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父母控制、青少年自我概念與其情緒困擾及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父母控制、青少年自我概念與其情緒困擾及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6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指導教授:王鍾和 博士. 政 治 大. ‧. ‧ 國. 學. 立 父母控制、青少年自我概念 與其情緒困擾及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研究生:梅淑鶯 中華民國 102 年 7 月. v.

(2) 目 第一章. 第二章. 次.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10. 第三節 名詞釋義…………………………………………………. 15. 文獻探討 …………………………………………………………. 18. 第一節 青少年自我概念…………………………………………. 18. 政 治 大 第三節 青少年自我概與其情緒困擾…………………………… 立. 27. 第四節 青少年自我概與其偏差行為……………………………. 54. 第五節 青少年知覺之父母控制與其情緒困擾及偏差行為……. 63. 第二節 青少年知覺之父母控制與其自我概念…………………. ‧. ‧ 國. 學. 第六節 父母控制、青少年自我概念與其情緒困擾及偏差行為. y. Nat. 研究方法 …………………………………………………………. io. sit. 第三章. n. al. er. 第一節 研究架構…………………………………………………. 第四章. Ch. i n U. v. 41. 74. 81 8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8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83. 第四節 實施程序…………………………………………………. 103.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104. 第六節 模式考驗方法……………………………………………. 106. 研究結果 …………………………………………………………. 109. 第一節 不同背景變項下,青少年知覺之父母控制、及其自 我概念、情緒困擾與偏差行為的概況…………………. 109. engchi.

(3) 第五章.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下,青少年知覺之父母控制、及其自 我概念、情緒困擾與偏差行為的差異…………………. 125.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下,青少年知覺之父母控制、及其自 我概念、情緒困擾與偏差行為之間的關係……………. 128.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下,青少年自我概念在所知覺之父母 控制、與其情緒困擾與偏差行為間的扮演的角色……. 136. 討論 ………………………………………………………………. 174. 第一節 不同背景變項下,青少年知覺之父母控制、及其自 我概念、情緒困擾與偏差行為表現之討論…………. 174. 180.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下,青少年自我概念在所知覺之父母 控制、與其情緒困擾與偏差行為間的扮演角色之討論. 187. 立. ‧. ‧ 國. 學. 第六章. 政 治 大.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下,青少年知覺之父母控制、及其自 我概念、情緒困擾與偏差行為表現間關係之討論…. 結論與建議 ………………………………………………………. Nat. y. 192. sit. 第一節 結論………………………………………………………. 199. n. er. io. 第二節 建議………………………………………………………. al. 參考文獻. Ch. engchi. i n U. 192. v. ……………………………………………………………………. 208. 附錄一. 施測問卷…………………………………………………………. 236. 附錄二. 全體受試者模式相關矩陣 ……………………………………. 245. 附錄三. 男生模式相關矩陣 ……………………………………………. 246. 附錄四. 女生模式相關矩陣 ……………………………………………. 247. 附錄五. 國中生模式相關矩陣 …………………………………………. 248. 附錄六. 高中生模式相關矩陣 …………………………………………. 249. 附錄.

(4) 表. 次. 表 2-1-1 自我概念的定義……………………………………………………. 19. 表 2-1-2 測量自我概念的工具………………………………………………. 22. 表 2-1-3 國內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現況………………………………………. 23. 表 2-1-4 不同性別青少年的自我概念………………………………………. 24. 表 2-1-5 不同學制青少年的自我概念………………………………………. 26. 表 2-2-1 測量父母心理控制的工具…………………………………………. 30. 表 2-2-2 青少年知覺之父母心理控制與其自我概念的相關研究………. 32. 政 治 大. 表 2-2-3 測量父母行為控制的工具…………………………………………. 立. 表 2-2-4 青少年知覺之父母行為控制與其自我概念的相關研究………. 學. ‧ 國. 37 38. 表 2-2-5 青少年知覺之父母控制與其自我概念的相關研究……………. 40. 表 2-3-1 測量焦慮的工具……………………………………………………. 42. ‧. 表 2-3-2 青少年自我概念與其焦慮的相關研究 …………………………. y. Nat. io. sit. 表 2-3-3 測量憂鬱的工具……………………………………………………. n. al. er. 表 2-3-4 青少年自我概念與其憂鬱的相關研究 …………………………. Ch. i n U. v. 44 46 48. 表 2-3-5 測量憤怒的工具……………………………………………………. 51. 表 2-3-6 青少年自我概念與其憤怒的相關研究 …………………………. 53. 表 2-4-1 青少年偏差行為部分學者的分類 ………………………………. 55. 表 2-4-2 測量偏差行為的工具………………………………………………. 58. 表 2-4-3 青少年自我概念與其偏差行為的相關研究 ……………………. 61. 表 2-5-1 青少年知覺之父母心理控制與其焦慮的相關研究……………. 64. 表 2-5-2 青少年知覺之父母心理控制與其憂鬱的相關研究……………. 65. 表 2-5-3 青少年知覺之父母心理控制與其憤怒的相關研究 …………. 66. 表 2-5-4 青少年知覺之父母心理控制與偏差行為的相關研究…………. 67. engchi.

(5) 表 2-5-5 青少年知覺之父母行為控制與其情緒困擾的相關研究………. 70. 表 2-5-6 青少年知覺之父母行為控制與其偏差行為的研究 …………. 72. 表 2-6-1 青少年知覺之父母控制、與其自我概念、情緒困擾及偏差行 為的相關研究……………………………………………………. 75. 表 3-1-1 施測樣本之學校、年級、與性別分配表………………………. 82. 表 3-3-1 父母心理控制量表各因素間的信度係數與相關係數表………. 84. 表 3-3-2 父母監控量表各因素間的信度係數與相關係數表……………. 86. 表 3-3-3 自我概念量表各因素間的信度係數與相關係數表……………. 88. 表 3-3-4 貝氏焦慮量表三之因素矩陣……………………………………. 90. 表 3-3-5 青少年憂鬱量表各因素間的信度係數與相關係數表…………. 94. 表 3-3-6 生氣特質量表三之因素矩陣……………………………………. 96.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100. 表 4-1-1 全體受試者父母心理控制之平均數、標準差、與題平均數…. 110. 表 4-1-2 全體受試者父母行為控制與各行為控制向度之平均數、標準 差、與題平均數……………………………………………………. 111. 表 4-1-3 男生父母行為控制與各行為控制向度之平均數、標準差、與 題平均數……………………………………………………………. 112. 表 4-1-4. 112. ‧. 表 3-3-7 偏差行為量表三之因素矩陣……………………………………. er. io. sit. y. Nat. al. n. v i n Ch 女生父母行為控制與各行為控制向度之平均數、標準差、與 U i e h n c g 題平均數……………………………………………………………. 表 4-1-5 國中生父母行為控制與各行為控制向度之平均數、標準差、 與題平均數…………………………………………………………. 113. 表 4-1-6 高中生父母行為控制與各行為控制向度之平均數、標準差、 與題平均數…………………………………………………………. 113. 表 4-1-7 全體受試者自我概念與各自我概念向度之平均數、標準差、 與題平均數………………………………………………………. 114. 表 4-1-8 男生自我概念與各自我概念向度之平均數、標準差、與題平 均數…………………………………………………………………. 115. 表 4-1-9 女生自我概念與各自我概念向度之平均數、標準差、與題平 均數分配表………………………………………………………. 115.

