,運 用傳統實徵的研究方式說明社會脈絡與認知因素如何影響個人的動機與

(32)

行為品質,更可藉此瞭解個體自我決定程度的高低;理論中特別重視有 助於個體發展與成長的內在資源,以及個人動機的自我調節兩層面。 該理論認為個人行為的動機源於基本心理需求的滿足,但也表示此 動機會受到外在環境因素的影響,而進行個人內在的自我調節歷程;此 歷程便是將個人的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進行整合、內化與調適的過程, 其結果最終將影響個人的行為品質與意圖的持續,甚至是個人的幸福感; 而基本心理需求的滿足程度便是個人自我決定程度的重要指標(Deci & Ryan, 2000)。 自我決定理論中包含四個不同的理論概念,基本心理需求理論即其 中之一,各從不同面向描述動機的形成與影響,分別為認知評價理論 (cognitive evaluation theory, CET)主要說明外在社會脈絡與個人認知如何 影響個體內在動機;有機整合理論(organismic integration theory, OIT)解釋 個體面對外在因素影響時,個體如何進行內外在動機的處理與因應;因 果取向理論(causality orientations theory, COT)說明不同個體於相同情境 下所存在的動機差異,以及基本需求理論(basic needs theory)指自主感需 求、勝任感需求、關係感需求等三項(Ryan & Deci, 2002)。

二、基本心理需求與動機

在前面的闡述中經常提到內外在動機的與基本心理需求滿足之間的 關係,因此研究者將描述其概念。自我決定理論依據個人行為的不同原 因和目標區分動機為三個類型,依自我決定程度由高至低為內在動機、 外在動機、無動機三個層面,以下分項說明(吳玉真,2011;陳韻婷, 2010;鍾孟玲,2010;Ryan & Deci, 2000a, 2000b):

內在動機 (一)

指個體的行為或具有之傾向是源自於對該事物本身的興趣與滿足, 而非外在的酬賞或誘因;同時該行為與傾向是依照自身的意願與想法做

(33)

決定,而非外在的規範或驅策。而內在動機經後續的學者研究進行多向 度的區分,其包含求知的、完成的及體驗刺激的三種不同向度,用以更 細緻的說明個人內在動機。而有高度基本心理需求滿足之個體才較為容 易產生內在動機。 外在動機 (二) 指的是個體受到外在不同的因素影響,因而必須進行不同形式的自 我調節歷程,在此歷程中個體將外在動機內化之後作為持續投入的動力。 其中學者針對自我調節區分四種不同型態,依照面對外在動機時的內化 程度由高至低排序,可區分為整合調節、認同調節、內射調節、外在調 節四類,前兩類可歸為高自我決定動機,而後兩項則歸類為低自我決定 動機,前者較趨向於個人內在動機的層面,而後者往往是受到外在期望、 酬賞規範、甚至是懲罰的影響,而非自我決定或選擇的。而此處對於外 在動機的調節與內化程度受基本心理需求滿足的影響極大。 無動機 (三) 指的是個人與該項事物缺乏連結,將會有此現象出現,簡單來說既 沒有內在的目的、亦沒有外在酬賞的期待,且認為無法對自身或外在事 物造成影響與改變,個體因無法調適自己與改變外在環境,漸漸產生無 力感而放棄。基本心理需求與目標無法相互呼應的狀態下,需求未能滿 足兒形成。 由上述動機的向度區分可知,動機的區分上是按照自我決定程度的 高低,越傾向內在動機的層面,心理需求滿足的程度越高,個人也越是 正向與積極;越是偏向外在的動機層面,個人具有較負面、無控制感且 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的感受,藉此區分可幫助理解動機與行為結果、品質 之間的關係。而基本心理需求滿足即是個體

(34)

貳、基本心理需求滿足之概念與內涵 一、基本心理需求滿足之基本概念

基本心理需求的定義是基於自我決定理論與多項人格理論對於需求 的概念部分整合而來,例如 McClelland 與 Murray 認為需求是被學習追求 而獲得;而 Maslow 與 Kohut 則認為心理需求是源自於個人內在,基於這 些概念經多位學者逐步整理萃取而分別提出(Deci & Ryan, 2000),是所有 個體共有的基本心理需求,即自主感、勝任感與關係感等三項,其結果 直接支持了自我決定理論的概念;除此之外,自我決定理論認為基本心 理需求不同於 Maslow 的需求層次,其概念為三項需求同等重要,彼此相 互影響(Sheldon, Elloit & Kasser, 2001)。

承前述,針對基本心理需求滿足的概念中,幾項不同於以往需求理 論的部分進行說明,首先,此三項需求不同於過去所指的一般生理需求, 但卻與生理需求一樣都是源自個人內在,而此需求是生來所需長久存在 的,伴隨個人於人生全程之中(Ryan, 1995);其二,過去當面對個體差異 之際往往在需求的測量上形成爭論,在此點上,基本心理需求滿足聚焦 的是「個人的滿足程度」,並非「需求程度」,因此較不受此層面影響, 可作為預測個人良好調適功能的重要因素;第三,過去的需求理論中總 認為特定需求的匱乏會引發特定行為,而當需求滿足時行為才會停止但 依據自我決定理論的看法,個人並非因需求缺乏而產生行為,而是當個 人的需求達到滿足時,才會促使個人主動投入後續不同需求滿足的活動 (Deci & Ryan, 2000)。

綜合上述,除前述差異之外基本心理需求滿足的概念著重於說明對 於個體內在動機的影響,其中一般需求理論多著重在個人需求的匱乏引 起個人行為,而基本心理需求滿足相較之下認為是需求滿足後觸發個人 的行為並非匱乏導致,且清楚的說明各項需求滿足程度所能為個人所帶

(35)

來的影響與不同,同時此三項需求滿足對於個人依循自身意願選擇與決 定具重要影響,在此脈絡下可呼應研究者對於後續志業傾向影響的假設, 因此為研究者考量採用。

二、基本心理需求之內涵

以下針對三項需求內涵進行描述,同時區別與心理學界的相似概念 (Broeck, Vansteenkiste, Witte, Soenens, & Lens, 2010; Deci & Ryan, 2000):

自主感需求滿足 (一) 指個人的行為上是否源於自己的意願、興趣或價值,其重視在生活 中的任何選擇與行為能夠自主決定的滿足程度。值得注意的是此概念並 不同於組織心理學中的自主性,此處所指的是完全的自由與自主,而組 織心理學中的自主性並不是完全的自主決定,因為仍是遵循某些規定與 要求,如受雇的員工和雇主之間的關係等等。 勝任感需求滿足 (二) 指個人能夠有效與環境互動,讓自己感到自身具有效能感的滿足程 度,這有助於個體傾向去探索與應對外在的環境,並投入具挑戰性的任 務之中以提升和發展自己的能力。這與組織心理學中的概念並無衝突, 並與 Bandura 所提的自我效能相似,唯一不同的是,自我效能指的是,個 人具有相信自己能夠在未來完成某項特定任務的信念,而勝任感是較為 廣泛非特定的,簡言之即是感到有效能的經驗,如熟悉某項工作或任務, 除此概念上的差異之外其相關性極高。 關係感需求的滿足 (三) 指的是渴望與他人有所連結,成為團體中的一份子,去關懷與照顧 他人,同時也被照顧、被關心,這樣的需求與傾向就如同 Bowlby 在依附 理論中所提到的,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傾向。其內涵與組織心理學中的社

(36)

會支持,以及工作中的寂寞感有相關之處,多為穩定個人內在動機的重 要因素。 三、基本心理需求與內在動機 如前述,此三項需求的滿足有助於個人內在動機的發展,並且促使 個人做出投入與承諾的行為,簡單來說,個體會被那些能夠提供需求滿 足的事物所吸引而投入,而在投入的過程中若個體能感受到基本心理需 求滿足的經驗,將提升其持續投入的意願與做出承諾的可能(Deci & Ryan, 2000)。由自我決定理論的整體層面上來看,基本心理需求滿足的概念, 可幫助我們理解不同的背景因素,將如何影響個體動機形成、自我決定 的程度與行為的結果(Deci & Ryan, 2008b)。