(6) 表4-1-10 國中生自我概念與各自我概念向度之平均數、標準差、與題 平均數………………………………………………………………. 116. 表4-1-11 高中生自我概念與各自我概念向度之平均數、標準差、與題 平均數………………………………………………………………. 116. 表 4-1-12 受試者焦慮之平均數、標準差、與題平均數……………………. 117. 表4-1-13 全體受試者憂鬱與各憂鬱向度之平均數、標準差、與題平均 數……………………………………………………………………. 118. 表4-1-14 男生憂鬱與各憂鬱向度之平均數、標準差、與題平均數………. 119. 表4-1-15 女生憂鬱與各憂鬱向度之平均數、標準差、與題平均數………. 119. 表4-1-16 國中生憂鬱與各憂鬱向度之平均數、標準差、與題平均數……. 120. 表4-1-17 高中生憂鬱與各憂鬱向度之平均數、標準差、與題平均數……. 120. 表 4-1-18 受試者憤怒之平均數、標準差、與題平均數……………………. 121.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123. 表 4-2-1 男生、女生、全體受試者在各量表平均數、標準差、T 檢定 結果…………………………………………………………………. 125. ‧. 表 4-1-19 受試者偏差行為之平均數、標準差、與題平均數………………. Nat. er. io. sit. y. 表 4-2-2 國中生、高中生、全體受試者在各量表平均數、標準差、T 檢定結果…………………………………………………………… 表 4-3-1 不同背景變項青少年知覺之父母控制與其自我概念與之間的 相關…………………………………………………………………. n. al. Ch. engchi. i n U. v. 126. 128. 表 4-3-2 不同背景變項青少年知覺之父母控制之間的相關……………. 129. 表 4-3-3 不同背景變項青少年自我概念與其情緒困擾與偏差行為之間 的相關………………………………………………………………. 130. 表 4-3-4 不同背景變項青少年知覺之父母控制與其情緒困擾及偏差行 為之間的相關………………………………………………………. 130. 表 4-3-5 青少年情緒困擾與偏差行為之間的相關………………………. 132. 表 4-4-1 全體受試者模式之估計值、標準誤、與顯著性考驗表…………. 139. 表 4-4-2 全體受試者模式:整體適配度檢定………………………………. 140. 表 4-4-3 全體受試者模式:潛在變項之信度、組合信度、及平均變異 抽取量………………………………………………………………. 141.

(7) 表 4-4-4 全體受試者模式:潛在變項之間的相關…………………………. 142. 表 4-4-5 全體受試者模式:效果檢定………………………………………. 143. 表 4-4-6 男生模式之估計值、標準誤、與顯著性考驗表…………………. 146. 表 4-4-7 男生模式:整體適配度……………………………………………. 147. 表 4-4-8 男生模式:潛在變項之信度、組合信度、及平均變異抽取 量……………………………………………………………………. 148. 表 4-4-9 男生模式:潛在變項之間的相關…………………………………. 149. 表4-4-10 男生模式:效果檢定………………………………………………. 150. 表4-4-11 女生模式之估計值、標準誤、與顯著性考驗表…………………. 153. 表4-4-12 女生模式:整體適配度檢定………………………………………. 154. 表4-4-13 女生模式:潛在變項之信度、組合信度、及平均變異抽取 量……………………………………………………………………. 155. 表4-4-14 女生模式:潛在變項之間的相關…………………………………. 15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表4-4-15 女生模式:效果檢定………………………………………………. Nat. y. 160. sit. 表4-4-16 國中生模式之估計值、標準誤、與顯著性考驗表………………. 161. n. er. io. 表4-4-17 國中生模式:整體適配度…………………………………………. al. i n U. 157. v. 表4-4-18 國中生模式:潛在變項之信度、組合信度、及平均變異抽取 量……………………………………………………………………. 162. 表4-4-19 國中生模式:潛在變項之間的相關………………………………. 162. 表4-4-20 國中生模式:效果檢定……………………………………………. 164. 表4-4-21 高中生模式之估計值、標準誤、與顯著性考驗表………………. 167. 表4-4-22 高中生模式:整體適配度………………………………………. 168. 表4-4-23 高中生模式:潛在變項之信度、組合信度、及平均變異抽取 量…………………………………………………………………. 169. 表4-4-24 高中生模式:潛在變項之間的相關……………………………. 169. 表4-4-25 高中生模式:效果檢定…………………………………………. 171. Ch. engchi.

(8) 圖. 次 76. 圖 2-6-2 第一年(T1)父母變項對第四年(T4)接近負向同儕、抽煙及喝酒頻 率的長期遞延效果…………………………………………………. 76. 圖 2-6-3 以父母行為控制(父母監控) 、父母關愛、父母心理控制、自我 概念預測偏差行為之模式…………………………………………. 77. 圖 2-6-4 以父母行為控制(父母監控)、父母關愛、父母心理控制、 自我概念預測情緒困難之模式…………………………………. 77. 圖 2-6-5 青少年知覺之父母控制、與其自我概念、情緒困擾及偏差行 為關係的理論模式………………………………………………. 79. 圖 3-1-1. 政 治 大 研究架構 ………………………………………………………… 立. 81. 圖 3-3-2 貝氏焦慮量表模式路徑圖………………………………………. 92. 圖 3-3-3 生氣特質量表模式路徑圖………………………………………. 98. ‧. 102. y. ‧ 國. 學. 圖 2-6-1 14-15 歲青少年父母變項經由自尊對接近負向同儕、抽煙及喝酒 頻的效果(橫斷研究)………………………………………………. 圖 4-4-1 全體受試者模式圖………………………………………………. 138. 圖 4-4-2 男生模式圖…………………………………………………. 145. 圖 3-3-4 偏差行為量表模式路徑圖………………………………………. n. er. io. sit. Nat. al. i n U. v. 圖 4-4-3 女生模式圖…………………………………………………. 152. 圖 4-4-4 國中生模式圖…………………………………………………. 159. 圖 4-4-5 高中生模式圖…………………………………………………. 166. Ch. engchi.

(9) 摘. 要. 本研究主要的研究目的在探討青少年自我概念是否能在父母控制(父母 心理控制、及父母行為控制)與青少年情緒困擾(焦慮、憂鬱、及憤怒)及 偏差行為之間扮演中介的角色。以國中生與高中生共 967 人為研究對象,以 父母心理控制量表、父母監控量表、自我概念量表、貝氏焦慮量表、青少年 憂鬱量表、特質生氣量表、偏差行為量表等做為研究工具,再以描述統計、T 檢定、皮爾遜積差相關、結構方程模式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結果發現: (一)、 青少年知覺中等程度之父母心理控制與父母行為控制、中上程度之自我. 政 治 大 (二)、 男、女生所知覺之父母心理控制、焦慮、及偏差行為,存在顯著差異。 立 概念、低程度之情緒困擾與偏差行為。. ‧ 國. 學. (三)、 國、高中生所知覺之父母行為控制、自我概念、焦慮、憂鬱、憤怒、及 偏差行為,存在顯著差異。. ‧. (四)、 青少年知覺之父母心理控制與其自我概念之間存在顯著負相關、父母行. sit. y. Nat. 為控制與其自我概念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父母心理控制與父母行為控. al. er. io. 制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 v. n. (五)、 青少年自我概念與其焦慮、憂鬱、憤怒、及偏差行為之間,皆存在顯著 負相關。. Ch. engchi. i n U. (六)、 青少年知覺之父母心理控制與其焦慮、憂鬱、憤怒、及偏差行為之間, 皆存在顯著正相關。 (七)、 青少年知覺之父母行為控制與其焦慮、憂鬱、及憤怒之間,皆不存在顯 著相關;青少年知覺之父母行為控制與其偏差行為之間,存在顯著負相 關。 (八)、 「父母控制、青少年自我概念、與其情緒困擾及偏差行為間關係」理論 模式,與由研究對象為觀察樣本所估計之模式達到適配。亦即將青少年 自我概念納入模式後,青少年知覺之父母心理控制對其情緒困擾(焦慮、.

(10) 憂鬱、及憤怒)不再存在直接影響,僅透過青少年自我概念間接負向影 響其情緒困擾與偏差行為;父母行為控制除了直接負向影響偏差行為之 外,還透過青少年自我概念間接負向影響其情緒困擾與偏差行為。 本研究根據上述研究結果逕行討論,並提出建議,供後續相關研究與實 務工作之參考。.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1) 第一章. 緒論. 本章說明本研究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問題與假設、及名詞解釋,作 為本研究之基礎,茲分節敘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自我概念是個人知覺外在環境關於我的所有看法,是一個所有關於我的 基模,做為認知外界事物的參考指標(溫世頌,1986),具有負向自我概念的. 政 治 大. 個人,容易負向解讀外界訊息而做出負向回應,該負向回應即可能再誘發互. 立. 動對方的負向回應,情緒困擾或偏差行為因而容易發生。由於自我概念攸關. ‧ 國. 學. 個人的情緒及行為,青少年又是發展自我概念的重要階段,因此青少年自我. ‧. 概念成為親職教育中重要的研究變項(例如岳筠蕙,2012;張佳蓉,2012; 黃暐純,2012;Kakihara, Tilton-Weaver, Kerr, & Stattin, 2010;Yang, Schaninger, &. er. io. sit. y. Nat. Laroche, 2012)。. al. 國內探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研究很多,但對青少年現況自我概況所做的. n. v i n Ch 描述卻不一致,多數研究發現青少年自我概念達中上程度 e n g c h i U (例如岳筠蕙,2012;. 張佳蓉,2012;郭盈伶,2012;楊美鋆;2011 等)但也有些研究指出青少年自 我概念只有中等程度(黃暐純,2012;李萍薇,2011;鄭惠云;2011),由於研 究結果不一致,國內青少年的自我概念概況值得進一步探討。 父母控制是青少年能否建立心理自主與表現適應規範行為的重要父母教 養行為(Blos,1967) 。父母控制包含父母的心理控制與行為控制,心理控制是 指父母以拒絕回應子女對於情感、語言表達、認同、或依附連結的需求,做 為控制子女行為或要求子女順從的手段。行為控制是指父母將行為規範及限 制,納入日常的親子互動生活,以幫助子女學習,使子女有能力表現適應行 1.