進一步深入基本心理需求滿足來看,Deci 與 Ryan(2000)指出,自主 感需求滿足和勝任感需求滿足對於內在動機的重要性已受到肯定,此二 項有助於個人興趣的維持,呈現較佳的學習、表現與幸福感;而關係感 在相關研究的結果中,其影響卻不是那麼的明顯,但透過依附理論的論 述與部分研究結果顯示,對孩童而言,在關係感需求滿足程度不高的環 境下學習,其內在動機明顯薄弱。據此可知,個體的投入與承諾非單純 的只是針對事物本身的興趣,關係的需求滿足仍是重要的部分。 Ryan 與 La Guardia(2000)亦指出關係感需求滿足對於內在動機的重 要性其實隱含著 Bowlby 的依附理論,當幼兒對父母有安全的依附關係時 便能自主地去探索外在環境;自我決定理論中提出,當個體擁有安全的 依附關係時,個人的內在動機得以穩定的發展。由上述理論基礎可知關 係感的需求滿足亦有其重要性存在。 若從文化上的層面進行探討,Ryan 與 Deci(2000a)在其以幸福感為研 究主題的發表中曾指出,個人自我決定的程度將受到不同環境脈絡和其 區域文化的整合性影響。而 Ryan 與 Deci(2000b)的研究中更提出外在動機

(37)

觸發的行為,即指那些因外在動機內化後所產生的行為,並非源於個人 的興趣;但以不同的觀點來說,這提供了一個具體脈絡讓我們瞭解關係 感的重要,基於重要他人、同儕、團體或文化認同的關係,藉由內化的 過程,這些也都將成為個人內在動機的一部份。 論及不同文化的影響,基本心理需求在文化脈絡的討論上亦有爭論, Markus、Kitayama 與 Heiman 主張需求是從文化中學習而來,強調文化脈 絡的影響是極為重要的一部份,舉例來說,自主感需求的滿足在東方的 集體文化下,其角色與重要性並不如理論所述,相對而言關係感對於集 體主義才是影響個人動機較為重要的因素(引自 Deci & Ryan, 2008b)。但 自我決定理論的觀點中,雖認為文化影響確實存在,需求的傾向或許因 文化而不同,但因需求滿足而感到幸福的經驗,並不因文化而有所差別; 而且在不同文化傾向國家的研究中,基本心理需求可預測幸福感的結果 並無不同(Deci & Ryan, 2008a, 2008b)。

綜合上述,在自我決定理論認為,個人追求成長與整合達至幸福的 來源並無不同,而探討基本心理需求因文化脈絡與背景因素所產生的差 別,有助於我們理解不同脈絡對於動機形成的影響。回到自我決定理論 的概念下,背景脈絡的影響本為其理論概念中所重視的一部份,探討不 同社會因素對於動機行為的影響是其主軸,而基本心理需求滿足的概念 在其理論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四、基本心理需求滿足的研究模式 Deci 與 Ryan(1985)所提的自我決定理論並不如同現今之樣貌,原本 的理論中說明基本心理需求扮演著社會背景因素和動機之間的中介變項, 因此當社會情境因素能提升個人基本心理需求滿足程度時,亦能對動機 產生正向的影響,Vallerand 據其理論進行擴展,提出結合內外在動機的 調節歷程,並於其後加入行為結果的評估(引自吳玉真,2011)。

(38)