(12) 為,進而得以成功融入社會及人群(Barber, 2002) 。父母控制在國外的親職教 育領域已是重要的研究變項(e.g. Barber, 2002; Barber, Stolz, & Olsen, 2005), 但國內對於該議題的研究仍少見,因此探究國內青少年知覺父母控制的概況 即成為研究者有興趣的主題。 青春期由於身心變化劇烈,是情緒困擾(焦慮、憂鬱、憤怒)與偏差行 為的好發時期(Santrock, 2005) ,但國內研究對於青少年情緒困擾與偏差行為 的概況描述卻不一致。部分研究提出青少年焦慮概況屬於中低程度(黃嘉惠, 2009;陳明珠,2011;謝蕙欣,2011) ,但也有研究表示青少年焦慮偏高(林孟. 政 治 大 謝蕙欣 2011) ,但也有憂鬱程度偏高的研究報告 (王信友,2012;沈貽真,2012); 立. 嫻,2007) ;多數研究發現青少年憂鬱概況為輕度(莊鳳品 2012;陳明珠 2011;. ‧ 國. 學. 青少年憤怒的研究較少,只有甘孟龍(2007)獲得青少年憤怒偏高的結果; 有些學者提出目前青少年偏差行為屬於低嚴重度(王麗芳,2012;黃郁珉,2009),. ‧. 也有獲得偏差行為概況輕微(林綸岓,2012)或偏低(林孟嫻,2007;葉士如,. sit. y. Nat. 2009)的研究。由於目前國內青少年自我概念、父母控制、與情緒困擾及偏差. n. al. er. io. 行為概況皆尚未明朗,探討這些變項的概況即成為本篇研究的首要動機。. i n U. v. 關於不同性別間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差異方面,大部分研究獲得不同性別. Ch. engchi. 青少年自我概念存有顯著差異(岳筠蕙,2012;張佳蓉,2012;陳韻如,2012; 黃暐純,2012;楊美鋆,2011;李萍薇,2011;朱美祝,2010;林筱芬,2008; 陳玲玲,2007),但也有研究者發現不同性別青少年自我概念並無差異(黃建 智,2011;沈璋傑,2009;鄭學慧,2009;陳雅玲,2006;陳惠怡,2006)。 關於不同學制間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差異方面,國內研究的探討較少,只有林 家屏(2002)發現就讀於國、高中青少年自我概念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由 於所累積文獻有限,研究者再蒐集不同年級青少年自我概念間的是否存在差 異的研究,發現李萍薇(2011) 、黃建智(2011) 、及陳雅玲(2007)皆發現不 同年級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存在顯著差異。基於不同年級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可 2.

(13) 能不同的前提下,不同學制青少年間自我概念的差異狀況值得進一步探究。 關於不同性別青少年的情緒困擾方面,多數研究皆得到女生焦慮(邱卉 綺,2005;黃嘉惠,2009;謝蕙欣,2011)與憂鬱( 沙兆清,2009;邱卉綺, 2005;楊曉媚,2007;謝蕙欣,2011)的程度皆高於男生,男生的整體偏差行 為(黃郁珉,2009;蕭頌恩,2010;陳秀華,2005)一致高於女生。對於不同 學制青少年的情緒困擾與偏差行為方面,有些研究發現不同學制青少年的情 緒困擾與偏差行為存有顯著差異,且高學制青少年的焦慮程度(黃嘉惠,2009; 楊曉媚,2007)、憂鬱程度(楊曉媚,2007;蔡宛珊;2008)、憤怒程度(巫宜. 政 治 大 學制,但沙兆清(2009)卻獲得高二學生的憂鬱程度顯著高於高一及高三學生 立 倫,2005) 、以及偏差行為表現(黃郁珉,2009;陳秀華,2005)皆顯著高於低. ‧ 國. 學. 的研究結果。. 基於這些研究結果的分歧,國內不同性別及學制,青少年自我概念、父. ‧. 母控制、青少年情緒困擾與偏差行為的差異為何,成為本篇研究的次要動機。. y. Nat. er. io. sit. 多數研究均發現父母心理控制與青少年自我概念間存有負相關的關係 (Conger, Conger, & Scaramella, 1997;Litovsky & Dusek,1985;Finkenauer, Engels,. al. n. v i n & Baumeister, 2005;Kakihara, C et al., 2010;Salafia, Gondoli, Corning, Bucchianeri, & hengchi U Godinnez, 2009;Silk, Morris, Kanaya, & Steinberg, 2003;Yang, et al., 2012),但. Doyle & Markiewicz(2005)卻發現父母心理控制無法預測青少年自我概念, 且 Bean 等人(2003)亦發現父母心理控制與自我概念間負相關的關係,其實 只存在於歐裔青少年,對非裔青少年該結果並不成立(Bean,Bush, McKenry, & Wilson, 2003)。 這些不一致的結果,研究者認為有再探討與確認的必要,特別是 Bean 等 人(2003)發現父母心理控制與青少年自我概念間的關係,可能會因為族群 的不同而有差異,因此對於國內青少年知覺父母所給予的心理控制與其自我 3.

(14) 概念間的關係,為一值得探討的議題。 關於行為控制與青少年自我概念,雖然 Utsumi(2011)研究發現兩者間 存有顯著正相關的關係;但更多的研究者卻獲得父母行為控制無法預測青少 年自我概念的結果(Yang et al., 2012;Doyle & Markiewicz,2005;Bean at al., 2003) ,甚至 Kakihara 等人(2010)提出父母的行為控制與青少年自我概念間 存有顯著的負相關。 再則,父母心理控制或行為控制何者對青少年自我概念有較強的預測力 呢?有些研究者發現父母心理控制與行為控制能聯合預測青少年自我概念. 政 治 大. (Bean et al., 2003;Finkenauer et al., 2005;Kakihara et al., 2010) ,但 Yang 等. 立. 人(2012)卻研究獲知唯有父母心理控制才能有效的預測青少年自我概念,. ‧ 國. 學. 然而,Doyle 與 Markiewicz(2005)則獲得父母心理控制與行為控制均無法預 測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結果。. ‧. y. Nat. 對於青少年自我概念與其焦慮間的相關方面,多數研究均發現兩者間存. er. io. sit. 有 顯 著負相關( Schwartz, Klimstra, Luyckx, Hale, & Meeus, 2012; Tynes, Umana-tylor, Rose, Lin, & Anderson, 2012;Kapikiran, 2011;Reijntjes, Thomaes,. al. n. v i n Boelen, van der Schoot, de Castro, Basirani, Asado, Panahi, C h& Telch, 2011;Asadi, engchi U Amirshahi, & Salehin, 2010) ,但 Tarlow 與 Haaga(1996)卻獲得青少年自我概 念與其焦慮間並未見顯著相關。對於青少年自我概念與其憂鬱間的關係方面, 大部分研究均支持兩者存有負相關的關係(高民凱、林清文,2008;陳淑娟,. 2012;Kuster, Orth, & Meier, 2012;Orth, Robins, Trzensnieweki, Maes, & Schmitt, 2009;Montague, Enders, Dietz, & Cavendish, 2008;Dishman, Hales, Pfeiffer, Felton, Saunders, Ward, Dowda, & Pate, 2006;Schwartz et al., 2006;Haugen & Lund, 2002; Tarlow & Haaga, 1996),尤其是 Orth 等人(2009)更清楚的驗證出青少年低自 我概念負向影響憂鬱情緒,並非兩者互為因果。關於青少年自我概念與憤怒 間關係的研究雖然不多,但目前的研究均獲得兩者間存有負相關的關係 4.