而國內,陳韻婷(2010)表示自我決定理論主要在探討個體行為動 機的影響因素,同時將動機的發展視為一個連續性的過程,因此針對各 領域的相關研究進行整合歸納,提出以社會脈絡與個人認知,藉基本需 求滿足的中介效果,進而影響動機自我調節類型,並影響個人的行為品 質。指出個人社會脈絡支持與否和自身對於週遭環境的解讀,將影響個 人基本心理需求的滿足程度;同時基本心理需求若能充分滿足,則有助 於個人內在動機的穩定發展,進而影響個人行為的品質與意圖。 綜合上述,基本心理需求滿足的角色在此架構中扮演極為重要的角 色,是該研究的重要基礎。透過多位研究者的整合與歸納,可清楚瞭解 此一連續性動機形成架構,有助於研究者清楚置入相關的變項與因素, 作為探討行為、動機與個體環境的影響因素的重要視框。 參、基本心理需求的相關研究 研究者瀏覽近年來與基本心理需求的相關的研究,可發現其應用範 圍極廣泛,區分幾個領域分別描述: 在區分領域前先針對基本心理需求滿足的影響影因素進行討論,理 論中指出需求滿足的成度並不因年齡成長而有所不同,乃因各人不同情 境脈絡下的影響。而針對性別上,可細緻區分各項需求滿足討論,陳皎 眉、胡悅倫與周育瑩(2009)指出因傳統主流文化上多數強調男性表現 獨立、自主以及堅強果決且具競爭性的特質描述,而女性多被賦予期待, 希望能夠順從、討喜重視關係和諧的特質。具此脈絡與觀點可知,男性 較女性被期待自主決定,強調高度的自信與效能面對環境的競爭與挑戰, 而女性被期待維持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據此可知,男女性別對於個人 基本心理需求滿足上的影響。

(39)

一、教育領域

經相關研究證明,運用教師或家長建立的外在支持情境以滿足學生 學習中的基本需求,有助其於學習動機的內化,並提升投入專注的程度, 影響學業表現(杜容瑩,2007;薛凱方,2011;簡嘉菱,2009;Reeve, Carrell, Jeon, & Barch, 2004; Vansteenkiste, Simons, Lens, Sheldon, & Deci, 2004)。 其中薛凱方(2011)運用自我決定理論的概念以基本心理需求、生 涯自主動機和生涯定向三者作為教師支持、父母支持和學習投入間的中 介變項,印證外在的環境支持將影響個人的基本心理需求滿足程度,而 基本需求滿足程度會進一步影響生涯自主動機,再由生涯自主動機對生 涯定向產生影響;而其另一模式中如同前述的路徑,但不同的是生涯自 主動機與生涯定向對個人學習投入皆有影響。 二、運動領域 運動教練或帶領者的帶領方式與風格,若能提供自主支持的環境, 對參與者或運動員的需求滿足與動機內化有正向幫助,得以提升其對運 動的投入與持續性(吳玉真,2011;Amorose & Anderson-Butcher, 2007; Edmunds, Ntoumanis, & Duda, 2006; Lim & Wang, 2009)。

三、志願服務者 除此之外陳韻婷(2011)以青年國際志工為對象向的需求與動機研 究中指出,志工們多屬於內在動機調節,亦即偏向個人自我決定的內在 動機出發,而其關係感的需求滿足扮演內在動機中的重要角色,當基本 需求滿足程度越高,其自我決定的的程度也越高。 四、生涯層面 包括生涯自主決定量表的編製(Guay, 2008),而前述薛凱方(2011) 的研究中亦是生涯領域的應用,Guay、Senecal、Gauthier 與 Fernet(2003)

(40)

的研究中指出父母的自主性支持能夠提升個人生涯自我抉擇效能與個人 生涯自主決定的提升,進而由此兩項影響並降低個人生涯未定的程度。 五、工商領域 企業工作職場的運用上,包含工作基本需求滿足量表的編製(Brien et al., 2012)。多數研究者運用該量表結合動機理論評估個人在職場中的幸福 感與滿意度,其結果都指出當職場環境能給予個人工作基本需求滿足時, 其個人幸福感、滿意度和身心健康都有較佳的表現,對於組織的承諾與 投入也較高。(陳世志,2002;劉品瑤,2012;歐宬烽,2013;Gagne, Boies,