(15) (Arslan, 2009;Fong, Vogel, & Vogel, 2008;Froh, 2002;Thogersen-Ntoumani, Ntoumanis, Cumming, & Pearce, 2011)。 關於青少年的自我概念與其偏差行為的關係方面,許多研究均發現兩者 間存有顯著負相關(Garaigordobil, Dura, & Perez, 2005;Weist, Paskewitz, Jackson, & Jones, 1998;DuBois, Felner, Sherman, & Bull, 1994) ,但 Donnellan 等人(2005) 及 Schwartz 等人 (2006) 卻 發現青 少年自 我概念負 向影響 其偏 差行為, Donnellan 等人(2005)亦由其縱貫研究中建構出,青少年早期的自我概念影 響其後期偏差行為的時間順序(Donnellan, Trzesniewski, Robins, Moffitt, &. 政 治 大 並非直接影響偏差行為,而是透過與老師的互動品質、及與不良同儕交往的 立. Caspi, 2005)。然而,黃俊傑與王淑女(2001)的研究卻獲知青少年自我概念. ‧ 國. 學. 間接影響。. 關於父母心理控制與青少年焦慮的關係方面,許多研究發現兩者間存有. ‧. 顯著正相關的關係(Chao & Aque, 2009;Loukas, Paulos, & Robinson, 2005;. y. Nat. sit. Nanda, Kotchick, & Grover, 2012;Silk et al., 2003),父母心理控制也是預測. n. al. er. io. 青少年焦慮的有效變項(Barber, 1996;Doyle & Markiewicz,2005)。至於在. i n U. v. 父母心理控制與青少年憂鬱方面,研究發現兩者間不但存有顯著正相關的關. Ch. engchi. 係(Chao & Aque,2009),父母心理控制也是預測青少年憂鬱的重要變項 (Barber, 1996;Doyle & Markiewicz,2005;Finkenauer, Engels, & Baumeister, 2005),在許多與此主題相關的縱貫研究中也發現:父母心理控制與青少年 憂鬱間,存有正向的因果關係(Barber, 1996;Kikihara et al., 2012;Soenens, Luyskx, Vansteenkiste, Duriez, & Goossens, 2008)。然而,Bean 等人(2006) 卻發現父母心理控制與非裔青少年憂鬱間未存有顯著關係(Bean, Barber, & Crane, 2006)。 關於父母心理控制與青少年憤怒行為表現方面,Chao 與 Aque(2009)研 究發現父母心理控制與歐裔及菲律賓裔青少年的憤怒間,存有顯著正相關。 5.

(16) Loukas 等人(2005)發現父母心理控制,會透過青少年的社交焦慮,而引發 出社交攻擊的行為。雖然憤怒並非 Loukas 等人(2005)的研究變項,但因為 憤怒是一種多樣負向複雜情緒交織而成的一種心理狀態(張春興,1991),且 憤怒會容易引發攻擊行為(Lararus, 1991) ,因此研究者推測 Loukas 等人(2005) 研究中所發展出的路徑中,可能影隱藏著憤怒的成分。 關於父母心理控制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方面,研究發現兩者間存有顯著正 相關(Chao & Aque, 2009),心理控制也是預測青少年偏差行為的重要變項 (Barber, 1996b;Finkenauer et al., 2005;Mihaela, & Ambika, 2006;Silk et al.,. 政 治 大 貫研究中亦證實,父母心理控制與青少年偏差行為間,存有正向的因果關係。 立 2003;Yang et al., 2012) ,且由 Barber(1996)及 Kikihara 等人 (2012)的縱. ‧ 國. 學. 但 Bean 等人(2006)卻發現父母心理控制與非裔青少年的偏差行為間,並未 存有顯著的相關,Barber(1996)的橫斷研究也獲得父母心理控制無法有效預. ‧. 測青少年偏差行為。. y. Nat. sit. 父母行為控制與青少年焦慮方面,許多研究發現兩者間並未存有顯著的. n. al. er. io. 相關(Barber, 1996;Doyle & Markiewicz,2005),只有 Utsumi(2011)發現. i n U. v. 唯有透過青少年自我概念,父母行為控制才能達到降低青少年焦慮。在父母. Ch. engchi. 行為控制與青少年憂鬱方面,許多研究提出其間不存有顯著相關(Barber, 1996; Bean et al., 2006;Doyle & Markiewicz,2005;Finkenauer et al., 2005),在 Kakihara 等人(2010)的研究裡,則發現是父母控制先正向影響青少年心理知 覺到被控制,再進階影響他們的憂鬱,。然而 Mihaela 與 Ambika(2006)卻提 出高度父母行為控制確實提升青少年憂鬱的程度。關於父母行為控制與青少 年憤怒間關係的研究至今仍不多見,僅有 Chao 與 Aque(2009)發現父母行 為控制與歐裔青少年憤怒間存有顯著正相關的關係,但對華裔青少年其間卻 未見相關。 大多數的研究均發現父母的行為控制與青少年偏差行為間存有顯著負相 6.

(17) 關(詹宜華、張楓明、董旭英,2012;Barber, 1996;Bean et al., 2006;Chao & Aque, 2009 ; Finkenauer et al., 2005 ; Kakihara et al., 2010 ; Patterson & Stouthamer-Loeber, 1984;Yang et al., 2012),唯從 Yang 等人(2012)的縱貫 研究獲知父母早期的行為控制無關於青少年後來出現之偏差行為,如抽菸、 喝酒、與接近負向同儕。 由於父母控制、青少年自我概念與其情緒困擾及偏差行為間的相關研究 結果並不一致,這些變項間的相關有必要再進一步的驗證,因此探討不同背 景變項下,青少年的自我概念、父母控制、青少年情緒困擾與偏差行為間的. 政 治 大. 關係,成為本研究的第三項動機。. 立. 經由上述說明,父母控制與青少年的自我概念、父母控制與青少年的情. ‧ 國. 學. 緒困擾及偏差行為間、及青少年的自我概念與其情緒困擾及偏差行為間皆存 有顯著的相關。有些學者同時考驗父母控制、青少年自我概念、及其情緒困. ‧. 擾及偏差行為的關係,Yang 等人(2012)的縱貫研究發現,父母心理控制直. y. Nat. sit. 接負向影響青少年自我概念,再助長青少年的偏差行為(如接近負向行為的. n. al. er. io. 同儕、抽菸的頻率、喝酒的頻率) 。但 Utsumi(2011)卻研究獲知父母採用之. i n U. v. 心理控制,並不會經由青少年的自我概念,而是直接影響他們的問題行為。. Ch. engchi. Utsumi(2011)在同篇研究中亦發現父母採用的行為控制,會因提升了 青少年自我概念,而減少了他們的情緒困擾。唯在 Yang 等人(2012)的縱貫 研究中,卻獲得父母早期的行為控制與青少年成長後的自我概念無關,也與 他們後來的偏差行為(如接近負向行為同儕、抽菸的頻率、喝酒的頻率)無 關。這些研究結果的不一致,到底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在父母控制、與其情 緒困擾及偏差行為間扮演的角色為何,則為本篇研究的第四項動機。 當探究父母控制與青少年情緒困擾及偏差行為的關係,再加入青少年自 我概念,心理控制與行為控制對青少年情緒困擾與偏差行為的關係是否發生 7.

(18) 變化?換言之,青少年自我概念是否在所知覺知父母控制與其情緒困擾(焦 慮、憂鬱、及憤怒)及偏差行為之間扮演中介的角色。為了驗證此議題,本 研究建構「青少年之父母控制、與其自我概念、情緒困擾及偏差行為關係」 的理論模式,並將蒐集觀察資料以考驗理論模式能否與觀察資料間達成適配, 這是本研究的第五項動機。.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8. i n U. v.