Koestner., & Martens, 2004)。 六、依附理論的整合運用 首先是 La Guardia、Ryan、Couchman 與 Deci(2000)以依附作為社會 背景脈絡中的影響因素,基本心理需求滿足作為中介,以探討與幸福感 間的關係,此研究整合了自我決定理論中的多個概念,亦證實個人依附 關係對於基本心理需求滿足與幸福感的影響。而後 Wei、Shaffer、Young 與 Zakalik(2005)的研究中也指出個體若能形成安全的成人依附關係,他 們更有機會去經驗到基本心理需求中自主性、勝任感與關係感的滿足, 也有較低的寂寞感、憂鬱與羞愧感。國內陳金定(2008)的研究中指出 基本心理需求為親子依附關係與羞愧感之間的完全中介變項。而後 Ullrich-French 等人(2011)根據 La Guardia 等人(2000)的研究,並參 考自我決定理論的論述將依附理論與自我決定理論結合產出其研究架構, 供後續研究者實際運用,如下圖 2-1。

(41)

圖 2-1 整合依附理論與自我決定理論

翻譯自“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and physical activity mo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by S. Ullrich-French, A. L. Smith, A. E Cox, 2011, Journal of

Psychology, 26(8), p.1065. 綜合上述,基本心理需求被廣泛的運用在個人行為動機與心理健康 上的相關研究之中,而根據 Ullrich-French 等人(2011)所提出將依附關 係與自我決定進行整合的理論研究模式,可用來針對個人不同層面上的 相關變項研究,為研究者所具體運用的部分。 七、基本心理需求的測量 基本心理需求滿足的測量上,如上述相關研究中會因為應用場合與 領域的不同而針對三概念作特定領域的修改,研究者皆因各自的需要進 行量表的修訂與編製。國內定陳金定(2008)研究中所編譯之基本心理 需求量表,該量表乃依據基本心理需求滿足的概念,並參考 Wilson 等人 所編製 BPNS-E(The Psychological Need Satisfaction in Exercise Scale)內容 進行編製,以高中生為研究對象,經驗證性因素分析與信效度考驗,但 其量表測量之題向皆為反向題,得分越高表示需求滿足的程度越低。

而為國外廣泛運用的 Basic needs satisfaction in general scale(BPNS-G) 乃 Deci 與 Ryan 兩位學者發表於其自我決定理論的專屬網頁上供所有研 社會背景因素 依附 可能的中介 因素 自主感 勝任感 關係感 健康/正向的 結果 動機 行為

(42)

究者徵詢同意後運用,量表共計 21 題,區份自主感、勝任感與關係感三 個分量表。而近期 Johnston 與 Finney(2010)進一步針對該量表進行研究修 訂為 16 題版本,該量表經驗證性因素分析與外部效度的嚴格考驗後發表。 研究者將徵詢作者同意後進行編譯並實際運用。

父母依附理論與相關實徵研究

第三節

因相關文獻研究的闡述,研究者欲以成人依附取向作為測量父母依 附的依據,因此先從傳統依附理論出發,進而聚焦成人依附取向,並說 明運用該取向之基礎。 壹、早期依附理論之基本概念 Bowlby(1982, 1988)藉由觀察嬰兒與主要照顧者間互動的結果,發展 其依附理論,指出依附是嬰兒與主要照顧者之間所形成的一種強烈且持 久的情感連結,也是一種持續尋求與照顧者親近的傾向,不會因為時間、 情境而改變。張春興(2002)指出人與人之間親近的傾向就是依附,個 人能夠接近他想親近的對象時將會感到安全與滿足;就如 John Bowlby 的觀察,嬰兒為了獲得保護與照顧,用哭、笑發出聲音等方式,引起主 要照顧者的注意與回應,進而獲得需求的滿足,也透過這樣的互動形成 穩定的依附關係。 承前述,嬰兒為吸引主要照顧者注意的行為,稱為依附行為,從演 化的觀點上來看,嬰兒初生時並不具備獨立生存的能力,因此需透過依 附關係的建立,以獲得需要的照顧,此時主要照顧者亦為幼兒的安全堡 壘,更為其主動探索外在世界與環境的安全感來源(Bowlby, 2005)。 Holmes(1993)更進一步說明依附行為的對象,是特定且可以和其他人 有所區別的,因此依附關係有其無法隨意取替的獨特性。但當個體面臨

(43)

不同發展階段時,依附的主要對象就可能有所不同,可能擴大到同學、 老師、或異性伴侶(Ainsworth & Bowlby, 1991; Bowlby, 2005)。在依附的 研究發展中,自 1970 年代初期,主要對象開始由嬰幼兒延伸至成人,慢 慢著手成人依附的理論建立與研究,同時也開始重視跨文化上的依附研 究(Bretherton, 1992)。 綜上所述,早期依附理論聚焦於幼兒與主要照顧者間依附關係的形 成,藉此歷程之中的互動關係經驗,作為研究個體不同層面的重要影響 因素,以探究依附對於個體未來發展的影響;而後延伸到個體與不同關 係對象、不同人生階段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影響,試圖將依附理論作為 理解個體人生全程的重要理論框架。而前述所提到的主要照顧者,一般 來說即指父母親,而此依附關係多半亦指父母依附。因此,父母親在依 附理論之中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不僅影響幼兒依附關係的形成,亦影 響個體的未來發展。 貳、依附關係的分類與內在運作模式 一、依附關係中的內在運作模式 依附理論的描述中,依附是為了滿足個體生存與情緒連結雙方面的 需求而形成的關係,而這樣反覆的互動經驗會促成個體形成自己與他人 互動時的內在表徵,進而形成個人的「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此模式的建立,可幫助個體去預測和瞭解外在的事物與環境, 做出有利自己生存的反應;具體來說,它將影響個體面對外在環境時的 價值、態度和行為,當個人感受到威脅時會反應在我們面對事物的評價 和 預 期 上 (Ainsworth, 1989; Bowlby, 1988; Lopez & Brennan, 2000; Pietromonaco & Barrett, 2000)。

Collins 與 Read(1994)透過其實徵性的研究,探究不同依附型態的個 體其歸因與解釋的過程情緒及行為間的差異,並依照其研究結果來說明

(44)

內在運作模式的影響機制,他認為當個體與依附有關的經驗與記憶受到 促發時,會影響個體的認知與情緒,進而影響個體的行為。Feeney 與 Noller(1996)也認為內在運作模式的機制含括認知、行為及情緒三個層面, 三者交互作用下將影響個體與他人之間的互動關係。 綜合上述,內在運作模式的發展,會隨著時間表現出穩定性,但仍 有可能隨著成長而有實質上的改變,且在潛意識層面持續運作著,影響 個人日後在關係中的思考、感受及行為表現(Bowlby, 1988; Pietromonaco & Barrett, 2000)。Ainsworth(1989)曾提出在青少年與成人的發展階段時, 會產生新的依附與照顧系統(caregiving systems),例如:同儕和伴侶關係 的建立,將使原本與父母依附中發展而來的內在運作模式變得更為複雜 且細緻。 二、依附關係的分類 依附型態的分類上,一般常以嬰幼童和成人為對象區分。在嬰兒上 最早為 Bowlby 以理論概念為基礎,將依附分安全型與不安全型兩類 (Sharf, 2006)。而後 Ainsworth 等人運用陌生情境實驗進行觀察:即是以 孩子在母親與陌生人出現與離開的不同情境下,觀察孩子對於陌生環境 的探索行為,以及如何因應與母親分離所產生的焦慮,進而歸納並區分 出三種依附類型。第一類為安全依附型(secure),該類型相信父母親能夠 適時地回應個體的需要、有助於嬰兒因應外在負面或者令他感到害怕的 環境,因此能自在地探索並且與他人互動,也能適時的表達自己面對母 親 分 離 與 重 逢 時 的 焦 慮 與 開 心 ; 其 二 是 焦 慮 - 抗 拒 / 矛 盾 型 (anxious-resistant/ambivalent),該類型對於父母是否會回應自己的需要感 到不確定,因此總是處在焦慮的狀態下,一方面不願意離開母親,也較少 主動探索四周環境,而當母親離開時感到不安,與母親重逢時卻又表現 生氣、拒絕親近等行為;最後是焦慮-迴避型(anxious-avoidant),該類型

(45)