(19) 貳、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各項研究動機,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如下: 一、 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學制)下,青少年知覺之父母控制(心理控制、 行為控制)、及其自我概念、情緒困擾(焦慮、憂鬱、憤怒)與偏差行 為的概況。 二、 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下,青少年知覺之父母控制、及其自我概念、情緒困 擾與偏差行為之間的差異。. 政 治 大 擾與偏差行為之間的關係。 立. 三、 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下,青少年知覺之父母控制、及其自我概念、情緒困. ‧ 國. 學. 四、 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下,青少年自我概念在所知覺之父母控制、與其情緒 困擾及偏差行為表現間扮演的角色,亦即考驗本研究所建構之「青少年. ‧. 之父母控制、與其自我概念、情緒困擾及偏差行為關係」之理論模式能. Nat. n. al. er. io. sit. y. 否達成適配。. Ch. engchi. 9. i n U. v.

(20)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壹、研究問題 基於上述的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討的問題如下: 一、 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學制)下,青少年知覺之父母控制(心理控制、 行為控制)、及其自我概念、情緒困擾(焦慮、憂鬱、憤怒)與偏差行 為的概況為何? 二、 不同背景變項下,青少年知覺之父母控制、及其自我概念、情緒困擾與. 政 治 大. 偏差行為之間的差異為何?. 立. 三、 不同背景變項下,青少年知覺之父母控制、及其自我概念、情緒困擾與. ‧ 國. 學. 偏差行為之間的關係為何?. ‧. 四、 不同背景變項下,青少年自我概念在所知覺之父母控制、與其情緒困擾 及偏差行為表現間扮演的角色為何?亦即所建構之「青少年之父母控制、. y. Nat. n. al. er. io. sit. 與其自我概念、情緒困擾及偏差行為關係」的理論模式能否達成適配?. Ch. engchi. 10. i n U. v.

(21) 貳、研究假設 基於上述的研究問題,本研究之研究假設如下: 一、 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學制)下,青少年知覺之父母控制(心理控制、 行為控制)、及其自我概念、情緒困擾(焦慮、憂鬱、憤怒)與偏差行 為之間存在顯著差異。 1-1. 不同性別青少年知覺的父母控制存在顯著差異。 1-1-1 不同性別青少年知覺的父母心理控制間存在顯著差異。 1-1-2 不同性別青少年知覺的父母行為控制間存在顯著差異。. 1-2. 政 治 大. 不同學制(國中、高中)青少年知覺的父母控制存在顯著差異。. 立. 1-2-1 不同學制青少年知覺的父母心理控制間存在顯著差異。. ‧ 國. 學. 1-2-2 不同學制青少年知覺的父母行為控制間存在顯著差異。. 1-4. 不同學制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存在顯著差異。. 1-5. 不同性別青少年的情緒困擾與偏差行為存在顯著差異. 1-6. y. sit. er. al. n. 1-5-2. 不同性別青少年的焦慮間存在顯著差異。. io. 1-5-1. ‧. 不同性別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存在顯著差異。. Nat. 1-3. i n U. v. 不同性別青少年的憂鬱間存在顯著差異。. Ch. engchi. 1-5-3. 不同性別青少年的憤怒間存在顯著差異。. 1-5-4. 不同性別青少年的偏差行為間存在顯著差異。. 不同學制青少年的情緒困擾與偏差行為存在顯著差異。 1-6-1. 不同學制青少年的焦慮間存在顯著差異。. 1-6-2. 不同學制青少年的憂鬱間存在顯著差異。. 1-6-3. 不同學制青少年的憤怒間存在顯著差異。. 1-6-4. 不同學制青少年的偏差行為間存在顯著差異。. 二、 不同背景變項下,青少年知覺之父母控制、及其自我概念、情緒困擾與 偏差行為表現之間存在顯著相關。 11.

(22) 2-1. 不同性別青少年知覺之父母控制與其自我概念存在顯著相關。 不同性別青少年知覺之父母心理控制與其自我概念間. 2-1-1. 存在顯著相關。 不同性別青少年知覺之父母行為控制與其自我概念間. 2-1-2. 存在顯著相關。。 2-2. 不同學制青少年知覺之父母控制與其自我概念存在顯著相關。 不同學制青少年知覺之父母心理控制與其自我概念間. 2-2-1. 存在顯著相關。. 政 治 大 存在顯著相關。 立. 不同學制青少年知覺之父母行為控制與其自我概念間. 2-2-2. 不同性別青少年的自我概念與其情緒困擾及偏差行為存在顯著. 學. ‧ 國. 2-3. 相關。. 不同性別青少年的自我概念與其焦慮存在顯著相關。. 2-3-2. 不同性別青少年的自我概念與其憂鬱存在顯著相關。. 2-3-3. 不同性別青少年的自我概念與其憤怒存在顯著相關。. ‧. 2-3-1. 不同性別青少年的自我概念與其偏差行為存在顯著相. n. al. 關。 2-4. er. io. sit. y. Nat. 2-3-4. Ch. engchi. i n U. v. 不同學制青少年的自我概念與其情緒困擾及偏差行為存在顯著 相關。 2-4-1. 不同學制青少年的自我概念與其焦慮存在顯著相關。. 2-4-2. 不同學制青少年的自我概念與其憂鬱存在顯著相關。. 2-4-3. 不同學制青少年的自我概念與其憤怒存在顯著相關。. 2-4-4. 不同學制青少年的自我概念與其偏差行為存在顯著相 關。. 2-5. 不同性別青少年知覺的父母控制與其情緒困擾及偏差行為存在 顯著相關。 12.

(23) 不同性別青少年知覺的父母心理控制與其焦慮存在顯. 2-5-1. 著相關。 不同性別青少年知覺的父母心理控制與其憂鬱存在顯. 2-5-2. 著相關。 不同性別青少年知覺的父母心理控制與其憤怒存在顯. 2-5-3. 著相關。 不同性別青少年知覺的父母心理控制與其偏差行為存. 2-5-4. 在顯著相關。. 政 治 大 著相關。 立. 不同性別青少年知覺的父母行為控制與其焦慮存在顯. 2-5-6. 不同性別青少年知覺的父母行為控制與其憂鬱存在顯 著相關。. 不同性別青少年知覺的父母行為控制與其憤怒存在顯. ‧. 2-5-7. 學. ‧ 國. 2-5-5. io. sit. 不同性別青少年知覺的父母行為控制與其偏差行為存. er. 2-5-8. y. Nat. 著相關。. 在顯著相關。. al. n. v i n 不同學制青少年知覺的父母控制與其情緒困擾及偏差行為存在 Ch engchi U. 2-6. 顯著相關。 2-6-1. 不同學制青少年知覺的父母心理控制與其焦慮存在顯 著相關。. 2-6-2. 不同學制青少年知覺的父母心理控制與其憂鬱存在顯 著相關。. 2-6-3. 不同學制青少年知覺的父母心理控制與其憤怒存在顯 著相關。. 2-6-4. 不同學制青少年知覺的父母心理控制與其偏差行為存 在顯著相關。 13.

(24) 不同學制青少年知覺的父母行為控制與其焦慮存在顯. 2-6-5. 著相關。 不同學制青少年知覺的父母行為控制與其憂鬱存在顯. 2-6-6. 著相關。 不同學制青少年知覺的父母行為控制與其憤怒存在顯. 2-6-7. 著相關。 不同學制青少年知覺的父母行為控制與其偏差行為存. 2-6-8. 在顯著相關。. 政 治 大 擾及偏差行為表現間扮演中介的角色,亦即本研究所建構之「青少年之 立. 三、 不同背景變項下,青少年自我概念能在所知覺之父母控制、與其情緒困. ‧ 國. 學. 父母控制、與其自我概念、情緒困擾及偏差行為關係」之理論模式能達 成適配。. ‧. 3-1. 不同性別青少年的自我概念能在所知覺之父母控制、與其情緒困. sit. y. Nat. 擾及偏差行為間扮演中介的角色,亦即對不同性別青少年,本研. al. n. 差行為關係」之理論模式能達成適配。 3-2. Ch. engchi. er. io. 究所建構之「青少年之父母控制、與其自我概念、情緒困擾及偏. i n U. v. 不同學制青少年的自我概念能在父母控制、與青少年情緒困擾及 偏差行為間扮演中介的角色,亦即對不同學制青少年,本研究所 建構之「青少年之父母控制、與其自我概念、情緒困擾及偏差行 為關係」之理論模式能達成適配。. 14.

(2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為確保研究變項的意義明確及測量信度,茲將本研究之重要研究變項, 分別界定說明如下: 一、 青少年 本研究所指稱之青少年是指台灣地區就讀於國中或高中、高職之中學生。. 二、 學制 本研究之指稱之學制是指國中與高中(包含高職)兩種學習階段。. 三、 父母控制. 政 治 大. 立. 本研究所指稱之父母控制是指父母對子女的操縱或節制,包含父母心理控. ‧ 國. 學. 制與父母行為控制。. ‧. (一).父母心理控制. sit. y. Nat. 本研究之父母心理控制是指父母以過度干預或限制互動抗拒子女分. al. er. io. 化,使子女感到與父母或家庭之間心理距離的父母教養行為。. v. n. 本研究依照黃郁婷(2013)翻譯 Shek(2006)參考國外父母心理控. Ch. engchi. i n U. 制之相關文獻(e.g. Barber, 1996, 2002)所編製之「父母心理控制量表」 測量父母心理控制,並以父母心理控制分量表之總分做為父母心理控制 的操作型定義,得分越高表示青少年感受到的父母心理控制程度越高。 (二).父母行為控制 本研究之父母行為控制是指父母監督子女生活作息、提供子女行為規 範的之父母教養行為。 由於父母行為控制主要以父母監督為內涵,本研究將楊芳梅(2007) 所編製之母親監控量表改為「父母監控量表」測量父母行為控制,並以 父母監控量表之總分做為父母行為控制的操作型定義,得分越高表示青 15.

(26) 少年感受到的父母行為控制程度越高。. 四、 自我概念 本研究之自我概念是指個人對自己多方面覺知的總和,其中包括個人對自 己性格、能力、興趣、慾望的了解,個人與外在環境的關係,個人對處理事 務的經驗,以及個人對生活目標的認識與評價。 本研究採用本研究以陳詩涵(2006)參考鄭世昌(2005)等人所編製的自 我概念相關量表,編製而成之「自我概念量表」測量自我概念,並以自我概 念量表所測得之總分做為自我概念之操作型定義。量表得分越高表示青少年 自我概念越高。.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五、 青少年情緒困擾. 本研究所指稱之青少年情緒困擾是指青少年在情緒上的煩擾或為難,包含. ‧. 焦慮、憂鬱與憤怒。. sit. y. Nat. (一). 焦慮. n. al. er. io. 本研究之焦慮是指青少年所知覺一種緊張、焦急、憂慮、擔心、及. i n U. v. 恐懼等心理感受交織而成的複雜心理狀態,並伴隨心跳、呼吸等生理上的 現象。. Ch. engchi. 本研究以陳淑惠依據貝克焦慮量表所修訂之「貝氏焦慮量表」測量 焦慮,以貝氏焦慮量表所測得之總分做為焦慮之操作型定義,得分越高表 示青少年的焦慮程度越高。 (二).憂鬱 本研究之憂鬱是指青少年所知覺憂愁、悲傷、頹廢、消沉等多種不 愉快情緒形成之綜合狀態。 本研究以黃君瑜與許文耀(2003),依據陳淑惠之兒童憂鬱量表、許 文耀與林宜旻(1999)之自殺危險程度量表、許文耀與林宜旻(1999)之 16.

(27) 生活狀況量表、及許文耀與林宜旻(1999)之因應量表,加以修訂而成之 「青少年憂鬱量表」測量憂鬱,以青少年憂鬱量表所測得之總分做為憂鬱 的操作型定義,得分越高表示青少年的憂鬱程度越高。 (三).憤怒 本研究之憤怒是指由嫌惡的事件、認知過程、及行為反應交互作用 形成的情緒激起狀態。 本研究以鍾敏菁與吳靜吉依據 Spielberger 於 1988 年所發展之情境- 特質量表(State-Trait Anger Expression Inventory)修訂而成之「生氣特質. 政 治 大 怒的操作型定義,得分越高表示青少年的憤怒程度越高。 立. 量表」測量憤怒(鍾敏菁,1990),以生氣特質量表所測得之總分做為憤. ‧ 國. 學. 六、 偏差行為. ‧. 本研究之偏差行為是指學生在行為上失去常態,足以困擾他人或自己,而. y. Nat. 妨礙其生活適應者。. er. io. sit. 本研究以董旭英(2009)依據許春金、孟維德(1997)與董旭英(2003) 之「自陳式偏差行為量表」,所修訂之「自陳偏差行為量表」做為測量青少年. al. n. v i n 偏差行為,並以自陳偏差行為量表所測得之總分做為偏差行為的操作型定義, Ch engchi U 得分越高表示青少年的偏差行為程度越高。. 17.

(2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的目的在歸納、統整、與本研究主題相關的文獻理論及研究結果, 以做為本研究之理論基礎。全章共分為六節,分別為:第一節、青少年自我 概念;第二節、青少年知覺之父母控制與其自我概念;第三節、青少年自我 概念與其情緒困擾;第四節、青少年自我概念與其偏差行為;第五節、青少 年知覺之父母控制與其情緒困擾及偏差行為;第六節、青少年知覺之父母控 制、與其自我概念、情緒困擾及偏差行為。. 政 治 大. 第一節 青少年自我概念. 立. 壹、 自我概念的定義與內涵. ‧ 國. 學. 自覺是人的本質,西方哲人蘇格拉底告誡人們「知汝自己」 ( know thyself) ,. ‧. 中國歷代賢人也強調「知己知彼」。當個人照鏡子,認知主體即為個人,鏡中. sit. y. Nat. 之我便是認知客體,自覺即是認知主體所發生的作用(郭為藩,1996)。. n. al. er. io. James(1890)首次提出自我(self)的概念,是指自己所知覺、感受、. i n U. v. 與思想成為一個人者(郭為藩,1996;James, 1890),自我包括「客體我」. Ch. engchi. (self-as-known)及「主體我」(self-as-knower),前者又稱為「經驗的自我」 (empirical self),是指所有一切個人可以稱為屬於自己的全部東西,例如身 體、房屋、父母、妻兒、朋友、名譽、心理力量等,後者又稱為「純粹的自 我」 (pure ego) ,是指個人能經驗、知覺、想像、選擇、記憶和計畫的主體。 「客 體我」或「經驗的自我」即是自我概念(郭為藩,1996;James, 1890)。個人 在環境中不時意識到的自我,該可覺察、可認知、涉入行為中的客體,就是 自我概念(郭為藩,1996)。 繼 James 之後,許多研究學者持續探討自我概念,發展出許多由不同面 向所深入之自我概念,因此除了客體我,自我概念的定義可依據不同的切入 18.

(29) 角度歸類為四種類型(羅佳芬,2002)分別為自我概念是個人對自我整體的 覺知、個人與社會環境互動的結果、個人認知事務的動態參考架構、及透過 角色扮演所習得,請參閱表 2-1-1。 表 2-1-1 自我概念的定義 自我概念的面向. 個人對自我整體的覺知. 提出者. 自我概念的定義. Rogers, 1959. 是一個組織且一致的完形,自我概念中包 含對「主詞我(I)與受詞我(me)」,主 詞我代表個人對他人態度的反應,受詞我 則是個人設想他人對自己的一整套態度。. 個人以自身的能力、特質、觀點等特性與 Sherif & Cantril, 外在環境互動後所獲得的態度,這些態度 1947 影響個人的行為表現。. ‧. 個人會忖度鏡中自我及自我想像之間差 異,並嘗試推論當他人看見自己外表、行 為、規矩、個性、朋友等特質時,會產生 哪些想法。. sit. io. 由個人與環境互動所得的經驗及個人對 Shavelson, 該經驗的解釋而產生,其中環境提供之增 Hubner, Stanton 強物、重要他人的評價、以及對自身行為 (1976) 的歸因對自我概念的影響特別重要。. n. al. er. Nat. 個人與社會環境互動的 Cooley, 1902 結果. y. 張春興,1991. 為個人對自己多方面覺知的總和,其中包 括個人對自己性格、能力、興趣、慾望的 了解,個人與外在環境間的關係,個人對 處理事務的經驗,以及個人對生活目標的 認識與評價。. 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Ch. i n U. v. e n g自c我h概i念 是 主 體 自 我 對 客 體 自 我 的 評. 張春興,2001. 價,透過個人對自我覺知的表達來了解個 人對自我的看法。. 洪佩圓,2008. 根據以往的生活經驗來評價自己,是後天 習得的,由個體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形 成,是過去學習與經驗的累積結果,所以 是人我互動後形成有關個人、生理、心 理、道德、人格、社會等層面所組成的心 理結構。. 個人認知事務的動態參 溫世頌,1986 考架構. 個人對自身能力、性向、興趣的自我評估 或衡量,是個人認知外界事物的參考指 標。. 是一種基模,基模中含有一組有系統的自 Baron & Byrne, 我信念、記憶、感受、和未來自我的各種 1997 自我概念。 (續下頁) 19.