對於自身需求是否能得到回應不具信心,在母親身邊時沒有明顯互動, 但能主動探索環境,同時對於母親的離開與返回沒有明顯的情緒, (Bowlby, 1988)。 綜合以上,依附理論透過類型的區分與內在運作模式的闡述,來幫 助說明依附關係如何形塑個體看待自己、他人與外在世界的想法,進而 理解依附對個體認知、情緒與行為的影響。而後成人依附的相關理論學 者便以此為基礎,將研究對象由嬰兒與孩童轉換至成人族群,以探索與 研究依附對於成人各個面向上的影響。 參、成人依附取向 過去 20 年來 Bowlby 的依附理論已成為研究個體情緒調適、人格發 展與人際互動上的重要理論,而成人依附研究中的一項重要假設即是個 人會透過早期與重要他人之間的互動經驗建立屬於自己的內在表徵與運 作模式,以此作為理解和因應外在世界的重要基石(Cassidy & Shaver, 2008; Fraley, Heffernan, Vicary, & Brumbaugh, 2011)。

Fraley(2002)統整早期依附關係及成人依附關係的相關研究並進行後 設分析,根據其結果指出,在安全依附型的個體其依附的發展是相當穩 定且一致的,但也進一步說明,除了那些在生活中曾面對重大轉變的個 體外,其成人依附多趨近早期的原始依附型態。此研究結果支持過去理 論中的假設,早期依附關係將對未來成人人際及親密關係的發展造成影 響,也支持了運用早期依附關係預測個人未來發展的研究基礎。 Mikulincer 與 Shaver(2007)亦指出成人依附系統的運作會受到個人主 要依附型態的不同而有所影響,其型態的影響主要在個人對威脅評估時 不同內在表徵的轉變和個體尋求趨近與支持的行為,此系統亦可決定面 對壓力時是否能夠仰賴個人安全感與能量去因應與面對。因此成人與兒 童不同之處在於,成人更有能力去尋求趨近的對象,因為個體隨著經驗

(46)

與年齡的成長,變得更有能力建立安全對象的心理表徵,往往不需要實 際尋求趨近的行為。

後續以成人依附為基礎的不同研究中,可總結歸納出一個共同的結 果,即安全依附類型或傾向的成人,在各個面向上的發展與調適有較佳 的表現與功能,而不安全依附者則反之(Lopez & Brennan, 2000)。由此可 知,良好的成人依附傾向與型態,為個體生活與發展的良好基礎,在面 對不同的情境時能夠有較佳的表現與因應能力。 而在成人依附的研究發展中,先後有兩種不同的區分模式,一是較 為傳統的類型模式,其外是近期發展的向度模式。 一、成人依附取向的類型模式 首先是 Main、Kaplan 與 Cassidy(1985)以訪談的方式進行,探索與分 析受訪者對於早期依附的經驗與記憶,區分出自主型(autonomous)、佔有 型(preoccupied)、忽視型(dismissing)與未解決型(unresolved)等四個依附類 型。其後 Hazan 與 Shaver(1987)針對成人的親密關係為主軸,以 Ainsworth 觀察嬰兒的分類為基礎,將其轉化為成人依附關係,分為安全型依附、 逃避型依附與焦慮型依附三種類型,並據此為研究基礎進行實際的成人 親密關係研究,用以了解不同依附型態對親密關係所產生的影響。 由上述的分類,可以想見欲將個體的依附進行類別的區分時,常會 發現有些處於模糊地帶的特質,增加區分時的困難,也常常因分類方式 的不同、以及研究者對於分類理解的不同,將造成研究結果呈現上的差 異(李靜如,2007)。 二、成人依附取向的研究與分類模式轉變 自 Hazan 與 Shaver(1987)提出成人依附的區分方式之後,其理論與概 念被廣泛地運用在許多研究之中,其中多以成人的親密關係為主軸,也 探討早期親子互動關係與依附對於成人親密關係的影響。

(47)