(30) 表 2-1-1 自我概念的定義(續). 透過角色扮演所習得. Mead, 1934. 是個人所組織並採取的一系列他人的態 度,個人在團體中常藉他人的觀點認識自 我藉由扮演他人的角色而將他人的態度 內化於自己的心靈,形成自我的社會特 質。. 研究者自行整理. 依據上述,自我概念基於不同切入面向而有不同的定義,以覺察的角度 來看,自我概念是個人對自我整體的覺知;以如何形塑的角度來說,自我概 念是與環境互動的結果並由角色扮演而習得;由功用的觀點而言,自我概念. 政 治 大. 是個人過濾訊息的基模。由於自我概念有著複雜、個人導向、隨環境變動等. 立. 性質(Greenwald & Pratkanis, 1984),基於不同面向提出的定義也相異。. ‧ 國. 學. 自我概念是個人與外在環境互動時意識到的自我,外在環境包羅萬象,. ‧. 因應不同層面的環境刺激,自我概念因此也涵蓋多種內涵,亦即自我概念包 含不同的內容及組成向度。James(1890)指出自我概念的內涵由「物質我」. y. Nat. io. sit. (material self)、「社會我」(social self)、以及「精神我」 (spiritual self)三個. n. al. er. 部份組成。Rogers 將自我分為「真實我」 (real self)及「理想我」 (ideal self),. Ch. i n U. v. 真實我即為 James 所謂的主體我,理想我是在成長過程中參照他人的態度看法,. engchi. 將重要他人的評價納入自我體系的自我概念,個人常用理想我來評斷真實我, 當兩者差距過大,期望中的自我變得遙不可及,將損及自尊,真實我失去自 我實現的動力,感受絕望與憂鬱等負向情緒(Harter, 1999; Rogers, 1959) 。Fitts 則依據多年心理治療的臨床經驗,認為自我概念包含五項不同的內容 (domains),分別為:生理我(physical self)、道德我(moral-ethical self)、 個人我(personal self) 、家庭自我(family self) 、及社會自我(social self) (邱 浩正,2003;林邦傑,1986;Fitts, 1965; Roid & Fitts, 1988)。 Shavelson 等 人 所 提 出 的 多 元 多 階 論 ( multidimensional-multifaceted 20.

(31) theory),其指出自我概念是個多向度且有組織的階層性架構。自我概念以整體 自我概念(general self-concept)為首,依據於特定情境中所獲得之個別經驗, 分為學業自我概念及非學業自我概念,學業自我概念依據學科不同包含各科 別的不同向度(例如語文、數學等),非學業自我概念則包含社交、情緒、以 及生理三個向度,形成一個階層性的架構(Shavelson, Hubner & Stanton,1976) 。 高階自我概念是不同領域自我概念的總和,具備穩定且抗拒改變的特質(Bem, 1972; Ludwig & Maehr, 1967),低階的領域自我概念則容易受到情境的影響而 改變(Bem, 1972; Ludwig & Maehr, 1967) 。早年的自我概念混沌且未分化,隨. 政 治 大 調經驗、統整構築各領域自我概念,自我概念也越趨分化(Baldwin & Hoffmann, 立 著年齡增長及接觸環境的擴大,特別是青少年早期,個人開始區分事件、協. 2002; Harter, 2006; Rice & Dolgin, 2005; Schunk, 2000)。. ‧ 國. 學. 因此自我概念除具備多向度、組織、及階層的特質外,還具有穩定、發. ‧. 展、可評價、及可分化的運作特性。自我概念除了持續發展,個人也在環境. sit. y. Nat. 中評價自我概念,評價標準可能來自於重要他人或同儕的回饋,或特定社會. al. n. 價及感受就是自尊(Berk, 2006; Santrock, 2005)。. Ch. engchi. er. io. 文化的信念等,自我概念可能隨著不同時期的評價而調整,對自我的整體評. i n U. v. 本研究主要的研究目的在探討父母控制(心理控制、行為控制) 、青少年 自我概念與其情緒困擾(焦慮、憂鬱、憤怒)及偏差行為之間的關係。父母 對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影響全面,其屬性非僅領域特定,是故本研究中的青少 年自我概念是指青少年的整體自我概念,並以張春興(1991)所提出的定義, 亦即自我概念是指個人對自己多方面覺知的總和,其中包括個人對自己性格、 能力、興趣、慾望的了解,個人與外在環境的關係,個人對處理事務的經驗, 以及個人對生活目標的認識與評價,做為本研究之文義型定義。. 21.

(32) 貳、 自我概念的測量 表 2-1-2 是測量中學生自我概念常使用之工具。 表 2-1-2 測量自我概念的工具 量表名稱. 編訂或改編者. 測量對象. 高中生自我 洪佩圓(2008) 高中生 概念量表. 信效度. 38 題 7 個自我概念(一般學 Cronbachα:.92 業、語文學業、數理、 建構效度 身體、情緒、社會、家 庭) 34 題 5 個自我概念(身心滿 Cronbachα:.94 意、心理自我、重要他 建構效度 人自我、同儕人際自 我、道德自我). 政 治 大. 國中生自我 陳詩涵(2006) 國中生 概念量表. 立. 題數及內涵. ‧ 國. 10 題 Cronbachα:.90 2 個自我概念(正向特 建構效度 質、負項特質). 學. 青少年自我 連廷嘉(2004) 國中生 概念量表. ‧. 76 題 6 個自我概念(生理、 林幸台、張小 小 學 四 年 道 德 倫 理 、 心 理 、 家 田納西自我 鳳、陳光美審 級 至 高 中 庭、社會、學業/工作) 概念量表 3 個補充概念(自我認 訂(2004) 職三年級 同、自我滿意、自我行 動). n. er. io. sit. y. Nat. al. 內 部 一 致 性 信 度:.72-.90 再測信度:.45-.88 內容效度 常模. Ch. engchi. 青少年自我 邱皓正(2003) 高中生 概念量表. i n U. v. 40 題 6 個自我概念(一般學 Cronbachα:.85 業、語文、數理、一般 聚歛效度 自我、同性同儕、異性 趨辨效度 同儕、父母、情緒、體 能、外表). 60 題 6 個自我概念(生理、 青少年自我 林家屏(2002) 國、高中生 學業、能力、情緒、家 概念量表 庭、學校). Cronbachα :.76-.90 再測信度:.71-.89 建構效度 內容效度. 研究者自行整理. 上述測量國、高中生自我概念的工具,皆有不錯的信、效度,惟各工具 所援用之自我概念向度略有差異,郭為藩(1996)指出分析自我概念該分成 多少層面較為適切,並無一定標準,端視研究對象的特性,選擇符合研究的 22.

(33) 量表。本研究之依變項為情緒困擾與偏差行為之間的關係,其與非學業自我 概念的相關較大,上述工具中只有陳詩涵(2006)及連廷嘉(2002)的工具未 含學業自我概念測量構念,此二量表中又以陳詩涵(2006)為較近期修訂,因 此本研究以陳詩涵(2006)所修訂之量表做為本研究測量自我概念之工具。. 參、 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研究 一、 自我概念的現況 研究者蒐集 2012 及 2011 年部分國內研究所提出的青少年自我概念概況, 並整理如下表。. 立. 學. ‧ 國. 表 2-1-3. 政 治 大. 國內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現況 研究對象. 岳筠惠(2012). 北、中、南 高 職 餐 飲 科 高職餐飲科學生自我概念屬於中上程度。 學生. y. Nat. sit. io. 台中市國中 台中市國中生自我概念屬於中上程度。 生. al. er. 郭盈伶(2012). 與自我概念相關的研究結果. ‧. 研究者(年代). 高雄市國中 高雄市國中生自我概念屬於中上程度。 生. 林佳蓉(2012). 台中市高中 台中市高中職生的自我概念屬於中等偏高程度。 職生. 陳韻如(2012). 高雄市國中 高雄市國中生的自我概念屬於中上程度。 生. 黃暐純(2012). 南部地區高 南部地區高職學生的自我概念屬於中等程度。 職學生. 李萍薇(2011). 桃園縣國中 桃園縣國中生的生涯自我概念屬於中等程度。 生. 鄭惠云(2011). 雲嘉地區高 雲嘉地區高中職生的自我概念屬於中等正向程度。 中職生. 侯伃珊(2011). 雲林地區高中 雲林地區高中職生屬於中上程度。 職生. n. 張佳蓉(2012). Ch. engchi. i n U. v. (續下頁). 23.