此時,Collins 與 Read(1990)提出不同於舊有的研究觀點,其一便是 透過因素分析萃取依附分類中的共通因素,發展成人依附的向度測量模 式;其二將研究重點由親密關係的互動延伸至個人對於自我與外在世界 的信念,將焦點拉至個人內在運作模式的層面;其三為以依附的向度測 量模式來研究個人在親密關係中的影響,並延伸至早期依附經驗對於個 人親密關係的影響。 三、成人依附取向的向度模式 Collins 與 Read(1990)首先運用因素分析的方式萃取成人依附之中的 共同因素,以不同於 Hazan 與 Shaver(1987)的向度模式來理解成人依附, 其中包含依賴(depend)、焦慮(anxiety)、親近(close)三個不同向度,分別指 信任與依賴他人的程度;害怕被拋棄不被喜愛的程度;對於親近與親密 互動的自在程度,以此三向度來描述不同依附型態在親密關係與人際互 動中的樣貌。

而後 Bartholomew 與 Horowitz(1991)依據 Bowlby 的理論,參考理論

中兩種不同內在運作模式的假設,發現可採用「自我模式」(對自己的看 法與觀點)與「他人模式」(對他人的看法與觀點)兩個向度來進行區分, 共分為四個依附型態,即安全型依附(secure)、焦慮型依附(preoccupied)、 害怕-逃避型依附(fearful-avoidant)、忽視-逃避型依附(dismissing-avoidant), 以此去理解互動中不同型態的樣貌,自我模式越正向越能自我肯定,並 相信自己值得被愛,若越負向則反之;他人模式越正向,便越能信賴他 人,越相信對方能接納自己並給予正面的評價與回饋,若越負向則反之。 Bartholomew 與 Horowitz(1991)雖然運用向度的模式與概念,卻仍區 分出四種概念上彼此互斥的型態,因此面對模糊不清的特質時仍有區分 上的困難,同時也限制了成人依附的多樣性與變異性,運用此模式的研 究者中,多數是因於方便、習慣與過去成規上的理由,而非考量心理測

數據

圖  2-1 整合依附理論與自我決定理論
表  3-2  預試樣本來源分佈概況  項目  分類  人數  百分比  性別  男  124  36%  女  222  64%  年級  一年級  125  36% 二年級 89 26%  三年級  73  22%  四年級(含以上)  59  16%  地區  北  148  43% 中 152 44%  南  46  13%  總計  346  100%  貳、正式樣本  正式樣本計 538 份,即為有效樣本中扣除預試樣本的部分,其來源 分佈概況如下表 3-3。研究者以此做為研究的正式樣本。除用以檢
表  3-7  關係結構問卷-中文版題項分配一覽表  因素  題項  依附焦慮  依附逃避  7、8、9  1、2、3、4、5、6  二、量表內容及計分方式  量表共計 9 題,該量表區分二個分量表,分別為「依附焦慮」和「依 附逃避」 ,計分上採李克特式五點量表,選項由「非常不同意」到「非常 同意」 ,依序計 1 到 5 分。得分越高顯示個體在該向度上的依附傾向越強, 也代表越不安全(王櫻芬,2012)。研究者在正是研究中將父親母親二部分 的不同向度得分相加後平均,以作為呈現父母親整體依附傾向之用。  三、
表  4-6  不同性別大學生基本心理需求滿足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量表名稱  男/女  平均數(M)  標準差  t 值  自主感(3 題)  男  女        4.35        4.28  .86 .87            .84  勝任感(3 題)  男  女        4.07        4.15  .74 .81          -1.07  關係感(5 題)  男  女        4.63        4.84  .60 .65          -3.58***
+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在心理學範疇的議題中,性別變項上的差異表現常受到關注, Robak 與 Weitzman

提供學習楷模。以活潑生動、高互動性之方式,辦理職涯規

1.設籍本市年滿 2

更生受保護人、新住民、15 歲以上未滿 18

IRB 編號 SE19403A-1 計畫主持人 陳周斌 計畫名稱 大腸直腸癌患者的生活品質與創傷後成長的關係之追蹤研究 審查意見

C7 國立台中護理專科學校護理科 台中市 主任 C8 中臺科技大學老人照顧系 台中市 助理教授 C9 中山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 台中市 助理教授 C10

1.設籍本市年滿 3

在成年期,大多數人都想尋求穩定和 滿足的關係。為了得到愛、安全感和 一個伴侶,有些人會選擇結婚。生兒 育女令 一 些人更 懂 得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