(34) 表 2-1-3 國內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現況(續) 研究者(年代). 研究對象. 與自我概念相關的研究結果. 楊美鋆(2011). 桃園縣國中生. 桃園縣國中生的自我概念屬於中上程度。. 吳佩芬(2011). 台南地區國中 台南地區國中生的自我概念屬於中上程度。 生. 研究者自行整理. 依據表 2-1-3,大多數研究皆指出青少年自我概念屬於中等到中上程度(例 如岳筠蕙,2012;張佳蓉,2012;郭盈伶,2012;林佳蓉,2012;侯伃珊,2011;. 政 治 大 程度(例如李萍薇,2011;黃暐純,2012;鄭惠云,2011) ,由於研究結果的 立. 楊美鋆,2011;吳佩芬,2011 等),但有些研究發現青少年自我概念屬於中等. ‧ 國. ‧. 二、 性別. 學. 不一致,國內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現況如何,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 y. sit. io. al. n. 表 2-1-4. 不同性別青少年的自我概念 研究者(年代) 研究對象 岳筠惠(2012). er. 的研究結果。. Nat. 表 2-1-4 是目前部分國內關於不同性別青少年的自我概念是否存在差異. Ch. engchi. i n U. v. 與自我概念相關的研究結果. 高職餐飲 不同性別的高職餐飲科學生在自我概念存在顯著差異。 科學生. 陳韻如(2012) 國中生. 不同性別國中生的自我概念存在顯著差異。. 黃暐純(2012) 高職學生. 不同性別國中生的自我概念存在顯著差異。. 張佳蓉(2012) 國中生. 不同性別國中生的自我概念存在顯著差異。. 楊美鋆(2011) 國中生. 不同性別國中生的自我概念存在顯著差異。. 李萍薇(2011) 國中生. 不同性別國中生的生涯自我概念存在顯著差異。 (續下頁) 24.

(35) 表 2-1-4 不同性別青少年的自我概念(續) 研究者(年代) 研究對象. 與自我概念相關的研究結果. 資賦優異 不同性別資優國中生在自我概念各分向度無差異。 國中生. 黃建智(2011). 朱美祝(2010) 國中生. 不同性別國中生的數學自我概念存在顯著差異。. 董翠屏(2009) 國中生. 不同性別國中生的自我概念上存在顯著差異。. 沈璋傑(2009) 國中生. 不同性別國中生的自我概念無差異。. 鄭學慧(2009) 國中生. 不同性別國中生的整體自我概念無差異。. 林筱芬(2008) 國中生. 不同性別國中生的自我概念向度存在顯著差異。. 立. 高中、職 不同性別高中生的自我概念存在顯著差異。 生. 學. ‧ 國. 陳玲玲(2007). 政 治 大. 不同性別國中生的自我概念無差異。. 陳惠怡(2006) 高中生. 不同性別高中生的自我概念無差異。. er. io. sit. y. Nat. 研究者自行整理. ‧. 陳雅玲(2006) 國中生. al. 依據表 2-1-4 所蒐集到的文獻,大部分研究報告不同性別青少年的自我概. n. v i n Ch 念存在顯著差異的結果(岳筠蕙,2012;張佳蓉,2012;陳韻如,2012;黃 engchi U 暐純,2012;楊美鋆,2011;李萍薇,2011;朱美祝,2010;董翠萍,2009;. 林筱芬,2008;陳玲玲,2007),但也有研究者發現不同性別青少年的自我概 念無差異(黃健智,2011;沈璋傑,2009;鄭學慧,2009;陳雅玲,2006;陳 惠怡,2006),由於研究結果的分歧,因此國內不同性別青少年的自我概念狀 況值得再予以探討。. 三、 學制 表 2-1-5 是目前部分國內關於不同學制青少年的自我概念是否存在差異 的研究結果。 25.

(36) 表 2-1-5 不同學制青少年的自我概念 研究者(年代) 研究對象. 與自我概念相關的研究結果. 李萍薇(2011) 國中生. 不同年級國中生的生涯自我概念存在顯著差異。. 資賦優異 不同年級資優國中生在整體自我概念存在顯著差異。 國中生. 黃建智(2011). 陳雅玲(2006) 國中生 林家屏(2002). 不同年級國中生自我概念存在顯著差異。. 國、高中 國、高中學生的自我概念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 生. 研究者自行整理. 治 政 依據表 2-1-5,探討不同學制青少年間自我概念差異的文獻較少,只有林 大 立 家屏(2002)發現就讀於國、高中青少年自我概念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由 ‧ 國. 學. 於所累積文獻有限,研究者再蒐集不同年級青少年自我概念間的是否存在差. ‧. 異的研究,發現李萍薇(2011) 、黃健治(2011) 、及陳雅玲(2007)皆發現不 同年級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存在顯著差異。基於不同年級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可. y. Nat. n. al. er. io. sit. 能不同的前提下,不同學制青少年間自我概念的差異狀況值得進一步探究。. Ch. engchi. 26. i n U. v.

(37) 第二節 青少年知覺之父母控制與其自我概念 壹、 青少年知覺之 父母心理控制與其自我概念之間的關係 一、父母心理控制的定義與理論基礎 心理控制是一種隱晦的親子互動方式,藉由操弄或剝削親子連結(例如 引發罪惡感或剝奪關愛)、負向表達、批評(例如失望或羞恥感)、極端個人 控制(過度佔有或過度保護)來禁止或干涉個人的心理發展(Barber, 1996)。 心理控制(psychological control)的前身為 Schaefer(1965)所提出之心理控 制 v.s. 心 理 自 主 ( psychological control versus psychological autonomy),. 政 治 大. Schaefer(1965)將父母控制區分為作用於子女心理及對行為兩個不同層面,. 立. 心理控制即指父母拒絕對子女情感、語言表達、認同、或依附連結的回應,. ‧ 國. 學. 以心理方法控制子女的活動及行為,要求子女順從,不允許子女脫離父母獨 立發展,是違反給與子女心理自主之父母教養行為(Barber, 2002)。. ‧. 對子女進行心理控制即是違反子女之心理自主,在發展心理學領域中,. y. Nat. er. io. sit. 心理自主是個人是否健全發展的關鍵(Blos,1979),以下分別依 Freud 的心理 動力論、Mahler 的客體關係、及 Erikson 的發展階段說明心理自主,做為心理. n. al. Ch. 控制並非適當父母教養行為之理論基礎:. engchi. i n U. v. (一) 心理動力論: 精神分析學的主張之中,分離(separation)或個體化(individualization) 歷程是心理成長及自主的重要議題,Freud 主張年幼孩子的行為由避苦求 樂的本我驅使,自我必須壯大力量、提升自主性,才能克服本我的控制, 成為獨立的個體(Freud, 1958) 。若是發展歷程未能培養出心理自主,人 格中應對外在現實環境的自我缺乏自主性,沒有能力壓制本我做出被本 能驅動的行為,又必須承受內化於父母道德良知之超我的鞭剳,內在心 理動力翻騰矛盾痛苦,容易產生歇斯底里的心理症狀,妨礙個人發展。 2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Akira Hirakawa, A History of Indian Buddhism: From Śākyamuni to Early Mahāyāna, translated by Paul Groner,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0. Dhivan Jones, “The Five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

Furthermore,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the European and American pricing prob- lems, we note that the accuracies of the adaptive finite difference, adaptive QSC and nonuniform

The probability of loss increases rapidly with burst size so senders talking to old-style receivers saw three times the loss rate (1.8% vs. The higher loss rate meant more time spent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n Media Gateway Control Protocol Architecture and Requirement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1) social context, self-perception, school engagemen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were antecedents of dropping out; (2) students’ self-factor was a